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患者
」 精神疾病 女店員 挖眼被重案改變的台灣/「不讓妳的離開毫無意義」 小燈泡媽媽投身政壇成改革推手
2016年3月28日上午,患有精神疾病的王景玉當街持刀襲殺一對路人母女,造成3歲女童無辜慘死,即內湖「小燈泡」隨機殺人事件。時至今日,台灣社會仍在因為這起事件做出種種的修正與改變。在深入了解這些改變前,我們必須要先談起一位在「小燈泡」遭到殺害後,持續推動改革的關鍵人物,也就是「小燈泡媽媽」王婉諭女士。在發生重大刑案時,媒體鏡頭前出現的被害者家屬通常不是情緒潰堤痛哭失聲,就是氣憤難平破口大罵,但小燈泡的媽媽王婉諭,從一開始出鏡時就很冷靜,也不陪合預設立場的媒體記者回答「希不希望王景玉被判處死刑」,只表示自己認為犯罪背後有其成因,她希望能先了解王景玉是個什麼樣的人,了解他會什麼為犯下這樣的罪行,才有辦法思考是不是希望王景玉被判處死刑的事情。王婉諭的回應,在當時引起了相當大的輿論爭議,有人讚賞她的冷靜與一針見血,卻有更多激動的民眾指責她「冷血無情」。然而面對網路上激烈的聲浪,以及家門口大批媒體的圍堵,她仍執拗的表示,自己想做的不是、至少不僅僅是「殺死兇手」,而是要阻止同樣的悲劇一再重複發生。王婉諭坦承,過去對社會公共議題並不關注,直到小燈泡悲劇發生後,她才檢討起過去的消極:「如果當時有更努力去做些什麼事,有沒有可能我們家的悲劇就不會發生?」至此,王婉諭開始投身各種社會議題,更在2016年接受邀請成為司法改革籌備會委員時,在臉書上寫下:「妳離開之後,無時無刻不想妳,沒有一天不哭泣。但只有悲傷,沒有幫助,不會讓我們家變得更好,也不會讓社會變得更好。我們曾誓言,絕不讓妳的離開毫無意義,才不枉為妳的父母。」王婉諭在2016年接受總統府邀請,以「犯罪被害人家屬」身分被邀請擔任司法改革籌備會委員。(圖/報系資料照)2019年,當時政黨「時代力量」正面臨政治明星紛紛出走、影響力也急遽下滑的窘境,王婉諭在此時接受時代力量邀請,被排入該黨2020年第10屆不分區立法委員提名名單,並且在同年當選該屆立法委員,當選後,她大力推動《精神衛生法》修法,終於在2022年11月底三讀通過,並且預定在今(2024)年底前上路。王婉諭表示,這項修法的主要內涵,是為精神障礙者建立「分級分流」制度,讓狀況輕微的精神障礙者能夠得到協助,而狀況真正嚴重的精神障礙者能夠被及時發現,並且得到介入管束。她告訴CTWANT,能登上新聞版面的精神障礙者,往往都是最危險、最嚴重的病患,所以容易造成外界強烈的恐懼跟抵觸。就連她自己,在小燈泡事件剛發生時,也對精神障礙者充滿了恐懼,想著是不是把這些有問題的人「關起來」,社會就會安全一點。然而,當她深入了解後才發現,目前國內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慢性精神疾病患者逾13萬人,「我們不可能將這十幾萬人全數排除在社會之外,或是像大家想的,把這十幾萬人丟進精神病院就解決了。」王婉諭2020年10月8日召開《精神衛生法》修法公聽會,邀集專家學者與政府相關單位代表共同討論。(圖/報系資料照)王婉諭指出,其實所謂的精神障礙者,從一開始心理健康有些許情緒上的不穩定,到一步一步墜落到最嚴重的狀態,其實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在其中有很多的時機若能夠被協助、能夠被治療,都可能可以回到復原的道路上。為此,在修訂精神衛生法時,想要建立的核心概念,就是根據精神障礙者不同等級、不同程度的狀況,給予他們不同的協助。也就是所謂「分級分流」的概念。比如說狀況比較輕微的精神障礙者,可能需要的是心理諮商、社會關懷,也可能需要的是家庭、教育方面的接近來增加他的信任感。而狀況最嚴重的精神障礙者,可能預期有攻擊行為時,就會需要比較強列的介入、約束王婉諭指出,國家過去對於已經發病的精神障礙者,其實沒有太多的協力,就是給病患協助就診,用藥之後就會讓他離開,「可是這個離開,只是將他放回到原本的環境之中,沒有讓他有走上復原的道路。」當這些精神障礙者離開醫院,回到原本的環境,由於刺激他的環境沒有改變,在持續刺激下,病患越來越不穩定,然後重新回到醫院,此後就在住家與醫院之間不斷徘徊,卻變得越來越惡化。「然而,我們在進行了上百次的訪談,接觸了數十個社福團體後發現,其實是能夠為這些人找到恢復的路徑的。」王婉諭說,這些精神障礙者並不是只能成為社會的負擔,但他們需要有人從旁協助,替他們指出如何平安重新回歸社會的道路。她舉例說明,比如當這些精神障礙者準備離開醫院時,應該要有人提前告訴他們的家人,未來可能會面對怎麼樣的問題;當他有發病跡象時,又該怎麼早期介入、早期找到社工單位來協助。當他們的病況穩定下來,又該怎麼幫助他們找到工作重返社會,「這些才是真正能幫助他們走上復原道路的環節。」2020年7月,王婉諭與團隊拜訪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在新莊的社區復健中心。(圖/翻攝FB/王婉諭臉書)不過,王婉諭也在訪談的過程中注意到,這些面向精神障礙者的社福機構量能都很小。因為大家會恐懼、害怕這些人,所以這些社福單位在募款上十分艱難,每個單位能夠協助的就只有十幾、二十人,而台灣的精神障礙者卻有十多萬人,因此絕大多數的精神障礙者都得不到幫助。「政府的角色真的很重要!」王婉諭再次無奈苦笑:「政府應該要主動來面對這個問題,而不是給民間團體補貼一點點,然後請人家繼續努力。」至於要改善精神障礙者的處境,她認為其實需要長期的基礎工程,現在的學校輔導、課程中漸漸都有導入精神衛生與心理健康的相關內容,當社會整體對於精神疾病的認知提高、也懂得怎麼與他們相處,怎麼注意到精神不穩定的早期徵兆,都會對狀況有所幫助。王婉諭也提到,這個改變的過程,光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還有來自社會、來自家庭的教育。目前社會教育大多靠民間團體在推動,她自己在立院期間也做過不下4、50場演講。她自述剛進入立法院的時候,社會上只要發生精神障礙者傷人的事件,媒體或民眾會問她的,就只有「該不該被判死刑」的問題,但是到了最近,她接觸到的問題就逐漸變成「我們該做些什麼來協助他們?」可見整體社會的對於精神障礙者的了解與觀念是在逐漸提升的。●衛生福利部致力於推動全國心理健康促進,提供心理衛生教育、宣導、心理諮詢、心理諮商及個案關懷訪視、社區支持資源連結等服務。➤全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查詢▸http://pse.is/58urj8➤更多心理健康促進資源▸https://pse.is/6k6lav
被重案改變的台灣/台灣慘痛的一頁 內湖「小燈泡」隨機殺人事件
