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學會
」 糖尿病 血糖 胰島素體重破百工程師吃3種藥仍控不住血糖 「代謝手術」成功減重、減藥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40歲的陳先生是一名電機工程師,身高190公分,體重123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34,罹患糖尿病三年,並伴有高血壓及高血脂,一直都以藥物控制,但因工作時間不正常及不良飲食習慣,糖尿病控制不佳。經過仔細評估後,接受「腹腔鏡袖狀胃切除手術」(縮胃手術)。術後兩年追蹤,體重降至96公斤,身體質量指數也降到27。最重要的是,術前使用三種藥物無法控制的糖尿病,在術後僅需使用單一藥物,醣化血色素降為6.3%,且血脂無需服藥控制,也無身體不適情形。減重手術治療糖尿病 控制血壓及血脂效果顯著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2012年至2020年研究分析,推估約有22萬人不知道自己已經罹患糖尿病,且約有20%民眾空腹血糖異常而不自知。肥胖則是另一個健康危機,依據國民健康署公布之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資料顯示,2016年至2019年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為47.9%,而到了2017年至2020年為50.3%,顯示目前國人肥胖率已超過五成。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醫師林逸峯表示,臨床上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減重手術在糖尿病的治療上,有著相當大的角色。在美國糖尿病學會的治療建議當中,也把減重手術列為建議治療方式之一。研究指出,經過減重手術治療後,除體重明顯減輕之外,糖尿病的緩解率也超過七成,對於血壓及血脂等控制也都有明顯的改善。有效控制代謝疾病、減少用藥 提升生活品質減重手術目前也被稱之為「代謝手術」,讓曾被認為是無法治癒的慢性病,藉由減重手術都可以獲得明顯的改善。隨著糖尿病病友年齡層下降,加上肥胖問題加劇,減重手術正逐步成為代謝性疾病治療的重要選項。林逸峯強調,減重手術的目的並非在於減輕體重,而是有效控制代謝疾病及肥胖引發的併發症風險。對於患有第二型糖尿病且伴隨病態性肥胖的病人而言,不僅能減少或完全擺脫藥物的依賴,也能讓生活質量大幅提升,擁有更健康的未來。
糖尿病盛行率創新高! 年輕化時鐘快轉「恐影響台灣勞動力」
最新台灣糖尿病年鑑結果顯示,台灣盛行率創新高達10.6%,遠超日本、韓國、香港等鄰近國家,總罹患人數恐突破300萬人關卡,且年輕化時鐘快轉,小於40歲的勞動人口中,糖尿病粗盛行率從0.77%上升至0.98%。醫師提醒,國人發病時間愈來愈早,併發症也順勢提前爆發,恐影響台灣勞動力。糖尿病相關疾病健保負擔已逐年增加,實質影響台灣競爭力。延緩併發症出現,日常血糖監測為關鍵,近年有賴數位醫療科技發展大躍進,現已有連續葡萄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簡稱CGM)科技,可制定個人化治療,只要落實理想糖值達標率(Time In Range,簡稱TIR)的紅綠燈管理原則,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輕鬆控糖,降低併發症風險。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指出,台灣的糖尿病盛行率已超越日本、韓國及香港,位居亞洲前列,糖尿病對國人健康的威脅日益嚴重。過去,臨床上主要依賴糖化血色素(A1c)作為糖尿病管理的唯一指標。然而,A1c只能反映過去2至3個月內的血糖「平均值」,無法呈現長時間內血糖波動的全貌。隨著科技的進步,連續葡萄糖監測(CGM)技術的誕生,讓糖尿病管理從傳統的單點測量進化為持續監測。透過CGM,糖友能夠追蹤理想糖值達標率(TIR),TIR代表血糖在標準範圍內的時間百分比。TIR越高,代表血糖控制越穩定。根據臨床證據,TIR每增加10%,A1c大約會降低0.8%。相反地,若TIR降低10%,微量蛋白尿的發生率會增加40%,而視網膜病變風險則會上升至64%。相比於A1c,TIR能提供更完整的血糖波動資訊,不僅能即時監測糖友的血糖情況,還能全方位展現血糖的波動狀態,幫助糖友更有效地調整日常生活作息。黃理事長強調,目前八大國際學會共識,推動以TIR評估糖尿病的管理表現,以紅黃綠三個顏色反應葡萄糖濃度的數值,讓指標更加直觀,目前共識建議第1型及第2型糖友應維持TIR比例7成在綠燈範圍。台灣糖尿病管理也持續依照國際共識滾動式修正治療指引。糖尿病衛教學會歐弘毅理事長指出,糖尿病除靠定期回診的醫療照護外,更有賴日常生活中自我的監測及管理,而以臨床經驗來看,青壯年糖友在日常中最大困境不外乎不方便或認為不需要,而無法規律監測血糖,然而血糖波動過大,對於周邊血管及組織的傷害就越大,這也是併發症提前報到的主因。現透過連續葡萄糖監測產品,藉由傳感器每日24小時,連續14天偵測葡萄糖濃度,並能產生葡萄糖圖譜,及計算TIR理想糖值達標率,讓糖友有更完整的數據可以調整日常作息,確實藉由這樣的產品先落實個人化糖尿病管理,幫助糖友延緩併發症出現。成大醫院杜業豐醫師從臨床經驗指出,飲食控制和規律自我監測是大多數糖友的共同難題,但CGM技術突破了傳統血糖監測的局限,能全面掌握葡萄糖波動,幫助糖友建立個人化飲食控制對策。以美食部落客黃小姐為例,初期因視網膜病變確診糖尿病後,對澱粉類食物充滿恐懼,擔心病情惡化。配戴CGM後,她發現蛋糕對自己的血糖影響比預想中小,反而地瓜和紫米燒肉飯糰更容易讓葡萄糖飆升。黃小姐說:「CGM(俗稱小圓餅)幫我破解了控糖迷思,別人的地雷食物在我身上並沒有那麼邪惡」醫師提醒,透過科技輔助,糖友可以隨時調整飲食策略,找回控糖的信心,更加安心飲食、自在生活。杜業豐醫師更提到,由於糖友的情況各異,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一直是重大挑戰,並分享病友案例:「CGM也能有效幫助調整處方。即使這位大學教授糖化血色素已經控制在6.1,但糖值波動大就還有空間讓控糖品質更好。」CGM不僅幫助自我監測,還能即時分享數據給家人或照護者,並提供完整葡萄糖數據給醫療團隊,便於制定個別治療計劃,讓照護者與醫療團隊成為強大的後盾,打造更完善的糖尿病照護網,進而增進國民健康,提升台灣競爭力!
