發育
」 大陸 孕婦 基因 檢查 夫妻防範危害!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出爐 這幾類人、地點禁用
為防範檳榔造成的危害,衛福部口腔司18日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明定業者須登錄、獲核准才能營業,未成年人、孕婦不得嚼用檳榔。而學校、醫事機構、車站等場所,也不得嚼食檳榔。草案預告期共60天,將蒐集各界意見至明年2月。檳榔是國內第2大作物,全台約有7萬名農戶,年產值約136億元,政府並不輔導種植、不鼓勵民眾嚼食,但由於衛福部並不認定檳榔為「食品」,因此不受《食安法》規範,多年來外界持續呼籲訂定專法因應,口腔司也在日前預告草案。根據草案說明,我國檳榔產銷體系對於檳榔批發與零售業者並未設限,檳榔業者除以公司或商號型態經營外,多數為攤販或小規模營業人型態,造成防制工作推行困難。有鑑於此,草案明定檳榔業者應向地方主管機關申請登錄,經核准登錄者,始得營業。未登錄者,可處新台幣1萬~5萬元罰鍰,屆期未登錄者,按次處罰。經參酌《農藥管理法》、《食安法》規定,口腔司要求檳榔及其原料,應符合衛生安全及品質標準,包括殘留農藥、污染物質、毒素、重金屬等標準,授權中央主管機關訂定。違反規定者,可處新台幣3萬~15萬元罰鍰,停用並回收、銷毀。若屆期未回收、銷毀,則按次處罰。台灣每年有超過8000名新診斷口腔癌個案,高達9成都有嚼檳習慣,而孕婦嚼用檳榔,將增加2~3倍早產、流產機率,也會影響胎兒發育,導致新生兒體重輕、體型小。口腔司依《兒少法》,明定孕婦及未成年人不得嚼用檳榔,父母、監護人或照顧者也應禁止未成年人嚼用。若提供未成年人、孕婦嚼用,可處新台幣1萬~25萬元罰鍰。檳榔與菸害防制不同,不至於造成二手檳榔危害,但為避免未成年人接觸檳榔,草案規範學校、醫事機構、圖書館等社會教育機構、大眾運輸工具、車站等,全面禁止嚼用檳榔。違反規定者,處新台幣2000元~1萬元罰鍰,並接受戒檳教育。無正當理由未依規定接受戒檳教育者,處1萬~5萬元罰鍰,並按次處罰。
罕病少女生前體重剩12公斤! 她每活一年「衰老8歲」仍保持樂觀積極態度
南非一名少女班德莉(Beandri Booysen)在本周病逝,年僅19歲。這名少女罹患罕見的「早衰症」,每過一年時間,身體就會衰老8歲左右,過世前幾個月,體重僅剩11.8公斤,儘管飽受病魔折磨,班德莉生前仍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活躍於社群媒體上對於她病逝的消息,也讓不少網友感到不捨。班德莉罹患早衰症,在19歲這一年病逝。(圖/翻攝自X) 從班德莉上載到TikTok上的影片可見,她不時發布充滿自信的唱跳影片,雖然天生罹患罕病,但她依然充滿自信,跟一般小孩一樣上學、交友,過著非常充實的生活,生前,班德莉還夢想成為一名教師並在25歲結婚,生下一對雙胞胎。根據《紐約郵報》等外媒報導,班德莉的母親碧亞(Bea Booysen)稍早發文證實,「我們懷著深沉哀傷,宣布班德莉的去世。她是南非最受人喜愛、鼓舞人心的年輕女性之一。班德莉因為她充滿活力的個性、富有感染力的笑聲聞名。她獨特的精神激勵著全球成千上萬人。她從未停止戰鬥」。班德莉生前是南非最後一名「早衰症」(progeria)存活患者,過世前幾個月,她的體重來到11.8公斤,且才剛剛完成心臟手術,據了解,早衰症是一種極罕見的遺傳疾病,患者會迅速且急遽衰老,罹患骨質疏鬆症、局部性硬皮病等,不僅逐漸消瘦,還會出現落髮、發育遲緩、臉部和口鼻縮小等狀況。由於這種疾病無法治癒,每8百萬名嬰兒中,就可能有一人罹患早衰症,但大多數患者在孩童時期就會死於中風或心臟病發,因為大多數患者都無法活過14歲,因此班德莉在19歲辭世,可見她展現出異於常人的堅強生命力。班德莉罹患早衰症,在19歲這一年病逝。(圖/翻攝自X)
她牙齒太短、常露齦被笑! 「牙冠增長術」助重拾自信笑容
25歲許小姐從小就常被同學取笑「牙齒短」、「牙齦很長」、「露齦笑」,雖然不影響牙齒咀嚼功能,但是她卻相當困擾,一直以來不太敢開口笑。牙冠過短 變異被動性萌發所致日前她為了拍攝婚紗照,來到台北慈濟醫院牙科,向醫師表示希望能夠改善前牙太短的情形,加強美觀。蘇穎珊醫師評估發現許小姐牙冠過短的問題是變異被動性萌發,即牙齒萌發時的發育異常,以診斷蠟型模擬術後狀態並和患者溝通達成共識後,替她施以「牙冠增長術」,改善微笑時會露出的前排牙齒長度,成功改善病人困擾。牙冠增長術 常用於這些牙問題牙冠的主要功能是咀嚼,理想前牙寬長比為73% 到 87% 。蘇穎珊說明,一般來說,牙冠增長術的適應症包含齲齒、藥物副作用或咬硬物和意外造成的牙根斷裂、基因遺傳和變異被動性萌發。而牙冠增長術顧名思義是要增長臨床牙冠的部分,常用於牙齦邊緣或下方的深部齲齒及牙齒斷裂情形,透過此術式能讓醫師有足夠的牙齒補牙或製作假牙;而其他常見執行術式的原因包含牙齒萌發異常造成的美觀問題、藥物副作用與口腔衛生不佳導致的牙齦增生。就醫建立正確診斷 這些情況不適用蘇穎珊醫師指出,病人因牙齦過長或牙冠過短來到牙科求診,會先建立正確的診斷,需評估:病人年紀、臨床症狀、病史與用藥史、牙齦覆蓋與牙冠比例的測量、口腔X 光片與牙周探測深度。正常萌發過程在 20 歲左右達到平衡,因此年齡是正確診斷的基本因素。若確定手術,則會讓病人在局部麻醉的狀態下,修整齒槽骨及牙齦,使其露出更多埋在牙齦裡的齒質,增長牙冠長度。但齲齒過深、剩餘齒質不足、牙周狀態不佳、糖尿病控制不良、使用骨質疏鬆藥物或有其他生理、心理狀況者不適用此術式。留意口腔保健 就醫評估手術必要性蘇穎珊提醒,平日務必要維持良好的口腔清潔,避免使用牙齒咬過硬的食物,才能減少齲齒發生和齒裂困擾,降低手術的必要性;而先天基因及牙冠發育異常因無法預防,若想改善外觀可到牙科門診與醫師討論,評估有無手術必要性。
