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澱粉
」 營養師 減肥 精緻澱粉 熱量 脂肪肝1974年出生的來簽到!林志穎、林志玲、鍾漢良、謝金燕、香蕉哥哥...都50歲了~網友瘋掉:「吃防腐劑長大的嗎?」
近期因為林志穎、林志玲出席周杰倫演唱會頻頻登上熱搜,網友笑說是取名為「林志X」的人都比較不會老嗎?而且小炫風林志穎跟林志玲還都是1974年,今年剛好滿50歲的超凍齡明星有夠誇張!這篇小編還要帶你一起來看那些同為1974年出生的凍齡明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50歲明星:林志穎平時明星照片難免都會套一些濾鏡,但林志穎在演唱會上被許多粉絲原圖直接PO上網,大家都說小時候看林志穎就長這樣,怎麼自己看起來已經像是林志穎的叔叔、阿姨輩,林志穎還是長得跟小炫風時期一樣,而且眼神、眉宇間依舊充滿少年感,真的是太神奇了!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不可思議的50歲明星:林志玲永遠的志玲姊姊魅力依舊,在大螢幕前還是那麼漂亮、有氣質,而且身材、皮膚依舊維持得非常好,臉部完全沒有老態痕跡,相信凍齡的背後一定是非常自律。但志玲姊姊也曾公開會靠醫美來協助,在飲食方面則是少量多餐,盡量維持原型食物、避開甜食、高熱量、精緻澱粉等食物,多以擁有豐富膳食纖為又低熱量的蔬菜為主。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不可思議的50歲明星:賈靜雯跟志玲姐姐一樣是女神等級的賈靜雯還曾因凍齡美貌登上外國媒體引發話題,賈靜雯透露自己平時就十分養身而且也會跟著老公修杰楷一起運動,至今依舊維持超級好。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不可思議的50歲明星:謝金燕姊姊謝金燕是超級自律狂,而且每天都會照鏡子看自己的狀態有沒有合格,方便隨時調整,尤其姊姊非常著重腹肌訓練,她的身材跟20歲女生相比絕對不會輸,她也不吝嗇時常大秀好身材,真的是要設成桌布來激勵自己!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不可思議的50歲明星:鍾漢良鍾漢良當年可是「小太陽」,並以一曲〈OREA〉走紅,近年因演出電視劇《何以笙簫默》、《孤芳不自賞》翻紅,鍾漢良的狀態也是讓許多粉絲嘖嘖稱奇,他自己曾漏透保養無他法,就是健康吃、勤運動,通常早上起床後他就會跑10公里。(圖:取自 鍾漢良 微博)不可思議的50歲明星:香蕉哥哥香蕉哥哥當時經蘋果姐姐介紹而進入東森幼幼台,為YOYO家族唯一仍然在線上的初期成員,也被網友稱作不老傳奇,還有人說70年代的明星是不是都施了「不老魔法」,香蕉哥哥也曾小說凍齡秘訣就是「靠塗抹孩子的微笑」來當保養品,體力方面則是靠自律運動來維持。(圖:取自 香蕉哥哥 FB粉絲團)看完這些凍齡明星是不是太勵志了,其實過了40歲也沒什麼好怕的吧!不過除了飲食、運動,當然搭配抗老保養品也是必要的,趕快來看看最近熱門的抗老保養品有哪些?抗老保養品推薦:title P 緊緻修護胜肽精華由48歲的林心如愛用推薦超有說服力!擁有全球獨家專利「MP68多益肽」成分,專業研發團隊人員在歷經八年研究,在多種海洋生物上萃取出68種不同序列組合的胜肽,皆為天然小分子的活性胜肽,具備有快速傳導好吸收的特性,可深入肌膚底層,親膚性更佳,降低過敏風險。title P 緊緻修護胜肽精華 15ml/1280元(圖/品牌提供)抗老保養品推薦:朵茉麗蔻 乳霜20許多熟齡女性都大推的乳霜20終於進化升級了!集結品牌50年膠原蛋白研究成果,添加世界首創「發酵多效膠原蛋白」,搭載「發酵修護推進技術」、「膠原彈力傳感技術」兩大革新技術,搭配「黑棗精華」與「黃耆精華」,實現膠原蛋白的全方位養護,幫助皮膚提升緊緻、光澤感。朵茉麗蔻 乳霜20 30g/3,900元(圖/品牌提供)抗老保養品推薦:ALBION 黃金植萃修護霜 40g以10大嚴選養膚成分組成,作為保養時的最後一道步驟,為肌膚建構完美保濕修護力,打造零困擾美肌!以大量的迷迭香葉水作為基底,偕同枸杞蜜、木瓜果精萃以及豐富的保濕美容抗老成分,肌膚能充分呈現豐潤緊緻、勻亮。ALBION 黃金植萃修護霜 40g/2,605元(圖/品牌提供)
天冷洗澡前後溫度變化大「增心臟疾病中風可能」 醫給2建議預防
天氣寒冷,辛苦在外一整天,只想回家趕快洗個暖呼呼的熱水澡,但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提醒民眾,天氣冷洗澡前後的溫度不宜變化太大,若過度刺激心血管,會增加心臟疾病以及中風的可能。因此他建議,晚上洗澡前,要等到身體回暖再洗澡,洗完澡之後,立即穿上保暖衣物。劉博仁日前在臉書粉絲專頁「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發文分享,天氣很冷,一定要注意洗澡前後的溫度不宜變化太大,以免過度刺激心血管。他提醒,保暖是寒流來的第一重點,因溫差變化極大的情況之下,會造成血管過度擴張,或是快速收縮,會增加心臟疾病以及中風的可能,因此他建議,晚上洗澡前,要等到身體回暖再洗澡,洗完澡之後,立即穿上保暖衣物。此外,具有營養專業的整合行銷團隊在臉書「好食課」發文指出,這幾天氣溫有感下降,氣溫驟降時血管收縮, 容易導致循環不良,血液變得濃稠,血管硬化或阻塞的機率便會提升。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三高患者,以及銀髮族長輩,最應該注意保暖,以免誘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假如想預防心血管疾病,建議可以多吃蔬果,每日吃足「3份蔬菜、2拳頭水果」;以全穀類及未精製雜糧,取代精緻澱粉(全穀雜糧:糙米、胚芽米、黑米、地瓜、山藥、南瓜等);以海鮮替代紅肉,建議每周吃魚2次以上;少吃加工肉、含糖製品、高鈉高脂食物。
