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壁
」 工作 大陸 保母 國籍 國民黨![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95965/sm-eab823053b3da90c7742f5ca5823b1b1.jpg)
庇護工場危機2/昔被爸稱「沒路用的」 自閉男孩默默洗衣反成家中頂梁柱
桃園市龜山區亮羽洗衣廠長年來雇用身心障礙者作為員工,讓他們在成就感中「洗掉自卑、洗出自信」更得到新生,員工小宵(化名)因患有自閉症不得父親待見,長年被父親稱為「無路用的」,而他到亮羽工作習得一技之長,並積累豐厚積蓄,宵父因病失去工作時,還是他拿自己的積蓄為家中開彩券行給父母經營,在最危急時刻成為家中頂梁柱。據了解,亮羽成立於1996年,創辦人劉月廷原是身心障礙協會的就業輔導員,因不忍身障者屢屢碰壁,於是成立洗衣工廠給他們工作機會,近半甲子間照顧約200名員工,不只改變這些員工的人生,更讓他們的家庭迎來轉變。「身障者在外面太常被欺負,家裡人也往往為他們煞費苦心。」劉月廷說,身心障礙者要承受外界的異樣眼光,往往成為有心人士利用的目標,連家人都不一定理解他們的難處。亮羽的員工過去在社會上處處碰壁,如今穩定工作而培養出自信,在成就感中「洗掉自卑、洗出自信」。(圖/周志龍攝)劉月廷提到,小宵高中畢業後就來亮羽工作,但他患有自閉症,與外界溝通有其困難,父親也因此總認為這個兒子「沒有用」,還曾在她面前就朝小宵的頭部「巴下去」,她見狀連忙制止,2人還為此多次爭吵,而讓宵父沒想到的是,當家庭遇上困境時,反而是這個兒子成為撐起整個家的頂梁柱。「他爸那時候沒工作,弟弟妹妹又小,全家人就只有他在工作。」劉月廷說,當時宵父因病失業,母親要照顧一家老小也無法外出謀生,她建議小宵帶著父母去申請彩券行資格,果然順利被抽中,開店啟動資金也是小宵所出,一家人終於能兼顧生計和生活,日子也重回安穩。另一名員工阿國(化名)命運則更加坎坷,他患有智能障礙、小腦萎縮跟癲癇症,因個性單純而被不法分子利用,名下有多間公司外,帳戶還成為詐騙集團的人頭,更因此欠下數百萬元債務,最終流落街頭,在當街友時遭慈善單位轉介到亮羽工作。身障者在社會中往往備受欺負,亮羽曾因員工家屬欠錢而遭遇討債,還有黑道大哥想找劉月廷泡茶。(圖/翻攝亮翌洗衣臉書)劉月廷見其因街頭生活而身體虛弱,更背上累累負債,每周帶著他就醫和債務整合,昔日的「債主」見阿國有穩定工作,竟還找上劉月廷想跟她「泡茶」,劉月廷則挺身而出,繼續為阿國協調,讓他終於能成回安穩人生。亮羽在半甲子間照顧約200名員工,更以乾淨細心的洗衣品質聞名業界,如今卻不敵更便宜的隧道式洗衣工廠,昔日老客戶「變心」而導致財務缺口,劉月廷則盼各界能提供工作機會,讓這些身心障礙者的庇護天堂不要斷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95305/sm-b98f57d7f4f7bfd52396bd04cf463c94.jpg)
30歲181男聯誼碰壁!女生聽「公務員」秒冷 一票人:長相談吐才重點
公務員以前被認為是鐵飯碗,但現在科技業當道,工程師可能較吃香。一名30歲公務員網友說,他去聯誼認識女生,都沒人想進一步發展,「如果你是男生,除非你對結婚戀愛完全沒有任何憧憬,不然都不要來考公務員。」不少人認為,長相、談吐才是重點。原PO在論壇《Dcard》發文,他現在30歲,181公分68公斤,「我頂著公務員頭銜去認識女生,根本沒人願意跟我進一步發展,聽到公職人員就冷掉了,想當初高中同班同學去科技業的,現在光分紅就屌打我的公務員年薪。」原PO表示,後段學校畢業進產線的同學,薪水也比他高,聯誼場合只要有一到兩個台積電、聯發科的男生,女生都不會想鳥公職人員,「公務人員在女生眼裡就是穩定窮而已,奉勸各位想考公職的學子們,如果你是男生,除非你對結婚戀愛完全沒有任何憧憬,不然都不要來考公務員,一眼望到頭的低薪人生,25歲以上的女生沒有人會想跟你繼續發展。」文章一出,網友紛紛留言「你有沒有想過原因可能根本不在職業?長相、氣質、談吐」、「這職業就是沒加分,但也不到讓人退避三舍的地步,用交友軟體不到萬人迷,但還是可以遇到聊得來、約得出來的」、「自己條件差還怪職業」、「人品跟長相佔極大的關係吧」、「不要越級打怪就不會有這個困擾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91557/sm-ba3ef81f0b254afb3c3a78a1ad99ab9e.jpg)
檳榔西施要消失2/專法上路一半以上檳榔攤將倒閉 公會:230萬人會失業
台灣檳榔文化歷史悠久,早在4、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便有先民嚼食,檳榔每年更創造百億元的經濟價值,但研究證明嚼食檳榔會造成口腔疾病,衛福部於2024年底預告將列管檳榔,要求業者合法申請,嚼食場所也有嚴格限制,突如其來的消息讓公會大力反彈,擔憂恐衝擊全台230萬元相關人員生計,希望建立溝通管道,盼與政府取得共識。據了解,檳榔種植地點遍布全台,種植面積僅次於稻米居全國第二,以南投、屏東、嘉義為主要產地,1999年種植面積達到最高峰5萬6596公頃,產量高達17萬3907公噸,如今每年創造上百億元經濟價值,但其對口腔健康的危害也是不爭事實。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003 年確定檳榔果實屬第一級致癌物,誘發口腔癌的危險因子,全台每年有8000人罹此癌,其中男性因口腔癌死亡的比率更是高居第四,因而在2024年12月18日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預計將檳榔正式納管。《檳榔防制法》規定嚴格,要求販售業者須向在地縣市政府申請營業登記,待核准後才可合法販售,且須比照菸品在包裝上標示警語及警示圖文,並得禁止未成年人和孕婦嚼食檳榔,嚼食地點也有禁止,學校、醫事機構、圖書館等社會教育機構,和公車、捷運等大眾運輸工具將來都禁止食用,業者還需配合政府進行檳榔抽驗,通過農藥殘留、重金屬等標準才得以販售。桃園市檳榔聯合職業公會理事長李密代表業者發聲,點出產業現狀盼與政府取得共識。(圖/趙世勳攝)桃園市檳榔聯合職業公會理事長李密表示,若草案通過後會有一半以上檳榔攤面臨歇業危機,透露全台檳榔攤大半開設地點多為鐵皮屋或是住家,因不屬於商業用地,在申請營業登記上恐面臨阻礙。「檳榔產業已經沒落了,這個法案更是沉重打擊。」李密說,檳榔銷量與過去對比逐漸走下坡,已經是夕陽產業,面對草案突來的頒布對業者及整個產業鏈來說,是非常大的衝擊,認為若專法上路後,業者恐因無力配合而面臨生計上的危機。李密也強調,檳榔販售或從業人員的大多是在社會上相對弱勢的族群,例如單親或是隔代教養的家庭,抑或是在求職上容易碰壁的更生人,會選擇門檻相對低的檳榔產業,只為了謀一份溫飽,倘若大量檳榔攤倒閉,恐導致這些「艱苦人」失去本就稀有的工作機會。「說轉職何其容易,但大部分都沒有能力。」李密無奈透露,隨著嚼食人口的減少,檳榔業者的平均收入約3、4萬元,只夠滿足三餐溫飽,無法再存更多錢,在資源和選擇不多的情況下,儘管業者有心想轉職也面臨重重阻礙,面對草案推動猶如晴天霹靂,全台恐有230萬人遭受嚴重衝擊。檳榔產業瀕臨夕陽化,生意下滑又面對突來草案頒布,讓業者不知該何去何從。(圖/趙世勳攝)除了販售業者遭受衝擊,檳榔農也連帶受到影響,雖政府有輔導農民廢園轉作油茶生產苦茶油或是果樹,來縮減檳榔種植面積,不過成效卻相當有限,無論是果樹樹苗價格及管理人力成本,都比檳榔樹高上不少,希望政府能匯集農民意見,調整輔導措施來提高農民轉作意願。