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制
」 日本 財政部 免稅 稅制 退稅![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94000/sm-d79c39a55bf548cd3469de5d422b03b5.jpg)
川普關稅戰如果上線「不只汽車漲價」 6種物品也受牽連漲價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先前一度計畫對加拿大及墨西哥祭出新的關稅,但後來與兩國領袖達成協議,暫時擱置相關措施一個月。而事實上,三國之間的供應鏈關係密切,每天約有價值20億美元的貨品跨境,如最後關稅仍付諸實行,許多在美國市面上販售的商品價格都可能上漲,消費者可能承擔更多成本。根據《BBC》報導指出,如果川普對兩國的關稅戰真的實施,美國汽車的售價很可能首當其衝被推高。汽車組裝過程中,零件常在美、加、墨三地不斷跨越邊界,一旦關稅抬高進口零件的成本,車廠往往只能將額外支出轉嫁給購買者。有機構預估,每輛車可能因此多出大約3000美元,長期下來將對原本仰賴自由貿易降低成本的汽車產業造成不小衝擊。除了汽車外,啤酒與烈酒也有可能因關稅而漲價。近年來,墨西哥啤酒科羅娜和莫德羅在美國廣受歡迎,尤其莫德羅已成為美國第一啤酒品牌。如果對這些進口產品徵稅,消費者難免得付出更高價格。一些涉及跨境的波本、田納西威士忌、龍舌蘭酒與加拿大威士忌等,也會因生產地關係無法輕易搬遷,恐會因此造成商品供應萎縮。這些酒類產業組織原本幾乎不受關稅影響,現在若貿易壟斷被打破,業者更擔心無法維持既有生產與價格。房屋建築材料方面,如果加拿大輸入美國的木材因關稅大幅調漲,對美國的住宅成本與房價將產生明顯衝擊。美國國內的房屋結構大都依賴木材,先前已有業者警告,任何關稅方案都會讓建築費上升,導致新屋供應萎縮,最後轉嫁到民眾負擔更高房貸或租金。除此之外,楓糖漿可能也會隨著關稅增加而漲價。全球最主要的楓糖漿供應集中在加拿大,魁北克省一地就占了全世界大多數產量,還有專門設立的戰略儲備。若加拿大對美國輸出楓糖漿受到關稅制衡,美國家庭的早餐開銷必然增加,不少喜愛楓糖口味的民眾也可能面臨漲價壓力。而燃料成本同樣也會漲價,美國雖有豐富的能源,但煉油業者仍依賴加拿大和墨西哥供應的「重質」原油。這種原油能使煉油廠在生產汽油、柴油與噴射燃料時擁有更高效率。一旦加拿大因關稅引發矛盾,減少對美國的石油輸出,汽油及航空燃料的價格可能水漲船高,進而影響運輸業和整體市場物價。在蔬果方面,酪梨則幾乎肯定是另一項爆量漲價的日常消費品。美國近九成的酪梨依賴墨西哥進口,一旦對墨西哥徵稅或貿易受阻,超市與餐廳的酪梨供應難以填補,酪梨醬等商品也將上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93722/sm-fbcf247ea4e3f61b2b444a7169c2861f.jpg)
彰化清水岩寺國運籤「中下籤」 廟方解釋:主事者勿自負身段應柔軟
彰化縣社頭鄉百年古剎清水岩寺,昨(2)日初五遵循古禮,抽國運籤,今年抽中的籤題為「蜻蜓誤入蜘蛛網」,是中下籤。廟方解釋,籤詩意味著主事者切勿太過自負,做事身段應柔軟,改變作法,國家運勢才會逢凶化吉。清水岩寺創立於清朝雍正時期,至今已有298年歷史,建寺以來每逢大年初五都會抽國運籤、工商籤、農牧籤共3籤。2日上午由管理委員會主委蕭惠仁與委員蕭敏雄、黃義峰抽出。國運籤抽到第48首「中下籤」,籤題為「蜻蜓誤入蜘蛛網」,籤解為「陽世作事未和同,雲遮月色正朦朧,心中意欲前途去,只恐前途未運通」。清水岩寺總幹事陳慶福解釋,籤詩意指主事者個性過強,難與人合作,導致機會受限,雖有才華但過於自負,應做事身段柔軟,避免清高自負,對於國家未來前途才會有利,否則國家整體運勢恐是不順。工商籤抽到癸卯籤,籤詩為「病中若得苦心勞,到底完全總未遭,去後不須回頭問,心中事務盡消磨」。陳慶福指出,工商籤也是中下籤,今年經濟景氣仍未好轉,台灣是晶片大國,受到美國關稅制裁,工商界面臨更大挑戰。另外,執政者若能調整態度,加強合作,相信工商發展將有所改善。農牧籤則抽中辛卯籤,籤詩為「客到前途多得利,君爾何故兩相疑,雖是中間防進退,月出光輝得運時」。陳慶福指出這是上上籤,意指今年農林漁牧業會有好時機,有大豐收、好運勢。彰化清水岩寺國運籤抽到「中下籤」。(圖/清水岩寺臉書)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93710/sm-8892a7f1c663b85d0f3c674c527449eb.jpg)
改善美國產業競爭力 關稅不是答案
川普對墨加中三國加徵關稅,從建商到零售等美國工商界乃至工會領袖都坐立難案,幾乎認為關稅會令物價和出口商成本上漲,無助改善美國產業競爭力,汽車、製造和營建等產業可能受創嚴重。美國商會(USCC)官網以標題「關稅不是答案」來回應。其資深副會長墨菲(John Murphy)指透過「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加徵關稅是前所未見。他說總統是有權力專注邊境和芬太尼等重大問題,但加徵關稅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反而增加美國家庭負擔和打亂供應鏈。USCC將諮詢各行業會員的相關影響,找辦法避免衝擊美國經濟和民眾。對加墨課關稅引發汽車業與工會大反彈。雖然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主席費恩(Shawn Fain)支持以關稅來保護美國工人飯碗,但反對利用工人當棋子,去解決非法移民和毒品等問題,應重新談判「美墨加協定」(USMCA)後才以關稅來讓加墨屈服。代表資方的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AAPC)主席布朗特(Matt Blunt)指關稅將增加美國製造汽車的成本而妨礙投資,並破壞車商競爭力。美國製造商協會(NAM)主席提蒙斯(Jay Timmons)指拜登執政時稅制改革,已增加製造業的成本壓力,現在再給加墨增關稅,只會破壞本來讓美國製造業具全球競爭力的供應鏈,中小型製造業將最受傷。全美住宅建商協會(NAHB)主席哈里斯(Carl Harris)指課加墨關稅將引發反效果,因為木材和石膏等美國建商最重要原料逾70%來自加墨,加關稅等於增加營建成本,最終令建商不推新建案,由民眾為高房價買單。鋼鐵工人聯合會(USW)主席麥卡爾(David McCall)指加拿大是美國最強力貿易夥伴之一,政府應該對付向外傾銷鋼材的中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6/391266/sm-5e93fd54f0d405c035a4ec0272d6b48b.jpg)
