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控制
」 肺癌 癌症 思覺失調症全球頭號傳染病殺手!結核病取代新冠病毒 疾管署:國內疫情穩定控制
結核病(Tuberculosis)超越新冠肺炎(COVID-19)成為2023年全球傳染病死亡首因,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報告指出,去年新診斷患者逾800萬人,也是歷年最高紀錄,對此,國內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我國結核病並未出現失控現象,至於在國際間,推測是因COVID-19疫情各地醫療量能受影響。結核病成全球頭號傳染病殺手。(示意圖/達志/美聯社)據WHO今天發布的報告,結核病在2023年取代新冠肺炎成為傳染性疾病相關死亡案例中的首要原因,突顯全球在根除結核病上面臨的挑戰。WHO的數據顯示,去年約有820萬人被新診斷為結核病患者,這是自WHO於1995年開始全球結核病監測以來的最高紀錄,高於2022年報告的750萬人。對此,羅一鈞表示,國際上有些國家因為過往新冠疫情時,封城、衛生體系崩壞,讓原本定期追蹤的病人,無法獲得妥善治療;加上醫療體系量能無法支應結核病篩檢,導致篩檢率降低,造成全球結核病失控。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我國結核病並沒有出現失控現象。(示意圖/達志/美聯社)至於國內情況,羅一鈞指出,台灣較無經歷新冠疫情期間的特殊現象,雖然疫情升溫期間,有些民眾因不敢就醫而減少篩檢,但是受影響時間並不長,僅在2021、2022年有看到篩檢量短暫下降,去年就已明顯回升,因此國內結核病疫情仍持續在穩定控制上,並沒有明顯受到影響甚至失控的狀況。針對國內疫情是否受國際影響,羅一鈞認為,目前外籍人士僅占全國結核病確診個案約10%,每年約700餘例,因此仍以控制本土疫情為優先;不過她也坦言,鄰近國家結核病有多重抗藥性的比例,遠高於台灣,因此也會密切注意,如移工入境跟定期健康檢查不會鬆懈。WHO近日顯示,結核病在2023年已取代新冠肺炎,成為全球傳染性疾病相關死亡的首要原因。(示意圖/達志/美聯社)另外,疾管署也表示,台灣的結核病發生率從2005年每10萬人口73人,逐年降至2023年的28人,但要達到2035年每10萬人口小於10人的目標(約2340人)還有一段路要走。未來將擴大篩檢對象,加強潛伏感染者的治療,以加速降低發病率。WHO近日顯示,結核病在2023年已取代新冠肺炎,成為全球傳染性疾病相關死亡的首要原因。(圖/翻攝自X)
49歲女腹痛竟罹晚期卵巢癌 「手術+熱化學療法」穩定控制
卵巢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導致早期診斷困難,馬偕醫院婦癌科與外科團隊針對晚期卵巢癌患者,透過跨科合作進行腫瘤減積/根除性手術,並結合腹腔內熱化學療法(HIPEC),利用加熱之高濃度化學藥物在腹腔內灌流,殺死癌細胞,達到良好的癌症控制。經過持續追蹤,某些患者如今已成為「癌症班」畢業學姐,成功戰勝病魔。馬偕醫院婦產部婦女癌症學科主治醫師林玟瑄近日治療一名49歲女性,因腹部脹痛多日於急診就醫,電腦斷層顯示多處腹膜腫瘤合併腹水以及肋膜腔積液,腫瘤指數CA-125亦有上升跡象,會診婦產科後,經診斷性腹腔鏡檢查確認病灶來源,病理結果顯示卵巢惡性腫瘤,在進行三個療程的化學治療後,腹腔內腫瘤及腫瘤指數皆進步良多,因此決定與大腸直腸外科合作,進行減積手術並合併腹腔內熱化學療法,患者術後復原良好,並完成剩餘的化學治療療程,目前正接受口服標靶藥物做為維持性治療,無復發跡象。林玟瑄表示,卵巢癌是一種罕見但致命的婦女惡性腫瘤,在女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七。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2021年約有1,793名婦女被診斷為卵巢癌,其中696人去世。傳統治療方式包括腫瘤切除和最大程度的減積手術,術後依據病理分期進行輔助性化學治療,但如果病情已屬晚期,或患者合併其他內科疾病,經評估後不適合立即手術,或手術無法完全清除病灶時,會先選擇術前輔助性化學治療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待腫瘤縮小或範圍減少後,再進行減積/根除性手術,術後則繼續完成化學治療並定期追蹤。然而,針對腹膜內無法完全清除的微小癌細胞,可能導致日後疾病復發,此時則採用腹腔內熱化學療法(HIPEC)徹底消除病灶。林玟瑄醫師表示,卵巢癌手術中,醫師會儘量切除所有肉眼可見的腫瘤,之後配合HIPEC,將加熱至攝氏41至43度的高濃度化學藥物注入病人的腹腔內,灌流約60至90分鐘。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陳建勳進一步說明,42度的溫度剛好可以殺死遺留在腹腔內的癌細胞,且不會對腹腔內正常器官造成損害。在此過程中,癌細胞的自我修復能力也會下降,變得更為脆弱,從而增強化療效果。高溫不僅能提升癌細胞的滅殺率,還能刺激熱激蛋白的增長,阻止新生血管的形成,進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同時也能強化病人的免疫系統。根據臨床實證研究結果,新診斷為卵巢癌、腹膜癌或輸卵管癌第三期且不適合手術作為第一線治療的患者,若先行術前輔助性化學治療,並在後續手術中結合HIPEC,與僅接受手術和傳統化療相比,接受HIPEC的患者中位存活期延長約12個月,死亡風險降低約3成,中位無病惡化期延長約3.6個月,復發風險減少約4成。林玟瑄醫師提醒,儘管研究結果支持這種治療方式能夠有效控制癌症並延長患者生命,但腹腔內熱化學療法屬於高難度且高風險之手術,需要經驗豐富的醫師與醫療團隊來進行術前評估,多科團隊協作確保手術的效率與安全,且手術必須在設備完善的醫院進行,才能制定完整的治療計畫,並提供術後全方位的照護。
雙管齊下「即時監控血糖、精準給予胰島素」 糖尿病童免扎針之苦
長期需要監測血糖變化的糖尿病人,除了可仰賴連續血糖監測系統之外,配合胰島素幫浦更可以達到精準胰島素給予,避免血糖的過度起伏、降低低血糖風險、增加病人日常生活的便利性。一名剛入小學的小豪(化名)就是以這個方式,取代定時注射胰島素,入學一個多月來血糖控制平穩,學習能力良好,一點都看不出來他是第1型糖尿的病人。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丁瑋信表示,小豪在10個多月大的時候,奶量雖然每餐可以喝到200 ml,且副食品的食量也很好,但體重卻不增反減,一開始家長以為是奶量不足,試圖想要增加,後來因為一次嚴重感冒,嘔吐、呼吸急促與難以安撫的哭鬧,緊急就醫抽血後才發現竟是糖尿病酮酸中毒。進入加護病房治療,情況穩定後,改為皮下胰島素注射,但是血糖起伏極大,一天內的血糖值可以從50到400 mg/dL間產生劇烈變化,所幸經醫療團隊仔細調整胰島素劑量、並詳細教導小豪父母糖尿病控制技巧,總計住院10天後,血糖才獲得控制順利出院。然而出院後,由於嬰兒每日用餐間隔時間短,餵食前需頻繁採血確認血糖值,遇上孩子哭鬧不打緊,「採血針扎在兒身、痛在娘心」,更常讓家長於心不忍。於是與家長商討治療計畫後,讓小豪在左上臂處裝置連續血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可以每5分鐘自動監測記錄血糖值,並即時顯示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平均一天共可測得288個血糖值,完全清楚掌握血糖變化趨勢。丁瑋信表示,第1型糖尿病為一緩慢漸進性的自體免疫疾病。病童體內存在著會破壞自己胰島細胞的自體免疫抗體。胰島細胞是分泌胰島素的細胞,胰島素是體內維持血糖穩定、幫助細胞成長、抑制肝醣分解很重要的荷爾蒙,當80-90%左右的胰島細胞被破壞後,臨床上便漸漸出現糖尿病的症狀。而第1型糖尿病的治療,即規則監測血糖,並且定時補充胰島素。小豪在以往只能仰賴家長定時皮下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穩定。由於第1型糖尿病患者非常依賴胰島素的適時補充,為考慮小豪上學後注射胰島素的不便,加上生活作息的調整可能成為血糖不穩定性的影響因子,於是在和醫師充份討論後,決定於就讀小學前選擇能與CGM密切搭配的胰島素幫浦。