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類
」 新冠肺炎 疫情 指揮中心 新冠疫情 王必勝國土計畫不影響宗教建築輔導合法 國土署:地方政府數十年未積極處理
媒體報導,有關新北市既有寺廟於國土計畫法上路後將無從合法化案。對此,國土管理署16日澄清,國土計畫不影響宗教建築輔導合法,強調既有宗教建築本就可循現有區域計畫法相關規定申請用地變更。《自由時報》16日報導,新北市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寺廟,僅九三九間登記在案,另有約三千個隱身在民宅的神壇,無法取得合法登記,成為管理的灰色地帶。新北市長侯友宜日前在市政會議表示,內政部預告國土計畫的土地使用規範,未來實施後,可能許多寺廟無法合法,而且會一直遭受罰款。而依據國土計畫法草案,未來若不符合國土功能分區及分類使用原則,依情節輕重訂定不同罰則,最低處以六萬元罰鍰,最高五百萬元。對此,國土管理署澄清,國土計畫不影響宗教建築輔導合法,強調既有宗教建築本就可循現有區域計畫法相關規定申請用地變更。但部分宗教建築位於不適合的土地區位,如位於山坡地、環境敏感等區域,因涉及水土保持、環境影響評估等程序,且位在第一級環境敏感地區者,依法本就無法申請土地變更。此外,內政部宗教及禮制司已研擬既有宗教建築輔導合法方案,待行政院核定後,國土管理署也會納入「國土計畫土地使用管制規則」草案,訂定既有宗教建築輔導合法機制,繼續推動相關輔導措施。國土管理署表示,長久以來,地方政府一直未能依據現行申請合法機制落實輔導工作,導致此問題累積長達數十年未解,呼籲新北市政府應針對既有寺廟問題給予更積極的協助,並重申許多土地議題,地方政府本該基於權責來協助民眾辦理,而非將問題都歸咎於國土計畫法上路。國土管理署進一步說明,現行區域計畫法規定可以作宗教建築使用的甲種、乙種、丙種建築用地、遊憩用地及特定目的事業用地,未來均可供宗教建築繼續使用。此外,國土管理署考量宗教寺廟為國人重要心靈涵養場域,其坐落區位應儘量靠近人口集居地區,以方便就近參拜,目前研訂之「國土計畫土地使用管制規則」草案,初步規劃以城鄉發展地區(第2類之1、第3類)及農業發展地區(第4類)為宗教建築申請新增使用的區位;另在國土計畫框架下,直轄市、縣(市)政府可於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輔導方案後,評估另訂土地使用管制規定,兼顧國土保育與民間宗教信仰。
一周洗頭幾次才乾淨?醫學期刊曝「正確洗髮頻率」:頭髮、頭皮最健康
不少人認為洗頭是一件麻煩事,能撐多久不洗就撐多久,但究竟幾天洗一次頭才正確呢?一項國外醫學研究結果顯示,每個禮拜洗頭5至6次,頭皮及頭髮狀況最為健康,但若每周只洗1次頭或甚至不洗,毛囊容易堆積髒污,導致瘙癢、發炎等頭皮問題。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表示,他經常被患者問及「幾天洗一次頭才乾淨」,而其實醫學期刊《Skin Appendage Disorders》早在2021年已經發表一項研究,證實洗髮頻率與頭皮健康息息相關。黃軒指出,這項研究結果發現,每周洗頭5至6次的受測者,頭髪髪質較佳,且頭皮沒有什麼發紅受損;每周洗頭0至1次的受測者,由於洗髪次數過少,頭皮容易堆積大量污垢,恐引起瘙癢、毛囊堵塞等頭皮問題,甚至誘發脂漏性皮膚炎;每周洗頭超過7次的受測者則是「過度洗髪」,頭皮容易過度乾燥或刺激,造成發紅、發炎等皮膚問題。對此,黃軒引述研究人員指出,頭皮類型可分為5大類,建議不同頭皮類型,應選擇不同的護理產品,第1類、「正常頭皮」,這種類型的頭皮油脂和水分平衡良好,不會過於乾燥或油膩,頭髮看起來健康、有光澤,且容易打理,針對這種頭皮,一般的頭髮護理產品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第2類、「乾性頭皮」,乾性頭皮可能會感到緊繃、發癢,甚至出現頭皮屑,這是因為頭皮缺乏足夠的油脂來保持濕潤,對於乾性頭皮,選擇滋養和保濕的護髮產品是關鍵,以避免使用過於刺激的洗髮水。第3類、「油性頭皮」,油性頭皮的人油脂分泌旺盛,頭髮容易變得油膩並且可能伴隨有頭皮屑問題,這種類型的頭皮需要使用控油配方的洗髮水,並且可能需要比其他類型的頭皮更頻繁地清洗頭髮;第4類、「混合性頭皮」,混合性頭皮在某些區域(如前額和頭頂)可能會油膩,而其他區域(如頭皮的側面和後部)則可能偏乾,針對這種類型的頭皮,可能需要根據不同部位選擇不同的護理產品;第5類、「敏感性頭皮」,敏感性頭皮易受刺激,可能因為某些成分或環境因素而出現紅斑、發癢或刺痛感,對於這種類型的頭皮,選擇無香料、溫和配方的護髮產品是非常重要的。
指掛號費無齊漲現象 薛瑞元:必要時公平會將介入
近日六都有多家醫療院所考量人力成本、租金等因素,紛紛調漲掛號費,掛一次號變為250到300元不等。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今年全台有300多家醫療院所上調掛號費,由於六都醫院、診所總數超過萬家,調漲家數佔總數並不多,並未呈現全面上漲的現象,而過去也曾建議醫療院所的掛號費上限,但沒有強制力,有必要時會請公平交易委員會進行討論。今年3月COVID-19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調整為第4類,導致民眾就醫激增,使用醫療服務增加,部分民眾發現今年有些醫療院所調漲掛號費,由於健保點值稀釋,1點不足1元,醫院診所的進帳受到影響,這可能會間接影響病患的荷包。衛福部長薛瑞元18日晚間參加「2023台灣社會福利總盟聯合感恩餐會」接受媒體聯訪表示,醫療院所掛號費的漲價不一定與健保點值縮水有直接關係,因為從漲價的醫療院所數目而言,並非大規模漲價,六都超過萬家醫療院所,但漲價的僅有300多家,且並非同時漲價。薛瑞元指出,對於漲幅不一的情況,必須進一步了解醫療院所掛號費調漲的真正原因,如果醫療院所掛號費的調漲違反公平交易法,他相信公平交易委員會將介入調查,但目前尚無明顯跡象,衛福部將持續觀察,積極搜集相關資料。至於衛福部是否有制定掛號費「天花板」的計畫,薛瑞元說,醫療院所的掛號費一直以來都歸屬於行政費用,金額標準由各醫療院所提報至各縣市衛生局備查,過去確實曾提出掛號費上限的建議,但這僅是建議性質,並無實質拘束力。
