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分泌
」 腫瘤 神經內分泌腫瘤 NET不菸不酒中年男接受健檢 醫師檢查發現2顆超迷你「癌王」
先前衛福部曾公布國人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其中有「癌王」支撐的胰臟癌首度進入前十名。而當時衛福部也表示,目前針對胰臟癌仍缺乏有效的篩檢方式。而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日前也分享案例,表示自己在一名不菸不酒的50歲男子體內,診斷出0.5公分的胰臟癌腫瘤。林相宏醫師在FB發文表示,該患者為一名50歲男性,無吸菸、飲酒習慣,也沒有任何身體不適的症狀,但有顯著的家族癌症病史。患者的母親罹患乳癌,外婆則是胰臟癌患者,因此他主動接受了胰臟內視鏡超音波檢查。而透過檢查,林相宏醫師發現患者的胰臟內有兩顆微小腫瘤,分別為0.5公分和0.6公分。這一發現打破了他過去0.7公分的診斷極限。林相宏醫師解釋,透過傳統的影像檢查,像是電腦斷層掃描(CT)、磁振造影(MRI),均是無法檢測到如此細小的腫瘤,而內視鏡超音波不僅可以清楚觀察到腫瘤,還能進行切片檢查,進一步確診為胰臟神經內分泌瘤。林相宏醫師表示,胰臟癌的家族遺傳風險不容忽視。如果家族中有一位成員罹患胰臟癌,其他成員罹病的相對風險高達4.5倍;若有兩位,風險上升至6.4倍;三位則飆升至32倍。此外,若家族中有乳癌、卵巢癌、大腸癌或子宮內膜癌的病史,也應考慮接受胰臟癌篩檢。家族史患者往往在50歲前發病,因此提早篩檢至關重要。但林相宏醫師也提醒,即使沒有家族病史,仍然應留意胰臟癌的風險「僅有一成的癌症與家族遺傳有關,九成則是由於後天基因突變」。林相宏醫師提到,最常見的胰臟癌危險因素就是抽菸、飲酒和糖尿病。此外,肥胖、缺乏運動以及不良飲食習慣,如過量攝取紅肉、加工肉品和缺乏蔬果等,也會增加罹病風險。若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25,甚至達到30以上,罹患胰臟癌的機率更高。林相宏醫師也呼籲,有家族癌症病史或高風險因素的民眾,應及早前往胰臟癌篩檢中心接受檢查。
台中男吃飯到一半突「石化」 醫曝低血糖處理方法:不適合補充這甜食
台中一名45歲江姓男子,日前在小吃店用餐,吃到一半卻突然「石化」,維持拿筷子的姿勢動也不動,嚇得老闆趕緊打電話叫救護車,發現是低血糖導致,幸好送醫後已無大礙。對此,專家也教導民眾急救方法。據悉,江男清醒後表示只記得自己準備要用餐,後面的記憶全都不記得,隨即失去意識,清醒後發現已經身處醫院,他非常感謝店家和警消的救命之恩及時發現他的異常。關於低血糖,新陳代謝科醫師吳書婷在臉書專頁點出,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的急性併發症,當血糖低於70mg/dL,身體會有飢餓感、發抖、冒冷汗、甚至意識不清。低血糖可以補充含糖飲料或食物。(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至於為何會低血糖,最常見的原因是藥物造成,例如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過量,少數非糖尿病患者,可能因為神經內分泌腫瘤(胰島素瘤)造成低血糖。吳書婷分享,常見低血糖處理方式是「15法則」,當患者意識清楚且有低血糖症狀,立即補充給予15公克的糖,例如3顆方糖、養樂多1瓶、含糖飲料或食物,15分鐘後再測血糖,若血糖仍然低於70mg/dL時,再補充15公克的糖,15分鐘後再測血糖,若血糖仍低於70mg/dL,則需要立刻送醫治療。她也提醒,低血糖不適合補充巧克力,因為油脂高會延長糖分的吸收。
神經內分泌瘤新曙光 核素治療「精準消滅癌細胞」
