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醫學部
」 思覺失調症 憂鬱症長新冠免驚! 台灣研究:Omega-3有效改善症狀
新冠肺炎發生至今近4年,全球已步入後疫情時代。新型新冠肺炎的致死率與重症案例雖然下降,但疲憊、腦霧、頭痛、失眠、憂鬱、焦慮,這些長新冠症狀(long COVID)不僅困擾著康復者,更對心理健康構成嚴重影響,成為全球醫界的一大挑戰。長新冠症候群 慢性低階發炎是危險因子安南醫院研究副院長蘇冠賓說明,憂鬱、焦慮、睡眠障礙不只是大腦的疾病,更是影響全身系統的慢性發炎,且「發炎理論」是相當重要的一個致病假說,慢性低階發炎也被證實是許多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高達七成人口曾感染COVID-19,其中五分之一曾出現長新冠症候群。Omega-3脂肪酸降低炎症反應 有效改善情緒與神經認知蘇冠賓所帶領的安南醫院憂鬱症中心研究團隊,針對Omega-3脂肪酸進行研究,發現除了對抗心血管疾病,它同時能調節免疫系統,並降低炎症反應。他接著分享,新冠疫情期間,團隊在精神醫學及神經免疫領域的頂尖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BBI)中,發表一系列研究,指出Omega-3在新冠肺炎的各個階段,都能展現對免疫、炎症、氧化壓力和神經免疫的影響。此外,研究還發現Omega-3不僅能降低促炎細胞激素,還能改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有效改善情緒和神經認知障礙。運用TriNetX全球健康數據庫 Omega-3論文刊登國際期刊但是,研究者要如何安南醫院研究團隊及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謝光煬和劉亭慧,善用「TriNetX全球健康數據庫」支持,發現並驗證omega-3對新冠後遺症治療的理論。蘇冠賓副院長解釋,TriNetX提供了完整的臨床、實驗室、診斷和治療數據,研究團隊藉此比較了感染COVID-19前6個月內,有服用Omega-3(共16,954位患者)和沒有服用者(以嚴格條件從總數2,248,803人中,配對抽出同樣16,954位對照者),發現Omega-3顯著降低了一年內COVID-19長期精神症狀的風險,包括憂鬱、焦慮和失眠的風險皆有顯著的降低,相關論文近期也已刊登於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後續團隊也已開始規劃一個多中心臨床試驗,研究Omega-3對Long COVID的效用。
「K他命」用對就成救命藥 振興、北榮、陽交大研究:可降一半憂鬱自殺風險
台灣自殺死亡率最高點為2006年19.3人/10萬人,佔死因第9位,逐漸下降至2014年15.1人/10萬人,而近年有回升現象,2022年為16.2人/10萬人,如今有研究顯示,以毒品廣為人知的K他命(Ketamine),透過醫學上適量使用可以在短時間內產生抗憂鬱療效。振興醫院今上午舉行記者會公布「K他命化身拯救自殺超級藥物」研究結果,這項由振興醫院與台北榮總、陽明交大研究團隊合作10年來的研究,最新成果顯示,重度憂鬱症患者注射K他命後,半數患者自殺風險下降達50%,且重複注射療效更佳,今年5月登上國際期刊。根據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蘇東平指出,研究團隊在2017年發現,每公斤體重注射0.5毫克的極小劑量K他命,數小時內就有效果,可持續1到2周,補足傳統抗憂鬱劑發揮效果的空窗期。研究團隊收案84名具有嚴重自殺傾向的難治型憂鬱症患者,採隨機雙盲試驗,其中42人注射每公斤0.5毫克的K他命,另外42人注射不具有抗憂鬱效果的安眠藥,結果顯示K他命抗憂鬱療效可維持10到14天,抗自殺療效可維持5到7天。這些收案對象中有半數繼續第二階段的開放性K他命治療,每周給予一次注射,連續2周。蘇東平指出,追蹤至第21天時,仍有半數患者反應良好、自殺風險下降,亦有15%到20%患者部分緩解,但仍有25%屬於難治型自殺患者。蘇東平表示, 美國2006年研究發現,使用K他命可讓憂鬱症狀在1周內大幅下降,這項結果鼓舞了全世界,過去針對重度憂鬱症患者,傳統會給予抗憂鬱劑治療,但這個藥物大約2到4周才有效果,在藥效發揮的這段空窗期,常常會有憾事發生。根據研究,台灣1997年因自殺導致的經濟損失為185億元,占GDP的0.22%,到了2007年增加至325億元,占GDP的28%,增幅高達75%。蘇東平也表示,台灣自殺死亡率在2006達到高峰,後來衛福部成立自殺防治中心後有逐漸下降,但最近一兩年又回升,尤其青少年顯著增加;如何緊急處理自殺個案,成為精神科重要策略。不過蘇東平也提醒,K他命是一種短效麻醉劑,每公斤體重注射5至10毫克劑量,但藥物濫用者為此劑量數十至百倍以上,研究是強調K他命治療是有時間和適當性,因此有相關問題的民眾,一定要經由醫師診斷評估使用。CTWANT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吸毒有害健康,毒品危害防制中心諮詢專線:0800-770-885
患思覺失調症住院治療15次! 靠健保「長效針劑」翻轉人生
今年40歲左右的「阿正」,當兵期間個性驟變、言談紊亂與胡思亂想,經評估為精神疾病而除役,後續定期回診治療;兩年後才得知自己罹患的是思覺失調症,一時無法接受,而後出現情緒起伏加大、行為混亂等惡化症狀,高達15次住院治療。 思覺失調症好發2時期 多因素造成鹿港基督教醫院邱南英副院長表示,思覺失調症過去被稱為「精神分裂症」,是異質性也是最嚴重的精神疾病,為一些精神症狀和徵兆組合的症候群,包括思考、情感、言行、感官知覺、認知等各種功能障礙等。不同亞型的思覺失調症,表現也有差異。 而依據統計,思覺失調症的盛行率約0.2-2.0%,全台灣約有13.4萬名患者,男女比率差不多。多數發病於青春期的晚期或成年人的早期,但也有病友發病於中年和老年。特別的是,思覺失調症的成因相當複雜,不是單一因素所造成的,包括遺傳、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第二型的表現、社經地位與壓力等,都可能提高罹患思覺失調症的風險。莫名焦慮、渾身不對勁 小心思覺失調症前趨期症狀如何及早發現思覺失調症的警訊?邱南英副院長說明,從腦部結構來看,思覺失調症病友的大腦腦質會委縮、腦室腔變大,其他症狀表現則分為正性(如妄想、幻覺、怪異的言行、僵直)、負性(如面無表情、社會退縮、消極)、情感(如焦慮、憂鬱)、認知(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新學習能力差、執行能力不佳)、其他(如失眠、菸癮、自殺)等。