胰島素幫浦是一種可以精確控制劑量,透過導管定時向體內輸注胰島素的小型裝置,模擬胰島細胞功能的正常運作。常安裝於腹部、臂部或大腿等皮下脂脂較厚之處。最新的胰島素幫浦可以同時接收CGM的血糖訊息,並根據血糖的變化來調胰島素的劑量,在血糖高時自動增加、在血糖低時自動減少甚至停止胰島素的輸注,達到減少血糖波動、穩定控制血糖的目的。但上述醫療器材並非健保給付的範圍且需定時更換耗材,平均每月需負擔2萬多元。丁瑋信表示,小豪在使用CGM與胰島素幫浦後,透過「即時監控血糖、精準給予胰島素」,回診時發現血糖控制情況良好,小豪的家長與學校老師充分溝通,也給孩子正確的觀念。雖然第1型糖尿病人必須終生在血糖控制這件事上努力,但也因正確的觀念與醫療科技的進步,讓孩子的生活及學習力完全不受影響,也可以和一般孩子一樣,盡情享受人生。丁瑋信表示,研究顯示保持血糖在目標範圍(70-180 mg/dL)內的時間比例(Time in Range, TIR)與減少糖尿病併發症有密切關係。血糖控制講求的是「精準度」與「即時性」,使用CGM的病友,因有血糖的即時監控,可以大輻降低嚴重低血糖的發生。此外,由於CGM可以配合飲食、運動等記錄,讓患者可以彈性調整生活步調,也有助於醫師更科學地調整治療方案,以避免長期併發症的發生,丁瑋信也提醒,使用者應與醫師充分溝通,經由專業評估後再決定治療計畫。
肝癌晚期仍有機會! 口服標靶藥物有效助抗癌
肝病又被稱為國病,更是造成國人癌症死亡的第二名,臨床統計約三成患者就醫時大多已是晚期。台中榮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羅少喬表示,隨著藥物不斷地研發問世,即使是中晚期肝癌,現在也有很好的治療方式及藥物,幫助病友控制病情,重拾抗癌成功的嶄新人生。七旬翁肝腫瘤太大難切除 口服標靶藥助縮小三成一名70多歲老翁,某次因拉肚子不舒服在住家附近診所就診,羅少喬安排做腹部超波檢查,沒想到超音波探頭一照,竟發現右肝有顆15公分大腫瘤。由於老翁女兒是護理師,她趕緊安排老爸特地從屏東北上到台中榮總檢查。收治這名個案的羅少喬表示,因其肝腫瘤已經侵犯到肝靜脈,加上腫瘤太大,第一時間無法手術。因此建議使用健保給付的口服標靶藥物來控制腫瘤,藉此換取更大的治療空間。老翁用藥追蹤1個多月後,不僅腫瘤體積明顯縮小三成,檢查後亦無發現肝外及肺部轉移,羅少喬判斷其適合再以手術切除腫瘤,老翁目前術後追蹤情況良好,穩定恢復中。晚期肝癌治療多元 醫:應依自身條件與醫師討論用藥「肝癌晚期並非絕症。」羅少喬說道,肝癌治療方式非常多元,透過不同的藥物組合及肝腫瘤栓塞作為前導治療,如同橋樑一樣,以時間爭取更多後續治療空間。待肝功能逐漸改善、或腫瘤縮小後,再搭配治癒性的肝臟移植手術或肝腫瘤切除、電燒等積極處置方式,即使是中晚期肝癌仍有機會成功治癒。羅少喬解釋,臨床常見的肝癌治療方式主要有五種,包括移植、手術切除、電燒、栓塞、藥物治療。前三種方式有機會治癒肝癌,但僅使用早期或腫瘤較小的患者;而藥物及栓塞屬於穩定控制病情的治療方式,它適用於中晚期肝癌,像是腫瘤太大顆、肝功能不佳、肝硬化嚴重等無法做手術的患者,透過藥物治療來縮小腫瘤,讓肝臟或心肺功能恢復,等到患者條件允許可以動手術,再做進一步積極性的治癒肝癌處置。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健保給付晚期肝癌一線用藥有口服的標靶藥及針劑注射的免疫藥物組合兩大類。患者可根據自身條件及用藥便利性來選擇最適合的藥物,例如年紀大就醫不便、往返醫院路途遙遠,或本身有胃潰瘍或胃食道靜脈曲張、心肺及腎功能不佳、容易出血或倦怠的人,就不建議使用針劑注射標靶藥,而口服標靶藥物居家治療,對生活影響小,又能持續穩定控制病情。此外,受限健保給付條件因素,如果患者使用免疫藥物組合的效果不明顯,可能會面臨不給付的窘境外,以及若後續有考慮做肝臟移植手術,需停藥一個月換肝等待期,建議患者可積極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身的治療方式。羅少喬強調,中晚期肝癌患者千萬不要放棄希望,他鼓勵病友應積極努力治療,現有多元治療組合可搭配使用,讓中晚期肝癌治療也能跟上治療趨勢的腳步,有機會戰勝病魔、重拾癌後美好人生。
蕭山地表42.3℃度破紀錄!今年最強高溫來臨
中國天氣網微信公號消息,中國大陸黃淮以南地區2日又熱到汗流浹背、頭暈腦脹。江浙滬等地更經歷今年來最強高溫「烤」驗。杭州氣溫衝上40℃,杭州蕭山地表溫度72.3℃刷新當地歷史紀錄;上海經歷當地史上最熱夜晚,2日凌晨徐家匯站最低氣溫32.1℃,追平該站日最低氣溫的最高極值。徐家匯站繼1日出現40℃後,2日再次達到40℃。中國天氣網稱,「沒有最熱,只有更熱」,從數據看,「40℃+」高溫越來越多了。盤點1961年至2023年氣象大數據發現,這62年中,大陸國家級氣象觀測站出現40℃以上高溫,總體確實呈現增長趨勢,其中2022年最多,高達4209站次。大陸今年這次高溫過程,是否會「重演」2022年極端高溫過程?會持續多久?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葉夢龍表示,南方持續性高溫與副熱帶高壓密切相關,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區域悶熱少雨。本次高溫過程具有一定極端性,與2022年的那次過程有一定相似性。8月2日至7日,副熱帶高壓幾乎穩定控制四川盆地-陝西南部-黃淮以及江南、華南等地,其中2日至4日,500百帕高度場592線(副熱帶高壓核心區域)控制江蘇、安徽、湖北東部、江西中北部、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給上述地區帶來持續的高溫天氣,局地可達40℃以上。大陸中央氣象台表示,南方地區高溫持續發酵,浙江、江西、蘇皖南部局地高溫有一定極端性,此次高溫預警保守估計也得10天以上。城市中,合肥、武漢、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長沙、重慶、福州今後連續7天35℃以上高溫或天天見,尤其是杭州將持續40℃+的酷熱天氣。而且不光白天,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部分站點夜間最低氣溫可能逾30℃,暑熱全天候,晝夜不停息,容易出現中暑,需要防範。被副熱帶高壓控制的區域接受高溫「烤驗」,而位於副熱帶高壓週邊的西北、華北以及東北等地則易觸發陣性降雨。大陸中央氣象台預計,未來10天北方地區仍多降雨天氣,降雨過程主要出現在2日下午至4日、5日至6日、7日至10日,主雨區位於西北地方東部、華北至東北地區。北方正處於防汛關鍵期,尤其是東北地區,7月25日以來,東北地區中南部遭遇持續強降雨,遼寧、吉林多地日降水超極值。未來幾天,東北地區降雨依然頻繁,防汛壓力較大。
等20年!新標靶藥成晚期腸癌曙光 38歲母親治療盼陪幼女長大
自2005年首款大腸直腸癌的標靶藥物問世以來,近20年都沒有專屬標靶藥物,可治療高惡性度的BRAF基因突變。近年終於有BRAF基因突變專屬的雙標靶藥物可使用,迎來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治療新曙光。BRAF基因突變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具有化療反應不佳、容易轉移與復發的特性。依臨床研究,患者在第一線治療時,平均7個月就會復發、存活期低於14個月。而這樣的治療困境終被雙標靶藥物突破!更讓人雀躍的是,就算一線治療復發了,接續使用雙標靶藥物,有近10倍的患者,在治療後腫瘤縮小或是完全消失。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王照元分享診間BRAF基因突變個案,洪小姐是一位38歲的年輕母親,儘管在確診第三期時立即手術切除原發腫瘤,但仍在2年半內歷經2次復發,甚至需切除子宮與卵巢。所幸,在自費使用雙標靶藥物半年後,電腦斷層已不見癌細胞蹤影,僅在腹腔鏡檢查時,發現腸膜上殘留的少量癌細胞。為了陪伴6歲女兒長大的她,目前正以治癒為目標,持續治療中。中醫大新竹附醫院長暨外科部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陳自諒說,依最新110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高達16,238例,再度蟬聯男性新發癌症排行冠軍,與女性排行季軍;此外,在癌症死亡排行上也穩居第三名,平均每日約有1.3人因病而死亡。