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雜誌
」疫情遺毒3/婦人確診後突發心肌梗塞! 醫:肺栓塞更需注意「死亡率逾5成」
54歲江小姐因長期胸悶不適就醫,接受心導管檢查顯示右冠狀動脈完全阻塞,於是動手術打通並置放冠狀動脈支架,出院後江小姐出現發燒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在家自行快篩後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江小姐原先不以為意,然而卻在數日後出現胸悶、胸痛、冒冷汗等症狀,至急診就醫後,心電圖顯示急性心肌梗塞,於是由心臟內科團隊緊急安排介入性心導管治療,最後撿回一命。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醫師吳靜如表示,新冠病毒除了影響呼吸道之外,心臟及血管也是病毒的攻擊目標之一,因此感染新冠肺炎可能造成心肌炎、血栓導致心肌梗塞、肺栓塞、腦中風等。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系周邊血管科主任徐中和表示,不論是施打新冠疫苗或罹患新冠肺炎的患者,肺栓塞的風險比腦中風與心肌梗塞都高出許多,根據國內外發表數據,新冠疫情3年來,肺栓塞患者比之前增加3成以上。徐中和表示,肺栓塞是繼心肌梗塞、腦中風之後,排名第三高的心血管疾病死因。「急性肺栓塞是指血塊將輸血血液到肺部的血管塞住,肺動脈遭到血塊堵塞後,血液很難從心臟順利的打入肺臟,會造成全身血壓下降、缺氧的現象,死亡率超過50%,甚至高於心肌梗塞。」「根據美國醫界研究報告顯示,約3成肺栓塞病人因為沒有被正確診斷或未經治療而死亡,其中高齡長者、長期臥床、長期使用女性荷爾蒙、肥胖、抽煙、罹癌、心肺或是腎臟疾病等人,都屬於肺栓塞的高風險族群。」中研院發現新冠病毒會活化血小板,因而引發過多的嗜中性胞外網狀結構,進而造成嚴重血栓。(圖/報系資料照)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研究團隊發表研究報告,發現受體CLEC5A和TLR2是新冠病毒引發肺栓塞的關鍵,這項研究成果也已經發表於生醫科學雜誌(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期刊。謝世良發現新冠病毒會活化血小板以放大發炎反應,進而產生血栓,此研究的第一作者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學者宋佩珊指出,收集新冠急性期患者的血液檢體時發現,血小板被活化後會產生大量的嗜中性白血球胞外捕捉(NETs)及自殺式的細胞死亡(NETosis)。宋佩珊說,近期許多研究顯示,病人體內過多的嗜中性胞外網狀結構會引起免疫血栓,甚至是嚴重的血管內栓塞,這些肺部微血管阻塞導致肺部及其他器官缺氧,進而造成全身性損害。吳靜如則提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應多加注意身體警訊,若感到胸悶胸痛、冒冷汗、呼吸困難等不適,應盡早至心臟內科門診或急診就醫,評估是否進一步進行心導管檢查或治療,以避免後續併發症發生。
鯊很大!南非大白鯊成虎鯨美食 120秒現殺取肝「最青」
南非西南部的干斯拜(Gansbaai)漁村,先前出現大批鯊魚慘被開膛剖肚、宛如外科手術般陳屍在海邊,對此,海洋保育團體「海洋動態(Marine Dynamics)」的海洋生物學家直指,嫌犯就是前科累累的虎鯨「左舷(Port)」和「右舷(Starboard)」,原來,一向被視為海洋食物鏈的最頂層獵殺者的大白鯊,在虎鯨,又稱為殺人鯨(Orca)眼中,只是食物的一種,而且,大白鯊全身上下只有「新鮮的肝」,才算得上是牠們的美食。虎鯨界開膛手傑克,虎鯨「右舷」在南非海域追殺大白鯊的過程。(圖/翻攝自Christiaan Stopforth/Drone Fanatics SA)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非洲海洋科學雜誌》(Africa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近期刊出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一群海洋生物科學家2023年搭船赴南非錫爾島(Seal Island)附近海域時,發現一隻大白鯊浮出海面,接著一條名為右舷的虎鯨現身。這隻虎鯨直接咬住大白鯊的左胸鰭「猛甩大白鯊數下,直到將牠的內臟活活扯出來為止」,整個「現殺」的過程僅僅在120秒內完成。過去科學家認為,虎鯨一般會聯手合作,以「較優雅」的方式先跟大白鯊「玩耍後」再獵殺,通常會耗費2個小時,不過這親睹右舷輕輕鬆鬆在2分鐘內現宰大白鯊,讓科學家震驚到說不話來。虎鯨「右舷」在南非海域追殺大白鯊的過程。(取自「海洋搜尋」研究與保育團體 YouTube)根據直擊整個過程的義大利鯊魚研究中心生態學家密卡瑞利(Primo Micarelli)表示,「看著『右舷』吞食大白鯊的肝臟,這影像讓人難忘」,海洋生態科學家已經知道虎鯨喜愛大白鯊的新鮮肝臟,特別是這兩隻特別活躍的虎鯨、右舷和左舷。左舷和右舷最初於2015年在南非開普敦附近海域現蹤,與其他虎鯨不同的是,左舷和右舷喜歡在海岸附近捕獵,當地人因此時常看到牠們奇特的背鰭。虎鯨是海洋中最頂級的掠食者,通常在這些地區獵捕海豚,外界也知道牠們會捕獵體型較小的鯊魚種類,但過去,牠們攻擊大白鯊的行為的相關證據十分有限。虎鯨界開膛手傑克,虎鯨「右舷」在南非海域追殺大白鯊的過程。(圖/翻攝自X)左舷和右舷的目標是鯊魚的肝臟,因為肝臟是「非常有營養價值的器官,富含油脂」。右舷現殺大白鯊的畫面曝光,也讓生物學家憂心,因為這種獵殺行為正在蔓延,多項研究所建立的理論也指出,虎鯨有能力傳授狩獵技術,但另一派的學者則認為,右舷和左舷對南非鯊魚群構成的風險,整體來說仍十分有限,「兩頭虎鯨不會就此消滅一個物種」。
