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市長
」 鄭朝方 竹北 竹北市 新竹 竹北市長![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96503/sm-06a9670964da2d72af59c012813a07d3.jpg)
經部砸千萬助竹北老市集改造 鄭朝方:嶄新仁義市場秋天見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14日表示,公所向經濟部成功爭取新台幣1,450萬元市場改造計畫,推動仁義市場改造計畫,分段施工已經起跑,13日起停業2周至26日,請民眾海涵,蛻變後的市場也值得期待。市公所官員指出,近年竹北地區發展迅速、消費型態改變,各大連鎖生鮮賣場紛紛進駐社區周邊,傳統市場優勢則漸漸不若以往,而為了讓傳統市場保持競爭力,還能吸引年輕族群走進市場,竹北市公所鎖定40多年歷史的仁義市場,將以經濟部補助的1,450萬元經費,推動仁義市場改造計畫,從二樓開始分段施工,預計2025年秋天完工。鄭朝方指出,傳統市場是地方經濟與社區文化的重要核心,喧囂與人情味更是大家共同的回憶,而本次選定仁義市場進行改造,主要考慮市場佇立近半世紀,天花板管線錯綜複雜,安全與環境都有疑慮,將新設照明優化採光,並重新標示進出動線,以嶄新的面貌來迎接顧客,讓新朋友也能自在地逛市場。鄭朝方直指,為了吸引年輕家庭進入市場,此次特別將市場兩處閒置空間活化,將改造成親子友善區域,讓市場不再只是採購的地方,親子一起來也能共享生活。他矢言,公所團隊將努力讓傳統與創新兼容並蓄,讓採買變成生活文化,市場時尚升級。官員說,此次整修工程設計規劃已完成,首先會改善二樓內部設施,因此需停業整修至26日,其餘分段施工,預計於第三季完成全區施工。鄭朝方提醒,民眾應避免進入施工區域,以確保安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95661/sm-867f9f51bc2a0e110344f53351e6fc4b.jpg)
「影平方」攝影展來了 竹北「打開公所」展現生命力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11日表示,竹北市公所二樓當日起展出「影平方」攝影展,都是篩選過的入圍好作品,涵蓋了自然風景與人文風貌,展至3月11日,歡迎各界瞧瞧。鄭朝方指出,即日起至3月11日,竹北市公所二樓展舉辦了「影平方」竹北攝影展,展出作品為日前「影平方」竹北攝影比賽得獎及入圍作品,近30幀作品中涵蓋竹北市的城市景觀、公共建設、市民活動與自然風貌,展現了這座城市獨特的氛圍與生命力,也延續了「打開市公所」精神,歡迎大家來瞧瞧。《日落晚霞的星際籃球場》呈現了竹北星際籃球場的動感光影。(圖/翻攝自竹北市公所媒體群組)其中《日落晚霞的星際籃球場》攝影者劉麒尉就說,自己是下班要去打個球,隨手用手機紀錄下竹北剛整修重開幕的星際籃球場,沒想到就獲獎,可見人人把握生活感動,都能拍出好作品;《暮色行旅》作者廖碧雲則說,晚上的路燈對交通與治安都很重要,作品拍出了竹北的溫暖夜色,能展現出人與建設強烈的相關性,燈火更象徵希望,是城市進步的表徵。公所官員也說,《跨越》光影交錯的十六座橋,呈現了星際籃球場的動感光影;《披星戴月的明天》則以新竹高鐵站為主題,巧妙將建築線條與天際的色彩融合,展現城市動感與寧靜並存的面貌,都值得大家來看看。鄭朝方則指著《遇見》說,這與竹北燈節小物互相輝映,都是人與景的相互連結,充滿人文溫度。他強調,誠摯地邀請民眾參觀「影平方竹北攝影展」外,也別忘了前往位於竹北水圳公園的竹北光節,一同感受融合科技美學的「水生繁花」竹北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395472/sm-315dbcf813550123fcf86c9249c0634d.jpg)
竹北「水生繁花」耀元宵 鄭朝方揭莫比烏斯藝術美學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10日表示,結合科技與美學的竹北光節8日已經在竹北水圳公園登場,全區以「水生繁花」為主題,打造光影交錯的夢幻國度,展到23日,歡迎各界來賞燈。竹北光節以「水生繁花」為主題,8日晚間在水圳公園舉行開幕儀式,由鄭朝方、竹北市民代表會主席林啟賢、市政顧問楊順發等人共同點燈,照亮竹北夜空。鄭朝方自信地說,竹北燈會近年來打響名號,已經變成了品牌,2025年會進一步打造「竹北IP」(智慧財產),創立竹北自己的特色。他舉例,主燈夢島之境的「洄洄」為新竹縣在地藝術家曾令理作品,以莫比烏斯環為設計核心,象徵水流的無窮循環,生生不息繁榮昌盛,也呼應生命、自然與時空的交融,展現活力精神,結構上則融合月亮與蟒蛇的意象,透過光影變化呈現前行姿態,呼應「永續無限」的核心理念。鄭朝方指出,主燈作品高達5.5公尺,放置在水圳公園前緣的「水面之心」,就是要讓市民與遊客得以近距離感受藝術之美。鄭朝方也說,2025年竹北光節由自己親自操刀六大燈區,從命名到續寫燈區引介都不假他人之手,包含「夢島之境」、「水生之境」、「繁花之境」、「永恆之境」、「光影樂園」及「迷香樂園」,每一處都蘊含著竹北的文化脈絡與悠遠故事,而透過燈光與科技藝術交織,也能帶給訪客沉浸式的感官體驗。他進一步指出,除了主燈「洄洄」外,現場還有三大副燈「迴響脈動」、「聲息」、「心海朗朗,光明自現」,也有兩件徵件作品「匯流而上」、「半伴」,匯聚了光影藝術的結晶,映照出竹北創新精神。