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珠
」 磁力珠 巴克球3歲女童吃什麼吐什麼 腸道被X光一照驚見「上百顆魚卵」吸成一團
對於學齡前兒童平常使用的玩具與生活用品,務必要留心!大陸江蘇有一位3歲女童,日前被家人發現,小女孩莫名出現嘔吐、肚子疼痛,吃什麼食物就吐什麼的狀況,她的爸媽驚覺不對勁,帶孩子到醫院檢查,這才發現小女孩誤吞了一款,在孩童圈中很流行、俗稱「巴克球」的小型磁力珠,女童的腸道被發現有上百顆密密麻麻、乍看很像魚卵的磁力珠,趕緊取出保命。據大陸《極目新聞》報導,這名女童因為誤食多達百顆磁力珠小玩具,後來被家人發現,她出現了頻繁嘔吐,吃什麼就吐什麼的症狀,還不時說自己的肚子好痛。女童父親表示,「孩子當時不管吃什麼,都會吐出來」,嚇得他們趕緊帶去就醫,透過X光檢查,才發覺驚人真相。女童送醫檢查發現,她的腸道內有目測至少上百顆的磁力珠,密密麻麻緊靠在一起,猛一看很像腸道擠滿魚卵。醫師表示,女童吞下的磁力珠數量不少,萬一進入胃腸道,很容易造成腸道組織壞死、穿孔。不過,不幸中的大幸是,女童吞下的磁力珠,因為具有磁力,這些小珠子都自動吸附成一團,沒有在體內到處散落,降低了危險性。造成更嚴重的後果。醫生並藉此案例提醒,兒童誤吞異物的情況不時會發生,家長除了要慎選給小孩專用的生活物品、玩具,平常看顧孩子時,也要小心謹慎,時時留意孩子的狀況,避免誤食、誤塞進體內,造成致命風險。
2歲男童吞1物致腸穿孔! 醫籲:家長注意
一名2歲男童,因突然肚子劇痛送往輔大醫院急診室,沒想到X光一照,竟發現男童腸道內疑似有7顆具強力磁性的巴克球。因巴克球分布在不同腸道,彼此強力吸引造成腸壁缺血壞死然後穿孔,經由微創手術後成功移除男童體內異物,且術後恢復狀況良好。七顆巴克球連成一直線 腹膜炎又腸穿孔輔大醫院小兒外科暨外傷科主任蔡煥文表示,男童送到急診室時已有觀察到腹膜炎症狀,好在孩童當時沒有休克的跡象。而,X光檢查顯示7顆巴克球連成一直線,缺少經驗的話可能會誤以為在同一腸段,就以一般異物吞入處理原則處置,慢慢等待其自行排出;然而,實際上其中3顆在小腸內、4顆位在大腸,每顆互相吸引造成腸扭轉而阻塞,且吸力過強才進一步導致腸穿孔。蔡煥文醫師說,孩童在接受微創手術後,已經把體內的異物完全移除,並將大腸、小腸破洞處修補起來,術後1週順利出院,2週返診觀察時,孩童的狀況已恢復良好,目前也都進步到正常進食。誤吞巴克球 嚴重恐造成敗血性休克、死亡巴克球常見於孩童的益智玩具中,顏色鮮豔、雖體積小、但磁力強,若孩童誤吞後果不堪設想。蔡煥文醫師表示,巴克球、磁力珠等,因磁性較強,彼此會互相吸引,且吸得非常緊,不慎吞入就容易造成腸穿孔、腹膜炎等情形,嚴重時則會導致敗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曾有研究指出,吞入超過2顆巴克球,自行排出機率將大幅降低,大多需手術介入,千萬別輕忽小小玩具帶來的傷害。家長應慎選玩具、陪伴 避免孩童誤食異物 年紀尚小的孩童常會把玩具放入口中,過去幼童吞下巴克球的案例層出不窮,因此家長在選擇玩具時應多加留意,且盡可能在孩子遊玩時陪伴在身旁,避免悲劇發生。蔡煥文醫師提醒,目前各國都有在呼籲嚴禁幼兒玩耍強力磁鐵,若家長發現孩子真的不幸吞嚥,或觀察到嘔吐、劇烈腹痛等異常跡象時,應儘速送醫處理將異物取出。
男童狂喊肚子痛…父母「以為小病不在意」 就診驚見22顆磁力珠
