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癌
」 皮膚癌 癌症 指甲 黑色素瘤 罹癌汪建民病逝/汪建民肺腺癌逝世!醫示警「把握3個月治療黃金期」:未吸菸者小心了
男星汪建民去年11月檢查出肺腺癌4期,癌細胞從右肺擴散至頸椎、腦內,前後歷經多次化療後,身體狀況一度好轉,他便努力復出工作。怎料,他的妹妹在今(8)日午間證實,汪建民已在昨(7)日晚間逝世,享年56歲。對此,醫師就指出,台灣的女性和未吸菸者的肺腺癌發生率仍顯著上升,除了吸菸以外,還有其他不可忽視的危險因子,且診斷後3至4個月為治療的黃金期,因此呼籲高危險族群應定期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檢。據國健署2023年公告最新十大癌症排名,依序為肺癌、大腸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胰臟癌,不論台灣和世界,肺部惡性腫瘤都比其它的惡性腫瘤更容易造成病人死亡。高雄長庚胸腔內科醫師王金洲醫師表示,台灣的肺癌在流行病學上有些特徵與西方國家不同,像是女性肺癌發生率特別高,西方國家男性肺癌的死亡率為女性的7至8倍,台灣僅1.8倍,值得注意的是,歐美國家肺癌患者中,有85%是吸菸者,在台灣則不及50%。王金洲接著說到,肺癌病變初期毫無症狀,腫瘤體積太小也難以發現,要大到可以被看出來,可能要花費10年以上時間。因此就算早或晚幾周、幾個月,可能並不會影響整個疾病的癒後,但仍建議患者要把握診斷後3至4個月左右的黃金治療期。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說明,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等,台灣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主,佔近9成;非小細胞肺癌又有肺腺癌、鱗狀細胞癌及大細胞肺癌等,其中肺腺癌約佔8成,台灣的肺癌患者超過6成都是肺腺癌,以女性居多。陳育民解釋,肺腺癌本來就是很容易產生腦轉移的癌症之1,具EGFR突變的患者又有更高的比例有腦轉移,依據文獻,約有20至30%的患者在初診斷便有腦轉移現象;更有50至60%的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癌細胞也會擴散至腦部,導致預後不佳。 陳育民補充,如今的肺腺癌已走向採用精準治療,不同的驅動基因突變有不同的標靶藥物,患者進行次世代基因定序,找出哪個基因突變,再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可以延長生命。他說,晚期或復發的肺腺癌患者,可先進行基因檢測,有驅動基因突變時,可以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如果沒有驅動基因突變,可以檢測癌細胞的PD-L1,表現量高可以進行免疫治療,表現量低則採取化療或是合併免疫治療等。衛福部過去曾於官網衛教,雖然吸菸率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肺癌發生率仍逐年升高,尤其罹患肺腺癌的女性有9成是不吸菸的。因此,除了避免吸菸與二手菸害外,同時要減少廚房油煙、遠離空氣污染或廢氣多的地方。成大醫院胸腔內科教授兼主治醫師林建中也提醒,若出現胸悶、胸痛或咳嗽不止等症狀時,很有可能是潛在的肺癌患者;而LDCT便是早期發現肺癌的有力篩檢工具,能有效降低重度吸菸者20%肺癌死亡率。據了解,目前國健署已針對具肺癌家族史和重度吸菸史族群,提供2年1次之免費LDCT篩檢。
15歲少年研發「治皮膚癌肥皂」!成本僅0.5美元 獲選《時代》年度兒童
美國維珍尼亞州15歲少年貝克勒(Heman Bekele),正在努力研發一種特殊肥皂,希望未來能應用在預防、治療多種形式的皮膚癌,每一塊成本只要50美分,也因此,他被《時代》雜誌選為「年度兒童」(2024 Kid of the Year)。根據《時代》雜誌指出,在衣索比亞出生的貝克勒,4歲時與家人一同搬到維吉尼亞州安嫩代爾(Annandale)居住。在7歲左右,貝克勒就已進行了約3年的科學實驗,他會找出家中的洗潔精、洗衣粉等常見的家用化學品,將其混合後,看看這些黏稠物是否能產生其他作用,但也差點引起火災。此後,父母對他的關注、監督也更加密切。貝克勒進入高中後,在去年10月,他在3M公司與Discovery Education合辦的「青年科學家挑戰賽」中,以一款「未來可能用來預防與治療多種形式皮膚癌」的肥皂,獲得了獎金2.5萬美元(約新台幣80.4萬元),並被評選為「美國最佳青年科學家」。關於為何想研發這項肥皂,貝克勒坦言「當我小的時候,我並沒有想太多,但當我來到美國時,我意識到,當你長時間暴露在陽光和紫外線輻射下時,這是一個多麼大的問題」。報導指出,貝克勒發明的肥皂能夠透過「固體脂質奈米粒」(lipid nanoparticles)來傳遞抗癌藥物,這種顆粒在肥皂被沖洗過後,仍能持續留在皮膚上。貝克勒表示,皮膚癌治療的全球平均價格將近4萬美元(近新台幣130萬元),若肥皂作為藥物傳遞媒介,成本能更便宜得多,「什麼東西每個人都能使用?無論社會經濟地位如何,幾乎每個人都使用肥皂與水來清潔」。在今年2月,貝克勒參加黑色素瘤研究聯盟在華盛頓特區舉辦的活動,並結識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與助理教授雷貝卡(Rito Rebecca),他們便一起在彭博公衛學院實驗室進行研究,雷貝卡也同意贊助貝克勒,讓他能在兼顧學業的同時,努力實現夢想。
不是甲溝炎也不是灰指甲!指甲異常可能是潛在惡性腫瘤
