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感染
」 皮膚 細菌6旬婦每晚皮膚癢到醒來! 醫曝「慢性搔癢」成因與治療
60歲張女士是一位家庭主婦,過去三個月持續感到身體多處皮膚搔癢,特別是在夜晚症狀加重。儘管多次使用抗過敏藥物和潤膚乳,癢感卻沒有明顯改善,晚上常被癢醒,多次抓破皮膚,甚至導致皮膚感染。每五人就可能有一人曾發生慢性搔癢 其病因多樣複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主任柯玫如指出,這種情況稱為「慢性搔癢」,是指持續六週以上的搔癢,並可能影響生活品質、睡眠和心理健康。根據研究,慢性搔癢的終身盛行率約為22%,也就是每五人中就可能有一人在其生命中的某個階段遭受這種困擾,並且年齡越大盛行率越高。慢性搔癢的病因多樣且複雜,可分為 皮膚性搔癢(如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病引起)、神經性搔癢(與神經系統疾病有關)、系統性疾病搔癢(見於肝臟疾病、腎臟疾病或甲狀腺疾病等患者)、心因性搔癢(可能與焦慮或抑鬱等心理因素相關)、找不到明確病因的特發性搔癢。因應病因多樣 慢性搔癢治療首重個人化柯玫如建議,尋找專業皮膚科醫師,透過臨床經驗與專業知識,準確區分不同類型的搔癢,方能對症下藥。慢性搔癢針對病因的個人化治療是關鍵,常見以下幾種方式治療:局部治療:潤膚乳液或乳霜,有效減少皮膚乾燥引起的癢感。局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針對發炎性皮膚病效果顯著。全身治療:抗組織胺藥物,常用於蕁麻疹或過敏性搔癢,但對某些搔癢疾病效果有限。神經調控藥物:對神經性癢感有明顯效果。新型生物製劑或小分子藥物:如IL-31拮抗劑、IL-4/IL-13拮抗劑或JAK抑制劑,為難治性搔癢提供新的治療選擇。紫 外光光線治療:是慢性搔癢患者的重要治療選擇,特別是針對某些對藥物反應不佳或藥物使用受限的患者。日常保養更不可少 搔癢持續發生應盡快就醫柯玫如也提醒,選擇適合的潤膚乳液或乳霜,每日塗抹,保持皮膚潤澤,避免過熱的水溫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潔劑或穿著粗糙衣物,另外盡量避免搔抓皮膚,維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飲食、規律作息,並減少過度緊張或壓力,才能達到最好效果。若癢感無法緩解,應及時找皮膚科醫師就醫,接受專業評估與治療。
現代人手機不離身當心細菌找上門 醫師建議「這3」時間點務必要清潔手機
手機已成為現代人最不可或缺的東西,不論是騎車導航、拍照、網路購物等等,都是現代人使用手機的時機,當然也有不少人會一邊上廁所,一邊滑手機。不過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就提醒在3個特殊時間點,一定要為手機做清潔,因為手機上有許多細菌,輕則讓人類皮膚過敏,重則甚至會引起肺炎、敗血症。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13日在臉書發文提醒民眾,現代人手機不離身,就連如廁時也不會放下手機。由於手機經常接觸我們的臉與手部,因此在使用過程中,手機常常會升溫到有利於微生物生存和生長的溫度,就在我們高度依賴手機的同時,也可能因為手機而讓自己處在1個危險的環境之中。陳威佑醫師表示,千萬不能小看手機上的細菌,因為多份論文證實,手機上存在對人體有害的細菌。根據2020年發表於Travel Med Infect Dis.的論文,這篇論文納入24個國家共計56篇研究,該論文中顯示,手機污染率高達68%,大多數的手機上都存在著可能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的細菌或汙染。且16項研究報告指出手機上有真菌存在,真菌(或通稱為黴菌)幾乎可以生長在任何東西上,可能引起人體過敏等不適的反應。至於如何避免手機成為細菌的溫床?陳威佑醫師建議可使用酒精棉片,或將酒精噴在衛生紙上擦拭手機,且在下列3種情況下一定要清潔手機:從戶外回到家中時用餐前如廁後畢竟手機經過一整天的使用,上面附著許多細菌,所以回到家裡,除了要先清潔雙手、換乾淨衣服,也要做手機的清潔;而現代人喜歡一邊吃飯一邊滑手機,為了避免用餐時把細菌吃下肚,所以除了要記得洗手外,也要清潔手機;假使上廁所時有使用手機的習慣,一定要在如廁後洗手並且清潔手機。陳威佑醫師指出,論文中提到超過3分之1的資料顯示,手機上會出現抗藥性細菌,像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大腸桿菌、AB菌等,甚至有部分細菌會對酒精有抗性。其中大腸桿菌與葡萄球菌是糞便中常見的細菌,大腸桿菌菌株容易引起腹瀉或腸外疾病,而金黃色葡萄球菌可能引起的疾病,輕則皮膚感染,嚴重時甚至會有致命性的組織感染、肺炎和敗血症等,所以其抗藥性不容忽視。