厄瓜多世界最大蛇類! 6.1公尺「北方綠水蚺」與生物學家共游
厄瓜多雨林中發現新物種!亞馬遜研究人員在當地發現這款「北方綠森蚺」(NorthernGreen Anaconda,學名Eunectes akiyama),科學家預估這種蛇長約6.1公尺,重達200多公斤,有望成為當今體型最大的蛇。從影片畫面可見,負責研究亞馬遜生態的荷蘭生物學家馮克(Freek Vonk)團隊在厄瓜多雨林段的水中驚喜和這條超巨大蛇類合照,研究團隊原以為為發現全球最大蛇類之一的「森蚺」(green anaconda學名Eunectes murinus),結果發現是全新物種。根據《路透社》引述科學雜誌《多樣性》(Diversity)上所公布的一項研究,這條巨蛇雖然與森蚺看起來非常相似,基因差異卻高達5.5%。最後科學家將其命名為「北方綠森蚺」另外,據20年來一直在研究南美發現的水蟒物種的澳洲昆士蘭大學生物學教授弗萊(Bryan G. Fry)也表示,「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遺傳差異,特別是當人類與黑猩猩只有2%差異時」,他認為這項發現證明,北方綠森蚺和森蚺在1000年前就已分離成兩種物種。過去已知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蛇,是穿梭在亞馬遜叢林的亞馬遜森蚺,最重可達250公斤以上,但是新發現的北方綠水蚺有可能取而代之,雖然兩個物種在亞馬遜雨林經過約1000萬年的分道揚鑣,北方綠水蚺與亞馬遜森蚺在樣貌和習性上仍有許多相似之處。據研究顯示,牠們都是靠驚人的力氣並利用肌肉擠壓殺死獵物的無毒蛇;大多生活在水中,因此兩者的鼻孔和眼睛都已經進化到頭頂,可以潛在水中一邊呼吸,一邊在水面上搜尋獵物。亞馬遜發現世界最大的蛇「北方綠森蚺」。(圖/翻攝自X)
為檢查故障釘槍…他誤將3.2公分釘子射向左眼「插入大腦」 意識清醒僅失明
馬來西亞一名30歲的男子,因不小心將釘槍射向自己的臉,導致左眼開始流血,緊急送往醫院的途中,他的意識相當清醒,且不斷抱怨著「頭好痛」,而醫生在觀察電腦斷層掃描時,發現這支長達3.2公分的釘子已經插進了大腦額葉中。幸運的是,在將釘子拔出後,男子僅僅失去了左眼視力,並沒有造成其他神經功能損傷。根據外媒《UNILAD》報導,這起事件被記錄在《Cureus》(醫學科學雜誌)的一篇醫療報告中,於事故發生當時,一名30歲的男性建築工人正在建築工地上班,而當釘槍卡住時,他準備透過槍管檢查狀況,卻不幸啟動了釘槍,導致他的左眼被釘子射中。報導指出,該名男子是在沒有配戴護目鏡的情況下使用釘槍,才會導致釘子直接射進臉部,而當男子被送往醫院時,由於傷勢相當嚴重,許多人認為他可能活不到隔天,但在醫生的搶救之下,男子於手術後一周就順利出院,除了左眼傷口和腫脹外,並沒有造成其他損傷,狀況恢復良好。據當時的電腦斷層掃描顯示,一支3.2公分的釘子穿過男子的左眼,卡進了大腦額葉中,而男子在整個檢查過程中,精神狀態相當良好、意識清醒,還有精力抱怨「頭好痛」、「左眼好痛」,四肢的肌肉活動也十分正常。 後來,醫生立即為他注射了破傷風、抗生素及抗癲癇的藥物,而在成功將釘子拔出後,男子並沒有繼續出血,除了造成他的左眼視力喪失、無法正常閉眼外,釘子並沒有傷到重要的動脈和神經系統。
日本外務省砸700億 處理核廢水排海「負面資訊」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於昨(24日)中午起開始排放含氚核廢水到太平洋,此舉引發中國、韓國民間及許多太平洋島國的強烈反彈。對此,日本對外關係事務最高主管機關「外務省」,竟計畫在下一財年砸下逾700億日圓(約合新台幣152億元),打擊這些所謂的「虛假訊息」。據《日本放送協會》(NHK)的報導,東京電力公司24日起已按計劃於排放前將大量海水加入處理過的水中,如果確認濃度降低到預想的水準,將在17天內排放第一批共7800噸核廢水。2023年度預計排放約3.12萬噸,氚總量為5兆貝克勒(Becquerel,符號為:Bq),約為東電年計畫排放量上限(22兆Bq)的2成。不過,福島核廢水中含有64種放射性元素,包括氚、碳-14在內的放射性元素無法被完全處理,將隨著核廢水流入海洋。對此,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22日發表聲明譴責日本政府的核廢水排海計畫,指出日本沒有全面評估放射性元素氚、碳-14、鍶-90、碘-129排入海洋將造成的影響。該組織指出,碳-14的半衰期為5370年,不但會在魚類體內累積,且濃度遠高於半衰期只有12.5年的氚。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的科學顧問、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ofHawaii System)海洋生物學家里奇蒙(Robert Richmond)在接受《自然》科學雜誌採訪時也直指,推動日本核廢水排海的各方代表,沒有充分證明此舉不會影響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日本漁業人士也擔心生計遭到重創,強烈反對政府的核廢水排放計畫。