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陳力源主任進一步補充,思覺失調症病友在正性症狀出現前,通常會有一段為期數個月至數年的「前趨期」,這階段的病友會感覺困惑、焦慮、猶豫、無法判斷,或覺得全身不對勁,甚至陷入「妄想氣氛」(Delusional Atmosphere)的情況。思覺失調治療要趁早 把握初發病2-5年黃金治療期思覺失調症可以治療嗎?邱南英副院長指出,面對精神病,絕對不能忌諱就醫是最重要的!思覺失調症早期治療可以避免疾病的惡化和退化,關鍵期是初發病的2-5年。如果未能及早且持續治療,思覺失調症病友容易併發焦慮症、憂鬱症、睡醒障礙症、物質使用障礙症等精神疾病,同時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糖等身體疾病的風險也較高。更值得注意的是,思覺失調症病友的平均壽命比一般人短約10-20年,自殺死亡率約10%,高於其他人。幫助思覺失調症病友 長效針劑及早介入成趨勢一旦確診思覺失調症,應盡快介入治療,目前國內外治療趨勢都將長效針劑列為第一線治療選項,健保署也於去年和今年分別編列獨立預算,鼓勵醫師與病友或家屬溝通,及早優先使用長效針劑。相較於口服藥物,長效針劑便利性較高,有助提升思覺失調症病友的用藥順從性,且從藥物動力學來看,也較能穩定維持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保護腦部功能,降低復發機率,減少4成急診、6成住院、約6成4的半年內再住院,以及4成死亡風險等風險,進而幫助長期穩定控制病況,甚至有機會回歸正常的生活,找回生活的自主權。
總是覺得手不乾淨重複洗手? 小心是「2大疾病」找上門
遇到大規模流行的疫情,學校老師和爸媽時常提醒維持清潔的重要性,小薇每次外出返家,都認真洗手消毒、換下外出的衣物。疫情趨緩之後,小薇仍然很在意自己的清潔,每次回家都花一、兩個小時洗手消毒。最近一段時間,因家人想去逛夜市,但小薇反對,而彼此爭執了起來,那次的爭執加上看到小薇整天為了清潔惶惶不安,手也洗破皮,家人決定和小薇一起到精神醫學部門診諮詢。無論怎麼清潔都覺得髒 當心強迫症上身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精神醫學部王彥欽醫師經問診了解小薇的想法後,發現小薇自己也發現,無論清潔做到什麼程度,自己的腦袋好像就是會一直覺得手上仍有不乾淨的地方,只好不斷重複清洗,其實自己也洗得很煩了,還是沒辦法停下這些擔心的念頭。除了手上可能有病毒,小薇也時常擔心在外面活動時,不小心在沒注意的時候碰觸到髒東西,所以整天都很緊張,甚至沒辦法唸書。醫師向家人解釋這是強迫症的症狀。第一次發生常在兒童及青少年期 重複行為樣太多王彥欽醫師說明,許多強迫症及焦慮症第一次發生時都在兒童及青少年期,強迫症包含持續且反覆出現的一些想法、衝動,而對個案造成困擾,以及為了忽略或壓抑這些強迫思考而出現的重複行為。強迫思考也不一定關於清潔,例如有些個案總會反覆檢查家裡的門窗、瓦斯、電器等,有些則是在丟掉東西時,就出現許多憂心,這都可能是強迫症的不同表現。醫師專業評估 找到個案心裡擔憂的原因焦慮及強迫症都是可以治療的精神疾病。王彥欽醫師解釋,和成人的治療類似,兒童及青少年的焦慮症及強迫症可以使用抗憂鬱藥物治療,調節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也可以加上認知行為治療或其他心理治療,在跟專業治療者談話的過程中整理腦中的焦慮來源,轉化僵固的思考,增加認知的彈性,慢慢建立不會影響生活的行為反應模式。這些改變並不容易,新的想法與行為可能帶來焦慮,這時可以積極練習適當的放鬆策略,身邊重要他人的支持也扮演重要的協助角色。
開學無法收心怎麼辦?專家建議「親子3儀式」減少負面情緒
開學日將近,不少家長開始擔心,孩子沒辦法收心怎麼辦?專家建議,不妨把握暑假的尾聲,回顧這2個月假期的旅遊照片、添購開學後需要的文具用品,和孩子營造一些「儀式感」,或是預先規畫開學後的周末行程,讓孩子有正向期待,都有助於減少對於上學的負面情緒。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兒童和成人一樣,都會有收假症候群,暑假期間沒有課業和時間壓力,難免會比較放鬆,晚睡晚起、上網時間增加等,如果沒有趁開學前調整回來,容易出現遲到、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形。葉雅馨建議,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選1到2天作為「收心日」,例如暑假期間都睡到很晚、沒吃早餐,這一天可以設好鬧鐘、稍微提早起床吃早餐;也可以花半天時間一起看照片,回顧暑假期間做了哪些事情,讓孩子感覺到過程是愉快的、有成就感,有助於孩子告別這段快樂時光,接受接下來回到有任務的時刻。新竹台大分院精神醫學部醫師林建亨表示,接近暑假尾聲之際,家長可以帶孩子接觸和學校有關的事物,例如整理書包、添購新文具,或是和同學相約、回到校園內運動。林建亨也建議,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開學後第一個周末的行程規畫,讓孩子有正向期待,將目光放得更遠。另外,有的孩子因為上學要離開爸媽而焦慮,不妨準備小玩偶、貼紙等陪伴小物,讓孩子覺得爸媽陪伴自己一起上課。林建亨說,通常孩子的收假症候群會在開學後3到5天逐漸消除,但如果超過1到2周仍有拒絕上學的表現,或是因為開學而焦慮到吃不下、睡不好,甚至體重明顯下降,建議可尋求學校老師、輔導室等相關資源,或是到兒童心智科求診,了解背後是否有疾病因素,或是有霸凌事件、人際相處困難或學習困難等問題。
洗手洗到手破皮! 疫情影響國中生罹「強迫症」連夜市都不敢去
日前新竹一名國中生小華(化名),因疫情影響,過度在意自身清潔,每天回家後總是花一、兩個小時洗手消毒,過度清潔導致她手洗到破皮,也影響到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及讀書進度。小華就醫後,醫師解釋這是強迫症症狀,經治療後小華已不會過度焦慮,症狀好很多。小華在在剛升上國中時遇到大規模疫情,外出回家時總會認真洗手消毒、換下外出的衣物,疫情趨緩後,小華仍維持習慣,很在意自己的清潔情況,但也耽誤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及讀書進度。最近因家人去夜市,小華非常反對,因此與家人互相爭執了起來,這件事讓家人無法理解小華,甚至因此責備她。經觀察,小華常因清潔焦慮,且手總是被洗到破皮,結合上次的爭吵事件,家人決定帶她到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精神醫學部門診諮詢。精神醫學部王彥欽醫師問診後,發現小華無論清潔做到什麼程度,她的腦袋好像就是會一直覺得手上仍有不乾淨的地方,只好不斷重複清洗,其實小華自己也洗得很煩了,但她還是沒辦法停下這些擔心的念頭。另外,小華在外出活動時,不小心在沒注意的時候碰觸到髒東西,這樣的情況也讓她緊張不已,甚至無法好好念書。醫師認為小華是得了「強迫症」,這些行為都是強迫症的症狀之一。醫師表示,焦慮及強迫症都是可治療的精神疾病,許多強迫症及焦慮症第一次發生時都在兒童及青少年期,有些個案會反覆檢查家裡的門窗、瓦斯、電器,有些則在丟掉東西時出現許多憂心。這些症狀都可能是強迫症的不同表現,可藉由醫師專業評估,找到個案心裡擔憂的原因,正確建立診斷。以小華的案例來看,可透過藥物治療,並讓小華與父母一同思考,如何建立一個不會過度、但足夠清潔的流程,且與她一起練習焦慮時轉移注意力的策略。經治療後,小華雖還會留意自己的清潔狀態,但能做到不再過度造成自己的困擾,並且也不再影響自己生活與課業。