天冷心血管疾病風險增 醫給3建議預防:每周吃魚至少2次
心血管疾病會引發各種病症,包括心肌梗塞、心律不整、主動脈剝離、肺栓塞、心包膜填塞等,嚴重甚至可能猝死。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多吃魚類來預防,每周至少吃2次,還有蔬菜水果等,少吃其他加工食品。由具有營養專業的整合行銷團隊在臉書「好食課」發文指出,這幾天氣溫有感下降,氣溫驟降時血管收縮, 容易導致循環不良,血液變得濃稠,血管硬化或阻塞的機率便會提升。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三高患者,以及銀髮族長輩,最應該注意保暖,以免誘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多吃蔬菜水果可以預防。(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假如想預防心血管疾病,建議可以多吃蔬果,每日吃足「3份蔬菜、2拳頭水果」;以全穀類及未精製雜糧,取代精緻澱粉(全穀雜糧:糙米、胚芽米、黑米、地瓜、山藥、南瓜等);以海鮮替代紅肉,建議每周吃魚2次以上;少吃加工肉、含糖製品、高鈉高脂食物。營養治療專家劉博仁醫師也曾在節目中分享,深海魚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主要功效成分DHA和EPA,除了有助護腦、顧眼外,更是抗癌的好幫手。國外多項研究更發現,若每周可以吃到3次魚類,就能減少罹患心悸、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
厚鬆餅堡熱量可觀! 營養師:控制體重與血糖者需注意
最近社群軟體上,大家紛紛曬出原先日本熱銷的麥當勞「楓糖厚鬆餅堡」美照,有3種口味,限時只賣35天,因此,在台掀起一股熱潮,因為屬於早餐時段的品項,又是限量商品,太晚去還可能買不到。但要注意的是楓糖厚鬆餅堡的熱量不低,需要控制體重和血糖的民眾,一定要特別注意。台灣是出了名的美食王國,早餐當然也是應有盡有,中式的清粥小菜、豆漿店的燒餅油條、西式的漢堡薯餅,都有一票忠實的擁戴者。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早餐並不是以多「早」來認定,起床後的第一餐即可被當作早餐,選擇上建議盡量以少油、少糖、天然無加工物的飲食為主,只要避開NG地雷食物,就算是沒時間自己煮的外食族,依舊可以吃得均衡又健康。1.含糖飲料 NG!含糖飲料內所添加的糖分,大多使用了人工合成的糖漿,容易引起血糖大幅度波動,也難以維持飽足感。在醫學上更被證實有提昇高血脂、失智、癌症等疾病的罹患風險。因此程涵宇建議,無論中式米漿、豆漿,還是西式的奶茶、紅茶、咖啡,都應盡量選擇無糖為佳。2.高飽和脂肪或高油脂 NG!選擇奶茶、拿鐵等添加奶類的飲品時,建議用鮮奶來代替奶精,以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滷肉飯、油條、燒餅、蔥油餅等可口早餐,都屬於高油脂、高熱量食物,應注意攝取量與頻率。3.精緻澱粉 NG!過度精緻的澱粉如麵包、蛋糕、中式飯糰都是營養師眼中的NG食物,長期且過量的攝取容易導致高血糖、肥胖等問題,更是減肥人士的一大敵人,不可不注意。4.加工食品 NG!火腿、培根、熱狗、鑫鑫腸是台灣人的早餐首選配料之一,世界衞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將加工肉品列為「人類致癌物」,並且明確指出,每天每多吃50公克的加工肉品(約兩片火腿),就會提高18%的大腸癌風險。(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王月健檢亮紅字「3周就逆轉」 還瘦3公斤!親授3招1飲食法
59歲資深演員王月日前出席記者會時瘦了一大圈,引發眾人好奇,原來她在今年4月健康檢查發現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都嚴重超標,緊急進行運動、飲食控制。王月說,自己多年來體重雖然維持在49公斤,但今年4月進行健康檢查,發現有2項指數超標,其中膽固醇高達232mg/dL、三酸甘油酯則有234 mg/dL,嚇得她立即啟動「新生活模式」,每天走山1小時,如果天氣不好就在家裡做超慢跑。除此之外,王月每周也會做1次重訓肌力課,也不吃澱粉,但會攝取魚油,也會常常吃鮭魚,靠著以上3招、飲食調整,果然3周後體重減了3公斤,來到46公斤,膽固醇也降到158mg/dL,而且血脂也變正常,只有70mg/dL。王月也透露,這波「新生活運動」也帶來了副作用,原先4年來都維持49公斤左右,但如今卻瘦到46公斤,年紀大了其實也害怕太瘦,所以開始吃了點澱粉,但還是少吃精緻澱粉,目前胖回1公斤到47公斤,上周檢查血液指數也都維持的很好,繼續促進健康中。家醫科醫師楊智雯受訪表示,只要減少精緻糖、澱粉類食物的攝取,不喝含糖飲料,少吃水果、餅乾等,三酸甘油酯就能快速下降。但若要降低膽固醇,除非非常嚴格執行飲食控制,否則一般人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成效。楊智雯指出,如果高膽固醇是因為家族史所致,單純透過飲食控制的效果可能有限。基本上,膽固醇可分為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和高密度膽固醇(好膽固醇)。門診若遇到膽固醇過高的患者,醫師會進一步檢驗各項數值,確認好膽固醇是否失能、壞膽固醇是否有氧化風險,進而導致心血管疾病,才能精準幫助患者改善膽固醇問題。
