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兆
」 台積電 營收 台商 鍾東錦 台股台積電ADR暴衝市值破1兆美元 台股18日開盤狂飆600點
台積電 (2330)17日下午舉行法說會,同一時間的台積電ADR夜盤就不斷飆升,晚上真正開盤後,盤中一度觸及1997年10月在美股掛牌以來最高價212.60美元,最後收在205.84美元、大漲9.79%,市值破兆、約1.068兆美元。台股18日也狂飆慶賀,開盤就跳空爆漲600點,一度衝上23660.05點,台積電更漲逾5%、最高上衝1100元,後續漲勢稍緩。台股17日終場收在23053.84點,小漲42.86點、漲幅0.19%,成交金額為3720.82億元,但台積電在法說會前,股價下跌10元、以1035元作收,而在美股漲完,18日在台股開盤就領軍大飆,衝上最高1100元,而後漲勢收斂,但也有近5%漲幅。在9點半之前,電子股歡聲雷動,台積電漲55元、在1090元;鴻海(2317)漲0.5元、在209元,台達電(2308)漲9元、在401元;廣達(2382)漲11元、在311.5元;高價股的聯發科(2454)漲35元、在1310元之上,僅蘋概股的大立光(3008)大跌225元、逾8%,在2320元。美股科技七雄17日僅谷歌跌,蘋果收漲0.2%,輝達收漲0.9%,特斯拉收跌0.2%,微軟收漲0.14%,谷歌A跌1.4%,Meta微漲,亞馬遜漲0.3%,最受注目的還是台積電,在美股的市值單日增加超過千億美元、市值突破兆美元,由於AI需求強勁,法說會成績無可挑剔,第三季淨利年增54%,毛利率創新高,全年營收增長預期上調至30%。這也帶動美國晶片股普漲,但尾盤漲幅顯著收窄,17日美股主要指數表現漲跌互見,道瓊工業指數上漲161.35點,或0.37%,收在43239.05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6.53點,或0.04%,收在18373.61點。S&P 500 指數下跌1點,或0.02%,收在5841.47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48.95點,或0.95%,收在5204.81點。
大陸A股創紀錄爆天量!開盤35分鐘成交額破兆 有網文作者稱「財富自由、書不寫了」
中國政府近期釋出多項救經濟政策,刺激中國股市飆漲,A股今(30)日延續上周漲勢,早盤升幅一路擴大,開盤35分鐘後,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已突破人民幣(下同)1兆元,刷新有史以來最快破兆元紀錄,甚至有網文作者稱已賺300萬元「財富自由了,書不寫了」;另有消息指稱在這波漲勢中每個股民平均賺進4.7萬,但隨即被散戶吐槽,直指目前連本金都還沒賺回來。中國近期推出多項經濟刺激政策,激勵股市走揚現。(示意圖/達志/美聯社)大陸多個主要城市放寬房市政策,使A股延續上周的強勢,30日早盤升幅一路擴大。開盤35分鐘後,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已突破人民幣1兆元,刷新有史以來最快破兆元紀錄。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深證成指漲超7%,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暴漲約9%,北證50指數漲超10%。場內超5300股飄紅,僅約30股飄綠。A股今(30)日延續上周漲勢,早盤升幅一路擴大,開盤35分鐘後,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已突破人民幣1兆元,刷新有史以來最快破兆元紀錄。(圖/翻攝自微博)另外,滬指漲逾3%,深證成指漲逾4%,創業板指漲逾5%。數據顯示,開盤35分鐘,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第4個交易日突破1兆元,較前一交易日放量超4000億元,刷新史上最快萬億紀錄。包括房地產板塊也集體大漲,萬科A、金地集團、金融街、華僑城、綠地控股、陽光股等十餘股漲停。除此之外,《銀柿財經》指出,有人幾天前還在寫網路小說賺錢,幾天後就斷更,稱即將財富自由,「這幾天牛市,家裡湊了一下,一共五百多萬,這幾天賺了三百多萬,預計牛市之後,應該就實現財富自由了。所以這本書就不寫了」。有人幾天前還在寫網路小說賺錢,幾天後就斷更,稱即將財富自由。(圖/翻攝自微博)據市場分析師表示,當前A股市場估值較低,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和安全邊際,且當前美國聯準會正式開啟降息週期,外部壓力對國內貨幣政策的掣肘有望減弱,國內政策或更積極,此外,海外投資者對A股市場的態度或將轉為樂觀,因此,持股過節可能是不錯選擇。A股市值從74.98兆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約338兆元,攀升到84.86兆人民幣,約新台幣382兆元,每位股民能分到約4.7萬人民幣,但這樣的算法顯然不符現實,因為許多散戶還未回本,有網友就表示,A股之前暴跌時慘賠60%,目前漲上去也只能算賠50%,其他人還表示「我才回本8000,(約新台幣3.6萬元),還虧6萬,(約新台幣27萬元)」,甚至有人表示這次僅拿回自己的錢怎能算賺。
美股創高無極限 台股27日開盤漲近2百重返23000點