李密表示,草案預告後,大量業者和農民在公民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留下數千則留言,字字句句都是從業人員希望保住飯碗的卑微心聲,全台十大工會、五大產區及檳榔農民皆有派出代表與政府持續協商,除了寄出陳情信外也將於2月10日上街遊行,表達意見捍衛自身權益,期盼能與政府在60天預告期內達到良性溝通,傾聽業者心聲並取得共識。衛福部去年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並邀請相關團體召開溝通會議,於1月21日會議中取得共識,承諾草案不會在2月17日送出衛福部,預告期過後仍會持續蒐集各方意見進行調整。草案中檳榔業者需向地方政府申請營業登錄之部分暫緩實行,並以輔導為優先會同農業部、經濟部、勞動部等相關部會,研擬相關輔導規定及配套措施,業者也承諾配合不販售檳榔給未成年、孕婦族群,並共同推動摳腔黏膜篩檢,將檳榔的危害降至最低,而2月10日預計在立法院前的陳情活動決定暫緩執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88713/sm-12566ebafb9d05a8c8a82d53b7fd429a.jpg)
照護悲歌1/失智據點新制上路 中度以上須轉日照中心引發家屬擔憂
衛福部今年實施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新制,中度以上失智者(CDR2以上)與失能者(CMS4以上)須停止使用失智據點,轉往日照中心,引發不少長者家屬憂心,因為臨時變換環境不僅中度失智長者難以適應,隨之而來是愈來愈沈重的家庭重擔。台灣失智症協會日前發放線上問卷,調查失智者家屬針對衛福部即將實施失智者據點服務新制,輕度失智、失能者仍可待在服務據點,中度以上者則必須轉往日照中心,引發家屬大反彈,協會才察覺政府的宣導嚴重不足。許多家屬根本不知道社福政策又有重大變革,多數家屬不滿地批評衛福部年年緊縮失智者服務項目,突來的調整造成家庭巨大衝擊,失智者好不容易適應據點,卻逼迫其轉換環境,很有可能因此加重病情。根據衛福部公佈「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 2.0」中,112年度預算編列失智相關計畫經費共50億5,225萬3千元,其中長照服務發展基金,編列發展失智社區照護服務計畫10億4,960萬8千元;另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推估,113年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約35萬人,失智症盛行率為7.99%,也就是每100位65歲以上的長者中,約有8位可能罹患失智症。CDR為衛福部制定的臨床失智評估量表,程度分為0-5級,其中1以下為輕度失智,3以上為重度失智,中間值屬於中度失智;而CMS為長照需要等級,程度分為1-8級,其中級為以下輕度失能,7-8級為重度失能,中度失能者為中間值。服務據點提供長者促進認知活動,兩小時的課程中,專業人士帶著長者做運動、玩益智遊戲,以減緩失智者認知功能退化速度。(示意圖/台灣失智者協會提供)家屬們最大的憂心是失智者原本已習慣據點服務,變動下會有不適應,或在嘗試轉移至日照中心時找不到願意收受的地方;且如家中有聘請外籍看護的家庭,申請日照中心需全額給付,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更是雙重負擔,經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統計,願意嘗試轉換至日照中心的家庭僅佔27%。此次制度也並非衛福部第一次調整,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說明,最開始的服務據點「疑似」失智者就可使用,後續調整為失智症者才可使用,113年據點修改為「臨床失智評估(CDR)2以上『及』長照等級(CMS)4級以上者」不可使用,114年再度限縮為「CDR2以上『或』CMS 4級以上者」便不可使用,一個政策搞得相當複雜。一個政策搞得相當複雜。陳筠靜表示,新制以分數評斷失智者程度,但失智者個別差異性較大,評分相同但在肢體、認知、行動上不盡相同,一些長者可能程度還在輕度,但可能面對陌生的人、環境較緊張,評分出來就會達到中度以上,因此無法使用據點。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負責人洪于婷說明,據點有很多促進認知的活動,時間通常為兩小時,其中一小時會帶著失智長者做運動,例如肌耐力訓練、人際互動、拋接球等;另一小時會玩桌遊和懷舊,陪伴長者回憶年輕時的故事,偶爾也會有戲劇治療、音樂治療等。「這些活動可以讓失智者不斷運用各項認知能力,以維持現有認知,也可以減緩退化速度。」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負責人洪于婷表示,據點目前不酌收費用,但轉向日照中心後家屬須負擔部分費用或全額付費,平添家屬的經濟負擔。(圖/翻攝自新康居家職能治療所臉書)「我從民國96年投入失智症服務,很多失智者是我照顧到他們離開,更遇過許多因顧不了失智者而拳腳相向,家屬的辛苦只有他們瞭解。」洪于婷表示,據點相較於日照更側重於認知促進服務,而日照更偏向長期照護,且日照家屬不可陪同,家屬自然更希望留在據點。陳筠靜指出,短期內找到願意收受的日照中心十分困難,雖政府有給6個月的緩衝期,但還是很多家庭反映四處碰壁。就算有意願轉的家庭,家中的失智者也需適應的時間,在那期間希望政府可以完善日照、據點過渡政策,待家庭一切安頓好,再停用其據點使用資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88613/sm-85a1a28358f1cac5cd0aa9ba370227c7.jpg)
台南家暴男「妻離子散晚景淒涼」 里長代照顧10天急尋居服員
台南市蘇姓男子年輕時常對妻女家暴,如今妻離子散晚景淒涼,近年身體不適行走不便,常外出路倒無人理,任憑屎尿一身,大忠里長許智雄伸援手,將他扶回家代照顧10天,再幫其找長照居服員照顧。65歲蘇男早年當油漆工,脾氣暴躁,經常對妻女施拳腳,晚年妻女離異,落得當獨居老人,近年來腸胃道出血、眼瞼蒼白、雙足水腫,加上痛風行走不便,經常屎尿失禁。蘇男晚年靠低收入戶津貼維生,難以行走的他在家餓到受不了,才會勉強出門,曾經半夜到雜貨店買麵包、飲料果腹,卻總在半路跌倒,難以起身,因他一身尿臭味,里民見狀不敢靠近,只能通報里長,再報請救護車送醫。蘇男路倒送醫7、8次,形同浪費社會資源,許智雄最後忍著尿臭味,自己扶蘇男回家,但覺得這樣不是辦法,聯絡家人卻屢碰壁,只得協助申請長照服務,請居服員幫他送餐兼洗澡。社會局批准長照約需半個月空窗期,這段時間許智雄代為照顧起居,每天自費送3餐,按照蘇男指定店家餐點購餐,10天後才交給居服員接手,暫時解決燙手山芋。許智雄有感許多社會問題來自家庭問題,一旦發生都是里長必需無奈面對的工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4/386994/sm-199ac76f1c0945b36af23de0d619ccbe.jpg)
網友大推2025最值得追,陸劇《燦爛的風和海》全網零負評!社畜、打工人看完超有感,現實生活雖不完美但也只能不斷努力