電動車免牌照稅優惠「再延5年」 網友:只要開車都應該收稅
為推動電動車相關產業發展及國發會「2030年市售電動車達30%」政策,依現行《使用牌照稅法》第5條,目前電動汽機車牌照稅為「免繳」狀態,不過緩徵期限僅到今年為止,不過財政部與經濟部已達成共識,電動車牌照稅免徵優惠將延長至2030年12月31日。對此,有網友留言表示,「開油車的不是人嗎?」針對「電動車徵收牌照稅標準」,2010年制定時以「馬力」為基準課稅,現行市售電動車若按照此標準計算,動輒會被課徵同等級油車數倍的牌照稅,每年甚至上看11萬元,引發大批電動車主擔憂。台南市立法委員林俊憲表示,有不少電動車主認為繳稅合理,但問題出在標準,如果按照現行法規直接課稅,「自己的愛車每年可能得付出比同等級油車高數倍的牌照稅,非常不公平。」林俊憲進一步分析,現行《使用牌照稅法》附表中的電動車課稅標準,以馬力分級距,是10多年前電動車技術尚未成熟時就制定。但現在技術成熟,電動車馬力充足,若按此標準,有大量電動車會被課徵到上看11萬的牌照稅,相比現有市場油車排氣量大多介於1.8至3.0公升,牌照稅僅約1.1萬至2.8萬之間,有相當大的落差。他也補充,原本初衷要修訂牌照稅課徵標準,油車、電車一視同仁,但考量政府目前正在推行「2030年市售電動車達30%」的目標,而現有電動車也僅佔740萬輛乘用車中的1%至1.5%,對稅基影響不大,因此決定改朝延長緩徵方向推動。林俊憲說,隨著電動車數量成長,未來勢必有正式開始課徵牌照稅的一天,但現行以馬力為標準的課徵方式顯然不是可行做法,他也於會議中要求各機關於正式恢復課徵1年前開始研究。目前財政部與經濟部已達成共識,電動車牌照稅免徵優惠將延長至2030年12月31日。消息一出,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不公平,「瞎,直接延後五年太扯」、「買得起電車繳不起稅」、「覺得油車電車都應該要收稅,如果稅制合理的話啦」;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每次經過充電站人少到覺得會倒」、「台灣買電車都沒什麼補助了,還要收稅,可以參考其他國家補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5/389995/sm-4f906885db17a5dcbe33c882ea4a4065.jpg)
他賣繼承老公寓被課66萬房地稅! 代書「1招」教你免付稅
房屋買賣只要有獲利就需課徵房地合一稅,該稅制自2016年上路以來,最常出現的爭議就是贈與及繼承取得的案件,由於認定採早期取得的低成本,一旦出售往往出現高額稅金。地政士便分享客戶轉手賣掉喪父的房產,市價400萬元的老公寓竟因未設籍而無法享用自住免稅額,導致須繳納約66.8萬元的房地合一稅,加上繼承時繳納的遺產稅,等於慘遭扒了兩層皮。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所長鄭文在提醒,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後,不動產受贈與取得及繼承取得的案件,取得成本的認定是房屋評定現值及土地公告現值,因為取得成本偏低,大約只有市價的10%~20%,繼承人未來出售時,可能會有一筆高額的房地合一稅必須繳納,如何節稅成了繼承人應該注意的事項。他舉客戶為例,父親去年11月往生,遺產中的自住房屋是2017年購買,完成戶籍登記並居住該屋連續滿6年以上,符合自住條件,因為母親已經往生,所以繼承權落在兒子身上。兒子去年12月辦妥父親後事,繼承房屋之後,覺得老舊公寓居住環境不符合生活品質,決定賣掉該公寓,委託鄭文在概算房地合一稅,該房屋及土地核定價額約50萬元,委託房重估價市值約400萬元,申報房地合一稅的獲利為350萬元,扣除仲介服務費16萬元,所有權持有期間為7年,以稅率20%計算,房地合一稅約66.8萬元(即:400萬元-50萬元-16萬元=334萬元×20%=66.8萬元)。因為未事先設籍,繼承房產後轉賣,不適用房地合一稅的自住優惠稅率。(示意圖/pixabay)該名客戶一聽到要繳如此高額的房地合一稅,相當咋舌,詢問該如何節稅。鄭文在說明,依照《所得稅法》第4條之5規定:(一)個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辦竣戶籍登記、持有並居住於該房屋連續滿6年;(二)交易前6年內,無出租、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三)個人與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於交易前6年內未曾適用本款規定,就可以適用400萬元的免稅額及10%的優惠稅率。然而該名客戶的狀況是,父親去年11月往生,兒子12月繼承該房屋,由於事先未遷入戶籍,還要等設籍6年後才能適用400萬元的自住免稅額,根本緩不濟急。另外,鄭文在補充,2023年11月2日〈台財稅字第11204619060號函〉規定:.....如屬連續繼承或受遺贈取得之房地,得將連續各次繼承或受遺贈之被繼承人或遺贈人持有期間合併計算.....。也就是說,只要該名兒子能夠主張適用400萬元免稅額,出售這繼承的老公寓就能免納房地合一稅,這一差就是0元與66.8萬元的距離。鄭文在從這案例思索,如果兒子在爸爸重病期間,順著照顧父親的時間,就能把戶籍登記遷入爸爸老公寓,如此一來爸爸設籍的7年和兒子遷入的戶籍,在爸爸往生後就符合「連續滿6年」的規定,繼承後的兒子也不用再等6年,就能享受這400萬元的免稅額,達到免納房地合一稅的條件。因此鄭文在提醒,如果父母親遺產中的房屋不是想要保留的資產,甚至會繼承後短期賣掉,建議應未雨綢繆,先將本人、配偶或是未成年子女的戶籍遷入,取得戶籍登記及居住事實,將可以取得400萬元的房地合一稅免稅額及10%的優惠稅率,避免繳納遺產稅後,還要繳納高額房地合一稅的窘境,一頭牛被剝二層皮,也有利於房屋的銷售。 房價十大鬆動區出爐!打房後普跌1成 「這裡」晚1個月買省百萬 「小寒」將至!食衣住行育樂 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年前交屋潮!12月房市交易回溫 六都移轉棟數創11年高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1/388271/sm-06ab42ae860c0a9b84bf0443c7c04c29.jpg)