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的報導,福島縣知事內堀雅雄22日也向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呼籲,要求日本政府理解福島縣所處的嚴峻狀況以及漁民的迫切心聲。然而,面對各方質疑聲浪,日本外務省卻計劃在下一財年的預算中追加703億日圓,以打擊那些在社交媒體上散播有關福島核廢水排海的所謂「虛假訊息」,具體措施包括利用人工智能(AI)在全球網路平台上篩選出錯誤資訊,並以此進行反擊,或擴大所謂「正確訊息」的傳播。報導舉例,日本外交部就曾在7月26日於社群媒體X上發布動畫,並以英語、中文和韓語等9種語言,解釋為何福島核電站經過處理的放射性廢水排放不會對環境構成威脅。
日本爭議性「核廢水」今排海…對美國影響更大! 各方反應一次看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將於今(24日)中午起開始排放含氚核廢水到太平洋,此舉引發中國、韓國民間及部分太平洋島國的強烈反彈,不過根據中國的資料顯示,從長期來看美國西海岸城市聖地牙哥(San Diego)附近海域的污染物濃度將高於中國上海和日本宮崎。而我中央氣象局及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也針對核廢水可能的擴散情況進行歷史擴散分析,預估氚廢水約在排放1至2年後到達台灣附近海域,且氚濃度約在排放後4年出現最大值。東京電力公司22日公佈核廢水排放詳細步驟。按計劃,排放前在處理過的水中加入大量海水,如果確認濃度降低到預想的水準,將在17天內排放第一批共7800噸核廢水。2023年度預計排放約3.12萬噸,氚總量為5兆貝克勒(Becquerel,符號為:Bq),約為東電年計畫排放量上限(22兆Bq)的2成。不過,福島核廢水中含有64種放射性元素,包括氚、碳-14在內的放射性元素無法被完全處理,將隨著核廢水流入海洋。對此,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22日發表聲明譴責日本政府的核廢水排海計畫,指出日本沒有全面評估放射性元素氚、碳-14、鍶-90、碘-129排入海洋將造成的影響。該組織指出,碳-14的半衰期為5370年,不但會在魚類體內累積,且濃度遠高於半衰期只有12.5年的氚。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的科學顧問、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of Hawaii System)海洋生物學家里奇蒙(Robert Richmond)接受《自然》科學雜誌採訪時也直指,推動日本核廢水排海的各方代表沒有充分證明此舉不會影響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日本漁業人士也擔心生計遭到重創,強烈反對政府的核廢水排放計畫。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的報導,福島縣知事內堀雅雄22日向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呼籲,要求日本政府理解福島縣所處的嚴峻狀況以及漁民的迫切心聲。但我國原能會官網卻表示,日本排放的主要含氚廢水,對台灣附近海域輻射安全影響,已至可忽略的程度。他們預計核廢水會沿著北太平洋洋流向東流向美國西岸,而部份則受北太平洋中尺度渦流影響,約在排放1至2年後到達台灣附近海域,氚濃度約在排放4年後達到最大值,約在100萬分之1(10-6) Bq/L的範圍,遠低於台灣海域的氚環境背景平均值0.5 (5x10-1) Bq/L,以及氚的輻射儀器偵測極限0.1(10-1 ) Bq/L。另根據清華大學團隊2021年11月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Science Review)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在核廢水排放的4000天(約11年)之內,日本宮崎附近海域會首先出現污染物,之後為中國上海,再之後為美國聖地牙哥。且聖地牙哥附近海域的污染物濃度會升至0.01,遠高於宮崎和上海。與此同時,韓國海洋科學技術研究所與韓國原子能研究所今年2月聯合發表的模擬結果與清華大學的模擬類似,預測核廢水將向東抵達美國。不過韓國的模型僅針對氚的擴散,模擬顯示受日本暖流影響,核廢水中的氚將先向東邊擴散至美國西海岸,然後向太平洋北部擴散。雖然朝鮮半島距離日本更近,但朝鮮半島位於日本以西,受洋流影響,核廢水進入韓國附近海域的時間將晚於抵達美國西海岸的時間。但由於美國總統拜登為了拉攏日本和韓國在東亞組成「鐵三角」,美國政府始終無視這些潛在風險,全力支持日本的核廢水排海計畫。尤其日本等到18日的美日韓大衛營(Camp David)峰會後才正式公佈核廢水排海時間,意味著日本的決定得到了美國和韓國政府的認可。不過南韓政府雖默認相關決定,民間的反彈聲浪卻非常大。