被譽為「全網零負評」的高分陸劇《燦爛的風和海》。近期在網路上討論度非常熱,由鍾楚曦、孫陽、陳昊宇、韓東君領銜主演,本劇圍繞在澳門這座摩登繁華與古樸市井交織的城市中的三場奇遇,講述了性格張揚的藝廊策展人陳嘉慧,與來澳門參賽的車手韓俊豪相遇,開啟了一段浪漫又治癒的愛情故事,一共有20集。 陸劇《燦爛的風和海》角色介紹:陳嘉慧(鍾楚曦飾):旅居澳門數年,是一名自由又神秘的藝術策展人,在澳門這所文化與傳承融匯之城,開始了對夢想和愛的重新認知,與賽車手韓俊豪有浪漫的戀愛。(圖/取自 《燦爛的風和海》官方微博)韓俊豪(韓東君飾):職業賽車手來到澳門參加國際GT杯賽事,雖然已過職業生涯黃金期,但他卻覺得自己還沒有和這個賽場分出一個勝負,對陳嘉慧一見鐘情。(圖/取自 《燦爛的風和海》官方微博)徐君樂(孫陽飾):個性自由灑脫、笑容溫暖,是大家眼中的斜槓青年、澳門萬事通,但看似無憂無慮的他也正經歷著最艱難的人生抉擇,幫助麥又歌並產生曖昧情感。(圖/取自 《燦爛的風和海》官方微博)麥又歌(陳昊宇飾):都市白領,從小積極上進、責任感滿滿,因公司的緊急任務獨身前往澳門,四處碰壁的她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選擇是否正確,不過也在此邂逅了幸福。(圖/取自 《燦爛的風和海》官方微博)陸劇《燦爛的風和海》好看嗎?這部都市劇沒有過多的狗血劇情、也沒有高富帥總裁,而是將平凡人現實生活的困境與感情互相融合,呈現出一種非常真實而動人的節奏,讓觀眾能感覺好像就是在說自己身邊的故事,尤其是把澳門這個地方拍攝得非常漂亮,看完讓人想要再去一趟澳門體驗當地的民俗風情與文化。(圖/取自 《燦爛的風和海》官方微博)陸劇《燦爛的風和海》因寫實劇情獲得高評價劇中麥又歌的角色在網路討論度很高,因為她的職場困境與我們一般無二所以能產生共鳴,加班、堵車、客戶爽約、職場壓力...,看到她就讓人想到自己對於工作也有許多無力與無奈之處,這部劇之所以受人喜愛全因為細膩的情感刻畫,告訴我們現實雖然不算完美,但還是得堅持與努力不懈,另外導演也十分擅長氛圍拿捏與鋪陳,讓人忍不住想看每個角色的發展,邊追劇同時還能使你在壓力中感受溫暖與治癒的力量,這也是我們現代人必須學習的課題,找到能使心情豁然開朗的方法,否則會陷入焦慮、抑鬱中無法自拔。(圖/取自 《燦爛的風和海》官方微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84493/sm-6caa97319b14f255d8246804905f139e.jpg)
把臉紋成「貓熊眼」工作、直播都碰壁 他過6年想洗光刺青:後悔了
大陸24歲的刺青小夥曉龍(化名)日前從外地來到江蘇常州,首次清洗臉上的紋身。6年前,他因為一時喜歡,在整張臉上紋了骷髏圖案,此後多處碰壁,「工作沒法找,做直播也經常被網友罵,很後悔,不要輕易嘗試。」今年,曉龍註銷了各直播平台的帳號,同時決定洗去刺青、重啟人生。《現代快報》報導,曉龍2000年出生在遼寧,「十多歲的時候比較叛逆嘛,又有些抑鬱的傾向。所以通過紋身來宣泄。」從2018年起,他的頭頂、面部、頸部、身體、四肢均刺上大大小小的圖案,左眼鞏膜(虹膜周圍白色區域)上也進行了染色。曉龍坦言,紋身之後的這6年,給家人和自己都帶來了不少困難,「工作沒法找,做直播也經常被網友罵,換證件、弄人臉識別,都挺麻煩、挺尷尬的。」今年10月,現居河北的曉龍聯繫到常州一位專業做紋身清洗的技師老楊,嘗試清理手背的一處刺青,近日再次來到常州,這次決心洗掉全臉的紋參。因為洗紋身過程中的疼痛,體質不佳的曉龍感覺心臟不適,於是在19日又返回河北療養。洗了十幾年紋身的老楊說,他「這個是我接過最難洗的了。眼角淚腺那裡,只能分多次、用功率小一些的激光慢慢清除,普通的紋身三四次就大致可以清除掉,他這塊要四五次才行。」期待效果的曉龍表示,希望能回歸正常的生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83719/sm-c83cf5477e5388e86354155a75e16e48.jpg)
故宮南北院「同工不同酬」 1年差距逾11萬…院長曝原因
同樣的職務,南北薪水卻不同?故宮博物院被爆南院的薪資,平均每個月比北院少了5000多元,1年差距就超過6萬元。對此,故宮院長蕭宗煌解釋,是因為南北生活消費水平不同,外包商在競價上也有影響,但都符合基本薪資規範。立法院今(18日)召開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審查國立故宮博物院114年度預算案,立委柯志恩提到,故宮南院透過大量承攬人力,以外包的方式約聘雇員,卻發生同「宮」不同酬的事情。她舉例,過去北院的空調維修相關人員17人,1年共91.7萬元薪資,但南院相同的職務配置,1年只有63.5萬元,南北有28.5萬元的落差;今年調整後,北院薪資為74.64萬元,南院一樣是63.5萬,兩者還是差距很大,光1年就差了超過6萬元,「如果南北公務員薪資沒有差距,為什麼約聘人員有這麼大的落差?」院長蕭宗煌解釋,公務員南北薪資確實沒有差距,但外包人員方面,因為北部生活消費水平較高、南部較低,外包商在競價上會有影響,但是皆符合基本工資規範。假如外包人員南北酬勞一樣,南院的招標機制就要再調高。此外,柯志恩也提到霸凌事件,認為故宮聘用這麼多約聘人員,面臨問題和困難時,申訴處處碰壁,希望故宮對這些領著低薪又辛苦的人員給個交代。對此,蕭宗煌承諾會去了解狀況,檢討並且改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82309/sm-680a78a33c01baa61831e8693e071aea.jpeg)
沒錢手術生第4胎!人妻曝「婆家娘家都罵」:老公每次都很急 她心寒:紅包剩600
一名人妻抱怨,懷上4寶因為沒閒錢手術,選擇把小孩生下來,結果被婆婆、媽媽罵一頓,不僅如此,近日出遊才發現原來親戚們紅包價錢不一樣,導致他們沒算好金額,不夠錢,只能睡車上。貼文一出,不少人砲轟「有本事生就要有本事承擔」。人妻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表示,老公學歷條件不好,在鄉下地方有工作就很好了,是不用付房租跟房貸,要撫養公婆跟小姑,每個月很吃緊,都會透支,會跟婆婆跟娘家媽媽週轉,有時候有還,有時候不夠就先欠著,都忘了欠多少了,感覺怎麼還都還不完。人妻透露,自己是全職媽媽,家裡3個小孩要張羅,找工作都碰壁,幸好老公晚上很體貼,半年前不小心又有了,本來想拿掉,但跟老公討論過後覺得孩子跟他們有緣,而且人多熱鬧,也沒有閒錢可以做手術,孩子會自己帶錢來,結果被婆婆、媽媽罵了一頓,說他們沒能力負擔還一直生。人妻嘆,「就不小心的嘛!誰叫老公每次都很急,我力氣又小抗拒不了。」她指出,最近打開過年紅包要帶孩子出去玩,結果意外發現2包600元、1包2000元,想說金額怎麼差這麼多,才知道娘家的手足們說好了,包給他們的小孩都是600元,其他孩子2000元,「導致我們錢不夠住不起飯店,二月多天氣很冷還要睡車上。」人妻直言,「那刻我真的很生氣,沒錢就被看不起嗎?而且還是自己的手足欸,他們說是我媽媽下令的,說大家賺錢不容易,我不存起來或是幫孩子繳學費,卻要帶小孩出去玩,拜託,親子共享的時光是很珍貴的好嗎?何況孩子們都很期待旅行,覺得很累,平時被生活瑣事佔滿,又要還錢,又要擔負兩邊長輩的親情勒索。」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娘家媽媽在教妳救急不救窮的道理」、「衛生所買保險套很便宜,記得去領」、「有本事生就要有本事可以承擔日後的所有吧」、「小孩被妳生到也很倒楣」、「沒閒錢做手術所以要生下來?那妳知道養小孩要多少錢嗎」。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7/380487/sm-6a3e7d818063eb6e07b9dcd3de4328ba.jpg)
挺戒嚴追求綠色新黨國?凌濤批:「清德宗」不演了
