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
」 國民年金 勞保局 保費 健保 衛福部![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4/396074/sm-fb129135714a60b11eb2f66888285d6e.jpg)
政府發錢了!這些人今早「入帳近4萬元」月底前還有17筆待發放
快查銀行帳戶!勞動部勞工保險局今(13日)發放「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每生一胎即可領到近4萬元補助,即日起至2月底前還有17筆款項將發放,入帳時間帶你一次看。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今(13日)發放,根據勞保局規定,只要是在國民年金加保有效期間分娩或早產的女性被保險人,如未領取其他社會保險生育給付,就可以向勞保局請領「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給付標準是按國民年金月投保金額(目前為19761元)一次發給2個月生育給付,換算下來每胎可領39522元。如果是生雙胞胎,就發給4個月;生三胞胎,就發給6個月,以此類推。勞保局提醒,生育給付有5年請求權時效,從被保險人分娩或早產次日起算,必須在「5年內提出申請」,如超過5年後才提出申請,因為已經超過申請期限,勞保局將核定不予給付。另外,根據勞保局行事曆顯示,截至2月底前還有17筆款項將發放,以下為補助款項及入帳時間:2月13日(1筆入帳):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2月14日(1筆入帳):國民年金保險喪葬給付。2月20日(3筆入帳):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農民月退休儲金、老農津貼。2月25日(3筆入帳):勞退月退休金(首發+續發案)、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基本保證年金、國民年金保險原住民給付。2月26日(3筆入帳):勞保年金給付、災保年金給付、災保失能照護補助。2月27日(7筆入帳):產檢假與陪產檢及陪產假薪資補助、國保身心障礙年金給付併計勞保年資、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預定、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國民年金保險喪葬給付、國民年金保險遺屬年金、國民年金保險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94593/sm-bd2e884dcac19121e7246aecd7964f70.jpg)
勞動部發錢了!2月19項津貼接力發放 時間表一次看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最新行事曆顯示,今年2月將陸續發放包括國民年金、老農津貼、勞保年金等多達19項津貼,今(6)日上午「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已匯款入帳,符合資格的民眾可前往銀行刷存摺確認入帳情況;此外,2月接下來還有18筆津貼接力發放。據勞動部勞保局行事曆公告,2月政府機關開工後,開始發放當月多項給付,今日首先核發的是「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至2月底前還有18筆津貼接力發放,包括農民月退休儲金、老農津貼及勞保年金給付、災保失能照護補助、產檢假與陪產假及陪產假薪資補助等。勞保局2月將發放的19項津貼和時間點,分別是6日的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13日的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14日的國民年金保險喪葬給付;20日的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農民退休儲金、老農津貼;25日的勞退月退金(首發+續發案)、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基本保證年金、國民年金保險原住民給付;26日的勞保年金給付、災保年金給付、災保失能照護補助;27日的產檢假與陪產假及陪產假薪資補助、國保身心障礙年金給付併計勞保年資、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國民年金保險喪葬給付、國民年金保險遺屬年金、國民年金保險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除此之外,勞保局體醒民眾,只要在國民年金加保有效期間分娩或早產的女性被保險人,且未領取其他社會保險的生育給付,就可向勞保局申請國民年金生育給付。給付標準為國民投保年金月投保金額(目前為19761元),一次發放2個月的生育給付;生胞胎會發放4個月,三胞胎則有6個月,以此類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4/392264/sm-797a1cbc3353830324bb85eb74ca99ca.jpg)
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獎金大砍 春節紅包打對折…2026年起停發
