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改
」 財政部 稅制 房地合一稅房地合一稅申報要當心! 國稅局示警這「四大地雷」不能踩
報稅細節多,若踩雷荷包恐怕大失血!財政部11月公布4種房地合一稅常見申報錯誤,其中包括「將持有期間的列報房貸利息、將取得時間錯認為簽約時間與未符合連續設籍滿六年」等規定。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近年房市交易市場火熱,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高達750億元,民眾申報前一定要了解規定,合法報稅與節稅。國稅局10月、11月一共列舉四大常見「房地合一稅」錯誤申報方式,首先是錯列房貸利息為費用。假設持有期間列報購屋借款利息31萬元,但房貸利息為房地使用期間之費用,不得認列,被重新核算課稅所得並補徵稅額。其中還包含簽約後延遲買賣移轉登記。公司於104年11月間與乙君簽訂土地買賣契約書,因故遲於105年2月1日始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於110年9月間出售並辦妥移轉登記,該公司認為土地於104年11月間即簽約購買,非屬房地合一稅之課稅範圍,故將出售土地所得額列報為免稅所得。若房地合一稅取得日期認定為所有權移轉登記日,經國稅局查獲,除補徵稅額外,將遭處罰鍰。還有不符合自用原則。民眾113年1月出售其於106年1月取得的A房地,自行申報課稅所得860萬餘元,減除自住房地免稅額400萬元,繳納稅額46萬餘元,但民眾出售時在A房地設籍未連續滿6年,不符合自住房地免稅額適用要件,核定應補稅額126萬餘元。另外重建後原舊制所得稅改新制房地合一稅。民眾在房地合一稅上路後,購買土地700萬,與營利事業合建分回房地後,以2400萬元出售,但將土地成本700萬元加計互易發票金額750萬元,列報房地合一稅之取得成本為1,450萬元,國稅局減除互易發票金額750萬元,並以合建前A地之原始取得成本700萬元認定B房地交易成本,按A地持有期間(超過5年,未逾10年)適用稅率20%計算補徵稅額150萬元。曾敬德表示,由於不動產買賣交易過程稅務繁多,一般人一輩子可能只有一、兩次機會,自行申報錯誤率卻極高,建議有相關需求時,應諮詢可信任的專業地政士或委由地政士辦理,才能避免補稅、罰鍰的可能。
財政部下半年端3大減稅利多 娛樂稅至少減半或停徵
娛樂稅改革方向財政部下半年將端出3大減稅利多,財政部長莊翠雲7日受訪時透露,娛樂稅上限至少減半,地方政府若願意,也可停徵,電影院、演唱會主辦單位皆大讚這是利多措施,但是否願意回饋消費者?業者認為,由於經營成本高,娛樂稅降稅很有限,很難按比例反映在票價上。2023年娛樂稅收18.9億元,今年上半年10.2億元是創歷史同期新高,雖然立法院有檢討娛樂稅的意見,但在財政部與地方政府開會討論後,認為娛樂稅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財源,仍須保留,但稅率與稅項可檢討。莊翠雲說,財政部預計8月底前預告,除高爾夫球場維持20%稅率,各項稅目稅率上限起碼減半,並授權地方政府可停徵藝文活動、競技比賽等稅目。 娛樂稅率在財政部規定的範圍內,地方政府可決定稅率高低。以電影院來說,國片稅率上限為30%、外國片60%,未來一律降至15%,但資料顯示,各地方電影娛樂稅率其實只有0.25%至1%,降稅空間有限。演唱會、藝術表演各縣市稅率在5%至10%,競技比賽如棒球賽稅率2.5%至1%,如果地方政府願意停徵,可望有降價空間。威秀影城公關李光爵表示,樂見政府讓利。但若降稅後是否能讓利於民?李光爵認為較困難,畢竟稅是業者在繳,很難照比例反映在票價上。知名演唱會主辦單位表示,減徵娛樂稅已爭取多年,如今有望減徵,算是利多,更能造福娛樂產業。至於減徵後,是否會回饋給消費者?業者表示,減徵對大型主辦單位是杯水車薪,對小型業者來說算福利。對於金管會2月提出當沖降稅再延長5年,莊翠雲表示,財政部願意延長優惠,但是應以3年為妥。此外,復康巴士、輪椅載運車、低底盤公車、電動公車等6類車類免徵貨物稅將在今年底屆滿,財政部同意,復康巴士、載運輪椅車輛免徵貨物稅延長5年,電動公車則回歸電動車免貨物稅的規範。
稅改爽到有錢人!高所得免稅者增加 學者籲給低收年輕人電價補貼
年收入200萬以上免繳稅戶數2022年稅制優化、調整4大扣除額,有錢人受益匪淺!財政部公布最新的《綜合所得稅申報核定統計專冊》,2022年綜合所得額200萬以上免繳稅者突破300戶,達到318戶,相較於2021年239戶大幅增加79戶。據分析,主要是當年調整了標準扣除額、薪資扣除額及身心障礙扣除額,所得逾200萬的高收入者也受惠,免繳稅者增加。每年繳交綜所稅的計算方式為「所得淨額乘上適用稅率後減除累進差額」,才是每申報戶要繳交的稅額。所得淨額為總收入扣除免稅額、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後,才會開始計稅,因此如果所得淨額為「零」自然就是免繳稅。根據財政部所公布最新的綜所稅統計,2022年所得稅申報戶有約663萬戶,所得淨額為零、免繳稅者共計有292.6萬戶,占比約44.13%,也就是超過4成的申報戶是免繳稅。就各項所得級距來看,所得超過200萬卻免繳稅者超過300戶、相較於2021年增加了79戶、超過500萬免繳稅者有14戶、超過千萬收入免繳稅者則有4戶,其中2戶年收超過2000萬卻免繳稅。過往高所得免稅者大多是透過醫藥費、捐贈等扣除,因此國稅局都會特別注意,若不符規定者,就會剔除補稅。然而2022年因為物價上漲,調高各項特別扣除額,免稅額從8.8萬調至9.2萬元、標準扣除額從12萬調至12.4萬元、薪資扣除額、身心障礙扣除額皆從20萬元提高到20.7萬元。