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
」 白斑老年癡呆的禍首就是它! 美西北大學:毒性RNA鏈導致腦細胞凋亡
俗稱老年痴呆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此病症佔了失智症中6到7成的成因。如今,科學家們終於在阿茲海默症和老化的大腦中發現了一種會導致細胞自毀的有毒短RNA鏈,或許可以根據這個線索,找到治療失智症及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新方法。據ScienceAlert的報導,美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大約有1/9會在往後的人生中罹患阿茲海默症,比例相當的高。這種疾病的特徵是形成澱粉樣蛋白斑塊、朊蛋白(tau蛋白)纏結和腦細胞死亡,但這些現象已經是失智症發生後的惡化情況。對此,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基於小鼠和人類大腦的研究中,找到了會造成DNA損傷和細胞死亡的短鏈RNA(核糖核酸)。他們還發現,大腦中的保護性短RNA鏈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這使得那些「有毒的RNA」濃度變高,並可能促發阿茲海默症病徵的發展。而另一方面,記憶力超強的80歲以上年長者——又被稱為「超級老人」(superagers)——他們的保護性短RNA鏈數量比較多,比例也比平均值來的高。(示意圖/達志/美聯社)該研究的資深作者、西北大學生物化學家彼得(Marcus Peter)也解釋:「我們發現,在衰老的腦細胞中,有毒RNA和保護性RNA之間原來的平衡遭到打破,於是轉向了毒性的RNA。」報導指出,雖然目前有一些藥物可以減緩阿茲海默症的惡化,但科學家仍在持續探索更有效的療法。對此,研究作者也認為,標靶RNA鏈將開闢新的治療途徑。彼得解釋:「傳統針對阿茲海默症藥物研發的大量投資集中在2種機制上,1種即是減少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斑塊負荷,另1種則是預防朊蛋白磷酸化或纏結。」 但彼得表示,他們的研究是透過基因層面,提供了引發失智證的新解釋,這更說明為何所有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潛伏期都長達幾十年,一直要到老年後才會出現症狀,原來就是因為保護性DNA的濃度下降,毒性DNA增加,導致原來不該出現的細胞凋亡現象發生在大腦,疾病開始逐漸發作。因此彼得也得出結論:「穩定或增加大腦中保護性短RNA鏈的數量,可能就是阻止或延緩阿茲海默症、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全新方法。」
指甲出現5症狀 營養師曝:調整飲食兩個月有效
許多疾病都會透過指甲反映,指甲凹陷、出現白線、橫紋都可能代表指甲「缺乏養分」。營養師嫚嫚說在社群媒體上以「指甲問題怎麼吃?」為題發佈一則貼文,並表示指甲不健康也容易增加感染的機會。營養師嫚嫚在社群媒體分享,前陣子因為媽媽的指甲出狀況,變得容易脆斷、生長變慢以及指尖的肉會感到疼痛,需要用到手的動作都會不舒服,造成生活上的不方便,在她評估過發現,應該是缺乏鈣及B12,知道原因後,她請媽媽每天至少喝500ml的無糖優酪乳,加上鈣片補充,經過兩個月的調整後,指甲已經可以長出來,且不會有疼痛的問題。同時營養師也有指出5種指甲缺乏營養的狀況:第一種情況是「直條凸起細線」,通常是老化的正常狀況,飲食需要注意優質蛋白質補充,另外也需要吃足夠蔬果。第二種情況是「白色橫條紋」,可能是缺鈣或缺菸鹼素引起,要補鈣可以喝牛奶、羊奶、無糖優酪乳、無糖優格、芝麻飲、杏仁奶,建議早晚各喝一杯(240ml),要補菸鹼素則可以食用乾香菇、雞肉、里肌肉、鯖魚。第三種情況是「白斑、白點或中間粗白線條」,可能是缺鋅或是壓力大所引起,缺鋅容易造成指甲生長變慢,壓力大則會消耗體內的鋅及維生素C,補鋅可以吃牡蠣、南瓜子、奇亞籽、牛肉、干貝,要補維生素C則可以吃甜椒、綠花椰、番茄、木瓜、奇異果、芭樂。第四個情況是「指甲凹陷變薄」,通常在缺鐵性貧血的族群中比較常發生,須注意同時補充鐵及蛋白質,可以多食用豬血湯、蛤蠣湯、紫菜蛋花湯、紅莧菜番茄豆腐湯。第五個情況是「指甲易脆裂」,可能缺鈣、葉酸、生物素(維生素B7),補充葉酸可以吃鷹嘴豆、黑豆、綠豆、大紅豆、菠菜、韭菜、蕹菜、萵苣、紫菜,要補生物素則可以吃熟雞蛋、肉類、全穀類、核桃,要特別注意的是生雞蛋白裡含有抗生素成分,就需要避免。5種指甲缺乏營養的狀況,營養師教你怎麼改善。(圖/取自營養師嫚嫚說臉書)指甲不健康就容易讓細菌或黴菌趁機入侵,營養師提及像是「指甲顏色變黃、變綠、變黑」「指甲變形、捲甲」等異狀,都建議先請醫師診斷。最後營養師嫚嫚也有提及,營養的補充需要1至2個月,要堅持調整飲食才可以改善。
乾癬會造成全身系統性共病 該如何治療、控制?醫師告訴你!