小心「胰島素阻抗」害你患上糖尿病!減重醫曝4招預防 「少滑手機」也有效
關注健康的朋友都知道,「胰島素」最主要的功能是調節我們體內的血糖,避免高血糖傷害我們的身體。但在健康檢查的時候,可能會聽到醫師說,「你有一點胰島素阻抗的狀況喔!最近要多注意血糖。」那麼,什麼是「胰島素阻抗」?我們又該如何避免這種狀況發生?「胰島素」是身體控制血糖的機制,正常情況下,胰島素會分泌適當分量讓血糖維持在穩定的狀態。而「胰島素阻抗」就是胰島素的訊號不良,身體對胰島素出現「阻抗」反應。當身體出現這樣的狀況,正常份量的胰島素就無法有效控制我們身體裡的血糖,必須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工作。而當細胞對胰島素敏感度降低,形成胰島素阻抗後,長期就會導致糖尿病。對此,減重醫師陳威龍在YT影片中提到4招可避免胰島素阻抗的方法,包括「減少餐間的零食」、「飯後運動」、「選擇低GI(升糖指數)的食物」、「避免長期暴露於藍光(手機、電腦)照射」。一、減少餐與餐之間的零食:陳威龍醫師指出,頻繁進食會讓胰島素一直分泌,久而久之,人體細胞就容易產生胰島素阻抗,因此應該避免過度頻繁進食,尤其是餐與餐之間的零食。二、記得飯後運動:陳威龍醫師提醒,即使是簡單的飯後散步,也可降低血糖波動,進而讓胰島素的分泌更為平穩。三、選擇低GI(升糖指數)的食物:陳威龍醫師表示,高GI食物容易使我們的血糖大幅波動,尤其是精緻澱粉、精製糖,如含糖飲料、麵包、蛋糕等,應該要少吃。四、避免長期暴露在藍光下:陳威龍醫師指出,根據研究,人造光害與體重增加、代謝功能異常、胰島素過度分泌等都呈現正相關關係。人體若長時間接受藍光照射,會產生胰島素阻抗與高血糖,因此生活中應減少手機、電視、電腦的使用,以降低藍光對身體的危害,進而避免胰島素阻抗。
歐陽妮妮懷孕7月吐煩惱:好氣喔! 嘆身形變化體重難控制
藝人歐陽妮妮在6月份宣布與男友張書豪結婚後,在9月份便公布自己懷孕的喜事。而如今懷孕7個多月的她,近日在網路上發文吐露煩惱,表示越接近孕晚期,自己的體重就越來越難控制,於是便求助網友們希望能給予意見。歐陽妮妮30日凌晨在自己的Threads上發文,開頭就提到自己非常氣,還搭配上生氣的表情符號。指出自己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心情,是因為她發現懷孕之後,體重就變得很難控制。歐陽妮妮透露,自己現在每一餐都已經吃的很少「24w~29w一個月可以胖2~3公斤??我到底吃了什麼??」於是求助網友「有沒有過來人可以幫幫忙,現在開始邁入孕晚期,大家都說會開始胖更多更難控制,怎麼辦?」貼文一出也引起網友熱議,紛紛表示「目前27週,只要想吃東西就去蒸玉米、烤地瓜、燙蝦子、烤牛肉,有飽足感解饞、養胎、又不易發胖還是天然食物」、「精緻澱粉不吃,吃天然食物盡量吃原味,飲品喝水、椰子水、甘蔗汁」、「後期就不吃水果了,不然胖很快」、「我22週,兩個禮拜直接胖3公斤,先嚇死」、「我20w就胖10公斤了,希望有安慰到妳,目前28週多還在大吃大喝,反正橫豎都得等生出來才能減了。」
她早餐「戒這飲食」半年減7公斤!脂肪肝還全消 醫示警:越鬆軟越多油
許多民眾喜歡把三明治或麵包當早餐,但其實它們是非常不健康的精緻澱粉食物!對此,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也分享,有1名70多歲的婦人告訴他,自從半年前早餐停止吃三明治之後,體重陸續降了7公斤,脂肪肝也消失了!錢政弘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他最常聽到病患詢問:「我明明吃的不多,為什麼就是瘦不下來?」但他進一步追問病患早餐都吃什麼時?大多數人的回答不是「三明治」就是「麵包」。錢政弘解釋,這2樣都是屬於高熱量的精緻澱粉食物,因此他會提醒他們:「吐司和麵包是用油去揉麵粉做出來的,越鬆軟好吃的麵包,油加越多,早餐要換吃別的,例如水煮蛋、雞胸肉、花椰菜、地瓜等。」錢政弘也分享,曾有位70多歲的老太太告訴他,自從半年前早餐停止吃三明治後,體重陸續降了7公斤,脂肪肝也消失了,雖然午餐和晚餐吃的量也有減少,但她認為早餐的改變影響最大。錢政弘請教對方,現在早餐改吃什麼?老太太回答:「我是買大賣場的桂格燕麥當早餐,每天在家自己煮,像煮稀飯一樣煮燕麥,加上一點青菜和絞肉或是蛋,煮成像鹹粥。」他也表示,這個食譜真的很簡單,對大多數的媽媽來說,煮一碗燕麥粥肯定沒什麼難度,只是以前真的不知道早上都吃「含油澱粉」會造成脂肪肝,「燕麥雖然也是澱粉,但燕麥屬於非精緻澱粉,接近天然植物原型,食用後血糖上升慢,不像白飯和麵包容易讓人發胖。」錢政弘最後更公開自己的健康早餐食譜,他說其實很簡單,「每天早上我要幫小孩準備早餐,時間有限,最常吃水煮蛋,不是真的水煮,而是用電鍋蒸熟,沒有調味,再加上全麥麵包或腰果饅頭。有時間的話就去外面買吃豬排起司蛋餅, 豬排飯糰等,基本上不會吃甜的軟麵包當早餐,以上提供給大家。」
退休男貪圖方便「3餐食用超加工食物」 活生生吃出糖尿病