2016年3月28日上午,台灣發生一起震驚社會的殺人事件。患有精神疾病的王景玉,當街持刀襲殺一對路人母女,他不顧一旁母親竭力阻攔,對著年僅3歲的稚弱女童「小燈泡」從背後對頸部瘋砍23刀。事發後現場照片流出,畫面深深震撼了所有目睹者的心,全台怒火為之引爆,輿論瘋狂呼嘯著要「嚴懲兇手」、「立即槍決」。這,就是僅僅發生在8年前,絕大部分人都記憶猶新的殘酷兇案:小燈泡事件。當時的台灣社會正因「死刑廢除與否」的問題展開激辯,且社會上隨機傷人、殺人事件頻傳,台灣民眾正處於又驚又怒,對社會安全的不信任空前高漲的狀態,大批民眾認為正是因為政府軟弱無能,不願嚴格執行死刑,才會向社會傳達出「只要我有精神病殺人就不用賠命」的訊號,不少人仍希望政府能夠以嚴刑峻法的雷霆手段,嚇阻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然而在群情激憤之際,「小燈泡」的媽媽王婉諭站了出來,在媒體面前提醒;「即使殺死兇手,我也看不到她(小燈泡)了,她也看不到弟弟妹妹了。」她指出,單純在事後懲罰兇手,並不能救回自己的女兒,也無法阻止悲劇的再發生。台灣的社會安全明顯出了問題,變成一個讓孩子無法安心長大的環境,「政府應該要從根本、從家庭從教育著手,應該讓這樣的人消失在社會上。」王婉諭直言,就她了解,王景玉從小被霸凌、沒朋友、覺得爸媽不愛他,因此缺少人際情感連結,感嘆:「他的一生中其實有許多可能可以接住機會,但卻沒有可以接住他的貴人,然後就這樣一步步跌落,最終導致悲劇發生。」而「小燈泡」事件的發生,逼得台灣不得不去正視一些社會議題:一:對待「精神障礙者」的制度缺失。當精神障礙者躍上新聞版面時,往往都是伴隨著令人不忍言的重大傷害事件。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在於過去相關法條中對於精神障礙者的幫助,幾乎只限於就醫用藥治療,沒有任何法理依據對他們進行保護或管束,對他們的行蹤、購買危險物品的行為也完全沒有約束,讓病情極其嚴重的精神障礙者們一再在不安全的狀態下回歸社會,間接造成了許多不幸事件。王景玉被帶出派出所時,有大批群眾等候在外,現場爆發激烈推擠。(圖/報系資料照)而公布於1990年12月的《精神衛生法》,在社會忽視逾15年後,立法院才終於在2022年11月三讀通過大幅修正該法, 針對精神障礙者的狀況建立不同的協助機制,給予狀況輕微患者輔導與治療,當他們的狀況嚴重惡化時,也有強制約束來防治他們對旁人造成傷害。二:破了洞的「社會安全網」時任總統蔡英文在小燈泡事件發生後,公開聲明表示「我們的社會安全網,有很多破洞。我的責任,就是讓每一個可能掉出這張網外的邊緣人,都可以被這張網接住,接受公平的教育,擁有穩定的工作,過著正常的生活。我會用盡全力,把這些洞補起來。」小燈泡事件第2天,當時仍未就職的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到案發現場獻上花束、玩偶及親手寫的卡片。(圖/報系資料照)所謂「社會安全網」,是指在重大惡性社會事件發生前,犯人往往會出現各種徵兆,例如精神障礙者身上出現言行異常或是攻擊傾向,又比如遭受家暴的未成年人身上出現傷痕,過去往往只有當下的處理單位(警方、學校)知道狀況,但如果能將這些資訊即時分享給相關單位(醫療機構、兒少機構),相關單位就有可能在狀況惡化前及時介入,將悲劇扼殺在發生之前。為此,行政院2018年核定「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由中央政府及各縣市撥款69億預算推動,希望能結合政府各部門與民間團體的力量,將警政、醫療、教育、社福、退撫等各種部門串連在一起,建構起綿密的安全防護網。2021年,行政院再宣布推動「社會安全網計畫2.0」,並追加407億預算。除廣建各類社會福利服務機構,並聘用4609名各類專業人力,希望進一步守護各體系未觸及、或因需跨體系合作而被遺漏的脆弱個人及家庭。三、「被害者」在司法系統中的弱勢處境在小燈泡遇害後,小燈泡母親王婉諭接受採訪時曾指出,她與丈夫身為這起案件最直接的當事人,然而在案件的偵查、訊問、鑑定乃至於最終上訴過程中,他們全都一無所知,猶如整起事件中的「邊緣人」,一切關於案件的消息都是透過媒體才得知,讓她倍感難過。王婉諭事後更發現,在眾多的案件中,受害者與受害者的家屬們要面對重重壓力,比如要在激動的情緒下快速決定是否要解剖遺體、經濟狀況不佳卻要操辦後事、在孤立無援的狀況下面對陌生的法庭,或者面對大批媒體追逐的壓力,事後還可能要面對長達數年的訴訟過程、長期的傷害復健或心理創傷治療等。王婉諭認為,被害人與其家屬的保護應是政府的「責任」,而非「恩賜」,因此後來王婉諭選擇投身政壇,一手推動保障犯罪被害人的權益。2023年1月7號,立法院三讀通過《犯罪被害人保護法》修法,於同年2月8日更名為《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不僅讓政府介入協助受害者們的基本權益保障,也大幅簡化了各種補助、補償金的申請、審議方式。四、「暫緩死刑」是否讓法律對行兇者失去了嚇阻力?自2001年陳水扁政府時期,時任司法部長陳定南宣布要「推動廢除死刑」,接下來施茂林、王清峰在內的2位法務部長也表態「拒絕簽署死刑執行令」,因此台灣自2006年至2010年未曾執行任何一名死刑犯的死刑,王清峰為此甚至難抵社會激烈反彈聲浪,最終在2010年黯然下台。2006年10月11日,廢死聯盟發起「廢除死刑祈福靜走」活動,聯盟成員手拿寫有「廢除死刑」的白紙繞行法務部大門。(圖/報系資料照)然而,在小燈泡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下,此前發生一連串隨機傷人、殺人事件,都被認為是政府「執法怠惰」以至於對行兇者失去嚇阻力。當民眾看到3歲多的無辜女童遭到殺害,社會累積的怨氣也此爆發,死刑「存廢與否」的問題也又一次成為輿論激烈的焦點。2024年9月20日,憲法法庭做出「有條件合憲」的判決,規定只有「情節最嚴重」的4種殺人罪者才可能被判處死刑,還設下了嚴密的重重關卡防止草率判決,精神障礙者也不得處死。然而,這場判決不僅引起多位被害者家屬直言無法接受,痛批憲法法庭藐視民意,就連廢死聯盟也怒批政府「總是心存僥倖,持續怠惰不作為」,顯然死刑這個議題,在台灣還需要很長的時間繼續協調。●衛生福利部致力於推動全國心理健康促進,提供心理衛生教育、宣導、心理諮詢、心理諮商及個案關懷訪視、社區支持資源連結等服務。➤全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查詢▸http://pse.is/58urj8➤更多心理健康促進資源▸https://pse.is/6k6lav
宜蘭精障男子迷路翻牆闖入農舍 嚇跑女屋主後開櫃喝了漂白水
