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盾
」 台積電 劉德音 矽盾 護國神山AIT谷立言:台美半導體合作非零和遊戲 點名五大產業共創鑽石十年
「過去十年是台灣的黃金年代,未來十年是鑽石年代,希望台美共同開創未來」。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AIT)處長谷立言20日與眾多企業家座談,點名他看好未來台美合作的產業,包括電動車、電池、無人機、半導體和資通訊產品;他也提到美國的孔子學院已被禁止,但有大量學習華語的需求,台灣人可到美國設立華語教育機構,用繁體字的教科書來教美國人中文。工商協進會20日舉辦第272次公亮紀念講座,邀請AIT處長谷立言專題演講「安全: 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由理事長吳東亮主持。協進會多位會員以英文交流,關心的議題包括台海局勢、軍事戰備、產業發展、關稅與川普新政、以及半導體矽盾等議題。因為美國新任總統當選人川普將在明年上任,外界擔憂關稅壁壘,以及逼迫台灣半導體與其他產業出走、是否會削弱矽盾,谷立言表示,推動台積電在德州投資不是零和遊戲,美國不是要把全部的半導體移到美國,畢竟台灣有最好的供應鏈,他有信心最先進的製程與研發都會留在台灣,但畢竟台灣有土地、人力、水電缺乏等障礙,還有地震威脅,所以多元化佈局是趨勢,離美德日等客戶較近、也能一起設計晶片,有其他的商業效益。谷立言表示,台美雙方在半導體、AI應用上有很好的互補關係。他透露雖然AIT搬到比較大的內湖新家,但也增加100多位新成員、空間已經快不夠用,三年前有6州代表駐守在AIT,現在已有24州的代表,還有很多美國政府機關說要派人來,因為大家已經了解到台灣的重要性。谷立言表示,先前調查時,有92%在台灣的美國企業表示會維持投資或加碼,大部分都覺得台灣是好市場且有成長空間,不覺得有急迫性的威脅來影響投資,但若讓他們覺得很安全、有韌性且準備好,就會更有信心,他也透露,美國企業在台灣目前最關注的議題,第一是缺工、第二是能源,近來已有包括氫能與小型核能、智慧電網等廠商,希望來台合作。而近來美國對中國頻繁推出管制措施,恐影響到台灣業者供應鏈,谷立言表示,主要是聚焦在跟國安有關的領域,因為中國近來積極推動軍民融合,想用科技來強化軍事能力,因此AI、晶片、其他元件等,如果可能會應用到飛彈、衛星系統等,威脅國家安全的產業,就要特別注意。不過美國仍希望兩岸能進行對話,打造良好氛圍,目標是和平解決歧見,符合台灣民眾的最佳利益。
川普回鍋!首波施政重點是「這一國」 林佳龍:不用過度擔心台美關係
隨著美國前總統川普確定重返白宮,台灣國安團隊正密切關注美國政局變化。而我國國安團隊在選後將重心放在研判川普新政府的政策走向,尤其聚焦在經貿領域的可能變動。同時也認為,中國很可能成為川普首波施政的主要施壓對象,台灣應把握此機會調整供應鏈結構,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同時加強與美方的經貿合作。根據《鏡週刊》報導指出,有國安官員表示,在評估美國選後局勢時,中國因素不容忽視。回顧民進黨執政的八年多期間,台灣經歷了歐巴馬、川普和拜登三個美國政府,無論是哪個政黨執政,台美關係都呈現持續升溫的趨勢。該名官員認為,尤其目前的國際戰略結構並未因美國大選結果而改變,中國仍然是民主陣營面臨的主要挑戰。儘管美中可能加強溝通以管控風險,但美國政府不會因為執政黨派的改變,而對台灣的支持產生變化。報導中也提到,川普在競選期間時常批評拜登政府的晶片法案是項錯誤政策,並多次提出「保護費論」引發台灣社會關注,但台灣政府各部門對美國政黨輪替仍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外交部長林佳龍在立法院報告時就表示,對台美關係充滿信心,強調雙方不僅理念相近,更是利害與共的關係。針對半導體議題,林佳龍認為,雖然缺乏進一步補助可能影響供應鏈在美國的發展,但美國的補助政策本質上是基於自身利益考量,相信選後各項議題都會回歸務實面向。除了民進黨外,國民黨也積極展開對美工作,在美國大選結束後,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立就派副主席夏立言、國際部主任黃介正赴美,期望在川普組建新政府團隊期間,搶先與潛在閣員建立聯繫管道。國民黨黨務高層透露,朱立倫計劃在明年6、7月親自訪美,拜會美方官員及國會政要,展現國民黨對台美關係的重視。國民黨將持續維持「對話與國防並重」與「親美、友日、和陸」的外交主軸。而在今年大選前隨團赴美的智庫副執行長凌濤分析,未來台灣可能會面臨國防預算增加與矽盾效應的挑戰。他建議賴清德政府應高度重視這兩個議題,更強調過去民進黨比較親近拜登所屬的民主黨,現在需要為與共和黨合作做好充分準備。
神山痛腳3/五座2奈米晶圓廠落腳高雄 陳其邁拼「第二矽盾」喊發電量夠台積電用
護國神山台積電 (2330)董座魏哲家17日一句「客戶對2奈米需求相當強勁」,甚至「作夢都沒想到」,證實了爆發性需求。目前,台積電規劃增蓋七座2奈米晶圓廠,四座在竹科寶山、三座在高雄楠梓。早在法說會前,高雄市長陳其邁8日即證實,已接獲台積電通知將擴建P4和P5廠,將啟動環評程序。高雄儼然成了台積電2奈米重鎮,然而對台積電最大痛腳「綠電」,高雄準備好了嗎?「高雄本來就是重工業區,水跟電都是不能缺的。」陳其邁今年初曾公開表示,「高雄自身一年的發電量高達500億度,但實際用量不到400億度,發電量比用電量還多,不僅供給台積電足夠,還可以南電北送。」依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今年6月發聲明表示,即將在2025年第一季及第三季營運的P1及P2,加上今年9月開始建廠的P3,台積電高雄3座廠區開發面積達47.05公頃,總用電量約達55億度,約佔2023年高雄市總用電量294.81億度的18%。