癌症患者自殺率高出一般人10倍! 「心理諮商」年補助7200元擴大辦理
60多歲詹姓國文老師,透過一次偶然的乳癌篩檢,發現罹患乳癌,癌症治療過程辛苦,也讓她終日鬱鬱寡歡,甚至出現輕生念頭,讓家人擔心不已。自殺率高於一般人10倍 罹癌者怕痛苦也憂連累家人台大公衛學院利用全國癌症登記檔案資料庫分析台灣癌症患者自殺死亡比例,統計1987至2007年資料發現,台灣每年每10萬人中約有110名癌症病人自殺,一般人口的自殺率則約是每10萬人中10多人,癌症患者自殺率竟高出一般人10倍之多。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方俊凱解釋,「台灣的癌症自殺率居高不下,起因於華人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認為罹癌必死無疑,害怕痛苦也怕連累家人。」相較國外研究全球癌症患者自殺風險較一般人僅高出0.85倍,台灣癌症患者標準化死亡比約2.47倍。細探癌症患者自殺樣貌,罹癌頭三年、尤其前半年到一年間是自殺高峰期;以癌症種類而言,與生理需求有關的癌症,如胰臟癌、肺癌、胃癌、口腔癌、食道癌的患者有相對較高的自殺身亡率。不到十分之一患者接受協助 諮商費用高是關鍵 隨著國內癌症醫療品質提升,越來越多病患治療後回歸正常生活,而標靶、免疫等療法持續進展,許多晚期癌症患者也有機會長期帶癌生存。目前台灣心理支持系統相對著重安寧療護,方俊凱指出,只關注最後一哩路的心理照顧並不足夠,正在療程中或進入追蹤期的癌症病人,他們的身心壓力也都需要抒發管道。然而即使患者想尋求專業幫助,又容易因單次動輒2、3,000元起跳的自費諮商退縮,導致不到十分之一的患者真正接受相關醫療資源。「自費諮商門診補助」 每年最高可申請7,200元心理腫瘤基金會2022年主動推出「自費諮商門診補助」,提供經費補貼,幫助癌症病患安心就醫,今年更獲得全國各級醫療院所力挺擴大辦理,癌友只要至包括台北馬偕、淡水馬偕、國泰總院、北醫附醫、新光、三總、和信、振興醫院、汐止國泰、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和美家醫科診所、新竹馬偕、新竹國泰、台中榮總、澄清醫院中港分院、童綜合醫院、彰化秀傳醫院、竹山秀傳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大林慈濟、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台南奇美、高雄榮總、羅東博愛醫院、花蓮慈濟、花蓮門諾等院自費諮商就醫,每年最高可申請7,200元門診醫療費用補助。
李明濱爆性騷 台大醫院發不續聘聲明:學術專業不代表人品高潔
國內自殺防治權威李明濱近日傳出性騷3名自殺防治學會員工,遭衛福部拔除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持人,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今天(26)在官網發布聲明表示,已不續聘李姓醫師為兼任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黃宗正表示,目前正在調查中,不希望再詳述細節,和院方討論後發布聲明,希望對社會大眾有所回應。李明濱遭3名自殺防治學會前員工指控性騷,還有曾在台大精神醫學部受訓的女醫師控訴「只要在台大精神醫學部受訓過的女性,都必須瞭解、被口耳相傳、被『交班』的事情」。台大精神醫學部今天發布聲明表示,針對最近媒體報導本部退休李姓醫師涉及的性騷擾事件,本部深感遺憾,然衛生福利部及本院正在調查中,本部為過去可能受到傷害的人感到難過,也深自檢討,堅定對性騷擾零容忍的態度。以下為台大精神醫學部聲明全文:1.本部深刻體認,學術的專業未必代表人品的高潔,揭開瘡疤固然痛苦,然而也是療傷復原的開始。如果本部過去曾經對女受訓醫師造成痛苦,我們衷心致上歉意,深刻反省,並會藉由此事件改善內部溝通與申訴管道,提升本部成為正直誠信、性別友善的專業職場。2.本部堅持維護性平之立場,不容忍任何性騷擾行為在部內發生,對於受訓學生、住院醫師、員工(包括助理)及病人提出的性騷擾、性平申訴、或相關資訊傳達,將立即主動了解聆聽相關意見、提供支持並介入處理。3.為求審慎,目前臺大醫院(本院)已經不續聘李姓醫師為兼任主治醫師。本部也著手進行性平教育及內部檢討,宣達本部本院申訴管道,指導同仁面對性騷擾時如何自我保護及保存證據。4.目前本院皆已啟動性騷擾事件調查程序,本部將全力協助釐清相關事項,期待能儘速對於相關事項做出更具體之回應。
學會「斷捨離」 清除多餘的物品也能淨化心靈
「常常找不到東西」、「翻來覆去東西還是找不到」、「東西放到櫃子深處就忘記了,更可怕的是還放到過期」,還有「甚至重複購買許多已經有的東西」。不曉得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常常發生在你的生活中?或者,在家庭中就有某些成員有這些狀況呢?老實說,我也是長期有這種困擾的人,也常常思考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今天這篇文章則要使用我對心理理論的了解,以及一些補充資料來了解「囤積/過度購買」潛在的因素,並與醫訊讀者分享如何試著在心理上做預備,並開始進行內在與外在的整理(斷捨離)。主體與客體間的關係:人與物之間是有情感的你知道嗎?人與物是有情感的,就像人與人一般。人會購買某些東西,或刻意保留某些東西不丟棄,可能都跟「客體關係」有關哦!「客體關係」中的客體就是自己以外的人事物,而我們是主體。這些客體關係的根源來自於嬰兒時期的母嬰關係,是我們在長大後待人處事的基礎。不過,這篇文章不討論太多艱澀的理論,只要點出人與物是有情感的這件重點。簡單來說,每種人與物的關係都是有價值的,像是為什麼你想要購買、你為什麼捨不得丟,或者明明這件東西已經破舊不堪了,你還把它留在身邊?這都跟客體關係有關。舉一個自己的例子,有一次我在家中大掃除,想要丟棄一些衣服跟長久用不到的東西。