宜蘭一名患有重度精神疾病的男子,日前離家後迷路,竟穿過田野又翻過圍牆闖入路邊農舍遊蕩,與驚慌的女屋主撞個正著。女屋主逃出屋外後,男子還打開櫃子喝了屋裡的漂白水;警方獲報趕抵現場後認出該男子,女屋主得知男子有精神方面疾病,又因無攻擊及毀損行為,因此不予追究。事後警方協助男子返家,並通知家屬妥善照顧。據《記者爆料網》報導,事件發生在宜蘭縣一處民宅,一名患有重度精神疾病的男子18日早晨離家出門後,原本在田間散步,之後疑似因為迷路,竟穿過田野,又翻越圍牆,闖入路旁農舍後門,還與屋內的女屋主撞個正著。女屋主在網上PO出當時屋內監視器畫面,可以看見男子闖入時,女屋主正在通電話,意識到有陌生人闖入後,小心翼翼地上前詢問:「你是誰,要找人嗎?」但男子對屋主的問話置若罔聞,就在屋內走來走去、四處張望。女屋主則趁此時迅速跑出屋外脫身,隨即報案。而屋主事後調閱查監視器,才發現男子原本在田裡散步,沒想到之後穿越田野,從屋後圍牆翻入,並且闖入屋內,在她逃離離家中後還喝了家中的漂白水。當地警方表示,這名擅闖他人住宅的男子是附近居民,患有重度精神疾病,疑似早晨離家後迷路誤入。警方到場後認出該名男子,由於男子未有攻擊毀損行為又患有精神疾病,報案人不予追究,警方則協助該名男子返家,並通知家屬照料。家屬則表示,該名男子的狀況過去除通報社會局外,亦有強制就醫至員山榮民醫院等紀錄,惟社會局及員山榮民醫院均不予收容,或收容幾日後便將男子再交返家人照料。影片曝光後,網友盛稱女屋主當下很冷靜,還提醒家中監視器一定要裝好裝滿。女屋主表示自己當下也超害怕,所以只是柔性對話安撫,不想激怒對方。女屋主事後在個人社群帳號上表示,男子的家屬後來已經非常有誠意的打電話以及用簡訊道歉,也表示願意賠償。她明白對方的不容易,也因為沒有財務上的損失,因此已經婉拒。她會將事情PO上網並非要追究責任,只是希望提醒鄉親注意,也希望透過媒體的曝光,讓精神疾病患者的安置問題能被正視。
沸騰索命2/吃感冒、過敏藥竟易中暑 全台1286萬名慢性病患風險也高
連日高溫,體感溫度更是飆破40度,依衛福部統計,台灣6月1日至26日熱傷害就診已達563人,已超越去年整個6月的517人。多位醫生及藥師告訴CTWANT記者,「在極端高溫下,民眾常服用的感冒藥、過敏藥因為會影響排汗,易增加中暑風險」,「慢性病患者血液循環差,高溫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是引發心臟衰竭。」專家們提醒,要注意用藥。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醫師表示,中暑的症狀猶如「溫水煮青蛙」,許多人往往只是覺得熱、頭有點暈,下一秒就已經倒地暈厥,中暑時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異常,未及時處理可能引發休克、心臟衰竭、橫紋肌溶解,甚至死亡,所以若已覺得不舒服,就要趕快到冷氣房或陰涼處讓身體降溫,若體溫依舊很高,要儘速就醫。根據國健署資料,熱傷害的風險,從輕微到嚴重可分為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和中暑等,又以中暑最嚴重,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其死亡率甚至可能超過30%,「部分藥物會影響排汗功能、或是增加體熱,所以會增加中暑風險!」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台北予志藥局執業藥師王明媛舉例,例如感冒或過敏時常吃的抗組織胺藥物,因為會抑制副交感神經,所以會影響排汗。另外如治鼻塞用的麻黃素,會造成血管收縮,減少皮膚血液流量,導致散熱減低、同時增加代謝熱能產生,使體溫上升。中暑時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異常,若沒有及時降溫,死亡率甚至會超過3成。(示意圖/報系資料照)另外,根據健保署2022年的資料,全台有1286萬人因慢性病就醫,而這些患者也是中暑高風險族群,因為散熱需要有良好的血液循環,但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心臟疾病、肺部疾病、代謝疾病與精神疾病患者,身體散熱機能較差,再加上長期服用藥物,因此更容易造成中暑。朱柏齡分享案例,曾有一名三總60多歲男性駐衛警,因為天氣炎熱出現嚴重的噁心、嘔吐症狀,還不到熱傷害的程度。但抽血檢查卻發現,腎功能指數已經飆高到一般人的4倍,出現急性腎衰竭的情形。經查原來男子本身有在吃降血壓藥和利尿劑。朱柏齡解釋,天熱會使血管擴張,血壓會比平時更低,但對於平時有在吃降血壓藥的民眾,若吃平常劑量,血壓就會掉得太低,連帶影響腎功能,造成腎臟負擔增加。另外,這名駐院警衛又因心臟病問題,需要吃消水腫的利尿劑,容易導致體內水分不足,增加腎臟負擔。在雙重因素下,才造成男子出現急性腎衰竭的狀況。朱柏齡提醒,服用降血壓藥、利尿劑的患者,天氣炎熱時,可和醫師討論用藥減量,利尿劑則可討論是否停藥,避免因為高溫天氣造成的急性腎衰竭危險。
救護精神疾病患者!桃園暖警「陪唱玫瑰我愛你」安撫情緒 網大讚:互動好有愛
除了打擊犯罪、維護治安外,幫助弱勢民眾也是員警不辭辛勞的重點工作之一,近日桃園一名員警協助護送精神疾病患者,不僅耐心安撫對方情緒,還陪唱歌曲《玫瑰玫瑰我愛你》,溫暖又具同理心的舉止,讓網友紛紛直呼超感動。6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警察節,臉書粉專「桃園市政府消防局」也特地分享一段人民保母執勤的日常影片,從畫面中可見,桃園一名員警正在護送精神疾病患者,除了一路陪唱「玫瑰~玫瑰~我愛你」,當對方脫口「有人打我一頓哪」等不安話語時,員警還用中英文誇獎「不行,妳太漂亮了」、「Very beautiful」,不厭其煩地安撫患者。暖警透露,自己已經精神救護過該名民眾好幾次,所以知道如何應對,「好險今天唱歌有效,她都唱這一首。」影片曝光後,引起網友留言大讚,「遇到願意好好對話跟護送的員警真好,辛苦了,真是好有愛的互動」、「不知道這位員警花了多久時間跟她『相處』的,真的佩服他的冷靜淡定」、「很久沒看到情緒這麼穩定的警察了,好強…」、「真的很棒,精神疾病的不是神經病,他們不會傷害人,只是發病時沒人能理解為什麼,很棒這警察」、「能遇到這麼理解病患的警察真的不多,真的很佩服他能用舒緩的方式處理。」
《馴鹿寶貝》本尊現身 嗆告Netflix轟被節目設局…他變「新馴鹿」慘了
Netflix驚悚影集《馴鹿寶貝》(BabyReindeer)掀起全球熱潮,未料劇集話題未歇,更加峰迴路轉的「第2季」已在現實世界上演。劇中恐怖跟騷女「瑪莎」本尊哈維(Fiona Harvey)日前上節目受訪,否認並反控男方才是跟騷狂,與揚言對Netflix提告;但哈維在節目播出之前,先指控遭製作單位設局,讓外界霧裡看花。現年58歲,來自蘇格蘭的哈維,告訴英國知名主持人皮爾斯‧摩根(Piers Morgan)她才是跟騷案受害者,她只見過「男主角」喜劇演員蓋德(RichardGadd)3次,卻遭對方騷擾;影集播出後又被網友肉搜、騷擾,甚至死亡威脅。哈維指控製作單位對她設局。(圖/翻攝自每日郵報)哈維也否認曾發給蓋德4.1萬封電郵、數10條推文,實際只發18則推文、1封信與不到10封電郵,更沒透過臉書發訊息,「我願意公開帳號證明」,強調影集中有關她的恐怖行為全是子虛烏有。但哈維也坦承,自己沒看過《馴鹿寶貝》、使用4支手機、曾叫過蓋德幾次「小馴鹿」,但小馴鹿只是開玩笑。哈維除在節目透露自己的成長史,也稱她對年輕且沒工作的男人完全沒興趣,且之前曾與名男律師有過5年戀情,絕沒對蓋德有扭曲的愛意,絕對會就這段12年前的事情對Netflix提告,並對蓋德喊話,「拜託離我遠一點!