日本旅遊成本提高!多縣市調漲住宿稅 京都最高「每人每晚1萬元」
想要訪日的民眾真的要留意一下了!日本京都市近日宣布將調高住宿稅,最高達每人每晚1萬日圓,而是用對象則是每晚房價超過10萬日圓的住宿費用。京都市政府這項命令,直接讓京都成為全日本住宿稅負擔最高的城市。根據《讀賣新聞》報導指出,京都現行的住宿稅是自2018年起實施,主要分為三個等級,低於2萬日圓徵收200日圓,2萬至5萬日圓徵收500日圓,超過5萬日圓則徵收1000日圓。但隨著疫情後外國旅客激增,住宿稅收入在2023財年創下52億日圓的歷史新高,市政府決定進一步調整稅制。根據修訂方案,稅額等級則從現有的三級細分為五級,200日圓的最低稅額將維持,但適用範圍縮減至每晚房價低於6000日圓的住宿。對每晚房價高於10萬日圓的住宿,稅額提升至1萬日圓。報導中提到,京都市政府此舉預計可使年度稅收翻倍,超過100億日圓。而修訂方案最快將於2026年實施,相關條例將於2月提交市議會審議。京都市長松井孝治表示,自上任以來,一直強調觀光環境改善的重要性。松井孝治認為,外國旅客大量湧入不僅推高了住宿稅收入,也給市內觀光地帶來垃圾與過度擁擠等問題。松井孝治也強調,新增的稅收將用於提高接待設施、緩解當地居民因觀光壓力產生的不滿。而除了京都外,目前也傳出岐阜市也計劃自2026年4月起引入住宿稅,每人每晚徵收200日圓,作為觀光振興的財源。市長柴橋正直強調,此稅收將用於推動更有效的觀光項目,預計每年可帶來13億日圓收入。而該稅項將不會用在校外教學等學校活動及12歲以下兒童。相關條例預計於今年3月提交市議會審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5/386085/sm-3c20fbaeb8a2964af59cfdc478c75bc2.jpg)
日本「先付後退」機場退稅新制定案了! 旅日達人:「2類人」應提早去機場
日本昨(27)日公布了2025年度最新稅制改正大綱,正式定調機場退稅新制度「先付後退」將在2026年11月1日開始實施,與此同時,也會撤銷消耗品每天同一店鋪50萬日圓(約新台幣10.55萬元)的額度上限,並廢除消耗品的特殊包裝。對此,旅日達人林氏璧就列出4點分析,也提醒買的金額較高,或是特定品項較多的旅客,可能會被要求檢查行李,可提早到達機場。林氏璧昨日午間在臉書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發文表示,日本政府閣議確認了2025年的稅制改正大綱,其中一項重點是,機場退稅的新制度,會在2026年11月1日(令和8年11月1日)開始實施。林氏璧接著說到,包括廢除消耗品同一天同一店舖50萬的上限、廢除消耗品的特殊包裝、不再區分一般物品和消耗品,以上也會在同日開始一併跟進。對此,林氏璧解讀,不確定這樣機場退稅的制度會不會引起大排長龍,或是需要提早到機場等等的,「日本所有免稅紀錄已經電子化,所以直接在機器掃護照即可,和歐洲還要蒐集退稅單掃碼的狀況不同。如果能準備足量的退稅機,理論上速度應該會比較快」。林氏璧也推測,新制退稅到時候應該是採取抽檢的形式,「買的金額較高,或是特定品項較多的可能會被要求檢查行李,確認你有把免稅品項帶出日本。這樣的朋友要有自知之明,提早到機場。對於絕大多數的旅客,我想應該不至於影響太大」。林氏璧提到,我也許地方小機場因為工作人員比較閒,可能比較有機會開箱檢查,「成田、關空這種繁忙的機場人這麼多,我猜測抽檢的機會應該不甚高。當然這都要實行後才知道,2026年11月以後的事,現在就先別煩惱啦」。最後,林氏璧指出,店家還是要有免稅櫃台,辦理免稅掃護照把消費紀錄輸入,並不是所有在日本的消費都可以累計並退稅,但對於一般店家,因為廢除了特殊包裝也不用區分一般物品和消耗品,會簡單很多,「所以也許原本不想參與退稅的店家會考慮加入喔,日本好市多,在呼喚你啦」。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85700/sm-7036f0642f2efc29ac99c17a2acb9fbb.jpg)
元旦新制來了!最低工資調漲至28590元 2025年「17項新制」一次看
2024年已經走到盡頭,行政院綜合業務處今(26)日於院會報告「2025年元月起實施之重大政策及惠民措施」,內容包含「照顧」、「發展」兩大方面,內容包含勞工最低工資上路並調漲、軍公教調薪3%、調高2024年度免稅額等稅制優化措施、擴大發放文化禮金(文化幣)、提高重要癌症篩檢率、續辦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等總共17項政策。行政院也強調,惟因立法院預算審議尚未通過,且「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三讀通過後,部分政策可能受影響。「照顧」方面:第一、勞工最低工資上路,同時為連續第9年調漲,明年月薪將由27470元,調整至28590元;時薪由183元調整為190元,約257萬名勞工受惠。第二、軍公教人員調薪3%,係自2018年來第4度調薪,實質薪資提升14.7%;另中央機關約僱人員、工友及約用人員之月薪調整至不低於最低工資1.1倍(約31449元)。第三、調高2024年基本生活費用及2024年度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身心障礙、幼兒學前、房屋租金支出特別扣除額等減稅優惠,約687萬戶受惠,明年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時適用;因應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調高2025年遺產稅、贈與稅之課稅級距金額;調增小規模營業人營業稅起徵點,「銷售貨物」業別由8萬元調高至10萬元,「銷售勞務」業別由4萬元調高至5萬元,約12萬家受惠;延長購買復康巴士及載運輪椅使用者車輛免徵貨物稅至2029年。