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匯
」 碳權中國地溝油成「再生燃料」 日美企業瘋搶中
地溝油,過去曾引發中國當地的食安危機,後來在相關立法的監督之下,地溝油基本已經從中國的消費市場中消失。但是在中國當地企業的整理之下,這些地溝油變成了再生燃料,甚至還吸引日本、美國等企業的瘋搶。根據中國媒體《快科技》報導指出,日本最大的石油公司引能仕(ENEOS)與中國當地一家大型供餐公司達成了一項協議,將回收廢棄食用油以生產可持續航空燃料。另一家石油巨頭科斯莫(Cosmo)在9月也首次公開其位於日本國內的首個可持續航空燃料量產基地,預計年內將正式完工。除此之外,目前日本國內的三大石油公司都表示,為了確保未來的生產量,除了回收國內的廢棄食用油,還計劃從海外進口,比如從中國進口大量的地溝油。另外,美國也在積極爭奪地溝油資源。據專家介紹,美國從中國大量進口餐廢油脂,主要是為了生產先進的生物燃料。報導中提到,地溝油之所以受到熱捧,原因在於其可再生和環境友好的特性。以生物柴油為例,其不僅可以完全替代普通柴油,與現有的發動機系統兼容,還能通過植物或廢棄物的碳匯形成閉環,實現「零碳」排放。此外,地溝油不占用耕地資源,不與人爭糧,真正做到變廢為寶,對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根據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的生物柴油年產量已超過200萬噸,其中90%供應出口。可持續航空燃料方面,中國的市場供需仍處於發展初期,但已具備一定的生產能力。截至2023年底,中國已經投產運營的可持續航空燃料項目有兩個,另外有五個項目尚未投產或處於規劃階段。其中,鎮海煉化已經實現可持續航空煤油的量產,年產能達到10萬噸。
中信金董事前進澎湖復育海草床 行動響應聯合國永續海洋保育
中信金控(2891)支持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建置潮間帶海草復育種原庫,企業永續委員會召集人劉長春與獨立董事等一行人於3日前進澎湖港子社區投入海草床復育行動,與當地社區民眾一同種下1,500株卵葉鹽草、單脈二藥草及甘草,並流放5萬尾遠海梭子蟹苗,以實際行動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第14項「永續海洋與保育」。中信金控亦為全臺第一家加入「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 TNFD)的企業,將持續掌握自然與環境相關的風險與機會,關注氣候以及自然生態議題,與利害關係人議合,減少業務對自然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實踐永續淨零及生物多樣性維護的目標。中信金控積極關注永續議題,今日由中國信託金控企業永續委員會召集人劉長春與獨立董事楊聲勇、許文彥、季崇慧,以及中信金控幕僚長暨發言人高麗雪前進澎湖港子海草復育區;活動前由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司長莊老達、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所長張錦宜、澎湖縣農漁局局長陳高樑分享澎湖海草復育現況與後續規劃。中信金控獨立董事楊聲勇表示,中信金控長期聚焦慈善、體育、反毒、教育及藝文五大公益面向,且持續關注自然與生物多樣性議題。身為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成員之一,本次參與的獨立董事皆為中信金控企業永續委員會成員,以身作則投入環境保育,響應低碳轉型與永續變革。海草床可維繫海洋生態系與累積海洋碳匯,為海洋生物生存重要場域,捕碳速度比熱帶雨林快35倍,還有儲碳與固碳的作用,碳封存量約占全球藍碳10%,然而海草床面積逐年流失。中信金控今年3月宣布攜手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投入澎湖海域海草床復育專案,支持澎湖中心辦理海草復育,5月已種植共1,300株卵葉鹽草、單脈二藥草及甘草三種海草,並放流厚殼淺蜊,兩個月來穩定成長,加上本次活動種植與澎湖中心自行復育,預計可復育近5,000株海草。同時並透過復育工作坊、教育宣講等活動,邀請社區民眾積極響應,達到保護海草床之目的,並攜手在地的大、小朋友培養愛護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永續意識,深具教育意義,也期盼將重要的海洋生態保育觀念向下扎根。
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3.78%」經濟正成長 居全球前段班
環境部25日發布「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結果顯示2022年我國總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21年減少3.78%,環境部表示,數據反映出我國近年落實能源轉型及各部門溫室氣體減量行動方案成果,且對比疫後全球總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水準,顯示我國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成果相當不容易,在全球各國表現也屬於前段班。環境部在「氣候資訊公開平台」發布今年度「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環境部指出,2022年我國總溫室氣體排放量285.97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扣除碳匯21.83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淨溫室氣體排放量264.13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相較2021年減少4.07%,較基準年2005年減少1.77%。對此,環境部氣候署副署長黃偉鳴表示,這次的排放清冊數據反映出,減量來源主要來自能源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反映出近年能源部門推動再生能源轉型有一定的成果。