血糖健康新指標!妥善運用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降低併發症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根據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資料顯示,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1%,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值介於100-125mg/dL)盛行率約25%,也就是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每4人就有1人正處於罹患糖尿病的高風險中。糖尿病患者血糖長期控制不良,可能會增加視網膜病變、膀胱炎、腎臟炎、血管、神經病變等併發症風險,需特別注意。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馬文雅表示,如果一個糖尿病個案血糖是120mg/dL和160mg/dL,另一個糖尿病個案血糖是70mg/dL和210mg/dL,單就糖化血色素(HbA1c)的數值評論,這兩位個案的表現相同;但以血管風險來說,會是120mg/dL和160mg/dL的糖尿病個案比較低,這其中的關鍵是血糖變異度。血糖變異度 血糖健康新關鍵CV(Coefficient of Variation,變異係數)是項用來評估血糖波動性的指標,計算公式是血糖的標準差除以血糖的平均值後,再乘以100以得到百分比。CV數值越高,表示血糖的波動性越大,這可能會影響到糖尿病的控制和管理。一般建議CV應該低於36%,將血糖的變異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範圍內。CV過高可能預示著患者的血糖穩定性相對不佳,需要調整飲食、運動或藥物治療來改善血糖穩定性; 而定期監測血糖和計算CV能有助於患者了解自身的血糖變化,並進行適當的調整與管理。如何監測血糖變異度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簡稱CGM)在2017年被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認可為重要的血糖管理工具。有別於傳統血糖機每次扎針只能得知當下的血糖數值,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在皮下組織植入軟針後,能持續監測數天組織間液中葡萄糖濃度,再將估計的血糖數值回傳到手機App上。因此連續性葡萄糖監測系統( CGM )的優勢在於可以長時間觀察血糖數值變化與趨勢; 再透過這些數據去計算各項血糖管理的指標表現,讓使用者在App上就可以即時查看! 因此CGM這個新型的數位血糖管理工具,可說是目前最簡便,在家就可以查看血糖變化全貌的工具。妥善運用CGM 就從TIR判讀開始馬醫師表示,有些人覺得自己很認真遵從醫囑,回診時糖化血色素卻沒有達到預期,這種狀況可以透過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CGM)來了解究竟是什麼原因。許多糖尿病患者在安裝了連續性葡萄糖監測系統(CGM) 看到自己的血糖變化後,卻往往不知道如何應用這些數據,著手調整自己的飲食、運動或用藥。其實 CGM 最常用的追蹤指標為TIR(目標範圍的時間佔比),代表著在監測的這段時間中有多少時間血糖是達標的,一般建議讓第一型與第二型的糖友,血糖目標設定在70-180 mg/dL,且TIR維持在70%以上,血糖控制的穩定性較為理想。當TIR的數值越高,代表血糖達標的時間越長,通常血糖變異度就會越小,也可以降低併發症的風險。數據會說話,CGM是您最佳控糖夥伴過去傳統血糖機的時代,血糖數據的蒐集全仰賴糖尿病患者扎針測量;現在,連續葡萄糖監測技術的發展使得患者不再需要頻繁扎針,即可隨時輕鬆查看自己的血糖數值,甚至可以回顧血糖是如何變化,患者直接在手機上就可以看到飲食、用藥或是運動對血糖控制的效果; 而透過資訊的整合分享,醫療團隊也能根據完整的數據記錄,協助患者揪出控糖的盲點,進而輔助醫療決策。安裝CGM之後,糖尿病患者不再侷限於三個月定期回診才能檢視這段時間的血糖表現,而是能夠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持續追蹤控糖指標。
肥胖之糖尿病友注意! 醫:做到這件事,有望逆轉糖尿病
一位55歲婦人血糖高、體重近70公斤、體脂高達35.4%,在規律服用血糖藥後,糖化血色素持續控制在7.1%,收治該婦人的知名診所家醫科醫師許書華建議調整藥物搭配減重計畫,目前體重59.1公斤,體脂25.2%,糖化血色素5.8%,藥物也已先暫停持續觀察!許書華分享,糖尿病又合併肥胖的患者,若能將體重降低15%1,有望逆轉糖尿病。許書華提醒,8成糖友同時有過重或肥胖,稱之為「糖胖症」,相較單純的糖尿病更難控制血糖2。且會增加大小血管病變、器官病變風險3,包括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整體風險會增加27%,肥胖患者之風險更會提高到49%4對於健康的威脅甚大。糖胖症減重15%更有望逆轉糖尿病1患者要如何擬定減重攻略呢?醫師進一步說明,體重只要降低5至10%,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可獲得改善5;體重降低15%以上,更有機會緩解糖尿病1。美國糖尿病學會(ADA)2023年起,將「血糖管理與體重控制」調整為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治療目標之一,與器官保護同等重要6。許書華醫師解釋,因為肥胖會造成胰島素阻抗,胰島素阻抗也是導致糖尿病的主因之一7。反之,若減輕體重,血糖會比較穩定8、降低併發症的發生9!此外,若有多囊性卵巢或退化性關節炎的糖胖症患者,但只要減輕一定程度的體重,就能獲得改善5。從第一線藥物 選擇兼具控糖與降低體重的治療武器許書華醫師分享,兼具控糖與降低體重的治療藥物以GLP-1腸泌素與SGLT2抑制劑為主,兩者都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對腎臟的保護也有效果。GLP-1腸泌素 (媒體常稱之為瘦瘦筆、瘦瘦針):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升糖素分泌,能夠延緩胃排空,產生飽足感,抑制食慾。但須注意劑量應循序漸進,以免造成腸胃道不適、噁心。SGLT2抑制劑 (媒體常稱之為排糖藥):排除多餘的糖份,讓糖份隨著尿液排出。患者服用後需多攝取水分,避免生殖泌尿道感染風險。許書華醫師也補充說明,若要考慮GLP-1腸泌素在一線用藥就使用,過往僅有針劑可供選擇,但最近口服劑型也被放寬可於一線治療。但並非所有GLP-1腸泌素藥物都有健保給付,醫師會考量患者疾病嚴重程度、用藥順從性、經濟等條件,使用最適合的武器,患者也可與醫師討論對於疾病管理的期待,提升治療效果。資料來源:1.Endocrinol Diabetes Metab Case Rep. 2022 Sep 1:2022:22-0295.2.藥師週刊第2298期_糖胖症的體重管理及藥物治療_劉俊良藥師3.彰化基督教醫院_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_【糖尿病+肥胖=糖胖症】4. Diabetologia. 2009 Jan;52(1):65-73.5.國民健康署_成人肥胖治療指引6.Clin Diabetes 2023;41(1)4–317.Anesthesiology . 2008 Jul;109(1):137-48.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_Diabetes Home_Diabetes Basics_Type 2 Diabetes9.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_認識糖尿病慢性併發症
