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潛血篩檢
」 大腸癌 糞便潛血蕭言中離世…吳淡如悼「你的倔強我知道」 醫曝大腸癌危險因子:這點上班族全中
「台灣漫畫四大才子」之一的蕭言中,抗癌4年不敵4期大腸癌在今(18日)病逝,享年58歲,消息震撼藝文界,作家吳淡如也發文悼念:「我的朋友蕭言中,安息!」此外,大腸癌為國內10大癌症中發病數第2高疾病,就有醫師提醒大腸癌的各個危險因子。吳淡如在臉書曬出黑底白字圖卡,緬懷這位在2019年確診大腸癌4期,但一直樂觀與堅持抗癌的藝文巨匠兼好友,「人生不相見,一聽到消息,已經隔世。多年來偶有交集,但一直相忘於江湖;你的倔強我知道,所以病中也未探望。我的朋友蕭言中,安息」!(圖/翻攝自吳淡如臉書)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謝文斌表示,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痛感,且臨床有明顯症狀病人多已進入中晚期,治療複雜又困難。主要常見症狀為糞便中有血或黏液、排便習慣改變,如一下腹瀉一下便秘、大便變細小、經常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貧血、排便不乾淨的「裡急後重」。聯醫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則表示,有肥胖、抽菸、大腸癌或大腸息肉家族史,以及導致腸道蠕動變慢,進而增加腸道發炎機會的「久坐不動」,都是大腸癌危險因子。生活中應避免油炸燒烤,減少食用紅肉與加工肉品,多補充蔬果及膳食纖維,同時也要抽空活動與到戶外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蕭奕宗指出,不論有無大腸癌或大腸息肉家族史,建議40歲以上每年做糞便潛血篩檢,並養成良好排便習慣,與每週3天、每次30分鐘以上、平均心跳達每分鐘130下以上的規律運動,以及不要忘了適時紓解壓力。
大腸直腸癌「三多」特色 AI「三段五級」精準防治
大腸直腸癌具有「三多」特色,包括慢性病多階段歷程「多相病程」、不同原因導致各階段疾病的「多因精準」,以及個人客製化治療的「多元介入」。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率領團隊於《健康智慧生活圈》直播節目,探討大腸直腸癌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並藉由動態效益評估進行滾動式調整與監視,再結合大數據和數位資料應用於「三段五級」防治工程,達成智慧精準健康防治。▲大腸直腸癌具有「多相病程」、「多因精準」,「多元介入」之三多特色。(圖/台大公衛學團隊提供)5旬老煙槍又肥胖 差點大腸癌中標一位55歲中年男子每天抽菸,菸齡長達20年,且長期喝酒又肥胖,有代謝症候群、糞便潛血濃度100ng/ml,中度基因變異,醫師判斷罹患大腸癌危險分數達42分,5年內罹癌危險性12%!經由科學檢測與評估,改變生活型態、戒菸戒酒、減重降血脂,糞便潛血濃度降至100ng/ml,危險分數下降至32分,5年內罹癌危險性僅剩3%。▲大腸直腸癌與多項影響因子相關,且具有多階段疾病進展。(圖/台大公衛學團隊提供)個人化「三段五級」預防架構台北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教授嚴明芳表示,大腸直腸癌從正常轉變為癌症,病程中會出現「腺瘤」階段,腺瘤階段時間很長,故能藉此介入;每一階段有許多原因影響疾病進展,每一種原因都能以不同措施預防,因此藉由不同階段滾動式調整,可達到最精準、最有效的介入。利用大數據與數位化方法,與「三段五級」預防策略結合,提供精準預防措施。▲AI結合「三段五級」預防策略,提供大腸直腸癌精準預防措施。(圖/台大公衛學團隊提供)初段預防:健康階段可透過改變生活型態、或使用化學藥物預防,甚至基因編輯等方法達到初段預防目的。次段篩檢:在大腸直腸癌出現前的亞健康階段,也就是已有疾病發生,但尚無症狀,這個階段可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進行次段預防,檢測是否有腺腫或早期癌症。末段預防:在最後疾病期目標要遏止疾病惡化,針對侵襲癌或是遠端轉移,透過手術、達文西微創手術、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進行末段預防。個人化篩檢 可減少臨床負擔及過度診斷嚴明芳表示,大腸癌不同疾病階段有不同原因,關於多相病程疾病,首先最重要的是開發評估模式,藉由過往文獻、資料、實證資料,建構整體疾病生態系,在這個生態系中,針對每一個不同個體進行危險分層,設計不同介入方式,進行結果評估與成本效益分析。