陳自諒院長說明,雖政府自民國95年起推動公費糞便潛血檢查,但每4人仍有約1人確診時已屬第四期,也就是所謂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此外,一旦從第三期惡化至第四期,患者5年存活率將會從71% 陡坡式下降至15%、驟減了56%,平均每13個人中僅有約2人能存活超過5年。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梁逸歆提醒,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患者,若希望追求更長的存活時間、甚至爭取治癒,那麼個人化醫療格外重要,因此治療前,需要先透過基因檢測,確認我們要攻擊的敵人以及可以使用的標靶武器。考量到目前健保尚未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簡稱NGS)在大腸直腸癌,建議有預算考量的患者,可以優先檢測已有標靶藥物可使用的BRAF、RAS(KRAS與NRAS)、MSI、HER2四大基因,整體的檢測費用約為1萬初頭,對於財務狀況的衝擊相對較低。梁逸歆醫師說,基因檢測不僅可以幫助醫師選擇標靶武器,還可以作為預後的一項評估。舉例而言,BRAF突變就是一項預後不良的因子,這類基因型在我國大腸直腸癌個案中約佔5至8%,其不僅疾病惡化快速、容易腹膜轉移,還有很高的抗藥性、容易復發。然而,過去卻一直沒有專屬的標靶藥物可使用,BRAF基因突變患者的預後可說是有很大的加強空間。整體而言,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患者在第一線治療後7個月就可能惡化,平均存活時間也僅有13個月,相較於無基因突變的患者有高達37.1個月,存活時間整整縮短了2年。梁逸歆醫師鼓勵,BRAF突變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在第一線治療惡化後,患者切莫消極,今日終於有專屬的雙標靶藥物可以接力治療,有高達75%的患者有效控制疾病進程,腫瘤縮小或完全消失的機會也從2%激增至19%,足足增加10倍,意謂著有將近2成的患者,跨過了爭取長期穩定控制疾病的門檻。此外,患者存活時間增加了75%、死亡風險也降低39%。王照元院長也說,BRAF基因突變患者迫切的需要突破性的治療搶時間救命。然而,目前健保尚未開放給付專屬BRAF的雙標靶藥物,治療的經濟負擔較大,對於許多患者而言,新的治療選擇無疑是一道曙光,但自費用藥的經濟負擔卻又殘忍將其熄滅;就算咬牙自費治療,也容易「因病而貧」。以個案洪小姐為例,其在使用雙標靶藥物後腫瘤明顯縮小,儘管身體狀況漸入佳境,生活品質卻因自費用藥受到衝擊,未來也可能因為經濟因素需要停藥。盼政府看見病友的心聲與需求,讓BRAF基因突變的患者也能在健保的支持下,獲得更適切的治療。
水果迷思…香蕉比芒果更甜「熱量高」 醫揭關鍵原因
夏天是許多水果盛產的季節,一般人以為香蕉的糖份和熱量比芒果低,但事實並非如此。有一名糖尿病患者,三餐飯後都吃香蕉,結果血糖飆到1.5倍,讓醫師笑虧:「真的不要再誤會芒果了!」。減重專科暨新陳代謝專科醫師周建安分享案例,有一名50歲男子患有糖尿病,原本血糖穩定控制,但3個月後抽血檢查,糖化血色素飆到7.5,追問下才知,男子因為想吃水果,選擇將「感覺糖分較低、熱量也低」的香蕉當作三餐飯後的點心,才會導致血糖失控。周建安說明,香蕉比芒果更容易引起血糖上升,因為糖分高於芒果,加上購買便利性,常被大量食用,糖分總攝取量就很容易過量,其升糖指數(GI值)51,高於芒果的41,GI值越高血糖上升速度就越快,而芒果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有助減緩糖分吸收,成分中的「芒果苷」還具有抗發炎與降血壓的特性,更能穩定血糖。醫師建議,芒果是更好的選擇。(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周建安提醒,糖尿病患者選擇水果要更嚴謹,並注意份量。芒果中的芒果多酚與各種礦物質、維生素,雖然有助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延緩糖分吸收,但就品種而言,糖尿病患者以「愛文芒果」最為恰當,且一次以半顆中型為限,1天不超過2份,並搭配纖維與蛋白質,降低血糖波動。至於什麼時候吃比較好?白天優於晚上、飯後勝於飯前,1天不能超過2份,也最後分散在餐後,一餐最多1份,才能在口腹之慾和健康飲食間取得平衡。
突然大小眼、吞嚥困難! 小心恐是「重症肌無力」
有一位17歲少女單側眼皮莫名下垂,變成大小眼,以為只是疲累,一年後症狀變嚴重,吞嚥困難,嚴重時一粒米飯也無法嚥下,從眼科追查原因後,轉到神經內科,確診為「重症肌無力」。重症肌無力≠肌少症雖然都有個「肌」字,但重症肌無力發病的原因卻是完全不同。肌少症主要是因年齡增長或活動不足,造成肌肉快速流失的病症,好發於老年人。重症肌無力則是肌肉無法正常收縮的疾病,會影響全身肌肉,且依發病位置而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圖片來源: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重症肌無力」早年致死率高達4成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邱浩彰教授說明,重症肌無力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等疾病相同,都是因為免疫系統不當攻擊正常器官所導致。重症肌無力發病年齡以20-30歲女性為主,50歲以上則以男性為主,且早年致死率竟高達4成,在台灣,平均每十萬人有22人罹患重症肌無力,現在領有重大傷病卡者約6千人,其中約2成屬於頑固型重症肌無力,傳統治療效果有限。「重症肌無力」有哪些症狀?發病初期主要影響眼睛肌肉,9成病友會出現明顯的眼皮下垂、大小眼、複視或視力模糊等「眼肌型」症狀。患者常在早晨起床時肌肉力量正常、活動自如,到了下午或傍晚就斷電,出現肌肉無力的症狀,雖然休息或睡眠後能改善,但就像是一顆健康度不佳的電池,「充電量」往往不到滿電量的20%,甚至只有5-10%。嚴重的情況,約5-8成病友會在2-3年內惡化為「全身型」重症肌無力,出現無力咀嚼、吞嚥困難、口齒不清、聲音沙啞、四肢無力、頸部無力而難以抬頭、走路爬梯困難、呼吸困難等症狀。這些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導致疾病急遽惡化,嚴重時恐會導致呼吸衰竭,有高度致死風險,且病情反反覆覆,讓病友身心俱疲。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葉建宏分享:「重症肌無力發展到後期全身型、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發病風險會變得難以掌握,病友常常反覆進出加護病房,所以早期診斷出來能夠幫助到更多病友,這個也是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努力推廣的方向,希望醫師們對這個疾病症狀能更敏銳辨識出來,減少誤診斷、誤治療機率」重症肌無力治療選擇葉建宏理事長表示,台灣重症肌無力的現行治療方式,包括:俗稱「大力丸」的抗乙醯膽鹼酵素劑、類固醇、快速調節免疫機能的血漿置換術(俗稱「換血」)與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及胸腺切除手術等。大部分重症肌無力病友可在這些傳統治療、心靈與生活照護之下,穩定控制病況,預防復發與延緩惡化,不過,目前仍有2成左右的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病友因無法使用傳統免疫藥物,效果不如預期,治療陷入困境。研究顯示,頑固型病友因吞嚥困難而使用鼻胃管的比例高達85倍,在住院方面,一年內急診與住院治療的比率超過5成,嚴重需進加護病房醫治的比例甚至高達3.5倍。值得期待的是,隨著分子生物學的進步,繼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與發炎性腸道疾病等自體免疫疾病陸續有標靶藥物問世,重症肌無力也邁向生物製劑輔助個人化精準治療的時代。