TikTok近期在美國險遭禁用,在國際間引起熱議,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 Dance)也被關注。最近微博上流出字節跳動的內部員工信件,公告將調整員工福利,春節紅包打對折還不是最慘的,明(2026)年春節還將停發,強調是為了區分福利和激勵制度;不過字節跳動提供員工其他福利,像是醫療保險和疫苗方面。根據陸媒《新浪科技》報導,字節跳動向內部員工發出的信件,公告今年起調整的福利政策,其中在獎金、禮品和下午茶零食方面,2025年春節紅包打對折外,將在2026年起停止發放;端午節和春秋節禮品今年度不再發放;新年、司齡禮品則維持不變;公司不再提供下午茶,茶水間原有零時會免費供應堅果,隨餐水果改調整至茶水間全天供應;販賣機增加優酪乳品項,員工享有補貼後的優惠價格。雖然有不少獎金和禮品大砍,但字節跳動位員工增加不少福利,像是醫療保險在原有基礎上,員工就診範圍增加指定公立醫院特別部門,保障內容也擴展到社會保險範圍外的門診,包括掛號費和住院自費費用,公司報銷比例提升至70%、住院有90%,具體方案會在6月份醫療保險續保時公布。此外在原有的預防性福利,增加員工洗牙福利,每人每年額度有人民幣300元(約新台幣1500元);員工子女流感疫苗,每人每年額度有人民幣200元(約新台幣1000元)。健身福利方面,公司會與多間健身房合作,給員工低於市價的價錢買課程。此消息曝光後,網友認為雖然減去不少獎金和禮品,但多給的福利更好了,紛紛大讚,「看上半段:字節完了,下半段看完:求職字節」、「禮品刪減但增加就醫福利,這更好吧」、「員工吃下午茶太豐富變胖,取消後新增看病和健身,合理」、「羨慕給這些實質的福利,洗牙和子女打疫苗都很有幫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8/386648/sm-5588d96b364474f2b642ad3eb37bd994.jpg)
80歲老人還得嚴限申請外勞看護? 王鴻薇痛批綠真太無能
立院院會今天透過表決後,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修正案,開放 80 歲以上老人申請外籍看護工,可以免巴氏量表,70歲到79歲罹癌長者,也適用該規定,符合上述兩項資格的長者及家屬,將不必再為帶長者申請巴氏量表而疲於奔命,將更有利長者申請外籍看護。該項修法主張,也曾是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的競選政見,當時就曾獲得許多民眾的迴響,今天確定二讀時,國民黨立委就迫不急待的在議場內歡呼,並在議場內合照,反對修法的民進黨立委當時則悄然無聲。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指出,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根據政府統計,僅80歲以上老人人口就有90萬人,老人照顧、讓老人生活有尊嚴,不僅是執政黨的責任,更是每位國民必需要正視的事。她指出,台灣25歲到64歲未就業人口中,多達286萬多人,其中,因照顧長者無法工作者超過5%,比例很高,勞動力因為照顧家人無法投入勞動市場,是台灣社會損失,國民黨針對80歲以上長者、70到79歲罹癌長者,提供家庭看護外籍看護照顧,刻不容緩。針對執政黨及綠營側翼攻擊,如果國民黨修正就業服務法,讓80歲以上長者得免評估(免巴氏量表)就能申請外籍看護工,就等同開放80歲以上「健康老人照護」,將壓縮中重度失能病患的家庭照護,但這種說法,只能讓她感嘆「從來沒有看過這麼沒有出息」的政府,居然要用「犧牲80歲以上長者利益」作為墊腳石,民進黨真忍心,要讓80歲以上老人只因能夠更方便的請到看護給予照顧,就這樣苛責他們嗎?照顧所有長者、包括中重度失能者不是應該大家一起來的事嗎,身為政府怎麼能消極的把自己的無能,無法讓長者都妥善獲得照顧的責任,推給80歲以上的長者,「請問80歲以上長者究竟還要替政府承擔無能責任承擔多久」?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天強調,就業服務法修正案恐造成「棄重救輕」,也就是外勞將棄重症,而去服務輕症的家庭;也非常可能「棄貧重富」,去財經地位好的家庭服務 ,而真正的弱勢家庭就被惡法犧牲。她強調,攸關國家社福資源、社會保險制度都該慎重,否則會造成災難。不過,藍委也質疑,不是只有台灣引進外勞看護,為何其他也引進外勞看護的國家,沒有出現「棄重救輕」「棄貧重富」等問題,其他國家究竟是如何解決這些疑慮的?民進黨身為執政黨,每年編列那麼多官員出國考察經費,不就是應該儘量蒐集其他國家解決難題的方案嗎。立委質疑,如果讓80歲以上長者比較方便的取得巴氏量表、申請外勞,整個長照制度就會受到衝擊進而崩塌,那問題根源會不會反而出在長照政策上,而非質問80歲以上老人「為何非得申請外勞不可」,畢竟就算健康的80歲老人若無人照顧,也可能隨時發生健康風險。當台灣快速進入超高齡社會,「問題」大家都會講,民眾要看到的是政府的解方,而不是「為確保中重度病患有外勞照顧,就得犧牲80歲以上老人被照顧的權益」的零合遊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5/385675/sm-22e207f5f0fa61a8152b98e0f88fdaa4.jpg)
權益傾斜1/聘僱許可出爭議 勞動部政策下失能者家庭成真正受害者
日前,多個移工團體陳情要求聘僱許可及轉換許可不再仲介或雇主保管,而應交還移工自行保管。對此,失能雇主協會理事長張姮燕反駁說,聘僱許可一直以來都屬於雇主,而非移工或仲介,更怒斥勞動部長期以來政策扭曲,傷害真正弱勢的失能者家庭。15日,桃園市家庭看護工職業工會與台灣移工聯盟等多個移工團體到勞動部前陳情,聲稱聘僱許可及轉換許可長期被仲介所把持,他們要求聘僱許可及轉換許可交由移工自行保管,不得由仲介或雇主保管。對此,勞動部回應,非經移工同意保留文件,可罰6-30萬元,並將進一步評估修正,未來即使移工同意,仲介或雇主也不可扣留其文件及證件。失能雇主協會理事長張姮燕表示,聘僱許可載明許可移工工作的對象、地點及工作期間,是移工證明自己合法工作最重要的文件,居留效期、社會保險等效期都以此為依據;轉換雇主許可則是移工合法轉換雇主的證明,移工可以持轉換雇主許可與任何有聘僱資格的新雇主締約。兩種文件都由雇主向公立機關申辦。她指出,聘僱許可為勞動部核發給雇主的證明,一般都是寄到仲介公司,但僅是代收性質,因為仲介收了雇主端的相關服務費用,因此必須幫雇主完成文件申辦流程及勞工保險等。聘僱許可一直以來都屬於雇主,特別是失能者家庭須負擔仲介費、移工費用及就業安定基金,還須面臨移工逃跑的懲罰,現在連屬於雇主的聘僱許可都要給移工,這對眾多失能者家庭十分不公。失能者家庭聘僱外籍移工,雇主每月須支付移工薪資、仲介費、勞保、職災險及就業安定基金,對許多家庭來說是不小的負擔。(圖/報系資料照)張姮燕指出,目前外國移工無法直接聘雇是因為政府規定的申辦流程過於繁瑣,有重症家屬的雇主沒有辦法應付,另因雇主端與移工國籍不同、語言不通,就得賴仲介找到放心照顧家人的外籍看護,如有仲介惡意刁難移工,也應是勞動部主動扛起責任,淘汰不良仲介,而非懲罰雇主端,將本屬於雇主的聘僱許可交給移工。