對比各國疫後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升,2022年全球疫後溫室氣體排放達史上最高(53.8兆噸二氧化碳當量),較2021年增加1.37%;相較之下,我國同期2022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能源有關溫室氣體排放量都下降。黃偉鳴更表示,2021年時台灣因疫情趨緩,經濟復甦帶動用電成長,使得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升,2022年經濟成長率相較2021年增長2.60%,但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顯示溫室氣體排放與經濟成長脫鉤,推動綠色成長的低碳轉型逐步見效,比對國際先進國家的溫室氣體下降幅度,台灣的表現屬於全球前段班。另外,據環境部說明,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要求附件一締約方每年提報前二年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NIR),我國雖然不是締約方,但主動接軌國際,並從2015年起,依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冊指南,每年編撰發布清冊報告,今年遵循UNFCCC第27次締約方大會決議(COP 27),採用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溫暖化潛勢值(GWP值)進行統計。除此之外,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JRC)全球大氣研究排放資料庫資料庫(EDGAR)公布「全球各國溫室氣體排放」的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總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水準(53.8 Gt CO2e),相較2021年增加1.37%,我國同期2022年不論總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21年減少3.78%)或能源有關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21年減少3.39%)都下降,較他國不受疫後景氣回溫影響。
碳交所Verra攜手引入高品質碳權 自然碳匯6月上架有助蘋果供應鏈
臺灣碳權交易所(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日前分享國際碳市場在2030、2050 等關鍵時刻到來之際,均將面臨碳權價格上升、高品質碳權供需失衡的情況,而國內外碳權專案的開發與投資,將成為未來全球達成淨零目標的重要助力。田建中並提到,預計6月上架的第二批國際碳權提供企業交易購買,該類型符合蘋果供應鏈等企業要求的以碳移除(carbon removal)為主的自然碳匯(carbonsink);在國內自願減量額度交易,則可望能在2024年年底前上線,屆時年排碳量低於2.5萬噸企業向環境部申請為碳權賣方,加入供給市場。碳交所於今年5月28日與臺灣證券交易所及國立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共同舉辦的「自願性碳市場:誠信與永續」國際研討會中,與國際碳權核發機構Verra簽署合作備忘錄(MoU),MoU內容聚焦於促進高品質碳權的開發、發行和使用,支持可信的企業氣候策略和國家氣候目標。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表示,碳交所是臺灣唯一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指定辦理該法所定額度交易事宜之官方指定機構,而 Verra 是全球代表性之國際碳權核發機構,MoU將為雙方建立合作機制,促進彼此溝通管道及拓展持續關係。Verra 東亞與東南亞區域代表Win Sim Tan表示,世界應對氣候變遷這個全球危機的時間已然不多,作為致力於氣候行動和永續發展的領先標準,Verra 相信與在地夥伴的合作是成功的關鍵。未來碳交所與Verra透過MoU之簽署,將共同加速臺灣氣候行動並促進本國碳市場之發展。
中信金控協助建置潮間帶海草復育種原庫!累積海洋碳匯 前進澎湖港子社區投入海草床復育行動
海草床為海洋生物生存重要場域,且碳封存量約佔全球藍碳10%,然而海草床面積逐年流失,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簡稱「中信金控」)今(8)日偕同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簡稱「澎湖中心」)於澎湖港子社區舉辦「潮間帶海草復育種原庫」建置活動,中國信託金控幕僚長暨發言人高麗雪與當地社區民眾、學子共同在潮間帶海堤內之廢棄魚塭種植共1,300株卵葉鹽草、單脈二藥草及甘草三種海草,並放流厚殼淺蜊,以行動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Development Goals, SDGs)第13項「氣候行動」、SDGs第14項「永續海洋與保育」,提升大眾對海草復育及海洋生態保育的重視。中信金控幕僚長暨發言人高麗雪親自出席「潮間帶海草復育種原庫」建置活動。(圖/中信金控提供)中信金控幕僚長高麗雪表示,著眼於海草床維繫海洋生態系與累積海洋碳匯之關鍵角色,中信金控今(2024)年3月宣布攜手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投入澎湖海域海草床復育專案,支持澎湖中心辦理海草復育,透過海草種植體驗、復育工作坊、教育宣講等活動,邀請社區參與復育,以期達到保護海草床之目的。本次特別感謝港子社區民眾與澎湖縣鎮海國中師生積極響應,種植前協助改善魚塭現況,打造優質海草復育環境,顯現良好的利害關係人溝通與合作模式。中信金控幕僚長暨發言人高麗雪與鎮海國中師生一同種下1,300株海草,建置潮間帶海草復育種原庫。