當指甲出現奇怪外觀或有紅腫、疼痛等異常時,多數人可能會認為是常見的甲溝炎或灰指甲等疾病。然而這些症狀有可能是更嚴重的問題,例如皮膚腫瘤所引起。最近有位76歲的陳先生因右手食指指甲長期疼痛腫脹,就醫後發現患有甲溝炎,但治療後只有部分改善、效果不佳,經進一步切片檢查,診斷發現他竟患有甲床鱗狀細胞癌,經手術治療後恢復良好。指甲常見的惡性腫瘤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楊雅棠指出,甲床鱗狀細胞癌是指甲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尤其多見於中老年男性,且手指比腳趾更為常見。此類腫瘤的致病原因與人類乳突病毒感染、長期暴露於輻射或砷中毒等有關。雖然甲床鱗狀細胞癌的局部侵犯進展較快,但極少發生遠端轉移。臨床症狀包括有腫瘤造成的指甲外觀異常或長期無法癒合的傷口,容易與其他常見的指甲疾病如甲溝炎、灰指甲或病毒疣混淆,因此若是發現指甲異常或傷口久未癒合應及早就醫。治療以為外科手術為主治療甲床鱗狀細胞癌的主要方式是外科手術,依腫瘤深度可採用不同的手術方法,包括局部清除皮膚癌病灶,術後進行局部皮瓣重建、植皮重建或是二級癒合的方式照顧傷口,若在較晚期腫瘤已侵犯骨頭時則需考慮截肢手術。楊雅棠醫師提醒,指甲也是皮膚系統的一部分,除常見的甲溝炎、灰指甲等,各類良性及惡性皮膚腫瘤都可能發生在甲床及周圍皮膚,一般民眾常難以區分其中差異。建議如發現指甲有異常或有長期傷口沒癒合,應尋求皮膚科專家評估,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楊蒨時媽媽二度罹癌拒絕化療 背後原因曝光有洋蔥
楊蒨時當年曾參加《超級偶像》獲得亞軍,睽違歌壇7年她再度推出新歌〈呼求祢聖名〉。回想錄製前一晚,還緊張到失眠,楊蒨時說:「雖然在舞台上演出我很能夠掌握自己的狀態,但我其實是有錄音室恐懼症,因為錄音的機會真的不多,那這次剛好是很熟悉的製作人黃昺翔,所以就會一直聊天講話,討論歌曲,就讓我反而很放鬆,讓我很快進入大家一起工作的模式,有同心往一個事情邁進的感覺。」母親節將至,楊蒨時透露會帶媽媽去看場電影、一起吃個飯度過母親節。(圖/藝起發光提供)提到新歌,楊蒨時感謝上天帶給罹癌的母親奇蹟的希望,兩年前媽媽罹患乳癌後,透過開刀切除腫瘤,讓媽媽可以不用透過化療,仍能繼續治療癌症。楊蒨時說:「媽媽在剛罹癌的時候,就有說這是他第二次罹癌,之前是罹患皮膚癌,那時候完全好了,這次的心境就覺得很平靜,就如果真的要走就走,但是她說怕痛,就不想在一個很痛苦的狀況下離開,想要有尊嚴。」楊蒨時說媽媽非常坦然面對罹癌,這兩年只要有時間就會陪媽媽,不只相約到阿里山旅行四天三夜,還帶媽媽飛去美國探望家人,接下來計畫要帶媽媽回去雲南故鄉,楊蒨時說:「我跟姊姊就有問媽媽,還有哪邊想去,或是想要體驗的事情,就一起去體驗,要去哪裡旅行,還想做什麼事就去做,就把握每一個時刻。」至於母親節要怎麼度過?楊蒨時笑說:「會陪媽媽去看一場電影,因為我們家的儀式感,就是蠻單純的,就是簡簡單單的過,然後一起吃個飯。」另外也有在計畫要帶媽媽去近郊的海邊走走,可能是去淡水散散步,看看海,總覺得看得到出海口的地方,放鬆地吹吹海風,心情也會跟著開闊。
93歲癌末翁悶死失智妻 法官:謀殺就是謀殺…判9年「無期徒刑」
澳洲首都坎培拉2023年發生長照悲劇,高齡93歲老翁唐納(Donald Morley)在床上悶死92歲妻子琴(Jean Morley),儘管唐納出於絕境殺害妻子,也因癌症剩最多6個月生命,法官仍以謀殺必須受到譴責與威懾,判處唐納9年徒刑。據《abc》報導,唐納與妻子於1970年代自英國遠赴澳洲尋求「坎培拉夢」,並成功實現富裕人生,職業為皇家鑄幣廠工匠大師、會計員的兩人,雖無子嗣但一直有熱絡社交生活,夫妻倆在悲劇當天還和老友們共進午餐。唐納案後供稱,自己因為癌症蔓延到頭部活不了多久,罹患失智、需要他全天照護的妻子更失去自理能力,夫妻倆已經「找不到出路」,因此在晚間上樓悶死結婚69年、正在睡覺的「我的天使」,接著再三度嘗試自殺。法官審理時發現,唐納犯案前曾向他人表達對妻子愛意與兩人未來的擔憂,但也曾婉拒來自兩家親族的援手;醫療鑑定顯示唐納健康狀態每況愈下、難以照顧妻子,除皮膚癌還有血管性腦疾病、有中風過跡象,認知及邏輯能力下降,更因癌症只剩3到6個月生命。法官莫索普(David Mossop)指出,無論加害者、受害者年齡或身體狀況為何,「謀殺就是謀殺」、「謀殺是對個人自主權最嚴重的剝奪,對脆弱受害者尤其如此」,唐納強行謀殺配偶的行為必須受到譴責,謀殺行為必須受到法律的威懾,判處唐納9年但「實際上是無期」的刑期。唐納則在病床上透過視訊聆聽判決。◎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喉嚨痛竟是皮膚癌 舞蹈妹「切舌抗癌」失敗…家人淚求安樂死
美國24歲女子艾拉特(Ayla Eilert)因罹患罕見皮膚癌遭2名醫師誤診,等第3位醫師確定她罹癌時,原本「不危險」的癌症已變得相當棘手,艾拉特即使接受切除舌頭手術,依然無法打敗病魔,家屬不忍她在生命的最後還要忍受疼痛,向當局淚求安樂死。據《每日郵報》報導,原本在紐約發展舞蹈及藝術事業的艾拉特,2021年5月發現舌頭長了個瘡,隨後感到喉嚨疼痛就醫。但艾拉特直到同年9月才被第3位醫師建議切片檢驗並得知罹癌。雪上加霜的是,艾拉特因誤診超過5個月,導致這個原本相對不致命的癌症已變得非常嚴重,醫療團隊雖在檢查報告出爐6天後,替她進行11小時的四分之一舌頭切除及重建手術,可惜已無法阻止癌細胞擴散。艾拉特結束6個禮拜的康復療程後,進行30天30輪的放射性治療及每週1次化療,儘管她堅強忍受治療時的不適,還因為失聲學會美國手語,甚至替其他患者做小禮物,病魔卻始終不放過她,病情每況愈下。最後一次掃描顯示,艾拉特的鼻子、耳朵、脊椎、頸部周圍等13處部位出現癌細胞。艾拉特掃描第2天就向爸媽開口安樂死:「這不是活著的方式,請幫我死吧。」但礙於紐約法律限制,艾拉特最終還是在任何止痛藥都失效情況下,結束7個月的抗癌奮鬥。家人至今仍用女兒的經歷,呼籲當局開放安樂死。◎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年輕人罹癌率上升! 重症醫曝「10大警訊」:持久的疲勞感也中