許多人認為乾癬只是一種會讓皮膚脫屑、紅腫、發癢的皮膚疾病,但事實上乾癬影響的並不只有皮膚,而是全身器官組織。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盧俊瑋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皮膚疾病,Th17、介白素(如:IL-23、IL-17)等自體免疫細胞會攻擊皮膚下的組織,嚴重會影響其他內臟器官。 乾癬不只有皮膚症狀 還會造成全身系統性共病乾癬除了皮膚之外,還會影響到指甲、關節等,甚至合併產生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白斑、腸躁症等系統性共病。盧俊瑋醫師提到,以乾癬這個疾病本身來說,最常見的共病其實還是乾癬性關節炎,會影響指甲結構,使手指及關節發炎腫脹、變形,嚴重影響生活。了解乾癬治療方式 避免共病出現嚴重影響生活乾癬對健康、生活的影響範圍相當廣,因此千萬不可輕忽,目前治療可分為4線,包含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照光治療、生物製劑等。盧俊瑋醫師表示,一般可先考慮使用類固醇合併維他命D衍生物,症狀惡化時再考慮用免疫調節劑,那也有照光治療,這3種治療如果都未達到足夠的治療效果,就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目前生物製劑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包含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介白素IL-17抑制劑、介白素IL-12/23抑制劑以及介白素IL-23抑制劑等,可中斷皮膚免疫細胞裡發炎介質的釋放、抑制活性,來控制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的變化。此外,生物製劑可以達到個人化、精準化醫療,盧俊瑋醫師說明,當病人的疾病產生與某種細胞激素,比如說與介白素活化特別有關的時候,選擇適合病人的介白素抑制劑,其實是最能對症下藥的治療方式,而個人化及精準化的醫療重點就在於這裡。▲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盧俊瑋醫師早期治療、早期中斷 「T to I」才可減少共病機率早期治療對乾癬控制相當重要,若沒有在早期獲得良好治療,共病發生的機會就會越高,不過所謂的早期治療並不單純只是盡早治療而已。盧俊瑋醫師提到,國際上有個名詞叫「treatment to interception(簡稱:T to I)」,就是「早期治療、早期中斷」,由於目前認為共病是乾癬性關節炎及乾癬後續產生的問題,若能在一開始發現疾病時,就試著用較高強度的免疫調節藥物或生物製劑,早期控制系統性發炎,病人後續產生嚴重共病的機率可能會較低。雖然,一般疾病治療及健保給付都會建議先從第一線治療開始嘗試,但盧俊瑋醫師表示,目前國際上部分皮膚科、風濕免疫科醫師認為,乾癬病人與其一線一線從弱效到強效的治療,不如一開始就先用較後線的生物製劑控制疾病進程,對於病人後續產生共病的機率可以大幅的減少,不過這樣的想法仍需更多臨床實驗證實,也必須考量對社會及個人經濟層面的影響早期治療並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才能避免乾癬惡化及共病風險,而除了治療以外,醫師也提醒民眾應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因為這是一切疾病預防與控制中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老翁白內障術後角膜水腫混濁 移植角膜重獲光明
70歲的L先生在接受白內障手術大約一年之後,發現視力越來越模糊,不僅退化到連旁人的臉孔都看不清楚,甚至出現眼睛刺痛、畏光等症狀,輾轉到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求診,醫師檢查後才發現有嚴重的角膜水腫及混濁,且視力已退化到0.05。所幸順利等候到國內捐贈者捐贈眼角膜,成功接受角膜移植手術,視力也恢復到0.7,不再霧裡看花。角膜水腫混濁 恐嚴重影響視力新竹臺大分院眼科部黃韋綸醫師說明,角膜是眼球最表面的一層透明組織,可說是眼睛的第一道防線,必須維持清澈透明,才能讓外界的光線順利到達眼球最裡層的視網膜,獲得清晰的影像。如果角膜受傷、感染,或者因為疾病導致角膜內皮細胞無法有效排除角膜多餘的水分,就有可能造成角膜水腫混濁,嚴重影響視力。依疾病嚴重度 選擇全層或部分角膜移植黃韋綸進一步解釋,L先生罹患的「偽晶體性角膜水腫」,是在白內障手術之後,角膜內皮細胞快速減少所引起的。由於角膜內皮細胞通常無法自行再生修復,這類病人大多需要接受角膜移植以替代原先角膜的功能。目前角膜移植手術的方式可分為全層、前層、內皮層移植等三大類,對於已有角膜混濁或白斑的病人,可接受全層角膜移植,將原本混濁的角膜中央部份移除,再縫上新的角膜取代;若只有角膜內皮受損的病人,則可接受較新的角膜內皮移植手術,僅將捐贈者的角膜內皮層部分植入患者眼內,具有傷口小、恢復期短、排斥較少等優點。預立器官捐贈同意書、註記健保IC卡 發揮大愛角膜移植仰賴角膜捐贈者的大愛,然而目前國內的角膜仍然供不應求,有許多病人仍在排隊等候移植,或必須自費申請進口國外的角膜。期望民眾能踴躍發揮大愛,預立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及註記健保IC卡,使得更多病人能有機會獲得國內捐贈的角膜,讓靈魂之窗早日重見光明。
經常嘴破要注意!可能是口腔癌 醫曝病變5大症狀