也就是說,高雄總發電量夠台積電三座廠使用。不過,台積電是全球第一家加入RE100組織的半導體公司,為加速達到RE100,台積電預定2030年走到RE60,依環團估計,高雄三座廠總用電約55億度。也就是說,若要達成RE60目標,綠電需求將達33億度。地球公民基金會曝台積電廠區占高雄近2成用電。(圖/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面對台積電的綠電需求,高雄市府做了哪些準備?高雄市府回應CTWANT記者,2020年成立跨局處「綠電推動專案小組」,推動光電屋頂、漁電共生專區及節能低碳行動等五大任務,推動「6年1.25GW計畫(2021~2026)」,至2023年累計設置容量共920.44MW,超越原定目標備案容量650MW達1.4倍。「高雄全年日照充足,再生能源發展以推動太陽光電為主。」該經發局回應,「高雄市有許多大型工廠,經評估建物可行後,紛紛於工廠屋頂設置太陽光電設備,目前高雄市太陽光電設施中工廠屋頂就佔了50%,其次是校園及公有房舍屋頂分別佔12%、10%。」然而計畫趕不上變化。依地球公民基金會估算,台積電3座廠區全部建成後的用電量加種後已達55億度,至少要安裝4.4GW的太陽光電設施,這相當於鋪設台南七股區約40%的土地或4400座世運主場館的屋頂型光電設施。據此,CTWANT記者採訪高雄市經發局,對方透露,截至2024年3月,台積電已簽署約2.9GW的再生能源合約,這些合約涵蓋了陸域風電、離岸風電、太陽能及小水力發電等。「除使用再生能源,進駐廠商亦努力進行節電,如使用高能效設備,導入新世代機台、燈具等、智慧節能系統等」,高雄經發局進一步說明,目前台積電高雄廠營運前已規劃於辦公棟屋頂設置太陽能板,裝設面積約2500平方公尺。台電公司「電廠直供園區」的規劃,大林電廠將直供楠梓產業園區(圖/台電提供)為避免跳電、斷電的風險,高雄經發局透露,台電公司有包含「電廠直供園區」的規劃,興達電廠直供南科及橋科,大林電廠直供楠梓產業園區;「變電所屋內化」的規劃,就是保護設備安全,防止外力及極端氣候干擾影響等。此外,台電還計畫2023年至2027年期間投入30億元進行高雄地區配電系統升級計畫,在配電系統改善、二次變電所設備汰換、配電線路設備汰換以及預防改善措施等四個方面,全面提升電網面對突發事故的因應能力,並為2050淨零轉型目標做好準備。隨著台積電高雄三座2奈米廠2025年起進入量產,隔年要拚RE60,接著還要擴建2座2奈米廠,目前綠電發展進程又卡關,風電遇上國產化鬆綁的大逆風,太陽光電廠苦無土地開發大案廠等,高雄能否成為第二矽盾,端視產官學界如何為綠電卡關解套。
AWS資料中心落地台灣!首階段斥逾30億 近期有望闖關成功
全球前三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相繼來台投資設立資料中心,據掌握,在台灣市佔率第一的亞馬遜AWS落地台灣投資案近期有望闖關成功,首階段至少斥資逾30億元台幣,這意味著三大國際軟體業者投資台灣的最後一塊拼圖將補齊,該案也可望成為賴政府上台後,引進國際科技大廠投資台灣第一案。AWS是三大雲業者之一,外界相關關注資料中心何時落地台灣。亞馬遜AWS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日前就預告,「很快會有好消息跟大家分享」。據悉,目前AWS已送案給相關部會,近期有望闖關成功,成為台灣重大投資案,會朝年底前落地台灣目標前進。而據知情人士透露,AWS資料中心應會採分階段設置,首階段至少投入1億美元、也就是30億元台幣,且未來「不會只有一座」,站在備援立場可能陸續會有三座資料中心,地點的話台灣南、北都有可能。數位部對此僅表示,對AWS要投資台灣樂觀其成,未來也將全力配合和協助。相關人士分析,AWS資料中心一但落地台灣,背後有五個重要意義。首先,在台灣設立資料中心,是看好台灣的資訊產業未來持續發展的需求。其次,代表國際大廠對台灣的基礎建設、水電供應有足夠信心;第三,這也顯示出國際業者對台灣政治風險的信心。第四,對於台灣本身,一旦遇到危急狀況,連外網路海纜不順,會因為資料中心設在台灣,使得台灣內部還可以維持服務運算與資料提供的功能;最後,連帶讓周邊國家及業者利用設在台灣的資料中心,就能相對提高台灣安全,類似「矽盾」概念。全球雲端大廠Google於2013年時在台灣彰濱工業區成立大型資料中心後,五年前再購置台南的土地,為第二座資料中心預做準備;微軟是2020年時宣布在台灣投資成立資料中心,經過三年準備,預計今年會有具體進展。AWS則算較晚布局台灣,在今年初數位部前往Amazon位於拉斯維加斯的Fulfillment Center倉庫參訪時,針對未來投資台灣有進一步討論,表達規劃將資料中心落地台灣。
老手揭「台積電破千4理由」:他當選總統是最佳買點
台積電今(8日)開盤一度飆升39元至796元,台股也大漲300點,站上2萬點大關,兩者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對此,也有網友在PTT發文分享,他看好台積電股價會突破1000元的4個理由,並提到台積電的最佳買點,也就是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若在2024年贏得大選,可能會使台積電下跌。有網友7日在PTT發文分享,他從去年底570至580元價位開始買進台積電,後來加碼到10張,獲利已高達200萬,他打算持股續抱,因為他看好天上的禮物(台積電)會突破1000元。原PO也分析看好台積電的4個理由,首先從技術面角度,月線突破前高688,用對稱型態來看本來就應該看到1000元。第二,從本益比角度、每股稅後純益(EPS)40元計算,股價就算1000元,本益比也不過25倍,「對於這種走在AI風尖浪頭、高成長性的世界頂尖企業,根本稱不上泡沫。」第三,就市場主力的角度來說,突破1000元才有話題性,既然都爬到半山腰沒道理不登頂。第四點則是,就國家的角度,突破1000元,市值就會超過1兆美金,這是亞洲企業除了沙美石油外,從未達到的巔峰,也會讓台積電作為台灣最強的矽盾。原PO也提醒,台積電漲破千元,絕對會造成市場話題,「但也是最大風險所在」,因為全世界都會開始忌憚台積電,最怕川普上台搞事,但原PO也直言,「若是川普2024上台而下跌,反而會創造末升段最佳買點。」貼文曝光也引發網友熱議,「認同大大的分析」、「搞不好下個月就破千了」、「最後一句太正確」、「上800元就很滿足了」、「差不多,EPS上50就算本益比抓20也一千了」、「打算11月空手,等川普上台後再說」、「我今天也進場了,感謝哥。」但也有網友認為,「台積電還需要分析?」「這種文越多,就表示…」「到時候又一堆大學長在哀嚎」、「今年不太可能破1000啦」、「兩三年後吧,不過中間一定會崩盤回檔。」