幼童因無判斷能力,撿到東西總喜歡吞下肚,建議家長能隨時關注孩子,避免病從口入。澳洲雪梨(Sydney)一名2歲男童富蘭克林(FranklinDavis),日前突然向媽媽表示肚子痛,原本父母以為只是吃壞東西導致,但接連幾天富蘭克林肚子痛的狀況並未改善,才帶著兒子去醫院看診,經醫師檢查後才發現,富蘭克林胃中竟有多達22顆磁力珠,緊急動手術將珠子取出,所幸術後富蘭克林目前已無大礙。根據《Mirror》報導,富蘭克林日前和兩個哥哥在附近公園遊玩時,意外發現了丟在路旁的磁力珠,三人對珠子感到很好奇,遂帶回家黏在各式有磁力的家具上玩耍。豈料,一段時間後富蘭克林便痛苦地向家人說自己肚子不舒服還伴隨著嘔吐的症狀,但父母皆以為兒子只是吃壞東西,並未多加注意。直到接下來的幾週內,富蘭克林的狀況完全未好轉,才趕忙帶其去看醫生。醫師替富蘭克林檢查後發現,竟有多顆磁力珠在他的腸胃中,母親布里(Bree Davis)對此感到相當震驚,「我們都以為(他得了)胃病,不知道他竟吞下了它們,我知道鈕扣電池和類似的小東西的危險性,但不知道這些磁力珠也會造成相同傷害。」男童吞下22顆磁力珠造成腹痛不適。(圖/翻攝自Mirror)報導指出,醫師隨即替富蘭克林安排手術,整個手術過程花費整整3個小時,才將22顆磁力珠全部取出。據了解,有些磁力珠已跑到小腸還有些是在腸道中,以及消化道週圍,更讓人感到驚悚的是,這些磁力珠在富蘭克林的腸胃內依然擁有磁性,且相互間不斷黏結,而這正是造成富蘭克林腹痛不適的原因。所幸,在手術治療過後,目前富蘭克林已經康復並返家休養。
高中生喝下「阿嬤放的冰咖啡」竟中毒命危 醫曝恐怖致死劑量
不能食用的物品盡量別放冰箱。一名17歲少年先前喝下冰箱中的「瓶裝咖啡」後,出現頭痛、嘔吐等症狀,緊急就醫後發現雙側肺水腫,並出現缺氧、低血壓和心跳過緩情形,之後陸續出現吸入性肺炎與腐蝕性胃腸炎等併發症,所幸治療後少年已康復出院。沒想到,險些害他性命不保的咖啡,竟是阿嬤更換容器後的「優碘」。吳昌騰醫師在臉書粉專「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表示,這名就讀高中的17歲少年凌晨4點時覺得口渴,隨手從冰箱拿了瓶咖啡,大口喝下後覺得味道不太對勁,半小時後出現頭痛、嘔吐,5點時被送往附近醫院的急診室搶救。該院的兒科急診醫師詢問後,才知道原來咖啡的瓶子被阿嬤拿來裝優碘;雖然弄清楚了病因,但少年的情況卻急轉直下。少年因誤食優碘,每分鐘脈搏僅有40次,呼吸為每分鐘20次,且「血壓太低無法測量」,醫師進一步檢查發現,少年出現呼吸性酸中毒與雙側肺水腫,並在上午7點因呼吸困難緊急插管,後因缺氧、低血壓、心跳過緩與心電圖顯示房室傳導異常,緊急安排轉院至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住進兒科加護病房(PICU)治療。雖然少年住院期間出現吸入性肺炎與腐蝕性腸胃炎併發症,所幸經治療後,少年已復原出院。吳昌騰指出,優碘是一種氧化劑,具有腐蝕性,經人體吸收後,碘會迅速轉化成毒性較低的碘化物,其中97%由腎臟排泄,「半衰期為2天」。碘一般經由皮膚吸收、攝入或吸入後會出現碘毒性,致死劑量從200毫克到大於20克不等(平均2至4g)。小小一罐優碘,若使用不慎就可能造成健康危機。 吳昌騰強調,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真的不能輕忽家中隱藏危機!並分享預防孩童誤食異物或毒物的7要點:1、藥物/清潔產品或化學品應放在孩童拿不到的地方,並上鎖存放。2、藥物/清潔產品或化學品應保存在原始包裝或原瓶中,不要分裝在其他容器,尤其是飲料瓶或食物容器中。3、亮麗包裝的洗衣膠囊對孩子更有吸引力,應放在孩童拿取不到的地方。4、接觸含鉛塗料物質後應用清水及肥皂洗手,以避免鉛中毒。5、應妥善回收用過的鈕扣電池,放在孩童拿不到的地方。6、孩童玩磁力珠玩具應有家長在旁陪伴,以避免誤食。7、在家中趴下用孩子的視角看房間,移除或鎖好兒童視野內可造成兒童誤食的危險物品。
