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目
」 財政部 ECFA 台股 中國大陸 關稅財政部下半年端3大減稅利多 娛樂稅至少減半或停徵
娛樂稅改革方向財政部下半年將端出3大減稅利多,財政部長莊翠雲7日受訪時透露,娛樂稅上限至少減半,地方政府若願意,也可停徵,電影院、演唱會主辦單位皆大讚這是利多措施,但是否願意回饋消費者?業者認為,由於經營成本高,娛樂稅降稅很有限,很難按比例反映在票價上。2023年娛樂稅收18.9億元,今年上半年10.2億元是創歷史同期新高,雖然立法院有檢討娛樂稅的意見,但在財政部與地方政府開會討論後,認為娛樂稅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財源,仍須保留,但稅率與稅項可檢討。莊翠雲說,財政部預計8月底前預告,除高爾夫球場維持20%稅率,各項稅目稅率上限起碼減半,並授權地方政府可停徵藝文活動、競技比賽等稅目。 娛樂稅率在財政部規定的範圍內,地方政府可決定稅率高低。以電影院來說,國片稅率上限為30%、外國片60%,未來一律降至15%,但資料顯示,各地方電影娛樂稅率其實只有0.25%至1%,降稅空間有限。演唱會、藝術表演各縣市稅率在5%至10%,競技比賽如棒球賽稅率2.5%至1%,如果地方政府願意停徵,可望有降價空間。威秀影城公關李光爵表示,樂見政府讓利。但若降稅後是否能讓利於民?李光爵認為較困難,畢竟稅是業者在繳,很難照比例反映在票價上。知名演唱會主辦單位表示,減徵娛樂稅已爭取多年,如今有望減徵,算是利多,更能造福娛樂產業。至於減徵後,是否會回饋給消費者?業者表示,減徵對大型主辦單位是杯水車薪,對小型業者來說算福利。對於金管會2月提出當沖降稅再延長5年,莊翠雲表示,財政部願意延長優惠,但是應以3年為妥。此外,復康巴士、輪椅載運車、低底盤公車、電動公車等6類車類免徵貨物稅將在今年底屆滿,財政部同意,復康巴士、載運輪椅車輛免徵貨物稅延長5年,電動公車則回歸電動車免貨物稅的規範。
凱米颱風來襲!各地陸續傳災情 財政部稱「從寬處理」9稅減免一次看
財政部表示,受凱米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部分地區發生災情,財政部請所轄稅捐稽徵機關秉持從寬、從速原則,主動協助及輔導受災納稅義務人申報(請)各項稅捐減免。財政部進一步提供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房屋稅、地價稅、使用牌照稅及娛樂稅等稅目之減免規定(詳「災害損失稅捐減免一覽表」),該部並提醒納稅義務人多加利用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站(https://www.etax.nat.gov.tw)線上申請稅捐減免。財政部指出,納稅義務人如對於災害損失稅捐減免之規定或申報(請)方式有不明瞭之事項,可至該部網站(https://www.mof.gov.tw/)災害協助專區查詢、或於上班時間就近向所在地稅捐稽徵機關詢問、撥打免費服務專線0800-000-321,將有專人處理。
財政部公布欠稅大戶資料 幾乎多為老面孔「16人逾期豁免」
財政部於1日公告重大欠稅案件中欠稅大戶資料,其中大多為老面孔。而全國重大欠稅案件公告件數有915件,總金額高達895.12億元,與112年公告資料相比較,其中有16件因為預期豁免條款影響而剃除,總金額減少31.97億元。據了解,財政部依稅捐稽徵法第34條第1項規定,財政部或經其指定之稅捐稽徵機關,對重大欠稅案件或重大逃漏稅捐案件經確定後,得公告其欠稅人或逃漏稅捐人姓名或名稱與內容,不受同法第33條第1項稅捐稽徵人員對於納稅義務人之納稅資料應絕對保守秘密之限制。根據統計,本次公告轄內欠稅大戶名單,個人累計欠稅逾1,000萬元者計145件,營利事業累計欠稅逾5,000萬元者計112件,合計257件。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全國主要的大欠稅戶大多以熟面孔為主。其中環亞飯店以21.8億元的欠稅金額排名第一,已故股市名人黃任中欠稅19.35億元居第二位,高雄的黃承志家族欠稅15.12億元,位列第三。黃任中的姐姐夏黃新平欠繳綜合所得稅12.64億元,排名第四。松竹皇宮大酒店欠營業稅和營所稅共計11.52億元,排名第五。這些欠稅戶大多是過去已知的老面孔,並未出現太多變動。先前財政部就曾公告表示,為有效防止重大欠稅並加強稅捐徵起,稅捐稽徵機關依稅捐稽徵法第34條第1項規定,於每年7月1日公告個人累計欠稅超過新臺幣(下同)1,000萬元或營利事業累計欠稅超過5,000萬元之確定案件,公告內容包括欠稅人姓名或名稱(納稅義務人為營利事業者,一併公告其負責人姓名及地址)、稅目別、欠稅年度、欠稅或罰鍰金額(含滯納金、利息、滯報金、怠報金)及欠稅人地址等,公告期間自113年7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計6個月),分別刊登於該部全球資訊網及各稅捐稽徵機關網站。
砍ECFA關稅減讓非致命一擊 陸若中斷採購將利空台灣生產線