過程中,我找到了十年前我姊姊第一年工作包給我的紅包所買的外套,因為現在的身材已經跟那時不同,大概有五、六年沒有穿了,但我還記得那天晚上購買外套時我的歡心,以及對姊姊的感激。這是我第一次注意到我投注這麼多情感在東西上,而且這是一種「感激」的情感,導致我可能會想「如果我把外套丟掉,就是背棄姊姊好意」。東西過多的源頭是「焦慮」造成囤積的源頭還有「過度消費」,而過度消費的根源可能與「焦慮」有關。不過我認為焦慮只是萬般感受的統稱,我不會只稱「焦慮」的感覺為「焦慮」,也許「焦慮」只是種無法命名的感受或經驗,但卻不經意的觸發了不安、心跳加速的身體感覺。所以說,因為自己還沒有準備好面對這些議題,所以無法命名這樣的經驗。以自己的例子來說,我的「過度購買」背後潛在的原因在於可能是種「對失去的恐懼」,或者說是「對落空的無法容忍」而形成的焦慮衝動購物。只不過,失去的要件很多元,有可能是自信、歸屬感、智慧、受尊敬的感覺,都可能是我們所渴望的事。換句話說,因為你心中缺乏某些東西,你才會購買這些東西來到你的身邊填滿空缺。有些人因為成長的過程失去太多東西了,而要反向填滿它。舉個例來說,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我居然焦慮到買了兩箱滷味的王子麵,最後吃不完過期,還造成浪費食物的結果。回頭想,這其實就是對「失去生命」(即將沒東西吃)或者「失去金錢」(因為東西要變貴了)的焦慮。所以說,有些有囤積傾向或衝動購物的朋友,對「快要落空」的預期可能會來得比其他人還要再更早,而且還會災難化失去的後果。因此,當自己覺察到要過度消費買一些家裡已經很多的東西的時候,可以試看看踩踩煞車,問問自己:「我生命中有什麼重要的物件快失去了呢?」、「我有適當滿足我的焦慮嗎?」「節儉的美德」與「捨不得丟」承接上最前面討論的客體關係,我曾看到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在討論「為什麼我們會囤積?」的主題,而更深入了解這部分。鄧醫師說道,囤積而丟不了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們情感已經灌注(投射)在物件上了,而這些情感就像是自己部份的靈魂住在物品上。這些靈魂可能會用多種方式居住在物件上,像是有些媽媽會把維持自信與存在感的靈魂,投注在廚具或一些媽媽常接觸的物件上。當我們跟媽媽討論要丟掉某些囤積物件的時候,媽媽可能會體驗到自己的自信也要一起被丟棄的感覺,因為那些物件是支持自己自信的源頭,內含著自己的故事與靈魂。而這種感覺好像是自己的價值觀被否定,或自己已經沒用了一般,所以要被丟棄。我之前在跟媽媽討論要幫忙家裡斷捨離,每次都會大戰一番,過程都非常掙扎又辛苦。在幾次的溝通下也才發現,原來媽媽堅持不丟的原因可能跟家庭傳承的價值觀有關,因為幾十年前台灣的經濟狀況較差,相較於現在家庭教育一定更堅持節儉的美德。如果我們突然要把家人囤積的東西丟掉,也可能是打破父母親50∼60年來所深信的信念(或者說是違逆他們父母給予的教育)。亦是說,我們所要丟棄的東西住著他們靈魂中的某些元素。因此,如果要幫助家人或朋友斷捨離,也可以溫柔的告訴他關於你的擔心和看法,而不是劈頭就指責對方是不是又不夠節制買太多,不妨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你的家人朋友發現自己焦慮不安的來源。而且跟媽媽談妥斷捨離也實施斷捨離之後,媽媽反倒還很開心的跟我說:「光興,謝謝你幫忙媽媽!覺得環境變得簡單,我的心情好像也簡單了不少!」這時,我也發現原來媽媽是個念舊的人,不管是好的壞的,她都會留下,因為不知道怎麼決定去留,不管是心情或物品,都只會把它們留著。學會斷捨離後,媽媽也知道要怎麼跟壞情緒說再見。如果要斷捨離,心裡要有怎樣的準備?因為自己跟家人也常常身歷這種痛苦之中,我也嘗試研究過一些大眾心理學的書籍來幫忙自己。有一本斷捨離的經典書籍《怦然心動的整理術》作者近藤麻理惠於書中曾提到幾個斷捨離小方法,這些方法我在猜想,也是在練習整合跟再經驗個人內在客體幻想的運作。斷捨離的過程,可以嘗試在心中跟物件溝通,感受是不是有怦然心動的感覺,這部分可能也是在感受物件裡的自己的靈魂。有時候會感受到強烈的憤怒、不捨,或是欣喜的感覺。丟掉東西(或送給別人)都要向它感謝,感謝這些東西對我們的貢獻。讓自己能清楚知道這些東西即使不在自己身邊,也能知道自己十分重視它(也是自己),而不會有背叛物件(自己)的感覺。感謝可以製造一種對內外在客體的尊重,也是在跟不願面對的情緒(記憶)進行和解。一定要斷捨離嗎?極簡跟斷捨離是不是浪費?有這些困擾並不可恥,如果你因為過度消費或囤積而感到困擾,代表你心底深處正在向你呼救。正向的來說,斷捨離是認識自己的好機會,透過「選擇」與「丟棄」的過程,也順道整理自己內心的空間。因為每樣東西跟自己都會有那麼一段故事,從整理的過程中,也會開始反思,把不要的東西排除,而不是不捨得就把所有東西都藏在心裡(或在現實世界中堆積在房間內)。最後,斷捨離不等於浪費,因為我們並不是為了斷捨離而丟東西,而是找到與自己有連結的事物,找到自己。而那些與自己無關而被丟在一邊的事物,則要被放在能讓它產生功能的位置。如果還完好的東西,也可以考慮賣出或轉贈。斷捨離的一開始,可能會覺得「那些沒有要用的東西其實好值錢」,但也可以想想,如果它留下來了,那它還值錢嗎?還是它更能發揮功效而不造成空間或地球資源的浪費?如果你跟我一樣,深受「過度購買」或是「囤積」之苦,考慮看看斷捨離吧!或許對你有幫助。(文.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精神醫學部 劉光興職能治療師)文章來源:https://cmuh.org.tw/NewsInfo/NewsArticle?no=7780
北醫盟年終討論會及發表會圓滿成功
台北醫療聯盟協會(以下稱北醫盟) 在榮譽理事長蔡適應立法委員與理事長趙忠傑博士齊心邀約下,於新年初1月17日率先齊聚台灣醫界菁英人傑,發表台北醫療聯盟新年度期刊,同時也相互交流近年醫界趨勢,期許在年終劃下完美句點,並於新年度擁有嶄新的開始。本次年終盛宴齊聚臺灣醫療界、政治界、商界等重要人士,如衛生福利部政務王必勝次長、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林三齊副執行長、全國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慶明院長、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高中錚院長、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林致源院長、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葉啟斌主治醫師、花蓮慈濟醫院吳彬安副院長、耕莘醫院神經內科趙子豪主治醫師、台北醫療聯盟協會理事張碩學醫師、五洲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侯振榮總經理、醫凡企業有限公司周玉堂總經理等人。貴賓們齊聚會場,活絡交流氣氛、展現出喜悅的嶄新氣象。活動尾聲,理事長趙忠傑博士為在場來賓頒贈小幅鍾馗畫像,期許貴賓們求得福氣,同時也能以醫、政、商三界齊聚北醫盟盛宴作為年度圓滿句點。期許北醫盟在新年度執行新計畫同時,也能以著為社會民眾服務的慈善初心,持續廣納各界賢達,提升醫療服務品質,為台灣社會盡一份心力。