財政部分析,高所得者所享的扣除額也同步增加,更易達到「免稅門檻」,因此才使200萬元以上免繳稅戶明顯增加。就綜合所得20分位申報分析統計,最低5%平均所得大約是4.3萬元、較前一年增加8000元;最高5%平均所得大約是644.3萬元,較前一年增加多了94萬元,最高5%與最低5%,差距了近150倍,與前一年相當、繼續維持在高檔。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表示,近年調整最低工資雖然有助於「最低級距」的勞工所得增加,但是隨著物價高漲、電價、房租漲價等,低所得者支付完生活所需後,根本所剩無幾,更難創造更多的財富;然而高所得者「以錢滾錢」藉由投資更易累積財富。他建議政府,除了房租外、電價也應該補貼收入較低的年輕人,讓其得以面臨高通膨時代的挑戰;至於高所得者他認為應該要多課稅,尤其是透過「投資」而產生的資本利得,政府更應該改革,才能達到租稅公平。
賴政府經濟三關難解 專家籲勇敢稅改財富重分配
賴清德新總統520正式就職,各界多有期待,也有不少陳痾待解。以經濟來說,專家直言問題有三:包含貧富差距擴大、薪水購買力連年下降、詐欺財損暴增,都需賴政府直面解決。前立委、中山大學政治系教授張其祿表示,關鍵在分配問題。近年台灣GDP大餅看似愈來愈大,但其中受雇員工薪資報酬佔比一再下降、企業盈餘佔比緩步上升,絕非對民眾友善的經濟結構。張其祿分析,雖然企業盈餘增加,代表企業經營有成,但受雇員工薪資,直接攸關勞工生存需要,薪資占比逐年下降「民眾愈來愈難活」。張其祿分析,一般政府會把改善方案限縮在社會福利,畢竟灑幣就能博得民眾好感,一般人也不會在乎政府舉債。然而,隨著勞保與健保破產危機撲面而來,灑幣已經灑出問題,接下來必須直面問題深水區「稅制改革」,包含證所稅調高、囤房稅再修正等,都是把錢滾錢的資本利得「逼出來」繳稅的方法。張其祿直言,近年政府在稅收預估非常不精準,往往到歲末出現「超徵」用語,讓民眾產生稅收飽滿錯覺。然而,實情是一開始預估稅收過度保守,必須優化計算機制,並誠實面對即將破產的各項保險財庫。至於薪水購買力連年下降,張其祿呼籲,必須即刻透過稅制改革,改善分配不公的問題,否則在自動化與AI化的世界,勞工工作已面臨隨時被取代的威脅,還得負擔高額稅賦,「下一屆怎麼連任」?至於詐欺犯罪,張其祿觀察,2023年單年度經濟犯罪報案財損,就高達新台幣89億元,已是8年前蔡政府剛上任的3倍,失控的犯罪問題,絕對與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有關。張其祿直言,連前立委余天的女婿都涉入詐騙,可見詐騙疑犯「遠比你我想得還多」,過去蔡英文政府的打詐國家隊,在內政部、數發部、經濟部與金管會互踢皮球之下,「多個和尚沒水喝」根本不見有效打詐成果。呼籲賴政府即刻釐清事權與主責單位,讓打詐法制化,並至少每3個月出打詐績效與成果報告,否則不過半當選的賴政府,將更加窒礙難行。張其祿感嘆,賴政府在台美關係上難以匹敵蔡英文、兩岸關係若能穩住已屬佳績,若內政再不積極改革,根本毫無亮點,呼籲賴政府即刻上緊發條,拚內政讓人民過好日子。
5月報稅季來了!線上、手機報稅改版 再添2大新功能
網路與手機報稅新增功能5月報稅季來了!為了方便民眾在家報稅不用跑國稅局,財政部線上版、手機報稅今年再添2大新功能,包含稅額試算可以在線上看且提供下載;以及上傳附件擴大容量以及延長時間。財政部表示,民眾可以透過電腦連線或智慧型手機,上「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站」(https://tax.nat.gov.tw),無須安裝APP,就可以進入報稅系統頁面,下載「查調資料稅額估算表」(稅額試算表)就會出現在頁面提供下載,無論是標準扣除或列舉扣除都適用,系統會自己計算最有利的算式,所以,民眾只要確認試算資料無誤後,就可進行「申報上傳」步驟。如果需要編修所得或者扣除額資料,可以再進入申報頁面自行修改申報資料,依指示步驟操作完成申報。財政部表示,納稅義務人如果已經使用申報系統完成申報資料,不論是手機版、網頁版或者是離線版,再次進入報稅系統,就不會再提供稅額試算資料。另外,若當年度申請所得及扣除額資料分開提供、申請限制調查或者前一年度有勾選夫妻分區等情況,系統也無法提供稅額試算額。第2大改變的功能即上傳資料附件,財政部今年也擴大容量,從原本的10MB到15MB,建議民眾可以用手機照相上傳JPG或者PNG檔,或者掃描成PDF檔,採PDF檔可附件張數較多。財政部表示,納稅義務人在報稅系統完成申報後,如果有應檢送證明文件,可以在申報完成同時辦理附件上傳,申報完成未即時上傳附件,也可以在申報期間再次登入申報系統,直接點選「申報附件上傳系統」。上傳時間延長 比照紙本到6/11值得注意的是,財政部同步延長可上傳時間,比照紙本收件期間到6月11日止,且「應檢送各項證明文件單據申報表」也同步新增「附件上傳QR-Code」,直接連結系統E化送件,更為方便。財政部表示,所得稅申報使用網路報稅方便又快速,但提醒民眾一定要走完所有的報稅流程、確認資料上傳成功,才算完成申報程序。不論民眾使用手機版、線上版或者離線版,下載的稅額試算表或編修所得及扣除額資料,由系統試算的「檢核用計算表」都只提供納稅義務人參考,應該將執行申報資料上傳步驟並確認,報稅系統顯示「申報成功」訊息,才算完成。3天後可查詢 是否申報成功如果民眾想要確認自己是否申報成功,可到申報繳稅服務網查詢,輸入身分證或統一編號、民國出生年及驗證碼,即可查到檔案編號、申報日期和申報時間以及附件上傳檔案數、附件上傳成功檔案數以及繳稅紀錄。不過,繳稅紀錄因彙整上傳時機需要2個工作天,所以民眾可以自繳稅次日起第3個工作天再查詢,可以查到較完整的資料。據財政部估算,今年綜所稅申報戶大約會有670萬戶,採用網路報稅約有510萬戶,其中手機報稅大約185萬戶。今年還是有網路報稅抽獎活動,只要民眾在國稅局以外處所使用網路包含手機報稅,就有抽獎機會,最大獎現金20萬,總獎金將達465萬元,財政部預計8月開獎。