英國凱特王妃的病情公開後,引發了一場關於癌症的廣泛討論,特別是關注50歲以下年輕人,為何癌症發病率顯著上升。對此,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曾發文指出,確實「年輕就罹癌的人變多了」,這恐與抽菸、喝酒、喝含糖飲料、環境汙染、腸道菌群問題、肥胖以及熬夜等因素有關。如今他又列出罹癌的「10大警訊」幫助大家提早發現病情,同時也提醒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是降低罹癌的有效方法。黃軒今(25日)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指出,在凱特王妃病情公開後,英國專家們開始探討,為何近年來50歲以下的罹癌患者數有如此明顯的增加,尤其是那些通常只發生於高齡者身上的癌症類型。接著他也引述發表於《自然評估臨床腫瘤學》(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的研究發現,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比起1970年出生的人「更有可能在50歲前罹癌」,這意味著年輕人要比前幾代人更易受癌症拖累。針對年輕人該如何提早發現自己罹癌?黃軒也列出「10大罹癌的警訊症狀」:無痛的腫塊或腫脹:若發現身體某部位出現異常腫塊,且隨著時間逐漸變大,就需警惕。持續發燒或咳嗽:雖然這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引起,但若發燒持續不退,特別是夜間出汗,這可能是血癌或淋巴系統癌症的跡象。而超過3週的咳嗽,建議就醫檢查才較安心,尤其是咳嗽時常伴有血絲時更應注意。排便習慣的變化:包括便秘、腹瀉或發現糞便中有血或顏色變黑、呈現灰白或紅色。排尿異常困難:如頻繁需要小便、尿急或排尿疼痛,甚至尿越來越少。無故的出血:包括陰道出血、排便或排尿時出血,或咳嗽出血。不明的體重下降:如果在沒有改變飲食或運動習慣的情況下,體重突然下降超過5公斤,這可能是早期癌症的跡象。持久的疲勞感:當感到持續性地極度疲勞,已影響日常生活,則應該提高警覺。尤其是休息後仍感到疲憊,可能是癌症早期的跡象。皮膚變化:新出現的痣或原有痣的大小、形狀或顏色的變化都不容忽視,都可能是皮膚癌的警訊。持續性的疼痛:如果有持續的疼痛而找不到原因,需要進一步檢查。尤其是疼痛的位置和強度逐漸增強,一直找不出其他原因,應當警惕可能是癌症。消化系統問題:如長期胃灼熱、消化不良或嚴重腹瀉、食慾越來越差、越吃越瘦,都可能是癌症提早的表現。黃軒也在文末指出,這些症狀,可能並非癌症所致,但若這些症狀持續存在或有惡化的趨勢,「我們都是建議及早就醫進行檢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對身體的任何變化保持警覺,有助於早期發現並處理健康問題,從而增加治療成功的可能性。記住,預防勝於治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吸煙和過量飲酒,以及減少接觸已知的致癌物質等等,這些都是降低年輕人罹患癌症風險的有效方法。」
乾癬難治易引發關節炎 生物製劑突破困境還能有效預防共病
秋冬乾癬易作怪,一位3旬女性全身覆蓋乾癬,頭皮和前臂長滿厚厚斑塊,凡走過必掉屑,被誤以為傳染病好自卑,連夏天也要穿長袖遮住乾癬,更無奈怎樣都治不好!高雄小港醫院皮膚科楊翔宇醫師表示,乾癬是自體免疫疾病,若不及早治療恐侵犯關節導致變形,還會增加心肌梗塞與中風風險。臨床上會依症狀嚴重度給予最適當的治療,新型生物製劑能幫助患者突破治療困境,找回健康肌膚,重返正常人生。30%患者併發關節炎 心血管疾病風險攀升皮膚是人體最表淺、面積最大的器官。楊翔宇醫師表示,乾癬是自體免疫疾病,型態多樣,最明顯的是皮膚會出現厚斑塊、脫屑,且遍及頭皮、手指等全身部位。乾癬不僅是表面上看到的皮膚症狀,還有背後造成身體的破壞,30%乾癬患者可能併發關節炎,一旦腫脹變形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乾癬甚至會增加心肌梗塞、中風、肥胖與代謝症候群、躁鬱症、憂鬱症等風險,造成患者生活與心理巨大壓力。擺脫危「癬」 輕中重度治療方針一次看輕度:最常見的為外用類固醇藥物,另可合併維生素D3衍生物,提升療效、減少副作用。大範圍:利用特殊波長之紫外光進行照光治療,治療用的紫外線不同於太陽光,不會造成皮膚癌。重度:建議使用口服藥或針劑。口服藥為3種免疫調節劑;針劑為新型生物製劑,可分為5大類,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NF-α)抑制劑、介白素17(IL-17)抑制劑、介白素17受體(IL-17R)抑制劑、介白素12/23(IL-12/23)抑制劑、介白素23(IL-23)抑制劑,療效較佳,安全性高。症狀難纏、無藥可醫? 生物製劑突破困境不少患者經過初步治療後雖有改善皮膚症狀,但手指、頭皮與小腿的乾癬仍相當難纏。甚至有乾癬患者伴隨腎臟病,擦藥擦不好,吃口服藥又易產生副作用,面臨無藥可醫的困境。楊翔宇醫師表示,乾癬無法根治,需要長期穩定控制,使用生物製劑的優勢在於安全性高,長期使用較無身體疑慮。根據研究,使用生物製劑有助於預防乾癬引發的共病,例如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等。醫師會依據症狀嚴重度、病發時間、是否侵犯關節、就醫可近性等因素,給予患者最適合的治療方式。不同患者施打的劑量與頻次不同,若不符合健保使用資格,也可以自費施打,先從短效快速型開始治療,經濟負擔較小。健保署近日公告乾癬性關節炎的健保給付放寬,將介白素17受體(IL-17R)抑制劑提前於傳統口服藥後的一線治療,此舉也佳惠不少患者。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系教授楊世群對此表示,IL-17R抑制劑的療效快,安全性高,是病患的福音。一位3旬女性患者頭皮和前臂長滿乾癬斑塊,坐個椅子也會掉屑,夏天必須穿長袖遮掩,被誤以為有傳染病,非常自卑退縮。起初接受傳統治療效果不理想,一度想放棄,未料引發關節炎,關節腫脹疼痛,連開瓶蓋都有困難!只好再度求醫。醫師先給予2種免疫調節劑與照光治療半年,接著使用生物製劑,1個月就改善症狀,現在皮膚已完全乾淨,關節也不再疼痛,終於能回歸正常生活。楊翔宇醫師表示,針對乾癬患者的各種治療,包括新型外用藥、不同機型的照光治療機器、各種免疫調節劑與生物製劑,提供民眾最進步、有效的治療。醫師最後呼籲,乾癬是系統性發炎疾病,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才能穩定控制病情,包括正常作息、充足睡眠、戒酒、戒菸、減重,並搭配擦乳液保持皮膚滋潤,另外避免吃補品以免刺激免疫力導致症狀惡化。及早治療就能預防共病。
熱敷太久對皮膚不好?醫師警惕長時間下來可能導致「火逼性紅斑」