超加工食物在製程都要經過擠壓或模塑等加工,往往含有多種添加劑或從食品中提取的物質,除此之外,超加工食物含有高量的飽和脂肪、鹽和添加糖,這些成分除了會引發身體發炎,甚至會增加罹患32種疾病風險,其中,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機率提高50%;據減重醫師魏士航表示,有位65歲男患者因為貪圖方便,早餐吃包子,午餐靠微波飯或麵,晚餐則是冷凍水餃,餐餐食用超加工食品,寶置糖化血色素飆到10.2%,吃出糖尿病。65歲的男子退休後為了方便,每週都會到大賣場買冷凍食品,晚餐若是老婆沒煮,就吃冷凍水餃,結果不僅身材走樣,體重飆升,還吃出糖尿病。(示意圖/Pixabay)根據《中時新聞網》引述魏士航的說法,這位65歲的男子退休後為了方便,每週都會到大賣場買冷凍食品,譬如早餐是包子、饅頭,午餐吃微波加熱的炒飯、炒烏龍麵,晚餐若是老婆沒煮,就吃冷凍水餃,結果不僅身材走樣,體重飆升,還吃出糖尿病,就診時糖化血色素高達10.2% (正常值4.0-5.6%)。魏士航指出,超加工食品由於取得容易,研發時食品製造商和食品科學家更會以「極樂點」的概念,計算出食物中的糖、油、鹽的完美比率,設計出吸引人、能帶來滿足感與誘導渴望的食物,除此之外,加入的大量精緻澱粉與脂肪,增加大腦分泌多巴胺,使消費者感到快樂,促進食慾,最終刺激出類似於藥物成癮的獎勵機制,讓人對這些食物上癮,難以節制。據魏士航指出,之前因為家庭事業兩頭燒,曾有一段時間,每晚小孩就寢後,太太就會吃一包洋芋片紓壓,若老婆沒吃完,自己也會幫忙嗑光,直到發現衣服變緊,才驚覺不能再放縱下去,「我們算有警覺性的,一般民眾不克制很容易就吃出肥胖病」。另外,從今年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從大腸癌、睡眠問題、氣喘、高血壓到代謝症候群、過重、第二型糖尿病等32種疾病,都與攝入大量超加工食品有關,研究指出,攝取過量超加工食品,會提高5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和代謝症候群發生風險,焦慮等心理疾病發生風險,也會增加48%到53%。魏士航最後也分享3招戒斷超加工食品。改變購物環境:採買前先列出購物清單,減少購物衝動,並選擇肉舖、生鮮鋪或較多健康選項的店家。改變時機點與份量:超加工食品適時享用即可,像是出遊時吃洋芋片,每週最多不超過3次。學會辨認成分標示:選擇成分相對單純品項,以及避開看似健康卻含有過多的醣和油脂的食物,魏士航指出譬如燕麥奶。
甜點飯後吃更好! 醫曝「這關鍵」:增加幸福感又能減重
吃甜食是許多人紓壓的方法之一,平常也會聽到「吃甜點有第2個胃」的說法,若想要在享受的同時減少負擔,肝膽腸胃科醫師王威迪就指出,由於正餐大多會攝取澱粉、蛋白質、膳食纖維,可延緩胃的排空,增加飽足感,此時食慾下降後,選擇在「飯後吃甜點」,就不需一直與意志力對抗。王威迪日前在節目《醫師好辣》提到,甜點選在飯後吃對人體負擔更小,係因甜點非人體必要的養分,只有含糖分、精緻澱粉,吃多就會對身體造成負擔,諸如肥胖、糖尿病、三高風險,並隨著吃的量變多,繼續增加身體的負擔。不過,王威迪也表示,根據相關研究,吃甜食可增加人體血清素的分泌,而血清素更號稱「幸福賀爾蒙」,可讓人擁有幸福感。王威迪接著說明,為了在幸福的同時減少負擔,應選擇在飯後吃甜點。他解釋,平常在吃正餐時,多少會吃進澱粉、蛋白質、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可以延緩胃的排空,讓人較有飽足感,同時會增加腸泌素分泌,進而抑制食慾,降低想吃東西的慾望,「這時候你再去吃甜食,可以滿足你的口慾,又可以控制這個量,就不用一直跟自己的意志力對抗」。最後,王威迪舉例,他曾遇到一名重度肥胖的40歲女性患者,抽血發現肝指數GPT高達90幾(正常約為30),經過問診後才知道,她很少吃正餐,卻一定會攝取甜食;因此他建議患者,除了三餐務必正常吃外,應該將甜點移到飯後吃,再搭配上藥物、運動等療程,一段時間後,患者順利減重20公斤,肝指數也恢復正常。
30歲OL 2天喝1瓶「健康飲品」 竟喝成重度脂肪肝
許多人會透過飲食來保持身材,但除了要注意均衡攝取之外,也要注意食物的營養成分。近日醫師就分享一起個案,一名30歲的女性上班族,為了補充蔬果攝取,每1、2天就飲用1瓶蔬果汁,沒想到竟罹患重度脂肪肝。對此,醫師提醒,許多蔬果汁、檸檬飲每毫升的含糖量比奶茶還多,若喝1.5瓶就超過每日糖分攝取量。根據中央社報導,開業診所減重專科醫師吳榛槿分享,該名女上班族經常3餐外食、應酬交際,因此她為了保持身材,不僅完全不吃宵夜,還嚴格控制精緻澱粉攝取,沒想到體重不降反升、小腹突出,甚至被診斷出患有重度脂肪肝,體脂率也超標,經詢問才發現,原來她認為自己蔬果攝取不足,因此每1、2天就飲用1瓶蔬果汁。幸好經過飲食調整,該女子4個月內便瘦了近10公斤。吳榛槿指出,市面上常見奶茶、檸檬飲、果菜汁等飲料,含糖量都相當驚人,1瓶400ml的健康果菜汁含有高達26.4公克的糖,1瓶就佔了「建議每人每日精緻糖攝取量」的70%;另外看似成分單純的檸檬飲,375ml實際含糖量達28公克,幾乎與1瓶600ml奶茶含糖量相當,且平均每毫升含糖量甚至高於奶茶。吳榛槿進一步表示,蔬果經加工變成飲品,會讓纖維質流失,但纖維其實對血糖有緩衝效果,若缺了這層保護,糖分就會被身體更快吸收,再加上為提升口感而添加的糖,更容易導致在飲用時攝入過量糖分。最後吳榛槿提醒,研究指出,吃糖與吸食毒品所誘發的腦中活躍區域完全相同,因此一旦「糖上癮」就很難戒除。且糖份不僅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脂肪囤積,還會造成身體長期慢性發炎,進而影響記憶力、專注力及反應力,建議民眾嘗試減糖,戒除糖癮。
總是午後「飯」睏?低GI飲食幫你保持清醒一整天!
