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
」 殺人未遂 憂鬱症 簡郁紘 精神疾病 思覺失調症謝宜容捲霸凌案!精神科名醫列「高衝突人格」特徵:差不多全命中
勞動部勞發署北分署遭爆出公務員因職場霸凌輕生事件,引起各界熱烈關注。知名精神科醫師潘建志昨(21)日就指出,因職場霸凌而身心受創,幾乎是他在每次精神科門診中,一定會聽到的故事,而「高衝突人士」的特徵包括愛指責與抱怨他人、思考模式非黑即白、有毒情緒隨意發洩、行為極端讓人抓狂等,「看新聞媒體中形容的北分署長謝宜容……差不多全部命中」。潘建志在臉書粉專「BillyPan 潘建志醫師」發文分享,勞動部公務員職場霸凌案越演越烈,許多北分署長謝宜容在辦公室對同仁的欺壓言行也被曝光,「廣大網友深有共鳴,因為職場霸凌而身心受創,幾乎是我在每次精神科門診中,一定會聽到的故事」。潘建志表示,「高衝突人士」有幾個特徵,包括愛指責與抱怨他人、思考模式非黑即白、有毒情緒隨意發洩、行為極端讓人抓狂等等,「如果你的主管是『高衝突人士』,該怎麼辦?很慌,對不對?這很正常,因為這個主管上面的大主管,可能也不知道怎麼去管他」。潘建志接著說到,嚴重的「高衝突人士」,甚至在臨床上符合精神醫學中人格障礙的診斷,而透過《別等到被欺負了才懂這些事:第一時間就做好衝突管理》這本書,便可以對這種心理狀態有基本了解,「遇到職場霸凌時,不管是選擇抗爭(戰)還是退場(逃),心理有底才能有方向」。潘建志也曬出一張「正常人VS.高衝突人士」的圖表,從圖片上可以看到,高衝突人士的行為模式包含死板不知變通、無法自我反省、沒有同理心、指責他人、推卸責任等等,其中最常見的人格障礙類型,有自戀型人格、偏執型人格、邊緣型人格、反社會型人格、戲劇型人格等,「看新聞媒體中形容的北分署長謝宜容,在上面這張表中,差不多全部命中」。文末,潘建志感嘆,與其試圖將這起惡性職場霸凌案導向政黨鬥爭,甚至發動人肉搜索謝宜容,不如引入心理學知識,才能系統性地有效改善台灣惡劣的職場環境,「以暴制暴解決不了問題。歷史告訴我們,許多嚴重的個案往往是台灣社會進步的契機」。
婦人腹脹、腹痛!檢查竟是「憂鬱症」惹禍 微電流刺激療法有效改善不適
55歲王太太曾因壓力大失眠而至診所就診,雖病況在使用安眠藥後有所改善,但久而久之也變得相當依賴安眠藥物,甚至需要吃到三級管制藥才能入睡。原本喜歡健行的她變得懶懶的,整天待在家中不愛動、也不愛吃,體型日益消瘦。直至3年前突然間歇性腹脹和腹痛至醫院掛急診,經消化內科檢查卻只有輕微發炎,於是會診精神醫學科進一步評估,才發現真正的問題所在。憂鬱症復發合併安眠藥物依賴 調整藥物後恢復活力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醫師陳威任說明,經過一系列評估及自律神經檢測,發現王太太有相當高機率是憂鬱症復發合併安眠藥物依賴,因此調整藥物並逐步減少安眠藥劑量。經過大約2個多月的調整,王太太已經沒有身體不舒服的症狀;後續再經過10個月的治療,終於將三級管制藥物也完全戒除,協助她恢復過去的活力。經顱微電流刺激治療 大幅改善焦慮症狀然而,這樣的治療持續1年後,王太太又面臨了新的挑戰:目前的用藥雖有助於改善狀況,卻導致食慾增加、體重上升,使原本過瘦的身形變得臃腫。為避免將藥物調整後,又促使焦慮症狀復發或其他副作用,陳威任醫師於今年初建議她嘗試「經顱微電流刺激治療」(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ES),再搭配簡化的藥物輔助,大約3週便大幅度改善焦慮症狀,其後2個月左右的治療期間,藉由CES搭配冥想正念的方式,焦慮症狀幾乎消失,專注度也顯著提升。CES副作用低 但非適用所有焦慮症患者陳威任醫師表示,醫學的進展很快,有越來越多針對身心的儀器檢測與治療都經臨床驗證有效,以CES為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核准超過35年,在台灣也是經衛福部核准之醫療器材,主要適應症除了焦慮、失眠外,還有慢性疼痛。其原理是使用微安培電流量,刺激使用者分泌調節安定神經的傳導物質,進而達到放鬆、減輕壓力,連帶改善生活品質,且跟藥物比起來,副作用極低。不過, CES並非適用所有具焦慮症狀的患者,像是戴心率節律器的患者及孕婦就不建議使用。找出失眠根本原因 擅自用藥恐害病情更嚴重陳威任醫師指出,像王太太這樣的例子是精神醫學科常見的門診日常,尤其年紀大的長輩有許多身體不舒服之抱怨,常常隱含著情緒症狀在其中,很容易發展成憂鬱症。另外,長輩容易聽信親友建議,或本身主觀認為「自己不是憂鬱症,只是失眠小問題而已」而自行調整藥物,結果安眠藥物越吃越重,效果卻越來越差,還可能伴隨記憶力衰退、走路不穩易跌倒等後遺症。他強調,安眠藥物不是不能用,而是需要合理的使用,以及找出失眠的根本原因,並有意識地配合醫師做藥物調減,才是長久之道。
「醫師天職是維護生命」 醫學會指醫師涉死刑鑑定有違醫學倫理