南韓總統尹錫悅3日晚間10時宣布「緊急戒嚴」,不過隨後便遭到南韓國會投票反對而倉促解嚴,尹錫悅也在台灣時間上午3點30分宣布戒嚴令解除。不過立法院民進黨團官方Threads帳號,竟然以「台灣立法院,藍白各種刪國防預算、違憲擴權等」言論,遭抨擊是在挺戒嚴。對此,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凌濤今(4)日發臉書痛批,「清德宗」不演了,外交內政失能,逐步走向民主獨裁,民進黨公然讚許尹錫悅戒嚴,顯示他們追求的不是民主台灣,而是綠色新黨國。凌濤稍早臉書表示,「賴清德竟想戒嚴被黨團洩漏,『清德宗』不演了,外交內政失能,逐步走向民主獨裁。民進黨公然讚許尹錫悅戒嚴,顯示他們追求的不是民主台灣,而是綠色新黨國」。凌濤指出,依據《戒嚴法》規定:「在宣布戒嚴期間,由戒嚴地域的最高司令官掌管行政事務及司法事務」如果台灣再次戒嚴,民進黨想得是不是在國會節節敗退,直接控制行政權跟司法權,賴清德即位當「清德宗」?凌濤說明,戒嚴管制人民自由與基本人權,包括集會、結社、言論、出版、旅遊等權利被限縮,包含黨禁、報禁、海禁、出國旅遊禁等,言論自由被箝制。自從經國先生宣布解嚴之後,台灣社會的共識,就是檢討反省,走向民主自由,不會走回頭路。凌濤直言,民進黨無法用選票贏得國會,是否要用軍隊接管國會? 民進黨已經拋棄自己創黨價值,心中只有權力跟慾念,黨團不慎洩漏獨裁意念,是露出馬腳。凌濤批評,青鳥在threads跟進,意圖殲滅民主體制,高喊「台灣需要戒嚴」、「台灣要學習」、「必須耍點權力」,成為綠色鷹犬,難怪美國持續「疑賴」,最終甚至不讓賴清德第一次出訪過境美國本土,這是賴政府的警訊。「走鐘的賴清德,外交碰壁,內政失能,將成為民進黨創黨以來,最大的負資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6/379396/sm-c305fd321aa733440f1b1618f3ad2a50.jpg)
保母受雇托嬰遇雇主失蹤...撫養女嬰3年成「無解難題」 律師分析提供解方
日前本刊曾報導中國湖北省一名保母,受雇照顧一名1歲女嬰,在雇主失聯後無奈將她抱回家撫養的消息。隨著女嬰事件長大,然而保母與女嬰之間沒有任何法定關係,以至於女嬰在醫療、教育上處處碰壁,日漸沉重的經濟壓力,也壓得保母夫妻喘不過氣來。近日陸媒揭露更多消息,讓這名如今已經4歲的小女童身世顯得更跌宕離奇。而律師分析這對保母夫妻與小女嬰的關係,認為接下來視女嬰生母出獄後不同的選擇,可能有幾種選擇來解決他們在法律程序上遇到的困境。根據「此前報導」,收留這名女嬰「高月」(化名)的保母黃慶芝,因為不堪日漸沉重的經濟壓力,也不願耽誤已經當成女兒在養的高月入學,在2023年高月臨近幼兒園入學時期,鼓起勇氣向政府通報,希望尋找高月父母的下落,希望討論孩子入學的事宜。不久後,黃慶芝夫妻倆得知當初將高月託付給她的陳姓雇主,正在杭州一處監獄坐牢,且還有十多年的刑期。杭州獄警先是造訪了黃慶芝的住處,採集了高月的血液,因為根據中國法律程序,先要證明陳姓男子與高月有親子關係,才能進行接下來的程序。此外,杭州獄警也為他們帶來這位雇主交給他們的信件。陳姓雇主在信中表示,看到黃慶芝提供的高月照片,讓他數度熱淚盈眶,又心如刀絞。他闡述從小高月出生起,給人的感覺「彷彿就是多餘的,奶奶不親,姥姥不疼」。而自己作為唯一關心她的人,卻因為年輕時走錯了路,如今身陷牢籠不能照顧她。在信中,陳姓雇主對黃慶芝夫妻倆千恩萬謝,並表示自己還有十多年的刑期,他會拼命爭取在獄中好好表現,希望能獲得減刑早日出獄,成為女兒的歸宿。他還向黃慶芝表示,「不管她(指高月)最後由誰來扶養,您和您的家人都是我和閨女最大的恩人!」原本,這位陳姓雇主無論品行如何,至少她表現出對女兒的感情是真摯的。然而,令人心情複雜的是,不久之後黃慶芝夫妻接到杭州獄警通知,經過血液鑑定,高月與這名自以為是她父親的陳姓雇主事實上「並無血緣關係」,建議他們向所居住的十堰市地方政府求助。之後在警方進一步調查下找到了小高月的生母,但是對方同樣也在監獄服刑,並且還有2年刑期。在2024年11月,小高月在十堰市當地政府部門的幫助下,總算成功登記了戶口,並且進入當地的一所幼兒園就讀。當地的社福部門來探望小高月的時候,給她帶來了彩色蠟筆、童書、玩具鋼琴的禮物,讓她愛不釋手。而她也在幼兒園交到了新朋友,開始學習融入校園生活。黃慶芝計劃,等高月上學穩定後就去找份簡單的工作,能夠增加點點收入,但不耽誤她照顧小孩。丈夫高和意則繼續做栽樹之類的零工,不過11月中旬陰雨不斷,他的工作也是時有時無。兩人沒有公開討論過,但他們心知肚明,小高月已經逐漸成為這個家庭的燙手山芋。經歷一年多的尋親,將高月的身世查清後,黃慶芝與高和意夫妻倆依然沒有走出撲朔迷離的困境,高月的生母2年後出獄會不會來接她?是不是該把高月轉交給家境更好的家庭撫養?如果將高月留在家裡,政府能給補助嗎,他們能把高月照顧好嗎?一連串的問題,壓的夫妻倆喘不過氣來,他們如今不去想著怎麼做選擇,只能期望在未來會有一個好的結果。他們有時候會認不住問小高月,「妳以後會不會回來找我們?」小高月有時會回應,「我長大了給媽媽買衣服穿,把媽媽打扮得漂漂亮亮。」、「我知道地方,等我長大了賺到錢了,一定會回來找到你們的。」但也有時候只顧著玩玩具,不理會大人莫名的詢問。對於黃慶芝夫妻與高月的未來,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凱分析,當前黃慶芝和高和意實際上是在以「臨時照顧」的身份撫養高月,並未獲得法定監護權。如果高月生母2年後出獄,明確表示「不想撫養孩子」,且相關機構或法院認定黃慶芝和高和意具備繼續撫養的條件,他們的撫養關係就可能會被正式認定為「監護關係」或「收養關係」,具體情況取決於法律程序。如果他們不打算領養,但希望繼續撫養高月,則可以透過申請「法定監護人」或「臨時監護人」的身份,向法院或民政部門提出申請。如果經濟上有困難,且高月的生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皆無法履行撫養責任,夫妻倆可以向當地民政部門申請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的補助一般包括生活困難補助、孤兒扶養費等,但這些補助通常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並且有可能受到政府財政支出及申請流程的限制。此外,由於高月的生母目前正在服刑,未能與孩子建立持續的連結。如果生母在出獄後仍然有能力撫養高月,但以不負責任的態度放棄撫養,若孩子因生母的放棄撫養行為而遭遇嚴重的生活困境或健康危機,生母可能會面臨遺棄罪的指控。黃慶芝和高和意最初是作為高月的「保母」,接受雇主的委託來照看孩子的。根據民事合約法,如果當初有明確約定雇主支付報酬或撫養費,那麼在雇主未履行支付義務時,夫妻倆有權依據勞動合約或民事合約,向雇主追討未支付的報酬或費用。然而,由於雇主已服刑,且其是否有足夠的資產履行支付責任還是未知數,因此追索的實際效果可能有限。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78562/sm-eee3ef3f6cfffa2c63d5684e6f11f51b.jpg)
兒是台灣隊長她是街友靠山!陳傑憲全壘打「喚醒」病母 協力創辦「微笑慈善會」
