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電廠
」 核廢水 日本 福島 核電廠 謝長廷日福島5縣市食品將全面開放 專家:符合3條件「基本沒問題」
日本福島自2011年3月11日發生大地震引發核電廠事故後,我國便開始禁止福島食品進口台灣。後續雖然有逐年開放,但每每總是引起外界關注。而衛福部食藥署於23日預告,表示將全面開放福島5縣市食品進口。對此,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生物化學暨細胞分子生物學科教授麥富德表示,如福島食品進口時能符合3項條件的話,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根據衛福部食藥署公告指出,我國已於2022年開放大部分福島5縣的食品進口,但仍有少部分食品列在禁止進口的名單上。在優先考量確保食安的前提下,以科學證據、國際標準為依據,參考世界先進國家管理方式後,決定全面開放福島5縣的食品進口。但公告中也提到,凡福島5縣的食品進口時須符合三項條件,分別為「維持禁止日本國內限制流通產品品項輸臺」、「維持福島5縣之所有產品輸入時,須檢附雙證(產地證明及輻射檢測證明),並於邊境逐批檢驗」與「維持自日本所有輸入產品,均須檢附產地證明」。衛福部也在公告中表示,自2022年2月21日起至2024年6月30日止,福島5縣開放品項均採雙證管理,並逐批輻射檢驗共12,724批;非福島五縣採雙證管理之產品輻射檢驗共1,517批,均符合我國標準;統計從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福島核電廠事件後,13多年來我國在邊境檢驗輻射23.5萬餘批,檢測結果均符合我國標準及日本標準,不合格率為0。公告中也提到,國際上原有53個國家(地區)對日本食品採取管制措施,目前已有49個國家(地區)完全解除管制措施,僅剩4個國家(台灣、中國、韓國、俄羅斯)對風險產品停止輸入或要求提供輻射或(及)產地證明。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指出,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麥富德受訪時表示,面對福島5縣的進口食品,他認為只要有產地證明、輻射檢測證明,同時每批次進行檢驗,基本上不會有問題。至於檢測量能部份,如果進口量不大,遺漏檢測的風險也相對較低。但麥富德強調,雙證管理和逐批檢驗一定要徹底執行,因為輻射對人體的主要危害在於致癌性和對免疫系統的損害。麥富德進一步指出,從2011年事發至今,時間尚未達到銫-137半衰期的一半。因此,在實施管理制度上,麥富德認為除了上述措施外,政府還應定期公布檢測結果,以確保公眾知情權和安全保障。
日50歲男性員工在福島核電廠「測量輻射量」 1小時後被發現倒地身亡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14日發布公告,宣布一名任職於協力廠商的50歲男性員工,13日在福島第一核電廠內進行輻射檢測,約1小時被發現倒在員工休息室,送院搶救後仍不治身亡。據《福島中央電視台》報導,東京電力指出,該名協力廠商的50多歲男員工13日中午12時半被發現倒在福島第一核電廠的休息室內,當時他已經心肺功能停止,當天下午1時半被救護車送往醫院接受治療,經過數小時搶救,仍於13日下午死亡。據報導,該名男性員工在當天早上工作前還進行過健康檢查,當時該男子的健康狀況良好。之後他戴著全套防護服與全罩式面罩,在核電廠地下進行了約10分鐘的水質輻射量檢測作業,再來就是被人發現倒臥在休息室。東京電力宣稱,經檢測,男子的死因與輻射無關,但「根據家屬的意願,我們不予以對外公開答覆。」
福島核電廠「犯低級失誤」 5.5億噸核廢水外洩…已滲入土壤
福島第1核電廠再掀核廢水爭議,東京電力公司今(7日)宣布該廠的淨化核汙染裝置發生廢水洩漏,造成約5.5億噸可能含220億貝克勒(Bq)的銫、鍶等放射性物質的水滲入土壤,目前已將漏水區列為禁區,並啟動相關措施。據《朝日新聞》報導,東電員工今天早上9點在區內發現淨化設備的大樓牆壁漏水,隨後確認是外牆用作逸出淨化過程產生氫氣的孔洞在漏水,且該設備當時已經關閉。廠區員工進一步檢查發現,16個水閥中有10個應處於關閉狀態,但由於原本應關閉的閘門開啟,導致管道內汙水和淡水的混合物從孔洞洩漏。目前廠區已對該管道注入淡水清除過濾汙垢,並將在完成作業後檢查管線。東電表示,這次外洩的處理水已滲入土壤,並在該處留下水坑,但經檢查排水渠道數值,確認沒有任何明顯變化,強調外洩處理水沒有影響附近水質或流入海洋。但東電也將漏水地區列為禁區禁止出入,並立即啟動土壤回收檢測工作,詳細報告出爐後將向日本政府報告。福島第1核電廠2023年8月起展開排廢計劃,8月首次排放7800噸核廢水;10月、11月各展開第2及第3輪,均為7800噸,東電預計今年2月下旬進行第4輪排放核廢水。
才報平安就被活埋!79歲獨居老人困2天獲救 兒女淚謝救難人員
