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電市場
」 筆電 華碩 TrendForce 集邦 宏碁受惠AI伺服器前11月營收翻倍逾2475億 技嘉:明年迎NB換機潮
隨著輝達(NVIDIA)RTX 50系列顯示卡將上市,新一代顯卡開發已經進入最終階段,可向遊戲開發方提供樣卡。技嘉(2376)今年受惠AI伺服器帶動整體營運翻漲,明年持續看好AI需求之際,旗下消費性業務亦將相繼啟動新品週期、迎來升級換機潮效益。技嘉預告,於明年初的CES 2025,將秀出搭戴輝達(NVIDIA)、超微(AMD)及英特爾(Intel)最新平台之AI伺服器器系統、整機櫃式產品,與一站式DLC(直接液冷)系統外,也將端出聚焦工控應用的AI IPC,與消費端的次世代AI PC產品。另一方面,已於車用市場部署多年的技嘉,因應AI帶來的加乘效益,與運算力的突破性發展。在輝達喊衝自動駕駛技術與解決方案的同時,技嘉也不會缺席,並關注在包括自駕車、自動巴士、無人船舶等自駕應用領域商機。技嘉11月營收222.43億元,月減13.7%、年增39.8%。前三季累計合併營收已近翻倍達2475.34億元,遠超歷來各年度。法人認為,第四季進入主板傳統淡季,AI伺服器又適逢新舊品交接,預估技嘉單季營收將微幅季減。明年第一季受惠主板小旺季、顯卡接連有超微與輝達的新品推出加持,且AI伺服器出貨續暢旺,推升其單季營收再衝高。展望後市,明年初的2025年度CES展中,技嘉將端出搭載AMD Instinct MI300系列、Intel Gaudi 3 AI加速器,與NVIDIA HGX 的最新AI伺服器產品。技嘉強調,英特爾新處理器也將在明年CES發表,因此明年上半年有新品蜜月期,下半年平台轉換,將成為主流,明年筆電市場值得期待。
建商變身科技咖2/最慘2成良率「問題比想像嚴重」 光耀新董座拚明年底轉盈
面板業景氣下行,光學膜廠光耀科(3666)連吃3年虧損,導致原大股東光群雷射(2461)出清持股。6月24日,光耀迎來新一批營運團隊,不過新董座黃宗元坦言,技術人才流失、設備老舊以及錯誤的營運策略,產品良率最低來到20%,「問題比想像嚴重」,目前正積極蒐集問題擬定解決方針,「目標明年第四季轉虧為盈,有信心!」「顯示器上看到的影像,必須藉由背光模組提供光源才能顯示,光耀所生產的稜鏡片可將散射的光源向正面集中。光學膜的製造,從模具廠的銅輪電鍍開始,經過雕刻的銅輪送到塗佈廠,將上了UV膠的PET膜透過銅輪壓出稜鏡結構,完成後再將一捲捲的光學膜成品打包裝箱後送到裁切廠及客戶端,最終將各尺寸光學膜產品送交面板大廠。」黃宗元上任後首度接受媒體專訪,帶著CTWANT記者參觀光耀位於竹科的電鍍、塗佈工廠,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說光學膜的生產過程。TFT-LCD非屬自發光顯示器,因此顯示器上看到的影像必須藉由背光模組提供之光源,方能顯示影像,而本公司所生產之稜鏡片可將光源散射之光線向正面集中。因此光學膜的製造,會從模具廠的銅輪電鍍開始,經過雕刻的銅輪再送到塗佈廠,並在PET膜塗上一層UV膠,完成後再將一捲捲的光學膜成品打包裝箱後送到裁切廠及客戶端,最終將各尺寸光學膜產品送交面板大廠。黃宗元說明,光耀產品主要為中小尺寸的背光模組,手機供應主要品牌有華為、OPPO、三星、LG…等;筆電、桌機有三星、Google、ASUS、acer、hp…等。(圖/記者黃鵬杰攝)光耀創立於2004年,實收資本額新台幣5.87億元,光耀主要的廠區位於國內新竹科學園區,共有3個廠區,包括工業東廠為電鍍、雕刻製程、力行廠為塗佈製程、全友廠是裁切和倉儲;另外在大陸寧波也有1個裁切倉儲廠。員工人數為台灣167人、寧波90人,由於下游廠多座落於海外,因此產品光耀光學膜也以外銷為主,占約96%。目前光耀生產的光學膜,應用在智慧手機、平板、筆電、車用顯示器,其中又以筆電為大宗,占銷售額75%,主要供應給台系面板大廠,其次為車用占16%。黃宗元說,疫情期間,居家上課、辦公,使得筆電腦市場銷量大好,背光模組也跟著放量上衝;但解封後,整個筆電市場一路萎縮,銷量大減,影響光耀獲利。手機、筆電產品也因為競爭激烈、市場飽和,毛利率並不高;看好未來電動車市場正在起步階段,毛利也不錯,目前光耀透過面板廠交貨的車用顯示器終端品牌,以特斯拉最具代表,其他車廠如現代、豐田、本田、日產、大眾、BMW、AUDI等,都會是未來積極爭取合作的品牌客戶。不過,面對光耀的虧損,2022年前董座郭維斌也曾提出「追求高毛利和高附加價值產品」的戰略方向,卻依舊未能力挽狂瀾。對此,黃宗元說,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專注於精益求精,無疑是正確的,但實施過程中確實面臨一些挑戰,「像是我們近來後發現最大問題是品質不穩定,模具與塗佈良率僅20~70%,以致交給客戶退貨率偏高。」光耀科財務長兼發言人何秉海說,除了設備老舊影響良率,過往光耀科習慣大量採購,取得較低成本,但有的原料放太久變質,也會影響良率,現在要做的是約束採購量,策略是少虧為主要目標。(圖/記者黃鵬杰攝)5月就已先進入光耀做業務移交的先遣部隊、財務長兼發言人何秉海觀察,目前碰到連貫性問題,「模具廠及塗布廠良率偏低,最差時僅20%,也就是5個中只能用1個可以用,失敗成本高居不下,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導致生產出來的光學膜可能是次級品。」造成良率偏低的原因,何秉海以電鍍廠為例,設備的老舊以及銅輪易受到氣溫、濕度而氧化,會讓原來的精度在生產時跑掉,但肉眼卻無法判斷,所以進到後面製程。上游電鍍製程就不好,接下來塗佈及裁切也會有各自的問題,導致良率折損,「一個廚師沒有好食材怎麼烹飪出好料理,因此上中下製程都要做改善。」黃宗元坦言,要解決目前生產困境不是一兩天的事,目前僅能先蒐集問題、聚焦問題,目前初估至少3個月以上,才能把公司全面了解,日後董事會才會再決議是否投入資本進行設備汰換,或是有其他應對的決策。不過目前針對轉向切入毛利高的車用市場是較明確的策略方針,「現在是少虧為主,短期內絕對不會賺錢,目標在一年後能轉虧為盈,我們相當有信心!」
台股AI小鏢客1/指紋辨識大廠營收銳減大虧 神盾羅森洲改打群架3年併購出一支IC小聯盟