國際法官協會譴責這兩國迫害司法 論壇呼籲法官聲援各國司法獨立
國際法官協會(IAJ)第65屆年會兼成立70週年會昨天在台北閉幕,新任理事長由克羅埃西亞籍Duro Sessa擔任,昨天由4個研討組主席輪流匯報研討結論時,國際法官協會就突尼西亞政權對司法的迫害,決議必須確保該國法官受到應有尊重與保障。另外,針對亞美尼亞司法迫害,也呼籲該國政府應確保司法獨立及法官不受到不當懲處。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國際法官年會發表演說,強調「臺灣積體電路半導體生產之競爭優勢」,讓各國法官了解台灣矽盾實力。(圖/黃鵬杰攝)國際法官協會並在9月19日上午,由中央會議頒贈司法獨立貢獻獎章給突尼西亞法官協會理事長Anas Hmedi,讚揚他2022年6月,於突尼西亞總統不當解職57名法官時,領導全國法官罷工。其次也頒獎給阿富汗法官Azar Sarem女士、及匈牙利法官協會,鼓勵他們捍衛司法獨立的勇氣與決心。此外,法官協會和司法院9月18日聯合舉辦憲法論壇,國際法官協會理事長José Igreja Matos(剛卸任)以「走在鋼索上的法官言論自由」為題,指出近年來在不同類型的國家中,司法獨立遭受到威脅,使「法官不語」的原則需要與時俱進,予以調整。他強調,法官勇於聲援世界各地的司法獨立是法官言論自由的一部分,更是法官履行法治和保障司法獨立的職責。國際法官協會副主席兼亞太區域團體主席Allyson K. Duncan女士以「法治的國際性危機」為題,探討國際或外部勢力對司法獨立的影響。她提到一些國家政府因應新冠疫情而實施的管制措施已經侵害人權,特別是少數群體的權利。她還提到了民粹主義在全球崛起,並指出缺乏對司法的信任也是法治危機的重要因素。因此,Duncan女士強調了法官參與以及普及全民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國際法官協會昨天頒贈二枚獎章、感謝我國法官協會精心策劃本次年會,由法官協會理事長、最高法院庭長沈方維、及林伊倫法官分別領取獎章。最後由沈方維理事長將大會會旗遞交給明年舉辦年會的南非代表,象徵薪火不息的傳承。
「矽盾」護台?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受《紐時》專訪:不認同這說法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受訪表示,儘管台積電正走向全球,但仍會根留台灣,事實上,要在世界其他地方複製台積電在台灣所建立的一切,是極其困難的。但劉德音並不認同「矽盾」護台的說法,稱大陸不會因為台灣的半導體,選擇或放棄攻台;台海穩定取決於美中關係怎麼走,「如何維持雙方都想要的現狀」。全球化也會根留台灣美國《紐約時報》4日刊出劉德音的專訪內容。針對台積電為何會根留台灣?劉德音指出,要快速研發和生產最尖端的晶片,必須付出巨大努力,推進一個世代技術便需要多達3000名研發科學家。除了台灣,「我們不能把它放在其他任何地方」。《紐時》報導說,台積電已開始進行全球擴張,包括擬在美國建兩座晶圓廠,這是該公司營運策略一部分,作為對美國官員呼籲「降低對台灣製造晶片依賴」的回應。台積電主導半導體行業,對美國不可或缺,但台灣正處於地緣政治最不穩定的地方之一,這讓華府人士坐立難安。台灣生產的先進晶片有「矽盾」(Silicon Shield)之說,意指美中雙方皆需要台灣晶片,美國也將不得不保台。但「矽盾」究竟可護台或會引戰,一直引發激辯。今年1月,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就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反而是北京想侵台的導因。去年10月,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則在專訪中說,「若(中國)經濟福祉是『那個人』(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優先要務,我認為將會避免攻台」。張忠謀:台積電身處科技冷戰劉德音並不認同「矽盾」的概念,他說:「中國不會因為半導體而犯台。中國也不會因為半導體而不犯台。這個問題根本上取決於美國與中國:他們如何維持雙方都想要的現狀。」《紐時》4日亦刊出張忠謀的專訪內容。雖然台積電正處於美中「科技冷戰」中心,但張忠謀不認為中國半導體有取得領先的機會。他說:「我們掌控所有的咽喉點(choke points)。如果我們要掐住中國,他們什麼都做不了。」張忠謀口中的「我們」,指的是美國及其晶片製造盟友,包括荷蘭、日本、韓國和台灣。為了對抗與中國的貿易戰,美國及其盟友催促台積電到台灣以外的地區設廠。劉德音回憶道,他感覺到形勢已在發生變化,「我想,或許是時候讓台積電更全球化一些了。因為我深知我們的技術現在是全球領先,但以後呢?」他也認為赴美設廠很重要,因為台積電的客戶有65%在美國,「他們有不同需求,我們也有許多機會。」