目前韓日達成的共識是,韓方將派專家定期訪問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福島辦事處,而IAEA則將定期與韓方共用核廢水排海最新資訊,南韓官方也會加強海洋輻射監測。而中國海關總署也在7月宣佈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等10個縣(都)食品,對來自日本其他地區的食品特別是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嚴格審核隨附證明檔,嚴格實施100%查驗。7月中國從日本進口魚類等水產品為2.3451億元,同比減少29%。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22日也跟進宣佈從24日開始,禁止日本10個(都)縣的水產品進口。
隱形殺手熱浪「晚上才危險」 專家:恐增心臟病和死亡風險
隨著全球暖化加劇,熱浪在世界各地變成新常態,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近日指出,高溫恐增加心臟病和死亡風險,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白天的高溫,但晚上高溫才危險。據《美國之音》報導,當致命熱浪在世界各地成為新常態,世界氣象組織呼籲,各國政府要採取高溫行動計劃。高級極端高溫顧問奈恩(John Nairn)說,有些弱勢族群沒有充分意識到,高溫對健康造成傷害的嚴重性。科學雜誌《自然醫學》上週發表一項研究,歐洲去年有6萬人死於高溫。奈恩表示,這是專家和政府的保守估計,值得注意的是,這數字是針對歐洲,而歐洲有世界上最完善的預警系統和高溫行動計劃,「你可以想像全球數字是多少。」奈恩談到,最低氣溫將達到新高,這對人類的健康尤其危險,因為身體無法從炎熱的天氣中恢復過來,導致心臟病和死亡風險增加,「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白天的高溫,但晚上的氣溫才最危險,尤其是對弱勢群體而言。」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稱,熱浪是隱形殺手,根據報告數據,在過去10年間,氣候和天氣相關災害,讓全球40萬人死亡。歐洲緊急衛生部門負責人薩里斯托(Panu Saristo)指出,每年夏天歐洲大陸的高溫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南歐7個國家發布未來的熱浪紅色警告,高溫可能會持續到8月,嬰兒、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要當心。
書報攤上亮黃框刊物恐絕跡 美國家地理雜誌解雇最後一批特約撰稿
著名的大眾科學雜誌《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傳出解雇了最後一批特約撰稿,外媒指出,這僅剩的19名編制內作者4月間已接獲裁員通知,28日正式打包走人。這也是《國家地理》2015年易主以來第四度裁員,未來雜誌將由自由撰稿人以及留下來的少數編輯完成。許多特約撰稿都在推特上告別國家地理。(圖/翻攝自推特)綜合媒體報導,《國家地理》雜誌28日將最後一批編制內作家裁員,許多特約撰稿都在推特上告別《國家地理》,前特約撰稿人格雷什科 (Michael Greshko) 在推特上寫下「今天是我在《國家地理》雜誌的最後一天」、「該雜誌正在與包括我在內的特約撰稿人分道揚鑣」。作為大眾科學雜誌,《國家地理》封面上的亮黃框及月桂紋圖樣更是其經典象徵,不過該雜誌的母公司迪士尼(Walt Disney Co.)今年已裁減數千名員工,在去年9月,迪士尼已對《國家地理》編輯部進行大幅組織改造,裁掉6名編輯主管。針對這次的裁員,《國家地理》28日發表聲明稱,月刊仍會照常出版,根據發言人艾伯特(Chris Albert)表示,人員變動不會影響公司出版計畫,反而能更加靈活說不同的故事,並在平台上與來自不同地區的觀眾見面,強調「任何暗示最近的變化將對雜誌或我們講故事內涵產生負面影響的說法都是錯誤的」。《國家地理》在1980年代鼎盛時期,全美訂戶曾達1200萬,海外訂戶也有數百萬。它對地球上人煙罕至的角落,以及太空、深海的深入報導,吸引許多忠實讀者,2022年底,《國家地理》在全美的訂戶已不到180萬,但仍是美國最暢銷的雜誌之一,《國家地理》除了解雇最後一批特約撰稿;從明年開始,雜誌也不會在美國書報攤上販售經典的亮黃框刊物,而解雇最後一批特約撰稿也突顯了這份創刊135年的雜誌在數位時代面臨的困境。2022年底,國家地理在全美的訂戶已不到180萬,但仍是美國最暢銷的雜誌之一。(圖/翻攝自推特)
新冠起源出現新證據 可能跟武漢華南市場「貉」有關