15歲少女遭霸凌而拒學 「醫院上課」兼學紓壓順利重返校園
臺灣大約有5%的青少年因精神疾患而拒學,就學路十分艱難,家庭、教育單位所提供校外就學資源也十分有限,有鑑於此,臺北榮總精神醫學部青少年日間病房《向日葵學園》醫療暨特教團隊特別製作《好漢坡上的路燈-情障生的復原路》影片,呼籲各界關注因精神疾患拒學的青少年,為他們點一盏明燈,幫助他們找回人生的目標與價值,也給予照顧的家庭支持與力量,影片連結網址:https://youtu.be/WBxtgTqocB8。15歲小葵長期受憂鬱情緒困擾,在學校受到霸凌而抗拒上學,轉至臺北榮總青少年日間病房《向日葵學園》復健與就學。護理師積極與醫療團隊和學校溝通討論,調整教育與治療方式,並教導小葵與母親如何面對與處理壓力,在多元完整治療及特教協教下,小葵順利完成高中學業,也重拾信心,順利考上理想大學。臺北榮總精神醫學部於民國88年成立青少年日間病房《向日葵學園》,與臺北市、新北市教育局合作,讓因精神疾患而拒學的青少年可以在醫院上學,提供精神醫療與特教整合性治療,協助他們重返校園,或完成國、高中學業。20餘年來,臺北榮總精神醫學部青少年日間病房《向日葵學園》醫療暨特教團隊秉持愛心、耐心、同理心,協助憂鬱症、躁鬱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思覺失調症之拒學青少年,到醫院進行精神情緒復健與求學,提供多元治療和教育。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職能治療、家族治療、藝術治療、親職教育等,迄今已輔導超過2000位學員順利返回校園或完成學業。
汪小菲爆小S「濫用這款安眠藥」:起不來動不了 醫師說話了
藝人大S(徐熙媛)前夫汪小菲因贍養費問題怒譙前妻一家人,更點名小S(徐熙娣)「踩著妳姊的人血饅頭上位」與長期使用第三人的處方安眠藥思諾思(Zolpidem;台灣稱史蒂諾斯),將提出檢舉。據悉,史蒂諾斯雖是國人最常用的短效安眠藥之一,為具成癮性的醫師處方及四級管制藥品,但不會如汪小菲形容的「起不來、動不了」。汪小菲在微博連環爆料:「思諾思是什麼東西,就是喝酒哭加直播,要不然就是起不來,根本動不了,我不知道啊!十年了,我飛了七百趟,不想說。但是今天給我惹急了再逼逼,尤其是小S,再逼逼一個我就檢舉你,我也不怕,明天我回台北。」、「我們不是藝人,我不懂,明天回台北,我行得正坐得端!我汪小菲,本人先從那個小蛤蟆開始,我檢舉徐熙娣,長年服用思諾思,且不經過醫生處方,通過第三方拿身份證取藥!」張蘭隨後也「子唱母隨」指控小S一天要吃20顆藥,引發兩岸網友討論。對此,S媽聲淚俱下反駁吃20顆藥根本不合邏輯,與心碎「虧我之前對小菲這麼好,他們竟然這樣抹黑我們」。另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史蒂諾斯屬於「非鎮定類安眠藥」,是相對安全的安眠藥物,且不會有傳統安眠藥使用後出現手腳無力、白天嗜睡的副作用,與汪小菲所說「要不然就是起不來,根本動不了」的情況略有不同。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也解釋,短效型代表「馬上見效」,因此反而容易出現成癮,可能出現用量增大、最後依賴安眠藥到不吃不行的地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任劉宗憲則指出,由於安眠藥有鎮定、放鬆效果,導致部分人會在白天感到焦慮或緊張時服用來放鬆心情。此外,由於史蒂諾斯屬於四級管制藥,加上國人1年消耗近9億顆安眠藥,高居世界第二,因此食藥署近年除要求加註警語外,也更加嚴格管控讓醫師能拒絕病人,尤其是曾出現夢遊、夢駕症狀患者的處方要求。
台北醫療聯盟協會特邀衛福部政要參加年度盛會
台北醫療聯盟協會(以下稱北醫盟) 於本年度10月28日齊聚台灣醫界重要人士與友人,並在理事長趙忠傑博士邀約下,與立法委員林奕華、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副執行長林三齊蒞臨指導本會,分享交流近年醫療新知與趨勢。此外臺灣各界重要人士,如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李遠強醫師、波蘭首席代表吾志遠LUKASZ 、國防醫學院吳家兆教育長、三軍總醫院民診處主任張芳維醫師、國家文官學院副研究員黃靖麟副教授、趨勢民調吳世昌榮譽董事長、中心綜合診所副院長葛光中醫師、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醫師、花蓮慈濟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高鴻文醫師、三總胸腔內科科主任彭忠衎醫師、三總松山分院外科部主任李俊德醫師、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中華人間醫療協會理事長王明醫師、歐洲商會政府李世偉代表、華人健康網黃曼瑩總編輯、美德耐集團賴調元董事長、陳梅玲副總經理等人齊聚現場,讓活動交流熱烈、並增設不少愉悅氣氛。活動於尾聲時,北醫盟理事長趙忠傑博士為花蓮慈濟吳彬安副院長頒贈榮譽常務理事(花蓮慈濟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高鴻文代領) ,並由在場醫界好友們共同見證。理事長趙忠傑博士表示:醫界重要人士、政府官員、政界候選人能親臨造訪北醫盟年度盛會,為此深感榮幸。期許未來北醫盟持續廣納醫療各界人士,持續成長茁壯,為醫療界同仁們提供更優質的平台交流與服務同時,擴大台灣醫療資源分佈,使民眾易取得醫療照護服務,廣惠社會大眾。
青少年注意!躁鬱症首波發病高峰是17歲 校園巡迴推廣同理心