大陸宣布對台134項產品中止適用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關稅減讓,前立委郭正亮表示,中美兩國博弈下,中國大陸在科技零組件要求國產化,倘若未來陸方政策轉向,中斷對台採購相關資訊類電子零件,屆時對於台灣電子產業的生產線而言,將面對殺傷力的打擊。中國財政部日前表示,台灣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違反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規定, 因此決定進一步中止合作協議中部分產品關稅減讓。自6月15日起,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附件所列潤滑油基礎油等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協定稅率,依現行相關規定執行。郭正亮表示,陸方宣布取消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並非殺傷力最大的打擊,真正具有衝擊的是採購。他指出,台灣的出口有50%是資訊類零組件,如今大陸要去美國化,倘若認為台灣越來越美國,他們也會做決斷,寧可買國產品。郭正亮引用《金融時報》的報導指出,2027年大陸半導體要去美國化,大陸是否會將台灣的企業當作美國企業,這個問題民進黨政府要想清楚。他指出,中美未來的博弈,科技戰會導致中國大陸會趨向要求國產化,以維護自身的安全,所以碰到的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大。郭正亮強調,兩岸的貿易,幾乎有一半是零組件,華為極盛時期在台灣採購1200億,或許未來陸方轉向,屆時生產線要賣給誰?他提及,目前台灣的生產線已經拉那麼大,倘若到時大陸不買,恐怕找不到有另一個國家會買那麼多電子零組件?
台股周跌逾391點!中國再對ECFA出手「貨櫃三雄」重挫 工商協進會籲兩岸及早磋商
台股大盤5月31日收在21174.22點,下跌190.26 點,跌幅達0.89%,三大法人賣超逾404億元,台積電跌了17元為821元,跌幅2.02%;受到中國無預警宣布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134項商品關稅減讓,貨櫃三雄長榮、萬海、陽明聞訊重挫。關於「中國大陸發布中止 ECFA 部分產品(第二批)關稅減讓公告」中國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於31日發布「決定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簡稱 ECFA)部分產品(第二批)關稅減讓」公告,自今(113)年 6 月 15日起,對原產於台灣的潤滑油基礎油等 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 ECFA協定稅率,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工商協進會昨天發表聲明表示,根據ECFA早收清單,我國出口大陸可享免關稅之貨品項目原有石化、機械、紡織、運輸工具及其他產品總計521項;本次陸方宣佈中止134項產品免關稅優惠,範圍遍及石化、機械、紡織及運輸工具四大產業,且迄今公告中止項目達146項,佔整體早收清單產品項目28%。工商界建議政府採取有效措施,循適當管道持續與大陸溝通,及早進行磋商,化解雙方歧見;並協助相關業者加強拓展海外市場,分散市場過度集中風險,加速轉型升級,朝向高附加價值及高階應用方面發展,以強化自我競爭力。貨櫃三雄萬海、陽明昨天跌幅近9%,陽明(2609)收盤價71.5元、跌幅達8.68%,萬海(2615)收在79.7元、跌幅為8.91%,長榮(2603)以210.5元作收,跌幅3.66%。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113年5月31日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收盤為21,174.22點,較上週5月24日的21,565.34點下跌391.12點,跌幅約為1.81%;產業別指數方面,漲幅以建材營造類指數上漲5.91%為最大,跌幅以半導體類指數下跌3.82%為最大。累計今年年初開盤迄今共98個交易日,集中市場總成交金額為40.75兆元,市場日平均成交金額為4158.76億元。5月31日全體上市公司市場總值為新台幣67兆3,902.99億元,較上週市值68兆6,220.55億元減少1兆2,317.56億元,減幅約為1.79%。
陸官方正式宣布「第二波中止ECFA關稅清單」 台商憂:衝擊更廣更重
大陸再宣布中止ECFA關稅適用第二波清單,囊括從台灣進口的134項稅目如潤滑油基礎油、染色純尼龍布、真空泵等。台商認為,選在時機點與賴清德520就職演講內容多少有點關聯,但也擔憂第二波的影響比第一波更廣更重。與上次偏重石化業不同,這次涉及到的紡織、機械是許多台灣中小企業所屬產業,更研判第三波觀察點可能在6月中舉辦的海峽論壇。大陸財政部網站5月31日公告,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30日所發佈關於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部分產品(第二批)關稅減讓,從6月15日起,對原產於台灣,包含潤滑油基礎油等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ECFA協定稅率。回顧第一波大陸祭出中止適用ECFA關稅是在去年12月21日,對ECFA早收清單中的丙烯等12項石化產品關稅減讓,從今年1月1日起喊卡。同月9日大陸商務部表示,正進一步研究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的關稅減讓。對於第二波中止ECFA關稅,廈門台商協會榮譽會長吳家瑩表示,第一波針對石化業,這在台灣多屬大型企業如台塑等,且許多業者在大陸早已建廠。但這次涉及到機械與汽車零件等關稅,會延伸衝擊到許多台灣中小企業。他說因為台灣沒有加入RCEP,有些中小企業會將半成品先運到大陸加工轉出口,未來對成本的影響勢必明顯。至於這波少見到原被列入研究的農漁業產品,也有台商認為,第一是部分農漁產品大陸之前才剛剛恢復開放,突然又關門有點太反覆。另外或也跟日前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赴北京拜會,特別強調希望發展兩岸農漁業而釋出善意有關。此外,有會長級台商認為,接下來的觀察點應該是6月中在廈門舉辦的海峽論壇,由於這是兩岸指標性的會議活動之一,端看賴政府的表現與態度去思考可能第三波清單時機,更透露近期已有部分綠營人士開始打聽有意赴會的民間與企業界人士。
