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站
」 南極棘冠海星侵東沙珊瑚礁 內政部組「斬棘隊」突圍
肆虐大堡礁、日本沖繩及南海周邊國家等地的「棘冠海星」,近年入侵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域,為維護當地珊瑚生態,內政部18日集結全台潛水好手組成「東沙突棘隊」,將前往移除棘冠海星,預計下半年將會再進行10個梯次清除作業,希望能成功控制棘冠海星數量,守護海洋生態。內政部長劉世芳昨(18)日出席在高雄展覽館一樓西廳舉辦的「『東沙突棘隊』成立誓師大會」。劉部長提到,棘冠海星入侵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域,為爭取珊瑚生存機會,召集守護珊瑚的勇士完成誓師儀式,未來將前往東沙環礁現場移除棘冠海星,目前下半年預計會再進行10個梯次清除作業,每梯次為期一週。本次行動是跨部會合作,國防部、海委會、農業部支援,並借重中央研究院、台灣珊瑚礁學會、國立中山大學的專業,還有全臺潛水高手共同出擊,相信眾志成城的力量可以有效搶救東沙珊瑚,還海洋一片璀璨光景。劉世芳表示,棘冠海星成體以珊瑚蟲為食,是生態系中的一份子,在海洋生態穩定平衡的時候並不會造成危害。然而因為氣候、污染、幼體食物增加及天敵減少等因素,造成棘冠海星族群大量增加時,即可能因大量啃食珊瑚而導致珊瑚礁生態的崩解。此時必須透過人為介入,抑制棘冠海星族群,同時持續監測海洋環境,才能有效保護珍貴的珊瑚生態。近年來海管處持續監測東沙棘冠海星數量,今年6月,在中研院鄭明修執行長研究團隊協助下,確認其分布熱區達到每100平方公尺達到20~30隻,隨即內政部立即策劃應對,大力推動「東沙突棘隊」行動的進程。當7月10日發出徵集全臺潛水好手的訊息後,11天之內就收到436位報名,也已經在7月30日公布「東沙突棘隊」102位志工名單;另外,也特別邀請NGO、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國立中山大學東沙研究站,以及國家公園的潛水好手等計39位,共同組成141位的「東沙突棘隊」!從這個優秀的團隊中,可以看到臺灣擁有多元的海洋人才,以及國人守護生態的熱誠與決心。劉世芳指出,近年來棘冠海星肆掠全球珊瑚礁,澳洲大堡礁、日本沖繩及南海周邊國家都已深受其害。而今,臺灣海域也受到威脅。雖然學界尚在釐清棘冠海星大爆發的原因,以密集的人力清除作業雖然只能治標,但卻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方式。「東沙突棘隊」特別選取棘冠海星的天敵「大法螺」作為精神象徵,也是本次活動頒授的重要信物。希望「東沙突棘隊」的每一位勇士都有如大海螺一般,能成功控制棘冠海星數量,守護海洋生態。
確保農業永續發展 首批台灣小米種原送達「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
在中央大學極地研究中心推動下,台灣研究團隊5月底將前進北極,把第一批計170種珍貴台灣小米種原送達挪威「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以維繫小米基因多樣性。小米是台灣原住民重要主食,將小米種原異地保存對全球農業永續發展相當重要。「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有「末日種子庫」之稱,是全球農業的諾亞方舟,2008年建於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斯匹次卑爾根島,目前已收藏450萬種植物種子樣本。種子庫位於北極圈內、有人類長住的最北邊據點,鄰近中央大學北極研究站僅2公里。5月29日在斯瓦爾巴將舉辦「台灣參與全球種子庫計畫」入庫典禮,包括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農業部國家作物種原中心研究員陳述、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及台灣原住民代表等一行人將參與。