葉建宏理事長說明,生物製劑依作用機轉,主要分為抑制補體、減少抗體、打壓T細胞、打壓B細胞等4種,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病友,有機會幫助病友快速且長期穩定病情,從而達到長期緩解的目標。期待未來台灣能加速引進相關的生物製劑,比照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納入健保給付,幫助重症肌無力病友穩控病況。籲民眾有大小眼、吞嚥困難症狀,先別急!邱浩彰教授表示,門診曾有不少重症肌無力病友因眼皮下垂、大小眼,優先尋求眼科與醫美診所的協助,甚至接受提眼瞼肌手術,但一陣子後復發才驚覺有異。此外,也有不少病友因吞嚥困難求診耳鼻喉科,檢查結果卻顯示一切正常、查無病因;因四肢無力求助骨科或復健科,勤做運動,病症依然反覆發作,影響工作效率。台灣肌無力症關懷協會梁采葳理事長就是重症肌無力病友,確診迄今40年,從發病到確診共花了2年時間,歷經眼皮睜不開、無法吞嚥、呼吸困難、兩年內住院7-8次與2次加護病房命危、插管、急救等過程,沮喪到一度想輕生,直到後來接受胸腺瘤切除手術與心靈轉念,才逐漸走出陰霾,並且投身協會志工行列,與病友相互交流與鼓勵。重症肌無力雖然無法根治,只能持續用藥長期控制病況,且罕病藥費高昂,但對於傳統治療無效的患者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身為病友的她非常理解健康的可貴,也期盼政府能看見患者的需要,給予治療的希望。
多發性硬化症不易確診 「大腦被蠶食鯨吞」萎縮速度增5倍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種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會讓中樞神經系統反覆出現發炎反應,偏偏疾病症狀表現差異性極大,從頭到腳都可能出現神經症狀,哪一處中樞神經受到影響,就會出現對應的症狀,造成平衡、知覺、認知功能、運動等功能障礙。也因為容易被認定為其他疾病、不易確診,患者往往會歷經較長的診斷期,有時甚至可能因為症狀輕微或是沒有症狀未及時就診,而因反覆發作,「蠶食鯨吞」持續讓大腦內耗,一點一滴破壞神經讓腦部受損。每年5月30日是世界多發性硬化症日,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葉建宏指出:「今年世界多發性硬化症日主軸為『診斷』,期盼提升社會大眾對多發性硬化症的認知,能夠及早診斷且穩定、持續地接受治療。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部部主任羅榮昇醫師說明,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身體免疫系統會引起相關發炎反應、並展開自我攻擊。不同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情況差異大,若病灶發生於視神經可能造成視力喪失、發生在小腦可能會平衡失調、發生在脊髓則會四肢無力、麻木、發生於大腦會影響認知功能,其他常見症狀還有感覺異常、對冷熱異常敏感、疲倦、運動失常等,導致許多患者在確診前皆有在不同科別反覆求診的經驗,加上疾病會不定期反覆發作,病灶也不侷限於一處,面對疾病未知的發展,長期下來對病友產生極大身心壓力。病友卓小姐分享,自己在不到30歲就出現症狀,初期僅是在不同時間點會出現手腳、肚皮不同部位的麻木感,被診斷為多發性硬化症後隨即展開治療,後來右眼出現模糊狀況,沒想到也與多發性硬化症有關,僅僅一週的延誤輾轉,就錯過治療黃金時機,使得右眼視神經遭破壞、視力僅剩0.1,幾乎看不見,也讓她深切認知到及早控制、早期治療的重要性。多發性硬化症使大腦加速萎縮影響認知功能 腦容積流失速度是一般成人的5倍,多發性硬化症因應疾病進程、症狀出現頻率、嚴重程度,分為四個分型,包含復發緩解型、首發漸進型、續發漸進型及漸進復發型。羅榮昇醫師指出:「多發性硬化症病友當中最常見型別為『復發緩解型』佔了85%,疾病表現輕重因人而異,疾病會反覆發作,然而發作後會復原好轉,甚至有症狀完全復原的感覺,因為看似恢復正常,因此病患很容易掉以輕心,甚至自行停藥,卻不知大腦可能仍在持續損傷、產生新病變中。」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神經內科科主任徐榮隆醫師坦言:「約有40%-70%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大腦會加速萎縮,研究指出,復發緩解型的患者大腦容積流失速度每年約為0.5%-1.35%,約是一般30歲左右正常人的5倍!甚至影響認知、心智功能,可能會出現閱讀時找不到字、無法同時處理多項工作,甚至記不得長相或名字,影響日常生活,因此持續用藥治療,才是穩定控制疾病、減緩腦損傷與復發率的關鍵。」徐榮隆醫師表示:「有調查指出進行的前兩年內,約有七成患者經歷復發,其中半數復發次數達2次,除了緩解症狀之外,最重要的治療目標是要降低復發次數,並延緩失能惡化,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早期治療常以干擾素為主,必須藉由注射的方式進行,但如今也有越來越多口服藥可以選擇,免除針劑的恐懼,且第一線口服藥僅需一天服用一次,對於患者降低年復發及大腦病灶數有成效,可幫助減少腦容積損失,改善認知功能評分分數(SDMT符號數字模態測試)。」羅榮昇醫師強調:「持續穩定用藥才能保護患者大腦,若能早期用藥不僅有效改善預後,降低神經細胞突觸損傷,避免免疫系統及中樞神經產生重大不良影響,此外病友日常除規律用藥,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運動均缺一不可。」
氣喘患者掌握「3要訣」! 醫曝:穩定控制有機會減輕用藥
氣喘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除了治療之外,需要患者學習疾病自我管理、了解就醫時機,才可以有效降低氣喘發病率及死亡率。不過,根據國健署110年調查顯示,12歲以上氣喘病人過去一年內曾發作的比例為21.6%,約每5位氣喘病人,就有1位氣喘控制不佳。其中,有21%未依醫師指示定期回門診追蹤、15.1%曾因氣喘發作至急診就醫。因此國健署呼籲,民眾應掌握氣喘控制3要訣。國健署署長吳昭軍也提醒,氣喘病人平時應定期回診,監測氣喘控制狀況,可以提早預測氣喘發作的可能性,以預防急性發作或惡化進而影響生活品質。氣喘急性惡化恐致命 善用1招確認發作、肺功能氣喘又稱為「哮喘病」,可經由適當的治療緩解或恢復,氣喘發作可能非常迅速也可能緩慢出現,通常症狀不是很嚴重,但是急性惡化時若未給予有效治療,很有可能會因此致命。國健署指出,許多風險因素都會影響氣喘控制,進而誘發氣喘症狀,包括:過敏原、非過敏原的刺激物,而定時監測是瞭解氣喘控制的關鍵,建議氣喘病人可以使用「尖峰呼氣流速計」,以確認氣喘有無發作及肺功能狀態。掌握3要訣控制氣喘 穩定控制經醫師同意可減藥另外,配合醫囑用藥治療及定時回診,更是長期穩定控制氣喘的不二法門,因此國健署提供以下3要訣,幫助病人做好氣喘控制:減少曝露誘發環境:若吸入灰塵、塵蟎、黴菌、動物毛髮等過敏原,可能會誘發氣喘,所以居家環境應定期清潔。另外,菸害、氣溫變化、刺激性味道等非過敏原,也是相當常見的誘發因子,建議可以配戴口罩,減少吸入冷空氣、二手菸、氣味強烈的噴霧劑、香水等,降低氣喘發作風險。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非食物過敏原所誘發的氣喘病人要注重營養均衡,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雜糧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另外,氣喘病人仍要維持好的運動習慣,規律運動其實可以增強免疫力,只要選擇合適的運動種類及場所,大部分的氣喘病人都可以正常運動,建議患者可以選擇健走、羽毛球等間歇性休息運動,並應避免在乾冷、粉塵飛揚的環境運動。正確用藥定時回診:氣喘藥物主要分為急性發作治療、慢性保養藥物,氣喘病人須依照醫師指示,在適當時機使用正確類型及劑量的藥物,並定時回診追蹤,確認氣喘控制情形。若氣喘長期控制,經醫師評估同意,也可以有減輕用藥與調整回診頻率的機會
2024專櫃、開架卸妝洗顏推薦! 被譽為洗面乳天花板的是SUQQU「這一瓶」、耗時三個月才能做出的人蔘蜜皂是貴婦最愛!
