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宅
」礦場熄燈1/《國土計畫法》放生停採礦場 侯友宜會AIT秘境恐被迫歇業
《國土計畫法》2025年5月即將上路,除了各縣市不少農地開發無望而遭地主抗議外,全台最後一座煤礦「新平溪煤礦文化館」恐因立法盲點,被迫熄燈歇業,台灣煤礦文化保存將成絕響,也引發國際關注。位於新北市平溪基平公路旁的「新平溪煤礦文化館」前身就同名的煤礦場,1965年由台陽公司啟用後,1984年由基隆人龔詠滄接手,持續開採到1997年才因應多元能源政策停產。全場荒廢4年後,2002年龔詠滄投入千萬元畢生心血復刻園區,直到2012年交給兒子龔詠滄後,2014才安心離世。該處為全台灣最後一個繳回礦權的煤礦場,頗受鐵道迷熱議的第一部台灣電氣化運煤「獨眼小車」也僅存於此,不只文史專家,就連日本鐵道學者也曾前仆後繼地走訪這裡的「洗煤場」與「水平坑」等採煤設備。576公頃的園區堪稱是全台最完整的煤礦文化鏈,環境清幽與隱密性,新北市長侯友宜選總統時,就跟AIT官員此會談。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有著台灣第一部電氣化運煤火車頭「獨眼小車」,吸引日本「釧路市立博物館」聞風而來,締結友好姊妹館。(圖/新平溪煤礦文化園區提供)新平溪煤礦文化館長龔俊逸表示,他父親在1997年停止採礦,卻一直寄情於此地,從2001砸下新台幣千萬找回老班底,完整復刻煤礦生產過程,打造觀光園區,希望留住台灣最後的採煤記憶。2008年,龔俊逸銜父命延續新平溪煤礦場,每個月維護費幾近「燒掉一台國產車」,完整地保存從水平坑道、坑口、軌道運輸、檢量室、翻車台、卸煤斗、選洗煤場、儲煤槽直至十分側線專用鐵道,是台灣唯一具有完整序列性的煤礦遺址。龔俊逸指出,由於新平溪煤礦場1965年才開採,是台灣最晚開採的煤礦坑,加上1997年停採後,又遲至2019年全台最晚向經濟部礦務局繳回開採執照,因此最先進的煤礦開採設備都保留在這裡,連日本的田川市石炭歷史博物館與釧路市立博物館都紛紛率團參訪。他說,在2024年初因賴總統萬里老家礦宅案,經濟部礦業局才盤點了全台已停礦的礦業用地即日起可「解除地目」,號稱要回歸「原本用途」,但現有礦地在1974年《區域計畫法》上路前,早已作為礦業用途。新北市長侯友宜在競選2024總統大選期間,看準「新平溪煤礦文化園區」幽靜與隱密性,曾與時任AIT官員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在此交換政策與選情意見。(圖/翻攝自侯友宜臉書)佔地數百公頃的園區原為多數地主持有,隨著凋零與繼承後,目前自然人地主便多達40位,財政部國有財產署還來信聲稱園區地主「竊佔國土」,原來小火車起點坑口是由周圍地主「包裹式」地租給園區,但其中約500平方米的軌道起頭上客處,是過去採煤後堆積的棄石而成,「地主」仍然是國家,儘管因全區正送「文資鑑定」而暫不開罰,但終究不是解決之道。有學者指出,自龔俊逸2014年扛下新平溪煤礦園區經營後,他就擔心龔終有一天可能因礦區地目「妾身未明」挨罰,後來龔在2021年提出「文化景觀」列冊申請,才開啟「搶救煤礦博物館」的序幕;當時「文化景觀」審議委員回應,由於園區龐大,流程須列入公聽會,而即使認列「文化景觀」,建築修繕經費也很有限,審議委員建議改申請「文化資產」,沒想到接下來便是漫漫長路。台灣工業發展中「煤礦」功不可沒。而支撐著台灣電力供應的500多座煤礦場紛紛功成身退,唯一碩果僅存的新平溪煤礦園區,正訴說著自己的故事。(圖/記者周志龍攝)該學者直言,「歷史建築」認定委員會是由文化部主導,單看園區「檢量室」、「側線軌道」等建築,第一時間難免認定為普通房舍與軌道,很難說服專家認定為歷史建築,至於背後的礦業故事,專家也不一定「有感」。如果在《國土計畫法》上路前無法被認列為「古蹟」,上路後這處用地將因劃入國土「保育區第二類」,現有的販賣與觀光體驗等都被限制,等於整個運營作業將因而被迫歇業。值得一提的是,本刊在走訪平溪十分老街時,地方耆老替園區頗抱不平,稱侯友宜選舉前曾看中此地清幽隱密,借來與AIT官員商討選情,後續有意接棒的劉和然副市長,也曾到此與平溪居民座談「博感情」,「但他們卻忘了保護這塊地」,耆老感嘆。