你過好你的生活,找個合適工作,我對你的行為感到恐懼」。哈維指控「男主角」才是跟騷犯。(圖/Netflix)但哈維在節目播出之前,指控遭主持人及製作單位設局及利用,主持人一直問她4.1萬封電郵的行為,是認定她就是罪犯,且就算發了一些郵件,也不代表內容有問題。許多觀眾看完節目後,也認為哈維可能是精神疾病患者,節目卻為了收視率製造二次傷害。記者遭哈維瘋狂騷擾。(圖/翻攝自每日郵報)此外,英國《DailyMail》記者西爾斯(Neil Sears)日前採訪完哈維,並留下電話號碼供確認及修改文章後,遭對方不分晝夜持續以電話、訊息騷擾。哈爾斯表示,採訪時明顯感受到哈維討厭他,未料事後收到「你現在是我的死敵」、「你是地獄來的混蛋」等語音訊息。哈維還揚言要對他與報社提告,並指「我是律師,我有權向你收3千英鎊的訪談費」、「就連你這種白癡也知道,我可以要求報社解雇你」,哈維甚至在臉書嘲諷他又胖又醜、混蛋、瘋子。西爾斯也在揭露遭哈維騷擾的文章寫下,「就在我寫這篇文章時,未顯示號碼來電又來了……」
日本偶像行業辛酸淚!52%罹患精神疾病、48%被霸凌 8成因壓力害月經失調
從1970年代的山口百惠,到2010年代的偶像團體「AKB48」,日本演藝圈長年來以塑造「偶像」(IDOL)職業而著稱。然而在光鮮亮麗的形象背後,卻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日本一家關懷女性偶像勞動環境,並且為退役偶像提供再就職支援的人力資源機構「ツギステ」5月6日發布一份採訪上百名現役、引退偶像意見匯集而成的調查報告,揭露她們長期因為特殊工作環境而對生理、心裡都遭受嚴重傷害的驚人真實情況。據日媒《東京新聞》報導,這項今年1至2月進行的調查,共有102名偶像行業從業人員參與,其中包括了44名現役偶像,以及58名已經宣布引退的前偶像。其中多數是以地方性演出為主,不會在主流媒體露面的「地下偶像」,不過也有少部分成員是知名團體成員。根據調查,在眾多受訪者中,有52%曾在偶像活動期間罹患上精神疾病,比起日本厚生省公布精神疾病患者佔總人口的比例4.9%,可以說是超過10倍以上的驚人壓倒性多數。此外,還有48%的人曾遭遇「職場霸凌」,另有12%人坦承曾遭到「性騷擾」。與此同時,由於偶像時常遭到民眾對她們的外貌品頭論足,因此有高達78.4%的受訪者曾因容貌焦慮而進行節食,並因為害怕被比較身材而感到沮喪,還會因心理問題造成的月經不規律或失調所苦。此外,大多數受訪者都表示,她們雖然時常為諸如退休後的未來規劃、財務狀況,以及過勞等各式各樣的問題而感到焦慮,但生活中卻「無法與任何人談論這些問題」,因此心裡長期處於高度的壓力之下。「ツギステ」分析,偶像的工作職場中,有超過80%的工作人員是男性也助長了這一傾向。前日本偶像女團「假面女子」成員「櫻雪」2019年退團從政,現在以本名「橋本侑樹」(橋本ゆき)成為日本史上最年輕的東京澀谷區議員。她日前就曾揭露自己過去當偶像時,曾在活動期間停經2年,並被要求脫光衣服檢查節食成果,讓她身心受創。橋本侑樹坦言,她認識患有精神疾病的偶像確實很多,讓她對偶像產業的本質產生懷疑。熟悉偶像文化的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社會學兼職講師神岡真奈,也以前傑尼斯創始人爆出性侵醜聞的例子指出,過去常有「因為是演藝圈,所以跟其他職場不一樣也是沒辦法的事」這種想法,但其實娛樂圈的惡性問題不應該被視為常態。相反的,業界應該要面對自己的問題,創造一個讓偶像可以和一般人同樣受到尊重與支持的工作環境。
男子性格突變嚇壞親友! 就醫檢查竟是躁鬱症影響
今年最暖心催淚的韓國神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劇中精神科護理長老練又可靠的專業形象深植人心,讓人不禁對護理人員又增添了幾分敬意。而護理長妹妹為思覺失調症患者,每天身陷難以辨別真實與幻想的泥沼中,面對一般民眾的不理解及異樣眼光讓二人搬家時吃盡苦頭,難被社會接納的心情無法言喻。「為什麼偏偏是我(的家人)?精神疾患就是這樣的病,不知會在何時何地,也不知道會發生在誰身上,就是這麼無法預測。」思覺失調症的早期診斷和介入治療至關重要,不僅有助於患者盡早穩定控制病情,更可讓他們重返工作崗位、重拾生活自主權。是真是假難以分清 每次發病都將使腦部受損據統計,台灣約有13.4萬名思覺失調個案,平均每一千人約有3-6個人罹患思覺失調症,其症狀分為正性症狀與負性症狀兩種。正性症狀包括妄想、幻覺、幻聽;負性症狀則有無法自我照護、不想工作、不注重清潔、社交能力降低等。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侯伯勳科主任指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腦部疾病,如果沒有接受妥善且持續的治療,症狀反覆出現干擾,每次發病都是對腦部的傷害,將造成認知及社會功能的退化,復發越多次、大腦功能回復機會就相對越低。許多思覺失調症患者原有的穩定工作,因發病關係,情緒不穩定、影響人際關係,沒辦法好好工作,每次復發住院都要向公司請假,動輒兩週、一兩個月,不只工作銜接有困難,無法回到既有的工作及家庭崗位,難以融入社會。藥物治療多元化 控制病情有解方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而言,維持穩定治療、擁有穩定生活與工作是相當重要的。發病時由於大腦內部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造成病人對外在的思考知覺判斷出現異常或扭曲,可能產生幻覺、幻聽或是其他異常感覺,而這些感覺在當下對於患者都是很真實的。侯伯勳科主任表示,藥物治療是必須的,藉由藥物介入才能改善症狀,重新整合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狀況,加上其他治療輔助,病人的腦功能才可能慢慢回復。現代精神醫學藥物發展迅速,思覺失調症病人的臨床用藥方式包含口服與注射藥物,但部分不規則就醫、甚至抗拒使用口服藥物的病人,往往因病情控制不佳而有極高機率再次復發及住院。為改善思覺失調症病人之服藥順從性,臨床上常藉由施打長效針劑,減少病人口服藥物次數,不僅可達成長期穩定病情之目標,亦能降低再住院率。長效針劑亦有不同成分的選擇,副作用多寡與藥物成分有關。在意副作用者,建議選擇安全性高,副作用更少的長效針劑成分施打,較不會引起代謝症候群和變胖,也可避免因泌乳激素升高導致月經不來等症狀。長效針劑需就醫評估 健保給付好安心侯醫師坦言,思覺失調症屬於精神科慢性疾病,天天吃藥對於病患來說的確是一大壓力,尤其患者有時無法辨別真假、病識感薄弱,經常覺得自己沒有問題,導致漏藥、忘記吃藥、自行斷藥等情形發生。尤其思覺失調症不像高血壓或糖尿病,停藥之後血壓/血糖會明顯變高,通常在停藥一段時間後症狀才會復發,因此患者短期停藥並不會感受到急迫性,然而其中卻潛藏著極大風險。有鑑於此,施打長效針劑即可有效避免這個狀況,也減少照顧者每天需提醒吃藥、和患者長時間來回溝通交涉的負擔,對照顧者跟病人都是較好的治療模式。台灣近年積極建立社會安全網並推廣長效針劑的施打,對於社會功能的維持以及住院率的下降是非常顯著的。醫師指出,我國政府對精神疾病患者照顧十分周全,只要醫師評估病人施打長效針劑是有其必要性的,目前健保都有提供給付、不須病人自費,因此如果患者有相關需求都可與醫師討論用藥治療,不但能協助患者逐漸養成固定回診追蹤的習慣,亦能達到病情穩定,一步步回到生活的軌道上。