超級細菌太可怕!年輕女子感染後「肺部全是洞」 2周內不幸逝世
澳洲東南部新南威爾斯州一名29歲的年輕女子艾許莉(Ashley Timbery),原先身體狀況十分健康,但在意外感染了「超級細菌」後,短短2周時間,她就因為肺炎、敗血症等症狀而離世。根據英國《鏡報》(The Mirror)的報導,艾許莉於2月15日在家中突然倒地不起,並由其兄弟送她至醫院急救。經過醫院診斷,醫生發現艾許莉已經感染了「超級細菌MRSA」(全稱抗甲氧苯青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艾許莉的表弟指出,她在突然暈倒前幾天,只有感到輕微不適、昏昏欲睡而已,身上亦長了幾處癤子,後來「超級細菌MRSA」攻擊了艾許莉的所有器官,並使她罹患了肺炎、肺部塌陷、敗血症等,最後帶走艾許莉的性命。艾許莉的表弟進一步表示,「當她到達醫院時,她實際上已經死了」,當時醫師趕緊為艾許莉施行心臟復甦和保溫,而據CT掃描結果顯示,艾許莉的肺部因肺炎而堵塞,蟲子棲息在她的肺腔裡,讓她的肺部充滿了許多坑洞。對於這個病症,英國國民保健署(NHS)解釋,「超級細菌MRSA」通常寄生在人類的皮膚與鼻腔中,如果通過傷口而造成皮膚感染,可能出現如紅腫、化膿、蜂窩性組織炎等症狀,萬一進入到體內,便可能導致嚴重感染,使人開始高燒、呼吸困難、發冷、意識混亂等等,需要立即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若救治不及時,便可能引起敗血症。
48歲女私密處易紅腫化膿 「小陰唇修整術」終結20年痛苦
現年的48歲陳小姐,20多歲起便困擾於會陰部皮膚及泌尿道的反覆感染,陳小姐表示,私密處皮膚感染的病症包括,小陰唇部常因感染而兩側變得發紅腫大,以及產生膿包,造成嚴重疼痛與不適。大陰唇的毛髮根部,也常因感染造成膿包及毛囊炎,反覆造成疼痛搔癢難耐。經台南市立醫院整形外科尹睿慈醫師施以小陰唇修整術,解決陳小姐20多年來的困擾。尹睿慈醫師表示,小陰唇有保護女性私密處的功能,當雙腳併攏時,小陰唇會自然合攏,蓋住陰道口和尿道口,使其免於摩擦而受傷和疼痛,也可降低感染風險。不過,如果小陰唇太長或肥大,不僅無法達到保護作用,也會引起許多生活不適,最常見為走路或運動時「卡卡」的,因陰部內側組織、小陰唇的摩擦造成疼痛。若身穿較緊身的運動服飾,或從事單車或坐姿運動時,都會因小陰唇太長而壓迫和摩擦導致不適。尹睿慈醫師檢查後發現,陳小姐有小陰唇過長及肥大的問題,多層皺褶導致夾縫中清潔不易,並且易因摩擦造成不適感加倍。尹睿慈表示,小陰唇過長或肥大並不是疾病,但因過長暴露在外陰部,包括衣著、運動、性行為、賀爾蒙刺激,都可能造成不適感與色素沈澱。更可能因唇溝間的多處皺褶,導致清潔不易,造成異味甚至會陰部的感染。若已影響日常生活甚至產生反覆感染,則建議手術切除來達到改善。 陳小姐接受完小陰唇修整手術,術後疼痛程度低,傷口恢復良好。她表示應該趁年輕更早接受手術,術後會陰部的清潔也方便許多,走路運動也不會有摩擦不適感,大幅改善原本生活的不舒適,私密處感染問題更沒有再復發過。尹睿慈醫師表示,私密處部位的困擾常因社會觀感保守,形成心理壓力導致隱忍而延遲治療及處置,其實只要即時就醫,經簡單的手術搭配藥物,就可得到治療及改善,呼籲大家以健康心態看待女性私密處的感染及治療。
10%英國人浴室毛巾一年洗不到2次 男性甚至有人不洗毛巾
不少人浴室的大浴巾或毛巾都以為擦完披著晾乾,就可以不需要洗毛巾,但這樣的行為恐讓健康出問題,英國就有十分之一的人,每年只洗兩次毛巾,而男性的每年洗一次毛巾的可能性,更可能是女性的五倍或更少,證明有不少男性根本不洗毛巾。有不少人都不洗放在浴室的浴巾或毛巾,認為披著就能晾乾,甚至一家人重複使用。(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浴室家具供應商「Showers to You」公開一項浴室的調查,針對英國2200名民眾調查發現,近十分之一的人每年只洗兩次毛巾。5%的男性承認每年只洗一次,而女性每年只洗一次的比例為1%。數據中顯示,有67%的人清洗毛巾的原因是因為視覺清潔度,61%則是因為氣味而洗,58%則是因為使用次數而洗。另外有11%的受訪者表示,根本不擔心細菌或衛生問題。皮膚科醫生哈米德博士補充認為,「毛巾會聚集水分,創造有利於細菌和真菌生長的環境。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可能導致皮膚感染,而念珠菌等真菌可能導致腳氣或酵母菌感染等問題。建議每使用三到四次就清洗毛巾,以消除細菌、污垢、死皮細胞和過敏原」。
臉部黑點拖10年…變10cm腫塊飄腐臭味 醫驚見「蛆蟲蠕動」嚇壞
