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數
」 日本 破產日本「百年企業」上半年破產數創歷史新高! 恐超越2008金融海嘯慘況
擁有許多老牌企業的經濟大國日本,今年卻出現「百年企業」破產數創新高的現象,光是上半年就有74家破產,比去年同期成長約1倍,也是自2000年統計以來,百年企業半年破產數最多的1年,這顯示日本傳統產業正在迅速式微!日本擁有超過4萬家歷史悠久的企業,且每年約有2千家企業躋身百年老店行列,這使日本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多老牌企業的經濟大國之一。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被快速變化的經濟現況所吞噬,老牌企業的實力正遭遇重大考驗。據日本帝國數據銀行(Teikoku Databank)近日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1月至6月),經營歷史超過百年的企業破產數達74家,幾乎是去年同期38家的1倍,創下自2000年統計以來,百年企業半年破產數最多的記錄,今年全年破產數更有機會超越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的120家。從上述破產百年企業的產業別來看,製造業佔最多,為22家;零售業則以21家位居第2,這2大產業的破產企業數約佔總體的60%。而這些百年企業中,有清酒生產商、新鮮點心生產商、海鮮加工業、醫療和理化儀器製造商、味噌和蔬菜泡菜生產商、超市、和服製作和服飾業,以及百貨公司等日本傳統產業。若從破產原因來看,有14家是因為通膨及採購價格上漲導致利潤惡化,還有11家是因為找不到接班人的情況下宣告破產。日本帝國數據銀行還指出,日本企業總破產數預計將在2024年超過1萬家,其中近一半是小型企業或老牌公司,隨著日本人口老化、通膨高漲,及企業競爭力逐漸下降,日本傳統產業未來恐遭遇更艱難的挑戰。
寬鬆政策催生大量「殭屍企業」拖累經濟 日本政府解套方式曝光「讓他們倒閉」
由於經濟成長放緩、少子化、社會人口老年化以及長年的低率寬鬆政策,日本社會其實有不少失去競爭力、靠著銀行貸款度日的「殭屍企業」,這些企業不僅對社會幫助不大,而且某種程度來講堪稱蛀蟲。為此,目前日本政府有意重新整頓這些殭屍企業,讓他們進行重組、併購,或是讓他們倒閉消失,以便提振整體日本社會的生產與經濟能力。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多年以來,日本經濟停滯增長、人口減少,這讓過往仰賴人才與貿易維生的中小企業,變得長年依靠低成本、政府援助與銀行貸款來維持運營,日子一久,這些幾乎沒有任何產值的企業,幾乎佔據日本約70%的就業崗位。但隨著疫情期間的補助降低,以及近期日本政府結束寬鬆政策、銀行利率提高,這讓這些「殭屍企業」開始面臨到營運上的問題。報導中也引述有關單位的資料,當中顯示在2023年,日本就有25.1萬家企業被認為是「殭屍企業」,這些企業的人數大部分都在300人以下,而其年營收根本也無法支付銀行的貸款利息。2024年1月至6月,就有近5000家公司倒閉,創下十年來的上半年倒閉數最高紀錄。而在2023年的破產數量也較往年暴增30%。就有日本政府官員受訪時表示,其實對於這些無法提高生產、利潤的殭屍企業,日本政府更樂意見到他們倒閉,但日本政府不可能公開如此表示,否則將會面臨到社會嚴重撻伐。因此,日本政府採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解決這類的問題。日本政府目前已經為中小企業成立諮詢中心,開始為許多有潛力、能力不錯、具有未來性的中小企業開始提供併購的提議。日本政府的目的,就是希望將勞動力、投資引導至有能力的公司,同時也提高員工的薪資水平。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資料,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為33,834美元,這數字不僅遠低於OECD平均水平,也遠遠落後於法國和義大利。
美國去年破產聲請量激增18%!企業重整數暴增72% 今年恐續揚
根據破產數據業者「Epiq AACER」在美東時間3日公布的資料顯示,肇因於利率上升、貸款標準緊縮,以及新冠疫情期間的經濟刺激措施陸續退場,2023年美國破產聲請量激增18%,料今年恐進一步攀升。據《路透社》援引Epiq AACER公布的數據顯示,破產聲請總數(包括商業和個人破產)從2022年的378390件增至去年的445186件。報告還指出,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所提出的企業重整聲請,從2022年的3819份暴增72%至6569份,消費者聲請量則較前一年增加41955份,相當於成長18%。雖然2023年最後一個月的聲請總量,從11月的37860件下滑至34447件,但仍較前一年增加16%。報導補充,2024年的破產聲請數預料將持續攀升,但距離疫情爆發前2019年的757816件,仍有一段不小的差距。Epiq AACER副總裁亨特(Michael Hunter)指出,「正如預期的那樣,我們看到2023年的新聲請量跟2022年比有所增加……考量到疫情期間刺激措施退場、資金成本增加、利率及拖欠率雙雙成長,以及逼近歷史水準的家庭債務,尋求破產保護的消費者和商業聲請人數量將在2024年繼續增加。」事實上,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第3季尾聲,家庭債務已達到創紀錄的17.3兆美元,而拖欠率也在小幅上升,但仍低於疫情前的水準。由於聯準會(Fed)大幅升息以遏制通膨,過去2年來企業和家庭的財務狀況明顯吃緊。例如,去年下半年的抵押貸款利率飆升至本世紀初以來的最高水準。不過,在Fed表明升息週期即將結束,且聯準會官員上個月掛保證今年一定會降息後,借貸成本和整體金融狀況已在2023年第4季度有所緩解。
全球房價狂跌「建商爆倒閉潮」 專家揭台灣1怪象:是不是很奇妙?