第四、推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透過「築夢工場組」、「海外翱翔組」、及「年度旗艦計畫」3大實踐途徑,提供大專校院學生及青年海外學習機會,鼓勵青年開拓國際視野。第五、提高重要癌症篩檢率,擴大肺癌、乳癌、子宮頸癌及大腸癌等之公費篩檢對象及年齡範圍,並新增婦女人類乳突病毒篩檢項目。第六、延長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至2026年,補貼戶數並由50萬戶提升至75萬戶。第七、提高托育人員薪資、準公共托嬰中心及準公共居家托育人員獎助金額。第八、放寬自動查驗通關系統申請及使用資格,有戶籍國民申請使用自動查驗通關系統年齡自12歲以上調降至10歲以上,身高限制自140公分以上調降至120公分以上,並開放無戶籍國民得以「免許可」申請及使用自動查驗通關系統;在臺設有戶籍且已成年人,護照已逾期且資料頁記載事項不需變更之民眾,可全面使用自然人憑證(或行動自然人憑證)上網申請換發護照。「發展」方面:第九、延長實施現股當沖證券交易稅稅率減半(1.5‰)3年至2027年,並自2025年1月6日起,取消創新板投資門檻,可交易人數由30萬戶增加至1,300萬戶。第十、續推動「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至2027年,並擴大適用全球臺商及外人投資企業,聚焦五大信賴產業、服務業及大健康產業,以及要求具備AI運用元素,預計3年可創造投資金額6,000億元及4萬個就業機會。第十一、推動「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以「3策略、3配套、1窗口」,協助中小微企業落實數位轉型、淨零轉型及發展通路,同時提供普惠貸款、租稅優惠及信保機制等配套措施,並建立單一服務窗口。第十二、推動「1集、2轉、3加3」稻米產業精進措施,鼓勵農民加入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加碼獎勵雜糧旱作,目標於3年內,提高產地乾穀價格每公斤3元。第十三、持續發放16至22歲青年1,200點文化幣,並推動13至15歲試辦發放600點文化幣。第十四、為振興花蓮觀光,自2025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持電子票證搭「台灣好行」(含行動支付),可繼續免費搭乘花蓮路線,其他路線則享半價優惠;「台灣觀巴」花蓮地區套裝行程推出1折優惠,其他地區則享2人同行1人免費優惠。第十五、實施碳費徵收制度,2025年排放量正式納入碳費徵收計算,2025年試申報不繳費,2026年起,收費對象約281家公司(計500廠),將依據2025年排放量及適用之費率進行繳費,預估至2030年可減量3,800萬公噸CO2e(二氧化碳當量)。第十六、觀光旅館業、旅館業、民宿及其他住宿業不得提供容量180毫升以上之洗髮乳、潤髮乳、沐浴乳及乳液,亦不得於營業場所陳列梳子、牙刷、牙膏、刮鬍刀、刮鬍泡及浴帽等個人衛生用品供消費者自由取用,鼓勵消費者自備。第十七、改裝排氣管(替換用消音系統)認證管理規範上路,民眾安裝非原廠(改裝)排氣管,可購買噪音合格認證排氣管,或自費委託環境部許可噪音實驗室進行噪音檢測;如未辦理排氣管變更登記,將處900元至1800元罰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84861/sm-1d41203b53f96e71d7cb4921fcca4d3d.jpg)
日本「機場退稅」最快2026上路 旅日達人分析流程:順暢多了
日本旅客退稅新制度預計明年上路,擬取消消耗品的免稅金額上限50萬及密封袋特別包裝,機場退稅則會延到2026年才實施。對此,知名日本旅遊達人林氏璧分析重點,機場退稅是希望能阻止逃稅,取消消耗品免稅上限是希望旅客買更多,麻煩的包裝也不需要了,且未來出境流程可能變得更順暢。林氏璧今天(23日)在臉書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發文,「近來有許多媒體整理2025年日本旅遊的新制度,會提到以下幾點:2025年取消消耗品的免稅金額上限50萬。2025年取消消耗品的密封袋特別包裝。機場退稅會延到2026年才實施。」林氏璧表示,根據自己看到的日本新聞及對於外國人免稅制度的規劃,前2項變動應該是在已經改為機場檢查完有把物品帶出國、再退稅制度的前提下,可以一起檢討改變的項目,「機場退稅,是希望能阻止逃稅。取消消耗品免稅上限,是希望大家買更多。」他進一步說明,新制度的邏輯就是在能確認阻止逃稅的制度下,再鼓勵旅客買更多,「麻煩的包裝也不需要了。他們甚至想討論是否不再需要區分一般和消耗品了,就一視同仁,「這幾天日本政府會公布2025年税制改正大綱,其中應該會有比較確認詳細的時程規劃。如果出來我再和大家報告。」林氏璧認為,大家不用擔心改為機場退稅後太混亂,「現行稅關設在出國檢查場中的問題就是,很多人會不刷護照直接走過去,迴避掉這一關。未來規劃在出發大廳就先刷護照,在行李都沒託運前會做一個需不需要檢查行李的判定。我個人猜測應該就是只抓大金額的才會真的去檢查行李!多數人就是在機器很快地退好稅,也不用檢查行李。我想這樣的流程應該是順暢多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0/380420/sm-01c8eca984091c6e1657feb648d15ef4.jpg)
租屋者福音!有屋族也可報租金扣除額 5特殊情況適用