視線模糊就醫確診糖尿病 男子拒服藥!醫曝「嚴重後果」會後悔
38歲張姓補教老師平時除上課外鮮少運動,加上壓力大,晚上經常吃宵夜,體重直線上升,參加健檢時發現血糖偏高,醫師建議藥物控制,但他認為還年輕沒有定期追蹤服藥,直到日前他看課本時變得模糊,且精神容易萎靡疲勞,連忙就醫檢查,結果血糖飆高到260,讓他後悔不已!初診斷第二型糖尿病 這些問題害病情加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吳佾璇表示,門診經常遇到初診斷「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會經常提出「醫師,我一定要吃藥嗎?」或者「藥要吃到什麼時候?」,甚至「我沒有不舒服為什麼吃藥?」、「不吃藥會怎麼樣?」等問題,之後就會消失一段時間,等到病情加重,才又看到患者面露羞澀回診就醫。非懷孕成年人糖尿病 治療目標一次看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建議,非懷孕成年人糖尿病的治療目標為:「糖化血色素」< 7.0 % (需個別化考量)、「空腹血糖」介於 80~130 mg/dl、飯後血糖介於80~160 mg/dl,但不少民眾得知患病當下,會出現拒絕接受、不願承認的心情,因而抗拒改變,也不願服藥治療,導致後續衍伸出更多問題,包括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腎臟病變、周邊神經病變、視神經病變等。吳佾璇指出,糖尿病需要長時間追蹤與治療,即便沒有察覺異狀,本身也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治療期間醫師會根據疾病嚴重程度、病人年齡及身體狀況,考量調整藥物劑量。控制糖尿病 需多管齊下吳佾璇強調,藉由完整的糖尿病照護如控制血壓、血脂肪、杜絕不良習慣如抽菸飲酒,並調整生活作息、維持健康飲食,搭配減重、運動等方式多管齊下,才是治療高血糖的基本原則,以減少或延緩發生糖尿病併發症。而隨著網路資訊發達,病人普遍對疾病都有基本的認識及想法,在治療方面若有疑問,不妨多與醫師討論,且切記必須遵照醫囑按時服藥,用藥中如有不適應,也要與醫師討論,切勿自行停藥或減藥,才能打贏這場戰役。
全台23萬人罹糖尿病不自知 陷心腎多重共病危機
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統計,全台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高達11%,推估目前糖尿病患者已突破250萬。然而近期國家衛生研究院針對台灣2012到2020年人體生物資料庫及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數據的研究,發現未診斷糖尿病的標準化盛行率平均約落在1%,意即每年平均約有1%未確診的潛在糖尿病患者,照此比例推算,以現年截至9月底、全國2340萬的人口數預估,恐約有23萬人實際未察覺自己已罹患糖尿病。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提醒,糖尿病事實上為一全身性疾病,容易引發心衰竭及腎臟病等多重共病!據統計,台灣每3位糖友就有1位衍生慢性腎臟病;每5位就有1位合併心衰竭問題,這三者疾病不但名列國人前十大死因,更是全民健保醫療支出的前20大疾病,糖尿病及相關共病已然成為全民健康最大危機。健康識能在慢性疾病照護與預防上有舉足輕重的關係,然而,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過去兩年針對全台近7000位糖尿病患者的調查發現,其中約76%糖友雖已可列為慢性腎臟病的中高風險族群,但卻有高達51.1%的糖友從未認知自身風險7,顯見糖尿病患者的共病認知明顯不足!有鑑於此,今年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提出「Goal 50+超越50」升級計畫,將提升疾病識能率,列入糖腎共病照護指標之一。蔡世澤指出,防治共病需要醫病及各界共同努力,然而,每位糖尿病患者的共病風險、病況嚴重程度各不相同,血糖控制目標、用藥、自我健康管理方式都須量身打造,加上在糖友自身認知不足的情況下,醫事人員在診間往往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來回溝通,自我管理及支持的成效也就因而大打折扣。若能提早建立患者對於疾病的完整認知,就有機會縮短醫病間資訊落差、大幅提升溝通效率,讓防治措施發揮最好的效果。為了提醒糖友控制血糖之餘、也要及早預防腎心併發症發生的風險,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近年推動「今天你有控嗎?請問糖三臟」宣導運動,鼓勵糖友於回診時主動與醫護人員詢問三臟狀況,確實追蹤共病風險及照護績效:第一問「胰臟」:血糖控制狀況?第二問「腎臟」:腎臟功能如何?蛋白尿與腎絲球過濾率落在哪個分級?第三問「心臟」:如何預防心臟衰竭?平常是否有出現喘、累、腫等症狀?適逢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為了響應今年由國際糖尿病聯盟訂定的「知所風險,知所應對(KNOW YOUR RISK, KNOW YOUR RESPONSE)」主題,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特別推出「快向糖三臟取經」升級版衛教網站,除了可自我檢測共病風險外,糖友亦可透過「周遊糖腎心照護地圖」的問答方式,一步步掌握飲食、運動、治療等面向的錦囊妙計,知曉適合自己風險的照護方法,並進一步與醫護團隊討論出最適治療選擇,及早建立控糖、顧腎、護心的全方位照護實力!
糖尿病會減壽? 9旬高齡糖友:糖尿病是我的長壽秘訣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罹患糖尿病會短命!?為了導正國人對糖尿病的迷思,台灣三大協會於11月5日世界糖尿病日舉辦頒獎典禮,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指出:「糖尿病只要好好控制,平均餘命可與常人無異!在台灣,罹患糖尿病超過50年的民眾不在少數,活過1百歲的也不是沒有。」本屆長壽獎得主之一、92歲的屏東縣內埔國小前校長劉祿德分享,罹患糖尿病34年來讓自已更正視身體健康,太太也給予更多支持陪伴,「這難道不是長壽的秘訣?」台灣糖尿病患多達220萬人,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每年死於糖尿病的人數超過1萬2千人,比肺癌死亡人數還要高!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以及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於11月5日世界糖尿病日舉辦「2023世界糖尿病日-胰島素跨世紀102年活動:第二屆長壽、幸福、傑出成就獎章頒獎典禮」。劉祿德58歲時確診糖尿病,施打胰島素超過13年,但他認為:「罹患糖尿病只是健康生活調整的一個起始」,因為罹患糖尿病,變得活得更康、更珍惜與家人的感情,且他從未降低為教育界奉獻的熱情,卸下校長一職後持續著作與進修;82歲時更獲得文創研究所碩士學位,並從時任職屏東教育大學校長的兒子手中接下學位證書,蔚為美談。這2種併發症最要命! 