日本能登半島元旦當天下午發生7.6級地震,災區石川縣至今已有73人罹難,不過也慶幸有少數成功獲救的案例。該縣珠州市一名79歲的獨居老人才向家人報完平安後,就因主震來臨震垮木造住宅將他活埋,所幸經過兩天搶救後,老人已幸運被救出,也讓家人鬆了一口氣。根據日媒報導,石川縣能登半島1日在下午4時先發生震度5級的地震,該名住在該線珠州市、79歲獨居老人江表大司的兒子因擔心父親安全,於是致電關心父親,當時江表大司跟兒子報平安,但因為房子有些許變形,於是他就進入屋內查看。怎知這時7.5級主震來襲,這時電話已斷線,江表大司的女兒這時立馬至父親的住處查看,卻發現房子已經震垮,喊叫父親也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到了3日當地交通管制解除後江表大司的兒子才前往父親住處,並在多次呼喊後終於聽到父親的回覆。這時兒子隨即通知消防單位救援,在多名消防人員共同努力下,靠人力將瓦礫搬除,並在持續餘震下進行約2小時後,終於將受捆2天的江表大司救出,被救出的他並無明顯外傷,也讓家人不禁落淚感謝救援人員的努力。這次7.5級地震是日本自2011年3月規模9級地震以來最大規模的地震,當時海底地震引發海嘯,造成約1.85萬人失蹤、罹難,還導致福島核電廠3座反應爐熔毀,造成日本戰後最嚴重的災難及車諾比(Chernobyl)事故後最嚴重的核災。
排放核處理水引發中國仇日潮 日使館接百萬通騷擾電話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自8月24日起排放福島核電廠核處理水入海後,就在中國當地掀起一股強烈的反日熱潮。截至27日為止,日本駐北京大使館共接獲超過100萬通的騷擾電話,導致大使館日常工作運作受阻。雖然日本政府曾向中國政府尋求協助,但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採取有效措施對應。根據《讀賣新聞》報導指出,東京電力公司於8月24日開始排放核處理水後,8月25日,日本駐北京大使館就開始接到騷擾電話,當天騷擾電話數量高達4萬通。之後每日的騷擾電話也持續不斷,雖然到8月底的時候,騷擾電話明顯,但截至目前為止,平均每日仍有1萬至1.5萬通的數量,整體騷擾電話數量更超過百萬通。而搔擾的內容,大多都是無聲電話,但也有其中是直接謾罵、恐嚇的,當中甚至有人揚言要炸掉大使館等明顯威脅的言論。為此,日本駐中國大使垂秀夫就在20日於北京舉辦的中日關係論壇提及此事,表示如果要推動中日關係向前發展的話,有必要「恢復理性」。而日本政府雖然曾向中國政府尋求協助,大使館甚至就針對此事向中國警方報案,但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採取有效措施對應。
福島核電廠「廢水輸送管脫落」廢水噴到5人 2人輻射超標送醫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又發生意外,負責營運的東京電力公司(TEPCO)表示,25日有5名工作人員在清洗核汙水處理設備時,因為臨時設置的軟管脫落,導致所有人被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核廢水潑到,所有人員當時都穿著防護服,但其中兩人在經過去污作業後,輻射劑量仍然高於標準,需送醫進一步觀察。根據日本《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5名協力廠商的作業員25日上午10點30分左右,在清洗處理污染水淨化裝置的管線內部時,因為輸送含輻射性物質廢液的軟管脫落,導致約100毫升的廢液噴出,5名作業員均被濺到,其中4名作業員的皮膚沾到了廢液。根據東電表示,作業員均穿戴防護衣及防毒面具,據稱他們沒有將放射性物質攝入體內。東電當時用水讓他們清洗身體,但是有兩人即使經過9小時,輻射量仍未下降到一定的水準以下,因此被送至福島縣立醫科大學持續接受去污治療,據了解,其中一名20多歲工人全身接觸到放射性汙染,而40多歲工人則是雙手、下半身接觸到放射性汙染。福島第一核電廠在2011年3月11日因為東日本大地震遭海嘯侵襲,引發爐心熔毀,因此引入大量海水冷卻,而這些受污染的核廢水經處理後貯存在電廠內,日本自今年8月24日開始排放福島含氚處理水入海,引發國際關注。東電指出,5名工人中有4人的皮膚接觸到核廢水。(圖/翻攝自推特)
日8月排放核汙水…首批秋刀魚抵台 農業部:將儘速公布「採驗結果」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於8月底中午起開始排放核汙水到太平洋,引發外界對海鮮食用產生疑慮,其中在北太平洋捕撈秋刀魚的台灣遠洋漁船業者更是首當其衝。如今隨著首艘秋刀魚漁船已返抵高雄小港漁港,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今(25日)也對此表示,將陸續針對抵台的秋刀魚逐批檢查,並將結果儘速對外公告。立院經濟委員會今審查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農業部及所屬單位預算部分,陳駿季列席報告並備質詢。會前陳駿季接受媒體聯訪時,也回應日本排放核汙水的影響。他解釋,早在日本福島核電廠發生事故以來,國內就組成專案小組,從水域監測到漁獲量都有進行有效監測,範圍包括北太平洋海域與國內鄰近海域。陳駿季也指出,截至目前為止,所有檢測的漁獲物與水質,都在安全標準之內,沒有異樣。尤其在日本公布氚廢水排放措施後,政府也進行跨部會分工,農業部的職權就是會確保漁民權益與國人食用魚的安全。至於近日到港的秋刀魚,陳駿季則表示,將採取逐批採驗,並進行相關檢測,所有檢測結果也會盡快在漁業署網站公布,請消費者安心。而上個月水試所也已派船到北太平洋漁場進行水域與漁獲取樣,相關檢測都在安全規範,以現階段的數據來看,民眾可以安心食用魚產品。