大陸又出手!剛上台就遇「134項ECFA被中止」 經長郭智輝回應了
大陸財政部今宣布,對原產於台灣的潤滑油基礎油等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ECFA關稅減讓。對此,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表示,要表達強烈抗議及不滿,相關後果應由陸方承擔;經濟部長郭智輝則說,經濟部會協助受到傷害的業者轉移市場。民進黨立委吳思瑤今於院會質詢時表示,今天一早中國又出招、出手了,又再一次違反WTO、ECFA相關規範,片面中止對台灣ECFA134項項產品關稅減讓,對於中國再一次以商逼政,行政院會表達不滿嗎?相關的回應及因應又是什麼? 經濟部長郭智輝31日前往立法院備詢。(圖/記者姚志平攝)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任何對國家人民跟產業有產生傷害、危急的時候,我們首要做的是如何保護人民跟產業,以及適時向國際社會透過正常管道表達反對跟希望能夠更正的態度。卓榮泰說,他也希望國際任何組織的成員,要能夠習慣、適應在國際組織裡的生活,不要隨便更改互動之間的規則,這樣才能在國際間取得衡平的地位。邱垂正則說,有關此次中國大陸再次以貿易制裁為理由,稱我方違反ECFA相關事由,無理、片面地終止我方134項早收清單關稅減讓,他要在此表達強烈抗議及不滿,相關後果應由陸方承擔。邱垂正認為,這種對台施壓恐嚇的政治操作,只會扭曲兩岸經貿原本互利互惠的發展方向,阻礙兩岸在國際產業分工架構下的分工模式,更讓兩岸經貿漸行漸遠,脫鉤斷鍊,相關責任應由陸方全部負擔。邱垂正呼籲,陸方這種不符合WTO及ECFA的規範,雙方還是要透過協商,針對兩岸貿易的分歧;陸方應面對兩岸現實,去除政治障礙,讓雙方務實溝通解決,對兩岸經貿才是最有利的方法。經濟部長郭智輝強調,經濟部會針對目前的狀況跟實際受到傷害的業者,給予充分的溝通,並協助其轉移市場。
大陸再出招!ECFA關稅優惠「12項石化產品」遭中止後 第2批又列「134項產品」
中國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曾在去年12月21日宣布,台灣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違反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規定,因此針對丙烯、對二甲苯等12項產品進口中止協定稅率。如今大陸又宣布,由於台灣地區事後仍未採取任何有效措施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因此將從2024年6月15日起,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附件所列潤滑油基礎油等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協定稅率。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官網5月30日公布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部分產品(第二批)關稅減讓的公告」指稱,由於台灣地區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違反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規定。因此2023年12月21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稅委會公告2023年第9號,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附件所列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協定稅率,依現行相關規定執行。公告續稱,事後台灣地區仍未採取任何有效措施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因此根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依規定和程序決定進一步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宣布自2024年6月15日起,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附件所列潤滑油基礎油等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協定稅率,依現行相關規定執行。
砍ECFA大刀再起! 陸商務部對台灣「聚碳酸酯」徵反傾銷稅最高22.4%