第4波COVID-19疫情來襲 民眾確診後「這幾點」須注意
近日COVID-19疫情增溫,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5月16日於記者會上表示,國內已經正式進入Omicron第四波疫情,這週各項指標都顯示疫情有明顯升溫的狀況。而現在COVID-19已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降為第4類,再加上指揮中心解編,防疫措施也已多項鬆綁,民眾若確診COVID-19該怎麼辦呢?對此,羅一鈞於記者會中為民眾再次說明。新冠重症高風險群 應盡速就醫開藥民眾若快篩陽性不再需要居家隔離,輕症建議採0+N自主健康管理並在家休息至症狀緩解。不過,羅一鈞提醒,這波疫情中,快篩陽性的民眾應自我注意一些事項,以下為COVID-19重症高風險對象,建議盡速就醫由醫師評估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包含:65歲以上具慢性病: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結核病、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失智症、吸菸、BMI≧30、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孕婦、產婦(產後6週內)確診後有警示症狀 應立即就醫減少風險另外,羅一鈞表示,確診民眾若出現以下危險警示症狀,也應立即就醫,以減少併發症出現後可能重症或死亡的風險,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90mmHg心跳>100次/分鐘(無發燒之情形下)兒童確診恐腦炎 9症狀立即就醫、5情況盡速就醫此外,兒童更是不能輕忽,羅一鈞指出,兒童若出現以下警示徵兆,有可能是重症或者腦炎等較嚴重病症的前兆,應立即就醫,包含:抽搐意識不佳或持續昏睡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體溫大於41度肌躍型抽搐步態不穩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則需盡速就醫,包含: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持續性的嘔吐、頭痛或腹痛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羅一鈞強調,雖然指揮中心解編,但不管是口服抗病毒藥物、清冠1號等的公費提供都是持續在進行的,呼籲民眾不要因為解編就以為疫情結束,事實上在這第4波疫情當中,目前每天都還是有大約百例併發症通報個案,屬於較嚴重的中重症,因此民眾還是要特別注意。
WHO宣布終結新冠緊急狀態 羅一鈞:疫情還沒結束
世界衛生組織(WHO)4日召開第15次會議,昨宣布解除新冠肺炎「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國內方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已在5月1日解編,新冠肺炎同步改為第4類法定傳染病,進入後疫情時代。疾管署表示,PHEIC的解除,不代表疫情結束,包括疫苗接種、變異株的監測都需要持續推動。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對於WHO解除PHEIC並不意外,這與國際解封的趨勢一致,日本、美國都會在本月降級、解除緊急狀態,WHO的決定和很多國家時間點一致,但也強調,解除PHEIC是讓疫情回歸常態,不代表疫情結束,疫苗接種、變異株的監測都要持續推動。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解除PHEIC,象徵3年多的新冠疫情朝告一段落又邁進一步,但新冠病毒並沒有消失,依舊可能危害人類健康與生命,只是現在已不再是全球性的緊急事件。新冠肺炎從大流行轉為地方性疾病,人們總算可以回到常態化生活。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指出,解除OHEIC代表肆虐3年多的大流行結束,但事實上新冠病毒並未消失,仍存在於我們社區內,提醒「脆弱族群」(長者、慢性病、從未接種疫苗),今年應該至少施打新冠疫苗一劑,如果驗陽應就醫,開立抗病毒藥。經過這次的疫情後,如何檢討這次的經驗,促進全球防疫合作,特別在疫苗研發、生產分配、實現公平正義上,都有待各國凝聚共識。WHO也預計在今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中,討論全球大流行公約。我國今年已連續6年未受邀參與WHA,不過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透露,仍會在5月19日率團出發日內瓦,盼與理念相同國家,甚至是穆斯林國家進行交流,主題將聚焦在防疫的成果,以及疫後社會的復原。
指揮中心今解散 歷經一千多天新冠終降級