工商團體提4大稅制改革 財政部「全打槍」
工商團體提4大稅制改革與財政部回應工商團體提4大稅制改革多觸礁,其中產業界最關心的修正《產創條例》10之1,延長至2029年,且擴大中小企業租稅優惠部分,財政部直言,數位轉型、智慧製造及節能減碳,除《產創條例》,未分配盈餘也列入減除項目,另對中小企業而言亦符合產業需求,抵減率不宜再擴大。近期各部會陸續回復各大公會2023年的建言,工商界提出《產創條例》10之1稅制優惠延長到2029年,增加數位轉型等項目、擴大抵減率;廢除未分配盈餘課稅;金融營業稅降至2%,以及廢除貨物稅、印花稅等4大稅制改革方案,財政部不是需評估,就是直接表達反對立場。業界最關心的《產創條例》10之1部分,財政部官員雖強調仍在審研,惟據財政部回復公會內容指出,企業投資智慧機械、5G等,不僅適用10之1,支出的5%可抵減當年度應納所得稅額或分3年抵減3%;同法規的23之3,享未分配盈餘實質投資免徵營所稅5%,相當於整體抵減率最高達到10%,不宜再擴大抵減率。廢除保留盈餘課徵5%上,財政部表示,將影響租稅公平與國家財政,對分配盈餘股東不利。工商團體多次爭取廢除貨物稅改課能源稅、印花稅,財政部認為,貨物稅具有環保與社會政策功能,需整體通盤考量並配合政策滾動式檢討,至於改課能源稅,政府政策以推動碳費與碳交易制度優先,各界認為不宜重複課稅,財政部將視碳費徵收情形,再評估能源稅或碳稅可行性。財政部另表示,2022年印花稅已高達157.22億元,屬推動地方建設重要財源,各地方政府均不同意廢除。
3大法案迎新會期 專家看好財部稅改方向
立法院20日將開議,外界關注新國會稅制焦點。對此,財政部15日預告,將提出3大稅制改革法案,包括「所得稅法優化扣繳修正案」、「營業稅法電子發票修正案」及「海關進口稅則部分修正案」。首先關於《所得稅法》,財政部將修正扣繳義務人範圍,由自然人負責人,修正為給付所得的營利事業、機關、團體等法人組織;此外,也增訂非居住者扣繳稅款的繳納、憑單申報及發給期限,放寬遇連續三日以上的國定假日得延長五日繳納,減緩非居住者繳款壓力。官員說明,現行所得稅法規定,公司在給付各類所得時,本以自然人負責人依規定辦理扣繳,卻常見公司不慎或未熟悉相關法令,也未依照期限補繳,導致自然人遭處大量罰鍰,顯有失當。第二,為簡便會計師、記帳士申報並保障消費者權益,財政部也提出《營業稅法》修法,明訂開立電子發票的營業人,需將統一發票資訊依限上傳到電子發票平台,提升現行行政命令規定到法律層次,也增訂營業人未依限或未據實存證電子發票及相關必要資訊者,可按次處罰。最後,為履行我國與馬紹爾《臺馬紹爾經濟合作協定》中,我方承諾關稅減讓,原產自馬紹爾的農業及工業產品共3,043項關稅將免予課稅。對此,財經專家、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贊同。首先,扣繳義務人從自然人轉為法人,讓課稅主體明確,若有拖欠稅款,當然也需向法人問責;第二,電子發票資訊強制上傳,讓營業人營業狀況更透明,心存僥倖的營業人也有法可罰,達到賦稅公平;第三,我國與馬紹爾協定屬單邊讓利,雖與一般互惠國際協定有別,但考慮台灣特殊外交處境,讓利給馬紹爾這類規模較小的經濟體,不是壞事。
內政部規劃租屋法扶 租客聯盟大讚林右昌
內政部已著手規劃租屋法扶,只要符合「租金補貼」資格等弱勢,與房東進入訴訟時,內政部將提供法律文件撰擬等服務,預計最快今年下半年上路。對此,租屋聯盟(租盟)表示,「林右昌領導的內政部,是能夠接納民間意見、展現極高效率的內政部!」只要符合租金補貼資格等弱勢租屋族,在與房東進入訴訟程序時,內政部將提供法律文件撰擬等服務,成為房客後盾,更有底氣向房東爭取自身權益。據統計,自2021年至2023年第3季,除法院調解外,各管道受理租賃住宅糾紛案件共計6,781件,換算每年平均約2,400件,其中包含押金返還、欠租、提前終止租約等。租盟指出,「租屋糾紛」是租屋族困擾的議題之一,如房東提前終止租約因此被限時趕出家門、惡意抵扣押金、拒絕修繕與領取租補等問題,然而,碰上問題的租屋族,約8成只能自力救濟,且8成5選擇「退讓收場」。租屋族之所以選擇退讓,除相對房東弱勢,畢竟面對訴訟成本,如律師諮詢、寫狀紙等訴訟成本,都非多數租屋族可承擔,故去年底租盟與OURs、崔媽媽基金會呼籲政府提供法扶,並透過立委江永昌積極協助,而內政部亦採納其意見,令人感到高興,租屋族的居住保障又往前邁進一步! 租盟表示,「近期短短一個多月,政府先是通過《所得稅法》修正草案,讓租屋抵稅改列『特別扣除額』,此次又宣布『法扶專案』,足見政府之用心。」租盟也提到,「目前租屋市場中,仍有『市場透明化』、『引導空屋出租』目標有待達成,期望1/13大選後,新一屆政府與國會各黨派立委,能苦民所苦正視廣大租屋族的心聲,將『租得好』列為優先重要的工作!」
蕭美琴強調現在只有中華民國國籍 國旗每天都在總統府升起