新冠肺炎疫情如何爆發依舊成謎,許多科學家認為,最大的可能性是由動物傳人,和過去許多病毒的傳播模式類似,由於第一時間爆發疫情的武漢是多個實驗室所在地,收集與研究冠狀病毒,因此病毒也有可能是實驗室外洩,如今,有國際病毒專家小組表示,病毒來源可能和武漢華南生鮮市場裡走私的「貉」(或稱為狸,raccoon dog)有關。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所採集樣本,顯示有「貉」的DNA與新型冠狀病毒混在一起。(圖/翻攝自@newscientist推特) 根據國際科學雜誌《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引述國際專家的研究,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所採集的樣本,顯示有「貉」的DNA與新型冠狀病毒混在一起,增添病毒是來自動物傳人而非實驗室外洩的證據。所謂的貉,外型神似浣熊,在中國被飼養來取用毛皮與肉,這些檢驗的樣本是2020年初自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檯面上採集,不過資料隨後遭到移除,但一名法國生物學家偶然發現這些資訊,並分享給中國境外正在追查疫情起源的科學家。根據資料顯示,從市場中野生動物交易攤位上採集到的部分陽性樣本,也含有「貉」的基因,顯示這些動物或許也被病毒感染。這些分析隨後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率先刊載。根據參與分析的猶他大學病毒學家高德斯坦(Stephen Goldstein)表示,「很可能帶有這些DNA的動物,同時也是病毒的宿主。如果你在人畜共患病溢出事件後去採集環境樣本…基本上這就是你預期會發現的東西」。高德斯坦和研究團隊指出,他們的分析是顯示市場內有野生動物感染了冠狀病毒的第一個強而有力跡象。然而,這些病毒也有可能是被人帶到市場,然後傳給了貉,或是感染病毒的人碰巧在動物附近留下了痕跡。另外,美國疾控中心中國辦事處負責人葉雷(Ray Yip)表示,這些發現雖然尚未經過確認,但十分重要。根據《美聯社》引述葉雷的說法,「中國疾管中心公布的環境樣本資訊,是迄今支持病毒動物起源的最強力證據」。不過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技術負責人、流行病學家范科霍芙(Maria VanKerkhove)則是持不同意見,認為這些分析並沒有在任何動物身上發現病毒,也沒有發現任何動物傳人的堅實證據,「這只不過是給了我們一些線索,幫我們理解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電紡紗」人工角膜促進角膜神經再生 助千位病友重獲光明
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與病人自主推廣中心111年統計,台灣等待眼角膜移植的患者仍有超過1千人,人工角膜和角膜植入物仍有急迫的需求。根據台大團隊最新研究,「電紡紗」人工角膜可促進角膜神經再生,不僅獲得本屆國家新創獎肯定並登上國際期刊,並穩定發展人工角膜醫材,期待造福更多有需要的病友。視覺相關神經修復 醫療困境難突破失明病患主要為「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和視神經損傷,但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法不多。台大醫院眼科部王一中主任說明,角膜、網膜或視神經等主控視覺的相關組織,都佈滿了重要的神經組織,一旦神經受到損傷,目前的醫療技術極難成功修復。目前視覺神經修復的治療以藥物為主,但昂貴且成效有限,國內在法規限制下許多藥物也無法使用。台大醫院高階眼表面與角膜神經研究中心主持人陳偉勵指出,角膜神經密度佔全身之冠,任何傷害所造成的病變,不僅造成嚴重的視力障礙,需要很長的時間才可能修復,甚至可能永久無法復原。目前的療法倚賴長期且頻繁使用要價百萬的昂貴眼藥,臨床上使用不便,且市售各種人工角膜生物醫材臨床應用度不高,並無促進角膜神經修復的功能。▲台大團隊研發「電紡紗」人工角膜,可促進角膜神經再生,不僅獲得本屆國家新創獎肯定並登上國際期刊,並穩定發展人工角膜醫材。電紡紗具方向性 幫助各種神經生長台大團隊研發「電紡紗生醫支架-PBG」具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可釋放神經傳導物質,證實高度幫助各種神經生長及誘導神經分化,是相關醫材中首次被證實的強大療效。其生物相容性高,可以穩固地存在且緩釋藥物,在治療過程不會引起發炎、感染或新生血管增生的副作用,且材質輕薄短小,可自行溶解,不會影響角膜正常功能。若能成功進入臨床,對於病患來說是很大的福音,且可減少健保不必要的負擔。台大工學院教授林唯芳指出,電紡紗材質由微米等級的胜肽鏈支架紡織而成,可誘導神經延絲狀材質方向性生長,更可以穩定釋出促進神經生長的傳遞物質,有望解決病理學上的問題。目前人工角膜層片經動物實驗顯示安全無虞,治療成效也相當優越,審慎樂觀地往其他神經修復領域努力中。團隊研究結果獲得國家新創獎肯定,並已發表多篇論文在「國際分子科學雜誌」、「美國化學學會應用生物材料」等國際期刊上,目前也與哈佛大學團隊合作,往管狀材質、水凝膠材質促進視神經發展的方向前進,未來亦將往人體試驗階段方向努力,期許應用在生醫領域。
臺大研發「電紡紗」人工角膜 移植可促進角膜神經再生