腦麻夫妻備孕遭質疑 她崩潰痛哭: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安徽一名擁有22萬粉絲的直播主近日正在備孕,不過卻被眾人質疑。她認為,已經跟醫生討論過了,是可以生出健康寶寶的,「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根據陸媒《新浪新聞》報導,安徽一名擁有22萬粉絲的直播主近日分享備孕一事,不過被網友質疑,因為其和丈夫都是腦性麻痺患者。對此,直播主表示,檢查基因沒有問題,可以生健康的寶寶,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因為小時候缺氧導致的。面對質疑,直播主痛哭,「我和我老公檢查過了,基因方面沒有問題。醫院說我是可以生出一個健康寶寶的,為什麼大家都這麼說我,我到底做錯了什麼?」她強調,丈夫沒有唐氏症,也沒有不良嗜好,「大家不要再去議論我們,生活誰都不想生病,我們會保持勇敢的心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報導指出,腦性麻痺即腦性癱瘓,指在胎兒或嬰幼兒時期,由於發育中的腦的非進行性損傷所致的一組持續存在的中樞性運動發育障礙和姿勢發育異常、活動受限綜合症,其運動障礙常伴隨感覺、知覺、認知、交流、行為的異常,以及癲癇和繼發性骨骼肌肉問題。專家提醒,夫妻雙方需要重視優生優育,在備孕期間應做好全面的準備與檢查,孕婦在妊娠期間應定期產檢,補充營養,保持健康生活,預防損害因素的發生,此外,有腦癱家族史的人群,也應做好產前諮詢,評估下一代是否有患病風險。
未滿20歲禁菸!請同學哈一口代價秒噴1萬 台中衛生局開罰40件
請同學哈一口菸代價1萬元!《菸害防制法》去年3月22日修正施行,禁菸年齡由未滿18歲提高至未滿20歲,台中市衛生局統計截至本月18日已開罰40件,其中有13件是同儕互相供應被查獲,依法可裁罰1萬到25萬元罰鍰,有大學生只是請未滿20歲同學抽根菸就被舉發,秒噴1萬元。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指出,臨床研究已證實青少年使用任何菸(煙)品,或是吸入「二手菸」、「三手菸」,對發育中的孩子健康皆會造成嚴重傷害。而國民健康署2023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國中生吸菸率為2.0%,高中職生吸菸率為6.7%;國中生、高中職生電子煙使用率分別為3.2%與6.3%,雖青少年紙菸吸菸率呈下降趨勢,但近年菸商仍鎖定青少年族群,刻意採用新穎造型產品行銷。《菸害防制法》已於去年3月22日修正施行,禁菸年齡由未滿18歲提高至未滿20歲,任何人不得供應菸品、指定菸品必要之組合元件予未滿20歲之人,一旦被查獲依《菸害防制法》可處1萬元至25萬元罰鍰。台中市衛生局指出,從去年3月22日至今年12月18日已累計開罰40件,裁罰金額共計34萬5000元;違規態樣以同儕之間互相供應計13件、商家違規販售計27件。曾梓展說,同儕供應中許多都是校園舉發,高中生、大學生互相請抽菸,除校園禁菸有罰責,校外吸菸一旦被查獲供給對象未滿20歲,罰鍰至少1萬元;不少大學生被查獲後也抱怨,1根1萬元,1個月生活費就泡湯了。◎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吸菸害人害己。
冷氣團襲擊氣溫驟降「嬰兒呼吸道魔王肆虐」 專業醫師紛紛發文提醒
隨著12月多波冷氣團接連來襲,氣溫明顯下降,小兒科診所出現大量呼吸道感染的嬰幼兒患者。除了常見的感冒病毒和流感外,小兒科巫漢盟醫師也提醒,也要特別警惕呼吸道融合病毒(RSV)。RSV是嬰幼兒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程進展極快,讓許多家長措手不及。小兒科巫漢盟醫師在FB發文表示,RSV感染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僅有輕微咳嗽或流鼻水,但在2到3天內可能迅速惡化,導致呼吸困難、缺氧,甚至需要住院治療。巫漢盟醫師也製作精美的圖表說明,指稱嬰兒感染RSV的住院率是腸病毒的7倍,初期感染症狀為發燒、咳嗽、喘鳴聲,但後續狀況會快速惡化,出現肺炎、細支氣管炎、呼吸困難嚴重時甚至有肺功能受損的情況。而RSV具有高度傳染性,1人可傳染給近5位嬰兒,類似像是嬰兒室、月子中心、托嬰中心等嬰兒集中的場所,更須留意群聚感染。巫漢盟醫師也提醒,如果在嬰兒時期感染RSV,不僅會增加4倍氣喘的風險,這個氣喘甚至可能伴隨一生。巫漢盟醫師也強調,RSV不是一般感冒,目前並無特效藥且病程快速,若惡化導致呼吸困難及缺氧,需立刻住院或使用呼吸器支持 治療,家長不得不防。巫漢盟醫師也回憶表示,自己的孩子在一歲時曾因感染RSV而住院,深刻體會到面對孩子急速惡化的病情和長期住院治療時的身心壓力。巫漢盟醫師提醒,RSV的威脅不容小覷,家長應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範措施。保持良好的個人和家庭衛生習慣,例如勤洗手、定期消毒玩具和家居環境,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此外,盡量避免帶嬰幼兒出入人潮擁擠的場所,如月子中心、親子館和托嬰中心,以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也提醒,近期流感病毒、腸病毒和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傳播猖獗,應加強個人衛生保護,降低被感染的風險。特別是小朋友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容易在病毒高峰期受到感染。巫漢盟醫師後來也提到,未來台灣即將引進更多RSV預防措施,這將為嬰幼兒提供更全面的保護。家長們可以向醫護人員諮詢RSV的預防方法,及早做好準備,讓孩子遠離病毒威脅,健康快樂地成長。