冬季氣溫低,使人們愛用熱水袋、暖暖包、電熱毯或靠近電暖器取暖,但皮膚科醫師沈孟暵提醒,若長時間接觸散發熱源的物品,可能導致「火逼性紅斑」,引起皮膚出現網狀紅疹,長期忽略更可能導致皮膚反覆發炎,進而誘發皮膚癌。「火逼性紅斑」是一種冬天較容易發生的皮膚症狀,主要由皮膚長時間接觸發出遠紅外線的熱源所引起,例如熱水袋、電熱毯、電暖器等等,甚至筆記型電腦也可能成為元兇。此外,有些人因為患有慢性或疲勞性的肌肉拉傷、肌肉酸痛,會使用熱敷來緩解症狀,不過,如果過度進行熱敷,同樣也有可能導致皮膚出現「火逼性紅斑」。「火逼性紅斑」會讓皮膚出現網狀紅疹,接觸熱源久了可能出現色素沈澱、皮膚萎縮的狀況。(圖/取自沈孟暵 皮膚醫師FB粉專)當確診「火逼性紅斑」時,皮膚除了出現網狀紅疹外,通常並無其餘症狀,這些紅斑也不一定會癢、會痛,在未察覺下,不斷接觸慢性熱源就會有色素沈澱、皮膚萎縮的狀況發生。沈孟暵醫師指出,若發現皮膚上出現網狀紅疹,應該立即停止熱敷或停止接觸熱源。對於輕度症狀患者,通常不需要使用藥物治療,紅斑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自行消退;不過,對於較嚴重的病患,醫師可能會開立外用消炎藥膏來緩解症狀。沈孟暵醫師進一步提醒,雖然「火逼性紅斑」的紅疹可能不癢不痛,但若長期忽視它,可能導致皮膚反覆發炎,甚至引發皮膚癌,所以患者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若有慢性疼痛問題,應該尋求專業醫師協助。他表示,冬天熱敷雖然舒服,但還是要適時調整保暖方式,不僅有助於預防「火逼性紅斑」等問題的發生,也能保護皮膚健康。
皮膚不癢不痛卻脫屑 就醫檢查竟是「癌症」!
一名65歲女士,因為身上有一個不規則的脫屑紅色病灶,由於不癢不痛,病人原本不以為意,自行買藥膏擦,但沒有改善,所以至皮膚科門診求診,經皮膚專科醫師評估、切片檢查為皮膚麟狀細胞癌。紅疹未消、指甲變色 儘快找皮膚科診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醫師劉康玲說,民眾皮膚若有增生性色素斑塊/腫塊、久未痊癒的慢性紅疹、指甲/趾甲色素變化,請多尋求皮膚專科醫師診療,以利能提早診治皮膚癌性病變。切勿隨意自行用藥 避免延誤黃金治療期皮膚專科醫師能利用非侵入性的方式或切片手術來診斷治療皮膚、毛髮、指甲、脂肪等問題,包括各種良性及惡性皮膚腫瘤的診斷和治療及疤痕的治療等。切勿自行服用/塗抹不明乳膏、藥物,以免延滯治療黃金期間。皮膚惡性腫瘤症狀少 應儘速就醫確認診治 劉康玲強調,皮膚惡性腫瘤除外觀外,大多沒有明顯症狀(痛/癢/刺),因此容易被忽略。若家中長輩皮膚有色素腫塊/突起、長期未癒合的傷口/皮膚潰瘍、日漸增大的皮膚腫塊等,建議陪同長輩到皮膚科門診就診。皮膚專科醫師可以從診療、皮膚鏡檢查、皮膚切片檢查等,在確認診斷後,由皮膚外科施行腫瘤移除、皮瓣重建、莫氏顯微手術等,更專業有效的保護您的皮膚。
男人「小兄弟」長紅斑潰爛 5症狀當心…醫警告:只能切了
泌尿科醫師戴定恩表示,小兄弟也有可能會得到癌症,出現這5症狀要注意,「陰莖癌是部分中晚期才會被發現的癌症之一,主要是因為腫瘤常常被藏在包皮內側難以被發現,且發現後的治療方式大多只有切除的唯一選擇。」醫師表示,如果陰莖癌太晚發現,只能切除。(圖/翻攝熱血暖男戴定恩醫師臉書)戴定恩在臉書粉專「熱血暖男戴定恩醫師」發文,「陰莖癌常見於中年男性,主要是因為龜頭和包皮受到長時間的慢性刺激,導致龜頭與包皮內面產生病變。一般來說,在沒有割包皮的情況下,包皮太長、太緊,以及沒有完善清理包皮內側的狀況下,特別容易引起病變,導致陰莖癌的發生。」戴定恩表示,陰莖出現紅斑、表皮潰爛、傷口難癒合和流膿出血,都是陰莖癌常見的症狀,如果有症狀就要盡快就醫,「目前現有的陰莖癌症治療方式仍然以切除手術為主,沒辦法像其他皮膚癌的手術進行局部切除,主要是因為陰莖的皮膚很薄,因此只能針對局部病灶進行部分陰莖切除術。倘若遇上癌細胞擴散,則必須加上放射治療與化學療法。」至於怎麼預防,戴定恩說,「建議大家在洗澡的時候將包皮翻起來清洗,完整清潔包皮垢,才能避免刺激陰莖導致癌症發生。」高雄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也指出,雖然「部分陰莖切除術」會讓陰莖被部分切除,但還是保住男人的生命品質和自尊,如果癌細胞擴散,還要用放射和化學療法更麻煩。據了解,有人分析過,常罹患陰莖癌的地區,女人患子宮頸癌的比例也高,所以認為2種癌症有致病機轉。
禁用氟氯碳化物臭氧層破洞仍未明顯變小 專家研判恐是氣候變遷所致
自1987年《蒙特婁議定書》簽訂以來,全球就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以保護地球上空的臭氧層。然而根據《自然通訊》中最新發表的研究顯示,即使全球禁用氟氯碳化物,南極上空臭氧層的破洞在過去20年的仲春時分,仍變得更大更深。臭氧層距離地球表面11到40公里,能過濾掉大部分的紫外線輻射,保護地球上的生物遠離皮膚癌和白內障。然而在1970年代中期,科學家發現被廣泛使用在噴劑、冰箱的化學物質「氟氯碳化物」(chlorofluorocarbons,CFCs)會降低臭氧的含量,更因此每年都使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出現巨大的破洞。為了修補臭氧層的破洞,1987年各國簽訂《蒙特婁議定書》,自此禁止氟氯碳化物的使用。今年1月聯合國支持的1項重大評估表示,當年禁止氟氯碳化物的使用正在發揮作用,預計到2066年左右,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就能恢復到1980年的模樣,而北極上空較小的臭氧層破洞,也能在2045年恢復,其他地方的破洞則在大約20年內就能復原。不過根據法新社的報導,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中有1項新研究指出,儘管氟氯碳化物減少,但南極臭氧層的破洞面積並未明顯變小,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破洞中心的臭氧含量也越來越少。發表這份研究的共同作者是紐西蘭奧塔戈大學(Otago University)資深講師施佩雷(Annika Seppala),她向法新社坦言「過去9年中,有6年的臭氧含量極低,且臭氧破洞非常大。」施佩雷也表示「或許是現在大氣中正發生其他事,才會造成這個情況發生,可能是氣候變遷導致的。」
國人十大癌症排名重新洗牌 胰臟癌首度進入前十名!
