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新會期
」 立法院 國民黨 民眾黨 民進黨 韓國瑜![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4/395774/sm-41a1d63205896d2301b3e8c011dece4d.jpg)
稅收超徵5283億 藍要求全民普發萬元「現金」
財政部公布最新2024年全國歲收統計,超徵5,283億元創歷史新高,國民黨立院黨團今天舉行記者會,要求比照2023年,啟動「還錢於民2.0」,要求政府發給全民每人1萬元「現金」,而這也是黨團在立院新會期重要民生法案提案。根據財政部2024年全國稅收統計,全年稅收3兆7,619億元、比原訂歲入預算多出5,283億元,兩個數字都是史上新高,這也是財政部稅收第4年連續超徵,這四年的超徵金額總計是1兆8,707億元。國民黨團今天召開記者會,黨團書記長王鴻薇指出,政府財政紀律失準,預算超徵連年增加,從2021到去年,政府預收超徵總額已經高達1.8兆元,回顧2022年,她在補選立委時,曾經提出「還稅於民」的政見,廣受國人力挺,讓民進黨政府不得不以「共享經濟成果」發放全民每人新台幣6,000元現金,而2023年、2024年政府又連續稅收超徵共9143億元,她強調,人民現在生活苦哈哈,政府收多出的稅,原本就該還錢於民。擁有會計師資格的國民黨立委張智倫說,賴清德政府開春送給人民的是「稅收、超徵雙創新高」,所有人都知道,政府歲入都是全民納稅錢、羊毛出在羊身上,他質疑歲收超徵,也是拉抬物價的原因之一,最近有很多選民告訴他「拿台幣一千元到市場買到的東西,比前幾年少太多」。張智倫說,根據政府分析,超徵原因分三塊,營所稅、綜所稅超徵比例高,超過50%,不僅造成人民生活幸福感降低、營業稅造成物價上漲,人民痛苦感更高,國民黨團會繼續檢討綜所稅、營所稅,尤其要替年輕人、年輕家庭爭取減稅,並且一併思考取消娛樂稅、不合理契稅。他指出,根據統計,近5年政府分別發放三倍券、五倍券和6,000元現金,全部金額也不過3,130億元,和政府超徵稅收相比,還有1.5兆差距之多,政府絕對有能力「發放現金」,把稅收超徵經濟果實與全民共享。副書記長羅智強指出,人民生活越來越辛苦,連人民想買個比較便宜的藍牙耳機,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都還藉機收審查費、規費,政府就是「搶錢、搶錢、再搶錢」,只會增加人民生活負擔,既然政府增了這麼多稅,賴總統又強調全民共享經濟果實,總不能漲價人民享、政府樂超徵,國民黨團就推動會讓人民感覺幸福快樂的事,有別於執政黨總是挑起仇恨對立,將超徵稅收發紅包,全民發現金,每人萬元、小龍年過好年。他還說,去年立委賴士葆就有質詢財政部,但財長當時說,超徵預估是4,000億,必須多多還債,拒絕還錢於民,結果今年超徵數字又創歷史新高,比財政部預估值更高出1,283億,近2年加起來將近超徵1兆,與2022、2023年狀況幾乎相同,絕無道理,以前能夠「還錢於民」現在就不必還了,要求政府立刻啟動「還錢於民2.0」配套,因為經濟成果一定要與人民共享,把多收的稅還給人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8/395478/sm-32e87831c512f45a08faf3f993efc9b5.jpg)
聲東擊西2/綠推大罷免拼梭哈 藍推法案、黨主席選舉重斟酌
立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發動全台大罷免藍委潮,並曾不只一次強調民進黨會成功罷免「所有41席國民黨區域立委」,包括立院院長韓國瑜都將被民進黨推翻並取而代之,此舉卻反而激發藍營同仇敵愾,以立院新會期進程為例,藍營已開始整理包括核電延役、還勞工假等民生法案清單,但敏感的「停砍軍公教年金改革案」修法進程則不會受罷戰影響而停,將更細緻的凸顯藍綠之別。罷團本週將再度送出罷免案,外界預料至少有超過40位藍綠立委將進入二階罷戰,形同再次選舉,如無意外,罷免案可望會在7、8月間投票,是否會對原訂在今年9月改選的國民黨主席之戰造成影響引發關切。民進黨發動大罷免,國民黨採取「以罷制罷」,民團趕在選罷法修正案上路前,不斷向中選會送出第一階段連署書,讓中選會前相當熱鬧(圖/報系資料照)據了解,國民黨內初步有共識將如期改選黨主席,但考量7、8月「衝刺期」可能與大罷免「反制(催投反對票)期」強碰,藍營為避免分散戰力,有可能將黨主席選戰投票日期延後到9月下旬或10月間舉行,待大罷免塵埃落定後,再處理藍營黨權更迭議題。藍營知情人士說,立委才剛選完一年馬上又罷免,明年還得補選,等於年年選舉空轉,因此反罷最高指導原則是「藍委全數挺過罷免、一席也不能少」,若能反罷免成功綠委,那就算「多賺到」,期盼藉此遏阻政黨選輸不認帳歪風。新立院組成後,前兩會期因在野力推國會改革法案,《財劃法》、《憲訴法》、《選罷法》及總預算審查,對決政治味濃,沒想到綠營輸人不輸陣強力反制,並以憲法法庭、媒體宣傳戰為後盾,還祭出史無前例的大罷免。藍委腹背受敵之餘,思考新會期如何突破劣勢,拼民生法案爭取民意,順勢成為反制之道,畢竟多數民眾其實對政治性法案無感,只看見朝野吵吵鬧鬧更厭惡朝野對立,也讓綠營找到覆議、釋憲、罷免一條龍反制在野黨藉口,但民生法案的後座力則截然不同。綠營雖對立院三讀通過的法案採「覆議、釋憲、罷免」一條龍處理,但不敢「逆鱗」反對80歲以上長者免巴氏量表僱請移工,凸顯推動民生法案的必要性。(圖/黃鵬杰攝)「藍白推動修正就業服務法,開放80歲以上、70到79歲二期以上癌症患者可免巴氏量表請看護移工,切中許多民眾的需求,綠營就不敢提覆議釋憲,只能以拖待變」一名資深藍委分析。「核電延役」則是另一個例子。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王鴻薇指出,六成民意反對核電完全走入歷史,電力結構攸關民生、經濟發展,立院年前刪除政院補助台電千億預算,也植基於此,藍白立委看緊納稅人荷包,但政院卻以「電價將大漲」要脅,綠營甚至因此發動大罷免藍委。至於綠媒報導,國民黨團原本將「停砍公教年金案」列優先法案,但卻有區域藍委擔憂刺激罷免選情,盼黨團處理要謹慎。對此,藍營知情人士指出,黨團已經向退休公務員團體承諾,會推動公教年金停砍案,著眼之處並不是退休軍公教是否為藍營選票,何況民進黨已經完全執政多年,軍公教也不見得就是藍營鐵票,藍營看重的是退休人員制度是否完整、公平,不應淪為政治動員工具,黨團會更細膩的告訴社會大眾,為何推動停砍軍公教年改原因與作法,「唯有推動手段更細緻,才能避免被政治操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94057/sm-fd09f4ed705e2ef55ae555fecf856eeb.jpg)
主計總處罕見喊凍預算機關恐停擺 藍委嘆政院不該情勒