週四美股四大指數續創新高,台股27日在權值股領漲、千金股強勢下漲逾百點,以22978點開出後,盤中突破23000點大關,最高曾衝上23079.21點。分析師認為,目前指數於22500附近形成強力支撐,但若要站穩23000點關卡,還需要量能加持,最好能控制在4500億元左右。台股26日維持高檔震盪、已連續4日收復紅K,終場收在22858.81點,漲97.21點、漲幅0.4%,成交金額4328.8億元;27日則持續震盪走高,盤中仍有約百點漲幅。10點半左右,台積電(2330)回到小漲與平盤間起伏,約1015元;其他電子權值股方面,鴻海(2317)漲4元、在193.5元,台達電(2308)漲6.5元、約402.5元,廣達(2382)漲5.5元、在281元;高價股的聯發科(2454)漲5元、在1275元,大立光(3008)小跌5元,在2605元。前幾日成交量較大的航運股,27日稍事休息,漲幅約在1.2%左右,反而是塑化類股漲逾4%,台塑(1301)漲2.5元在52.6元,台化(1103)漲1.75元在43.6元,南亞(1303)漲1.7元在45.2元;其他像是台達化(1309)漲停在21.6元,台聚(1304)、華夏(1305)也都有5%以上漲幅。國泰金(2882)市值則邁入兆元俱樂部!26日股價收在68.3元,上漲1.2元或1.79%,盤中更創2008年6月以來波段高點,市值一舉突破兆元大關,達新台幣1.09兆元。成為繼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富邦金(2881)、廣達、台達電後,台股第7家市值破兆元企業。不過27日盤中略為下跌。美股道瓊工業指數上漲260.36點、0.62%,收在42175.11點,NASDAQ指數上漲108.0801點、0.6%,收18190.291點,S&P 500指數上漲23.11點、0.4%,收在5745.37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177.9819點、3.47%,收在5310.5019點。其中輝達上漲0.43%,蘋果上漲0.51%,Alphabet上漲0.77%,美光則大漲14.73%,收在109.88美元。
歐布萊恩建議台國防預算應占GDP5% 柯文哲:3%就差不多
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的國安顧問歐布萊恩17日表示,面對中國威脅,建議台灣至少要將國防支出增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以跟上中國的武力發展。對此,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表示,台灣大概到3%就差不多。民眾黨團19日召開記者會,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將針對近日時事,接受媒體聯訪。媒體詢問,歐布萊恩建議台灣應將國防支出增加到GDP的5%,但此狀況下可能會破兆,進而擠壓到國防預算?柯回應,關於國防預算,在蔡英文總統任內好不容易大概從2%增加到2.5%,「當時總統大選時,綜合各方考量,台灣大概到3%就差不多。」柯文哲認為,重點不是花多少錢,而是花這筆錢要做什麼、內容是什麼。就他個人考量國內狀況以及跟美方討論過,大概國防預算占GDP的3%,沒有到5%這麼高。柯表示,先從2.5%到3%這樣,至於到5%到底有沒有需要,到時候再講。媒體再問,關於美國總統拜登傳出最快在本周(7月20日至21日)退選,是否會影響到台美關係、國際局勢?柯文哲說,坦白講已經剩下沒有多久,柯認為「利弊參半,而且這是美國的國家政黨問題」,還說如果他是名嘴,就會評論,但在這個場合就是保持觀察。
科學園區創破兆營收「燈下黑」...衍伸問題多難解決 在地人痛苦指數攀升
南科、竹科園區創造破兆營收,光環耀眼,但開發造成的塞車、停車困難、房地產飆漲等諸多問題,卻使在地人的痛苦指數居高不下,即使有地方回饋金也因擴大持分補不了「破網」。地方政府雖砸錢蓋外環道、高架橋、建交通路網,但不是效果不彰就是緩不濟急;在地人大嘆,科學園區雖光芒耀眼,但「燈下黑」的諸多難題,是外人無法體會的。國科會向立法院提出預算報告,曾特別點出科學園區開發時,將引進大量就業人口,應以竹科園區為殷鑑;但結果不僅竹科交通沉痾至今無解,南科9萬名從業人員上下班造成的交通洪流,一樣使園區外圍的交通打結,平時25分鐘車程,硬生生要花2至3倍時間。以南科為例,台南市政府推出南科巡迴巴士大眾運輸方案,規畫6路公車在園區繞駛,但目前每天平均搭乘人次僅1437人,與園區9萬人的需求差距甚遠。台南市善化區蓮潭里長陳紫晶指出,蓮潭里位於南科LM特定區,卻因道路狹窄,停車一位難求,臨時停車又恐造成消防、救護車出入困難,不得不將全里道路畫紅線,不僅居民生活不便,商家生意也受到衝擊。市府每年核撥的南科回饋金又縮水,里辦公處要申請修剪行道樹或道路除草時,區公所都沒錢,若不是里民自動自發當義工幫忙,里內恐雜草叢生。類似現象也出現在竹科,新竹市東區關新里長黃雅卿指出,竹科當初設計時,周邊道路未以最大規格拓寬,上下班時間龐大人流車潮同時進出,很多里民會選擇騎車上班,然而一旦下雨天大家都開車出門,塞車情況就更嚴重。同時,竹科有愈來愈多人口湧入,周邊商圈成型,許多家庭假日會到餐廳用餐,順便到公園遊玩,目前停車位確實不足,但因當初重劃區沒有做大型停車場,等到居民都住進來後,要再有大型建設相對困難。此外,南科周遭特定區的房地產也狂飆,12年前住宅大樓每坪單價12萬元,現在漲到40萬元;透天厝更從1棟500多萬元飆漲到2000萬至3000萬元,臨路透天厝甚至突破4000萬元,一般年輕上班族根本買不起。台南市安定區蘇厝里長張慶財指出,6年前當地有人1分農地賣200萬元,約3年前南科特定區開發後,周遭農地價格飛漲,一分農地最高飆到5000萬元,足足翻了25倍;讓沒地可賣的年輕人更買不起在地房子,成了「南科效應」的受害者。中正大學經濟系教授崔曉倩認為,科學園區帶動物價、房價上漲,年輕人買不起房子,卻不見政府配套措施,應思考是否該廣設科學園區?很多可預見的問題現在不解決,未來會愈來愈嚴重。黃雅卿也強調,竹科是全台灣的經濟命脈,住在這邊的居民也多在園區努力工作繳稅,卻總覺得沒有反映在當地基礎建設上,期盼中央能多照顧。
台股止跌?26日強勁開盤大漲逾百點 大立光重奪股后台達電市值破兆
台股25日盤中大跌逾300點,不過在台積電(2330)強勢回歸、蘋果概念股翻紅,帶動大立光(3008)重奪股后寶座,台達電(2308)市值首次加入兆元俱樂部,反讓加權指數終場逆轉上漲62點、收在22875點;而26日一早也持續強勁走勢,開盤沒多久就大漲逾百點。輝達(NVIDIA)遭逢多日賣壓後,25日反彈上漲逾6%,但美股4大指數互有漲跌,道瓊工業指數收在39112.16點、跌0.76%;標準普爾500指數收在5469.30點、漲0.39%;那斯達克指數勁揚220.84點、1.26%,收在17717.66點;而費城半導體指數收在5467.66點、漲1.79%。投顧表示,雖然台股前一日創下低檔,但因為有承接的買盤,讓10日線失而復得,技術面可視為初步止跌訊號,短線可望跌深反彈,但近期電子權值股與中小型股間的輪動格局尚未改變,台股整理格局仍將持續。看好蘋果AI iPhone換機潮,不少外資與本土法人看好鴻海(2317)下半年表現,甚至將目標價喊破300元,26日股價一度衝上215.5元,不過後續漲勢收斂;同樣是蘋概股的大立光25日上漲4.41%,以2720元收當日最高,重奪股后寶座,26日再度強勢開出,9點半左右一度衝上2805元天價。台達電在前一日盤中391.5元與收盤387元同創歷史新高,帶動市值首次突破兆元至1.01兆元後,26日也一度再衝392.5元,不過後續漲勢收緩,目前台股市值排名第六。目前六檔兆元股為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廣達、富邦電和台達電。