坦承亞利桑那建廠遇挑戰隨著美國試圖遏制中國半導體技術發展,台積電被夾在華府與北京的中間。2020年台積電配合美方制裁措施,切斷了大陸通訊巨頭華為的訂單,華為當時是台積電第二大客戶。劉德音表示,台積電依賴美國的技術,別無其他選擇。他說:「(美國制裁華為)這是可理解的,但支持與否,我們沒有發言權。」劉德音日前坦承,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遭遇挑戰,4奈米製程量產時間將由2024年底延至2025年。《紐時》指出,台積電光是在該州建廠的成本,就可能比台灣高出至少4倍,未來美企是否願意為本土製造的晶片支付高價亦是問題。劉德音表示,他已向拜登政府提議,除了《晶片法案》中520億美元的補貼外,還需要提供其他誘因,才能激勵美企購買本土製造的晶片。他強調,「否則該計畫很快將碰到瓶頸。但我不認為已有解決的辦法」。
缺工恐影響矽盾 立委籲「行政豁免」讓失聯移工回流
民眾黨立委賴香伶、邱臣遠及陳琬惠今(5)日開記者會指出,台灣有高達8.3萬名失聯移工,只能選擇從事非法勞動,內政部長林右昌一個月前喊出「正檢討政策」,但仍不見新進度和因應規劃,呼籲政府應善用行政豁免概念,讓勞動力合法回流,並修法改善移工遭剝削的結構性問題。賴香伶指出,上星期《入出國及移民法》修正草案剛完成審查,多數委員雖支持提高罰鍰嚇阻失聯移工持續增長,但即使透過強力檢舉,甚至透過賞金獵人檢舉,效果都不盡理想。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日前建議,呼籲政府善用「行政豁免」及「合法轉換」概念,透過《就業服務法》修法,加入豁免條款做為誘因,將失聯移工導向合法的勞動力市場,頗具建設性。邱臣遠指出,台灣面臨嚴重少子化及人口老化,2070年青壯人口可能砍半,減少800萬至930萬人,最容易產生缺工問題的有旅宿業、營造業及半導體業。據勞動部今年4月底統計,旅宿業勞力需求較今年1月暴增7,327人,尤其是房務人員缺工嚴重;營造業常「一個當兩個用」,長期缺工達13.4%,工作性質風險高,易讓缺工問題上升至「勞安問題」;半導體業2021至2022年間人力需求上升4成,半導體工程師近7成是新鮮人,缺工恐影響台灣「矽盾」,擴大補充外來勞力勢在必行。陳琬惠指出,台灣工作待遇對外籍移工具有一定吸引力,有些人不惜偷渡或以人蛇仲介的方式來台,不過即使薪資誘人,許多移工在現行制度下,被仲介費、服務費等各種名目層層剝削,不良雇主苛扣薪資也時有所聞,不少移工無力負荷,最後只能選擇逃逸。建議政府詳細規範移工薪資,建議直接與移工母國合作協調契約,採直接聘僱減少剝削可能,同時也要推動《人口販運防制法》,雙管齊下促使移工循正規管道來台。
南向攬才盼解半導體人才荒 專家:緩不濟急
台灣半導體業擁有矽盾之稱,為歐美國家爭取合作、設廠對象,近年來卻爆發人才荒,成為未來能否繼續獨步全球隱憂!為此,經濟部規畫「半導體東南亞攬才計畫」,今年要開赴3團,鎖定東南亞、南亞7國,先引進200名高材生。對內則有「人才基地」計畫要推動第二期,挖掘更多中南部二線科技大學理工人才,多管齊下滿足業界所需。對政府瞄準東南亞找人,104獵才招聘資深副總晉麗明表示,靠東南亞延攬白領緩不濟急,科技業應同步建構中高齡友善職場環境、讓中高齡人才回流,「雙管齊下」才是補足缺口的最佳途徑。教育部估計, 受少子化影響,近10年來大專校院工程和資通訊學生減少2成,到2030年預估我國將出現8.3萬個資通訊人才缺口。人力銀行調查半導體人才資料更顯示,台灣半導體產業人力缺口,早在去年便創下7年新高。經長王美花在接受媒體訪談時指出,政府已積極推動台大等學校進行產學合作,同時,為向全球前500大的大學畢業生招手,也取消須有2年工作經驗限制。經濟部工業局官員說,就半導體人才缺口,會從海外攬才與國內培訓兩面向著手。海外攬才部分,提出「半導體東南亞攬才計畫」,今年將開辦3團。首場開赴新加坡、馬來西亞已於上月底回台。該團聲勢浩大,半導體大廠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等、瑞昱等全參加,還有國內6所半導體學院院校,5天之內前往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馬來亞大學、拉曼大學等6所星馬學府,向學士、碩博士生招手。官員說,這些人才可選擇「直接就業」或者「來台就讀」,接下來,5、6月與8月還有二團,要去菲律賓、越南、印尼、泰國、印度等地。今年先以招200名為目標,成效若好,明年會繼續出團。除東南亞攬才,今年要辦理「人才基地(產學研工程人才發展基地計畫)」第二期計畫。第一期藉由法人執行國家前瞻研究計畫,把一般大學及科大學生帶入實習訓練,可實際銜接產業所需。官員說,第二期繼續往中南部科大挖掘,把池子做大,不侷限第一線的台成清交名校。一位半導體產業界人士表示,過去政府出國攬才都只是繞一圈,零星沾醬油,這次去東南亞,一手帶業者,一手帶學校,相對績效比較好。但國內半導體人才供給要倍增,師資人才得相應增加,這需要教育部去放寬現有師資進入門檻,否則不會成功。
美記者訪護國神山「我看到神的容顏」 劉德音親揭台積電員工特質