許多人都有在午餐後感到昏昏欲睡的經驗,卻又必須緊接著工作、念書或開車,甚至到下午依舊精神不濟。而這種吃飽後想睡覺的情況,稱為「餐後嗜睡」或「食物昏迷」,其實與血糖波動有相當的關係。營養師解答午後「飯」睏之謎 掌握飲食與血糖平衡午後「飯」睏是多數人的生活困擾。對此,營養師侯沂錚在個人粉專《30+輕熟齡臨床營養師 侯沂錚博士》中為我們揭示了有關飲食搭配與控制血糖的秘密。他解釋,血糖是大腦的主要能源,當我們進食後,消化系統會將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葡萄糖,促使胰島素分泌,從而將血糖維持在穩定範圍內。然而,午餐的份量和營養成分會直接影響血糖的高低及其波動,進而影響我們的精神狀態。營養師侯沂錚建議,午餐選擇適量地攝取碳水化合物並搭配纖維、優質蛋白質和健康脂肪,有助於穩定血糖,減輕午後的睡意。反之,若攝取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則會導致血糖劇烈波動,導致飯後頭腦昏昏沉沉。控糖擇食低GI 全穀食物搭配優質蛋白至於該如何選擇具均衡營養又能控制血糖的食物,營養師侯沂錚指出應避免攝取高GI(升糖指數)食物,像是白米飯、饅頭、麵條、麵包等精緻澱粉,會導致血糖迅速上升後急劇下降,造成疲倦想睡,甚至飢餓的感覺,也因此容易進食更多,使得胰島素大量分泌形成體脂肪,連帶引發肥胖的問題。而低GI值的食物,如糙米、全麥麵包、燕麥等全穀類食物,搭配櫛瓜、芭樂等蔬果,以及雞蛋、豆腐等優質蛋白,則能減少胰島素的劇烈分泌,不僅能提供持續的能量,還能讓身體控糖表現更穩定,減少吃飽後的睡意。飯後散步與活動助消化 每日下半場精神百倍此外,營養師侯沂錚也提醒大眾,在午飯後進行一些輕微的活動,如散步或伸展運動,不僅能幫助消化,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大腦供氧量,以減輕飯後睡意。當然,10分鐘至半小時的午休也是一個有效的方式,短暫的睡眠能夠幫助大腦和身體放鬆,讓人重新充滿活力,提升下午的精神狀態,使得工作效率更高。根據營養師侯沂錚的分析,戰勝飯後瞌睡的方式,必須先控制好血糖。透過聰明地安排飲食菜單,選擇低GI值的食物,搭配適量的運動和適當的午休,可以有效減少中午飯後的疲倦感。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實踐,一定能夠擁有更充沛的精力和更好的精神狀態,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與表現!
如何「吃」出天然美肌?營養師教你與痘痘肌說再見!
面對肌膚問題是不少人的日常困擾,臉部膚況不只是我們的門面,一部分也反映著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態。營養師黃品瑄日前在個人粉專《營養師品瑄》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夥伴天天戴口罩,結果並非感冒,而是面臨著「大爆痘」的危機。然而痘痘的形成有許多內外在的因素,許多生活因素對於肌膚健康的影響至關重要。天然美肌從飲食著手 七種食物抗炎抗氧營養師黃品瑄指出,痘痘的形成除了睡眠、壓力、衛生習慣等因素外,飲食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建議從飲食著手,由內而外保養出天然美肌,以下是營養師黃品瑄推薦七種對抗痘痘的食物:1. 低GI水果低GI水果如蘋果、藍莓、芭樂、蓮霧等,能幫助穩定血糖,透過降低血糖和胰島素水平,進而減少皮脂過度分泌的可能性,其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和抗炎成分,如維生素C、維生素E和多酚等,則可以減少身體的發炎反應,減少痘痘的發生。2. 礦物質鋅鋅可抑制引起痘痘的細菌生長、促進傷口癒合,對於皮膚細胞的生長和修復有益,能夠加速皮膚的癒合過程,幫助痘痘更快地消退。 富含鋅元素的食物有牡蠣、蝦蟹、牛肉、南瓜籽等。3. 十字花科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白菜、青江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和纖維,有助於排毒和改善皮膚健康。此外也包含如異硫氰酸鹽的成分,有助於維持荷爾蒙平衡,降低因皮脂過度分泌導致生長痘痘的機率。4. 含硒食物硒是一種抗氧化劑,能中和自由基,減少皮膚的氧化壓力。硒還可抑制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減少發炎反應,有助於降低皮膚痘痘的發生。含硒食物如巴西堅果、雞蛋、雞肉、動物肝臟等。5. 益生元/益生菌益生元作為水溶性膳食纖維,具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特性,經細菌發酵後為腸道內的益生菌提供營養,常見的食物有蘆筍、洋蔥、大麥、燕麥等。