大陸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近日接收一名女性患者,對方左頜面部、額頰部、眼瞼皮下長了一大塊團片狀不規則軟組織,大小約10X10cm,組織伴有少量出血,觸診時可以明顯聞到腐敗性、壞死性氣味,腫物上還能看見大量蠕動的蛆蟲寄生其中,因為疼痛難忍,患者不時還發出聲聲哀嚎。《極目新聞》報導,患者今年76歲,她的左面部約10年前出現一處「指甲蓋」大小的黑點,偶爾感到疼痛,但家人以為不嚴重,僅斷斷續續塗抹藥物或以硼酸溶液清洗,無奈狀況遲未好轉,腫物也逐漸變大,並於5個月前迅速變大且伴有疼痛,在其他醫院進行了清洗,仍未有好轉跡象,只好轉院求診。經過影像學檢查後,口腔頜面外科王衛紅教授團隊以疑似「面部惡性腫瘤」診斷結果將患者收治入院,並先進行面部清創處理。考慮患者年紀較大,基礎疾病較多,醫生進行全身情況評估,邀請多科室會診後擬定了治療計劃,並擇期手術。在完善相關檢查排除手術禁忌後,醫療團隊於10月30日為患者進行左面部惡行腫瘤擴大切除術、面神經解剖術、遊離皮片切取移植術,以及帶蒂皮瓣遷徙術。術後患者癒合良好,未出現感染、皮片壞死等情況,取得了良好的恢復效果,患者及家屬對治療效果非常滿意,不禁感嘆10多年來的疼痛和煎熬終於過去了。醫生表示,頜面部腫瘤早期主要多見為局部腫塊,其中良性腫瘤生長速度較慢,大部分質地較均勻,邊界較為清晰;惡性腫瘤生長速度則較快,有可能引發皮膚部位破潰及感染出血和疼痛。該患者之所以發展成蛆蟲寄生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拖延太久,皮膚感染破潰後出現組織腐化,蠅類幼蟲孵化導致的。醫生提醒,面部惡性腫瘤以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多見;基底細胞癌患者的皮膚上通常會出現小結節,一般為蠟樣、半透明狀結節,有高起捲曲邊緣;而鱗狀細胞癌在早期為紅色硬結,會逐漸發展為呈菜花狀的疣狀損害。若發現面部腫瘤,建議盡早就診治療,盡量減少腫瘤擴散的風險及面部畸形。
秋冬皮膚好癢…專家建議「每周洗澡2次」 醫曝:不能天天敷面膜
秋冬季節來了,天氣逐漸寒冷、也愈乾燥,很多人容易出現秋季癢問題。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秋冬洗澡水溫不宜過高,也應避免使用毛巾大力擦澡,另外,秋冬也不能天天敷面膜。醫師黃軒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表示,由於天氣轉涼,大家都想要泡熱水澡,殊不知太頻繁熱水洗澡,容易破壞皮膚上的油脂,導致皮膚乾燥、敏感、發癢,甚至引發皮膚感染或過敏反應,所以天天洗個熱水澡,你會更癢。黃軒指出,專家建議秋冬天天洗澡不利於皮膚健康,建議每周洗澡1-2次,而洗澡的水溫不宜過高,避免熱刺激引起搔癢,秋冬季節習慣每日洗澡的人,應避免使用毛巾大力擦澡,易把皮膚搓紅、搓痛,對皮膚的屏障,反而是屬於一種機械性損傷。另外,浴後3分鐘內將身上的水分擦乾,因為未及時擦乾皮膚表面的水分,水分蒸發時,會從皮膚帶走更多的水分,使皮膚變得更加乾燥,洗澡後應用毛巾拍乾身體,使用無香味和低刺激的保濕霜或乳液滋潤皮膚,並且記得及時塗抹潤膚劑。至於秋冬季節敷面膜,黃軒直言,在秋冬不能天天敷面膜,因為經常敷面膜,反而容易破壞皮脂膜,皮膚油脂含量少,會容易癢,還有面膜也會反吸臉部的水分,令你的皮膚也越來越乾,所以秋冬皮膚一乾就敷面膜,那可真是大誤區。黃軒指出,專家建議敷面膜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一般面膜敷15-20分鐘即可,由於秋冬季節,皮膚較容易缺水,呈現乾燥狀態,可一周使用2-3次面膜,其實也有專家認為在正常狀態下每周1-2次也足夠了,因為面膜真的容易會反吸臉部的水分,令你的皮膚越來越乾,你就會愈來愈癢。
臭蟲肆虐旅遊達人曝「上個月才被咬」 韓疾管廳發臭蟲應對手冊
韓國近期全國各地深受臭蟲困擾,大眾運輸工具與場所,甚至寺廟、汗蒸幕都淪陷,旅遊達人布萊N就透露,他上個月才再祕魯被咬,透露臭蟲很容易跟著衣物隨著你回家,甚至被咬的地方一個月後還看得到疤。而韓國政府也針對臭蟲發放「臭蟲應對手冊」,宣導臭蟲防治觀念。韓國臭蟲肆虐,被認為恐是殺蟲劑的抗藥性已喪失。(圖/翻攝自질병관리청 아프지마TV)韓國近期成為繼法國後,同樣受到臭蟲危害的國家,旅遊達人布萊N就在粉專分享,對於臭蟲他有切身之痛,最近一次就是上個月在秘魯庫斯科的Hostel裡,他認為新聞說的比蚊子癢十倍他覺得有點誇張,但比蚊子咬癢非常多是可以肯定的,而且咬一天大概可以癢十天,被咬的頭幾天半夜還容易被癢醒,而且被咬的地方真的要很久才會好,即使回來台灣一個月了,現在被咬的地方都還看得到疤。除了去祕魯庫斯科外,還到了另一個城市伊卡,也是在睡前發現床邊有一隻床蝨,當時已經晚上10點半了,身上都還有庫斯科的咬痕還在癢,整個PTSD趕快收拾行李落荒而逃到其他飯店。臭蟲問題也讓韓國疾管廳發放應對手冊,宣導正確防治觀念。(圖/翻攝自질병관리청 아프지마TV)他也表示,最可怕的是臭蟲很容易跟著衣物隨著你回家,到家之後,要消滅真的非常非常麻煩,幾乎只能請專家了。韓國跟台灣非常近,他也提醒回家或到外面入住飯店還是注意一下床的部分,至於去韓國要怎麼防範,他個人的建議還是住比較好一點的飯店,清潔比較完整,白色床單也比較容易發現。而韓國目前也積極防疫,韓國疾管廳今(9)日宣布和環境部等相關單位合作,發放臭蟲資訊手冊,也被稱為臭蟲應對手冊,防止臭蟲繼續傳播也提供正確的資訊給民眾。當中表示,被臭蟲咬不會傳染,但可能會讓人不舒服,因為會導致搔癢和睡眠不足。有時瘙癢會導致過度抓撓,從而增加繼發皮膚感染的可能性。並表示當被叮咬時,首先用流水和肥皂清洗被叮咬的區域,如果有其他症狀發生,應諮詢您的醫生或藥劑師。