國健署112年11月10日公布最新110年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結果,110年癌症發生人數近年來首度下降,平均每4分19秒有1人罹癌,而十大癌症排名也洗牌,第一名不再是蟬聯寶座15年的大腸癌,肺癌已成為新「癌王」,而值得關注的是胰臟癌在此次排名為第10位,是近年來首度進入前十名。癌症發生人數首度下降 110年國人十大癌症排名曝根據最新衛福部110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110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較109年減少217人,是近年來首度下降,而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06.5人,也較109年下降4.8人。不過國健署表示,未來是否會持續下降,仍需長期觀察趨勢變化。另外,若將各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分別來看,110年大腸癌、肝癌、口腔癌、胃癌、甲狀腺癌、皮膚癌、子宮頸癌及食道癌發生率確實有下降,但是乳癌、肺癌、攝護腺癌及子宮體癌發生率則為上升。而110年國人十大癌症排名,以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做排序,依序為:肺癌(16,880人,發生率39.7/105)大腸癌(16,238人,發生率38.4/105)女性乳癌(15,448人,發生率82.5/105)肝癌(10,775人,發生率25.0/105)口腔癌(8,211人,發生率21.6/105)攝護腺癌(7,481人,發生率35.3/105)甲狀腺癌(4,626人 發生率14.7/105)胃癌(4,060人,發生率9.3/105)皮膚癌(3,954人,發生率8.7/105)胰臟癌(3,190人,發生率7.4/105)與109年相比,肺癌由第2名上升至第1名,大腸癌則由第1名退居第2名,胰臟癌則前進2個名次,在109年胰臟癌時為第12名,此次為近年來首度進入前十名,而其餘癌症發生人數排序皆與109年相同。新發生數多在「這族群」 70-79歲人數增加最明顯若以年齡來看,癌症新發生人數多集中於50歲以上的族群,占8成3,而癌症發生人數增加則以70-79歲較明顯,減少以50-69歲較明顯。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09年相同。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女性乳癌及肝癌延後1歲外,其餘皆與109年相同。不過,口腔癌(59歲)、乳癌(57歲)、甲狀腺癌(50歲)的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較全癌症年齡中位數(64歲)早。男、女十大癌症排名曝 差異最大為口腔癌、食道癌若以性別來看的話,男性110年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3,723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30.8人,較109年減少5.4人,而110年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排序與109年序位相同,大腸癌蟬聯12年男性十大癌症首位寶座,其餘依序為:大腸癌(9,297人,發生率47.1/105)肺、支氣管及氣管癌(8,961人,發生率44.5/105)口腔癌含口咽、下咽癌(7,387人,發生率40.4/105)肝及肝內膽管癌(7,448人,發生率37.6/105)攝護腺癌(7,481人,發生率35.3/105)食道癌(2,614人,發生率13.7/105)胃癌(2,413人,發生率11.8/105)皮膚癌(2,127人,發生率10.3/105)白血病(1,588人,發生率10.0/105)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727人,發生率9.4/105)女性110年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8,039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288.4人,較109年減少4.4人。110年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排序與109年相比,原本第9位的皮膚癌和原本在第8位的胃癌排名互換,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前則移至第10位,其餘序位與109年相同,依序為:乳癌(15,448人,82.5/105)肺癌(7,919人,36.0/105)大腸癌(6,941人,30.7/105)甲狀腺癌(3,497人,22.1/105)子宮體癌(3,181人,17.0/105)肝及肝內膽管癌(3,327人,13.6/105)卵巢癌(1,793人,10.2/105)皮膚癌(1,793人,7.3/105)胃癌(1,647人,7.2/105)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438人,7.1/105)男性、女性十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差異較大的癌症為,口腔癌(含口咽及下咽)、食道癌,男性標準化發生率分別為女性的10.4倍、11.4倍,國健署分析這與吸菸、嚼檳榔等習慣有關。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雖然110年與109年比較下,整體癌症人數有下降,但未來是否為下降趨勢還不一定,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癌症篩檢要下降的情形,但現在已經恢復,提醒民眾衛福部提供5癌篩檢服務,若符合資格應盡早前往篩檢,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降低風險、死亡。
癌症時鐘首見「暫停」 專家估「明年恐校正回歸」⋯新發生個案數將反彈