憲法法庭20日判決死刑合憲,但若有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不得判處死刑,欠缺受刑能力的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者,也不能執行死刑。司法精神醫學會引述世界精神醫學會馬德里宣言、日內瓦宣言指出,任何情形之下,精神科醫師都不應執行受(死)刑能力之鑑定,如醫師的鑑定可能剝奪生命,將有違反醫學倫理的疑慮。司法精神醫學會理事李俊宏表示,此次大法官釋憲後,爭議之處在於執行死刑時的判斷。根據現行《刑事訴訟法》,被告被判處死刑後,處於心神喪失的狀況,就會停止執行死刑。李俊宏說,心神喪失的定義,舊有法規為「完全無知覺理會」,釋憲後將這個部分獨立拉出,成為「受死刑能力的判斷」,被告能不能理解死刑判決,這一塊由醫師鑑定,就會有爭議。醫師可以判斷精神障礙、心智缺陷,很多受刑人在矯正機關中,有需求也會轉介精神科醫師,但若直接涉及受死刑能力的判斷,就會出現道德上的兩難。「醫師的天職是維護生命」,李俊宏表示,若醫師的判斷可能剝奪他人生命,就會有違反醫學倫理的疑慮。司法精神醫學會理事長楊添圍也指出,世界精神醫學會於1996年馬德里宣言、2023年日內瓦宣言重申立場,在任何情形之下,精神科醫師都不應執行受(死)刑能力之鑑定。楊添圍解釋,不是精神疾病就可以免於一死,而是精神或心智障礙,不具足夠訴訟(就審)能力與責任能力者,才不應處以死刑。這在許多仍保留死刑的國家,也是可接受的通則。李俊宏指出,各國人權標準不一,不見得都會遵守宣言,一些國家為了避免醫師直接涉入死刑鑑定,會要求所有受刑人定期接受身心健康檢查,由執行單位根據過去紀錄做判斷。未來台灣的法律要如何因應,仍待討論。
思覺失調症自殺風險高 新研究!分析各年齡層危險因子
思覺失調症是慢性的精神疾病,患者平均壽命比一般人少約10-15年,且有約4.5%的病患會死於自殺。然而,隨著臨床醫療和社區復健體系的進步,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平均壽命也在逐步延長。為進行自殺防治,過去研究曾探討病患的自殺風險因子,但研究對象大多為全部或針對特定年齡層分析,但少對每個年齡層同時作分析。思覺失調症病患通常在發病後前幾年的自殺風險最高,因此最常見的研究是對青少年以及年輕成人病患的分析,而對於老年族群的研究則是相當少,並且不同年齡層所面臨的心理或生理亦可能不盡相同。臺北巿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利用全國健保研究資料庫及全國死亡檔之大數據資料,以世代追蹤和年齡分層的巢式個案對照研究,分析不同年齡層自殺的風險因子,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著名的北歐精神醫學期刊《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第一作者林月屏醫師表示,年輕的思覺失調症患者(特別是25歲以下)的自殺風險最高,而隨著年齡增長,風險有所降低。然而,老年患者的自殺率仍高於同齡一般人口。有關自殺的危險因子,所有年齡層在自殺死亡前三個月最常合併憂鬱症及睡眠障礙症,而54歲以下則易合併使用酒精或成癮性藥物。在生理疾病心臟病、肺炎和中度或重度腎病則在65歲以下會增加自殺風險。另外,失業是25歲到64歲思覺失調症患者自殺風險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訊作者郭千哲教授表示,對於思覺失調症病患的治療上,除了關注合併的精神疾病外,生理問題及就業狀態也是評估的一環。憂鬱情緒仍是自殺的重要因素,然而有些患者不容易表達自己的心情或是礙於症狀的干擾,在臨床上則必須仔細評估。在年齡上,老年思覺失調症者的自殺風險仍較一般族群高,需要予以注意。中年以前,酒精限制和毒品防治具重要性。而在適工作年齡的患者,若失業時則需有相關復健及心理調適的介入。總體而言,這項研究的結果對於思覺失調症族群的自殺防治,提供醫療機構和精神健康專業人員重要的實證資料,作為防治參考。可依不同年齡層思覺失調症患者,加以制定合適的治療措施,可以有效地減少自殺風險。
心靈枷鎖1/《精神衛生法》上路在即 扶養問責與無限期安置爭議未解
近年來公眾交通運輸上頻傳持刀傷人事件,而究其原因多數是行凶者有精神疾患或處於不穩定狀態,類似暴走的公共危險話題備受矚目。2022年修訂的《精神衛生法》即將在今年底上路,然而其中攸關新增「扶養義務」與延長「緊急安置」,被外界視為含歧視與浪費醫療資源之嫌,而政府強打著成立專責心衛中心聯結社區支持,也被質疑服務只做半套。本刊調查,2年前《精神衛生法》完成修法,歷經公告期即將在今12月14日正式施行,而民團和第一線從業人員仍有不少質疑。首先是新法明定「扶養義務」的排序,未盡義務者將面臨受罰,引發外界質疑徒增家屬負擔;其二是原本醫院五天的「緊急安置期」評估,將延長為14天由法院裁定安置期;其三是成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專責處置精神病友;最後則是規定病友出院後三天內要製作「專屬報告」,民團認為時間上緊迫,難免淪為「複製貼上」的公版產物。身為病患家屬的美鶴(化名)無奈地表示,台灣近9成精神病友都是由家屬照顧,而且《民法》在親權權利已有法條規範扶養排序,修法增列扶養問責,針對性太強,「這是對家屬貼上污名標籤」她說。另名精神病友姊姊則說,新法把緊急安置的天數拉長到 14 日,代表不管病人最終是否要長期留院,一住院就是兩個禮拜起跳,比起原本5天評估期費時更長,等於與醫療有效利用背道而馳。她呼籲有關單位,新法放寬勢在必行,現況要趕緊補足醫療量能。立法院2022年11月29日三讀通過《精神衛生法》修正草案,公告2年後2024年底將正式上路。圖為時任立委張育美(右起)、林為洲、蘇巧慧、吳玉琴、范雲與王婉諭等人在立院議場內手持標語合影。