美國記者Virginia Heffernan近日在知名科技雜誌《連線》(Wired)刊載一篇題為「我在一家半導體廠看到神的容顏」(I Saw the Face of God in a Semiconductor Factory)的報導。她在3次請求下,終於能前往台積電參觀採訪,並在談話節目中提到,台積電在地緣政治和安全的重要地位,如何處於供應鏈的關鍵位置。Heffernan在報導中,記錄下台灣「護國神山」朝聖之旅,對台積電技術感到讚嘆,並指出台積電將幾乎一文不值的材料轉變成高價值的產物,且精準技術就好比從地球表面拿著手電筒要精準照射到月球上的50元硬幣。報導指出,2020年台積電進入全球10大最有價值企業排行榜中,如今市值甚至超越臉書母公司Meta與石油巨擘艾克森美孚(Exxon)。同時也是全球最大邏輯晶片製造商,生產92%最先進晶片,用於核武、飛機、潛艇與極音速飛彈。更重要的是,台積電生產全球三分之一矽晶片,尤其是用於iPhone與Mac的晶片。台積電台南18廠每6個月就為蘋果生產100 quintillion(10的18次方)個電晶體。作者認為,若台積電晶片從世界消失,每個新iPad、iPhone與Mac將立刻成為磚塊,這也是美國和台灣結成緊密聯盟的部分原因。台積電對人類來說是無形而又不可或缺。報導指出,這家幾近壟斷全球最佳晶片與服務的公司成為台灣「矽盾」,而這也許是20世紀現實政治最堅固的人造物,若是強奪台積電,等於是宰殺會下金蛋的鵝。作者形容台積電是她見過,少數人們會熱情談論全球化的地方之一,具備全球商業高度,相當務實,並在全球範圍內,與同樣具有法治、公平正義感、人權價值的國家,建立互利互信關係。該文提及,台積電工程師起薪每月5400美元(約新台幣16.4萬),以台灣標準來看,薪資不錯。Heffernan也拜會了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劉德音表示,讓台積電的科學人員與眾不同的特質,在於好奇心與毅力:「我告訴我的工程師,『要像個原子大小的人』來思考」,還引用聖經箴言的一段話,「將事隱祕乃神的榮耀,將事察清乃人的榮耀」。
台晶片突圍戰1/宣明智大膽預測:未來5年台IC設計市佔衝5成 「台灣將成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
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與《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來台對話,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推新作《晶片對決》,美中晶片大戰中台灣安危再掀話題。CTWANT記者特別專訪宣捷集團創辦人、聯電(2303)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他犀利預測,「未來5年,台灣IC設計全球市占率將達50%,台灣將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美中晶片大戰中,美國以半導體先進製程「集中」台灣及台積電,有來自中國的地緣政治風險,一面對中發出晶片禁令,一面自建半導體產能,強邀台積電赴美設廠。儘管張忠謀反對赴美設廠,但台積電還是去了,且設廠成本從比在台灣高出50%,上修到一倍,先進製程也從5奈米提高到3奈米,甚至未來還會有2奈米,推翻原先說的先進製程留在台灣的說法。在這場大戰中,台灣儼然「被選邊站」,引發社會憂慮「矽盾」是否遭毀?張忠謀16日在與Miller對談中,曾再三質問,「美國友岸外包政策為何沒有台灣?」「為何說台灣是個危險的地方?」張忠謀的大哉問,Miller並沒接招答話。不過,71歲的半導體產業老將宣明智受訪時,從全球半導體業的現況盤點中,直指台灣要建立第二軸線,作為「自保」之道。 「台灣的晶圓代工、封裝測試的全球市佔率都超過50%,現在台灣IC設計的市佔率是24%,如果這三者的市佔率超過50%,我大膽地預測,未來5年,台灣IC設計的全球市占率將達到50%,當晶圓代工、封裝測試、IC設計這三項技術都是占全球一半,台灣將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宣明智毫無膽怯地說。據WSTS(World SemiconductorTrade Statistics)2022年5月公布的資料,全球半導體產業從上中下游粗分為:IC設計、IC晶圓代工、IC封測,「台灣半導體目前最強的還是晶圓代工」。在IC製造方面,台灣全球市占率為62.0%,2021年產值達到609億美元,全球前10大廠商中,台廠有台積電、聯電、力積電、世界先進。另據TrendForce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的全球市佔率為64%、韓國為19%、中國9%、其他9%,2022年,台灣市佔率提升到65%,韓國微降到17%,中國維持在9%,其他為8%。在IC封測方面,台灣全球市占率為61.5%,2021年產值達到224億美元,全球前10大廠商中,台廠有日月光、力成、京元電、南茂、頎邦、華泰電。在IC設計業方面,台灣全球市占率為24.3%,僅次於美國,2021年產值達到401億美元,全球前10大廠商中,台廠有聯發科(2454)、聯詠、瑞昱。全球半導體之所以發展成現在台灣居重要地位的版圖,宣明智分析,「就是當時政府有看到這是對的東西,再加上我們一直往前進,去延伸技術、去應用。」宣明智認為,美國認為製造可以朝低成本的地方移動,但是半導體先進製程是不可以被取代的,而且需要跟技術源頭,同時也要與應用端連接在一起。(圖/台積電提供)這也成了美中半導體大戰中的最令人垂涎的肥肉,美國去年端出520億美元《晶片法案》,為要將美國當地的半導體先進製程產能市佔率從11%,回到昔日的30~40%,急著要把台積電拉過去。但台積電到美國設廠,美國就能如願達到三成市佔的目標?「就連華爾街的人,也看不懂這個東西(指半導體),不是太政治化就是太財務化,以為製造是可以被取代的,但是沒有想到,『先進製造是不可以被取代』,而且需要跟技術源頭,也要跟應用端連接在一起,才能發展成長。」宣明智說。台灣民眾及投資人則擔心,護國神山的技術會不會被美國偷學走?宣明智直白地說,「美國需要的半導體技術,不懂的人,看的是幾奈米,懂的人就知道說,IC的東西不只有幾奈米製程而已,你也要有幾奈米的IC設計,基本上就是一個配套的概念。」「對政治人物來說,他不會知道那麼多,而只是抓到一個題目,就在那邊講半天,但不見得是最重要的。」言下之意,就是不用過度擔心。那麼大國爭搶晶片主導權之際,台灣當如何自處?宣明智就著全球半導體的三本柱「IC設計、IC晶圓代工、IC封測」說,後二者市佔率早已過半,「現在要全力衝刺IC設計的發展!」台積電赴美設廠,讓美國以為有了先進製程就夠了,但這其實需要一個配套措施。(圖/翻攝自拜登臉書)依WSTS統計,全球前10大IC設計公司台灣有3家,宣明智認為有4家,一是IC設計公司就近掌握IC資源,因此可以跑得比較快,二是IC的應用跟很多國內技術發展可以銜接上,像是電動車、數位醫療,甚至智慧交通等,都可以相連。「基本上就是要多作國外的生意,多跟台灣的系統業者合作,就像車用市場,政府應該要鼓勵台灣汽車供應鏈,像是ADAS等,能多用台灣IC設計產品。」宣明智說。「就像尹啟銘部長的新書封面,中美兩國國旗在下,中華民國國旗在上,當中美持續擠壓,就會讓台灣上升的越快。」