韓國臭蟲肆虐民眾怕到不敢收網購 連汗蒸幕、寺廟都隨處可見
韓國近期陷入全國臭蟲警戒,這些臭蟲又稱床蝨(bedbugs),是一種半吸血的椿象,如今除了公共設施淪陷外,連汗蒸幕澡堂、寺廟室內的榻榻米也發現,這樣的臭蟲雖然不會造成人體生命危險,但卻可能因吸血讓人精神不濟甚至睡不好,如今民眾害怕恐慌,甚至不敢去拿網購包裹,深怕把臭蟲帶進家中。韓國臭蟲傳播速度快,已從公共設施開始蔓延到古寺廟、汗蒸幕等有榻榻米、床墊的地方,甚至公車的椅子等都出現臭蟲蹤跡,雖然不會造成傳染病,不過被叮咬會嚴重搔癢,甚至出現皮膚感染的狀況,而這次的臭蟲傳播速度驚人,讓早已是開發國家的韓國民眾相當困惑,過去臭蟲的數量早已滅絕,甚至10年內只有發現9起。如今除了政府部門全力重視外,地方政府也開始動起來掃蕩,群山市政府在10日就開始住宿場所、洗浴設施等112處場所進行特別檢查。檢查目標包括每月是否至少進行一次消毒、清潔衛生、床單、毛巾、袍(衣)是否乾淨等。江原道正府也決定撥出1億韓元,成立緊急特別調整補助金,用於支援弱勢族群檢疫消毒設施、住宿設施、餐飲設施等。蔚山市政府正在進行向市內強制消毒設施,發放臭蟲資訊手冊、提供臭蟲預防和管理方法指導等宣傳活動。忠清南道還計劃對多用途設施進行衛生檢查,並經營一個與臭蟲有關的呼叫中心。而民眾對於臭蟲依舊相當擔心,《韓聯社》就採訪到韓國民眾,不少民眾擔心包裹可能會在運送途中跑進臭蟲,因此不敢收包裹,但不可能完全不使用快遞服務,因此相當傷腦筋。有民眾就表示,收到包裹後會等兩三天再開,另外會到屋外或陽台通風處打開包裹,只把裡面的東西帶進屋內。
研究:一周沒洗枕頭套 竟「比馬桶座髒1.7萬倍」
你有常洗枕頭套?近日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一周沒有清洗枕頭套,那枕頭套的細菌量,會比馬桶座還要多1.7萬倍。醫師提醒,睡久了也可能會有皮膚病。據《每日郵報》報導,據研究顯示,枕頭套上充滿角質層、汗水、和唾液棉花等,還有許多真菌和細菌,該實驗蒐集了未清洗的枕頭套當樣本培養7天,上面充滿了可能會害皮膚生病和發炎的細菌。如果一周沒有清洗枕頭套,那細菌量會比馬桶座還要多1.7萬倍研究表示,一般人應該每24天更換或清潔一次枕頭套,而康乃爾大學威爾醫學院皮膚科醫生哈德利(Dr. Hadley King)建議,每周至少清潔2次,「你上床睡覺時,床單會被角質層(每天約5000萬個)、汗水和化妝品污染,還有乳液、頭髮和寵物皮屑,到細菌和病毒顆粒等。」哈德利說,角質層和汗液是塵蟎的食物,它會被吸引到床上進行繁殖,「睡在同一個枕套上一周,可能會導致過敏、皮膚感染或發炎。」據了解,一種金黃色葡萄球菌,會讓皮膚感染癤子和蜂窩性組織炎。床墊業者AmeriSleep本月發布一項研究,枕頭套上有300萬個細菌,不過一周內就消失。他們連續1個月,在一周最開始時,擦拭3名志願者未洗的枕頭套,並了解研究結果。業者表示,枕頭套每平方英寸有300到500萬個細菌,但上面沒有發現桿菌和革蘭氏陽性球菌。報導說,桿菌可能會讓眼部感染,產生敗血症、肺炎等;革蘭氏陽性球菌會讓人得中毒性休克綜合症。而你的枕頭套不僅會有細菌,還可能會有床蝨,床蝨喜歡枕頭套,而不是裡面的填充物。所以常有人抱怨說,他們醒來,臉部、脖子和肩膀上都有床蝨咬痕,會感到非常癢。
女生內衣穿好幾天才洗…醫驚喊「真假」 不每天換洗內衣「3物質」傷妳身
身為女性的妳,一件內衣妳會穿幾天才洗呢?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在臉書提到,最近聽到不少女性說「內衣如果沒有髒,可以穿很多天」,讓他聽了非常驚訝,好奇問大家,「真的假的?大部分人不會如此吧?」他指出,女性最好同一件內衣不要每天穿,因為內衣表面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髒污和細菌,加上製造過程中有使用染料、漂白劑等化學物,每天穿同一件不洗,會孳生各種細菌,增加乳房和皮膚感染機率,建議還是要每天更換,定期清洗,才能把內衣穿出健康跟美麗。對於聽聞部分女性說,「內衣如果沒有髒,可以穿很多天」的說法,黃軒醫師表示,自己聽到的時候,感到不可置信。因為即便內衣表面看起來很乾淨,但女性還是不適合不每天更換內衣清洗。他提到每天穿同一件內衣,除了會影響個人形象跟衛生;也會讓上面的細菌、汚染物和排泄物累積,增加乳房和皮膚的感染風險;還會讓內衣的彈性和面料受損,影響內衣的效果和壽命。黃軒指出,內衣是使用合成纖維製成,表面藏有肉眼看不到的髒東西,如聚酯纖維、尼龍和壓克力纖維等,這些都是化石燃料製成的塑膠品,當中的塑膠微粒磨損,會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威脅。