周景揚說,小米為台灣原住民族的重要主食,也是唯一有完整祭儀的作物,因應氣候變遷衝擊,小米在糧食安全、營養和永續農業占重要角色。此計畫搜集、整理和處理台灣小米品系種子,在確保具備發芽活性後,送入北極全球種子庫,進行「異地安全備份」永續保存。李家維說,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高雄甲仙鄉小林村,帶走許多人命,受影響最嚴重的是當地原住民,他們要復耕種植,卻不知道小米的種原在哪裡?他說,1970年代,美國學者在台灣原住民部落蒐集到一些小米種原,放在美國農業部的種子庫,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幾年前發現後,將這些種子帶回台灣,分別儲存在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及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由專家培育後,提供原住民種植。李家維指出,聯合國將2023年訂為「國際小米年」,因為在全球暖化下,人類可能面臨糧食短缺,而小米可在乾旱地方種植,也不需要灑農藥,對全球農業永續發展至關重要。
美國防部示警:「這國」2045年恐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1太空強權」
雖然美國最近對莫斯科可能在太空部署核武器表達擔憂,但美國國防部指出,真正對華盛頓構成挑戰的卻是北京,他們直言中國可在2045年,甚至更早,成為一個在經濟、外交和軍事上佔有世界主導地位的超級太空強國。據《歐亞時報》(EurAsian Times)25日的報導,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丁斷然否認美國的說法,並表示他反對在太空部署核武器,但據說美國媒體和華府決策人士還是高度重視莫斯科即將把核武器送入太空的情報,擔憂它可能具備在戰爭時期摧毀美國衛星的能力。對此,美國國會領導人也在上週的1場高度秘密會議中聽取了關於全面太空戰爭可能性的報告。「太空軍事化」並不是新的名詞,許多國家,甚至包括印度,都將太空領域用於軍事目的,被認為是透過獲取跨領域(陸地、海上和空中)進攻性軍事行動的有限能力,來進一步推進威懾戰略的重要一步。但「太空武器化」則有所不同,武器化直接涉及針對太空和地面目標開發、部署和使用太空武器,包括定向能量武器(directed-energy weapon),以及具有攻擊能力、可摧毀敵方衛星或航天器的衛星。報導續稱,繼中國在2015年12月31日把太空軍事資產歸屬於新組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PLASSF)後,美國亦於2019年成立「美國太空軍」(USSF),就連印度空軍也不再是單純的空軍,而是「印度航空航天部隊」(IASF)。不過談及太空軍事化時,美國決策者直到最近才開始擔憂來自中國的威脅,而不是俄羅斯。中國最近在太空領域逐漸崛起成為一個非常有實力的競爭對手,且北京提出的長期取代美國成為地球及其他地區領先之經濟和軍事強國的願景,讓華盛頓深感不安。美國防部預測,中國2045年前將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太空強權。(圖/達志/美聯社)五角大廈在向國會提交的上一份年度報告中指出,中國正大舉投資在天基的情報、監視和偵察(ISR)、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和氣像以及載人航天和機器人等太空探索方面的能力,已獲取並發展一系列反太空能力和相關技術,包括動能殺傷導彈、地面雷射和軌道空間機器人,以及擴大太空監視和反制能力。此外,「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領導管理參謀部、政治工作部、紀律檢查委員會(監察委員會)、網絡系統部、航天系統部等機構,並有軍事太空作戰與資訊作戰2個副戰區指揮級部門,直屬於中央軍委。PLASSF轄下至少8個基地,負責衛星發射、追蹤、研發與運作,管控地球的衛星與洲際飛彈發射,以及月球與深太空的太空船探測器等相關任務。