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效應
」 地震 花蓮 氣象署 餘震八斗子山崩 基隆「破百處」敏感地質區曝光
基隆市潮境公園路口處昨(4日)發生山崩,造成台2線雙向交通中斷,事件引發外界對地質敏感地注意。據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資料,基隆市有破百處「山崩、土石流、順向坡」等敏感地質區域。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3D災害潛勢地圖」顯示,基隆市被列入山崩、土石流、順向坡的敏感地質區域達逾百處,但主要分布在山區及丘陵地,距離7大行政區中的人口密集區,尚有一段距離。相較之下,台北市的順向坡、岩體滑動雖明顯少於基隆,但順向坡位置緊鄰北投公館公園、丹鳳公園、陽明交大、石牌等處,東華公園也幾乎整個被列入順向坡範圍內;內湖亦有多處緊靠順向坡地。(圖/翻攝自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不過,比山崩、土石流更讓地質專家憂心的,是地震週期約700年,橫跨新北、台北並從金山進入海洋的山腳斷層。3D災害潛勢地圖顯示,絕大部分台北,以及三重、蘆洲、五股、士林、中和、永和、板橋,都被列入「土壤液化潛勢」地區,其中台北市西區精華地帶、五股、三重、蘆洲、新莊與板橋部分地區,均被劃入土壤液化的高潛勢區。(圖/翻攝自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台大地質系名譽教授陳文山表示,山腳斷層一旦錯動,即會發生直下型地震,屆時任何警報系統將會因為震源太近失去預警作用。台北盆地、蘆洲、樹林、板橋也會因地處沙泥層、盆地效應,產生更劇烈與更久搖晃。中央大學應用地質所退休教授李錫堤指出,山腳斷層一旦錯動,台北將出現毀滅性災情,「沒辦法重建,只能放棄」。
震出無情紅黃單3/災情僅次花蓮「這縣市」黃單到處貼?相較新北卻遭質疑開單標準過嚴
根據CTWANT記者調查,至26日前,403地震全台已開出危險建築紅單77件,黃單153件。細究數字發現,除了震央花蓮房屋受損最為嚴重外,桃園一共拿到66張紅黃單次之,遠勝新北24件。記者採訪桃園、新北兩地民眾發現,桃園民眾笑稱「黃單像符一樣到處貼」,新北民眾則苦喊「牆都破了也沒開黃單」,兩地標準出現天壤之別。根據國土署和雙北市政府最新統計,除了花蓮發出紅單61件、黃單60件最多,第二名竟是桃園8件紅單、58件黃單;新北市共發出10紅單、14黃單,台北市共發出2紅單、17黃單。CTWANT記者調查發現,桃園判定黃單的標準與新北市有落差,桃園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蔡逸勳說明桃園開單標準,只要人常駐留的地方有掉落危險就會開黃單請屋主修繕。(圖/蔡逸勳提供)國土署日前曾發新聞稿解釋紅黃單判定標準,紅單是主結構受損有結構安全顧慮或地基不穩者;黃單是受損情形無結構安全顧慮,「但內部非屬主結構的物件有掉落傾倒傷人顧慮」,或鄰近環境有建築物傾倒疑慮可能受波及等情況。不過新北有多處受災戶即使牆壁破了大洞、屋內受損嚴重,有居住安全疑慮,卻沒被列進黃單管制,地方、中央標準似乎各走各路。CTWANT記者實地走訪土城延吉街296巷的一處老公寓,1樓多戶出現牆壁破洞、位移及明顯裂縫,每回餘震牆壁不斷剝落,卻因為沒有傷到主要梁柱,連黃單的資格都未能拿到。業界有一傳言,因市府人力、經費、中繼宅的量能不足,與負責現勘開單的各技師公會產生默契,提高了開單標準。反觀新北市牆壁磁磚大片掉落,只要非主要樑柱受損,室內屬裝潢部分再如何慘重,都不會被列入黃單範圍。(圖/記者林榮芳攝、受災戶提供)對此,新北市工務局回應,「不太可能吧,如果該開紅單卻不開,住戶也不見得敢住在裡面吧。」評估單位之一的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賴建宏解釋,國土署的說明主要讓民眾概略了解震後建築評估初步判定的原則,紅黃單的震損評估判斷除了結構系統區別外,還需其他層面加以考量,並針對個案逐一檢討才能精準評估損壞等級。