立院在年前通過114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雖然預算數額為歷年之最,但是行政院各部會卻紛紛跳出來喊窮,政院團拜茶會更連茶點都免了。過去較少加入「戰局」的主計總處也不能免俗,高喊部分行政機關業務費遭凍結高達7成,機關運作可能3月中就會停擺,讓往年在立院審查總預算過程中常見的「凍結預算」案也變成在野黨的「十惡不赦」。對此,國民黨立委牛煦庭今天說明,雖然這次凍結預算的比例雖然偏高,但部會只要能到立院作合理說明,解凍不會有太大問題,行政機關其實不必對全民情緒勒索。據他了解,機關預算若被凍結,新會期召委都會安排專案報告,預算凍結案其實是立院監督權的延伸,立委就是希望更詳細的了解預算細節,才提案凍結,只要報告內容合理,相信各黨都不會為難行政部會。他強調,雖然民進黨發動全面罷免藍委,但立院該做的事一定會做,該解凍就解凍,在野立委絕非想癱瘓國家,而是強化監督,看緊納稅人血汗,行政機關若一意孤行,遇到立委監督就情緒勒索,那還要立院做什麼?他還說,立院新會期開始後,各委員會很快就會安排解凍案的會議討論,請社會大眾來看是誰在情緒勒索,是誰在認真監督。因已有多位藍委罷免案已送進中選會,外傳部份被點名些比較危險的藍委對黨團總召傅總召表示,盼新會期不要推太爭議的法案,以及避免有太爭議的言論,對此,牛煦庭表示,國民黨團一直在政治法案與民生法案中求取平衡,與大罷免並無太直接關係,前兩會期會期政治衝突比例高些,但仍有很多民生法案通過,例如巴氏量表相關法案過關。他說,立委當然希望新會期多推民生法案,畢竟大家都希望福國利民,但不必與大罷免有過多聯想,在野立委原本就是以推動民生法案為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393768/sm-83d19ae90cb06edb249e5487b11723bb.jpg)
執政黨還帶頭上街 羅智強批視法律為無物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今天表示,全民都很清楚,民進黨因立委沒過半,就發動大罷免,但執政黨輸不起就翻桌、側翼甚至還提前展開連署「視法律為無物」,執政黨帶頭上街抗爭,不僅在民主國家相當罕見,更傷害台灣民主。羅智強說,以民進黨支持者及側翼的人數,罷免要過第一階段連署並不難,也不意外,但國民黨對台灣民主制衡有信心,國人都知道沒制衡就沒民主,對這種仇恨翻桌式的翻案相當反感,民眾並不想看到當家鬧事,既然民進黨要發動全台大罷免,國民黨一定嚴陣以待。今天是立院新會期報到日,外界臆測民進黨發動大罷免,也有要在立院新會期牽制在野黨的意味。羅智強表示,國民黨會以自己的步調按著立法計畫逐步向前推進,包括已經完成初審的妨礙司法公正罪、公投併大選等等一定會在本會期完成三讀,此外,國民黨也會繼續推動民生議題,「民進黨拼惡霸,國民黨拼民主」。此外,國民黨立委羅智強春節前往日本徒步旅行,當時他發文,盼用走路的方式,為父母祈福。未料貼文一出遭網友攻擊「你刪掉長照預算,全台灣長輩都會祝你爸媽不健康」。羅智強今天也列出4點總預算案事實反擊,他說,過年造謠,酸他父母,孰不可忍,刪 0.009% 長照就會停擺?政府是無能還是故意造謠?網軍再怎麼抹黑,事實擺在這裡,民進黨才是真正傷害台灣的始作俑者。羅智強表示,過年本是一個吉祥喜慶的時節,他這次到日本徒步健走,也同時為父母、家人、朋友和台灣祈福。結果整個過年期間,綠營網軍不斷在他的臉書洗版造謠,講什麼「羅智強刪除長照預算」,甚至有些留言還酸他的父母,這種無恥的攻擊,已經超越了基本的道德底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93441/sm-b0c984479fe6d3155f90c6beba593466.jpg)
新會期一開始就戰?李彥秀指賴總統態度是關鍵
立院新會期2月3日就要辦理報到,因應國會朝小野大,再加上民進黨推動大罷免山雨欲來,政院近期擬召開擴大行政立法聯繫會報。不過,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立委李彥秀直言,民進黨不願尊重、承認朝小野大的政治現狀,活在完全執政的夢幻當中,再加上賴清德也不釋出談判籌碼,若執政黨不能從心態上認清現實,再多會議與會報恐怕也難化解政治僵局。李彥秀並表示,2月3日立院立院新會期就要開始,馬上就會處理「選罷法」修正案的覆議,後面還有「財劃法」修正案以及「總預算」的覆議案,這些都是兩院直接的「火車對撞」,緊接著又有「大罷免」政治浪潮將持續到八、九月,朝野對峙的力道強度恐怕只會有增無減。罷免結束,朝野政局恐怕更難以樂觀。李彥秀指出,政院缺乏與立院溝通協調,問題在「心態」而非「手段」,行政院長卓榮泰過去外號「蘋果」,就是因為卓榮泰善於溝通、不易動怒,但是去年五月就任行政院長以來,卓榮泰溝通與協調的專長顯然沒有發揮,「覆議、釋憲、對嗆」成為面對朝小野大的「新三寶」,包括過去善於在檯面下喬事情的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後來都跳到第一線當罷免急先鋒。她認為,民進黨並不願意與尊重承認朝小野大的政治現狀,仍活在完全執政的夢幻當中,再加上賴清德不願意釋出談判的籌碼,若不能從心態上認清現實,再多的會議與會報恐怕也無濟於事。李彥秀說,行政團隊缺乏溝通不是現在才受到注意,早在去年新政府上台不久就已經是「綠營茶壺裡的風暴」,去年六月就傳出綠委抱怨,內閣團隊被綠委私下形容為「外星人內閣」。如今,一年快過去了,行政、立法「磨合期」顯然還在繼續,如果連綠營委員都抱怨連連「大鳴大放」,行政團隊恐怕真需要在心態上要「大徹大悟」,在作法上要「大破大立」。李彥秀強調,如果賴清德總統的態度不改,民進黨的心態不改,凡事都是「油門踩到底」,既使罷免結果產生的「最新民意」,仍然難以化解政治僵局。解鈴還需繫鈴人,鑰匙一直在賴清德總統的手上,差別在賴清德總統是否願意打開朝野和解的大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92893/sm-02e3874aae26443fa1c4cf7eebaf6c48.jpg)
就福法修正 巧芯盼勞動部提鬆綁看護配套助民眾過好年