以大腸直腸癌為例,從正常到腺瘤至發生癌症,不同病程面相都已有多項研究證實各種風險因數,如生活習慣、基因變異等資料,可利用這些資料建立風險分層分數,像是性別、生化指標及糞便潛血濃度等,提供個案風險指數。計算風險分數後,便能設計個人化介入措施,如改變生活型態、控制飲食等,評估介入措施後的風險分數是否改變,以評估介入措施效益。接著,透過個人風險分數進行風險分層,進而提供不同篩檢間隔;如此一來,可降低臨床負擔以及過度診斷問題。舉例來說,大腸直腸癌篩檢具成本效益,若以百萬人規模來評估,每年進行1次化學法糞便潛血篩檢,比起不提供任何介入措施,約可拯救30000壽命年。特別要注意個人化精準介入措施,與每年1次免疫法糞便潛血篩檢相比,可拯救壽命年相近,但成本更低,如上述提到個人化精準介入,可降低臨床負擔。 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智慧精準健康三段五級防治工程-登革熱及大腸癌應用
維他命C發泡錠當水喝…害糞便潛血呈「偽陰性」 腹痛就醫已長巨瘤
近年來,國人健康意識抬頭,大行養生之道,因此使用各類保養品幾乎成了全民運動,吃的保養品更是以維他命系列最為民眾喜好,不論是電視廣告、健康節目、網路文章,都全天候的不斷宣傳,但民眾常常在不知不覺中重覆攝取過量的維他命而不自知,有時候這些過量的維他命可能會造成大家沒想到的後果。一位75歲長者平時身體硬朗,唯一困擾他的就是退休後這10年間時常會有輕微腹瀉情形,他也有就醫診斷為大腸激躁症,此後固定回診追蹤,腹瀉症狀一直持續。長者平時有服用各類維他命的習慣,尤其是每天使用維他命C發泡錠,當成開水喝。在多次的定期健康檢查中,糞便潛血篩檢(大腸癌篩檢)每次都呈現正常結果。期間醫師有建議大腸內視鏡檢查,但長者以害怕疼痛和糞便潛血篩檢正常為由拒絕,直到去年因嚴重便秘與腹部絞痛來門診求醫,經檢查發現直腸內有一巨大腫瘤,大腸內視鏡檢查及病理切片確認為大腸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鄭玠豪表示,照正常來說,定期糞便潛血篩檢應該能提早發現此一情形,但由於長者攝取了大量的維他命C進入體內,而過量維他命C的抗氧化作用,造成糞便潛血檢查呈現「偽陰性」結果,加上長者未採納醫師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因此延誤病情。由此案例,鄭玠豪提醒,維他命C的攝取適量即可,勿重覆過量,而糞便潛血篩檢也並非萬能,若有持續腸胃症狀、大便習慣改變,除了一般檢查外,最好能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以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國人罹患大腸癌機率居高不下! 醫曝:維生素D不足也中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大腸直腸癌是臺灣最多人罹患的癌症,平均約31分鐘就有一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醫師提醒,要遠離危險因子,少吃紅肉、避免久坐不動,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並治療,大腸癌是治癒率很高的癌症。右側腸癌常見腹脹痛、貧血 左側以大便習慣改變為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指出,大腸為ㄇ字型,大腸直腸癌依發生位置可略分為右側大腸癌(升結腸、盲腸)、左側大腸癌(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癌,症狀有些許不同。右側大腸癌以腹脹、腹痛、貧血最常見;左側大腸癌則以大便習慣改變、細便、血便為主,因阻塞關係會有腹痛表現。直腸離肛門近,最常見的症狀是出血、排便改變等,一般人容易誤認為痔瘡,因而延誤就醫。久坐不動、少曬太陽 罹癌風險高為什麼國人罹患大腸癌機率居高不下?有幾項危險因子要注意,包括有大腸癌或大腸瘜肉家族史、肥胖、抽菸。飲食方面,應避免油炸燒烤的烹調習慣,並減少紅肉與加工肉品的攝取,可多補充蔬果以及膳食纖維,刺激腸胃蠕動。要注意的是,「久坐不動」也是致癌危險因子。根據研究顯示,每天增加2小時坐著的時間,會讓大腸癌風險增加8%、肺癌增加6%、子宮內膜癌增加10%。此外,長時間待在室內,會減少曬太陽的頻率,人體中合成的維生素D就會缺乏,而維生素D已被證實可保護腸道、降低腸炎或腸癌發生的機率,建議上班族要抽空起身動一動,午休到戶外曬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瘜肉最好切除 逾40歲定期糞便潛血篩檢大腸直腸癌幾乎都是從瘜肉演變而來,如果發現瘜肉該不該切除?蕭主任說,瘜肉分為增生性、發炎性及腺瘤性,其中腺瘤性瘜肉最有可能癌變,若發現超過1公分的瘜肉,建議都要切除,尤其年紀愈大,腺瘤性瘜肉的機率愈高。此外,建議40歲以上每年就要做糞便潛血篩檢,目前政府補助方式為50至74歲每2年免費一次糞便潛血檢查。