因兩岸關係停擺,去年起中國大陸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今年1月1日起對產於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課稅,而最新鍘刀再起,大陸商務部19日宣布,原產於台灣的進口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有傾銷問題,從4月20日起徵收反傾銷稅,台化被課9.0%、奇美被課12.2%、還有其他公司最高要被課22.4%的稅。以2022年數據來看,這項產品約8.3億美元出口至大陸、市場占比78.%,此稅一加恐怕難以與陸廠競爭。大陸商務部在2022年11月對台灣進口的聚碳酸酯展開反傾銷調查,去年8月15日起,大陸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台灣公司生產的相關產品時,要向大陸海關提供保證金,包括台化與台灣出光石化16.9%、奇美實業17%、奇菱科技17%,其他台灣地區公司22.4%。聚碳酸酯是一種熱塑性塑膠,可用於電子電器、板材薄膜、汽車、光學、包裝、醫療器械、安全防護等多領域。據大陸海關統計,2022年聚碳酸酯的主要進口來源地為台灣、南韓、泰國和日本等地,占該品類進口金額的65%,其中從台灣進口的總額約占23.5%。大陸商務部公告表示,調查機關最終認定,原產於台灣地區的進口聚碳酸酯存在傾銷,大陸聚碳酸酯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所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24年4月20日起,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進口聚碳酸酯徵收反傾銷稅,還將追溯自2023年8月15日。這次對台灣公司徵收的反傾銷稅稅率為: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9.0%、台灣出光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9.0%、奇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2.2%、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2%、其他台灣地區公司22.4%。先前經濟部曾表示,台灣聚碳酸酯出口到大陸數量約占出口全球總量逾七成,不過目前大陸聚碳酸酯業者產能利用率僅約五成左右,競爭激烈、已是紅海,工業局會輔導業者,進行產品差異化,以搶攻其他海外巿場發展。由於美國政府近日增加大陸鋼鋁產品關稅,17日宣布將對中國海運、物流及造船業展開《美國貿易法》第301條款調查,大陸商務部表達強烈不滿,馬上在19日反擊,宣布原產於美國的進口丙酸存在傾銷,4月20日起對美國公司徵收43.5%的臨時反傾銷保證金。所以這次台灣是掃到颱風尾、或是針對520即將上台的賴清德政府所端出的政治動作,還有待觀察。
5月報稅季將至!花蓮強震災損減免「從寬從速處理」 申請延長3個月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今年4月3日發生強震,造成花蓮縣部分地區民眾生命財產嚴重損失,經行政院依災害防救法規定公告花蓮縣為震災災區範圍。該局啟動緊急因應機制,召開緊急應變會議,研議協助受災民眾申辦災害損失租稅減免及申報繳納期限展延等相關配套措施。北區國稅局已啟動「災害減免勘查服務小組」機制,並由所轄花蓮分局及玉里稽徵所積極配合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作業,與縣政府、稅務局及公所等密切聯繫以掌握災情,主動派員於現場輔導災區居民或營利事業申報稅捐減免,透過村里幹事、村里鄰長分送申報書表供災區居民運用,並有專人協助輔導,報備得採網路、書面、電話、傳真或臨櫃等方式辦理,災損申請期間延長為3個月。該局特別強調,對災害損失及相關稅捐事項的認定將採從寬、從速原則辦理,不動產災害損失部分依地方稅務局資料核認,車輛報廢部分依監理單位資料核認,免提證明文件,其他動產災損部分,納稅義務人得就近向公所或里長辦公室填報申請書。為顧及災區納稅義務人申報繳稅之不便與困難,該局已依稅捐稽徵法規定公告延長113年4月份申報繳納及已發單開徵之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113年3月份各類所得扣繳稅額及其他應申報之稅目等有關申報繳納期限之展延事宜,詳細資訊請上該局網站(https://www.ntbna.gov.tw)查詢。
保單藏錢2/欠稅大戶沒法賴 電玩大亨、8億富翁被迫「割地賠款」
人壽險保單以往被視為富人避稅藏錢管道,不少欠稅大戶名下無財產,卻拿大把鈔票買壽險保單,就是看準法院對保單能否作為執行標的意見不一,不過2022年底,最高法院大法庭做出「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認定壽險保單可為執行標的,從此欠稅大戶少了一條避稅管道,壽險保單也成為稅捐機關和行政執行署獵稅目標。行政執行署新北分署和桃園分署轄下就有兩個欠稅大戶案例,兩人不但積欠稅金額合計達上億元,可是名下沒有財產,而且人早已出境,但卻有多張上千萬元的壽險保單,還向稅捐機關喊窮,直呼生活困難、沒錢繳稅!其中綽號「矮仔義」的林鐘義欠稅大戶,曾是新北市赫赫有名的電玩大亨,林鐘義在板橋地區經營「王爺」、「虎爺」等電子遊藝場而財源廣進,林鐘義之子林一帆2005年曾遭兩岸四地黑幫綁架勒贖1億港幣,家屬付出400萬美元贖金名噪一時,當時主導破案的台北縣警局刑警大隊長,就是現今警政署長黃明昭。林鐘義2011年積欠娛樂稅、綜所稅、營所稅5千多萬元,但只清償9萬多元,被發布「禁奢令」,限制他購買、租賃或使用一定金額以上的商品或服務等。後來林鐘義出境,即使裁定拘提管收對他也沒什麼用處。欠稅大戶名下財產常遭行政執行署查封拍賣,現在壽險保單成為稅捐機關獵稅重點。(圖/翻攝台北分署臉書)還好新北稅捐處發現,林鐘義名下購有累積高達近億元的保單,以人壽保險為主,也包括外幣保單和投資型保單,稅捐處因而提起民事訴訟求償,主張保單解約償付欠稅及遲延利息,林鐘義和保險公司則聲明異議。雙方2020年起纏訟3年,直到最高法院大法庭的裁定出爐,新北稅捐處才反敗為勝,林鐘義為避免保單被解約、失去投保利益,不但撤回上訴,並主動繳納欠繳的2358萬餘元稅款及執行費用88萬餘元。另一起欠稅大戶更離譜,8旬高齡的徐恒夫家庭年收入曾高達2千萬元,淨資產有8億元之譜,卻拒繳1100萬元的所得稅。行政執行署桃園分署發現他賣房子賺了1.1億元,隔年花上千萬元買了好幾張保單,國稅局先執行他在法國巴黎人壽保單,金額377萬元,徐恒夫則主張自己已高齡80歲,他和家人都依賴壽險契約的保障,主張強制扣押不合法,並對法國巴黎人壽提告。不過高等法院認為,徐投保時,家庭年平均收入2000萬元、淨資產8億元,就算保險契約終止,對徐氏夫婦基本生活影響甚微,因此判決敗訴,徐因未繳交上訴費用9萬5500元,2023年4月遭駁回上訴。國稅局還計畫繼續執行他在其他保險公司的保單。