(圖/報系資料庫)對此,知名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憂心地說,現在工商社會以小家庭型態為主,親友之間的關係趨薄弱,但新修的《精神衛生法》有關扶養人卻依循《民法》上規定排序,表定最遠可及於女婿和媳婦等姻親,難怪被質疑的聲浪不小。「現實中不少兄弟姊妹間情誼存在嫌隙,關係已經夠脆弱了,怎麼可能仰賴媳婦或女婿這類姻親扶養?」他直言法律中這樣的規範實在強人所難,執行上有一定難度。楊聰財說,「緊急安置」時間也從5天延長至14天起算,並將決定權從醫院手中交給法院,可以預期這段時間將增加病人與家屬的焦慮和不安,且若初步評估需要加重藥劑或違背患者意願固定等緊急深度處理,而案子在法官還沒拍板處置前,醫師根本不敢進一步動作,一旦患者暴走,恐怕很難避免遺憾發生;遑論評估不需安置的人,延長評估時限更造成其身心折磨,也浪費醫療資源。一名社工便向本刊直言,日前自己處理過一名老翁,縱使幾名專業醫師觀察,皆評估屬於移動變慢、失去平衡的巴金森氏症的中期,同住的次子卻堅持住院「緊急安置」,直到5天評估期走完,才側面了解是二代爭產,次子一家在老翁住院期過戶不少不動產,老翁淪斂財標的,「緊急安置」更莫名成了不肖人士幫兇,未來延長為14天起跳,「不知道還會發生什麼怪事」。衛福部規劃2026年「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設置達71處,能替在生活上遇到情緒與精神疾病照護問題的民眾,提供有效援助。圖為台南市鹽水區2022年底,率先成立全市首座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圖/台南市政府提供)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理事長楊添圍也憂心,法律修正對於精神疾病患判定程序正義要求越加嚴格,形成精神醫療工作迫害了病人權利的氛圍,與立法意旨實在搭不上。此外,在要求權益保障還得兼顧時效之餘,唯一解方只有更多人力物力投入,但現有精神醫療人力與資源的限制,根本不容樂觀。對於諸多質疑,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官員強調,現行常有家屬把病人丟在醫院不理,只好從反面入法來提醒扶養者善盡扶養義務,若有正當理由,扶養義務人可以進一步向政府與社福單位求助,輔導仍優先於問責;至於社區心衛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個案管理」,例如精神疾病合併性侵、家暴等牽涉甚廣的議題,才由心衛社工負責,未來也會訂定其中「心理師」、「個案管理師」、「衛教師」與「巡迴醫師」的工作分配指引;有關3天內須完成出院準備報告,是目前各醫院的共識,屬合理要求,暫無調整計畫。
出國藥小心2/感冒藥竟含違禁成分?! 日本青少年成癮人數增6倍
今年暑假前往日本藥妝店掃貨的台灣旅客發現,最近熱門的感冒藥大正百保能感冒黃金a微粒藥粉、新露露黃金A-DX配方綜合等,每人限購一件或有藥師宣讀購買注意事項才能購買,CTWANT記者採訪發現,這類感冒藥因含有鴉片類藥物,近日遭日本政府限售。「這類藥物在台灣歸類為管制藥。」藥師提醒,民眾若當成家庭常備藥,容易過量會有成癮的風險。許多人赴日到藥妝店採購,都會發現最近熱門的感冒藥都只能限購一件,或是必須要請藥師宣讀購買注意事項才能購買,若在沒藥師值班的時候,甚至會停止販賣,而這與近年日本年輕人濫用感冒藥有關。根據日本國立神經病學暨精神醫學研究中心研究,濫用非處方感冒藥逐年惡化,成癮案例2012~2020年激增6倍。日本衛生部調查發現,成癮患者平均年齡26歲,約1/3為中學生或大學生,年齡最小僅 12 歲,女性占比高達 79.5%。因此日本政府今年初起也進一步採取限量、檢查證件的方式加以預防。日本青少年近年濫用非處方感冒藥,主要是因為其中的二氫可待因(dihydrocodeine)具有成癮性。(圖/報系資料照)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台北予志藥局執業藥師王明媛表示,這些感冒藥中都含有二氫可待因(dihydrocodeine)。「這屬於鴉片類藥物,在醫學上高劑量止痛、低劑量止咳,它可以藉由中樞神經的管道,命令支氣管平滑肌不要做出咳嗽反應,如果使用過量,會有抑制呼吸的風險,而肝臟代謝後會產生嗎啡,所以會產生興奮感,因此也有成癮風險。」非常受台灣人喜愛的大正百保能感冒黃金a微粒藥粉、新露露黃金A-DX配方綜合感冒藥,就含有二氫可待因。王明媛說,日本和台灣國情不同,二氫可待因在台灣歸類為二~四級管制藥及非管制藥品,是很少見使用的成分,但在日本卻非常普遍。「如果遵守藥物仿單服用,都是安全的,但關鍵就是台灣民眾大多不會詳看說明書。」例如大正百保能感冒黃金a微粒藥粉禁止12歲以下孩童服用,若家長把此藥當成「家庭常備藥」,孩子生病了就拿給他們吃一顆,感覺沒效果了又再吃一顆,一不小心過量就會有風險。」王明媛說,日本藥真的沒有比較厲害,相較之下,她認為台灣藥品大多成分單純,比較安全,如果真的要買日本藥品,一定要看清楚說明。
政府擴大免費心理諮商!15至45歲「每人3次」 8/1上路