面對低薪、房價和物價均高的環境,不少民眾努力工作,就是為了買下一個容身的所在。房產專家何世昌表示,受到建築原物料大漲、房價下跌等因素影響,全球建商倒閉潮如疫情蔓延,截至目前為止,歐洲英國、德國、瑞典等國的房市危機持續擴大,連亞洲及澳洲也不例外,唯獨台灣無風無雨,「是不是很奇妙?」何世昌27日在臉書粉專發文,「還記得幾個月前,曾有人主張台灣應該仿效歐洲國家針對建商進行『推案資格審查』嗎?我們當時就認為這種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無效審查只是多此一舉,如今完全應驗了。截至目前為止,歐洲英國、德國、瑞典等國的房市危機持續擴大,連亞、澳的國家也不例外。」專家表示,「這波全球建商倒閉潮肇因於央行升息、建築成本瘋狂上揚,大多數國家平均建築成本大漲逾三成以上;當資金成本、營造成本大漲但房價下挫,成本無法順利轉嫁至消費端,意味著建商利潤大幅度遭到壓縮、甚至賠售,那麼建商索性包袱收一收跑路去了。『建商一去不復返,此地空餘爛尾樓』,如此淒慘景況不只發生在中國,德國等許多國家也如星火燎原般延燒。」何世昌指出,「日本東京商工研究中心(TokyoShoko Research)發布訊息指出,2023年上半年建築企業破產數量為785家,較去年同期成長36.3%。瑞典信用機構Creditsafe統計指出,2023年前8個月的公司違約數量飆破逾5千家,創下1999年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何世昌提到,「澳洲證券暨投資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期間,高達1,709家建築公司申請並進入破產程序,較前年至去年同期增加24.9%。德國聯邦統計局表示,2023年前4個月,已有437家建築公司申請破產,與2022年同期增加20%,走上破產之路的包括擁有125年歷史的老字號包商Wolff Hoch und Ingenieurbau。」他進一步說明,「由於倒閉與中綴的建案增加,德國政府於9月宣布祭出450億歐元的一籃子救市計畫。英國也不好過,根據英國破產管理局統計,截至 2023 年 6 月的近一年內,約有4,280家建築公司破產,較前年至去年同期上升16.5%,建築公司倒閉率達到了十年來的最高峰。」另一方面,荷蘭統計局表示,今年前8個月,荷蘭法院宣布有305家建築公司破產,較2022年同期的187家增加約38.7%。何世昌強調,「反觀台灣,好像處在颱風眼中央一樣無風無雨,這種感覺是不是很奇妙?」(圖/翻攝自何世昌的房產知識Buffet+臉書)
再現1987年股災?法國興業銀行策略師示警:「黑色星期一」恐重演
儘管部分經濟學家非常樂觀地認為美國經濟仍會實現軟著陸,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的全球策略師愛德華茲(Albert Edwards)卻示警,「1987年全球股災的迴響不絕於耳」,直言「黑色星期一」(Black Monday)引發經濟衰退的歷史恐再度重演。據美國商業雜誌《財星》(Fortune)的報導,1987年10月19日,美國道瓊工業指數暴跌22.6%,該金融事件被後世稱作「黑色星期一」,該年10月份全球股市損失達1.7兆美元,23個主要市場中有19個在當月跌幅逾20%。如今,愛德華茲擔憂「黑色星期一」恐再度重演,他認為美國利率急遽上升已導致實體經濟放緩,但股市卻還在2023年維持強勢,這讓他聯想到雷根總統(Ronald Reagan)後期的狀況——1986年9月至1987年10月期間,聯準會將利率從5.9%調升至7.3%,但大約在同一時期,道瓊工業指數卻繼續上漲了45%,因為投資者在經歷多年牛市後仍保持看漲前景,這種樂觀情緒也一直持續到1987年崩盤以前。隨著美國公債殖利率飆升,低風險回報的標的越來越受投資人青睞,資金自然就會開始從風險較高的股市中抽走,這讓愛德華茲表示「自己彷彿聽到了1987年崩盤的迴響。」他在美東時間3日的報告中也解釋:「股市目前的韌性讓我想起了1987年的金融事件,當時股市投資者的樂觀情緒最終遭到壓制。面對美國公債收益率不斷上升,你是否感覺自己坐在一輛明知即將失控,卻又無力停下的車裡?」愛德華茲續稱,在利率上升的情況下,美國經濟未來的「不確定性仍在繼續升高」,再加上美國政府患上「財政瘟疫」(fiscal dysentery),也就是不斷飆升的債務赤字,以及多次導致聯邦政府瀕臨關門的政治僵局。如今10年期國債收益率推升至4.7%以上,也顯示長期持有債務的不可預測性正在增加。他也示警:「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從未目睹人們如此不確定自己正處在哪個經濟週期。唱衰已久的經濟衰退是否仍潛伏在眼前?還是我們正在經歷一個牛市的開始?許多投資人顯然越來越相信後者。但我個人的觀點是,仍然有大量的證據表明經濟衰退即將來臨,就像1987年一樣,現在任何有關經濟衰退的跡象和消息都必將對股市造成毀滅性打擊。」例如,近期卡車司機工作崗位的下降,通常就「預示著經濟衰退的到來」、企業破產數的激增,以及貨幣供應的萎縮。