20歲男住院不到24小時自盡亡 家屬看監視器崩潰:護理師在滑手機做頭髮
英國蘭開夏郡一間醫院爆發嚴重醫療疏失,20歲精神疾病患者麥克法蘭(Bren McFarlane)住院不到24小時就自盡身亡,更令親屬心碎又憤怒的是,負責看護的護理師當時竟在滑手機或幫對方做頭髮,導致悲劇發生。據《鏡報》報導,麥克法蘭去年10月被送到黑潭(Blackpool)的港口醫院(The Harbour),該院提供無法在家治療的成年人醫療服務。但有自殘及自殺未遂病史、被列為3級風險的麥克法蘭,卻等了3週才得到床位,更在住院24小時內自縊身亡。院內監視器拍下,在麥克法蘭於24日自盡的20分鐘期間,沒有任何醫護人員透過房間窗戶觀察他,當時其中一名護理師在滑手機,並讓另名護理師幫她做頭髮;這讓麥克法蘭好整以暇地在上午9點35分使用偷帶來的物品製作工具、10點16分走進浴室、10點29分被發現毫無反應,搶救後仍因腦死於29日宣告死亡,其餘器官則作捐贈。檢方今年10月17日播放監視器影片時,麥克法蘭的母親與被指控的醫護人員都當庭淚崩。當時診斷麥克法蘭須緊急住院的醫師則證稱,像麥克法蘭這類有自殺未遂與自殘傾向患者,必須等3個禮拜才能獲得床位其實並不罕見,其中又以男性居多,女性較容易取得床位。◎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吳昆達扮思覺失調症患者超狼狽 伊正《搜尋者》中出場網喊「帥」
吳昆達在大愛劇《搜尋者》中飾演思覺失調症患者,全身蓬頭垢面,住的地方又陰暗雜亂的劇情突然像在看恐怖片,讓網友覺得「好像走進鬼屋探險的感覺」、「怎麼感覺好恐怖哦」,相較一群街友跟精神疾病患者,伊正飾演的角色一出場,就立刻有人留言「好帥」。該劇撥出第一集,導演王重正看完後表示,拍攝三個月期間的所有回憶全都湧上心頭,全劇一百多個場景,想到在基隆雨都開拍第一天就下雨「每天要六十件雨衣才可以工作」,想要在八點準時開工,得提早兩個小時前置作業。伊正(左)在劇中飾演落魄歌手,需要訪視志工林乃華的照顧。(圖/大愛提供)王重正說自己能拍到這部戲、完成這部戲「真的是福氣」,讓他感受到「生命、生存、生活、信仰的重要和價值」,《搜尋者》中除了林義雄、王滿嬌、王道、陸一龍、已故的劉引商等演藝圈國寶級及資深演員,還有郭子乾與郭德君、梁佑南與方琦,爸爸和兒子、媽媽和女兒同劇演出,觀眾和表演者遇到都是享受。鄭平君、王中皇、榮忠豪、雷洪是「溫馨公寓」室友,四人原本皆為街友。(圖/大愛提供)《搜尋者》透過真實人物的真 實案例,引領觀眾更深一層的探討個案背後隱藏錯綜複雜的故事,訪視志工從不同角度切入觀察,累積分析社會問題的功力,守護關懷社會底層的甘苦人。該劇超過70名演員參與演出,第一集登場的就有王淑娟、況明潔、蔡阿炮、林乃華、郭子乾、雷洪、王中皇、鄭平君、伊正、陳霆、吳昆達等資深演技派。
影爆點/挑戰《24個比利》有多難?Apple TV+《擁擠的房間》讓小蜘蛛累到息影!
屢有佳作的Apple TV+幾乎已經是幾乎無雷的影集品質保證,新上架的影集《擁擠的房間》(The Crowded Room)還未登場,就已經引發影迷熱切討論,主要原因除了小蜘蛛湯姆·荷蘭德身兼主演及本劇監製之一,也因為他在戲都還沒正式上架,就直接先丟出了一顆震撼彈,宣布他因為被角色榨乾,決定暫時息影。消息一出,也令人更好奇《擁擠的房間》到底是多麽辛苦的作品,會讓一向陽光開朗的他憂鬱至此。《擁擠的房間》改編自作家丹尼爾·凱斯1981年出版的著名傳記式小說《24個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這本小說有多風靡,大概就是每個人家中的書架上都會有一本的程度。《24個比利》聚焦在解離性身份障礙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俗稱多重人格)的主角威廉·密里根身上,他擁有極為複雜的童年及成長背景,在人生歷程上多次被家暴及霸凌,也讓精神狀態持續惡化。他因犯罪被捕後,曾經被不同心理學家診斷出高達24個人格,也是史上第一位犯下強姦、搶劫等重罪,卻得以無罪釋放的精神疾病患者。他的故事被出版為《24個比利》之後,也曾多次被改編為電影,而Netflix在2021年才推出《24個比利》的紀錄片影集。「小蜘蛛」湯姆荷蘭德在《擁擠的房間》在劇中挑戰複雜、強烈、極度壓抑且古怪的高難度角色。(圖/Apple TV+提供)而本次湯姆·荷蘭德在《擁擠的房間》中飾演的角色丹尼·沙利文,同樣來自於威廉·密里根,也就是《24個比利》的小說文本。故事從1979年的紐約市開始,在街頭公然槍擊而被逮捕的丹尼被關進偵訊室,亞曼達·塞佛瑞則飾演他被捕後,負責診斷丹尼狀況的心理醫生,試圖從一系列沒有關連的狀態中抽絲剝繭,找出丹尼隱藏在脆弱表象下的真相。或許是女友Zendaya在《高校18禁》中的角色出色到連拿兩次艾美獎,也激發了小蜘蛛對演藝事業的企圖心,主演這個複雜、強烈、極度壓抑且古怪的高難度角色,他坦承當初接演時其實很害怕,擔心自己的能力不及。本劇一共10集,他也在這個角色裡拍了超過10個月的時間,全程都有好朋友、家人和心理醫生陪伴,讓他在表演現場感到安全及被支持。但始終是個令人鬱悶,黑洞般的角色,他因此探索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情緒,加上同時身兼影集監製的壓力,還是讓他被掏空、身心俱疲,也在宣傳時宣布將要休息一年。湯姆荷蘭德身兼《擁擠的房間》主演跟監製,影集上檔前就因角色過於沈重,宣布暫時息影。(圖/Apple TV+提供)儘管累到要去大度假,但小蜘蛛也坦言,飾演丹尼讓他長大很多,對自己的能力和演技更有自信,這10個月的試煉對他來說,絕對是人生和演藝工作新篇章的轉捩點。接下來的一整年,他打算放空、和家人朋友一起度過,當個平凡的家鄉男孩,但絕對會回歸影壇,至於再度飾演蜘蛛人的可能性?小蜘蛛自己也親自鬆口了,不無可能,但先讓他休息夠再說。影集目前上架到第三集,之後每周上架一集。就美學及視覺來說,集結了優秀主創及演員群,令人高度期待的《擁擠的房間》細緻還原了1970年代的紐約及時代氣氛,但除此之外,劇情還在四平八穩,沒有太多爆點的鋪陳,小蜘蛛要如何駕馭這20多個多重人格角色,演技大躍進的場次,目前也看不出端倪,美國評論普遍都還在觀察階段。期待之後能盡快出現爆發性的劇情發展及人格轉折,《擁擠的房間》還是頗令人期待的。《擁擠的房間》Apple TV+播映中。湯姆荷蘭德在《擁擠的房間》中,接受心理醫生亞曼達塞佛瑞的診斷,發現多重人格的心理障礙。(圖/Apple TV+提供)
波蘭漢尼拔「斬首分屍女老師」 被捕後還想殺警…嗆:吃人和吃雞有什麼不同?