66歲男性平時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等習慣,某天發現自己口腔破皮、潰瘍,拖了5個月後才前往醫院就診,醫師診斷已是舌癌第4期,無法做經口手術,須採複合式手術,切除三分之二的舌頭,並以大腿前外側皮瓣進行重建,術後30天才出院,還需做放化療,說話、吞嚥、外觀都受到許多影響。反觀,60歲男性,也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等習慣,但因為有定期檢查,早期發現癌前病變,診斷為舌癌第一期,接受經口手術,術後5天就可出院,而且術後發聲、吞嚥功能正常,面容外觀也沒有受到影響。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朱本元表示,民眾常因為對早期症狀不了解而錯失治療時機相當可惜,呼籲民眾若有口腔癌危險因子,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定期追蹤。口腔癌高危險群 應定期篩檢、早期治療抽菸、喝酒、吃檳榔等,是口腔癌的危險因子,朱本元理事長指出,民眾若有口腔癌危險因子應定期篩檢、早期發現癌前病變、早期治療,因為發現愈晚,治療效果愈差。根據台灣癌症登記資料庫顯示,口腔癌第一期近85%可被治癒,但第四期患者僅有38.2%可被治癒。而且第四期患者即使成功治療,外觀可能會因手術受到很大的損害,此外,說話、吞嚥等功能也會受到影響。朱本元理事長以臨床實際案例做比較,2位同樣被診斷為舌癌的個案,同樣都是60幾歲的男性,同樣都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等習慣,但其中一位由於定期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口腔癌第一期,只需經過手術,不需再做放化療,5天後就從醫院出院。了解5大症狀 別再以為嘴破是火氣大定期檢查、早期發現口腔病灶是提升存活率與降低治療難度的關鍵。不過,民眾不了解口腔癌症狀,更有許多人認為口腔破皮、破洞,可能是火氣大導致,因而忽略口腔癌警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發現口內出現「破斑硬突腫」其中之一的情形,應儘速就醫:破:口腔黏膜破皮超過兩週未癒合斑: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的紅斑、白斑硬:口腔黏膜逐漸變硬、緊,最終嘴巴張不開突:口腔黏膜表面不規則突起(乳突狀或疣狀突起)腫:臉或頸部出現腫塊或兩側不對稱 而目前,國民健康署也補助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朱本元理事長再次呼籲,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等危險因子的民眾,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定期追蹤,只要持健保卡至耳鼻喉科、牙科等醫療院所即可接受篩檢服務。
少年「舌破2個月」未癒!牙醫一看「鋸齒狀」判舌癌:轉移率超高
舌頭破皮久未癒竟是癌!近日一名28歲男子因舌頭破皮「2個月未癒」前往診所就醫,怎料醫師一看驚覺傷口呈現「鋸齒狀」,且還冒出一顆硬物,研判男子是罹患了轉移率最高的「舌癌」。牙醫師曹皓崴在臉書粉專分享診間病例,透露一名28歲男子幾個月前剛做完根管治療(抽神經),但蛀牙的缺口卻一直反覆刮傷舌側,導致破皮處已2個月還未見痊癒,當他看診時心一驚,「這個傷口,破皮形狀不規則是鋸齒狀,而且還腫一個硬的瘤」,觸碰傷處病患也沒感覺,他當下診斷可能是罹癌,「很可能是我們口腔病變中最困難治療,轉移率最高的:舌癌。」男子舌頭破皮久未癒,醫師一查竟是罹患舌癌。(圖/擷取自Facebook/打開嘴巴說亮話 曹皓崴醫師)曹皓崴表示,該名患者的病理切片診斷結果確為「舌癌」,治療除了需切除舌頭患部外,癌細胞也容易擴散至下顎、頸部,有較高致死率發生,「只因為抽完神經的牙齒,沒有即時回診復型,導致舌癌上身、甚至有生命危險,實在太冤枉!」曹皓崴說明,由於口腔組織的再生速度實在太快,因此病變進程十分快速,「我們可以想像口腔是個時光屋,口腔過一天,體表細胞過七天,當口內傷口反覆受傷、反覆再生,就會機會讓細胞亂了套,因此開始纖維化、長出白斑、紅斑、癌症前期或是腫瘤這種壞東西。」對此,曹皓崴提醒,牙裂、牙齒尖銳或配戴不適假牙均會造成口腔傷害,如若發現傷口超過1個月未癒合,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舌內的傷口都不是吃素的!」
舌側出現白斑是警訊! 男子就醫檢查後確診「鱗狀上皮細胞癌」
41歲陳先生,抽菸與嚼檳榔習慣已20年,半年前於刷牙時就發現舌頭左側有白斑,發現舌頭左側白斑有範圍擴大之情形,於是至診所求診,診所醫師診斷為口腔黏膜白斑症,轉診至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進行治療;經診察後安排陳先生進行切片檢查及口腔二氧化碳雷射門診手術,報告結果確診「鱗狀上皮細胞癌」。發現「白斑」現蹤 前往癌症路上主治醫師李京澤指出,口腔位於消化系統的最上端,在醫學上的定義,口腔的範圍包含了嘴唇、齒槽、舌頭下方的口腔底部、口腔舌部(舌頭的前三分之二)、硬顎(口腔頂部的前面)、臼齒後三角以及兩側的頰黏膜(唇與臉頰的內襯)。口腔黏膜是由角質化程度不同的複層鱗狀上皮所組成,當口腔受到慢性刺激,如嚼食檳榔、吸菸或反覆磨損便有機會產生白斑,白斑是口腔癌的癌前病變之一,應進行切片及後續治療。癌前病變 可使用二氧化碳雷射將病灶移除針對口腔白斑症的治療,若病理報告為癌前病變,且深度及面積不大時,可使用二氧化碳雷射將病灶移除,但若深度面積較大的病灶或病理報告為癌症時,則需要在全身麻醉進行腫瘤廣泛性切除與植皮手術。李京澤醫師說明,二氧化碳雷射是一種利用遠紅外線的雷射,其能量可被水吸收,因而廣泛被應用於軟組織手術,尤其是口腔黏膜組織,因其含有90%的水,所以效果特別好。其原理為人體細胞內的水分吸收雷射能量造成水分迅速汽化,細胞崩裂,熱能傳導至鄰近組織,造成熱組織傷害,受到傷害的組織會形成500微米左右的組織壞死區。定期口腔黏膜篩檢 及早預防癌化李京澤醫師說明,透過口腔黏膜檢查,用目視或觸診的方式檢查口腔黏膜是否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病灶,此檢查過程不會疼痛也沒有任何副作用。除了早期發現口腔癌的病變外,更重要的是檢測癌前病變,及時予以適當治療,防止癌症的發生。