躁鬱症全名為雙向情感障礙症,或稱雙極性疾患症(Bipolar disorder),在台盛行率約為0.3-0.5%,推估患者人數逾6萬9,594人。台灣精神醫學會蔡長哲理事長指出,躁鬱症因為情緒失調,許多人常與憂鬱症混淆,而躁鬱症的特點,是躁鬱症會有週期性的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躁症如過度興奮愉悅、睡眠需求減少、異常自信、精力旺盛、過度慷慨、亂花錢等;鬱症如情緒低落、失眠早醒、動作及反應遲鈍、有輕生意念等。值得一提的是,躁鬱症不一定會憂鬱,卻一定有輕躁或躁症的症狀發作。躁鬱症有三大高峰發病期。蔡長哲理事長指出,躁鬱症發病平均年齡為20-30歲,國外一項研究分析1萬3626名躁鬱症患者發現,躁鬱症的發病年齡有三大高峰,分別落在17歲、26歲及42歲,而早於21歲發病的患者有著更高比例,會有物質濫用、酒精濫用、企圖自殺及雙向情感障礙快速循環的狀況,因此提早讓青少年提高對躁鬱症狀的察覺相當重要。為推廣青少年間的躁鬱症認知,台灣精神醫學會發起《跟著小安交換去》躁鬱症全台校園巡迴講座,預計與北中南東大學院校合辦6場巡迴講座,首場講座將在11/28於國立成功大學舉辦。蔡長哲理事長分享,把小安帶到各校巡迴,就像交換學生一樣,與各校同學進行深度交流。此次講座較以往講座有些許不同,將分為兩部份,第一部分將分享繪本故事《小安的人生旅程》,透過軟性、輕鬆的方式,讓原本對躁鬱症不了解的同學有初步概念,看看躁鬱症患者實際上會面臨哪些狀況。第二部分則由台灣精神醫學會醫師接續分享躁鬱症的相關治療趨勢,向大家傳達正確、專業的衛教資訊,期盼透過巡迴講座,讓同學們更了解躁鬱症,更重要的是提升認知而有能力自我察覺,適時尋求精神科醫師專業協助,並且打造更躁鬱症友善的同儕環境。躁鬱症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精神醫學部林建亨醫師指出,躁鬱症是情緒波動劇烈且容易復發的慢性疾病,病人的情緒會在躁期與鬱期反覆迴蕩,因此需要透過藥物治療以讓情緒維持穩定。躁鬱症主要有兩大類治療藥物,一類是抗癲癇藥物,透過阻斷神經傳導物質穩定神經;另一類則是抗精神病藥物,阻斷多巴胺相關作用來穩定神經,同時可抑制幻想、幻覺。林建亨醫師說,躁鬱症者在接受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常面臨許多困難,例如部分藥物會帶來體重增加的困擾,或患者自覺症狀改善,因此自行停藥,卻導致病情再度復發,離重返原來的生活又倒退一步,因而降低患者持續接受治療的意願。林建亨醫師強調,持續治療相當重要,每次的復發都會對患者社交功能帶來不少影響,隨著復發次數越來越高,不只症狀緩解會更加困難,恢復社交功能的患者人數比率也越來越少。
黃義交墜樓亡/黃義交生前傳患有憂鬱症 精神科醫師:保障人身安全是重點
前立委黃義交晚間墜樓,當場無呼吸心跳,警消獲報後協助送醫搶救仍不治,根據他的友人指稱,黃義交生前患有憂鬱症,對此,精神科醫師強調,憂鬱症急性期時,要特別加強保護人身安全,另外,專業人士和藥物的適時介入非常重要,出現危險行為時,病因已經不重要,保障人身安全才是重點。根據《壹蘋新聞網》引述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的說法,憂鬱症患者發作時非常痛苦,但病識感相對某些精神疾病較為足夠,理想情況下多會同意就醫、住院治療,不過某些病人不希望住院原因被填上「憂鬱症」,因此醫師須根據患者病情或以其他併發症的治療作為住院理由。葉啟斌表示,若真遇到排斥治療、不願就醫的病患,有兩選項,一是由家屬或病人能信任者24小時全天陪伴,不過陪伴者壓力可能會很大,風險仍不低;另一個選項則是家屬聯絡醫院或社工單位協助啟動強制就醫、住院,特別是患者明顯有自傷疑慮時。另外,針對輕度憂鬱症患者,基本上透過單純壓力處理,就能正常交談、互動,眼神也能維持專注,但中度以上若進入急性期,會明顯有聽不進人講話、沒在聽的現象,這時內分泌已經混亂,思緒「像是漩渦一樣,一直打轉,停止不了」。葉啟斌還指出,這類患者會陷入思考死胡同,做出「難以挽回的事」,必須儘早處理,但腦部內分泌的調整需要時間,所以這階段最重要的是保護患者的人身安全,住院是非常重要選項之一,待患者狀況稍微緩和、進入亞急性期,恢復漢人對談、說話的能力,風險自然會下降。除此之外,台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周元華表示,若是身邊親朋好友有異常行為,建議要儘快到精神科就醫,因為當輕生的意念衝動起來,已經完全無法思考,更不可能看得住,若是察覺當事人有特別消極念頭,或擔心有輕生、自傷的疑慮時,就要思考啟動強制送醫,因為這個時候探討病因已不是重點,保障人身安全才是一切。◎給自己一個機會:張老師專線1980、安心專線1925、免付費生命線1995。
名醫教你瘦/運動可消除節食的沮喪感 持之以恆關鍵是「心理作用」
忙碌高壓的醫療工作,讓40出頭的方俊凱醫師體重飆升到89公斤,睡覺會打呼、爬樓梯會喘、血脂/血糖/膽固醇健檢亮紅燈,嘗試各種減肥法卻不見成效。從2018年底起,方俊凱醫師開始執行減肥計劃,不只自創了「類生酮飲食法」,更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一年半後,他減去19公斤,從89公斤回到住院醫師時期的70公斤,而且至目前為止,也一直維持在70公斤上下,不曾復胖。BMI也從33.4降到26,體脂率從35%降到28%,並一直維持。不只如此,減去19公斤之後,他衣服的尺寸也跟著縮小,從最大尺寸的XL,變成現在的M尺寸,衣服尺寸小2號,連最胖時期穿起來合身的牛仔褲,現在也顯得太大件。方俊凱醫師將這套親身實驗的「方」式減重心得,與資深醫藥記者蔡怡真一起撰寫成《類生酮+宅運動 方式瘦身法》一書,CTWANT周刊王特別整理成4篇書摘,每周周末刊出,以下為第四篇。智能呼拉圈可以計算次數及熱量,能夠立即獲得正向回饋!(圖/原水文化提供)運動時所產生的腦內啡,也會讓心情更為愉悅,進而減少節食帶來的沮喪。尤其節食對於年紀較大的人來說,可能會造成身體無力及身體功能減退的影響,運動則可以預防這些不良的狀況發生。運動為何可以使人快樂?持續性的運動,可以使人分泌腦內啡(endorphin),它是體內會自行生成的類嗎啡生物化學合成物,會讓人有快樂、放鬆,甚至有止痛的效果。很多習慣運動的人,都認為運動會上癮,不運動甚至會不舒服,那是因為運動量超過一定程度後,體內會自動分泌腦內啡,比如快走或慢跑等中等程度的運動,運動30 分鐘後,體內就會產生腦內啡,而且有運動習慣者效益更大。因此,在長時間運動、持續運動,運動強度又屬於中高強度的類型時,當肌肉內的肝醣用盡後,就會開始分泌腦內啡。我自己分析了為何多數減肥者,看到簡易的健身器材,覺得不貴又方便,收納也不占空間,常常腦波很弱衝動購買,但為何還是無法持續運動呢?從心理學來分析有兩個原因,首先是能驅使懶人運動的動機,就是想要運動的時候,立馬就可以執行,而不是還需要組裝,即使像我的小藍健身腳踏車,明明把運動要件施展開來,只需要1 分鐘,有時還是覺得太過麻煩,無法立即無礙的運動,是在家使用運動器材失敗的原因。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人都有惰性,需要可以立即回饋,但這些健身器材無法有效立即回饋,都要花幾個月的努力,才會看到瘦身的樣子,獎賞回饋慢,缺乏正向回饋,如果在運動的同時也沒有進行良好的飲食控制,無法在一兩個月內看到效果,會讓原本對運動就沒有多大興趣的人,直接放棄運動的動力。回饋理論在教育或心理學上常被應用。