新北市建築師公會負責第一線評估的建築師劉獻文也解釋,結構破損一定會是紅單,但黃單的認定可能會造成局部需要撤離或局部仍可使用,在這部分,會考量沒有立即性結構危險、龜裂的部分屬於室內裝修範圍,且屋主在不影響居住安全且可以自己修復的情況下,就不會掛類到黃單;也需要評估災後市府可支應的量能,將救災資源合理分配。「同棟建築局部判黃,對住戶效益不大;整棟判黃,所有住戶要做都更或補強才有共識,不然最終只會有黃單的住戶要負責出錢而已。」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戴雲發解釋,桃園、新北紅黃單開單數量除了與市民通報數有關外,可能也因為地方技師公會的判單標準不同,讓桃園在數字上看起來受災較為嚴重。(圖/記者林榮芳攝)反觀桃園,PTT和社群網友紛紛PO出不到10年的新成屋竟也一堆被貼上危險建築黃單,與向來號稱地質堅硬的印象有所落差。記者詢問2名在各建築中走跳的桃園房仲,兩人一開口就說,「桃園超多黃單都亂貼,就跟貼符一樣!」「很多是裝飾柱、地磚破、一點點裂縫就被貼單,搞得像危樓!」他們看到新北市延吉街296巷未被貼單的受災戶室內受損照驚呼,「這怎麼可能沒貼單,太扯了!」顯示2市對於開單標準,有很大的差異。CTWANT記者也詢問桃園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蔡逸勳開單標準,他回應,公會依內政部公告的評估表判單,表中有相當清楚的破壞情形與比例數字規定可進行分級,墜落物與傾倒物有危害疑慮將列入黃單。他也舉例,如果是辦公室、客廳、通道等人常駐留的地方,有天花板、燈具物品掉落危險,就會列入黃單。對於2縣市判單標準差異,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結構技師戴雲發表示,雖然紅黃單會有基本的判定基準,但每個地區的技師公會與市府也會討論出一個共通統一性的判定原則,因此或多或少會有區域性的落差。另外也可能是因為市民通報的數量,影響開出紅黃單的數量。恰巧桃園與新北紅黃單最多的土城,地質同為礫石,記者好奇是否有相關?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從地質與震波分析,403地震在台北及桃園的震度都是5弱,由於傳來的震波主頻遍向略高頻,所以台北盆地內軟弱土層並未被激發放大振幅。相對的,土城及桃園地下是較堅實的礫石層,這次反而較容易與較高頻的地震波起反應,而略為放大了振幅。儘管如此,戴雲發仍認為,台北因為盆地效應,當地震來時會搖晃的更久,若碰上大地震,台北還有土壤液化問題,受災情況絕對會比桃園嚴重,只是剛好這次震波、搖晃的方式或人為因素影響,出現不同結果,只能說雙北是萬幸,但不能僥倖。
台北6.2地震太危險…恐倒4000棟房 專家示警:將把台灣摧毀
花蓮403強震以來,至今仍持續有餘震發生,昨(27)日凌晨又有規模6.1的地震侵擾,全台多地區有感。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在10多年前曾警告,台北土壤液化嚴重,若發生規模6.2以上的地震,恐怕將有4000棟建築倒塌,若達7.3,則會倒掉3萬5000棟樓房,相當於「一個中級地震就會把台灣摧毀」。自4月3日到現在,花蓮已累積餘震達1320起,且多為規模6以上的地震,氣象署就提到,27日凌晨2時11分左右,花蓮又有規模6.1強震,地震能量向北釋放,且震央較靠近北部,新北市震度達到4級、台北3級,加上盆地效應及大樓影響,讓雙北地區都很有感。可怕的是,若是地震震央若發生在北部,李鴻源就曾多次示警,由於雙北地區土壤液化嚴重,台北如果發生了6.2級地震,相當於每1、2年會在中南部、花東發生一次的中級地震,就會讓台北倒掉4000棟房屋;萬一到了7.3級地震,則會倒掉3萬5000棟房子。李鴻源直言,「這是我們沒辦法承受的災情」,並警告當局應該要加強防災、救災,思考如何讓都市更新,將過去並不符合法規的老舊建築物汰換掉。另外,李鴻源也提到,應該要考慮遷都問題,由於政經中心位在大台北地區,若是因為地震倒塌,恐導致台灣系統癱瘓,因此建議將政治中心移往中部,經濟中心仍在北部,「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依然是餘震!凌晨2點21分6.1強震擾全台 氣象署:還會搖半年