今天是農曆大年除夕,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在臉書上向所有民眾提前拜年,並提醒最近天氣寒冷,長輩們要記得保暖,有了健康的身體,發紅包給晚輩一定更開心。她表示,立院在過年前的會期,針對長輩申請「巴氏量表」的規定修法,就是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長者及照顧者,她最近在地方上接收到很多正面回應,凸顯過去過於嚴格的移工申請政策,確實造成許多家庭照護的困擾,「但是沒關係,我們都改正了!」。徐巧芯說,雖然在立院修法過程中,仍有部份聲音質疑「外籍看護一旦鬆綁,可能造成嚴重看護人力缺口」,怕政府一旦放寬長者請移工限制、可能僧多粥少,外籍看護將會「棄重擇輕」,選擇看顧較健康的長者,排擠更需要照料的重度障礙或重病長者,還有家屬擔心修法後會造成看護薪資失衡,但她請大家安心,因為這些疑慮,其實都可以透過行政政策補強、降低問題的發生。她也向勞動部喊話,當外籍看護申請標準確定放寬後,勞動部與其繼續嚴控看護移工,「不如參考鄰近國家作法與專家建議」,讓國內看護移工回歸市場機制運作,視國內人力需求、彈性調整看護移工來台人數,而非只是一味的管制看護移工,包括針對重症長輩,給予看護移工薪資更多補貼等等,都有助化解看護移工「棄重擇輕」情況發生,解決家屬急著要為年邁長輩申請看護移工、確保照護到位的燃眉之急,她也期待勞動部、衛福部要回應民意,在立院新會期儘速提出相關配套作為。立院會去年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明訂年滿80歲或70至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者得免巴氏量表評估,聘僱外籍看護移工,避免長者家屬必須推著行動不便的長者到醫療機構,苦等申請巴氏量表。《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通過後,讓80歲以上長者申請看護時免用巴氏量表,簡化申請流程與時間,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消耗與家屬身心煎熬徐巧芯在農曆春節前夕說,她也是該項修法的連署提案人,盼能讓為數眾多上有父母照顧、下有子女要養的『三明治族』喘口氣,幫助他們減輕照料長者負擔,讓更多青壯年勞動力能在新的一年安心重返職場,貢獻社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392050/sm-2821366978643341f3d3b9300f382f5c.jpg)
直播、手語師在同筆預算 廖偉翔不解政院「請手語師沒錢卻能開直播」
政院新聞傳播處因經費遭立院刪除,新聞中心記者會直播畫面,已經沒有手語老師的畫面,政院說明,許多約聘僱人員無法繼續聘用,未來記者室在假日可能也不會對媒體開放。對此,國民黨立委廖偉翔在臉書上發文,痛批行政院記者會不請手語老師,讓他大吃一驚,更覺得荒謬。他指出,政院本年度編列給開記者會的預算只有99萬,同一筆預算項下,還包含直播、手語老師、直播間維護及伺服器系統維運等等。廖偉翔表示,如果政院宣稱預算全被刪,理論上應該連手語老師、直播等都全部無法運作,但政院現在卻依然開直播,豈不是很怪?廖偉翔認為,更可笑的是,今年度的手語老師招標案「114年度政策說明記者會提供手語翻譯案」,明明都已經決標,換言之,連合約都簽了,金額高達71萬8250元,政院卻就是能讓手語老師消失,這會不會太好笑了?他指出,說到底,不請手語老師,就只是政院不想動腦解決問題,只想炒作話題攻擊在野黨,才會有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動作,難道身心障礙族群權益在民進黨政府眼裡,就是如此的「可割可棄」嗎?資深立委則表示,他從未看過為了宣傳預算被刪減,卻要手語老師「消失」的作法,真是「大開眼界」。畢竟政院的經常門預算並沒有全部被刪除,不可能找不到財源支應。他說,如果政院認為手語老師對聽障族群很重要,按預算法規定,經常門經費是可以流用的,至於經費能否流用,按照政府體例,不是行政院長說了算,而是主計總處說了算。儘管主計長也要聽命閣揆,但主計長也有依法編列、執行預算的責任。「所以決定讓手語老師消失,保留直播,屬於行政院的決定權,不是立委能代替政院作決定的事」。該立委說,在野立委並沒有在刪減預算決議上標明要針對手語老師經費刪減。他認為,今年總預算之所以在立院三讀後,出現這麼多荒腔走板現象,除了閣揆有責外,主計長沒有清楚向外界說明,也有一定責任。該立委指出,立院新會期開始後,財政委員會一定會優先邀請主計長就114年總預算刪減凍結爭議做專案報告,並請主計長說明,如果真是因在野黨砍預算倒至新聞傳播處難以運作,為何政院新聞傳播處保留直播、卻不繼續聘請手語老?誰有權做此決定?相信屆時外界的疑惑,就會有明確答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67061/sm-fc593988724ba631a3a56b88e808aa5a.jpg)
和解飯生變?藍白聯手再度退回總預算 朝野再槓
中央政府總預算持續卡在立院程序委員會,儘管立院朝野及政院都有意遞出橄欖枝,但原先談好的「和解飯」卻在颱風攪局,以及府方態度不明等因素攪局,確定延期。民進黨立院黨團今天再度於立院院會中要求將總預算案排入審查議程,不過,國民黨團與民眾黨團再度聯手,將總預算退回程序委員會,總預算能否出程序委員會進入審查,必須視本週朝野「和解飯」能否吃得成而定。藍白在立院新會期開議之初,以「未編足禁伐補償及公糧收購」等預算為由,在9月20日的立院院會將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退回立院程序委員會,從此之後,總預算就一直卡在程序委員會中。 行政院長卓榮泰9月底與立法院長韓國瑜曾就此會商,韓國瑜同意出面召集朝野黨團幹部餐敘,盼能夠化解對峙僵局。但因山陀兒颱風攪局,在救災第一的前提下,原訂今晚的「和解飯」餐會,確定延期。除了颱風攪局外,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日前接受廣播專訪時,突以韓曾說「莫忘世上苦人多」,強調預算照顧人民建設地方,不應凍結或退回,由於總統府副秘書長出面接受專訪的先例並不多,張的說法被在野黨懷疑,是否府方「其實不想與在野黨和解」,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就痛批,韓國瑜邀朝野「吃和解飯」,張惇涵發言就要破壞和諧,質疑賴清德總統根本是玩兩手策略,甚至不惜打臉閣揆卓榮泰。據了解,府方的發言,也果然激怒在野黨中的「鷹派」,揚言執政黨若不想和解,在野黨也沒必要用熱臉去貼,那就看著辦。立院院會今天開議後,在院會宣讀報告事項時,民進黨團雖再度提案將總預算案列入議程,但國民黨團、民眾黨團仍聯手表決,以優勢席次,表決通過民眾黨團提案予以封殺,將總預算再度退回程序委員會。今天表決時,民進黨立委手持標語,痛批在野黨「只搞政爭不顧民生,惡意杯葛全民受害」,國民黨立委及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則高喊「支持原民、支持農民」,「民進黨造謠黨」,雙方相互嗆聲。不過,表決確定後,議場迅速恢復秩序,民眾黨團提案讓考試院委員人事同意權案排入議程,朝野皆無異議迅速獲得列案,也讓考試委員被提名人,將有別於NCC新任委員被提名人,以及大法官被提名人等人事案,可以優先排入立院審查議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5/365585/sm-7fb15ebe703617b721d3a7a814e82c72.jpg)