(圖/中信金控提供)中信金控幕僚長暨發言人高麗雪與鎮海國中師生一同種下1,300株海草,建置潮間帶海草復育種原庫。(圖/中信金控提供)種植海草與種稻方式雷同,需倒退著種,海草葉片會浮在水面避免損壞,開花結果後以有性生殖擴增,將更穩固海草生長繁殖。種植地選在不易受東北季風或浪潮擾動的潮間帶廢棄魚塭,穩定的環境有效保護海草,提高海草復育成功率,同時避免種植過程擾動天然海草床,造成原始海草床流失。本次搭配放流厚殼淺蜊種貝,不僅增添復育棲地的生態多樣性,更可藉此讓海草種原庫外溢至鄰近海域,豐富近海漁業資源。中信金控幕僚長暨發言人高麗雪放流厚殼淺蜊,以行動復育海洋生態。(圖/中信金控提供)身為永續金融先行者,中信金控為全臺第一家加入「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askforce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 TNFD)的企業,除發行第一本依據TNFD正式框架編撰的報告書,分析融資案件對於自然的衝擊之外,亦藉由「Home RunTaiwan 一日環境趣」活動,與民眾溝通環境保育的重要性。未來將持續掌握自然與環境相關的風險與機會,關注氣候以及自然生態議題,與利害關係人議合,減少業務對自然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實踐永續淨零及生物多樣性維護的目標。
新年立目標!證交所喊台股市值「今年拚60兆」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9日在新春記者會立下2024年集中市場的目標,集中市場市值要從2023年的56.84兆元,拉升至60兆元,且IPO(掛牌)家數要達到39家,擴大台股價值、資本市場。台股選前觀望氣氛加重,10日開低震盪,電子權值股走弱,終場下跌69點、收在1萬7465點,1萬7500點關卡仍守不住,群益投信指出,美國貨幣政策轉為寬鬆,各產業庫存邁向健康水位,看好台股後市表現,不過,選前法人、散戶會持續觀望,待選舉結果出爐後,才會伺機而動。在選舉結果出爐的觀望空檔,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投資人不妨留意各上市櫃公司去年12月營收表現,有助投資人接下來個股、產業投資的動態調整。外界關心,台股近期波動是否值得抱股過農曆年?林修銘表示,AI(人工智慧)以及半導體運用將成為顯學,樂觀看待2024年資本市場,就算選後有波動也不用擔心,台灣已是成熟市場,觀察重點仍應該著重基本面。台股最受矚目的權值王台積電公布去年12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763億元,較上月減少14.4%,較前年同期減少8.4%,累計2023年全營收為2.16兆元,較前年同期減少4.5%。去年半導體飽受庫存過高紛擾,但台積電去化速度超出預期,台積電原本預估2023年營收將年減10%,如今營收數字出爐,僅年減4.5%,顯見2023年實際營運表現仍超出先前預期;即使營收優於預期,台積電仍不敵台股觀望氣氛,10日股價終場小跌2元、收在584元。林修銘身兼碳交所董事長,2023年12月已啟動首批國外碳權交易,他表示,第2批國外碳權預計3月底上架,這次將會納入蘋果供應鏈的自然碳匯;而國內碳權交易預計會在今年啟動。
碳交所擬開賣首批碳權…學者直言來自再生能源 國際難認可
碳交所擬在22日開賣首批碳權,每噸約5美元至15美元,相較於歐盟推動的排放交易機制(ETS)的每噸約70美元差距甚大,對此,有學者直言,即將上架的國內碳權主要來自再生能源等,這拿到國際將難被認可,僅能在國內自主宣告碳中和。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表示,目前碳權認定標準國際已重新調整中,且首波開賣的碳權不能做為增量抵換、減免碳費之用,僅有如想自主宣告產品碳中和的業者會購買,或如國公營事業等配合政府政策採購,需求方仍有限,預估買氣不會太好。趙家緯認為,這些碳權可能來自如再生能源、植林等碳權,但國際上多數已不接受此類申請,林業碳匯也有更多要求,皆有外加性的疑慮。此次在COP28(第28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也有提及如低碳鋼鐵、淨零鋼鐵,如果使用抵減比率較高,將不符合相關定義。「在國際上,碳權每噸5美元至15美元已不算低。」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則說,歐盟的ETS是強制性市場的碳權因此價錢較高,海外的自願性減量市場價格則較低,過去要購買海外減量額度只能尋求海外交易所交易,透過國內碳交所則可買到海外減量額度,雖然目前仍未能折抵國內碳費,企業可以自主宣告碳中和並滿足供應鏈需求。至於可折抵碳費的自願減量額度則要待碳交易子法上路,或是符合未來的境外碳權規範的才能折抵、但會有其上限。
大同搶攻東南亞綠能商機 延攬洪奇昌任福華董座
大同(2371)今(24日)舉行新能源商機說明會,宣布已由大同、子公司福華電子(8085)與印尼當地集團三方,在台灣駐印尼大使陳忠及印尼駐台代表Iqbal Shoffan Shofwan見證下,簽訂合作備忘錄,大同主動參與印尼發展智慧城市與能源轉型,爭取印尼基礎電力建設及微電網需求的商機,在電力和淨零減碳的東南亞機會中,大同將積極佈局。大同董事長王光祥表示,電力轉型、新能源轉型、數位轉型是大同三大核心業務,集團擁有建置國家基礎建設豐富的經驗,從發電、輸配電,到電力設備設計和製造,加上再生能源、儲能系統與智慧電網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實績,大同以專業技術協助印尼政府升級電力基礎設施,並實現再生能源的開發目標,拓展大同能源事業在東協的布局。此外,印尼擁有豐富的自然碳匯儲備,福華電子將與國際市場合作,探索「一籃子碳權」策略,布局全球迫切的碳權需求;並與大同集團及戰略夥伴的節能、創能、儲能等科技減碳技術輸出到印尼市場。王光祥也延攬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洪奇昌擔任福華電子董事長,日前也成立福華智能,做為福華轉型跨足碳權商機的起手式。王光祥說,希望借重其人脈及視野,不僅能夠帶領福華轉型,同時也能夠和大同一起,搶攻減碳商機,讓大同集團成為台灣綠電淨零產業的代名詞。
陳吉仲任農業部長 薛富盛接環境部長