官員則說,活動主燈距離竹北高鐵站一號出口,步行僅約三分鐘,遊客只要剛踏出高鐵列車車廂,就可看到水圳公園主燈迴旋,而隨著步伐推進,更可從不同視角感受竹北光節各區域的層次變化。鄭朝方預告,竹北光節至23日天天展出,期間每天都有創意市集「竹北好市」,也有街頭藝人演出,還有系列精彩活動,比方15日光節音樂會、22日水上音樂會等。以光節音樂會來說,邀請到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得主「春麵樂隊」、療癒系雙主唱「脆樂團」、金曲歌后孫盛希等實力派音樂人,將與大家一同沉浸在這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迎接春回大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94776/sm-d2e326e6aa146723d055ff611d856653.jpg)
攻城獅攔胡海神四連勝 鄭朝方高歌客曲助攻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8日指出,春節假期後首場新竹的籃球主場賽事已經開打,在地的「新竹御嵿攻城獅」籃球隊也贏來開春第一場勝利,也讓客座對手「高雄全家海神」春節一路旺的四連勝止步,球迷關注。「新竹御嵿攻城獅」5日晚間迎戰「高雄全家海神」,由於搭配主題日「來作客」,現場充滿濃濃客家文化氣息,也因為本場為春節後首場新竹主場賽事,吸引不少在地球迷觀戰。鄭朝方說,自己2024年開季時,就曾受邀擔任特別嘉賓,身為首位客家籍竹北市長,如今再次回到賽場感受格外親切,也在中場時獻唱自己原創客家歌曲「髻鬃花」,代表新竹的客家鄉親向球迷問好,也讓球迷驚喜不已。而一度落後的攻城獅也在下半場士氣大振,急起直追扭轉場上局勢,讓鄭朝方直指,堅毅不拔、團結奮鬥的客家精神,就是攻城獅拼戰到底的最佳寫照,自己也感受到球迷熱情,並與大家一同高喊應援口號。「攻城獅」展現了不服輸的精神,以97比91力克海神,用行動回應所有支持者的期待與熱情。總教練威森(Wesam Al-Sous)賽後直言,這是場非常艱困的比賽,也為球員的表現感到驕傲,特別是在末節展現高防守強度,掌握多次關鍵籃板球,相信未來還可以打出更好的表現。身為忠實「獅迷」的鄭朝方也說,這個賽季充滿挑戰,但「攻城獅」仍可扭轉戰績、挺進季後賽,相信屆時整個竹北都將為攻城獅歡呼喝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393350/sm-05373af3c6dce3c34550d6acc2ef4bf0.jpg)
「絕對嗅覺」打造美感生活 鄭朝方拿調香專業為竹北添味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31日指出,市長生活外,自己是一名「調香師」,除了為生活添味,也正以香氛打造竹北嗅覺饗宴,提升在地美感。鄭朝方在從政前便以「絕對嗅覺」在調香界小有名氣,大學時代在雜誌擔任撰稿作家時,因為寫稿接觸各大品牌無數的針管香水,意外開啟自己的嗅覺天賦,在漸漸察覺嗅覺敏感度極高後,便一頭栽進香氛世界。鄭朝方分享,自己至少嗅了上百支氣味以鍛鍊聞香功力,後來進一步著手嘗試調製香氛,愈做愈有心得,也讓香水品牌來接洽,希望由自己研發新產品。鄭朝方舉例,2009年時參與國際精油品牌Escents舉辦的香氛大賽時,自己用記憶中客家阿婆的氣味,混合花果、柑橘、九層塔、茉莉等氣味,創作出「髻鬃花」香水奪下首獎,並被品牌收購配方專利,如今這支「客家阿婆」的味道不只在新竹飄香,更在全世界都買得到。鄭朝方在竹北市公務忙碌之餘,也不忘自己的香氛專業,不時抽空到實驗室裡調香,陸續為竹北市量身打造四款香氛,包含「海的禮物、秋風行旅、和樂融融、美麗莎灣」等,每種都是市長心意,代表竹北市不同景點、季節的味道。鄭朝方也說,這四種竹北香氛會交錯運用在藝文活動上,市公所內也設置「每日香氣」,讓洽公民眾每次來都有不一樣的氣味體驗,甚至竹北傳統市場內,都有特意擺上香氛點綴,希望將香氛與市民朋友分享,多次活動時自己都自掏腰包分享百支香氛,就是要把香氣傳出去。至於調製秘方則是最高機密,他則認真地說,因為香味是竹北人共享,不希望秘方外流,成為斂財工具。鄭朝方提到,香氛對自己來說有股治癒的能量,雖然擔任市長工作壓力大,但總喜歡在睡前用上薰衣草、天竺葵氣息的香氛來紓解壓力,而竹北是許多竹科工程師的家,每當談及科技業的辛酸與壓力如何排解,自己都會推薦用萊姆、佛手柑或甜橙等香氛解憂,或用木質調的精油,例如松木、柏木或檜木來安神。鄭朝方強調,香氛不是只有聞起來好聞,實際還有許多用途,更希望藉由香氛提升生活質感,創造令人羨慕的生活情調。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92455/sm-42bc930782941c1f7c12ab1d4b6aa190.jpg)
烏金雙月1/魚蝦共舞迎小龍 鄭朝方帶路「益生菌」烏魚子上桌