國健署公布110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國人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和前一年一樣,此外蟬聯15年癌王大腸癌被擠下,肺癌成為新癌王,胰臟癌則前進2個名次,殺進前10名。公衛專家認為,因110年爆發新冠本土疫情,明年的111年癌症登記報告可能會出現類似「校正回歸」的情形,一度暫停的癌症時鐘也會跑更快。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10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較109年減少217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06.5人,較109年下降4.8人。至於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依序為,(1)肺癌(2)大腸癌(3)女性乳癌(4)肝癌(5)口腔癌(含口咽、下咽)(6)攝護腺癌(7)甲狀腺癌(8)胃癌(9)皮膚癌(10)胰臟癌。國健署指出,與109年相比,除了肺癌與大腸癌序位互換、胰臟癌前進2個名次,其餘排序與109年相同;至於十大癌症排序,男性與109年序位相同、女性皮膚癌與胃癌順序互換、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序位往前,其餘與109年序位相同。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110年國內爆發新冠本土疫情,民眾外出、就醫都受到限制,檢視四癌篩檢人數也大幅下降,隔年人數又衝回來,出現遞延效應;因此他認為,明年的111年癌症登記報告可能會出現類似「校正回歸」的情形,一度暫停的癌症時鐘也跑更快,大家別覺得奇怪。
擠下大腸癌…癌王換「它」 10大癌症最新排名出爐
國健署公布110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國人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其中蟬聯15年癌王大腸癌被擠下,肺癌成為新癌王;此外,胰臟癌前進2個名次,殺進前10名。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10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較109年減少217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06.5人,較109年下降4.8人。110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09年相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女性乳癌及肝癌延後1歲,其餘與109年相同;部分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較全癌症年齡中位數(64歲)早的癌別,口腔癌為59歲、乳癌為57歲、甲狀腺癌為50歲。十大癌症。(圖/國健署)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依序為,(1)肺癌(2)大腸癌(3)女性乳癌(4)肝癌(5)口腔癌(含口咽、下咽)(6)攝護腺癌(7)甲狀腺癌(8)胃癌(9)皮膚癌(10)胰臟癌。國健署指出,與109年相比,除了肺癌與大腸癌序位互換、胰臟癌前進2個名次,其餘排序與109年相同;至於十大癌症排序,男性與109年序位相同、女性皮膚癌與胃癌順序互換、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序位往前,其餘與109年序位相同。男女性十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圖/國健署)110年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3723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30.8人,較109年減少5.4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肝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109年序位相同。110年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8039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288.4人,較109年減少4.4人,女性標準化發生率順位與109年相比較,原為第9位之皮膚癌與原為第8位之胃癌序位互換,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前移至第10位,其餘序位與109年相同,110年依序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肝癌、卵巢癌、皮膚癌、胃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棘手惡性皮膚癌治療露曙光 國衛院「跨國研究」發現致病關鍵
肢端黑色素癌是一種惡性皮膚癌,主要發生在手掌、腳底、手足指甲床等區域,常發生於亞洲人、拉丁美洲人、非洲人等非白人族裔中。陽光中的紫外線造成基因突變是黑色素皮膚癌的成因之一,已知約有將近50%的黑色素皮膚癌帶有BRAF基因突變,可使用BRAF抑制劑進行標靶治療。然而在肢端黑色素癌發現的BRAF基因突變率極低,表示肢端黑色素癌的成因與黑色素皮膚癌不同,但也意味著肢端黑色素癌目前仍缺少有效的治療標靶。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沈哲宏助研究員領導團隊與高雄醫學大學及日本九州大學合作,進行跨國肢端黑色素癌研究,以組織免疫染色結合臨床特徵分析87名受試者的癌組織檢體,在惡化程度較高及存活時間較短的受試者檢體發現顯著高量的瞬時受體電位褪黑素蛋白TRPM1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1)表達。研究團隊更進一步解開TRPM1調控癌細胞惡性化的關鍵分子機制,並提出可能的治療策略。本研究已於今(112)年1月發表於知名國際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TRPM1是細胞膜上可控制鈣離子通透細胞的蛋白,正常存在皮膚和眼睛的色素細胞,目前對TRPM1參與調控黑色素皮膚癌的侵襲及轉移能力的分子機轉研究尚不清楚。研究團隊藉由透過監測胞內鈣離子濃度和鈣離子訊號傳遞激酶CaMKII (Ca2+/calmodulin-dependent kinase II)的活性,發現TRPM1的大量表現會增加細胞內鈣離子濃度,提升CaMKII的活性,進而活化下游蛋白激酶B(AKT)的訊息傳導路徑,促進細胞生長、移行、侵犯及肢端黑色素癌惡性化。研究團隊從受試者提供之檢體成功分離並培養了台灣本土TRPM1高表達肢端黑色素癌細胞株CA11,在細胞實驗中證實CaMKII抑制劑KN93能壓制CA11細胞生長、移行和侵犯能力,在動物模型實驗中也觀察到KN93能夠顯著抑制CA11腫瘤生長,顯示抑制CaMKII活化可作為壓制TRPM1促癌能力的潛力治療方向。過去已知黑色素癌常見的基因突變極少發生在肢端黑色素癌,因此肢端黑色素癌缺少有效標靶藥物。此研究找到新穎TRPM1參與肢端黑色素癌惡性化途徑,除了揭示TRPM1可作為肢端黑色素癌惡化的新分子標誌外,也評估抑制其下游CaMKII活性作為肢端黑色素癌的治療策略的潛力。期待研究結果可作為未來肢端黑色素癌治療上的參考,對相關藥物與療法的研發有所助益。
不能不知道三大超人氣國外保養品牌登台!日本角質道專家TAKAMI、英國極簡保養 Dr Jackson’s、葡萄牙手工皂CLAUS PORTO!