台積電前5月營收破兆年增27% 新董座魏哲家:將調高晶片代工價格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昨(7日)公佈5月營收報告,合併營收約新台幣2296億2000萬元,創同期新高,較上月減少了 2.7%,較去年同期增加了 30.1%;累計今年前5月營收1兆582億8600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7%,寫下同期新高紀錄。台積電先前法說會釋出第二季財測,AI需求比一年前樂觀,隨著AI的應用和晶片對公司提出更高要求,對未來的增長充滿信心。預估第二季美元營收將介於196億元到204億元,若按新台幣兌美元匯率1比32.3計算,毛利率約在51到53%之間,營益率則則介於40到42%,以財測中位數推出,第二季均值年增約27.5%、季增約6%。同時,台積電前任董事長劉德音退休,將職位交接給CEO魏哲家,這代表魏哲家成為台積電多年來首位同時擔任董事長和CEO職務的人。股東大會後,台積電新任董事長魏哲家暗示,他正在考慮提高公司人工智慧晶片代工服務的價格,並已與輝達CEO黃仁勳就此問題進行討論。魏哲家表示,「考慮到輝達晶片的價格,以及台積電在其生產中的重要作用,調漲生產費用再正常不過。」此外,台積電在交易所發佈公告,計劃於6月6日至8月5日回購3249張公司股票,回購價格為每股598元至1281元,買回金額上限41.61億元。此次回購旨在抵消發行限制員工權利新股所造成的股權稀釋影響,回購的股份將辦理銷除。台積電財務長黃仁昭日前表示,台積電今年首季的業績雖受智慧型手機的季節性因素影響,但此影響被高效能運算(HPC)相關需求部分抵消。進入第二季,預期即便公司業績會受到智慧型手機季節性因素的持續影響,市場對公司領先業界3奈米和5奈米技術的強勁需求仍將支持台積電業績。台積電週五股價終場下跌15元,收在879元,跌幅1.67%。
錢坑法案引起藍營內鬨 民進黨:應立即撤案
國民黨、民眾黨聯手共推預算破兆花東三法,其中,立法院正副院長韓國瑜與江啟臣違反議事中立原則,共同提出「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無底錢坑在委員會極速審查討論不到11分鐘送進院會表決,不僅程序有爭議更違反「行政、立法權力分立」的原則。對此,民進黨發言人吳崢、戴瑋姍、卓冠廷7日召開「破兆錢坑別硬幹 藍白兩黨快回頭」記者會,呼籲藍白兩黨懸崖勒馬,不要再繼續硬幹,花東三法應撤案。戴瑋姍表示,藍白兩黨聯手花東三案除了違憲,韓國瑜及江啟臣身為國會的正副議長,卻屢次打破議事中立原則,兩人更共同領銜提案「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種種荒謬行為都打臉,甚至韓國瑜本月4日發出的聲明,「韓院長為專注立法院內事務、保持議事主持之中立」,顯得格外諷刺。她再說,韓國瑜、江啟臣的共同提案強制要求行政院編列預算,明顯違反憲法權力分立原則,完美示範立法權侵犯行政權的違憲提案,且韓國瑜過去多次提出國六東延花蓮以及環島高鐵政策,不禁讓人懷疑是不要藉由傅崐萁貫徹自己的意志。戴瑋姍指出,花東三法不僅違憲且耗費至少二兆經費,更沒有經過充分討論,巨大錢坑交通委員會只花3分鐘審理花東快,1分50秒審國道六號東延,環島高鐵案也只僅用6分鐘,三法總共只花了10分鐘50秒討論。龐大的經費更會排擠各縣市預算以及阻礙國家未來重大建設發展,呼籲韓國瑜院長苦民所苦,懸崖勒馬花東三法,撤回錢坑法案。卓冠廷則表示,傅崐萁拖著整團國民黨堅持要推花東三法,從三月陸續提案到四月審查,三部法在委員會審查時間總共不到11分鐘,涉及經費恐破N兆。但近期國民黨內開始出現雜音,甚至可能要踩煞車的時候,另一邊幫他踩油門往前衝的卻是民眾黨的黃國昌。卓冠廷批,藍白「假丟包真合作」欺騙社會大眾!他指出,傅崐萁與黃國昌兩人拿掉有爭議的「主權基金」項目,卻留下最關鍵的預算來源「由中央執行機關分年編列預算辦理之」,把原本的「特別預算」改成「公務預算每年編列」,但一樣框出2500億大水庫。吳崢表示,連國民黨中央智庫都提出五大理由反對花東三法,身兼國民黨智庫執行長的立委柯志恩也說,法案無法說服多數人。此外,苗栗縣長鍾東錦更是重砲批評花東三法天馬行空,傅崐萁害慘花蓮。他最後說,請藍白兩黨懸崖勒馬,不要再繼續硬幹,花東三法應撤案。
面板回春3/「春燕住下來了!」大電視+車用需求回溫 友達65歲董座忙著學德語
「春燕不只是來了,而且還住下來了」,群創(3481)總經理楊柱祥表示,第一隻春燕是大尺寸電視需求,第二隻是車用市場,現在正在觀察顯示器這第三隻燕子的跡象,整體而言,第一季是景氣谷底、全年將逐季攀升。為了搶攻車用市場,65歲的友達(2409)董事長彭双浪最近正忙著跟一級主管一起學德語。「這個年紀學新語言,真的有點難,不過簡單的打招呼,我已經會了。」彭双浪跟記者笑著說。友達去年10月宣布以6億歐元、約200億元新台幣,取得德國BHTC的100%股權,這是一家車用空調控制介面廠商,使友達晉升汽車業一級供應商;4月底在南港展覽館登場的「Touch Taiwan 2024智慧顯示展覽會」,友達直接搬一台車上舞台,讓路過的媒體和廠商都瘋狂按下快門。大腳跨入車用市場,可說是面板廠最新共識,面板雙虎友達、群創近來積極投入汽車智慧座艙,「雖然中國廠商加入競爭行列,多是低價『暴力式競爭』,但車子是看重安全及信賴的產品,因此削價競爭無法長久。」彭双浪說。講到削價競爭,可說是面板業的血淚史。早在二十年前,台灣面板產業開始百花齊放,2002年政府啟動「兩兆雙星」,2007年獲利創下歷史高點,業者砸錢擴大投資,隔年就碰上雷曼兄弟倒台引爆全球金融風暴,但面板業總產值仍在2010年達到1.17兆元,比半導體還早達到兆元目標。誠美材董事長何昭陽(右)在2011年擔任奇美電子副董時,因美國反托拉斯法被迫入獄。