美中晶片割喉戰2/美兵推台積電「先撤工程師再炸廠」? 台灣矽盾靠2奈米
每年到十月,兩岸局勢就因國慶日及中國兩會動盪不已,不同的是,今年在美國對抗中國科技大戰中,台積電(2330)躍身為台海危機中的「關鍵要角」,還傳出兵推腳本竟是:台海開戰時,先撤工程師再炸台積電,儘管只是傳聞,但已令全台141萬台積電小股東及台灣人傻眼。就在十月十日國慶日這一天,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0分鐘」節目播出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專訪,被問及「如果(台海)發生戰爭」,台積電怎麼辦?「它會被摧毀,一切都將毀滅」,「如果國家領導人確實以經濟福祉為優先考量因素,那麼避免攻擊台灣則是有可能的。」。這段訪談播出前,美國《彭博社》7日報導,不具名的美國官員透露,為防止中共武力犯台,美國白宮研擬各種應變計畫,最糟的情況下,美方將撤出台積電的工程師、再炸台積電,最新台海危機劇本儼然有了樣子。對此,知名分析師陸行之立刻開罵,「美國政府就算是台灣很重要的夥伴,憑什麼可以私自決定摧毀T公司設施,等同摧毀台灣整個半導體及科技產業的命脈?這些美國政客在胡扯什麼?」前立委郭正亮則分析,這意味者美國在布一個局,可能會讓台積電逐漸變成美國的公司。新劇本讓台灣投資人及民眾這個雙十國慶焦慮不安,蔡英文政府不是說台積電是台灣的「矽盾」嗎?台積電今年股價從最高點688元起跌,最低來到395元,市值蒸發超過7.5兆元。(圖/翻攝自台灣股票資訊網)矽盾(Silicon Shield)一詞出自於澳洲記者艾迪森(Craig Addison)在2001年於其作品「矽盾:台灣抵抗中國攻擊的保障」(Silicon Shield:Taiwan’s Protection Against Chinese Attack),當時艾迪森認為,台灣在全球資訊科技地位已是舉足輕重,就像之前1990年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部隊出兵伊拉克保護科威特的石油供應一樣。當時,台積電尚未成為晶圓一哥,不過前總統李登輝首個將台積電形容為「護國神山」。隨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地位日益重要,2019年,張忠謀做出了預警,「在和平時代,台積電就是安安靜靜做供應鏈的一環,但是當世界不安靜了,台積電就會變成地緣策略者的必爭之地。」如今一語成讖。在美國對抗中國的科技大戰中,台積電躍居關鍵性戰略位置。2021年11月美國陸軍戰爭學院一篇《戰爭想定的推估》論文,提到「broken nest」,覆巢之下無完卵,就是說如果中國要入侵,台灣可以自毀台積電做威脅,好讓中國不會再對統一感興趣,也就是「焦土戰術」。當時看到此文的宅神朱學恆形容「太誇張了」。前立委郭正亮也說,如果台海發生戰爭,這是美國的最下策,保不住才摧毀掉。此文成了年度熱門下載論文之一,也引起中國注意,同年12月,國台辦回應表示,「台積電不是中國尋求統一的原因。」但這份澄清,沒有澆熄美國政壇及媒體對台海戰爭推定論的熱情,尤其今年俄羅斯及烏克蘭開打後,台海兩岸關係就成了各界新焦點,甚至傳出,中國要對抗美國的制裁,其中一項辦法就是拿下台積電。也因此,張忠謀及董事長劉德音頻頻受訪說明。今年4月,張忠謀在美國霍普金斯學會活動中曾公開指稱,在美國生產晶片是昂貴、浪費且又徒勞無功,因為在美國生產晶片的成本比台灣高出50%,再加上美國也沒有足夠的半導體人才。至於對於台海戰爭風險,張忠謀則認為,不太可能發生,就算萬一開戰,相較於晶片可能因此短缺,但美國還有更多其他的事要擔心。對於美國輿論認為如果台海發生戰爭,美國將毀台積電、撤離工程師,前立委郭正亮說, 這是美國的最下策,保不住才摧毀掉。(圖/美國戰爭學院提供、報系資料)8月2日這一天,台海局勢有了新動盪,一早,劉德音接受CNN「全球公共廣場」專訪公開,指出台海一旦發生戰爭,將打亂全球現有秩序,透過武力拿下的台積電也將無法運作,因為從材料、化學品到設備等,都需要歐洲、日本、美國等供應商合作,台積電不能單獨營運。當晚,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率大隊人馬飛旋風式訪台。短短不到一天,惹怒中國,開啟美中台關係升溫模式,共軍對台演習動態立刻成了國際社會新焦點,而劉德音的受訪,像是配搭好的。緊接著,美國政界輿論界對台海戰事的台積電兵推劇本,越描越有樣。對於美國的兵推劇本,國防部長邱國正12日在立法院備詢時否認此事,台灣經濟部則強調,台灣長期建立的半導體供應鏈與基礎設施複製到其他地方,即使耗費巨資,也「幾乎不可能」,台海穩定與安全就是最好的供應鏈投資。全世界對於台灣半導體有多依賴?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分析指出,目前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的市佔率超過50%,如果細分製程來看,台積電10奈米市占率達69%,7奈米更達78%,莫怪台積電會成了美國兵推腳本的主角。面對眼前詭譎局勢,「台灣要做的事,就是要持續發展半導體產業,把技術做到最先進,尤其是現在台積電在新竹的2奈米技術,唯有讓台灣技術做到最領先。」財經專家黃世聰提醒,「如果某一天不是最先進了,台灣就沒有人要了。」矽盾(Silicon Shield)一詞出自2001年澳洲記者艾迪森(Craig Addison)之作品Silicon Shield:Taiwan’s Protection Against Chinese Attack)。(圖/翻攝自Craig Addison推特、翻攝自讀冊官網)