7歲女孩「天生異瞳」一眼黑一眼灰藍 醫生揭原因:1情況快就醫
大陸一條「7歲異瞳女孩在學校受到同學喜愛」的消息近日迅速衝上熱搜。網傳影片顯示,這名來自江西的7歲女孩天生異瞳,兩個瞳孔顏色不一樣,一個是黑色的,另一個則呈現灰藍色。對此,眼科醫師表示,類似情況為虹膜異色症,是虹膜色素分布異常所致,大多數無害,不會對視力造成影響,也不需要治療。《極目新聞》報導,該名7歲女孩天生異瞳,一側瞳孔為黑色,另一側則是灰藍色,先前媽媽很擔心她上學後會被取笑,所幸女兒相當受同學歡迎,下課後還會特地找她玩。女孩母親透露,自己帶女兒去醫院做過檢查,檢查結果顯示,除了外觀和多數人的眼睛不一樣,其他情況都正常,並不影響視力和健康。湖北愛爾眼科醫院青光眼專科主任醫師孫重說明,女孩的情形為虹膜異色症,是虹膜色素分布異常所致,普遍指眼睛虹膜呈現不同顏色,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先天性虹膜異色症是自身基因組織決定的,導致發育過程中虹膜色素不同的分布,這種情況大多數是無害的,也不會對視力造成影響,不需要治療。醫師指出,如果是由於虹膜炎、外傷等原因導致後天形成的虹膜異色症,則有可能造成視力下降,甚至出現失明,需要積極治療。比如,部分患者因炎症導致眼壓升高後,虹膜可能出現顏色變化,表現為淡色或發黃,屬於青光眼的警訊。所以當出現虹膜異色症情況時,最好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看是否存在活動性炎症。
男陪妻檢查「垂體瘤」醫一眼認出:你才是! 外貌有這些改變要注意
大陸上海市一名38歲的林姓女子(化名)1個多月前出現間歇性頭痛,視力也開始下降,懷疑是垂體瘤,於是在丈夫朱先生陪伴下,來到上海瑞金醫院垂體泌乳素腺瘤診治中心看診。一番問診後,主任醫師卻轉頭問朱先生,「這幾年有沒有感覺自己相貌變化很大?可能你才是患有垂體瘤的人。」夫妻倆頓時面面相覷。《新民晚報》報導,林女6年前出現月經紊亂的症狀,在當地醫院檢查後發現泌乳素水平升高,頭顱MR提示垂體瘤。遵照醫囑定期服藥後,患者的月經逐漸規律,並順利生下寶寶。此後幾年都風平浪靜,直到今年複查懷疑垂體瘤伴出血可能,並出現了頭痛、視力下降等症狀,這才來到瑞金醫院主任醫師吳哲褒的門診。醫師詳細了解林女病史並閱片後,判定她患的拉克氏囊腫,而非垂體瘤。「拉克氏囊腫是一種先天性良性垂體病變,大多數囊腫很小並不引起症狀,但症狀明顯或囊腫較大的患者,需要手術切除,通常採用經鼻微創的方式,患者恢復快,併發症也少。」在吳主任的解釋下,夫妻倆總算鬆了一口氣。「你有沒有感覺這幾年相貌變化很大?」誰知,吳哲褒轉頭對朱先生說,「可能你才是患有垂體瘤的人。」一番追問下,朱先生坦言,近年來他一直深受疲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等困擾,前後跑了5、6個科室,用了睡眠呼吸機,也做了頸椎、心臟等檢查,卻沒查出毛病,治療也沒效果。」然而,朱先生自己包括家人,都沒意識到他近年來面容變醜、眉弓突出,嘴唇肥厚,兩側鼻翼較寬、手指變粗、鞋碼變大等細微變化。其實,從朱先生一進診室,醫師就注意到他肢端肥大症的特徵,建議對方進行激素和垂體增強磁共振檢查。結果真如醫師所說,朱先生腦部長了一顆直徑約7mm的垂體微腺瘤,且生長激素和胰島素的水平都高於正常值上限,考慮為垂體生長激素腺瘤。最後,夫妻倆先後接受了神經內鏡下經鼻鞍區腫瘤切除術。吳哲褒團隊通過微創手術的方式,囊腫和腫瘤被乾淨俐落地剝離。術後病理證實,林女士所患確為拉克氏囊腫,術後泌乳素水平、朱先生的生長激素均降至正常數值,不僅達到腫瘤全切目的,也達到生化緩解治癒標準,夫妻倆開開心心出院回家了。醫生說明,肢端肥大症病人絕大多數是由於垂體上長了一個小瘤子,導致生長激素過度分泌,使身體出現一系列的變化。由於成年人已生長發育完全,骨骺閉合,過量分泌的生長激素可導致患者「豎著不長橫著長」,誘導全身組織器官病理性肥厚,最明顯的就是外貌改變,比如前額斜長、眉弓外突、下頜前突、齒疏和咬合錯位、鼻翼增厚肥大、嘴厚舌大等。
父母身高不到160 小四男童靠這招長到175公分圓籃球夢!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家長的遺傳基因是決定孩子身高的關鍵之一,小學四年級的小明從小個子就比同學矮小,喜愛運動的他即使每天早睡早起、注重飲食均衡,身高也永遠是班上最矮的,父母因此帶他前往小兒門診就醫。經醫師評估,雖然小明每年都以4公分的速度穩定長高,但在爸爸160公分、媽媽150公分的前提下,小明預測的成人身高僅有160公分左右,讓喜愛打籃球的他灰心不已,所幸後來經過生長激素治療四年後,成功長到175公分,順利擺脫矮人一等的宿命。生長激素影響身高 骨齡密合前有機會再衝刺負責收治該名患者的小兒科診所陳信宏醫師表示,生長激素是一種影響生長發育的賀爾蒙,由腦下垂體分泌,顧名思義其主要作用是刺激骨頭細胞生長,對於生長板尚未癒合的兒童與青少年,生長激素可促進骨頭拉長,進而長高。一般來說,男性生長板閉合時間約在骨齡16歲時,女性則在骨齡14歲左右。假如在此之前,生長激素因先天或後天因素分泌不足,就會導致長不高或生長的速度落後同齡人,必須透過額外施打來促進骨頭生長。生長激素缺乏者 把握黃金治療期助力長高!想要藉由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 GH)來長高,時機很重要!陳信宏醫師說明,治療之前,必須先抽血檢測生長激素是否缺乏,再照X光確認骨齡,只有在生長板還未癒合之前施打才有效。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生長激素在晚上九點到半夜一點睡覺時分泌最旺盛,建議每天晚上睡前注射效果較顯著,可施打在大腿、腹部等神經較不敏感的部位。雖然需要每天皮下注射來補充,但不少病人主述,因注射針頭很細,施打時幾乎沒有疼痛感,許多本來害怕打針的孩子甚至可以自己注射。