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員
」 川普 研究員 人類![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95810/sm-82b21b9ab72e798ef78859a28537967f.jpg)
側翼人財兩得1/出軌牙醫網紅史書華稱非民進黨 實則「親」綠
罷免國民黨立委葉元之的領銜人史書華日前遭揭露出軌,外遇對象張偉倩是一名語言治療師,其實就是民進黨新北市議員張嘉玲的胞妹。藍營人士批評,史書華號稱非民進黨人,但不僅擔任綠營側翼大發團購財,這次爆出外遇到象也是民進黨民代的家人,人財兩得,都靠民進黨。史書華外遇對象張姓語言治療師(右1)是民進黨新北市議員張嘉玲4個兄弟姊妹中最小的妹妹,在競選期間也常陪同拜票。(圖/讀者提供)知情人士指出,史書華為親綠網紅牙醫,外遇對象張女的家庭也充滿綠營色彩,兩人於2014年「太陽花學運」期間認識,一拍即合,之後便保持聯繫,隨著時間的累積,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也愈來愈緊密,史書華更曾帶著與前妻所生的小孩,前往接受張女治療。史書華多次在臉書貼出張女贈送的禮物放閃,稱張為「粉絲」,也秀出張所寫的瞹眛字條,上面稱史為「全台最好吃的醫師」,還意有所指地說「素食者不能吃」。史書華在臉書上放閃,貼出張女贈送的禮物,附上的卡片以瞹眛雙關語留言「給最好吃的醫師」。(圖/翻攝自史書華臉書)新北市議員張嘉玲(49歲)原任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研究員、民主進步黨婦女部主任、蔡英文總統競選總部婦女部主任、前立法院長蘇嘉全辦公室主任,蘇嘉全轉任總統府秘書長後,張嘉玲則追隨成為辦公室主任。張嘉玲是家中老大,除了老么張偉倩外,還有弟弟、妹妹各一人。2022年,民進黨舉辦新北市第六選區(中和)議員黨內初選,當時盛傳民進黨時任市議員張志豪原本屬黨內英系成員,但卻轉到湧言會旗下,引起英系高層不滿,遂派張嘉玲參與初選,有意在「4搶3」的初選中擠下張志豪。雖然初選結果,張嘉玲與張志豪均過關獲得黨提名,正式選舉開跑,這段期間張偉倩也經常陪姊姊拜票跑行程,最終張嘉玲在11搶6的議員選舉中以第6高票當選,張志豪票數緊接在後,不幸落選。網路政論節目《打綠班晚點名》主持人謝克洋說,這些綠營側翼,各個號稱「不是民進黨的」,事實上他們跟綠營的關係非常深厚,不僅僅會常常聚餐吃飯飲酒作樂,甚至連外遇對象都是民進黨公職民代的家人。他們靠著親綠的言論賺了不少錢,一方面打著愛台灣的名義,另一方面又從對岸淘寶進口貨物,在台灣貼牌轉賣後謀取暴利,把台派支持者當韭菜在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6/395126/sm-3fa01ede81848858822b0753b0b8729b.jpg)
總統「院際協調權」是什麼? 由來、爭議一次看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7日表示,為因應國內外政經局勢嚴峻挑戰,10日下午3時,依據憲法賦予的權責,召集五院院長在總統府會商國政,增進「院際協調」與合作,也希望透過國政會商,以人民福祉為優先,建構五院溝通橋梁,凝聚朝野共識,讓國政順利推動什麼是總統「院際協調權」?「院際協調權」,是憲法賦予總統的權力之一,依據《憲法》第44條規定,「總統對於院與院間之爭執,除本憲法有規定者外,得召集有關各院院長會商解決之」。這是為避免各院間極可能產生之摩擦衝突,乃授權總統以國家元首之尊,出面調節,定紛止爭。哪任總統行使過「院際協調權」?2000年10月,陳水扁總統執政時期,無預警宣布停建核四,引起在野黨反彈,他原定在當年10月31日召開院際協調會議,遭時任立法院長王金平反對;2014年3月,馬英九總統執政時,立院審查「兩岸服貿協議」引爆太陽花學運,也遭到王金平反對。也就是說,憲政史上2任總統均未成功行使「院際協調」。「院際協調」的由來釋字第419號解釋文:與法國學者有關法國政治學家康士坦丁(Benjamin Constant)曾提出的國家元首「中立權」,所以當各政治部門有衝突時,國家元首應出面協調、解決問題。而《中華民國憲法》的主稿人張君勱便參考了這種概念。而所謂元首權(pouvoir royal)又稱中立權或調和權,乃19世紀初年法國學者為維持在君主立憲體制之下,君主作為國家元首所保留之少許權力所提倡之學說。「人民民主集中制」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五權憲法」,係基於「權能區分」理論設計,國民大會具有代表人民管理、監督政府的政治權力,類似當時的「人民民主集中制」,而總統是由國民大會選出,因此有憲法第44條院際協調權。對於「院際協調」的質疑釋字第419號解釋文元首之中立權或調和權與日後代議民主政治發展之實情不符,而受批評為人為設想之名詞,且憲法學者亦有認為無論國王或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政治上調和鼎鼐本無待憲法規定,可謂事物之本質者。中立權是否已成為現代國家憲法上之建制,猶有爭論,並未形成普遍接受之權力分立理論。中研院法律學研究員黃丞儀總統在憲法本文裡面的權力很多都是儀式性的,實質的國家治理交給「五院相維」,尤其是行政院和立法院的相互負責。從而,這個「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就有了扮演「公親」的空間。九〇年代歷經幾次修憲後,總統已「公親變事主」了,可以直接任命行政院院長,不需經過立法院同意。基本上就是行政院長的「老闆」。行政院在這個意義上,不對立法院負責,已經偏離了憲法本文的設計。台灣從去年大選完到現在,最主要的爭議就是3個主要政黨在國會的激烈衝突。要協調,也應該是政黨之間進行協調,「此時,總統作為民進黨黨主席,也是行政院院長的任命者,要跳出來協調,而懇談對象又不包括各政黨的主要負責人(除了他自己)。這樣的「院際協調」,究竟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恐怕只是把櫥櫃裡面的古董拿出來,用雞毛撢子清一清,和客人喝完咖啡後,再放回櫥櫃裡面繼續擺著吧?」台大國發所所長、前大法官被提名人劉靜怡「總統院際調解權抗惡法?到底是多沒招了,才需要用到這種盲腸條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94235/sm-5269bf06b1abcf0393e3f7df446ab812.jpg)
DeepSeek開出52職缺 起薪9萬「最高年薪700萬起跳」