27日凌晨2點21分、2點49分分別發生芮氏規模6.1及5.8地震,北部地區民眾還收到國家級警報,從睡夢中驚醒,中央氣象署特地於凌晨3點30分開記者會說明,指出雖然凌晨這一連串地震震央較前幾天偏北,但仍屬是0403花蓮地震的餘震序列,而雙北因盆地效應,因此覺得特別有感。根據氣象署資訊,27日凌晨2點21分台灣發生芮氏規模6.1強震,震央位在北緯24.19度、東經121.68度,相對位置為花蓮縣府北北東方23.0公里,位於花蓮近海。震源深度24.9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4級。11分鐘後,幾乎是同一震央,又再度發生規模4.0地震,緊接著45分秀林鄉規模4.7地震,49分、50分、56分同樣在秀林鄉發生5.8、4.3、4.5地震。根據統計,包含2點56分這起地震,0403花蓮強震後,餘震滿1300次,其中規模6-7有5個,規模5-6有62個。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凌晨2點21分、2點49分這兩起明顯有感地震皆屬0403花蓮地震的餘震序列,因地震序列的應力調整,所以震央較之前偏北,來到花蓮秀林鄉。但也因為震央偏北,加上盆地效應與雙北多高樓,又是背景雜訊是相對安靜的凌晨,有搖晃現象就容易發現,因此雙北民眾覺得很有感,宜蘭縣、桃園市、新竹縣、彰化縣、花蓮縣、新竹市、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皆達災防告警系統(PWS)發送門檻。氣象署強調,按照921大地震的經驗,未來3至6個月仍會頻繁有餘震,也不排除較大的餘震發生,尤其近日鋒面接近帶來大雨,山區容易鬆動,請民眾要做好防震準備。
花蓮7.2強震新北環狀線「鋼箱梁錯位」 專家研判結構無損:一個月可修復
受0403花蓮大地震影響,雙北有不少災情,其中新北環狀線板新站至橋和站下行軌7處位移,市府將採3階段通車。外界關切全線通車時間?交通大學運輸研究所退休副教授黃台生說,目前看來結構體應無損害,損壞的是鋼箱梁承墊,其效用就是減震,這次地震可能超過其能承受數值;台灣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王炤烈預估,以現今的設備與技術,1個月內應可修復。民進黨新北市議員張維倩質疑環狀線通車才4年,6級耐震係數應足以應付雙北的5級震度,卻發生軌道錯位,要求檢討及未來公共工程須做嚴格耐震審查。國民黨議員陳偉杰盼市府對外說清楚位移原因,以釐清責任。新北市捷運局回應,鋼箱梁結構耐震係數6級,這次地震未受破壞,但這次地震較大,盆地效應上下、左右晃動,造成軌道位移,待軌道搶修完成移回原位,環狀線就能全線通車,強調結構耐震係並非問題所在,本體結構安全無虞,後續會與北捷檢討精進。除環狀線受災嚴重,新北市也有多處民宅牆壁龜裂、磁磚剝落,新北市長侯友宜昨視察受損較嚴重的中和連城路、土城延吉街和員林街等3處社區,其中連城路受災戶陳情結構補強需一段時間,臨時租房不易,盼市府協助中長期安置,也有住戶希望能重建都更。侯表示,新北市災害統計共458件、安置295人,在災後復原,一定會全力、快速讓民眾回到穩定、安全、安心的生活。此外,北市南機場整建住宅災情,北市建管處昨凌晨調來多根H型鋼,補強加固1樓受損嚴重結構柱,結構技師公會昨早重返現場勘驗,在暫時安全無虞情況下,開放住戶登記返家收拾物品。北市建築師公會副理事長林志崧說,南機場整宅本身是單跨結構,結構較為薄弱,目前大多數都是獨立柱的問題,若要進一步檢查建物鋼筋是否因地震遭破壞,需屋主同意拆除建物內部裝潢,會再與屋主商討。