CES展再掀AI話題,國際品牌大廠端上AI PC、AI手機新品,連帶炒熱台股AI概念股,一支小型IC設計集團也異軍突起。這支以台系指紋辨識IC設計廠神盾(6462)為首,1月9日舉辦成軍17年來的首屆科技日(Tech Day),15日又宣布斥資47億元併購IP廠乾瞻科技,集團董事長羅森洲布局近3年的從上到下,IP、IC設計、產品的IC一條龍完整到位。「神盾在2021年10月及12月入股安國(8054)及芯鼎(6695),因入股安國而間接投資安格(6684)及迅杰(6243),搭上AI及ASIC題材,而過去3個月集團、5家公司市值倍增,這次雖然等了2年,但老實說,神盾的投資效率太高了。」股市投資達人船長說。這五家集團主要公司中,以安國股價最為兇猛,2023年10月從40元附近,今年最高來到143元,大漲逾2.5倍,神盾、芯鼎、安格及迅杰平均漲幅也約1倍左右,也讓神盾集團市值,從2021的約350億元到今年的510億元。從全球前二大指紋辨識廠變身為由20家台系IC設計廠的小聯盟,神盾只花了三年就辦到,還順勢搭上AI應用浪潮,股價大翻漲,「只能說,STEVE(羅森洲英文名)併購的眼光很精準,總是能找到他所想要的公司並納入麾下。」一位IC設計高層告訴CTWANT記者。安國是神盾集團近期股價飆漲最猛的個股,大漲逾2.5倍。(圖/翻攝自台灣股市資訊網)今年66歲的羅森洲,工程師出身,早年美國加入微型處理伺服器晶片公司,後來被AMD(超微)收購。羅森洲決定創業,成立影音多媒體軟體公司英特維(InterVideo),在那斯達克上市,最後以1.96億美元被Corel收購。2007年再度創業,在內湖成立「京達」,以研發防偽科技、ATM遠端加密為主,7個月內接連併購指紋辨識應用軟體廠「京琥」、「神盾國際科技」、安全防護軟體廠「Egis Inc.」、生物辨識硬體開發商祥群,並將公司更名為「神盾」。儘管指紋辨識為創新技術,但當時市場接受度並不高,神盾只能賣給筆電市場的商務機種,訂單量相對有限,苦撐七年後,才有了轉機。2013年蘋果(Apple)新推iPhone 5S搭載指紋辨識功能,其他手機品牌廠也想跟進,但礙於蘋果的指紋辨識元件由2012年併購的AuthenTec供應,有專利卡位,只能慢慢找供應商。研發指紋辨識超過6年的羅森洲立馬毛遂自薦,找上當時手機市占龍頭韓國三星。「其實我們根本就不認識三星的人,甚至連韓文都不會,只能每天到三星總部,在會客室逢人就問,是不是手機部門的員工,或是可不可以幫忙牽線一下,花了半年多的時間,終於才跟三星手機部門主管聯繫上。」神盾高層向CTWANT記者透露。法人指出,神盾使用的是被動式指紋辨識,配合自己的算法,在專利上順利避開了Authentec的主動式。經過一年多的驗證,終於讓三星在Galaxy S6及A系列機種開始採用,中國手機品牌也跟進採用。神盾營收也從2014年的4500多萬元,2015年衝到5.3億元,2016、2017年營收年增率都是3倍,2019年來到59億元,2017年更寫下73.5億元的歷史紀錄,每股稅後純益(EPS)創下12.6元新高。神盾指紋辨識產品獲得三星採用,因此從營收不到億元的公司,增加到70億元。(圖/三星提供、報系資料)然而好光景不到五年,在中國IC設計廠商崛起後,神盾也開始受衝擊,2020年營收下滑到約62億元,2021年再砍半剩34億元,並由盈轉虧,2022年更大虧超過一個股本,每股虧損12.3元,到2023年前三季每股仍虧掉6.9元。面對市場驟變,創業起家的羅森洲毫不戀棧,立刻尋找新戰場。2020年5月神盾以每股32元取得驅動IC敦泰股票,原本計畫要合作開發結合觸控及指紋辨識的整合型IC,卻因為面板技術出現不同變化而決定中止,隔年4月反手以每股199元出脫敦泰持股,處分利益達53億元,成了神盾重啟併購的銀彈。同年10月,羅森洲鎖定安國旗下以電腦周邊及消費電子相關應用IC為主的迅杰,前安國董事長張琦棟則反問,不如直接投資安國,最後神盾斥資7.9億元認購安國私募普通股2000萬股,先結束安國原本虧損的業務,轉型為ASIC及IP公司,迅杰後來也在神盾主導下,搶攻USB-PD快充市場,晶片產品也在2023年底獲得USB-IF協會認證通過。投資安國兩個月後,神盾又以6.5億元認購芯鼎私募普通股1000萬股,搶攻AI智慧車用影像解決方案,2022年5月再公開收購晶相光約16%股權,斥資約15.4億元,專注CMOS影像感測晶片研發,今年初,神盾又併購IP廠乾瞻科技,等於在AI領域最需要的高速傳輸、影像感測等都有布局。曾經因為指紋辨識大賺、也大虧超過一個股本的神盾,現在鎖定了AI帶來高速傳輸市場,股價已經先行大漲了一波,羅森洲也先行喊出,集團三年營收要翻倍,五年要翻兩倍,市場及投資人都在張大眼睛看。
缺乏AI殺手級應用 集邦:2024筆電出貨1.72億台「溫和成長」
3C大廠陸續於2024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期間發表新品,AI技術成最大亮點,然而目前仍缺乏AI殺手級應用,研調機構集邦TrendForce表示,在2023年筆電市場全年出貨量僅1.66億台、年減10.8%後,預估2024年的全球筆電市場需求可望溫和成長,為1.72億台、年增3.6%,AI軟體的創新應用,是決定AI PC未來成長力道的關鍵。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11日出席活動時表示,因庫存問題漸漸消淡,預估2024年的產業會慢慢不錯,AI應用面的相關需求會加強,以AI硬體來說,技術能力最強的就是台灣,對下半年持正面看法,且後年會很厲害。精英 (2331) 在11日舉行的股東臨時會後,董事長鍾依文也表示,AI議題是未來很夯的題目,公司不可能缺席,不過真正發酵時間不會在短期內發生,預期今年下半年各家廠商的AI產品陸續出貨後,整個市場應用才會開始慢慢去發光發亮。TrendForce表示,全球受高通膨衝擊,2023年筆電市場需求欲振乏力,全年出貨量僅1.66億台,年減10.8%,但衰退幅度較2022年收斂,而2024上半年隨著筆電大廠庫存逐漸去化,以及在通膨趨緩的有利條件下,美國近期降息的預測指數攀高,如若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最快在今年上半年開始降息,將有助企業融資借貸成本降低、流動資金水位上揚,加上微軟作業系統的世代更迭,藉以推進企業用戶的系統安全升級,可望帶動筆電的汰舊換新需求。TrendForce認為,初代AI PC的受眾應是以高階商務需求及內容創作者為核心,畢竟在晶片性能大幅提升,加上相關零組件如記憶體、電池、散熱的規格要求提升下,終端售價自然水漲船高。今年CES廠商多聚焦於硬體方面的競技,即便消費者願意為高於一般筆電平均售價逾五成的價格採買一台AI PC嘗鮮,但在缺乏AI殺手級應用的情況下,2024年AI PC滲透率成長空間相對有限,相關的軟體創新應用,才是AI PC是否能在未來的兩三年帶動全球筆電出貨迎來成長的關鍵。