今年10月基隆長庚血液腫瘤科及核子醫學科共組照護團隊,成功執行了「神經內分泌瘤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 PRRT)」,為這類罕見腫瘤的病人帶來全新的治療選擇,更是神經內分泌瘤走向精準治療的重要里程碑。這位病人為居住基隆的63歲男性,罹患直腸神經內分泌瘤多年,曾接受過手術、賀爾蒙治療及數十次的化學治療,今年8月因腹脹、體重持續下降及長期化療相關副作用來醫院求診。經檢查診療後,醫療團隊綜合評估病人狀況,安排核素治療(PRRT)。在實際治療前,病人先接受體抑素受體正子掃描與氟化去氧葡萄糖正子掃描,確保體內的神經內分泌瘤適合接受核素治療,也做了抽血檢驗,確認造血功能、肝臟及腎臟功能符合標準。10月3日治療當天,過程中並未出現傳統化學治療的噁心、嘔吐、疲倦與掉髮等副作用,完成治療藥物注射後,在觀察一晚後平安出院,返家休養。目前病人在治療後主觀感受良好,雖偶爾有夜間盜汗的情況,但經過藥物治療後有所改善。病人能夠每天維持兩小時的散步習慣,此治療對其他正常生活作息的影響相對較小,因此得以繼續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基隆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暨癌症中心主任張沛泓醫師指出,神經內分泌瘤是一種罕見的腫瘤,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當年度新診斷個案數為1,963人,占所有癌症約3.9%。這類腫瘤可以在人體許多器官中發現,8成以上會發生在消化道如胃、小腸、大腸、胰臟等處,可依據腫瘤是否分泌荷爾蒙,分為「功能性」及「非功能性」。張沛泓醫師解釋,有症狀表現的患者,多半都是「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症狀發現異樣,病人可能面臨諸多原因不明之不適症狀,包括各類荷爾蒙分泌導致熱潮紅、低血糖、腹瀉、腹痛、氣喘等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非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瘤由於大部分病人沒有明顯症狀,不容易察覺,往往是健康檢查作胃鏡、大腸鏡時意外發現,因症狀不明顯,被診斷出來時,常常已有遠端轉移狀況而無法透過手術切除。此時必須根據腫瘤分化狀況及疾病進展情形,搭配賀爾蒙、標靶、化療或是免疫療法;若治療效果不佳時,核素治療技術便是治療的選項。基隆長庚核子醫學科主任陳世欣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瘤表面常具有豐富的體抑素受體,核素治療(PRRT)就是利用體抑素受體結合藥物進到癌細胞裡,再釋出放射線殺死癌細胞。這樣精準的腫瘤治療方式,可降低治療副作用,提升病人的預後和生活品質。陳世欣醫師強調,核素治療(PRRT)目前仍面臨一些挑戰,包括醫療團隊的醫師、放射師和護理師等,都需經過特殊培訓與合作,才能確保治療的安全和有效;同時治療的醫院需有特殊的安全設施,包括廢水處理、放射線屏蔽和放射活度監控等,並經過核能安全委員會的審核才能執行。基隆長庚團隊醫師鼓勵神經內分泌瘤患者不要放棄治療,現今醫療技術不斷進步,要持續治療才有可能戰勝疾病。民眾若有神經內分泌瘤相關問題,也應儘早至門診諮詢相關科別醫師,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41歲男頻繁腹痛竟罹「類癌」 醫揭10大常見症狀:惡化又快又兇