心腎出狀況,死亡風險倍增李洮俊指出,糖尿病病友減壽的主要原因來自併發症,糖友因為血糖、血脂、血壓控制不佳,造成大小血管病變,進而引發併發症。根據統計,台灣糖尿病病友超過5成最終死於中風、心肌梗塞等大血管病變相關併發症。此外,每年也有許多糖尿病患因為腎病變,最終需要進入透析治療,這也是造成台灣透析盛行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研究指出,若60歲時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一旦合併有心血管疾病,壽命平均會少活12年。若30歲就發現罹病,一旦合併慢性腎臟病,平均折壽更是高達15年。然而,得了糖尿病,不代表一定會折壽!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指出,研究也發現,糖友若糖化血色素、血壓、血脂都控制達標,沒有蛋白尿、不抽菸,不僅整體死亡率與非糖尿病患相去不遠,發生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的機率甚至比非糖友更低。也就是說,當個案受到良好照護,不只是壽命、生活品質也可以與一般人無異,甚至更好,「畢竟一般人並不像糖尿病病友會定期就醫與追蹤。」以病人為中心 妥善管理糖尿病李洮俊表示,台灣各類藥物都有,但不少病友對藥物存在錯誤觀念,例如認為「西藥長期服用會傷腎」;而對糖尿病較好的治療藥物—胰島素,在部分患者眼中甚至被類比成「嗎啡」,擔心打了就無法脫離。也因此在台灣,胰島素施打情況仍不理想!有鑑於此,大會希望透過頒獎表揚模範病友與照顧者,藉由真實案例分享,激勵糖友與家屬們正向面對疾病,倡導正確照護觀念。免奔波至大醫院 基層診所也能助控制達標李洮俊強調,慢性病照護絕不是醫療為主,「病人自我照護管理」才是重中之重,「良好的血糖控制,不可能單靠醫療院所開藥與指導就完成,重點要以病人為中心,讓病友自己了解並找到最適合的生活模式。」也因此,糖尿病照護並非只有看病、拿藥而已。陳宏麟指出,慢性病照護需要團隊,過去從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糖腎共照等經驗,已經清楚看到衛教的力量與重要性,以及營養師和護理師在糖尿病照護的角色。基層診所對於糖尿病友來說,除了距離近、就醫方便,具有可近性的優勢之外,也具有周全性,為病友持續提供正向、專業、持久的支持,同時還具有協調性。一旦發現糖尿病友有大小血管疾病、併發症等問題時,除了上下轉介,目前還有橫向連結,可以適時適切地轉介。可近性周全性持續性協調性陳宏麟表示,糖尿病追蹤不是給予壓力,而是提供支持,基層診所團隊「就像是以病人為中心的一個虛擬醫療之家,而基層醫師就是病友的健康管家!」糖尿病去污名化 罹患糖尿病不用不好意思除了滿足醫療需求,「去污名化」對於糖尿病照護也非常重要。陳宏麟解釋,糖尿病其實就是血糖過高的一個疾病,但因為疾病遭到污名化,許多病友罹患糖尿病不好意思講,甚至有人打胰島素時還要躲起來,這也間接影響照護成效。不久前,台灣照護團隊響應在歐洲糖尿病學會(EASD)年會發起糖尿病的去污名化活動,這次世界糖尿病日活動,也試圖再度強調這個概念,透過每一個頒發的獎項,回到每一個得獎人有溫度的生命故事,讓民眾更加清楚了解糖尿病。醫師強調,糖尿病並不可怕,雖然無法治癒,但可治療、可以維持、可以照護,「病友只要好好控制,平均餘命可與常人無異!」鼓舞糖友們「接受糖尿病、翻轉人生」。
糖腎共病是什麼? 「這些方法」助糖友避免洗腎
台灣糖尿病就醫人數高達250萬,因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的腎病變高達近1/3。為照顧糖腎共病的患者,健保署在111年推出「糖尿病合併初期腎臟病(DKD)整合照護方案」。此項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計畫,作為全人照護起頭,希望避免糖尿病患者走至末期醫療。政府推行共照網的同時,糖腎病人也可積極自我慢病管理,主動關心自身健康。以下提供糖腎患者常見疑問解答:Q1:為什麼會得到糖尿病?如何避免罹病呢?正常情形下,進食後胰臟會加強分泌胰島素,讓更多糖分進入細胞內轉換成能量。但當胰臟作工太累,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發生阻抗,就會讓血糖控制不穩,漸漸導致糖尿病。▲民眾若患有代謝症候群,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機會得到糖尿病。圖/freepikQ2:我被診斷罹患糖尿病,該注意什麼事?糖尿病患須注意血糖控制,據國健署定義,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包括糖化血色素≧6.5%;空腹血糖值≧126mg/dL;飯後血糖值≧200mg/dL。飲食上,比起「少量多餐」,其實「定時定量」更能幫助控制血糖,建議民眾在正餐時間均衡飲食,減少非正常時間攝取熱量。Q3:我有糖尿病,最近還檢查出腎臟病,為什麼糖尿病會造成腎病變?我還可能得到哪些併發症?當民眾罹患糖尿病後,高血糖會引起身體發炎、傷害細胞結構,進而損害器官,如果腎臟受損就無法正常代謝水分、毒素,長期下來會演變成慢性腎臟病。此外,糖尿病患者可能發生的併發症還包括心臟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牙周病等等,一旦發生就難以恢復,不單降低患者生活品質,造成家人負擔,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Q4:有什麼資源可以幫助我控制糖尿病,避免其他慢性病共病呢?該怎麼使用這些資源?目前健保署有四個與糖尿病及腎臟相關的共照網,多數由醫事人員詢問病人加入,若病人覺得有需要也可主動詢問醫師;加入共照網後,患者每年有固定追蹤項目,如眼科檢查,以防止併發症發生。為幫助糖尿病患避免或延緩發生併發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亦推出Goal 50+計畫,納入蛋白尿檢測及國際指引遵從率等五大目標,並期待透過個案登錄系統建置,讓糖尿病共病照護走向精準化。政府推行全人照護,四大方向促進疾病共照「糖尿病及初期腎臟病(DKD)照護整合方案」作為全人照護的起點,政府與醫界共同拚收案率,點出四大方向促進疾病共照。方向一:照護防治第一線,認證衛教師角色更顯重要透過糖尿病衛教師協助患者調整生活型態及用藥,提升患者遵從率,進而降低腎病等併發症發生機率;在慢性病共同照護趨勢下,糖尿病衛教師亦開始肩負不同慢性疾病的衛教任務。方向二:基層診所承擔四成照護量能,須組建整合團隊全台基層診所負擔國內4成糖尿病患照護量能,面對糖腎共照趨勢,如能組成團隊、取得整合照護方案的認證,將對診所的照護量能有很大幫助。方向三:糖尿病併發症多,跨院跨科待整合糖尿病併發症多,患者因而分散在不同科別接受診治,如何將散布在各醫院、各科別的患者納入照護網絡,是需要努力的目標。方向四:醫學中心到基層診所,醫療系統盼互通除了同一醫療院所中醫師與醫事人員之間、科別之間的整合,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方醫院到基層診所也需要整合。圖文來源:udn聯合新聞網