「小龍」新春佳節到,訪友伴手禮少不了高貴的烏魚子美味,本刊走訪2024「神農獎」北台灣唯一漁業得主新竹縣的許豐立,揭露挑選烏魚子的撇步,還有養殖烏魚子常被詬病的「土味」,如何在「魚蝦共生」的益生菌養殖法下輕鬆破解。新竹縣竹北市臨海的拔仔窟地區高達66公頃的烏魚子養殖魚塭是全台最大,全台年產近半烏魚子都出自這裡,拔仔窟養殖班長、嘉豐水產負責人許豐立指出,台灣養殖烏魚子的品質不輸野生烏魚子,尤其在新竹「九降風」助攻下,烏魚結卵時間養殖水溫剛剛好,因此在南部煩惱全球暖化破壞水溫之際,全台緯度最北的拔仔窟烏魚子養殖業逆勢躍上版面。許豐立說,好的烏魚子從原本的「濕子」曬到重量大約四分之三最剛好,也就是1台斤曬到剩12兩左右,從冷凍庫用手指肉輕按,凹陷會很快回彈,解得最剛好也最好吃。烏魚養殖送來漁市場拍賣成交後,買家會交給工班現場取出烏魚卵,近年新竹「九降風」助攻烏魚養殖潮,取卵數量龐大,工班甚至要全天「輪三班」作業才能休息。(圖/許豐立提供)許豐立提醒,正常烏魚子深、淺顏色,就像水果的老欉、幼欉各有所好,但背部盡量呈黑色、陽光一照能透光為宜,吃起來也要「外鹹內不鹹」才對。至於烏魚子本身切片就可以生吃,也有人簡單油炸一下,外酥內Q,而老饕很推薦厚切吃個過癮,也不妨拿高梁酒、米酒半淹慢火煮,再翻面煮到收水即可。許豐立提起自家養殖歷程一路跌跌撞撞,早期父親在魚塭養殖草蝦,沒幾年就草草收攤,後來因病後,自己放下補習班事業,毅然決然投入養殖行業,但在推廣過程中,不少人說烏魚子的「土味」讓人搖頭,許豐立憑著自己科技人出身「解決問題」的信念,發現烏魚有吃「底泥」的天性,因此老是甩不掉「土味」,自己因緣際會下找到了養殖研究者胡暢茂,導入「益生菌」放在養殖池中,除了維持池中好菌,沉澱物也改善土壤,讓池底不再充滿烏漆抹黑的黑土,烏魚吃「底泥」時也能吃到益生好菌,成功甩開不少人怯步的異味,直球對決清蒸吃原味也不擔心,上市大受好評,每臺斤硬是比市價高出新台幣300元左右。烏魚子的製作過程十分繁瑣,必須對雌魚卵巢採集、清洗、去血、鹽漬、整形、乾燥到延壓,過程約需7至10天,是過年熱門的珍饈。(圖/許豐立提供)許豐立也說,自家養的池根本不用擔心化學添加,因為一旦有添加物「益生菌就白搭了」,因此改引進「魚蝦共生」方式,把白蝦帶進養殖池,而同樣受惠益生菌,白蝦也養得肥美活跳。許豐立說,自家白蝦不須「解凍」直接大火滾一分鐘後下蝦,三到五分鐘「捲起來」變成「蝦味先」象形「6」就撈,吃起來最剛好。竹北市長鄭朝方則說,以烏魚子周邊集合成的竹北「月光寶盒」伴手禮現正籌備中,而由許豐立等農友組成的「竹北好市」品牌也正擴大招募,共同推動市集優質化、品牌化。鄭朝方直讚,許豐立正積極導入AI科技與益生菌養殖等創新技術,開發多款烏魚創意產品,除了登上法國米其林指南官方專輯外,年後將進一步以烏魚子醬新品牌「反攻」日本,已有多家日本廠商來洽談,為竹北甚至台灣的漁業注入嶄新能量。鄭朝方也預告,竹北正以藍色經濟積極開發水月農業休閒區,也正籌備烏魚故事館,不僅將展示烏魚文化與產業價值,更要推動食農、食漁教育,舉辦各類互動活動,讓更多民眾親身瞭解烏魚養殖與水產文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92457/sm-ad64ebc14cfc571e46efc50837ea6d6b.jpg)
烏金雙月2/水月橋瞭望新月沙灣 鄭朝方揭竹北秘境
小龍報喜迎新春,年假想好去哪了嗎?本刊將跟隨竹北市長鄭朝方的腳步,吃完烏魚子與白蝦美食後,騎乘UBIKE微笑單車,探索「竹北雙月」地景之美。素有「風城」之稱的大新竹地區,近年因「竹科」帶來產業與「高出生率」而被冠上「年輕科技城」美名,然而卻因景點不多長期被詬病為「旅遊沙漠」,甚至有新竹人「假日不是在巨城(百貨公司),就是在前往巨城的路上」之譏。然而新春報喜,本刊將隨著竹北市長鄭朝方的腳步,揭露新竹縣最核心城鎮竹北市,一甩「難逛」批評,開發新的好玩景點。首先來到竹北地區最新打卡點「雙月」,包含「水月公園」與「新月沙灣」二處。鄭朝方說,以水月公園中的「水月橋」來講,竹北市公所近來投入新台幣500萬元,為水月橋523公尺長的橋身增添景觀投射燈,且導入太陽能發電,除了提升夜間景觀品質,更多了水映光影交融之美,為竹北西區海岸營造一份由導入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節能的浪漫風情。新竹縣竹北新月沙灣是近期公所整理的景點,曾邀請到小野麗莎等歌手現場歡唱,市長鄭朝方預告,公所未來也將邀請更多表演者與觀眾,一起享受熱鬧的沙灘之夜。(圖/翻攝自竹北市公所臉書)騎行UBIKE約10分鐘不遠處則可到「新月沙灣」,鄭朝方說,此處地如其名,因為圓弧的形狀像極了新月而得名,是新竹地區專門戲水踏浪的好地方,也是賞日落的熱門景點,許多人特別選在落日時分,到沙灘來觀賞橘紅色艷麗的夕陽,直到太陽沈入地平線。鄭朝方指出,公所也整理了「新月沙灣」周遭停車設施與公共廁所,同時安排了不少UBIKE微笑單車幫助遊客沿海騎車優遊,並不時邀請各類歌手獻唱,包含大成、凹與山、RayRay、戴愛玲甚至金曲天團告五人等獻唱,讓老景點搖身一變成搖滾核心,2025年也會陸續邀請全球重量級歌手,曾蒞臨竹北的重量級歌手小野麗莎也有望二訪,歡迎大家期待。鄭朝方直言,其實竹北市因著地價稅、房屋稅、土地增值稅等稅賦,願意做事者其實很有空間做。他舉例,近年公所以下級單位之姿,反過來向上級單位挹注了新台幣8,000萬元,添購UBIKE等交通設備,連「竹北雙月」相對遠離塵囂的景點和聚落也配置UBIKE站,就是要落實民眾通學、通勤、旅遊都能以UBIKE完成「最後一哩路」的政策理念。竹北市公所財政寬裕,近年甚至挹注縣政府新台幣8,000萬元全面廣設UBIKE電動輔助車,電輔車比起一般UBIKE更省力也能騎得更遠,也完善了大眾交通的「最後一哩路」。(圖/劉耿豪攝)鄭朝方說,公所要求在購買微笑單車時,需以「電輔車」為絕對優先,因為若是一般自行車,很多人騎了10至15分鐘便氣喘吁吁,根本難以到達目的地,屆時設置後若棄之如敝屣,實在浪費公帑,不如一次到位,全面設置「電輔車」,如此一來「油門一拜」,騎到桃園也不嫌累。鄭朝方坦言,儘管公所財庫無虞,但人力員額有限,目前百餘位公所成員都已經「CPU滿載」,加上教育與交通問題大多需要上級才能處理,但公所已扛了不少公園等公共設備維護,甚至市民免費公車也是由公所支應,「4年當8年在拚」,小龍新春,鄭朝方向周刊王讀者報喜,也歡迎來看看蛻變的竹北,不一樣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391543/sm-9629f2780828b12ef98bd4d6aadad558.jpg)