突然狂掉髮要注意!小心是圓禿前兆 皮膚科醫師曝常見病徵
年約30多歲的王小姐自幾個月前開始出現掉髮問題,起先發現每次起床枕頭上的落髮越來越多,甚至後來頭皮上出現一塊一塊的空洞,因頭皮大面積的髮量減少,王小姐需戴上假髮才敢出門。期間曾嘗試使用生髮水,但效果有限,仍飽受落髮所苦,直到至醫院就診,經醫師檢查後診斷為圓禿。在接受治療後,掉髮的狀況逐漸穩定,且慢慢長出新髮,王小姐也重拾自信心。初期多會出現急性掉髮 其他部位毛髮也會受影響新竹臺大分院皮膚部謝博丞醫師表示,圓禿一開始多會出現急性掉髮情形,可看到一塊塊邊界清楚的圓形落髮區域,也就是俗稱的「鬼剃頭」;但有時圓禿也可能為瀰漫性的落髮,除了頭髮外,連眉毛、腋毛及其他體毛也可能受到影響。而圓禿在任何年紀都可能出現,甚至常發生於較年輕的族群,在小朋友族群中也不罕見。此外,有一些圓禿病人提到落髮發生前,有重大的情緒壓力,且出現的是黑頭髮先脫落,留下白頭髮的情形,故曾有一說伍子胥一夜白髮,也許是圓禿發作的症狀。治療方式多樣 效果不佳需假髮輔助謝博丞醫師說明,治療的方式有從局部外用藥、頭皮類固醇注射、外用免疫治療、全身性類固醇、到口服小分子藥物等,醫師會根據病人圓禿的範圍、年紀及意願評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另某些病人圓禿病症反覆發作,患處在落髮後雖長回頭髮,但可能出現白頭髮先長,後長出黑頭髮的情形,對於這類治療反應不好的病人,假髮仍是協助病人建立信心的重要輔助工具。自體免疫攻擊毛囊所致 出現異常應盡早就醫目前醫學研究發現,圓禿病症的主因為自體免疫攻擊毛囊,而病人也常有合併其他皮膚、免疫疾病,如白斑、甲狀腺疾病、乾癬、異位性皮膚炎等情形。謝博丞醫師提醒,無論圓禿是以何種方式表現,皆應隨時留意落髮量是否有增加,千萬不能輕忽,建議應及早就醫、及早治療,避免併發其他病症。
40歲女胸口灼熱…照胃鏡驚見「食道卡滿白斑」 醫嚇壞:發霉了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又容易飲食不均衡,導致許多人有胃食道逆流困擾,然而有時出現「火燒心」等症狀,卻不一定是胃食道逆流引起。醫師透露,一位約40歲女性的病人常感到胸口灼熱,自費服用胃食道逆流特效藥一段時間仍未改善,照胃鏡發現食道黏膜上分布白色斑點,這才確定是食道發霉引起。肝膽腸科醫師詹宜學在臉書分享個案,「一位約40歲女性的病人,在其他診所自費服用胃食道逆流特效藥一段時間。原本的症狀:胸口灼熱、胃食道逆流仍是未改善,所以來詹醫師門診,安排了無痛胃鏡檢查。檢查結果:在胃鏡檢查之下可以發現食道黏膜上分布白色斑點,乍看之下,會以為是食物的渣渣停留在食道上。經由切片檢查證實為食道黴菌感染!」醫師提到,該位病人長時間工作疲勞、熬夜、壓力大、飲食不均衡,造成免疫力低下,進一步引起食道黴菌感染,「絕大多數人沒有任何症狀,少數食道發霉的人會出現類似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例如吞嚥困難、喉嚨異物感、胸口疼痛、灼熱等症狀。若不及時治療,會有菌血症、食道潰瘍、食道穿孔、死亡的風險。」(圖/翻攝自肝膽腸胃科 詹宜學醫師臉書)詹宜學表示,正在接受化學治療的癌症患者、糖尿病控制不良、長時間服用類固醇、酗酒、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年長者、有慢性疾病患者或愛滋病患者等族群,較容易出現食道發霉情形,「由於症狀與胃食道逆流相似,所以必須皆由 胃鏡檢查合併病理切片,才能診斷出黴菌感染。」醫師提醒,身體器官會發霉跟「外在環境」和「內在健康」都有絕對的影響關係,體內如果濕氣太重,在中醫的角度上就是脾胃沒有養好,脾胃虛弱,身體就會有濕氣,所以要把脾胃顧好,就必須先從日常的飲食開始做起,因為腸胃功能好壞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吸收,所以平時應該多運動、注意飲食,才能預防疾病的發生。(圖/翻攝自肝膽腸胃科 詹宜學醫師臉書)
打破酒精瓶「50年檜木化妝桌整片白」慘狀曝 她崩潰求助…1方法逃過媽追殺
近日一名女網友在家大掃除,結果不慎把酒精瓶打破了,把媽媽50年歷史的檜木化妝桌弄出一層白斑,讓她當場嚇壞,趕緊求助網友,後來她使用了1個方法,成功把化妝桌恢復原樣,得以逃過母親的追殺。一名女網友在臉書社團「爆系知識家」發文,透露自己在大掃除時意外打破桌上的酒精瓶,把媽媽的嫁妝,近50年的檜木化妝桌表面弄出了一大片白斑,試過用牙膏擦,但沒有任何作用,因此趕緊上網尋求網友幫助,哀號「母后的嫁妝,我會被殺掉的!」原PO隨後透露,自己嘗試了多種方法,若是輕微噴濺痕,可用牙膏研磨擦掉,也試過用吹風機,「吹風機吹到有木頭味,再吹到快燒焦,白痕會變淺一點。再一直吹到像快可以自燃,真的會變很淺很淺很淺」,原PO也表示,媽媽已經發現此事,「她一直罵說我是故意,我爸在旁幸災樂禍」,也希望大家可以記取她的教訓,酒精遠離木製家具,「酒精也不要放在上面,因為你不知道瓶子會不會破!!!我的是塑膠瓶!」原PO表示,最後比較有用的方法,就是「乳液厚敷」,並且耐心等待,才成功將白斑去除,「目前還有白白的是乳液,仍在敷,我用了半瓶雪芙蘭,約30ml至40ml」,目前暫時逃過母親的追殺,不過她也擔心乳液沒油後,白斑會再度出現。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分享自己的經歷,「塗凡士林有效。我也是誤噴擦櫃子的」、「我有一次也做這個傻事,嚇死我了…試過先用牙膏擦有淡一點點,但沒什麼用,吹風機沒試過,因為現場沒有,後來是去買嬰兒油擦,有效,目前己恢復正常顏色」。近日一名女網友在家大掃除,結果不慎把酒精瓶打翻了,把媽媽50年歷史的檜木化妝桌弄出一層白斑,讓她當場嚇壞,趕緊求助網友。(圖/翻攝臉書@爆系知識家)
曲艾玲淚揭尪罹口腔癌二期 孩哭問「會死嗎」?
