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個案
」Omicron有多可怕? 羅一鈞:南非一個月就豬羊變色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最新的Omicron監測結果,發現南非已經歷經了三次變種病毒株,且十月時都還是以Delta為主流株,如今短短一個月就「豬羊變色」,十一月已經是Omicron一支獨秀。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根據南非昨天公布最新監測結果,可以發現,2021年來南非經歷了三次的變異株,十一月開始回溯之前的檢體,十一月八日最早驗到Omicron陽性,現在一支獨秀,佔七成四都是Omicron,十月時Delta還站了79%。短短一個月豬羊變色,成為主流疫情。羅一鈞表示,不過以所有確診數來看,相對還是少,定序需要加把勁,才能知道到底有多少病例,十一月檢出陽性183例Omicron,南非已經是以Omicron為主的疫情。重症是否重症仍然有待進一步分析。另外國際疫情部分,羅一鈞表示,作天全球統計共有27國370個確診病例,大部分來自南非或是非洲國家也有奈及利亞,以色列日本出現有來自英國和秘魯的病例,當中都有飛行或是聚會的接觸史。其中以色列確診者曾到倫敦參加千人會議,感染是否為英國社區或是大型聚會有其他外來人士,或是秘魯個案有其他感染還需要調查。且歐洲有些國家社區感染病例,還要尋找和境外個案是否有關聯性,疫情調查中。羅一鈞表示,好消息是,歐盟59例個案報告初步沒有重症和死亡病例。但有帶更多病例觀察。羅一鈞表示南非昨天報告也提到,除了S基因突變外,也分析了其他基因特徵,有兩個特色,一個是有另一個基因G671在Delta發現的話通常是病毒量邊高的個案,沒有這個突變,那就是病毒量會比感染Delta還要低。其次是,先前關心是否影響檢測準確性,在N蛋白發現沒有影響,因次抗原快篩檢測Omicron還算是準確。至於大家最關心的傳染力增加多少倍?疫苗保護效果多少,還沒有最新的資料。
Delta民怨炸鍋2/專家小組思維還在去年!Delta病毒「關不住」
面對Delta病毒來勢洶洶,陳時中宣布自七月二日起,入境旅客一律「三篩」,除了所有旅客入境時,需做一次核酸檢測(PCR),入境後進入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的第十天至第十二天,再加做一次家用抗原快篩,檢疫期滿(十四天)還需做一次PCR。所有採檢陽性者,一律進行病毒株基因定序。然而,回顧六月二十七日,陳時中仍堅持自「高風險國家」返台者,入境和檢疫期滿各執行一次篩檢,但從一般國家返台則只需在檢疫期滿檢測一次即可,短短五天內政策大轉彎,當然因為背後承受不小的壓力。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強調,Delta病毒傳染力極強,集中檢疫所和防疫旅館根本「關不住」,新的入境管制措施仍顯不足,若Delta病毒大爆發,感染者一定要送到專責病房隔離。中國附醫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批評,指揮中心採用去年的檢疫政策來防堵疫情,才讓Delta病毒輕易入侵台灣。(圖/報系資料庫)Delta病毒在屏東造成的社區群聚感染,確實搞得全台人心惶惶。六月以來,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每周要求幕僚,書詢指揮中心有關變種病毒監測報告。「六月十五日,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才說台灣沒有印度變異株,四天後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首度坦承有五例境外移入的Delta病毒。」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質疑,感染Delta病毒的秘魯祖孫六月六日返台、六月十四日確診,指揮中心卻直到六月二十五日才公布基因定序結果,從確診到定序空窗期長達十二天,造成社區防疫破口。然而,指揮中心為何特別針對該個案進行基因定序?施作的準則為何?檢測過程又需要多久?這些統統被「蓋牌」,外界根本找不到答案。立委蔡壁如質疑,指揮中心缺乏基因定序的SOP,一旦傳染力更高的變異株入侵,恐癱瘓醫療量能。(圖/馬景平攝)對此,指揮中心回應,祕魯案確診後由醫院後送檢體,再進行RT-PCR、基因定序及序列比對,皆為及時分析。目前基因定序時效約為收到檢體後3天,且病毒量要高。秘魯個案為境外移入個案,為該署基因定序重點監測項目之一。疾管署表示,針對病毒基因定序,以境外移入、群聚、確診前曾接種疫苗、再感染及經疫調後無法釐清染源等個案為重點加強監測項目;針對全國各縣市之新增個案,亦以隨機抽樣方式進行分析。 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共定序分析 405 株,共362株為變異株。除疾管署昆陽實驗室外,國內具備相同技術之大型醫學中心(例如台大、三總及林口長庚也協助針對部分院內檢體進行定序)。
Delta民怨炸鍋3/祕魯祖孫確診到定序長達12天 立委提問指揮中心全蓋牌
新冠肺炎印度變異株Delta入侵屏東造成群聚感染,全台人心惶惶,擔憂12解封再度延長,屏東近期萬人擴大篩檢逾1萬人,國人高度關注,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質疑,感染Delta病毒的秘魯祖孫從確診到基因定序確認是Delta病毒長達12天,造成社區防疫破口。指揮中心駁斥表示,祕魯案確診後進行RT-PCR、基因定序及序列比對,皆為及時分析。蔡壁如說,感染Delta病毒的秘魯祖孫六月六日返台、六月十四日確診,指揮中心卻直到六月二十五日才公布基因定序結果,從確診到定序空窗期長達十二天,造成社區防疫破口。然而,指揮中心為何特別針對該個案進行基因定序?施作的準則為何?檢測過程又需要多久?這些統統被「蓋牌」,外界根本找不到答案。不只立委質疑基因定序的相關處置流程,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本名孔祥琪)在Delta病毒社區感染爆發前,就點破基因定序的重要性。他強調,病毒變異株很狡猾,也會影響PCR檢測結果、單株抗體藥物療效及疫苗接種的預防效果;以Delta病毒為例,施打一劑疫苗的保護力只有約三成,要兩劑才比較有效,國際間甚至已在討論要追加第三劑的加強針,「台灣沒有公布基因定序抽樣對象與分析比率的完整資訊,我們甚至不知道抽樣的分子與分母為何?」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說,定期抽樣確診者的基因定序,有助於及早發現新型變異株入侵。(圖/翻攝自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臉書)林氏璧也坦言,「台灣前陣子確診案例太多,一一採驗病毒株作基因定序,確實有其困難,現在疫情逐漸趨緩後,除了著重境外移入個案的基因定序,也應該仿效各國針對本土確診病例定期抽查、抽樣定序,或許能揪出隱匿在社區內的其他病毒。」對此,指揮中心回應,祕魯案確診後由醫院後送檢體,再進行RT-PCR、基因定序及序列比對,皆為及時分析。目前基因定序時效約為收到檢體後3天,且病毒量要高。秘魯個案為境外移入個案,為該署基因定序重點監測項目之一。 病毒株基因定序流程是從PCR採取檢體,找出新的突變位點,判斷是否有新病毒株產生。(圖/翻攝自美國CDC網站)疾管署針對病毒基因定序,以境外移入、群聚、確診前曾接種疫苗、再感染及經疫調後無法釐清染源等個案為重點加強監測項目;針對全國各縣市之新增個案,亦以隨機抽樣方式進行分析。 指揮中心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共定序分析 405 株,共362株為變異株。除疾管署昆陽實驗室外,國內具備相同技術之大型醫學中心(例如台大、三總及林口長庚也協助針對部分院內檢體進行定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