從事生長激素治療超過十年,陳信宏醫師服務的個案不在少數,他提到,從過往的臨床經驗觀察,病人施打生長激素後,一年約可長高8~10公分,甚至還有不少一年長高12公分的案例,他的患者平均每人使用生長激素治療時間約2~3年,長到理想身高後即可結束療程。每年長高不到4公分、體重過重,建議立即就醫評估!身高成長一輩子只有一次,錯過黃金期想要再長高幾乎不可能,等到青春期才介入治療,可以增長的幅度有限。陳信宏醫師提醒,6~12歲是兒童身高發育的關鍵期,家長應留意孩子在這個階段的生長狀況,若每年長高不到4公分,或體型總是比同齡矮小,就應提高警覺。此外,體重過重、發育早熟也會影響身高發展,建議不妨參考政府公告的兒童生長曲線,養成每三個月到半年替孩子量一次身高的習慣,不論長得太快或太慢,都應保持警覺心,立即前往兒童門診進行專業評估。睡錯時間沒用!晚上11點前就寢才能長高飲食方面,陳信宏醫師強調,甜食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應減少攝取,同時補充足量的鈣質、蛋白質、維他命D與鋅等營養素。多做含跳躍動作或好氧量較高的運動,像是打籃球、羽球、跳繩、跳舞等都可以刺激生長加速。「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早睡!」建議每日就寢時間應在晚上10點前或更早,並確保每天睡足8小時,才能讓孩子一瞑大一寸。
家宴吃出超稀有「珍珠界勞斯萊斯」!5萬隻只產1顆 價錢比黃金貴
大陸山東省青島市一名女子近日和親友聚餐吃海螺時,突然感覺牙齒咬到硬邦邦的東西,當下沒有太在意,以為肯定是沒洗乾淨,不料吐出來一看不得了,發現是顆比黃豆稍微大一點,呈深橘色,色澤鮮亮的珍珠。據悉,海螺珠相當珍貴,5萬隻海螺可能才能產出1顆,價錢比黃金還高,號稱「珍珠中的勞斯萊斯」。綜合陸媒報導,當事女子表示,自己在海邊長大的,沒有聽說過這種珠子,也沒有見過,當時吃到嘴裡感覺硌牙,起初以為是石頭之類,吐出來一看是一顆黃黃的珠子,後來在網上搜了搜,才知道這珠子珍貴,5萬顆海螺可能才能產顆,「我們就收藏起來了,不會賣的。」其實這也不是第一次有人吃到海螺珠了,早在2021年9月,安徽蚌埠的陳女士在吃飯時,也吃出了2.6克的海螺珠,有人曾願意以2萬元每克拉的高價收購,當時陳女拒絕,稱是自己的幸運珠,要好好收藏。據了解,海螺珠又叫龍珠,它和能人工繁殖量產的珍珠不同,海螺珠不能夠人工養殖,唯一的方法就是海孺蟲自行鑽到大鳳螺體內,然後自身分泌的鈣質會結晶,從而形成海螺珠,完全是自然催生的精華,長相不似常見的珍珠,圓潤發育也是隨心所欲。通常產海螺珠的品種以大鳳螺為主,分布地區比較有限,佛羅里達州,加勒比海的阿恩提半島,奇形怪狀的海螺珠能做成珠寶的少之又少。全世界僅約2000至3000 顆,其中30%能達到珠寶級別,表面形成的精緻波浪圖案,明顯的火焰效果,讓它在珠寶界脫穎而出。市面上最完美的海螺珠,價格高達每克拉90萬,甚至更貴。
近5成青少年使用電子煙 國健署籲業者勿心存僥倖以免受罰
根據國健署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顯示,112年青少年紙菸使用比率雖然有下降,但電子煙使用率仍有4.8%,推估約有5萬多名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國健署提醒,《菸害防制法》已全面禁止電子煙,保護兒少免於菸(煙)害,呼籲業者切勿心存僥倖以免違法受罰。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近5% 販賣、廣告、使用皆違法國健署112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國中生吸菸率為2.0%,高中職吸菸率為6.7%;在電子煙的部分,青少年使用率為4.8%,其中國中生電子煙使用率為3.2%,高中職生為6.3%。青少年紙菸使用比率雖然呈下降趨勢,但仍有不少人使用電子煙。國健署表示,電子煙和紙菸其實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多數電子煙都含有尼古丁,同樣容易導致成癮問題,而且它會影響大腦發育,使青少年注意力下降、影響學習及記憶,這樣的影響甚至會持續到成年,還會增加憂鬱、焦慮、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風險。自112年3月22日起國內修正施行《菸害防制法》新法,全面禁止包含電子煙在內之類菸品的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廣告及使用。電子煙不僅違法又傷身,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國健署將會持續與22縣市衛生局合作,加強稽查違法者並依法開罰,再次呼籲業者或賣家不要心存僥倖違反《菸害防制法》相關規定。青少年加味菸使用也須注意 每10人就有4人使用而除了青少年電子煙使用問題需要關注外,青少年加味菸的使用也需要特別注意。根據國健署112年調查顯示,國中生吸菸者中加味菸的使用比率為39.0%,高中職生為44.5%,約每10位青少年吸菸者中就有4人使用加味菸,而且女性使用比率比男性高,國中、高中職女生使用比率分別為43.8%、61.2%,國中、高中職男生分別為36.7%、37.2%。國健署發現,雖然青少年紙菸使用比率呈下降趨勢,但近年來業者鎖定青少年族群,使用各種行銷手法,如:在菸品中添加花香、果香,或加入巧克力、薄荷口味等添加物於傳統菸品中,以及設計新穎造型的產品等,試圖吸引青少年使用。為強化保護各階段兒少健康,《菸害防制法》除了全面禁止包含電子煙在內之各式類菸品外,也同時將禁止吸菸年齡提高至未滿20歲,並結合跨部會合作。國健署期望透過多項管制策略保護下一代,避免青少年落入菸商行銷圈套。每4人就1人暴露家庭二手菸 戒菸共同打造無菸家庭另外,根據112年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校園二手菸暴露率國中生為5.7%,高中職生為11.1%;而家庭二手菸暴露率國中生為25.9%,高中職生為26.0%,約每4名學生就有1人暴露於家庭二手菸中。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民眾應一起為愛戒菸,共同守護青少年,創造幸福的無菸家庭。目前國健署提供多元戒菸服務,全國約2,700家醫事機構可量身打造戒菸服務,也可撥打戒菸專線(0800-636363)或使用Line通訊軟體(ID:@tsh0800636363)進行戒菸諮詢。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15歲少年抽電子煙爆炸! 他手掌被「炸到外翻」左手瞬間殘了