張姮燕表示,如果將聘僱許可還交給移工,這樣對於雇主的保障又在哪裡?雇主須支付仲介費、勞工薪水及職災險等,還需繳交每個月2000元的就安基金,每個月開銷就要大概3萬元,自己身為大學教授還可以應對,但一些重症家庭收入才4-5萬元,如何應對如此高的金額。她指出,聘僱看護的家庭都是因為家裡有重症、無法自理生活的家屬,因此才不得不用看護移工,這些家庭每個月已有零零總總就是一大筆龐大開銷,還需額外繳交「不知去向」的就安基金,政府簡直就是在雪上加霜,現行規定雇主繳交就業安定費用很不合理,失能者家庭雇主才是真正的弱勢,勞動部重視移工的工作權,勞動部豈可從本就生活壓力沈重的重症家庭雇主端找出口。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專任教授陳立儀指出,移工如需證明自身身份,應憑藉入境許可及簽證,聘僱許可應屬政府核發給雇主的文件,且從政府政策角度出發,移工在移出國時就應該先選定未來的勞務工作,來台後不可隨意轉換工作;至於轉換許可則應是移工受到雇主不當對待時才可申請。民眾黨立法院黨團19日召開記者會,指控勞動部亂花就業安定基金,甚至拿這些重症家屬繳的錢做內宣、買網軍。(圖/報系資料照)對此,立法委員葉元之表示,現行《就業服務法》第55條僅明定中低收入戶聘僱外籍看護免繳就安費,但重度失能者的家庭負擔一樣很重,僅因不符合中低收入戶規定,就必須每月繳交就安費,繳出來的費用被官員亂花,十分不合理,他已經提案修法要求失能者家庭免繳就業安定費,減輕這些家庭的負擔。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元旦新制健保調整「最高每月多繳831元」 國民年金也調升10.5%
衛福部今(20)日宣布,2025年元旦起,因應基本工資調漲,有821萬人自付健保費用將調整,每人每月增加保費最低21元、最高831元;國民年金費率則從10%調升至10.5%,預計約239萬人受影響,平均每人每月繳保費增加59元。因基本工資自明年元旦起由2萬7470元上調至2萬8590元,衛福部修訂「全民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依據健保法第19條規定,配合最低一級調整,同步調升「最高一級」,由21萬9500元調整為31萬3000元,另外增加2個級距,共10個等級。衛福部社保司副司長陳真慧指出,健保投保金額調整將影響共821萬名投保對象,其中屬於最低投保級距者約有811萬人,社會保險司預估其中771萬人每月健保費平均要多繳21元,另有40萬人則可以少繳,一年預估可增加健保收入53億元。至於高薪人員約有10萬餘人,每人每月健保費將平均增加831元,預計每年可增加健保收入約33億元。陳真慧表示,國民年金自2025年元旦起,保險費率將從10%調升至10.5%,受影響人數約239萬人,其中一般被保險人200萬人為大宗,月繳保費將增至1245元,比先前增加59元。而由政府全額補助的低收入戶、重度以上身心障礙者約13萬人,以及長期參加勞保且無意願繳納國保保費者約41萬人,則不受此次調整影響。陳真慧說明,國民年金費率調整是依據《國民年金法》第10條規定逐步調升,若基金餘額足以支付未來20年的保險給付則不需調整。根據最新國保精算結果指出,2023年基金餘額5124億元,不足以支付未來20年給付,因此依規進行調升,預計每年可為國保基金挹注約27.7億元,這些收入將全數作為被保險人未來給付支用,並增進基金的投資運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0/383290/sm-3e0253c5289284b598468e92af99bf5c.jpg)
血汗炸雞1/麥味登同集團!炸雞大獅爆勞資糾紛 超時賣命0休假無勞健保
知名餐飲品牌「炸雞大獅」與早餐界龍頭「麥味登」,同隸屬於揚秦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自2014年創立後快速發展,國內直營及加盟店總數逼近百間,近年更插旗東南亞多個國家,近期台北市某加盟店卻爆出資方違反多項勞基法,離職員工權益受侵害後,決定出面曝光相關惡行盼相關單位重視。該加盟店位於台北市中山區,離職員工小國(化名)指控,他自2022年5月入職,但工作超過2年,資方從未依規定替員工投保勞健保,入職時雖曾向老闆多次反應相關疑問,當時得到的回應竟是「公司未滿5人不需投保」,且聲稱「自行去餐飲工會投保也一樣」。由於沒有勞保等社會保險,小國也收到國民年金保費繳款單,兩年來都自行繳納。「我實際的工時跟班表排得幾乎不一樣,經常被要求加班還拿不到加班費。」小國苦笑表示,除勞健保權益受損外,資方甚至不讓員工打卡,好讓他們可以無償為公司「付出」,他自入職以來從來沒有打過卡,如何判定準時與遲到全憑老闆心情。該加盟店未依規定替員工投保勞健保,勞保局經查屬實予以裁罰。(圖/民眾提供)在血汗環境下,超時工作已變成常態,小國透露,直到2024年7月離職前半年,他每日平均工時都落在10小時左右,從來沒有拿過任何加班費,也沒照勞基法第35條規定「每工作4小時,需休息30分鐘」,每月薪資更是誇張,即使面試時已談妥薪酬,但入職後承諾全跳票,實拿薪水竟是勞動部規定的最低基本工資。「最長連做10天,更不曾讓我休六日。」小國無奈表示,高工時壓榨外,就連休假權益也受損,老闆完全藐視勞基法「做一休一」,每7天要有2天休息的規定,簡直將員工當牛馬壓榨。「替他賣命這麼久真的很心寒.」小國提到,他離職後覺得過往的委屈不該就這樣吞下,向老闆索取薪資明細卻始終拿不出來,10月30日雙方召開調解會,資方卻拒不賠償,調解未果,小國則憤而向勞保局提出檢舉。離職員工小國不甘心權益受損,向資方提告詐欺要求相關賠償。(圖/讀者提供)勞保局調查後,確定資方未依規定替員工投保勞健保已嚴重觸法,資方11月8日收到相關公文後竟神隱搞消失,至今仍聯繫不到人,小國也決定訴諸法律,針對薪資認知落差及勞健保投保遭誤導提出詐欺告訴,以保障自身權益。遭指控的炸雞大獅加盟店負責人陳先生表示,當初是小國提出不要勞健保,要換成現金補貼,沒想到離職後會拿此事出來反咬,資方已受到勞工局調查,確認違規屬實並依法繳付罰金。陳男坦承並沒有替員工投保勞健保,也未依規定讓員工打卡,僅以書面紀錄出缺勤及加班工時,而缺人手時就會加班,且看班表就可以知道是上8小時還是10小時。至於老闆娘是否有對員工辱罵,陳男氣憤表示「如果有,他早就不做了不是嗎?」若他在職場上受到委屈,應該早就離開,而不是做了快2年,事後鬧翻才來秋後算帳。至於炸雞大獅總公司稍早也發出聲明回應如下:有關北市松江加盟店勞資糾紛案件,說明如下。該加盟店自12月01日起歇業並已經解約,加盟主在營運期間未依規定投保部分,勞保局已逕行裁罰。總部在教育訓練與營運輔導時,皆有針對勞工聘用的相關法規進行說明與提醒,以維護雇主與勞工的權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2/383252/sm-a0ee60522f964f3c46716c2b710d6492.jpg)