是模仿犯、精神疾病患者,還是兩者兼具?來自波蘭並著迷於《漢尼拔》系列的波茲南斯基(Kajetan Poznanski)為實現他的「自我昇華」計畫,於2016年殺害、分屍義大利語女老師雅蘿絲辛斯卡(Katarzyna Jaroszynska),還計畫吃掉女老師的屍塊。波茲南斯基被捕後於2021年遭判無期徒刑,但不服判決並認為「吃人肉有什麼錯?」的他提出上訴,再審判決預計於下個月宣布。據《每日郵報》報導,隨著案件再次審理,有關波茲南斯基於20歲殺害30歲女老師的案情細節,也逐漸攤在陽光下。出身優渥家庭,祖父是受人尊敬記者,父母分別為建築師及檢察官的波茲南斯基,在旁人眼中是個「總是沉思和帶著書,但聰明並願意社交」,是個有智慧與理性的年輕人。但不知從何開始,波茲南斯基不斷向旁人討論「被附身」話題,到波蘭最大雜誌社實習後,更寫下多篇有關「吃雞和吃人在道德上有什麼區別」、「我們去高檔餐廳享受,但對上桌前的汙穢一無所知,而素食者不斷重砲攻擊我們」、「人類相食只存在非洲或巴布亞的部落是錯的,我會為此替歐洲『辯護』」的爭議文章。雜誌社事後坦承,他們確實收過多篇令人膽寒的文章,但從未刊載並將波茲南斯基轉調其他部門。然而,波茲南斯基仍持續撰寫同類相噬的文章,更在《漢尼拔萊克特》的自創詩寫道:「來此參加神聖謬思的盛宴。我的屠宰盛宴!」另一方面,他也對影集《漢尼拔》的發展感到不悅:「《漢尼拔》第一季結束了,但沒帶來任何反思,列如『吃人肉何錯之有?』」波茲南斯基的辯護律師,對客戶假借學習義大利語,再趁機於死者家中持刀殺害並分屍女老師、帶著裝有屍塊行李箱與後背包被計程車司機發現滲血,卻辯稱是放了死豬、試圖吃掉屍塊但放棄後,燒毀自己房子並遠逃馬爾他、被捕後嘗試勒死心理專家與用碎玻璃刺殺警員等行為,都用精神異常與心智有問題方式辯論,但法官不採信並判處波茲南斯基無期徒刑。兩名心理、犯罪專家表示,波茲南斯基並沒有罹患類似「被控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疾病」,犯案過程充滿嚴密推演,且與死者第一次見面就殺害對方,是個受過良好教育、頭腦非常聰明,但又沉迷謀殺,想透過謀殺把想像中的古代世界轉移到現實中。
保障執勤安全! 北市警消合作成立危機小組
台北市長蔣萬安於今年3月主持治安會報時,體認警察及消防人員過往執行精神危機或行為急症案件時,面對風險往往首當其衝,過去案例如眾人熟知的台鐵列車殺警事件造成1名員警死亡,去年12月份汐止更曾發生民眾開瓦斯氣爆導致2名警消受傷送醫等。蔣萬安市長表示市府將全力給予第一線同仁協助,全力改善警消人員執勤困境,並責請消防局及警察局務必加強教育訓練及採購防護裝備,以提升第一線執法人員之安全。消防局表示,經統計每年消防局出勤執行精神疾病護送案件2千餘件,每天平均高達6趟次,另鑒於精神衛生法於去年12月14日修正公布,附帶決議內政部應比照美國推動警察、消防人員危機處理小組CIT(Crisis Intervention Team)教育訓練計畫。危機處理小組CIT始於美國田納西州曼菲斯市的警察局,旨為結合警察、消防、衛生、社政等體系,優化第一線人員在行為及精神危機的處遇。除了針對精神急症的知識教育之外,同時也關注不同職類人員的安全、合作、品管和當責文化。有鑑於此,北市政府消防局率全國之先,跨機關合作,結合警察局與衛生局將於今年5月辦理6梯次危機處理處理小組教育訓練課程,課程內容包含基礎知識、認識暴力曲線及情緒降階技巧…等外,再由警察局推派「防身術」及「壓制術」課程專業師資,並結合社會安全網的資源運用與模擬情境演練。另外消防局也規劃採購防穿刺背心及手套提供一線消防人員使用,提升同仁執勤安全。消防局也表示,台北市優於全國訂定精神病患送醫作業流程,未來將持續透過「社會安全網」檢視相關個案處理情形,跨機關合作主動提供協助,提升精神疾病患者的協助及預防,從源頭處理、優化現場處置到後續追蹤管理,盼不要再有執法人員傷亡的情事發生。
屏東挖眼男入獄了 還要再賠償女店員115萬
屏東高樹鄉一名楊姓男子日前因不滿被超商店員提醒戴口罩,竟然徒手挖對方眼睛,導致潘姓女店員視網膜剝落,險些失明。案經審理後,楊姓男子被依重傷害未遂等罪判刑確定,合併執行有期徒刑5年定讞,目前檢方已發監執行。之後潘女再提出民事求償,法官審理後,判楊男需賠115萬餘元。回顧事發當時,潘姓女店員提醒楊姓男子戴口罩,沒想到下秒就被挖眼睛、壓在地上痛打。可怕的是,當警方到場後,楊男仍死抓著女店員不放,直到警方拿出警棍才將2人分開。受傷的潘女被緊急送往醫院,其傷勢相當嚴重,除了鼻樑斷裂,視網膜還剝落,險些失明。針對這起事件,時任屏東縣長潘孟安在當時指出,這次事件是個嚴重的教訓,因為嫌犯連續多次傷害他人,已經要求醫院務必審慎評估,朝向長期收治來處理;此外,針對社會安全網的補強方面,也會深切檢討,並且跟中央衛福部討論,希望強化法令,讓精神疾病患者不再成為社區的隱形炸彈。本案上訴至最高法院,最終楊男被依重傷未遂及傷害罪,合併執行有期徒刑5年定讞,目前檢方已發監執行。之後潘女再提出民事求償,法官審理後,判楊男需賠115萬餘元。
女作家罹「多重精神疾病」被嘲笑辱罵 哽咽吐絕望心聲:有很多誤解
一般人對精神疾病存在許多刻板印象和誤解,因此作家洪子如(April Hung)正積極推動精神疾病去污名化,近日也在節目上分享心路歷程,希望可以幫助外界更加理解精神疾病。April在《新聞挖挖哇》分享,自己患有憂鬱症、躁鬱症和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她發現自己躁鬱症發作狂躁3個月,做出很多沒辦法控制的事,例如不斷直播狂罵痛恨世界的言論,或是每秒發文,嚇走很多情人、朋友、同事和客戶,這些事情在她的腦海中都是沒有記憶的,但是她清醒後要面對這些事,卻是很陌生的殘局,因此希望身旁的人理解,只能幫自己貼上精神疾病患者的標籤,親自打造一個可以談論病的空間,才會活得比較自在。April坦言,她本來的性格不是這樣,但是躁症發作的時候,會變得很狂妄自大,覺得很不可一世,認為所有人都不如她,這其實是生病的反應,而她之所以推動精神疾病去汙名化,是因為世界上對精神疾病患者有很多誤解,主要分成3種。April認為外界對精神疾病有3種誤解。(圖/翻攝自新聞挖挖哇!YouTube)第1個是對精神病患有標準的模樣和想像,好像病人一定要是什麼樣的形象,大家才覺得生病了。在躁症發作的時候,April的世界不斷地重建和崩塌,個性變得自大狂妄,下一秒又變得楚楚可憐求人原諒,因為如此反覆被很多網友嘲笑辱罵,「我才發現,很多人以為痛苦只有一種姿態跟樣貌」,只能將過程用文字記錄,再去回憶拼湊生病的過程,過去她曾把個人粉專名稱改為「我就是極品」,現在看來是很痛苦的,「因為我覺得我是很糟糕的」。第2種誤解是藥物,很多人覺得吃藥不好,但她個人支持藥物控制,「精神疾病就是大腦疾病,是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分泌異常,需要靠藥物調整腦袋中的血液濃度」,精神科藥物就是慢性藥物,只要尋求專業的醫生開藥,依照劑量服用,對身體負擔不大,和保健食品是相同的概念,是補充身體缺少的元素,「我希望大家對精神疾病藥物,可以像是保養品那樣寬心,正視情緒問題和身體。問題,其實是一樣的」第3種則是負面情緒汙名化,「負面情緒」這個詞對她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汙名化,認為不論是開心快樂,或者是悲傷痛苦,都一樣是情緒,「為什麼在哭的時候,大家要遞給你衛生紙,總是叫你不要哭?」她覺得這樣的情形很奇怪,因為哭也是一種情緒釋放,「我覺得哭跟笑一樣,發出聲音都是正常的」,這個世界卻要我們去收這個情緒,反而讓很多精神疾病患者感到孤單。April成立可以談論病的空間。(圖/翻攝自新聞挖挖哇!YouTube)April自生病以來,發現身邊也有很多和她情況類似的人,精神疾病需要不斷溝通和理解,讓人家知道自己發生什麼事,才可以更寬心地面對,因為嚴重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痛苦的事情還是存在,不會因為不談論就不存在,她希望可以創造一個談論病的空間,讓大家不斷討論,讓嚴重的事情講起來,很久以後或許就變得不嚴重了。