行政院今(28)日公布,農業部及環境部人事案,其中農業部長將由現任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接任,環境部長則將由國立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接任,現任環保署長張子敬將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今日表示,農委會將改制為農業部,於8月1日正式掛牌,首任農業部部長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接任,行政院將繼續倚重其農業專才,為農民服務。林子倫指出,環保署將於8月22日改制為環境部,環保署長張子敬已向行政院表達其推動環境部成立的階段性任務已完成,無意接任環境部部長。首任環境部部長將由國立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接任,薛為美國康乃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博士,曾任國立中興大學工學院院長、國立中興大學研發長、國科會工程處材料工程學門召集人等職務。林子倫表示,近年來全球因氣候變遷,導致極端天氣發生的機率與強度日漸增加,台灣在環境永續與能源發展政策上亦須盡速與國際接軌。薛富盛不但學養俱佳,也是國際知名學者,其校長任內積極推動環境永續發展、循環經濟研究及自然碳匯研究,行政院長陳建仁期許薛富盛能發揮所長,推動台灣淨零排放轉型及完善碳管理機制。林子倫強調,薛富盛將於8月22日接任環境部部長,張子敬將轉任政務委員,行政院將繼續借重其環工專業及行政歷練,為環境治理及永續發展而努力。
碳權交易投資術3/台股碳權碳滙行情「這3類股」漲一波 專家:未獲認證都不算
台股近期大掀「碳權題材」行情,坐擁土地及綠樹的華紙(1905)、永豐餘(1907)、農林(2913),沾上「碳匯資產」概念而股價飆漲,汽機車大廠三陽(2206)、裕隆(2201)也因銷售電動車擁「碳權」齊漲,就連永光(1711)、中華化(1727)、三福化(4755)也因「碳捕存」技術漲一輪。投資人可否加碼這三類碳權概念股?「這些碳權要獲得認證的過程相當繁複,目前僅限題材行情,這也是股票漲幅有限的原因。」法人提醒,由於國內碳交易所今年七月才設立、預計明年交易,若投資人想參與碳權行情,可參考追蹤國際碳權交易指數的ETF商品。 永豐餘永續長、華紙董事長黃鯤雄告訴本刊記者,不是所有樹都能成為碳匯:「2000年以後種的樹才能算,因為10~25歲的樹吸碳能力較強;華紙則是砍一棵、種兩三棵。」華紙在兩岸有5座林場、植林面積超過3萬公頃、約1個台北市大小,合計固碳量約290萬9708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若計算碳權或進行碳交易,對華紙及永豐餘有優勢。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哲良指出,自己植樹造林能不能賣出獲利,首先要看那家企業是不是碳排大戶,若是屬於強制減碳者,則種樹減碳是降低營運成本的一個方法、不能夠包裝成碳權外賣;若是自願性減碳、以後要賣出獲利,那些樹的碳權要獲國際認證可不容易,先要寫計畫報告,計畫通過才能執行,但樹的生長快慢不一定、在長的過程也可能發生天災如森林大火,因此,沒有獲認證前都不能算是真的碳權。電動車則因替代燃油車,坐擁碳權題材。圖為陽工業兼南陽實業董事長吳清源(右)與南陽實業總經理徐伯達(左)發表HYUNDAI純電動車IONIQ5。(圖/報系資料照)電動車則因替代燃油車,坐擁碳權題材。歐盟在2021年對汽車標準是「每公里排碳95克」,超過的車款則要繳罰款1萬歐元才能賣車,但2019年全歐盟車輛的平均碳排放量是每公里122.4克,而電動車排碳量僅需1半;因此無法降低排碳量的汽車品牌,會去交易所購買電動車品牌的碳權。如此出售多出來碳權認列獲利,這就是2020年起特斯拉股價飆漲的原因,在台灣有相同概念的則有三陽、裕隆。碳捕存(carbon capture & storage,CCS)技術,則是將溫室氣體壓縮成液態後,輸送至海洋、地質等處封存,使二氧化碳與大氣隔絕,減少排放至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永光、中華化、三福化等因此起漲。但專家指出,碳捕捉技術更為耗能,且成功率極低,綠色和平指出,過去50年成功捕獲的碳排放僅0.1%。台電啟動碳捕捉計畫,2025年前要在台中火力電廠蓋好「減碳技術園區」,拚成為全球第三座碳捕捉再利用燃煤電廠,圖為電廠內第一階段的「微型測試區」。(圖/台電提供)儘管台灣碳交易所今年七月將設立,但僅限企業申請交易,投資人要如何參與投資?石化產業資深分析師何耀仁向CTWANT記者表示,可考慮碳權ETF,「概念就像石油ETF或0050,期待未來碳交所成立後,台灣也有金融機構會發行與之連動的ETF商品。」目前規模最大、追蹤碳權指數的ETF有兩個,都在美國掛牌,分別是全世界低碳目標ETF「CRBN」在2014年12月成立,追蹤MSCI ACWI Low Carbon Target Index,發行迄今上漲84.31%,至截稿報價150.59美元美元,市值規模超過8億美元。全球碳策略 ETF「KRBN」在美國掛牌,追蹤iShares MSCI,這等於一次追蹤EUA、CCA、RGGI,2020年成立迄今上漲136.23%,至截稿報價38.95美元,市值規模超過6億美元;它們都在國外交易所掛牌,投資人需要有複委託帳戶才能參與,或是在國內一些基金的投資組合中。此外,還有「KCCA」、「GRN」、「KEUA」則分別追蹤加州、在美國掛牌的碳排放減量額度期貨合約、歐盟碳合約,不過這些ETF或ETN規模都在2億美元左右,法人指出,若是金融商品規模比較小,流動性相對較差、價格波動也會較大,ETN因有10~20年的期限,有時間價值的情況下,越近到期日價格或會較低。
貴州2600歲「古楠木王」遭盜伐 村寨守護神「春秋時期」已發芽