快遞員工疑高溫工作車廂內暈倒 !他送醫診斷「被熱死」 家屬求償無門告上法庭
大陸河北今年7月發生一起40 歲快遞員工疑似因為高溫工作熱死慘劇,家屬指控,死者在高溫工作環境下被強制加班,加上快遞業者在不具備救助條件的情況下並未第一時間及時將死者送醫,才會害死人。悲劇發生5個多月後,快遞業者和死者家屬仍未就賠償金達成一致。雙方各執一詞。救護車駛離快遞公司畫面。(圖/翻攝自紅星新聞)根據《紅星新聞》報導,死者白潤明4年前在快遞公司圓通工作,平時的工作主要是在車廂內,把傳送帶上的貨物裝到車上。7月22日事故發生前一天,白潤明正常工作,他直到7月23日凌晨5點半左右下班。據圓通公司的說法,白潤明原本應在7月23日休息,但由於同事臨時請假因此與同事換休,當晚白潤明又按規定去工作。從監視器畫面可見,當天晚間10時25分左右,白潤明暈倒在貨車車廂內,大約4分鐘後,其他工友發現並隨即關停傳送帶,將白潤明抬出。白潤明暈倒後約50分鐘,大約在晚間 11時15分,救護車駛離圓通公司大門。按照永清縣人民醫院提供的資料顯示,白潤明入院時間為7月24日0時22分,入院情況為患者入院前兩小時因高溫環境工作突發意識喪失伴隨嘔吐,白潤明入院後,被診斷為熱射病,白潤明隨後在ICU觀察,7月25日淩晨4時34分因搶救無效去世。另據白潤明家屬和同事表示,死者身體健康同時不喝酒或其他不良嗜好。家屬認為,白潤明生前在悶熱車廂內工作,加上他被迫加班,長時間的勞動導致他身體難不堪負荷,加上圓通公司在不具備急救條件的情況下,並未第一時間將死者送往醫院,才會導致他喪命。不過對於家屬所說的「強迫加班」說法,業者表示,公司並未強迫其加班或進行高強度工作,但白潤明的家屬在整理遺物時,意外發現他手機內有之前的多次錄音,其中有白潤明透露身體不適並向組長打電話想要請假,但組長仍要求他加班的對話。除此之外,白潤明家屬還指控,圓通公司未按相關法規替白潤明繳納社會保險,嚴重侵犯員工權益,要求一次性賠償300萬人民幣,另外,白潤明的死亡給親屬帶來極大傷害,另外要求精神賠償60萬人民幣。針對死者家屬求償金額,圓通則表示,歡迎透過司法程序解決。截止目前,這起死亡賠償爭議,尚未進入司法程序。醫院提供死亡證明。(圖/翻攝自紅星新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79603/sm-72114c529f3b46cc7061280e64603d9f.jpg)
衛福部霸凌案查出案外案! 健保署司長被揪出「公文疑非本人批閱」
衛福部傳多起疑似霸凌事件,衛福部長邱泰源指示政務次長呂建德組成專案小組,都會在一周內公布調查結果,釐清真相,呂建德今(29)日下午公布最新調查進度,透露共接獲霸凌案件6起,有兩人因情節重大等因素即刻調離職務,相關調查兩周內完成並公布懲處。不過在調過程中卻爆出案外案,其中健保署陳姓副署長先前於心健司長任內,霸凌行為尚無足夠證據證實,但卻發現「疑似非本人批閱公文行為不當之事」。根據調查報告,健保署陳姓副署長在問卷與訪談初步調查結果,尚無足夠證據證實霸凌行為,疑似非本人批閱公文行為不當之事,將進一步深入調查。稍早,有網友就在臉書粉專爆料稱,該名陳姓副署長霸凌案件是先前擔任心健司司長期間,不分平假日以口頭或者line交辦工作,並要求所屬24小時on call,致每位同仁無時無刻無法得到喘息,精神上幾近崩潰,自己則早早下班,完全不用負責。除此之外,還有自稱心健司前員工者在網路上貼出照片和影片,指控陳姓主管上班時在辦公室滑手機,公文都請秘書批,根據《公務員服務法》的規範,非本人批閱公文可能涉及違反第6條公務員應公正無私、誠信清廉、謹慎勤勉,不得有損害公務員名譽及政府信譽之行為;會按情節輕重,分別予以懲戒或懲處。舉了解,整起事件之所以曝光,是因為衛福部內有3名主管涉及霸凌,因此成立部內調查小組並擴大調查,衛福部政務次長呂建德29日公布最新調查進度,目前累積有6名人員涉案,其中主管職者包含社會保險司劉姓司長、健保署陳姓副署長、社工司蘇姓司長、保護司林姓簡任視察、國會組張姓組長;另訪談中延伸出社工司非主管職王姓簡任官疑似霸凌。初步調查結果,包括社保司劉姓司長、保護司林姓簡任視察兩人分別因為訪談內容分歧、情節重大且有具體事證等因素而調離現職,整體6人案件都還在調查中,衛福部將盡快提出調查報告與行政懲處,呂建德希望兩周內可以完成。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1/378121/sm-8d3dd9ba09601d6a133abb1b0524a609.jpg)
健保12/23起「全面廢止停復保」 新制、影響「6大QA」一次看
衛福部昨(22)日預告,《健保法》施行細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現行停復保制度將在自12月23日起失效。根據《中央社》報導,關於停復保制度為何、預估影響人數、旅外國人健保資格問題、在海外是否能使用健保等等,以下QA一次看。Q:現行健保停復保規定為何?A:根據現行規定,健保保險對象若失蹤未滿6個月,或預定出國6個月以上者,可以辦理停保,暫停繳納保險費,停保期間其眷屬應改以其他身分投保。而曾辦理出國停保者,應於返國復保後屆滿3個月,始得再次辦理停保。出國6個月以上停保者,以返國之日為復保日;如短期需再出國,應自返國復保屆滿3個月,始得再次辦理停保。而出國未滿6個月即返國者,應該註銷停保,並補繳停保期間的保險費。Q:為什麼會要修施行細則?A:在台灣有戶籍的李女,自民國91年間即長期居留國外,每年農曆春節才返國,陪伴父親過節後即出境,健保署通知李女依規定辦理復保,李女未處理後,健保署於民國104年核定李女復保、停保日期,並要求李女繳交復保至停保期間的保險費。李女不服,認為修正是為了處理出國停保民眾短暫返國復保就醫的爭議,增加復保後屆滿3個月才能停保的限制,但沒有考量到她這種長期居留國外,每次返國僅短暫停留者的權益,希望大法官宣告相關規定違憲。而經審議、訴願、行政訴訟駁回,向大法官聲請釋憲。