營運實體包括4個衛星發射場、遠望航太支援船、北京與西安2個主要衛星控制中心。同時為了推動國家軍民技術「融合」之政策,中國的航太計畫還由軍事、民用、國防工業和商業部門的組織組成,包括PLASSF與大學和研究組織等民間組織的合作,以便將民間資源在戰時納入軍事行動。五角大廈的報告還指出,「中國在世界各地擁有廣泛的民用航太合作協議,且是衛星和太空技術的出口國。中國與30多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簽署了100多項航太相關合作協議,還正在邀請各國參與中國太空站,或由中國和俄羅斯共同領導的國際月球研究站,以向世界各國出售衛星發射服務和地面站。」此外,中國還推動成員國輪流領導的多邊組織「亞太空間合作組織」(APSCO),成員包括孟加拉、伊朗、蒙古、巴基斯坦、秘魯、泰國和土耳其,而埃及、印尼和墨西哥則為準成員。APSCO負責監督太空監視望遠鏡網路和任務訊息,其收集的觀測數據透過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輸送。美國防部預測,中國2045年前將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太空強權。(圖/達志/美聯社)報導強調,中國在太空領域不遺餘力的佈局中涉及大量投資,且中國在創新方面也正在取得進展,包括申請了越來越多的專利。根據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一項研究評估,中國在太空與軍事相關領域的專利數量穩步成長,自2018年以來已超越美國。 美國前空軍副助理部長霍爾特(CAMERON G. HOLT)少將也認為,中國部署新系統的速度比美國「快5到6倍」,由於購買力平價差異,中國的1美元可以買到美國20美元才能買到的資材,他也因此示警「如果我們無法降低成本並提高國防供應鏈的速度,我們就會失敗。」由「美國太空軍」、「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和國防創新部門聯合發起的一項重要研究指出,除非華盛頓採取積極措施,盡其所有國家力量維持其在太空的領導地位,否則中國將趕上與美國的技術差距,並在2045年以後超越美國。此外,研究還示警,中國已迅速崛起,開始挑戰美國在全球研發(R&D)支出方面的領導地位,預計到2030年,中國每年在研發方面的支出將比美國多出2000億美元以上。該份報告更直言:「具體而言,美國缺乏清晰且具有凝聚力的長期願景,缺乏在未來半個世紀及更久的將來,維持經濟、技術、環境、社會和國防軍事領導地位的宏偉太空戰略。」
擱淺30多年!全球最大冰山正快速漂移 科學家:將脫離南極
世界上最大的冰山在海底沉睡了30多年,現在正在移動!這座名為A23a的冰山於1986年以來就擱淺了,偵測專家於2020年第一次發現它的移動,在過去1年,它快速漂移,現已快超出南極海域。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面積近4000平方公里,厚度約400公尺的A23a,原是菲爾希納冰棚(Filchner Ice Shelf)的一部分,當時上面還有前蘇聯研究站。A23a於1986年以來就擱淺了,隨著體積縮小,也開始移動,科研組織英國南極勘測(British Antarctic Survey,BAS)遠端偵測專家佛雷明(Andrew Fleming)於2020年第一次發現到它的移動,在近幾個月來,A23a在風和洋流的推動下突然加速,目前正在掠過南極半島的北端。至於移動的原因,佛雷明(Andrew Fleming)表示,「我向幾位同事詢問了這個問題,是否可能是因為冰棚海水溫度改變,從而引發了這種情況,但大家一致認為只是時間到了」。專家表示,與威得爾區的大多數冰山一樣,A23a肯定會被推到南極繞極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ACC)中,這將使其沿著一條被稱為「冰山巷」的路徑,慢慢流向南大西洋,且無論體積多大,都會融化不見。
恆春驚傳2梅花鹿遭「斬首」 被棄郊外全身長蛆飄惡臭