珊瑚現生機1/核三廠當年扛珊瑚白化黑鍋 水落石出全球暖化與人為開發是主因
日本福島核電廠二度排放核廢水,再度引起週遭國家的抗議,而核電廠排水問題曾在台灣掀起爭議。30多年前恆春核三廠出水口珊瑚,多次出現白化現象,當地民眾一度把矛頭指向排水口的溫差釀禍,甚至策動多次抗議核三廠行動,經多過年研究與觀察發現除溫排水影響之外,大範圍的珊瑚白化與全球暖化趨勢、人為開過干擾,關係更為直接。名列台灣十二大建設的核三廠位於屏東恆春鎮南灣地區,建廠起於1978年,第一機組在1984年開始商轉,1985年第二機組接續商轉,在當時民眾對於核輻射的恐懼氛圍下,核三廠與三軍聯訓基地、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並列「恆春三害」,陳情抗議浪潮前仆後繼。1987年,恆春當地潛水人士首次向墾管處反映,後壁湖有不少珊瑚死亡,墾管處初步研判後壁湖附近珊瑚大量死亡,可能與核三廠排放的溫排水、天氣炎熱有關。數日後,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副教授黃哲崇在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現為核能安全委員會)所召開的核電廠熱廢水檢討會議上明確指出,墾丁國家公園南灣海域的珊瑚大量白化死亡原因,罪魁禍首應是核三廠溫排水。核三廠出水口第一次發現珊瑚白化,外界將矛頭指向排放溫排水的核三廠。(圖/樊同雲提供)接下來南灣域珊瑚又發生白化事件,墾管處疾呼台電拿出具體的解法,台電當時向原能會及環保署提出溫排水設備改善方案,但相關採購及安裝,卻要到年底大修才能進行,珊瑚白化嚴重擴散,也逼得原能會大力要求台電檢討現行熱廢水排放標準。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樊同雲表示,珊瑚和身上的共生藻有依存關係,共生藻提供珊瑚營養,也是珊瑚顏色的來源,若環境不好共生藻離開後,珊瑚營養不足就會露出白色骨骼,正是大家所知的「珊瑚白化」。珊瑚白化依照顏色深淺分為6個等級,要跨兩個色階才叫做珊瑚白化,且在珊瑚還沒死亡以前是可以恢復的。1987年和1988年核三廠出水口接連出現兩次珊瑚白化,「週熱化度數」(即最近12週內所累積的珊瑚白化熱緊迫指數)已達到4,代表發生嚴重珊瑚白化,因此激起大眾對於珊瑚及海洋保育的意識;1998年全球珊瑚大白化,連墾丁國家公園其他海域首次發生珊瑚白化,週熱化度數已達8,意即珊瑚有可能大量死亡,該年也是人類開始使用溫度記錄150年來最熱的一年,也是聖嬰現象最強的一年,全球海洋升溫,導致熱帶珊瑚礁發生白化、死亡。名列台灣十二大建設的核三廠位於屏東恆春鎮南灣地區,建廠起於1978年。(圖/宋岱融攝)他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數據指出,2020年是台灣珊瑚礁白化最為嚴重的一年,南台灣週熱化度數已達16.6,而北台灣週熱化度數也達到12.2,在熱浪襲擊下又無颱風登陸可將海水降溫,連北部珊瑚礁群聚都出現白化,顯見地域不論南北,海洋熱浪的威脅才是導致珊瑚白化及死亡的主因。樊同雲也說,從2012年至2022年觀察資料來看,經過2020年珊瑚大白化後,核三廠出海口的珊瑚覆蓋率近50%,2021年降至45%,2022年又升到51%左右,顯示珊瑚有快速復原能力,儘管核三廠出水口因溫排水關係,溫度比進水口高2度,但南灣有間歇性湧升流,深海冷水湧升,如同三溫暖一般,才讓珊瑚復原良好。而進水口處除了有防波堤外,也設管制區禁止非相關人員進入,低破壞的環境,再加上抽取海水帶來豐富營養,目前核三廠出水口及進水口的珊瑚礁是全台最健康。台電環保處副處長林景庸表示,適合珊瑚生存的溫度是攝氏18至29度,核三廠在興建時就特別考慮到生態問題,將出水口的導流堤設計成末端上揚,使溫度較高的排放水只注入海洋表面;此外,廠內也加裝兩具熱稀釋泵,當夏季溫度高時可抽取更多海水,在排放前預先混合降溫。過去第一次發現珊瑚白化時,核三廠「在場證明」非常明顯,溫排水也是事實,社會氛圍讓核三廠成為眾矢之的,台電因此開始投入珊瑚研究以及培植至今30幾年,更在進水口建置水下即時監測系統。近年來發現綠島、蘭嶼即便沒有核電廠仍有白化情況,證明核電廠溫排水並非珊瑚白化唯一因素。至於珊瑚礁生態被破壞的原因,樊同雲表示,最主要是土地開發的泥沙堆積於珊瑚上形同活埋,而各類汙水若未經汙水處理排到海中,會導致水質優養化,讓藻類大量繁殖,導致珊瑚無法吸收光線;至於颱風過境,雖可以降低海水溫度,但也伴隨泥沙,對珊瑚來說有好也有壞,此外遊客踩踏也會造成珊瑚礁破壞。核三廠的溫排水,溫度稍高,和外圍海水形成特殊陰陽海景觀,左為台電環保處副處長林景庸。(合成圖/台電提供、宋岱融攝)