41歲的紀先生平時不抽菸也不常喝酒,生活作息也算正常,飲食也無偏愛重口味,但有個健康問題讓他覺得困擾,那就是不時有肚子痛的症狀,他檢視過生活作息自認沒有太大問題,並因腹痛問題也相當在意飲食上的選擇,面對這樣的狀況讓他感到相當不解。透過親友介紹,紀先生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做完整的腹部檢查,透過腸胃內視鏡發現有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情況,再進一步觀看腹部磁振造影檢查,驚見胰臟體部有一處有高顯影的囊壁構造特徵的異常病灶。經影像科醫師判讀,不排除與神經內分泌腫瘤(NET)或其他病因相關,後續經由臨床外科醫師安排做進一步檢查,最後確認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而紀先生的不明腸胃不適問題,就可能是因神經內分泌腫瘤所帶來的伴隨症狀。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表示,神經內分泌瘤不是常見的疾病,可能原發於胰臟、腸胃、肺等器官,最常見發生於消化系統,尤其以直腸最多,等到發展過大有可能會進一步惡化並發生轉移。其症狀也會依據腫瘤發生部位不同會分泌不同的荷爾蒙影響身體狀態,常見十大症狀有皮膚炎、慢性腹瀉、氣喘、反覆消化性潰瘍、咳嗽、盜汗、臉潮紅、發熱、低血糖、心悸。錢政平說明,因症狀無特異性,神經內分泌瘤常被誤認為其他疾病,例如長期腹瀉或反覆潰瘍性,被誤認為腸胃相關疾病。以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為例,大眾所知的是他於2011年因胰臟癌病逝,但正確來說,他的胰臟癌是屬於較少見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醫師解釋,被稱作「類癌」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目前發生原因尚未發現有明確的危險因素。錢政平提醒,民眾神經內分泌腫瘤看似無害,卻不能掉以輕心,若當發生病狀與癌細胞行為類似,少數狀況下還是可能會惡化,並長得又快又兇猛。根據2013年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資料,台灣的神經內分泌瘤發生率也由1996年的每10萬人口之中有0.30人,上升至2008年的每10萬口有1.51人,發生率已增加5倍。每年11月10日為「世界神經內分泌瘤日」,國際神經內分泌癌症聯盟(INCA)警告,神經內分泌腫瘤在全球的的發生率正有上升的趨勢,日常許多症狀都不容小覷,早期診斷對於後續治療也才能有更好的治癒效果。錢政平強調,當發生不明症狀,不妨安排較完整的健康檢查,才能有助於更精準地找出真正的病因
達文西手術精準切除腫瘤 80歲老翁隔天下床行走
80歲的賴伯伯去年底因攝護腺疾病就醫,經由電腦斷層(CT)持續追蹤,意外發現胰臟尾部出現大小約3公分的腫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葉俊杰醫師評估,賴伯伯的胰尾腫瘤,疑似為神經內分泌瘤或轉移性癌,雖然現階段無任何不適,但是胰尾腫瘤可能惡化與轉移,應盡快進行胰臟尾部切除。葉醫師考量賴伯伯年事已高,應設法保留全部脾臟有益於維護免疫系統,因此建議賴伯伯接受以達文西機器人進行高階微創手術「胰臟尾部切除合併脾臟保留術」。先在腹部打開五個僅1公分如鑰匙孔般大小的傷口,精準切除胰臟尾部腫瘤病灶,除了出血量大幅減少,術中並保留供應脾臟的動靜脈血循環,精細縫合手術中造成的血管破孔,達到確實止血目標,由於脾臟血液供應完整保留,維持脾臟原有免疫力,生活功能不受影響。賴伯伯術後第二天就能下床走動,如今預後良好,除了感謝醫師,也開心表示自己更有信心要健健康康活到長命百歲了。胰臟扁扁長長,位於後腹腔,也就是在胃的後方,相對於其他器官,胰臟位置相當隱密,是人體少數兼具控管內分泌及外分泌的器官,主要功用為負責調控血糖及幫助醣類、蛋白質和脂質的消化,胰臟分為頭部、體部及尾部,頭部連接十二指腸,體部和尾部則游離於後腹腔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葉俊杰醫師指出,胰臟發生病變初期,病人多半沒有症狀,如果腫瘤漸漸擴大,就會陸續出現全身無力、體重減輕、食慾不振、腹痛、黃疸等症狀。