(圖/報系資料照)而就在面板產業登峰破兆的這一年,美國司法部對台、韓、日三國面板廠祭出反托拉斯法,這場官司中,台灣業者被韓國「背刺」,繳出天價罰金,高階主管還被迫入獄,狠創台灣面板產業淪為「慘業」。在韓國夾擊、美國制裁後,大陸政策扶植養大面板廠,造成產能過剩,迄今仍難脫低價泥淖,台灣面板廠商剩2成市佔率,還不時遭陸廠低價傾銷影響,股價因而低迷不振,成為外資大拋工具。被股民們視為「慘業」翻身無望的面板業者,近期卻重燃信心,直言「要柳暗花明了!」業內人士向CTWANT記者解釋,過去面板廠因設備投資金額高,每天開門就要認列一大筆折舊費用,廠商為了維持產能利用率,寧可低於成本價出售,不然財報會很難看,「如今折舊慢慢攤提完,包袱減輕,就能減低產能,減少價格競爭,產業陸續恢復正常。」除了各種顯示器,群創也推出「3D Printer & AI列印整機解決方案」。(圖/黃威彬攝)群創董事長洪進揚也在「Touch Taiwan 2024智慧顯示展覽會」上提到,過去面板業者重視量,但在去年下半年開始,產業氛圍改變,業界更願意追尋價值而不是價格,去年車用市場營收約400億元,今年可望挑戰500億元。法人表示,目前面板的成長動能就是車載顯示器,車輛要智慧化,車用顯示面板扮演重要的角色,除了顯示資訊、娛樂互動,還有控制功能,而電動車通常配備更多的電子系統和顯示面板,讓面板需求量持續增加。「期望明年不再只是面板廠,而是一個『以顯示器為中心的解決方案提供者』。」友達彭双浪在展會上高喊著,群創的洪進揚也在3月的法說會上表示,該公司的非面板營收大約22%,接下來「希望能夠更平衡地、把群創發展成一個『更完整的科技公司』。」可見台灣面板廠谷底翻身的企圖心。
佔Meta總收入27%!IG年收入「破兆」超越YouTube
現今世代人始一支智慧型手機不足為奇,台灣幾乎每人平均有6.5個不同的社群平台,其中就包括Facebook、Instagram、Threads等熱門平台,甚至還有台灣自創的PTT和Dcard等平台。據悉,IG光是2021年的廣告收益就高達324億美元(約新台幣1.03兆元),佔了Meta總收入27%,更高於YouTube的288億美元(約新台幣9216億元)。根據《商業內幕》報導,Meta上週五(5日)提交給法院的文件,試圖駁回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壟斷指控,其中就包括IG在過去幾年廣告收入的詳細情況。其中2021年IG的廣告收入就超越了Google的 YouTube,後者年度廣告收入為288億美元。根據文件顯示,IG在2018年的廣告收入為113億美元(約新台幣3613億元),2019年為179億美元(約新台幣5724億元),2020年為220億美元(約新台幣7千億元),2021年為324億美元(約新台幣1.03兆元),2022年上半年為165億美元(約新台幣5278億元),整體呈現上漲狀態。該份資料可以清楚看到,IG在2012年時被Meta拆資10億美元收購,目前在Meta的掌控下發展快速;事實上IG在當時還是一家沒有收入、只有少數員工的照片共享新創公司,現在則由Facebook前產品主管Adam Mosseri經營。
壽險唯一女董1/資產歷經15年成長逾七倍到1.4兆 全球人壽林文惠曝轉型成效
「她那跨大步走展現出的自信氣勢,給人很深刻的印象。」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3月20日出席全球人壽30周年慶時說,這是中瑋一(現為中瑋德惠)接手全球人壽15年來,首度大打企業形象廣告,且由去年六月底接任董座的林文惠領銜擔綱主角。 全球人壽由荷商AEGON所創,2009年中瑋一入主為單一股東,如今資產從當年的1900億元,成長七倍多至1.4兆,穩居保經通路前三大壽險公司,於今年在台北漢來飯店開慶生會,廣邀業界人士出席。全球人壽企業總部於2022年11月舉行開工動土典禮,由時任董事長彭騰德、副董事長林文惠主持,美孚建設創辦人彭誠浩(左一)與台玻董事長林伯豐(右)出席觀禮。(圖/翻攝自全球人壽臉書) 「加入保險業十多年來,我感受到這是一個『以人為本』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周年慶後,53歲林文惠在全球人壽總部接受CTWANT專訪如此肯定這份事業,她一襲線條簡單淺色系褲裝,髮色挑染霧粉紫,身形俐落。 林文惠是台玻董事長、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的長女,夫婿彭騰德為美孚建設董事長彭誠浩的長子,彭林兩家從未接觸金融保險業。「那時全球人壽辦公室是租美孚建設位於建國北路的大樓,得知他們有這個打算時,我們才興起接手的念頭。」林文惠揭露這一段房東房客關係。 全球人壽成立於1994年,原為荷商全球保險集團AEGON台灣分公司,1998年至2001年間,併購美國家庭人壽、全美人壽台灣分公司、安盛國衛在台所有保戶、業務等;金融海嘯後,母集團有意退出台灣市場,中瑋一以30億元買下全球人壽100%股權,正式跨足保險業。全球人壽2024年3月舉行創立30周年慶生會,董事長林文惠(中)宣布今年正式提交SBTi科學基礎目標承諾書,設定4.2%的營運減碳目標承諾公司治理走向永續經營。左為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與總經理馬君碩。(圖/黃威彬攝)接掌時,林文惠隨彭騰德一起進入董事會,近年更擔任永續發展、策略委員會召集人。2013年3月從安定基金承接國華人壽,被業界形容「五合一」,透過併購,讓全球人壽總資產從2014年7643億元成長到去年的1.43兆元,十年翻一倍,晉身我國第8家資產破兆元的壽險公司。 2015年彭騰德接任董事長,三年後林文惠出任副董事長,直到去年6月彭請辭,改由林文惠挑大樑,她在全球人壽的完整資歷,使得這件人事案順利獲保險局核准。 近年保險業飽受「防疫保單理賠」及「淨值風暴」挑戰,主打「保障型保單」的全球人壽仍能逆勢成長,包括壽險、健康險、傷害險、年金保險等,在2023年整體新契約市占率達3.44%,有效契約市占率達4.41%,皆較前二年成長;其中「健康險」新契約市佔率9.81%,有效契約6.42%,增幅最多,其次則以傷害險的業績也有不錯表現。全球人壽企業總部預計2026年完工,位於敦化北路及民權東路交叉口東南側。圖為現於松山車站共構大樓總部。