賴總統才下全勤令經長就請假 藍委問是否不想再為綠反核神主牌辯護?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總統日前對綠營才下軍令狀,要求所有綠委會議要「全勤」,但卻傳出經濟部長郭智輝以出國考察為由,向今日召開的立院院會請假,引發議論。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天表示,賴清德要綠委會議都全員到齊,她也請賴總統、賴主席放心,在野黨立委一定會替賴總統「點名」,看看執政黨立委誰缺席會議,讓總統可以發「全勤獎」,但她也說,沒想到經長郭智輝「開第一槍」,今天就缺席立院院會,難道真的把賴清德的話當成耳邊風嗎?這是否顯示民進黨內部真的不夠團結?王鴻薇說,郭智輝顯然已經沒有辦法拿到賴總統頒發的「全勤獎」,聽說郭智輝要到台積電的日本熊本廠參觀,但既然是參觀行程,不是突發性事件,怎麼沒有想到早點安排參觀?因為立院新會期一開議,外界就對台電追加一千億預算,電價10月可能調漲的議題高度關切,她很好奇,郭智輝是不是不想再替民進黨與賴清德的反核神主牌繼續辯護,因此乾脆逃到日本去,閃躲立院施政總質詢,朝野立委會問到敏感的電價上漲與錯誤能源政策等問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9/364149/sm-fefdfea1e06ae73c199f6314eb364a4d.jpg)
NCC、大法官人事案直球對決 藍委敲定三原則開審
立院新會期今天開議,除了閣揆施政報告備詢、審查預算外,另一重頭戲就是NCC、考試院、大法官等三大人事案的開審。立委洪孟楷指出,國民黨黨團會議已經敲定三大原則「不杯葛、超嚴審、團進出」進行審查,一定會讓社會大眾瞭解在野立委專業審查的嚴謹性。洪孟楷今天在臉書上貼文指出,國民黨不會杯葛三大人事案審查,而會利用質詢期間直球對決,更重要的是,這三大人事案的投票,需得到立院委員過半數支持的票數才能通過,因此國民黨將在同意權投票前,組成人事審查小組,針對每一位人選適任與否,做出正確判斷及理由,真正落實「專業審查、嚴格把關」。除此之外,在人事案投票前夕,會透過黨團大會等方式,讓黨團立委知道投票方向,團進團出、表達團結。對外,會有清楚明白的論述,說明為何我們支持某位人選、反對某位人選?不會被扣上在野黨「為反對而反對」的帽子。洪孟楷表示,今天上午國民黨黨團大會已經有一致的方向,人事審查小組即將組成,隨著新會期開議,法案、預算、人事案,三大方向,國民黨絕不放水、更拒絕酬庸!將用「專業審查嚴格把關」,看緊人民的荷包,並推動國人真正關心的議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8/364118/sm-84f3fff812d0825111139cfd0d1d83ca.jpg)
不甩立院決議財政部未提財劃法草案 賴士葆痛批財政部耍詐拖延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指出,立院上會期決議,財政部必需要在立院新會期開議之前,提出財劃法修正草案,但是立院今天已經開議,財政部卻擺爛,以「仍在與地方政府協調」為由,沒有提草案版本,他要嚴正譴責財政部,就算財政部想拖延,在野黨也會力拼本會期完成財劃法修正。賴士葆說,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配嚴重不均,照理來說,財政部應該要先進行「垂直分配」中央先多撥一點錢給地方,然後才討論「水平分配」,看各縣市各分多少錢,但是財政部現在卻耍詐,推託是「水平分配」各縣市談不攏,新北市、台北市、台南、高雄怎樣怎樣,因此無法提出草案。賴士葆說,立院修改財劃法的目的,明明是要求先修正「水平分配」,但財政部卻裝傻,看看馬英九前總統執政時,當時的財長李述德都還同意中央挖出960多億,給地方政府,但是民進黨執政後呢?有比馬前總統時代做得更讓地方滿意嗎?他說,已經提案修財劃法,將「水平分配」給縣市的金額,提高到3000億,有黨團主張5000億,也有立委版本是1000億,不論如何,數字可以討論,但是大家都會說出根據,最重要的是,中央一定要拋棄「集權又集錢」的刻板想法,不要把所有資源抓在手上,像現在一樣,要地方政府像乞丐一樣,拜託中央給點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64113/sm-a19b0f1609c368f1aef94f9c32590296.jpg)
立院開議第一天 民眾黨團舉牌抗議閣揆、要翁柏宗出去
立院新會期今天開議,韓國瑜在10點鐘宣讀議事錄完畢後,宣布休息10分鐘,白營八席立委立即趨前行政院長卓榮泰的座位高喊「行政院長違法濫權」,白委林憶君、吳春城則站在官員席另一側的NCC代理主委翁柏宗身後,舉著寫有「NCC魔法主委、綠媒小弟」的標語牌,高喊「違法代理、綠媒小弟,請你出去」,在座位上的翁柏宗帶著口罩,雖然沒有因此離座,但可以看出他眼神相當尷尬,一如外界預期,白營立委在新會期第一天院會甫開議,就在議場內發動抗議,至於藍營立委一開始多半在座位上觀望,綠營立委則是趨前保駕、先是站在閣揆卓榮泰的座位前,閣揆稍後在綠委示意下先離場休息後,白委又群聚到翁柏宗的座位前抗議。至於民進黨立委則是高喊「圍魏救趙沒用啦,別作秀」「翁柏宗為什麼要出去?」「去問韓國瑜院長啦」,還有一些綠委見到抗議的在野黨立委少,高喊反制之餘還忍不住笑了出來。不過,稍後,藍委陳玉珍、羅志強趨前瞭解民眾黨抗議內容,期間陳玉珍、藍委翁曉玲一度加入民眾黨立委的抗議行列,在議場內呼口號,白委也趨前向幾位藍委表達感謝。無黨籍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此時也趨前,站在白委麥玉珍身旁一起喊口號,還輕輕拍著麥玉珍的肩膀,替他打氣。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書記長林斯銘則趨前與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交頭接耳,似在討論稍後休息時間結束,是否要讓行政院長上台備詢,而黃國昌隨即重回發言台,似乎沒有想讓閣揆進行施政報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63686/sm-5333a73b927269d4331fe84c3d7568aa.jpg)
白綠互槓協商破裂 週五立院開議恐立即上演表決大戰