在農曆春節期間,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可以說是撼動全球AI領域。而在中國農曆春節連假的最後一天(4日),DeepSeek在人力資源網站上發布52個職缺,其中多數正式員工起薪約在人民幣2萬元(折合新台幣約9萬元),而「深度學習研究員-AGI」的年薪則高達154萬元(折合新台幣約700萬元)。根據網站資料顯示,DeepSeek所釋出的職務,其中包含深度學習研究員、核心系統研發工程師及資深UI設計師等領域,工作地點則分布於北京和杭州等地。從網站上可以看到,DeepSeek 採用「14薪(12個月薪水+2個月獎金)」的薪資模式,多數正式員工月薪起薪在人民幣2萬元以上,「深度學習研究員-AGI」職位月薪介於人民幣8萬至11萬之間,年薪最高可達人民幣154萬元。而核心系統研發工程師年薪可達人民幣126萬元,大模型全棧工程師的年薪則為人民幣112萬元。其他職位,像是深度學習研發工程師、資深UI設計師則在人民幣98萬元左右。除正式員工外,DeepSeek還面向應屆畢業生招聘實習,其中AGI大模型實習生的日薪在人民幣500元到990元之間。據了解,DeepSeek的團隊規模不到140人,工程師和研發人員多數來自清華、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及北京郵電大學等頂尖學校,年齡普遍在35歲以下一名負責大模型領域挖掘高端科技人才的獵頭表示,DeepSeek對人才的核心要求是「年輕高潛」,大多是在找尋生於1998年左右、工作經驗不超過5年,聰明、具有理工科背景強且經驗尚淺的員工。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1985年出生於廣東湛江,從小學業成績優異,小學六年級時便通過考試被吳川一中錄取。2002年,17歲的他以高考狀元成績進入浙江大學本科就讀電子信息工程專業,2007年進入浙江大學研究生院主攻信息與通信工程。2013年,梁文鋒與浙大同學徐進共同創立杭州雅克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年後成立幻方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利用數學和人工智能進行量化投資,並在2021年達到千億資產管理規模。2023 年,梁文鋒成立DeepSeek,宣布正式進軍通用人工智慧領域,專注於打造真正接近人類水平的AI技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94231/sm-94b21488cb44815e1c86d113ec1e8328.jpg)
日本流感藥「生產總量充足」卻斷貨? 專家曝原因:儲存問題
女星大S(徐熙媛)過年期間與家人到日本旅遊,卻因流感併發肺炎逝世,享年48歲,消息引起各界關注。據悉,目前日本全國47個都道府縣中,已有40個地區達到「流感警報水平」,更有部分醫療機構和藥房的抗病毒藥物短缺,有觀點認為,部分機構是因過量訂購才導致庫存分佈不均,而為應對下一次疫情,日本政府應採取相應措施。根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報導,2025年1月上旬,日本製藥公司澤井製藥就曾通知醫療機構,將暫時停止出貨流感治療藥物「達菲」(Tamiflu)的學名藥,原因是需求量激增,儘管在年末年初工廠仍在持續運轉,產能依舊難以負荷。由於學名藥供應中斷,生產原廠藥「達菲」的中外製藥也不得不限制出貨。鹽野義製藥的「速福達」(Xofluza)以及第一三共的「Inavir」等藥品也採取了供貨調整措施。由於患者數量持續增加,藥品供貨受阻,部分醫療機構出現了庫存耗盡的情況。報導指出,當一家製造商的供應中斷時,訂單會迅速湧向其他製造商,導致生產跟不上需求,並引發連鎖式的出貨限制。這次1月流感藥物供應受限期間,許多製藥企業無法滿足暴增的訂單,只好採取「限定出貨」措施,僅向部分交易夥伴供貨。而日本製藥業通常採用「批次生產」模式,按照一定數量進行批量生產,從製藥、包裝到品質檢測,每個階段都須按照批次進行,因此即使決定增產,也需要1至數個月才能完成出貨。然而,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截至今年1月12日的一個月內,日本流感感染者約為680萬人,但同期醫藥批發商向醫療機構等供應的流感治療藥物數量達到了約1070萬人份,「整體來看,藥品供應量是充足的」。神奈川縣立保健福祉大學的高級研究員坂卷弘之認為,「大型藥店等採購能力較強的機構可能訂購了超額藥品。」有些機構在庫存剩餘的情況下,可以將藥品退回批發商或生產企業,但退回的藥品往往無法滿足國家規定的儲存標準,讓很多藥品仍在有效期內也會被廢棄處理。隨著流感感染者數量的減少,早在1月中旬流感藥物就不再短缺,但為了避免今後在傳染病流行期間再次出現類似問題,《日經》呼籲當局應採取以下措施,包括「改變醫療機構和藥店的過量訂購行為」、「政府支援製造商確保庫存」。《日經》表示,針對流感等季節性傳染病的治療藥物,關鍵在於流行開始前能儲備多少庫存,但由於儲存成本較高,製造商通常會根據當季的預期消耗量來控制生產。此時,如果政府能夠補貼儲存成本,製造商將能夠更早擴大生產。加上要是醫療機構和藥店能嚴格執行「先使用生產日期較早的藥品」,也能降低藥品因過期而被廢棄的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4/393884/sm-7d629c9d919710f00183a17996635c11.jpg)
衛福部醫事人員與助理違法洩HIV病歷 2人遭緩起訴+罰11萬元
衛福部台北區管制中心一名翁姓醫事人員利用職務之便,違法查詢HIV患者病歷,將資訊洩漏給友人。士林地檢署調查後,認定翁男與協助查詢的助理研究員均觸犯「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及《個資法》,考量2人坦承犯行且深具悔意,裁定緩起訴處分,需支付公庫共11萬元。根據檢方調查指出,當時任職於台北區管制中心的翁姓醫事人員,2022年3月10日因友人請託,要求負責愛滋病防治業務的陳姓助理研究員協助查詢何姓病患是否感染HIV等資訊。陳女明知HIV病歷屬於隱私個資,仍違法利用查詢權限,透過HIV追蹤管理系統輸入何姓患者姓名及身分證字號,取得相關資訊後,口頭告知翁男。翁男再將資訊手寫在紙條上,並於當天晚間交給張姓友人。法務部廉政署調查人員比對HIV系統的查詢紀錄,發現陳女當日確實曾登入系統,查詢時間與翁男洩漏資訊的時間相符。檢方掌握翁男手寫的病歷資訊紙條,結合張姓證人的供詞,確認2人行為屬實。偵訊時,翁男與陳女坦承犯行,深表悔意。檢方認定2人違反刑法第132條第1項「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及《個人資料保護法》第44條、第41條,考量2人未造成重大損害,決定予以緩起訴處分,翁男需於6個月內支付8萬元、陳女支付3萬元給公庫,緩起訴期間1年,若無再犯,則不予起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93531/sm-006830310e048be88dce4ac5310853d3.jpg)