另外,內衣製造過程中,會使用染料、漂白劑、防皺劑、防水劑等化學物質,也都可能會殘留在內衣上,恐導致皮膚過敏、發癢或紅腫等不良反應。而內衣和皮膚接觸也會沾染油脂及死皮細胞等污垢,這些污垢成了細菌生長的養分,若不及時清洗或更換內衣,就可能孳生各種細菌。黃軒提醒,內衣穿久了不定期清洗,恐會孳生金黃色葡萄球菌、棒狀桿菌跟酵母菌等細菌。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人體皮膚上最常見的細菌之一,通常不會造成嚴重感染,如果有傷口或免疫力低下,就會引起皮膚發炎、皮囊炎、化膿性感染等;而內衣若有棒狀桿菌,則容易引發痤瘡、粉刺等皮膚問題。另外還有一種細菌是酵母菌,若內衣潮濕,可能讓真菌過度增生,而引起汗斑、脂漏性皮膚炎、念珠菌感染等,建議女性要定期清洗且每天更換內衣,並注意乳房清潔保養,才能保持自己的健康與美麗。
洗了等於白洗!實驗曝烘手機將細菌全吹到手上
肥皂洗手後再弄乾水分能更有效預防細菌沾染,而為了響應環保,減少垃圾製造,許多公司、營業場所、公家機關等也紛紛在廁所裝上烘手機。但近期一實驗顯示,烘手機反而會透過強風將空氣中的細菌吹到手上,甚至比起自然風乾還要髒。3月25日,TikTok帳號the_lab_life1上傳了一部實驗影片,她分別於商場、電影院以及工作地點採集了烘手機強風的樣本,欲與自然風乾做比較,而經過封箱培養後發現,自然風乾的培養皿中未看見細菌產生,而其餘三者均有不少黏稠的細菌泡沫。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公廁中曾發現能透過皮膚感染的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其他例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A型肝炎病毒、諾羅病毒等等,而沖馬桶這個舉動則會使得病原微生物以氣溶膠的形式飄散到空氣中,再加上烘手機的強風,促使細菌在空氣流動中停留更久時間。機器本身沒有問題,但烘手機會把帶有細菌的強風吹到人的手上,進而增加感染的風險。這部影片在TikTok上已達到2330萬播放量,並獲得220萬點讚和1.2萬則留言,網友驚嘆道,「這就是我為什麼從不使用烘手機」、「我都只是甩乾水自然風乾」。也有人提到自己都將水直接擦在褲子上,但實際上衣物褲子因長時間接觸空氣也都會沾染上細菌,若將濕濕的手在褲子上抹乾,也等於白洗了手,最好還是以手紙擦乾,再不濟則選擇自然風乾,以真正達到洗手消毒的效果。
美國爆耳念珠菌感染「1/3病患90天死亡」 台灣曾出現3例…3種人最危險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警告,目前有一種具有抗藥性、又致命的「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正在迅速傳播,有近半數的患者在感染90天內死亡,將視為緊急公共衛生威脅。此外,台灣過去也曾發現3起感染個案,不過和美國狀況不同。根據《BBC》報導,目前已有30多個州爆發疫情,2009年至2019年期間,全球有4750例病例,數據顯示耳念珠菌在2020和2021年以驚人的速度在美國醫療機構中傳播,足足增加了2倍。有3分之1的患者在90天內病逝,但因為數據過少,難以斷定是因為感染耳念珠菌而過世,還有研究表明,氣候變遷導致溫度上升,可能影響耳念珠菌感染數量的上升。耳念珠菌是一種酵母菌,最常引起血液感染,以及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內臟器官和皮膚,而真菌對現有藥物產生抗藥性,使得治療變得困難。另一個問題是,要辨認耳念珠菌非常困難,很容易被誤認是其他真菌,進而做出錯誤治療。若長期住院或居住療養院,風險就會更高,尤其重症監護患者更容易感染。台灣曾出現3例耳念珠菌感染。(圖/達志/美聯社)事實上,台灣2018年發現首例耳念珠菌感染,目前已知累計3例,皆未發現具有特殊抗藥性。第1例:為南部50多歲男性,2018年4月因皮膚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在門診採檢培養出耳念珠菌,無特殊抗藥性,在門診治療追蹤,屬於輕症。第2例:2022年2月發現一名南部40多歲男性個案,有外耳道膽脂瘤病史,曾因復發多次手術,因耳漏、耳鳴、聽損、頭暈1個月,就醫培養檢出耳念珠菌,無特殊抗藥性,在門診治療追蹤,屬於輕症。第3例:為南部60多歲男性越南台商,有糖尿病、中風病史,2021年5月因意識混亂,診斷敗血性腦病變,收治當地醫院,7月轉診回到台灣,有洗腎及中央靜脈導管等管路,住院3周後因發燒血壓偏低,血液培養檢出耳念珠菌,無特殊抗藥性,使用注射型抗黴菌藥物後轉陰性,病況改善轉出加護病房。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耳念珠菌可於環境表面存活數周,可經由接觸帶菌病人及汙染的環境表面或設備傳播,如果皮膚有傷口或黏膜破損,尤其洗腎、身上有靜脈管路的患者,皆屬於高風險族群。