國民健康署112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國中生、高中職生電子煙使用率分別為3.2%與6.3%,合併計算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為4.8%,推估約有5萬多名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國民健康署表示,近年查緝送驗的電子煙油中超過8成含有尼古丁,對腦部尚未發育完全的青少年族群而言,將比成年人更容易導致對成癮物質的依賴,而類似狀況也在國外發生,近日在美國,甚至還發生一起15歲少年把電子煙放入嘴裡時爆炸的意外,除了造成臉部及手部嚴重受傷,這名少年甚至被迫截肢。美國青少年抽電子煙時裝置突然爆炸,造成他臉部和雙手嚴重受傷、甚至截肢。(圖/翻攝自X)從照片可見,這名少年的頭髮燒焦,臉部被碎片打傷,還滿臉是血,少年事後在醫院接受數小時手部手術,包括重建「幾乎被切斷」的拇指,截去部分中指與食指保住一命。根據《每日郵報》等外媒報導,來自加州的艾登(Aiden Dean Adams)在住家附近的高架橋下方吸食電子煙,未料裝置故障了,他居然將電子煙拿到地上敲幾下,未料一放入嘴內瞬間「轟」的一聲,電子煙當下爆炸還發生巨大閃光,幸好他當下神智清晰,在路過民眾熱心協助下,馬上趕回家裡,並在爸媽撥打911之後,迅速送醫。根據艾登的父親羅伯特(Robert Dean Adams)表示,兒子躺在家門口時,手部傷勢非常恐怖,「從裡面被翻到外面」,拇指幾乎被完全切掉,「你可以看到骨頭、手指、手的韌帶」,據了解,艾登10歲起偷偷吸食電子煙,被父母發現後仍會溜出家門偷抽。除此之外,艾登會把遭丟棄的電子煙帶回家修理、改造再次使用,而這次發生爆炸的裝置,就是從另一個人那裡拿到的且使用一段時間。醫生表示,艾登預期需要數周才能康復,並暫時待在家裡休養。 CTWANT提醒您:吸菸有礙身體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
陸「針筒玩具」恐入侵台灣!衛福部次長揭2後果 雙北教育局回應了
台北市議員許淑華今(11日)表示,近期大陸有一款名為「空氣針」的危險玩具在網購平台上販售,鋒利的金屬針頭有受傷與感染危機,隨時可能經過網購平台潛入台灣。對此,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該玩具不可能申請為醫療器材進口,所以不是由食藥署的醫材法管理,呼籲家長不要給孩子玩來路不明的玩具。許淑華指出,該「空氣針」產品附有鋒利的金屬針頭,並以人偶搭配針筒的形式吸引孩童,可用於模擬打針行為,雖然外觀可愛,但因金屬針頭的銳利特質,若孩童不慎或誤用,除了可能刺傷自己或他人,還會引發感染問題,而該商品目前已侵入香港校園,還可能經由蝦皮等網路購物平台流入台灣市場,呼籲相關單位緊急採取行動。對此,林靜儀今天在Threads發文,該針頭針筒玩具,不可能申請為醫療器材進口,所以不是由食藥署的醫材法管理,自己有看到一些人擔心「打空氣進血管致栓塞」,但她認為應該不至於,「小孩血管很難找,連專業人員要找都不容易了,頂多戳傷。」林靜儀認為,更應該擔心的是,該玩具的染劑有沒有重金屬?塑膠有沒有塑化劑超標?她提到,塑化劑是經皮膚吸收,即使「玩完吃飯前洗手」,在玩的過程就已經接觸吸收了,「塑化劑會影響兒童發育,也會導致青春期性早熟發育、內分泌系統干擾,以及癌症風險。重金屬也會影響孩童發育及智力發展」,呼籲家長不要給孩子來路不明的玩具。針對外界憂心針筒玩具入侵校園,新北市教育局表示,已通令要求學校依據教育部「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辦理,強力宣導並要求各校落實危險性物品不得帶入校園,也將函文學校審慎留意不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遊戲或物品,並運用相關集會及課程加強宣導落實安全教育,避免因不當使用造成受傷情事。台北市教育局回應,將函文各校加強學生安全宣導,慎選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遊戲或物品,並建議各校利用朝會、導師時間或家長群組加強宣導,同時也提醒學生,盡量攜帶學用品到校上課,玩具或個人用品盡量避免帶到學校。
體育老師「早發性髖關節炎」疼痛不堪! 微創手術助重回球場
