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交易機制
」蔡英文「加速碳權交易機制」 佈局國際人才「僑外生1萬個名額」來台讀書就業
總統蔡英文4日出席工商協進會會員大會,她致詞時表示,去年十月工商協進會成立滿七十周年,再一次感謝擔任政府與產業界的橋樑;今年三月與行政院的早餐會提出許多建言,更貼近產業界的需求。可以預見未來十年的淨零轉型、數位轉型,從2012年上任推動減碳永續精神、能源轉型、綠電交易市場等,綠電已經成長五倍,有助於企業提升與競爭,政府會持續加快腳步生產更多綠電協助企業競爭,建置綠電交易平台,貿易增值及供應鏈,讓碳權交易建立過程更加順利,會逐步完備碳權交易機制。以大帶小、先大後小,讓大企業帶領中小企業去做淨零轉型、碳權交易,數位轉型在疫情期間加速推展,讓台灣在高階科技產業上包括AI、資通產業等,為國際提供引領國際技術基礎;持續解決科技方案,去年八月成立數位發展部加速國內數位轉型。培育人才部分,疫情後服務業復甦急迫需求人才,在質、量的層面都需要充裕人才與人力,台灣需要爭取更好的人才與高階人才,包括半導體產業等,因應全球布局延攬國際人才,招攬僑外生一萬個名額,來台灣念書提供獎學金,以及在台灣工作許久的外籍朋友可以申請加入台灣企業,成為台灣強而有力人才。稅制改革需要整體考量國內外制度,明年年底會就金融業撥提準備金有進一步討論,政府也準備337億元經費預算,協助中小企業發展。
出席「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 鄭文燦:明年啟動碳費徵收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昨(23)日出席「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時表示,政府除去年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外,「氣候變遷因應法」、「環境部組織法」等法案亦於今年獲立法院三讀通過,未來將研擬合理碳定價機制,規劃明年啟動碳費徵收,並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完備碳權交易機制,規劃明年啟動碳費徵收,同時也會持續推動再生能源發展,實踐台灣能源轉型目標,打造台灣成為更具韌性的國家。鄭文燦表示,淨零轉型是跨國界、跨世代、跨領域且攸關國家長期韌性發展的課題,蔡英文總統及賴清德副總統皆高度重視淨零轉型,尤其台灣的未來取決於現在,因此政府於去年正式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積極推動能源、產業、生活、社會等四大轉型策略,為台灣邁向淨零轉型打底。鄭文燦說,台灣目前年碳排量約2億6千萬噸,為逐年降低碳排量,政府將研擬合理碳定價機制,讓產業獲得調適,並規劃明年啟動碳費徵收,初期將以大排放源為優先徵收對象。此外,台灣證券交易所將與國發基金合作籌組「台灣碳權交易所」,完備碳權交易機制,而碳權交易不同於證券交易的自由買賣機制,原則會以有需求的產業為優先,再逐步擴大適用範圍。此外,為協助引導企業減碳,經濟部已與全國工業總會共同合作成立「產業碳中和聯盟」,藉由公私協力、廠商以大帶小的模式推動產業淨零轉型,盼能進一步形成減碳生態系,落實節能減碳工作。「台灣在推動能源政策上遭遇許多挑戰,為確保不缺電情況,蔡英文總統上任7年來,積極推動再生能源極大化工作,並訂定2025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需達29GW(百萬瓩)的政策目標,其中太陽能光電系統占20GW,截至目前已完成建置10.25GW。」鄭文燦指出,政府也陸續克服離岸風電海事工程、融資及國產化等挑戰,並逐步興建風場,預計2025年要達成5.6GW目標。另一方面,政府7年來也核定規劃興建7個燃氣電廠及擴增機組,全力實現2025年天然氣發電占比提高至50%的目標。鄭文燦指出,再生能源極大化無法一蹴可幾,需要長期的努力,並以確保穩定供電為前提,未來燃氣發電將導入氫能混燒,並逐步調整比例至30%左右,以降低天然氣發電所產生的排碳量,並積極開發地熱能、海洋能及其他綠能,實踐台灣能源轉型目標。此外,產業的調適亦相當重要,包括鋼鐵業、石化業、造紙業、水泥業等產業均已進行相關準備,而台灣已逐步邁入新的碳經濟時代,如何將挑戰變成商機,需要大家共同集思廣益。
台積電急問我國碳權交易機制何時出爐?政府部會莫宰羊
到底我國何時會訂定出碳權交易的價格與相關辦法,將成為立法院財政委員會18日會議重要焦點,據多名立委的了解,詢問國發會、金管會、財政部等各單位後,發現相關單位正等待「環保署的修法與新增徵收碳費等規定」,較能進一步完備碳定價機制,環保署目前則表明「未來碳權交易,將不以金融商品形式推動」。因應歐盟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草案,國際間碳定價制度等,已成為各界關心的議題,財政部、金管會、環保署與國發會等單位,將就「綠色金融行動方案與碳權交易所」各自提出專題報告,其中關於包括台積電等廠商催生多時的碳定價機制,到底何時可以上路?交易方式如何?其實至今相關單位都無法給予明確的時程說明,也無較具體的草案辦法可供外界了解,但目標明確是以落實2050淨零轉型政策為主。財政委員會立委林楚茵等委員們,督促碳權交易機制具體辦法草案儘快出爐。(圖/立委林楚茵辦公室提供)目前環保署正辦理溫管法修正作業,增加徵收碳費規定,以完備碳定價機制,並以抵換專案制度可加速溫室氣體減緩活動,執行單位取得之減量額度可提供減碳義務者抵消其部分排放量,降低減量成本,將可藉此擴大推動抵換專案制度,鼓勵大排放源協助小排放源減量,逐步達成減碳目標。環保署已依溫管法規定進行排放量盤查、查證、登錄制度,建置「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考量各界對於總量管制及市場流通等的疑慮,環保署擬修正溫管法,新增徵收碳費規定,分階段實施,碳費徵收所得則專款專用於減碳工作,並優先用於輔導、補助及獎勵事業投資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發展低碳技術及低碳產業,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環保署指出,同時配合抵換額度交易,健全我國碳定價制度,加上我國排放源集中,為達有效減碳及使產業能以合理價格取得抵換額度,未來碳權交易將不以金融商品形式推動。有關碳費徵收對象、費率及獎勵補助等相關事項,將於子法訂定,環保署目前也正積極與各界溝通,待母法修正通過後,加速推動子法及各項相關工作。國發會則是提到,碳定價已成為國際重要的減碳誘因工具,透過碳排的外部成本內部化,促使產業減碳。目前國際間碳定價的方式主要為徵收碳稅費或實施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機制,將參考國際碳定價機制,依環保署修法新增授權徵收碳費等規定。金管會認為,參考國際間碳權交易所之發展經驗,需有部分前提及考量事項,如:需由政府先設立溫室氣體的總量管制目標,再分配排放權給排碳之業者,並考量商業化之可行性。實施總量管制,除需要完備相關法規外,亦需搭配完善配套措施,如:設置碳排放資料庫,建立碳排放量盤查、查證、登錄制度,訂定減量目標、核配額度及交易人資格等,以循序漸進導入總量管制及交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