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22日參加政見發表會時表示,自出生以來從來都沒有放棄過的中華民國國籍,而且這30年來,台灣經過8次的總統大選,藍綠政黨的候選人都當選過,中華民國沒有一天消失過,中華民國的國旗,每天都在總統府升起。蕭美琴說,這次參選以來,對手陣營對自己的國籍及台灣認同,不斷進行攻擊,她雖然不感到意外,但也感嘆為了選舉,一定要這樣嗎?她表示,父親是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台灣人,所以她有中華民國國籍,母親是美國人,所以出生的時候也就有了美國籍,過去曾經擁有雙重國籍,但在2002年就放棄了美國籍,現在只有自出生以來,從來都沒有放棄過的中華民國國籍。「如果還有人繼續拿她的國籍做選舉操作,不是不專業,就是刻意誤導。」蕭美琴說,相信全國的民眾都不會希望在這樣的謠言跟假訊息中被一直傳播下去,選舉是為了讓國家更進步,不是為了要分裂社會。她也說,記得30年前開始,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就一直說「如果民進黨執政,中華民國就會滅亡」,這30年來,台灣經過8次的總統大選,藍綠政黨的候選人都當選過,中華民國沒有一天消失過,中華民國的國旗,每天都在總統府升起。蕭美琴表示,相信全國的民眾都知道,真正想要消滅中華民國的,不是民進黨而是至今無法正視我們存在的共產黨,煽動仇恨或許可以激化選票,但是贏了選舉,卻輸掉了國家的向心力,難道這是大家所想要看到的結果嗎?她也說,過去的這半年,藍白的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和柯文哲一直在「藍白合」的話題當中打轉,而這個過程中,沒有看到除了「反對民進黨」以外的任何理念的結合,沒有看見政策的整合,只看到權位的分贓。蕭美琴指出,藍白兩黨為了誰是正的、誰是副的,最後上演了君悅酒店這一齣鬧劇,在台灣政黨發展的史上,寫下醜陋也可笑的一幕,藍白合不合都不是重點,因為人民想看到的,是每位候選人能把他的政見、政績和能力拿出來比,讓所有的選民來檢視。蕭美琴說,看了前兩天的總統政見發表會,聽到柯文哲提出的一些政見跟看法,都覺得似曾相識,原來是民進黨已經在主張,已經在做的一些事情,例如要以對等、尊嚴的立場,來處理兩岸的交流;對等尊嚴,是民進黨多年的態度。她也舉例,柯文哲提出年輕人所關心的居住正義,應該要廣建社會住宅,加上賦稅改革以及補助來解決,這也是民進黨一直在做的,柯甚至提出在外交政策上要走蔡英文總統的路線,如果是這樣,就應該讓有經驗,有能力,已經在落實的民主進步黨繼續做下去。
「拒絕躺平、還我未來」 稅改團體抗議低薪超徵稅將台灣掏空
民團不滿台灣財政紀律日益敗壞,稅災淹腳目,救濟制度嚴重失靈,包括平反1219行動聯盟、法稅改革聯盟、稅改青年陣線19日在凱達格蘭大道發起「拒絕躺平 還我未來」大遊行,遊行以「今天稅不好,明天睡凱道」等各種創意造型表達青年需要工作、溫飽的訴求,呼籲三黨總統、立委候選人面對及解決問題。民團不滿台灣財政紀律日益敗壞,稅災淹腳目,救濟制度嚴重失靈,包括平反1219行動聯盟、法稅改革聯盟、稅改青年陣線19日在凱達格蘭大道發起「拒絕躺平 還我未來」大遊行(圖/民團提供)民團表示,不論政黨如何輪替,但是無作為甚至禍國殃民的官僚們都藍綠通吃,數十年來不斷升官發財,自己爽領高額獎金,因為官僚們自稱最懂得「依法行政」知法玩法,認為人民不懂法稅,官僚們用威權手段,濫用司法與稅法迫害人民的生命財產,將台灣掏空。民團說,2023 年預計超徵 3700 億,超徵來源與用途說不清,全世界經濟成長都放緩,台灣烏龍稅單滿天飛,企業倒閉、人民失業跟著來。青年面臨低薪、通膨、高房價,因而不婚、不生,少子化的國安危機正如海嘯般襲來,青年世代誰甘心當躺平族?「台灣人民苦哈哈、政府官僚超徵稅收、每年爽領3億多獎金賺飽飽」的悲慘世界。遊行活動邀請台灣法學權威、史學家、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資深稅務官員、法稅改革聯盟發起人、媒體、野百合學運領袖等專家學者,輪番站上凱道建言,並剖析台灣財政紀律日益敗壞,稅災淹腳目,救濟制度嚴重失靈。尤其,專家學者稱為法稅228的太極門冤假稅案,人權遭迫害長達27年,受害者高達上萬家庭,被稱為台灣法稅照妖鏡,成為國際人權學者高度關注與研究,因此在1219人權紀念日呼籲全民一起平反冤錯假案,讓台灣不再悲情,讓政府官僚們勇於改正錯誤,不再用法稅迫害人民,落實轉型正義,讓台灣邁向真正民主法治。
柯文哲提財政紀律4大方針 酸蔡英文:不知是笨還是壞
台灣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20)日上午召開記者會,針對國家財政分配不均、數字管理失靈、特別預算常態化、稅制改革、因應全球最低稅負制變革等問題,提出4大方針。其中,柯文哲提出成立「統籌分配稅款分配委員會」、召開全國賦稅改革會議,針對不合時宜的稅制徹底翻新。柯文哲指出,面對當前的財政問題,關鍵在「財政分配不均,區域發展失衡」,即「中央集權、地方窘迫」的情況。以2024年中央普通統籌分配稅款來看,總額雖續創新高,達新台幣3811.7億元,表面看來雨露均霑,實而強者愈強,2024加計其他補助後,光六都就分走65%,其餘16縣市及鄉鎮市只分到3成5,約1333.8億元。此外,也希望建立主責單位權責統一的財劃法,從現行營業稅提撥40%作為統籌分配款,未來將提高到100%,財源規模預估多出3000億。另外,為了建立地方財政自主,不要讓地方為了統籌分配款,老是要看中央臉色,主張包括遺贈稅、土地增值稅、營業事業所得稅等都增加地方分成,還稅地方。而且直轄市、非直轄市的分配標準要一致,不是全台多套標準。柯文哲也提出,政府近年持續性稅收超徵,蔡政府任內稅收超徵1.2兆,除了2020年因為疫情短收之外,其他每一年稅收都是超徵,尤其2022年更超收4000億。「超徵這麼多,不曉得笨還是壞,顯示財政部、主計處預算書根本估不準,你一年估不準就算了,每一年都估不準,這就是政府製造假像,預計要收多少稅,目標故意放很低,然後說我們政府做得很好,這是假性政治績效,超徵一年可以原諒,太多年表示預算書亂寫。」關於蔡政府特別預算常態化問題嚴重,柯文哲也舉出,蔡總統任內共編列14項特別預算逾2.4兆,比扁、馬政府16年加起來還多,包括防疫、前瞻、軍購等名目的特別預算,規避監督,甚至執行時間還跨到下任政府。柯文哲主張必須刪除現行預算法第83條第4款規定得以「不定期或數年一次之重大政事」作為提出特別預算的條件,柯文哲認為如果遇到戰爭、大規模疫情與地震,編列特別預算當然合理,但是現行預算法所謂的「重大政事」到底是什麼,根本沒有標準,所以蔡總統才可以編這麼多預算。最後柯文哲也提出必須檢討包括印花稅等多項稅目不合時宜,須檢討或廢除,以確保公平分配、促進資本積累,但廢除之前會先找到相應財源。並且要重新檢討稅制,不要讓用資本賺錢的企業或個人找巧門逃漏稅,以及台灣面對「國際最低稅負制」衝擊,須做好因應,避免將課稅權讓給國外。
