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房養生
」打造不生病體質1/中醫媽媽調養「孩子不曾吃西藥」 遵循5大原則!早餐絕不吃「這個」
疫情解封、再加上進入流感季節,新冠疫情似乎也蠢蠢欲動,各種病毒輪班進攻的後果,就是醫院、診所大排長龍。如何打造不生病體質?擁有兩個孩子的李思儀中醫師透露5大健康原則,其中早餐絕不能喝冰牛奶!靠著這些私房養生法,她的老大目前已就讀大學,但從小到大不曾吃過西藥,頭好壯壯。「在我家,睡眠是最重要的!」李思儀說,想要打造不生病的好體質,首先一定要睡眠充足,好好地睡上7個小時,而且不能淺眠、睡眠也不能中斷。「睡眠就好像手機在充電一樣,睡飽才會有好的免疫力,我的孩子現在已經大了,以前除了假日,大多會要求晚上10點半左右就會上床睡覺,大兒子現在上大學了,可能會拖到12點,但我會要求他至少要睡足7小時。」除了睡眠,飲食也相當重要。「其實我們家沒有太多嚴格的飲食禁忌,但有3個原則要遵守。」第一是早餐吃得好,李思儀認為身體健康與腸胃道息息相關,如果「環境」太差,就算吃再多的益生菌也是枉然。「中醫認為『脾喜燥惡濕』,意思是指脾胃喜歡溫暖的環境,討厭冰冷,而腸胃正是人體營養消化、吸收的器官,所以在休息一整晚之後的第一餐格外重要,千萬不要喝冰牛奶、冰紅茶等,會讓腸胃道運作能力減弱。」李思儀中醫師(左)很注重飲食,趁著天氣好還會將餐桌移至中庭與友人聚餐,平時的早餐(右)若有空準備也很講究,而且必備蛋白質食物、熱牛奶或豆漿等。(圖/李思儀提供)李思儀以自家為例,如果早上較為匆忙,會準備熱牛奶或熱豆漿,搭配一份蛋白質食物如水煮蛋;如果時間較為充裕,有時會準備熱粥、小菜、有時則變化為沙拉、雞肉、水果等西式口味。第二個飲食原則是盡量不喝含糖飲料。「我們家不會有任何甜飲,也盡量不讓孩子喝手搖飲!」李思儀說,高糖容易使身體發炎,進而增加生病的機率,所以在生活中減糖是最基本的原則;第三,則是盡量少喝冰飲。「台灣天氣有時真的很熱,所以偶爾喝冰飲是OK的,但我會要求孩子不能天天喝、空腹不能喝,運動後也只能喝微涼的水,以免傷了脾胃。其實就是養成習慣,身體自然不會對糖上癮。」李思儀透露,她的兩個孩子從小到大不曾因生病吃過西藥(除了看牙醫),除了掌握睡眠、飲食原則之外,還有一個關鍵是「及早因應處理治療」。「從小我就叮嚀他們,只要有一點點的不舒服,就趕緊告訴媽媽,我會根據症狀讓他們服用中藥。」李思儀說,當「邪氣在表」病毒還沒深入身體時趕緊治療,不僅可以縮短病程,同時也不會留下後遺症,導致後續一連串的惡性循環。
五毒月解方1/端午節行房「男人易早衰」? 專家授「私房養生4寶」排濕熱
自古以來總認為農曆五月百病氾濫,因此農歷五月俗稱為「毒月」,其中更點名9天最易傷身損氣的日子,被稱為「九毒日」。而端午節正是九毒日之首,這一天需喝雄黃酒、插艾草等來避邪驅毒,最重要的是不宜有性行為,古人認為此時行房易傷男人元氣,更可能導致猝死,但專家並不認同,反倒認為適度洩火反而對身體比較好,也透露自己的私房養生4寶「蔥、薑、大黃瓜、絲瓜」,藉由食療方式排出濕熱。古書《傷寒論》認為「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農曆五月自古以來都被視為「毒月」,尤其有9天特別容易生病,以今年來說,分別是初毒日(農曆5/5~5/7)6/22~6/24、中毒日(農曆5/15~5/17)7/2~7/4、末毒日(農曆5/25~5/27)7/12~7/14。端午節的諸多傳統如立蛋、掛艾草等,都有古人傳承的智慧,希望排除邪氣,好讓身體氣血更通暢。(示意圖/侯世駿攝)鄒瑋倫中醫師表示,九毒日是「陰陽交泰」的日子,天氣很熱、濕度又高,所有的陽氣都跑到體表上,但腸胃卻非常虛寒,在這樣的狀態下,如果飲食油膩、又吃很多生冷蔬果如西瓜,很容易導致腸胃消化功能不佳,身體也會感到不舒服。而端午節是九毒日之首,自古就有許多傳統解毒方式,例如採摘艾葉以辟邪氣,佩戴香囊以清污濁,甚至會禁止夫妻在這一天行房,因為古人認為五毒月充滿邪氣、穢氣,會影響到人的磁場,因此不適合行房,尤其端午當日陽氣旺盛,體力消耗特別快,若是縱慾過度恐影響男性的身體健康,古人甚至會要求妻子在五毒月時回娘家「避風頭」。鄒瑋倫則認為,凡事過度當然不好,但適度洩火反而對身體有益,所以不認同這樣的說法。「但九毒日的確需要調養身體,首當其衝就是要把身體的濕冷熱毒排出去!」鄒瑋倫建議可以將艾草浸泡水中煮熱後泡腳,若是不耐高溫,也可以用冰鎮方式泡腳;另外,在五毒月時很容易覺得又懶又倦,頭腦昏昏沉沉地什麼都不想做,此時可以擦一些薄荷油、或使用嗅香劑暢通呼吸道,也順便醒腦。鄒瑋倫也透露自己的五毒月私房養生法,「我在農曆五月時會長期吃一道養生菜,先準備蔥、薑、半條大黃瓜、半條絲瓜,不須爆香,蔥薑直接與大黃瓜先一起煮,主到大黃瓜呈現透明時,再加入絲瓜即可。」鄒瑋倫說,大黃瓜解毒、除濕,再搭配充滿水分的絲瓜,既可除濕熱又能通經絡,非常適合五毒月時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