最爽房屋稅率只撐4年? 北市稅捐處:未定
立法院於去(2023)年底三讀通過《房屋稅條例》修正案,將全國單一自住稅率從1.2%降至1%,今年7月1日上路。原有意鼓勵多屋族釋出房屋,增加供給以平抑房價,然而近期坊間盛傳,因北市原享全國最優惠單一自住房屋0.6%稅率,未來恐將跟進全國,一併漲回1%。以北市權狀30坪的單一自用住宅房屋稅率為例,每年房屋所有人料將暴增千元房屋稅,引發熱議。台北市稅捐稽徵處官員23日表示,現行北市符合單一自住稅率要件的房屋稅0.6%自2020年7月1日上路,當時因為市內不動產評價委員會決議調漲多處市內房屋稅路段率,引爆民怨,為安撫反彈,市府將市內單一自住稅率從跟進全國一致1.2%降為北市獨有0.6%,延續至今近4年。官員補充,過去北市符合0.6%自用住宅稅率者,本就較全國規定嚴格,僅大約20萬戶符合資格。比方過去全國以「縣市歸戶」,各縣市獨立計算自用住宅數,但是北市早已規定此0.6%計算基準為「全國歸戶」,亦即「名下全國只有一戶」才適用,本次立院修法從「縣市歸戶」擴大為「全國歸戶」,反倒是中央跟進北市腳步。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則樂觀評估,如果北市較全國維持折減比例不變,仍以降稅目標調整起課稅現值折減比率,那麼不只將不會增加房屋稅負擔,甚至有望再降房屋稅,可持續觀察地方政府對折減比率的態度。稅捐處官員重申,配合《房屋稅條例》修正案7月1日上路,目前北市刻正研擬新版市內房屋稅計算公式,去年已針對新落成房屋標準單價提高,繼而影響新房房屋稅,如再一次漲回比照全國房屋稅,恐對都更進行造成負面衝擊。目前暫無確定方向,請房屋所有人不須提前過度擔心。
大陸再出手 商務部:擬中止ECFA農漁、機械、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
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先前指稱,台灣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違反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規定,因此針對丙烯、對二甲苯等12項產品進口中止協定稅率。大陸商務部今(9日)表示,有關部門正依據ECFA相關條款和有關政策法規,研究進一步採取中止ECFA早期收獲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等措施。大陸商務部今日舉行例行記者會,媒體提問,商務部發布公告認定台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後,去前12月21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決定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部分產品關稅減讓,目前有何進展?後續有何安排?對此,大陸商務部發言人回應,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2023年12月21日公告,自2024年1月1日起,大陸方面已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協定稅率,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大陸商務部進一步指出,自公告發布以來,民進黨當局未採取任何有效措施,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反而搞政治操弄,企圖栽贓甩鍋、回避責任。目前,有關部門正依據ECFA相關條款和有關政策法規,研究進一步採取中止ECFA早期收獲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等措施。
ECFA被凌遲1/政府撒手不管稱「影響不大」 產業大老怒:就算1%也是最弱勢的20萬人