租屋者福音!財政部3日發布解釋,5種特殊情況即使是名下有屋,在外租屋也可以申報租金扣除,如持有1屋,但因為需要到異地工作、就學或者就醫者,便可適用,例如父母有房子,子女在異地念書,仍可申報租金扣除額。立法院已三讀通過,2024年度起可申報租金支出特別扣除額,2025年報稅適用。不過,租金扣除額限制不只有排富條款,且須境內無房屋。但有許多狀況即使是有屋,還是「必須」要有租金支出,因此財政部發布解釋鬆綁,有5種狀況即使是有屋,仍可申報租金扣除,首先須是經政府公告拆遷,或依《災害後危險建築物緊急評估辦法》張貼危險標誌的房屋,也就是俗稱的紅黃單房屋;其次是毀損面積超過整棟的5成,經縣巿等地方政府認定須修復才能夠使用房屋。繼承取得房屋且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養的直系親屬合計不能擁有整間房屋,即持分共有也適用。最後是納稅義務人、配偶與直系親屬持有1屋之外,因就業、就學、就醫等異地租屋,像是父母在北部有房子,子女在南部念書租屋,就可申報扣除。但如父母有3個小孩是否都可以申報?財政部表示,全年不超過18萬元即可。前4項是財政部參考內政部租金補貼情況而來;最後一項則是財政部考量綜合所得申報時常會遇到情況,像是分居等配偶結算申報,例如家暴、經法院認定的分居,雙方各自辦理結算申報,但為合併計稅,其中配偶有屋的話,財政部仍給另一方在外租屋,列報租金扣除。租金特別扣除額的排富條款包含適用20%以上的稅率、股利按28%分開計稅以及基本所的額超過免稅額門檻750萬元。針對房東限制房客申報租金扣除的對策,財政部賦稅署長宋秀玲表示,現行的稅制是「蘿蔔棒子一起使用」,棒子就是加強查核、補稅處罰;蘿蔔的部分,讓誠實報稅房東享有1.5到2.4%較低稅率的房屋稅率,不會被課非自住房屋2到4.8%,雙管齊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79310/sm-10c5960cd066a115190abadd7c882f6b.jpg)
與高雄爭鋒!北市將大力發展「表演經濟」 蔣萬安:未來全面停徵娛樂稅
行政院9月拍板授權地方可停徵特定項目娛樂稅,台北市議員吳世正28日認為,北市應率先全國,完成免徵部分娛樂稅規畫。台北市長蔣萬安回應,非常贊成免徵娛樂稅,並「向議員和議會報告,台北市未來會全面停徵娛樂稅」,大力發展演藝、文化、表演和運動產業的蓬勃發展。吳世正表示,娛樂稅是1942年稅制,當時民生經濟低迷,為充實國庫及提倡戰時儉約生活風氣提出的特別稅,但這麼多年後,電影、表演、戲劇、舞蹈等已成大眾娛樂,顯然稅制已不合時宜。吳世正說,行政院會已經通過交由地方政府決定是否免徵娛樂稅,待立法院同意後,希望台北市可率先全國響應,不要等宣布通過,才開始研究,讓其他縣市搶先錯失良機。吳世正指出,高雄正與北市爭鋒頭,「不收錢、不收租金,果然刺激了藝文活動在高雄舉行」呼籲蔣萬安下達指示免徵娛樂稅,尤其台北有大巨蛋優勢,少1、2%的稅收,但對於舉辦大型活動來說,成本少好幾百萬,主辦單位就有意願,進而帶動娛樂經濟,增加的稅收可能就不只2、3億。蔣萬安說,非常贊成免徵娛樂稅,台北市是最有潛力發展演唱會經濟的城市,有強大的消費力、最多的演藝場館且規模最大,也有便利的交通,也是國際化的大都會,再加上大巨蛋啟用後,除辦體育賽事,接下來也要辦演唱會,他們非常有信心未來發展大巨蛋經濟。蔣萬安表示,希望台北市能吸引國際巨星、一流的團體及運動選手來市內進行賽事、演出,成為國際巨星來亞洲絕對不會錯過的城市,「所以我明確的向議員和議會報告,台北市未來會全面停徵娛樂稅」,大力發展演藝、文化、表演和運動產業的蓬勃發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5/378715/sm-1babc17d5db1adeda8e8512f1313376f.jpg)
閣揆表態「參與新核能技術」 潘思亮籲:觀光出口立國+速修太魯閣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行政院長卓榮泰等內閣公部門官員首度與工商界早餐會於26日登場,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表示今天是第一次聽到卓院長關於供電的政府態度,尤其是表態的「參與新核能技術、開放態度」等談話「是一大亮點」。晶華酒店董座潘思亮則提出建言參考日本政策,重新對台灣擬定「觀光出口立國」的逆差變順差,全面開放外籍生等赴台學習與工作;儘快修復太魯閣、中橫公路、燕子口、九曲洞、長春祠等台灣觀光地標。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表示,今天的早餐會可以說是非常的成功,政府非常重視,大家發言踴躍到早餐會言長時間,代表院長非常重視,能源、產業發展、金融、觀光、生技等,有感受到政府的誠意,更加有信心,一起來為台灣經濟打拼。關於核綠能共存議題(核能小型發電機組、綠能、新能源等,以及修法核三廠延役等),吳東亮說,有感受到卓院長的主動,再三盤點電力供電量能並強調這幾年供電絕對穩定,而且今天還是首次聽到院長提到「參與新核能技術」的政府開放態度。對於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上任之後,對全世界的經濟產業地緣政治的不確定因素,是大家共同面臨的問題,我國政府也是少數有跟川普政府打過交道的政府,已成立台美交流工作小組,由行政院副院長主導經濟關稅等,是全體性的,跨部會的協調。被吳東亮稱為「觀光專家」的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則提到在早餐會上,有建議政府可參口依照日本觀光出口立國的政策,重新定義台灣的觀光業為「出口導向,利差變成順差」的觀光立國政策,可以賺外匯的,吸引更多國外觀光客,看到日本政府這幾年努力將從數兆的逆差到有順差,吸引更多觀光客進到日本旅遊,出口順差達到五兆,相信今年更是加倍。潘思亮表示,日本觀光業變成日本出口業第二,日本第一出口業是汽車業,相當於台灣的半導體業,觀光業也帶領日本經濟的復甦。我們現在是逆差的四千億,把觀光訂為出口導向,可朝「均衡地方發展、發展地方特色」以及「重要的配套措施」,像是少子化缺工,開放五年實習生簽證工作等,大家現在都看到許多外國人在日本觀光業工作,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建議我國政府全面鬆綁外籍學生、外籍實習生所有的限制,另一個是提到台灣是舉世聞名的觀光景點是太魯閣,還在修復中,請政府加緊腳步修復中橫公路,燕子口九曲洞長春祠等。