臺大醫院以及臺灣大學團隊成功研發「電紡紗」人工角膜,在動物實驗中證明,移植後可成功促進角膜神經再生。團隊研發的其他電紡紗生醫材質,也證明有促進「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分化及視神經修復的潛能。團隊研究結果獲得本屆國家新創獎肯定,並已發表多篇論文在「國際分子科學雜誌」、「美國化學學會應用生物材料」等國際期刊上。臺大醫院眼科部王一中主任表示,角膜、網膜或視神經等主控視覺的相關組織,都佈滿了重要的神經組織。一旦神經受到損傷,目前的醫療技術極難成功修復,這也是眾多病患視力受損的主因。目前視覺神經修復的治療以昂貴但成效有限的藥物為主,國內在法規限制下許多藥物也無法使用。臺大醫院眼科陳偉勵教授、廖述朗教授、陳達慶醫師、臺大工學院林唯芳教授、中研院唐堂研究員及郭紘志研究員多年來研發的電紡紗生醫材質,可作成層狀人工角膜移植片或層狀幹細胞其神經細胞分化載體,比其他市售或研發中的人工角膜移植片,有更卓越的神經修復功能;目前也與哈佛大學團隊合作,往管狀材質、水凝膠材質促進視神經發展的方向前進。臺大醫院眼科教授,也是「臺大醫院高階眼表面與角膜神經研究中心」主持人陳偉勵指出,角膜神經密度佔全身之冠,任何傷害所造成的病變,不僅造成嚴重的視力障礙,需要很長的時間才可能修復,也可能永久無法復原。目前的療法倚賴長期且頻繁使用的昂貴眼藥;臨床上使用不便。團隊目前研發出可促進角膜神經修復的人工角膜層片,若能成功進入臨床,對於病患來說是很大的福音。臺大工學院教授,也是臺大團隊電紡紗材質主要研發者林唯芳指出,團隊所研發的視覺相關電紡紗材質,乃由微米等級的胜肽鏈支架紡織而成,不僅可誘導神經延絲狀材質方向性生長,更可以穩定釋出促進神經生長的傳遞物質。比其他市售或研發中的人工角膜移植片,有更卓越的神經修復功能。目前人工角膜層片不僅動物實驗顯示安全無虞,治療成效也相當優越。臺大醫院眼科陳達慶醫師表示,「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和視神經的損傷也佔失明病患的大宗,但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法不多。臺大團隊研發的電紡紗材質目前在「誘導性全能幹細胞神經研發中心」分化為「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研究上,在細胞培養層次有極優越的表現。未來將往動物實驗及管狀材質、水凝膠材質研發上繼續邁進。
滅絕前是食物鏈王者 10公尺巨盜龍化石智利現蹤
近日一群科學家在智利巴塔哥尼亞地區,挖到了新恐龍化石,其中包括10公尺的巨盜龍和迅猛龍遺骸,而巨盜龍在大規模滅絕前,可能是主導該地區食物鏈頂端的恐龍。學者還說,迅猛龍很有可能是一個新物種。據《路透社》報導,科學家正在挖掘南極洲以外最南端的恐龍化石,他們發現10公尺的巨盜龍。據了解,巨盜龍是一種肉食性恐龍,生活在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南美洲。智利南極研究所主任馬萊佩(Marcelo Leppe)說,「我們還漏了一塊化石,還沒有找到。」智利大學研究員阿姆達(Jared Amudeo)表示,這些化石有其他阿根廷或巴西恐龍所沒有的特徵,迅猛龍全身佈滿羽毛,「牠可能是一個新物種,或者屬於另一個密切相關的恐龍家族。」該研究還進一步揭示了,隕石撞擊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的情形,讓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智利南極研究所學者萊佩(Leppe)說,現在的巴塔哥尼亞氣溫驟降,強寒浪潮持續數千年,這跟白堊紀的極端溫暖氣候,形成鮮明對比,「我們看到巨大的變化和生物多樣性。」據《The Indian Express》報導,研究人員自2017年以來,一直在收集化石記錄該地的古代生命,特別關注6600至7500萬年前的繷龍,從化石中表明,這些恐龍是巨盜龍和半鳥亞科恐龍。該研究也刊登在《南美地球科學雜誌》上。
火鍋店奇特食材?民眾用餐時拍照向科學雜誌詢問 竟是劇毒殺人物!
近日中國一家火鍋店的食材中出現劇毒的海洋生物,還好用餐的網友十分的警覺,第一時間就向官方科學雜誌的官方微博詢問,而在詢問過後,確定這有點特別的章魚就是劇毒的「藍環章魚」,這才避免了一場意外發生。近日有一名網友在微博上傳一張照片,並且TAG中國官方自然歷史科學雜誌《博物》的官方帳號詢問「博物博物,火鍋店裡看到的,這是藍環章魚嗎?可以下鍋嗎?」該名網友甚至還在文章末尾表示「在線等,有點急」。網友在微博上TAG科學雜誌官微問問題。(圖/翻攝自微博)由於照片內的章魚中,的確有一隻明顯不同,褐色的身體上有出現環型的斑點,而且斑點還隱隱散發著藍光。在這篇文章出來沒多久後,就有其他網友看到後留言阻止發文網友「千萬別吃」,甚至有網友解釋「世界十大毒王能排到第三位的藍環章魚」、「藍環章魚是世界上最毒的幾種動物之一,有致命的河豚毒素,目前還沒有解藥」。而被標記的《博物》官方微博也在網友發文一小時內回應「確實是豹紋蛸(藍環章魚),它們的毒素是河魨毒素,毒性非常強而且受熱不分解,即便拿回去做紀念也千萬別吃。文獻中和網路上都有市售章魚里混入藍環章魚的記錄,但概率不高,也算是活久見了。」雖然有點時間,但科學雜誌還是很快地回應網友問題,並且提醒這裡面含有劇毒。(圖/翻攝自微博)不少網友在看到《博物》回應後,非常擔心發文網友還是吃下肚了,紛紛留言詢問發文網友的安危,而該名網友也在留言區回應自己並沒有食用,已經叫店家收回去了。不少網友在看到這個時間短暫但又驚險萬分的過程後,紛紛留言表示「知識真的改變命運了」、「還好你認識,我都不知道藍環死了長這樣」、「好厲害,要是我可能已經吃了」、「我的天,別的店要錢,這家店要命啊」、「老祖宗說的好,食不正,不食,長的難看怪異的就不要吃」。
2大名校團隊合作解析 證實清冠一號有效治療「長新冠」