(圖/全球人壽提供)依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全球人壽2023年營收1411億元,近十年來穩健成長盈利總和近400億元,但近三年的每股盈餘則從11.35元,減少到6.77元到去年的1.26元,主因受到暴力升息、台美利差持續擴大下,去年行業避險成本大增全年來到3600億元的歷史新高;而佔公司80%的固定收益,在高利率循環周期下,短期間不利於債券資本利得處分等所致。 林文惠坦言,當年承接國華人壽的高利率保單多,迄今占比還有二位數,仍是目前營運上的一大挑戰,五年前即從三方面做轉型,「財務面」是需提 高商品利潤、合約服務邊際效應的貢獻;業務轉型計畫則是全面提升訓練輔導,發展菁英培訓藍圖,培養高產能、高效能團隊。 商品轉型上,持續推動保障型保單已初見成效,在業績量,過去五年複合成長率近30%,以期由新商品貢獻來降低接軌時的缺口;未來發行新保單考慮接軌,須做好資產負債管理,定價上有合理利潤反應風險,可預見接下來保單理財型商品減少,以健康險、傷害險與貼近市場利率的壽險保障型保單為主。 「2026年IFRS17即將接軌上路,這對董事長來說,又將是一項挑戰。」擔任全球人壽董事迄今六年的陳慧遊觀察。也就是說,身為全球人壽領航員的林文惠,眼前的新挑戰是在我國保險業接軌IFRS17與新一代清償能力ICS2.0前,必須完成財務壓力測試。
台北連鎖國際加盟展「築間酸菜魚」強勢登場首度開放加盟 完善體制替加盟夥伴減壓
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將於22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舉辦,築間(7723)興櫃後首場加盟展強勢推出「築間酸菜魚」首度開放加盟,現已在基隆、高雄、新北、香港銅鑼灣成功開出四家直營分店,2024 年初更一舉進軍海外插旗「香港銅鑼灣」,引領「台」式風潮。總部提供創業夥伴發展事業支援的一條龍服務作為後盾成為市場上具高競爭力的酸菜魚品牌。築間酸菜魚在台北加盟展除了推出加盟展限定現折 90 萬的加盟優惠方案,更提供保證年毛利 888 萬,為的就是協助創業夥伴完成創業夢想。 2024 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展築間餐飲集團推出旗下「築間幸福鍋物」、「燒肉Smile」及「築間酸菜魚」加盟方案祭出每日限量現折 70 萬元優惠,最高更可享現折 90 萬元優惠。依創業夥伴需求規劃出經典、精裝、旗艦三種版本,保障年毛利由 488 萬最高可到 1,088 萬;另外,初登場的「築間酸菜魚」則有 22 席次與 42 席次兩種方案,加盟展場優惠價現折 90 萬,最低可以 350 萬(原價 440萬)成功簽約,保障年毛利高達 888 萬元/年,為有意創業夥伴注入一股強心針。創業有靠山!完善加盟體制、教育訓練到經營輔導一次到位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 3/22-3/25 於台北世貿一館盛大舉辦,築間餐飲集團自 2018 年開放加盟體制以來,擁有「七年」完整的加盟體制及經驗,從加盟申請、實測估價、正式簽約、工程施作、教育訓練、開業準備…等完整開業營運前準備,大幅度縮短許多首次踏入餐飲業夥伴的摸索期,完善的加盟流程規劃,讓加盟主無後顧之憂,開業後並有總部各專業部門為後盾,如加盟輔導處、教育訓練部、營運考核部、採購物流處等一條龍式輔導,協助加盟主快速上手。面對餐飲業面臨缺工窘境,集團 2020 年即導入數位顧客經營系統,透過後台大數據分析進一步了解、掌握顧客的消費習慣及喜好,轉化為更有效營運管理,進而大幅減緩人力缺工壓力。築間酸菜魚首度開放加盟大手筆祭3,600萬大紅包再推保障年毛利888萬(圖/築間集團提供)。2023 年餐飲業躍升成為兆元產業,後疫情時代指標看好,類直營模式元加盟夥伴頭家夢築間餐飲集團自 2023 年 12 月底迄今陸續開出 3 個全新品牌及海外首間分店,截至目前為止集團旗下共計 9 大品牌,品牌橫跨鍋物、日式燒肉、韓國烤肉、中式及吃到飽五大餐飲類別,第二季在台北、台中將有兩個全新品牌誕生。海外部分,將再有兩個品牌插旗香港。日本則按原定計畫在今年下半年度插旗大阪成為東北亞首家分店。進一步擴大海內外事業版圖,挹注集團新動能,目標帶動營收及獲利同步成長、再創新高。2023 年服務業創下 13 兆元的規模,零售業就占了 4.5 兆,而餐飲業亦首度破兆,成為兆元產業,預估今年餐飲業發展將更豐收,國發會也表示,2024年初在生產、投資、銷售及金融等指標均轉好,景氣領先及同時指標續呈上升,顯示國內景氣持續復甦。後疫情時代來臨,新一波的創業風潮湧動,藉由本次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展,選擇一個具備完整教育訓練的總部協助輔導,對於一個初踏入創業的新鮮人絕對是非常大的助力與保障。除此之外,活動期間,還邀請人氣啦啦隊女孩現場諮詢還有機會獲得築間幸福鍋物套餐券,展期3/22-3/25,把握機會。
AI教父美味地圖1/兆元男尋舌尖童年圈粉全台吃貨人 他吃過的店忙翻「找音速小子也沒用」
從2023年跨入2024年,橫掃全球科技界的焦點人物非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莫屬,在ChatGPT爆紅帶起AI浪潮上,輝達的高階晶片炙手可熱,營收獲利及股價躍級稱王。這位被外媒譽為繼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後最有領導魅力的科技人,也是另類的台灣觀光代言人。黃仁勳的一舉一動,不僅牽動科技產業趨勢、美中貿易戰走向以及台美股市,這位穿著黑色皮衣身價破兆的科技大老闆,穿梭於台北市巷弄裡尋找庶民美食的身影,已織成一張「黃氏美食地圖」,四處圈粉攪動廣大「吃貨人」的心。CTWANT記者整理黃仁勳2023年5、10及11月間三次公開訪台到過的美食名店,以及今年最新的地方,讓讀者可在初春期間按圖索驥,一起吃吃喝喝。第一家不可不提的就是位在台北市敦化北路巷內的「花娘小館」,黃仁勳每次回台,不管是與家人用餐,或是跟公司同事、廣達高層餐聚,最常到這家餐廳,店裡裝潢簡單,以蛋黃區物價來說,算是價格親民的台味川菜館。「菜名好可怕,但是好好吃!」黃仁勳最常掛在嘴上的就是「蒼蠅頭」,其實就是「豆豉炒韭菜肉末」,一盤220元,遠看像一堆綠頭蒼蠅,此外,他還會點空心菜和冬瓜蛤蜊湯,以及私房菜「那個蝦」,炸透的蝦子配上獨門調味醬汁,非常下飯。