AI新視力2/華碩眼鏡預購秒殺+宏達電2.3億美元賣XR 蛇年台廠供應鏈百花齊放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掀起的AI應用旋風,一路從伺服器、機器人,讓台股多家供應鏈接連大漲。輝達在1月2日表示,已向美國專利局申請一項名為「無背光增強現實數位全息技術」的AR(擴增實境)眼鏡專利,使市場目光轉向智慧眼鏡概念股。「之前華碩(2357)有一個智慧眼鏡,開放募資預購,很快就被秒殺了,到了百分之3千的達成率。」大華國際投顧分析師阮蕙慈說。華碩今年推出AirVision M1穿戴式顯示器,用眼鏡來當螢幕,號稱可看到100吋,只要連接手機或電腦,就能在外面辦公、玩遊戲,在募資平台嘖嘖上賣出超過400台,農曆春節出貨。華碩全球副總裁暨顯示器事業部總經理邱耀輝表示,「現在的光學技術跟穿戴設計已經發展到一個時間點,正好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又兼顧商業及技術可行性。」目前手機裡有AI功能,約兩週就更新一次,智慧眼鏡也可扮演AI輸出輸入的角色。華碩今年推出AirVision M1穿戴式顯示器。(圖/報系資料、翻攝自嘖嘖官網)鴻海(2317)去年底也宣布與英國Porotech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進軍AR眼鏡領域,以Porotech領先的氮化鎵(GaN)技術,結合鴻海MicroLED晶圓製程,從封裝到光學模組打造一站式垂直整合服務,滿足微型顯示晶片及AR眼鏡的生產需求,打算在台中建立MicroLED晶圓生產線,最快2025年第4季就會投入量產。業界認為,電子廠搶進AI功能、連結手機及眼鏡的產品,主要是瞄準未來蘋果、輝達的訂單,因為眼鏡裡有大大小小很多相關的零組件,台灣廠很多都能做,且這一行毛利相對高。台經院資深研究員曾俊洲表示,MicroLED用的背板有從PCB到矽基板,若用到TFT玻璃,這塊難度較高,目前主要能量產的廠商像是錼創科技-KY創(6854)。MicroLED概念股中,錼創股價去年9月還在70多元,今年1月22日封關日已到213元,其他如富采(3714)、宏齊(6168),「最近可以看到,都在反應這樣的題材。」阮蕙慈說。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這領域與主打低價的中國產業鏈來比,還有一到兩年技術領先差距,可以好好把握、並拉開差距,最重要的還是降低成本。阮蕙慈也舉例,在光學鏡頭來說,包括玉晶光(3406)、揚明光(3504)、大立光(3008)、中光電(5371)等都跟鏡頭相關,鏡片上面的鍍膜有采鈺(6789)跟精材(3374),IC設計除了高通之外,聯發科(2454)當然會往這裡走,聯發科還有旗下的小金雞達發(6526)是做音訊的;網通方面有瑞昱(2379)、義隆電(2458)、天擎(6708),對話時用的揚聲器,有驊訊(6237)、鈺太(6679)、美律(2439)等,無線模組有海華(3694)、天擎。也可以先從打入Meta供應鏈的廠商看起,華冠投顧分析師賴昇楷表示,Meta新一代智慧眼鏡供應鏈的IC設計是驊訊,機光電整合是英濟(3294),固態電池為興能高(6558),眼球追蹤系統是達邁(3645),微型攝影機感測器是采鈺;也可鎖定作「眼球追蹤系統」的聯亞(3081),或是「微型攝影機感測器」的原相(3227)等。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展示XR Elite。(圖/報系資料照)這波智慧眼鏡漲勢中能見度最高的,就是昔日股王宏達電(2498)。宏達電由台塑創辦人王永慶之女王雪紅創立,曾以手機品牌hTC高居安卓系統4成市佔、股價2011年一度衝上1300元天價,但後來不敵中國品牌機海戰術,2017年將手機代工業務等以11億美元賣給Google。宏達電轉而瞄準穿戴式裝置與元宇宙產業,第一代VR(虛擬實境)頭盔「VIVE」2016年出現,售價799美元,用來玩遊戲,但就連現在新的蘋果頭盔Vision Pro都賣不動,宏達電因而連虧26季,股價一路從2021的90多元跌到去年底的41.25元,但今年1月中突然開始衝高,22日封關日收在59.2元,1個月暴漲37%。儘管當時宏達電未證實與輝達合作的市場傳聞,外界仍直接「腦補」宏達電能吃到輝達訂單,另有分析師提到,憑著宏達電跟Google合作關係,若一起做翻譯型智慧眼鏡,就能打遍天下無敵手。「問題是宏達電做得太早,之前的團隊已經走光了。」業內人士向CTWANT記者透露。英華達董事長何代水則幫忙緩頰,告訴CTWANT記者,高科技的東西都必須要有前面的鋪陳,「技術是會持續累積的,重點是要能熬到底。」然而封關後,宏達電在1月23日發重訊,宣布以2.5億美元、約新台幣81億元出售XR(延展實境)團隊與智慧財產權非專屬授權(IP)給Google,預估第1季完成。對此,外界質疑宏達電還剩下什麼?董事長王雪紅發給員工的內部信強調仍會保持「VIVE」品牌;法務長盧佳德表示,仍保留足夠人才,未來會持續發展相關業務。但業內人士感慨,這交易已談很久了,宏達電只留下長官,成為「人才農場」,此舉恐是為了炒股。仁寶董事長陳瑞聰也向CTWANT記者說,AR、VR相關產品仍然too far,要說產品真正到有量、還要很長一段時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7/393027/sm-632ce4d49bc14f5984b0d10d5d2b77f2.jpg)
一年過去了!全球多地爆地緣政治衝突 「末日時鐘」再度前進一秒
在2023年年初,運作75年的「末日時鐘」(Doomsday Clock)被調快到至23時58分30秒,距離「世界末日」僅剩下最後的90秒。2024年年初時,非營利組織《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Atomic Scientists)宣布則維持在倒數90秒不動。而如今有消息指出,由於2024年全球多地爆地緣政治衝突,因此末日時鐘再度前進一秒,時間來到23時58分31秒,距離世界末日僅剩下「89秒」。為了這前進的一秒,非營利組織《原子科學家公報》也列出目前全球的5大核心問題,詳細內容如下:核武威脅:戰略條約崩潰,戰爭風險升高印度新德里空軍戰略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賽提(Manpreet Sethi)警告,全球核武風險已升至冷戰以來最高點。俄羅斯已暫停履行《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 Treaty),甚至取消對《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omprehensive Nuclear Test Ban Treaty)的批准。此外,中國正迅速擴張核武庫,而美國則開始強化有限核戰的可行性,這種戰略錯誤恐使全球陷入危機。人工智慧與軍事化:AI參與致命決策的爭議來自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赫伯(Herb Lin)表示,人工智慧被應用於軍事決策的趨勢令人擔憂,尤其是在自動化武器系統(lethal autonomous weapons)上。這些技術可以在無人類干預的情況下,發動毀滅性攻擊。即便最後決定仍由人類作出,AI 參與決策的程度仍然引發重大道德與戰略疑慮。