竹北光節蛇提燈搶先看 開口「吐信」藏亮點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21日表示,2月8日起為期15天的「竹北光節」將在水圳森林公園登場,二款特色紙雕「銀翼之蛇」、「遙光彩蛇」也同步登場。鄭朝方21日指出,在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後,熱鬧的元宵燈節在後面緊接而來,而竹北市公所2025年與紙雕藝術師洪新富合作,以紙雕展出蛇年提燈「銀翼之蛇」、「遙光彩蛇」。洪新富也現身說法,介紹「銀翼之蛇」透著科技感也象徵新竹的科技時尚;「遙光彩蛇」則因色彩繽紛,希望帶給民眾豐富多彩的一年,而二者都具有蝙蝠般的翅膀且尾巴上揚,都象徵笑口常開、能分送福氣,提燈者會「後勢看漲」。洪新富直言,過年就是要開心,所以二款蛇年提燈都是笑口常開的樣貌,兩種燈湊在一起就是「嘶嘶(事事)如意」,這兩款蛇燈造型配合蛇年之外也有翅膀,以延續2024年龍年推出的「銀翼之龍」概念。他介紹,「銀翼之蛇」、「遙光彩蛇」使用的是PP合成紙為材料,具彈性、防水、燃燒不會產生戴奧辛等好處,甚至還可以當作塑膠類,回收再利用。鄭朝方則說,這2款提燈限量各準備隻1萬隻,因為剛好是「乙巳」年,所以提燈目視就呈「乙巳」的形體,還能做出歷年蛇年提燈少見能吐信(蛇吐舌頭)的動作。他發願,未來「竹北光節」可以成為一個品牌,成為竹北亮點招牌。鄭朝方也預告,竹北光節2月7日會開始試營運,8日開幕點燈後,將邀請金曲歌后孫盛希、春麵樂隊與脆樂團等到竹北跟大家同歡,歡迎大家來水圳公園賞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9/390979/sm-7699a9f135c3082096a8898c5384cf24.jpg)
竹北水圳公園步道施工挨批淪「水泥公園」 鄭朝方闢謠:綠覆率不變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19日強調,竹北水圳森林公園整修,是為了要進行行人安全環境改善,消除安全隱憂,居民關心的「綠覆率」不變,更不會變成水泥公園。竹北水圳森林公園近期正進行周邊環境整修,2024年底起卻陸續有民眾陳情,這項新台幣2,000萬左右的改善計畫,未有效與在地里長、居民溝通,便大量移植公園樹木,還將水池填平,把原先生態工法的高壓透水磚,改成完全不透水的水泥樹穴,引發熱議。竹北市中興里長莊淙樹直言,市公所應懸崖勒馬,即刻停止水泥樹穴工程,具體呼籲有五:首先,水圳森林公園尚未施作的另三面的環境改善計畫,勿再用水泥樹穴取代原先高壓磚的生態工法,才能維持生態環境;第二,市公所應該召開公開說明會,並請樹木專家與樹醫生與會規劃,減少民眾疑慮;第三,應研擬適當的生態工法,找到恢復生態公園的可能;第四,辦理各項活動時應要求廠家不要現場烹煮烤食物;最後,應避免在此辦理大型活動,因為活動餐車已經嚴重地影響公園安寧。公所官員指出,施工處現況的水泥磚軟鋪工法,底土夯實率已達九成,幾乎無法透水、透氣,加上雨水沖蝕滲漏和日常行人踩踏,上層泥土漸失,導致水泥磚不均勻沈陷,常有行人踢到跌倒,危機橫生。官員說,公園內的喬木已請樹藝師進行評估,會移植到公園內更適合的位置,但不是移離開公園,而原有的金露花等低矮灌木,因枝條帶刺曾導致孩童與寵物受傷,必須滾動式修正。鄭朝方則強調,此次施工是針對公園「北面」人行步道進行步行空間優化,打造無障礙空間,既有水池面積也維持95%,只有針對末端彎曲段優氧化極其嚴重的小區塊進行填平與土壤改良作業,為的是提升整體衛生環境,綠覆率並無降低,請居民放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7/386787/sm-8a7621ea22724b01417f36e55590f8f5.jpg)
竹北五大社福新制上路 鄭朝方:2025拚衝22萬人口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1日表示,2025年起市公所推出五大福利政策,希望照顧孕婦、幼兒、長者,並放寬市民各項福利申請資格,年增約新台幣億元預算。2025年來臨,竹北市推出五大福利新制,首先是實施「竹北好孕媽咪補助」,讓準媽媽們每次可獲300元產檢補助,每生產周期最高補助14次;第二是善用「幼兒教育暨素養導向多元發展補助金」,讓3到6歲幼兒,只要設籍竹北滿兩年以上且持續居住,每名幼兒每年可獲6,000元教育補助,將分別於一月、七月發放,四年共可領到2.4萬元。第三項是用竹北的自治條例「長輩健安津貼」全面取代健保補助,讓補助財源更穩定;第四項則是放寬重陽節禮金發放對象資格,包含調降年齡與調高金額,從七十歲以上才能領2,000元,新制放寬成六十五歲以上市民可領3,000元。最後,竹北市公所也取消帶狀疱疹疫苗補助金額因著年齡補助上限,其中年滿五十歲的市民每年提高補助額度到3,800元,低收入戶則補助4,800元。鄭朝方強調,自己就職兩年多來,竹北市持續轉型中,除了建設硬體設施,包含星際親子籃球場、竹蜻蜓式竹北燈,藉以提升市民生活質感外,軟體方面也不忘照顧市民需求,畢竟竹北市2025年人口可望突破22萬人,團隊將打造竹北,讓竹北不僅是宜居城市,更是充滿創意與溫度的地方。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84761/sm-57eb4b92b4c90c50415a5b056aadb2bf.jpg)