大陸貴州一棵樹齡約2600歲的「古楠木王」在2022年初遭到不肖之徒盜伐。對此,貴州高院於2023年4月12日宣判11名被告,因犯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處以4年至10個月不等的刑事責任,連同4名附帶民事責任者,一同賠付「古楠木王」替代性修復費用及賠償金,共44萬人民幣(約合新台幣195萬元)。據《光明網》的報導,2022年2月1日,劍河縣南哨鎮南哨村群眾發現位於「白岩屋腳」山場的「古楠木王」遭到「切塊」,受傷嚴重。被毀害的古楠木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物,胸徑為1.9米,胸圍6米,樹齡2600年。大陸貴州雷山縣人民法院「雙碳」巡迴法庭於今年4月12日在劍河縣城關廣場,巡迴宣判該起以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楠木為犯罪對象的案件。(圖/翻攝自《光明網》)對此,大陸貴州雷山縣人民法院「雙碳」巡迴法庭於今年4月12日在劍河縣城關廣場,巡迴宣判該起以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楠木為犯罪對象的案件,陸姓男子、張姓男子等11名被告人被以犯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追究刑事責任,依法判處了有期徒刑4年至10個月不同的刑罰,並處罰金,追繳犯罪所得。同時由於11名被告人以及4名附帶民事被告的行為導致了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受傷、死亡,造成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資源損失,損害了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判決11名被告人及4名附帶民事被告以認購碳匯的方式,對致死的2600歲「古楠木王」承擔替代性修復費用29餘萬人民幣。此外,15人共同承擔懲罰賠償金15萬餘人民幣。報導補充,本案中判決要求對於受傷的「古楠木王」利用科學手段進恢復救治,以確保恢復生命力的行為目前尚為大陸首例。據稱,「古楠木王」生根發芽時,華夏大地尚處春秋時期。2600年來,楠木王見證了人類歷史的發展,當地人認為其富有靈性,並視其為神樹、村寨的守護神。其掉落的樹枝樹葉,至今仍時常被民眾帶到家中供養,不忍燒毀和丟棄。
醞釀20年!聯合國通過歷史協議 《海洋公約》2030年前保護全球30%海洋
聯合國於美東時間4日晚間,宣布達成保護全球海洋的歷史協議《海洋公約》(The High SeasTreaty),地球30%海域將在2030年以前納入保護區,來守護海洋及海洋生物並恢復生機。據《衛報》報導,這份早在20年前就醞釀、長達10年談判,與在最近經過2週討論與48小時不間斷協商的「30x30」《海洋公約》,終於由來自新加玻的會議主席李麗娜(Rena Lee)宣布通過,而這也是人類繼1982年《聯合國海洋公約》(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後,時隔41年再有保護海洋的國際協議。相較於目前僅保護1.2%「公海」區域的《聯合國海洋公約》,新通過的《海洋公約》將保護全球三分之一海洋並預期在2030年前完成,而為達到目標,新協議除要求締約國須舉行定期會議、建立問責機制,歐盟也承諾提供4200萬美元(約新台幣12億8157萬),換取經濟弱勢國同意並實施協議內容。綠色和平組職政治顧問法蘭克(Veronica Frank)對這項由美國、歐盟、英國和中國主導並促成的協議感到相當振奮,驚豔各國能在如此分裂的世界局勢中完成協議,保護占地球生物圈95%、提供世界一半氧氣與最大「碳匯」吸收二氧化碳的海洋及海洋生物,讓其免受過度捕撈、航運及深海採礦的威脅,但強調能否有效執行才是關鍵。
能源股掛牌潮2/國發會端9000億元大餅拼減碳 台廠轉攻「這塊市場」
聯合國氣候高峰會2021年COP26 決議,各國2022年底前要提出2030年減碳目標,據此,國發會去年提出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以2005年為基準,將減碳目標由原本20%提高至24%±1%,預估2030年累積將投入預算近9000億元。同時,國發會提出12項關鍵戰略,包括風電/光電、氫能、前瞻能源、電力系統與儲能、電力、碳捕捉利用及封存、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資源循環零廢棄、自然碳匯、淨零綠生活、綠色金融、公正轉型等,預計自2023年至2030年將帶動民間投資逾4兆元,創造5.9兆產值,提供55.1萬個淨零轉型相關就業機會。就台灣太陽能產業,TrendForce表示,受惠於政府的自願性產品認證(VPC)激勵政策,台灣製造的元件絕大部分都在國內完成裝機,出口占比極小,目前集中在中下游,製造商正努力向上游發展,朝EPC(電力系統工程)和專案開發方向前進。雖然政府重點關注可再生能源發展,並施以高額的激勵措施,但由於土地有限、所有權問題複雜,太陽能地面電站專案發展遭遇瓶頸。TrendForc指出,未來仍需依賴政府加大對太陽能用地的支持力度,方有望釋放地面電站裝機需求,以實現台灣2025年20GW的太陽能裝機目標。此外,漂浮太陽能電站等創新項目的推廣,亦為台灣的太陽能產業帶來更多新的機會。對於風電而言,本土的小型風力發電產業鏈配套成熟,計畫在2025年完成100MW的裝機量。而風電方面,TrendForce指出,台灣大型內陸風場開發趨於飽和,往後政府將以招投標的方式對離岸風電進行重點佈局,並有望帶動本土風電產業鏈向大型風電領域延伸。總體而言,有別於太陽能土地約束導致發展空間不明朗,高額的激勵補貼和明確的政策規劃,則完善了風電的發展路徑和發展空間,使台灣風電產業更具競爭優勢;特別是5kW以下的小型風力發電機,已實現穩步增長的出口量。風力發電分為陸上型及離岸型,不過離岸型目前進度因疫情影響遠不如預期。(圖/趙文彬攝)目前,台灣風力發電設備供應商有10多家,包含東元公司、中興電工和中鋼機械等廠商涵蓋風力機等零組件的生產。台廠對於儲能的布局也不遑多讓,包括台塑(1301)、大同(2371)等都有相當大的動作。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在去年12月20日宣布,要在台灣5縣市蓋6個儲能案廠,預計明年第三季啟用,打造全台最大、穩定安全的「電力倉庫」品牌。至於大同則是透過100%投資的子公司大同智能在桃園觀音全台第一座「增強型動態調頻備轉」(E-dReg) 儲能系統,大同副董事長吳振隆表示,大同預計2023年底前將完成建置共計超過100MW之儲能系統,為台灣供電品質增添助力。TrendForce指出,為了實現電力系統的深度脫碳,儲能技術就成為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不斷提升的重要支撐。為克服風光電的間歇性、波動性,整個電力系統將經歷從「電源、電網、負荷」到「電源、電網、負荷、儲能」的轉變,儲能將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第四大基本要素,新型儲能技術順勢成為電力系統脫碳新動能。技術方面,中國儲能電池廠商以磷酸鐵鋰為主,海外廠商則以三元鋰電池為主,但由於近年三元鋰電池的安全性等問題,導致普遍市場接受度低於磷酸鐵鋰電池。以磷酸鐵鋰為代表的鋰電儲能技術,相較於其他儲能技術優勢顯著,目前正成為全球新增儲能的主要裝機力量。 儲能是再生能源的重要環節,也是台灣廠商爭相發展的領域。(圖/趙世勳攝)