氣候危機:全球變暖惡化,應對政策仍不足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索科洛(Robert Socolow)表示,2024年已創下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極端氣候事件頻發,包括颶風、熱浪、乾旱和野火。然而,各國對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進展緩慢,甚至在政策層面遭遇嚴重阻力。索科洛甚至直接點名美國,表示氣候政策在美國2024年的選舉活動中幾乎未被提及,這顯示各國政府在應對氣候變遷的態度上仍過於消極,未能提供有效解決方案。生物安全:傳染病風險加劇,人工智慧可能助長生物威脅生命科學專家麥金尼(Suzet McKinney)警告,新興病原體與生物技術的濫用可能成為全球新危機。麥金尼認為,新冠疫情後,全球對於公共衛生建議的信任度下降,而各地實驗室數量增加,加上AI可能被用於生物武器的研發,進一步加劇了不確定性。麥金尼也呼籲,各國政府應加強生物安全管控,避免科技進步被惡意利用,帶來不可逆的災難性後果。國際衝突:烏克蘭戰爭與中東局勢惡化前哥倫比亞總統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表示,全球衝突不斷升級,無論是烏克蘭戰爭、以哈衝突,還是亞太地區的緊張局勢,都讓世界陷入極度不安定的狀態。桑托斯強調「各國必須正視這些危機,否則我們正在踏上毀滅之路。Cada segundo cuenta.(每一秒都很重要。)」據了解,末日時鐘是一個虛構的時鐘,最初是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雜誌於1947年設立,該時鐘每年一月進行一次評估,以此標示出目前世界局勢距離世界末日的時間,而午夜零點就代表著世界末日來臨。該鐘自設立以來,就已經距離午夜僅剩下7分鐘,但該時鐘前後被調整過25次,其中距離午夜時間最長的17分鐘是在1991年,而目前的89秒是最接近午夜的時候。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392572/sm-c6520b6ed43cf9d9253afd4a53addeb2.jpg)
年假到南投2/年節南投櫻花季 蔡培慧:賞花、飲茶、吃砂糖橘
前立委蔡培慧建議,民眾年假到南投「走春」,正好是賞櫻的好時機,除了魚池鄉的九族文化村之外,位在埔里的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園也是個好去處,當地的櫻花樹下有大片的草原,可以帶著野餐墊一面賞花、一面品賞南投特產的茶葉、咖啡以及砂糖橘。南投的淺山適合種植柑橘,也盛產比較小顆、甜份高的砂糖橘。(CTWant合成圖)蔡培慧曾任第九屆不分區立委、行政院中部辦公室執行長,2022年在民進黨南投縣長黨內初選中民調勝出,最終不敵時任國民黨立委許淑華;不久後,許淑華轉換跑道,當選南投縣長,蔡培慧在立委補選中擊敗剛卸任南投縣縣長的林明溱當選,成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以來唯一當選的民進黨立委。蔡培慧2023年再獲民進黨提名,角逐立委連任,面對國民黨籍縣議員游顥,又遇到前民進黨籍水里鄉長陳癸佑脫黨參選,在泛綠票源分裂之下,由游顥當選立委。蔡培慧卸下立委職務後重回學界,在南投縣的暨南大學擔任副研究員兼僑教及大陸事務組組長。蔡培慧介紹說,南投縣適合櫻花生長,過年期間正好是櫻花盛開的季節,從埔里到霧社、清境農場的路邊,都可見到花蹤,而九族文化村、日月潭與暨南大學都是櫻花密集的地方。尤其是暨南大學的櫻花種植在大草原上,花色配合綠色草地與湛藍天空,是拍照的絕佳景點,每年到了花季,都有不少新人前往拍攝婚紗照。「暨南大學是帶小朋友放電的好去處。」蔡培慧說,校園裡的大草原上不時有人放風箏,還有小羊與穿山甲雕塑,可以讓孩子奔跑玩耍,年假期間前往南投時,也建議攜帶野餐墊,坐在櫻花下喝南投的咖啡跟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園內除了種植櫻花外,也有廣大的草地,可以讓大、小朋友盡情遊玩,享受戶外活動。(圖/翻攝自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臉書)蔡培慧說,咖啡跟茶一樣,需要水氣才能生長得好,南投山區是最佳產地;另外,南投有最好的淺山(海拔1千公尺以下山區),適合種植柑橘,南投的砂糖橘比較小顆,甜份高,最難得的是酸度仍在,不失柑橘應有的香氣。過年到南投遊玩,也可以帶一些砂糖橘回去,既美味又有好采頭,無論是放在家裡還是作為年節拜訪的伴手禮,都很合適。砂糖橘農場:協農優質果園-劉應雄0980-188660國姓鄉福龜村福興巷14號橘祥如裕果園-陳宗裕0935-172585國姓鄉乾溝村中西巷13-1號茂盛果園-王茂盛0910-582808國姓鄉乾溝村中西巷18-2號豬哥亮百果園-楊廷彰0912-463253國姓鄉大旗村大長路655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5/392425/sm-18644e29aca15b0e21797de4ddbf510f.jpg)
日本3新生兒身亡「驗出伊科11型腸病毒」 政府展開調查
日本政府近日宣布,將在全國範圍內展開調查,以釐清「伊科11型腸病毒」(Echovirus 11)是否導致新生兒急性肝衰竭的嚴重病例增加。自去年夏天以來,關東地區已有三名出生不足一個月的嬰兒因感染該病毒後發生急性肝衰竭並不幸死亡。根據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的數據,這三名嬰兒經醫療機構檢測,均確診感染「伊科11型腸病毒」。該病毒通常被視為引起感冒的病原體,然而,若新生兒受到感染,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導致腦膜炎、心肌炎,甚至危及生命。由於感染伊科11型腸病毒的病例無需依法通報,因此日本國內的具體感染狀況尚不明確。然而根據傳染病研究所統計,去年該病毒的報告病例共計90例,其中包括輕症患者。去年是過去七年內唯一一次出現多例死亡病例的年份,這引發了醫學界與政府的高度關注。目前日本政府計劃在全國範圍內展開調查,以確定是否存在其他類似的嚴重病例或死亡病例。近年來,歐洲地區也曾多次報告新生兒感染該病毒後出現急性肝衰竭並死亡的案例。專家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該病毒是否發生變異,亦無法確定感染後的症狀是否變得更加嚴重。國立傳染病研究所的康吉太郎研究員表示:「透過後續調查,我們希望能夠釐清該病毒是否變得更具攻擊性,並進一步了解其臨床表現的變化。」針對伊科11型腸病毒的防範措施,神戶市西神戶醫療中心兒科主任松原安瀨提醒,新生兒及早產兒感染該病毒後發展為重症的風險較高,家長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他建議,「應勤洗手,並使用肥皂徹底清潔,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松原醫師的團隊曾於去年8月後治療了4名感染伊科11型腸病毒、年齡介於7至50天的嬰兒。這些嬰兒均因腦膜炎等嚴重症狀入院,但經治療後順利康復,未出現後遺症。他進一步指出,「該病毒過去主要引發夏季感冒,通常會導致2至3天的發燒後症狀消退。由於目前對於日本國內的感染情況仍缺乏詳細數據,因此難以評估是否需要更嚴格的防範措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6/391796/sm-332900a37b1be2e777582d3c622ad277.jpg)