歷經1197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正式解編,新冠肺炎從第5類傳染病調降為第4類。今日起,民眾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將自付100至150元掛號費,疫苗接種假、實名制快篩也同步退場,民眾若有症狀,可自行至藥局或便利商店等購買快篩。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苗仍有庫存500多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尚有1500萬劑合約可叫貨,指揮中心日前規畫,希望民眾今年至少打1劑,日後年度接種計畫則待ACIP專家委員討論。至於「疫苗接種假」隨指揮中心解編退場,回歸一般請假規定。實名制家用快篩今起也退場,民眾若出現症狀,藥局、藥妝店、超市、超商仍可買到快篩。若確診,醫療院所維持24小時內通報外,民眾就醫端,具高風險因子輕症患者維持公費抗病毒藥物及清冠一號,染疫康復者門診延續,持續提供長新冠整合式照護;中重症患者維持公費給付住院隔離費用。目前僅剩下醫療機構、照護相關機構、救護車仍需全程佩戴口罩,維持至5月30日後再檢視另定。由於確診已沒有保險與隔離假,很多民眾乾脆不篩,或是出現相關症狀就直接到醫療院所就醫篩檢。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確診者不會在臉上寫自己確診」,基層診所幾乎成為「感染風險最高的地方」。林應然指出,解編降級後,快篩劑篩檢費用不再有紓困經費支應,而是納入健保總額,導致經費縮水,快篩1劑就170元,健保只給120元,對醫師來說等於篩1次就賠1次,有醫師就質疑「中央根本是希望診所醫師不要再去篩病患」。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給付金額確實有調降空間,調降多少會再參考流感快篩健保給付和新冠快篩市場訪價等持續討論,目前尚未定案。
5月新制與荷包「息息相關」 報稅期延長制度取消了
即將進入5月,除了民眾為了所得稅準備重傷荷包外,另外還有多項準備上路的新制也與荷包息息相關,其中像是綜所稅有多項減稅紅包、房屋稅開徵、一卡通Money將收取15元手續費、接種公費新冠疫苗將收取掛號費。另外,新北市飲料店也自5月起開始禁用一次性塑膠杯。《CTWANT》就此整理5月相關新制度,方便民眾參考與理解。綜合所得稅報稅5月報稅季節即將來臨,先前因為疫情因素,所得稅報稅時間均延長至6月底,而今年則是宣布回歸正常,於5月31日截止。而財政部也推出許多減稅紅包,一般民眾的減稅額調高4000元,整體來到9萬2千元,單身扣除額則到12.4萬元、有配偶者則是提高8000元,來到24.8萬元。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則是提高7千元,來到20.7萬元。房屋稅報稅除了綜合所得稅報稅外,5月份也要進行房屋稅的報稅,繳納期限同樣也是至31日為止。一卡通Money提領餘額15元手續費一卡通票證公司日前公告,5月起使用iPASS MONEY(一卡通MONEY)提領餘額服務者,除了部分銀行仍維持免手續費外,其餘銀行均收取15元的手續費。免手續費的銀行有聯邦商業銀行、LINE Bank(連線商業銀行)、臺灣銀行、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農業金庫、王道商業銀行、臺灣中小企業銀行、瑞興商業銀行、遠東國際商業銀行、元大商業銀行,共計11家。新冠肺炎降級自5月起,新冠肺炎從第5類傳染疾病降級到第4類,指揮中心也於5月正式解編,實名制快篩也跟著退場。而自5月起,民眾如施打公費新冠肺炎疫苗,則必須支付醫療院所的掛號費。新北市禁用一次性塑膠杯新北市規定自5月起,轄內的飲料店不得提供一次性塑膠杯,違反規定者將依照《廢棄物清理法》處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款,限期仍未改善可按日連續處罰。
第10次到疫情指揮中心 蔡英文:言語沒辦法表達心中感謝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5月1日起將自第5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4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ECC)同步解編,總統蔡英文今(27)日下午前往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慰勉指揮中心同仁,並感謝所有投入防疫的夥伴相互扶持,凝聚了最大防疫力量,也感謝全體國人配合政府政策團結防疫,還感性地指出「每一次來都覺得言語沒有辦法表達心中的感謝」。「指揮中心解編後,將由衛福部成立跨單位防治聯繫會報,持續進行防疫的整備應變工作,守護國人的健康。」蔡英文表示,從下星期一、5月1日開始,疫情等級降階,指揮中心也將同步解編。她說,相信各位夥伴都跟自己一樣,有很多的感觸,終於一起努力,走過了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挑戰。蔡英文表示,今天是自己第10次來到指揮中心,每一次來了解因應作為,都覺得言語沒有辦法表達心中的感謝,因為歷任指揮官、所有指揮中心夥伴,還有在第一線的防疫人員,大家真的都很辛苦。她說,指揮中心成立到今天已經1194天,上千個日子裡,有了共同的防疫記憶,像是每天兩點準時收看記者會、進超商前掃簡訊實名制,還有聽到「+0」的喜悅,這些都是一起走過的防疫歷程。蔡英文回憶,有家長曾反映兒子因為戴粉紅色口罩被同學議論,指揮中心的叔叔、伯伯們,就在記者會上戴上粉紅色口罩,以行動破除顏色的性別刻板印象;回顧防疫過程,充滿挑戰,也充滿溫馨故事。她也再次謝謝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民間,所有投入防疫的夥伴。大家相互扶持,凝聚了最大的防疫力量。「我也要感謝全體國人,配合政府政策,團結防疫,讓台灣在疫情中,持續穩健發展。」蔡英文強調,指揮中心解編後,會由衛福部成立跨單位防治聯繫會報,持續進行防疫的整備應變工作,守護國人的健康。她說,政府也會繼續推動疫後經濟復甦,還有許多工作等著來完成,要再次感謝所有夥伴的付出。