立院新會期已報到,立院院長韓國瑜今天召集協商,針對開議日期邀朝野黨鞭討論,按照過往慣例,開議當日將邀行政院長施政報告並備詢。不過,民眾黨團在協商一開始,就要求開議當日應邀請行政院長就電價調漲及能源配比進行專案報告,因為這就是民眾最關心的議題。不過,民進黨團反對民眾黨的要求,主張當天院會應該按照慣例,請行政院長施政報告及備詢,立院還沒有正式開議,白綠已先槓上,不僅針鋒相對,言辭還互藏機峰,協商最後破裂,週五院會開議當日,朝野將先開談話會、透過「表決」決定接下來的議程。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林思銘在協商中數度表示,他支持民眾黨團主張,因為電價調漲能源配比民眾很關心,行政院長應該要專案說明,他提一個折衷方案,下週一加開院會,再邀請閣揆專報電價調漲議題。今日的協商不見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由民進黨團書記長幹事長吳思瑤、幹事長洪申翰挑大樑,吳思瑤對國民黨折衷方案仍保留,因為「如果一開議就加開院會,又會回到上會期加開院會的輪迴,在野黨有這樣急迫嗎?能源專案報告與追加減預算應該等到9月27日一起舉行,才清楚明瞭有效率」。不知道是否因吳思瑤提到「彷彿回到立院上會期的循環」,又勾起在野黨上會期推動國會改革法、被民進黨強烈杯葛、憲法法庭凍結,整會期努力歸零的「悲慘往事」,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立即要求發言,強調下週一沒有任何委員會要進行(因為召委下週三才選舉),不會干擾到任何委員會,為何不能加開院會?他意有所指的回酸民進黨團「而且暑假過得還蠻漫長的」,能源政策電價政策本來就是行政部門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總不可能將其視為「又新又奇怪的題目,馬上討論會措手不及,難道經濟部、台電還沒感受到國人有多關心嗎」?民眾黨團還說,尊重民進黨團主張,如果大家意見不一,就在院會透過民主程序(表決)處理,「沒理由大家看法不同,又要強迫我們接受某一個黨團的主張」,幾句話就把吳思瑤的主張「堵回去」。外界早先預期因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被羈押,預測民眾黨本會期「會比國民黨更反民進黨、國民黨反被擠到光譜中央」,從今天的朝野協商氛圍,似乎已先預示「此言不虛」。針對黃國昌主張,吳思瑤又「軟中帶硬」的強調,簡單的事就簡單處理,沒必要把簡單的事複雜化「真的沒必要」,她仍堅持,週五開議就讓閣揆報告備詢,要增加專報也行,「但黃國昌都沒有講是否同意台電專報與追加減預算報告綁在一起」「簡單的事就有人想要搞複雜,好像自己最認真」,她意有所指的說,相關專案報告合在一起才更有意義。此時,林思銘則再度委婉表示,指吳思瑤誤解國民黨、民眾黨的主張,他的折衷建議就是下週一加開一次院會,請行政院長報告台電追加減一千億預算及能源政策配比,這與台電要不要追加減千億預算是兩回事。韓國瑜聽到這裡,則再度扮演「和事佬」,提出建議,新會期20日開議,請各黨團先簽字同意,至於23日是否加開院會請閣揆專案報告,交由週五院會開議後處理,但是吳思瑤仍有意見,反對「某黨團講的每句話,難道都要全部放在協商共識結論中嗎,為何民進黨團的主張就不能放入」。韓國瑜則重申,盼望各黨團能先聚焦再開議日的討論上,隨即喊「休息五分鐘」,並趨前聽取吳思瑤的意見。不過,休息結束後,民進黨團仍表示,就算下週一要加開院會,台電追加減預算與電價調漲、能源配比兩個專案報告應該合一,不要舉行兩次院會討論。民眾黨團則重申,民進黨團的建議,民眾黨團尊重,但如果民進黨團堅持有不同意見,那就送院會按照民主程序處理。吳思瑤眼見朝野協商將破裂,又態度放軟表示,希望協商決議也能將民進黨團主張9月27日審查中央政府總預算的期待放入朝野協商,還強調「我還有聯合國決議文的臨時動議要講」,但林思銘反對民進黨團一直增加協商的新內容,今天就是討論開議日期,為何一直增加其他主題?其他主題可以另擇日協商。黃國昌也呼映「中央政府總預算審查不在今日的協商範圍中」,眼見綠白各持己見,國民黨也支持民眾黨見解,韓國瑜隨後宣佈協商破裂,明日立院將先開談話會處理明日院會的程序,朝野立委一開議就就勢必因此面臨「大表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363460/sm-ac7057c8db597b9b1761bdfa474fe4a2.jpg)
亡羊補牢2/柯案再燃起司改議題 藍白合考題更嚴苛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案遭羈押,檢方精銳盡出大舉偵訊,親綠媒體大肆報導「補刀」,看在白營小草眼中很不是滋味,促使藍白合更緊密。藍營高層分析,立院新會期開議後,憲法法庭將宣布「廢死案」、「國會改革案」釋憲結果,備受爭議的大法官人事案及司法院、法務部預算也要開審,因柯案對司法系統大反彈的民眾黨磨刀霍霍,藍營在柯案真相未明前,重啟「司改」戰場,不僅有利凝聚支持者,從人權角度出發「另類友柯」,也可化解藍營內部因對柯「愛恨交織」、挺柯反柯步調混亂之尷尬。民眾黨立院黨團痛批北檢押人取供、強烈抗議司法「只辦藍白縣市長、不辦綠營縣市長」,揚言立院新會期力推吹哨者保護法、妨礙司法公正罪,也包括加嚴「偵查不公開」規定,要檢方敢偵辦洩密就得付出高額代價。曾任檢察官的藍委吳宗憲也已經對訂定妨礙司法公正罪表達支持立場。白委林國成表示,新會期藍白目標若接近就一定合作,除法案合作,也會嚴審預算、人事權,現在NCC、大法官名單都有爭議,民眾黨團已對名單上的候選人發放問卷,作為未來嚴審參考。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被押在土城看守所至少要兩個月,再度引發外界對於看守所環境與被告所受待遇等議題的關注。圖為載運柯文哲的囚車進入看守所的畫面。(圖/報系資料照)藍營方面,立委羅智強提出「刑事訴訟法修正案」、「偵查不公開人權保障法」,除在偵查不公開無法被落實前,給辯方律師針對不實「偵查中」爆料被動回應權,平衡報導外,也將強制檢方「必須」主動針對疑似偵查外洩訊息回應,避免放任炒作。除此之外,針對柯P在接受外媒專訪透露的北檢偵訊環境差、被羈押後又凸顯看守所環境比監獄還不如,藍委也醞釀透過預算審查期間,以「主決議」的方式要求司法院、法務部改進看守所、偵訊室硬體,且不排除視察改善狀況後才解凍預算。羅智強舉例,目前候審室、看守所人道待遇,從飲食、起居、衛生等面向近來都遭質疑有不足之處。例如溽署高溫,後審室、看守所的室內溫度高,有影響被押者健康的疑慮,雖因「安全考量」,看守所室內不能裝冷氣、電扇,也僅提供簡單飲食,但羈押被告、疑犯目的是確保訴訟程序順利進行,而非「懲罰」被羈押人,與受刑人「服刑受懲治」的考量不同,從法理和人權保障來看,被羈押者所處的硬體環境,不應比監獄舍房更差,仍必須符合基本人權保障與人道精神。羅智強質疑法務部「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已經形同具文,他將提案修改刑事訴訟法,將偵查不公開提升到法律位階,被賦予被告律師「被動防衛權」、適度澄清偵查過程中出現的不實報導。