臺灣產業鏈水準獲得國際信任!電資外商採購連四年破二千億美元
全球局勢動盪、國際貿易思維轉變帶動供應鏈重組,但電子資訊外商對臺採購金額仍創下連續四年突破二千億美元,凸顯臺灣電子資訊產業供應鏈在全球扮演無可撼動的重要地位。臺灣產業鏈水準獲得國際信任,加上外商加大採購力道加持,助攻臺股大盤站上萬七關卡,睽違30年,臺、港股出現黃金交叉,臺股正式超車港股,見證歷史榮耀時刻。為感謝國際夥伴協助臺灣產業發展尖端技術,提升在全球供應鏈的戰略地位,二○二三經濟部電子資訊國際夥伴績優廠商頒獎典禮,由經濟部長王美花頒發七大獎項予二十家國際大廠,當日與會大廠總市值近四○○兆元,持續以高附加價值、永續科技、創新應用等關鍵技術在臺落地扎根,壯大臺灣供應鏈韌性,讓臺灣+1走向世界的臺灣,非臺不可。「今年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但臺灣產業強大動能,仍會是全球產能的重要火車頭。」身為經濟部大家長,王美花由衷感謝與會國際夥伴,持續和臺廠緊密合作、重押潛力股投資臺灣,攜手壯大臺灣供應鏈韌性與競爭力,共同寫下二○二三年電子資訊外商對臺採購金額達二一八四億美元的豐碩成果。◎市值高採購多連結深 IPO攜手臺廠建立新夥伴關係隨著國際貿易思維轉變,採購要素已從低成本轉向高品質、高標準,且聚焦先進技術、淨零碳排與供應鏈韌性,臺灣成為世界的臺灣,是值得被信賴的民主合作夥伴,第一島鏈戰略地位更顯重要。王美花強調:「無論是在臺灣生產,或是到新南向等其他國家生產,臺商都是最好的供應鏈夥伴。」她也以市值高、採購多、連結深肯定當日與會的國際大廠,攜手建立和臺廠之間的新夥伴關係。今年「技術加值夥伴獎」由ASML、Micron、NVIDIA奪得;「策略亮點夥伴獎」頒給Arm、Cisco、Google;「關鍵供應夥伴獎」由Denso、Hitachi、Merck出線;Dell、HPI、Panasonic贏得「綠色系統夥伴獎」;「創新應用夥伴獎」頒給AWS、HPE、Microsoft;Cadence、Intel、LINE獲得「軟性價值夥伴獎」;「市場擴大夥伴獎:」由Apple、HPI、Dell、AMD、Microsoft、Google脫穎而出。獲獎外商可享有研發測試自用商品免驗通關、外國人才來臺條件放寬等多項實質獎勵措施。今年IPO頒獎典禮也順應潮流調整兩個獎項,首先增設「關鍵供應夥伴獎」,肯定外商供應鏈夥伴在臺設立研發中心、投資生產製造,與臺廠建立新供應鏈合作模式,來自全球的頂尖公司在臺群聚,形成全球最綿密、先進的供應鏈網絡。王美花期盼,未來能有更多關於原料與設備製程的創新技術,如矽光子等先進技術一棒接一棒在臺落地生根,讓臺灣不僅成為全球重要製造中心,更邁向高值化研發基地。「市場擴大夥伴獎」則應生成式AI爆炸性成長,看好資料中心對AI伺服器需求大增,幾乎所有日系、美系與歐系品牌客戶都向臺採購,未來AI在伺服器、PC與筆電市場陸續導入,臺灣供應鏈將續寫獨占鰲頭戰績。◎臺灣+一當世界的臺灣 超前部署AI應用開創新局IPO Forum會長,同時也是臺灣戴爾科技集團總經理的廖仁祥表示,頒獎典禮上,除了投資臺灣,更重要的是「韌性」,這象徵臺灣與IPO Forum的共同精神,也是促進產業競爭力的關鍵特質,外商品牌將以持續投資臺灣行動,打造共創共榮的堅實夥伴關係,IPO Forum也會持續擔任臺灣政府與企業邁向數位轉型、永續發展與創造韌性的最佳國際夥伴。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認為,臺灣在全球ICT產業具備相當優勢,隨著AI技術發展與不斷上升的高階晶片需求,臺廠若能把握此波AI 浪潮,未來在半導體、製造、醫療和零售等產業皆可開創新機會。 今年也被視為生成式AI元年,臺廠若想在AI競賽彎道超車,可在垂直優勢應用領域多加著墨,帶動資服軟體商機,加速釋放生成式AI潛力。能力越強的同時責任也越大,除追求技術突破,Dell、HP、Cisco與國內EMS中心廠也透過以大帶小方式,落實供應鏈減碳,明年可減碳三十四萬公噸,落實綠色永續、淨零目標。透過加大與國際大廠的合作深度與廣度,推動臺灣資通訊技術與時俱進,也讓「臺灣+1」有了「壯大臺灣,加入世界」的全新詮釋,讓臺灣成為世界的臺灣,持續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
集邦:全球筆電市場明年健康循環年增3.2% AI PC出貨再等等
英特爾10月宣布推出業界首個AI PC加速計畫,12月將發布Intel Core Ultra處理器,認為會推動2025年前在超過1億台個人電腦上實現AI應用。對此雄心壯志,台灣業界龍頭大多理性以待,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也認為,雖然因庫存降低,明年筆記型電腦可望恢復健康循環、預計年成長3.2%,但對於消費者是否會花高價買專門的AI PC還有待觀察。先前很愛酸台積電、以地緣政治風險為由揚言「台灣不是個穩定的地方」的英特爾(Intel)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7日在台出席「Intel Innovation Taipei2023科技論壇」,表示要攜手台廠供應鏈全面佈局,未來2年推動超過1億台AI PC出貨。宏碁董事長陳俊聖在會後表示,很多人已經使用智慧手機取代PC工作,但若要使用生成式AI,手機就不夠用了,所以生成式AI絕對會幫助PC使用並帶動需求;不過因為生成式AI可以在電腦上網使用,且生成式AI的應用會先發生在軟體,形成新的可用模式後才會改變硬體,所以這個需求是漸進式的,不可能突然一個時間出現業績大爆衝。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也直言「AI PC是很有powerful的產品」,但現階段談出貨還太早,目前還不清楚何時有辦法出貨、放量,目前只能繼續努力。