中華隊昨天(25日)創下全台輝煌時刻,拿下2024年世界棒球12強賽冠軍,「台灣隊長」陳傑憲一人囊括大會MVP、最佳陣容外野手、最佳防守球員和打擊王4個獎項,他賽後激動落淚,表示「要把冠軍獻給家人和天上的父母」。而陳傑憲的媽媽黃淑娟在高雄社福界相當有名,於2019年創辦「高雄市微笑慈善會」,動機竟然是自己也曾經當過街友,黃淑娟於2022年時曾接受CTWANT的專訪,透露兒子的一支全壘打是喚醒她的契機。隱身在高雄市鬧區巷弄內的「高雄市微笑慈善會」,一開始成立是以幫助街友為主,後來擴及弱勢族群、單親家庭,近年也前進偏鄉捐贈物資,協會的靈魂人物是人稱「娟姐」的理事長黃淑娟。而娟姐的兒子,就是中華職棒統一獅隊的人氣球星陳傑憲。陳傑憲因為長相酷似藝人吳奇隆,粉絲也會叫他「四爺」(大陸劇步步驚心中吳飾演的王爺角色),不止長得帥,球技也十分出色,2024年更成為「台灣隊長」,帶領中華隊以4比0的佳績打敗日本隊,拿下世界棒球12強的冠軍。2022年接受專訪時,聊起陳傑憲,娟姐的眼中滿是驕傲,因為親情的力量正是讓她能從人生低谷再起的最重要因素。台灣隊長陳傑憲。(圖/趙文彬攝)娟姐坦言,她的婚姻生活並不美滿,一開始墜入情網,家世不錯的她不顧家人反對,從台北遠嫁高雄,生下包括陳傑憲在內的4個孩子後,卻因為婆媳相處等家庭問題,不甘受到不公平對待,因故與先生離異,「那時候心裡有很多怨氣」,為了不再受委屈,她當起「大姐頭」在社會上打滾,過著紙醉金迷的日子。後來,娟姐不慎染上惡習,甚至身陷囹圄,出獄後她曾把自己關在房裡一個多月,全身塗滿「黑人牙膏」抵擋那從骨頭裡不斷竄出的奇癢與劇痛;遇人不淑的她又被友人騙錢,還被歹徒擄走關押,過著每天只有一個便當、一杯水的日子,「就像柬埔寨的豬仔一樣」,要她向兒子索要金錢,若不從就被槍托毒打,原本她以為生命可能就此終結,結果幸虧遇到大停電才讓她得以逃出。這時的娟姐已經因慢性腎病併發尿毒症,還有糖尿病、高血壓等,需要靠洗腎才能維持身體狀況,受不了打擊的她精神崩潰,離家出走淪為街友,連最愛的女兒、兒子她都認不出來。娟姐為了慈善會的事務奔走,加上身體本來就不好,2022年又在鬼門關前走一遭。(圖/翻攝照片)陳傑憲曾對母親不諒解,女兒則是看著媽媽努力對抗惡習,娟姐的意志力也讓兒女暗自佩服,因此後來她因為精神失常淪為街友時,兒女們也試圖要帶娟姐回家,但屢屢碰壁,最後只能在背後默默守護,盡量讓流浪在外的娟姐不要遭遇危險或生活困難;當時在各地球場征戰的陳傑憲則透過手機定位,請哥哥在媽媽經常出沒的便利商店寄錢,讓她可以隨時去取用食物,不致挨餓受凍。在高雄火車站附近徘徊整整1年多,某天夜裡娟姐跟著其他街友去領愛心麵,「我記得是番茄麵,很香很香。」突然間,她腦海中碎裂的拼圖重組起來,想起自己是有家的人;那天晚上,陳傑憲打了支全壘打,賽後他開心的打給娟姐報告好表現,原本在她「發瘋」期間只會被掛電話,但這次聽到兒子聲音後,娟姐輕輕地叫了聲「憲仔」,陳傑憲愣了半晌,激動地說「阿母,妳醒了?妳在哪裡?」顧不得疲累,立刻飛車回到高雄,把人接回家洗了個熱水澡,再悉心地幫她吹乾頭髮,這一刻母子重逢,恍如隔世。娟姐清醒後仍不願回家,索性在高雄火車站旁租屋,因為想報答流浪時街友對她的照顧,每天自掏腰包到車站煮飯供街友用餐,引起當時長明派出所所長黃義彰注意,幾次攀談後才了解個中原委。當時高雄火車站準備拆除重建,在附近流連的街友真的會「無家可歸」,她趕緊把身邊的首飾跟陳傑憲送的氧氣機賣掉,湊錢租下房子讓街友有棲身之所,最多曾收容37位遊民,後來更成了「高雄市微笑慈善會」成立後的首個據點。陳傑憲見到媽媽的改變,很是欣慰,現在也是出錢出力的志工,給了她很大奧援。陳傑憲都會抽空到慈善會幫忙做公益。(圖/高雄市微笑慈善會提供)娟姐說,自己這條命是撿回來的,鬼門關走了好幾遭,現在付出做善事,就是想要彌補以往的過錯,曾經的街友生活讓她深刻感受到,每個人都有不想提起的過去,她希望能用自身經歷,鼓勵這些街友重新站起來,找到新生的能回歸家庭,孤苦無依的能有所終,不論生活怎麼讓人感到無力,都要「微笑」面對。黃淑娟於2023年1月因病逝世,但她的「高雄市微笑慈善會」成為高雄市最大也最知名的關懷街友協會,至今仍正常運作,每年的街友迎春晚會高達上百桌、街友上千人,工作重點包括募集愛心關懷民生物資、慰問轄區弱勢及中低收入戶、發放日常生活日用品,並收容安置街友,有興趣的讀者可在臉書上搜尋「高雄市微笑慈善會」獲得相關資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4/374694/sm-dd766885ab6b37c5c813376521ca22da.jpg)
托嬰雇主失蹤!保母帶女嬰回家撫養3年 「失聯真相」曝光讓她心痛:已經當女兒在養
2021年,中國湖北省婦女黃慶芝受雇為武漢一戶人家當保母,全天候照顧一名剛滿一歲的小女嬰。沒想到才工作2個月,雇主就此失聯。黃慶芝無奈之下和丈夫將小女嬰帶回老家撫養了3年,近日才得知當年的雇主並非女嬰的父親,如今不僅正入獄服刑,且還有十多年刑期。而女嬰的親生母親如今也在坐牢。3年來早已把小女嬰當成女兒在養的黃慶芝為此憂心忡忡,一方面害怕將女孩交還「原生家庭」禍福難料,一方面又因為自己與女孩沒有親屬關係,就學、就醫處處碰壁,令她不知如何是好。據陸媒《封面新聞》報導,2021年,家住湖北省十堰市的黃慶芝與丈夫高和意2人,因為2個女兒都已經成年自立,於是決心一同前往大城武漢市工作,為2個女兒掙點嫁妝。高和意找到一份跑網約車的工作,而她則受雇於一名陳姓雇主,以人民幣6000元(約新台幣2.7萬元)的月薪到雇主租屋處,照顧一個剛滿1歲的小女嬰。「房子是租的,雇主不在那裡住,給錢的時候露面過一次,送奶粉尿布時露面過一次,後來薪水用手機轉帳就沒再露面。女主人則從沒出現過,每天就我一個人照顧一歲的寶寶。」黃慶芝告訴媒體,自己當時還曾經向丈夫說過:「這是個輕鬆活兒,我要好好幹。」沒想到2個月後,房東上門告訴黃慶芝,雇主失聯了,因為拖欠房租,要求她與女嬰限期搬走。黃慶芝立刻撥打雇主電話、發微信,都找不到人。她無奈之下,只能抱著女嬰回到自己與丈夫的租屋處,隨身只帶走了雇主交給她的寶寶疫苗本,上面記錄了孩子的出生年月日,以及孩子母親的姓名。黃慶芝帶回的疫苗文件。(圖/翻攝封面新聞)在驚慌中渡過2天,黃慶芝接到一通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陳姓雇主的朋友,轉達雇主「臨時出事了」,孩子委託黃慶芝帶一段時間,等陳方便的時候會來接走孩子,並且補齊保母費用。然而過幾天後,這個電話號碼便再也無人接聽。黃慶芝考量孩子年紀太小還需要全天照顧,所以她無法出去工作。而孩子奶粉、尿布、房租全都是開銷,丈夫高和意跑網約車的薪水大概只有人民幣6000多元,不足以支撐3人在武漢生活,於是和高和意一起帶著女嬰回到了十堰老家,至少還能住在自己的房子裡。之後,黃慶芝便在家帶孩子,而高和意便在各處建築工地上做臨時工,薪水時有時無。黃慶芝說,「總是想著再帶一段時間、再帶段一段時間,等她爸爸媽媽來接她……不知不覺孩子已經4歲半了。」黃慶芝坦承,他們曾經動過念頭要把孩子送到兒童福利院,但最後狠不下心心,「人家把孩子託付給你,你也答應了,可不敢隨便把孩子送出去。」他們的2個女兒和親友一開始也難以接受,明明女兒都長大成人了,為什麼還要再抱回一個「負擔」,不過後來他們也陸續被這個可愛的小女嬰征服,不僅將她視為家裡的一份子,逢年過節還會給她備上一份壓歲錢。黃慶芝的小女兒還時常吃醋發脾氣,認為爸媽帶大自己的時候都沒有這麼好。記者表示,拜訪黃慶芝一家的時候,如今4歲半的高月(化名)半點也不怯場,不停在黃慶芝夫婦身邊轉來轉去,還在鏡頭背後指揮黃慶芝夫妻入鏡:「爸爸媽媽,茄子!」黃慶芝往往會扮演的嚴母的角色管教孩子「不要打擾叔叔」,高和意則笑呵呵地任由高月在身上爬上爬下,不時輕拍孩子。黃慶芝表示,小姑娘情商高,不怯場,嘴巴又甜,很容易跟人拉近關係,親戚朋友都喜歡她。而高月在鏡頭前面唱歌、跳舞,用簡陋的玩具電子琴彈奏不成調的曲子,還大方拉著記者展示她的玩具紙箱:「這個是媽媽買的,這個是撿回來的,這個是姑姑送我的……」「孩子太聰明了,她聽得懂大人們在說什麼,有時候聽到談論她的親生父母,她會跳出來說『我只有一個爸爸媽媽就是你們』,搞得我們心裡也難受,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辦。」