幼兒「1病況」入冬易惡化!醫示警父母須留意:嚴重送急診
家中有幼兒的父母要注意了!急診醫師翁梓華表示,隨著冬季到來,因為「屁屁問題」被送醫的孩童比例大幅增加,甚至有孩子嚴重尿布疹,被送到急診時已滲出鮮血。對此,他也提醒,家長在照顧幼兒時,須特別留意4件事,以免讓孩子們的嫩屁屁活受罪。「誰說冬天就不會有尿布疹?!」急診醫師翁梓華在臉書粉絲專頁「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發文分享,最近入冬孩子們的屁屁問題也跟著變多,「前幾天還有孩子因為尿布診,嚴重到都有些組織滲液,被爸爸媽媽帶來急診。」翁梓華表示,其實尿布疹就是俗稱的「紅屁屁」,且大多數的寶寶都會經歷類似狀況,皮膚特別敏感的小朋友尤其嚴重,讓他無奈直呼,「尿布疹真的很惱人。」對此,他也整理出3大尿布疹的主要成因,第一、「皮膚過於潮濕」,小朋友的大便、尿尿會讓屁屁皮膚過度潮濕,濕悶會讓皮膚感染的機率提升,也容易讓過敏性皮膚的寶寶皮膚容易惡化;第二、「排泄物中的物質刺激」,目前也有醫學科學家認為,尿布疹的原因可能來自於排泄物被細菌分解所產生的物質,像是含氮或是含硫廢物,這些物質可能刺激皮膚而加劇問題的嚴重性;第三、「皮膚的酸鹼值改變」,寶寶大便中的酵素像是脂肪酶、澱粉酶會分解皮膚表層的脂肪等等,造成皮膚酸鹼值偏鹼,進而對皮膚產生刺激性。翁梓華指出,常見的尿布疹分成「接觸性皮膚炎尿布疹」及「念珠菌感染尿布疹」,前者通常界限明顯,患部侷限在尿布區域;而後者念珠菌尿布疹則呈現衛星狀分佈(Satellite lesion),病症較為嚴重,大腿內側與其他部位同時會有紅疹,須使用抗生素才容易治癒。至於要如何預防尿布疹呢?翁梓華也點出4大關鍵,第一點、「避免皮膚過於潮濕」,曬屁股、勤換尿布、換尿布擦乾等等都是好方法;第二點、「排泄物的物質刺激」,排泄物要清乾淨,對於寶寶屁屁有保障;第三點、「避免過度清潔」,皮膚上的皮脂等等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很好的皮膚屏障,避免過度清潔,可以讓皮膚更健康;第四點、「不要過度的幫孩子保暖」、孩子其實沒有想像中怕熱,很多家長一到冬天,都會把孩子包成「粽子」,但孩子基礎體溫高、棕色脂肪又多,包太多太緊反而容易讓局部潮濕惡化。
不敢上公廁?專家揭「1招就能自保」…比狂噴酒精還有用!
公廁對臨時內急的人來說宛如是沙漠中的綠洲,而乾淨的公廁更是可遇不可求。專家指出,不只公廁的馬桶會有致病病菌、微生物存在,甚至「公廁內其他物體的表面上」也存在大量病菌,且「沖馬桶」也會讓微生物噴濺在空氣中,並停留1小時或更久時間才會落到物體表面。不過,只要如廁後確實洗手並避免碰觸其他物品,就能大幅降低風險。據《紐約時報》報導,亞利桑那州大學微生物學教授格巴(Charles Gerba)指出,糞便、尿液內的病菌和微生物,在公廁主要透過沖馬桶讓它們以「氣融膠」形式噴濺出去,儘管致病病菌和微生物會被噴濺至1.5公尺高、在空中停留至少1小時,讓諾羅病毒、沙門氏菌和A型肝炎病毒充斥在空氣中,但「皮膚沾到一些病菌」並不一定會讓人生病。格巴指出,除非皮膚感染、尤其遭受具抗藥性的金黃葡萄球菌(MRSA)侵襲,才會因皮膚接觸讓人生病,且MRSA還能透過皮膚傳播至其它物體表面、再傳播到另一個人的皮膚,因此格巴建議,若真的不放心,可在如廁前使用消毒濕紙巾清潔坐墊或用馬桶坐墊紙降低感染風險。南澳大學教授唐納(Erica Donner)也表示,比起在意坐墊清潔或是用半蹲這類降低接觸面積的如廁姿勢,「如廁後是否有正確洗手」,才是決定是否可能遭感染的關鍵。他引述美國CDC建議,如廁後應使用肥皂搓揉至少20秒後再沖洗並擦乾,但他也坦承「大多數人洗手時間都不夠久」,且「公廁常缺乏肥皂和擦拭紙」等物品。唐納也強烈建議,「在公廁上廁所最好把手機收好」、「盡量不要碰觸任何物體表面」、「把馬桶蓋關上再沖水」都能大幅降低氣融膠產生與接觸,並間接減少「糞口途徑」傳染的風險,當然還不能少了洗手這項關鍵。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副教授帕克(Dr. Ina Park)也提到,除非病菌進入性器官,否則在公廁感染性病的機率幾乎等於0,並強調提款機、電梯按鈕和置物櫃把手等物體「風險程度和馬桶相同」。
新生兒送婆家照顧…再見寶寶「一身黑豬毛」人妻氣炸 婆媳診間吵翻