有「活動女王」稱號的知名主持人曲艾玲,和老公郝庚龍結婚19年,育有一對兒女,日前她透露其實老公2年前發現罹患口腔癌第二期,所幸老公目前狀況穩定,不過當孩子問她,「爸爸會死嗎」,讓她相當心疼。艾玲和老公郝庚龍結婚20年。(圖/翻攝自曲艾玲臉書)曲艾玲曾在《命運好好玩》透露,丈夫口腔內有長白斑,雖然有定期追蹤多年,但有段時間忘記回診長達5個月,直到感到異狀後才去就醫,經過切片檢查確認罹患惡性口腔癌二期,當時她相當難過,每日以淚洗面,後續經安排住院動刀,老公目前狀況穩定,切除掉右側口腔內罹癌的部分後,都沒有擴散,讓她相當放心。曲艾玲日前上《命運好好玩》的節目中提到,老公2年前發現罹患口腔癌第二期更在節目中淚崩。(圖/翻攝自命運好好玩YouTube)不過她憶起當孩子得知父親罹患癌症時竟追問,「會死嗎」,曲艾玲告知他們不會,要先聽醫師的先進行治療動刀,她立刻安慰「不會」,而住院前父子倆還去騎車,沒想到回到家後,兒子落淚表示爸爸也哭了,「這是我最難過的(落淚)..我就說你不要害怕,我們幫爸爸禱告,老天會幫助我們。我記得那天晚上開車送先生去醫院,他在車上一直哭,我先生也哭,我也跟著一起哭,但我說不管怎樣,我們一定要先去醫院做治療」。談及這段全家崩潰大哭的過往,曲艾玲也在節目中淚崩,曲艾玲也不解,其實丈夫戒菸許久,曾懷疑可能是喝酒的關係,不過據醫生表示,只要口腔內有白斑,最好就是定期追蹤,以免產生病變,因此她面對健康都不會掉以輕心。
男性癌症發生率第4…揪口腔癌前病變「只要3分鐘」 5大徵兆出爐
口腔癌在我國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列居第4名,讓臺灣男性聞「癌」色變。依據國民健康署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口腔癌發生個案人數有8,204人,平均每天新增22名口腔癌病例,其中9成為男性;另依110年死因統計,有3, 395人死於口腔癌。國健署表示,全國口腔癌篩檢資料發現,透過篩檢發現之口腔病變者,高達75%屬癌前病變及早期癌症,只要戒除香菸、檳榔習慣搭配治療,就可降低癌前病變惡性轉化之風險,加上定期檢查,更可降低26%死亡風險,早期發現、適時治療,存活率可高達8成以上。研究指出,嚼檳榔者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症風險,較不嚼檳榔者之風險高5倍,若檳榔、菸、酒三者皆有使用習慣,較無使用者罹患上呼吸消化道之風險更高達10.5倍。國健署指出,預防口腔癌三步驟為「拒絕菸檳、定期檢查、及早就醫」,就能遠離口腔癌威脅。「口腔黏膜檢查是由醫師目視及觸診口腔黏膜,診斷是否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病兆,檢查過程只要三分鐘!」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口腔黏膜檢查能及早發現癌前病變,並加以治療、阻斷癌症發生的機會,符合政府補助對象之30歲以上有菸檳習慣的民眾,每2年可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牙科、耳鼻喉科醫療院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全國篩檢資料顯示,每2年1次口腔癌篩檢,可以發現近3,000名癌前病變個案,與約1,000多名口腔癌。早期發現口腔病灶,是提升存活率與降低治療難度的關鍵,經檢查發現,若是早期(第0-1期)病灶,又能及時接受口腔癌治療, 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如果延遲發現或治療,則晚期個案存活率通常不到4成。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口內只要出現「破斑硬突腫」之一的症狀,應盡速就醫,必要時應接受切片檢查,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才能真正有效降低口腔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破:口腔黏膜破皮超過兩週未癒合斑: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的紅斑、白斑硬:口腔黏膜逐漸變硬、緊,最終嘴巴張不開突:口腔黏膜表面不規則突起(乳突狀或疣狀突起)腫:臉或頸部出現腫塊或兩側不對稱
湖區的神秘水下生物將天鵝拽入水中 疑是鱷魚或大型鯰魚在搞鬼
在英國霍屯(Howtown)的阿爾斯沃特湖(Ullswater)工作的韋恩歐文斯(Wayne Owens)向媒體透露,他已經連續好幾天看到天鵝被不明的生物拖下水,警告民眾必須讓他們的孩子和小狗遠離湖泊。許多網友也開始猜測水下潛伏的是什麼生物,有人認為是大型鯰魚,有人則猜測可能是鱷魚。根據英國《鏡報》報導,現年61歲的韋恩經常在湖邊從事水上活動,事發當時他正在一艘氣船上,目睹了幾隻灰色的鵝被神秘生物拖入水中,之後就再也沒有浮出水面。第2天他和船長又看到了另外2隻較小的鵝也被拽入水中,船長說他從未在36年的跑船生涯中,看過阿爾斯沃特湖出現這種場景。如今韋恩也拒絕再回到水上,他認為可能有人把鱷魚放生到湖中。韋恩表示,白斑狗魚(pike)必須要長到50到60磅才能將一隻成年的天鵝拖下水,而且它們通常會躍出水面,所以他認為有別種外來生物被釋放到水中,最有可能的就是鱷魚或大型鯰魚。韋恩認為可能是鱷魚在搞鬼。(示意圖/達志/路透社)有些人認為他胡言亂語,但他宣稱自己並未從爆料中獲得任何好處,他只希望民眾可以讓他們的孩子、小狗遠離湖泊,湖區國家公園管理局也應該張貼一些海報或標語,警告人們水中有不明生物。國家公園管理局的發言人則向媒體表示:「我們知道阿爾斯沃特湖最今有一些傳聞,但我們的湖區巡守隊都會固定在週末巡邏,他們並沒有發現任何異狀,而且英國環境署也知道這件事。」相關報導立即引來網友的熱烈討論,大家紛紛提出自己對神祕生物的看法。其中一位看似相當專業的網友這樣回應:「白斑狗魚有淡水鯊魚之稱,許多漁民會告訴你,像天鵝、小鴨等許多水鳥都是他們的食物,你也可以在這釣到大型鯰魚,這些魚會在大湖裡長得特別巨大,大型鯰魚捕食水鳥的情況其實見怪不怪,所以切記不要讓小型犬在裡面游泳。這就是大自然,這是他們的領地,當然偶爾也會遇到不負責任的人將外來物種釋放到湖泊和河流中。」
資生堂超有愛!專為深度肌膚困擾打造的「完美無痕肌系列」,不管是血管瘤、燒傷傷疤、白斑症都能完美修飾!