綠色保育「大腳印獎」全臺13位典範農友現身分享、盼更多農友加入友善耕作
2022年第一屆綠色保育「大腳印獎」典範農友選拔活動,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與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甄選類別分為「生產操作」、「生態營造」、「土壤碳匯」三大領域。歷經三個月的書面審查、現地評選等階段,遴選出13位典範農友,於11月22日舉辦頒獎典禮,並邀請林務局局長林華慶、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共同與會。綠色保育標章旨在促使農業活動兼顧生計與保育的永續發展,在12年間,陪伴農友們累積了許多友善農耕的作法,此次也會將獲獎農友的耕作特色與經驗集結成冊,期盼進一步帶動農友間的經驗交流與技術提升,鼓勵更多人加入綠色保育的行列,也讓大眾認識綠色保育標章產品「人與環境共好」的珍貴價值。第一屆綠色保育「大腳印獎」典範農友頒獎活動現場,同時也以綠色保育食材製作精緻的綠保饗宴,期望大眾支持綠保食材(圖/農委會林務局提供)首屆「大腳印獎」獎項突顯出友善農業耕作特色林務局與慈心基金會透過綠色保育標章的推動,藉由農友對土壤的友善作為,展現農業在生態上的貢獻,也為農友帶來生產外的鼓勵。綠色保育標章的圖案設計主軸為「田裡有腳印」,彰顯人與動物共享一塊田的精神,也是農友們的用心所在。「大腳印獎」即是遴選出默默耕耘、守護大地的典範農友,加以表揚、鼓勵,讓社會大眾更能看見綠保農友守護生態的用心。第一屆綠色保育「大腳印獎」典範農友選拔活動,11月22日舉辦頒獎典禮,匯集全臺13位獲獎者,分享並交流友善農耕經驗與技巧,期望帶動更多農友加入(圖/農委會林務局提供)每一位符合綠色保育標章的農友,必須在不影響田間生物的棲息和農田附近的自然生態下耕作,除了不施用化學農藥、化學肥料及除草劑,更積極營造動物的棲地,守護田間的物種與生物多樣性。因此,首屆「大腳印獎」分為三個獎項:「生產操作組」重視土壤、病蟲草的田間管理技術與生產銷售的收益;「生態營造組」則著重在棲地營造與農田生態服務的價值;「年度特別獎」則是以國際聚焦的碳中和議題,特別設立「土壤碳匯組」。期望透過三大面向,呈現綠色保育對生產、生態、環境議題的價值與貢獻。林務局與慈心基金會特別製作「2022綠色保育大腳印農友精選特集」,收錄本屆獲獎及入選者共16位農友的田間風光,以及耕作特色與經驗,輔以評選委員的講評說明,將於慈心基金會官網上架與大家分享,也期待有更多農友加入綠色保育的行列。第一屆榮獲綠色保育「大腳印獎-土壤碳匯組」特別獎的農友顏明川分享農場土地透過鋪覆蓋物、少翻耕來增加有機質,維持土壤固碳功能(圖/農委會林務局提供)設立年度特別獎,鼓勵農友關注並投入「土壤碳匯」本屆榮獲「土壤碳匯組」特別獎的農友顏明川、鄧秋美夫婦,透過鋪覆蓋物、少翻耕來改善土壤、增加有機質,維持土壤固碳功能。同時考量碳足跡,自製堆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等積極作為,讓農田土壤的碳匯能力持續累積。林務局表示,近年極端氣候加劇,從去年的大旱到今年的大雨,對農業帶來前所未見的衝擊,而因應氣候變遷的根本之道,是從源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蔡英文總統在2021年宣示台灣將推動2050淨零排放,農委會隨即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顯示農業部門對於氣候變遷政策的高度重視。慈心基金會關注農田生態系以外,更在2021年加入千分之四倡議聯盟,更著力宣導土壤碳匯的重要性,也提供農友施作建議,並邀請農友進行試驗,期望能夠藉由農友們的參與,累積更充足的資料與經驗,進而推廣土壤碳匯的農耕技術。因此,首屆「大腳印獎」的年度特別獎以「土壤碳匯」為主題,期望農友關注並投入土壤碳匯的操作,一同為地球環境做出貢獻。第一屆榮獲綠色保育「大腳印獎-生態營造組」獲獎者大合照(圖/農委會林務局提供)綠色保育重視生物多樣性與土壤健康,原本即有利於固碳,在此基礎之上,慈心基金會建議農友做重點調整,積極採取增進土壤碳匯的措施。包含:以不耕犁或少耕犁的方式耕作,來避免土壤壓實;用草生栽培的方式或以覆蓋物保護田區,減少土壤裸露;施用堆肥、有機肥、稻草、落葉等方式增進有機質。再配合定期觀察、記錄與採土檢驗,以明確的固碳操作方式,讓更多二氧化碳轉為土壤有機質,來增進土壤碳匯的效益。長期支持綠色保育標章商品的有機通路里仁公司董事長李妙玲感謝農友的用心與堅持(圖/農委會林務局提供)以綠色消費共同守護田裡的大小腳印截至2022年10月底止,全台共有459位農友取得綠色保育標章,通過面積逾742公頃,保育物種達到42種,棲地保育已有263件,綠色保育理念於全台遍地開花。「每一次消費,你都在選擇你想要的世界樣貌」,綠色保育標章認證產品可於全台里仁門市及部分家樂福、全聯門市,或是天天里仁、直接跟農夫買等電商平台選購,希望透過「大腳印獎」的舉辦,使消費者有更多機會隨著農友的大腳印,守護田間野生動物的小腳印,陪伴臺灣生態環境復甦。
麗多森林酒店攜手南和國際旅行社與綠色冀泉社企 種下希望之樹