新冠疫情流感化 藍綠立委籲衛福部滾動調整防疫政策
因應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於穩定,本月17日起全面放寬公共運輸口罩配戴規定,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王必勝還表示,目前已在進行法定傳染病改類相關準備工作,估計下周會正式宣布降級時程,預計5月初正式由第5類傳染病改為第4類;對此,民進黨立委吳玉琴及國民黨立委楊瓊瓔今(20)日皆擔憂,指出在新冠肺炎流感化方向下,衛福部應持續滾動調整防疫政策。針對後疫情時期的分級醫療制度,朝野立委都相當關心,並針對新冠病毒藥物實際使用狀況進行質詢,確保國內高危險族群能在後疫情時代,還能得到健康安全保障。吳玉琴表示,立法院厚生會3月召開「新冠肺炎回顧與展望公聽會」,會中專家指稱新冠肺炎口服藥重症風險因子的採認標準,美國與台灣在年齡、高血壓、BMI等項目有所不同部分,期待衛福部在新冠肺炎流感化方向下,防疫政策可以持續滾動研議修正。楊瓊瓔則表示,在防疫措施逐步放寬之際,應針對免疫負載現象採取相關作為,避免新冠肺炎與流感同時感染,造成重症案例增加。她也說,既然新冠肺炎死亡率高於流感,建議衛福部參照國外指引擴大重症風險因子認定,包括年齡下降至60歲、BMI值下降至25,以及納入吸菸、未接受疫苗和高血壓患者。對於藍綠立委的建議,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會將委員建議帶回專家會議進行討論,且因為資源有限,抗病毒藥物必須使用在刀口上,鼓勵藥廠在EUA即將屆期前盡快進行藥證申請,取得藥證後得比照克流感藥物,提供民眾自費購買機制。他也指出,新冠肺炎目前死亡率為千分之1.9,流感死亡率則是小於千分之1,但因為皆是透過飛沫傳染,因此防治方式類似,建議民眾配戴口罩避免感染相關疾病。此外,吳玉琴也提醒,年度口服抗病毒藥物預算是否有進行編列?薛瑞元表示,已經有匡列公務預算,將持續提供高危險族群公費使用抗病毒藥物,至於採購數量則視疫情變化決定。楊瓊瓔強調,未雨綢繆很重要,呼籲衛福部謹慎調整政策。
新冠改類有望在5月實施 專家籲同時鬆綁醫院口罩令
後疫情時代來臨,世界衛生組織(WHO)4月底召開委員會後,極可能解除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這將成為新冠走向地方流行的標誌性里程碑。世界走向正常生活之際,台灣也在時隔867天後,於明日解除大眾運輸口罩令,專家估計,下一步的新冠改類很可能在5月實施,專家呼籲醫療機構口罩令可同時解除。新冠肺炎列為PHEIC迄今已3年多,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認為,WHO極可能在委員會後解除PHEIC,這對世界將是標誌性的里程碑。除WHO,日本、美國先前已預告在5月8日、11日解除緊急狀態,這意味著新冠走向地方性疾病,雖疾病存在,但已不是大流行狀態。目前台灣個案數,加上未通報的感染數約7成以上,洪子仁表示,從自然感染加上疫苗覆蓋率來看,再掀起大規模感染的可能性很低。另每日中重症數平均85例,如以過去輕症及無症狀感染者占9成以上的數據回推,每日總感染數應為1萬多人,代表社區正處於低度流行。洪子仁認為,依現有情況,台灣可將新冠肺炎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降為第4類,推估5月就能實施,在改類之際,可一併將醫療機構的口罩令從強制改為建議,回歸正常生活。由於新冠仍是無法預期的新興傳染病,他呼籲在改類後,中重症的醫療申報費用仍應照特別條例支應,且至少實施到年底,別推給健保吸收,以免醫療點值被稀釋。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則表示,防疫期間,台灣出現免疫債務問題,尤其這3年出生的新生兒,面對流感、腺病毒、腸病毒的威脅都沒有抵抗力,醫療機構口罩令仍應繼續維持,民眾也要落實勤洗手等防疫措施。洪子仁則提醒民眾,至少都應打滿3劑疫苗,做好防疫基本功。
確診0+N、輕症免通報 上路時間點曝光
昨本土疫情新增1萬6477例個案,連續13天下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告,若國內疫情穩定,將在3月調整確診者隔離措施,從「5+N」改為「0+N」,同時會修正通報條件,輕症將不需通報;另外,疫情記者會將改為每周1次。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國內昨新增本土個案,以新北市3117例居多,其次依序為桃園市2059例、高雄市1987例等,另增270例境外移入個案,61例死亡。疫情監測組長周志浩表示,昨日本土新增個案數較上周四下降19.9%,這是連續第13天下降,預期會以此趨勢持續發展。目前國內累計987萬8848例確診,其中1萬7319例死亡。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由於疫情持續下降,指揮中心記者會的時間將調整朝向於1周1次,細節預計下周一對外宣布。外界關切新冠肺炎何時會從第5類改到第4類?他表示,在這之前要先處理確診者隔離的方式調整、改變通報定義,目前指揮中心正積極擬訂計畫,和專家討論後盡快實施,應是3月才有可能上路。