妳對資生堂的印象是什麼?有很多備受好評的美妝品?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知名代表品牌?但其實除了這些之外,資生堂一直以來也持續發揮彩妝的力量,希望藉由「社會關懷美容活動」來幫助各種深受肌膚困擾所苦的朋友,讓大家都能因外在變得美麗,進而使心靈得到正面能量。作為資生堂社會關懷彩妝專用商品的「完美無痕肌系列」,便是資生堂為了對應”想同時遮蓋因抗癌治療副作用產生的暗沈與深色斑點”、”想同時讓燙傷所造成肌膚不平整與泛紅不那麼明顯”這類有著多重肌膚困擾顧客的心聲,不斷進行研究開發所誕生的品項。最初資生堂完美無痕肌粉底系列是運用光的補正技術達到遮蓋效果,經由不間斷的研發,進而將”修正膚色”與”遮蓋不平整”的功能合而為一,於今年全新升級進化的完美無痕肌系列,特別添加有”多重濾光粉末N”,可透過光線技術完美校色,有著更優異的遮瑕效果與自然感妝效,希望能藉著資生堂專業粉底完美無痕肌系列,來為他們做到仿若無痕的自然修飾,並期許經由這樣的方式能讓他們打開封閉的心靈,以健康的心態來完美原本外貌的缺口。資生堂完美無痕肌粉底MC共8色20g/1,150元 能遮蓋住所有肌膚膚色煩惱,和肌膚凹凸不平現象的固狀粉霜。(圖/吳雅鈴攝影)資生堂完美無痕肌粉底(白斑專用)VC附專用刷子18ml/1,050元 可反射出黃色干涉光的黑色薄片狀粉底,自然遮蓋白斑,塑造出仿若健康肌膚的色調。(圖/吳雅鈴攝影)資生堂完美無痕肌蜜粉MV(N)附粉撲10g/1,150元 雖然是蜜粉,但因為有加入防止肌膚乾燥粉末,所以不須擔心會造成肌膚乾荒。(圖/吳雅鈴攝影)資生堂完美無痕肌潔顏油(N)180ml/750元 不用再經過重複搓揉的乳化動作,減少因過度摩擦肌膚而引起的肌膚不適感。(圖/吳雅鈴攝影)而台灣資生堂社會關懷美容活動除了持續與皮膚科醫師合作講座、與台大醫院陳明庭教授一起到偏鄉作聯合義診等服務,同時也在台北、高雄兩地設立資生堂社會關懷美容中心據點,歡迎所有有深度肌膚困擾的朋友(不限女性,男性或孩童也可使用)都可透過專線電話預約一對一懇談與私密化妝技術諮詢,在這裡曾受過日本專業訓練的資生堂美容顧問將針對個人肌膚不同困擾給予最適合的改善建議,現場並有簡易教學、示範使用技巧,最終提供專屬底妝處方籤,讓顧客在未來也能自己運用輕鬆、快速的底妝技巧,重建自信容顏。更重要的是諮詢過程完全免費,不會被強迫推銷,在一對一的懇談教學後,若有需要再自行至資生堂全台指定專門店購買適合自己的產品即可。台灣資生堂社會關懷美容中心經預約,即可為消費者安排一對一的資生堂專業美容顧問諮詢。(圖/品牌提供)
應思聰在我家2/遭家暴刺激精神異常 高雄「阿月姊」成擾鄰狂無法管
《精神衛生法》1月中通過修正草案,行政院強調此次大修是以強化社會安全網和推動心理健康促進為宗旨,本刊卻發現,全台有許多患者在無「自傷傷人」之虞下,即使生病仍無法獲助,其親友鄰居更飽受影響,如高雄婦人阿月(化名),她遭受家暴性情大變,母喪後精神越發不穩,常深夜摔家具到巷弄內,製造噪音更有公安疑慮,卻始終無法可管,成為鄰里間的「不定時炸彈」。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劇情精彩、發人省思,當中的角色「應思聰」細膩刻劃「思覺失調」患者的痛苦,而我國《精神衛生法》規定,患者須有自傷傷人之虞才能強制就醫,也讓許多「沉默的應思聰」潛藏在社會各角落,不知何時何地會突然爆發傷人。高雄婦人阿月(化名)因家暴和接連變故而精神失常,時常會在深夜大吼、砸東西,成為鄰里間的頭痛人物。(圖/宋岱融攝)「晚上聽到她在砸東西,偶爾還會哭、大叫,真的跟女鬼一樣。」與阿月比鄰而居二十多年的小榮(化名)透露,阿月長年來沒有工作,靠領政府補助維生,阿月的丈夫則是當地知名的「浪蕩子」,無業軟爛還有許多惡習,甚至會對妻小施暴,夫妻倆分合多年,阿月也越發精神不穩。小榮說,阿月的老母親以前還會約束女兒的行為,但在丈夫和媽媽接連去世後,阿月行為更加脫序,連兒子都無法忍受而選擇搬到朋友家住,她平時獨居在家、日夜顛倒,總會在深夜時大呼小叫,還數度從頂樓丟擲桌椅家具,但沒有人因此受傷,報警也只有威嚇效果,附近居民早已不堪其擾。本刊調查,阿月是當地的知名人物,超商店員、便當店老闆娘以及飲料攤販都認得她,鄰里間認為她可憐又可悲,附近的商家過去還會免費提供食物飲水,一片好心換來的卻是無情詛咒。「她嘴巴很壞,指名要貴的吃,不給就會在店門口罵街。」便當店老闆娘無奈表示,過去有好心人曾資助阿月三餐,贊助停止後她原也歡迎這個「苦命人」來吃飯,但阿月專挑較高價的菜色,店家考慮成本和營養均衡曾制止,阿月竟直接破口大罵,連「全家死光光」這種話都說出口,久而久之就不再同意阿月上門。