屏東恆春半島7月發生有人趁颱風夜闖進鹿園偷鹿,導致小鹿1死1重傷。而昨晚又發現有1公1母梅花鹿屍體被遺棄在郊外,頭顱疑似被砍下帶走,墾管處目前已派員到場察看,並報警調查鹿隻死因,若屬人為竊盜將依國家公園法開罰。屏東環盟理事張怡昨日晚間8時許與友人一行人,前往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港口溪下游附近進行探查港口溪調適計畫時,驚見草叢中有2具梅花鹿的屍體,其中1隻母鹿毛色還算鮮豔,因死亡不久,而公鹿散發惡臭,全身還爬滿蛆,還有遭流浪犬啃咬的痕跡。詭異的是2隻鹿的頭部皆遭到割除,且未在原地發現,她將拍下現場照片發上地方臉書社團,引起網友熱議,懷疑為人為盜獵,因鹿茸價值較高,或是帶回製作成標本販售。對此,墾管處表示,會先派員到事故現場勘查,了解梅花鹿死亡情況,若鹿隻完整,會將屍體運回研究站保存、進行判讀,倘若腐爛嚴重,會再尋找合適地方將牠們掩埋。墾管處強調,將與警方合作調查鹿隻死因,雖然梅花鹿已經不屬保育類,但在國家公園內狩獵也已違反國家公園法,第13條禁止狩獵動物或捕捉魚類,若經查為人為,可依法裁處3000元罰鍰。
全球高溫再破紀錄!氣候變遷伴隨聖嬰現象 專家嘆:已被宣判死刑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NCEP)的資料,本週一(3日)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隨著熱浪席捲全球,全球平均氣溫在3日這天,達到了攝氏17.01 ℃,超過了2016年8月創下的16.92 ℃紀錄。據《半島電視台》的報導,隨著熱浪在最近幾周席捲正值夏季的北半球,包括中國和美國在內都遭遇了持續性高溫天氣,且氣溫都超過35 ℃,而北非的溫度甚至接近50 ℃。即便是目前處於冬季的南極洲也出現了異常的高溫紀錄。位於南極阿根廷群島(Argentine Islands)的烏克蘭沃納德斯基研究站(VernadskyResearch Base)便在近日以8.7 ℃打破了有紀錄以來最高的7月份氣溫。對此,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格蘭瑟姆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所(Granth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的氣象科學家歐托(Friederike Otto)也表示:「這不是我們應該慶祝的里程碑,這是對人類和生態系宣判死刑。」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California, Berkeley)的美國物理學家羅德(Robert Rohde)則指出,極端高溫是氣候變遷和聖嬰現象(El Niño)共同作用下的結果。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已在週二(4日)發佈聲明稱,聖嬰現象7年來首次在熱帶太平洋出現。WMO預測,聖嬰事件有高達90%的可能性仍會在2023下半年持續存在。加大柏克萊分校地球研究所的科學家豪斯法德(ZekeHausfather)也警告:「不幸的是,這可能只是今年一系列新高溫紀錄的開始,隨著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伴隨著聖嬰現象的加劇,氣溫將持續突破新高。」德國萊比錫大學(Universität Leipzig)的浩斯坦(Karsten Haustein)則指出,7月很有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熱的月份,且這個「有史以來」大概是從大約12萬年前的艾木(Eemian)間冰期開始計算。浩斯坦還表示,雖然南半球的氣溫在未來幾天會有所下降,但考慮到聖嬰現象正如火如荼地展開,7月和8月的氣溫可能會再創新高。
台灣中油發布永安天然氣接收站海底影片 珊瑚達130種生態成果媲美保護區!