對於確診者隔離的方式調整,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屆時確診者的隔離將從「5+N」改為「0+N」,另也會只通報重症,輕症個案不再需要通報。由於疫情明顯下降,目前全國各醫療區專責及負壓病床共5878床,空床率為54.2%,各區空床率介於50.3%到61.7%。羅一鈞表示,過去專責病房設置都是只有「地板」,但沒有「天花板」,因此有部分醫院開設比例較高,達到9%到10%,因此決定設置專責病床上限,以便其他非新冠的病人入住。羅一鈞指出,台北區及北區非應變醫院,專責病床開設比率由「至少4%」調整為「4-8%」;中區非應變醫院開設比率由「至少4%」調整為「3-7%」;高屏區非應變醫院開設比率由「至少5%」調整為「5-8%」;南區和東區因原本開設的病床數較少,目前尚有調度需求,因此本次未調整。
何時解散指揮中心? 王必勝坦言:5月有機會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第3年,外界關注何時能調整法定傳染病分類,解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ACIP小組召集人李秉穎今日上午預估時間點可能落在5、6月,指揮官王必勝也在下午進一步透露,5月將會有重大改變。李秉穎今接受《新聞放鞭炮》採訪時指出,現在全世界都回到正常生活,包含台灣也是,民眾至餐廳用餐或是電影院都沒問題,差別在於還要戴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可在5、6月份解散,屆時新冠病毒也會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降至第4類。對於5月是否有機會調整傳染病分類,王必勝下午回應,「我想有可能」,一方面疾病正在朝向流感化,日本5月8日也會進行大幅度改變,美國則是5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宣布,還是把新冠肺炎當作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的最高等級,但據了解,他們也會在3個月後再做另1次的開會,屆時可能會有新的調整,因此我們預估,時間點可能會落在5月。
中國明年初將全面鬆綁 王必勝:台灣不會跟進
12月26號大陸國家衛健委宣布,將於2023年1月8號起全面鬆綁,新冠肺炎從《傳染病防治法》,解除預防及管制措施,入境當地的旅客不需再進行隔離,但仍要出示48小時內陰性證明。27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台灣不會跟進,有關大陸取消入境篩檢新制,他認為此事會對世界造成影響,民眾前往當地雖然變得方便,但評估疫情建議需先打好疫苗,至於新冠肺炎是否考慮從,《傳染病防治法》降類為第4類,王必勝回應「我們還是按照自己步驟去做,不會跟著中國腳步」
國內解封有望?王必勝親曝指揮中心解散條件
指揮中心22日宣布逐步鬆綁邊境管制措施,不過國內仍未解封,目前確診者同住家屬居家隔離、確診者隔離、口罩令等仍在管制範圍內,對此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22日接受週刊專訪時表示,確診者同住家人的防疫規範未來可能單軌化全部改成0+7,確診者也將逐步調整成7+7,戴口罩則有望在11月朝「戶外免戴」放寬。接著就要看秋冬有沒有再出現強勢的變種病毒,若沒有,那離完全解封就有望了,而指揮中心也可以在新冠防疫變成類似流感防治工作後宣布解散。據《鏡週刊》的報導,王必勝表示,一旦疫情漸趨穩定,就可以將新冠肺炎的法定傳染病分類從第5類降級為第4類,「到那個階段,大概就真的是流感化了。」他也補充,談到「流感化」的定義通常會先關注死亡率,目前國內Omicron的致死率是萬分之16,雖然比2個月前他剛接任指揮官時的萬分之17還低,但這是建立在疫苗覆蓋率和染疫率高的情況下,而且國內的流感致死率只有約萬分之4到萬分之9,因此Omicron離流感化還有一段差距。王必勝指出,指揮中心解散的條件有2個,第一是疫情趨緩,也就是前述的低度社區流行;第二則是常態化,意旨所有工作都上軌道、成為例行工作,就像每年的流感防治工作一樣,有一套SOP,如果Covid-19疫情也變成這樣,那指揮中心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新冠肺炎還沒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降為第4類,此外還有邊境開放、購買新疫苗的相關事宜,因此「現在存在的目的都還在,就不會解散。」王必勝還強調,假設今年秋冬沒有再出現強勢的變種病毒,疫情的變化就不會太大,距離終點就快到了。重點是要趁現在疫情趨緩,趕快做好物資、人力準備,不過只有台灣自己做好沒用,因為這是世界性的傳染病。王必勝補充,台灣的防疫一直採滾動式的檢討來採購疫苗,快篩的存量跟購買便利性更是準備充足,政府除了推動實名制之外,也會持續贈送快篩給老人、小孩、機構。而3種抗病毒藥物也會保持3個月以上的儲存,不夠就買,口罩、防護衣等防疫物資也是一樣。
良心去哪了?父子賣致癌生畸胎偽農藥遭起訴 289萬不法所得沒收