台積電法說 大砍今年資本支出
美國持續祭出禁令封殺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發展,受到中美晶片大戰不確定因素影響,以及通膨影響終端需求,有矽盾之稱的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也保守看待未來前景,對未來投資更加謹慎,昨日召開法人說明會中,確定大砍今年資本支出10~18%,由年初規畫的400至440億美元,一路下修至360億美元。這是台積電第2度下調今年的資本支出,至於明年的資本支出則由於目前變數仍多,要明年1月才能公開。不過法人認為,台積電法說會雖未明確提及明年展望,僅是稍微提到明年會有衰退,但2度下修今年資本支出,也意味台積電正為比預期更廣泛的衰退做準備。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昨日法說會指出,終端手機與電腦需求疲弱,客戶進行庫存調整、遞延量產,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預期半導體庫存在第3季達到高峰,第4季起下滑,台積電產能利用率也將在第4季與明年第1季下滑。不過,魏哲家強調,公司營運波動性較產業小,因技術優勢及產品差異化,完整捕捉高速運算平台,緊密的客戶合作,明年保持成長、未來幾年營收年複合成長率15至20%。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對台積電下修資本支出、調降產能利用率表示欣慰,「是行業利空出盡的重要指標之一」,他認為公司雖沒明言2023年的資本支出,但決定更小心投資;他認為台積電明年成長率要達到15至20%,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更別提還有美國《晶片法》等圍堵中國半導體禁令,也將影響台積電表現。研調機構桑福德伯恩斯坦(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師Mark Li表示,美國規範目前僅適用在AI和超級電腦所應用的高階繪圖處理器,對台積電2023年的營收影響估計將低於0.5%。但禁令未來若進一步升級,擴大適用範圍至整體資料中心的中央處理器和繪圖晶片,最壞情況下,可能衝擊台積電2023年營收5%。不過昨日法說會,台積電第3季繳出優於市場預期的好成績,毛利率高達60.4%,稅後純益率則為45.8%,每股盈餘(EPS)為10.83元,儘管持續通膨帶動成本增加,強勢美元加上7奈米及先進製程對營收貢獻高達一半推升表現。台積電昨日股價來到395元、2020年7月來新低,公司是否計畫啟動庫藏股?台積電發言人黃仁昭說,公司的現金要用於繼續投資,才能夠回報投資人,台積電今年股東人數大增至141.88萬人。
打造韌性國家 民眾黨團籲:實質提升防禦和經貿實力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張其祿、總召邱臣遠今(12)日舉行記者會,提及總統蔡英文於10日發表的國慶演說中表示將聚焦經濟產業、社會安全網、民主自由體制及國防戰力打造「韌性國家」一說,認為此言論與台灣民眾黨主張不謀而合,樂見蔡總統聽見在野黨的呼籲。民眾黨團指出,近年蔡政府執政成績,外交緊迫、內政失靈、憲政危機加劇等種種問題浮現,蔡政府必須認真面對及改變台灣的困境,實質提升防禦能力與經貿實力,並與周遭國家保持良好互動,維護民主自由與民生經濟,才能真正打造「韌性國家」,應以民為先,別只顧著選戰。立委張其祿說,韌性國家必須鞏固「經濟產業」,堪稱台灣「矽盾」的半導體產業,是經濟安全的重要產業,在台灣今年1至8月外銷出口超過新台幣9.55兆元中,積體電路出口值就達到3.72兆元,佔了近4成出口量,近年卻飽受電力供應不穩的風險。另一方面,張其祿指出,半導體是勞動力密集產業,但台灣在這方面的人力供給也是問題,育才、攬才、留才和聚才皆不利,即使政府「少子女化對策計畫」總經費高達4851億元,生育率仍持續低落。「怎麼好意思用社福預算灌水當作政績?」張其祿表示,蔡總統曾說過「明年社福支出突破7000億,再創歷史新高」,但其中是包含了撥補勞保基金450億、新增後疫情防治經費658億、增列健保基金撥補240億元;而紓困預算其實仍有623億元未使用,明年度防疫預算卻又多編列了658億元。「民進黨自稱最挺青年,卻未善待年輕人」,邱臣遠表示蔡英文2015年競選總統時提出4大青年政策,如今年輕世代卻困在「四不一沒有」的窘境,面臨找不到工作、賺不到錢、存不到錢、買不起房、沒有未來等問題。邱臣遠指出,政府除了應強化「國防戰力」韌性,為避免情勢誤判,也應持續嘗試與中國大陸溝通對話,並同時強化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上的競爭力,增進印太等區域理念相同國家的交流,共同創造彼此互利基礎與合作領域。期待蔡總統在接下來的任期,以誠意及國家永續發展為前提,用智慧找出利於國家的發展策略。
歐洲議會通過台灣海峽情勢決議案 總統府:誠摯感謝