台灣中油公司今年委託國立中山大學調查發現,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海底的珊瑚種類已達130種,這些海底珊瑚生態,都在今(16)日發布的「LNG Terminal , Beautiful」海底潛水影片中呈現,顯見永安站雖然不是保護區,但因良好的保育及管理,生態成果媲美保護區,堪稱國際保育主流OECM(其他有效保育區)的代表性案例。(圖/台灣中油提供。)台灣中油今年委託曾主持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也是國內珊瑚知名學者的國立中山大學宋克義教授團隊調查鑑種,發現永安站水面下珊瑚的種類豐富,共計有11科25屬130種;由於永安站屬於台灣西海岸的沙岸生態系,讓人意外海底珊瑚種類之多,足以媲美珊瑚礁生態系的海域。全世界造礁珊瑚約1,600多種,台灣海域大約有500多種,永安站海底占了130種,台灣中油發布的海底潛水影片都是今年九月底在永安站內實景拍攝,生物多樣性相當豐富,在影片中可以看到樹枝狀的軸孔珊瑚、葉片狀的表孔珊瑚、網狀的腦紋珊瑚及樹欉狀的鹿角珊瑚等,除此之外,綠島的明星魚種─波氏燕魚也在永安站港內出現。根據宋克義教授團隊潛水調查,永安站的珊瑚多分布在水深5公尺以下的海域,許多都長在消坡塊上,分析其原因,主要在於消坡塊提供了珊瑚生長所需的硬基質。另外,本為保護天然氣船靠泊的防波堤,同樣也保護了珊瑚,讓珊瑚不致被猛烈的風浪襲擊,防波堤也讓港內的水質靜穩,有助於降低水濁度,這些因素都有利於珊瑚的生長。(圖/台灣中油提供。)台灣中油同時在永安港進行三項能源運用,包括空氣液化、冰水空調系統及壓力發電,不但年省1.5億元電費、減少碳排3.1萬噸,氣化液態天然氣的冷排水水質相當好,被當地石斑魚養殖戶稱為「鑽石水」,是永安石斑年產值達15億元的關鍵性功臣,台灣中油也利用永安的冷排水試養海藻,讓冷卻水再利用,達到減碳效果。過去大多數人認為只有劃設保護區才能保護生態,不過,永安站已打破這個迷思,因為良好而嚴格的保育及管理,不但讓永安站海域生態更豐富,還對減碳、石班魚養殖及海藻養殖等有所貢獻,也足以證明,永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雖然不是保護區,但從整體環境與生態成果來看,其復育成果足可媲美保護區。
莊福基金會x金門縣政府 揭牌啟用動物保育研究站
莊福文教基金會7/27攜手金門縣政府盛大舉行揭牌儀式,正式啟用「金門縣野生動物保育研究基地」。莊福文化教育基金會長期推動野生動物保育及環境教育,成績有目共睹,設有新竹縣政府委託的野生動物救傷中心六福村站,累積豐富的動物救傷及醫療經驗,於去年底與金門縣政府簽署合作契約,攜手六福旅遊集團企業力量展開多元合作模式,共創在地保育平台,讓學術研究團隊前進金門當地進行野生動物保育研究工作時,有一處交流、互動及合作的支持平台。7/26更於基地內舉行首場野生動物病理、救傷及醫療照護實務研習,以提升金門當地野生動物醫療救援技術為目標,及舉辦交流座談會,說明基地功能及未來發展。 莊福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賴振融致詞表示:「保育研究基地的三大任務,除了開放生態研究團隊駐站,更協助金門縣政府提升當地動物醫療及照養技術,支援野生動物救傷工作。」(圖/莊福文教基金會)成立於金湖鎮的「金門縣野生動物保育研究基地」,主要為研究團隊提供研究•會議•住宿空間與交流平台,因過往許多研究團隊遠赴金門時,往往苦無住宿和同時能存放各式精密儀器設備的空間,對常年投入研究的團隊而言,除須承擔因多次來往搬運設備而造成的損壞風險外,各項駐點所需花費更是研究經費的一大負擔。因此基金會與金門縣政府共創保育研究基地,開放動物生態相關團隊申請駐站進行研究工作,更期望在此透過定期舉辦的研究座談會、保育生態展、主題工作坊、駐站團隊成果發表等,活化新創共享空間,提升基地保育救援量能。「金門縣野生動物保育研究基地」借助過去基金會與六福村長期累積的動物醫療及環境教育經驗,協助金門縣政府提升當地動物醫療及照養技術,支援野生動物救傷工作。(圖/莊福文教基金會)莊福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賴振融表示:「保育研究基地的三大任務,除了開放生態研究團隊駐站,更借助過去基金會與六福村長期累積的動物醫療及環境教育經驗,協助金門縣政府提升當地動物醫療及照養技術,支援野生動物救傷工作,並與各界產官學研社合作,共同針對金門社區、學校、社團及在地業者推動環境教育,增進民眾對當地野生動物保育的重視,守護台灣本土瀕危物種最前線。」