1.日本人最愛的超強品牌TAKAMI原來日本最熱賣的國民品牌不是資生堂、SK-II?而是這個日本東京表参道最知名的醫美皮膚科權威HIROSHI TAKAMI(高見 洋)醫生,所創立的保養品品牌TAKAMI!TAKAMI(高見 洋)醫生在20多年前就率先提出以「護養角質」取代「去角質」!他說:「皮膚最外層的角質非常纖薄僅0.02mm,我們如何對待角質層,對皮膚健康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養成正確角質護養習慣,才能讓角質自然規律地代謝循環,方能真正擺脫各種惱人膚況,回饋給你美麗肌膚。」《TAKAMI 角質道小藍瓶》迄今熱賣超過千萬瓶、是全日本銷售NO.1保養精華!TAKAMI 角質道小藍瓶 30ml/1,780元;60ml /2,850元(圖/品牌提供)這位醫生為何受到日本與國際人士每個月慕名而去他的診所診療?原來TAKAMI醫生獨創的「角質道」為無數日本女性改變肌膚命運、擁有超過40萬例專業臨床經驗的他,除了診間技術超強外,他聽到許多病患希望走出他的診所後,能自己持續養護穩定肌膚!因此在1999年,TAKAMI醫生創立了保養品牌TAKAMI,融入高效醫美與皮膚科專業,開創領先全球超過20年的角質道哲學,一舉讓TAKAMI躍升全日本銷售第一名的保養品牌,累積榮獲全球67項美容大獎,更成功擄獲日本顧客的心,創下讓每位顧客平均每年於品牌消費7次以上的佳績。(左)TAKAMI 角質道卸妝凝露100g /950元;TAKAMI 角質道氣墊潔顏乳80g/950元。(右)TAKAMI 角質道肌亮露 120ml /1,360元(分水潤乳液質地 I,適用所有膚質;豐潤乳液質地 II,適用乾燥肌膚)(圖/品牌提供)《TAKAMI 角質道小藍瓶》是品牌TAKAMI的第一瓶產品,迄今熱賣超過千萬瓶、是全日本(全通路包括開架、醫美、專櫃)銷售NO.1保養精華!完全不需要明星代言、廣告置入,一推出到今日,成功受到所有日本女性的喜愛,並拿下多達 67項日本權威美容大賞,穩居「國民精華」寶座!日本多位美容達人與主播、女星更 自發發表「無贊助」愛用心得,愛用資歷平均3年以上,使用長達8年、10年者更所在多有!2.英國淨效保養品牌 Dr Jackson’s英國淨效保養品牌 Dr Jackson’s 由10/10 HOPE代理引進登台!專為解決問題肌膚的護理需求而誕生,品牌創辦人 Dr Simon Jackson是享譽盛名的黑色素瘤與皮膚疾病專家,豐厚的學術和臨床經驗,更使他成為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 皮膚病和皮膚癌顧問。Dr Simon Jackson 曾花費數年走訪世界各地的部落社區,尋訪並學習植物成分的傳統用法,之後正式創立同名品牌 Dr Jackson’s。 標榜所有膚質適用,也是問題肌膚的最佳解答。Dr Jackson’s 以「生藥學」作為研發核心,產品開發過程經過大量研究,透過科學、創新和臨床試驗為基礎,以最高標準研製。所有產品在生產上市之前,配方當中每一種成分的精準劑量都經過仔細研究和測試,嚴格把關配方混合的安全性,確保最高的純淨度,並且對於人體與肌膚皆安全友善。英國淨效保養品牌 Dr Jackson’s(圖/品牌提供)全系列皆使用關鍵成分Kigelia 臘腸樹果萃取和Baobab猴麵包樹籽油,無添加合成色素、合成香料、基改成分、礦物油等有害化學物質,以及已知可能造成致癌風險或是干擾內分泌的成分。不管哪種年齡、性別、膚況,皆可透過 Dr Jackson’s 呵護肌膚健康。尤其容易泛紅、搔癢的敏感膚質,或是經常醫美的敏弱肌膚,都可以安心使用。Dr Jackson’s 07 潔顏露 200ml/1,350元、Dr Jackson’s 05 臉部凝露 50ml/2,650元;Dr Jackson’s 03 天天調理油 25ml/1,600元(圖/品牌提供)Dr Jackson’s 02 晚霜 30ml/1,850元、Dr Jackson’s 01 日霜 30ml/1,850元。(圖/品牌提供)3.葡萄牙CLAUS PORTO手工香氛皂品牌到了葡萄牙,沒有人不知道CLAUS PORTO這個超美香皂品牌!它在葡萄牙擁有無可取代的品牌地位,不僅擁有精美的香水氣息,更將純手工典藏工藝,包裹成精美的藝術品。 CLAUS PORTO在 19 世紀末就已經是皇室指定御用品牌,現今更是全球名人自用與送禮首選。包括美國電視脫口秀主持人 Oprah Winfrey、好萊塢巨星 Johnny Depp、國際超模 Kate Moss 皆是品牌忠實愛用者。即使是歐洲首屈一指的巴黎Le Bon Marche樂蓬馬歇貴婦百貨,都罕見地推出獨家聯名款,可說是獲得香皂界的最高殊榮!由英國知名調香師 Lyn Harris 設計,10 款不同的香調喚起葡萄牙多元的鄉村元素。基底採用乳油木果油和棕櫚脂,皂身反覆研磨三次呈現光滑柔和的觸感。Claus Porto經典產品:Deco Collection 里斯本頌歌香氛系列手工香氛皂 150g/480元;50g/280元(圖/品牌提供)Claus Porto的香皂本身採用頂級植物油為基底,從切割、模塑階段,堅持7道繁複精心的製程工序,最終才能得到如香水一般的前中後調層次香味,在溫和洗淨肌膚時,能同時感受頂級洗滌的療癒感。遵循皇室傳統製皂工法與絕無僅有的繁複製程技術,從輕柔接觸、聞香到搓揉起泡,散發出細膩且具有深度意境的前中後三種香調,採用頂級植物油為基底,在溫和洗淨肌膚的同時,也體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心靈洗滌之旅。Claus Porto經典產品:Deco Collection 里斯本頌歌香氛系列手工香氛皂 150g/480元;50g/280元(圖/品牌提供)1887 年創立的葡萄牙百年皇室香皂,承襲 19 世紀傅統文化而來,從當時的建築、磁磚、 廣告等生活取材以秀面紙材和手工包裝,呈現花卉、植物或以大自然中的線條,發展出一系列帶有古典氣質、優雅細膩的圖騰。Claus Porto Classico Collection 復古手工蠟封系列 手工香氛皂 150g/530元。(圖/品牌提供)英國愛爾蘭藝術人文香氛品牌–ROADS英國愛爾蘭藝術人文香氛品牌 – ROADS,由【hearth美好生活選品店】獨家引進,更在本周9/15全新登台 !ROADS創辦人Danielle Ryan從事多年的戲劇相關工作,更曾經角逐奧斯卡獎項,她將熟悉的舞台轉化為香氛創作靈感,打造出11款充滿藝術人文的獨特香水,以及4款蠟燭。每款外包裝由世界各地藝術家創作,讓每款香水都是一門藝術創作。另外,ROADS更秉持著永續的理念,承諾每賣一瓶香水就種下一棵樹的承諾。