北市開設3級災防 花蓮慈濟啟動大傷救助機制
花蓮近海3日上午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花蓮警消表示,這起地震造成花蓮市區2棟房屋傾斜,在北濱街與康樂街口一棟房屋傾斜,一樓被壓到不見,位於中山路重慶路口,有8名民眾受困。花蓮縣政府指出,地震可能引發海嘯影響台灣,因此也發布海嘯警報,提醒沿海地區民眾提高警覺嚴加防範,注意海浪突然湧升所造成的危害。此外,花蓮慈濟醫院3日上午也啟動大量傷患救助機制。而台北市政府消防局3日上午也緊急宣布,因北市震度達4級以上,災害應變中心提升強化三級開設,工務、都發、產業及消防局派員進駐,各單位內部成立緊急應變小組,並立即展開查報及救災工作。氣象署8時40分召開記者會,由主任吳健富說明。吳健富表示,這地點離陸地相當近,是極淺層地震,因此全台有感;台北因為盆地效應、高樓層的感受會更明顯。吳健富說明,地震震央為菲律賽海板塊隱沒處,也是地震好發區域;目前判斷這起地震應該就是主震,由於這個地區能量累積快速,後續3、4天可能會有規模6.5以上至7.0的餘震。吳健富表示,台灣規模6至7的地震1年約2至4個,規模7以上因為相當少,並沒有特別統計;但這起地震是在921大地震發生25年後最大規模,當年921地震是規模7.3,當時以舊制震度,最大為南投魚池7級;3日這起地震規模後續有可能會再調整,但目前看來是與921地震相近。
花蓮地牛翻身「未來3天恐有規模4.5~5餘震」 氣象署曝雙北超有感原因
花蓮縣秀林鄉今天(21日)傍晚6點49分發生芮氏規模5.3地震,深度20.2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為4級,全台各地顯著有感,對此,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該起地震與板塊運動有關,加上大樓、台北盆地效應形成共振效果,北部民眾很有感,未來3天內不排除有規模4.5到5餘震。根據吳健富指出,這起地震為花蓮外海菲律賓海板塊往歐亞板塊隱沒,花蓮最大震度4級,台北、新北、桃園2級,但因為大樓加上台北盆地效應形成共振效果,讓台北民眾感受到震度更為強烈和有感。吳健富還表示,這起地震為規模5.3,在此次地震的範圍內,過去30年內只發生過8起(含本次)超過規模5的地震,數量並不多,因此研判未來3天內還會發生規模4.5到5的地震發生,請民眾多加留意。吳健富表示,今年迄今3個月,尚未發生規模6以上地震,規模5到6之間地震約有9個。根據氣象署測報資料,震度4級地區為花蓮縣、南投縣、台中市、宜蘭縣,震度2級地區為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新北市、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震度1級地區為台東縣、新竹市、台北市、基隆市、台南市。氣象署稍早指出,這起地震主要成因為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有關,這2個板塊每年會以7到8公分的速度撞在一起,平時在擠壓時就會累積能量,當能量超過強度,就會產生破裂並釋放地震波,民眾就會感受到震動。
5.4地震「震度低卻搖超大」? 氣象署揭2原因
台灣東部海域在今(26日)中午12點31分發生芮氏規模5.4地震,深度約22.4公里。氣象署研判,此次地震為10月24日發生於南澳海盆的6.2地震餘震,並說明部分地區民眾主觀上「搖很大」原因。氣象署表示,這次地震最大震度為2級,位於宜蘭、花蓮及新北,其餘縣市最大震度均為1級。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中午地震成因為菲律賓海板塊往歐亞板塊隱沒,且該地區地震多,能量累積也較多,到現在仍在釋放能量與產生餘震;另本次地震是10月24日餘震之一,所以不會說後續還有這次地震的餘震。此外,這次地震震度雖不大,但部分民眾感受到的搖晃程度卻大於實際震度,其主因為台北盆地效應、高樓場址效應等影響,吳健富提醒,台灣地震發生較為頻繁,民眾平時應做好防震準備,以應對不時之需。