女生都知道想要養出好膚質,一定要做好卸妝清潔這件事,為了有這個需求的大家,小編把近期洗卸新品還有持續熱賣中的經典產品通通做好整理了,請依照自己口袋的預算和喜歡的質地來做挑選吧。SUQQU教妳怎麼用精華液來洗臉在日本上市後獲得一致好評的SUQQU絕緻晶艷潤采潔面乳,會迅速受到櫻花妹歡迎的原因,就在於它的優秀潤澤度!有著蜂蜜般拉絲感的豐潤質地,加入了豐富美容保濕配方,實現”用精華液洗臉”這件事!不用再擔心洗完臉肌膚水分會流失,反而散發出素淨水亮光,越洗越愛上鏡中的自己。SUQQU絕緻晶艷潤采潔面乳125g/3,850元(圖/吳雅鈴攝)強調清潔須深入毛孔的黛珂AQ潔顏凝膠&洗面乳不管在日本或台灣都擁有高支持率的黛珂AQ系列,繼基礎保養品項後,今年春夏迎來了家族新成員-AQ煥妍卸粧凝膠和AQ煥妍洗顏霜,兩者都是著眼於「毛孔環狀黯沉」,為了解決毛孔老化所帶來的肌膚黯沉問題,黛珂特別研發新技術,可徹底清除毛孔內部蓄積的汙垢皮脂以及老廢角質,幫妳深層洗淨每吋肌膚&毛孔。黛珂AQ煥妍卸粧凝膠175g/2,150元、黛珂AQ煥妍洗顏霜125g/1,850元(圖/取自decorte_pbc IG、maquia.magazine IG)RMK推出以油護膚為發想的全新卸妝膏以RMK經典代表保養品「W修護菁萃油」為靈感所推出的「W修護卸妝膏」,最大特色就在於將凝膏稍加按摩後,即會融化成相當滑潤的液體油,不用刻意摩擦就能輕鬆靠油溶解彩妝;再加上有著療癒感的柑橘花香調,還能幫助放鬆身心靈,精油控的女生聞過它的味道一定也會愛上它。RMK W修護卸妝膏100g/1,550元(圖/品牌提供)內行人才知道要入手的雪花秀人蔘蜜皂雪花秀超人氣的除了潤燥養膚精華之外,櫃上其實還有一個隱藏熱賣品就是「人蔘蜜皂」,因為裡頭不但添加有高達22%的保濕成分,洗後非常保濕不緊繃,而且在製作過程中也相當嚴謹,每塊人蔘蜜皂都需在溫度、濕度穩定控制下熟成,耗時三個月才能做出一顆,很多人除了買來自用,也非常推薦拿來送禮喔。雪花秀人蔘蜜皂120g x2/1,580元(圖/吳雅鈴攝)已賣出超過5千5百萬瓶的ORBIS澄淨卸妝露小編身邊好多人都是ORBIS澄淨卸妝露的忠實鐵粉,用完必回購!大家都說沒想到雖然是無油成分,卻能有效卸除彩妝汙垢,對於擔心用油會致痘長粉刺的女生來說,它有著不需特別乳化也OK的瞬卸特性,就算嫁接美睫或洗澡手濕濕時也能放心使用,優點那麼多難怪會賣的那麼好。ORBIS澄淨卸妝露150ml/620元(圖/品牌提供)好的潔膚水用擦的就能把多餘油脂髒污擦乾淨由藝人張景嵐創立的m̄enom̄eno,在母親節檔期首度推出卸妝品「Mr極淨卸妝潔膚水」,採用日本卸妝專利成份最新黃金比例,兼具親油及親水的雙重特性,只要將化妝棉充分浸潤後輕柔擦拭全臉,使用完後也不需用水再次沖洗,簡單一瓶就能將溫和卸妝、深層清潔、保濕護理一氣呵成,可說是懶人福音。m̄enom̄eno Mr極淨卸妝潔膚水265ml/299元(圖/品牌提供)
《瘋神無雙》山豬罹「不死癌症」14年 恐釀一連串感染而猝逝
以《瘋神無雙》節目出道的山豬(陳俊甫)驚傳猝逝!享年38歲,據親友表示,山豬上週感冒未癒,就醫後診斷為肺炎住院,後來併發敗血性休克於今(15)上午10點58分離世。今天山豬的友人群組瘋傳山豬過世的消息,媒體求證山豬爸爸,爸爸也悲痛證實:「今天早上10:58分走的。」38歲的山豬罹患「紅斑性狼瘡」14年之久,再加上體重高達100公斤,所以身體狀況一直不佳,去(2023)年他曾發文透露一晚斷氣了19次,讓他嚇得跑去做睡眠檢測,沒想到檢測結果竟發現自己罹患許多症狀,包含心肌梗塞、高血壓、心悸等,讓他嚇到直呼:「該是好好面對這個睡眠呼吸中止症了。」紅斑性狼瘡是自體免疫性疾病中致死率最高者,由於無法治癒,只能症狀治療,因此又有「不死癌症」的封號。根據長庚醫院醫訊,紅斑性狼瘡是一種慢性,侵犯全身器官系統的發炎性疾病。病人可能會因各種血球數目(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的減少,而引起貧血,增加感染的機會和容易有出血的傾向,導致身體虛弱、蒼白、發燒及容易瘀青等臨床症狀。當心臟、肺臟受到破壞時會有呼吸急促的情形發生。罹患紅斑性狼瘡而猝死的例子也屢見不鮮,例如去年12月猝逝的周海媚,也是紅斑性狼瘡的長期病友,紅斑性狼瘡需長期服藥,而且必須生活規律、定期運動、避免日曬等刺激,才能穩定控制病情。山豬恐怕是因紅斑性狼瘡造成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因此感冒才會引發肺炎,造成一連串的感染而過世。山豬於2010年自《瘋神無雙》出道,時常在節目中扮演名人,因搞笑反應受到觀眾喜愛,更以蛋黃哥一角讓觀眾印象深刻,先前也曾參與多部戲劇演出,幽默形象為戲劇帶來不少笑點,如今卻傳出逝世消息,令許多粉絲感到惋惜。
60歲男「大便出現2症狀」!檢查竟是腸癌第四期擴散 複合式治療成功救命
60歲經商有成的張先生,發現自己大便習慣改變並且偶有出血,由於當時於診所檢查時發現有痔瘡病灶,因此由診所醫師治療後並未再進一步檢查。但此後長達5到6個月,糞便皆有鮮紅血色,進而接受大腸鏡檢查,豈料僅短短不到一年時間,病理報告確診為大腸直腸癌第四期,腫瘤從直腸轉移到肝臟、肺臟,最大顆肝臟腫瘤甚至有6.5公分。三管齊下複合式治療 癌細胞穩定控制收治張先生的彰基血液腫瘤科暨細胞治療中心主任賴冠銘醫師表示,張先生雖然病程進展快速,但其當機立斷,接受細胞治療等複合式治療,因此看起來生活品質維持的不錯。賴冠銘主任為張先生規劃的第一階段治療,先接受自體免疫細胞_自然殺手細胞(NK cell)治療強化張先生免疫力與體力,並接受西醫標靶與化學治療破壞癌細胞生長、與中醫輔助治療減緩身體不適,三管齊下。張先生的細胞治療最後的第六劑回輸後,同年3月追蹤正子攝影,發現肝臟及肺臟轉移部份已完全消失。接著由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譽耀醫師,針對原發部位進行直腸切除術,並自同年6月開始第二次細胞治療_樹突細胞(DC)、9月完成五劑注射,10月追蹤磁振造影,癌細胞穩定控制中。腫瘤擴散多部位手術難度高 跨科別討論採TaTME張譽耀醫師表示,張先生一開始由於腫瘤擴散到許多部位無法手術,彰基針對這種病情複雜的大腸直腸癌病人,皆會舉辦多專科團隊會議,邀請血液腫瘤科、大腸直腸外科、肝膽外科、胸腔外科、放射科、病理科、放射腫瘤科、核子醫學科等專家,一起開會討論,怎麼做才是對病人最好的。在開會討論後,決定先讓張先生到血液腫瘤科治療,治療過後,後續的檢查也證實了絕佳的治療效果。張譽耀主任採用的是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手術(TaTME),這個手術的優點,就是可以經由肛門內視鏡,在手術當下定位出腫瘤的位置,即時決定需要切除的腸道,確保腫瘤有被醫師拿乾淨,又能盡可能保留病人的腸道,以減少術後頻便、滲便對病人造成的影響。合併中醫治療 減輕放化療副作用中醫部主任陳稼洺醫師指出,在癌症治療中,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手術併放射、化學及標靶療法等,常伴隨著強烈的副作用和不適感,而在合併中醫治療的經驗中發現,中醫確實能幫助患者減輕放、化療及標靶藥物的副作用,也能加快手術後之康復,並提高存活率及降低癌症復發和轉移,維持長期療效。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僅3成存活逾5年」 半數骨髓移殖後復發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簡稱ALL)在我國2021年男性與女性癌症死亡排行中排名第十名,是一種高致命性、低存活率的血癌,發病初期症狀不典型,但病程發展卻非常快速,短短數週就可能造成生命威脅。其好發於兒童患者,但相較於癌童有高達85%以上的治癒率,成人患者因治療難度較高,復發風險高達7成。「成人患者想要穩定控制疾病的關鍵之一就在於異體幹細胞移植(俗稱骨髓移殖),但移植後若發生復發,五年存活率可能只剩下7%,五十歲以上的患者更是驟減至3%」。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暨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指出:「今日已有多種藥物可讓患者在無經濟負擔的狀況下使用,舉例而言,異體幹細胞移植前,可先使用免疫治療藥物殲滅癌細胞,達到微量殘留病灶陰性,也就是『把癌細胞殲滅到連先進的精密儀器都檢測不到』,提升移植的預後成效、延長存活與疾病控制時間;倘若不幸復發,除了化學治療之外,已有許多不同藥品可以選擇,醫療團隊仍可為患者搶時間救命。」「我平日身體狀況良好,每天爬山、登高600階,但去年卻突然變得容易疲倦、氣喘吁吁,且腰部、腹部的不適感越來越嚴重,爾後輾轉到了現任職於基隆長庚血液腫瘤科醫師蘇柏旭的門診,經血液及骨髓檢查後確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且帶有高惡性度的費城染色體突變。