預算攻防幕後1/新科立委首為總預算交鋒 部會強硬護航反被批越幫越忙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再創新高,比今年大幅成長近10%,立院新科立委首度為預算交鋒,奇招盡出。執政黨方面,未依往年慣例與在野黨團進行院會表決前的二輪「實質」協商,部會部長還直接開槓在野立委,警告政府關門,人民權益受損,還抬出大罷免恐嚇藍白委收手,少數黨立委態度居然更硬,昔所罕見。執政黨形塑砍預算造成「世界末日將臨」氛圍,壓力撲向在野黨,藍黨團預算後來刪減案從最早的3000案,最後僅提出約700多案,部會文宣費也未全刪,不如黨鞭傅崐萁最早喊得那麼狂,凸顯仍難免被執政黨的負面宣傳所影響。但藍營「回神」後,捉大放小,指標性爭議預算多未鬆手,例如各部會差旅費、文宣費、主管特支費都被大砍,仍讓高官們唉聲嘆氣。前綠委郭正亮爆料,據傳賴總統親自下令部長反擊在野黨,經長郭智輝甚至直接找藍營黨鞭傅崐萁理論,還講到吵架,讓助理看傻眼「真太有賴氏戰鬥風」。各部會拒低聲下氣與在野立委溝通,網路側翼火力也全開,在野反擊部會最近談總預算幾乎都是假訊息。包括財政部指統一發票獎項將減「剝奪民眾兌獎小確幸」,但國民黨團副書記長王鴻薇直斥,統一發票獎金是營業稅總額3%支應,屬法定預算,根本不能刪。國民黨強力監督總預算,引發總統府、行政院強力反彈,國民黨團副書記長王鴻薇則痛批綠營以假亂真,一個月內至少製造21則與國民黨刪減預算有關的不實謠言(圖/報系資料照)衛福部則喊出健保卡不能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更出面請藍白委別砍赴陸出差旅費「高抬貴手」,宣稱赴陸考察疫情對防疫很重要,沒料到卻越講越糟。原來疫情期間,防疫指揮中心曾盛讚羅盡職「夜半難眠」,還上網第一時間得知大陸武漢有疫情,讓衛福部通報聯合國防疫建功。但羅一鈞日前自爆,當初台灣派防疫專家到大陸武漢實地瞭解疫情後,回國通報才開始緊急防疫,凸顯赴陸旅費很重要,只是這段往事卻也令指揮中心當初的「造神」蒙上陰影。尤其,衛福部昔日痛批陸方隱匿疫情,如今卻改口陸方曾讓我方考察疫情,究竟孰者為真?衛福部不顧陸委會赴陸禁令堅持捍衛訪陸預算,難道也是綠營口中的「對岸同路人」?羅一鈞出面及呼保留衛福部疾管署出國及赴陸考察旅費預算,反引發更多質疑,圖為疫情期間,指揮中心嚴格管制在大陸國人返台,遭質疑藉防疫為由抹紅對岸,歧視在陸國人(圖/報系資料照)國民黨北市議員徐弘庭直言,政院明年度總預算首破3兆(3兆1325億),比今年成長9.8%,即使按照藍營原先刪減總預算規劃,刪減金額也不會超過3000億(三讀結果減列約2075億元,占總額6.6%),政院明年度也仍有高達2.9兆預算可運作,怎麼會關門。朝野為預算瘋狂交鋒,不僅刪除預算,連「凍結預算案」也被政院批判,海軍總部在立院表決預算提案前夕,發新聞稿直指潛艦預算若遭藍白大幅凍結,恐延宕後續艦籌獲期程「加劇敵我戰力失衡」,一毛錢也不能凍。但「凍結預算」其實是立委盼預算「double check」(再度確認)折衷作法,畢竟部份預算有爭議、但刪減可能會有後遺症,只要部會有善意、願提配套,最後多半能解凍,雙方就可找到「下台階」。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說,民進黨不能倒果為因,小英政府「14年分年度、一次編足7艘潛艦預算2,840億8,080萬元」既罕見爭議又大,國民黨內部原先主張將第一年預算20億全數刪除,理由是「只有潛艦先完成岸測、海測、戰測後再付錢才安全」,後來黨主席朱立倫擔心又被綠營扣紅帽而介入協調,最後才取得先凍結10億的折衷共識。軍事專家、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表示,不論國造或外購潛艦,都要盟邦配合。麻煩的是,美國海軍「鐵板一塊」,近年強烈反對任何柴電潛艦技術研發設備輸出,就怕阻礙核動力潛艦發展(柴電潛艦便宜)。但國防科技日新月異,川普又已上台,美對台政策可能有全新變化,他建議朝野應正視潛艦分批編預算興建,兩艘兩艘下單,別一次採購完畢,畢竟如何滿足國軍戰備需求才是重點,預算部份凍結,也不啻為力求潛艦預算真花在刀口上的一次機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8/391588/sm-438b9c8a693cc800fb3e2bd05b43d4ff.jpg)
700歲全台最大樟樹神木健檢結果出爐! 9成中空依舊健康
南投縣信義鄉樟樹神木(樟樹公神木)逾700歲,樹高約50公尺、胸高樹圍約16.4公尺,台大實驗林管處20日邀專家為神木健檢,透過應力波檢測,估算神木中空腐朽比例高達8、9成,所幸外殼仍算完好,維管束也保有運作能力,可以正常行光合作用,整棵樹還算健康,當地居民祈求神木能夠健康活超過千歲。台大實驗林管處20日為樟樹神木健檢,該處處長王亞男、副處長鍾立展、森林病理專家蕭文偉,還有林業試驗所副所長吳孟玲、林業保育署科長許賢斌、台大植物病理權威孫岩章、台大農業化學系主任許正一、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教授郭章信、中興大學農業推廣中心副研究員顏志恒及縣府官員與會。蕭文偉表示,樟樹神木樹高約50公尺,胸高樹圍16.1至16.4公尺之間,樹齡逾700年,蟲蛀、菌腐及樹身中空難免,每月都派員觀測、記錄,擬5年內每年邀權威樹醫師、病蟲害專家進行聯合會診,透過應力波檢測了解其樹身劣化腐朽的比例,採樣化驗根系範圍土壤。吳孟玲說,神木大部分都有中空問題,透過1公尺長鋼棒已難以估算中空腐朽狀況,因此以器材對神木做應力波檢測,用木槌敲打樹身產生回音,將音波透過蒐集器傳導到電腦裡,經計算機運算神木中空腐朽的狀況,估算神木中空腐朽比例高達8、9成,不過維管束保有運作能力,整棵樹還算健康。神木村長忻軍指出,樟樹神木就是村名的由來,神木挺過土石流,村民很關心神木的健康狀況,透過學者專家會診,針對神木面臨的病蟲害、菌腐、環境等潛在威脅,提出改善對策,一起看顧神木,讓這棵全台最大的樟樹神木,能健康活逾千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91586/sm-3cc9729e1ec8c1c6ced8341054c50aca.jpg)
台中野生「烏金」捕獲量銳減 今年僅4萬多尾