憲法法庭2022年12月23日判決,健保停復保制違反法律保留原則違憲,若仍認有維持此制度必要性,應該以法律或法律明確授權的命令訂定,並給予相關機關檢討期,否則應於2年後失效。Q:施行細則修訂後規定?A:衛生福利部22日預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細則」部分條文草案,預告期為2周,預告期若無異議,將在12月23日起廢止停復保制度。社會保險司長劉玉娟表示,屆時擁有中華民國戶籍者,即使出國超過6個月,一樣要繳納健保費用,讓全體國人履行義務恢復一致,符合健保法「強制性社會保險」精神。修正草案除了刪除停復保的相關制度,還加上過渡條文,在今年12月22日前已辦理停保者,維持停保,但應於「返國當日」依規定辦理復保,且復保後不再可停保。政府駐外人員及其隨行之配偶、子女,亦應於返國之日辦理復保,復保後不再辦理停保。Q:這次修法影響多少人?A:全民健康保險署長石崇良評估,目前停保有效者共約有21萬人,多數是旅外僑胞、另有一部分是出國念書的民眾;在廢止停復保制度後,換算下來,若這些人沒有停保,健保保費每年收入約新台幣23億元,但這些民眾就醫所使用的醫療資源等支出則無法估算。Q:如果長年旅居國外,會無限期持續繳健保費嗎?A:依「戶籍法」第16條第3項規定,國人出境2年以上,應為遷出登記。出境逾2年戶籍被遷出國外者,若欲辦理遷入(恢復戶籍)登記,只要持中華民國護照或入國證明文件入境,並備齊國民身分證、遷入地戶口名簿及前開護照等資料,由本人、戶長或委託他人至遷入地戶政事務所辦理,當日即可完成登記。未來旅外者健保資格就會隨戶籍遷入遷出調整,自戶籍遷出國外、在台灣沒有戶籍當天開始,自健保「退保」。至於恢復健保身分時間,則因返國時間有不同。石崇良解釋,若國人在退保當天起算2年內恢復戶籍,登記戶籍當天開始,即為健保強制保險對象;但若從遷出退保當天起算超過2年(即出國超過4年),才回來設戶籍,就要從登記戶籍開始起算6個月,才能再投保。Q:人在國外就完全用不到健保嗎?A:依據健保規定,保險對象如到國外、中國大陸地區旅遊或處理事務,臨時發生不可預期的緊急傷病或緊急生育情事,必須在當地醫療院所立即就醫時,必須在急診、門診治療當日或出院日起算6個月內,檢具書據,向健保申請核退醫療費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76141/sm-67c193af34ea4b12a1d2d784622704be.jpg)
月底發15筆錢! 民眾符合資格可領「近4萬現金」
趕快去刷存摺!根據勞動部勞工保險局行事曆顯示,11月將陸續發放勞保年金給付、勞退月退休金、國民年金生育給付等款項,而今(14)日已開始發放國民年金生育給付。勞保局預計11月會有多達15筆款項陸續入帳,符合資格的民眾別忘記檢查款項是否已如期到帳。據勞保局行事曆指出,國民年金生育給付的發放日期包括11月07日、11月14日、11月21日和11月28日。凡在國民年金加保有效期間分娩或早產的女性被保險人,若未領取其他社會保險的生育給付,可向勞保局申請國民年金生育給付。該項給付金額為國民年金月投保金額的2倍,即2個月的生育給付,目前計算標準為1萬9761元,因此符合資格者可領到3萬9522元的補助。此外,若女性被保險人產下雙胞胎,可獲4個月生育給付;產下三胞胎可領6個月給付,以此類推。《國民年金法》第28條規定指出,生育給付有5年請求權時效,自分娩或早產的次日起計算。提醒民眾需在5年內提出申請,若超過期限,勞保局將核定不予給付。《各項給付預計入帳時間一覽》11月07日: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11月14日: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11月15日:國民年金保險喪葬給付11月20日:老農津貼、農民月退休儲金11月21日: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11月25日: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基本保證年金、國民年金保險原住民給付11月28日:勞保年金給付、災保年金給付、勞退月退休金(首發+續發案)、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11月29日:產檢假與陪產檢及陪產假薪資補助、國保身心障礙年金給付併計勞保年資、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國民年金保險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國民年金保險遺屬年金、國民年金保險喪葬給付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73647/sm-b4d30be546be5c81d7d90b57171c1a91.jpg)
國民年金費率若依法調漲至12% 2052年仍舊會破產
依勞保局的「國民年金保險費率精算及財務評估研究報告」指出,就算國民年金費率依法調整至12%上限,由於離最適保險費率的16%仍有距離,預估國民年金會在2027年起收不抵支,最後依舊會在2052年破產。且破產當年若改採隨收隨付,則費率恐怕要上升至25.98%,不然就是給付要大砍53.81%。報告建議,國保應依照《國民年金法》規定,未來應每兩年調高0.5%的保險費率至上限12%,以避免後續財務缺口持續擴大,但因為仍低於最適保險費率的16.1%,會在未來出現基金用罄的現象。報告指出,基金用罄不僅可能對國民年金保險功能造成誤解,也可能影響國民年金被保險人對於國民年金未來支付年金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影響繳費意願。報告更指出,若維持現行保費費率10%,預估國民年金2049年就會破產,若每年用公務預算定期撥補300億元,或依法提高營業稅1%(每年約840億元)用來挹注國民年金,則至少可以維持至40年後才破產。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表示,2008年《國民年金法》開辦時,早就明定政府可以加徵1%營業稅用,至今已過去16年,政府依舊拖延不想執行。雖然國保財務相對勞保健全許多,但由於費率仍低於最適保險費率,仍有破產危機,政府不應該遺忘。外界好奇,撥補將會是穩定國保財務的方向嗎?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司長劉玉娟表示,「撥補不是政府態度」,試算方案都是專家好奇的情境,從精算報告來看國保基金至少15年以內沒有問題,至於越長期的精算則會受經濟、人口結構等外在因素影響,越長期精準度越不高。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369950/sm-799eb924e5f4d843d6df28ac52ae02a4.jpg)