(圖/記者劉耿豪攝)一位立委私下表示,曾聽受刑人說,監獄有限水措施、受刑人無法想用就用,但起碼還有沖水馬桶,雖然,受刑犯待遇或能以「罪有應得」視之,但日媒報導,柯文哲進北檢後審室只能睡地板、吃兩片土司配開水,到看守所因超過65歲、被「恩賜」有兩桶熱水沖洗,類似待遇就勢必引發人權爭議,畢竟法院還沒正式判刑,被告是否應給予比監獄舍房還差的待遇,「這就不只是柯P一個人的人道問題」。「柯文哲曾說,民眾黨路線不藍不綠,他也身體力行,」藍營高層指出,在柯被押後,民眾黨再搖擺的空間幾乎已不存在,檢視部份白營親綠立委、向來討厭國民黨,但如今,民眾黨為求一線生機、定調柯文哲涉多案皆為「政治迫害」,再加上之前白營竹市長高虹安一審也有罪,小草反綠情緒高漲,白委若仍在立院遊走藍綠,只會引發「背骨」批評,因此立院新會期,白委恐會「比國民黨更反民進黨」,國民黨應把握契機,在人事案、預算案上替民眾嚴格把關,展現迴異過去「在立院被押著打」的無畏氣勢,若藍營表現還被僅八席的白委「超車」,重返執政之路恐更遙遙無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61255/sm-768b0fec366287bca5bffbf04e28e7e5.jpg)
柯文哲羈押禁見擾盟友關係? 林思銘稱立院新會期藍白持續合作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林思銘6日表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過去當過台北市長,台北市議員會基於職責監督,而立院則主要檢視檢察體系和司法院是否針對特定個案標準不一,立院黨團不討論柯文哲本身是否涉弊。台北地方法院5日傍晚再度召開羈押庭,針對柯文哲遭指涉犯《貪污治罪條例》的違背職務收賄及圖利等罪,裁定柯文哲羈押禁見,並已送台北看守所執行。據了解,羈押庭承審法官認定,柯文哲在京華城案的容積增加的圖利罪部分明知違法、執意為之,罪嫌重大。此外,柯文哲的供詞與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還有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等人不同,繼而認定柯文哲有滅證、勾串共犯及證人之虞,有羈押之必要,因而裁定羈押。對此,國民黨內對究竟「打柯」、「挺柯」,似乎沒有統一定見,以台北市議員游淑慧、鍾小平為首的台北市議會藍營黨團近期猛攻柯文哲案,未來立法院是否仍能如同本屆第一會期「藍白合」,恐添變數。對此,林思銘向本刊強調,議員有議員的職責跟角色,而柯文哲過去為台北市長,議員當然須站在監督立場跟角色,有其看法跟判斷,自己也當過地方縣議員,理解職責之所在。他說,但以立法院角度,在乎的是整個檢察體系跟司法院,是否就單一個案判斷標準不一,法律程序是否完備是非常重要的,也將以此角度判斷跟回應。林思銘坦言,若以自己從律師身分角度分析,京華城840%高容積率重建案,關鍵是採取委員制,由所有專家共同決定,據了解柯文哲本人根本沒有參加這個會議,必須要證明柯文哲有去影響這些委員,或是發揮實質影響力,羈押禁見才有理。若無,便是坐實在野黨主席遭政治打壓,自己鼓勵柯文哲抗告,據理力爭,畢竟司法很多裁量,「往往在法官的一念之間」他坦言運氣佔很大因素。林思銘重申,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運作下來,藍白黨團對於法案、預算、人事案都有共識,認為雙方的理念跟價值判斷是趨於一致的,會在這些基礎上,繼續合作下去,不至於因為柯文哲官司動向而受到影響。※CTWANT提醒您:未經有罪判決確定者,皆應推定為無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60719/sm-e39e09027dd6e063b09ffda9f7154114.jpg)
山雨欲來?預算開審前國造潛艦靈魂人物突去職 藍委指水很深
立院新會期即將開議,重頭戲在中央政府年度總預算審查,其中,從大選前吵到選後的國造潛艦案預算,備受矚目。但立委王鴻薇卻驚爆,潛艦國造案有三位關鍵靈魂人物,其中兩位卻即將離職,令人好奇未來潛艦國造案由誰主導?該項計畫是否會有什麼變卦,還是又擋到了誰的財路?國造潛艦案的預算以橫跨14年度預算方式編列,賴總統日前在專訪中說明,「海鯤號」國造潛艦預算,行政院先匡列未來14年,以2840億元預算建造後面7艘潛艦,但會根據實際狀況核給。賴清德強調,這只是「暫時匡列」的預算,無論是年限匡列14年、還是經費匡2840億元,「都只是暫時匡列」。「暫時匡列」遭質疑國造潛艦案預算的具體數字還無法掌握,預算會不會持續膨脹?引發外界關切,朝野立委也揚言會等預算開審時好好問個清楚,但此刻卻傳出,潛艦國造案的兩位靈魂關鍵人物將去職,再度引發議論。王鴻薇質疑國造潛艦預算開審前夕,卻有關鍵靈魂人物去職,背後的水很深(圖/報系資料照)王鴻薇在臉書發文表示,國防部8月底將明年度預算書送到立法院,各界關注的潛艦國造預算,編列2840億元預算、從明年起分14個年度執行,將建造7艘後續潛艦。但潛艦國造海鯤號的3位靈魂人物卻有2人已經或即將離職。王鴻薇說,海鯤號3位主要角色中,黃曙光今年4月欲請辭國安會諮委、潛艦國造小組召集人等職,雖在新政府上台後獲留任國安會諮詢委員。但近期卻又傳出台船董事長鄭文隆無預警下台、國防部參事海軍中將邵維揚即將屆齡退伍,被視為潛艦國造3要角將「三缺二」。王鴻薇表示,潛艦國造從規畫經歷各種風雨,終於到了原型艦下水準備測試階段,並編列後續艦階段。但在賴政府上台後,潛艦國造工程2位重要人卻離退,令人質疑該計畫是否會有什麼變卦,還是擋到了誰的財路?她還說,台船多為承攬政府重大船艦的公司,潛艦國造則是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國防重要政績,這個案子從開始規劃到現在,各方都認為「水很深」,好不容易穩定的潛艦風波,竟然在政府編列長達14年的2800億預算後,台船的董事長鄭文隆突被無預警被要求離職,而且幕後主導人據說還是賴總統親信。令人擔憂,潛艦國造的後續,究竟是國防政策主導,還是掮客利益主導?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60423/sm-f747c9bd542f09e052bf50ddf470aba9.jpg)
爆陳世凱是下場選戰台中綠營活棋 鄭麗文示警藍別再被動應戰