47歲許先生是一位國中體育老師,近3年來右邊的髖關節越來越痛,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每天上班都得吃止痛藥。到住家附近醫院檢查後,發現是右側髖關節發育不良造成的早發性髖關節炎,就醫進行微創正前開人工髖關節手術,經過2個月的肌力訓練,現在又回到籃球場上奔馳。接受人工髖關節手術者 以這2狀況居多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部部長黃贊文說明,退化性髖關節炎的病人大多在70歲左右因為軟骨嚴重磨損而接受手術。在台灣大約50-60歲左右就需要接受人工髖關節手術的病人,以股骨頭缺血壞死(飲酒過量或大量使用類固醇導致)和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為主。例如許先生就是因為髖關節發育不良,再加上從小就接受籃球訓練和比賽,長時間下來最終造成髖臼關節的嚴重關節炎,因此還不到50歲就需要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傳統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恢復時間長、易出現併發症黃贊文部長指出,由於許先生是體育老師,除了改善髖關節的疼痛之外,對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功能需求高,需要切開肌肉的傳統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會讓已萎縮的肌肉復原更加困難,不但復原時間變長,在籃球運動中也容易有脫臼風險,重建穩定的髖關節也可能導致長短腳的情況。因此,微創正前開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對許先生來說是比較適合的手術方式。此外,針對許先生發育不良的髖關節與不到50歲年紀,醫療團隊建議使用3D列印的鈦金屬髖臼杯來促進與骨頭的癒合,使用維他命E墊片加上巨型陶瓷股骨頭,為許先生打造一個穩固又耐用的人工髖關節。微創搭配怡樂適療程 恢復快、降低併發症黃贊文部長建議,近年來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量不只增加,而且年齡層有降低趨勢。在醫療技術的進步下,治療患者需要傾聽病患的需求,提供個人化的完整治療方案。目前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在微創手術技術搭配「怡樂適(ERAS)手術快速恢復療程」,不僅讓病人恢復快、降低術後併發症風險,也大幅縮短住院時間,98%的病人在手術後24小時內可以下床活動,48小時內即可出院。黃贊文部長提醒,如果有長期關節疼痛、保守治療無效,應該及早尋求專業骨科醫師的意見,進一步檢查與治療,開心地享受健康人生。
越南女裝避孕器又懷第3胎 醫:非常罕見
越南有名女子5年前生過2個孩子,隨後在子宮內放置避孕器,豈料大約6個月前,發現自己已經第3次懷孕了,近日重達3800克的男嬰在河內產科醫院順利出生。對此,醫師也表示非常罕見。據外媒報導,該名30歲的女子5年前生過2個孩子,而後在子宮內放置避孕器,大約6個月前,她突然感到疲倦,去醫院檢查才發現自己已經第3次懷孕了,此時她還留著子宮內的避孕器。孕婦在醫師的嚴密管理下,在胎兒40週大時進行剖腹產,12月5日下午,重達3800克的男嬰在河內產科醫院出生,醫師也將子宮內的避孕器從母親子宮取出,分娩後母親和嬰兒接受專門護理。為孕婦進行手術的醫師表示,寶寶健康的出生,媽媽也健康,這對一家人和醫生來說都是莫大的幸福。在子宮內放置避孕器是種流行且高效的避孕方法,所以使用子宮內避孕器仍懷孕的比例非常罕見,估計僅2%。醫生表示,有可能是在置入過程中,環掉下來了,無法再避孕,因此女性放置子宮內避孕器後,需於1個月後進行追蹤檢查,以確認子宮內避孕器處於正確位置,並每6個月定期檢查一次。在這種情況下,子宮內避孕器不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因為它位於羊膜囊之外,不會對嬰兒造成任何傷害。
35歲女反覆流產找原因 竟是老公染色體異常「每千人僅1例」
35歲N小姐初次到診時,提及夫妻努力做人多年,雖然能自然懷孕,卻多次經歷流產,夫妻倆傷心不已,因而求助生殖醫學中心。經基因檢查發現,丈夫帶有罕見的染色體異常——羅伯遜轉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這樣的染色體結構重排,每千人僅發生一例,會使胚胎無法正常發育,造成反覆流產,成為阻擋生育夢的最大挑戰。禾馨宜蘊生殖中心院長朱伯威醫師解釋,雖然羅伯遜轉位對攜帶者本人健康影響不大,但在形成胚胎時會導致染色體配對異常。這對夫妻胚胎染色體正常的機率僅為六分之一,也會有六分之一機率會與攜帶者相同,其餘的三分之二則因染色體多一條或少一條而無法正常發育,最終以流產告終。什麼是羅伯遜染色體轉位?「想像兩塊拼圖需要完美契合,但羅伯遜轉位會讓某一部分拼圖重疊或缺失,最終無法完成完整的圖案,導致胚胎發育失敗。」禾馨宜蘊生殖中心吳兆昀醫師說明,美國遺傳學家Robertson發現的這一類型屬於平衡性轉位(balanced translocation)中特別指在染色體短臂(p-arm)上的轉位,常見在第13、14、15、21以及22對染色體發生。由於這幾對染色體的短臂很短小,在染色體分離的過程中,可能導致其中兩條染色體的長臂接在一起,而短臂則丟失了,形成了染色體的轉位。這些缺失的短臂通常不具有重要基因,所以即使有所缺失也不會造成任何臨床症狀,外觀上看不出差異,因此攜帶者本身通常不會有健康問題,但在形成配子(精卵)時,染色體可能異常排列,進而影響胚胎發育。吳兆昀醫師強調,羅伯遜轉位的發生率雖低僅0.1%,但在反覆流產的族群中高達1.1%。吳兆昀醫師建議有過多次流產經歷的夫妻應及早接受染色體檢查,他強調,基因異常並非絕望的代名詞,藉由試管嬰兒療程搭配胚胎著床前遺傳基因檢查,檢測胚胎是否帶有染色體結構異常的問題,能夠大幅提升懷孕成功的機率,減少這段反覆失敗的辛苦過程。對於染色體異常的情況,試管嬰兒配合染色體檢查(PGS)成為重要解決方案。朱伯威醫師解釋,透過試管技術,胚胎培養到囊胚期後進行染色體篩查,能先篩選掉染色體數量有改變、植入會以流產告終的胚胎,促使有效選擇染色體正常的胚胎植入,減少流產風險並提高懷孕成功率。
小夫妻結婚3年流產2次 求診方知問題出在老公的精子「斷了」!