當時完全沒有料想到,看似老化、疲勞的症狀,竟然是急性血癌引起,甚至在完成化療後不到半年,就被醫師告知復發,需要接續進行更高強度的化療以及異體幹細胞移植」。六旬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友黃女士憶起罹癌期間的心路歷程分享:「考量到自己復發風險較高;且身邊親友的幹細胞都不適合捐贈,每一次的移植都要碰運氣、花時間等待善心人士的捐贈與配對,所以我接受了蘇醫師的建議,在移植前先透過藥物,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的目標,降低未來復發的機率。很開心在完成全部治療,並在隔離病房長居兩個月後,我成功在今年農曆年前出院了,終於能夠與一路陪伴我的媳婦、兒子,一起在家中團圓過好年。」「每年台灣約有300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新發個案,兒童發病率高於成人。然而,成人無論是否具有費城染色體等基因突變,其治療難度都相對較大、容易發生復發。患者發病後,淋巴系統與骨髓會製造出過量且不成熟的淋巴細胞,這些多而無用的淋巴細胞會壓迫正常血球、淋巴細胞的生成空間,進而衝擊身體機能」。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暨臺大內科部血液腫瘤科醫師黃泰中說明:「發病後的惡化速度可能非常快速,曾有一臨床個案,明明幾天前才做完健康檢查確認血球指標正常,沒想到就診時卻已有發病跡象!」提醒民眾,若莫名出現一週以上的蒼白無力、感染發燒、瘀青、出血不止、骨骼疼痛或是淋巴結腫脹等症狀,務必及時到醫療院所進行血液與骨髓檢查,以掌握黃金治療時間。黃泰中秘書長接續說明,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絕非不治之症,目前治療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為誘導期,以高劑量化療為主,並視基因突變與否加入標靶藥物,把癌細胞殲滅至5%以下、達成完全緩解為目標;第二階段為鞏固期,以殺死剩餘的癌細胞為目標;第三階段則是藉由低劑量藥物避免復發。屬於高風險復發、難治或復發型的患者,則建議進行異體幹細胞移植,較有機會長期穩定控制疾病。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多數患者在第一線治療後就可以達到完全緩解,但有半數可能在三年內發生復發。因此,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中,治療目標不僅僅是達到傳統的完全緩解,更建議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以降低復發風險、延長存活時間。「只要有費城染色體等基因變異就建議異體幹細胞移植,此外,若是發生復發、或是屬於高風險族群,也有移植的必要性!」,林口長庚血液科主任郭明宗說明:「儘管異體幹細胞移植很重要,但是對於醫師、患者而言,都是一個充滿挑戰且長期的『大工程』。移植前,要先透過高劑量化療殲滅癌細胞,才可接續植入異體幹細胞;植入後,也需住進隔離病房避免感染。為了不讓辛苦白費,醫師往往會在移植前盡可能的協助患者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爭取更長的存活時間、更穩定的疾病控制。郭明宗主任指出,今日已有多種治療方式,且健保有條件的給付相關療程,有機會在不同疾病階段,幫助各種需求的患者,盡可能地爭取更穩定的控制疾病、降低復發風險。舉例而言,在進行異體幹細胞移植前,除了高劑量的化療以外,也可以在藉由免疫治療藥物,爭取較高的機率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的目標,有望提升移植後的成效。若仍治療反應不佳或是發生復發,也無須過於恐慌,臨床上除了化學治療之外,已有許多不同藥品可以接續使用。鼓勵患者,若在療程期間有任何疑慮或想法,可與主治醫師討論,切莫因為恐懼而放棄治療。
青光眼不可逆! 七種人有失明危機應小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青光眼是世界第2大致盲原因。而在台灣青光眼患者已超過34萬人,人數可謂相當可觀,近年來由於高度近視人口比例增加,再加上診斷科技的進步,青光眼的發生率逐年提高,且年齡層有年輕化的趨勢。青光眼破壞視神經不可逆 眼壓過高是主因青光眼是一種會造成視力持續惡化且無法恢復的視神經病變,臨床上會呈現視神經盤凹陷擴大、視神經退化及視覺功能受損,視神經一旦遭到破壞會造成不可逆的視覺功能喪失。因青光眼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難以自我覺察,等到察覺異狀時,視神經通常已遭相當程度破壞,因此若太晚發現,才接受治療,視神經難以恢復,會增加失明的風險。然而大眾普遍對青光眼認知意識不足,仍有許多民眾認為青光眼疾病是可以恢復治癒的。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科主任柯玉潔醫師表示:「青光眼是一種會導致眼盲的疾病,確診青光眼的患者也逐漸年輕化,將對個人、家人與社會造成嚴重衝擊。」造成青光眼的原因很多,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眼球內部壓力過高。眼球內部充滿了房水,負責維持眼球內正常的壓力,而當眼球內作為排水管的「隅角」塞住,房水排不出去,就會引起眼壓升高,因而造成青光眼的風險。但高眼壓並不是青光眼的必要條件,即使眼壓正常,仍然可能患有青光眼。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主治醫師郭哲源分享,青光眼除了眼壓影響之外,還有下列危險因子。1. 家族有青光眼病史者2. 年齡超過40歲3. 糖尿病患者4. 患有高血壓或其他心血管疾病者5. 高度近視者與高度遠視者6. 長期使用類固醇7. 眼睛受過外傷者青光眼規律點藥水未改善 應考慮手術介入青光眼雖是不可逆眼睛疾病,但仍然可以透過治療延緩疾病的惡化。現在對於青光眼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以及雷射或手術治療。在藥物治療上,治療青光眼可以使用眼藥水或服用口服藥,主要的作用是可以減少房水的生成或促進房水的排出,進而降低眼壓,使青光眼得到良好的控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部主治醫師蕭雅娟醫師說:「藥物治療通常是青光眼的第一線治療,點眼藥水的確是青光眼最常見的治療方式,但若眼壓控制不夠穩定、或藥物副作用難以承受時,可以透過雷射或青光眼手術達成眼壓控制。」青光眼治療手段其中之一為手術治療,但仍有許多患者第一反應會感到擔心害怕,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主治醫師陳美如分享:「當藥物及雷射治療無法控制眼壓時,便須考慮外科手術治療,現階段廣被採用的手術叫小樑網切除術,是在眼睛黑白交界的輪部開一洞口,將房水引流到結膜下。適時的手術介入可以達到更低與更平穩的眼壓,減緩疾病惡化,掌握治療黃金期守護靈魂之窗。」對於青光眼的治療頻率計畫,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張毓帆醫師說到:「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初期就診時,需觀察用藥反應,約1~3個月需回診,兩年內約4~6月安排一次相關檢查評估,兩年後若病況穩定,檢查的頻率就可延長,但最終仍須依據主治醫師的評估診斷為主。」民眾熱烈響應世界青光眼週 拯救視界刻不容緩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主任級主治醫師劉瑞玲醫師說到:「世界青光眼週就是要讓大家多認識青光眼,青光眼會導致失明,但積極治療可以避免失明,與青光眼共存,定期追蹤,才是最好的方式。」青光眼雖然是一個可能導致失明的疾病,但只要及早發現,以正向的心態面對疾病與治療,與醫師同心協力運用可行的治療方式,儘可能穩定控制眼壓,並不必然會導致失明。定期回診追蹤檢查,掌握疾病的進程以調整治療策略,是青光眼治療必經之路,期望青光眼病友能以正向的心態與醫師共同努力守護靈魂之窗。
肺癌新生機!抗血管新生標靶首度獲給付 省下百萬藥費