楊鎮浯縣長則認為:「金門早期實施戰地政務,保有豐富動植物生態資源,許多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如歐亞水獺、金龜更僅存於金門,但對這些瀕危珍稀動物的照養經驗、專業資源相對不足,希望未來能倚重莊福基金會與六福村的經驗,建構金門成為友善環境的生態島,再創觀光新價值。」莊福文教基金會昨日(7/26)舉行首場野生動物病理、救傷及醫療照護實務研習,吸引在地獸醫學者與會交流,獲取最新醫療保育研究資訊。(圖/莊福文教基金會)莊福文教基金會7/26舉行的首場野生動物病理、救傷及醫療照護實務研習,邀請台大獸醫 劉振軒教授、前臺北市立動物園金仕謙園長等專家出席分享,從金門野生動物救傷與醫療照護,到最新的新冠肺炎人畜共通傳染主題,吸引在地獸醫學者與會交流,獲取最新醫療保育研究資訊。金門縣野生動物保育研究基地即將開展的工作任務,將持續朝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邁進,著眼目標15:陸域生態發展,維護生物多樣性,抑制喪失與保護威脅物種,並防止外來入侵物種並減少其對金門土地和水域生態系統的影響,永續利用淡水、濕地生態系統,拓展管道和資源,積極保存本土自然生物和棲地環境,確保當地資源生生不息。莊福文教基金會此次跨足金門,也邀請六福旅遊集團、九融投資有限公司、正成集團、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順源牙醫診所、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等單位捐助支持,加入金門野生動物保育行列,共同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南極洲科學站爆發新冠疫情 25成員中16人確診
比利時在南極洲的科學研究站「伊麗莎白公主南極站」(The Princess Elizabeth Polar Station)日前傳出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科學站中25名研究成員,其中有16人傳出確診,但好在目前症狀並不嚴重,目前也尚未有研究人員要求提早撤離。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指出,其實早在2021年12月14日的時候,比利時在南極洲的科學研究站「伊麗莎白公主南極站」就傳出有首例確診消息。而病毒入侵的原因也很簡單,是新進研究人員帶到科學站的。報導中指出,雖然研究人員在出發前都接種過疫苗,而且PCR檢測也都是陰性反應,但還是在抵達第7天時,就傳出確診消息。國際極地基金會計畫經理齊克(Joseph Cheek)表示,目前科學站內25名研究人員,有16人傳出確診消息,由於全部的人都有接種過疫苗,所以目前大家的症狀都十分輕微。齊克解釋,雖然染疫讓確診工作人員在隔離時很不方便,但整體而言,並沒有明顯影響到他們的研究進度。而目前雖然有安排可以讓研究站的人員在12日離開,但所有人員都希望能留下來繼續完成研究。
生態危機!南極氣溫創新高 聯合國證實:攝氏18.3度
原本年平均氣溫為零下57度的南極,經聯合國證實去年曾測到攝氏18.3度(華氏64.9度)的高溫。有專家表示,南極半島是全球暖化最快的地區之一,在過去半個世紀就已經上升了將近3度之多。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UN WMO)證實,去年2月6日在南極半島的阿根廷埃斯佩蘭薩(Esperanza)研究站測到攝氏18.3度,創下南極最高記錄。秘書長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表示,南極半島已經成為全球暖化最快的地區之一,過去50年上升了將近3度,這是大型高壓系統造成「風況」的結果。報導指出,「風況」是指下坡風造成地表顯著變暖,過去也曾發生過,塔拉斯表示這種情況符合觀察到的氣候變遷狀況。至於前一次的高溫記錄是同一個研究站在2015年3月24日測到的攝氏17.5度(華氏63.5度)。