歐洲議會以壓倒性多數表決通過「台灣海峽情勢決議案」,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16)日表示,對於歐洲議會再次以具體行動展現跨黨派力挺民主台灣的友好力量,總統府表達誠摯感謝。針對歐洲議會以424票贊成,壓倒性多數通過「台灣海峽情勢決議案」,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天表示,這次的決議案不僅譴責中國的挑釁軍事行為,展現歐洲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高度重視,也再次重申促請歐盟迅速啟動「台歐盟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準備工作,並建議歐盟應該展開與台灣互惠的供應鏈韌性合作,強化台灣的「矽盾」,保障台海安全。強調民主台灣的生活方式,應該是由台灣人民決定。張惇涵表示,這是繼去年十月通過的「台歐盟政治關係暨合作」報告後,再次就強化台灣與歐盟雙邊關係提出26項建議,持續鼓勵台灣與歐盟在廣泛領域應該深化交流合作,也明確表示會持續強化雙方的互訪及交流。張惇涵表示,作為理念相近的夥伴,台灣會持續推動「強化歐洲鏈結計畫」,與歐盟建立更堅實的夥伴關係,期待能加速推動「雙邊投資協定」,攜手維護台海及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共同打造具有韌性的民主連線。
拚台灣第2座護國神山 能源週SEMI催生「綠盾」護衛「矽盾」
隨著11月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落幕後,淨零碳排成為世界各國能源發展一致的共識,台灣在2025再生能源占比20%的目標下,關係國家發展的能源議題成為關鍵,帶動今年「2021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參展廠商數量與攤位數都增加,成為歷屆規模最盛大的一次。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 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認為淨零轉型對台灣的重要性,特別是台灣經濟高度仰賴對外貿易,不論是從供應鏈角度,或是永續責任,還是產品競爭力等,淨零轉型是台灣與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議題。SEMI繼台灣成為全球「矽盾」之後,目前也全力協助,要促進台灣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增加綠電供需串接,為台灣打造第二層「綠盾」,助攻台灣淨零轉型。曹世綸分析,再生能源與半導體有高度的關聯性,因為這個產業就是對再生能源需求最大的。SEMI 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SEMI從推動能源產業自太陽能光電開始已經有10多年時間,在產業環境、趨勢發展、能源議題等因素下,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發展。(攝影/馬景平)其次,如果我國的再生能源能成為新的巨大產業鏈,不僅能成為半導體產業最堅強的後盾,護衛半導體產業,成為「矽盾」,這樣也能為台灣打造另一個護國神山;台灣再生能源的產業也能由自用的內需,從亞洲開始逐步推展至世界各地,建立新的產業鏈,這些創始的本土業者也就從本土晉級國際。本屆展覽,包括風電、太陽能、儲能、氫能等綠能相關的廠商,共188家參展,使用攤位數為700個,相較上一屆126家、539個攤位數相較,在家數及攤位數上是雙成長。聯合再生能源董事長洪傳獻指出,台灣淨零轉型的關鍵除了再生能源的創能外,進一步結合儲能系統發展及智慧電網的投資,將能確保及穩定台灣能源及產業的發展。哥本哈根風能開發彰芳暨西島離岸風電計畫執行長 Dennis Sanou認為,台灣作為亞太離岸風電發展的先驅,逐步建立起的產業鏈深具未來出口亞太市場的潛力。富崴能源董事長胡惠森表示,隨著再生能源產業發展,也將帶動綠電交易的需求,推動綠電交易進入自由市場,對台灣能源結構轉型將深具里程碑意義。
打造護國群山 綠委籲屏東科技園區設火箭產業
立法委員鍾佳濱今(9)日總質詢中,要求行政院長蘇貞昌承諾,由包括科技部在內的各部會都要超前部署、增加規劃太空發展預算,打造「護國群山」,並在屏東科學園區,打造太空發展產業鏈;他也提出,應擴充海纜登陸站、廣納國內外業者,讓台灣取代香港,成為「國際數據港」。鍾佳濱說,現役全球火箭發射中心共11個,大多數為國家軍用發射場,多設立於緯度低、靠近赤道的地區,原因是緯度低,地球自轉速度較快,可節省火箭燃料,而屏東、台東是面對太平洋的海景第一排,是絕佳的發射地點,屏東科學園區則將成為最鄰近發射基地的科學園區。鍾佳濱指出,2019到2028年間將有8500顆小型衛星需要發射,每年至少發射850顆,而發射服務是太空產業的火車頭,一旦掌握發射,就掌握了規範制定權;未來衛星若從台東發射站升空,商用火箭最後的檢測、組裝可能落在屏東科學園區,在每週都有火箭發射的情況下,累積的檢測、發射經驗就會成為引領國際規範的有力基礎。「經濟部、教育部等部會為了帶動產業鏈和人才培育,也應超前部署編列預算,讓屏東的太空產業,成為下一個矽盾。」鍾佳濱說,台灣預計在10年內投入每年25億元發展太空產業,但太平洋周遭國家的印尼、澳洲、韓國投入的經費是台灣的2.5到6倍;鍾要求科技部寬列預算發展太空業,以呼應蘇貞昌所提出的「從護國神山到護國群山」。鍾佳濱另外指出,國際數據傳輸所依靠光纖的海纜,共有21條越太平洋海纜,其中12條經香港上岸,佔57%;但在香港這個數據轉運站遭赤化情況下,台灣重要性大幅提昇,此時更應把握機會,擴充海纜登陸站、廣納國內外業者,建立西部光纖廊道,並追加東岸戰備道等必要基礎設施,讓台灣取代香港成為「國際數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