葉俊杰醫師並進一步分析,胰臟腫瘤有很多種,除了最致命的胰臟癌外,神經內分泌瘤也是常見胰臟腫瘤之一,約有6成病例屬於初期症狀不明顯的無功能性腫瘤,往往等到腹痛或摸到硬塊才會求診,若為惡性胰臟神經內分泌瘤併發多處轉移,存活風險相對提升,過去亦有名人因此疾病不幸離世。葉醫師強調,只要胰臟神經內分泌瘤大小超過2公分或切片檢查有癌化風險,就建議手術切除,然而,任何胰臟手術都屬困難手術,切除後還須小心關閉胰管,減少手術後嚴重胰漏出現,否則可能有危及生命的併發症發生。葉俊杰醫師提醒,胰臟腫瘤是沉默的殺手,胰臟癌更是癌症之王,任何胰臟腫瘤都不能等閒視之,建議有家族胰臟癌或胰臟炎病史,或有不明原因持續上背痛、體重減輕、或血糖控制突發性惡化的朋友,需積極就診檢查掌握自己的健康,避免病情持續惡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楊宏仁醫師說明,一般來說,肝臟及胰臟等器官病灶在腹部位置比較隱晦,採傳統手術可能無法處理乾淨;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系統結合電腦與機器人技術,其實就是高階精準版的腹腔鏡微創手術,藉由3D立體視覺、靈活的機器手臂可以更精準、靈巧地操作切除、縫合、止血等手術步驟,經過1到數個1公分的腹部傷口,就能達到傳統手術精準縫合的效果。機器人手臂可應用在腹腔、骨盆腔或胸腔內等重大手術,包含各類微創腫瘤切除以及重建修補手術,因傷口小、復原較快、減少出血、手術時間短,風險也相對大幅降低等多項優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微創暨達文西手術中心,現在即可提供一般外科、泌尿科、心臟外科、大腸直腸外科、胸腔外科,以及婦科疾病等病人,選擇採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系統,術後良好沒有任何併發症,然而過去因為達文西手術費用頗高,讓不少民眾受限,所幸健保署最近將開放部分肝肺胰臟、十二指腸等十七項達文西機器人輔助手術的給付,最快可能自今年三月開始實施,嘉惠更多病人能採用此高科技醫療成果。
長期鼻塞要注意!誤會是過敏 中年男就醫驚見「鼻竇腫瘤」
56歲長期抽菸男性,主訴右側長期鼻塞,不時有流鼻血的情況,但不以為意並未就醫。某次腦部核磁共振檢查意外發現右側鼻竇腫瘤,經內視鏡下切片確診為右側「鼻竇神經內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發現時已侵犯至顱底。鼻腔及鼻竇惡性腫瘤 男性居多、一成無症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醫師余育霖指出,鼻腔及鼻竇惡性腫瘤約佔上呼道腫瘤的3%,其中又以男性較容易發生,其他危險因子如煙霧及木屑暴露、皮革鞣製、化學製劑暴露及抽菸者。而常見症狀其實和上述的常見鼻科疾病主訴差不多,嚴重者可能有臉麻、眼瞼下垂、結膜水腫、眼球活動異常、臉頰腫塊或牙齒鬆動等症狀;然而,仍約有一成的患者為無症狀者,容易導致延誤診斷。內視鏡手術輔以放療、化療 早期診治預後佳依據不同的鼻腔及鼻竇腫瘤細胞形態,治療方式有些許不同。綜觀來說,鼻腔及鼻竇腫瘤局部或遠端轉移的機會皆不高,治療方式大多以手術為主。傳統上腫瘤切除為經由顏面部的側鼻切開術(lateral rhinotomy),隨著醫療的進步,大多數的腫瘤可以藉由內視鏡手術(endoscopic sinus surgery)進行切除或減積,必要時輔以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達到良好的疾病控制。與全身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一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較好;倘若延誤診斷,越容易產生大量出血、腦膜炎、腦脊髓液滲露、視野缺損、中耳炎或骨骨髓炎等嚴重併發症。鼻腔問題多留意 症狀未改善應儘速就醫余育霖表示,鼻腔及鼻竇問題可大可小,初期大多可藉由口服藥物或是鼻內噴劑改善;倘若症狀長期用藥未見改善,應至耳鼻喉科門診就醫接受內視鏡檢查,儘早確立診斷儘早接受治療,手術大多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必要時輔以後續藥物或放射治療。切勿忽視微小徵兆導致疾病進展而延誤治療。