野生烏魚是台中重要的大宗漁獲,台中梧棲漁港去年捕獲11萬餘尾,為全國第一,但今年全國捕獲量銳減,梧棲漁港僅4萬多尾,每尾拍賣價300元,產值剩1300萬元。中市海洋資源漁業發展所21日指出,梧棲漁港烏魚捕獲量銳減,幸有養殖烏魚助攻,整體供貨應未受影響。烏魚有「烏金」之稱,每年冬至前後10日,必洄游抵達西部海域,由於烏魚從北向南洄游特性,野生烏魚肉質及油質遠勝養殖烏魚。依據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烏魚漁海況速報顯示,首波洄游烏魚群於去年12月10日洄游至馬祖東引海域。全國烏魚捕撈近尾聲,台中區漁會昨表示,今年烏魚來得較晚,截至目前梧棲漁港捕獲量約4萬3000尾,與前1、2年的11多萬尾相差甚遠,今年烏魚不分公母拍賣價每尾300元,因品質沒去年好,所以價格差不多。今年捕獲量銳減,若以拍賣價每尾300元計算,去年產值3557萬元,今年僅剩1298萬元,漁民也嘆「年終獎金」大幅縮水。水產試驗所沿近海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致銜表示,烏魚會隨大陸沿岸流洄游至西部海域產卵,今年受氣候影響,冬至後才洄游至西部海岸,且數量也較少,但馬祖海域較不受影響。張致銜說,去年全國烏魚捕獲量約30萬尾,今年僅20萬尾,因海洋環境動態與洄游烏魚漁獲量息息相關,目前狀況尚屬正常。台中市海洋資源漁業發展所指出,捕獲量雖減少,但因有養殖烏魚助攻,目前烏魚供貨量應足夠。魚販說,烏魚子拍賣價上等為每斤1200至1500元、中等為每斤800至1200元、其次為每斤600至800元,與去年差不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91583/sm-b671947507f06ffaa95405c0e30d1639.jpg)
從「碳倉庫」變排放源!北極永凍層融化 30%土地成暖化推手
隨著全球暖化導致永凍層融化,曾經可以儲存二氧化碳的北極苔原、森林和濕地,如今已有約3分之1面積轉化為碳排放源,成為加速暖化的關鍵因素。北極的變化對全球氣候調節機制構成重大威脅,學界呼籲需加強該區域的監測與研究。碳匯(carbon sink)是可以長期累積及儲存二氧化碳的倉庫,森林、土壤、海洋和凍土都有此效用,但近年已逐漸飽和。一項發表於《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的研究指出,隨著氣溫升高,永凍層逐漸融化,北極地區約30%土地已成為二氧化碳的淨排放源,當計入頻繁發生的野火後,比例會進一步升高至40%。永久凍土融化後會長出更多植物,碳儲量往往也會因此增加。然而,土壤解凍導致的有機物分解,也會釋放碳至大氣中。這一現象被稱為「永久凍土碳回饋」,是北極地區加速全球暖化的重要因素。研究共同作者、伍德威爾氣候研究中心(Woodwell Climate Research Center)首席研究員納塔利(Sue Natali)表示:「這是我們首次在如此大範圍內觀察到這樣的轉變」,她指出,北極的地景正在發生顯著改變,例如地面塌陷與植物生長增多的矛盾現象。北極生態系涵蓋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北歐國家和加拿大等地,土壤碳儲量接近全球土壤碳儲量的一半,比大氣高出數倍。研究主要作者維爾卡拉(Anna Virkkala)表示:「北極的碳儲量相當於巨大的倉庫,理想情況下應該被永久封存於地底」。學界警告,全球氣候變遷不僅改變了北極的碳循環,還對地球其他天然碳匯造成壓力。海洋、森林和土壤等自然系統目前吸收了人類排放約一半的碳,但其吸收能力正面臨挑戰。研究顯示,即使北極地區在某些地區變得更加「綠意盎然」,例如植物因氣候暖化而快速生長,但這並不足以彌補永凍層融化釋放碳的影響,學界需要更精密的追蹤來了解北極碳循環如何變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9/391349/sm-f3ec1fdbb8e93f210d95fa46048323db.jpg)
嘉義夜半6.4地震 專家提醒:與1964年這地震類似「近期恐餘震連連」
嘉義縣大埔鄉於21日凌晨0點17分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震源深度僅9.7公里,地震波及全台,不少熟睡的人都因此驚醒。全台20縣市皆達災防告警系統發送門檻。後續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錫堤表示,這次的地震主要是由「觸口斷層」錯動所引發的,這與1964年的台南白河地震十分類似。根據媒體報導指出,李錫堤表示,這次地震由觸口斷層的錯動引發。觸口斷層呈南北走向,向北延伸至大尖山斷層,向南則與崙後斷層相連。李錫堤認為,這次地震規模與1964年發生的台南白河地震相似,當時的地震規模為6.3,同樣由觸口斷層的錯動引起。但1964年的地震因斷層破裂到地面,導致災情相對更為嚴重。李錫堤解釋,觸口斷層中的一段約3至4公里的區域可能是這次能量釋放的主要來源。雖然震源深度僅10公里,但地震的影響性相對有限,且根據過往經驗,觸口斷層通常以分段錯動為主,不易引發更大規模的地震。但李錫堤認為,短期內該區域仍可能發生小型餘震,民眾需保持警覺。值得注意的是,該地震區域正位於曾文水庫庫區。李錫堤特別提醒,此次地震對曾文水庫的結構是否造成影響,需進一步檢視,以確保水庫主體的安全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91310/sm-187933bc943c152ed1f16b718294f814.jpg)
川普上任首日簽百項行政命令 涵蓋諸多領域將面臨法律挑戰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在美東時間20日中午12時(台北時間21日凌晨1時)就職再次入主白宮,成為美國第47位總統,他也承諾,在首日就會簽署大約 100 道行政命令,涵蓋移民、經濟、能源和外交政策,目的就是改變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角色,並實現他的競選承諾,其中對TikTok、關稅、俄烏戰爭、甚至移民政策都會帶來重大影響。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川普可能不會等到再次正式入主白宮,而是他宣誓就職儀式後,就立刻在國會山的小桌子上簽署行政令,根據報導,川普曾表示,上任首日就會簽署100多項行政令。報導稱,川普有可能會先簽屬關於針對TikTok、關稅、移民政策和終結俄烏戰爭等行政命令。TikTok禁令延緩川普19日時指出,他將發布行政命令,藉此延緩聯邦政府對TikTok的禁令,使其有更多時間與中國所有權脫離,並找到美國買家。1月17日,美國最高法院對中國短影音分享平台TikTok案件作出裁決,維持聯邦法院先前作出的從1月19日起在全美下架TikTok應用軟體,除非其母公司字節跳動做出從TikTok撤資的決定。據了解,主要APP應用商店谷歌和蘋果幾個小時前已刪除了這個社交媒體應用軟體,而TikTok也切斷了美國用戶的權限。增加關稅徵收川普在競選期間承諾,對全球各地輸入美國的商品徵收10%到20%的關稅,除此之外,針對中國的進口產品則徵收60%的關稅,根據《美國之音》引述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蓋瑞哈弗鮑爾(Gary Hufbauer)說法,除非中國立即開始履行川普第一任期內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否則川普的行政令,從2025年2月1日起,就會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徵收10%的額外關稅,甚至威脅徵收此類關稅。