日本排核廢水遭中國抵制海鮮進口 庫存滯銷日農林水產大臣要民「幫忙多吃5隻扇貝」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在當地時間5日上午10點18分,進行福島核電廠第2次核廢水排放,自日本排放核廢水後,中國方面就嚴禁日本海鮮的進口,日本也因而失去龐大的市場,日本農林水產大臣近日甚至呼籲日本民眾,每人每年幫忙多吃5隻扇貝,以解決海鮮滯銷的庫存。日本預計在未來10幾年內排放130萬立方米的核廢水至海洋,因此引發不少爭議,身為周邊國家的中國對此更是表達強烈抗議。自日本第1次排放核廢水以來,中國政府就嚴令禁止日本的海鮮進口,日本也因此失去龐大市場。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於當地時間5日上午10點18分,第2次排放福島核電廠的核廢水。據日本媒體報導,部分水產加工企業的倉庫內,扇貝等海鮮庫存及將堆到大約8公尺高的天花板。對此,日本農林水產大臣近日更呼籲日本民眾每人每年幫忙多吃5隻扇貝,以解決外銷受阻的海鮮庫存。面對因核廢水排放導致生意受挫的海鮮業者,東京電力公司自10月2日起開始接受業者們的賠償申請。有業者在接受日媒採訪時表示,因庫存堆積,導致倉庫保管費用每天都在增加,公司能否撐到獲得賠償的那一天,仍是未知數。
網傳死於骨髓癌!喝核廢水遭抨擊作秀還落選 日前議員園田康博確認安好
在日本福島開始排放核廢水後,中國網路開始流傳,早在2011年時,日本環境大臣原田康博就為了證實核廢水可以飲用,就在媒體面前喝下半杯核廢水,結果多年後引發骨髓癌,於2020年在帛琉病逝。後來經過日本媒體的調查,確認這一切都是網路謠言,而原田康博也接受媒體訪問,自己仍安好健在於世。據了解,原田康博曾是日本民主黨籍眾議院議員,於2011年時擔任內閣府政務次官、環境副大臣間內閣府副大臣。而在311福島核災之後,原田康博於2011年10月31日在記者的要求下,飲用半杯宣稱是來自福島核電廠處理淨化過的核廢水。沒想到,原田康博當時此舉,卻被不少日本民眾抨擊為「作秀」,之後原田康博兩度參選眾議院議員失利,就這樣從日本政壇引退。而在福島開始排放核廢水後,網路上開始傳聞,其實原田康博當時飲用福島核廢水後,在2018年被確診罹患骨髓癌,甚至曾經前往美國接受治療。最後因為治療無效,所以2019年末來到帛琉接受安寧治療,同時於2020年8月因骨髓癌發作「全身腐爛而亡」。其實在這則消息傳出後,日本當地就有不少媒體想辦法證實,表示原田康博雖然從日本政壇引退,但其實引退後一直在民間企業擔任董事一職,時至2020年3月,該公司的董事名單中還有原田康博的名字,這也代表著原田康博其實還留存於世。而根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指出,原田康博曾於2日接受共同社記者訪問,園田康博除了證實自己身體無恙之外,同時也表示「想再次向經歷過地震的人和福島縣的居民道歉」。
核廢水入海2/日本13種水產品風險高 「台灣人愛吃的魚」距核電廠700公里10月到貨
雖然日本政府一再強調淨化處理過的含氚廢水,濃度遠低於國際標準,但專家認為經過食物鏈的累積後,最終進入人體所造成的健康危害不可小覷,專家也開會分析出日本13種高風險水產品,包括日本海藻、牡蠣、白甘、青甘、海參、章魚、蟹類、沙丁魚、秋刀魚、鯖魚、鮭魚、北寄貝及海鰻,其中秋刀魚漁場僅距離福島核電廠700公里,且是台灣人愛吃的魚種,在核廢水入海後,10月將有一波漁獲抵台,因此格外引發關注,漁業署表示屆時檢驗無異後才會讓漁船卸貨。為了評估日本排放核廢水對台灣的影響,原能會和中央氣象局共同合作建置的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針對廢水可能的擴散情況進行歷史擴散分析,利用2011年日本福島事故後至2020年的歷史海流資料,用電腦模擬含氚廢水在週遭海域的擴散情況,認為影響台灣的最大值,是在排放後的第4年,且氚濃度均小於最小可測量值。但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研究員吳朝榮則有不同看法,他認為最快1年內核廢水就會抵達台灣,因為洋流並非只有靜止的擴散作用,還有更快速更複雜的平流運動,就像一滴墨水在湖中及河川裡的擴展速度並不相同,他以2021年日本小笠原火山爆發為例,火山浮石在短短3個月後就嚴重危害台灣的海岸生態與港口漁船。此外,吳朝榮也不覺得只有「小部分」核廢水抵台,他表示,受汙染海水排出後會與大量海水混合,稀釋後濃度應非常微弱,但最怕生物累積作用和生物放大作用,汙染物會透過食物鏈累積在遠洋漁業的經濟魚種,最終進到人體內,建議台灣應該要更全面、更頻繁的加強漁獲監測檢驗。原能會表示,目前與農業部、衛福部、海委會持續監控我國海域與北太平洋公海海域,今年海域輻射監測強化措施包括:擴大海域海水監測點位至107點、強化沿近海漁產檢測量至3,000 件、強化北太平洋公海漁場採樣檢測量至120件、增加日本進口水產食品與藻類抽樣及氚檢測至100件、持續沿岸生態樣本採樣與氚檢測144件。雖然原能會依據洋流預估含氚廢水4年後才會抵台,但專家以2021年日本火山浮石3個月危害台灣海岸生態為例,認為最快1年就會發生。