Apple Watch嗶嗶叫提醒「這症狀」 女童就醫竟罹癌
沒想到Apple Watch也能救命!近日美國一位12歲女孩,因為Apple Watch找回健康,因為她的手錶提醒她心律異常,媽媽帶女兒去醫院才發現是罹患癌症。據《HOUR Detroit Magazine》報導,有天女孩麥爾絲(Imani Miles)的Apple Watch一直在嗶嗶叫,媽媽潔西卡(Jessica Kitchen)發現手錶提醒麥爾絲,她的心率很高。潔西卡說,「這真的很奇怪,因為以前從未發生過,手錶一直在閃爍。」潔西卡帶女兒去醫院檢查後,醫師發現他罹患闌尾炎,切除後她的闌尾還有一顆有神經內分泌腫瘤,這腫瘤在兒童中很少見,而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她需要另外接受手術。手術結束後,潔西卡表示,如果手錶都沒有再響起,她會在幾天內帶女兒回家。據了解,可穿戴技術在2019年的商機已達10億美元(約新台幣3220億元),專家表示,可穿戴設備不是一種奇蹟,但透過人類的努力,她可以提升人類的幸福感。潔西卡說,如果女兒沒有Apple Watch,情況可能更糟。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曾在衛教文章中指出,急性闌尾炎為常見外科急症,成因為闌尾管腔被異物或淋巴組織阻塞導致發炎,一般好發於青年。若中、老年患者,需考慮是否為右半結腸癌症所併發闌尾炎。其中闌尾癌無論在早期症狀、理學檢查甚至影像檢查與闌尾炎很難在術前作區別,唯有靠術後病理報告才能得知。若為闌尾癌症,必須與醫師討論闌尾切除手術是否足夠,或需做到右半結腸切除手術及後續的輔助化學治療。另外也建議中、老年患者於闌尾切除手術1至2個月後,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排除因大腸癌導致腸腔阻塞引發的闌尾炎。
誤以為是更年期或自律神經失調 醫:罹NET平均存活率不足3年
腹瀉、頭疼、高血壓、低血糖、食慾不振等症狀看似很平常,但這些症狀如就醫後仍得不到改善,有可能是患上致命的「神經內分泌腫瘤」(NET)。據《中時新聞網》報導,由於此病與更年期、自律神經失調等問題相似,容易被患者輕視,當到被診斷出患病時,有5成病患腫瘤已轉移,若為遠端轉移,平均存活率不足3年。神經內分泌腫瘤(NET)是從神經內分泌細胞演化而來的腫瘤,有內分泌功能的器官就有可能發生。內分泌系統指的就是分泌「荷爾蒙」至血液循環中的器官,包括下視丘,腦垂腺、甲狀腺、副甲狀腺、腎上腺、性腺(卵巢、睪丸)以及胰臟中的胰島等。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外科主任許秉權觀察並發現,近年越來越多誤以為是自律神經、婦科、腸躁症等病患,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許秉權還說明,神經內分泌腫瘤會導致內分泌過量病症多元,他舉例,如原發部位在腸胃「胃酸分泌過多產生胃食道逆流」。神經內分泌腫瘤早期難診斷,許秉權說「因為太難發現,盛行因此確診時多半已罹病5年以上,預後較不佳。」神經內分泌腫瘤轉移他處,可能會導致肺癌、肝癌等,卻難以找出癥結點,榮總新竹分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尹居浩表示「導致該病的盛行率明顯被低估」,該病難察覺,至今發生原因仍不明。若是經診療病症仍不緩解,許秉權說可做完整的健檢來確認是否罹病,含全身核磁共振、胃鏡、大腸鏡及正子攝影,他提醒「尤其是40歲女性卻已出現盜汗、熱潮紅更年期症狀,顯然不正常,建議做完整的檢查」。對於治療方法許秉權說,目前標準治療方式為切除腫瘤,再輔以藥物治療如標靶治療及化療等。當中提到的「遠端轉移」也稱惡性轉移,是指腫瘤細胞從原始發生的部位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繼續生長的過程,發生轉移的病患「預後」病情都非常差,通常良性腫瘤不會產生遠端轉移。「預後」是指根據病人當前狀況來推估未來經治療後可能的結果。