台灣師範大學與台灣大學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以生物資訊學、藥理學與藥效學分析「清冠一號」藥理機制,確定採用的古老中藥方劑,可有效對抗新冠病毒活性,並緩解「長新冠」症狀。論文已刊登於知名期刊《國際分子科學雜誌》。「清冠一號」的主要是根據500年前,由明代官員張時徹編著的醫學著作《攝生眾妙方》,其中提到可用於治療風寒濕邪或流感的處方,加以設計改良所研發。這帖藥方自2020年4月上市以來,經大批民眾使用,發現能有效治療確診症狀。為了解「清冠一號」藥理機制,台師大生命科學專業學院副教授沈林琥與研究團隊,解析其化學物成分、配方藥物與基因組作用,發現當中的中草藥複方方劑含有複雜化學成分,具有多途徑、多靶點整合調節作用的藥理特性,因而能緩解與治療「長新冠」。沈林琥表示,由於不同病患的個體差異,對藥物相互作用也不一樣,導致科學界對「清冠一號」在人體反應的了解不足,因此構成治療障礙。不過,藥物基因組學分析能克服這一項困境,即針對基因或蛋白質與「清冠一號」內含的化學物質和患者相關疾病,提供相互作用的詳細和個別化資訊。沈林琥指出,這次研究有助於理解基因與化學物質的交互作用,從而改善藥物的個體化治療,並確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可以從長遠角度為確診患者的個人化治療提供見解。甚至還可以了解「長新冠」患者各種症狀作用,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案。
潘多拉魔盒即將開啟!格陵蘭200萬年前「最古老DNA」現蹤 打破舊有基因研究認知
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講師、科學家皮德森(MikkelWinther Pedersen)的研究團隊於近日在科學雜誌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研究並指出,他們從格陵蘭北部的永凍層中採樣到可追溯至200萬年前、迄今為止最古老的DNA,這打破了「DNA生存極限只有100萬年」的認知。對此,哥本哈根大學地球生物學家珊德(Karina Sand)也表示,「潘多拉魔盒即將開啟。」據CNN TÜRK的報導,瑞典斯德哥爾摩古遺傳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從格陵蘭北部的永凍層中採樣到可追溯至200萬年前、迄今為止最古老的猛獁象牙DNA,開啟了古遺傳學的新篇章。研究共同作者皮德森表示,「一直以來,人們認為DNA的保存極限只有100萬年,但我們目前發現的竟然是原來的2倍。這正在打破舊有的基因研究界線。」皮德森指出,「流經這個環境的河流,把礦物質和有機物質輸送到海洋環境中,而這正是這些陸地沉積物沉積的地方」,接著在大約200萬年前,這片水下的陸地因地殼運動而隆起,成為北格陵蘭島的一部分。新研究中發現的DNA標誌著遺傳學的重大飛躍,且現在已可描繪當地200萬年前的景象。皮德森表示他們發現了當時獨有的102種植物物種,而且200萬年前,格陵蘭島的攝氏溫度比現今高了11至17度。皮德森續稱,他們在格陵蘭最北的Kap Copenhagen中的沉積物發現這些DNA片段,這些DNA遺跡「來自現今地球上從未出現過的環境」,並被冰凍在毫無人跡的最後淨土,因此這些DNA才得以保存下來。對此,哥本哈根大學地球生物學家珊德也發表評論指出,「潘多拉魔盒即將開啟。」
不沾鍋要定期更換 專家警告:刮痕恐會釋放出致癌物質
許多家庭在購買鍋具時會選擇購買不沾鍋,煎東西時比較不會黏在鍋子上。日前有國外研究指出,如果不沾鍋表面塗層被刮壞了,會釋放出有毒物質,進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產生。根據外媒《GP1》報導,一名澳洲紐卡斯爾大學發表在科學雜誌《全面環境科學》上的研究指出,不沾鍋上的刮痕可能會將數百萬的有毒微塑膠釋放到食物中,釋放出來的物質稱「per-e-polyfiuoroalkyl(PFAS)」,又稱永恆化學品,通常存在於食品包裝、水、以及經常被使用在煎鍋和氣炸鍋中。PFAS需要將近十年才能在人體內分解,而不會在環境中分解,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這些物質會導致疾病發生的機率大大增加,像是各種癌症、自閉症和不孕症。科學家發現,鍋子上約5公分的刮痕就會釋放出230萬的微塑膠,並且沾附在食物上。他們建議,購買廚具時避免購買不沾鍋,若已經購買了就要小心使用,避免產生刮痕,並且定期更換鍋具。
49歲女婦患4期乳癌 「使用大麻二酚+迷幻蘑菇」腫瘤神奇消失
大麻在台灣為列管的二級毒品,不過大麻其實含有具醫療效果的成分,尤其是大麻中的大麻二酚(CBD),可幫助舒緩焦慮、癲癇等身體不適;近期甚至有科學家發現,一名49歲、罹患4期乳腺癌的婦女,在使用大麻二酚與微量的迷幻蘑菇後,腫瘤神奇消失。這起案例被刊載在期刊《藥物科學、政策和法律》(Drug Science, Policy and Law)上,一名49歲婦女於2018年9月被診斷患有4期乳癌,且癌細胞已經擴散到骨頭、肝臟與淋巴,醫護人員坦言她的生存機率很低,只能繼續化療試圖延長壽命。不過這名女子決定於同年11月,開始將大麻二酚與迷幻蘑菇納入他的日常治療計畫,沒想到5個月的治療期結束後,婦女的電腦斷層掃描結果顯示,她的腫瘤竟神奇消失。婦女的化療計畫因此被停止,而她繼續使用大麻二酚與迷幻蘑菇,2019年9月她再到醫院檢查,也沒有癌症、腫瘤復發跡象。49歲婦女罹患乳癌,從X光片結果可見,女子左乳房有腫瘤。(圖/翻攝自《藥物科學、政策和法律》)經幾個月的治療後,女子左乳房腫瘤消失。(圖/翻攝自《藥物科學、政策和法律》)此時該名婦女選擇將服用的大麻二酚減量一半,並且完全停用迷幻蘑菇,卻在2020年6月發現,她的癌症竟然復發;為此她趕緊再次開始接受化療,並且同時使用大麻二酚與迷幻蘑菇,最終到了2021年10月,她的病情再次穩定。報告指出,這一起案例表明大麻素和迷幻藥「可能」在抗癌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且在過去15年內有許多證據支持,大麻素和迷幻藥可能具有抗腫瘤特性,如《波斯尼亞基礎醫學科學雜誌》刊登一篇報告也指出,四氫大麻酚(THC)和其他大麻素,會減緩實驗室培養皿內,某些類型的癌細胞生長。