(圖/民眾提供)食藥署則表示,從去年第四季迄今已抽驗52件日本水產品,建立生物氚背景值,皆無異常,所以「暫時不改變對日本進口食品的管制措施」。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食藥署111年委託台灣大學執行計畫,並召開專家會議,建議對13種高風險水產品進行抽樣檢測氚含量,包括日本海藻、牡蠣、白甘、青甘、海參、章魚、蟹類、沙丁魚、秋刀魚、鯖魚、鮭魚、北寄貝及海鰻等共13種,依水產品「有季節性」,先檢驗鯖魚、秋刀魚、海鰻、牡蠣、扇貝、鮭魚、章魚、海藻等8類水產品,目前皆無異常,預計今、明年各檢驗100件。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秋刀魚,因為台灣遠洋捕撈秋刀魚的傳統作業漁場,距離福島第一核電廠僅有700公里,在核廢水排放後,此漁場將受衝擊,影響台灣漁民權益。台灣區遠洋魷魚暨秋刀魚同業公會理事長陳皇誠表示,日本311震災後,台灣針對遠洋漁獲的輻射抽檢,都沒有問題,今年漁業界已開始在北太平洋捕撈秋刀魚,在核廢水排放前,已有漁獲抵台,接下來最快10月,最慢必須在11月下旬結束作業返台;漁船返台後,漁業署派員抽檢輻射值,大約1天至2天結果出爐,確認沒問題,才能卸貨。漁業署說,9月9日起會安排水試所的試驗船到北太平洋區域採集魚體和水,水產品到上市前會經過完整檢驗,可讓消費者放心,目前未規畫逐批檢驗,過去檢測秋刀魚是50件以下,接下來會增加到80件。陳皇誠認為,雖然漁業署認為台灣漁獲應該不受核廢水影響,但就怕「萬一」,希望漁業署能有明確的補償措施,保障消費者及漁業界權益。
前大阪市長要陸客入境先吞10顆福島扇貝 失禮言論讓網友氣炸
日本政府因將福島核電廠的核廢水排入海中,引發鄰國抗議並宣布暫停進口水產品,過去就有仇日情結的大陸民眾,也因此升高情緒抵制日本產品,這也讓前大阪知事橋下徹與前宮崎縣知事東國原英夫,上政論節目談論如何因應大陸制裁日本時,橋下徹就表示,「大陸人要來日本前,必須先吃下10個福島扇貝,才能入境。」,此言一出立刻引起旁人大笑,但這樣的言論也引起大陸不滿,認為一個這樣的政治人物說出這樣的話相當失禮。大阪前知事橋下徹在政論節目上,要陸客入境日本先吃10顆福島扇貝。(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由日本大阪前知事(前市長)橋下徹主持的時事談話節目《NewsBAR橋下》,日前找來宮崎縣的前知事東國原英夫,一起談論大陸因福島核廢水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一事,2人都表示反對大陸這種抵制行為。東國原英夫更怒批,「大陸針對排放處理水的反制措施很噁心,明明他們的核電廠排放處理水氚排放量比日本多很多。他們最擅長做這種事,這是一場政治戰、信息戰,日本不能低頭認輸,必須獲勝」。而橋下徹則對於大陸開放旅遊團赴日一事,笑稱「以後陸客入境條件就是吃10顆福島扇貝,然後拍個影片說『扇貝好吃』!」,東國原英夫也附和「還要讓陸客在福島游泳、喝口福島的水」,兩人的調侃也讓其他來賓直接笑出聲。這樣的內容也被橋下徹放上推特,讓不少日本網友轉發贊同,不過也惹惱大陸網友,認為這兩位前市長的言論太沒水準,把這樣的問題當成笑話,更加強大陸網友對日本的不滿。
謝長廷指「微量放射性元素」對人體有益 毒物專家:盡量不要接觸
日本政府讓福島核電廠的核廢水排入大海,引發周邊國家抗議與禁止當地漁產品進口,當中核廢水放入後水質與魚類是否會含有「放射性元素」受到討論。中華民國駐日代表謝長廷就在臉書上認為,「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反而對身體有益」,但毒物專家就認為,沒有相關數據可以顯示對人體有益,認為最好盡量不要接觸。謝長廷在臉書發文寫出,「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反而對身體有益,例如北投溫泉、日本玉川溫泉,因為兩地溫泉都有一種特別的北投石,含有微量鐳,研究對健康有益」,他認為「幾十年前美國的教授トーマス・ラッキー (Thomas Donnell Luckey)曾經受NASA委託,研究太空人在放射性較高的地方生活對其健康的影響,他經過十多年研究得出結論,就是低度放射線反而對健康有益,後來不少研究報告肯定其說,這也就是激活療法(Hormesis)的依據,在世界各地有健康中心」。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對身體有益的言論,引發網友高度討論,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教授顏宗海受訪時就表示,輻射在大自然中無所不在,包括照X光、搭飛機等都會接觸到低劑量的輻射,但根據接觸量,每照一次X光,暴露的輻射量是0.02毫西弗,每人每年暴露劑量不能超過1毫西弗。顏宗海認為以醫學觀點來看,輻射物質對人體是沒有好處的,如果沒有必要,都建議盡量不要接觸,科學家居禮夫人在1898年發現鐳,之後研究指出,如果長期接觸,可能會沈積在骨頭裡,恐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台灣要搶鹽? 物理宅:每天吃「444公斤」福島氚鹽才超標
