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市合併
」公投後起風了2/鄭文燦華麗轉身? 至今找不到交棒人選
這次反萊豬、重啟核四、公投綁大選和三接遷離4大公投案都未過關,讓執政的民進黨鬆了一口氣,綠營人士認為這要歸功於民進黨團結一致,從總統府、行政院到基層民代全部動起來,強力向民眾溝通政策,只是民進黨目前最大諸侯鄭文燦所轄桃園市開票結果卻是「四個同意」,讓黨內憂心2022年恐失掉桃園,而鄭的下一步也將黯淡無光。民進黨宜蘭縣黨部主委陳俊宇指出,以宜蘭來看,投票前兩天還預估不同意票能勝出的案子是「坐二望三」,但最後結果卻跌破大家眼鏡,4案皆不同意勝出,且不同意與同意之間票數差距算相當大,重啟核四差距逾3萬6千票,其他3案平均都超過2萬多票,民進黨基本盤最大量能全都顯現出來了!他認為,這次公投確實會牽動明年選舉,希望延續公投這股氣勢,轉換成有利明年選舉的力量,讓綠營在縣長等五合一公職選舉全面獲勝。雖然宜蘭縣長林姿妙在公投發言上操作算得宜,但陳俊宇指出,民進黨人對這次公投都盡心盡力協助,不管是街頭宣講、籌備活動,以及開辦說明會,所有的黨公職都很積極配合,幫忙說明中央政策,這次公投的好結果都會回饋到明年選舉上,但黨員們也不能太過於自滿,相信民進黨只要繼續團結,並將2022年勝選作為下一個目標,就能再現榮耀,在宜蘭沒有團結絕對沒有機會。身在藍營首長執政下,民進黨宜蘭縣黨部主委陳俊宇認為,公投能打出漂亮一戰,是因全黨團結所致,2022年大選要贏也該如此。(圖/翻攝陳俊宇臉書)「宜蘭縣、雲林縣、彰化縣和嘉義市,能在藍營首長眼皮下,打出4個不同意,是黨公職團結作戰的結果。」一名中央層級的綠營人士分析,中間選民很明顯在公投隱身,因此回歸藍綠的戰鬥,誰團結就愈能獲勝,但民進黨也有隱憂,這次靠南部票倉救天下,未來要如何佈局守住桃園市、新竹市和基隆市等地的執政權,是非常有挑戰性的任務,而且2022年結果會牽動2024年總統大選,對鄭文燦能不能再上一層樓很關鍵。據指出,綠營各地方角逐縣市首長的人馬中,宜蘭縣有宜蘭市長江聰淵厲兵秣馬許久,雲林縣是青壯派立委劉建國蓄勢待發,彰化縣要等民進黨正國會和新潮流系喬出人選,嘉義市則將鼓勵立委王美惠出戰,只是這些地方藍綠五五波,因此能拿就拿、盡力而為,2022的重點還是要守住桃園等原有地盤。這名綠營人士也憂心,雖然鄭文燦樂觀看待公投結果,認為藍綠基本盤已拉近,只要找到能爭取中間選民支持的候選人,就能守住桃園,但目前說穿了,就是找不到亮眼的接班人;新竹更慘,竹竹縣市合併升格喊得火熱,但此舉打壞所有藍綠政治人物的佈局,縣市議員、鄉鎮長、代表會,甚至是里長,有些錢都開始灑下去,一旦選區重整,明年可能不能選、或經營的選區大變動,綠營將面臨基層反噬;基隆方面,唯一能戰、也必須出馬的立委蔡適應到現在還不表態參選市長,前景也很不明。一名不具名的民進黨立委坦言,離明年底大選還有一段時間,人選不用這麼早浮上檯面,而且綠營有中央執政優勢,屆時有資源可以助攻2022年選舉,但重點是黨內要團結,只要派系不要傾軋內鬥,沒什麼目標是達成不了的,就像這次公投全黨團結,支持者也以熱情正向回報。他也舉例,若黨內各派系不團結,就算這次有「搖擺州」之稱的台中開出3個不同意,拉下台中市長盧秀燕的機會還是微乎其微。綠營在府院黨全力動員,成功阻擋反萊豬、重啟核四、公投綁大選與三接遷離等4大公投,讓執政團隊稍能鬆口氣。(圖/方萬民攝)
林智堅「大新竹倡議」黨內給軟釘子 10綠委籲跳出單一縣市合併框架
新竹市長林智堅提出新竹縣、市整合的「大新竹合併」倡議後,引發黨內立委議論,不只立委陳明文領軍的「英系」反對為單一縣市進行修法,黃秀芳等正國會立委和非派系立委今(1日)也共同發聲明強調,竹竹縣市合併,基本上符合民眾期待,但在國土相連下,牽一髮必動全身,現實上難以僅針對單一縣市整併進行討論。立委黃秀芳、陳秀寶、陳亭妃、陳歐珀、陳瑩、余天、吳琪銘、莊競程、蔡適應和林岱樺等人聯合聲明指出,在新竹市林智堅市長提出新竹縣、市整合的「大新竹合併」倡議後,感受到來自社會熱烈的迴響與討論,顯見竹竹縣市合併,基本上符合民眾期待,也反映現實需求。但聲明強調,更值得注意的是,相關討論已超越新竹縣、市本身,成為全國性的議題。「區域治理、國土規劃,釐清中央地方關係,以及合理化中央與地方財政劃分等,促進台灣國家正常化之重要國家發展課題,再次受到國人重視與關心。」