媽媽罹癌5個月病逝…朱俐靜曾感嘆:太年輕過世 6年後她也走了
歌手朱俐靜2020年罹患乳癌,積極抗癌2年仍不敵病魔,在7月3日過世,享年40歲,讓外界震驚不已。其實,她的媽媽過去也罹患癌症,5個月後病逝,沒想到6年後她也罹患癌症,母女倆先後離世,令人不勝唏噓。朱俐靜2016年接受《ETtoday》採訪,透露媽媽罹患「神經內分泌癌」,和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是同種疾病,發現時已是末期,病情不樂觀,僅3個月就進了安寧病房,整個病程只有5個月就過世,讓她感嘆媽媽67歲過世,太年輕就走了。朱俐靜提到,媽媽很養生也很注意飲食,卻罹患神經內分泌癌,來不及交代遺言就過世。當時她跟著媽媽歷經生命結束的過程,感覺媽媽好像在教她:「人生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也因為媽媽的驟然離世,教會她珍惜人生、把握當下,即使自己罹患乳癌,仍樂觀面對,持續享受熱愛的歌唱事業,近日卻傳來噩耗,留給親友和粉絲無限悲痛。值得一提的是,朱俐靜曾推出歌曲《反對眼淚》,唱出思念媽媽的心情,在錄音、拍MV時哭了好幾次,每錄一次就哭一次,甚至哭到不得不暫停錄音。讓她決定要暫時把這首歌封印起來,「唱這首歌是給自己的紀念,也是一段釋放之旅,現在旅程暫時結束,所以在宣傳期結束前,應該暫時不會再公開唱這首歌了」。
2月才住院化療 「唱片封套設計教父」杜達雄驚傳癌逝…享壽66歲
「台灣唱片封套設計教父」杜達雄罹患神經內分泌癌第4期,今年2月開始住院和化療,努力抗癌,沒想到今(6日)傳出病逝消息,享壽66歲,親友也證實噩耗,消息曝光後,讓許多粉絲好友都難過不已。杜達雄從1981年開始從事唱片平面設計,設計過許多大咖歌手的作品,包括羅大佑、吳奇隆、張雨生、陳淑樺、潘越雲等,後來轉戰攝影圈,兼任攝影、造型、化妝、美術設計,甚至幫許多男星拍寫真集,在台灣流行音樂占有不可撼動的地位。杜達雄罹患內分泌癌4期過世。(圖/翻攝自杜達雄臉書)豈料,杜達雄去年底發現腋下、鎖骨附近有腫塊,確診罹患神經內分泌癌4期,並在2月開始住院化療,當時他發文寫下:「我得的是比較少聽到的神經內分泌癌4期,我會好好的做化療跟它奮戰到底的,加油!」難過的是,杜達雄11月底卻寫下「老友們,我已經無法一一回覆你們的問題,有緣我們來世再相見,病況細節隔2天我外甥女會幫我回覆」。後來,外甥女發文提到,杜達雄身體很虛弱,無法一一回覆問題,只能確認是惡性神經內分泌腫瘤4期,化療及放療已無效用。沒想到,如今傳出噩耗,友人代替家屬轉達,透露杜達雄在今天早上8時46分安詳離開人世,後續有關告別式的時間及地點,會再另外通知,「先代家屬感謝各位長久以來的關心,敬祝平安順心」。杜達雄的死訊曝光後,不少親朋好友都湧入臉書哀悼,「如此讓人敬重的老師,雖惋惜,但更也祝福」、「遠離苦痛了,大哥,好難過」、「有緣來世再相見」、「願他一路好走,從此無憂無痛,人生就是這麼無奈」,知名音樂人陳鎮川也留言表示:「親愛的老爺,RIP」。
媽媽壓力如排山倒海 逾7成掙扎於工作與育兒