竹北砸千萬改善通學路 鄭朝方:人本通行放心生養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23日表示,市內東興國中、嘉豐國小附近的復興三路人本通學環境改善工程刻正啟動,預計砸新台幣1,000萬元,在高出生率的年輕竹北,讓居民與學生走路更安全。鄭朝方指出,竹北市年輕人口眾多出生率也是全台數一數二,除了學校與綠地公園持續增設外,對人行道系統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公所因著人本為核心,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改善。他說,其實此次工程是東興國中、嘉豐國小人本通學改善的第二階段,要重新鋪設老舊人行道鋪面,改善與修正路口柏油路斑馬線與人行道的不良嫁接面,加強人本與無障礙機能。官員說,此第二階段改善計劃,由內政部國土署核定補助820萬,市公所自籌180萬,內容包含復興三路翻新人行道,還有復興三路與嘉豐五路交叉口、復興三路與文興路一段交叉口分別設置庇護島,以及無號誌路口評估增設號誌或加強標線等,預計2025年下半年全數完工,有望全面提升行人通行與通學安全。鄭朝方強調,比起全台面臨少子化招生困難危機,竹北卻是高樓拔地起、學校一間一間蓋,地方民眾對於未來主人翁的就學環境、通學環境格外重視,未來會持續推動人本通學環境改善工程,為學童與居民帶來更安全、舒適的通行環境,打造更宜居的城市生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8/382418/sm-54b8ef089cda940a2fdb6018dd3983fc.jpg)
2025竹北帶狀皰疹疫苗補助近翻倍 鄭朝方:拚施打率達保護效果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13日指出,2025年元旦起市民帶狀皰疹疫苗補助將提高為新台幣3,800元,補助將近翻倍,希望讓更多市民受益。據了解,目前市面上帶狀皰疹疫苗大宗有二,首先是單劑的活性減毒疫苗「伏帶疹」(Zostavax),自費價格約在4,800至6,000元之間;再者是需接種兩劑的基因合成疫苗「欣剋疹」(Shingrix),每劑自費價格約為8,500元,總費用高達17,000元,實在是不小負擔。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家醫科主任葉姿麟指出,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再活化的表現,急性期皮疹及疼痛持續時間約數周,部分病患會併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這種併發症疼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超過一年的時間。帶狀皰疹好發於慢性病患者及年長者中,而市面上大宗的帶狀皰疹疫苗,都具有良好的保護效果及安全性。她提醒,只要是50歲以上的長者,或是曾罹患水痘的成年人,都是罹患帶狀疱疹風險較高的族群,呼籲能施打此類疫苗。鄭朝方強調,為保護市民免受帶狀疱疹病毒的威脅,並減輕施打疫苗所帶來的經濟負擔,2025年元月起起帶狀疱疹疫苗補助將從現行的每年2, 000元提高至3,800元,低收入戶則可獲得每年4,800元補助,有望讓更多市民受益。鄭朝方感性表示,謝謝竹北市民代表會全力支持,讓市公所有底氣大幅提高補助額度,減輕市民接種疫苗的經濟壓力,並鼓勵更多市民積極接種,預防帶狀疱疹的發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78065/sm-0d38c4b0e038ff3b920fcb9cf6d985e6.jpg)