對於網友建議五百元鈔票圖案改成中華隊,並設定為國定假日,吳東亮則也回覆說,「放假已經很多了,應該要紀念,不一定要放假」,至於是否鈔票改版,日本最近才全面改版,這可以由社會達共識討論,我也會贊成。至於卓榮泰強調明年軍公教加薪3%幅度,懇請工商界一起來加薪,吳東亮則回應說,包括台新金控等與許多企業,過去的加薪幅度都不少於3%,還有更多企業會比這樣的加薪幅度更好;而這對中小企業會比較辛苦,需要政府協助。工商協進會秘書長朱曦則說明今天工商早餐會27項提案74建議中,與行政院交流的很大成果進展,即是就創新經濟、健康台灣、金融發展、優惠稅制、綠色經濟等六大面向的提案與建議中,有三點成果。包括推動AI人才培育,包括經濟部與輝達等合作未來四年培養20萬人才,增加教學能量;二是推動生技醫療產業,政府啟動匡列100億元投資,金控公司創投部分投資生技比例大幅放寬;三是開放參與公共建設兆元促參引導國內保險業資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計畫之下,保險公司可以投資。這三大類是非常重要的成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1/374681/sm-e59609290e42c982a6158590f14738ff.jpg)
讚美國政黨政治成熟 鍾東錦挺修《財劃法》籲跨黨合作還財於民
苗栗縣長鍾東錦7日表示,《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應放下政黨歧見,以稅制公平正義、打造均富台灣為優先,並舉川普(Donald John Trump)為例,認為美國二大政黨各做4年,就是民主政治的制衡典範。《財劃法》修正案朝野衝突不斷,7日下午終於在行政院長卓榮泰妥協,針對引發爭議的《原住民禁伐補償條例》,追加預算到每年每公頃平均新台幣6萬元,也保障日後也會逐年在年度預算中編列,朝野至此終於有了初步共識。鍾東錦對此表示,政黨對人民負責,人民自然會給努力的政黨機會,也許《財劃法》修正案爭議不斷,卻是解決25年來的稅政不公問題的關鍵點,要共同攜手推進到下一個時代,不要把問題丟給下一代。鍾東錦以苗栗為例,苗栗縣也面臨「繳稅多於人、領回不如人」的窘境,目前制度是「割窮縣血肉肥六都建設」,身為地方百里候特別有感,這讓非六都居民情何以堪?他呼籲,應該放下政黨利益,以稅制公平正義為優先,畢竟台灣時空背景已經截然不同,《財劃法》的修改是歷史必然。鍾東錦也說,川普是美國上一任總統,而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 Jr.)是美國現任領袖,他們隸屬於不同政黨,而選民給各所屬政黨4年機會,人民是政黨的審判者,會給執政者機會、時間,並且在適當的時候決定是否要把權力收回,成熟的民主政治,值得台灣社會借鏡。鍾東錦強調,人民吃飽過好之後,政黨才有發揮的舞台,即使有衝突,中心都是要「還財於民」,畢竟每一個在這塊土地上服務的政治人物都有責任,攜手打造一個均富的台灣,期望台灣走入下一個公平正義的世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74586/sm-f5f77e0b663f5fb3b2cd3d6a5ef88139.jpg)
川普2.0來了!台經院示警「這4大政策」急轉彎 台積電恐要付出更多
台灣經濟研究院於今(7)日上午舉行「2025年景氣展望與產業趨勢研討會」。台經院預測,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仍將依賴內需支撐,而淨外需的貢獻有望回升,整體表現內穩外溫,成長速度將略有放緩,全年GDP成長率預估為3.15%。川普勝選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認為,未來台積電不只要設立更多廠房,更會要求把更先進製程搬過去,或是整個供應鏈搬過去,「不只要一顆珍珠,而是要整串珍珠。」台經院指出,2024年台灣經濟受內需穩定及外貿回溫的支持,前三季GDP成長分別達到6.6%、5.1%和4.0%,全年成長率預估將超過4%。其中,民間消費和民間投資成長良好,零售和餐飲業表現穩健。固定資本形成在資通訊產業需求和在地供應鏈投資的帶動下顯著提升。展望2025年,台經院預測,台灣經濟將依賴內需支撐,並隨著全球主要國家降息循環的推動,促進國內民間投資與出口貿易成長。然而,由於2024年基期較高,預計2025年經濟成長速度將略有放緩,全年GDP增速預估為3.15%。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今年第三季起,投資明顯增溫,意味廠商嗅到未來商機開始布局,可以預期明年經濟成長將更全面且平均,不再單靠AI獨撐大樑,傳產將跟上補充不足,且投資、消費均穩建。物價部分,台經院指出,台灣通膨維持緩步回降趨勢,然氣候變遷、缺工問題、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因素仍存,加上先前公用事業費率調漲,將使得通膨降溫速度有限,預測2025年CPI成長率為1.87%。地緣政治方面,台經院指出,川普重返白宮,或將帶來稅制、綠能、外交及國防政策的重大變化,可能進一步影響台灣的出口表現與對外貿易布局。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認為,川普2.0團隊跟1.0不同,有先前的執政經驗,未來4年可能不需要像過去這麼依賴團隊,在國會也有多數優勢,過去拜登保持「抗中保台」,川普則是「抗中挺台」,台灣必須隨時注意美國政治的變化,及早提出台灣的應對方案。張建一強調,台灣在全球ICT產業扮演重要角色,過去幾年台灣經濟結構有很好的轉變,從「5+2產業創新政策」到「6大核心戰略產業」,再到「5大信賴產業」,包含半導體、軍工、安控等,都在告訴全世界,即使在地緣政治下,台灣在國際供應鏈還是值得信賴。不過,張建一認為,台美關係未來不會有太大變化,過去拜登保持「抗中保台」,川普則是「抗中挺台」,「這個挺是什麼意思,川普講了,台灣要自立自強,所以希望台灣各界團結,除了發展經濟外,也為國家安全努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外國人購物需先付稅再退稅! 日本傳2025年4月新制上路