日本24日排放核處理水,引發各國擔憂及反彈,而南韓和大陸有民眾開始搶鹽。有PTT網友發現,台灣也出現搶鹽狀況。對此,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臉書粉專表示,要每天吃444公斤的福島廢水做的鹽巴,輻射劑量才會超標。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在臉書發文說,「福島核電廠8/24開始排出含有放射性氚的「ALPS處理水」到太平洋,結果昨天(8/25)台鹽的股票漲停板。根據維基百科,目前全世界的鹽產中,從海水提煉的海鹽佔了26%,那海水裡出現了放射性物質,海鹽也會有問題,趕快趁現在核電廠的水還沒被拿去做鹽巴時去搶一些來囤,也是可以理解啦。」東海應物系表示,「不過氚是氫的同位素,所以氚是以取代了氫而存在於水分子中。從海水製成鹽巴,是要把水分以及氯化鈉以外的雜質去掉吧,所以基本上鹽巴裡面已經幾乎沒有水,也就沒有氚了。」東海應物系說,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就像物理課本說的無摩擦、無空氣阻力,現實還是有,「目前我們的國家標準是:『高級食鹽』含水量必須低於0.5%,『普通級食鹽」則是3%以下。我們就來算一下,如果直接把「福島核電廠經ALPS處理後排出的水』拿來製鹽(普通級就好),會得到多強的放射性。」大陸超市的鹽都被搶光。(圖/達志/美聯社)東海應物系指出,「海水中的鹽含量大約是3.5%,這次排出的水是在ALPS處理後再以100倍海水稀釋後的結果,所以鹽的含量應該跟海水幾乎相同。所以1公升的排出水可以得到35克的鹽,這裡面最多有3%的水,也就是大約1克,也就是1/1000。由於排出水的輻射劑量是1500Bq/L,所以一公升排出水做出來的鹽,會有1.5Bq的輻射劑量。」東海應物系解釋,「更簡單的算法是,1kg的『福島氚鹽』,裡面殘餘的水量是30g,也就是0.03公升,所以1kg的鹽輻射劑量是1500x0.03=45Bq。」東海應物系說明,「WHO對水中氚的規範是10000Bq/L,我們每天要喝2L的水,所以上限是每天20000Bq,因此如果你「每天吃444公斤直接拿福島核電廠排出的水做成的鹽巴」的話,就會超出WHO的規範。所以只要有錢,台鹽股票買好買滿,成為『鹽之王』、『鹽之女王』是沒關係,但是鹽巴不要吃太多,比如說『一天400公斤』,對健康不太好。」東海應物系在標記寫下,這是超中二物理宅雜記。對此,台鹽也說,近期日本排放氚水事件引發南韓與中國大陸民眾非理性囤鹽,面對週邊國家因非理性因素造成食鹽市場波動,臺鹽公司亦表示通霄精鹽廠產能足以供應全台民眾食用所需,呼籲民眾切勿人云亦云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與囤鹽。
日排核廢水謝長廷緩頰 侯酸顧左右而言他 籲用最高標準保護國人
日本福島核電廠排放爐心冷卻廢水,引發世界關注,但駐日代表謝長廷昨日被問及此事時,卻神來一筆的說「微量放射性元素對健康有益」,引發譁然。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參加醫事團體後援會時酸謝長廷是「站著說話腰不酸」,政府官員應該要有同理心理解民眾對和廢水排放的擔憂。侯友宜說,有一分證據就說一分話,政府應該採用國際最高標準看待此事,要清楚告知民眾如何面對,才是政府應做的事。謝長廷在日本核廢水近日開始排入海,引發民意憂慮之際,發表「微量放射性元素對人體有益」說法,被在野痛批,為日本說話,謝長廷也不甘示弱強硬回應,他指對人體有益的水,是指北投溫泉、日本玉川溫泉水含有微量鐳,研究對健康有益。但這番說法更激怒在野黨,包括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及藍委都批謝長廷顧左右而言他,請直接說清楚他對福島核廢水的看法,如果謝長廷真認為福島核廢水含微量放射性元素對人體有益,「要不要每天喝示範給我們看?」。藍委王鴻薇說,日本排放核廢水引起周邊國家的大力反彈,台灣幾乎莫不作聲也就算了,駐日代表還說出有益健康,謝遇到日本就腳軟「你要不要每天喝示範給我們看」。她也痛批,民進黨過去把反核神主牌抱的緊緊的,還說「我是人我反核」,但現在居然變成「我是人我反核,我不反對喝核廢水」,王鴻薇質問這到底是有多扯,「真的是比扯鈴還要扯」。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謝衣鳯也說,她很驚訝駐日代表說這種話,雖然民眾在醫院做一些醫療檢查時會有放射性元素,對身體是無害的,但怎麼會說到放射性元素是對身體有益,這樣子的邏輯真的是顛倒是非。
日核廢水「有微量放射元素對身體好」?謝長廷辯解「是指北投溫泉」