囤房稅2.0拍板!最快明年7月上路 他提4大質疑:苦了弱勢租屋年輕人
行政院會日前通過攸關囤房稅2.0的房屋稅修正條例,房屋稅改採全國歸戶,囤房族稅負將加重,稅率上限由現行3.6%拉高到4.8%,最快明年7月1日起上路。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公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針對囤房稅2.0提出4大質疑,包括「時機不宜」、「效果相反」、「方法不對」、「兩手策略」。李同榮表示,首先「時機不宜」,執政黨與立法院若認為是對的政策,怎麼延宕多年議題刻意在總統立委大選前才提出,又訂於明年總統立委大選後才執行,且每一次稅制打房都連帶造成弱勢年輕人的租金又將被轉嫁上漲。其次,「效果相反」,政府加重稅制打房只有兩種結果,第一種為「漲時助漲、跌時助跌的反效果」,包括2011年奢侈稅與2021年房地合一稅2.0,都造成漲時助漲的市場轉嫁現象與打房的反效果。第二種為「造成價量背離的市場扭曲現象,破壞市場機制」,2011年在市場主升段採取奢侈稅,2年間造成閉鎖效應,交易量大幅萎縮,但價格卻大幅上漲。2021年事隔10年,房地合一稅2.0同樣造成量縮價漲的市場扭曲現象。再來是「方法不對」,李同榮表示,囤房稅2.0在脆弱陳舊的稅基上疊床架屋,形同在危樓上違建加蓋終究崩潰,稅制革新必須簡化、合理化、公平化,數十年的陳舊稅基必須打掉重來,房產稅制健全須要全面革新。最後是「兩手策略」,李同榮質疑,囤房稅既然針對多房囤房者課稅加重,卻又使用兩手策略,鼓勵多房房東只要出租就免囤房稅,表面上高掛公益房東,實質上在鼓勵房東繼續囤房壟斷低價交易市場,再壟斷低價租賃市場,成為房價居高不下的主因。李同榮認為,囤房稅2.0政策將建商餘屋認定就是囤貨,影響先建後售的殷實建商,反而是一大群壟斷低總價市場的多戶投資客可以因出租而免囤房稅,打囤房又鼓勵囤房,只會苦了弱勢租屋的年輕人。
苦苓列10大真相「對居住正義潑冷水」:房價長期還是看漲
由黃國昌與館長發起的「716公平正義救台灣遊行」吸引數萬人上街,向執政黨發出怒吼,也讓居住正義議題再度受到關注。對此,時事評論員兼作家苦苓也在15日下午遊行開始前,於臉書發文列出10點真相,直言是「對居住正義潑一點冷水」,貼文一出也引發網友激烈論戰。苦苓全文如下:房價不會跌,長期還是看漲。你如果現在買不起房子,將來可能還是買不起房子。就算房價稍微下跌,現在買不起的房子的人,還是買不起。台灣有超過7成的人自己有房子,你覺得他們會希望房價下跌嗎?政府打房從來不是真心打,就像是在打自己的小孩給別人看。就算真有打到房的政策,市場馬上會有對策,房價也不太會跌。就算打房真的讓房價跌了一點,買不起房子的人還是買不起。就算你買得起房子,接下來就是30年的還債人生;等到房子完全屬於你的時候,這房子也老到該換了…就算你買得起房子,也要想一下:萬一突然收入驟減、繳不起貸款,所有心血是不是要拱手送給銀行?在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人都沒有自己買房子(尤其是歐洲),難道他們就一定,沒辦法幸福過日子嗎?你應該要求的是:有合理價位的房子可以住,而不是一定要有你買得起的房子——這樣明白了嗎?苦苓在文末也強調,「這些話聽起來可能不太舒服,但是這麼老實的話可能也只有我會告訴你。」對此,有網友相當認同苦苓的觀點,「沒錯!全世界也沒幾個國家能做到人人買的起房子,所以再咆哮啊?」「很中肯的說,但聽不進去的還是很多」、「我支持居住正義,但我買的房子不能跌」、「既得利益者太多,無解」、「不要再想買房子了,該由要求政府讓租屋金額下降吧」、「所以曹董說得對,本就不應該買房!等你老了要賣房子,房子也老了那時根本沒人口,也賣不太出去了,繳了一輩子結果還不是沒錢」。但也有另一派網友不認同,「其實如果按目前的出生率1.1左右來說的話,房價是會跌的,但需要一段時間」、「台灣有超過7成的人有自己的房子?」「第1點跟第2點本身就已經矛盾了你到底在講什麼」、「我有2間房,1間自住,1間出租,我不炒房,我賛成柯文哲的囤房稅改,你什麼論調,怕沒節目可上,沒錢賺」、「忙著罵黃國昌和館長的人,請想想:為什麼不關心有居住困境的人?就因為要把維護民進黨政權當做優先選項嗎?民眾福祉應該大於任何政黨的執政權才是。」
接下網紅凱道邀請函 民進黨:祝716活動順利平和
網紅陳之漢與前立委黃國昌在7月16日民進黨全代會當天於凱道舉辦遊行,民主進步黨副秘書長楊懿珊、新聞部主任張志豪及社運部主任邱嘉進今(3)日接下兩人的邀請函。楊懿珊祝福活動能順利平和,她並表示,當天與民進黨全代會撞期,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的時間必須看當天活動的狀況,才能決定。楊懿珊表示,感謝黃國昌和「館長」陳之漢特別送邀請函,民主國家人民上街頭表達意見,是民主能量的展現。台灣的民主也是在一場又一場的街頭運動中,累積民主的資產。「民進黨是從街頭開始的政黨,我們相信人民上街表達訴求,有助於社會對話。」楊懿珊指出,黃國昌跟館長一直對於台灣社會發展,有關心也有憂心,但必須提醒,受到疫情的衝擊,國際秩序正在重整,這的確是台灣重新思考資源分配的時間點,我們也希望有一個更公平、更正義的社會,包含最近的性別平權議題,民進黨政府一直在做,不斷努力,也會跟朝野各界一同來找出路。楊懿珊認為,台灣社會在不管是居住正義還是在司法改革上面,確實還有非常多可以努力的方向。她指出,最近賴清德主席所推動的私立大學學雜費補助,這也是站在公平正義的立場上去做推進的改革。在稅改制度上,還有很多複雜的法規的調整跟改革,相信臺灣社會都有很多的想法。民進黨也希望可以集結有志的及專業的人士一起把臺灣帶往一個更好、更和國際接軌的方式來努力。