發酵食物如優格、泡菜、味噌、納豆,則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可補充腸道有益細菌,改善腸道微生物平衡,間接改善肌膚狀況。6. 維生素D維生素D具抗炎與抗氧化作用,以及免疫系統及皮脂調節的功能,可促進新陳代謝,增強皮膚抵抗力。常見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包含黑木耳、秋刀魚、吳郭魚、鴨肉等。7. Omega-3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發炎作用,有助於減少皮膚發炎和預防青春痘生長。含有豐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奇亞籽、亞麻仁油、鮭魚、鯖魚、沙丁魚等。保持良好飲食與習慣 告別痘痘保有健康肌最後,營養師黃品瑄也提醒大家應避免攝取過多可能使痘痘惡化的食物,像是麵包、餅乾、蛋糕等精緻澱粉,以及乳製品和含糖飲料等。鼓勵大家面對痘痘問題並不可怕,只要從飲食、生活習慣等多方面開始著手改善,就能有效控制和減少痘痘的發生,讓我們都能擁有健康光滑的肌膚。
早餐不邪惡1/醫師怎麼吃大揭密! 跳出澱粉框「5分鐘打造低脂餐點」
台灣癌症基金會日前公布10大國人最愛的早餐組合,都是容易造成精神不濟的「高碳水食物」,不只影響思考力,同時也容易發胖。但早晨時光通常匆忙,該如何吃得健康又有效率,CTWANT採訪多位醫師、營養師,一起揭密專家們的5分鐘早餐,而首要重點就是跳脫澱粉食物!最新調查顯示,國人前5名早餐組合是「麵包、三明治、蛋餅」搭配「豆漿、咖啡、牛奶」,原因就是快速又有飽足感。營養師徐桂婷表示,高碳水早餐組合隱藏健康危機,明顯缺乏膳食纖維,不僅會導致使血糖迅速飆高,讓人感到昏昏欲睡,也有研究指出,攝取這樣的早餐會連帶影響午餐吃進更多的熱量,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肥胖。家醫科醫師李佳燕在臉書透露,曾有民眾向她抱怨「醫生,那妳告訴我,早餐要吃什麼?燒餅油條、肉包、三明治、煎餃、小籠包、蛋餅、各種麵包、飯糰⋯⋯就這些可以選擇啊!」李佳燕說,某個週日上午比較有空,她煮了燕麥粥(需要15分鐘),一面攪著燕麥粥,一面把小番茄洗一洗,煎個荷包蛋。平日上午沒時間,就把一個非常小的饅頭和一顆蛋放進電鍋裡蒸,另外再吃兩小條剝皮芭蕉、一杯鮮奶。5分鐘,就可以準備好一個低脂的早餐。家醫科醫師李佳燕認為在家吃早餐一點都難,週日早上有空時,她就準備燕麥粥、小番茄、荷包蛋,就是健康的一餐。(圖/翻攝自李佳燕臉書)「真的沒有那麼難!這也要感謝這幾年疫情,我們慢慢養成上班的日子,在家吃早餐的習慣。」李佳燕說,若以營養成分來說,主食儘量選擇沒有經過奶油豬油處理過的澱粉製品,例如想吃蛋餅,她會挑選高纖全麥餅皮自己料理,有時也會吃裸麥吐司。澱粉分量怎麼抓?「不用計算那麼麻煩,記得只要一點點就好。」雞蛋、鮮奶和無糖豆漿,則是最容易獲得的蛋白質來源。至於水果則是選擇容易處理的,例如小番茄、香蕉、芭樂,這種不需要削皮清籽切塊的水果,節省時間。今年67歲的元和雅整形外科院長鍾金源,以六塊肌聞名業界,他的早餐非常簡單,甚至不需5分鐘就能吃完。「因為早上固定進行瑜伽運動,所以平時早餐只吃七分飽,大多只吃優格搭配半杯豆漿,如果時間充裕,會再搭配一小塊麵包或生菜沙拉。」鍾金源說,他的早餐重點在於補充蛋白質和纖維質,精緻澱粉則盡量避免。「吃完早餐後,再做瑜伽,就能喚起一整天的精氣神!」總匯三明治、蔥抓餅加蛋、再配一杯大冰奶,曾經是腎臟科醫師王介立的早餐,當時的他體重90公斤,後來調整飲食、將運動融入生活,如今王介立體重穩定維持在65公斤,而早餐也變成一顆100公克的地瓜加上奶粉泡的鮮奶茶。「我平時都是運動通勤,有時跑步、有時騎單車,大約會消耗400~500大卡,到診所之後才吃早餐,地瓜加上鮮奶茶的碳水及蛋白量勉強支持運動所需,同時又有豐富鈣質。」王介立說自己是刻意如此,因為他把上班時間拿來做熱量赤字飲食,才能在下班後和家人一起享用美食。什麼是熱量赤字?王介立說,「只要攝取的總熱量小於消耗的熱量,無論如何進食都不會變胖,所以早餐時間節省下來的熱量,分攤到午晚餐之後,就能降低變胖機率。」不過,這不代表任何食物都能吃,因為某些食物容易使人發胖的原因,不是它的熱量特別高,而是它會讓人一次再吃,因而吃下過多熱量,所以挑對食物還是非常重要的。
無法想像!水餃含糖量超驚人 醫揭真相:吃20顆等於快2碗飯
水餃料理過程方便且口味多元,是許多人喜愛的餐點之一,但其實水餃的脂肪及含糖量相當驚人,對於減肥的人來說是「很雷」的食物!彰化秀傳急診小兒科醫師黃士倫就表示,1顆水餃碳水高達5克,20顆等於近2碗白飯,不只是碳水高,水餃甚至還有隱藏的油脂含量,對此醫師也建議「控制體重的人這類食物要迴避!」黃士倫醫師日前在臉書粉專「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發文指出,水餃其實是「很雷」的食物,因為1顆水餃碳水高達5克,男生往往會點到20顆,折合碳水高達100克,若以1碗白飯60克碳水來算,20顆等於近2碗白飯,「更嚇人的是很油,10顆水餃有32克脂肪,20顆水餃64克脂肪!」因此黃士倫醫師建議正在控制體重的人,要盡量迴避這類食物。另外,黃士倫醫師也列出會讓血糖飆高的「地雷食物」,像是雞排、甜不辣等炸物,吃下肚會讓血糖居高不下,造成高血糖的時間延長。而早餐的雷區食物則要注意台式飯糰,因為由紫米、肉鬆、油條組成,也會讓血糖飆得很高,可以考慮營養師推薦的健康早餐,像是由生菜、肉、蛋組成三明治的三明治。黃士倫醫師分享1起個案,曾有一名懷孕前有糖尿病的媽媽,懷孕期32週仍改不了吃甜點的習慣,經常吃蛋糕、珍奶、白玉紅豆等精緻澱粉,結果連續血糖檢測高血糖區域動盪的非常厲害。黃士倫醫師直言,這些飲食習慣要改掉需要強大決心,但為健康著想還是要努力。