有正向回饋,(supportive feedback)和負向回饋(corrective feedback)兩種。正向回饋可以增強行為,一般人比較願意聽好聽的話,若你想要的行為正在發生,正向回饋則可以擴大,早日達到目標。負向回饋,則是依你現在行為提出如何正確的調整,雖然批評的話,不易被人接受,不過,也有研究認為,若提供的意見是來自可靠的事實或有所本,被接受的可能性也會增加。在運動上若要能發揮持續運動的效果,就必須有立即回饋的目的。舉個正向回饋的例子,例如現今非常熱門的馬拉松及三鐵運動,雖然很辛苦,平常也要花非常多時間訓練,有些人還要規劃訓練課程,按步就班,就是為了參加比賽,而且還得提醒自己提早搶賽事名額,這些賽事都要報名費,但為何有這麼多人樂此不疲,就在於它能得到獎章、完賽證明,甚至有人是專門收集馬拉松賽事,以征服各式各樣的賽事為樂趣,這就能讓他們有持續運動的毅力。有個身心科的病人為了健康及控制情緒,就開始跑馬拉松,因為當她拿到主辦單位頒發的證書時就很開心,這對她來講就是一種鼓勵,她就以此為追尋的目標。比起運動賽事讓自己有成就感,將運動運用在減肥行為上,正向回饋就需要更明顯的效果了。一旦運動半天,只減少了半公斤,沒有正面回饋就很容易放棄。有時買一個碗盤、一件衣服等常備用品,認為總會有用到或穿到的一天,至少有單次使用功能,就能發揮常備用品的效果;例如,盤子盛上美食,進食時就會感覺特別美味,自己心理上覺得「錢花得值得」,被眾人讚美時,心理上也就覺得舒服。但運動器材沒有單次使用的效果,你不使用它就沒有效果,而且是要積極主動的使用,才能帶來健康。一旦購買的運動器材沒有發揮效果,就會更不想使用,因此,買運動器材時,至少要思考自己一週會使用一次才買,不然浪費錢也浪費空間。雖然我推薦搖呼拉圈非常方便,是在家就可執行的運動法,但有些人若不會或不想搖呼拉圈,也可以動點巧思試試別的運動,尤其居家隔離或在家上班,更需要活絡筋骨,提供幾種方式供大家參考。1.跟著影片做運動是很好的選項,只要不是大動作的跳躍影響到鄰居都行,例如瑜伽、核心肌群訓練。2.跟好友們相約線上一起運動,互相監督砥礪。3.若住家附近仍有可利用空間,簡單的跳繩,也是高CP值運動。4.深蹲運動練肌力,手握彈力帶兩側末端,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踩住彈力帶使彈力帶呈ㄩ形,往下蹲,可以強化下肢肌力。5.可以坐在椅子上,左右手抬高握著礦泉水維持不動,雙膝輪流輕頂礦泉水,像踩健身車一樣,如此一來可以訓練上肢、核心及下肢肌力,運動6分鐘,大約可消耗約32卡熱量。作者:方俊凱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並同時擔任亞太安寧醫學會(APHN)理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等。從2001年升上主治醫師開始,看診、參與各醫學會,體重隨著工作量增加不斷往上爬,職位越高、體重越重,曾最高胖到89公斤!吃太好、隨便吃、半夜吃、還是沒時間吃,沒時間運動、沒時間睡覺,都是肥胖的原因,一直減肥,但也一直復胖。下定決心認真減肥的契機是2018年9月2日到大陸蘇州舉辦新書發表會,當時穿不下任何一件西裝,敲響我心中的警鐘!作者:蔡怡真資深醫藥記者世新大學新聞系、弘光謢專護理系(現為弘光科大)畢。現任亞太心理腫瘤交流基金會董事、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召集人,並曾擔任壹週刊健康科傳記者、主任、副總編輯及國泰醫院護理師。
遠低於歐美日本 台灣僅11%「中高齡憂鬱症患者」獲有效治療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衰弱症為身體老化時,出現體重減輕、肌力減動、活動下降,動作遲緩、疲憊等症狀。憂鬱症會增加高齡長者罹患衰弱症的風險,並增加死亡率、影響其他內外科疾病的預後。然而,國內外研究指出,許多憂鬱症患者沒能接受有效的治療,為了改善國人精神健康,本研究深入探討台灣憂鬱症照護的現況與瓶頸,提供衛生福利部推動各項因應措施。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吳其炘醫師研究團隊發現,高達83%中高齡憂鬱症狀患者覺得就醫便利,卻只有27%的患者尋求醫師治療,最終僅11%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療,顯示台灣中高齡憂鬱症就醫率偏低的狀況。其絕大多數未尋求治療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對憂鬱症認知不足、不清楚憂鬱症是需要治療的、或是擔心汙名化。儘管台灣屬於高收入國家,但中高齡憂鬱症就醫率仍然低於歐、美、日本等高收入國家,其就醫率皆超過4成。該研究顯示,女性、已婚、教育程度高、參加社交團體活動或社交休閒活動者的人,接受憂鬱症治療的比例較高。本研究已於今(2022)年6月發表於國際期刊《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衛福部為加強憂鬱症防治工作,探討影響憂鬱症照顧指標的因素委託進行本研究,由吳其炘醫師擔任計畫主持人,邀請國內憂鬱症專家共同合作。利用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與全民健保資料庫,分析台灣中高齡憂鬱症的治療狀況。研究論文由國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廖士程醫師與吳其炘醫師,指導醫學生張庭瑜共同完成。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憂鬱症將成為2030年全球疾病負擔的主要原因。如何讓中老年患者即早治療才能即早改善,提升台灣中老年患者之就醫率是需要重視之議題。透過提升精神健康識能,讓大眾熟悉憂鬱症的症狀與治療,以及相關知識,有助於增加就醫的意願。增加社會支持,互相關懷,也可以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就醫率。台灣有相當便利的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為國人提供可近性高的精神醫療照護。衛福部近年在憂鬱症防治上也積極推動各項因應措施,與全台地方政府合作,成立社區心理諮商服務據點,也推動憂鬱症篩檢,並依個案嚴重程度適當的轉介,提供所需的醫療資源及服務;國健署的成人健檢也納入憂鬱症篩檢;台灣憂鬱症治協會網站也有提供篩檢量表。以上都顯示政府在憂鬱症防治的重視,這些政策的推動都有助於提高憂鬱症病患的就醫率。此外,台灣基層精神醫療資源迅速增加,持續改善憂鬱症照護之可近性與治療品質。近十年來,憂鬱症患者因精神問題而住院或急診、或是因自傷而住院的比例,逐年下降。也顯示台灣憂鬱症治療的品質,不亞於歐美國家。憂鬱症提早就醫,可以得到最佳的療效。