繼去年廣受各界支持迴響的「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衛福部擴大延伸,推出「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將於8月1日正式上路。根據「台灣民眾常見精神疾患盛行率之變遷」研究顯示,國人常見精神疾患包括憂鬱、焦慮等,以30-45歲人口群盛行率最高,近十年(民國99-109年)的統計盛行率更高達25-27%,也就是每4人中即有一人有心理困擾。根據健保署統計,青壯世代的精神醫療使用亦有增加趨勢,105-111年15-45歲精神科就醫率從7.4%增加到9.5%,成長率達27%。去年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後,使用十分踴躍、亦顯示民眾確有其需求,因此今年擴大此方案適用年齡至15-45歲,以符合青壯世代的心理健康需求。青壯族群憂鬱症逐年升高,「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指出,精神醫療就醫比例在30-45歲民眾自105至111年成長11.7%,然而就醫民眾中,男性就醫人數卻呈下降趨勢,暗藏男兒有淚不輕「談」的心理健康威脅。此外,31-45歲青壯世代也正步入「三明治族群」,研究指出「經濟負擔」、「角色衝突與緊張」及「工作狀態」等,常為三明治族群心理耗損的來源。因此青壯世代的三明治族群約525萬人,其心理健康,亟須社會關注。衛福部表示,今年8月1日起,擴大補助3億3600萬,提供15歲到45歲有心理諮商需求的青壯世代,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心理健康司陳亮妤司長指出,擴大延伸心理支持方案有三大重點,包括「鼓勵求助、面對問題」、「個人能力、正向成長」、「風險轉介、及早就醫」。為了讓服務更便利及時,心理健康司建置「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地圖索引」,優化網路資訊平台,民眾上網即可查詢附近合作機構,以及預約名額狀況。心理健康司也積極提升簽約機構量能,今年可望增至近500家,單一院所由每週服務8人次,上升至12人次。
每個人都是精神官能症! 他從醫學分類到人性理解發現精神健康的光譜
「每個人都是精神官能症」的體悟,最大影響是正視自己作為人的一般性,並且以對稱的態度審視患者與我自己,因為「此亦人子也」。若說精神病通常指患者出現脫離現實的症狀,如妄想或幻覺;那精神官能症則多指情緒、思考等方面的困擾,症狀相對較輕。精神醫學分類 系統不斷演變在台灣的精神醫學領域,醫生們主要使用兩大疾病分類系統:美國精神醫學會的DSM系統和世界衛生組織的ICD系統。這些分類系統就像是精神疾病世界的地圖,幫助醫生們在複雜的症狀中找到方向。對於精神科住院醫師來說,了解這些分類系統及其演變過程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有助於理解各式病例,也能看到精神醫學思維的變遷。隨著時間推移,診斷系統也在不斷更新,例如:曾經常見的「精神官能性憂鬱症」診斷,如今已被「輕鬱症」或「憂鬱型人格疾患」等新術語所取代,反映精神醫學從關注病因猜測,轉向更注重症狀表現和疾病發展過程的趨勢。從臨床疾病實踐 到人性程度洞察在精神科醫院工作期間,特別是在開放式病房的經歷,對精神疾病有新認識。所謂的精神官能症患者與普通人之間,差異更多是程度上的,而非本質上的。此種認識讓人對「每個人都是精神官能症」這觀點有深刻體會,並非將所有人都視為患者,而是提醒「精神官能症」的概念可以幫助理解所有人的情感、行為和社會生活。讓我們意識到人性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和困擾,只是在某些人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或嚴重。這種理解對於治療方法和態度有重要影響,提醒治療不僅是診斷和開藥,更重要的是理解、陪伴和分享。正如古代詩人陶淵明所說的「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應該以平等、理解的態度對待每個人。重新思考人性 不同的人性觀點用類別方式將人劃分分為正常和異常,或用光譜概念將人性視為連續體,每個人都在這個光譜的某個位置上。這兩種看法反映不同的人性觀,也影響著理解和對待精神健康問題。總的來說,理解精神疾病分類系統的演變,認識到精神健康問題的普遍性,能夠幫助更開放同理的態度面對精神健康議題。無論是作為醫生還是普通人,都應該努力破除對精神疾病的偏見,創造更包容理解的社會環境。在這個過程中,幫助正在經歷精神健康問題者,也能夠深入理解自己和身邊的人;透過全面理解和包容,共同建立健康和諧的社會。本文出處:《每個人都是精神官能症:一位精神科醫師的成長筆記》,遠流出版社
「護國神醫」涉詐領健保費 林聖章二審逆轉無罪