雲林地檢署今年1月查獲謝姓父子涉嫌以「油漆防汙」為由進口「氯化三苯錫」,經加工及分裝製成俗稱「白藥膏」的偽農藥販售,傷害自然環境及國人健康,甚至因此致癌、生畸胎,檢方17日表示謝姓父子等10人販售偽農藥,依《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農藥管理法》提起公訴,並向法院聲請宣告沒收不法所得289萬6000元。雲林地檢署調查,謝姓父子等人利用公司名義,以申報用途為「油漆防汙」為由,向行政院環保署毒性及化學物質局申請進口第4類毒化物「氯化三苯錫」,經統計,自2019年至2021年間,向海關報關的數量共達33.5公噸。該公司進口大量「氯化三苯錫」後,以合法掩護非法,將部分「氯化三本錫」進行加工及分裝,製成俗稱「白藥膏」的偽農藥,販售給不特定農民於稻米栽種時使用,罔顧民眾食安、健康,甚至因此致癌、生畸胎。販售偽農藥危害國人健康,雲林地檢署偵結起訴10人。(圖/雲林地檢署提供)承辦檢察官指揮員警、調查官,會同各農政單位防疫檢疫人員,於今年1月12日及4月13日,持搜索票前往雲林縣、彰化縣、台中市、高雄市、宜蘭縣等犯嫌住居所及營業場所,扣得農藥產品、農藥原體、半成品及加工工具等相關證物。地檢署表示,經採集檢體送驗後,認定所查獲的農藥產品,屬未經核准擅自製造的偽農藥及禁用農藥,涉犯《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第51條第5款、《農藥管理法》第47條第1項與第48條第1項第1款,檢察官充分蒐證後,本月偵結提起公訴。地檢署指出,依《農藥管理法》規定,如違法製造、加工、分裝或輸入偽農藥,最重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金;另販賣或意圖販賣陳列、儲藏,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NCC磨刀要管理網路 蔡壁如問若為整肅異己誰能監督?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今日指出,NCC昨日公告「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未來包括臉書、YouTube等有效使用者超過230萬的大型平台全都將被納管,網友擔心將出現網路審查、文字獄,她也想問NCC,此次推出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究竟是打假?還是打擊異己?誰又能夠監督NCC的行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日公告「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將納管5大類平台,其中包括臉書、YouTube等有效使用者超過230萬的大型平台,針對網路違法內容可向法院聲請資訊限制令、移除或暫時加註警示處分等,但國民黨立委李貴敏強烈質疑,主管機關憑什麼在法院裁處之前,就自行認定內容真假,並且要求加註警語,這已經涉嫌箝制言論自由,發文者內容是否觸法,可交由法院判決,但不能由行政單位說了算,不少網友也呼應李的說法,質疑曾要求百分百言論自由、已經過式的鄭南榕看到NCC的預告「恐怕要哭了」。對此,蔡壁如今天在臉書上表示,若NCC的草案版本未來在立院通過,未來只要網路使用者認定網路言論涉及違法,都可向網路平台業者進行舉報,政府也可以自行向法院舉報,而法院必須在48小時內裁決,甚至還可以要求平台業者修改演算法,NCC的權力將更大了。蔡壁如還說,NCC打算花25億元成立「財團法人」作為處理假訊息的專責機構,但如此一來,該財團法人又可以規避立法院朝野立委的監督,她忍不住問,究竟是什麼樣的財團法人,得花人民納稅錢25億元,但又能夠不受民意機關的監督?讓該財團法人說了就算。她強調,期待NCC修法可讓網路的發展有正面的意義、對未來青少年能產生正面的影響!但目前看來,NCC預計花大錢成立的新財團法人,將是未來數位中介服務法中十分重要的權力機關,既能夠使用政府花的錢,又在體制外掌握公權力,卻不受民意機關監督,這絕對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因為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就是權責相符,享有權力就要在體制內受監督,不可以任意妄為。NCC規劃數位中介服務法將納管5類對象,其中第1、2類是連線服務者、快速存取服務者,如光世代、凱擘大寬頻等;第3類資訊儲存服務者,則是雲端儲存,如VMware;第4類為線上平台服務提供者,包括Dcard、YouTube、Meta(Facebook)等。至於第5類「指定線上平台服務提供者」,是否包括像是PTT等論壇,NCC副主委翁柏宗表示,將授權NCC就網路平台「有效使用者」定義及其數量計算標準,訂定相關子法,再由委員會討論PTT是否為第5類。
NCC將納管Facebook、YouTube 立委李貴敏:限制人民言論?
違法內容處理→政府模式通傳會(NCC)昨公告《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一口氣規管5大類平台,包括臉書、YouTube等有效使用者超過230萬的大型平台,針對網路違法內容,該草案要求業者必須建立通知及回應機制,政府單位若認為有違法,可向法院聲請資訊限制令,移除或限制該違法內容接取,或暫時加註警示處分。李貴敏:有箝制言論自由問題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認同相關裁處須經過法院的設計,但她不認同主管機關可在法院裁處前,暫時加註警示處分。她質疑,假設發文者認為其所發內容有所依據,比如揭露快篩弊案,主管機關憑什麼認定內容真假,自行加註警語?未經法院裁定,就有箝制言論自由的問題。臉書、推特等社群,對輿論形成有巨大影響力。NCC參考歐盟做法,去年草擬《數位通訊傳播服務法》草案,做為網路監理法令依據,但外界質疑,政府想把手伸入網路干預。NCC今年捲土重來,發言人翁柏宗說,參考歐盟和國際趨勢,將草案更名為《數位中介服務法》,希望透過多方協力參與網路治理,保障數位基本人權、促進資訊自由流通,建立自由、安全及可信賴的數位環境。