前國民黨立委鄭麗文今天指出,政院發言人陳世凱昨日正式接任交通部長,這顯示賴清德總統早已跳過2024總統選戰被指是「少數總統」的尷尬,開始為未來綠營選戰提前佈局,陳世凱因頂著「交長」光環,不僅可能威脅藍營中市立委尋求連任,更可能成為未來台中市長選戰的綠營黑馬。鄭麗文同時提醒國民黨,別繼續陷在2024總統敗選困局,走不出來,因為賴清德總統與民進黨在選戰結束後,早已快速分析自己的優、劣勢,開始佈下一局、下兩局。她舉例,府院派陳世凱接交長,就是要增加綠營選戰「活棋」,陳世凱退可威脅中市藍委顏清標的連任、進可代表綠營挑戰未來的台中市長,其中的政治算盤打得相當精細。反觀國民黨,卻還在問陳世凱有何專業可接交長?她感嘆,當對手下棋都不知下到哪裡了,國民黨還在糾結上一局,然後將棋局主導權拱手讓給民進黨、甚至民眾黨,選民眼中的國民黨,就只是「每天開記者會回應時事」,這樣真能重返執政嗎?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遭北檢聲押,卻被法院裁示無保請回,外界形容原本行情跌到谷底的柯文哲是滿血復活,民眾黨未來選擇的政治合作對象也引發討論。鄭麗文今天接受廣播媒體專訪,分析接下來藍綠白分合。她認為,民眾黨既然已經將北檢偵辦柯文哲定調為「政治迫害」,柯文哲、民眾黨在全案未塵埃落定前,就很難與民進黨再「勾三搭四」,否則一旦被選民發現,民眾黨還對民進黨輸誠,民眾黨就會更快泡沫化,至少短期內,民眾黨的表現,會比國民黨更「反民進黨」。鄭麗文指出,容或民眾黨內仍有不同考慮,但這是民眾黨的家務事,何況,在立院合作,與選戰是否要繼續合作,原本就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畢竟立院上會期,藍白多次合作,都是為「監督」執政黨、在不同議題上產生的「自然合作」,但在立院合作,不代表選戰就一定合作,反之亦然。鄭麗文提醒國民黨,眼下一定要深切瞭解這個事實「不需要為合作而求合作」,因民眾黨是小黨,其實有很多事有求於國民黨,國民黨立院黨團不可能不清楚。尤其當柯文哲人設遭嚴重挑戰與質疑,國民黨沒必要再像上個會期,幾乎是讓民眾黨牽著鼻子走,就是視議題該合作就合作。她說,上個會期,國民黨已經很少主導議題,都讓民眾黨扮演「攻擊發起」角色,立院新會期是重要的預算會期,國民黨團不應該再將攻擊主導權拱手讓人。「而且,請不要再一廂情願的討論藍白合」,鄭麗文提醒國民黨,2024總統選戰早已經過去了,現在還有很多藍營人士爭論白委黃珊珊是不是「破壞藍白合元兇」,但總統輸了就是輸了,對於黃珊珊的角色,應該就是論事,例如她在民眾黨內一筆爛賬就可討論,至於昔日藍白合恩怨就不需再糾纏。鄭麗文分析,2024總統大選後早就人事已非,不必再用那場大選打未來的算盤,當賴清德總統走出少數總統的困局,清楚知道優勢劣勢佈下一局,國民黨卻還困在上一局走不出來,國民黨上下真的要醒一醒,別再只是「每天回應時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360360/sm-7f088c4a28ad3936cf021e2f6e576efb.jpg)
砍在刀口1/攔國會改革又「追殺」在野黨主席 大法官&通傳委員人事恐團滅
立院新會期9月2日拉開序幕,除將審查歲入、歲出雙創新高的114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外,還要開審大法官、NCC委員及考試委員等重要人事案。據了解,若認為大法官、NCC委員甘淪綠營馬前卒,藍委將採嚴審封殺所有人事案,恐怕創「團滅」紀錄。藍營高層人士指出,賴政府大動作偵辦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意在透過裂解民眾黨,讓白營年輕票流失,並藉此嚇阻藍白合,畢竟唯有在野黨失去在立院過半優勢,執政黨才能全盤掌控政局,但白營師法前民進黨立委蘇治芬以「政治迫害」拉高與檢方抗爭,白委若在此時投靠綠營,形同置柯安危於不顧。該人士還說,綠營攻防主軸很清楚,就是與人數優勢的在野黨對抗,在野黨拒從,就持續「極限壓迫」、「用時間換取空間」。包括從國會改革案綠高喊青鳥反制,政院直接下令要NCC副主委續代理主委,考試院部長可代理考試委員逕行開會,提名「反國會改革、反廢死立場鮮明」學者出任司法院長等連串作為,不難看出民進黨已經將「憲法解釋權」視為主場優勢,看扁在野黨資源少、意志弱,要拼「狹路相逢勇者勝」。「過去八年立院表決,國民黨落敗主因是藍綠立委人數差太多,但國民黨忘記自己在野、瞻前顧後,無戰鬥意志,的確也讓支持者失望」該藍營高層並舉例,綠營在立院休會期間,強力主張應開臨時會審查考委、NCC委員人事案,考試院、NCC也配合府院黨喊話,藍內部再度出現鷹、鴿派,對是否要開臨時會各執一詞,最後鷹派主張險勝鴿派,讓立院院長韓國瑜步子得以踩穩,後來臨時會也沒開,在野支持度也全不受影響,因為人民在意的不是考委是否從缺,而是在野黨有沒有「態度」。北檢聲押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出師不利,被北院裁示無保請回,小草與白營強烈抗議政治干預司法,新會期「白綠」合作轉變微乎其微。(圖/記者黃耀徵攝)「關鍵在賴總統的一念之間,是否仍要選擇對抗老路」立院新會期國民黨團書記長林思銘受訪時強調,司法界有太多值得尊重的學者法官、檢察官,都更適任大法官,但總統總統卻讓大法官候選人名單充斥意識形態、政治爭議,用人唯親,未把握改革契機令人遺憾。林思銘說,對於大法官候選人名單,不僅藍營炸鍋,輿論也譁然。「的確有藍委要求將NCC委員、大法官候選人名單全數退回府院拒審,但「拒審」是昔日在野立委席次少時不得不為的無奈作法,如今已席次過半,採取拒審實在說不過去,既然賴總統勇於提出爭議如此大的名單,黨團也決定「直球對決」嚴格審查,該投票封殺的就封殺,審查程序都依憲法處理,結果就交由全民公評。林思銘指出,對於立院新會期在野黨團結合作非常有信心,而綠營透過檢廉大舉搜索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疲勞轟炸般的審查,法院卻裁決無保請回,凸顯政治干預司法、欲分裂在野力量的企圖。他也不相信部份名嘴所指會有白委在此案後,轉與綠營合作的說法,畢竟民眾黨8席立委對於民進黨政治操作都同仇敵愾,他絕不相信此時會有人冒著被小草唾棄的風險,轉而舔綠。國民黨立院黨團直指賴總統提名的新任大法官是「史上最爛名單」,並強調在野黨將直球對決,嚴格審查。(圖/國民黨團提供)立委羅智強也認為,賴總統提名7位大法官候選人中,張文貞、廖福特、陳運財等人,都曾公開表態主張廢死,憲法法庭9月就要宣判死刑存廢,賴總統還在此關鍵時刻執意提名「表態」支持廢死大法官,與超過8成4反廢死民意對著幹、無視「民主政治是化解社會爭議機制」,拒絕與在野代表的多數民意溝通,若引爆社會對立衝突,總統要負責。「NCC前任委員林麗雲、王維菁7月卸任主委後,直指NCC嚴重腐敗,不僅運作淪首長制,NCC內更瀰漫失敗主義」國民黨文傳會主委、藍委李彥秀認為,NCC委員等卸任才敢講真話,雖遭強烈批判,但也印證NCC內部已變成一言堂,更凸顯立法院對NCC新任委員人事案的把關重要性,對於立院在野合作,國民黨仍抱持樂觀,民進黨想要分化在野、個別擊破,不會成功。民眾黨立院黨團在9月2日立院報到時,則痛批執政黨運用司法對黨主席柯文哲羅織罪名,強調會以理念、價值迎接會期,是否符合台灣人民利益等原則持續正常運作,請支持者拭目以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360363/sm-9e6c4a3bb2c2521145538583c1fbe16b.jpg)