TrendForce最新報告也提到,2023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出貨將達1.67億台,年減10.2%,但隨著庫存壓力緩解,預期2024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恢復至健康的供需循環,主要的成長動能來自終端商務市場緩步釋出的換機需求,但因目前AI PC相關軟、硬體的升級成本高昂,所以不一定能刺激額外的採購需求,應該還是會在商務換機時自然的移轉升級至AI PC裝置。不過若是要做起來,台灣產業鏈還是相當領先。AI大聯盟會長、台智雲總經理吳漢章表示,過去一年台灣各行各業開始關注AI,先不論相關產業的股價如何,這絕對會是未來五年、十年的大起點。吳漢章表示,以過去工業革命的經驗,一個新技術出來時,有些人會先賣武器、有人則是選擇落地賺錢,對AI來說,很多企業做下去發現有問題,像是不可靠的回應,一般人錯了就算了,但企業要導入,就會有相關的成本、資安風險等議題,需要做成終端的「自己的大腦」。吳漢章表示,台灣在這方面其實很領先,因為國科會提早把AI運算為主的超級電腦商業化,包括華碩、廣達、聯發科等業者都以此來使用研發,加上台灣原本就有自己的完整電腦供應鏈與品牌,早就與半導體業者進行合作,未來還是大有可為。
全球筆電市場觸底反轉 集邦估明年成長2到5%
經過為期兩年的衰退,筆記型電腦即將迎來曙光。因庫存問題趨緩,調研機構紛紛看好筆電在明年的表現,集邦科技(TrendForce)預期2024全年筆電出貨量成長幅度約2%至5%,略高於疫情前水準;DIGITIMES研究中心則預期,明年可望年增4.7%,並在2025年進入新一輪的景氣擴張期。據TrendForce在11日推出的調查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開始,筆電的通路庫存水位轉趨健康,北美及亞太市場陸續浮現中、低階消費型機種需求,除了補足庫存外,也為第三季的返校潮做準備。Chromebook出貨量在Google收取授權金的前夕達到高峰,推升第二季整體筆電出貨量成長至4252萬台,季增達21.6%。合計上半年全球筆電出貨量達7750萬台,年減23.5%。不過美國與歐洲這兩大主要筆電消費市場的經濟前景不明,讓原本傳統季節性採買動能趨緩,所以全年筆電市場出貨量預計可達1.63億台,年減12.2%。不過2024年就相對健康,通膨壓力可望趨於穩定,加上庫存問題減緩,需要持續觀察中、美兩大消費市場走向,TrendForce預期2024全年成長幅度約2到5%,出貨量將略高於疫情前水準。DIGITIMES研究中心的報告也認為,2024年筆記型電腦主要品牌出貨皆將較2023年成長4.7%。筆電高階消費機種因今年基期較低、規格提升,2024年出貨將反彈。商務市場因Windows 10作業系統將停止更新,可望帶動2024年下半年企業換機潮。蘋果及戴爾分別受惠於高階消費機種與商用機種巿場復甦,將有較佳的出貨表現。
廣達H1每股賺逾4元年增55% 梁次震:看好AI伺服器有雙位數成長
伺服器大廠廣達(2382)周五(11日)召開法說會,公布第二季與上半年財報。第二季營收約2450億元,季減7.94%、年減 9.4%,每股稅後盈餘(EPS)2.63元,成績單亮麗。同時顯示高單價AI伺服器的出貨占比正逐漸升溫,且拉高每單位平均售價(ASP)及營業毛利率。預測今年AI伺服器將呈雙位數增長,主要來自下半年的新訂單。廣達上半年營收5112億元,年減10.67%,營業利益 191.45億元,稅前淨利 233.59 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165.98億元,EPS達4.31元,較去年同期EPS 2.78元大幅成長55%。第二季則明顯較首季衰退,營收2450.29億元,季減7.94%、年減 9.4%;但單季稅前淨利144.19億元,與歸屬母公司業主的稅後盈餘101.25億元都優於首季,稅後盈餘季增56.38%、年增155.46%;毛利率持續走高到8.52%,高於第一季6.6%,EPS達2.63元。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梁次震表示,筆電市場復甦緩慢,未來一年筆電出貨量預計下降20%,Chromebook銷售量更將在第三季下降。但預計AI伺服器動能持續到2024年無慮,並調整AI伺服器貢獻及銷售預期,從單位數成長上修到雙位數,主因為下半年的新AI訂單,推動調高收入預測。同時,廣達也擴大美國和歐洲的AI伺服器生產能力,以滿足客戶需求。面對經濟不確定性,廣達仍堅信AI將引領一波新浪潮。梁次震指出,廣達第二季在新興AI領域取得加速發展,看好AI伺服器的強勁成長。而作為關鍵供應商,廣達雖然可以獲取元件,不過關鍵元件供應鏈競爭較為激烈;至於毛利率升高,主要是因為產品組合變化,特別是AI伺服器和非PC產品的貢獻增加。車用方面,廣達預期明年汽車業務將從投資轉向收穫模式,並實現實質的利潤改善。以目前來說,廣達對汽車業務充滿期待,並將不斷尋求與汽車客戶的合作機會,並看好AI伺服器和汽車業務都將帶來成長,只是仍須關注市場變化。廣達11日股價表現強勢,盤中最高來到228元,終場收在223.5元、漲幅6.18%。
半導體女王「做這3件事」帶領AMD起死回生 蘇姿丰接手9年股價成長30倍
超微半導體公司(AMD)執行長蘇姿丰(LisaSu)17日抵台訪問,再度為台灣產業掀起一波AI旋風,這位讓台灣鄉民暱稱「蘇媽」的強悍執行長,除了也是「台南囝仔」,更是全球最高薪的女性CEO,她曾創下出矽谷史上最偉大的經營案例之一,她曾表示「目標只做3件事」,果然在10年內將瀕臨破產的AMD股價推升近30倍。半導體女王蘇姿丰接手AMD後,讓公司起死回生,股價飆漲。(圖/達志/美聯社)《富比士》先前報導,2014年,當年53歲的蘇姿丰出任AMD (AdvancedMicro Devices)執行長時,這家晶片製造商正在走下坡,公司解僱約25%的員工,股價徘徊在2至4美元左右,據AMD前高層莫爾黑德(Patrick Moorhead)回憶,「公司生不如死」。蘇姿丰當時被提拔為AMD執行長,她也坦承,「那時候,英特爾在低階產品以外的筆電市場佔據主導地位,輝達、高通和三星瓜分新興的智慧手機業務,當時我們的技術沒有競爭力」,就連分析都直言,該公司背負著22億美元債務,「不值得投資」。