聘前京都府官員為市政顧問 鄭朝方喊竹北超越竹北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22日表示,竹北近期戶籍人口將達到22萬人,2025年會以「竹北超越竹北」之目標,敦聘各界好手成為顧問,共同推動市政升級。因著竹科人口紅利與高出生率,新竹縣竹北市人口多年來持續成長,截至10月底,僅差約900人便可達到22萬人新里程碑,未來更有望超越彰化市,成為全國第一大縣轄市。有鑑於此,市公所近日成立「竹北超越竹北」顧問專業團隊,敦聘各領域人才,更請來72歲的京都府前副知事、現任京都府顧問山下晃正(やました あきまさ)擔任竹北市政顧問,希望推動城市升級。鄭朝方回顧,自己與山下結緣是在8月,當時對於文化方面交流不少,彼此留下深刻印象。本次山下再次來到台灣,並將竹北列為自己很重要的行程,竹北備感榮幸,因此特別邀請山下加入「竹北超越竹北」首位跨國交流顧問,希望為竹北注入更多國際視野,尤其是藝文發展和多元文化交流上,助力竹北成為兼具科技與人文的未來城市。山下晃正指出,京都與竹北共同之處不少,比方都有許多外來年輕人口,雖然讓城市生生不息,但需要靠文化凝聚各位的情感與地方認同,漸進式讓民眾以身為竹北人為榮,像京都現在便是推廣在地認同,自己負責藝文與科技,可以提供這方面的建議,幫助竹北進化與文化紮根。鄭朝方強調,顧問團也會依人口結構,敦聘對應出的各領域專家學者,助攻竹北城市治理,讓竹北超越過去,生生不息繁榮昌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377077/sm-d806e317ca0ebce4a092d0b76895551d.jpg)
美學文化活動一波波 鄭朝方喊打造竹北藝術之都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18日表示,竹北市公所近日舉辦的「竹北音樂故事」與「多元文化午茶節」二大活動,吸引了超過8,000人次參加,讓民眾沉浸在美學與文化中,度過難忘充實的周末。竹北市公所在16、17日一連兩天周末在竹北文化公園舉辦「竹北音樂故事」與「多元文化午茶節」兩大活動。公所官員指出,「竹北音樂故事」邀請了國內音樂名家葉樹涵、米特MIT薩克斯風重奏團、小提琴家李齊與鋼琴家嚴俊傑,分別與竹北高中、光明國小、東興國中及興隆國小學生聯席演奏,別開生面又具教育意義,使得午後場與星光場接連爆滿,也為竹北教育活動紮根,帶來深遠影響,活動也在嚴俊傑與鄭朝方四手聯彈的安可曲中,畫下完美句點。官員說,17日「多元文化午茶節」活動設有原住民、印尼、客家、越南、菲律賓等主題,各國「茶席」體驗與表演是最大特色,也在不同時段安排「竹北好食」,邀請地方民眾烹飪端出拿手家鄉菜,現場民眾也熱情體驗多元文化。鄭朝方指出,新竹縣是全台數一數二的年輕城市,而竹北市更是其中核心,竹北的設籍新住民約1,638人,也是需要照顧的對象,來自印尼、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與對岸,融合在竹北生活,2024辦理多元文化午茶節,便是邀請民眾體驗多元文化,進一步尊重與珍惜多元特色。鄭朝方回顧,自己是學音樂長大的孩子,「竹北音樂故事」計劃的誕生,就是為了圓孩子的音樂夢,一個會長大的夢想。他說,學生、家長與學校的三方支持如同鐵三角,缺一不可,音樂會的成功,正是最棒的體現。鄭朝方強調,竹北是文化兼容並蓄的城市,公所透過一波波活動,讓市民更深入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並在藝術與飲食的共鳴中創造難忘的城市記憶,無論是音樂會或是文化盛宴,都是竹北對美好生活的詮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74706/sm-9bf35dbaf61243c9d39a00b72c43c3fb.jpg)
竹北未提新增生命園區挨批 鄭朝方籲以大新竹生活圈盤點殯葬量能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7日表示,新竹縣政府要把「生命園區」興建權責改由各鄉鎮市提辦,竹北市會配合盤點,但新建有其困難,呼籲縣府提高層次跨縣市合作,以大新竹生活圈角度盤點生命園區量能。新竹縣政府日前宣布,為推廣「就近治喪」理念,縣立生命園區即起終止興建,並為了配合「就近治喪」轉型規劃,改由13鄉鎮市公所自行提列計畫,含括新建與現有殯葬設施優化,主動權都改由鄉鎮市發起。縣府官員說,包含新埔鎮、關西鎮、竹東鎮、寶山鄉、尖石鄉、五峰鄉在內,目前有6個公所提新設置或現有殯葬設施優化,一共將補助7個方案,其中4案效率甚高,已到發包動工階段,縣府也持續協助中。新竹縣政府民政處長陳建淳指出,竹北市人口眾多,對生命園區需求當然最大,也已經接獲竹北市公所向縣府反映,公所盤點後會優化現有殯葬用地,但增設設施「真的有困難」。陳建淳表示,目前縣府會協助竹北市公所了解法令,進一步鼓勵現有殯葬用地優化且推動環保葬,共同合作解決生命課題。鄭朝方則重申,竹縣的殯葬園區設置問題,必須從大新竹生活圈角度來審視,包含區位適宜程度,縣民與隔壁新竹市民跨區使用權益等,盤點後選適宜地點增設,若有不足也該建立完善積分與排序制度,若從單一面向的鄉鎮市公所推動,恐怕是畫地自限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7/369987/sm-8f160260ce67945fc927fe1fd8e92598.jpg)