由於部分海外旅客未依規定將免稅商品帶出日本,反而在本地轉售,靠價差圖利,造成日本稅收損失數百億日圓。日本政府計劃自2025年起改變免稅制度,外傳最快可能在明年4月實施。根據日本觀光業內部人士透露,百貨公司及商場等相關設施已接到通知,預告明年起免稅手續將有重大變化。根據現行日本免稅制度,旅客在日本購買部分商品不需繳納消費稅,只需要在購買時出示護照即可直接退稅,原是為了方便旅客,但有許多人動起歪腦筋,在本地以免稅價格購買商品,再轉售賺價差,對此日本政府研議在明年改變免稅制度。據了解,日本新免稅制度最大差異在於「先付後退」,即旅客在日本購物時需先以含稅價格支付,並在機場完成商品驗證手續後才能辦理退稅。日本政府考慮在機場設立自助退稅機台,旅客可於出境時攜帶商品到機場,先出示護照並完成免稅品驗證手續後,方能辦理退稅。而機台數量及設置位置,將視機場人流進一步調整。免稅品販售條件也將更新。新的政策取消「一般品」與「消耗品」的分類限制,不再要求消耗品使用專屬免稅包裝,且廢除消耗品50萬日圓購買上限,提升旅客購物便利性。未來日本退稅將提供現金、信用卡及電子貨幣3種方式。選擇現金退稅的旅客需前往機場專屬窗口辦理,選擇信用卡或電子貨幣退稅者,則需在購物店家提前登記退稅方式、帳戶及旅客相關資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371943/sm-0ab4a29b33cca500861616e995ce86cb.jpg)
旅客濫用免稅品制度「9人逃稅3.4億」 日政府將修改「出境時才給退」
日本政府近年發現,大量旅客濫用免稅制度的情況日益嚴重,尤其在2022年,當時發生9名非日本籍民眾購買約3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94.77萬元)的免稅商品,以此逃避高達3.4億日元消費稅的行為,其中一名買家的購買總額甚至超過13億日元,極可能是將免稅商品留在日本國內轉賣,以圖利於消費稅差價。也由於如此行為,目前日本政府有意修改退稅制度,改成旅客出境時在機場才能申請退稅。根據《日經新聞網》報導指出,這類逃稅行為主要發生於高檔手錶、名牌包等高價商品,顯示部分訪日旅客利用免稅制度進行規模倒賣,擾亂市場秩序。根據日本消費稅法規定,非日本居民在免稅店購買土特產品和日用品可以免除消費稅,但商品必須出境攜帶,如在出境時無法確認帶離日本,則需繳納消費稅。但由於部分旅客在臨近登機時,才前往海關櫃檯辦理退稅手續,時間不足以完成徵稅通知書的製作,導致未能即時收取消費稅。再加上海關人員對規定的誤解,未口頭通知收稅,結果間接導致日本政府損失數億日元的稅款。而為了防止訪日旅客濫用免稅制度,日本政府正研擬改進措施,計劃將現行的「購買即免稅」更改為「購買徵稅、出境退稅」的模式。也就是說,即便是訪日旅客,在購買商品時還是要支付消費稅,但是當出境時,就可以在確認商品是否有攜帶出境後,再進行退稅。報導中提到,此舉不僅可減少國內轉賣的誘因,也能保障免稅政策的公平性。目前日本政府也計畫將於2025年全面施行新制度,並進行系統升級,使免稅店可同步獲取購物記錄,以便未來檢查。而在這實施的過渡期內,日本政府將強化海關與銷售端的聯動監管,要求免稅店負責確認顧客的非居民身份、解釋免稅條件,並保存購物記錄。同時對未充分核實身份而進行免稅銷售的店家進行稅務追查,特別針對百貨商場及藥妝店加強稅務檢查。而像Bic Camera等大規模免稅銷售的商店,目前均已安裝自動警示系統,當同一顧客多次購買特定高價商品時,就會發出警報,以此來防止惡意重複購買。報導中也提到,日本國內免稅商品銷售額每年高達1兆日元,其中來自中國、台灣及南韓的遊客是其中主要消費群體。而相關的代購行為也十分盛行,部分團夥甚至利用留學生的身分,進行代理購物並轉售牟利。而隨著免稅管理系統的更新,日本財政部門也開始強化免稅店的監督,未來將要求免稅店在獲得海關確認資訊後才能進行退稅,同時也考慮導入信用卡、電子貨幣的消費稅退還模式,以減少手續及旅客的等待時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9/369859/sm-cc9b39e4069ac4891e6d5cb5e8e3ab46.jpg)
金融營業稅確定不降了!財政部「兩大考量」維持稅率
金融贏業稅撥入特別準備金金額金融營業稅確定不降了。財政部長莊翠雲16日表示,銀保本業金融營業稅率5%的部分,原本撥入金融業特別準備金,年底落日後「目前沒有調整的規畫」,金融營業稅稅率維持5%,未來稅收將全數進入國庫、用於國家建設。莊翠雲進一步說,主要是依財政部蒐集國際相關資料,台灣金融業的整體稅率,相較國際並沒有比較高。財政部與金管會就此一直密切溝通討論,編列明年預算歲入時也是依不調降的版本,因此,行政院對此案也已知情。財政部指出,決定不調降金融營業稅主要有兩大考量,首先即是與歐洲(特別是英國)、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相比,台灣金融營業稅的實質稅率沒有比較高,不存在稅率過高影響國際競爭力、不利台灣成為金融資產中心的問題。第二是,就台灣整體銀行資產報酬率(ROA)、逾放比率和備抵呆帳覆蓋率等指標觀察,台灣銀行業的體質健康,且獲利能力也維持在不錯的水準,顯示5%的稅率並沒有影響銀行健全經營,沒有調整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財政部表示,市場過去常把金融業特別準備金和金融營業稅綁在一起,但其實是兩件事,金融業特別準備金年底落日後,目前帳上未用的準備金將保留在存保;至於金融營業稅率是依《營業稅法》規定,沒有到期的問題。台灣金融業營業稅率原本就是5%,1999年7月為了改善金融機構經營體質降至2%,2014年為健全政府財政恢復到5%,但其中銀、保本業的部分,2%進入金融業特別準備金,且明定金融營業稅挹注金融業特別準備金為期十年。以今年前九月為例,撥入金融業特別準備金的金融營業稅實徵淨額達346億元。明年開始,這筆錢就會和其他金融營業稅一起撥入國庫。至於個人金融儲蓄帳戶(TISA),莊翠雲和金管會副主委陳良彥16日都表示,雙方一直密切溝通。據悉,財政部不反對TISA,但不希望採取再另增扣除額或減稅,而是傾向由金管會引導相關帳戶的投資金額至免稅商品。財政部表示,目前稅制已有很多方式鼓勵個人投資,除了減免租稅,例如手續費減免或優惠也能達到類似效果,未必非要用賦稅手段。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66082/sm-61222703bdcef1601761bd36bdb0c60f.jpg)