遣返非法移民川普在第一任任期時,就曾建立起「川普牆」封鎖中南美洲的非法移民入境,不過自拜登政府上任後,2023年起,嘗試越過美墨邊境到美國的非法移民激增,其中還包括中國公民,光是2023年,美國邊境官員在南部邊境逮捕超過3萬7千名中國公民,比前一年增加10倍。這次川普及其團隊一直在準備大規模拘留和驅逐居住在美國的非法移民,驅逐非法移民是川普參選時向支持者做出的重要承諾,川普收緊移民的政策,可能也會對部分想移民美國的中國民眾有所影響。另外,川普還承諾在第一天終止出生公民權,這意味著非法移民的子女將不再自動獲得美國公民身份,但這作法恐將面臨法律挑戰。終結俄烏戰爭川普曾多次表示,要在就職前終結自2022年2月爆發的俄烏戰爭,他在2023年5月於《CNN市民大會》(CNNtown hall)上表示,「如果我是總統,我會在一天內解決這場戰爭,24小時內結束」,不過川普當選總統後,似乎態度有所保留,他在2025年1月時表示,「我希望在6個月內完成俄烏戰爭談判」。所謂美國的總統行政令,是美國總統行使行政權而頒布的命令,擁有法律效力,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的解讀,憲法第二條規定,行政權屬於美利堅合眾國總統。不過有批評者認為,總統可透過行政令避開政府作出過多命令,成為實際上的獨裁者,而支持者則認為,行政令讓總統在不需要國會授權下,能快速且有效地對特定情況作出應對。川普在第一任期內發布了220項行政令,包括對主要穆斯林國家公民的旅行禁令,擴大近海水域石油勘探等等,而截至2025年1月14日,現任總統拜登發布了156項行政令。川普宣誓就任後的幾個小時內就會發布一系列行政命令。(圖/翻攝自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2/391232/sm-3f24046dda8abf1feb70794afecd80c8.jpg)
懸缺3個多月終確認 服務30年朱孝芬「行銷圓仔建功」接掌台北動物園
台北市立動物園長一職懸缺3個多月,台北市府20日宣布由現任副園長朱孝芬升任,21日舉辦布達典禮。動物園表示,朱孝芬是「園內培養、農場出身」,加入台北動物園30多年,多次參與園區專業轉型及重大業務發展,動物園首次繁殖大貓熊「圓仔」,朱孝芬在相關行銷更是成果豐碩。動物園表示,朱孝芬畢業於台大園藝學研究所,30年前加入台北動物園,歷練環境組技士、技正、組長,後轉任推廣組組長、視導、秘書、副研究員、研究員等職務,2020年起擔任副園長。朱孝芬去年10月接任代理園長時,帶領台北動物園主辦東南亞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年會、持續推動110周年園慶行銷,並代表台北動物園於雙城論壇與上海動物園簽訂小貓熊動物交換合作備忘錄。過去也曾參與大貓熊引進及相關教育行銷,負責主導鳥園更新,並參與穿山甲館(熱帶雨林室內館)等新展示區域設施興建與景觀意象等規畫。同時,台北動物園首次繁殖大貓熊「圓仔」後,朱孝芬擔任動物園行銷會議主席,督導大貓熊行銷活動規畫、文創商品開發及研擬應變策略,成果豐碩,並運用大貓熊保育大使形象連結在地野生動物保育,營造市府南區生態城市觀光新形象。動物園表示,園區去年順利完成未來4年發展藍圖,計畫未來數年內逐步實現園內設施升級與改造,例如配合國際瀕危物種保育合作計畫,改善丹頂鶴、瀕危鳥類及西部低地大猩猩等物種的照養繁殖場地,以啟動丹頂鶴等瀕危鳥類的引進、繁殖及西部低地大猩猩後續的分群照養。此外,動物園也將爭取預算,改善熱帶雨林區的動物活動與展示空間,強化動物福祉,提供遊客更豐富的生態觀光體驗。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7/390867/sm-3f6c4f24dc054cd4415d4af6f19ec063.jpg)
就職前終通話 上半年川習會可望登場
趕在就職前,美國候任總統川普終於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大陸學者認為,這代表在關係緊張下,美中兩國都有迫切的溝通意願,川普和習近平將很快擇機進行面對面的會晤,有可能是在今年上半年。美國喬治城大學美中全球議題對話項目高級研究員、在小布希政府任內擔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主任的韋德寧研判,「我認為兩人都渴望再次見面。他們之前在海湖莊園和北京見面時似乎就產生了某種默契。因此我預測,今年上半年的某個時候,兩人會舉行某種形式的面對面會談」。美國外交關係協會高級研究員明克勝也說,與8年前川普首次入主白宮時相比,川普和習近平此次通話,展示兩人對改善個人關係的意願。綜合陸媒報導,大陸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執行院長朱鋒表示,川普2.0時代的中美關係,充滿著很多不確定性。韓正赴美參加川普就職典禮,顯示北京非常積極回應邀請,傳遞期望透過共同努力使中美關係穩定發展的強烈信號,使得兩國關係能夠為世界和平穩定承擔大國責任的信心。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分析,從時間點來看,川普在就職前三天和習近平通話,是他希望和習近平建立工作關係,從中方的角度而言,應約通話,表示對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的祝賀,也是禮尚往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指出,川普第一任期強調領導人直接溝通的重要性,曾經主動給外國領導人留私人號碼,希望出現問題時對方直接給他打電話。蘇曉暉並從川普過去的言論中分析他對習的看法。蘇曉暉認為,川普在公開場合談到中國時,表達過對習近平的尊重。這些動向都表明,川普重視中美關係,也希望保持高層級溝通。至於新華社通稿中提到,「兩國元首同意建立戰略溝通渠道」,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刁大明說明,這裡提到的戰略溝通渠道,是指中美之間高層次、高級別的對話溝通,以拜登政府時期的戰略溝通渠道來說,主要包括中方中央外辦主任和美國白宮安全顧問之間的溝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90841/sm-41e3cf33507e0f679aebab88de1a86ea.jpg)
川普新任期第一項重大外交活動 「四方安全對話」就職翌日登場