礦地更生1/賴清德礦宅不合法無法信託 國土署拚通案解套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位於新北市萬里區的老家礦宅,在選前爭議不斷,賴為減緩負面衝擊,稱將以公益信託捐出作為開放式的礦業紀念館,然而事過境遷至今一個多月,卻沒有進展。新北市府工務局指出,依據《區域計畫法》和《礦業法》規定,礦區已經沒有採礦事實和非住居人本人,並不符申請建照要件,因此賴宅就地合法無據,也無法循序取得合法建照。據悉,為了解套,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已針對礦區住宅問題,著手清點列管,期待拚在賴的4年內任期處理完畢。 CTWANT記者日前重回萬里中幅里賴家老宅現場,發現大門深鎖,選前撤除的崗哨也未恢復,一切平靜如常。當地居民受訪透露,萬里全盛時期高達50個礦場,當初礦場營運時,礦業用地可以合法設置辦公室與礦工工寮,終止礦業後政府卻遲未處理地目變更,因此新北工務局也無法受理工寮申請合法建照與增建修繕「想合法都不知怎麼做起」,一直到賴清德選總統才被挖出來,「選完感覺也沒人在意了」。準總統賴清德過年期間前往老家附近的基隆慶安宮發紅包,絲毫不提選前聲稱要處理的老家礦宅。(圖/黃鵬杰 攝)新北市政府工務局表示,根據《新北市政府核發合法房屋證明處理要點》,合法房屋必須是1959年2月25日前即已存在,且無擅自新建、修建、改建的房屋,而賴家2003年有明顯修建,確屬違建。然而進一步根據「新北市違章建築拆除優先次序表」,只要在2009年6月24日後違建就是新屬新違建,賴宅因無明顯大規模翻修,故屬既存違建,選前已現勘拍照列管,目前也未收到屋主申訴,因此雖未合法,但也只能被視為「既存違建」,列入「緩拆」。據了解,為能全面性檢討礦業用地土地使用的合理性,解決礦區住宅的建照問題,國土署年前即邀經濟部及轄內存有廢礦區土地的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及南投縣共6縣市政府,針對訂定「縣市內廢礦區土地通案處理原則」展開研商會議。國土管理署官員指出,會中就「礦業用地如何進行檢討及變更為適當使用地類別」才得以符合實際使用現況,進行意見交流,其中經濟部及與會縣市政府原則認同地方政府須主動辦理檢討,再由國土署彙整各單位意見,執行方式與辦理期程。官員透露,2019年3月29日已根據《區域計畫法》專案施行「北泰雅原住民族特定區域計畫」輔導原住民族土地合法,未來《國土計畫法》實施後,將通案透過整體性空間發展計畫,完成全台原住民700多個部落用地變更編定作業,礦區土地也可朝此方向辦理。針對通案處理法,國民黨立委羅智強表示,目前還處於討論階段,離實現還很遙遠。他批評,民進黨政府完全執政8年不處理,直到涉及賴清德老家違建爭議之後,才想用通案來掩蓋賴清德不老實的個案信任危機,難以服眾。環保人士、前立委陳椒華則呼籲,賴清德家的違建該拆卻賴著不拆,相較合法的南鐵東移何其諷刺,希望賴清德準總統勇敢面對爭議、別再推拖拉試圖打模糊仗,自己也會在民間團體持續監督。對此,民進黨發言人吳崢說明,目前礦區根本無法申請建照,這就是國土署目前要處理的,呼籲新北市政府別「內行人說外行話」;他指出,賴宅長期如實繳納地價稅,去年12月也送件申請繳房屋稅,但迄今未收到房屋稅單,並非賴有意逃避。此外,吳崢也強調,目前賴家老宅公益信託已全權由律師辦理,需待礦宅可申請建照後,才能進行下一步公益信託,短期難見突破,但持續處理中。對於礦區土地有望合法化,賴清德表示樂觀其成,也尊重國土署等單位的專業做法,同時呼籲礦工後代與居民別擔心,政府會妥善處理。相較賴清德老家備受呵護,世居萬里崁腳村多位老礦工,2007年就接獲法院訴訟通知書,因土地所有者農工公司整批標售土地,只好「拆屋還地」。(圖/報系資料照)