當沖降稅「連三延」 修法本周交鋒
當沖降稅稅式支出金額當沖稅率減半優惠年底落日,立法院財政委員會2日將審議《證券交易稅條例》修正案,延長期限,現有行政院、綠委等版本主張延長3年,藍委提延5年版,券商公會爭取5年後再落日,不過財稅學者反對當沖降稅「三延」,建議未來3年每年增加稅率千分之0.5,2028年恢復常態,降低衝擊。當沖稅率由千分之3降至千分之1.5,最早在2017年4月28日實施,2度延長下,優惠將在今年12月31日屆期。財政部日前預告延長修正草案時,券商公會爭取延長5年,憂心只延長到2027年12月31日,正好遇上總統大選和立法委員改選,處於不確定狀況,恐加深投資人的擔憂。證交稅在稅收中扮演重要角色,據統計,今年前8月占中央政府賦稅收入約10.8%,含地方總體賦稅收入近8%。立法院財委會周三就要進入法規修正深水區之一的「當沖降稅優惠延長」討論,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行政院版本依財政部建議,衡酌當沖降稅措施,已提升證券市場的交易量和流動性目的,為繼續市場的交易動能,降低證券市場的不確定性,減稅措施延長3年。藍委羅明才版本則是,當沖降稅實施前2016年證交稅占整體收入僅4.62%、到2021年達到高峰,證交稅占比高達13.74%,到2023年仍還有7.9%。為維持證交稅收入與市場流動性,延長5年。政大財政學系教授陳國樑表示,當沖占股市交易量,從開始降稅前約1成,到現在約4成左右,相較其他國家如韓國、香港,確實偏高。同時,目前投資人已習慣當沖交易方式,即便當沖降稅優惠取消,當沖交易量估計減少5到10%,回到占交易量3成左右是比較健康的。他建議,未來3年當沖稅率每年增加千分之0.5,2028年起恢復為千分之3,減少落日所帶來的傷害。惟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如取消優惠,交易成本增加,定會波及成交量,未必是好事。對外界質疑降稅優惠是鼓勵做短線,儲祥生表示,要做短線的還是會做短線,且在同天一買一賣課一樣高的稅也沒有道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4/364034/sm-88d15b11da83c1cb3d37920216711de3.jpg)
《娛樂稅法》 減半加壓給地方政府?葉元之:廢了吧
行政院會19日通過財政部提出的娛樂稅修正案,將電影、演唱會、戲劇舞蹈表演、職棒及職籃比賽等六大課稅項目的上限稅率折半,並開放地方政府得停徵部分項目的娛樂稅。國民黨立委葉元之呼籲立即檢討娛樂稅,他認為這僅是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計,財政部的版本只有部分減免,根本是把壓力丟給地方政府,呼籲政府全面廢除《娛樂稅法》,不要推卸責任。葉元之提到,過去他在擔任議員時就主張調降或取消娛樂稅,擔任立委後也優先提出廢除娛樂稅的法律提案,娛樂稅法源於動員戡亂時期的民國31年制定的「筵席及娛樂稅法」當時主要為提倡戰時節約風氣、禁止奢糜浪費而課徵的特別稅,直至民國六十九年廢止筵席稅,另制定「娛樂稅法」,針對奢侈性質的娛樂活動課稅,以彌補財政不足和推行節約生活。葉元之表示,娛樂稅是為了寓禁於征,禁止娛樂消費的稅制,所以主要是針對消費者課稅而不是業者,早期為了避免浪費,但現在已經是工商業社會了,反變成政府鼓勵進行娛樂活動,擴大休閒文化產業,只要娛樂稅存在反倒讓國家整體稅制充滿矛盾,課稅行為不正當。葉元之認為,娛樂稅如果只是折半,根本就是「為德不卒」,無法真正解決問題還把球丟給地方。他質疑授權地方政府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停徵部分項目的娛樂稅,顯然是把壓力丟給地方,除了必須要報財政部備查以外,中央財政紀律往往會要求針對減稅項目提出替代財源,地方政府本就窘迫的財政狀況往往無法找到有效的替代財源。政府應該有更前瞻的視野,從政策層面全面檢討,廢除娛樂稅,為產業創造更友善的發展環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63617/sm-6e249ee947a887ededb1b22d4c60135f.jpg)
連7年賸餘歲入歲出首次出現差短?財政部回應了
財政部國庫署公布自100年到今年度歲入歲出情形,資料顯示,113年度的預算編列歲入歲出差短恐怕到2267億元,恐怕是自106年,連續7年賸餘以來首次出現差短?財政部表示,實際執行將朝縮小差短努力。財政部表示,100年下半年因歐債危機影響全球經濟復甦步調,致中央政府總預算101年度稅課收入決算數較預算數減少280億元,歲入歲出差短較100年度擴大。102年第4季起經濟成長動能加速,出口、投資及消費均高於預期,使歲入歲出差短較101年度縮小。103年起,政府推動財政健全措施,在稅制調整效益顯現及經濟復甦下,103年度至108年度稅課收入決算數分別較預算數增加721億元、1,457億元、938億元、536億元、617億元及390億元,歲入歲出差短持續縮減並轉為賸餘,包括106年度至108年度決算數歲入歲出分別賸餘25億元、1,109億元及1,207億元。109年起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109年度稅課收入未如預期,惟非稅課收入受惠一次性大額收入挹注,總決算歲入歲出仍賸餘1,303億元。110年及111年受惠景氣回溫及遞延稅款繳庫,110年度及111年度歲入歲出賸餘分別為2,979億元及4,993億元,連續2年創新高,112年度為因應國內外政經局勢及當前施政重點,歲入歲出同步成長,因歲入執行良好,由預算差短轉為決算賸餘,113年度配合施政需要擴增歲出規模,總預算編列歲入歲出差短為2,267億元,實際執行將朝縮小差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