營養過剩害爆肥?專家授3招破迷思:越來越胖恐是「營養不良」
現代人飲食越來越精緻化,伴隨肥胖所產生的健康問題也日益加劇,傳統觀念認為「變胖」是因為營養過剩,不過營養師李婉萍指出,其實發胖的潛在警訊是「營養不良」,身體無法獲得足夠營養素,因此不斷發出飢餓訊號,導致掉入暴食的惡性循環。「還在以為胖是太營養?小心是營養不良越來越胖!」營養師李婉萍日前在臉書粉專發布小短片,破除「營養過剩變胖」的大眾迷思,她解釋由於肥胖者經常攝取過量的高熱量澱粉、精緻糖的食物,但另一方面優質蛋白質及蔬菜又攝取不足,導致身體缺乏維他命、礦物質、蛋白質及植化素等營養素。李婉萍進一步說明,當營養素攝取不足就會造成營養不良,一旦營養不良熱量就無法代謝,最終導致脂肪堆積,這時身體便會發出「飢餓訊號」,促使人們吃下更多高熱量的食物,因此陷入暴飲暴食的惡性循環模式。對此,李婉萍也教戰擺脫體重惡夢3大招,第一、飲食上需換掉精緻澱粉和減醣,舉例若喜歡吃麵包,就該替換成糙米飯、五穀飯等未精製全穀米;第二、增加蔬果量,一餐至少吃2個拳頭大小的蔬菜水果;第三、多吃原型食物,減少攝取加工食品及過度調味的食物,多吃未經加工或只簡單處理「保留原型態」的食材。
孕婦患「妊娠糖尿病」母嬰健康風險高! 專家授招數輕鬆控糖
懷孕期間,孕婦過高的血糖會通過胎盤而影響到胎兒,可能會造成胎兒過大、肩難產、新生兒低血糖、黃疸等風險;對孕婦而言,則增加剖腹產率,提高產後發生典型糖尿病之風險。母嬰併發症風險高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妊娠糖尿病的孕婦,其母嬰併發症風險相對較高,為降低妊娠風險,提供準爸媽控糖5招的飲食新選擇,提升準爸媽之孕期健康飲食知能,另提醒孕婦體重依懷孕前體重適當調整,以增加10~14公斤為宜。掌握控糖拒NG 媽寶都健康孕期NG食物停看聽,注意食物中隱形的加工碳水化合物會影響血糖變化,且較沒有飽足感,宜減量攝取,如:甜不辣、丸子、肉羹、炸雞(外裹的粉)等,並避免或減少油炸、糖醋、燴(勾芡)等烹調方式的食物。均衡攝取全穀雜糧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和豆魚蛋肉類,並多食用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蔬菜、糙米、燕麥等),避免加工或醃製食物;烹調食物宜採清蒸、水煮、涼拌等方式,養成孕期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此外,孕期需攝取適量碳水化合物,以供胎兒發育所需。建議選擇富含纖維的全榖雜糧類,如:糙米、地瓜、南瓜等,可避免血糖急速上升,減少攝取含精緻澱粉的碳水化合物,如:麵包、麵條。高纖飲食可控糖 少量多餐更穩糖足夠的纖維素能幫助準媽咪維持腸道健康、促進蠕動、預防便秘及幫助血糖穩定,又可以提供飽足感,建議每餐至少攝取一個拳頭大的蔬菜份量,且含兩種以上的蔬菜,以深綠色蔬菜尤佳,如:銀魚莧菜、蒜炒菠菜、清炒芥藍等,另外水果份量要控制,一餐約一個拳頭大。一次大量進食易造成孕媽咪血糖快速上升,建議以3正餐搭配1-3次小點心,少量多餐、定食定量的方式進食。點心建議以奶製品為主可增加鈣質的攝取量,如:鮮奶240 ml、無糖優格250ml,或綜合堅果一茶匙(5公克)、茶葉蛋一顆等,較不影響血糖起伏。定期產前檢查 善用孕產資源為幫助孕媽咪瞭解自己和寶寶的健康狀況,國民健康署提供14次公費產檢,包含2次貧血檢驗(建議檢驗週數分別為第12週前與第24週至28週之間)、3次一般超音波、妊娠第24-28週妊娠糖尿病篩檢、第35-37週產前乙型鏈球菌篩檢及2次產前一對一衛教指導,請孕媽咪定期接受產檢,以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吃飽就愛睏! 醫曝「3招穩定血糖」改善狀況:先吃肉、少吃澱粉
許多人在吃飽飯過後,都會開始變得想睡覺、眼睛睜不開,如果並非於休假期間,就常常只能在精神不濟的時候繼續工作、讀書。對此,家醫科醫師李唐越就在臉書粉專分享了3個小妙招,以幫助民眾來改善「吃飽犯睏」的問題。首先,可以嘗試調整用餐順序,選擇先吃雞肉、豆腐這類的蛋白質,係因蛋白質的消化速度比較慢,便可以緩解血糖上升的速度;其次,應注意避免一次性吃下過多的澱粉,像是一盒炒飯、炒麵等等,如果真的很想吃,要記得把澱粉減量,並搭配上蔬菜纖維質,或是肉類蛋白質來食用。最後,李唐越指出,改吃原型澱粉也相當有效,如全穀類或雜糧,減少攝取高糖和精緻澱粉。而以上3點都有助於保持血糖穩定,減緩因為血糖波動,而導致飯後的疲倦感。另外,先前據《今健康》的報導,營養師陳嫚羚就解釋,吃完飯、吃太飽會想睡覺,可能是與血糖或自律神經有關,當血糖波動急遽升高時,身體就需要分泌較多的胰島素讓血糖快速下降,便會使得人體感到疲倦,甚至有些昏迷;或當人在尋找食物時,交感神經就會更為亢奮,在吃飽之後便會切換到副交感神經進行運作,變得較為放鬆、想睡覺。陳嫚羚也提醒,若是因血糖波動大而想睡覺,長期下來可能容易提高氧化壓力、發炎反應,進而增加高血糖、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而糖尿病或初期患者,也常會出現「飽睏」的狀況,且比一般人更明顯、睡意更重,因此可能會較難叫醒,還需要他人幫忙搖醒。