南極冰架崩裂!形成1270平方公里超大冰山 跟4.6個台北一樣大
南極150公尺厚的布倫特冰架(Brunt Ice Shelf),因為「冰裂」作用導致一部分冰架完全崩裂,形成一座獨立的冰山。專家表示,這座冰山的面積有1270平方公里,若以台北市面積271.8平方公里計算,足足有4.6個台北市的大小。據《BBC》和多間外媒報導,英國時間26日已證實此事,冰架崩裂處接近英國的哈雷研究站,目前基地中無人駐守所以沒有造成生命危險;基地的設備會將冰架的資料回傳到位於劍橋的研究總部。專家在10年前就發現布倫特冰架出現裂縫,勘測主任佛朗西斯(Jane Francis)表示,其實一直以來對於冰架崩列出另一座冰山,都有心理準備。所以,哈雷研究站在2016、2017年間,特地搬往較為內陸的地點。報導指出,研究人員目前仍在檢視衛星影像,希望研究站座落的冰架上,沒有出現其他可能發生意外的不穩定情況。一名教授勒克曼(Adrian Luckman)表示,這麼大的冰架崩裂非常罕見,過去5年來布倫特冰架共有三次長裂活動,所以一直期待有壯觀的冰裂,他表示自己感到相當興奮。
全球最後淨土淪陷!智利南極研究站基地爆新冠肺炎36人確診
2020年被新冠肺炎嚴重肆虐,世界各地都為疫情所苦,而南極洲成為全球唯一未出現疫情的大陸。然而這片最後淨土仍宣告淪陷,當地一個由智利設置的研究基地「貝納爾多・奧希金斯」(General BernardoO'Higgins Riquelme),驚傳有36人確診染疫。根據《衛報》報導,智利在南極有13處由軍方管理的研究站,其中奧希金斯(Bernardo O'Higgins)基地21日傳出36名人士確診,包括26名現役陸軍成員與10名維運人員,他們在南極基地從事定期維護工作。36名檢驗陽性者已撤離至智利蓬塔阿雷納斯市(PuntaArenas)接受隔離,目前狀況良好,無任何相關症狀出現。南極英國研究人員。(圖/達志/美聯社)根據智利軍方聲明,3名曾為奧希金斯基地提供支援的船艦人員,在任務完成返回智利後,也確定染疫。本次疫情由兩棲攻擊艦「阿爾迪亞中士」號(Sargento Aldea,LSDH-91)所傳出,該軍艦在11月27日至12月10日訪問南極基地進行維護。另據《美聯社》指出,南極雖無人定居,平時仍有1000至5000名科學家會駐紮此地進行研究計畫。自疫情爆發,南極各研究工作即被迫中止。為填補南極基地吃緊的人力缺口,智利也立刻調派新人員,皆為接過篩檢與隔離後未染疫者,以維持研究站持續正常運作。
為研究而喪命!格陵蘭冰層融化無法逆轉 氣候學家凍死於冰隙中
世界著名的氣候學家史蒂芬(Konrad Steffen),日前傳出在格陵蘭的冰層破裂意外中去世,享年68歲。而根據一份最新的研究指出,隨著溫室效應的加劇,格陵蘭的冰層融化問題,已經達到了不可逆的程度。根據國外媒體《紐約時報》報導指出,氣候學家史蒂芬是聯邦理工學院的冰川學家,是最早提出全球暖化概念的學者之一,研究氣候變遷長達40年,同時也在格陵蘭進行數十年的研究,證明格陵蘭的冰層融化速度加快,是因為氣候變化所導致。而他在8月8日時,因為墜入了格陵蘭「瑞士營」研究站附近的冰隙中,遭底下的冰水凍死。研究人員表示,最近的風雪太大,遮住了冰隙,所以他們在沒有注意到的狀況下,釀成此次的意外。而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氣候科學家尼利三世(Ryan R. Neely III)認為,全球暖化導致格陵蘭冰層脆弱,這也讓冰隙越來越多。1952年出生的史蒂芬專攻氣象學,於1984年獲得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90年成為博爾德科羅拉多大學的氣候學教授,2005年至2012年,擔任環境科學研究所(CIRES)所長。他曾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在席間表示,每年格陵蘭島因為融化損失的冰量,可以淹沒哥倫比亞特區,因此吸引美國政治圈的注意。而他同時也發現,南北極是全球暖化最嚴重的地方,近20年,極區冬天的溫度上升4度,所以導致冰層鬆動。而冰層會因表面受熱融化,逐漸滑向大海,產生劇烈的崩塌。而冰層中因融化而滲出的雪水,也會加速冰層的滑動。