在記者採訪時,讓附近住戶「百感交集」的阿月也來到便當店前,只見她在微寒的天仍穿著單薄的短褲衣衫,手腳四肢被大片白斑覆蓋,腳掌更微微變形,她看著菜色的眼神透露渴望,記者見狀連忙買來便當讓她享用,她的話語雖含糊不清,仍不忘記連連致謝,難以相信這個瘦弱的6旬婦人竟是鄰里眼中的「頭痛人物」,場景令人五味雜陳。「政府像這種的就不好好照顧,我們只能盡量做,又能說什麼?」當地里長邱滄來也已關心阿月多年,他透露,阿月身世坎坷,還曾遇上無良仲介試圖用50萬騙走她名下的透天厝,所幸被他即時發現制止,而阿月造成附近鄰里困擾,但因為沒有「自傷傷人」也無法強制就醫,只能由鄰居間相互照應,包容這個「病人」。阿月精神失常卻又無法得到良好照顧,時常罵人砸東西外,還會徒步十多公里「閒晃」,腳掌疑似因此腫脹變形。(圖/宋代融攝)
畫面曝光!熱帶鬚鯨首現蹤基隆海域 專家證實了
基隆八斗子海域日前出現小鯨豚蹤影,體長約3米,經釣友發現拍攝後,轉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協助,經日本學者協助鑑定後,發現這條鯨豚屬熱帶鬚鯨,且首次出現在基隆海域,為北部海域稀有海洋生物紀錄再添一筆資料。8月7日有一名陳姓釣友在海洋大學前的海域拍到海裡有鯨豚,經中華鯨豚協會與日本學者判研後,分別有小鬚鯨與大村鯨的說法,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主任兼博士陳麗淑表示,不管為細分為何,均屬鬚鯨,是基隆首次目擊鬚鯨的紀錄。陳麗淑說,鯨豚分為鬚鯨類及齒鯨類兩大類,鬚鯨類通常比較大型,在台灣很罕見,以前的目擊記錄集中在台灣東部,擱淺紀錄也只出現在東海岸和西海岸,這次出現在北部海域相當罕見,她說,這頭鯨豚有可能迷航,影片中牠不斷繞著船隻,研判可能將船誤以為鯨豚媽媽。陳麗淑進一步指出,若這頭鯨豚屬小鬚鯨較不需擔心牠後續在海中成長的安危,但若屬大村鯨的未成年個體,因尚未長大仍需要母鯨的哺育。海科館補充說明,大村鯨又名角島鯨,2003年在日本被發現,確認後命名,成體體長可達10至12公尺,很容易與小鬚鯨混淆,這次影片中鯨豚的翻身,體表花紋特徵像大村鯨,其胸鰭白斑在前緣,不似小鬚鯨大的斑塊。而大村鯨近幾年才被命名描述,因此缺乏分布區域的科學數據,但目前得知分佈點位於印度至太平洋區的熱帶至暖溫帶海域,在台灣東部、西部曾有少數擱淺紀錄。另外,海科館提及,2018年8月7日曾於八斗子漁港內曾發現擱淺的花紋海豚,經急救後仍於該年8月9日死亡,後送海科館再經委由鯨魚龍生態有限公司協助製作為骨骼標本,目前該花紋海豚骨骼標本陳展於海科館典藏館一樓,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前往參觀。
一秒檢測!胸腔醫曝:感染新冠指甲會變化 這「4種特徵」要注意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感染新冠(COVID-19)的症狀包括發燒、咳嗽,以及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等。不過,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透露,新冠患者除了呼吸道問題,指甲也會產生變化,分別是博氏線條(Beau's lines)、米斯線條 ( Mee's line )、紅色半月指甲 ( Red half moon's sign )及脫甲 ( Onicoptosis )。黃軒今(30日)在臉書發文,「在臨床上,除了一般民眾的症狀,或身體狀況的表徵,還有指甲的細微變化,可以協助我『破案』的,你們相信嗎?記錄一下,那些跟COVID19 有關的指甲上的變化。這些變化,不是COVID19專屬的,但是很多重病患者或曾經生病的人,有過這些指甲床上的變化,只是平常的人,不會注意到的」。黃軒列出的4種指甲特徵如下:1. 博氏線條「指甲橫紋」,也叫做博氏線(Beau's lines),是指甲上出現的橫溝,此線會隨指甲生長而移動。 他們可能看起來像指甲盤里的「凹痕或山脊」。當指甲生長因感染、營養不良和藥物副作用等身體壓力而暫時中斷時,就會出現博氏線條。指甲橫紋的出現暗示你身體出現較嚴重的營養不良或得了某種會暫時影響指甲生長的嚴重病症,如麻疹、腮腺炎、心臟病、肝臟疾病等等。2.米斯線條「指甲白斑」(英文:Leukonychia Striata)是,手和腳趾的指甲中出現的白線交叉。在一些重金屬,像砷和鉈引起或腎功能衰竭的病例中,會發現米斯線條。在臨床上,我最常見到的是在接受化療的患者中,比較容易觀察到有米斯線條和指甲橫紋(Beau's lines)。3.紅色半月指甲這是指甲根部的白色部分,出現部分,紅新月形線的表徵。這種症狀可能是由於血管損傷或發炎引起的免疫反應4.脫甲這個發生在手和腳趾甲上的一個指甲上,也可以發生在許多腳趾甲上。指甲的顏色可能會逐漸變成白色或黃色。創傷、高燒、皮膚病、全身性疾病 、梅毒、藥物、健康狀況不佳和壓力會有相關變化。