花娘小館是黃仁勳最常去的愛店,蒼蠅頭是必吃的下飯美食。(圖/方萬民攝)「就像媽媽煮的飯,就是家常菜」,黃仁勳讚不絕口,他跟老闆娘的互動好似老朋友般。也因為黃仁勳多次力挺,現在「花娘小館」變得更難訂位,CTWANT記者1月初前往時,有客人要訂晚上用餐,竟然要排到3月才有位子。而在黃仁勳1月底再度上門後,該店的電話已經被打爆,老闆娘無奈地在臉書上提到「就算鍋爐火力全開、再找來音速小子幫忙」也忙不過來。去年5月30日,黃仁勳曾到無菜單料理店「聚聚」用餐。這間位在重慶南路二段的創意台菜,可以按照客人的預算做搭配,每人餐價可從1000元起跳;當天他吃的是傳統的台灣菜,「看起來是我媽會做,大家在家裡會做的菜,但是真的很好吃!」黃仁勳頻頻說好,「雖然這家店很小,但主廚很棒、東西很好吃!」為何這位兆元富豪喜歡到看起來相對平民的台菜餐廳吃飯?一度引起網友們在PTT上熱議,「是否要回味童年的舌尖記憶?」,也有人認為「這年紀不缺錢,缺的是吃飯的氣氛。」總部位在美國加州的輝達,台北據點設在內湖,所以黃仁勳來台期間,公司周邊的餐廳也會看到他的身影。黃仁勳曾提起西湖捷運站附近的「牛耳精緻麵館」,還舉起大拇指,「太棒了、太好呷!」「牛耳精緻麵館」的老闆詹大姐表示,「他(指黃仁勳用餐時)被認出後主動跟客人拍照,還招呼其他比較害羞的客人說,『沒關係,一起來拍照』,甚至還包紅包給餐廳員工。」他當時吃的是一碗180元的紅燒牛肉麵;今年1月二度造訪,還帶著父母一起來。黃仁勳來店家用餐的消息傳開後,原本已是當地熱門的店家變得更擁擠,常常開店20分鐘就進不去,更多時候中午就全數賣完,店家直接在臉書公告晚上休息不營業。2023年第二度來台時,黃仁勳在10月20日到晴光市場附近的預約制台菜私廚餐廳「春韭」,沒想到餐廳老闆端上了驚喜,一道是「薑汁蕃茄盤」,另一道是「和牛、奶酥銀絲卷」,創作概念來自於台南棺材板,這讓出生於台南的黃仁勳很感興趣、頻頻發問和拍照。春韭表示,黃仁勳10月15日來台首站,帶著美國團隊到寧夏夜市,在詹記水果合照時跟老闆提到,身為台南人的他很懷念「薑汁蕃茄」,只可惜實在太多人來拍照,沒時間好好坐下吃水果,看了這則新聞後,才特別在菜單裡多加了「台南味」。二度造訪老撈麻辣鍋,老闆獲得黃仁勳限量版紅包。(圖/老撈提供)「黃仁勳吃過的店」吸引不少美食部落客,成了另類打卡朝聖店,店家老闆們也樂於把黃仁勳的合照放在臉書粉絲頁上。像是敦化北路的「老撈麻辣鍋」11月迎來這位重量級貴賓夫婦,今年1月黃仁勳又帶著父母二度光臨,老闆還拿到黃仁勳親筆簽名、印著大大的「黃」字大紅包,店家在臉書上興奮宣告,「能被加入『黃氏美食地圖』實在太開心了!」該篇贏得3730個讚,是平常100多個讚的三十倍。老撈的老闆企鵝向CTWANT記者講了第一次造訪故事,「是朋友拜託,他妻子的老闆要趕飛機、出發前想吃頓好的,預定下午4點半、非一般用餐時間吃飯,客人一來才知道是黃仁勳夫婦倆。」老闆原本安排客人進入包廂,但黃仁勳說喜歡在外面跟其他客人一起吃,後來有路過的粉絲發現黃仁勳在店裡,也趕緊進場要跟偶像一起吃飯;第二次來也是堅持坐外場,跟其他客人一起同樂。當時黃仁勳點了小辣的麻辣鴛鴦鍋,搭配綜合海鮮和沙朗牛,妻子Lori雖然不敢吃鴨血、但很喜歡麻辣豆腐,後來綜合海鮮盤吃不完,黃仁勳親自帶著食物到隔壁桌對客人說,「你幫幫我好不好、點太多了吃不完」,讓本來就是粉絲的客人受寵若驚,大呼「太幸運了,永遠會記得這一天!」有趣的是,餐後店家邀請黃仁勳合影和簽名時,Lori居然從包包拿出自備的專用簽名筆來寫,沒過多久,黃仁勳的老外隨扈在護送老闆工作結束後,也重返店裡點餐,享用跟老闆剛吃過一樣的美食。遼寧夜市的鵝肉城活海鮮上還有黃仁勳一行人的合影。(圖/方萬民攝)最新登場的就是網路上號稱最難訂位、只開兩桌的全預約熟客制私房料理,位於松山區復興北路的「鄒記食舖」,老闆是杭州人,2009年開業時只是間滷肉飯一碗60元的小麵店,2020年轉做江浙創意菜的私廚後,萬鈞董事長詹壽全為第一個「大老闆客人」,口耳相傳迎來了許多大老闆,像是鴻海郭台銘、國巨陳泰銘都是常客,富邦蔡明忠也帶過張忠謀來吃。這次據說是廣達林百里作東,除了黃仁勳之外,也邀請了張忠謀夫婦在1月25日到訪。當時同樣在店裡的客人開心追星,當天吃了什麼都忘了。該店的菜單和價位會依照狀況更改,很多客人推薦薺菜炸春捲和黃豆醬燒圓蹄。其實,愛吃美食的黃仁勳也會自己做菜,他的女兒黃敏珊2007年時在大陸財經談話性節目上與父親同台,她說,「周末時,我和爸媽會一起做飯,而且爸爸很愛研發新菜色。」主持人問黃仁勳,是否老了還會繼續煮飯給小孩吃,黃仁勳說,「當然。事實上,煮飯就是一種創新,而且會給人帶來喜悅。」
2023年零售網購餐飲營收創新高 「這一行」首破兆元大關
2023年的經濟可說是外冷內溫兩樣情,經濟部22日公布去年全年外銷訂單年減15.9%後,23日公布的台灣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可說是處處破紀錄,2023年全年成績多項突破歷史新高,包括零售業4.57兆元、年增6.9%,網路購物5035億元、年增2.1%,餐飲1.02兆元,更是年成長18.8%,首度突破兆元大關。數據顯示,2023年12月批發業營業額為1.02兆元、年減2.4%,主因受到終端市場需求不振及產業庫存調整影響,客戶拉貨力道保守,致機械器具、建材及化學材料批發業分別年減3.0%、4.3%及5.7%;食品、飲料及菸草批發業因113年農曆春節較晚,下游通路備貨期程遞延,年減2.2%。汽機車批發業則年增6.0%,主因部分進口車到港、新車銷售活絡所致。總計2023年全年營業額為11.77兆元,年減7.3%。但零售業就相對活躍,2023年12月零售業營業額達4075億元,其中汽機車因業者擴大促銷方案,年增6.4%;另在聖誕節、跨年等節慶帶動下,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年增22.7%、食品、飲料及菸草零售業年增7.8%、便利商店年增6.3%、超級市場年增3.0%。總計全年營業額為4.57兆元,創歷年新高,年增6.9%。餐飲業的2023年12月營業額941億元、年增7.5%,其中餐館年增7.5%、飲料店年增1.2%,主因受惠聖誕、跨年節慶商機,加以店家推出多樣優惠活動及開展新品牌,帶動來客數增加所致;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年增24.8%,主因年末假期航班載運量提升,帶動空廚餐點需求增加所致。總計全年營業額為1兆279億元,創歷年新高,年增18.8%。展望今年1月,經濟部表示,批發業因進入消費性電子銷售淡季,預期營業額較上月減少,但受惠AI應用商機,相關供應鏈業績續增,加以上年同月因農曆春節長假工作天數較少,預期營業額年增率可望正成長;零售業因農曆年關將至,年節應景商品、汰舊換新及贈禮抽獎等新春商機顯現,營業額可望延續成長態勢;餐飲業受惠企業尾牙、部門聚餐之高峰期,營業額可望較上月增加。