2023年末,當台灣社會喜迎來年春燕復甦之際,12月21日一則新聞在政商圈颳起暴風雪:大陸自2024年元旦起將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清單中,包括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的關稅優惠,而這只是第一刀。石化業第一個被祭旗,消息一出業界沸騰,這12項石化產品今年對大陸出口額18億美元,未來若擴大至88項石化適用產品,原本零關稅、若開徵平均7.38%稅率,屆時將多出163億元的關稅。這把刀還隨時可能切向農產、石化、機械、紡織等任何一種傳統產業。「關稅從零到恢復課徵,不但減少利潤,最怕的是因成本、價格墊高後,打不過國際其他對手,最後丟了訂單。」石化業者說。除了直接受影響的石化公會,第一時間就馬上發聲,工業總會、商業總會和工商協進會這台灣最大的三個工商團體近日也急著發聲,若ECFA被全面取消,恐造成產業外移,盼政府盡快尋求多方管道協商。2010年兩岸由海基會、海協會在重慶簽署ECFA,先就早收清單做關稅減免。(圖/報系資料照)這場年末颳起的產業暴風雪,源於2010年兩岸就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簽署ECFA(自由貿易協議,類似FTA),因全面談完耗時太久,雙方協商先挑選台灣出口大陸貨品其中539項進行關稅減免的早收清單,包括18項農漁產品及石化、機械、紡織,台灣開放給大陸約267項貨品,然而進入服貿談判時,2014年爆發太陽花學運而暫停,兩年後民進黨政府執政,官方協商機制全面停擺,對大陸來說,沒有「九二共識」等於「免談」。依WTO架構,國際間FTA協商有10年期限的原則性慣例,也就是說兩岸ECFA協商於2020年9月屆滿10年後會需要盤點結果並討論下一步,而在當前局勢下,「ECFA何時被喊卡」成了台灣工商界夢魘,不時發聲盼政府重啟協商,始終未果。直到今年4月,大陸官方啟動貿易壁壘調查,我方卻沒有行動,遂在12日15日向全球宣告台灣有貿易壁壘問題,並要求我方溝通解決,然我方依然未理會,21日便宣布取消早收清單中的12項石化產品關稅優惠。對於大陸官方出手,行政院12月21日表示,大陸透過貿易手段達到政治目的,是典型的經濟脅迫,從經濟部、行政院到總統府,口徑一致地說「ECFA影響不大」,且「只佔整體出口中國的4.3%!」毫無重啟協商的意思。在官方帶頭定位「不重要」下,網路也出現「霸凌ECFA相關傳統產業」的聲量,認為台灣有半導體和電子產業等「護國神山」就好,說石化產品是高污染行業、傳統產業不升級活該被淘汰之類的言論。2014年,因為抗議兩岸的服務貿易協議內容,引發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多日。(圖/報系資料照)此番言論風向及政府說法,就連沒被ECFA風暴波及的產業界大老們也看不下去。「我們企業可以說『影響不大』,但政府不可以,就算只有1%的人,那也代表20幾萬的國民,且他們就是最弱勢的那一群,政府應該要保護的人!」國內汽車產業大老語重心長地跟CTWANT記者說。所謂的「ECFA影響不大」,究竟有多不大?經濟部數據顯示,ECFA開始的2011年,台灣對大陸出口值為851.22億美元,其中早收清單貨品出口值為179.76億美元,占21.12%;到了2022年,對大陸出口值增至1211.14億美元,其中早收204.95億美元,雖然占比降到16.92%,但也絕非「可有可無的市場」。再者,台灣總就業人口約1152萬人,IC半導體直接就業人數為22萬人,加上其他資通訊與電子行業等約82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7%;台灣傳統產業就業人口則高達195萬人,約占製造業7成比重,規模又以中小企業居多,其中紡織業為13.7萬人,4500家廠商中98%為中小型企業。就產值而言,半導體產業固然居冠,但社會需要百業合作運行。一家傳產大廠老闆被CTWANT記者追問後,拋下真心話,「政治的東西,我不能說,」「但企業若要等政府『做好』才行動,公司絕對會完蛋!所以我們早已轉移產線了。」「兩岸關係不好,受到最大傷害的就是『根留台灣』的人。」台灣的工具機產業蓬勃發展,外銷約占七成。(圖/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提供)以工具機業為例,台中市經發局數據顯示,全台機械設備家數超過1.4萬家,光是臺中市的大肚山60公里黃金縱谷,擁有1500家精密機械、上萬家的下游供應商,就業人口超過30萬人,年產值9千億,是全球單位面積產值第一、密度最高的精密機械聚落,直接外銷約占七成,主要出口市場以中國大陸占26.7%居首,美國占14.7%居次。大陸是全球最大工具機消費市場,台灣甚至有3成以上的中小型廠是專做大陸生意,若少了ECFA關稅減讓優惠,成本墊高利潤縮水、就會喪失議價權,不是出走、就會被迫退場,所以台灣機械工業公會已拜託大陸同業幫忙反映,千萬不要砍向他們。「你有沒有討論過,傳產一旦碰到大衝擊後造成的失業?請問這些人要去哪邊就業?」前立法委員郭正亮憤怒提到,「如果傳產因為ECFA被終止,造成大量失業,我們社會的總消費量一定會降低嘛!這不是必然的嗎?」屆時連台灣最龐大的服務業也難逃波及,事關700萬從業人口的生計。
ECFA免關稅品共521項 工商界憂持續擴大恐衝擊國內就業穩定
關於大陸發布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公告,工商協進會表示,本次陸方宣佈中止丙烯等12項石化產品免關稅優惠,雖然佔我國整體出口比例不大,心理影響大過實質;但工商界憂心,若陸方持續擴大取消ECFA早收清單項目的免關稅優惠,不免產生實質影響,例如衝擊國內就業穩定,仍應審慎面對。中國大陸商務部12月15日才宣布「就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最終結論」,認定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21日發布「關於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簡稱 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的公告」。自明(113)年元旦起,對原產於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ECFA協定稅率,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工商協進會指出,根據ECFA早收清單,我國出口大陸可享免關稅之貨品項目原有石化88項、機械107項、紡織136項、運輸工具50項、其他140項,合計521項產品。工商界建議政府採取有效措施,循適當管道持續與大陸溝通,及早進行磋商,化解雙方歧見;並協助相關業者加強拓展海外市場,分散市場過度集中風險,加速轉型升級,朝向高附加價值及高階應用方面發展,以強化自我競爭力。