快去刷存摺!勞保局17日起「16筆錢」入帳 1項5年內未申請會充公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每個月固定發放各項給付,依該局行事曆今(17)日起至月底,陸續有16筆給付入帳,其中逾182萬人的勞保年金給付在30日入帳,每人均領1.9萬元;此外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必須在生產後5年內申請,否則勞保局將核定不予給付。由勞保局統計今年10月勞保年金給付近182.22萬人受惠,核發金額高達353.06億元,平均每人可領到1萬9375元。不過實際領取金額視個人投保狀況,有多有少是正常的。除此之外,國民年金生育給付在今日入帳,凡是有加入國民年金加保有效期限分娩或早產的女性被保險人,在未領取其他社會保險生育給付,就得向勞保局請領國民年金生育給付,給付標準為國民年金月投保金額(目前為1萬9761元),一次發幾2個月生育給付,有近4萬元。而勞保局也補充說明,女性被保險人生產雙胞胎就是發4個月、三胞胎就是6個月,以此類推。不過國民年金女性被保險人要注意,依國民年金第28條規定,生育給付必須在被保險人分娩或早產次日的5年內提出申請,超過5年的話會被判定超過期限,勞保局將會核定不予給付。依照勞保局行事曆,10月下旬給付依序為,17日的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18日的老農津貼和農民月退休儲金;24日的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25日的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基本保證年金和國民年金保險原住民給付;30日的勞保年金給付、職保年金給付和勞退月退休金(首發案);31日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國民年金保險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國民年金保險遺屬年金、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國民年金保險喪葬給付、產檢假與陪產檢及陪產假薪資補助、國保身心障礙年金給付併計勞保年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69902/sm-79282c0f50f976bf9cf49e69448fe9ed.jpg)
靠回收月入6k!70歲男要求女兒給2萬扶養費 法院1理由拒絕
台南一名70歲男子與第一任老婆生下兩個女兒後離婚,雖然再婚過但沒有再生育其他子女,如今年邁又沒有穩定的收入,因此向法院要求的兩個女兒平均分擔扶養義務,各自每月支付他1萬0852元,直到他死亡之日止。判決書指出,男子與他的第一任妻子生育了兩個女兒,兩人離婚時,長女約4歲,次女約2歲,雙方約定由第一任妻子使監護權。離婚後男子沒有再和這對母女聯絡,也從未對兩個女兒提供任何扶養。而後男子雖然再婚過,但沒有再生育其他子女。如今男子年近70歲,沒有穩定的收入或財產,獨自生活,因為過去沒有繳納社會保險費,也無法領取老人年金,只能靠撿拾回收物品變賣為生。他曾向台南市某區公所申請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但因為兩個女兒是他的法定扶養義務人,經審查後被認為不符合申請條件,因此申請遭到駁回。男子因此要求他的兩個女兒平均分擔扶養義務,參照行政院公布的台南市每人每月的基本生活費2萬1704元,男子向法院請求兩個女兒各自每月支付他1萬0852元,以幫助維持基本生活,直至他去世。。法院開庭後,長女表示,雖然男子是她的生父,但從未履行過父親的責任,男子在與她母親婚姻期間,對家庭疏忽,沉迷於與其他異性交往,甚至帶異性友人回家發生不倫關係,讓年幼的自己目睹,這使得她母親不堪忍受,最終決定離婚。長女指出,母親在離婚後,無依無靠,艱難撫養兩個孩子,而男子則享受人生,再婚多次,從未關心過她們的生活,也沒有支付過任何子女養育費。長女控訴,男子對她和妹妹的生活完全不聞不問,甚至在她們遇到困難時毫無幫助。她只能依靠母親的愛成長,對爸爸已經沒有期盼,也不願聯絡。因此長女認為,男子現在要求她負擔扶養義務並不公平,並依據法律第1118條之1主張,男子未在她成年前履行扶養義務,情節重大,應免除她的扶養責任。次女也表示,男子對她的成長過程毫無參與,離婚後就與母女三人斷絕聯繫,對她的生活完全漠不關心。所有困難時刻都是母親和姊姊陪伴她度過的,因此也主張免除自己的扶養義務。法院審酌後認為,雖然男子沒有任何補助或津貼,也無退休金或保險給付,每月靠回收物品變賣,收入約6000元至1萬元,生活十分拮据,由於收入不足,他無力繳納健保費和國民年金保費。但法院指出,男子確實未履行過對兩個女兒的扶養責任,且情節重大。根據法律規定,兩名女兒不應負擔對男子的扶養義務,因此駁回男子的請求,兩位女兒免除扶養責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63619/sm-020290a449bf75a05aa843cb041489b7.jpg)
人口老化危機…全台7縣市提前進入超高齡社會 學者指出這些將面臨破產後果