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議》(ParisAgreement),期待全球能共同為延緩氣候變遷做努力。然而大多數國家願意做的承諾卻非常有限。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包括海洋與陸地的平均溫度,已經上升 0.87°C。「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等我們長大後再做改變。」國發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規劃三重點,碳匯中又以森林碳匯為關鍵之一,根據「科學」期刊的最新論文分析,截至目前為止,在全世界種下上兆棵樹是因應氣候危機最有效也最省錢的辦法。由麗多森林溫泉酒店攜手南和國際旅行社與綠色冀泉社企簽立合作備忘錄。擁有三家飯店的麗勝集團陳和錦總裁,他一直是最佳種樹、護林的指標企業家之一,肯定台灣學生團市占率最高的南和國際旅行社與亞洲百大社企同時是尤努斯獎得主綠色冀泉社企所推動的森Do旅行計畫,盤點集團下麗多森林溫泉酒店率先加入計畫,希望森Do旅行成為淨零轉型化衝突為機會的社會工程,倡議公民參與,做為支持社會體系的力量。會稽國小校長帶領同學們一同參與種樹的活動。並於上周六(10/22),麗多森林酒店攜手南和國際旅行社及綠色冀泉社企,共同簽訂三方合約,啟動森Do旅行計畫,與會貴賓包含桃園市政府、桃園市議會代表、社福團體、會稽國小足球隊等,一起誓言種樹愛地球。麗勝集團除了休閒飯店與生醫產業的投資外,這次為全台首創跨森Do旅行、主題飯店、森林碳匯、循環經濟、社會企業五大領域合作案,邀請桃園市政府、桃園市議會、學校師生,社福團體,一起種下台灣最真珍貴且值得紀念的牛樟樹,宣示共同邁向淨零而努力,拋磚引玉,創造多贏,為環境「淨」一份心力。
激進減碳2/老牌永豐餘衝減碳最前線 何壽川把廢棄物當再生能源拚碳匯獎勵
「永豐餘已經97歲了,將要跨入100年,在下一個100年,要靠甚麼企業才可以永續,競爭力與時俱進,也就是我們在12月要成立『永豐餘學院』的初衷。」今年5月上任的永豐餘投控董事長劉慧瑾說,「我加入前,二代創辦人何壽川先生已經在籌劃這件事情。」「永豐餘學院以能源轉型、循環經濟與未來的醣經濟時代為主軸,不但對內也對外,還要與國際接軌,結合國內外世界級學者、學校,讓許多創新靈感研發落地商品化,使想法完整具體化,協助企業ESG永續發展。」劉慧瑾擔任ESG召集人,永豐餘學院院長則是何壽川。76歲的何壽川,為永豐餘千億事業的二代掌門人,四年前因內部吹哨人檢舉疑永豐金租任放貸逾50億元給三寶建設等,遭金管會解除永豐金董事長職務,去年11月一審遭判決有罪,何壽川除了上訴捍衛清白,還連同兒子何奕達全面退出永豐餘投控董事會,何壽川僅任永豐紙業董事長,何奕達則任永豐實董事長。永豐餘投控董事長劉慧瑾可以喊出明年煤替代50%目標,最大功臣即是工紙新屋廠的「零燃煤汽電共生系統」所使用的SRF鍋爐。(圖/馬景平攝、報系資料照)面對官司危機,何壽川退出投控及金控兩大事業體的董事會,但在碳中和、碳排放、減碳及碳匯、碳權交易等議題上,這位紙業老將毫不退讓,親自站在第一線倡議。今年十月,全國工業總會與環保署、國貿局等召開的碳中和議題線上座談會,何壽川都親自出席。「何董談了許多循環經濟,是一個有許多技術的重要關鍵。」與會的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觀察。「何先生提到,台灣沒有辦法能源自主,90%以上的能源需要靠進口,現在能源價格高漲,國際環保趨勢及疫情帶給大宗原物料價格的波動之際,台灣須要有一個更好的能源政策來幫助企業維持競爭力。」也參與該座談會的劉慧瑾轉述。「台灣既然是一個能源進口的大國,現在全球要減碳,政府可以抽很多的碳費,但也要回過頭來看,能源供應鏈的混亂現況,台灣本身是有一些資源可以來用的,例如『森林覆蓋的面積』,森林可以經營FSC(設於德國非營利組織森林管理委員會的一種認證,材料是來自於被認可的「良好管理森林」),拿來活化、運用,需要政策上的配套。」台灣森林面積近220萬公頃,永豐餘投控董座劉慧瑾延續大家長何壽川的理念,認為這是台灣減碳的極佳優勢。(圖/翻攝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全球資訊網站)劉慧瑾進一步說重視森林的一個態度,「台灣森林覆蓋面積大是台灣優勢,像是歐洲、西方國家的FSC,森林是可以幫助我們去固碳、降低對煤炭依賴。有了更多的FSC,政策上給予獎勵。」何壽川的第一項建議是活化森林資源「固碳」,第二項是鼓勵民間廢棄物資源化。「由於能源是產業成長的必需品,能源的成長幅度可預測GDP的成長,因此要把能源看成戰略物資,(為達成減碳目標)要降低台灣能源進口的依賴,在廢棄物資源化的部分,例如把廢棄物拿來做汽電共生,就需要有政策上的獎勵及相應配套措施。」劉慧瑾接著說,「像是(永豐餘)每年產生的木質素發電有二千萬瓦,以及擁有全台最高的沼氣發電量,秘密武器就是厭氧菌,四小時即可沼氣發電,每年售出3,200萬噸到東南亞,還有廢棄物發電、汽電共生……。」「如果說它發出來的電,不叫做綠電的話,應該是不需要繳碳稅的,因為它已經是廢棄物資源化,非用石化原料產生出來的,現在是看政府如何具體化,企業就會有更快替代煤方式,永豐餘也持續與政府溝通。」劉慧瑾說,「現在還沒有具體的廢棄物資源化,是可以抵碳稅,希望政府應該是有某程度的獎勵。目前永豐餘將產生的綠電,回售給台電,」「永豐餘的減碳優勢,有許多替代煤能源部分,可以當作抵銷徵收碳費的額度,政府政策應該有獎勵才能起引導的作用。」何壽川1969年取得威斯康辛大學機械碩士學位後,進入永豐餘,從上游到下游,擠入世界前五十大造紙企業,環保汙染爭議不時找上門,因而更重視環保減碳,莫怪看見新拐點的他要站上第一線,「希望政府全面地來看碳權交易」。
激進減碳3/擁1190座大安森林公園 何壽川勤造林「生物資產」逾30億
造紙龍頭永豐餘不只是碳排放大戶,更是「碳匯」超級大戶,光是該集團旗下華紙在兩岸擁有約三萬公頃的森林,每年可吸附51萬公噸二氧化碳,再加上碳匯價值的話,法人粗估光生物資產估值即逾30億元。而這筆人人稱羨的「家傳之寶」,是在永豐餘創辦人何傳起的頭,由何傳兒子何壽川發揚光大。「如果把企業比喻為人,九十多歲的永豐餘應該是一位歷練足、功夫紮實、具膽識的先行者吧!」何壽川如此形容永豐餘,他自己也就是種樹的先行者。永豐餘二代創辦人何壽川,在永豐餘投控團隊眼中是「大家長」,受到三寶案影響深潛練心養身,可是他對三年後成為百年企業的永豐餘,以及如何走到下一個百年的願景,早就了然於心,如同他給予自己的期許「超越,再創輝煌」。中華紙漿在兩岸栽種的廣闊森林,其可為永豐餘集團挹注可觀的「碳匯」。(圖/華紙提供)他說過一個故事,「曾有永豐餘造紙久堂廠屆齡退休的員工,陪我巡廠,我望著原本生產傳統文紙、現在生產具有高附加價值特殊紙的機台,成為同業間的翹楚,又感動又驕傲。」台灣第一個抽取式平版衛生紙,第一間民營紙廠,都出自何壽川。永豐餘創辦人何傳時代便開始推動的造林,到了何壽川時期,他還親自到菲律賓引進銀合歡樹種,發現源自南美樹種不適宜台灣氣候才感受到對生態的影響等,因此自1990年代起,造林策略調整專注種植可強化水土保持及生態保育樹種的保育林,如肖楠、烏心木和台灣櫸等,目前已在台種植超過200餘萬株林木,即是何壽川口中一再強調的減碳努力。