中斷ECFA第一刀砍向石化 業界大老嘆「靠政府會完蛋」
中國大陸官方15日宣布台灣有貿易壁壘問題,要求我方溝通解決,未有進展下,21日宣布將在明年1月起中止ECFA早收清單中,包括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的關稅優惠;消息一出業界沸騰,石化公會、工業總會第一時間都表示,恐造成產業外移,盼政府盡快協商,但經濟部仍波瀾不驚,以書面表示影響不大,有傳產大老無奈表示,儘管他不是石化業,但早就想過有這一天,已做好相應措施,陸方手上還有很多「籌碼」可以慢慢砍,「等政府做好才行動,公司絕對會完蛋。」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21日公告,決定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中,包含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的關稅減讓後,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民進黨長期對大陸產品出口採歧視性禁止,支持相關主管部門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希望兩岸雙方可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協商兩岸經貿關係中的各類問題。大陸官方這次直接挑明,就是要「九二共識」來協商,但經濟部的新聞稿還是要求以WTO機制討論解決,並再度把問題朝向影響我方總統大選,甚至還提到這次影響的18億美元出口「只有1.3%」,且「相關產品的稅率為1%到6.5%不等,絕大多數金額為1%跟2%」,「不是不能出口」,讓業界大嘆後續無望。工業總會表示,陸方這次公佈中止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石化相關產品的關稅優惠,對於全球布局的石化大廠來說,會增加海外產能、縮減國內產能;規模不大的中小企業廠商,只能透過減產或轉換跑道來因應,這也可能會影響國內就業。由於ECFA中,關稅優惠項目除了石化,還包括機械、紡織等台灣從業人口眾多的傳產,工總建議,還是需要與陸方建立協商溝通管道。石化公會理事長曹明表示,這次對國內石化產業一定會產生衝擊,雖然影響程度仍須評估,但希望政府能站在貿易公平的立場上,積極協商解決。曹明表示,台灣的石化產業受惠於早收清單為17億美元左右,但國內約4成的石化產品都是銷往中國與香港,此次中國終止ECFA部分優惠也絕對不是最後1次,可能會分批、陸續宣布,希望政府重視。台化表示,這次中止ECFA的部分項目,對台化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主要是對二甲苯PX及聚丙烯共聚物COPOLYMER的部分,但台化早有料想到關稅減讓可能生變,已有對策處理因應,也會想辦法進一步再減輕影響程度。台塑化則表示,台塑寧波廠已蓋丙烷脫氫廠,產量會慢慢開出,這次影響不大。
ECFA關稅優惠「12項石化產品」遭中止 工總示警「1大產業」未來堪憂
中國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今(21日)指稱,台灣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違反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規定,因此針對丙烯、對二甲苯等12項產品進口中止協定稅率。對此,石化公會也示警,國內所有石化業幾乎都會受到衝擊,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則坦言,上述消息勢必將衝擊國內就業。據《澎湃新聞》的報導,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今發出公告,指稱台灣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違反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規定。根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依規定和程序決定,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部分產品關稅減讓,陸方「希望台灣地區採取有效措施,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自2024年1月1日起,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附件所列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協定稅率,依現行相關規定執行。 中國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針對原產於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項產品進口中止協定稅率。(圖/翻攝自澎湃新聞)對此,石化公會也感嘆,這次國內所有石化業幾乎都會受到衝擊,光是關稅影響就超過60億美元,實際對產業的影響更大。