被譽為「護國神醫」的高雄幸福診所負責人林聖章,被控2014至2016年,讓未領有醫師執照的陳姓護理師幫忙看診與開藥,詐領2萬8409元健保費。一審林、陳被依違反《醫師法》非法執行醫療業務罪分別判刑10月、7月,全案上訴二審後,28日均改判無罪。林聖章感謝司法還他清白,他提及,今年4月就已當選巴黎奧運國家隊隊醫,但他遲遲不敢對外說,就是希望能獲得清白,才有資格跟國家隊一起努力。林聖章多次擔任亞運、世大運及奧運中華代表隊隊醫,照料過戴資穎、郭婞淳等名將,郭婞淳臉書中多次提及林聖章,於東京奧運奪金後,更到診所送上感謝,林也被譽為「護國神醫」。林聖章年前遭控指示診所陳姓護理師幫忙看診與開藥,由陳在電子病歷記載病患姓名、就醫日期、疾病名稱及開立藥物品名等資料,同時虛偽記載病患經由合格醫師看診的結果,再由他指示不知情診所人員依據此電子病歷資料製表,按月以電子申報方式向健保署申報醫療費用,共領得2萬8409元。一審橋頭地院傳喚7名證人調查,有證人指稱回診時都是給女醫師在診間看診,沒有其他醫師在場,也沒有碰到林聖章,合議庭認定已違反醫師的非法執行醫療業務罪,將林、陳各判10月與7月徒刑。2人不服判決,上訴二審高雄高分院,合議庭認為證人作證時距案發已8、9年,且林受正規醫學教育並執業多年,收入頗豐,診所另雇多名醫師,不缺人力,受雇醫師薪酬按診次,而非看診人數計算,沒有移出病患減省薪資成本的「微誘因」,也沒有讓林不顧聲譽、鋌而走險,由護理師為病患看診、治病的動機,28日撤銷一審有罪判決,改判2人無罪。可上訴。林聖章獲悉判決結果後情緒激動表示,感謝二審法官和審判長願意花時間調查,10年冤案終於還他清白,也感謝這段時間醫界、法律界及體育界長官都給他力量,包含奧運金牌教練和郭婞淳等人都力挺他。
不定時炸彈1/強力膠怪男下體頂女持刀閒晃 「無自傷傷人」衛生局沒法度
中捷濺血案引發大眾對於精神病患的關注,這樣的不定時炸彈卻不只一顆,彰化縣61歲、中度肢障的黃姓男子有放火燒屋和砍母親前科,家人紛紛搬離,黃男少了約束越發肆無忌憚,時常當街吸強力膠,意識不清拿著鐮刀在幼兒園附近閒晃、在超商用下體頂女顧客猥褻,對門女鄰居更曾被其推下田中,連女學生的早餐錢也搶,附近住戶多次通報衛生局都無法讓他強制就醫。「我們這邊其實是很單純的,如果沒有他,晚上大家睡覺都不用關門。」住在黃男家正對面的家具店老闆黃雍筆說,和美鎮民風淳厚質樸,鄰居間多半相處融洽,可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卻被有如不定時炸彈的黃男打破了這份寧靜。本刊調查,黃男家境優渥,其兄嫂為國中老師,姊姊和弟弟也都在公家機關服務,而他自幼在和美鎮生活,長大後不務正業,父母手足多次勸導,他卻越走越偏。「以前曾經砍過他媽媽,那時候砍了十幾刀,之後就沒人敢跟他住了。」黃雍筆回憶,黃男在30多年前曾揮刀砍母,緊急送醫後才勉強保命,黃母出院後連夜搬家,黃男還曾放火燒房子,而他也因砍母燒屋而被判刑,之後又重回和美鎮。黃姓男子時常闖入家對面的家具行,讓老闆娘恐懼不已,多次喝退他卻反遭懷恨在心。(圖/記者黃威彬攝)黃男的親人手足都對他避之唯恐不及,留下一間在其名下的平房後搬離,黃男少了親人的約束便越發肆無忌憚,成日拿著裝有強力膠的塑膠袋四處吸食,行為更是脫序。「他會拿著鐮刀或剪刀在路邊晃來晃去,有一次還脫光光拿鐮刀指揮交通。」連幼兒園外都多次見其身影,周邊警員早已對他「抓到變熟人」,但他入監幾月後便被釋放,也讓鄰里間陷入反覆無盡的夢魘中。據了解,黃男沒有穩定工作,曾短暫在鄰居介紹下去洗車,但做了幾天仍擋不住強力膠誘惑繼續吸食,其兄弟則定期來送米麵食物供其果腹,但卻掛在門上就走,並不會與黃男接觸。無業的黃男時常向民眾借菸或到派出所借錢吃飯,警方起初心有不忍,會給予50、100元不等金額讓他自行買餐點,後來發現他都將錢拿去買強力膠後便改為給予便當,以確保他不會飢餓度日。黃雍筆提到,每次黃男入監服刑,周邊住戶就彷彿「放假」,附近的孩子可以自由玩耍嬉戲,出入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但每當他回來,當地就宛如被低氣壓壟罩,妻子也不敢讓14歲的女兒獨自從家具行走回50公尺外的家,而妻子也是黃男的受害者之一。 黃男為了報復家具行老闆娘,竟將她推下1公尺高的田中,導致老闆娘身上多處挫傷。(圖/讀者提供)「可能是因為我會兇他,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他架我拐子,我就跌進田裡。」黃雍筆妻子說,黃男曾多次趁老闆不在闖入店內,而平時店裡只有她和另名女員工,為了保護同事,她多次大聲喝斥黃男離開,黃男因此懷恨在心,於2022年7月時報復反擊。根據彰化地院的刑事判決,黃男在當年7月5日在超商故意以下體頂女顧客臀部,7月7日見黃妻獨自走在路上,刻意攻擊導致黃妻跌入田裡,導致被害人左膝、左腳踝和背部挫傷;隔日黃男又到家具行門口脫下褲子,在老闆娘面前把玩生殖器,而3罪併罰最終也只讓黃男被判10月有期徒刑。縣議員賴清美說,黃男曾有多次竊盜、傷害、性騷擾和違反社維法前科,但多次通報衛生局,衛生局則稱「要自傷、傷人」才能強制就醫,且強制就醫也有期限,附近民眾整日活在擔憂和恐懼中,「真的要出人命才會處理嗎」,希望相關單位能有強勢作為,別等真有悲劇發生再來後悔。本刊調查,強制就醫期限通常是60天,期滿後由專科醫生評估是否有延長必要,延長也以60天為限,而病人如病情改善,無繼續強制住院必要,精神醫療機構應即為其辦理出院,因此強制就醫只能暫時隔離,無法讓他不回社區。彰化警方表示,黃姓男子為衛生局列管個案,因吸食強力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逮捕後移送往往是罰款處罰,得靠醫療資源和藥物介入讓其精神狀態得到改善,當地的嘉犁派出所會加強巡邏、時時關注,盡力守護民眾安全。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在議會質詢坦承,如黃男有自傷傷人之虞,可將他強制就醫,但強制就醫有時間限制,後續得靠社區輔導和關心,進一步研議相關方案,而記者於6日和7日致電彰化衛生局,詢問黃男的脫序行為的應對方式,彰化縣衛生局表示,依據精神衛生法,任何人不得以公開之言論歧視病人、或不當影射他人罹患精神疾病,故不便針對此案例做出說明。