韋禮安情定圈外女友 霸氣透露房車、存款都準備好了
韋禮安去年被時報周刊CTWANT直擊與圈外女友當街甜蜜約會,今(28日)宣布結婚喜訊,他日前上《TVBS看板人物》,與主持人方念華談及感情觀透露內心已準備周全,笑稱房車、存款、心態等一切「我都準備好了」。韋禮安坦言其實自己不太討論感情私生活,但因為今天變成了公眾人物,「要如何可以讓大家知道、關心,但也要讓自己可以接受的舒服狀態」,現在他也慢慢地找到平衡。關於成家結婚,韋禮安更認為,這不僅僅是硬價值的房車、存款,以及自身心態都很重要,他也堅定表示兩方面都準備好了,笑說「年紀也是確實到了」。提及想婚念頭,韋禮安透露經濟與內心都準備好了。(圖/TVBS提供)身在書香世家的韋禮安,父母從小便給予他很好的學習環境,像是錄音帶、故事書及科學雜誌等應有盡有,讓他創作上累積足夠養分,也建立起人文關懷的價值觀。節目中韋禮安也分享,韋媽媽從小就告訴他:「一切事情都是最好的安排」,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原因,他坦言這番話陪伴他非常多,讓他在歌手路上遇到難關、風波時,都能「佛系」看開。
全球暖化釀永凍土加速消失…科學家警告 核塵埃、千年病毒恐被釋放
隨著全球暖化日益嚴重,南北極近年冰層逐漸融化,除了造成海平面上升,一項新研究還表明,事實上北極永凍土深埋著冷戰時期的核廢料和致命病原體,隨著冰層加速融化,它們很快會被釋放出來。根據《每日郵報》報導,近期一組科學家警告,由於氣候變遷影響,到了2100年,北極地區近地表永凍土會有2/3面積消失,可怕的是在這些永凍土內,其實埋藏著冷戰期間蘇聯進行大氣層核武測試造成的大量放射性塵埃,以及大量微生物,隨著永凍土融化,這些核塵埃與細菌、病毒將會「重出江湖」。根據發表在科學雜誌《自然氣候變化》上的研究,目前科學家已經在深層永凍土內發現100多種微生物,且部分種類具有抗藥性,科學家因此擔心,永凍土融化後,這些被禁錮在「冰冷監獄」內上千年的病毒、細菌可能會對人類社會造成危害。事實上,觀察者研究基金會(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稱,2016年西伯利亞就曾發現一匹埋藏在永凍土70多年、感染炭疽病而死的馴鹿屍體,因為永凍土融化而暴露,造成1名兒童及數名成人受到感染。英國威爾士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學生物學家愛德華茲(Arwyn Edwards)就疾呼「北極的氣候與生態變化將影響地球每一部分,它長期以來一直冷凍著各種有害物質,我們需要更多地了解這些有害生物、汙染物和核物質,以便正確了解它們可能造成的危害」。除此之外,北極永凍土實際上也儲存著大量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與甲烷,以及砷、汞與鎳等天然有毒重金屬,一旦永凍土融化,除了溫室氣體被釋放到大氣中,會造成全球暖化失控外,有毒重金屬也可能被釋放到環境中,造成海洋資源、土地大量汙染。
澳洲女子接受扁桃腺手術後 說話變成「愛爾蘭口音」
一名澳洲女子在上個月接受扁桃腺手術後,沒想到自己說話的口音竟然意外變成愛爾蘭的口音,女子堅信自己可能是罹患了罕見的「外國口音綜合症」(Foreign Accent Syndrome)。根據《Perth Now》報導指出,澳洲女子麥肯(An Gie Mcyen)在上個月接受醫院的扁桃腺手術後,從第9天開始,他發現自己的說話口音變成了愛爾蘭的口音,而他也在TikTok上每天都發表自己的說話短片,發現隨著日漸痊癒,他說話的愛爾蘭口音也越來越濃烈,而原本的澳洲口音則是越來越淡薄。但是麥肯表示,自己過去根本沒有去過愛爾蘭。甚至在他4月30日的短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變化,他在影片中表示,早上醒來時,說話還保有澳洲口音,同時也打電話給朋友確認,但沒想到在通話5至10分鐘左右,他的朋友清楚的聽到,麥肯的說話聲音又變成了愛爾蘭口音。面對麥肯說話口音的變化,醫生目前也無法解釋到底是發生什麼事情,麥肯相信自己罹患了罕見的「外國口音綜合症」(Foreign Accent Syndrome)。這是一種相當罕見的疾病,在2018年《神經病學與神經科學雜誌》期刊的研究中表明,從1907年開始,至今只有80例這種案例,但通常號發於腦部受傷、中風的患者,才會發生喪失原有說話口音的問題,有些是暫時性的,會持續數個月至數年,而有些是永久性的。目前麥肯已經委託一名研究中風康復的神經病學家幫他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