不論在哪個年代,婆媳關係永遠都是歷久不衰的熱門話題,尤其在生育孩子上,經常會把婆婆和兒媳之間的矛盾推到頂峰。大陸一名人妻近日剛生產,為了盡快返回工作崗位,便拜託婆婆幫忙顧孩子,不料才沒幾天,她就接到婆婆聯絡,說兒子身上長出大量黑色斑點,嚇得趕緊帶著寶寶就醫,婆媳關係也降至冰點。綜合陸媒報導,由於人妻已經休過產假,月子也已經做好了,她想趕快賺錢,加上婆婆也說非常想念孫兒,於是就打算把寶寶送到婆家,希望對方可以在她上班時幫忙照顧孩子。幾天後,婆婆突然打電話要兒子媳婦回家,讓夫妻倆相當心急,結果一進屋就發現孩子皮膚上長出黑色斑點,看上去就像豬,非常嚇人面對兒媳追問,婆婆辯稱「我就是給寶寶排了個毒,誰知道會是這個樣子,以前我給我兒子也是這樣弄的,你看他現在不照樣健健康康的,長得還這麽壯實。」人妻聽完後,當場怒不可遏,直接在診間對著婆婆大吼,對方也不服氣,隨即大聲回罵,雙方你一言我一句,差點就吵翻。醫生透露,婆婆後來坦承用雞蛋清幫孫子排毒,因孩子的皮膚還很嬌嫩,加上雞蛋有太多的微生物和寄生蟲,才會導致皮膚感染。聽完醫生的話,婆婆感到非常的羞愧,向兒媳連連道歉,承認自己再也不誤信偏方。兒媳則強調,告訴凡是寶寶的事,未來都要和她提前商量一下,千萬不要再自作主張。
孫女咳不停...外婆用偏方「戒指刮痧」:有寒氣 10月大女嬰臉潰爛
中國湖南一名10個月大的女嬰反覆咳嗽,就醫吃藥後情況仍沒有好轉,外婆相當擔心,便用銀戒指和蛋清自行給孩子額頭部位刮痧治病,沒想到竟導致女嬰面部潰爛,家人見狀趕緊送往醫院救治。綜合陸媒報導,外婆因心疼10個月大的孫女不停咳嗽,便用銀戒指和蛋清在孫女的額頭部位刮痧,結果孩子的咳嗽症狀不但沒有好轉,還發燒了,且額頭上還出現了許多紅疹,伴隨破皮潰爛及滲液,湖南省兒童醫院疑難綜合病房醫師梁禮娟表示,「當時來的時候額頭上有明顯刮蹭後的皮疹,整個額頭都是的,有破潰。」後來醫生得知,女嬰近20多天一直都有咳喘的情況,在當地醫院吃藥治療後也未見明顯好轉,今年1月1日,孩子又出現了咳嗽發燒的症狀,當時家長並未帶孩子就醫,而是讓外婆給孩子刮痧止咳,女嬰母親表示「她首先住院住了9天,回到老家當天就發高燒了,後面一直沒退,反覆燒,然後我媽媽就說刮下痧,用下土方法,覺得可能是體內有寒氣,就用銀戒指加蛋清一起刮痧,說銀戒指變黑就是有寒氣,然後就刮重了點,就破皮了」。醫生表示,皮膚感染破損後處理不當,會引起局部化膿,最嚴重的就是細菌跑到血液裡引起敗血症,所幸女嬰就醫及時,還沒有引起敗血症,目前正在醫院接受進一步觀察治療。醫生也提醒,刮痧屬於中醫療法之一,並非每個人都適用,且需要正規中醫進行規範操作,才能起到一定的療效,如果孩子有身體不適,應當及時前往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診斷和診治。
18歲少年吃抗生素竟喪命 「過敏是元凶」基因檢測揪高風險族群
治療青春痘使用抗生素居然產生藥物過敏反應讓皮膚、黏膜都潰爛?!怎麼治療尋常痤瘡不成反倒產生更嚴重的疾病甚至有失明之虞?!台灣每年約有數十萬人亞洲有數百萬人因為各種感染症,使用磺胺類抗生素撲菌特錠(Baktar),但卻不知道自己的基因體質有發生嚴重藥物過敏反應的風險,其風險程度比一般人高45倍。此藥物作為上下呼吸道感染症、腎臟及尿路感染症、生殖器感染症、腸胃道感染症及皮膚感染等治療藥物,是最常引起過敏的抗生素藥物之一,除了是台灣藥害救濟排名前六名常見的致過敏藥物外,也是全球嚴重藥物過敏的前五大藥物,嚴重甚至有致死風險。長庚醫院皮膚部/藥物過敏中心研究團隊領先全球發現亞洲人特定的基因檢測將可預防磺胺類抗生素引起嚴重藥物過敏的發生。磺胺類抗生素引起的過敏可從輕微的局部或全身的搔癢紅疹,到嚴重的過敏反應包含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JS)、毒性表皮溶解症(TEN)和藥物反應伴隨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加與全身症狀(DRESS)。其臨床表現可能會誘發全身性紅疹與產生水泡,到大範圍的皮膚破皮和黏膜潰瘍,另也可能因藥物誘發肝腎功能受損或多器官衰竭而導致死亡。然而在一些SJS/TEN患者中,更可能會有眼睛視力受損的永久後遺症。長庚醫院皮膚部研究團隊在去年發表在國際過敏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過敏與臨床免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發現若帶有特殊人類白血球抗原基因型(HLA-B*13:01和相關基因型)的人,使用撲菌特錠抗生素藥物就有可能產生嚴重藥物過敏的風險,且其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5倍。為落實此研究成果全球的應用與推廣,世基生醫與長庚醫院合作,授權臨床科研成果,並開發快速檢測試劑,希望可將台灣領先的研究成果推廣到亞洲及全球的亞裔人種,提升亞洲人的用藥安全。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鐘文宏部長表示,在長庚醫院收治的案例中,曾有一位18歲的少年,因治療青春痘服用此抗生素後,最終卻導致肝衰竭而死亡。另一位中年女性病患,因有泌尿道感染故服用此磺胺類抗生素,後續竟引起SJS疾病,產生全身性的皮膚破皮,甚至引起敗血症而差點死亡,雖幸運地活下來,但產生眼睛視力嚴重受損的後遺症,在臨床上仍是棘手的問題。