半導體女王蘇姿丰接手AMD後,讓公司起死回生,股價飆漲。(圖/達志/美聯社)在接任執行長的第二天,蘇姿丰走上台、對著麥克風向所有士氣低落的AMD員工傳達一個訊息,「我相信我們能打造出最好的產品」,這據鼓舞人心的口號是她整頓AMD三管齊下計畫的第一步,她的計畫是「創造偉大的產品、加深客戶信任和簡化公司」。蘇姿丰認為,「3件事,只是為了保持簡單;如果是5個或10個,那就很難了」。蘇姿豐將她的工程師重新集中在製造擊敗英特爾的晶片上,並決定優先考慮一種名為Zen的新晶片架構,在2017年推出。接著,蘇姿丰大力推銷晶片給原本對AMD晶片失去信任的客戶,即使在AMD沒有晶片可賣的時期,她也會花好幾年時間來建立關係。即使在AMD沒有晶片可賣的時候,蘇姿丰也花了數年時間和客戶建立關係。(圖/報系資料照)巧的是,英特爾(Intel)生產延後,導致蘋果決定iPhone不採用英特爾晶片。蘇姿丰瞄準對手失誤,憑藉靈活戰術眼光,陸續與聯想、SONY、Google和亞馬遜簽約。在2022年,光是提供這些客戶資料中心CPU的服務,就為AMD帶來60億美元營收。此外,蘇姿丰的主要戰略是與科技巨頭達成新協定,這些科技巨頭需要大量的CPU來支援他們爆發式成長的雲端業務。正如谷歌雲端的執行長庫里安表示,「對我們來說,實際上有3個微處理器合作夥伴,輝達、英特爾、AMD。當我加入時,AMD根本不是我們生態系統的重要部分,但他們現在成了我們非常重要的合作夥伴,這是蘇姿丰的功勞」。從年營收來衡量,英特爾達到630億美元,仍讓AMD的236億美元相形見絀,不過AMD從英特爾那搶走令人垂涎的伺服器晶片市佔,並收購半導體公司賽靈思(Xilinx),這些都推動高AMD的股價在蘇姿丰上任後的9年裡飆升近30倍。蘇姿丰勇於挑戰自己,不但選最難的事情去做,並動頭腦專門找解決方案,加上善於和客戶溝通,在她帶領下讓AMD浴火重生。
蘋果將推可折疊MacBook? 韓媒:正與OLED面板廠洽談預計2025年發表
蘋果公司(Apple)傳出正與面板供應商討論推出可折疊MacBook的可行性。據南韓媒體BusinessKorea報導,蘋果正在和面板供應商洽談合作推出可折疊 MacBook筆電機型,認為這有望提振低迷的顯示器市場。業內人士透露,蘋果目前正與供應商洽談合作事宜,預計2025年發表後,最快2026年推出可折疊式MacBook筆電。報導提及,蘋果正在開發的可折疊平板電腦,將會採用雙螢幕,沒有實體鍵盤或觸摸板,所有任務都將透過觸控螢幕操作,並可以根據用戶需求,被用作iPad或Macbook。報導指出,為配合IT設備可折疊面板市場逐漸成長,南韓多家公司正在努力協調筆電可折疊OLED面板的開發和生產計劃。例如目前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已決定投資4.1兆韓元(約新台幣918億),從2025年到2026年生產8.6代OLED面板;面板大廠LG Display也在投資用於平板電腦的中型 OLED 面板產線。在面板產業中,大尺寸面板的利潤通常高於小尺寸,同時實現高解析度也更加困難,因此相較於智慧手機,筆電的可折疊顯示器更有利可圖。不過,南韓面板製造商已經發布首批採用OLED面板的筆電,但尚未推出可折疊的OLED面板產品,目前三星只獲得其商標權。現今可折疊筆電市場的領導者是華碩。該公司去年9月推出全球首款17吋的折疊式筆電 Zenbook 17 Fold OLED,搭載中國面板龍頭京東方的面板。
研調釋春訊:iPhone 15備料需求優預期
儘管急單出現,仍救不了終端消費的低迷景氣,導致EMS廠庫存逾3週、MLCC廠稼動率約6成,但研調機構TrendForce帶來一絲春訊,指出日廠村田近期獲蘋果公司預計在第三季上市的iPhone 15 新機備料需求訂單,訂單量略高於去年同期,意味著蘋果認為今年iPhone15 軟硬體升級表現,對消費者仍具吸引力。然而,PC及筆電市場,由於適逢疫情以來三年一次的換機時節,ODM從三月開始不論消費或是商務機種,開始陸續量產與出貨英特爾第13代Raptor Lake CPU新平台,但從廣達、仁寶前兩大ODM代工廠四月公布出貨數字,分別僅達330萬台、240萬台,甚至低於去年同期在中國封城,供應鏈斷鏈、成品出貨物流卡關的衝擊下,所繳出的320萬台、220萬台數字。相形之下,如今的表現正說明目前終端消費市場需求低迷,加上經濟前景不明,使得OEM保守看待新品上市的銷售預測。零組件部份,從MLCC需求出海口來看,手機方面,華為、榮耀、OPPO第二季推出的新機無法有效提振中國內需市場消費力,導致品牌廠對新品銷售計劃更加保守。伺服器方面,目前預估今年整機出貨量年減2.85%,且後續恐有下修可能,ODM材料庫存去化連帶受影響,截至4月底英業達、廣達、緯穎等平均庫存仍高達4~8周不等。據TrendForce統計,今年1~4月MLCC供應商總出貨量為13,590億顆,對比2021年同期減少34%,顯示全球經濟逆風對MLCC產業的衝擊力道更甚疫情。第二季至今,由於品牌端與ODM訂單需求起伏不定,加上降價壓力不斷,導致MLCC供應商持續控制產能降載,以維持供貨、庫存、價格三者間的平衡。5月份日廠平均產能稼動率為78%;中、台、韓廠則約60~63%,在終端消費需求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供應商減產降載恐成為短期常態。TrendForce進一步表示,先前市場普遍認為庫存壓力是衝擊MLCC產業的主因,不過從占MLCC需求3成的手機、PC及筆電產品,ODM早在去年第三季已陸續開始調節庫存,至今年第二季已逐步恢復正常,不時有急單、短單的庫存回補情形,但整體仍不敵消費市場低迷的壓力,故買方對MLCC的拉貨力道低且無法持續。5月MLCC供應商BB Ratio(Book-to-Bill Ratio;訂單出貨比值)為0.85,僅比四月微幅增長0.01,訂單成長幅度極低。展望第三季,儘管品牌廠與ODM仍寄望傳統旺季能刺激需求復甦,但計算實質釋出給供應商的MLCC預報訂單量,成長幅度仍低,尚未看到傳統旺季應有的表現。
景氣落底3月報價反彈 面板雙虎Q2拚虧轉盈