老爸戒菸後難耐誘惑 女兒出奇招!自製「神水」一秒滅癮頭
今天是父親節,若爸爸有吸菸的習慣,鼓勵爸爸「戒菸吧!」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全球每年因菸害而死亡人數超過800萬人,其中更有120萬人因接觸二手菸而導致死亡,WHO更指出「戒菸有超過百個理由」,第1個理由就是「吸菸者有較高風險成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根據國民健康署109年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發現,有近4成曾經吸菸者目前已不再吸菸(整體36.7%,男性36.6%,女性37.2%),其中最主要戒菸原因為改善健康、怕生病、怕老、懷孕…等健康因素(53.8%),其次依序為家人及同儕因素(14.8%)。另108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發現,青少年家中父親有吸菸的比率約為4成,青少年有家庭二手菸暴露的比率約3成。調查也顯示35.7%的成人吸菸者在過去一年曾嘗試戒菸卻戒菸失敗(男性36.7%,女性27.8%),其中74.9%的受訪者表示戒菸維持時間不到1個月。曾有30年菸癮的巫先生,回想國中一年級時在同儕、耍帥及好奇心的驅使下接觸了菸品,原本一天大概抽半包菸,直到當兵及出社會後,工作壓力大再加上同事的揪伴吸菸,變成每天抽2包菸;巫先生回到溫暖的家想擁抱可愛的女兒時,女兒都會嫌棄「爸爸好臭」就撇頭離開,巫先生開玩笑地說:「吸菸的丈夫在家裡沒有地位」。為了避免家人受到二、三手菸危害,曾在43歲時嘗試戒菸,回想當時要拒絕同事及客戶間的請菸(遞菸)實在不容易,還好老婆及女兒的每天鼓勵,加上適度補充水分及運動,終於在44歲時戒菸成功。但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開始無法外出運動,疫情讓心裡相當焦慮,上班時想藉由吸菸來緩解緊張的心情,無意間看到菸盒上的「戒菸專線0800-636363」,頓時讓巫先生有個念頭,試著拿起電話撥打戒菸專線尋求協助,在諮詢員持續陪伴並給予支持的情況下,加上女兒突發奇想把紙菸及菸蒂蒐集在裝水的寶特瓶裡,讓巫先生只要想吸菸就打開聞一聞其惡臭,整個就沒了復吸的念頭。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醫師表示,研究指出,若無任何的協助或支持,吸菸者自行戒菸成功機率少於5%,尤其在新冠疫情下,民眾一直處在長期擔憂、高壓力的環境下,大大增加了心理壓力,復吸是戒菸者在此時可能碰到的課題,要處理渴求使用菸品的慾望,可以嘗試調整生活作息、注意飲食、控制體重並學習放鬆來調適壓力及化解情緒困擾,並同時尋求家庭與社會的支持,善用戒菸的服務資源,都可以有效預防復吸。戒菸除了自身的意志力,專業協助也很重要,除了醫療院所提供的戒菸服務,疫情期間可多利用戒菸專線,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上午9時到下午9時,可打破時間跟空間的限制,給予戒菸者最即時的協助,亦可使用Line通訊軟體(ID:@tsh0800636363)進行諮詢。
心理校正回歸3/失眠可為評估因子 疫情睡好覺有三招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陳田育建議,疫情期間可以用眠與睡眠障礙,做為心理健康預測指標。他說,根據國衛院的研究發現,「失眠」是受疫情影響心理健康最敏感的指標,當各國實施封城後,19個國家的死亡增加數,與「失眠」搜尋量增加天數呈正相關。陳田育說,失眠相關關鍵字在google搜尋增加最多的是「隔離失眠」、「失眠原因」、「冠狀病毒失眠」和「失眠療法」。顯見失眠可能是由於隔離政策增加了社交孤立,進而加劇了這些負面的影響。在疫情之下的心理健康評估中,「失眠」與睡眠品質的改變,佔有重要的角色。醫師陳田育(左)提醒,失眠是檢測疫情期間心理受負面影響的重要指標。(圖/翻攝自陳田育臉書、123RF)陳田育建議,失眠是疫情期間身心健康的指標因子,睡眠又與健康息息相關;若持續於疫情期間出現入睡困難、睡眠中斷或是比平常早醒的睡眠型態改變,影響到日常生活能力,且一週內有3天以上,就建議應該尋求醫療上的協助。陳田育醫師也提供疫情下好眠三招讓民眾參考:一、 睡前兩小時,遠離新冠肺炎訊息睡眠持續閱讀相關資訊,容易提升警覺度,導致入睡困難及夜眠中斷等問題。建議每日由官方記者會獲取最新消息即可,最好與於前兩小時斷絕疫情訊息。二、 居家輕隔離 正常作息維持生理節律作息改變會延後睡眠也延後起床時間,現在許多民眾已經改為居家遠距工作,小孩也因為停課之故改為在家學習,原本生活節律被打斷。建議應持續保持原本工作與上學期間的作息時間,才能在疫情解封後迅速回歸正常生活。運動可以增加腦內啡,促進新陳代謝,減少失眠狀況。(圖/123RF)三、 轉念加正向,減少憂鬱與焦慮轉念與正向可以減少焦慮與憂鬱的情緒,較不容易出現睡眠障礙,建議要多做正向積極的思考。例如因為疫情因素取消的許多活動,可以藉此檢視相關活動對於自己生活的重要性,重新檢視生活的重心。孩子因疫情無法上學,也能因此做機會教育,讓孩子更了解在學校就學的可貴。
12參審員首次公開審理 前檢察官王全中懲戒案
前年辭職參選立委的前南投地檢署檢察官王全中,因任職檢察官期間違法替胞妹擔任代理人及辯護人遭彈劾,懲戒法院職務法庭改以參審新制後,今首次公開審理此案,王全中稱沒有影響司法公信力,也沒有執行律師職務,審判長諭知2月1日宣判。王全中遭彈劾指稱他擔任檢察官時,在2012年4月間,因違法聲請於親人(妻、子、岳母等人)所涉的行政訴訟中擔任代理人引發爭議,經民眾向南投地檢署檢舉後,南投地檢署依據相關規定「促請注意」。不料,王全中未知所警惕,於2017年間其胞妹與他人因糾紛引發的誣告、傷害及偽造文書等訴訟案件中,又再度以胞妹辯護人自居,積極參與相關訴訟程序,甚至為此多次表明檢察官身分,並以具狀聲請交付審判等執行律師職務情事,嚴重損害檢察官形象及司法公信。去年懲戒法院改制後,台灣首次由非職業法官參與審判的職務法庭,12名參審員宣示就任,由參審員2人與職業法官3人共組合議庭審理法官及檢察官的懲戒案。王全中的懲戒案,職務法庭由審判長洪佳濱、高院法官汪怡君、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法官張升星,以及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執行長黃怡碧、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丘彥南2名參審員,其中洪佳濱被捲入石木欽案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