砍在刀口2/雷吼「監督預算」唬人效果大 藍自擔心審查不懂眉角
立院新會期開議後重頭戲將是審查104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這不僅是賴總統就職後的首編預算,歲入歲出還首度突破3兆元規模,受高度矚目。雖然賴總統、閣揆都相繼喊話各部會首長與綠營黨團要清楚論述、主動與在野黨團溝通,避免預算遭重大刪除凍結,影響國家發展,然而藍營表態「絕對嚴審」,強調目標從「砍300億起跳」,並透過凍結預算、主決議等方式,回應民意的期待。據指出,因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深陷官司爭議,已經有白委喊出將針對此次偵辦過程中凸顯的檢方違背「偵查不公開」爭議,要檢方給個交代,外界推測這也象徵白營吹起嚴審法務部預算的號角。此外,憲法法庭將在立院新會期針對在野黨力推的國會改革法案宣判,若判決違憲,恐也難免波及司法院的預算,新任大法官人事案也不樂觀。另外,行庫為落實賴總統「新青安貸款」選前政見,房市屢傳亂象,外界甚至擔心引發「類次貸風暴」,藍委已提案要求央行、財政部等單位開議後到立院專案報告,避免年輕首購族成最大受害者。預料財政部、央行與金管會部份預算,也可能因此成立委要求凍結,或成為「主決議」(先向立院報告改進狀況,解凍後才能動支)的標的。行政院正式核定政院發言人陳世凱出任交通部長,但交通部主管業務包山包海,但陳世凱過去的經歷並無交通領域的專業,能否推動相關政務,引發外界議論(圖/記者趙世勳攝)再者,包括遭質疑推動打詐、數位化無功,預算卻「編好編滿」的數發部預算,遭在野黨痛批只會配合政治、打壓特定媒體的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預算,也都被視為在野黨「大砍預算」的標的,恐難「全身而退」。而交通部主管業務包山包海,原先編製預算的交通部長李孟諺卻突然下台,由完全不具交通專業的政院發言人陳世凱倉促上陣,甫上任就要面臨朝野立委的拷問,交通部能保住多少預算,也成為觀察重點。即使在野黨磨刀霍霍大喊砍預算至少「300億起跳」,但其實只佔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出3兆1325億的百分之一,說穿了與往年「統刪1%」的朝野基本共識相去不遠,只是「數字」有唬人效果罷了。一名立委透露,行政部門早已灌水多編些預算,就等著在野立委「出招」。過去八年,在野立委人數少,預算統刪1%還勉強對選民有交代,如今在野黨已是國會多數,預算審查最後若仍僅統刪1%,不僅未兌現選前承諾,更難逃綠營訕笑「在野黨不用功,查不出預算貓膩」。立院將開審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其中也再度編列551億元的治水預算,引發外界質疑錢是否用在刀口上,日前高雄仍豪雨成災,政府有義務要告訴全民治水預算究竟是怎麼花的。圖為今年7月高雄發生嚴重水災的畫面。(圖/民眾提供)資深立委賴士葆指出,在野立委重新掌握立院席次優勢,包括國軍打造7艘潛艦、長達14年「匡列」預算;編列行之有年、卻還是頻傳水災的治水前瞻預算,CP值遭到質疑的軌道建設,這些被鎖定監督的大型預算,不僅內容專業,牽動國安機密,更因常跨各縣市選區,若在野立委無法明確點出哪裡浮濫、浪費,甚或被挪用,而是天馬行空的漫天喊價砍預算,執政黨將「笑納」當成是下屆地方縣市長、立委總統選戰的相罵本,恐無助在野重返執政之路。另一位資深立委也認為,「統刪1%預算」並非最理想的預算監督方式,尤其法律對各行政部門編列「延續型預算」有保障,就算預算被砍,行政單位仍可自行挪用其他預算支應,資深立委也都知道巧門何在,真要砍預算「砍新不砍舊」,多鎖定今年新增的預算項目,並以主決議禁止各部門「自行勻支」,預算刪減對象也要相當明確,才能避免行政單位存在僥倖心理,對新科立委而言其實並不簡單,監督預算能否真正「砍在刀口上」,也就更讓外界好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60209/sm-7fb91a384247925ac30aec20b6429427.jpg)
柯文哲無保請回 賴士葆認檢方做的功課還不夠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案,遭北檢聲押,但今年凌晨法院召開羈押庭,,最後卻裁定柯無保請回。對此,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直言,現在來看,無保請回代表證據不足,以目前的結論而言「檢方是很丟臉的」,畢竟要押人,條件一定要夠,不論是有重罪、有逃亡之虞,串證之虞,收賄雖是重罪,但現在看起來北檢就是沒抓到直接證據,只有可能疑似圖利,這個標準就寬了,如果證據薄弱,北檢想聲押柯文哲,當然就會非常辛苦。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則說,不希望媒體看到事情就無限上綱、24小時疲勞轟炸,「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立院新會期今天開始辦理報到,朝野立委今天在登記報到之餘,也被在場媒體問到如何看柯文哲被法院裁示「無保請回」?對此,賴士葆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來,北檢可能仍只掌握到柯涉嫌圖利的事證,但要辦賄選證據薄弱,檢方聲押就會很辛苦,北檢恐怕有功課作得還不夠的問題。他說,因為檢方已經揚言提抗告,柯文哲的案子還沒有結束,未來會不會起訴,目前都不知道,如果最後柯全身而退,柯文哲的支持者甚至中間選民就會強力反彈,柯的政治生命是否如同日本學者小笠原早先預測的「恐怕已經出局」就非常難講,民眾黨支持度有可能回升,反之,如果柯還是官司纏身,那就是另外的一件事。同時辦理新會期報到的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則認為,此次藍營表態的不多,因為大家都還在觀察,期望司法給予公平正義審判空間,也不希望媒體看到事情就無限上綱、24小時疲勞轟炸,還對這件事擴大解讀,畢竟司法系統、媒體生態都應該是「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柯志恩受訪時也坦言,看到柯文哲被無保請回,她是挺驚訝的,與大家的預期不同,但仍然期待司法能勿枉勿縱。柯志恩也被問到,如何看待柯文哲曾稱沈慶京也是台北市民?柯志恩表示,財團不是不能見,但當京華城案如火如荼在討論時,政治人物還是要避嫌,不能因為沈也是台北市民就不避嫌,並竟沈過去其實還有非常多爭議,彼此間仍有些關聯度。她說,政治沒有那麼天真,柯文哲不能總說愛怎樣就怎樣,也要考量社會觀點,柯文哲指沈慶京是以市民身分與他唱歌,她個人認為不太妥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