台灣碳交易無法抵歐盟關稅 立委籲速制定碳定價路徑
民眾黨立法委員吳欣盈、張其祿與邱臣遠今(26)日開記者會指出,世界銀行日前發布2023碳價報告,同時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最終版出爐,總統蔡英文4月19日宣布台灣成立碳交易平台,但碳抵換無法折抵歐盟碳關稅,留下更多疑問,碳費、碳權交易將在今、明兩年展開,呼籲政府必須盡快制定碳定價路徑圖,協助台灣企業有效接軌國際完善各項碳定價配套及時程規劃,積極接軌CBAM,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吳欣盈表示,蔡英文總統宣布碳交易平台,但根據最終版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碳抵換無法折抵歐盟碳關稅,應採雙軌制。2024、2025年碳費搭配碳抵換,逐步接軌歐盟EU-ETS,2026年碳費改碳稅,整併貨物稅發還全民,可以兼顧國際生意的大廠和弱勢中小企業及家戶。吳欣盈指出,碳稅優於碳費,有三大理由:第一,台灣碳費看的是排碳量、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看的是產業別,兩者範圍無法接軌;第二,「油氣類貨物稅」間接碳定價無法折抵CBAM,碳稅整併貨物稅,避免廠商雙重課稅,還能接軌國際;第三,台灣碳稅改革可以參考加拿大經驗,發還全民減少弱勢家戶衝擊,達到公正轉型。張其祿說,台灣各種生產活動的碳足跡和世界各國相比高出許多。根據統計,2021年台灣人均碳排量12公噸,高於日本、中國,以及歐盟平均值,蔡英文總統日前宣示,最快將在今年7月成立國內自主碳交易平台,這個平台成功關鍵之一,在於減量額度認證機制是否完善。政府務必確保減量額度的真實性和可追溯性,避免企業漂綠;減量額度設置應該符合「可量測、可驗證、可報告」原則,溫室氣體減量抵換辦法也要接軌國際,並加強相關認證和查驗機構的監管,達到環境永續的初衷。邱臣遠指出,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評比全球61個國家,台灣2020年「全球氣候變化績效指數」(CCPI)位列倒數第2,「再生能源發展」倒數第4,連號稱最好的「氣候政策」也只在第40名,可說慘不忍睹,環保署的反應卻是廣發新聞稿質疑評比標準,完全不思悔改,消極態度令人無言。邱臣遠直言,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日前宣稱光電、風電、氫能是「關鍵戰略」,然而光電弊案叢生、風電爆出官員受賄,氫能更是推行困難,幾個項目都荒腔走板,2050淨零碳排跳票可以預見,執政黨沒有任何檢討。淨零轉型必須投入資金,沒有檢討就會錯上加錯,賴清德本週又提要投入9千億,讓人質疑浪費公帑又沒成效。
高物價幫凶1/貨物稅涉及重覆課稅 節能電器退稅優惠還被吹捧成德政
為鼓勵國人購買節能減碳電器,政府推出獎勵措施,國人購買節能家電最高可退稅2000元的貨物稅,這項政策原本期限到今年6月14日,行政院推出草案將再延期到2025年。朝野立委指出,其實國人購買電器,已經被以加值營業稅的名義課徵了「消費稅」,還要再繳貨物稅,不僅有重複課稅之虞,也加重了民眾負擔,墊高民生物價;在野黨立委進一步提出修法,要求刪除電器、飲料等商品的貨物稅。「貨物稅」課徵的對象,除了電器以外,還包括汽車、機車、輪胎、飲料、玻璃等,最早在1946年制定時,主要是為了抑制消費,也就是所謂的「奢侈稅」,所規定的商品品項經過幾次調整,列入名單的產品不僅在國產出廠時要被課稅,進口時除了關稅之外,也要再繳貨物稅,最後全數轉嫁消費者,提高商品的售價。民眾購買1級能效的冰箱及冷氣可向經濟部申請3000元補助,再加上財政部退還減徵的最高2000元貨物稅,共可省下5000元。(圖/黃威彬攝)「你知道《貨物稅條例》第11條上次修正已是1990年1月18日了嗎?距離現在已經超過30多年!」立委何志偉表示,台灣有很多日本電器、國外用品的代購、代買服務,就民眾角度來講,當然會希望有更好、更新的電器用品,才會出現如此龐大的商機,但核心問題其實是在「稅制」,重點是老舊稅法不動如山。何志偉說,現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iPhone每年都有秋季發表會,我國的貨物稅卻已超過30年不修正,因此到現在買一台錄影機、彩色電視機、電冰箱要加徵貨物稅13%、一台電唱機要10%、冷氣與暖氣機更達20%,這些貨物的售價中含了至少10%以上的貨物稅,經過歷次修正,財政部給的理由都以貨物稅徵收品項是針對「高所得者家庭」、「高級消費品」,繼續徵收。何志偉質疑,家中有彩色電視機跟高所得有甚麼關係?國人到日本扛電器、烤箱等商品回國,就是希望可以有更高品質、更便宜的選項。隨著時代的演進,電冰箱、彩色電視機、冷暖氣機、除濕機、電烤箱已不在是奢侈品,逐漸成為民眾的家庭必需品,呼籲財政部跟上時代,儘快進行研擬修正。民眾黨立委吳欣盈等人共同提出「貨物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主張廢除橡膠輪胎、飲料品、平板玻璃、電器類的貨物稅;保留油氣類課徵貨物稅,待能源稅制建立後併入課徵。(圖/黃鵬杰攝)民眾黨立院黨團針對貨物稅提出「貨物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認為橡膠輪胎、飲料品、平板玻璃、電器類課徵貨物稅不合時宜,不當影響產品競爭力,且造成產業間租稅不公平爭議,應廢除此四項貨物稅,以平抑物價。民眾黨立委吳欣盈批評,「貨物稅」每年都要立委延長減徵,是「抓小放大」,應進行整體稅制改革。她指出,行政院在2001年成立財政改革委員會,建議配合提高營業稅徵收稅率,同步進行貨物稅改制;行政院2009年賦稅改革委員會,委託研究明確建議課徵「能源及環境稅」,同步取消橡膠輪胎、飲料品、平板玻璃、電器類四大類貨物稅、整併油氣類貨物稅,以簡化稅制。她說,貨物稅正名能源稅、碳稅,才能接軌國際。