隨著電子業去化庫存,面板業景氣已過谷底現曙光。大尺寸面板報價自去年第四季陸續見到急單後,今年3月展開大規模反彈,預估漲勢可延續至4月份,接著就等IT面板於第二季加入漲價行列。其他應用面板供需部份得再觀察終端市場需求狀況,以及電視領導品牌大廠的拉貨力道是否增加。根據群創(3481)法說會資料,面板廠今年第一季雖然因應急單,面板雙虎稼動率略有提升,不過是緩慢的拉升,因為面板廠嚴格控制產出,目前整體大尺寸面板庫存週數已從去年5、6月接近6週水位回到正常的2週水準。由於電視面板在面板廠不願繼續賠售下,由小尺寸、二線品牌廠率先漲價,接著一線品牌廠認知電視面板價格已經到底,使電視面板於3月全面上漲。友達(2409)董事長彭双浪先前於2月法說會預估「TV面板最早下去,也最早起來」。他今(20日)在友達智慧展表示,面板產業經過一年半的調整後,近期已看到產業轉為供需平衡,而且過去兩年沒有新的產能開出。庫存回到健康水準,預期市場將回到正常狀況,也就是傳統淡旺季的走勢,下半年會比上半年更好。彭双浪表示,整體產業鏈庫存回到正常水位,特別是電視,PC的庫存也逐漸回到正常,感受到市場有急單出現。但是PC需求可能無法回到2021年宅經濟時候,一年筆電市場規模將近2.5億台的盛況。接著群創也看到IT面板中電競顯示器已出現客戶追單現象,總經理楊柱祥預期,IT面板價格將於第二季之後加入反彈行列。法人預估,第一季因為工作天數少,加上面板報價仍在現金水位之下,面板雙虎將持續虧損,第二季隨面板報價全面上揚,或有機會單月達到損平,惟全年能否轉虧為盈仍需觀察。筆記型電腦面板的報價是否也能跟漲,還在持續醞釀。但整體來說,原本面板廠這波景氣修正,主要虧損是因電視面板價格太差造成,隨著電視面板價格反彈到現金成本以上,預估面板廠損益將有改善。展望後市,面板大廠友達、群創歷經連兩季虧損後,未來第二季將有機會迎接較好的損益表現,最糟的情況是虧損縮小,樂觀來看不排除損平或轉虧為盈。
女力出頭天/陪工程師尪創業50歲妻苦學 20年後成電腦零件女董
新北市中和區一棟廠辦大樓裡,藏著首個幫intel 386裝上冷卻處理,以陶瓷軸承擊敗鋼珠軸承,打入輝達、特斯拉等大廠的「三匠科技」。女董座趙瑞民在婦女節前夕首度受訪。趙瑞民前半生陪兒子赴美讀書,返台後年近半百,卻要栽入完全不了解的電腦零件業,「我知道,放棄就等於將和老公走向平行線,我願接受挑戰!」這位讀文組的老闆娘,面對員工及丈夫的專業質疑時從未逃避,「一定有辦法的!」夫唱婦隨20年後,三匠兩岸員工200多名員工、年營業額逾5億元。三匠科技專門從事散熱管理和冷卻技術,在台灣科技零件大廠中,屬於「精品」等級,成軍30年來專注在散熱及冷卻處理領域,自行研發超高硬度、精密度、耐熱度更佳的精密陶瓷,取代傳統銅鐵合金製的風扇軸心軸承,不僅為hp、DELL、Intel、ASUS供貨,也是特斯拉充電樁零件及通用、福特等汽車大廠的上游零件商。「陶瓷射出成形,燒完還要經過檢測加工,工序較長,門檻技術性高,這是我先生花20年研發出來的精密陶瓷,能提供更有效、持久的散熱解決方案。」趙瑞民首度接受媒體專訪,帶著記者參觀位於中和的三匠科技總部和射出工廠,她拿著一片片玉米粒大小、不同形狀的陶瓷片,依製程及模具複雜度,每片價格落在3~8元。三匠研發的陶瓷配方具超高硬度、耐熱度更佳,可客製化射出成各種形狀,應用在不同產業用途上。圖右為三匠生產的筆電風扇。(圖/劉耿豪攝)趙瑞民自曝20年多前,她根本是個門外漢。她自世界新專(現為世新大學)廣播電視科畢業後,曾入出版社工作,也製作過廣播節目;她的丈夫李明烈則在台灣通用器材、台灣德州儀器公司從事半導體製程工作,33歲就當上電源大廠ASTEC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後擔任台達電高階主管。李明烈看準資訊產品蓬勃發展,對於散熱的穩定性日益提升,卻因為台灣科技產業界著重半導體製造生產,國外進口軸承成本高、壽命也不見得長,1990年,李明烈先成立三匠科技,2000年研發出陶瓷軸心軸承,但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眾人對陶瓷的印象是脆弱不堪一擊,業務費盡唇舌、不斷碰壁,才好不容易說服華碩工程師「試試看」,沒想到陶瓷軸承的運轉性能十分穩定,讓工程師驚訝不已,不只PC,到車用及筆電市場都跟著使用陶瓷軸承的散熱風扇。就在此時,陪孩子到美國求學的趙瑞民,隨著兒子大學畢業、卸下陪讀母親任務,2000年返台,轉換妻子角色,進入三匠,在外人眼裡,不過就是當個「老闆娘」,但對趙瑞民而言,完全是一場人生跨界挑戰。「我先在管理部幫忙,但對電腦零件、公司技術甚至製造生產,多不了解,常被員工一句『趙姊,你什麼都不知道,來公司做什麼?』,我先生也常說『妳不懂!』」這讓她很不服氣,也不斷自省,「我什麼都不懂,怎麼配領薪水、當老闆娘?」「這對50歲婦人來說很痛苦,中間有衝突、掙扎、磨合、挫折,比比皆是。」趙瑞民說,剛開始的2、3年最不適應,開會被叮得滿頭包,回到家還要扮回妻子角色做家事,上班情緒沒舒緩,下班繼續面對面,心裡難平衡。三匠科技由目前擔任技術長的李明烈(右)創立,趙瑞民20年前為支持先生創業,也跟著半路出家投身電腦零件的製造工作。(圖/劉耿豪攝)當時年過半百的她陷入兩難,眼見丈夫李明烈埋首研發,要管理台灣公司,又要到大陸設廠,疲於兩岸奔波。趙瑞民解釋,兩人個性上有很大差異,李明烈講話直又急,平時忙於工作,經常就不在同條線上,若是再輕言放棄,或許失望的結果,就是夫妻生活可能走向兩條平行線,因此她下定決心接受挑戰,硬著頭皮也要學上手。「丈夫白手起家,創業不易,做太太的理應分擔,沒有理由辭職不幹。」「所有事都要抬頭挺胸,永不放棄!」趙瑞民打消辭職的念頭,轉而拿起紙筆,將眼前生硬的散熱技術及生產BOM中各種料號、流程、表單,不懂就問人,筆記本抄下來,晚上回到家謄抄一遍,假日再複習一遍,「別無他法,只能勤能補拙。」時間不等人,「研發過程需要跨部門溝通協調,才能有效推展進度,我親和力強,成為員工溝通橋樑,員工在平衡、溫和的工作環境中,效率會提高。」趙瑞民找出自己的優勢:女性柔軟善於溝通的特質,反與做研發、個性直來直往的李明烈互補。回首這段心路歷程,趙瑞民分享面對問題3個心法:勇敢面對,解決困難,不能逃避,「一定有方法解決,解決完就放下,再繼續往前走!」趙瑞民的兒子李昊也於2006年進入公司,從基層做起,磨練15年,如今擔任總經理負責營運,李明烈則是技術長,專心投入研發,3人各司其職。三匠去年台灣公司營業額近3.5億元,散熱管理占8成,精密陶瓷工業零件銷售則占總營收2成,同時也跨足消費民生用品推出「九垚陶瓷刀」,今年營收上看4億元。「目標2026年達到6億元公開上櫃」,趙瑞民展現女力風采!