在史蒂芬不幸逝世後,CIRES主任阿卜達拉蒂(Waleed Abdalati)對外發表聲,「大家都感到難過,但知道史蒂芬是在他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情而離去,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都奉獻給研究,又感到有些安慰。」而根據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透過研究1985年至2018年、橫跨北極234個冰川,共計34年的數據發現,格陵蘭的冰川已經過了關鍵期,每年的降雪量已經不足以補充冰川在夏季融化而流失的份量。而如果格陵蘭的冰層全部融化的話,全球海平面將上升6公尺。
「古代神獸」再現!大陸拍到白麅密林散步 高清影像曝光
「古代神獸」再現!大陸國家林草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19日對外表示,繼4月5日首次發現「神獸」白麅(音同袍)後,4月14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大興溝分局轄區再次拍攝到「神獸」蹤影。從影片擷取到的畫面看到,滿身雪白的鹿科動物在林中活動,就是被稱為「古代神獸」的白麅,根據監測與研究中心副主任、東北虎豹生物多樣性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副站長馮利民博士鑑定,其實現場還有另一頭顏色略黃,這2隻鹿科動物都確定為麅,其中白色鹿科動物為罕見的白麅,是雌性;黃麅是雄性。白麅現身大陸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圖/ 秒拍)據澎湃新聞指出,麅(Capreolus pygargus),隸屬於哺乳綱偶蹄目鹿科麅屬,是大陸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麅,是最常見的鹿科動物之一,廣泛分佈於大陸東北、西北、中部和西南,常棲息於森林、灌叢等環境,食物包括草類、樹葉、樹皮等,性格溫順,有「傻麅子」之稱。麅通常情況下都是黃色的,而純白色的麅子是罕見的白化現象,白麅和白鹿等在古代就被人們視為國寶或神物。馮利民博士透露,大陸曾在1981年於內蒙古發現過一次白麅,再前一次記錄要上溯至乾隆年間,在1751年,正好是乾隆十六年時,蒙古台吉必力滾達賴向乾隆皇帝獻上了一頭白麅,當時乾隆生母崇慶皇太后即將過60歲生日,乾隆認為白麅可以堪比鳳儀於庭的祥瑞徵兆,特意讓郎世寧依照此麅形象繪製《瑞麅圖》作為太后的生日禮物。
任容萱爆落髮危機? 急喊「頭髮是我的第二生命、要是變禿頭該怎麼辦!」
出道以來一直以一頭美麗長髮為標誌的任容萱,最近拍戲代言活動不斷,工作滿檔的她卻發現近日洗頭時掉髮量明顯增加,還笑稱真的很擔心自己是不是要變禿頭了XD。今日亮麗出席擔任「呂 頭皮研究站」一日站長的任容萱,被問到自己的頭髮困擾時,就大方坦承最近洗完頭後都會發現地上掉落的髮絲變超多,所以她一直在尋找可以讓掉髮量減少的方法。針對此一現象,活動現場的頭皮專家就說明,其實會大量掉髮跟生活作息、睡眠品質還有頭皮健康都有相關聯,在掉髮前可能很多人就會先出現身體緊張、肩頸痠痛的狀況,這時就該開始留意。像任容萱自己就說最近真的因為參加節目拍攝所以壓力比較大、常用過熱的水洗頭、再加上自己也沒有攝取適量蔬菜水果的習慣,這些都是會導致掉髮的原因,一定要好好改善才行;不過幸好在頭皮清潔這塊任容萱就有很認真做功課!她說以前都以為清潔頭皮只要用一般的洗髮精就好,但現在她會使用頭皮專用的清潔液來按摩頭皮,接著再進行洗髮步驟,當頭皮的角質並清乾淨,頭髮自然就健康;透過這樣多管齊下的方式,相信任容萱很快就能不受掉髮危機威脅,網友心中的長髮美人一定永遠都是她!最近才剛跟姊姊Selina從紐約時裝周回來,任容萱透露在那邊兩人的睡眠時間超少,只能說藝人為了工作,作息真的很難穩定呢。(圖/翻攝任容萱粉絲團)任容萱近期大愛的”呂”,其中她最推薦這瓶「滋養韌髮深層清潔液」,可以成套搭配使用自己居家按摩,就不用時常跑沙龍做護髮了。(圖/吳雅鈴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