糖尿病年輕化「死亡人數增11%」 14天連續葡萄糖監測助控糖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持續攀升且有年輕化趨勢,罹患人數已突破220萬人,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位糖友,若控糖成效不佳恐提高併發症發生率,大幅增加家庭及社會負擔。日常血糖監測為糖尿病管理的關鍵,然而傳統血糖機需一日多次頻繁扎針,糖友備感壓力之餘,也降低量測血糖之意願,進一步影響控糖成果。所幸糖尿病數位醫療科技發展大躍進,現今已有14天連續葡萄糖監測(CGM)科技,採感應方式免除糖友每日採血之苦;透過手機app,即可完整掌握葡萄糖變化曲線與數值。台灣三大糖尿病學會基金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及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齊呼籲:連續葡萄糖監測已成全球糖尿病管理趨勢,藉由目標範圍內時間(TIR)管理模式介入作為糖尿病管理工具,14天內每天持續了解葡萄糖變化全貌,進而降低併發症風險。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表示,台灣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是糖友,且有年輕化趨勢,第二型糖尿病平均發病年齡已降至60歲以下,糖尿病控糖不佳易導致血管病變與器官失能等嚴重併發症,造成家庭及社會莫大負擔。依據國健署今年六月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糖尿病已長年位居前五名,而糖尿病死亡人數竟然較前一年增加11%!顯示糖尿病對國人的健康威脅日漸提升,如何提升糖友血糖控制成效,降低疾病惡化與併發症風險,是國人不可忽略的議題。黃理事長指出,糖尿病需由藥物、飲食、運動三管齊下,而「葡萄糖監測」即是關鍵;糖友可以依照自己狀況做下最合適的生活決定,醫護人員也得以輔助制定治療策略。過往糖尿病監測主要在空腹、飯後及睡前等時間點,以傳統血糖機搭配針扎手指採血。黃理事長說明,血糖監測頻繁扎針的疼痛與不便經常是糖友最大障礙,一旦自我監測的積極度下降,容易使糖尿病管理成效不彰,造成併發症風險提高。另一方面,傳統單次採血監測,難以全面掌握血糖的極端值或變化曲線;即使每天採血4 次,仍可能沒有發現高血糖和低血糖事件,提升認知功能受損的風險。所幸隨著糖尿病數位醫療科技發展,現今連續葡萄糖監測(CGM)科技可透過傳感器,進行連續14天監測葡萄糖,並透過手機app自動記錄其變化曲線及波動圖譜,幫助糖尿病患者全面掌握葡萄糖數值;該數據也能上傳雲端,供病患本人及照護團隊隨時查閱,實為糖尿病監測科技重要里程碑。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早在2017年,即將連續葡萄糖監測列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工具;現八大國際學會共識更推透過連續葡萄糖監測,以目標範圍內時間(Time In Range,簡稱TIR)指標,評估糖尿病管理表現。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王治元理事長說明:「糖化血色素(HA1C)僅代表糖友2至3個月內的葡萄糖變化的『平均值』,尚無法完整呈現患者每天、及長時間連續葡萄糖變化全貌。控糖有沒有做好,單看A1c還不夠,患者也來不及即時做生活的調整,恐錯過可以達標的黃金期,這也是TIR未來必是國際趨勢的原因。」TIR代表糖友葡萄糖濃度維持在標準範圍時間的百分比,數值越高代表患者葡萄糖控制越穩定。根據臨床實證,TIR每增加10%,A1c約降低0.8%。反之,若TIR減少10%,微量蛋白尿發生率會增加40%、視網膜病變更達64%。王理事長表示,「TIR指標國外行之有年,國內目前已經起步追上,善用14天連續葡萄糖監測科技,每天持續了解葡萄糖變化全貌,精準做好糖尿病管理,預防併發症風險。」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蔡世澤董事長表示,糖尿病友最期盼的往往就是良好的管理能帶來生活的便利及生活品質。現今連續葡萄糖監測科技已能做到照護網整合,結合手機app及雲端,讓控糖紀錄同步上傳,醫護人員在遠端即可以完整了解患者狀況,提供醫護決策及指引;照護者也能從旁協助及叮嚀。該科技甚至可以設定警示通知,一旦葡萄糖濃度過高或過低,都能即時發送警示給自己及設定的家人及照護者。這對第一型糖尿病的小朋友們及家長,還有年長者及其照護者而言,至關重要。不僅平時能輔助控糖成效,緊急時刻家人及照護者也可即時協助支援。
台灣每8位孕婦就有1位高血糖問題 國健署補助糖尿病篩檢
生下健康寶寶是每位媽媽在懷孕過程中最大期望。然而,懷孕期間賀爾蒙變化,會使血糖變得不穩定。雖然大多數孕婦的身體可以自我調節,但是有少數人的血糖沒辦法自然控制好,因此產生「妊娠糖尿病」。孕婦八分之一高血糖 嚴重恐胎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醫師許智堯指出,在台灣大約每八位懷孕的媽媽就有一位會有高血糖問題。高血糖對媽媽造成的合併症,除了生產時容易受傷之外,還會增加剖腹產機率。孕婦高血糖對寶寶的不良影響包括新生兒黃疸和新生兒低血糖,甚至可能會造成胎死腹中。懷孕24到28週 國健署補助「妊娠糖尿病篩檢」 要診斷妊娠糖尿病,最好是在懷孕24到28週時,至醫療院所做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因為妊娠糖尿病通常沒有非常明顯症狀,所以糖尿病學會建議所有孕婦都要接受妊娠糖尿病篩檢,而國民健康署也自110年7月1日起,新增補助妊娠糖尿病篩檢項目。每日30分鐘運動 胰島素、口服藥控血糖許智堯表示,診斷妊娠糖尿病的媽媽需要控制熱量攝取,每天做20-30分鐘適當運動,並監測空腹與飯後血糖。如果經過以上方法,還沒有辦法將血糖控制好,這時候就必須注射胰島素或使用口服藥物來把血糖降下來。醫師強調,嚴格控制血糖,才能降低媽媽和寶寶的併發症,達到最好的結果。
年增16萬人!糖尿病新患者超越新生兒數量 定期回診者低於7成
糖尿病已是國病!據統計台灣逾230萬名糖尿病患者,但健保主診斷人數僅約180萬人,中間落差數與衍生健康問題值得深究。醫師表示,至今仍有許多病友誤解胰島素用藥,錯過治療黃金期,針對治療後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應積極以胰島素或腸泌素複方針劑對症下藥,呼籲糖友遵照醫囑外,也可結合數位醫療工具達到個人化治療,避免血糖在不知不覺中超標。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我國每年增加約16萬名糖尿病新個案,已正式超車2021年新生兒出生數字。由於糖尿病早期症狀不明顯易被忽視,會引發如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腎衰竭及視網膜等併發症,且台灣步入高齡化、糖友年輕化且用藥遵從性較差,更拉長病情控制時間,讓疾病治療更困難。目前國健署針對成人預防保健,提供40歲以上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每年一次的健康檢查補助,透過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糖尿病,讓患者更有機會達到血糖控制目標,也可降低併發症風險。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表示,以健保數據來看糖友接受治療者僅約180萬人,更有民眾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且糖尿病結合其他共病比率相當高,長時間累積下若控制不好,對相關大小血管的傷害極大。以目前全國院所平均來看,不到七成患者規律回診,仍有成長空間。此外,患者的治療觀念容易受周遭未經查證的網路資訊,或親友間的口耳相傳影響,常見自行購買地下電台不知名的草藥或偏方,忽視了正規治療的重要性。陳宏麟提醒,標榜糖尿病專用的營養補充品,並非每位患者皆適用。如有個在知名醫院治療10多年的糖友,近期來他埔里診所就醫,已累加到四種口服藥並搭配營養品,但糖化血色素數值卻從7.5一路上升到8點多、血糖更常常飆破200,經詢問後研判可能是資訊溝通上沒調整好以致錯失治療黃金期,所幸經胰島素介入治療後已改善。黃建寧說,許多糖尿病患者擔心一旦吃藥就要吃一輩子,或打胰島素恐終身洗腎,這些錯誤觀念會造成延誤治療黃金時間!目前第二代胰島素可以穩定安全降血糖,適合年長或腎功能不全等脆弱族群使用;另外對於飯後血糖較難控制的病友,也有腸泌素複方針劑作為治療選擇。「切勿抗拒胰島素治療!」陳宏麟說,胰島素治療雖滿百年但仍是重要治療方式。2022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題為「健康飲食與糖尿病」,圍繞健康飲食及預防和治療第二型糖尿病,除院所推動分級醫療共同照護外,現也邁入結合數位工具治療時代,透過藍芽胰島素傳輸及糖尿病app平台,即時傳輸病友用藥數據,方便醫療團隊判讀並進行醫病共同決策,幫助糖友達到個人化的精準控糖、降低併發症風險。目前在法國藥廠賽諾菲的努力之下,台灣已有超過250家醫療機構、超過48,000名患者,透過數位工具穩定進行血糖管理照護。