竹北運動嘉年派對27日展開 鄭朝方揭市集好物逛個夠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預告,竹北市27日將針對2至6歲學齡前幼童,辦理運動嘉年派對與Pushbike競賽,同時也安排桌球、跳床、足球等多樣運動體驗,希望在運動啟蒙之餘,也促進親子參與,即日起可洽竹北市公所網站線上報名。鄭朝方17日主持「2024竹北市長盃Pushbike競賽」暨「運動嘉年派對」記者會時預告,27日活動上午會進行PushBike競賽,當日下午則為運動嘉年華派對,會場設置在竹北縣政六路上,從光明六路口到光明九路口大約300公尺,活動皆使用12吋無踏板滑步車,希望藉此增強小朋友的平衡感與運動技能,同時兼顧最重要的安全,現場除了有運動市集外,也有「竹北好市集」活動,網羅了不少在地特色商家與創意品牌,從青創美食到手作設計好物等,呈現竹北多樣化的生活風貌,歡迎大小朋友同遊。值得一提的是,鄭朝方預告,竹北清潔隊17日起也擴大招募15名清潔人員,不分性別都可報名參與。他說,自己自上任以來積極推動清潔隊工作環境的改善,從工作服設計到車輛機具的升級,還找來美食業者王品集團授課指導,希望帶入五星級服務,也支持竹北團隊創新研發廚餘傾倒機,減少職業傷害,還有專業教練指導體能訓練,主要是基層勞工非常辛苦,公所十分重視也不忍。鄭朝方重申,除了對觀光客舉辦好的休閒活動外,也希望能打造一支服務品質好的清潔隊伍,照顧在地居民起居,正式聘用每月有望達新台幣45,750元薪水,也享有年終獎金、子女教育補助等豐厚福利,盼能擦亮竹北招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65047/sm-e5717c090eb341cbb865bbe2260a3a2a.jpg)
竹北豐年音樂節10月5日登場 鄭朝方邀體驗原民文化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24日表示,新竹原住民豐年音樂節將於10月5日在竹北文化公園登場,活動包含有部落頭目領袖會議、傳統舞蹈表演、趣味競賽等,歡迎民眾體驗原民豐年祭文化內涵。竹北市公所24日舉行音樂節預告記者會,由鄭朝方與阿美族部落族人沿著竹北中正西路跑步前行,並在市公所前展演傳統歌謠與舞蹈,也帶來小米、地瓜、芋頭、南瓜和小米酒等象徵收穫與繁榮的農作物,傳遞豐收訊息。鄭朝方指出,新竹縣的原住民族主要包含泰雅族、賽夏族、阿美族及排灣族等族群,人口大約2.2萬人,而文化生活領域遍佈全新竹縣二分之一以上,可見原住民族在新竹發展歷史上,具有不可抹滅的角色及地位,竹北身為新竹縣火車頭,更有保存的責任。新竹縣原住民青年協會會長法隆.伊佑表示,其實不只新竹縣,多數原鄉原住民已遷移至鄰近甚至外縣市都會區成長,透過竹北的原住民文化活動,讓都市原住民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也才有進一步保存的機會,包含歌唱舞蹈、飲食建築等,了解族群的文化根基,讓多元文化能世代傳承。鄭朝方強調,竹北市是多元文化兼容並蓄之處,而透過不同族群文化融合與交流,可以展現原住民文化重視與尊重,這些活動不僅豐富民眾文化生活,也增強都市與原鄉聯繫,讓傳統文化可以在現代社會中延續與發揚,歡迎各界10月5日蒞臨竹北文化公園躬逢其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9/364059/sm-b4e87e28486f4e109370be4f33652347.jpg)
文化部背鍋2/「閩南語」改「臺灣台語」恐違法 賴政府挨批福佬沙文
教育部近期打著本土化大旗,有意將「閩南語」修正成「臺灣台語」的傳言不逕而走,政府自《108課綱》改起,希望能去除對岸因子,以「台語」正名本土化。然而,由於台灣本土語還有客語、原住民等多種語言,此例一出,引發語言學者反彈,更挨批「閩南沙文主義」的文化獨裁。本刊12日走訪新竹縣客家信仰中心、新埔鎮義民廟,擁有客語薪傳師認證的新竹縣海陸客家語文協會理事長莊萬貴憂心忡忡地表示,若官方認證把「台語」變成「閩南語」的專有名詞,讓別的語言不能使用,將會加速弱化已經逐步萎縮的弱勢語言,最後導致消滅,因此可以叫「台灣閩南語」,但不應該叫「臺灣台語」。莊萬貴指出,不只近期熱議的《國家語言發展法》,其實攸關車站站點播音的《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平等保障法》等法律中,皆是以「閩南語」來稱所謂「臺灣台語」,若教育部要在《108課綱》「閩南語認證考試」等本土語資料中,直接改稱「臺灣台語」,而上位行政法卻維持「閩南語」現狀文字,便是公然讓課綱違法。總統賴清德選前曾到新埔鎮義民廟全程以客語演講,當時感動了不少客家鄉親。左起為立委參選人曾聖凱、左二為前新竹縣長林光華。(圖/報系資料照)莊萬貴直言,客家人在面對其他強勢族群時,往往較缺乏自信,例如在客庄竹東市場就可觀察到,「金好呷」、「菜頭粿」等閩語用字逐漸取代了客語「當好食」、「菜頭粄」;外地觀光搖下車窗,在地人也往往迎合以「閩南語」回應。他指出,2021年起,新竹縣學生在本土語課上選修「閩南語」者都已正式過半,連客家人占60%人口的客家大本營都如此,難以想像其他地區的客語生態,呼籲政府為了剔除對岸地名「閩」字,追求本土化之餘,不要忘記本土的聲音不只一種。「否則根本是文化獨裁」,他怒批。莊萬貴說,其實總統賴清德2024選前到新埔義民廟,全程以「海陸客語」演說,當時讓鄉親耳目一新,不少人甚至放棄新竹子弟柯文哲與長期支持的國民黨,就是希望給賴清德做看看;如今選上了,似乎又回歸「大福佬主義」,不僅義民廟祭祀大典不見蹤影,更要透過教育部推閩語正名,讓客語和其他語言被官方帶頭一腳從「台語」行列剔除,居民真的很失望,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系主任羅烈師指出,其實不只客家語,各個本土語保存問題大同小異,例如撥補經費時,往往以「社團」、「課程」為補助標的,雖然能框定參加人數、時間,成果報告也比較好寫,不過語言的學習其實「不只是上課」,應該著重在「語言傳承」,在學校學的回家要開口講、在客家庄政府機關落實華語和客語雙聲道服務,最後到社區辦客語說唱與文化介紹等,讓瀕危語言走出課堂,才有望不被刨根。