未精緻全榖雜糧「膳食纖維排行」出爐 第1名超意外!還富含蛋白質
現代人文明病相當多,如何「吃」對東西,並且控制好各項身體指數顯得格外重要。營養師透露,多攝取膳食纖維對人體有諸多好處,而食物界的天然膳食纖維來自於蔬菜、水果、豆類、堅果,以及全榖雜糧類,其中全榖雜糧以玉米排行第一,不僅膳食纖維最高,還富含蛋白質,建議用全榖雜糧類代替精緻澱粉。營養師楊斯涵在臉書專頁「楊斯涵營養師的美味生活」分享,食物界的天然膳食纖維來自於蔬菜、水果、豆類、堅果,以及全榖雜糧類,其中全榖雜糧類主要提供澱粉,若選擇未精緻的全榖雜糧,則可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量,根據衛福部每日飲食指南三餐中,未精緻的全榖雜糧宜佔3分之1。楊斯涵說明,未精緻的全榖雜糧指的即是維持原態(原型)的全榖雜糧,她特別整理出膳食纖維含量最高的未精緻全榖雜糧前8名,以1份全榖雜糧70大卡,含碳水15公克、蛋白質2公克為單位,供民眾參考:1、玉米:膳食纖維,4.0克/85克;碳水,15.1克;蛋白質,2.8克;脂肪,2.1克。2、南瓜:膳食纖維,2.1克/85克;碳水,14.7克;蛋白質,1.6克;脂肪,0.2克。3、燕麥:膳食纖維,1.7克/20克;碳水,13.5克;蛋白質,2.2克;脂肪,2.0克。4、地瓜:膳食纖維,1.4克/55克;碳水,15.3克;蛋白質,0.7克;脂肪,0.1克。5、芋頭:膳食纖維,1.3克/55克;碳水,14.5克;蛋白質,1.5克;脂肪,0.6克。6、馬鈴薯:膳食纖維,1.1克/90克;碳水,14.2克;蛋白質,2.3克;脂肪,0.2克。7、山藥:膳食纖維,1.0克/80克;碳水,14.2克;蛋白質,2.2克;脂肪,0.1克。8、五穀米:膳食纖維,1.0克/20克;碳水,14.6;克蛋白質,1.7克;脂肪,0.6克。(圖/翻攝自楊斯涵營養師的美味生活臉書)
這8食物「越吃越累」!營養師揭吃錯後果 咖啡、能量飲都上榜
經常覺得疲勞卻找不出原因?其實這可能跟飲食習慣有關,營養師程涵宇近日在臉書發文,盤點8種會越吃越累的食物,其中包括精緻澱粉、酒類、咖啡、能量飲料等等,不少都是生活中常見到的食物。營養師程涵宇也特別點出,很多人會選擇麥片當早餐,認為它健康又營養,但要注意如果吃的是含糖麥片,經常食用會增加身體對含糖食物的渴望,造成疲勞的惡性循環。營養師程涵宇列出8種會「越吃越累」的食物:1、精緻澱粉程涵宇指出,像白吐司、白米飯、甜甜圈這些食物,會將天然穀物含纖維的外層去除精製,除了營養變少,還會變得更快消化及吸收,讓血糖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雖然可以迅速提供能量,但隨著血糖下降,反而使身體更容易產生疲累感,建議可以用未加工的全穀物來取代精製澱粉,如全麥、黑麥、燕麥等。2、含糖食物高糖的食物像是含糖麥片脆片、含糖飲料等,除了會讓血糖快速波動產生疲勞感,也會增加身體對含糖食物的渴望,程涵宇提醒,不少麥片會添加糖來提味,若經常食用會造成熱量消耗、疲勞的惡性循環。3、酒類程涵宇表示,雖然適量的酒精可以讓身體放鬆,但過量反而會降低睡眠品質和時間,導致隔天醒來覺得頭昏腦脹,建議如果要飲酒,以啤酒為例,飲用1罐330毫升酒精濃度4.5%酒類就好。4、咖啡有研究發現,喝咖啡可以降低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風險26~34%,因此相當推薦適量喝咖啡,只是要注意的是,若經常依靠咖啡來提神,而不是適當的營養和睡眠,反而會讓身體越來越累。5、能量飲料程涵宇指出,能量飲料能夠在短時間內提升精神,但其糖分含量相當高,會造成血糖迅速上升又會急遽下降,過量飲用可能會比喝飲料前更疲累,還會降低睡眠品質和時間。6、油炸食物油炸食物會降低腸道蠕動,導致消化變慢,進而身體能量、營養吸收也變慢,且油炸食物大多缺乏維生素、礦物質,因此容易產生疲勞感。7、只吃低熱量食物程涵宇提醒,許多人用低卡餐來減肥,但要注意若熱量不足,反而會造成代謝變慢甚至荷爾蒙失調,讓人感到疲憊,程涵宇建議若要實施低熱量飲食,要先透過專業營養諮詢再施行。8、超加工食物超加工食物是指在加工的製程中,為了讓食物外表更吸引人、味道更濃郁,會額外添加糖、鹽、油等,還會加入多種家裡烹飪不會出現的化學成分,像是防腐劑、甜味劑、色素等食品添加物,程涵宇提醒,超加工食物營養素含量低,不僅可能會讓身體發炎,還會讓人感到疲憊、導致肥胖、影響認知功能和情緒,建議還是食用天然食物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