PTT算不算第5類 委員會再討論翁柏宗強調,NCC沒有增加或改變對違法內容的定義,也不會去認定什麼是違反的內容,或命令業者要下架,而由各主管單位認定內容是否違法。《數位中介服務法》納管5類對象,第1類、第2類是連線服務者、快速存取服務者,如光世代、凱擘大寬頻等;第3類資訊儲存服務者,則是雲端儲存,例如VMware;第4類為線上平台服務提供者,包括Dcard、奇摩拍賣、YouTube、Meta(Facebook)等。去年公布草案架構時,第5類「指定線上平台服務提供者」,引發熱烈,尤以PTT等論壇最受關注。翁柏宗說,草案將授權NCC就網路平台「有效使用者」定義及其數量計算標準,訂定相關子法,再由委員會討論PTT是否為第5類。為保障使用者權益,《數位中介服務法》要求線上平台業者對用戶施以資訊限制告知時,應依據服務使用條款或法院判決,告知具體理由。各法規主管機關若認為網路內容有違法時,可向法院聲請資訊限制令,如果是一般狀況,將視法院核發或駁回決定是否限制資訊,法院裁定前,可暫時加註警示處分。若是緊急狀況,法院要在48小時內裁定,如果法院核發資訊限制令,就可移除該資訊或限制接取,但若是駁回,無法進行限制,仍可加註警語。蔡易餘:就是要平台負管理責任但是李貴敏說,發文者內容有無觸法,可交由法院判決,但不能由行政單位認定,如果主管機關認為非常有急迫性,就說服法院盡快裁決,不就是擅自濫用行政權限制人民言論?若日後證明發文者所言為真,行政機關第一時間加註警示已造成發文者不可回復的名譽受損,誰可負責?民進黨政府修法不要一直想擴權。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則說,近年發生網紅小玉換臉跟立委高嘉瑜事件,各大平台掀起討論,甚至有影片瘋傳,但礙於現行無法可管,若參考國際作法,建立下架機制,就是要平台業者負起管理責任。
6月底解封指數降至0.5↓ 學者預測:將轉成地方流行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各國近期雖受Omicron亞變異株BA.4、BA.5不同程度的影響,但發生率、死亡率都未像過去BA.1、BA.2時代那麼高。公衛學者預估,台灣的情況類似紐西蘭、新加坡,屬於高峰流行感染率低、地方流行感染率較高的國家,若接下來未出現新一波大流行,6月26日以後,解封指數會降至0.5以下,地方流行時代已來臨。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今年初開始,全球出現BA.1、BA.2的「雙胞胎」大流行,各國流行的高點不一,隨著疫情下降,BA.4、BA.5出現後,大家也關心是否會出現「第3胞胎」的流行,這取決於追加劑施打的效力是否足夠避免產生流行高峰、減少對中重症的影響。陳秀熙表示,全球六大洲受亞變異株的影響不一樣,產生的高峰型態也不一樣,但共同點在於,在BA.4、BA.5出現後,發生率、死亡率都沒有像BA.1、BA.2的時代那麼高,確診數僅微微增加、重症死亡也沒有增加,這都支持了地方流行時代的來臨。面對疫情從大流行走入地方流行,陳秀熙表示有5大關鍵,包含「社區免疫保護」 防火牆、「追加劑及次世代疫苗」防疫、「新型變種病毒交叉免疫保護」 防疫及監測,如BA.4、BA.5防疫及監測、「抗病毒藥物及醫療照護」治療及照護、「中重症監視」社區流感化監測。目前台灣20~49歲年輕族群的免疫防火牆已達75%,是免疫保護的火車頭,其次是50~69歲54%、0~19歲46%,而70歲以上只有45%,需靠年輕族群的防火牆保護。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首批50多萬劑Novavax疫苗預計本月底抵台,有望在7月7日開打。陳秀熙說,該疫苗可作為基礎劑、加強劑、追加劑,特別針對未施打疫苗者及高危險群進行施打。各國依Omicron流行高峰每日感染率、地方流行每日感染率,可分為3類,其中台灣與新加坡、澳洲、紐西蘭都屬於高峰流行感染低、地方流行感染率較高的國家,預估進入地方流行後每日感染率約為0.10~0.12%,台灣為0.12%,6月底地方流行開始後,北北基桃單日新增個案為0.11%、竹竹苗宜花東為0.10%、中南高彰為0.12%、投雲嘉屏0.09%。6月26日後,如沒有新一波的大流行,解封指數預測會降至0.5,地方流行時代來臨,可維持新常態生活,讓醫療能量恢復正常,避免太多超額死亡出現。陳秀熙認為,台灣可考慮將新冠肺炎由第5類法定傳染病轉為第4類,即較為軟性的、以流感監測為基礎的防疫。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昇表示,「流感化」監測可依疾病嚴重程度來設計監測方式,在輕症監測方面可以基層或定點醫師門診個案,利用系統抽樣方式做檢測,對於嚴重急性呼吸道個案,則可針對住院個案進行監測。
新冠肺炎擬降至「第4類傳染病」 防疫理賠金恐縮水:5萬變5千
本土疫情連續多日破萬,指揮中心指揮中陳時中透露,7月有機會將新冠肺炎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調整為第4類,防疫保單也會受到影響,理賠金額將大幅縮水,比如原本賠5萬,就會變成只賠5000元。 陳時中今(9日)赴立法院備詢,被問到是否考慮將新冠肺炎從第5類傳染病調整為第4類,他解釋前者是強制管制,後者是一般管制,要等這波疫情過後才會做考慮,詳細時間點大約落在7月,但時間還未確定,僅回應「可能吧」。若調整為第4類,防疫保單理賠將受到影響。(示意圖/方萬民攝)業者指出,目前防疫保單針對「法定傳染病」理賠條件都是第5類賠100%、第4類賠10%,由於新冠肺炎是第5類,若7月真的調整,那原本賠5萬就會變成賠5000,但估計只有2成防疫保單有載名此規範,大部分保單還是依原本規定金額理賠。業者坦言,若調整為第4類,理賠壓力確實大幅減少,但幫助不大,目前詳載第5類法定傳染病予以理賠的防疫保單市佔率20%左右,80%的業者還是沒有被幫助到,而且就算20%業者看到曙光,但5月下旬是疫情巔峰,申請件數屆時就會爆量,恐怕難以等到7月中下旬。此外,富邦產險的防疫保單「新加倍守護」,保費278元,主打法定傳染病負壓隔離病房或加護病房住院日額保險金,最高給付45日,每日2000元,法定傳染病加護病房關懷保險金1萬元,疫苗不良事件住院補助一次5000元,連續住院達5日(含)補助1萬元,最高理賠金額10萬元,但因為超乎風險胃納量,在今天下午5點停售。