嚴重皮膚藥物過敏常耗費龐大的醫療支出,每年有上千萬的藥害救濟補助是給付這類嚴重過敏患者,磺胺類抗生素目前佔國人藥害救濟排名第五位,若能早期於病人服藥前進行用藥前基因檢測和疾病早篩,將可有效預防嚴重藥物過敏的發生,而磺胺類抗生素藥物,由於使用人群眾多,從青少年到老年人都會使用,國人及亞洲人帶有危險基因的盛行率高達1成(包含大陸、香港、新加坡、泰國、韓國、日本及北美、澳洲及歐洲等亞裔人種),未來應推動用藥前風險基因檢測,若患者帶有危險基因型需避免使用磺胺類抗生素,改用其他類抗生素來取代,將台灣之光的研究推廣到全球。長庚醫院皮膚部/藥物過敏中心鐘文宏部長強調,預防勝於治療,未來若能全面推動磺胺類抗生素用藥前基因篩檢,甚至推廣到健檢及新生兒篩檢,將可預防因用藥產生的嚴重過敏傷害,將能提供病患及醫師安全且有效的用藥資訊,落實精準醫療。
痠痛剋星!中醫「微創針刀」撥開沾黏組織 搭配復健效果更佳
30多歲的張先生,因運動傷害造成肩關節發炎沾黏,活動角度大減,每天穿脫衣服都疼得齜牙裂嘴;50歲的陳阿姨,因車禍進行腰部椎間盤手術,但術後傷口部位沾黏,從腰部到臀部整片肌群宛如架著鐵板,連彎腰穿鞋繫鞋帶都做不到。所幸經中醫幾次的「微創針刀」治療後,兩位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恢復,再也不用含淚穿脫上衣、梳頭髮和穿鞋了。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中醫科江科郁醫師表示,中醫針刀結合了針灸針和微型手術刀的特點,從1980年代發展至今針體愈來愈細薄,刃狀的針尖直徑從0.6~1.2毫米不等,針口很小,又稱為「微創針刀」。對組織傷害低,且不需麻醉、縫合,就能進入患處撥開緊繃沾黏的軟組織,達到鬆解拘攣肌肉筋膜的功效,是中醫獨有的特殊療法。江科郁醫師指出,不同於一般針灸會將針留置在患者身上,進行針刀治療時,每個下針點只需停留數秒,不需留針在病人身上即可完成治療。對於急慢性緊繃疼痛、術後肌筋膜沾黏都有顯著效果。江科郁醫師說,針刀不僅能迅速舒緩疼痛,還能鬆解軟組織的沾黏、攣縮、阻塞及疤痕,解除病變部位對神經血管的壓迫,進而改善微循環。不同於一般針灸會將針留置在患者身上,進行針刀治療時,每個下針點只需停留數秒。(圖∕臺中醫院提供)適合以微創針刀治療的病症有很多,例如:1.各種慢性軟組織損傷黏連所致的頑固性疼痛:滑囊炎、狹窄性腱鞘炎、五十肩、網球肘等。2.骨質增生(骨刺)引起的痠痛:頸椎腰椎骨刺引起的頸部或腰部酸痛、退化性膝關節炎、創傷後關節炎、足跟痛等。3.頸後肌群緊繃、頸椎退化而導致的眩暈、偏頭痛、耳鳴、後頭痛等。江科郁醫師提醒,雖然微創針刀治療適合所有年齡層,但因屬侵入性治療,需透過專業中醫師診斷與操作。若有發熱症狀,或處於嚴重內科疾病急性期、血友病、嚴重糖尿病、身體虛弱、怕痛怕針灸的人,以及病灶部位有皮膚感染、紅腫灼熱、肌肉壞死或深部膿腫者,則應避免接受治療。江科郁醫師說,組織沾黏的案例在臨床上相當常見,接受針刀治療並配合復健伸展,通常症狀就能明顯緩解。另外,若遇長期復健進度停滯時,針刀治療也能協助患者突破瓶頸。只不過由於多數民眾工作忙碌,並未養成良好的治療習慣,常常讓小毛病發展成如影隨形的慢性疼痛,醫師也呼籲民眾若有身體不適仍應及早就醫,並定期接受治療。
皮膚搔癢不只天氣影響…恐是「疥瘡」找上門 醫曝省錢殺蟲妙招
冬天空氣乾冷,不少人皮膚敏感容易產生搔癢症狀,但有時不一定是乾冷空氣所引起的不適,而是「疥瘡」作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近日爆出「疥瘡」群聚感染,院內發現2名確診病患,立即進行治療與清潔消毒。據皮膚科醫師表示,疥瘡較為麻煩的是蟲卵可能會藏在皮屑以及生活環境中,家裡若有人不慎感染,全家都要一起接受治療。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疥瘡」是一種因皮膚感染節肢動物疥螨(Sarcoptes scabiei)引起嚴重搔癢的皮膚病,經常伴隨著劇癢令人難耐,患者常可發現皮膚上出現粟粒大的小丘疹,顏色微紅至深紅,還會出現又小又癢的水泡、膿泡。振興醫院皮膚科主任級醫師藍淑馨指出,疥瘡好發在溫度低、濕度增加的時節,猶如皮膚感冒一般,也十分容易出現群聚感染,所幸患者只要按時服藥與用藥物擦拭患部便可痊癒。據了解,疥瘡主要透過人與人的皮膚接觸傳染,亦可藉由衣物或被單等傳染疥螨;感染後疥螨會入侵皮膚角質層並寄生在人體皮膚表面,病人的手指間、腳趾縫、腋下、下腹、屁股、陰部皆會長出搔癢無比的疹子,晚上蓋棉被則會更癢。藍淑馨表示,治療疥瘡不難,但其蟲卵會藏匿在皮屑中,若生活環境中有蟲卵,大約10到20天就能變為成蟲,所以及時找出感染源就顯得相當重要。想要有效殺死疥蟲與蟲卵,藍淑馨建議可先將患者衣物用攝氏60 度以上的熱水燙過,再用烘乾機以高溫熱風烘過,杜絕蟲子生機;此外,患者所蓋的棉被可裝進黑色塑膠袋中綁緊,再拿到陽光下曝曬,溫度約50至60度就可服殺死疥蟲與蟲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