免疫負債3/今冬恐爆多重感染「死亡率增8倍」 醫示警:近3個月是關鍵
進入秋冬時節,除了新冠病毒之外,包括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等病毒都蠢蠢欲動,專家提醒近3個月是關鍵期,若沒有控制好,台灣恐怕會爆發多重感染,死亡率最高會增加8倍,建議民眾仍要戴口罩、勤洗手,千萬不要因為國門解封就鬆懈,因為病毒只要一有機會就會發動攻擊。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隨著邊境解封,累積3年的「負債」就可能以更猛烈的方式捲土重來,尤其要注意合併感染。「眾多病毒一起感染,將是今年冬天疫情的重點。」黃立民引述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研究,同時感染流感、新冠肺炎,30日內的死亡率將增加6倍;若是同時感染肺炎鏈球菌、新冠肺炎,30日內死亡率提升8倍。黃立民因此提醒,這3個月內台灣將面臨重大威脅,民眾要盡量避免重大感染。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同時感染流感、新冠肺炎,還會造成治療上的困難。黃立民舉例,新冠肺炎屬於免疫系統的攻擊,醫師通常會開立類固醇處方,降低免疫反應,但流感則是病毒的攻擊,若降低免疫,反而會造成病情惡化,這會讓醫師陷入兩難,成為醫界的一大考驗。面對多種病毒感染的可能性,醫師建議最好先各自進行快篩,釐清病毒種類以免延誤診斷。(示意圖/黃耀徵攝)首先要接種流感疫苗,降低同時感染的機率,其次,快篩或許可以是一種解決方式。黃立民分析,由於流感和新冠肺炎初期症狀非常相似,若將來流感進入爆發期,建議民眾最好同時進行流感快篩及新冠快篩,以免錯誤判斷及投藥。針對這個問題,國內外廠商都在積極開發「流感及新冠肺炎二合一的快篩試劑」,若將來順利上路,民眾便能戳一次鼻子,同時檢驗兩種病毒。除了流感,若是同時感染新冠肺炎、肺炎鏈球菌,死亡風險也會大大提升,其中又以糖尿病患風險較高。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則表示,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感染肺炎後容易出現全身感染症狀,「肺炎鏈球菌」正是社區型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務必遵從醫囑用藥、落實血糖控制,並主動與醫師討論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接種必要性,以降低感染後重症、死亡的風險。其他如高血壓、高血脂、吸菸或曾感染新冠肺炎者,建議都要接種相關疫苗,以避免多重感染,黃立民也提醒,千萬別因為與新冠肺炎共存就輕忽防疫,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從自身公衛做起,才能健康度過這個冬天。
糖尿病最新調查「揭治療3隱憂」 3成患者對胰島素存迷思
台灣糖尿病人口已突破220萬,每10人即有1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長年都是國人的十大死因之一,110年的十大死因中,除了糖尿病之外,還有4項為糖尿病息息相關相關的疾病,威脅不容小覷!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蔡世澤董事長指出,目前國人第2型糖尿病治療以降糖口服藥及胰島素注射為主,可惜國人因不甚暸解胰島素,許多糖友即便口服多種降糖藥物未能達標,仍非得經過十幾年,而且糖化血色素高過10%時,才肯採用胰島素治療,所以療效欠佳。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李弘元醫師說明3大胰島素使用的時機,包括:「1.用3種以上降血糖口服藥物但血糖仍不理想;2.經初診斷,血糖遠高於理想值;3.或是出現明顯高血糖症狀,需要儘早控制血糖時」。他呼籲糖友只要符合以上任一條件,就應該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使用胰島素治療。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調查300位糖友的用藥狀況,揭露3大控糖隱憂:第一,30%糖友已用3種降血糖口服藥,血糖仍未達標。根據調查,竟有高達3成已經使用3種以上降血糖口服藥物的糖友,血糖仍未達治療目標。李弘元執行長說明,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所推出的糖尿病治療指引,若單一降血糖口服藥物無法達到治療目標,醫師會評估病友是否應合併多種藥物使用。但若合併3種以上降血糖口服藥物仍無法達到控糖目標,則視為降血糖口服藥物治療失效,這時就要考慮胰島素治療,以降低併發症風險。第二,耳根子硬?5成血糖大幅超標的糖友曾被勸針2次以上。根據調查統計,高達54.4%血糖值大幅超標(HbA1C大於9%)的糖友,至少都曾被醫師或衛教師勸進使用胰島素超過2次以上。李弘元醫師進一步說明,從診斷糖尿病起人體的胰島細胞已有明顯功能衰退,並會逐年降低4-5%,根據研究指出,早期使用胰島素,可延緩胰島功能的下降。李弘元說明,胰島細胞功能一旦喪失即不可逆轉,若放任胰島細胞持續衰亡,可能影響長期的控糖效果,如果及早接受胰島素治療,可減輕身體殘餘胰島細胞的負擔。第三:拒打胰島素? 近3成糖友認為糖尿病仍有其他治療手段。李弘元說明,一直以來,糖友對於胰島素治療普遍存在害怕打針、用藥迷思等諸多治療阻礙。最新調查指出,近3成糖友不願接受胰島素治療的關鍵,在於認為糖尿病仍有其他治療手段,更有3成糖友因擔心胰島素使用不便而遲遲不肯接受治療。李執行長進一步說明,有些糖友認為胰島素治療可能會影響腎功能或是引起其他併發症,或是接受胰島素治療彷彿等於貼上「糖尿病末期」、「沒救了」、「胰島素是最終手段」等錯誤標籤。事實上,胰島素是人體本來就會分泌的荷爾蒙,並不會影響腎功能、或是引起併發症;糖尿病友是因為胰島素的分泌不足,或是作用不好而導致血糖升高,此時使用胰島素治療,不但可以穩定血糖,及早使用更能減少胰島細胞過度的刺激與耗損,讓血糖控制能夠更持久、更穩定。實務面上,目前已經有胰島素筆針的選項,使用上更方便,也更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蔡世澤醫師分享,71歲糖友陳太太,罹患糖尿病超過12年,以往喜好烹飪。儘管陸續服用3種降糖口服藥物長達5年,HbA1C仍常飆破8.5%,為了嚴格執行飲食控制,不得已被迫放棄美食。經過醫師與衛教師多年、多次的建議,在出現視網膜病變時,終於接受胰島素治療,經過三個月醫病共同努力,不僅減少口服藥物種類,還將HbA1C降至7%以下,甚至能和朋友們相約,重享烹飪之樂。陳太太感嘆,若是及早使用胰島素治療,過去幾年就不會那麼難過了。蔡世澤醫師說明,今年恰逢胰島素成功治療糖尿病滿100周年,如今胰島素已有速效、長效、混和等多元劑型,可以提供不同生活型態糖友們彈性選擇;及早使用胰島素能讓胰島細胞獲得喘息機會。