忘記工作大小事、不認得親人!上班族「中年失智」 醫曝5常見症狀
一位55歲上班族原本事業穩定、擁有美滿家庭,某天突然想不起工作上的大小事,也不記得如何返回公司,最後甚至連親人也認不得,就醫後被診斷為失智症。失智非老年人專利 常見認知功能障礙有這些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醫師王文隆表示,一般人或許很難相信,居然這麼年輕就罹患失智症;但在真實世界中,這可能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故事失智症並不是普通老化或單純記性變差,而是認知功能出現障礙,且此症候群類型相當多,常見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根據衛福部失智症診療手冊定義,失智症為一種由腦部神經疾病、身體系統性疾病、藥物或成癮物質使用等因素,所引起的持續性認知功能下降之疾病。而患者出現的認知功能障礙包括:記憶與學習功能、注意力、語言功能、知覺-空間-動作整合功能、推理-計算-組織-規劃等執行功能、社交認知功能等。5大常見症狀 嚴重恐致失能「簡單來說,失智症就是大腦認知功能衰退的疾病總稱。」王文隆解釋,失智症會導致患者的記憶、性格及日常生活出現障礙,且不同的失智症,也會對應不同的早期症狀及認知障礙。他進一步針對各種不同的失智症,梳理出5種常見的障礙面向:記憶障礙:失智症會導致短期記憶受損,無法記得剛發生的事,因而會說重複的話,也無法學習新事物。這是失智症早期症狀之一,患者雖會遺忘重大或近期的事件,尚能透過提示回想起來,但若持續惡化便可能永久遺忘。語言障礙:部分失智症患者在早期會出現語言/溝通能力減弱的情形,且無法說出物品的名稱(或是以代名詞稱呼)、漸減少語言表達,甚至因理解力下降而被家人誤以為重聽。這同樣屬於早期症狀,但不見得會發生在每個失智症患者身上。視空間障礙:患者可能出現視覺、幻覺及空間障礙等相關症狀,像是無法辨識熟悉的人,或認不得常用物品,甚至可能產生對生活環境感到陌生、無法獨自回家、時常迷路等問題。推理與判斷障礙:患者無法解決生活中的突發狀況、無法理解潛在危險、無法自行規劃或做決策,故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顯得猶豫不決。性格改變與精神症狀、行為障礙:患者出現很大的性格改變,變得被動、個性退縮、出現自語/幻覺妄想或不恰當的行為,例如:在公共場合脫衣服、觸摸他人等。及早察覺早期治療 避免進一步惡化王文隆指出,由於失智症在臨床上的起因很多,務必及早做正確的診斷與治療,才能避免誤診或惡化,進而導致不可逆的失能。尤其患者此時身體及大腦機能退化,用藥風險極高,稍有不慎易釀成嚴重後果。因此,若發現家中長輩有疑似失智的情形,都應前往精神醫學相關科室進行評估,及早了解年老者的身心治療需求、完整安全照顧與積極保養等資訊,避免進一步退化,迎向健康快樂的每一天。
殺人未遂逃脫犯上手銬腳鐐送高雄 將進「全台唯一專責司法精神病房」
殺人未遂犯簡郁紘19日在基隆脫逃,並在雙北逃竄,最終於22日晚間在新莊落網,而他於23日上午先後移送基隆地檢署和台北地檢署,檢方訊問完後,決議將他送往全台唯一專責司法精神病房的高雄凱旋醫院,而他也在上手銬腳鐐的情況下被戒護送醫。據悉,簡患有思覺失調,並於2023年1月23日晚間尾隨一名民眾,並趁對方不注意時,持玻璃酒瓶重擊對方頭部,被法院依殺人未遂判刑3年,並在執行刑罰前先進行5年監護,全案定讞,交由台北地檢署執行,2024年3月安排到基隆某精神醫院監護。但他自認不是精神病患,又無法接受醫院環境,於5月19日逃脫,搭乘首都客運1579往北部前進,事後至南京東路、三民路口下車,沿路步行,於下午5時左右抵達台北車站,期間在雙北逃竄,最終於22日晚間在新莊落網,交由基隆市警察局帶回。簡男23日上午先依脫逃罪,被押往基隆地檢署歸案,結束後則再因殺人未遂罪被送往台北地檢署,檢方訊問完後,決議將他送往高雄凱旋醫院,住進專責司法精神病房。據了解,司法精神病房設有門禁,以AI感應個案行為,與一般病房完全分開,簡則在上手銬和腳鐐下,被大批警力戒護送往凱旋醫院,將接受較高強度戒護的監護處分。
殺人未遂犯3度換裝仍遭逮 鷹眼神探曝秘訣:他怎麼變都沒用
基隆某醫院監護患者、39歲殺人未遂犯簡郁紘19日在基隆脫逃,並在雙北逃竄,而他期間3度變裝,最終仍於22日晚間在新莊落網,「鷹眼神探」石春吉變表示,專案小組成員早已將他的身影刻進腦海裡,且衣服會變,人的走路模式部會改變,因此「變裝、戴帽子、眼鏡、口罩,對我們來講他不是我們偵辦上的難度。」據悉,簡患有思覺失調,並於2023年1月23日晚間尾隨一名民眾,並趁對方不注意時,持玻璃酒瓶重擊對方頭部,被法院依殺人未遂判刑3年,並在執行刑罰前先進行5年監護,全案定讞,交由台北地檢署執行,2024年3月安排到基隆某精神醫院監護。但他自認不是精神病患,又無法接受醫院環境,於5月19日逃脫期間在雙北逃竄,還三度變裝試圖躲避警方查緝,最終於22日晚間在新莊落網,交由基隆市警察局帶回。新北市警察局出動鷹眼隊調查此案,果然在22日下午後,當日晚間就落網,石春吉提到,專案小組成員為了此案不眠不休,甚至連水都捨不得喝,晚餐也不敢吃,這才能完美完成任務。至於犯人連連變裝,石春吉則表示此為徒勞之舉,他提到,專案小組人員早已將其身影烙印在心中,即使他「變裝、戴帽子、眼鏡、口罩,對我們來講他不是我們偵辦上的難度」石春吉表示,調閱監視器的核心價是「放感情」,也就是認真面對每個畫面給他們的訊息,在監視器中,換件衣服就像換個人,但專案小組能在短時間內讓犯人變成「自己認識的人」,就算戴口罩和安全帽都能一眼認出,將畫面內化,這才能避免專案小組走冤枉路。