聯合聲明表示,竹竹縣市合併的確符合實際上需要,反映出現行體制與政治實務上已出現差距必須修正,同時意味著目前「大都小縣」的6都體制,無法合乎現實需求,需要重新檢視同時進行體制革新。「但在國土相連下,牽一髮必動全身,現實上難以僅針對單一縣市之整併進行討論。」黃秀芳等綠委們認為,未來相關修法,勢必將牽涉包括整體國土改造與行政區劃、中央與地方政府關係、行政與立法關係,以及選制改革等4大層面的體制革新。聯合聲明建議,縣市合併的議題,應破除地域主義思維,從國家整體發展角度出發,依上述所提的4個面向,分層次進行更細緻的整體討論與規劃;國土規劃與行政區劃,除不應陷入一刀兩斷式的思維,還須於更多的地方與區域進行溝通討論。聯合聲明呼籲,除應廣納各方意見外,也應統整國民對國土的想像與願景,或可採取「國土規劃國是會議」的方式進行,凝聚國民共識,擬定更具體的配套方案,才不會錯失這個整體檢討國土規劃、促進國家邁向正常化的契機。
綠拋竹縣市合併惹議 藍用竹竹苗聯手升格反制
不讓綠營單拋竹縣市合併議題專美於前,國民黨立院黨團今天舉行記者會,主張既然竹縣市要合併,不如再併入苗栗,聯手升格成「竹苗市」並將其打造成為「北台灣科技走廊」。苗栗縣藍委陳超明更指出,若竹竹苗合併升格,已經包含本來就是科技聚落的竹南、頭份,因此,為了避免苗栗縣其他區域被邊緣化,他建議應將竹竹苗市中心設在苗栗,才能兼顧區域發展平衡。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提出「大新竹」合併倡議,引發「究竟為誰量身定做?」的陰謀論,國民黨新竹縣市及苗栗縣立委今天也在立院召開記者會,痛批民進黨在升格議題「因人設事」,呼籲縣市升格此等大事應從長計議,而且在2026年正式實施比較可行。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費鴻泰質疑,當桃園市長鄭文燦說出「林智堅不在桃園政治版圖」後,林智堅就拋出新竹縣市合併,顯然是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替「子弟兵」想出這一招,但「因人設事、吃相難看」,因為柯建銘說要修「地方制度法」將直轄市人口門檻調降至100萬,但為何卻不見綠營嘉義縣市立委主張下修門檻到80萬?為什麼彰化縣人口早以就超過百萬門檻,卻不能比新竹縣市更早合併升格?費鴻泰說,倘若只升格而不修「財政收支劃分法」就增設台灣第七都、第八都,所有直轄市將一起分配71%統籌分配款,六都財源勢將遭稀釋,此外,縣市合併升格後,議會議員席次將減少,也不會再有鄉鎮市長選舉,因此也應同步修改「行政區劃法」。國民黨團書記長陳玉珍表示,林智堅當了7年市長都沒想到縣市合併,現在卻心心念念想著自己未來,才想到要升格,若真的是為了新竹好,應該公開表示不會參選合併後的市長,並呼籲應立即啟動「區域計畫法」、「行政區劃法」、「財政收支劃分法」、「地方制度法」等修法,讓竹縣市合併有完整配套。苗栗縣藍委陳超明則表示,自從台南縣市合併後,原本舊縣區中心新營,人口有成長嗎?台中縣市合併後,原本縣都中心的豐原人口有成長嗎?這個現象凸顯六都合併很容易導致「畸形」後果,政府當初強調要減少行政資源支出等理由反對縣市合併,現在卻無限制擴張,因此他一定會堅決抵抗只有竹縣市合併,應該也要納入苗栗,而新市中心一定要設在苗栗縣,緊鄰新竹縣市,這樣苗栗縣才不會被邊緣化,才能縮減城鄉差距。他並強調,苗栗縣創税能力非常強,不亞於新竹縣市,但卻被「財政收支劃分法」綁死導致財政困難,舉例而言,苗栗縣去年上繳250億元稅收給國庫,卻只有得到171億元補償,相對嘉義縣只繳50億元,卻得到131億元,屏東縣上繳144億元,獲得194億元,凸顯現行法律對苗栗很不公平。竹縣藍委林為洲則強調,政治不是詐術,民主國家首長只能做兩任有其原因,但民進黨想透過修法連任市長,「這不是詐術,這是什麼?」。他說,林智堅拋出這個議題很好,但應該從長計議,2026年才是最好時機,屆時包含花東等一起考量,讓台灣成為真正的兩級政府,如同美國聯邦政府與州的關係,才是修法真正該走的路。竹市藍委鄭正鈐補充,2017年林智堅拚連任時,主張新竹縣市合併議題沒有急迫性,但現在卻因要找出路,有了急迫性,呼籲合併升格是可以討論的公共議題,但應連同國土規劃、行政區劃一併討論,更重要是應該先問問竹竹苗民意,是否已取得合併升格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