花蓮富里鄉5.8地震原因曝 氣象署「地震能量不會一次釋放」:3天內恐有規模5餘震
花蓮縣富里鄉在11日晚間6點36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花蓮富里5弱,台東長濱、南投玉山也有4級,對此,中央氣象署提醒,未來3天有可能還會有規模4.5到5的餘震。根據氣象署地震中心代理主任吳健富表示,這起地震主因是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擠壓碰撞所致,累積能量釋放所引發的地震,該處地震次數較為頻繁,本次也屬於極淺層地震,震度較平均,幾乎全台有感,高樓層感受更加明顯,加上北市還有盆地效應影響,放大地震搖晃程度。吳健富更指出,由於該處地震頻繁,加上5.8地震能量不會一次釋放,預計3天內還會有規模4.5到5的餘震,另外,該地處東部山區,又因連日大雨,恐會有落石坍方的情況。這起地震發生在國慶連假開工首日,在晚間下班時發生芮氏規模5.8地震,深度僅17公里。各地最大震度為花蓮縣5弱、台東縣4級、南投縣4級、嘉義縣3級、雲林縣3級、台南市3級、高雄市3級、屏東縣3級、彰化縣3級、苗栗縣3級、嘉義市2級、台中市2級、宜蘭縣2級、桃園市2級、新竹縣2級、雙北2級、新竹市1級和澎湖縣1級。
台北為何震很大? 地震學家:台東關山、池上「都是主震」
先是台東關山於17日發生規模6.4地震,震源深度7.3公里,隔日台東池上於下午發生今年以來最強震,規模6.8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此後餘震相繼發生,各地因此陸續傳出不同程度災情。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指出,台東池上是此次的主震。對此說法,中央氣象局前局長辛在勤則認為,關山及池上「都是主震」。中央氣象局認定,18日下午2點44分發生於池上的6.8強震是自1973年以來,台東縣陸地上規模最大1次的地震「也是有紀錄以來最強」。陳國昌表示,池上6.8地震是此次的「主震」,而關山6.4地震及之後的地震應是「餘震」。許多民眾對地震頻發及地震規模達到6以上感到不尋常,辛在勤18日在臉書發文稱「1951的台東地震,大家忘了嗎?」,同時因看見有媒體報導是中央山脈地震,他糾正說「明明是縱谷地震」。對於哪次是主震,辛在勤在貼文留言區指出,縱谷內不止一條夠長可視為斷層帶的斷層,「在這種斷層帶內幾條斷層糾結,誰主誰相隨,難分呀」,且從位置上看兩者非同源。因此辛在勤認為,「所以也可說都是主震吧,但不是雙主震,因非同源。」有人疑惑此次地震台北為何較顯著,辛在勤表示,「除了盆地效應外,它有一個特殊現象,台東地方的地震波會進入相對較硬的菲律賓海板塊內,一路向北傳遞進入台北,由於菲海板較結實,震波傳遞因傳播損失的能量較小,也傳的較快,所以台北震的很明顯咯。」此外,有網友因接連發生地震感到不安,辛在勤安慰說「只是歷史地震的重現,沒事,台灣沉不了的。」
入主台北市中正區 名軒開發首推地上權住宅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2021年台北市僅推出3個位於精華區的地上權住宅案,兩個在大安區,一個在中正區,一推出就熱銷。麗寶集團名軒開發(1442)看準地上權風潮,2020年標下位在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銅山街口的地上權案,目前已經完成住宅設計規劃。由於此建案位在台北市中心,每當地震就會因為盆地效應而特別搖晃,名軒開發為了建物安全,邀請曾參與知名豪宅仁愛帝寶的「日商織本構造設計」擔任結構顧問,雙方已於日前舉辦簽約儀式,由名軒開發總經理吳勝利與織本構造設計台灣分公司負責人林義閔代表簽字。名軒開發北市中正區地上權住宅鄰近台大醫院、中正紀念堂、明星學區等環境。