各縣市65歲以上老人占比國內人口快速老化,國發會預估明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不過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至今年8月,包括嘉義縣、台北市、南投縣、雲林縣、屏東縣、花蓮縣及基隆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都超過20%,這7個縣市已提前進入超高齡社會。世衛組織定義,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達7%為「高齡化社會」,若達14%為「高齡社會」,再攀高到20%,是「超高齡社會」。台灣老年人口從2011年起加速成長,2018年3月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內政部公布最新「戶口統計資料分析」,8月底65歲以上人口數為441.6萬人,占總人口數18.87%,若成長速度不變,國發會預估明年將達到20%,短短8年就由高齡轉入超高齡社會。台灣22縣市中,2022年底就有4縣市提前達到超高齡社會標準,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今年8月底共7個縣市達標,等於全台有近3分之1縣市進入超高齡社會。從各縣市排名來看,嘉義縣老年人口所占比率最高,達22.88%,其次是台北市22.67%,第三是南投縣21.42%,雲林縣和基隆市並列第四,都是20.91%,其餘破20%的縣市還有屏東縣20.64%,以及花蓮縣20.30%。內政部分析,人口老化較快的地區早期大多是農業縣市,由於當地工作機會不多,導致許多年輕人離鄉背井到其他縣市打拚。都會區的台北市因房價高,許多年輕人選擇到外圍縣市定居。內政部戶政司長陳永智則認為,台北市醫療資源充足,民眾健康可得到較好的照顧,也是老年人口比率較高的原因之一。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台灣扶老比,即每100名工作年齡人口扶養的老年人口數,也大幅攀升。國發會統計,2014年扶老比16.19,今年預估為27.89,到2027年將達到32.39,青壯年的負擔將比過去更沉重。扶老比13年間就翻倍。台大退休教授薛承泰指出,台灣人口結構失衡,將導致勞保、健保等社會保險破產,建議加強醫療科技、AI應對。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則表示,高齡化、少子化已成現實,政府目前較重視長照服務,為使長者活得久、健康,也活得好,建議挹注更多資源至預防照顧,並強化社區支持,協助老人維持好的生活及運動習慣,加強其自主能力,不過度依賴他人照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60869/sm-f09dca259985f678bf50499e47e300a8.jpg)
最低工資明年調漲為2萬8590元 勞工明年保費每月約增65元
最低工資審議會4日拍板2025年最低工資月薪為2萬8590元、時薪為190元,較2024年的2萬7470元及183元增加,且加上2025年勞保費率要再增加0.5%,若以領取最低工資月薪勞工計算,則勞工的勞保及就保自負額會從659元成長至2025年的715元、要再多扣56元,雇主則需多負擔195元的社會保險保費。依現行的最低工資2萬7470元、勞保及就保費率合計11%試算,合計勞保及就保則雇主應負擔2307元,勞工應負擔659元、政府應負擔331元;若明年勞工仍是領取最低工資月薪的2萬8590元、勞保及就保費率合計11.5%計算,雇主應負擔其勞保及就保保費2502元、勞工需負擔715元、政府要負擔357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58604/sm-cb4bee73a83f863db573391d3fba99e8.jpg)
月底發10筆錢!政府「近4萬元補助」8/29入帳 超過5年申請期限就充公
政府又要發錢!勞動部勞工保險局行事曆顯示,8月底將有10筆津貼入帳,包括勞保年金、職保年金、勞退月退休金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等等;其中,生育給付最高可領近新台幣4萬元,但要注意的是,民眾必須在5年內提出申請,如果超過期限,勞保局將核定不予給付。勞保局指出,29日為國民年金生育給付入帳日,只要是在國民年金加保有效期間分娩或早產的女性被保險人,如未領取其他社會保險生育給付,就可以向勞保局請領國民年金生育給付,給付標準是按國民年金月投保金額(目前為1萬9761元)一次發給2個月生育給付,等於可領到近4萬元補助。若是生雙胞胎,就發給4個月,生三胞胎則發給6個月,以此類推。依國民年金法第28條規定,生育給付的請求權時效,係從被保險人分娩或早產次日起計算,民眾必須在5年內提出申請,如果超過期限,勞保局將核定不予給付。對此,衛福部今年4月15日也宣布放寬原有規定,當國保被保險人在加保有效期間懷孕後的1年內退保,只要因同一懷孕事故而分娩或早產,且未領取其他社會保險生育給付者,也仍有資格申請國保生育給付,並自宣布日起5年內追溯發給,預估將有300人受惠。另外,8月29日共有4項給付與補助將入帳,包含勞保年金給付、職保年金給付、勞退月退休金(首發+續發案)、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8月30日亦有6項給付與補助可領取,分別為產檢假與陪產檢及陪產假薪資補助、國保身心障礙年金給付併計勞保年資、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國民年金保險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國民年金保險遺屬年金、國民年金保險喪葬給付,還請符合資格的民眾記得刷存摺確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1/354211/sm-7d5ddfbfabf86d0c50c92d8d1a4b2a3e.jpg)
少子化、高齡化夾擊!國內財政受衝擊 專家籲「資源分配須檢討」