董娘賣股停看聽1/美食-KY應是短期影響後續尚待觀察 國巨事件堪稱股價核爆彈
台灣股市流傳一句話,「公司的營運方向由董事長決定,股價的走向由董娘決定。」今年清明節連假前,台灣連鎖烘焙品牌美食-KY(2723)董娘張華庭賣股訊息一出,自家股票立刻下殺跌停,再度喚起「董娘賣股」的台股噩夢傳奇。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去年在美國亞歷桑納鳳凰城設廠,美食-KY(2723)旗下85度C也在去年12月2日進駐開分店,開幕當天還創下單日銷售1萬個麵包的佳績,順勢成為台股中的台積電鳳凰城概念股,股價從120元一路飆升到171元。短短4個月,美食-KY在3月24日公開資訊觀測站上發布,董事長吳政學配偶「董娘」申報持有的3463張美食-KY股份,將在3月27日至4月26日間以鉅額逐筆交易方式全數轉讓。隔周一27日一開盤,市場立馬對美食-KY「董娘」賣股表態,開盤股價就重挫13元,大跌逾8%,終場更以跌停價141.5元作收,公司也在當天盤後公告,「依據內部人於3月24日盤後向台灣證券交易所申報之內容,轉讓理由是『引進國際長期投資人』;申報之股數已於3月27日上午9點全數完成轉讓。」以此推算,實際成交金額約4.95億元。事實上,這不是美食-KY「董娘」第一次申讓持股,早在2016年8月就曾以一般交易賣出1500張,持股張數降至2851張,接著美食-KY連續三年配股,「董娘」持股張數回升到3463張。對於美食KY董娘賣股,市場眾說紛紜。「他們有53-55%的營收來自中國,中國去年因為有封控,美食營運當然受衝擊,從產業角度來看,中國現已經解封,理論上美食KY營運不會比去年差,因此這次賣股應該只是短期衝擊,加上公司已表示是要引進國際策略夥伴,投資人還是先停看聽。」資深分析師陳威良說。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前妻在2018年賣出手中持股1.2萬張,讓國巨股價從1301元跌到203元,堪稱是核彈級的董娘賣股事件。(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股市資訊網)談到「董娘」申讓持股,陳威良也提及,「市場對於董娘賣股,是很驚悚的反應,如果在市場上有超過五年經驗的投資人,大概都會有一個陰影。」2018年被動元件大缺貨,國巨(2327)董事長陳泰銘甚至釋出,供不應求看不到盡頭,國巨股價還衝上1310元,不料就發生陳泰銘的前妻也是同樣申報轉讓全部的持股1.2萬張,結果讓國巨股價狂瀉,最低來到203元。不過畢竟國巨還是被動元件大廠,加上從一般標準品轉向高階車用領域,國巨股價在去年下半年也反彈,近期均維持在500多元。2019年奇鋐(3017)董娘也是申報轉讓,同樣是全數出清,也讓股價持續下滑。讓當時奇鋐股價從約45元一度跌破30元。不過奇鋐持續深耕散熱領域,隨著手機輕薄化、網通及伺服器對於散熱增溫,股價也反彈走高,近期更創下152元的掛牌新高。綜觀近10年台股董娘賣股,不時傳出。安控大廠奇偶(3356)董事長戴光正及配偶在2014年2月到8月間接連申讓持股,每次張數都是數百張,因為是董座直接賣股,也讓股價從當時213元一路下滑,加上安控又是中國強勢產業,在產業陷入紅海,也讓奇偶股價最低跌到15.05元。近期則約在40元上下。2015年稅改上路,股東股利可扣抵稅額將減半。當年2月,NB代工龍頭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夫人何莎透過發行GDR(海外存託憑證)的方式,將其個人持股中的43% 約6887萬股在海外售出,約為1.71億美元,約新台幣51億元,震撼市場,當時恰好在廣達尾牙前夕,林百里免於面對媒體採訪。2015年稅改上路,廣達董事長夫人林莎透過海外存託憑證賣出近6.9萬張持股,則是董娘賣股數量最大的一樁。(圖/翻攝自中天新聞、翻攝自廣達官網)事隔兩個月,製鞋代工大廠豐泰(9910)4月首次衝上200元大關,身為最大個人股東的創辦人王秋雄夫人王劉美惠,也突然申報,以一般交易方式轉讓7000張持股,當頭澆熄了剛創新高的股價走勢,足足連跌2個月,跌破150元,所幸業績會說話,豐泰股價在同年8月又重新見到200元。另外觸控面板廠GIS-KY業成(6456),董事長周賢穎在2017年5月上任後,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及利用他人名義持股部份」的持股數字就持續減少,原本持股3150張,以每月約100-200張速度減少,最低來到2018年11月的342張,大減近9成,2019年10月、11月再度賣股,目前持股剩254張。不過GIS-KY業成股價走勢起先絲毫不受董娘賣股影響,反從220元附近一路漲,9月創下379元歷史高點,但隨即就反轉向下,10月失守300元大關,12月再破200元,2018年10月又破100元,爾後就在100元上下震盪。回顧這些年,每一次的董娘或大股東賣股,都藏著一段故事,有時自家人關係變化,比產業動態、營運榮枯更諱莫如深,小投資人只能風險自負了!