和碩連續10年營收破兆 童子賢:2024追求更佳表現
代工大廠和碩(4938)今(21日)舉行尾牙,董事長童子賢表示,過去幾年 整個世界局勢風雲詭譎,產業也受到影響,但是科技力量是現代社會的正面能量,戰爭使文明倒退,但是科技使文明進步,和碩新的一年要追求更佳的表現。副董事長程建中則以「亢龍有悔、飛龍在天」期許新年。和碩今於南港展覽館舉行尾牙,席開800桌,並邀請樂天女孩、八三么、王若琳、蘇打綠等藝人到場表演。總經理鄭光志表示,2024年會更挑戰、變化也更多,但是隨著5G、衛星通訊的研發,AI及運算需求,充滿商機,在全球競爭下,我們各地的運作,也能表現出我們的能力,我們的研發及生產製造、供應鏈,達成客戶的需求。鄭光志也期許公司能成為充滿科技力量及動能的強力火車,各位幹部能有強力接受挑戰、不畏困難的精神,成為火車頭,帶領公司及員工邁進,員工也能接受挑戰,求新求變,創造更多利益。總經理鄧國彥也指出,2023年和碩營收1兆2600億元,達成連續10年破兆的成績,2024年將秉持2023年的精神繼續努力。鄭光志說明,電動車還是非常蓬勃發展,今年還是有雙位數成長,不過電動車也因為各國補助、競爭激烈也越來越嚴重,伺服器現在把握度還是很高,今年年中,比較中大型的客人會有生意少量出貨,至於網通的部分,會比較辛苦,相對於消費型產業復甦晚一季到一季半,但5G、ORAN公網與私網今年會有突破,尤其是在一些新興國家,未來一兩季會有好消息。和碩今年的資本支出將超過去年,等董事會通過,三月法說再報告。另外在產能比重部分,中國及非中國產線都是跟著客戶布局,中國產能比重會下降,但不會撤出中國,比重調配、區域化跟著客戶,把產能準備好,這就是我們的日常。
貧富差距加劇!樂施會報告 全球前五大富豪財富倍增
在全球政商領袖齊聚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15日召開前夕,非政府組織樂施會(Oxfam)發布報告顯示,自2020年以來,全球前五大富豪財產倍增成長,但多達50億人口卻變得更貧窮,顯示全球貧富差距問題加劇。樂施會14日公布年度不平等報告顯示,自2020年以來,全球前五大富豪的財產淨值暴增114%至8,690億美元。若此趨勢持續下去,十年內可能出現首位資產破兆美元的富豪。這五大富豪依序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法國奢侈品巨頭路易威登集團執行長阿諾特、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甲骨文創辦人艾利森與股神巴菲特。馬斯克身家2023年11月底時達到2,455億美元,較2020年3月暴增737%。阿諾特與其家族財產淨值成長111%至1,913億美元。貝佐斯財產增加24%至1,674億美元,艾利森暴增107%至1,455億美元。巴菲特財產攀升48%至1,192億美元。於此同時,全球將近50億人口變得更貧困,原因是他們承受通膨飆漲、戰爭爆發與氣候危機三大衝擊。而這意味著,消除貧窮可能需要將近230年時間。
全球經濟恐陷「美中不足」困境 台經院:2024台灣經濟會比今年好
經濟部25日公布11月工業生產指數為92.19,年減2.48%;製造業指數92.38,年減2.18%,兩指數都已連18個月負成長,預期2023年全年較去年大減逾12%。不過,經濟部表示,隨著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擴展,加上農曆年前備貨需求逐漸釋出,12月製造業生產指數估計年減4%到年增0.3%,有機會拚轉正。台經院則分析,明年全球經濟恐陷「美中不足」困境。明年製造業將有更好的展望,經濟部表示,目前一些AI伺服器還停留在資本財,屬於企業面使用,但商機會慢慢釋放到消費端,例如AI的PC、手機出現,應用會愈來愈廣,可撐起製造業動能。不過,經濟部提醒,俄烏戰爭、以巴衝突、美中科技爭端等地緣政治風險續存,恐拖累全球經濟復甦步調,抑制我國製造業成長力道,需密切關注並審慎因應。另台經院公布11月景氣動向調查,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3.2點,連2個月下滑,服務業與營建業測驗點則上揚;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警示,全球經濟成長率原為2.2%,下修0.3個百分點,明年經濟將面臨「美中不足」,因為「美」國、「中」國大陸下滑較多,甚至學術機構預測美國僅保1。孫明德直指,聯邦基金利率5%、房貸利率7%,美國民眾卡債破兆、美國國債破34兆美元,明年美國民間消費才真正面臨挑戰;他認為,先前美國升息的副作用會在24個月後引發最大影響,也就是落在明年第2季,美國廠辦違約率將漸增、消費能力無法擴增。走過疫情、製造業庫存去化低迷,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表示,2024年台灣經濟會比今年好,我國經濟成長率將重回全球平均之上。
挺過疫情回春...去年全台工廠營收達22.3兆 這8縣市表現亮眼