對俄制裁自斷手腳!歐洲經濟火車頭崩潰 企業破產數增幅創20年新高
據德國企業信用評級機構Creditreform於6月30日提出的報告指出,俄烏戰爭及隨之而來的相互制裁,已使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陷入能源短缺、通膨和利率飆升3重危機,今年上半年聲請破產的德國企業數也以20多年來最快的步伐持續增加中。據《路透社》的報導,Creditreform表示,今年1月至6月期間,共有8400家德國企業聲請破產,與去年上半年相比大幅增加16.2%,創下20多年最大百分比增幅。Creditreform首席經濟學家漢茨許(Patrik-Ludwig Hantzsch)指出:「能源價格以及原物料成本的飆升,正在嚴重損害德國企業的獲利空間。如今,這些負面因素又在利率上升的環境下被無限放大,導致經濟陷入死胡同。」Creditreform的報告也點出其他導致破產企業數增加的因素,包括國內消費疲弱,以及政府在過往的經濟危機中積極紓困,使企業過於依賴政府補貼,並因此未能及時調整業務模式。漢茨許也悲觀預估,隨著高通膨、高利率環境持續,德國企業在下半年可能加速破產。
各國政府停止疫情支援 歐盟2022年Q4企業破產量「暴增27%」
根據歐盟統計局資料顯示,以2022年Q4而言,歐盟當地的企業破產申報數量暴增27%,創下8年來的新高。而這背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因為疫情趨緩、各國政府開始減緩、收回疫情時期對企業的支援,這也導致一些「殭屍企業」在減少政府補助的情況下,無力繼續支撐下去。根據《金融時報》報導指出,其實在過去2年中,歐洲企業的破產數一直持續下降中,而這次的反轉則代表著在經濟增長腳步放緩、能源價格飆升、工資上漲的情形下,許多歐洲的企業經營狀況正面臨惡化。德國保險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蘇布蘭(Ludovic Subran)解釋,其實在2020年、2021年有許多企業都獲得了全年免費通行證,他們甚至不必支付一些債權人費用,在加上政府的一些補助,讓他們得以勉強支撐經營下去。但隨著政府對於疫情期間企業補助政策的收回或限制、相關企業運營成本的提升,這些公司就變得越來越難以支撐,甚至是「完全站不住腳」。蘇布蘭就推測,今年在西歐地區的破產企業數量很有可能會增加近20%。報導中也指出,在疫情期間,歐洲各國政府曾推出一系列支援企業的政策,這也讓當時破產企業數字直線下降,但野銀來不少抨擊,因為不少人認為,這些依靠國家援助與低利貸款才得以存活的企業,本身並不具備正常運作的能力,根本就是「殭屍企業」。歐盟雇主聯合會 BusinessEurope 首席經濟學家華生(James Watson)則表示,會造就企業大量倒閉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政府撤回了疫情期間對企業的支援政策,同時高通膨、經濟成整趨緩、利率上升,這些都是讓一些體質不良的企業加速倒閉的主要因素。
今年日企業破產數將破1萬間 疫情衝擊經濟衰退20%
新冠肺炎疫情減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5日時宣布,全面解除緊急事態宣言,但才過沒多久,東京、九州地區又出現群聚感染現象,而公司行號也是受傷慘重,今年日本聲請破產公司數量,將突破7年來新高,估計將會突破1萬間。根據日本知名數據調查機構《帝國數據銀行》(Teikoku Databank)統計,本年度日本聲請破產公司數量將突破1萬間,是自2013年以來的新高,光是在4月就有758間公司聲請破產保護,其中有123間跟疫情影響有關。帝國數據銀行東京支社資訊部長赤間裕彌認為,本次疫情衝擊甚至比金融危機還要糟糕,許多民生產業都受到衝擊,包括餐廳、百貨及巴士營運商,都有隱憂存在,對中小企業來說更是危險,他也呼籲應該要盡可能累積現金,因應第2波疫情發生。許多分析師認為,本季日本經濟可能會衰退20%以上,對此安倍晉三本周也表示,將會增加經濟刺激措施1倍預算,希望能夠幫助日本度過疫情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