9歲童抖音挑戰吞磁珠 腹痛嘔吐險死「切腸保命」
家中有幼童的家長,除了需時時關注孩童的動向,最好也能注意小朋友平日收看的電視與網路節目,以免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英國史特靈(Stirling)1名9歲男童傑克(Jack McGeoch),6日腹部突然劇烈疼痛,媽媽卡羅蘭(Carolann)嚇得急忙將兒子送醫,男童最後切除了部分腸道,才得以保住一命。根據《Dailymail》報導,1名9歲男童傑克,因在抖音平台上看到一項挑戰活動感到相當有趣,竟照著影片內容吞下磁鐵珠。不料,隨後腹部產生劇烈疼痛,還不斷嘔吐,嚇得媽媽卡羅蘭趕忙將兒子送醫治療。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傑克腹中有一團成塊的物體,「有東西塞住了他的腸子。」卡羅蘭此時才說明,兒子參與了抖音挑戰,肚子裡的物體,應該就是被吞下磁珠。隨後,傑克被送往格拉斯哥(Glasgow)皇家兒童醫院,並於9日上午進行緊急手術。院方通知卡羅蘭表示,由於珠子有磁力,且在男童的腸道中黏成一團,恐已對器官造成嚴重破壞,傑克有可能在手術中喪命,「我哭著簽下手術同意書,了解『什麼事都可能發生』。」醫生自男童腹中取出小磁珠。(圖/翻攝自Dailymail)歷經4個小時的手術,傑克被切除了盲腸、小腸與30公分的大腸,看著躺在病床上的兒子,卡羅蘭心痛說道,「全都是那些愚蠢的小磁珠造成的。」卡羅蘭表示,兒子現在只能躺在床上吃流質的食物調養,「傑克很幸運能活下來,如果他的經歷能避免其他兒童遭遇這件事,我會盡一切力量把這件事情散布出去。」報導指出,傑克並非首例因吞下磁珠受害的兒童。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兒科外科醫生西蒙(Simon Kenny)曾發言表示,「磁性玩具看起來像是一種便宜又有趣的兒童玩具,但它們其實相當不安全,不應該出售。我經常會提醒家長,注意不要讓孩子玩類似的玩具,但唯一能完全預防意外發生的方法,只有停止販售類似的玩具。」
12歲童玩巴克球誤吞!32顆在「胃中吸成戒指狀」急送醫取出
一名12歲男童在玩巴克球時,不慎將32顆巴克球全部吞下肚,緊急送醫檢查發現,巴克球在胃中吸附成了圓形戒指形狀,醫生趕緊進行全身麻醉,並用內視鏡將胃中的巴克球全部取出。根據《自由健康網》報導,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胡書瑋指出,一名12歲男童在把玩巴克球時,將其拋接,卻不慎掉進口中,之後受到驚嚇,將32顆巴克球吞下,被緊急送醫,發現巴克球還在胃中,甚至還吸附成戒指狀,若是磁球跑至腸道,將腸壁夾住或結成巨球,恐導致腸壞死、腸穿孔。醫生趕緊全身麻醉,並以內視鏡將巴克球全數取出,術後無併發症,隨即出院返家。胡書瑋指出,誤食巴克球的事件層出不窮,全球至今已有近3000件,而誤食孩童的年齡平均在7歲左右,國內每年也都會發生零星案例。