黃慶芝表示,孩子養到這麼大,如今已經有了很深的感情,夫妻倆時常為此發愁,「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會以什麼方式離開我們。」高和意下工後,會和黃慶芝一起抱著小高月在住家附近散步。黃慶芝笑說,老公以前根本沒怎麼抱過自己的孩子,現在下班卻天天讓高月黏在身上。(圖/翻攝封面新聞)黃慶芝面對的困境,一方面來自經濟的壓力。3年來她每天照顧高月,無法外出工作,高和意的工地工作按天算錢,收入並不穩定,而他們10年前買的小房子房貸還沒還清,「從情感上我們捨不得她,但現實考慮我們又養不起了。不少家庭條件好的親戚朋友想收養她,但我們又沒有權力把她交出去。」更現實的問題是,4歲半的高月已經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但由於黃慶芝夫婦不是高月的親生父母,沒有幼兒園敢收她入學。孩子之前幾次生病,去醫院也被要求先提供親子證明,因為害怕她是被人販子拐賣的小孩子。為了高月的未來,黃慶芝決定重新尋找失聯的雇主,希望和對方討論該怎麼辦。然而經過多地警方的聯合協助,雖然找到了當年的陳姓雇主,卻發現他正在監獄中服刑,還有十多年的刑期。警方還告訴他們,陳男與高月「沒有血緣關係」。之後,警方又根據疫苗書上的名字找到了高月的生母,但是她也同樣在監獄服刑,還有2年刑期。得知高月「親生父母」的情況,讓黃慶芝對孩子的未來憂心忡忡,「她已經懂事了,能不能回歸家庭,怎麼去融合,接下來的2年該怎麼辦,我也沒有主意。我只希望她能健康快樂長大,開開心心成家立業。」11月5日,在十堰市各政府部門的協調下,高月已經在當地一所幼兒園入學,但是校方要求黃慶芝夫婦為高月購買一份商業保險,因為擔心孩子萬一出現磕碰、傷害,沒有人能承擔責任。黃慶芝苦笑表示:「我們現在才知道,因為我們不是她的監護人,萬一孩子在我們手上受傷,或是遇到緊急狀況,我們其實沒有權力處置。」目前,十堰市各相關部門還在研究,如何在合法範圍內為小高月提供更多協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5/369585/sm-61b0bdf74f18095b477322bb53b1604f.jpg)
億元短影音時代1/年少叛逆進監獄到28歲薪水只有3萬 推「熬夜霜」爆紅成億元資本任老闆
「創業真的不怕晚,只怕沒有決心,像我失敗過好幾次,直到31歲成立K.C WIN-WIN才終於熬出成績。」台北市化妝品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蔡耀億的兒子,微電商品牌K.C WIN-WIN創辦人蔡涵任(任老闆),在信義區總公司接受CTWANT記者專訪時,看似輕鬆地笑著說。明年就要40歲的蔡涵任打扮時髦,著一身西裝,標準的外貌一族,但他曾是父親眼中「不務正業」的𨑨迌囡仔。他向CTWANT記者坦言,「我爸很認真工作,小時候家庭狀況不太差,那時我很叛逆,和周遭朋友聚在一起,就有接觸到毒品。」「一開始只有吸毒,吸到沒錢所以開始販毒,最後免不了牢獄之災。」蔡涵任從未忘記,「那裡面的世界是你沒有辦法逃避的。」「今天如果你跟同事有不愉快,下班後就回家,還有可以不用面對的時候,可是在牢裡遇到事情一定要面對。」牢裡的日子,就是社會大學。「說真的,那就是一個比較野蠻的世界,要如何跟別人溝通、讓大家服你,是我在裡面學到的一堂課。」「很多人認為有這樣的經驗會很自卑、會找不到工作,但那都是在騙自己,只要有心就可以做。」蔡涵任有修到學分。出獄後到當兵前,「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去夜店,爸媽也很擔心我。」蔡涵任後來收到兵單去當兵,退伍後就找工作,「我當時做了很多工作,擺過地攤、賣過寵物衣服、開過餐廳,但是都失敗。」28歲那年,蔡涵任回到父親公司,「我就是朝九晚五,每天幫他包貨,然後月領3萬元。」就這樣過了約莫2年,他突然醒悟,「我發現再這樣下去,10年、20年以後我就會變成我爸,坐他現在的位子,那不是我要的。」台北市化粧品商業公會理事長蔡耀億(左起)為蔡涵任父親,蔡涵任也誤打誤撞和父親走上同一個產業。(圖/報系資料照)2015年,30歲的蔡涵任人生走到轉捩點,他決心創業,打算前往中國發展,「那時想先去中國洗碗、洗盤子,沒想到我爸突然電話打來說當選化妝品商業公會理事長,當時政府在推南向政策,我爸說不然你也去。」蔡涵任抓住南向機會,「我說服爸媽投資1千萬後,便率領20多家國內化妝品公司到新加坡參展,結果到新加坡一年賠了850萬。」最後,他趕緊停損回台灣,「我不敢說剩下150萬,只能一心找出賺錢的方式。」南向碰壁之際,蔡涵任接獲一間中國公司上門要求代工化妝品,便飛往中國,「中國那位朋友就19歲,開一台勞斯萊斯來接我,還教我『微電商』行銷化妝品的模式。」他如獲至寶,趕緊尋思要賣什麼。勤跑夜店的蔡涵任,「看到」很多女生因為熬夜、睡眠不足,看起來疲憊或氣色不佳,因而想到能讓使用者看起來比較有精神的「熬夜霜」,想出產品定位後,「透過我爸在公會認識很多做化妝品的長輩,請他們提供我產品。」只是連他都沒想到,「這款『熬夜霜』在微電商模式操作下,居然熱賣,3天賣掉3千瓶。」腦筋動得快的蔡涵任趕緊將爆款的熬夜霜打出品牌,「K.C WINWIN」就此誕生,他解釋「Keep on Creating持續美好,創造雙贏。」如今,K.C WINWIN也擴大為「億元資本集團」。回首創業路,「其實真的很害怕,當時想說欠850萬跟欠1千萬其實是一樣的概念,那就只能豁出去。」蔡涵任就是咬牙拚了。曾令父親最頭痛的蔡涵任,在復興商工學設計、華夏科大讀化妝品應用系畢業後「我25歲就跟我爸講新行銷模式,他說這種是不務正業,事隔多年後,發現我的模式是對的。」他不願當接班的第二代,卻因緣際會走上和父親同行的創業路。從熬夜霜起家的K.C WINWIN,如今擴大為「億元資本集團」,並持續帶來新產品。(圖/翻攝自K.C WINWIN臉書)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68983/sm-d88c5f95b1efdd67d1b4960020b90543.jpg)
應屆畢業生頭痛了 人工智慧與大裁員導致就業市場「超競爭」
在人工智慧的興起和各大科技巨頭大裁員後,美國整體就業市場競爭變得異常激烈,這也讓許多相關科系的畢業生面臨嚴峻挑戰。根據人力資源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分析報告,企業目前正採取裁員、放緩招聘以及借助人工智慧來降低營運成本的策略。根據《Bussiness Insider》報導指出,單是在2024年,美國企業已裁員超過60萬人,較去年同期上升0.8%,光是9月就裁減了72,821個職位,比去年增加了53%。除了不景氣的因素外,AI技術的普及也是加劇這一現象的原因。單是在9月份,就有5,616人因AI技術的而失業,全年更是達到12,742人,這些裁員主要集中在科技領域。雖然AI和自動化加劇了裁員,但對於曾經被認為是穩定就業選擇的科技學位來說,現實也是越來越殘酷。像迪亞茲(Alex Diaz)一樣的科技學位畢業生,當年之所以就讀資訊科學是為了保證就業,但如今卻屢屢碰壁,申請數百個符合自己資格的職位卻得不到任何回應。報導中提到,迪亞茲畢業於馬里蘭大學,成績優異(GPA 3.83),但從大四開始找工作至今未果。也有許多畢業生認為,如果沒有內部推薦,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奧布賴恩(James O'Brien)也注意到,如今的科技就業市場正在縮小,且不太可能再恢復到以往的水平。