女遭遊民攻擊「10cm剪刀插後腦勺」 她頂「剪刀頭」求救:我被刺了
太驚悚!美國的芝加哥市,最近發生一名24歲女子走在大街上時,遭到一名遊民,手持長達10公分的剪刀隨機攻擊。遊民直接把尖銳的剪刀直接插進女子的後腦勺,中刀的女子就這樣以頭部挨刀的姿態沿街求救,目前腦部嚴重損傷,還在醫院搶救跟觀察。這起剪刀殺人案件,發生在美國時間本月10日上午,當時24歲女子凱莉(Kyli Watts),一個人走在北好萊塢的蘭克希姆大道(LankershimBoulevard)上,但當她與30歲男子柯爾(JonathanCole)擦肩而過時,對方竟冷不防把隨身攜帶,長達10公分的園藝用剪刀,一把刺進她的後腦勺,隨後逃逸。頭上插著剪刀的凱莉,發現自己挨刀後,趁著還有意識,趕緊跑到附近咖啡館求救,她並在第一時間用手機視訊聯絡母親,告訴她:「媽媽,這很嚴重,我被刺傷了」,後來便陷入昏迷。而凱莉在被剪刀刺傷後,緊急接受了手術,雖然目前暫時把命保住,但接下來可能面臨平衡感與視力方面等損傷後遺症,還有內心的創傷也需要撫平。但凱莉的母親因為本身也從事醫護工作,她表示並不怪攻擊她女兒的人,這表示社會系統沒有幫助好這些精神疾病患者,「作為一個社會,我們必須關注並弄清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放生中藥1/孕婦幼童能否吃清冠一號 衛福部與中醫界不同調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如火如荼開放國門,台灣正式迎接後疫情時代,然而疾管署公佈112年度防疫預算高達845億元,反而比今年成長暴增4.5倍,而先前曾「小兵立大功」的清冠一號,卻無法再回到「全面公費給付」,引發在野立委痛批,衛福部買高端疫苗可容許銷毀170萬劑、10多億元放水流,與疫苗報廢金額花費差不多的公費清冠一號,部分染疫民眾卻得自費買藥。衛福部在九月初宣布限縮原本「全公費」的清冠一號公費適用對象,引發輿論及中醫師界反彈後,後來又小幅放寬,還研議陸續放寬4項高風險因子,包括「控制不良」的高血壓、出血性與消化性潰瘍、精神疾病患者與產婦,至於中醫界一直疾呼開放12歲以下兒童及孕婦也應給予公費清冠一號,衛福部仍堅決拒絕。參選彰化市長的民進黨立委黃秀芳因接獲民眾陳情,從忙碌競選行程中趕回立院質詢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質疑為何過去一年都是公費給付清冠,現在卻連兒童家長想要自費都不行。薛瑞元回答頗耐人尋味,他說「過去不知道清冠一號會被開到這上面去(指孕婦及幼童),清冠一號通過EUA也沒有孕婦、幼童數據,所以要限制」。衛福部限縮清冠一號的公費領藥對象,引發國民黨團書記長李德維質疑限縮政策的形成過程與動機。(圖/報系資料庫)黃秀芳進一步追問,過去一年清冠一號是否曾有副作用病例?因很多家長反映,擔心西藥對幼童有副作用,希望幼兒確診也能吃清冠一號。薛瑞元回答「目前還沒有嚴格蒐集相關數據」,指清冠一號不是沒副作用,是還沒遇到。薛瑞元指清冠一號是有副作用,「只是沒人要提出來講,萬一有小孩吃清冠一號過兩天氣喘發作,民眾會抗議,不能太放鬆」,令許多曾在疫情期間吃過清冠一號的孕婦及幼童的家長聽來頗心驚,而該說法也明顯與支持「應恢復全公費給付清冠一號」的中醫師大相逕庭。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林展弘曾在立院發表正式聲明,指國家中醫藥研究院已制定兒童使用劑量,希望將12歲以下孩童納入使用範圍,避免新冠後遺症(長新冠)發生。至於懷孕用藥安全,他說,清冠一號配方中藥沒細胞毒性作用,且在最近三年(指清冠一號面世後)的文獻,也沒有任何對姙娠階段(對母體與胎兒)或哺乳階段(對母體與嬰兒)記載有藥物禁忌,實為最安全用藥之一,希望能將孕婦納入使用範圍。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表示,清冠一號抵抗變異株仍有其效力,對中重症的預防及改善也有效果。(圖/防疫指揮中心提供)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則在今年4月指揮中心記者會中表示,清冠一號可用於輕症到中症,只要不需要用氧氣(急救)都可使用,尤其對輕中症(預防)轉危重症率部分,效果更明顯。當天主持記者會的防疫指揮官陳時中更盛讚「清冠一號是台灣之光,希望讓想要用的人都可以用得到」。但陳時中卸任指揮官參選後,清冠全公費給付就「人走茶涼」,中醫界疾呼放寬給兒童使用、薛瑞元則直接打臉「有副作用」,也再度引發民眾好奇,抗新冠用藥攸關民眾生命健康,究竟要相信官員說的,還是要相信國家中醫研究所及第一線中醫師所言?
娛樂星聞/夏浦洋忙翻謝《全明星》隊友開導 林煥鈞演唱會脖子藏密語曝心情
「凱渥四少」林煥鈞、夏浦洋、陳峻廷、林毓家在選秀節目《原子少年》結束後,逐步開啟新生活,林煥鈞、林毓家各自成為「Ozone」、「AcQUA 源少年」出道組成員,展開密集訓練;陳峻廷主力以「火星」商演以及戲劇演出為主,夏浦洋則加入《全明星運動會4》展露運動長才,各自走向不同的夢想之路。把握每個機會的夏浦洋工作滿檔,被公認體力最好。(圖/莊立人攝)人氣飛漲後,隨之而來的是天天滿檔的行程,四少中被公認體力最好的夏浦洋,自從參加《全明星4》後,火星商演跟紅隊訓練兩頭燒,有時候訓練桃園、新北兩地跑佔滿一整天,火星團練則是晚上10點後練到凌晨,隔天再繼續8點早起練習,中間時不時穿插直播、訪問等行程,就連8月「原子少年」演唱會一連開唱3天,夏浦洋會趁早上彩排前去紅隊團練,相當認真。夏浦洋在《全明星4》中有非常優異的表現。(圖/取自夏浦洋臉書)即便在《全明星4》表現亮眼,被封為「怪物新人」更拿下狀元封號,對自我要求極高的夏浦洋,也還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更坦言前陣子有點低潮,「我比較是一心一用的人,會覺得兩邊都沒有做到最好,《全明星》只有用我的80%,如果我花更多時間,可以表現得更好,有點對不起大家。火星這邊也是,光配合我排練時間,就排得很亂。」好在天性樂觀,後來跟紅隊隊友們、前輩們聊聊、抒發心情後就看開不少,也很感謝身邊隊友的照顧,「他們都說我現在才剛開始,很鼓勵我多接工作,給我很多安慰,能幫忙喬時間就喬時間,還有喬教練跟場地的時間,被大家照顧就覺得很感動。」林煥鈞個性成熟,坦言對很多事情會想比較多。(圖/莊立人攝)林煥鈞身為人氣成員,節目一結束後就馬不停蹄去各縣市商演、代言等,行程表上每天都密密麻麻,7、8月將近兩個月不停工作,回到家幾乎只能睡覺,對體力的確是一大考驗,滿到連參加《全明星》的夏浦洋都說:「我原本覺得自己很忙,但看到他的行程更可怕。」