名軒開發表示,此案是北市少有的黃金地段地上權住宅案,不但鄰近台大醫院、中正紀念堂,更擁有市中心難得大片綠地,走路就到捷運信義線、板南線,附近更是中正國中、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東門國小等明星學區,周邊亦有許多公家機關,堪稱台北市少有的優質區段。而在房價上,依照目前附近所有權每坪房價約160~180萬元,地上權住宅一般是市價六到七折的價格,對於一直想要以台北市蛋白區價格入住蛋黃區的民眾來說,的確有很大的吸引力。名軒開發總經理吳勝利與日本織本構造台灣分公司負責人林義閔簽約合作。另外,針對居住在大台北民眾最關心的抗震住宅,這次名軒開發與織本構造設計合作,就是希望能借重日本職人嚴謹把關任何一個結構細節的精神,將日本歷史悠久完整防震結構設計觀念導入本案,讓民眾住的安心。名軒開發將規劃興建地上15樓、地下5層的地上權住宅,坪數規劃為15-20坪,一房一廳或兩房一廳的格局,全案採先建後售模式,預計114年完工。
購屋前淹水、地質「這裡」查 專家教你耐震強度怎麼看
開春以來地震連連,「制震宅」再度成為建商銷售主訴求,現在不少建商蓋屋特別強調耐震結構,甚至有的斥資千萬配置阻尼器,不過若要把風險降到最低,21世紀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表示,地質的條件仍是首當其衝,購屋前先查看是否有淹水、土石流、土壤液化,再看建商給的制震配備。台灣近幾年隱沒帶地震比過去活躍,最近就有學者指出,近10年內可能發生規模8.0以上的地震,6年前台南維冠金龍大樓、23年前921台北市東星大樓崩塌事件歷歷在目,究竟抗震強度要怎麼看呢?其實最簡單就是看「耐震係數」,單位為(G:重力加速度),為預估地震時可能發生的最大地表加速度值,如果把耐震係數對應到地震規模級數,0.08G以下屬於4級中震,0.08G~0.25G屬於5級強震,0.25G~0.4G屬於6級烈震,0.4G以上則是7級劇震。21世紀不動產企劃研究室指出,要提高建築的耐震係數,也只能從建築本身的結構去設計,由於921大地震造成嚴重傷亡,政府也修正建築耐震力規範,目前全台灣適用的建築法規中,對於建築物耐震力的標準為0.24G,也就是能承受5級強震,這已經是相當安全了;由於各區域的地形都不同,因此對於耐震係數的規範也大不同,例如桃園規定耐震係數為0.2G、中壢為0.24G,而鄰近山區的龍潭和大溪則為0.28G。近幾年有不少豪華建案強調「免震建築」、「雙制震系統」、「SRC鋼骨制震宅」…等專有名詞,簡單來說就是各式各樣的制震宅。制震宅顧名思義,會配置制震壁、斜撐式阻尼器…等制震器,以達到減震的目的,例如在建築物的梁柱之間加裝制震壁或斜撐制震器,通常會安裝在1/2至2/3層樓的高度,配置數量愈多,當遇到地震發生時,制震器會吸收地震能量,避免主結構遭到破壞,同時把晃動減至最低。至於制震的阻尼器類型也很多,包括有液流阻尼器、摩擦阻尼器、軟塑性體阻尼器、金屬降伏阻尼器…等,最有名的就是台北101大樓,在87~92樓的樓層中央位置安裝調諧質量阻尼器TMD (Tuned Mass Damper),主要目的為減低大樓受強風吹襲時之擺動;近幾年甚至有台中豪宅在頂樓配置總重達150頓、要價5,000萬的風阻尼球,除了具有抗震、抗風功能,更宛如大型藝術品,一推出便在市場掀起話題。不過21世紀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襄理董家菱提醒民眾,其實抗震宅要從根本選起,地質的條件首當其衝,建議購屋前可先上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災害潛勢地圖網站(https://dmap.ncdr.nat.gov.tw/)查詢是否有淹水、土石流、土壤液化、斷層、海嘯等情況,如果在土壤軟弱的地層蓋房子,考量到土壤液化與盆地效應,就必須使用更密集的梁柱鋼筋提高耐震係數,從結構規劃到施工品質都要兼顧,才能稱得上是好的抗震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