肥胖是重症關鍵!研究證實:腰圍過大染疫機率高 還影響疫苗效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新增4例死亡個案,全都擁有慢性病史,事實上,回顧過去的染疫死亡個案,也多具三高慢性病史,更有國外研究指出,新冠肺炎患者體內脂肪多寡,和疾病嚴重程度相關,肥胖者不但罹患新冠肺炎機率較高,重症機率也會大幅提升,體內的慢性發炎反應甚至可能影響疫苗效用。千禧之愛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蔡克嵩表示,從2020年至2021年間的國際醫學期刊文獻索引摘要資料庫搜尋結果來看,有6千多篇研究是關於新冠肺炎,與三高慢性病前期的代謝症候群5項指標關聯性,包括腰圍過大之內臟脂肪、血壓、空腹血糖、空腹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其中又以血糖、肥胖指數和新冠肺炎嚴重程度最高度相關。根據國外研究與統計,肥胖者不但罹患新冠肺炎的風險較高,重症和不良預後機率也會大幅提升,且現在許多肥胖人口較高的國家,疫情嚴重程度和死亡率也較高,顯示肥胖確實為疫情傳染關鍵。另相較於BMI身體質量指數,內臟脂肪囤積之腰圍大小和肺炎嚴重程度較具相關性,研究發現腰圍超標之患者,肺部組織受損程度明顯高於腰圍正常者。研究證實,肥胖者接種疫苗後容易效用不如預期。(示意圖/王永泰拍攝)不僅如此,國外研究也發現,腰圍過大的人接種新冠疫苗後,身體內的抗體濃度會較腰圍正常者低,糖尿病學會常務理事杜思德醫師表示,疫苗的作用必須透過免疫細胞做出反應,但是代謝症候群患者因為體內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巨噬細胞、T細胞和B細胞等免疫細胞的反應、活性降低,將會導致疫苗接種後反應不如預期。蔡克嵩呼籲,台灣45歲以上人口半數以上有腰圍過大、過重、肥胖等問題,建議透過多從事中度有氧運動,如健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抵抗慢性發炎反應,飲食則以低油、低糖、低鹽和高纖為主,控制好三高指數。
胰島素百年進展大躍進 全日控糖更穩定
台灣糖尿病人口在2019年已逾230萬,幾乎每十人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儼然成為國人健康最大隱憂之一,胰島素明年即將邁入一百歲,已發展出多種治療選擇,其中新型胰島素突破過去治療困境,像是「全日加值型胰島素」幫助糖友全日控糖,同時達到穩定空腹與餐後血糖效果,減少使用上的不便。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表示,糖尿病雖不至於立刻致命,但慢性併發症不容小覷,過去許多糖友因便利性不足與錯誤迷思,延誤胰島素治療時機,導致血糖控制無法達標,反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等共病風險增加;糖尿病衛教學會常務理事蔡世澤醫師進一步指出,糖友無須過度擔憂,近來胰島素治療日新月異,更多契合生理運作的胰島素紛紛問世,除有利穩妥控糖外,在使用上也更符合人性,增加糖友對於胰島素治療的整體接受度。蔡世澤醫師表示,胰島素發明至今不斷進步,早期的治療穩定血糖的時間僅能持續16-18小時,現在已有超過24小時穩定控糖的長效胰島素,也有可同時控制空腹及餐後血糖的胰島素,能讓糖友彈性選擇補充時間,並有效降低夜間低血糖風險。這些胰島素的演進,讓糖友生活更無負擔、安全更有保障,醫師在治療執行上也能更順手、達到優化血糖控制的目標。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醫師指出,過往糖友一天需補充二至四劑胰島素,或搭配使用口服藥,不僅容易忘記,出門在外更是執行不易,因此糖友常會自行減少使用次數,讓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外,更容易影響空腹及餐後血糖控制,長期下來除了有夜間低血糖風險,更會因而引發併發症,使得糖友健康狀況每況愈下,久而久之影響治療的決心與信心。台灣糖尿病年鑑數據顯示,糖尿病糖友死亡主因最大宗為惡性腫瘤與心血管疾病,更有約五成糖友死於心血管疾病,顯見糖尿病及其共病危險性不容忽視,因此,糖友治療應積極注重血糖控制外,共病預防及治療同樣重要。黃建寧理事長提醒,除先天因素,餐後血糖飆升引發波動更是造成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主因,國際研究證實,對於高血糖糖友而言,及早補充胰島素以穩定控制血糖,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糖友更應及早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積極控糖、降低併發症發生機率。台灣許多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口服藥後控制血糖效果不良,經醫師評估後應接受胰島素,然而根據統計,國人僅有12%糖友胰島素使用,使用率遠低於歐美國家!蔡世澤醫師指出,部分糖友對於胰島素仍存有誤解,例如誤解使用胰島素治療代表症狀加重,或日常生活不便,因而拒絕及時使用胰島素治療,導致控糖無法達標。明年適逢胰島素發明第一百年,不僅證實胰島素治療是有效且不可取代的治療方式,且能透過長效、穩定、更便利的方式,提供糖友們更友善安全的治療新選擇,也期望藉此增加糖友對於胰島素治療的接受度,黃建寧理事長呼籲,糖友可主動與醫師討論,依據需求與必要性,共同擬定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同時兼顧控糖與生活品質。
「器官泡糖水」成細菌天堂 肺炎奪命人數增5倍
肺炎已連續四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3位,每年奪走1萬5千名以上國人性命,108年死亡人數更較107年增加13%,而隨著糖尿病患逐年增加,更成為肺炎的高危險族群。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監事葉振聲指出,長期高血糖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免疫細胞殺菌能力減弱,使人體成為利於細菌生長繁殖的環境,數據顯示,糖尿病引起的各種感染疾病中,有四分之一與肺炎有關,近年來糖友死於肺炎的人數更增加5倍,可見糖友易輕忽肺炎威脅。 葉振聲醫師解釋,糖尿病患普遍有高共病特性,根據2019年糖尿病年鑑,糖尿病共病比例前三名為高血壓、血脂異常、心血管疾病,可說是集侵襲性肺炎感染風險因子於一身,且感染後更容易併發菌血症。而新冠肺炎期間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也建議,糖尿病患應該要主動和醫師討論,及時將接種疫苗納入疾病管理的一部分,加強保護。葉醫師提醒,糖友務必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保持充足睡眠並積極採取預防肺炎的措施,才能降低肺炎的威脅。除了糖尿病之外,心、肺常有共病發生,因此心臟血管病患容易因抵抗力和肺功能不佳,感染肺炎鏈球菌的機率是一般人6倍以上。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代表陳文鍾醫師提醒,心臟血管疾病患者因血管病變,導致心臟難以輸送足夠血液和養分到身體其他部位,若同時肺部感染,會增加心臟肌肉耗氧量,容易誘發心臟衰竭。根據研究,罹患肺炎會有21%的人出現心臟衰竭,10%會出現心律不整;超過50%的心臟併發發生在感染肺炎後24小時之內,顯示肺炎會立即對心臟會造成極大的損傷。新冠肺炎疫情凸顯心臟血管疾病接種疫苗、預防肺部感染的必要性,歐洲心臟學會年會中最新研究證實,接種流感和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降低心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率。陳醫師建議,心臟血管疾病患者平時除了要與醫師持續控制病情外,可以主動詢問疫苗接種建議。