消費性電子大衰退 研調:2023年手機率先重返成長軌道
庫存調節、俄烏戰爭與通膨等變因,導致消費性電子今年出現結構性供需失衡情況,指標性產品手機與筆電出貨量受到衝擊。但研調機構指出,明年起已開發與開發中市場出現5G手機換機潮、新興市場用戶則換購低價智慧型手機,兩大動能將使手機產業明年恢復成長。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林俊吉綜合供應鏈訊息、各區域市場狀況及觀察全球政經走勢,指出2022年疫情對於全球大多數地區衝擊已小,零組件第2季起供應不再吃緊、也沒有繼續漲價,然烏俄戰爭使全球高通膨惡化及美國聯準會快速升息,帶動美元升值,導致各地消費者購買力大減,好不容易於2021年呈現正成長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今(2022)年再次步入衰退窘境,出貨量預估11.7億支、年減10.7%。DIGITIMES研究中心展望2023年,智慧型手機出貨前七大品牌排名依序將為三星(Samsung)、蘋果(Apple)、Oppo、小米、Vivo、傳音及榮耀,合計出貨將達將近10.4億支,囊括全球86.4%市佔率。在5G智慧型手機方面,預估2022年出貨將達6.1億支,較2021年增加約8,000萬支;2023至2027年5G手機出貨每年增加1.1億至1.7億支,至2027年5G機款出貨佔比可望接近9成。至於筆電的情況,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認為,待現階段庫存壓力逐步回歸健康水位後,明年第二季Chromebook可能是首波需求回溫的產品,消費與商用型筆電市場將持續承壓;商用型需求面臨企業疫情後以及美元升息導致企業融資借貸利率升高,進而調節資本支出縮編、裁員等狀況,下跌幅度將更甚消費型筆電。華碩、宏碁、微星、技嘉等筆電品牌廠,以創作者與電競筆電等高毛利產品穩住腳步。筆電電源供應商群電指出,明年120瓦以上高瓦特筆電會成長20%,可以有效彌補中低階筆電下滑情況, 另積極發展智慧建築、伺服器等產品。
全球筆電出貨連4季衰退 研調:明年下探1.8億台2024年恢復成長
研究機構DIGITIMES Research日前發布新聞稿指出,全球筆電規模在連續四個季度的走衰後,市場及產業對全年出貨的跌勢已了然於心。最新研調對全球筆電全年出貨量,再下修至1.91億台以下,但這還不是低點,分析師進一步預期,2023年市場需求面仍充斥著總體經濟各種不利因素,全球筆電出貨將再下探1.8億台。今年筆電巿場在後疫情需求已相對飽和下,又遭遇全球通膨、俄烏戰爭及各國家激進升息等黑天鵝,加上供應鏈仍不穩定,使出貨從第2季開始急轉直下,預估全年出貨將年減超過2成。下半年通膨高漲、美國升息下,恐致多數經濟體提前進入經濟衰退,對原已疲軟的市場需求雪上加霜,預期第4季看不到如往年進入出貨高峰的旺季效益,更可能跌至全年出貨低點。前五大Windows OS陣營品牌廠部分,包括DHL(戴爾、惠普、聯想)及華碩等品牌,明年出貨估皆恐再有個位數幅度下滑,不過,宏碁則可望因在Chromebook領域維穩教育標案的出貨動能,守住有持平以上的表現。至於目前排名全球第四大品牌的蘋果,亦可有能逆勢小幅增長。品牌廠對庫存的去化,多預估將於明年年中告一段落,雖明年上半年通膨可望緩和,但對市場的影響仍處於高峰。2023年需求面依然將充斥總體經濟不利因素,筆記型電腦出貨將小幅衰退。而在品牌廠中,剛於今年第三季重返全球Chromebook市占龍頭的宏碁,則可望在持續掌握教育訂單,及擴大商用Chrome OS機款產品線出貨的帶動下,為其明年度筆電出貨挹注較產業逆勢增長的動能、年增至少1%。惟2024年全球筆電市況亦可望開始緩步回溫,加上處理器平台競爭加劇,有利筆電產品性價比提升,並在次世代新處理器推升換機潮效益下,再拉抬全球筆電市場規模重返成長態勢,至2025年後再回升至2億台以上的規模。
雙A囚徒困境1/疫情紅利反成庫存包袱 「消費者出遊不買3C」電腦大廠等嘸8月返校買氣潮
「雖然預期2022年市場需求會逐漸減緩,但沒想到速度那麼快,才過個年,終端市況就整個急轉直下,一切來的又快又急,現在的重點是要想辦法促銷把庫存降低,但能降多少?誰也沒有把握。」一位筆電廠高階主管對CTWANT記者說。在疫情、通膨、戰爭及升息等因素攪擾下,上市櫃公司Q2仍繳出漂亮成績單,整體獲利1.07兆元,創同期新高,然而超過42萬的筆電雙A投資人卻開心不起來,華碩(2357)第二季財報庫存,從第一季的1933億元直接突破2000億元大關,來到2061億元,宏碁(2353)狀況稍佳,第二季庫存634億元,較第一季的638億元微減。一位筆電廠高層坦言,「去(2021)年的狀況真的太好了,根本不用擔心會有庫存,只怕產品不夠賣,真的是搶手到不行。產業界也都知道,今年目標只能比去年好,不能差,所以大家就會拉高庫存,只是沒想到通膨、戰爭等狀況接踵而來。」華碩共同執行長許先越也在11日的法說會上說,第二季變化非常大,外界之前的預估,都還是認為會成長,但是俄烏戰爭加上中國封控,讓很多公司對於今年個人電腦(PC)市況的預測,變成從年減10%,甚至到10多%都有。面對高庫存,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喊出,「第三季要降低200-300億元,第四季也還要再降低200-300億元,下半年合計要去化約500億元的庫存。」但也坦言,「第二季到下半年,市場需求還是有相當大的壓力,庫存需要幾個季度的調整,最快明年上半年,或者明年下半年。」華碩已跟上游供應鏈及下游通路夥伴建立調整庫存的共識。對於庫存狀況,華碩共同執行長許先越(左)及胡書賓日前在法說會上已設定了半年內要去化500億元的目標。(圖/CTWANT資料)IDC 台灣資深市場分析師劉伊菡表示,「目前終端市場最大的問題,沒有別的,就是需求不好。」據IDC統計,今年台灣筆電市場,預計全年出貨量將較去年下降1.9%,桌上型電腦則會年減5%。廠商要去化庫存,就只能努力促銷,不然電腦產品是有週期性的,過期產品就需要更大的促銷手段。劉伊菡說,「從目前市況,廠商促銷動作確實很積極,只不過疫情趨緩後,民眾消費支出不再只有購買電子產品,像是旅遊支出就排擠掉可支配所得,原本8月的返校潮買氣,今年並沒有出現,以前7月銷售狀況來看,廠商去庫存力道不如往年。」「從終端需求來看,消費性筆電需求今年上半年就已轉弱,現在連商務機種也不好。我們預估,今年筆電出貨量已面臨2億台保衛戰,但這還不是低點,在淒慘需求狀況下,不排除再下修,可能會掉到1.9-1.95億台。」研究機構TrendForce分析師黃淑芳告訴CTWANT記者說。黃淑芳指出,原本筆電上下半年的銷售比重大約是48比52,也就是下半年略高,今年則是倒過來,大約是52比48,「目前初估,明(2023)年的出貨量還可能會續降,但比較好的一點是,上下半年的比重應該會恢復往年的狀況。」宏碁雖然庫存狀況不若華碩嚴重,但也積極啟動各種促銷策略。圖為日前宏碁邀請《原子少年》「地球」擔任宏碁Acer Day台灣區活動代言人。(圖/宏碁提供)
四川省無預警勒令停電6天 半導體製造業恐影響最重