駐日代表謝長廷日昨指,「其實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反而對身體有益」,引發民眾譁然。謝長廷今天在臉書回應,美國曾研究證實該說法,他沒看過推翻其說法的正式研究。謝長廷還說,他前一天的發言,其實並未提到「核廢水」三個字,他說的是指台灣北投溫泉、日本玉川溫泉中的「鐳」的效果,沒有隻字提到『核「處理」水』。謝長廷的說法讓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痛批「沒有同理心」,他強調核廢水議題應該一分證據說一份話,民進黨政府應該要清楚告訴民眾怎面對日本排放核廢水。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轟,謝的談話讓人以為是「日本駐台代表」,那就請謝長廷多喝幾杯福島排放的廢水,好讓大家安心。面對外界爭議,謝長廷在臉書說,福島排放處理水問題,台灣方面已經有超黨派共識,就是要依據科學根據和國際原子能總署認定,確定執行和監測,世界先進國家看法也一樣,只有中國大陸因政治因素,「夥同」香港、澳門抵制抗議,其實,他昨天是談的北投溫泉、玉川溫泉中的鐳的相關效果,並沒有隻字涉及核處理水。謝長廷還說,幾十年前美國教授Thomas Donnell Luckey曾受NASA委託,研究太空人在放射性較高的地方生活對其健康的影響,經過十多年研究得出結論,就是低度放射線反而對健康有益,後來不少研究報告肯定這項說法,這也是激活療法(Hormesis)依據。雖然世界各地都有健康中心進行激活療法,但當然也有人反對、不以為然,可是他並未看過推翻該說法的正式研究。不過,媒體關切的是日本福島排放核廢水,是否影響台灣漁民生計及人民健康,但謝長廷指他日昨回應的是「微量放射元素對身體有益」、講的是北投溫泉水,非指核廢水。明明連外交部公開回應都使用「日本福島核電廠廢水的排放問題」的名詞,謝長廷卻堅持使用日本排放的是「核處理水」,除了在野黨痛批他根本是「助日」代表,也再次令人見識到「辯士的機鋒」。
日本排核廢水「陸客不去玩了」 十一長假爆退團潮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24日將福島核電廠的廢水排進太平洋,也引發各國反彈。中國大陸文旅部近期恢復旅行團,而日本是熱門旅遊地點。不過因為核廢水問題,大陸國慶十一長假爆退團潮,一些本來想去日本玩的人,現在也轉為觀望態度。據《第一財經》報導,大陸旅遊平台攜程目前有8萬多條出境旅行團跟機加酒商品,而日本的搜尋量高於泰國、新加坡居首,國慶十一長假的日本團也增長5倍。不過,在日本排核廢水後,攜程、同程、途牛等多個旅遊平台,不再把日本旅遊產品放在網站顯眼位置。不少旅行業者說,已經有一些人退團。一家大旅行社負責人說,這幾天陸續接到有人退團,還有人原本打算國慶去日本玩,現在也轉為觀望沒下單。不少旅遊企業說,之後銷售會做調整,尤其是國慶旅遊部分,暫時不會推日本行,或是關閉日本相關銷售。一名李小姐表示,她本來國慶假期要去日本,也在準備簽證了,但看到核廢水事件,她跟朋友都重新考慮。由於日本行出現變化,現在大陸各大旅遊業,改推德國、英國和北歐多國的行程。靠譜旅業CEO張致寧認為,原本日本要享受到大陸國慶長假的利多,但現在因為核廢水遊客赴日意願大降,未來長時間也可能出現萎縮。此文曝光後,不少大陸網友紛紛留言「本來我也想去,前天就退掉所有行程」、「我到哪去玩,也不會選擇去日本」、「國家應該在入境處增設輻射監測裝置,凡是到過日本的都要監測輻射值」,不過也有人說「快去日本吃海鮮,現在便宜」。
中國反制日本排放核廢水「即刻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 岸田文雄:要求中方撤除禁令
日本24日起將處理後的福島核電廠放射性污水(核廢水)排入太平洋,預計將在30年內持續排放。對此,中國政府宣布,即刻起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對於中國的做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天傍晚表示,已提關切,要求中方立即撤除禁令。日本今日起啟動福島核電廠排放廢水作業。(圖/達志/美聯社)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在24日開始排放含氚核廢水,據東電表示,所排放的核處理水氚濃度已稀釋到預期水準以下,加上氣象條件沒問題下,在日本時間下午1時(台灣時間中午12時)開始將核處理水排入海洋,預估首波核處理水排放量約7800噸,並以單日約460噸速度,17天完成排放入海。排入海後所測量到的氚濃度,預計最快25日下午公布。中國宣布:即刻起全面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圖/達志/美聯社)東電預定在2023年度內(2024年3月底前)分4次排放核處理水,相當約30座貯存槽共3萬1200噸,占總貯存量2.3%。入海的氚總量預估約5兆貝克,不過此舉立刻引來周邊、甚至多個國家反彈,中國政府日前就曾針對此事表達強烈譴責,並呼籲日方撤回決定,表示日方若堅決將核廢水排入太平洋,「將採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海洋環境、食品安全和公眾健康」。