知情人士表示,美國國務卿和澳洲、印度、日本的外交部長,預計將於21日,也就是美國準總統川普就職日的後一天,在華盛頓舉行會晤。專家表示,此次會議是川普新任期的第一項重大外交活動,將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連續性發出強烈訊號。路透、美國之音報導,四方安全對話是美日印澳這些國家,在對中國影響力日增的共同擔憂下所形成的。川普將於20日宣誓就職,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和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預計將出席該就職典禮。知情人士表示,川普的國務卿提名人、共和黨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似乎有望於20日獲得參議院的確認,為次日的「四方安全對話」外長會議鋪平道路。分析人士表示,在川普新政府如此初期階段召開會議,不太可能推出新的倡議,但會發出強烈訊號。四方安全對話這個團體,旨在表明印太地區民主國家提供了一個可以替代中國的有吸引力的選擇。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印太專家艾德爾(Charles Edel)說,「他們(在會議中)將要做的是相互認識,回顧四方安全對話的現狀,發出連續性的訊號,並開始勾勒出他們希望將該對話帶到哪個方向的想法。」澳洲、日本和印度外長預計也將與盧比歐舉行雙邊會談。黃英賢可能會尋求保證,確保由澳洲、美國和英國發起的「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將按計畫繼續進行。川普尚未公開評論該項目。岩屋毅17日表示,他將強調日本為美國提供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價值。印度一名外交部官員則表示,印度希望討論四方安全對話如何在技術和綠色能源方面加強合作,該團體既不是一個反中聯盟,也不是中國認為的「新北約」。前澳洲官員、現任華盛頓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李約翰(John Lee)表示,這些訪美的外交部長們希望緩解人們的擔憂,即對川普第二屆政府預示著美國將走上更孤立主義的疑慮。他說,「(這是)其他成員國確保川普政府第二任期繼續將四方安全對話視為印太地區關鍵安排的機會,以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90441/sm-a951bc2a1b3867f09bbc45df0f3e3121.jpg)
司改會現身北所舉牌抗議 大喊:槍下留人停止死刑
賴清德上任以來首度槍決!法務部長鄭銘謙16日簽下首見執行死刑命令,批准現年32歲、全台最年輕的死囚黃麟凱死刑。而晚間8時許,民間司改會團體也號召前往台北看守所後門,高舉看板抗議,怒吼「執行檢察官,可以停止死刑」,要法務部「槍下留人」。民間司改會法案助理研究員林承慶表示,執行檢察官可以停止死刑,而黃麟凱有權可以提出非常上訴。根據執行死刑第三條規定,法務部令准死刑案件之執行後,應即函送最高檢察署轉送相關之高等檢察署或其檢察分署指派執行檢察官於3日內依法執行死刑。不過執行檢察官發現案情確有合於再審、非常上訴之理由者,得於3日內電請法務部再加審核。林承慶也呼籲,請大家打給執行檢察官,呼籲停止死刑,更大喊,「拒絕政治判斷執行死刑」。民間司改會法案助理研究員林承慶。(圖/林冠吟攝)回顧整起事件,2013年薪北市三重區發生一起母女雙屍案事件,19歲的被害女子王品智和其47歲的母親周美雀被丈夫和女兒發現雙雙陳屍在屋內,且脖子上有明顯勒痕。警方獲報調查後,先是在事發公寓頂樓發現王女的前男友─當年僅24歲的黃麟凱,當場將人逮捕。據了解,黃麟凱由母親一人獨自撫養長大,2009年就讀三重商工進修部期間,因而認識女友王品智,雙方進一步交往後,黃麟凱畢業後卻無所事事等當兵,而女友則就讀文化大學夜間部,積極籌措自己的學費與生活費,雙方因價值落差,王女於2013年7月提出分手。但黃麟凱心有不甘,雙方仍持續往來,並企圖挽回關係。2人在交往期間,王女曾將提款卡將由黃麟凱保管,分手後將提款卡取回時,王女因此發現自己辛苦存下的20多萬元存款竟被黃麟凱揮霍一空,讓她氣得拒絕與黃復合,更要黃在新訓入伍期間找到黃母試圖追回欠款,黃母也答應先還9萬元款項。孰料,黃麟凱事後得知王女追債追到母親那邊,眼看復合無望,竟在2013年9月29日前往五金百貨店購買日用品時,同步購買3條童軍繩,並在2013年10月1日拿著和女友交往時取得的鑰匙偷偷進入王家,先是發現在家中休息的亡母周美雀,氣昏頭的黃麟凱認為王母看不起自己單親家庭的出身,怒持事先預備好的童軍繩直接將王母勒斃。同日下午5時許,王品智返家後,躲在王家家中的黃麟凱隨即戴上頭套,試圖從後方偷襲準備進房的前女友,並持童軍繩牢牢捆住女友的雙手,但仍被女友認出其身分,黃麟凱竟將女友鬆綁,強行與其發生關係後將女友勒斃。事後,黃麟凱準備逃亡,卻碰上正好下班回家的王父,只好藏匿在公寓大樓的頂樓中,而進門看見妻女慘狀的王父悲痛報警,警方隨後也在公寓頂樓中逮獲黃麟凱,並被新北地檢以侵入住宅、殺人、強制性交殺人等多罪起訴。案件進入法院後,黃麟凱一、二審均被判處死刑,最高法院2017年駁回上訴,判黃麟凱死刑定讞。而黃麟凱在關押12年後,2025年1月16日由法務部部長鄭銘謙簽准黃麟凱的死刑執行命令。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9/390159/sm-8cfc0b80a9c01decd2bcd68b396561ff.jpg)
專家發出重磅警告 「殭屍鹿病」可能從鹿傳染給人類
美國明尼蘇達州自然資源部的新報告顯示,慢性消耗性疾病(CWD)又稱鹿慢性消耗病、狂鹿症,也就是俗稱的「殭屍鹿病」,是種發生在鹿科動物的傳染病,最明顯的特徵是造成鹿的體形逐漸變瘦,使鹿隻變得跟「殭屍」一樣,直到死亡。研究人員警告,這種疾病可能很快就會傳播到家豬身上,這意味著它傳播到人類身上只是時間問題。據《每日鏡報》報導,由明尼蘇達州自然資源部資助的一份新報告顯示,研究人員警告,該疾病可能很快就會傳播到家豬身上,這意味著它傳播到人類身上只是時間問題,副作用包括明顯的體重減輕、行為改變以及過度口渴和排尿。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員奧斯特霍爾姆(Michael Osterholm)博士強調,「我們現在有一些有限的數據表明野豬可能被感染,如果牠們能被感染,那麼家豬肯定也可能被感染嗎?那會怎麼樣呢? 這會對生豬市場產生什麼影響?這些都是巨大的問題。」而豬肉和鹿肉通常在食用前會被煮熟,然而專家強調,這並不能阻止人類被感染的可能性,因為加熱食物只會濃縮疾病背後的有毒構象。到目前為止,美國至少有33個州已發現這種疾病,包括懷俄明州、威斯康辛州、科羅拉多州和賓夕法尼亞州地區,不幸的是,目前尚無治癒該疾病的方法。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稱,在動物身上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會出現症狀,慢性消耗性疾病可以透過受感染動物的糞便、血液或唾液感染。對此,奧斯特霍爾姆表示,「我們知道,人們透過食用含有朊病毒的肉類而接觸到慢性病,我們還不知道的是,在攝取朊病毒後,人類需要什麼條件才能真正感染該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