母親節即將來臨,想要表達對辛苦媽媽的感謝,除了讓媽媽好好休息放鬆,也要進一步保養媽媽身心靈。據兒福聯盟調查,有七成以上職業婦女媽媽們常感到工作和育兒無法平衡;而全職媽媽感受「過於疲累而健康不佳」更與「經濟壓力」並列壓力來源第一!生活、育兒、照顧家人…壓力不斷累積,讓媽媽失去好光采、衍生身心問題,間接影響全家人生活品質。紓壓從保養開始!益生菌權威蔡英傑教授研究發現腸胃道與大腦神經系統連結緊密,維持腸胃道健康就是身心靈平衡的關鍵。蔡英傑教授發現,腸道菌種越豐富,人體就越能在遭受攻擊時展現韌性,更可透過腸道菌影響免疫發炎反應與神經內分泌,進一步調節生理或情緒反應。舉例來說,副乾酪乳桿菌PS23菌株經實驗證實可增加體內BDNF神經滋養因子,減緩老化或壓力造成的神經退化;植物乳桿菌PS128菌株則同時具調節血清素與多巴胺特色,幫助舒緩身心壓力。此外近年來還有多種可影響不同身心機能之菌株持續被研發,像是可改善睡眠品質的發酵乳桿菌PS150菌株等。另外,許多媽媽忙完才有時間吃飯、因時間被壓縮而囫圇吞棗、為了紓壓暴飲暴食,飲食不正常造成的腸胃道問題,除了靠補充益生菌舒緩,也能從改變飲食內容解決。值得注意的是,益生菌不是吃了就好,若腸道內沒有足夠的營養素,吃下肚的益生菌也難以生存,所以要多吃益生元,諸如不太容易消化、易產生飽足感的膳食纖維或寡糖成分食物(如穀麥片、豆類、堅果、根莖類、大蒜、牛蒡、洋蔥、蔬菜等)都是好選擇。媽媽們不妨準備一些堅果、新鮮水果、毛豆等點心,解饞止飢同時也能體內保養。最後,就算忙到不行,媽媽們也別忘了安排自己的放鬆時刻,給自己至少5~10分鐘的休息時間,躺下深呼吸+全身放鬆、適當紓發情緒、與隊友好好溝通,暫時脫離「媽媽」的角色,都是好選擇。媽媽的健康就是全家人的幸福,盡量尋找生活、工作、家人與自己的平衡,重視自己的健康,才是最關鍵的紓壓良方。
破除家族詛咒1/有夠衰!命中注定難逃脫 這些人罹癌率暴增20倍
癌症蟬聯38年國人死因之首,平均每4分31秒就有人罹癌,當周遭越來越多人罹癌時,甚至親友紛紛中鏢時,不禁讓人恐懼「下一個會不會是我?」事實上,若家族基因中有致病性的突變,就會猶如詛咒般一代傳一代,研究發現罹癌機率將暴增20倍!30多歲的黃先生(化名)因為時常昏倒、低血糖而就醫,經診斷後為第一型多發性內分泌腫瘤中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包括蘋果Apple創辦人賈伯斯、藝人馬如龍都患有神經內分泌腫瘤這個癌症,最後都不幸過世。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藝人馬如龍都罹患名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癌症,最後不幸辭世。(圖/報系資料庫)收治黃先生的林口長庚一般外科系系主任葉俊男醫師表示,黃先生發病不久之後,弟弟、妹妹也陸續發病。「後來發現黃先生的父親也患病,第一代、第二代都已罹癌,這讓我們懷疑家族有遺傳性癌症,便對黃先生的一對子女進行基因檢測。」葉俊男表示,第一型多發性內分泌腫瘤是MEN1基因突變所導致,基因檢測結果發現黃先生年僅19歲、15歲的兒女同樣帶有突變基因,雖然尚未發病,但目前每半年就要進行抽血、電腦斷層的定期檢查,一發現腫瘤就要及早治療。醫師葉俊男表示,遺傳性癌症基因的致病性是確定的,猶如命中注定。(圖/葉俊男醫師提供)「每個人都有23對染色體,每對染色體中,都從雙親遺傳下來而帶有獨特基因特徵,如果這個神經內分泌腫特徵突變進而會影響DNA修復功能,就容易產生異常細胞而罹癌。」葉俊男說,遺傳性癌症大約佔一些癌症5~10%,雖然機率小,卻確定有罹癌風險。舉例來說,吸菸是許多癌症的危險因子之一,但只能判斷具有相關性,並非吸菸就一定會罹癌,「但若帶有遺傳基因,幾乎就是命中注定罹癌風險高,罹癌機率是一般人的20倍!」吸菸雖是罹患癌症的危險因子之一,但沒有絕對相關,目前無研究證明吸菸一定會罹癌。(圖/報系資料庫)(《周刊王》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神秘腫瘤3】患者哀嘆確診太晚 盼更多人認識疾病