身體亮起紅燈!鳳梨鼠薯聲帶長白斑 心情差緊急停工
近期因直播爆紅的「鳳梨」吳泓逸,以獨特「台灣狗語」和幽默風格圈粉無數,不過他5日做口腔檢查發現異狀,喉嚨檢查照片中出現白斑,醫生警告這是罹癌前兆,若惡化有機率變成喉癌,讓他不得不緊急更動原本排好的行程,減少工作量先休養身體。鳳梨健康亮紅燈,決定全面減少工作 。(圖/翻攝自鳳梨 吳泓逸臉書)29歲的鳳梨在臉書上貼出喉嚨檢查照片,只見他照了鼻咽喉鏡檢查,明顯看到有一塊白斑,坦言「就是那片白斑讓我心情惡化」。 鳳梨喉嚨長白斑。(圖/翻攝自鳳梨 吳泓逸臉書)鳳梨近日因為激動大喊的直播爆紅,起初網友以為他只是聲帶長繭,但鳳梨表示,「長繭我還不會那麼煩……重點就不是長繭……」。根據《TVBS新聞網》引述醫生的回應表示,鳳梨聲帶長白斑,可能跟飲食和大聲說話沒有關係,有可能是因為有抽菸的習慣,只要持續觀察治療,病情一定會好轉。據耳鼻喉科醫師呂宜興指出,「第一個不要太緊張,治療它有機會自己消失,第二個它的白斑,可能要去做小的手術,去做一個切片,或是做一個刮除,刮除是良性的就沒有關係」。疑似喉嚨出現了問題,不少粉絲也在下方關心,「胃食道逆流,引發的嗎?胃潰瘍,有幽門螺旋桿菌一定要吃四個月用藥」、「鼠鼠要改變習慣啦..剛上網查了一下真的要改掉煙,酒作息才不會更嚴重」。為了顧好身體,鳳梨只好改動原本的行程,並在臉書和Instagram上公告,「許多已排定的行程跟應酬,我的助理跟經紀窗口會跟你們接洽」,希望合作對象多見諒。
曬衣場晾內衣竟出現「嘉明味」白斑 女大生裝監視器智取噁男
桃園市22歲女大生習慣在宿舍曬衣場晾內衣,3月時卻發現內衣上有不明白色污漬,還飄出詭異味道,她徵得房東同意後安裝針孔監視器,發現住在同棟的男大生趁四下無人時竊取其內衣約1小時,再將衣物掛回架上,她氣得立刻報警,警方則將該男子依毀損罪嫌函送偵辦。據了解,犯嫌與被害人住在同棟宿舍,被害人上月發現自己晾曬的內衣出現白色污漬,起初以為是洗不乾淨,仔細觀察才發現內衣上竟有「嘉明的味道」,她立刻懷疑有變態出沒,但她沒有打草驚蛇,徵得房東同意後加裝監視器蒐證。監視器果然拍下犯嫌在被害人晾內衣後,偷偷潛入曬衣場,對著被害人的衣物又聞又揉,甚至竊取該內衣約1小時,再將衣物掛回曬衣架上,女大生氣得立刻報警,警方則將男大生傳訊到案,犯嫌希望與被害人和解,但女大生不願接受,全案依毀損罪嫌函送法辦。
台灣從未正式記錄!迷鳥灰伯勞現蹤 誘拍歪風再起惹議
台南市北門區八掌溪河口,日前有鳥友發現1隻灰白色伯勞鳥,經台南野鳥學會鑑定後,竟是台灣從未正式記錄過的迷鳥「灰伯勞」(Great Grey Shrike),疑似偏離飛行4000公里「迷航」至台灣,讓鳥友相當驚喜。不過,消息曝光之後,近日傳出大批攝影迷聚集,有人甚至故意擺設樹枝、麵包蟲「誘拍」,讓保育人士相當無奈。台南鳥會指出,這隻灰伯勞體長約25公分,比台灣常見的楔尾伯勞短了約5公分,體型明顯較小,且次級飛羽沒有明顯白斑,可與楔尾伯勞區別。台南鳥會推測,灰伯勞原應從中亞地區飛到印度過冬,但不知何種原因,迷路往東偏離4000公里來到台灣。台南鳥會補充,可能是因為牠為第一年出生的幼鳥,才迷路飛到原本分布以外的地方。偏離航道4000公里來台罕見的灰伯勞現蹤北門區,自上周起,鳥友紛紛帶著相機前往朝聖,近日卻有鳥友反映,有不少人將樹枝架在馬路堤防旁,並沿途撒下麵包蟲,以吸引「灰伯勞」上前捕食,並趁機按下快門拍照,疑有誘拍行為,引發網路上正反聲浪。有鳥友認為,對於某些特殊鳥種,在專家、管理單位的指導下,有限度地餵食,並無大礙;但保育人士持相反意見,餵食容易驚擾鳥類,再加上麵包蟲並非生態中常見的生物,最後恐導致鳥類非常親近人類、甚至造成搶食。專家憂恐使野鳥太親人台南野鳥學會總幹事林岱瑢就說,像是寵物飼養、受傷鳥類救援時,的確可用麵包蟲餵食,但由於麵包蟲並無營養價值,多半會添加營養劑,維持鳥類生命,但在野外時,卻無法提供營養劑給野鳥,灰伯勞主要食用彈塗魚、螃蟹,北門區一帶食物來源豐富,並不需鳥友餵食就能生存。日前有鳥友上傳照片,拍攝到灰伯勞鳥喙疑似吃到魚線,且身體狀況看似不佳,台南鳥會表示,會持續追蹤,也呼籲大家共同守護這位難得的「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