主打三款香氛:分別為ROADS 蕪盡曙光淡香精、永恆之途淡香精PAST – PRESENCE、宇宙頻率淡香精DIGITAL DAZE (圖/黃筱婷攝、品牌提供)每款香水包裝都是一幅藝術ROADS的每一瓶香水包裝和介紹小卡,以是藝廊作為靈感,純白背景上方,襯托著由不同的國際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讓你品香同時進入到畫作中的世界;使香水不再只是單純的氣味,而是一件充滿故事的配件。主打香氣1,香氣靈感來自愛爾蘭西部獨特的崎嶇海岸線以及斷崖的自然景觀,使用大量的白色花香開頭,再以清甜的果香作為轉折,最後以罕見的水晶琥珀收尾。淡淡的麝香跟木香有著陽光曬過的氣息,清透中帶著溫暖的氣味。ROADS蕪盡曙光淡香精BITTER END 50ml /4,980元(圖/黃筱婷攝、品牌提供)主打香氣2,彷彿帶你進入西非!永恆之途淡香精選用烘烤過的紅茶茶葉,讓雋永深刻的茶香多了一份高級的煙燻質感,再以茉莉花與零陵香豆的雅緻氣息以及淡淡的書紙香氣做為結尾。ROADS 永恆之途淡香精PAST – PRESENCE50ml /4,980元(圖/黃筱婷攝、品牌提供)主打香氣3,靈感源自人類數位資訊與宇宙間的互動,以充滿活力的辛香開頭耳目一新,不甜不粉的牡丹跟鳶尾花香,展現清脆俐落質感。ROADS宇宙頻率淡香精DIGITAL DAZE 50ml /4,980元(圖/黃筱婷攝、品牌提供)
癌症將在10年內治癒?美醫院研發「AOH1996」 一顆藥丸可殺死70種癌
美國最大癌症研究機構洛杉磯希望之城醫療中心(City of Hope Medical Center)宣布,他們日前成功研發出一顆名為「AOH1996」的小藥丸,這顆藥丸,能夠殺死多達70種實體癌症細胞、腫瘤,同時不傷害其他細胞,被認為是未來10年內治癒癌症的新希望。琳達馬洛卡斯(Linda Malkas)教授和她的團隊在歷經長達20年的研究後,終於成功鎖定DNA內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增殖細胞核抗原」(簡稱PCNA)以藥物進行標靶破壞。馬洛卡斯教授指出,目前已知PCNA是DNA中負責複製、修補、染色質重塑和細胞週期調控的蛋白質,也就是負責控制癌細胞/腫瘤的增長,她形容,PCNA就像是一個擁有多個登機口的航站大樓,但新研發的藥物「AOH1996」就像一場暴風雪,可以直接讓航站停擺,不允許僅載有癌細胞的班機起飛。「AOH1996」通過影響PCNA,破壞癌細胞的正常繁殖週期、阻止DNA受損的細胞分裂,以及阻止有缺陷的DNA複製來「從根本殺死癌細胞」,不只可以抑制腫瘤生長,或與其他癌症治療結合使用,更重要的是「不會產生毒性」。目前已在實驗室中對70種不同的癌細胞(包括來自乳腺癌、前列腺癌、腦癌、卵巢癌、宮頸癌、皮膚癌和肺癌的癌細胞)進行了測試,發現對所有癌細胞均有效。而藥物名稱「AOH1996」的由來,是為了紀念一名因神經母細胞瘤過世的小女孩安娜奧利維亞希利(Anna Olivia Healy),馬洛卡斯教授表示,當年她在實習時,遇到安娜的爸爸,對方得知她正在研究乳腺癌,當下立即給她一筆實驗經費,希望她能夠多研究一點神經母細胞瘤,馬洛卡斯教授說「我知道我想為那個小女孩做一些特別的事情」。目前「AOH1996」才要進行預計為期至少2年的一期臨床實驗,首名參與測試的病患才於去年10月服用了藥物,該藥物仍需經過嚴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測試以及大規模臨床試驗後才能廣泛投入臨床治療中,但科學家仍樂觀地認為,此藥物能在10年內治癒癌症。希望之城醫療中心創建於1913年,是美國最大的非營利癌症研究機構之一,也是美國西岸排名第一的癌症治療醫院,擁有逾300項研究專利,其中包括人工合成胰島素、人工合成生長激素等創世紀的醫學里程,更研發出多款現廣為使用的抗癌藥物如賀癌平(Herceptin)(乳癌藥物)、標靶藥物阿瓦斯汀(Avastin)等。去年更砸下3.9億元,併購美國癌症治療中心 (Cancer Treatment Centers of America,CTCA),其據點橫跨美國4州,每年可為大約11萬5000名患者提供治療服務。
男大生嫌「太娘了」拒撐傘!烈日曝曬7天「大面積紅斑」痛爆急就醫
炎炎夏日不少人除了塗抹防曬乳之外,也會撐傘遮陽,不過大陸一名21歲男大生,因覺得撐傘「太娘」竟直接讓皮膚曝曬在烈日底下,7天後手臂、背部出現大面積紅斑且刺痛難耐,就醫發現嚴重中度曬傷。綜合陸媒報導,該名男大生暑假參與校外實習,經常需要在烈日下奔忙,團隊中的女同學見他沒有做任何防曬措施,紛紛提醒他撐傘以免曬傷,但男大生認為撐傘是「女生才會有的行為」,拒絕任何防護措施。遭到陽光荼毒7天後,男大生的手臂、頸部及上背部竟出現大片紅斑、水腫,且皮膚又痛又熱讓他受不了直奔醫院,經皮膚科醫師診斷,確診為中度曬傷。對此,皮膚科醫師示警,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強烈的紫外線不僅容易導致皮膚曬傷、曬斑,還可能引發嚴重的皮膚問題,甚至罹患皮膚癌,提醒如若不慎曬傷,應立即冰敷降低皮膚溫度,接著在患處塗抹含蘆薈、維生素E等成分的乳液或凝膠來鎮靜和滋潤皮膚,一但出現水泡、感染或發燒等症狀,須及時就醫治療。
英國妞忘擦防曬「嚴重曬傷慘住院」 醫示警2恐怖後果
天氣炎熱,出門在外一定要做好防曬,否則會很可怕。英國有一名32歲新生兒護理師,上個月和家人一起到西班牙特內里費島度假,因為忘記擦防曬油,結果遭到二度和三度曬傷,甚至需要住院治療。根據《太陽報》報導,來自格拉斯哥的夏樂(Charlotte Oliver)和大2歲的未婚夫克雷格(Craig Fraser)以及2個孩子住一起,她平常會擦防曬油,總是會選係數50以上的,和家人去度假時,由於第一天是陰天,所以忘了擦防曬,豈料背部和肩膀輕微燒傷,並輕微起水泡,「在那之後,我更加小心,在出門前記得擦防曬」。夏樂到急診室治療。(圖/翻攝自太陽報)萬萬沒想到,去水上樂園玩之後,夏樂的背部和胸部變成紅色燒傷,克雷格拍照給她看,讓她倒抽一口氣,驚呼:「看起來像是遇到火災一樣」,她的皮膚潰爛,有開放性傷口,「我渾身發抖,覺得噁心,沒辦法入睡,相當痛苦」,也因此剩下的假期都毀了。原因在於,她雖然使用高係數的防曬,卻忘記補擦,導致恐怖的後果。夏樂的背部宛如被火燒傷。(圖/翻攝自太陽報)假期結束後,夏樂到醫院急診室治療,醫生看了也嚇傻,形容是從醫以來見過的最嚴重的曬傷,開了強效止痛藥和抗生素,也請假了1個禮拜,同時警告她,可能會留下永久的疤痕,而且日後罹患皮膚癌的機率也提高,這也讓她再次對曬傷感到焦慮,也意識到自己要更加小心警惕,告誡「光是擦防曬油是不夠的,尤其是沒有定期補擦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