不競選2024立委連任 林昶佐: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2024大選將至。對此,無黨籍立委林昶佐17日發表聲明指出,自己不會競選2024連任,因為2年多前,家庭成員發現罹患罕見疾病,近期追蹤檢查恢復不如期待。因此決定放慢腳步,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林昶佐指出,過去幾個月以來,自己與團隊緊鑼密鼓準備連任的工作。非常感謝民進黨戰友、各界先進,在地劉耀仁、吳沛憶、洪琬臻三位議員,還有許多跨越藍綠的里長們公開相挺。他還指出,這些準備工作不會白費,尤其去年基層選舉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中正萬華有相對正面成績,許多政治氛圍封閉的社區終於換上友善的里長、與我們積極合作,這些即將新增的各服務站都會依計畫安排,為中正萬華的鄉親服務。林昶佐還表示,7年多來,在立法院裡面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並肩推動許多重大的進步改革。「從年改、稅改、轉型正義,到促成開放國會行動方案,在重要國際場合為台灣發聲、拓展國際空間,尤其在婚姻平權立法的過程,我與幾位委員分工合作,一間一間拜訪不分黨派一百多位委員,一位一位遊說,那種踏實感永遠都會存放在心裡。」至於如果他不選,這個選區會不會走回頭路,退到過去的板塊?林昶佐則認為這個決定反而能滾動更多潛在的正能量,加大進步的動力。「相信這個被定義為艱困選區的板塊,有好的人選、新的策略,促進新陳代謝,鬆動這個板塊的力道就會更大,就跟2016年我的參選一樣。」林昶佐補充,「當初我相信,懷抱創新的思維就能突破框架,就能吸引更多新世代願意支持我們,加入我們的行列。現在我依舊如此相信。持續不斷用這樣的方式接力,會讓過去幾年來大家合力紮下的根更深更穩,我們所堅持的政治文化、進步價值、國家定位,更可以堅定地在這裡延續下去。我們需要的不是無可取代的個人,而是持續自我突破的動力。中正萬華如此,台灣亦是如此。」林昶佐也指出自己還有將近一年任期,「我仍會在立委崗位上兢兢業業,團隊服務也絕不打折。2024卸任後,無論我在哪個崗位,讓台灣成為一個正常而有尊嚴的國家,一個更進步而美好的社會,享有更公平的國際地位,是我不變的理想與目標。」
政府超徵稅收4500億!外界批「行政失靈」 學者:財政部要負最大責任
稅收連年超徵,甚至連續2年出現超徵逾4000億元誇張數字,遭外界痛批「行政失靈」,蘇揆昨天駁斥,這是錯誤且扭曲的評論,還稱主要是台灣去年經濟成長表現出色、超乎預期所致。不過中國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曾巨威表示,這是財政部在概算階段所採用的預測模式過度簡略粗糙、不夠精細,財政部實應負最大的責任。 中央政府總預算編列流程。曾巨威,長年任教政大財政系,2009年退休,繼續擔任名譽教授,也曾任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副召集人,又曾擔任立法委員,是國內具有實務經驗的資深財政學者。曾巨威表示,財政部估測模式、計量模型大約會有兩大方向,其一是,估測未來經濟成長情形、企業營收與獲利、及是否有重大法規政策會影響到稅收;其次是依據過去稅收實徵的情形進行增減,最後才在小細節上進行調整。這種方式如在市場經濟穩定下,不會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如果變動幅度稍微大些,就會影響預測的準確度。財政部負責稅課收入,主計總處負責歲出規畫,是否兩單位在溝通上有問題,才導致估測失準?曾巨威認為超徵破4000億,曾財政部仍要負最大的責任。在精進稅收估測上,曾巨威建議,各個國家都有編列預算的制度,財政部可以參考先進國家的預算編列經驗,了解其他國家避免估測失準的作法。其次,如果實徵數與預算數有差異或差異太大,財政部應進行差異分析,嚴謹地了解造成差異的因素,是景氣因素?政策制度改變造成?還是當年度有突發重大事件所致?從歷史經驗中整理出影響因素,也是降低估測失準的一種方式。蘇貞昌昨則解釋,原來編列是以經濟成長率5.08%估算,但實際成長率達到6.53%,最大原因是當中8成來自營利事業所得稅的超徵,2021年上市櫃公司獲利比2020年大增7成之多。
轟居住正義跳票 國民黨:執政黨用口號騙選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31)日開記者會,質疑政府的居住正義跳票。國民黨表示,近年來房價持續地上揚,除了住宅價格指數外,租金指數也都持續飆升,政府表示社會住宅8年要達成20萬戶,但目前只有進行1/4左右,要求政府落實對民眾的承諾。國民黨黨團今天召開「租不起、買不起!居住正義跳票!」記者會,黨團總召曾銘宗、副書記長謝衣鳯以及立委費鴻泰出席主持。國民黨團質疑,今年第一季全國的房價所得比為9.58倍,而其中雙北又分別為16.22倍以及12.85倍,其他地區的漲勢也十分驚人,讓年輕人買不起房。謝衣鳯表示,從七都近三年的租金漲幅來看,以台中市和高雄市的漲勢為最兇,因此就算搬離台北市,租屋也還是負擔不起。雖然政府每年祭出租金補貼,但因為房東顧忌政府會查稅、也擔心租金實價登錄,房客則是害怕會漲租,所以顯示出租金補貼的成效並不好。費鴻泰表示,20萬戶社宅中,只有興建12萬戶,有8萬戶採取包租代管的方式,有取巧的嫌疑;以興建的狀況來說,待開工是5萬7,459萬戶,而政府蓋社宅面臨到土地取得困難,加上缺工缺料使得應造進度慢、建商發包困難,在在顯示政府沒有解決問題。曾銘宗表示,政府應該要拿出具體方案落實居住正義,而不只是用口號騙選票;再來應進行租稅改革,強化移轉性支出,經濟發展應該由全民共享;最後是請政府落實改善低薪承諾,給年輕人有希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