從醫院逃脫流竄4日落網 殺人未遂犯被問「會良心不安嗎」反應曝光
基隆某醫院監護患者、39歲殺人未遂犯簡郁紘19日在基隆脫逃,並在雙北逃竄,最終於22日晚間在新莊落網,並於23日上午遭移送基隆地檢署,面對大批媒體詢問他「會良心不安嗎」或「是否有共犯藏匿」,簡則始終保持沉默,確切案情則仍須釐清。據悉,簡患有思覺失調,並於2023年1月23日晚間尾隨一名民眾,並趁對方不注意時,持玻璃酒瓶重擊對方頭部,被法院依殺人未遂判刑3年,並在執行刑罰前先進行5年監護,全案定讞,交由台北地檢署執行,2024年3月安排到基隆某精神醫院監護。但他自認不是精神病患,又無法接受醫院環境,於5月19日逃脫,搭乘首都客運1579往北部前進,事後至南京東路、三民路口下車,沿路步行,於下午5時左右抵達台北車站,期間在雙北逃竄,最終於22日晚間在新莊落網,交由基隆市警察局帶回。簡男23日上午先依脫逃罪,被押往基隆地檢署歸案,結束後則再因殺人未遂罪被送往台北地檢署,面對大批媒體詢問他是否「良心不安」,在此過程中又是否有共犯窩藏,簡則全程不發一噢,確切案情則仍須釐清。
賊星該敗!殺人未遂逃脫犯赴地藏庵求「不被抓」 連被神明拒絕2日後落網
基隆某醫院監護患者、39歲殺人未遂犯簡郁紘19日在基隆脫逃,並於22日晚間在新莊落網,而他20日中午還在到新莊地藏庵擲筊求平安,最終連續遭神明拒絕,果然在2日後落網,確切案情仍須釐清。據悉,簡患有思覺失調,並於1月23日晚間尾隨一名民眾,並趁對方不注意時,持玻璃酒瓶重擊對方頭部,被法院依殺人未遂判刑3年,並在執行刑罰前先進行5年監護,全案定讞,交由台北地檢署執行,3月安排到基隆某精神醫院監護。而他在19日逃脫,搭乘首都客運1579往北部前進,事後至南京東路、三民路口下車,沿路步行,於下午5時左右抵達台北車站,期間在雙北逃竄,最終於22日晚間在新莊落網。警方調查,簡男20日中午還曾到新莊地藏庵擲筊,祈求能一路平安「不被抓」,數次詢問都遭神明拒絕,最終果然在新莊落網,確切案情嘖仍須釐清。
殺人未遂犯逃4天「工作2天還沒領薪」就被逮 他學桂林仔地藏庵擲筊被打臉
39歲男子簡郁紘涉犯殺人未遂罪嫌,他在基隆某醫院執行監護卻在19日上午脫逃,搭乘客運跑到北市,曾在台北車站附近、龍山寺、西門町等熱鬧區域現身,22日在新莊被逮,結束4天逃亡。據悉,簡男不希望被抓,曾在新莊地藏庵擲筊,卻連1個允杯也沒有,身無分文的他,在台北市找臨時工賺錢卻失敗,才化名「簡信宏」逃到新北市打工,最後卻連薪水都還沒領到就被逮。簡姓逃脫犯20日中午到新莊地藏庵「求平安」,遭神明數度拒絕,果然於2日後在新莊落網。(圖/翻攝畫面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簡男這兩天都在新莊、林口一帶打零工,居住的公寓也是公司宿舍,新北警方接獲情資後,隨即調閱監視器畫面追查,並派員前往現場埋伏,22日傍晚他外出倒垃圾時被埋伏警力當場逮人;由於簡男用假名應徵工作,因此老闆並不知情,簡男已經工作2天,每天薪資為1400元,但他還沒有領到錢就被逮。除此之外,不希望被抓的簡男還學《周處除三害》的陳貴林,前往新莊地藏庵擲筊,卻連1個允杯也沒有,讓他感到相當失落。據了解,簡郁紘罹患精神疾病,去年1月隨機攻擊女子,險些造成對方喪命,法官依犯殺人未遂罪判他3年徒刑;法官判執行前監護5年,簡男被安排至基隆市某醫院治療;簡男原本在某精神醫院監護,19日上午他在放風時逃跑。根據警方公布監視器畫面顯示,簡男一頭短髮、戴著眼鏡及口罩,穿著白色圓領衫上衣、黑色長褲,外面還套上1件長袖方格紋襯衫,前天上午從醫院脫逃,簡男從基金一路步行至安一路,沿成功二路到愛四路,中午則在信一路、田寮河一帶出沒,還在西定路某超商竊取2瓶飲料,隨後搭乘公車到正濱漁港附近下車,19日下午搭乘首都客運到北市松山區,並在南京東路及三民路口下車。簡郁紘接著再搭車到台北車站下車,改以徒步方式移動,走了足足18個小時,他直接走到西門町,然後不斷來回繞行,中間一度前往艋舺公園,20日凌晨2時回到西門町,並在徒步區聽街頭藝人唱歌,經短暫休息2小時後,他又在西門町來回閒晃,上午11時走到捷運龍山寺站,並花錢搭車前往新埔站;簡男步出捷運站後,隨即搭乘公車離開,往新莊區方向移動。警方追查發現,簡郁紘身上應該沒有太多錢,因此無法找地方住宿或買食物,沿路也曾找臨時工想賺錢,但未被僱用,對此也引起警方高度警戒,擔心嫌犯會因缺錢而興起搶劫的念頭。據悉,簡男在新莊、林口做工地粗工21、22日2天,並住在雙鳳路宿舍,22日晚間7時30分外出倒垃圾時,被埋伏警力抓到,想必他也未料到逃到新北市打工,最後卻連薪水都還沒領到就被逮。
殺人未遂逃脫犯新莊落網 他曝逃亡原因:我精神沒問題
基隆某醫院監護患者、39歲殺人未遂犯簡郁紘19日在基隆脫逃,並於22日晚間在新莊落網,他期間3度變裝,而他聲稱自己精神沒問題,因受不了精神病院環境才選擇逃脫,確切案情仍須釐清。據悉,簡患有思覺失調,並於1月23日晚間尾隨一名民眾,並趁對方不注意時,持玻璃酒瓶重擊對方頭部,被法院依殺人未遂判刑3年,並在執行刑罰前先進行5年監護,全案定讞,交由台北地檢署執行,今年3月安排到基隆某精神醫院監護。而他在19日逃脫,搭乘首都客運1579往北部前進,事後至南京東路、三民路口下車,沿路步行,於下午5時左右抵達台北車站,期間在雙北逃竄,最終於22日晚間在新莊落網。簡男宣稱,他因案要被關5年,加上強制治療要3年,一共要失去自由8年,他自認不是精神有問題的人,因受不了精神病院的環境,所以才選擇逃脫,目前已交由基隆市警察局帶回,確切案情則仍須釐清。