肺癌腦轉移患者迎來健保新福音,3月1日起健保正式啟動抗血管新生合併口服EGFR雙標靶治療之給付!給付條件包括「無法手術切除」、「腦轉移」、「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以及「帶有EGFR Exon21 L858R活性化突變」等,符合之病友可於晚期第一線由醫師協助申請使用,每個療程(三週)約可省下5萬元,預計整個用藥期間可省下破百萬元之藥費。本次極具意義的給付亦為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問世以來,在台灣首度於肺癌領域獲得健保給付。就此,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陳育民理事長表示,此雙標靶藥物通過給付,顯示政府對於國人頭號健康殺手肺癌的重視,在減輕患者經濟重擔後,也讓肺腺癌腦轉移第一線治療策略迎向全新時代。依最新110年癌症登記報告,肺癌發生人數高達16,880例,首度超越大腸癌成為第一位;除發生人數外,年增加案例數與死亡率也為所有癌症之冠,躍上國人癌症排行的「三冠王」。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與確診時的期別有關,陳育民理事長分析,雖政府與醫界近年持續推廣低劑量電腦斷層,但仍有高比例者為晚期確診,由110年癌登觀察,首次治療為手術者僅佔40%左右,可見大多患者發現時已為無法手術的病況,急需新的全身性治療選擇。肺癌依細胞型態可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在台灣非小細胞肺癌佔約92%,國人最常罹患的肺腺癌就屬於非小細胞肺癌,在已知的基因突變中,又以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佔50-60%為大宗。「肺腺癌本來就是很容易產生腦轉移的癌症之一,具EGFR突變的患者又有更高的比例有腦轉移,根據文獻約有2成到3成患者在初診斷便有腦轉移現象,而5到6成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癌細胞也會擴散至腦部,導致預後不佳,對此醫界也期盼能有更多的治療武器!」陳育民理事長進一步說明。要針對轉移至腦部的癌細胞進行治療,首先要面臨的難關便是「血腦屏障」。高雄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暨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醫師表示,血腦屏障是大腦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可阻擋微生物或是化學物質對腦部造成傷害,但此機制在腦轉移發生時,卻會令藥物無法順利進入腦部,導致腦中藥物濃度比一般血中濃度低很多,無法有效殲滅癌細胞,此時抗血管新生藥物就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抗血管新生藥物的機轉十分特別,其非以腫瘤細胞本身為攻擊目標,而是抑制不正常的血管生成,讓正常的血管持續正常化,以利藥物通過抵達腫瘤細胞。王金洲醫師分析,抗血管新生藥物能改善腦轉移病況的主要關鍵有二,首先,抗血管新生藥物可使血管正常化,當血管結構恢復較正常時,可改善轉移造成的腦水腫症狀,降低腦中累積的水分與腦壓,也就能透過血管內外的壓力差,將藥物帶到腫瘤部位。再者,當腫瘤的血管新生受到控制時,腫瘤周邊的微環境也會受到影響,讓合併使用的藥物,如化療、標靶藥物等,更容易發揮作用。正因為上述抗血管新生藥物的特殊機轉,故其在抗癌策略上可與其它不同藥物合併使用。台大醫院內科部胸腔科廖唯昱醫師進一步解釋,善用抗血管新生藥物可讓腫瘤血管的新生受到抑制,且通往腫瘤裡面的血管正常化,同時再合併不同機轉的標靶藥物,雙管齊下就更有機會讓病情受到控制,如合併EGFR口服標靶藥物,就是試驗數據上達到延緩病情惡化指標的雙標靶組合。關於此雙標靶組合的用藥須知,廖唯昱醫師表示,根據一項在日本進行、針對亞洲人的第三期大型臨床試驗數據顯示,EGFR/抗血管新生雙標靶治療有機會幫助晚期或復發之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延緩疾病惡化速度,延緩時間有機會達到1年4個月。其中針對EGFR突變發生於外顯子21(exon 21)族群,延緩時間則有可能達到1年5個月,因此本次健保給付也優先針對exon 21族群通過給付。廖唯昱醫師也提醒,接受抗血管新生與口服EGFR雙標靶治療前,仍須接受醫師評估是否有禁忌症,例如:合併高血壓控制不好、蛋白尿、有出血問題等;除此之外,治療中也有可能產生皮疹、腹瀉、肺出血等副作用,若有任何不適出現,應立即與醫師反應,讓醫師能適時評估與調整用藥。根據試驗結果,EGFR/抗血管新生雙標靶對第一線EGFR基因突變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病人能帶來助益,惟過往需自費,整個療程藥費可能破百萬元,患者面臨經濟重擔。現在終於傳來好消息,自3月1日起健保給付正式啟動,符合「無法手術切除」之「腦轉移」、「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且帶有「EGFR Exon21 L858R活性化突變」之患者都有機會於第一線申請。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鼓勵患者,可主動跟主治醫師討論,在治療選擇越來越進步與多元的現在,即使確診後出現腦轉移也無須喪氣,透過不同藥物搭配,都有機會穩定病情,將肺癌如同慢性病般穩定控制,晚期肺癌也能迎向新生機。
中年男心臟支架裝20年 突胸痛竟是「二次心肌梗塞」惹禍險喪命!
一名65歲林先生有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20年前因為急性心肌梗塞,經心臟血管科緊急在心臟冠狀動脈放置了一支支架,病情控制穩定,但日前的凌晨突然感到一陣胸痛,大冒冷汗,趕緊至急診就醫,經安排檢查後,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情況危急,當下啟動緊急心導管治療,透過血栓抽吸及支架放置術,順利打通阻塞的血管,成功搶救生命,病人也在兩天後順利出院。典型急性心肌梗塞 突發胸悶痛、 疼痛感延伸至左肩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指出,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便是心臟疾病,僅次於惡性腫瘤。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長逸(目前支援部立南投醫院)說明,急性心肌梗塞典型的症狀為突發的胸悶、胸痛,有重物壓在胸口的感覺,疼痛感延伸至左肩、脖子和上臂。治療分秒必爭 降低缺氧對心臟損傷率部分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可能出現心絞痛,但也有沒有任何症狀表現的患者,當供應心臟的血管發生阻塞,使心臟肌肉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進而壞死,因此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療可說是分秒必爭。林長逸表示,上述患者半夜感覺不適選擇直接就醫,而心導管團隊緊急啟動介入,把握黃金時間打通血管,降低因缺氧對心臟造成的損傷。有復發可能 需穩定控制三高、戒菸、減重及運動林長逸提醒,心肌梗塞的患者千萬別誤以為裝置心臟支架後就一勞永逸,患者還是有復發的可能,尤其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的病患在治療後,生活上需比一般民眾更加的謹慎。如果三高沒有穩定控制、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不佳、沒有戒菸、未做好保暖措施等狀況,仍有可能使冠狀動脈再次堵塞而危害到寶貴性命。曾罹患心肌梗塞的患者,就算在裝置支架後,仍不可大意,穩定控制三高、戒菸、減重、適當的運動、規律返診追蹤等都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方法。
心肌梗塞出現年輕化趨勢 氣溫驟降要注意!避免猝死