中國浙江省杭州市一對夫妻,妻子結婚3年中無端流產2次,令2人心碎不已。由於妻子各種檢查都沒發現問題,丈夫便前往醫院檢查,這才發現問題出在他的「精子碎片率」高達30%,導致妻子久備不孕、無故流產。醫生還示警,男性若有久坐、抽煙、酗酒、熬夜等習慣,「精子碎片率」就可能變得更高。據杭州《都市快報》報導,杭州市一對宋姓夫妻結婚3年,妻子無端流產2次。由於妻子做了全方位的檢查,都沒發現問題,因此宋先生在家人建議下,前往杭州市婦產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求診。醫師聽過了宋姓夫妻的狀況,又替宋先生做了一系列的檢查,終於發現問題出在宋先生的「精子DNA斷裂率」高達30%。所「精子DNA斷裂率」,是指DNA鏈發生斷裂的精子佔全部精子的百分比。由於DNA位於精子的細胞核內,若精子在形成過程中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如惡劣的環境、藥物等,就可能會使精子DNA的完整性受到破壞,並產生斷裂的碎片。由於精子在女性體內與卵子結合後會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會透過不斷的分裂和發育形成胚胎。若DNA斷裂率高、畸形精子多,就會影響受精卵的分裂以及胚胎的發育,造成胎停、流產。也因此,醫學上將「精子DNA斷裂率」作為檢驗男性精子品質,評估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標。報導指出,受到環境、行為影響,男性精子多少會出現斷裂的問題。一般而言,DNA斷裂率在0至10%之間為正常,10%至15%之間為臨界,若超過15%就足以影響正常妊娠,增加流產的發生。醫師研判,由於宋先生的工作需要長期端坐,加上每天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使他下班後能躺著絕不坐著,久而久之影響了精子品質。在聽從醫生建議後,宋先生堅持藥物治療,並保持每日定量的運動,一段時間後複查,其精子DNA斷裂率已經有所下降。醫師提醒,很多夫婦久備不孕,不僅要排查女性的問題,男性也很有可能存在異常。尤其當男性年齡超過35歲,喜歡久坐、抽煙、酗酒、熬夜、穿緊身褲,不願運動,或是患有精索靜脈曲張、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疾病,以及長期處於輻射、高溫、污染、放射等惡劣環境,容易出現精子DNA斷裂率偏高,需要格外留意。
結婚1年沒懷孕…夫妻到醫院一查竟是「姐妹」 尪染色體跟她一樣
大陸一對夫妻結婚1年多一直未能懷孕,2人到醫院檢查,結果讓他們當場傻眼,因為丈夫的染色體竟然和妻子相同,從生物學角度來說也是女性。聽到這樣的結果,人妻難以接受,直呼「我們夫妻性生活很正常啊,怎麽可能是這樣的結果?」完全無法相信每天同床共枕的丈夫,竟然變成了自己的「姐妹」。《富陽日報》報導,小陳(化名)個子不高,身高不到1.6米,但為人勤勞、踏實,很快也有了情投意合的對象。1年多前,他與女友順利走入婚姻殿堂,盼望著早日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幸福生活,然而妻子的肚子一直未有動靜,他便到區婦保院生殖醫學中心就診。生殖醫學中心男科主治醫師夏彬彬通過體格檢查,發現小陳雙側睪丸發育異常,體積只有1—2ml,而正常睪丸有12—25ml。再看小陳的身高,他內心便有了一定的預判,認為是先天性睪丸發育不良(小睪症)。他表示,小睪症會導致曲細精管萎縮,睪丸生精功能障礙,精液中無精子或精子極少,從而影響生育力。因此,他對小陳的精液進行檢查,發現精液裡沒有精子。醫生又讓小陳進一步做了血液的Y染色體微缺失檢測。夏彬彬介紹,男性Y染色體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決定胚胎性別向男性發展(含有SRY基因),將來出生男性嬰兒;二是促進精子生成,「促進精子生成基因稱為AZF基因,可分成AZFa、AZFb、AZFc三個區,如果男性這三個區域出現缺失,長大以後就會影響生育能力。」果然,小陳的Y染色體微缺失檢測報告提示:Y染色體AZFa、AZFb、AZFc均缺失,所以才導致了精液裡沒有精子生成,且生殖激素提示FSH(促卵泡激素)和LH(促黃體生成素)均升高,T(睪酮)正常。更神奇的是,小陳進一步的外周血染色體檢查提示為46,XX。「正常來說,女性的染色體為46,XX,男性的染色體為46,XY。」夏彬彬把檢查結果向夫妻倆作了解釋,也就是說,從生物學角度看,丈夫的染色體和妻子相同。聽到這樣的結果,夫妻倆當場傻眼,女方認為2人性生活一直很正常,完全無法接受。醫師提醒,人類的性別發育過程非常複雜,主要包括性別決定和性別分化兩個重要步驟,任何一個步驟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性發育障礙。而這類男性往往都是在成年後因不育問題被確診,他建議男性也要關注自我,平時可自行對睪丸等重要部位觸診,若發現發育異常,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影后》男星因太胖被霸凌 桌內遭放腐爛水果