高齡化、少子化社會趨勢形同「財政殺手」!財政部委外研究尋求解方。研究計畫主持人、政大財政學系名譽教授曾巨威表示,將以專業預測高齡化社會財政收支的變化、如耽擱10年或20年對財政失衡的嚴重性,以及對於地方政府的影響。計畫時程將逾1年,預計明年出爐。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18.67%,推估年底會超過19.2%,預期明年台灣將邁入老年人口逾20%的超高齡社會。就縣巿分析,嘉義縣、台北市、南投縣、雲林縣、基隆市、屏東縣及花蓮縣已提前進入超高齡社會。面對少子化、高齡化夾擊,衝擊國內財政,曾巨威表示,這項計畫將藉由未來幾十年政府財政收支變化進行預估,以專業的方法提供數據讓財政部了解,年齡結構改變對財政收支影響,更清楚知道面臨的衝擊與趨勢,並進一步知道如果問題延宕,財政惡化的程度,如拖延10年、20年對於中央與地方財政失衡情況,具有示警和預作準備功能,才能提出改革措施及方向。曾巨威直言,國內財政永續面臨3大挑戰,首先是人口的改變,對財政收支有很大的影響,應進行前瞻性規畫,少子化、高齡化是要面對的社會問題,惟目前為止其財政面向未被注意、詳細研究。財政問題重複專注於老議題上,難以直面基本架構,例如2025年總預算出爐,歲出超過3兆元,就要擔心是否舉債,難跳脫固有的框架。其次,隨著國際情勢變化,貿易障礙越來越高、衝突越來越多、自由度遭到弱化,台灣的國防壓力也就越重。2025年度國防一般與特別預算超過6000多億元,占GDP2.5%,如今美方壓力下,未來恐提高到5%,意即國防支出倍增,屆時占政府支出40、50%,台灣恐會重回「國防為重」年代,惟目前社會需求和資源分配,無法再回到國防占比這麼高的年代,政府資源分配必須重新檢討。而氣候變遷是新挑戰,台灣配合國際趨勢宣示2050淨零碳排。曾巨威認為,現在是重新檢討環境稅制的時機,針對能源稅建立制度,雖政府已將問題丟給環境部課徵碳費,但遠遠不夠。是否涉及勞保基金?曾巨威表示,這項研究期以更宏觀角度來探討高齡化財政問題,非局部聚焦於社會保險、長照財務問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5/352885/sm-a24c110b0a8e39d6f6a8df14be6474c4.jpg)
逢甲福儲信託基金導入理財機器 阿爾發首創全台「私校教職員工退休金試算系統」
阿爾發投顧29日宣布與逢甲大學合作,開發一套全台首創的,幫助教職員工理解自身退休金需求,了解該如何準備才能擁有充足退休金,導入全生涯退休規劃與資產管理服務。由於多數教職員工專注於教育工作,無暇了解自己的退休金需求是否足夠?也不清楚複雜的社會保險如何計算?阿爾發表示,提供的試算系統能夠精確地為個人量身定做完整的退休規劃,涵蓋公保、勞保等社會保險、還有私校退撫、逢甲福儲、勞工退休金等多方面內容,確保每位教職員工都能掌握退休金需求並及早制定適合自己的退休方案。逢甲大學於創校40周年校慶、距今約20多年前時,便已開始設立員工福利儲蓄信託基金制度,且為了體恤教職員工辛勞並提高其退休金保障,學校長期編列預算支持福儲信託制度,此舉也有助於招募人才、留住人才上有顯著成效。雙方今天舉行簽約儀式,逢甲大學校長王葳表示,這次的合作不僅能幫現職員工做好退休規劃,特別的是針對退休後的同仁也能提供不間斷的顧問服務,這是逢甲大學在照顧教職員工上很重要的里程碑,也藉此提升逢甲教職員工的退休金管理制度。逢甲大學副校長且同時擔任福儲信託基金主任委員唐國豪則說,與阿爾發投顧合作的新制福儲信託相較於過去機制,除了更能確保基金操作績效的穩定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退休理財的諮詢服務,讓逢甲大學教職員工可以了解自己將來退休的財務狀況,提前做好準備和因應。另外,調整後的福儲信託機制並未增加成本,反而因為投資組合的轉換,降低整體管理費用。我想「人」是逢甲大學最重要的資源,此次的改制可以讓教職員工真的感受到學校的照顧,安心地留在逢甲大學服務。阿爾發投顧董事長陳志彥表示,透過阿爾發投顧提供多元客製化的共同基金與ETF投資組合,結合福儲信託的全生涯退休金試算,可協助教職員工了解退休金全貌,並可提早準備退休金之外,結合銀行的安養信託,可為教職員工退休後提供更好的保障,以防範可能被詐騙風險,這也能確保教職員工退休後資產管理不中斷,達成全生涯資產完善管理的目標。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349633/sm-f1f774502cfa458c79029557b7ecf004.jpg)
「老獨窮」成未來面對課題…養老金不夠用 台灣1成3長者仍在工作
國發會預估台灣明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但民眾退休準備卻普遍不足。最新統計顯示,65歲以上長者平均每月可使用生活費僅1.68萬元,主要經濟來源有4成以上要靠退休金,還有1成3長者仍在工作,其中有過半數是因為「經濟上的需要」,老、獨、窮已成為台灣未來須面對的問題。住在高雄的李有成今年已67歲,還在當裝潢工人,薪水日領2500元,他說,雖然工作有一搭沒一搭,也沒有勞健保,老闆還經常拖欠工資,卻不能不做,因為沒有多餘存款,只有持續工作才能支付房租和生活費。鳳山三民路的傢俱街,許多傢俱店的搬運工都已年近70歲,除了請不到年輕的工人,年長的搬運工有經驗、不怕吃苦、工資便宜都是主因。這些65歲以上的長者所以還在工作,絕大多數並非「閒不下來」,而是確實有經濟上的壓力。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台灣65歲以上長者有13.4%仍在工作,尤其是男性,工作比率接近2成,達19.07%。至於目前仍在工作的主要原因,有50.55%是因為「經濟上需要」,只有12.71%的長者是因為「怕無聊,打發時間」。仍在工作的長者大多是為了生活不得不為,因為在台灣,多數民眾退休準備都不足。調查中指出,65歲以上長者平均每月可使用的生活費以落在「6000元至1萬1999元」區間的最多,占33.10%,其次是落在「1萬2000元至1萬7999元」的區間,約占20.04%,平均每月生活費為1萬6793元,比起2017年上次調查時的1萬2743元,約增加4000元。這些長者主要經濟來源,有6成5是靠自己,其中「自己的退休金、撫卹金或社會保險一次給付」與「軍、公、教、勞、國保年金給付」就占了41.15%;2成8來自家人,還有6.73%的長者主要經濟來源是靠「政府救助或津貼」。另根據內政部統計至今年6月底,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為418萬8314人,其中獨居就有97萬6925人,還有51萬7770人是「老老照顧」。內政部表示,少子化後子女人數大幅減少,過去「三代同堂」、「養兒防老」的社會型態也在改變,未來長者獨居和經濟自給的比例會不斷攀升,如何作好退休準備,成為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