石化公會也呼籲政府立刻開啟協商之門,與對岸溝通談判,解決貿易壁壘問題。石化公會續稱,「上次只針對丙烯下游如PC等少量產品低價傾銷,要求繳交保證金」,這次直接取銷丙烯、氯乙烯等12項石化產品優惠關稅,影響層面擴大許多。因為石化原料與上下游生產有密切關係,不是單一產品,這次初看僅有12項,但乙烯、丙烯、丁二烯基本原料都會受到衝擊,打擊層面相當大,石化產業幾乎全面受到影響,連帶上游需求也會遭到波及。業者直言,大陸此舉就是要台灣當局出面談判,解決貿易壁壘問題,因此呼籲政府應積極出面處理。不然已受全球經濟增長衰退影響的石化業勢必將雪上加霜。工總也坦言,已習慣在全球布局的石化大廠,會以增加海外產能的方式,來因應大陸取消12項關稅優惠,不過縮減國內產能的結果,就勢必會衝擊國內就業。至於規模不大的中小企業廠商,亦只能透過加速海外投資布局來因應,其結果也是對國內就業造成負面影響。尤其若大陸未來持續取消台灣出口大陸產品的既有關稅優惠,不僅石化業,還針對機械、紡織等傳統產業,那對台灣從業人口眾多的傳產來說,都將是一大衝擊。因此,工總建議政府一方面協助加速我廠商全球布局;另一方面與陸方建立協商溝通管道。
陸宣布台灣違反ECFA規定…中止部分產品關稅減讓 明年元旦起生效
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今(21日)宣布,台灣地區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違反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規定,因此決定中止部分產品關稅減讓。根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依規定和程序決定,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公告指出,自2024年1月1日起,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協定稅率,依現行相關規定執行。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強調,希望台灣地區採取有效措施,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
將創歷史第3高!財政部預估今年稅收超徵上看3800億
財政部12日公布全國賦稅收入統計,前11月累計總稅收達3兆2877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年增6.8%,已超過預算數(又稱為超徵)2175億元,財政部預估,今年超徵規模約在3600到3800億元,將創歷史第3高紀錄。資料顯示,今年前11月已達到全年預算數的稅目包含特銷稅、遺產稅、贈與稅、印花稅、綜所稅、營業稅、證交稅、娛樂稅、房屋稅、牌照稅、關稅、營所稅、期交稅。受惠於升息銀行利息收入亮眼,金融營業稅增加與國內消費旺盛,11月營業稅收1062億元,年增8.6%,創歷史單月新高,累計前11月營業稅收達5634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年增5.5%,表現十分亮眼。今年累計前11月創歷年同期新高紀錄的稅目除總稅收、營業稅外,關稅、營所稅、綜所稅、遺產稅、特銷稅、房屋稅、牌照稅與印花稅也創同期新高。另受惠於AI商機與11月的台股買氣熱絡,平均日成交值3470億元,證交稅11月收177億元,年增27.5%,連續7個月正成長,累計前11月稅收1776億元,年增10%,創歷史次高,表現不俗。房地相關的稅目則逐漸回暖,主要受到青安貸款帶動房市相關需求,土增稅11月稅收62億元,雖年減4.9%,但相較10月成長7.7%,有漸次平穩跡象;契稅11月稅收17億元,為今年以來最高,年增24.9%,主要是新屋交屋挹注;個人房地合一11月稅收42億元,年增34.2%,已是連續4個月正成長。財政部以往年最後一個月稅收大約在1446億到1682億元估算,今年總稅收超徵規模在3600億元到3800億元;中央政府的稅收超徵數達1988億元,就過往經驗來看,中央政府超徵規模估計2700到2900億元。地方政府包含中央統籌分配稅款稅收,到11月底還未達到預算數,達成率為99%,距離預算數差臨門一腳。主要是土增稅的達成率只有64%,並確定土增稅今年無法達標。
賴清德遭指漏房屋稅 新北市府:2次通知補正至今未申報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遭指萬里老家涉逃稅,新北市政府財政局稅捐稽徵處(8日)表示,房屋稅的部分,今年11月間已2次通知房屋所有人補正申報,惟稅捐處至今仍未接獲房屋所有人申報稅籍資料。有關賴副總統萬里房屋未設立房屋稅籍部分,稅捐稽徵處指出,依房屋稅條例第7條規定,應於新建、增建、改建完成之日起30日內,「主動」向稽徵機關申報設立稅籍據以課徵房屋稅。稅捐稽徵處說,本案房屋因未依房屋稅條例第7條規定主動申報,新北市政府於今年11月間已2次通知房屋所有人補正申報,惟稅捐處至今仍未接獲房屋所有人申報稅籍資料。該房屋不曾申報設籍,當然就沒有繳房屋稅,也自然不會有房屋稅繳稅紀錄。稅捐稽徵處強調,因有關課稅事實要件,多發生於納稅義務人所得支配範圍,為貫徹公平合法課稅目的,房屋稅條例本來就有規定納稅義務人應負申報義務。換言之,賴副總統老家房屋所有人應與一般民眾相同盡其申報義務,主動向主管稽徵機關申報。至於地價稅部份,稅捐稽徵處說,本案房屋經媒體揭露為違建時,稅捐處即調閱並比對2003年航照圖,因地上已有建築房舍,故應自2004年起改課地價稅,惟受限於稅捐稽徵法第21條核課期間規定,只能補徵2018至2022年地價稅,超過5年(2024年至2017年)部分則無法追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