《海豚之惡》以校園霸凌為背景,透過一起校園刑案,帶領觀眾深入探討校園中複雜的人際關係及霸凌問題,主要演員黃迪揚、牧森、郭品希、傅顯皓、陳鼎中、宸頤今(27日)出席記者會,其中黃迪揚及牧森因在《影后》分別飾演壁虎及史艾瑪前男友獲得關注,談到霸凌話題,黃迪揚坦言自己曾霸凌過別人,也是被霸凌的對象,牧森則透露求學時課桌內曾被同學放腐爛的水果。牧森表示自己發育期時身材比較胖,被同學霸凌了一年,「比方用橘子、番茄塗在我的課桌,身旁的好夥伴沒有介入這件事,也不敢幫我。」面對霸凌,他當時選擇不向師長反映,認為同學只是在玩,並透過信仰的力量來調整心情。黃迪揚則認為在校園這小型社會中「沒有人是局外人」,曾是霸凌者及被霸凌者的他,透過辦活動成為班上的開心果來化解同學間的對立。牧森曾因太胖被霸凌。(圖/林士傑攝)黃迪揚透過當開心果化解同學間的對立。(圖/林士傑攝)郭品希國中時期因成績不好而被同學嘲笑,「藏手機、鉛筆盒、水壺,或把我東西從3樓丟到1樓,拿我水壺去接雨水。」但自己面對霸凌,也如劇中角色般沒有明確表達感受,選擇一笑置之,後來換到一所體制外學校念書,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環境和朋友,直說:「我覺得很慶幸我有轉學。」童星出身的傅顯皓則因身材矮小、個性內向以及原住民的身份而被嘲笑,但他說:「可能心裡有點不舒服,但我不太在意。」希望透過戲劇作品讓大眾了解校園霸凌的現況。他在劇中飾演霸凌者,會刻意迴避看自己的演出,表示導演喊卡時會覺得自己剛剛很恐怖,只能把注意力放在機位與走位。
雲林狼師1/專挑弱勢小學女生電腦教室性侵 午休時間成受害人噩夢
雲林縣水林鄉民風純樸、環境清幽,但因缺少工作機會而導致人口外流、老化嚴重,曾被評為「最邊緣鄉鎮」,當地學童多出身弱勢,當地某國小陳姓教師看準弱勢學童「好欺負」,約20年前多次將當時的女學生恩恩(化名)在午休期間帶進電腦教室性侵猥褻,恩恩畢業後他又將魔爪伸向其他女學生,恩恩今年發現還有其他受害人,鼓起勇氣提出告訴,希望能揭開狼師真面目。「午休時間就是一個地獄,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在背後點我,要我跟他進電腦教室。」恩恩說,她約20年前在該所國小就讀,小學五、六年級進入陳男班級,原以為是快樂國小生活的最後2年,卻成為終生揮之不去的夢魘。恩恩提到,陳男在外營造認真教學、關心學生的形象,卻在開學後沒多久就「盯上她」,起初是午休時間要她到辦公室幫忙批改作業,趁著四下無人時開始碰觸她的身體,發現她不敢反抗後,行徑更加囂張。「他會把我帶進電腦教室,把窗簾拉起來,手就伸進我的衣服裡。」恩恩痛苦回憶,表示陳男會將自己抱到他的腿上,用手侵入她的隱私部位和生殖器,自己當下對於性事仍懵懂無知,直覺感到不舒服而試圖反抗,最終仍會被他以師長權威逼迫,在求助無門下也不敢告知父母。「他會說很多噁心的話,說他是喜歡我的,說要帶我買內衣。」恩恩表示,陳男以「喜歡」來包裝自己的噁心行為,總是邊猥褻邊聲稱自己在檢查她的發育狀況,還曾送一些當時流行的小文具給她當禮物,而這些禮物她碰都沒碰,畢業時通通放回陳男桌上。陳男在水林某國小任職多年,表面形象認真負責、照顧學生,私下卻侵犯猥褻多位女學生。(圖/讀者提供)陳男的噁心行為讓年幼的恩恩對上學開始牴觸且害怕,曾多次裝病試圖逃課,恩恩母親不知其中緣由,以為孩子是單純偷懶還對她一陣打罵,她則在畢業後就遠遠逃離該所學校,連同學會或「挖出時光寶盒」等活動都沒有參加,本該純真的童年毀於狼師之手。這段創傷也折磨恩恩多年,她有很長一段時間不習慣任何的肢體行為,即使是輕輕地被拍肩、拉手也會下意識的閃躲,她長大之後才意識到自己的遭遇是如此可怕,如今時隔多年,她擔心自己沒有證據,更害怕若真的提告,家人在當地將遭受異樣眼光而選擇隱忍,直到聽聞同族小妹妹即將進入同所國小,她才想起昔日噩夢。恩恩搜尋後發現陳男還在同所學校任教,且在她之後還有其他被害人,她在忍無可忍之下傳訊陳男,要求他離開學校,陳男起初賣慘求饒,後又以死相逼,如今才帶著退休金離開學校。「就想要他離開教育界,任何補教單位都不能去。」恩恩說,她和另名被害人已經提告,並向校方提出校園性平事件檢舉,希望能讓狼師得到該有的懲罰,別再有無辜孩子受到傷害。校方表示,全案已進入性平調查階段,相關細節不便透露,而陳男是退休離校,但因年紀尚未到月退資格而還沒領到退休金,後續則會依相關規定處理。記者致電陳男,他在聽完問題後,僅回應「不好意思」便掛斷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