與此同時,企業的招聘計劃也出現大幅下降。美國雇主9月宣布的招聘計劃較去年減少32%,居家工作的普及也對新畢業生的就業產生不利影響。根據LinkedIn的研究,全球有超過七成的Z世代專業人士認為,因職場變化的快速步伐感到不堪重負,而居家工作讓公司難以對新入職的畢業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和培訓。企業對於需要大量培訓的新手員工逐漸採取避險態度,轉而選擇有經驗的員工,這使得新畢業生的就業機會進一步被壓縮。自2022年以來,科技行業的裁員人數不斷刷新紀錄,2022年裁員人數達到263,000人,而2023年則進一步達到262,735人。裁員雖然有所放緩,但對這個向來穩定的行業來說,依然處於高位。根據裁員跟踪器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10月,已有457家科技公司裁員139,534人。不僅如此,人工智慧對低層次工作的取代還在不斷擴大,許多原本由初級開發人員或數據分析師完成的工作現在都已經實現自動化,這使得入門級的職位逐漸消失。而即使是高層次的工作,AI的應用也使得員工的效率提高,公司因此需要的人手反而減少。科技招聘平台Talentful的創始人Chris Abbass指出,由於遠程工作和企業成本控制,畢業生在頭幾個月所需的培訓和指導難以實現,因此公司更傾向於僱用有經驗的員工而非新手。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使得如今的科技畢業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67514/sm-cba751e1c545b343978be01923a6534d.jpg)
2歲典典寶寶成功戒奶嘴!劉亮佐分享「超萌原因」:她接受被拿走了
女星趙小僑與劉亮佐於2017年結婚,婚後自然受孕、人工受孕屢次挫敗,終於在42歲迎來女兒「典典寶寶」的誕生。典典寶寶目前2歲3個月,劉亮佐今(6)日發文宣布,用一個小故事,成功讓女兒戒掉奶嘴。劉亮佐今日發文慶祝,女兒在2歲這一年成功戒掉奶嘴,坦言夫妻倆花了好長的時間一直給典典寶寶做心理建設,她自己也親手弄丟過兩個奶嘴,「上星期最後一個奶嘴不見了之後,她接受了小鳥寶寶拿走的說法,而且她說她是大姐姐,願意把奶嘴送給小鳥寶寶。」這一個星期之中,典典寶寶還是有3、4天會吵著要奶嘴,但是現在完全可以沒有奶嘴了,也讓身為爸爸的劉亮佐,終於不用擔心女兒的牙齒和奶瓶嘴的問題,並請粉絲給予典典寶寶掌聲及鼓勵,證實她往成長的路上又更邁進一步。劉亮佐PO出女兒可愛的照片。(圖/劉亮佐臉書)趙小僑求子過程艱辛,透過不斷吃藥打針,好不容易在2021年初懷孕,甚至連性別Party都準備好,卻在16週產檢時發現寶寶胎停,忍痛引產。成功懷上典典寶寶後,也是等到孕期完全穩定才敢公開喜訊,直到產下女兒的那刻,趙小僑喜悅的淚水奪匡而出。趙小僑也在去年出新書寫下從備孕到育兒心路歷程《1000針的勇氣》,給予許多在懷孕路上不斷碰壁的媽媽一些鼓勵。趙小僑從懷孕到生下女兒的過程非常艱辛。(圖/趙小僑臉書)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64900/sm-5990caa581e8059df9a43d7c8d3379db.jpg)
謝盈萱太強讓老公薛仕凌自卑 鍾欣凌曝遭罵到臭頭
寫實生存影集《影后》揭露女明星光環背後的真實面貌,而幕後推手的心酸血淚同樣是一大亮點,不僅謝盈萱、鍾欣凌與黃迪揚反轉身份成經紀人,薛仕凌也挑戰飾演性格浪漫沈穩的電影導演,總是藏不住覺得自己不如妻子能幹的自卑,薛仕凌坦言飾演這個角色最棘手的,就是要適時遊走和呈現他同時卡在工作、公司、業界眼光、老婆和自己那種既自卑又emo的拉扯。首度與謝盈萱飾演夫妻,薛仕凌大讚:「盈萱是一個自我要求很高、有想法、非常細膩卻又有彈性的演員,能有機會跟她一起工作和相處,很榮幸也很幸福。」更表示每一場戲都令他印象深刻,「導演給我們的空間和盈萱提供的想法和創造力常常讓我很驚喜。」謝盈萱除了是薛仕凌的妻子,同時也是工作夥伴,為導演老公打下一片江山,即使外人看她如此成功,實際上兩人在生活和工作上身份的轉換,以及種種迎面而來的問題,存在著許多兩人需要面對的情感課題。鍾欣凌當工作人員時曾被罵到臭頭。(圖/Netflix提供)黃迪揚飾演楊貴媚與曾莞婷的經紀人。(圖/Netflix提供)鍾欣凌在劇中則飾演一名小經紀公司的負責人,帶著旗下新人到處試鏡卻四處碰壁,對此鍾欣凌表示超有感,坦言自己以前也當過幕後人員,常常被罵到臭頭、吃虧或是被人家悶著頭打,直呼:「真的超辛苦!」不過當看到成果出來還是充滿喜悅,這樣對幕後工作充滿熱血的心情,就如同她在劇中的角色「胖姐」。鍾欣凌分享:「胖姐荒唐到在導演的喪禮上發名片,結果最後發現名片被丟了一地,自嘲她這麼胖的一個人居然還是被人家視若無睹、不放在眼裡的,她很世故、油條,可是她其實有顆很純真的心,就是真的很想看到身邊這些有才華的小孩變成大明星。」黃迪揚則同時擔任楊貴媚與曾莞婷的經紀人,是一位機靈圓滑、游刃有餘於各單位間的幕後功臣,總是隨call隨到,伺候著兩位旗下的藝人,聊到夾在兩位大明星之間的心情,黃迪揚更是角色上身直呼:「怎麼可以用『夾』來比喻呢!兩位姐給我的溫度就是沸騰的愛!我是享受且抱著感恩的心與她們擁抱在一起的!為她們付出沒有辛苦,只有幸福!」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64405/sm-bf7653be844e77a14e19ed3311bf45a6.jpg)
黃鐙輝憶新冠經驗揣摩重獲自由 李杏談偏見為林郁婷抱不平
《無罪推定》本週將播出精彩大結局,黃鐙輝因速審法的實行而出獄,被關押十六年之久的他,雖然獲得自由卻已忘記自由的滋味,經常在半夜驚醒,也時常被突如其來的觸碰嚇得跳起來,黃鐙輝為揣摩劇中的心境花招百出,從自身退伍的經驗,到新冠三級緊戒又解封,每個重獲自由的瞬間,就連認識新朋友、到陌生環境的感覺都沒放過,笑說:「其實那種久違的心情,有點類似。」上週劇情一開始,飾演法官的李杏正在進行法官宣誓,對比被莊凱勛怒嗆,以及其他法官百般刁難黃鐙輝的畫面,格外諷刺。蔡黃汝就在劇中說到,因為法官看過太多壞人,日積月累下來難免有了偏見。黃鐙輝在戲外分享,「小時候偷打電玩晚回家被媽媽抓到,後來就算打完球全身是汗,也被當成去偷打電玩」。莊凱勛也回憶自己國中時在升學班與放牛班中游走,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同學上課吵鬧,老師聽聲音認定是某位同學,當場直接賞對方好幾個耳光,即便其他同學作證,老師依然不肯相信。李杏則說起近期讓他十分打抱不平的事,「我們才剛親眼見證一個世界級的,因為偏見而胡亂指控他人的例子,我們的奧運拳擊國手。」李杏看到林郁婷被胡亂指控,為對方抱不平。(圖/公視台語台、華視提供)楊小黎曾主持行腳節目訪問過從觀護所出來的一些孩子,發現這些孩子們求職經常碰壁,但實際相處後發現,「他們反而會因為重新得到自由,更努力的好好重新做人,更積極的好好工作。」認為這樣的偏見很可怕,容易讓人蒙蔽雙眼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在大結局的預告中,黃鐙輝在法庭一臉懇切地告訴法官:「我沒有殺人。」他表示最後這場法庭戲擠滿旁聽民眾,特別感動也特別有印象,蔡黃汝與楊小黎也認同,認為非常的有張力,楊小黎更說:「因為在奔波十幾年之後終於得到遲來的正義。」《無罪推定》本週頻道播出後,全劇也將上架netfli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1/361771/sm-4002545930a6d4c1bc89a134398a31c1.jpg)