政府近年來花了不少經費致力於母語保存,但學者批評以「煙火式」活動為標的,續航力不足。圖為2022年「還我母語34週年」草地音樂野餐25日舉行,現場大小朋友看著大字報一同唱客語。(圖/報系資料庫)而首位客籍的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則認為,目前像新竹縣受惠於科技發展,不少外來青年定居生子,而新竹縣強烈的客家底蘊還在,校園除了「本土語」選修各自精采外,學校硬體環境、共同課程也能融入客語元素,讓更多人認識、認同客家莊,「除了保存,也能拓展」,他說。莊萬貴感嘆,過去戒嚴時期打壓閩南語,現在閩南語「媳婦熬成婆」了,卻反過來吞噬客語、原住民族語等亟欲保存的本土語言,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與靈魂,「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他炯炯有神,語氣堅定。對此,教育部回應,行政院早已要求全面將「閩南語」改成「臺灣台語」,其中教育部已完成「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將其更正為「臺灣台語」認證,但《108課綱》還維持稱閩南語,會盡速召開課程審議委員會依流程修正,但也造成了過渡期間「閩南語」課學「臺灣台語」名實不同之亂。文化部20日重申,文化部2020年依據面臨傳承危機國家語言調查結果及衡量「族群和諧」、「尊重族群使用習慣」等,於「國家語言發展報告」提出各國家語言「口語名稱」及「書面建議用語」,並在2022年7月獲行政院核定。文化部官員說,針對各部會相關政策、法規涉及語言名稱使用等,尊重各部會政策及修法規劃,文化部也已將名稱議題再次納入2024年10月辦理的「國家語言發展會議」討論,以進行社會溝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5/358775/sm-ff43fd2667622dfd05578b3ca5a70164.jpg)
雙月音樂季破萬人造訪 鄭朝方續推國際藝術家進駐竹北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26日表示,剛落幕的「竹北雙月音樂季」吸引超過1.3萬人次造訪,未來將續推國際藝術家進駐竹北,提升藝術能量。鄭朝方回顧,竹北音樂季自8月10日揭開序幕,當時邀請了告五人、戴愛玲、凹與山樂團、大成等知名音樂人在竹北新月沙灣輪番飆歌炒熱氣氛,累積單場吸引破5,000民眾參加,參與者也相當陶醉。鄭朝方指出,而竹北水月公園啟用以來,首場大型活動便是8月24日Bossa Nova之夜,衝著天后小野麗莎(小野リサ)號召力,一舉創下8,000人參與,許多民眾早鳥來卡位搖滾區,為的就是要與天后近距離接觸。鄭朝方說,小野麗莎在這一場竹北盛宴中,也精心準備一首經典台語歌曲「家後」,自己也與小野合唱,讓充沛的情感寄寓在蔚藍大海中,也傳唱對父親的 思念。鄭朝方介紹,竹北市民非常年輕,平均年齡39.34歲,社會遷入人數與14歲以下青少年人口比率是全台前段班,更是全臺灣人口第二多的縣轄市,需要不少活動讓親子有假日好去處,2024年市公所辦了包含2月科技燈節、4月兒童遊藝節、8月夏日音樂季等,未來都有望成為常態活動。鄭朝方預告,竹北市公所會持續與國際音樂家與歌手合作演出,進一步續推國際藝術進駐竹北,為竹北帶來更多元的藝術展演,也要用文化增進與國際交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57742/sm-c79d4e56cf4d4a4665dbf9232a9e161e.jpg)
盤點竹北問題公園 鄭朝方要推遊具優化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21日表示,市內不少公園遊具不符新規範,目前市公所已自編新台幣900萬元完成第一階段福興公園設施及遊具改善,希望成為示範遊具的新亮點。據了解,竹北市境內有177座遊戲場,而其中不少因不符新式遊具設置規範,竹北市公所自2023年起分別進行第一和第二期改善工程,有望於2024年底二階段完工,優化問題公園。鄭朝方指出,第一階段選定竹北縣政六路的福興公園,這是竹北市30多年前建設的公園,許多設施已不合時宜,且又老舊損壞,若一不小心使用者受傷,絕非大家樂見,因此市公所為提供良好社區公園作為地標型示範特色場域,特別編列經費進行的第一階段環境改善已完成,包含敲除老舊街道家具、涼亭及移植喬木,除了提高安全性,更進一步讓視野更開闊,同步減少治安死角。鄭朝方預告,福興公園未來第二階段有望改善入口廣場與廁所,進一步達到改頭換面之效,成為全齡化的休憩與兒童天堂。鄭朝方說,市公所汰舊換新時,都選擇符合CNS12642檢測規範的遊具,遊具尺寸與材質都有巧思,滿足3至12歲孩童需求,同時保障遊戲安全。他坦言,竹北市內目前仍大概有10座不符遊具規範的遊戲場,會加速找經費優化。鄭朝方也說,設計時設計師特別將創意導入懸浮市政徽的視覺設計,並注入城市美學,以典雅風格打造主題兒童遊具特色。此外,構件色彩主基調為銀灰色,增添星際感,可讓小朋友在溜滑梯、攀爬網、攀岩板等,就像是一趟啟發勇氣的探索遊程,歡迎大小朋友同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