為永豐餘下一個百年,何壽川在9年前將永豐餘造紙分割紙與紙板事業部予中華紙漿,更名為永豐餘投資控股,華紙名下在兩岸的森林面積三萬多公頃,超過1190個大安森林公園,種植4千多萬株林木。如今每年可為地球吸附超過51萬公噸的二氧化碳,以造林可扣抵碳權價值估算,外界預估其資產價值就超過30億元。永豐餘集團旗下控股公司,從紙業跨足到金融、科技與生技醫藥食品,從衛生紙到有機火鍋、超市,多達近百家公司。圖為永豐餘生技GREEN&SAFE推廣無添加健康飲食活動。(圖/馬景平攝)何壽川多次提到的固碳與醣經濟,就是植物藉由光合作用,結合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水,形成多醣體生質物,可為地球儲存大量的二氧化碳。每一張紙都有其固碳的價值;若以紙纖維含碳的成分計算,一本400 克重的平裝書相當於為地球固定超過500 克的二氧化碳。換句話說,正當政府要向碳排大戶徵收碳費的同時,森林也是固碳的一項資源,也難怪何壽川多年來一再倡導未來將是醣經濟時代來臨,而這也與國際間為了2050年達到零排碳的目標,展開碳關稅與碳權交易趨勢,開啟新的能源碳匯經濟契機。不過,台灣建立碳權交易制度之前,永豐餘投控、華紙對此碳匯的估算,一直未對外鬆口說明,態度仍是維持「先儲存,不銷售」的立場。
台泥小港廠今動土變身 張安平打造全台最大鋰電池廠
台泥(1101)企業團今(25)日在高雄小港舉行三元能源科技高雄鋰電池廠新建工程動土典禮,包括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高雄市長陳其邁、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高雄市經發局長廖泰翔等皆有出席。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強調,21世紀將是能源的世紀,「未來的經濟體系是建立在移動式的、可儲存的能源,而電池將是他的核心。」張安平表示,目前全世界都在積極發展再生能源,當中至少20%需要大型儲能設備協助穩定,儲能設備又都需要高質量電池,因此電池已經成為繼晶片之後,被預測最可能產生缺貨危機。台泥今日在高雄小港舉行三元能源科技高雄鋰電池廠新建工程動土典禮,包括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高雄市長陳其邁、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高雄市經發局長廖泰翔皆一起出席。(圖/宋岱融攝)張安平說:「碳中和必須是全民參與。」並引述亞歷山大所說:「所有人的命運取決於每個人的行為」,雖然依現行的技術,水泥業確實無法達到碳中和,因此台泥除了積極使用更多替代燃料與原料達到減碳外,更致力投入綠電、儲能、電池、碳捕獲以及碳匯造林等5個領域的發展,因為儲能設備能夠協助再生能源穩定,而儲能又需要高質量的電池。全球關注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11月1日即將在英國格拉斯哥揭幕。聯合國秘書長形容目前的地球就像「開往災難的單程票」,以現階段暖化的速度,最快2027年將達到升溫1.5度的人類生存防線。台泥今日在高雄小港舉行三元能源科技高雄鋰電池廠新建工程動土典禮,包括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高雄市長陳其邁、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高雄市經發局長廖泰翔皆一起出席。(圖/宋岱融攝)張安平表示,高雄市是台泥的發源地,40年前小港舊址是紙廠,今天大家一起見證走在國際尖端的電池產業正式進駐,港都邁向高科技重鎮,更往前邁出大步,別具意義。台泥所屬三元能源科技初期將投入120億,此座鋰電池工廠預計在2023年啟用,產能1.8GWh,1年可以生產約24,000台電動汽車所需長程電池量,加上原本旗下的電池大廠「能元科技」,台泥1年電池總產能將提升至3.2GWh。張安平透露,三元小港廠將比照半導體業的高度自動化,走向精密製造,對製程、製造及對環境的要求都將是高標準,因此進駐高雄的三元能源科技預計將延攬上百位高素質高學歷的工程及研發人員,並將研發團隊擴大深入。原本位於南科的能元科技專注產品研發,高雄的三元能源科技則專注製程研發,兩者將緊密分工合作。台泥日前甫宣布將於台泥蘇澳水泥廠、花蓮和平水泥廠兩廠區,各建置87.5MWh以及250MWh的大型儲能系統,投資金額達55億元,完工後兩儲能案場將成為全台容量最大。另一方面,台泥也繼續開發各大洲的儲能案場,近期台泥旗下的NHOA剛剛拿下澳洲南部Synergy授權200MWh的儲能案場,台泥企盼與世界其他電力公司、電池廠共同開發未來全球龐大的儲能需求,攜手邁進巴黎協定2050年碳中和目標。
10月電價確定不漲 王美花:今年冬天台灣不缺電
疫情打亂能源供應與價格,隨天氣逐漸轉涼,經濟部長王美花今赴立法院報告、質詢時,立委也關心國內各項能源的儲存與供給量,是否冬天將有缺煤限電的危機?王美花表示,我國能源採購是採長期合約,目前供應無虞,台灣今年冬天沒有缺電問題。王美花進一步指出,台灣進口煤、天然氣是採長期合約,目前供應無虞,以火力發電所需的煤為例,目前儲存量達30天以上,雖然能源價格上漲,但這次10月公布的電價也已經確定不會漲價,汽油價格也有穩定的調整機制。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邀請王美花、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就「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如何強化公司治理、經營績效及企業責任」進行報告、質詢;不僅能源問題受到矚目,減碳議題也是國際趨勢;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認為,台糖閒置土地多,台東還有廠區閒置長達30多年,可用種樹、造林,作為碳匯使用、創造商機。王美花表示,已請水利署、農委會水保局一起盤點全台土地,統計有多少地方可以種樹,即使沒交易,也有碳權,再找企業認養,以平台的方式來推減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