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苗場
」台東秧苗場通過有機認證 成為縣內第一座
花東兩縣為台灣有機水稻生產重地,栽培面積約1788公頃、占全台52%,有鑑於全程有機生產尚欠前端育苗一環,農糧署攜手產官學輔導花東種苗場業者導入溫湯消毒法,台東縣南島種苗場於今年中旬通過有機驗證,成為縣內首間且唯一有機種苗場,每期作預估產能約1.5萬盤秧苗。健康環保意識抬頭,綠色消費蔚為風潮,有機農產品消費力提升,糧食作物水稻尤其重要,台東縣有機水稻耕作面積達455.1公頃,排名全國第2,然其根基種苗仍採取慣行農法培育。台東農業改良場指出,水稻育苗過程須經種子、苗箱及苗土處理,還有苗圃管理,其中種子消毒目的在於消滅種殼病原,有機消毒法可採生物製劑或溫湯處理,兩者中以溫湯防治效果最佳,但降溫技術門檻及成本高。為健全有機水稻生產鏈,農糧署邀集農業改良場、地方農政單位及宜蘭大學成立輔導團隊,協助花東地區水稻育苗業者建置有機種苗生產系統,台東縣南島種苗場自行研發空壓機冷循環設備,達到溫湯消毒法瞬熱瞬冷需求。南島種苗場長范植勛表示,溫湯處理過程以天車吊掛秧苗噸袋,浸泡於60度高溫池水中,池底設置空壓機管線,使冷空氣於袋內循環,達到瞬間降溫功效,避免秧苗因高溫熱熟。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強調,目前花東地區共有花蓮縣學田育苗行、台東縣南島種苗場及花蓮縣銀川有機農產品合作社通過有機種苗驗證,完善水稻育苗到收成全程有機,提升產業價值。據統計,花東有機水稻種苗場,每期作生產約4萬8000盤秧苗,可供應約190公頃耕地,未來視市場需求逐步擴大生產力。
逼農民捐錢1/協會幫農民申請補助強抽10% 理事長農友互毆農糧署裝瞎
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通過10億元的「農機補助金」預算,透過農糧署扶植的「中華民國農業機械耕作服務協會聯合會」(機耕聯合會)旗下14個「農業機械耕作服務協會」(機耕協會),協助農民申請補助。近日卻爆出各協會從補助款中「強制」抽取10%的「樂捐」,農糧署嘴上否認各協會皆有「抽成」,卻悄悄發函要求各協會退還款項。然而,至今仍有協會完全不甩,甚至爆發農民和協會理事長互毆的荒唐事。本刊調查,許多機耕協會根本不理農糧署這個「頂頭上司」,去年12月30日,台南機耕協會理事長顏憲明甚至因為不願全額「退捐」,與一位顏姓農民會員的父親在秧苗場爆發肢體衝突,兩人雙雙掛彩。台南的顏姓農民出示父親的驗傷單,指控台南機耕協會的理事長因為退款問題,與父親大打出手。(圖/讀者提供)拿著父親的驗傷單,顏姓農民忿忿不平地向本刊控訴,「農糧署公文下來了,台南機耕協會卻遲遲沒有還錢的動作,我打電話問,理事長說只願意退5%,剩下的5%得當作協會運作金。我們只是爭取自己的權益,理事長竟然在我爸面前說要找人修理我,豈有此理,他們不退錢,我們一定不會善罷甘休!」農糧署表示,當初設立農機補助金,是為了減輕農友負擔、提升農耕效率,為貫徹補助初衷,已函請各縣市機耕協會及機耕聯合會,在今年1月底前退還收取的款項;農糧署各區分署也已透過各地機耕協會,逐一通知農友,未來會持續追蹤退款情形。雲林為農業大縣,光是雲林機耕協會的人數,就佔全國機耕協會會員近三分之二。(圖/張文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