果然,日方將福島核電廠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後,中國海關總署也做出回應。據中國海關總署表示,依據中國法規以及世界貿易組織《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等相關規定,決定對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採取緊急措施,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並表示將持續關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情況,視情動態調整有關監管措施。中國宣布:即刻起全面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圖/達志/美聯社)中國海關總署痛批,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單方面強行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為了防範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輸入中國,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海關總署持續開展對日本食品放射性污染風險的評估,在嚴格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對從日本進口食品採取了強化監管措施。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要求中方立即撤除禁令。(圖/達志/美聯社)對於中國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日本的水產品,日相岸田文雄在首相官邸(行政中心)向媒體表示,「有關將福島核處理水排海所帶來的影響,已向中國政府表示,希望基於科學根據,由專家討論」。岸田強調,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公布的報告顯示,分析的結果,排放入海的「核處理水」所含的氚濃度遠低於國際安全標準規範值以下。此外,將透過監測直播等作法公開資訊,日本期待這項核處理水排海計畫能以更具透明度的方式實施。除此之外,有關「風評被害」(包括揣測、傳聞導致無直接關係的事物受到牽連及損害)對策、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實施的賠償等,做好所有因應措施。
福島核廢水排放時間曝 日相岸田:最快本周四排入海
關於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積存的處理水稀釋後排入大海的計劃,日本政府宣布,最快從24日開始排放。根據NHK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等人今(22日)出席相關部長會議。關於核廢水的排放計劃,日本政府上個月發布了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報告,結論是符合國際安全標準。岸田文雄表示,20日參觀了核電站,並於21日會見了日本全國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全漁聯),尋求他們的理解。據了解,經過與當地政府及有關方面的解釋和交換意見,確定已取得有關方面一定程度的理解。稍早日本政府宣布,決定從24日開始將核廢水排入海洋。
日本首相明訪福島核電廠 下周開會討論…最快「8月底」排放核廢水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將於明天(20日)造訪福島第一核電廠,並以政府負責人的身分,親自進行確認,並在下周召開內閣會議,會中將會決定有關福島第一核電廠內存放的「核處理水」排放入海的最終時間。根據日媒報導,最快在本月底,核廢水就會進行首次排放入海。位於日本東北海岸的福島第一核電廠,2011年3月11日發生大地震後,因為受到強震與海嘯的衝擊,導致場內多個反應爐的爐心熔毁,在當時造成巨大核災。日本政府曾在2015年時,向福島當地漁民承諾過,直到取得漁民、當地居民諒解以前,絕不會排放核電廠的汙染水。不過日本朝日新聞報導,岸田文雄在日本時間今天上午(美國當地時間8月18日晚間)於美國華府受訪時表示,將在返回日本後的8月20日,親自前往福島第一核電廠訪問,同時也會發表自己對福島核電廠「核處理水」的想法。岸田文雄說,有關「核處理水」排放入海的時間點,他認為已經到了日本政府該做出判斷的最後階段,他將會在返回日本後,先到福島第一核電廠訪問,接著將在下周與相關大臣展開內閣會議,預計會中會正式決定排放核廢水的日期。外界預料,日本政府很有可能最快在8月底過完之前,就會進行第一波核處理水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