危老整合強碰水泥大老地主 小建商帶2億本票屢碰壁「結果曝光」
北市士林官邸特區周邊環境清幽、老舊公寓多,吸引許多建商積極推動危老都更整合。近期位於河岸第一排的危老預售案「溪泊林」正式公開,業者透露408坪基地耗時5年整合完成,當初有多家建設公司競爭,其中還包括幸福水泥創辦人陳兩傳也曾下海親自與周邊居民談整合,失敗後才決定釋出土地。「溪泊林」面雙溪第一排,可遠眺陽明山,周圍環境清幽。圖為37坪樣品屋。(圖/林榮芳攝)「溪泊林」位於北市雨農路,面雙溪第一排,預計興建樓高13層、地下3層純住宅大樓,坪數規劃為22坪、25坪、37坪,2至3房。公設邀請英國建築師林馬克(Mark Lintott)以飯店休閒風打造,工程顧問則交由台灣大林組。整合建商欣暘建設副總經理林啟俊表示,這塊408坪的基地,得來不易,雙溪兩側產權清楚地建築,屋齡都超過50年以上,翻找歷史資料,在民國73年、74年間,雨農路一帶房價比信義區、松山區還要貴,因此現有老舊建築,幾乎都住有錢人,再加上同時多個建商進場整合,開發非常困難。而他指得「有錢人」,還包含幸福水泥創辦人陳兩傳,以個人名義持有100多坪。林啟俊透露,原本陳董想自己開發,甚至還曾親自跟周邊居民談整合,但最後都沒有成功,他也花了2年時間,拜訪他5次以上,被放3次鴿子,最後才說服他,買下他的土地。被問到為何沒選擇與大老合建,他直白說,「人家大企業怎麼會跟我們小公司玩,所以直接帶著2億多元的本票拜訪。」除了陳兩傳外,此案的地主還有設立近60年的在地基督教會,林啟俊還需說服教會眾多教友,最終協議合建,未來將在建案旁興建一棟樓高3層的教會。而周邊還有很多官舍,有居住權但沒有土地所有權,最終只能整合出400多坪的土地。「當初開發這塊土地時,發現不僅面雙溪,還能遠眺陽明山,要在北市看山景,常看到墳墓,這邊是以前蔣中正回陽明山官邸每天要走的路,也是難得北市沒有墳墓的山景。」林啟俊說,他從事房地產30年經驗,經歷過房市大起大落,具有特色的土地才願意開發,「因為只有不敗的地段才不會受景氣影響,永久景觀就是不敗。」不過基地前面就正對一個大型高壓電塔,他回應,未來北士科開發,會將電纜地下化。至於水岸第一排開價多少?林啟俊表示,通常景觀宅會比附近建案多個1成,由於北士科建案開價已來到每坪120萬元,因此「溪泊林」開價140萬元,平均成交約落在130多萬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限貸令爆雷1/真實還原交屋申貸碰壁過程 市場失控遭刁難能「安心成家」?
銀行房貸「限貸令」引起糾紛及民怨日益擴大,儘管央行及政院急喊沒有發出「限貸令」,但這場史無前例的房貸「拉緊報」早已引爆。CTWANT記者採訪2位準備交屋的購屋族,還原5月至今跑銀行申貸碰壁、被踢皮球的過程,怒轟政府「一下打房,一下新青安利多」,任由市場失控,無辜的申貸戶莫名其妙遭刁難,「這就是政府希望的居住正義、安心成家嗎?」D小姐3年半前買下位於新北市新店央北重劃區預售屋,總價約1500萬元,原本預計今年底可以交屋,她開心不已,沒想到碰上史上最嚴限貸令。D小姐告訴記者,她今年5月建商提供包括兆豐在內3家銀行,讓承購戶挑選對保,因3家銀行中,僅有兆豐能做新青安房貸,所以她選了兆豐。D小姐預計新青安貸款40年,被要求沒有保證人只能貸75成。她說,與銀行溝通及對保過程中,行員還推了房貸壽險、信貸等業務,並且以「送你一張信用卡」要她辦信用卡,讓她很無言。現在準備交屋欲申請房貸的民眾,儘管已貨比三家,最終恐怕都還是被迫接受高利率、低成數、遙遙無期撥款時間,甚至還要搭配其他產品才有可能貸得到。(圖/黃耀徵攝)因為對保的3間銀行只有兆豐有新青安,D小姐的同一社區半數以上承購戶都選兆豐,「像我這種什麼都不想辦的,兆豐也不差我一個!」她自嘲不是好客戶,決定多問問其他銀行。約莫5月底,她先後走訪了第一銀、合庫、華南銀行,當時還沒出現「限貸令」一詞,但從部分行員口中聽到「送件很多」,甚至有些一定要搭配其他產品,例如房貸壽險。後來她找上華南銀行,申貸條件與兆豐差不多,一樣是最低利率2.185%,不用保證人和房貸壽險就能貸8成,開辦費5000元,不過社區門牌還沒出來,只能先估好條件。「原以為這事就告一段落,沒想到7月2日,華南銀行窗口連打3、4通電話,告知7月後優惠房貸方案沒了,開辦費調漲成1.8萬元,非新青安額度的房貸利率,要調升到2.44%以上。」D小姐無奈說,當時還不知道銀行有「滿水位」問題,她做房仲、銀行的朋友也納悶為何貸款環境突然變差。最後,7月5日她找到了還沒受到「爆量」或「內部控管」影響的合庫另一間分行,開辦費2000元,非新青安額度的房貸利率2.228%,不用保證人和房貸壽險,可貸8成,在完成驗屋後,於8月底對保。D小姐好不容易鬆口氣,但8月後限貸風暴越演越烈,據了解,該合庫分行水位也已滿,新案件仍要排隊撥款,讓她再度提心吊膽,雖然該分行告知她的案件已經登錄在案,撥款前不會有變數,例如利率突然調高或撥不了款,「但國內從未發生過『房貸水位滿』,未來的事,誰都說不準,也不是基層行員能決定的。」D小姐只能期待,儘早撥款,儘早了卻一樁心事。新青安房貸政策遭批淪為炒房工具,其實一開始就是急著推出、配套和通盤考量不足,造成房市熱度飆高。(圖/報系資料庫)經過這3個月的折騰,D小姐痛批,政府沒有完整配套的政策很是擾民,一下打房,一下又為選舉釋放新青安利多,卻未對市場數據做通盤了解,結果上半年成交量爆量,又要各銀行想辦法降溫房貸,「投機客爛,政府也沒好到哪!」另一位也準備近期交屋的M先生告訴CTWANT記者,他6月時詢問過建商配合的2家銀行,都說新青安沒問題,貸款8成有機會,完全沒有「水位要滿或不對勁的氛圍」,但8月中限貸令出來後,這2家銀行隨即停止承接新青安與新房貸的申請,讓他措手不及,趕緊去找第3家銀行。M先生說,第3家銀行很明確地告訴他,「經濟條件沒問題,但沒有新青安可貸,而且只能貸7成,如果貸7成5,要努力看看,但不一定貸得到。總經理管得很緊,因為政府在盯。」就連行員自己也說,「政府這波太突然,有錢炒房的人根本打不到,慘的都是首購或自住。」貸款卡關的民眾,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建議可往小型銀行詢價,另外像是農漁會、信合社、壽險公司等不受《銀行法》約束,可多詢問。(圖/CTWANT資料室)M先生氣憤表示,政府跟央行不要再睜眼說瞎話,什麼「不會有限貸令」、「不影響自用住宅購屋」,都是屁話!實際上去銀行得到的答案都是「拒接」,「房價飆漲管不住,我們已經很無奈,現在要合情合理合法貸個款,都要被刁難,這就是政府希望的居住正義、安心成家嗎?」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建議受「限貸令」影響的購屋族,可以嘗試以下5招取得貸款。1.多問幾家銀行,同一家銀行也可詢問不同分行。2. 可以試試找農漁會、信用合作社或壽險公司貸款,「目前人壽較好貸,但每個方案的額度較少,可能要同時辦多個方案」。3.目前已有不少銀行調高利率到3%以上,若真的急需貸款,也只能先求有,過幾年再轉貸。4.向銀行購買房貸壽險或理財商品,幫行員做業績,不過何世昌不太推薦這方式,「因為搭配銷售的理財商品通常很雷,且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房貸壽險,他也提醒,房貸壽險要身故或完全失能才有理賠」。5.如果是買成屋,可以跟賣方協調改為「期約交易」,約定明年初再辦理貸款、交屋,銀行限貸難題或許能在新的年度有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