65歲的王女士感覺右腹腫脹而前往醫院就醫檢查,起初以為只是腸胃不適,沒想到醫師進一步安排超音波檢查後,發現肝臟竟有80%都是腫瘤,且胰臟頭與淋巴都有大小腫瘤,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王女士與家人相當扼腕沒能早點發現疾病。神經內分泌腫瘤(簡稱NET)是一種會分泌荷爾蒙的惡性腫瘤,有六成好發於胰臟和胃腸道器官,但全身各處器官或組織都有可能生長,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癌症,每10萬人僅約2-3位會罹患,但因症狀不明顯加上診斷不易,平均確診時間需要5-7年,因此治療即晚期不在少數。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治醫師陳明晃提醒,低血糖、熱潮紅、反覆腹痛、反覆胃潰瘍為最常出現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其他還包括咳嗽、心悸、氣喘、發熱、皮膚炎、盜汗等十大警訊。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理事長黃燦龍表示,今年學會在民眾衛教上也特別在11月規劃北中南三場趣味講座,邀請了專業醫師、心理諮商、營養師在各個方面給予建議,除此之外,也布置了三大遊戲關卡,讓民眾可在趣味中學習,深植疾病意識與概念並能以一傳十,傳播給周邊的親友,盼未來能夠讓「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診斷與治療來得及,不再產生遺憾。
【神秘腫瘤2】腫瘤釋放荷爾蒙 莫名低血糖恐中標
神經內分泌腫瘤(簡稱NET)是一種會分泌荷爾蒙的惡性腫瘤,有六成好發於胰臟和胃腸道器官,但全身各處器官或組織都有可能生長,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癌症,每10萬人僅約2-3位會罹患,但因症狀不明顯加上診斷不易,平均確診時間需要5-7年,因此治療即晚期不在少數。神經內分泌腫瘤又可區分功能性(會分泌荷爾蒙、會產生臨床症狀)及非功能性(不會分泌荷爾蒙)兩大類。功能性的腫瘤會釋放荷爾蒙到人體內,導致許多症狀發生:低血糖、熱潮紅、反覆腹痛、反覆胃潰瘍為最常出現的,其他還包括咳嗽、心悸、氣喘、發熱、皮膚炎、盜汗等十大警訊。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治醫師陳明晃提醒,其中以低血糖較為特殊,若在無任何慢性病史的情況下,卻出現低血糖多次,就應該提高警覺心。陳明晃醫師也呼籲,民眾不要因暫時出現上述十大警訊而過於恐慌,而是當症狀持續數周以上,且經過初步診斷,吃藥後仍無明顯改善,即建議可先到腸胃內科、消化外科、新陳代謝內分泌科及血液腫瘤科做進一步檢查。
【神秘腫瘤1】只有覺得腹脹 肝臟竟長滿8成腫瘤
65歲的王女士感覺右腹腫脹而前往醫院就醫檢查,起初以為只是腸胃不適,沒想到醫師進一步安排超音波檢查後,發現肝臟竟有80%都是腫瘤,且胰臟頭與淋巴都有大小腫瘤,經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讓王女士與她的家人都十分扼腕,當時除了腹脹感,完全無其他症狀,卻因就診時機太晚,使王女士錯失及早治療的時機。王女士這樣的案例並非首例,神經內分泌腫瘤(簡稱NET)是一種會分泌荷爾蒙的惡性腫瘤,有六成好發於胰臟和胃腸道器官,但全身各處器官或組織都有可能生長,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癌症,每10萬人僅約2-3位會罹患,但因症狀不明顯加上診斷不易,平均確診時間需要5-7年,因此治療即晚期不在少數。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理事長黃燦龍表示,過去10年學會的組織群一直都在疾病衛教上努力耕耘,但去年意識到成立學會後,可更直接地整合跨科別的醫療資源,包括消化內外科、內分泌科、腫瘤內科、病理科、影像醫學科、核子醫學科等專家們,透過定期的會議探討患者案例與治療新知,為患者找出新且好的治療方案,也加強醫療人員端的教育訓練,讓各科醫師們在做第一線的檢查時,能意識到久病不癒的十大症狀,有可能是神經內分泌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