糖尿病死亡率下降逾4成 患者健康意識提高是主因
從2000年到2014年間,糖尿病患者年齡標準化的死亡率從1.5%下降至0.9%,下降近逾4成。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說:「死亡率的下降,糖友共病的抑制功不可沒。台灣糖友數已突破220萬,糖友中平均每四位就有一人具有心血管疾病,根據年鑑資料,糖友死亡的主因為心臟病與腦中風佔近2成。近年有賴藥廠研製不同機轉的藥物,改善過往藥物選擇侷限的困境,醫師能依據患者個人化的因素開立處方,針對血糖較難達標的病患、或是有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病患,也可以更積極地進行控糖,將血糖穩定控制以避免併發症的產生。」除了治療藥物演進外,提升「控糖觀念」也有助於降低糖尿病患者共病的發生率與死亡率。蔡世澤進一步說到:「過去在衛教宣導尚未普及時,糖友對於要將糖化血色素須維持在7%的觀念很陌生,甚至不知道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但經多年與各界共同努力下,控糖觀念已顯著提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接受糖化血色素相關檢查的比率相較於15年前成長近翻倍,從33.2%上升至71.2%。」此外,近年來各界皆積極提升糖友疾病意識,並協同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兩大學會建置的『糖尿病對話網』網站和『你7了沒! 糖尿病對話網』臉書粉絲團,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為糖友與大眾提供糖尿病相關的衛教題材, 10年努力促成『你7了沒!』成為糖友間的流行術語,深植人心。回顧過往,糖尿病治療從百年前胰島素的發明,演變至今有多種口服藥、以及針劑選擇,糖尿病治療得以走向個人化,就連衛教資訊也變得更加豐富,這些都是糖尿病死亡率下降的原因。
糖尿病普查1/「後悔太遲了!」40歲男竟須永久洗腎 醫嘆: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李先生(化名)早在30歲時就確診罹患糖尿病,但因為自恃年輕力壯,並沒有認真看待醫師提出的種種提醒與醫囑,沒有控制飲食之外,甚至連服藥都有一搭沒一搭,5年後覺得身體健康走下坡,為求方便就轉到家裡附近的診所看診,結果一檢查竟發現糖尿病已經併發蛋白尿、腎功能異常問題,最後在高血糖持續霸凌血管的情況下,40多歲就踏上永久洗腎一途。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陳宏麟醫師說,李先生這樣的例子,每天都發生在你我身邊的台灣基層醫療體系中,站在醫師的角度,會覺得實在太可惜,如果李先生能夠掌握黃金治療期,及早使用合適的治療方式,超前部署、做好器官保護,可能情況將大為不同。陳宏麟醫師舉例,2年前他曾收治一名46歲的患者,診所檢查時發現糖化血色素竟然高達12%,超標相當誇張!後來患者遵循醫師建議的治療方案,先注射胰島素,情況穩定後,再搭配適當的口服降糖藥物治療,不僅糖化血色素降為6.5%、體重控制也相當良好,並且在飲食、運動及藥物的相互配合下,現可過著與罹病前無異的正常生活。最新的2020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臨床指引建議,糖尿病患者應評估心臟、腎臟風險及共病,建議優先選用口服藥物的鈉-葡萄糖共同轉運器2抑制劑(SGLT2 inhibitor)藥物或注射型針劑的類升糖素胜肽-1受體促效劑(GLP-1 RA)進行治療。SGLT2抑制劑可經由腎臟的作用機轉降糖,不論蛋白尿、腎病變分期,都能減少慢性腎臟病(CKD)的發生和惡化。GLP1類亦可觀察到對蛋白尿減少的趨勢。此外,研究也觀察到無論有無心衰竭病史的糖尿病患者,SGLT2抑制劑皆能減少心衰竭住院的發生。目前糖尿病藥物種類眾多,糖友就診時可與醫師依據目前心腎功能及風險狀況討論合適用藥。(待續)
糖尿病普查3/延緩腎心併發症是關鍵 基層診所團隊照護更全面
中央健保署的統計資料指出,有接近4成的糖尿病患都在基層診所就診與治療,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醫師表示,根據協會最新的基層診所糖尿病照護普查顯示,逾5成糖尿病患血糖達標(HbA1c<7%),顯示基層照護能力與美國等醫療先進國家同步。基層診所具便利性、可近性和持續性等優勢,可協助糖尿病患維持穩定的疾病控制。李洮俊醫師表示,為持續提升糖友血糖控制,並加強「保腎護心」的控糖觀念,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推出「及時篩、腎心安」計畫,糖友可透過「第2型糖尿病患風險評估」,了解自身的高風險因子並提升自我照護意識,經醫護人員確認資訊促進醫病溝通與衛教,最後由醫師、糖尿病衛教團隊透過醫病共決的方式,協助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有助於延緩糖尿病腎心併發症,優化生活品質。李洮俊醫師進一步說明,「及時篩、腎心安」計畫預計於2020年底前協同100家診所合作,有了基層體系的投入,同時響應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提出的「控糖321」照護新觀念,定期監測飯前、飯後血糖和HbA1c 3個數據,監測有無微蛋白尿和檢測eGFR(腎絲球過濾率) 2個腎功能指標,並早期控制三高,1定預防心衰竭合併症,糖友將能獲得更好的醫療照護。
【共同照護情報】精準健康共同照護圈 用大數據幫助糖友
台灣糖尿病患超過200萬人,要穩定病情,精準掌握血糖狀況非常重要。糖尿病學會近年來推廣「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概念,目前全台有286間專門醫療院所都加入,這樣的觀念國外很流行,國內卻只有30%糖友加入。國際研究也顯示,加入照護網的患者,能有效減少死亡率、腦中風率。在手上扎針,血糖機一測,五秒就知道結果。相關數據,連同醫護人員、試紙等資訊,直接上傳雲端,更能幫助醫生掌握患者狀況。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台灣根據健保資料庫去建立一個分析,大概超過220萬的人有糖尿病,已經有非常多的分析,也都有文獻的報告,發表在國際的期刊裡面,告訴我們說加入共照網的糖尿病病友,死亡率下降心臟血管疾病下降,腦中風也下降。」將慢性病照護模式,透過機構合作,軟體整合平台與社區接軌,讓糖尿病管理不再僅限於醫療機構,達到更精準的健康共同照護圈,這次台灣醫療科技展,也成了宣傳亮點。透過遊戲,分析民眾每日飲食,吃太多澱粉可就大NG;還有三高摩天輪,過度肥胖、運動少、健檢數值超標等,都拉高糖尿病風險。因應醫療社區化趨勢,國內業者研發糖尿病管理軟體全台有超過200間以上糖友診所開始使用,透過回饋點數兌換,鼓勵患者測血糖。目前已累積超過100萬筆血糖測量大數據,未來可望與更多產業異業合作,提供更精準健康服務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