十類肥羊詐團愛1/解除分期詐騙案攀新高 60%受害者是男性
為了不讓台灣淪為詐騙之島,蔡英文政府在2016年向詐騙集團宣戰,刑事局成立「打擊詐欺犯罪中心」,然一場疫情下,詐騙案件如野草般,春風吹又生,從2019年23,647件到2021年已經成長到24,849件。CTWANT記者從近年詐騙案分析出,詐騙組織眼中的十大新肥羊。專職於詐騙案的分析、預防、統計,但在2020年起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在家工作人數大增,讓詐騙案件數越打越多。根據警政署統計,在2021年前五名的詐欺案件依排名分別是「假網路拍賣」、「投資詐騙」、「解除分期付款詐騙」、「猜猜我是誰」、「假愛情交友」,其中假網路拍賣案件,警方受理件數達5,667件,佔全般詐騙案中的22.81%。容易被詐團鎖定的第1類肥羊就是網購一族,刑事警察局打擊詐欺犯罪中心警務正嚴浤元表示,假網路拍賣詐騙手法可以分為3種,第1種就是買空賣空,利用假帳號在拍賣平台上販賣商品,以人頭帳戶收錢後不出貨。第2種就是三方詐騙,他解釋「嫌犯A會先鎖定特定賣家C的高價商品,像是顯示卡、電玩、名牌精品等,再把商品的資訊PO其他平台販賣,當有買家B上鉤後就會要求匯款到賣家C的帳戶,再提供自己的地址讓賣家C出貨。」買家B沒收到貨時,就會向警方報案遭詐,導致賣家C的帳戶被警示,並通知到案說明,但嫌犯A早已將收到的贓物變賣;第3種就是放長線釣大魚,用團購、代購的名義招攬買家,初期都會正常出貨取得信任,但後期就會以優惠價格或者商品有限的方式,讓買家大量訂購,但最後卻不出貨。而「解除分期付款詐騙(解分詐騙)」在2019年時排名第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竄升到第1名,2021年再下降到第3名共4,094件,然本刊調查,排名下降並非案件數降低,反而逐年增加,只是增加的幅度沒有排名第1的網拍詐騙、第2的投資詐騙件數多。2019年時解分詐騙件數為3,170件,財損4.57億元,2020年時件數為3,172件,件數未明顯增加但財損提升到5.1億元,到了2021年提升30%來到4,094件,財損升幅20%達到6.84億元。即使ATM的畫面、防詐警語都在顯眼處,但許多受害者還是只聽電話指示因此遭詐。(圖/報系資料庫)第2類肥羊就是只聽電話指示,忽略ATM周圍的警示標語,以及畫面中的警告訊息;嚴浤元分析,詐騙集團的解除分期詐騙流程主要會先搜集民眾資料,多數從高風險賣場、網站搜集交易明細,並從境外話務機房假扮客服,聲稱帳務錯誤等話術,被設定到12至24期的分期付款。並表示會轉接到銀行,接著自稱銀行客服的詐團成員就會指示被害人到ATM操作解除分期,在轉帳處輸入解除分期的代碼,但實際上是人頭帳戶的帳號,輸入後就會在金額處輸入密碼,多數為29,990元上下的金額,主要是避開3萬元轉帳上限,確認轉帳後,詐團車手就會到ATM將人頭帳戶內的款項領出。「如果被害人帳戶沒錢,或者沒有開啟轉帳功能,詐騙集團就會要求去超商買點數,聲稱序號、密碼可以協助解除分期設定,很多人怕帳戶錢白白被扣,都會依指示去做,卻沒有看到ATM上都會貼『ATM沒有解除分期設定』的警語」他強調。本刊調查,並非只有網拍平台的個資會外洩,導致被害人被鎖定,在2021年底的台北馬拉松路跑活動就有跑者接到自稱是中華路跑協會的電話,表示系統錯誤導致個人組變成團體組,要求跑者到ATM操作,最後遭詐近10萬元。第3類肥羊會無條件相信大公司的來電,在2022年2月底時,王品旗下的「王品瘋美食」APP疑似個資外洩,詐騙集團掌握了所有會員消費地點、時間以及餐點內容,詐團偽裝成客服聲稱刷卡錯誤或者員工盜刷,誘騙消費者到ATM操作,其中1名受害者遭詐80萬元。王品旗下的「王品瘋美食」資料庫日前疑似遭駭,有受害者因此遭詐80萬。(圖/報系資料庫)第4類肥羊是常捐款,且對公益團體放下戒心的人,日前公益團體「白永恩神父基金會」、「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現代婦女基金 會」等網站疑似遭駭,詐團假冒工作人員聲稱因系統錯誤,導致變成定期定額捐款,要求捐款人到ATM解除設定,相關案件接獲24件,總財損金額高達500萬元。就連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兒子,在去年12月網購書籍時,接到詐團假冒客服的電話,聲稱交易未完成,要將款項退到帳戶必須到ATM操作,最後遭詐15.9萬元。第5類肥羊為懶得查證、較粗心的人,大多為男性;警方分析,在2021年的4,094件解分詐騙案中,男性被害人60.55%、女性為39.45%,顛覆以往女性容易被詐騙的刻板印象;若以年齡層分析,在12至17歲有6.15%、18至23歲30.81%、24至29歲25.11%、30至39歲21.23%、40至49歲10.82%,50歲以上僅5.86%。第6類肥羊是社會新鮮人,嚴浤元說,「並不是年長者比較容易被騙,反而是求學階段、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容易被鎖定,警方內部推測應該是上大學或者剛出社會有了財富自主權,所以被騙的機率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