滿檔行程也讓林煥鈞更珍惜能夠休息的時間。林煥鈞(右三)日前成為「Ozone」團體出道成員,為發片展開密集訓練。(圖/趙文彬攝)先前8月「原子少年」舉辦演唱會,許多少年們在脖子上寫下自己想表達的話,林煥鈞則寫下「who cares if one more light goes out」,透露之所以寫下這句話,也是參加《原子少年》帶給他的感觸,認為追逐夢想過程,其實每個人都值得被看見。性格相對同年紀成熟獨立的他,在台上開朗自信,但私下他自認有時容易想很多,難免會因為賽制、節目心情低落,覺得現實殘酷,但比起跟人訴說,更傾向自己消化情緒,「我不喜歡去分享這塊,覺得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存在也有自己的壓力,何必丟給別人再去煩惱,自己的事情就自己解決。」年紀最輕的林毓家要兼顧課業與事業,拚勁十足。(圖/莊立人攝)透過演唱會寫下這句話,也是展現林煥鈞不同以往的另一面貌,而夏浦洋也贊同每個人都有不同面向,的確偶爾會想展現不同的態度,但也鼓勵林煥鈞:「煥鈞不太喜歡給身邊的人有壓力,特別是家人,但有時候就是找人說出來就沒事了。」陳峻廷則開玩笑吐槽:「但像夏浦洋就是講太多了。」玩笑話也看得出大家好交情。為籌備即將推出的「AcQUA 源少年」新單曲,林毓家(左二)忙到瘦了一、兩公斤。(圖/莊立人攝)年僅17歲的林毓家,在夏浦洋、林煥鈞、陳峻廷3位哥哥眼裡也是成長許多,夏浦洋就表示:「毓家以前都會喊哥哥,就在旁邊玩,現在長大很多了。」還是高中生的林毓家,課業跟演藝事業兩邊忙,一早去學校上課,下午5點下課後,又立刻趕到公司報到訓練,籌備即將推出的「AcQUA 源少年」新單曲,忙碌行程也讓林毓家瘦了一、兩公斤。陳峻廷個性活潑反應快,對主持及戲劇都很有興趣與想法。(圖/莊立人攝)一心想往戲劇路上前進的陳峻廷,參加《原子少年》後人氣飛漲,不只看到他的唱跳實力,活潑性格也收穫大批鐵粉支持。他在節目花絮中擔任美髮沙龍店長,火星商演時時常擔任MC炒熱氣氛,適時幫忙救場開啟新話題,不難看出他細心一面,主持功力也獲眾人讚賞,「我以前對主持還好,但自從在主持上得到回饋,就覺得除了唱跳這塊,綜藝方面也可以看到更多不一樣的我,這樣也很好。」直呼很希望能嘗試《營業中》或是遊戲類的實境節目。夏浦洋、林毓家也在旁起鬨,笑說如果陳峻廷有機會參與美髮沙龍的實境節目,一定要去做頭皮按摩。因為參加不少節目與活動,陳峻廷(左二)發現自己更多不一樣的面貌。(圖/取自陳峻廷IG)至於戲劇方面,陳峻廷則希望能展現不同於螢幕上活潑的形象,演出陰沉少話的角色,「想演出話很少但內心很複雜的角色,外表看起來很好但內心黑暗。」許願未來能演出像是精神疾病患者、臥底、雙面間諜等很極端的角色。雖然各有不同的工作要忙,但夏浦洋(右起)、林煥鈞、陳峻廷、林毓家四人聚在一起總是很開心很愛搞笑。(圖/莊立人攝)
馬斯克「麻吉辣妻」有華人血統 出身貧病家庭…超勵志身世曝光!
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被爆偷吃好麻吉Google共同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的妻子,掀起軒然大波。遭指與馬斯克發生過婚外情的布林妻子沙娜罕(Nicole Shanahan)的勵志故事也被外媒起底,擁有華裔血統的她,在雙親失業、父親還有精神疾病的環境中力爭上游,最終成為一名創業家與人生勝利組。綜合外媒報導,沙娜罕出生於加州舊金山灣區的貧困家庭,父親在她9歲時被診斷出患有雙極型思覺失調症(bipolar schizophrenia),而母親也因從中國大陸移居美國僅2年的關係,雙雙陷入沒有工作的困境,也讓沙娜罕一家必須靠著政府的食物券過活,她回憶童年時的情景也說「不只沒錢,也幾乎沒得到父母的指引」。沙娜罕曾透露,在一個有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總是要面對混亂與恐懼,也讓當年的她體會到「即使我是小孩,我也必須靠自己的力量瞭解這世界如何運作」,12歲就去餐廳擺盤「進入社會」,之後也學會如何用網路申請大學和工作。而沙娜罕與其他從底層翻身「同類」最大的不同地方在於,她非常擅長用有創意的方式與對手競爭。她在2003年陸續取得經濟系、中文系學士學位,2013年遠赴新加坡攻讀全球智慧財產權、中國法律,返美後又在加州聖克拉拉大學(Santa Clara University)修習法律。還曾以年僅20歲的年紀獲聘專利專家,卻在專利保護公司「RPX Corp」工作期間遭遇性侵離職,一度患上嚴重的憂鬱症。沙娜罕與布林育有1女,卻在2021年爆出婚變。(圖/達志/美聯社)經過一段時間治療與潛沉後,沙娜罕先是創立人工智慧專利管理公司「ClearAccessIP」,2020年又創辦「Bia-Echo」投資公司,也曾協助史丹福法律資訊學中心利用數據科學,提升檢察官與社區組織的起訴效率。沙娜罕2018年嫁給布林時曾公開坦承有過一段婚姻,也透露就醫30多次,卻歷經3次製胚胎失敗的生育問題。因此當沙娜罕替布林生下一女後,於2021年陷入離婚風暴時,令各界感到相當驚訝,怎知最近又被爆出在2021年與馬斯克發生婚外情。對此,馬斯克駁斥爆料「胡說八道」,並在推特強調:「我在3年內只見過妮沙納罕2次,而且旁邊都有很多人,完全不可能有羅曼史發生。」
曾沛慈發狠拔掉婚戒 與李李仁狂飆演技
曾沛慈睽違三年後,即將推出第四張個人專輯《今天陽光就是特別耀眼特別和諧》,〈慷慨〉MV請來殷振豪導演執導,曾沛慈與李李仁在MV中互飆演技,讓曾沛慈在演唱及演技雙方面,同步展現她醞釀多時再升級的功力,歌曲意境感傷,為了完全放開自己的心房,曾沛慈甚至拔掉婚戒再錄音,打造出賺人熱淚的動人作品。〈慷慨〉由金曲製作人陳建騏操刀,創作人葛大為填詞、李方睿與陳建騏共同作曲,以「愛情裡最大方的慷慨,就是看著你離開」作爲全詞主軸,寫實與心酸地描述許多人在面對感情裡不得不的大方,以及對遺憾的感受。曾沛慈表示,這首歌的心酸在於要用旁觀者的角度,來描述本身所經歷的心痛,因此越用力地去唱,就會越顯得矯情。她在錄音時被要求不要多想,唱到後來乾脆把手上的婚戒拔下來,把自己全然的放空,才將歌曲中描述的「不得不釋然的愛」確實地傳達出來。曾沛慈很開心可以跟李李仁合作拍攝MV。(圖/亞神音樂提供)影像部分力邀金獎導演殷振豪操刀執導,將四分半的歌曲打造成令人難以忘懷的微電影。曾沛慈首度挑戰遭受極大心理創傷的精神疾病患者,男主角則是邀請到李李仁跨刀飾演壓抑心中悲痛並充滿自責的警察前輩。導演表示,歌曲時間很短,加上拍攝時間緊湊,演員們不僅需將角色裡所設定壓抑很久的情緒一次爆發,所有表情與動作更是要在時間內一次到位,對於演員在角色詮釋上是一大艱鉅的任務。三人雖是首次合作,但一開工立刻激盪出精彩的火花。隨著導演的引導,曾沛慈與李李仁瞬間進入角色狀態。李李仁聲嘶力竭地演出,不到半天就喊啞了嗓子,曾沛慈也哭到導演喊了卡還淚流不止,一場爭執扭打的戲份更讓兩人分別摔倒在地,身上瘀青破皮,曾沛慈邊喘邊說:「李仁哥是認真跟我拚搏耶!我好像剛做完重訓。」李李仁也打趣地問道:「這是我拍過最辛苦的MV,可以加薪嗎?」遇到了旗鼓相當的對手,兩人飆起戲來更加帶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