疫情停辦1年,經濟部11月30日公布最新2022年版「工廠校正及營運調查」,全台工廠總營收達到22.3兆元,比2020年大增15.8%,疫情後完全回春。這次共有8縣市工廠營收破兆元,新增雲林與新竹市2地入榜。桃園二連霸,尤其突破4兆台幣,創下了國內縣市紀錄。總計全台營運中工廠有9萬1534家、員工數294.9萬,2年來小增0.4%、1.2%,總營收比起前年疫情籠罩時的16.6兆,大幅跳升5.7兆元。對此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點出:「這是疫後首次調查,增幅代表台灣產業挺過疫情考驗。」營收上升,主因半導體相關產品需求熱絡,加上原物料價格高檔盤旋,產品價格調漲,如不是下半年受困全球通膨及升息,終端市場需求減弱,否則營收恐怕更高。過往全台有7大縣市工廠營收破兆,2020年疫情期間,雲林縣因為麥寮六輕石化重鎮價格不振,掉出榜外,減為6縣市。但這次調查,卻一舉跳升到有8個兆元縣市。區內工廠營業額最高還是桃園市,這次4兆623億,比前一次大增近4成,也是首度有縣巿營業額突破4兆。第2為高雄市的3.4兆,緊接著3、4名的台中、台南,都是2兆多元,第5名由新竹縣擠掉新北市,但金額落到1.8兆。新北市這次整體營收下降了1名,來到第6,但僅比新竹縣少200多億,也有1.8兆。第7名雲林縣是重返兆元行列,繳出1.5兆,最後一個破兆名次是新進榜的新竹市,有1.2兆。對於桃園這次營收大突破,黃偉傑說明,主要該市產業為「電子零組件」和「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產品多是記憶體、IC載板、伺服器等。前者營收6.2兆,為各業別之冠,比2020年增1.9兆,遙遙領先金屬製造業新增7400多億。至於雲林縣、新竹市,前者主要就是石化業市況已回溫,後者為科學產業園區重鎮,同樣是電子零組件火旺助攻。
2023台灣百大集團出爐!富邦穩坐龍頭 台積電資產總額首度進前10大
中華徵信所(CRIF)最新公布《2023年版台灣大型集團企業研究》,揭露台灣百大集團資產總額、營收總額以及稅後純益情形。結果顯示,富邦集團連續3年穩坐資產總額龍頭、台積電資產總額則首度進入前10大,並以稅後純益1.02兆元繼續拿下賺錢最多的企業,並遠超其他集團,穩居「獲利王」寶座。CRIF表示,台灣百大集團資產總額及營收總額分別創下139.05兆元及37.73兆元,皆歷史新高。不過受到高通膨、美國升息、防疫保單賠償、新台幣大幅波動的影響,總稅後純益3.38兆元,較2021年大幅衰退9.58%。CRIF表示,百大集團資產總額而門檻已經來到798億元,刷新入選門檻。資產總額前10大集團中,富邦集團以資產總額12.49兆元連續第3年成為台灣最大集團,居龍頭地位;台積電則是以4.99兆,將近5兆元擠入前10大集團之中,居於第8名。也因此,前10大集團中,金融集團的席次只有6席,較前1年少了1席,而第一金控集團2021年被擠出前10大集團之外,2022年再度重回榜內。稅後純益方面,百大集團中只有台積電和長榮的稅後純益賺逾2000億元,台積電透過提高研發、技術發展、效能及功率優化,領先業界3奈米製程量產,使其稅後純益破兆元,成長率高達70.6%,續創歷史新高。首度進榜的為日月光及聯華神通,分別居第9名及第10名,獲利為629.88億元、603.05億元。隨著美國高利率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以抑制通膨,預估2023年百大集團的稅後純益總額恐會再衰退10%,稅後純益要再創新高最快恐要等到2025年。
台塑大遷徙4/石化王國老功臣人生謝幕 2.5兆元集團總部「打掉重練」迎新舊能源轉型浪潮
台灣第一大民營企業台塑集團,2023年10月19日正式搬離使用47年的敦化北路大樓。這棟大樓乘載了台灣產業的奮鬥史及「台灣精神」的印記。昔日台灣首富、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的金句之一是「存一塊錢,才是賺一塊錢。 」而在台塑集團總營收2.5兆的龐大事業裡,最能精準控制成本、在對的時機出手的石化專業經理人,就是今年5月過世的前台塑董事長李志村。1935年出生的李志村是南投人,1958年自成功大學化工系畢業後,考上產業龍頭、國營事業鐵飯碗的中油,卻選擇進入當時還是小公司的台塑,他曾說,「我覺得這更能發揮我的專業。」李志村可說是王永慶欽選、招聘的首批大學畢業生,一做就是56年,若加上退休後的顧問職,不但在台塑集團度過3/4的人生,也全程參與了台塑企業總部敦北大樓的一切。李志村從基層做起,1967年台塑改組後從高雄調到台北總公司,並在1997年升任台塑總經理。他在王永慶決定交班、2002年規劃出的台塑集團「最高決策七人小組」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除了李志村,另外兩位老臣是當時的南亞董事長吳欽仁與台塑集團總管理處總經理楊兆麟,以及四位王家第二代,包括時任總裁王文淵、副總裁王瑞華、台塑化董事長王文潮與台塑總管理處副總經理王瑞瑜。這些通過「經營之神」調教的核心成員,可說是企業強棒,因為台塑集團事業複雜度又廣又深,為降低成本,能做的都自己做,除了民生塑化用品的石化原料、電子材料的上游供應鏈,要蓋廠房就成立台塑建設公司自己蓋,為運送石化原料就成立海運公司與船隊自己送,甚至連發電廠都有,子公司近百家,事業部門負責人也練就一身功夫。台塑集團儘管收入破兆,但其總部辦公室設計相當簡單,以實用為主。(圖/報系資料照)CTWANT記者過去想請教石化業者對於景氣與市場看法,不管是台塑人、甚至同業通常會說「你去問李志村。」石化業界都知道李志村的判斷絕對是對的,他每天都在看數字、了解國際情勢,年輕時為了搞懂日本進口的設備、他學會了日文,為了接待客戶與處理美國台塑公司事務,英文也是呱呱叫,甚至2015年退休了還天天進公司。最讓台塑人及媒體界印象深刻的,就是李志村的溫和友善,不管是基層員工還是主管,遇見了都會笑臉迎人地打招呼,且只要記者有問題、他有空,他就會像老師一樣地傳承他的經驗與知識,最後還會補問「還有沒有什麼不懂的? 」台塑集團一開始設計的七人決策小組,三個是老臣、四個是王家後代。(圖/報系資料照)今年,這位德高望重的石化業大老走了,南亞老臣吳欽仁也在年初時辭世,台塑的敦北總部大樓也即將拆掉。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大江東去,世界產業趨勢正一頭衝向先進科技。現任的台塑董事長林健男在5月底的股東會上提到,「面對現今的種種挑戰,公司已在進行轉型策略與調整投資布局,像是擴大在半導體產業布局、跨入生活創新產業,還有深化AI及數位轉型等。」10月18日剛開幕的國際能源周,台塑集團推出兩個大型攤位,一是宣傳電池事業,一是與海上光電合作,這位石化大老搖身一變成了綠能先鋒。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跟CTWANT記者說,「石化和綠能並非完全對立的產業,過去百年的石化產業發展,也能成為新能源研發的基石。」隨台塑企業五千人遷徙內湖新大樓,像是告別舊日時光,待敦北大樓重新蓋好,核心事業及總部高層預計會在2029年重返敦北總部,舊能源與新能源如何開出新局,考驗著現今執掌團隊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