急性心肌梗塞常讓人猝不及防,近年發生多起年輕名人因心血管出問題猝死,衛福部國健署還特別提醒,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趨勢,維持健康生活型態,才能愛護自己的心,尤其在忽冷忽熱的天氣中,更容易增加猝發風險,不可不慎。低溫又溫差大 心肌梗塞多驟升門諾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陳翰興醫師說,低溫加上溫差大,容易造成血管劇烈收縮,導致血壓上升,若血管內不健康的斑塊裂解,可能就會誘發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或中風發作的機會,因此為避免增加猝死風險,平時就要注意保暖並處於恆溫環境,以免溫差過大,使血管適應不及。若出現胸痛、上腹痛、呼吸喘或冒冷汗等症狀,務必盡速就醫。陳翰興醫師表示,由於飲食西化,年輕族群多半傾向精緻或高油脂食物,加上生活習慣不佳,容易有三高問題,導致心血管硬化、出現斑塊,若受到壓力、溫差劇烈變化,斑塊剝落恐會堵塞血管,呼籲平時養成健康飲食並適度運動,40歲後也要定期健檢,了解自己是否有三高等慢性病。避免冷熱交替 加速心臟負荷民眾天冷會選擇泡湯、或沖洗熱水澡暖身。陳翰興醫師建議,泡湯應避免「冷熱泉交替」,過度刺激心臟血管,水位也不要超過心臟,每次約泡10分鐘就要起身休息,水溫則不宜過高,有高血壓或心臟疾病患者,不建議泡湯,以足浴替代。民眾在家洗澡,則是避免浴室內外溫差過大,擦乾身體著裝後再走出浴室,降低血管因溫差波動的不正常收縮。陳翰興醫師呼籲,民眾若出現突發性胸悶、胸痛、心悸、心絞痛、喘不過氣或冒冷汗等心臟病症狀,以及嘴歪、流口水、半身無力等中風症狀,就應盡速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期;平時階段性出現胸悶、易喘、背痛、頭暈等症狀,也應警覺並就醫檢查找出病因,切勿症狀緩解而輕忽嚴重性,心血管疾病其實只要提早發現、積極治療,多半能穩定控制,預後狀況良好。
男子性格突變嚇壞親友! 就醫檢查竟是躁鬱症影響
今年最暖心催淚的韓國神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劇中精神科護理長老練又可靠的專業形象深植人心,讓人不禁對護理人員又增添了幾分敬意。而護理長妹妹為思覺失調症患者,每天身陷難以辨別真實與幻想的泥沼中,面對一般民眾的不理解及異樣眼光讓二人搬家時吃盡苦頭,難被社會接納的心情無法言喻。「為什麼偏偏是我(的家人)?精神疾患就是這樣的病,不知會在何時何地,也不知道會發生在誰身上,就是這麼無法預測。」思覺失調症的早期診斷和介入治療至關重要,不僅有助於患者盡早穩定控制病情,更可讓他們重返工作崗位、重拾生活自主權。是真是假難以分清 每次發病都將使腦部受損據統計,台灣約有13.4萬名思覺失調個案,平均每一千人約有3-6個人罹患思覺失調症,其症狀分為正性症狀與負性症狀兩種。正性症狀包括妄想、幻覺、幻聽;負性症狀則有無法自我照護、不想工作、不注重清潔、社交能力降低等。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侯伯勳科主任指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腦部疾病,如果沒有接受妥善且持續的治療,症狀反覆出現干擾,每次發病都是對腦部的傷害,將造成認知及社會功能的退化,復發越多次、大腦功能回復機會就相對越低。許多思覺失調症患者原有的穩定工作,因發病關係,情緒不穩定、影響人際關係,沒辦法好好工作,每次復發住院都要向公司請假,動輒兩週、一兩個月,不只工作銜接有困難,無法回到既有的工作及家庭崗位,難以融入社會。藥物治療多元化 控制病情有解方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而言,維持穩定治療、擁有穩定生活與工作是相當重要的。發病時由於大腦內部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造成病人對外在的思考知覺判斷出現異常或扭曲,可能產生幻覺、幻聽或是其他異常感覺,而這些感覺在當下對於患者都是很真實的。侯伯勳科主任表示,藥物治療是必須的,藉由藥物介入才能改善症狀,重新整合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狀況,加上其他治療輔助,病人的腦功能才可能慢慢回復。現代精神醫學藥物發展迅速,思覺失調症病人的臨床用藥方式包含口服與注射藥物,但部分不規則就醫、甚至抗拒使用口服藥物的病人,往往因病情控制不佳而有極高機率再次復發及住院。為改善思覺失調症病人之服藥順從性,臨床上常藉由施打長效針劑,減少病人口服藥物次數,不僅可達成長期穩定病情之目標,亦能降低再住院率。長效針劑亦有不同成分的選擇,副作用多寡與藥物成分有關。在意副作用者,建議選擇安全性高,副作用更少的長效針劑成分施打,較不會引起代謝症候群和變胖,也可避免因泌乳激素升高導致月經不來等症狀。長效針劑需就醫評估 健保給付好安心侯醫師坦言,思覺失調症屬於精神科慢性疾病,天天吃藥對於病患來說的確是一大壓力,尤其患者有時無法辨別真假、病識感薄弱,經常覺得自己沒有問題,導致漏藥、忘記吃藥、自行斷藥等情形發生。尤其思覺失調症不像高血壓或糖尿病,停藥之後血壓/血糖會明顯變高,通常在停藥一段時間後症狀才會復發,因此患者短期停藥並不會感受到急迫性,然而其中卻潛藏著極大風險。有鑑於此,施打長效針劑即可有效避免這個狀況,也減少照顧者每天需提醒吃藥、和患者長時間來回溝通交涉的負擔,對照顧者跟病人都是較好的治療模式。台灣近年積極建立社會安全網並推廣長效針劑的施打,對於社會功能的維持以及住院率的下降是非常顯著的。醫師指出,我國政府對精神疾病患者照顧十分周全,只要醫師評估病人施打長效針劑是有其必要性的,目前健保都有提供給付、不須病人自費,因此如果患者有相關需求都可與醫師討論用藥治療,不但能協助患者逐漸養成固定回診追蹤的習慣,亦能達到病情穩定,一步步回到生活的軌道上。
老煙槍罹癌怕切肺! 同步化放療+免疫治療 有望提升治癒機會
一位桃機地勤長年吞雲吐霧,肺功能低下、走路就喘,就醫竟診斷為肺癌三期,且腫瘤侵犯到氣管。為了活下去,患者努力完成CCRT療程(同步化學與放射線治療),未料肺功能惡化、腫瘤逼近大血管,若開刀恐切掉一大塊肺!後來幸運參與免疫藥物臨床試驗,穩定存活至今。林口長庚肺腫瘤及內視鏡科醫師李適鴻表示,CCRT後輔以免疫治療,提升5年存活率,未來若能夠接受手術清除腫瘤,仍有望治癒。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公布資料,肺癌擠下大腸癌成為發生率第一的癌症 !肺癌奪命速度快,與診斷的期別有關,第一期肺癌5年存活率約9成,第二期接近6成,第三期剩約3成,但第四期僅剩1成,期別之間5年存活率差距很大。這5種患者 CCRT後仍然不能開刀怎麼辦?臨床上會根據病人腫瘤(Tumor)、淋巴結(Nodes)、轉移(Metastasis)的情況,進行「TNM分期」。國際治療標準與指引建議無論有無基因突變,第三期、無法開刀的肺癌患者優先接受CCRT治療。李適鴻醫師表示,後期癌症治療需要多專科團隊合作,外科醫生會評估病人完成CCRT療程後能否開刀,取決重點如下:腫瘤是否縮小與轉移若治療後持續惡化,發現腫瘤新增或遠端轉移,直下第四期,此時開刀對病人已沒有意義,更恐增加傷害。腫瘤位置是否保持安全距離手術切除腫瘤需與重要器官保留2公分的安全區域。很多第三期病人的腫瘤貼近縱隔腔,若侵犯心臟、食道、氣管等重要器官,手術不易乾淨剝離腫瘤,不建議動手術。本身肺功能差不少癮君子嚴重肺阻塞,還沒罹癌就已經肺功能低下,或CCRT後肺功能嚴重下降,無法好好復原,甚至手術後無法脫離呼吸器,而且切除的肺葉是長不回來的。身體狀況差開刀至少耗時2、3個小時,若患者身體不佳無法接受麻醉風險,或是慢性共病多、有心臟病等嚴重疾病,手術風險攀升,也不建議開刀。高齡病患台灣老年化,許多高齡患者早已罹癌臥床,開刀對老人家負擔大,未必有好處,甚至可能影響生活品質,需慎重考慮。三期未轉移仍有治癒希望 CCRT+免疫鞏固治療為何三期相較四期仍有治癒希望?李適鴻醫師表示,第四期腫瘤為已經擴散出去、到處亂跑,往骨頭、肝臟、腎上腺甚至更遠端的淋巴結還有腦部轉移,多數病人手術或藥物的治療反應皆不佳;第三期尚未轉移,僅侵犯到淋巴、腫瘤較多顆或較大,但仍在肺部裡,與第四期兩者預後不同。根據長庚醫院臨床試驗,一些病人接受CCRT後,從第三期降到第二期或是腫瘤縮小,可動手術清除腫瘤就有機會治癒。對於第三期病人CCRT後仍無法開刀,若身體狀況許可、治療預算足夠,可考慮施打免疫治療。李適鴻醫師說明,據臨床試驗反應顯示,5年存活率明顯延長,5年不復發時間的比例,相比沒免疫治療的病人,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至於患者擔心CCRT後又要施打免疫藥物,合併治療是否會增加副作用?李適鴻醫師表示,CCRT療程約4到6周左右,家人的支持很重要,心理支援與支持性治療可以幫助病人度過難關。治療期間因體力消耗跟營養流失比一般病人更多,免疫力較差,建議病人可額外增加癌症治療配方的營養飲品,多補充蛋白質與熱量。同時記得每天量體重,若發現病人體重下降,食慾不好就需要警覺。長庚照顧團隊裡有癌症個管師、營養師等充足的資源都可適時提供協助。▲林口長庚肺腫瘤及內視鏡科醫師李適鴻想要擁有良好治療成效,配合醫療人員定期監測療效與副作用相當重要。醫師表示,免疫治療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算輕微,例如腹瀉、咳嗽、肺部發炎等,即使不使用藥物都可控制下來。施打免疫治療不須在醫院久待,也不會過多影響食慾,只要沒嚴重副作用,就像一般打針而已。例如開頭提及的病人「很輕鬆,每次來就說哈囉,打完針就回家」經過1年治療,腫瘤呈現穩定控制的狀態,身體狀況都算OK,穩定存活超過5年至今,還能換第2張重大傷病卡,成功抵擋新癌王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