中國今年4月也曾發生3歲孩童誤食巴克球的案例,被緊急送往醫院進行X光檢查,發現頸部和肚子裡均有異物,正面看像在嘴巴裡,側面看「掛」在喉嚨上,隨時都有掉落的危險,一旦掉進氣管裡,就會堵塞氣管,影響呼吸;耳鼻喉科又緊急行電子喉鏡檢查,發現「咽喉要塞」會厭處的喉面和舌面均可見「巴克球」,兩個磁力珠因互相吸引,在會厭的兩側相遇了,緊緊地吸引在了一起,所幸最後順利取出。近年各式各樣的巴克球因色彩多樣且相互吸引、可變化出各種不同的造型深受小朋友的喜愛。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醫生也提醒各位家長,巴克球雖然好玩,但也危險,一旦誤吞、誤吸,輕則引發吸入性肺炎、腸道梗阻,重則危及生命。
5歲男童誤吞123顆磁力珠 醫耗費4.5小時分割取出
中國貴州一名5歲男童日前不慎誤食「磁力珠」,被送醫緊急開刀,最後從男童腹部取出123顆磁力珠。醫生表示,誤食磁力珠的狀況並不罕見,然而一般常見數量僅有6到7顆,所幸男童就醫及時,否則可能發生胃穿孔、腸阻塞,或是消化道穿孔等症狀,後果不堪設想。根據陸媒《多彩貴州》報導,男童的父親買了磁力珠給他,幫助開發智力,且多次叮囑他只能玩、不許吃。但某天他與妻子外出工作,男童不慎吞下多顆磁力珠而卡住喉嚨,12歲的姐姐發現後,不知該如何處理,還讓男童喝水吞下磁力珠。男童父親事後發現,將孩子緊急送醫,經X光檢查後,發現磁力珠數量很多,且在男童胃裡黏成一大塊,醫師驚訝表示:「一般誤食6、7顆的比較多,這麼多顆的很罕見。」醫生進一步指出,磁力珠在胃裡可能壓迫到胃,導致胃穿孔,會有生命危險。如果磁力珠到小腸,更可能引起小腸急性梗阻,導致消化道穿孔。上百顆磁力珠在男童胃內黏成一團,取出難度極高。醫生最後決定在胃鏡下微創取出磁力珠,然而手術過程又發現磁力珠不只緊緊黏在一起,還跟大量的食物殘渣結合成團塊,最終醫生決定將磁力珠進行分割,用專用網籃將分割後的磁力珠套出來,每次只套出5至7顆,最終花費4個半小時將所有磁力珠取出,一共取出123顆磁力珠。醫生提醒,若不慎吞下異物後,應暫時禁食、禁水,以免造成更大阻礙而難以取出異物。最好也將誤吞的異物帶著就醫,便於醫生進行體外模擬,才能對患者進行適合的治療方式。
「29顆磁力珠」塞尿道!他忍10天狂噴血尿 醫一看嚇傻:都鈣化了
大陸陝西1名男子近日到醫院就診,指自己有血尿、頻尿等症狀,但他面對醫生問診時卻支支吾吾,經追問後才坦承,自己10天前把「磁力珠」塞進尿道,不久後開始出現不適,然而他害怕開刀,才會一拖再拖。醫生了解狀況後,決定透過微創手術將異物取出,赫見磁力珠留在人體時間過長,都已經鈣化了。《江蘇新聞》報導,家住陝西省西安市的男子近日突發奇想,竟將29顆玩具磁力珠塞進自己尿道,結果沒多久就開始出現不適,並陸續出現頻尿、尿道疼痛,甚至血尿等症狀,嚇得他趕緊到醫院檢查,然而一聽到必須開刀,他就害怕地打退堂鼓,強忍了10天實在疼痛難耐,只好硬著頭皮就醫。患者體內的磁力珠已鈣化。(圖/翻攝自江蘇新聞)由於病患對開刀有疑慮,因此主治醫師也相當貼心,改從尿道口進行微創手術取出磁力珠,最後也成功將異物排除。醫生發現,磁力珠放在男子體內的時間太長,所以表面已經鈣化,且已對膀胱和尿道造成損傷,所幸經過治療後,患者已逐漸康復。報導指出,磁力珠原本是一種兒童益智玩具,可隨意變換造型,但也容易導致孩童誤食,造成類似事件頻傳;此外,磁力珠進入人體後,會穿過人體組織並互相吸附,可能造成腸胃穿孔或阻塞,需要透過手術才有辦法清除,嚴重還可能引發血液中毒,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