大陸四川省昨日突然公告,全省19個市自15日起至20日,所有工業電力用戶連放6天高溫假,四川省各地區的各類工廠因而面臨停工停產,這導致電子元器件製造企業都將面臨停產6天。由於近期大陸多個地區持續高溫,民眾用電量大增導致部分地區供電不足,為確保四川電網安全、民生用電及不出現拉閘限電,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和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聯合發布限電緊急通知,讓各地企業做好生產調整,保障保安負荷用電。據陸媒報導,有數據顯示,四川省的電子產業自2019年的營收率先突破萬億,自此就成為四川省第1支柱產業,當中電子信息製造業最為突出。此次受限電影響的半導體製造企業大多聚集在成都市,包括德州跨國公司「德州儀器」(集晶圓製造、封裝測試、凸點加工、金屬鍍膜於一體)、世界第2大半導體公司「英特爾」(封測廠)、美國半導體供應商「Diodes」(封測廠)等,少部分企業則分布在樂山市。由於四川省是全球筆電生產重鎮,許多全球大型零件代工廠、筆電散熱及電池模組都有在四川省設廠,因此有法人擔心筆電市場受影響。總部位於台灣的散熱模組廠尼得科超眾表示,其位於四川省的工廠已接獲15日至20日的限電的通知,而截至8月15日下午3點,廠內仍有電力供應,因此正式停電的時間還有待確定。經過初步向官方了解得知,限電將會在白天實施,而晚上將會正常供電,對此超眾表示,模組廠原先就是採3班制運作,雖然白天班會受到限電影響,但因夜班仍可正常運作,因此預計對營運方面的影響有限。另家台資散熱模組廠雙鴻同樣表示,公司也採3班制生產,為了應對白天限電,已決定將白天班挪到夜間班生產,而夜班運作將從凌晨啟動至隔日清晨,經過此番調整應可滿足既有的訂單需求。有供應鏈相關人士表示,如果僅在白天停電6天,基本對於PC產業鏈企業影響不大,尤其是目前正處於PC產業庫存調整期,導致目前整體PC產品需求量下跌。因此,工廠產能利用率下降幾天的影響是有限的。然而對於半導體製造企業來說,因產線通常是24小時不間斷生產,所以一旦停產將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HP、MSI三創比鄰開旗艦館拚場 微星卡位電競筆電市場前2大
這個月資訊通路很熱鬧,包括惠普(HP)及微星(MSI;2377)都不惜斥資百萬元,選擇在三創開設旗艦館,插旗國內最具指標性的資訊商圈,與八德商圈的重量級經銷商合作,要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與知名度。微星表示,自2015年起,在三創開設的是電競旗艦館,經過多年的累積已經成為電競玩家必來的聖地,近年來在產品觸角從電視延伸到創作者及商務市場後,為了服務更多更全面的消費者,才會斥資數百萬、費時一個半月重新裝潢改裝,將原本大小20坪的電競旗艦館拓寬了1.5倍面積,升級至現今有30坪的全新旗艦館,也成為全台微星面積最大、產品最齊全的旗艦館。搶先在微星旗艦館開幕前一個周末,HP的新旗艦館搶先開幕,相較過去擴大了近5成比例的面積空間,一躍成為目前全台最大的HP品牌體驗店。台灣HP 董事長暨總經理王靜秀表示,體驗一直是HP最重視也最想傳遞給消費者的服務,希望透過完整的產品展示,讓消費者得以實際觸摸及操作。微星全球資深副總裁盧琪隆表示,2022年將在大陸舉辦的亞運會把電競納入比賽,對電競市場的發展將有正面的幫助。微星的電競筆電與創作者筆電的需求一直在往上走,其中創作者筆電是近2年才推出,已經有很高的成長幅度。這次與微星合作的經銷商崑碁電腦總經理張美惠表示,這幾年微星在電競市場已經做出自己的口碑跟實力,就電競筆電產品來看,前兩大電競筆電品牌有一家就是微星。微星第三季營收端出522.07億元,季增12.70%、年增28.10%,稅後純益44.69億元,季增1.55%、年增70.94%,創下單季新高的好表現,每股稅後純益(EPS)5.29元,累許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130.4億元、每股純益達15.43元,創同期新高。
晶瑞光斥資1億元現金收購億達、磐禾 瞄準手機筆電市場
擁有專利濺鍍技術光學與半導體廠晶瑞光電(6787),今(27)重訊公告,宣布將以總交易金額近1億元,以現金方式收購億達薄膜90%以上的股權及大陸鎮江磐禾商貿100%股權。此項收購案將提升水平垂直整合製程技術、人力等資源、擴大營運規模與產品的多樣性,目標搶占市場占有率。億達是專長蒸鍍製程的光學薄膜製造廠,生產高階平板光學濾光片,在目前可見光濾光片領域有相當高的巿場能見度,能與晶瑞光正在布局的新藍玻璃濾光片(NBG)產品所欠缺之蒸鍍製程結合。此外,晶瑞光目前積極研發的環境光感測元件(ALS)也須同時搭配蒸鍍機鍍膜製程與黃光製程微顯影技術混合輪流使用,此收購案將有助於整合雙方資源整合、縮短產品生產時程、降低人力與物力成本、增加產品多樣性並擴大雙方業務銷售版圖。對磐禾的收購,則是透過子公司昆山晶羽光電取得100%股權,磐禾原是晶瑞光長期上游的供應商,是手機零部件最前緣的重要材料供應商,具備大陸在地企業面對大陸巿場的在地化優勢。瑞晶光評估,透過磐禾擁有的製程專利,在有機化材產業領域的寡占特性,除了提供筆電,也提供兩岸各大鏡頭模組廠所開發的新藍玻璃濾光片之鏡頭模組,目前各大手機品牌廠也已進行認證作業。晶瑞光表示,億達與磐禾皆為長期合作的廠商,具備上下游及水平拓展的動能,隨著業務版圖拓展至筆電、智慧型手機等,策略規劃提升水平與垂直整合製程技術,展望未來,將持續擴大經營規模、強化技術競爭力、全力衝刺業務。晶瑞光認為亦受惠於產品微型化以及因後疫情時期筆電需求大幅增加的趨勢,也將帶動其備貨力道。晶瑞光也積極開拓NBPF filter市場做為業務發展的第二引擎,產品已獲得美國發明專利技術,並取得7國相關NBPF產品發明專利,已著手與國際前三大ToF sensor大廠共同開發產品,目標鎖定更多智慧型手機訂單機會。
群創第二季財報出爐 上季淨利增85%創新高
群創第二季財報出爐,稅後淨利214.19億元、季增85.2%,寫下單季歷史新高紀錄。展望第三季,群創表示,需求端進入傳統備貨旺季,供給端因受限供應鏈缺料而限制部分產能,整體供需健康。預期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和平均出貨單價相比前一季都有大約有1~4%的成長,中小尺寸面板出貨季成長率預估約1~4%。群創近6個季度營收獲利群創3日同時公告和夏普旗下超視堺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簽訂供貨合約,群創與子公司佛山群志光電每年取得按約定數量供應10.5代玻璃基板切割產品之複數年承諾。此舉意味著鴻海集團強化旗下面板事業的整合,近年群創沒有新增產能投資,台灣面板廠在10.5代以上的產能投資也缺席,如今群創透過超視堺旗下廣州10.5代廠的產能挹注,有利於拓展大尺寸應用市場,以及提升既有世代線產能利用價值,可望提升大尺寸面板市占率。而去年剛量產的超視堺廣州10.5代廠藉此獲得了產能出海口,有助於維持穩定的稼動率。群創推動子公司醫療面板廠睿生光電上市櫃計畫,董事會也決議通過將釋出1,050萬股,而考量財務報表、自結每股淨值等,釋股價格訂為每股23元。群創表示,第二季隨疫情逐步趨緩解封、各國經濟復甦,品牌拉貨力道強勁,需求持續暢旺,公司營業額及獲利方面均大幅成長。第二季合併營收約932.36億元,季增11.2%,毛利率跳升到33.1%的高點,相比前一季大幅增加7.3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約237.77億元,季增59.8%,稅前淨利約233.26億元、季增85.2%,稅後淨利約214.19億元、季增85.2%,寫下單季歷史高點,每股盈餘約2.05元。展望第三季,群創表示,需求端進入傳統備貨旺季,供給端因受限供應鏈缺料而限制部分產能,整體供需健康。電視面板方面,大尺寸電視面板需求及價格仍持續強勁。IT面板方面,中高階筆電市場整體需求仍維持旺盛態勢。中小尺寸面板方面,隨著車市開始復甦,車用面板需求持續回溫,手機面板隨著疫情受到控制,下半年市況將逐漸好轉。公司將彈性調整產能來應對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