礦地更生2/地方創生喊假的? 《國土計畫法》卡原青返鄉發展
準總統賴清德礦宅爭議,選後1個月仍未有效處理,國土署拋出想法試水溫,期望廢礦區住宅比照2019年已上路的《北泰雅原住民族特定區域計畫》,也同時輔導原住民族土地與建物走向合法,然而違建爭議似乎很難自此一勞永逸。國土署國土計畫組副組長廖文弘向CTWANT記者表示,《北泰雅》計畫領先全國700多個原住民部落,將位於新竹縣尖石與五峰鄉的這些農牧用地變更為分成鎮西堡與司馬庫斯2大區塊,這些土地原地目多屬第一級環境敏感地區的農牧或水保用地,因生存需要,被居民拿來大量開發成民宿與商店,而依原本《區域計畫法》規定,這些地方無法辦理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合法無望,商店又因搶客等糾紛彼此惡性檢舉,政府必須出手處理。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觀景台,可鳥瞰部落櫻花全景,春季遊客如織,因而促進當地旅宿業發展。(圖/報系資料照)廖文弘說明,慶幸的是2025年即將上路的《國土計畫法》規定,只要涉及原住民族土地與海域的國土,可以依照《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各原民部落將可望比照鎮西堡與司馬庫斯合法途徑處理。目前評估會2016年5月01日前已存在的既存建物,將在2025年4月30日和《國土計畫法》一同上路並合法化,包含申請建築執照等都有依準。廖文弘說明,原民會基於照顧族人立場,希望永遠放寬新建與修繕房屋合法化這條路,讓族人回鄉經營小本生意,但這項要求實在無法對於全台746個原住民部落交代,目前國土署只能承諾在2016年5月前的既存建物「拚」合法。而無論《國土計畫法》第23條最後是否取得共識,「明年4月30日就是隨之上路了」,屆時有望將全台2016年5月前既存原民建築就地合法,而近期的(新建物)恐將只能由縣市政府依照規定「造冊違建列管」。對此,新竹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處次長廖奎智表示,《北泰雅》計畫立意良善,國土署願意處理是好事,可惜自己在新竹縣建設單位服務這麼多年,不少實務建議都沒被國土署採納,感覺為德不卒「不太尊重原住民」。以本次處理鎮西堡、司馬庫斯二部落為例,主要以營利的民宿為整頓對象,美其名是國土署謹慎務實不畫大餅,但新建物也將無望合法;近年旅宿業受高度關注,年輕一輩不希望遊走灰色地帶,如果《國土計畫法》第23條未能取得共識,新法上路就等於宣告2016年5月後的新建物都是違建,阻斷年輕人回鄉發展的可能。廖奎智分析,這類原鄉居住地都屬非都市土地,以新竹縣造冊就有1,000多棟現有房屋,鄰近苗栗縣則高達3,000多棟。地方大多希望能畫定成第四類農業發展地區,也就是讓既有建築造冊認定為類似平地農村「老丙建」並合法化,同時也能從事雜貨買賣、小型旅宿等生意的小型商圈,讓原生青年願意返鄉工作,帶動地方創生「這不是當初行政院長賴清德全力支持的嗎」?蔡英文總統任內多次強調原住民轉型正義,然而不少政策保護卻與理念背道而馳,走投無路的原住民只好前往行政院抗議。(圖/報系資料照)廖奎智感嘆,國土署老把地方居民想成會將土地轉賣平地人牟利「防範心態為重」,因此在《國土計畫法》中,封殺原住民持有土地合法化的途徑。其實只要限制不准設定抵押給外地人,就能有效避免遭人頭借名登記,讓外界大舉入侵部落營利的問題。2019年便有判例,即使原住民保留地曾被合意設定抵押,最高法院也已經判定無效,實在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