簡郁紘逃亡4天「疑身無分文」打臨時工被認出就逮 他3度變裝交由基隆市警方帶回
39歲殺人未遂犯簡郁紘19日從基隆醫院逃脫,搭客運、捷運逃亡整整4天,足跡遍及北北基,22日晚間在新莊落網,據了解,簡男疑似身上沒錢想找臨時工沒成,隨後潛往新北市,而簡男一連4天逃亡,每次被捕捉到的外表都有些許出入,其中一天還穿上長袖方格紋襯衫,但落網時卻是穿著藍T恤,面容相當憔悴。根據《自由時報》報導,警方初步偵訊,簡嫌疑似在新北市新莊某大樓擔任臨時工,有民眾暗中通報新北市警方而被緝捕到案,警方研判,簡嫌身上應該未帶太多錢,僅能用來搭乘車輛,以致無法住宿或購買食物,所以才想打臨時工。這一點也讓警方高度緊張,唯恐個性暴躁的簡嫌會起搶劫的念頭。另外,簡嫌家人是住在林口地區,但他為何在新埔站下車,也讓警方懷疑,簡嫌是前往尋找新埔地區的同夥救濟,北市警方於是通報新北市刑大共同追緝。據悉,患有思覺失調的簡郁紘,今年1月23日晚間尾隨一名民眾,並趁對方不注意時,持玻璃酒瓶重擊對方頭部,被法院依殺人未遂判刑3年,並在執行刑罰前先進行5年監護,全案定讞,交由台北地檢署執行,今年3月安排到基隆某精神醫院監護。不料,簡男19日上午於醫院趁隙脫逃,院方緊急報警,警方也隨即追捕。簡男逃逸後先搭客運抵達台北,在南京、三民路的站牌下車。徒步沿市民大道走到台北車站,並躲藏在地下街內,台北市警局21日接獲基隆市通報,隨即指派科技戰情中心鷹眼小組、各分局及刑大配合基隆市刑大及刑事局等單位查緝。警方隨後查出簡嫌昔日在萬華區一帶活動,懷疑對方藏匿在自己最熟悉的區域,於是加強巡邏查緝,根據街頭監視器追蹤,發現簡郁紘19日晚間曾在西門徒步區悠閒的聽街頭藝人唱歌,隨後躲在成都路某大樓的樓梯間睡覺;20日凌晨4點左右到龍山寺周邊想找臨時工打工,但未受雇用,於是又搭捷運轉往新北市板橋新埔站下車,所幸經過4天追查,22日晚間總算在新莊逮到人,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目前將簡姓人犯帶至新莊分局偵訊中,而簡男預計晚間9點將交由基隆市警方帶回。
中捷隨機砍人案犯嫌疑精神狀況不佳 資深法官:犯後不收監才是問題
中捷21日傳出隨機砍人案,犯案者疑精神狀況不佳,案由警方調查中。彰化基督教醫院司法精神醫學防治中心主任王俸鋼指出,從《精神衛生法》的角度,該案不會直接說與精神疾病有關,還需進一步調查。資深法官則認為,《精神衛生法》修正後可以如實執行是好事,但「問題是在後續的整個資源是否足夠」,端看政府願不願意補足。王俸鋼說,精神狀況不佳者本身主動造成暴力的風險跟一般人沒有兩樣,雖因大腦功能變差,易出現讓一般人看起來失序的行為,但真正要做的是關心、勸導,去了解形成失序行為的背後原因。以《精神衛生法》機制來說,若看到疑似精神狀況不佳者,第一步是呼叫警方,再請衛生單位專業人員到場,民眾不要太積極干涉,才能保護自己及幫忙對方。新政府剛上任,王俸鋼說,《精神衛生法》很強調社區支持,背後需要很龐大的人力跟物力,必須在每個社區布建心理衛生的關懷據點,社區裡有這種據點,會讓當事人覺得比去醫院就醫更親切、可近。一位從業30餘年的資深法官說,從她第一天當法官就發現精神病患犯案的問題,「這類刑事案件很困擾,加害人、家人無法控制;醫療機構也不一定願意收;送看守所就是怕他傷害別人。但他進入看守所是有問題,司法端不願意把精神病人收押,法院夾在中間非常為難」。該資深法官點出,重點是在前端與後續的資源是否足夠,「第一線人員是否充足?被告開庭的安全?精神病房是否足夠?判決確定後監所收不收人?都是問題。」她就曾在花蓮服務時,遇過患有精神疾病的被告因販毒被判重刑,卻因監所不願收容,結果一直在外持續犯罪,這些都是非常難解決的問題,只能靠政府補足資源來改善。
拿酒瓶尾隨女子毆打遭判精神醫院監護 殺人未遂犯「放風時逃脫」檢方急發通緝
罹患有思覺失調症39歲男子簡郁紘,因先前犯下殺人未遂案,最後遭法院判處3年有期徒刑,並施以監護5年。但目前有消息指出,簡郁紘被安排至基隆某精神病院實行監護時,19日上午趁著放風之際逃脫。目前檢方已經發布簡郁紘的照片,同時核發拘票並發布通緝。據了解,簡郁紘因於2023年1月23日當天,在台北市手持玻璃酒瓶尾隨、攻擊一名女子,最後導致女子頭部、頸部受傷,女子也急忙跑向路旁求救,而在路人出面制止後,簡郁紘才停止攻擊。但此舉也差點造成女子命喪黃泉。而在審理期間,台北地院認為,簡郁紘明顯涉犯殺人未遂,但由於其罹患有思覺失調症,同時也缺乏病識感,過往均未接受完整的精神治療,所以才導致產生幻聽、攻擊路人的行為。因此最終台北地院判處簡郁紘3年有期徒刑,同時並施以監護5年。後續簡郁紘依規定被交付給基隆某精神病院進行監護,但於19日下午2點30分,該院向基隆市警察局通報,表示簡郁紘疑似於19日上午放風時期逃脫。基隆警察局獲報後,隨即通報台北地檢署,檢警也同步聯繫簡郁紘的母親,經詢問後,確認簡郁紘並未返回新北市的住家。而也因為如此,目前主任檢察官已經開出拘票並發布通緝,根據刑事局官網的「重要緊急查緝專案」資料顯示,簡郁紘身上無財物、未使用手機,病況為思覺失調症(幻聽)、簡男著白色上衣、黑色長褲、外穿長袖方格紋襯衫。通緝文中同時也提醒「簡嫌具有精神病例及有攻擊性,所犯罪行為殺人未遂,查緝時請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