男子一周沒「大號」腹痛就醫! 檢查竟發現「腸腫瘤」導致腸阻塞
一位70歲林先生超過一週都沒有排便,自行嘗試通腸未果,肚子越來越痛,想解便卻也解不出來。至醫院看診,透過相關檢查安排,確診為「降結腸腫瘤」導致腸阻塞。降結腸腫瘤導致腸阻塞 嚴重恐腸壞死、腹膜炎衛福部南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廖師賢說明,左側降結腸腫瘤可能會阻擋食物通過腸道,使得糞便無法順利從肛門排出。腸阻塞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腹脹、腹痛、排便習慣改變、嘔吐等症狀,如果沒有即時處置,可能會造成腸子壞死、腹膜炎等併發症。「大腸支架」避免人工肛門造口 提升生活品質廖師賢指出,林先生由於腹脹嚴重,因此先在腸阻塞處裝置「大腸支架」,以內視鏡於阻塞的腸道中裝置金屬支架,撐開腸道,緩解排便問題。待一週後,再進行腹腔鏡微創腫瘤切除手術,切除降結腸惡性腫瘤,因為相對傳統手術,傷口較小、疼痛度較低,加速術後恢復速度。以往大腸癌合併腸阻塞,考量腸道阻塞若直接手術可能會有癒合不佳而滲漏等問題,因此先為患者裝置暫時性人工肛門,待腫脹的腸子消退之後再安排手術切除腫瘤;由於許多病人聽到人工肛門就會心生恐懼,相當擔心與排斥,而大腸金屬支架的裝置,則可以避免人工肛門造口,提升病人生活品質。降結腸腫瘤無法手術者 仍需化放療、人工肛門由於林先生術後的病理檢查為降結腸惡性腫瘤第三期,大腸癌的患者主要治療方針以切除腫瘤為主,術後會再為病人安排化學治療。如果病人因為心肺功能不佳、腸阻塞等身體狀況原因暫時無法接受手術,依病人的狀況先安排化放療或暫時性的人工肛門等治療方式,待身體功能許可的情況下進行手術。廖師賢提醒,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建議民眾應定期接受糞便潛血篩檢,養成均衡飲食習慣,定期運動,不抽菸,避免大腸癌上身。
她愛吃燒烤、油炸物多年被「此癌」找上門! 醫籲:及早檢查預後佳
38歲的游小姐平日嗜吃燒烤與油炸物,腹痛合併血便約一個月,一開始本以為是痔瘡不以為意,直到情況嚴重才到本院就診,經大腸鏡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已經大腸癌第二期,開刀後定期追蹤無復發,經過這次事件,游小姐直言身體有不適真的不能輕忽!連續15年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 大腸癌年輕化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9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且大腸癌在近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平均每31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研究也指出,近10年的加拿大、英國等高收入國家,50歲以下年輕人的大腸癌及直腸癌發生率,每年以4%的速度增長!樂生療養院生理檢查室主任趙珂漢指出,近年來常有年輕人因排便不順、少量血便而求診,也不乏完全沒有家族息肉史及大腸癌史的年輕人,於健康檢查意外發現腸道息肉。大腸癌十年養成 應定期糞便潛血檢查趙珂漢表示,民眾若能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大腸癌多半可以在初期被診斷出來,只是目前此項檢查僅補助50-74歲,而台灣的外食族逐漸增加且肥胖人口年齡層逐漸下降。早期大腸癌幾乎無症狀,許多人對於排便改變、少量血便、腹部悶痛等症狀常不以為意。他強調,大腸癌從息肉進展為癌症,通常需十到十五年。仍有部分病患於情況較嚴重才進行大腸鏡檢查,相當可惜。無痛胃腸鏡 健檢順便除息肉趙珂漢提醒,早期發現且及時切除息肉,可預防息肉進展為大腸癌,減少癌症死亡率。平日多運動、多吃蔬果,少吃油炸食品和高熱量食物,可減少大腸癌發生率。此外,也鼓勵五十歲以下民眾提早做糞便潛血篩檢。若有做健康檢查,可加入胃鏡與大腸鏡檢查。無痛胃腸鏡已是健檢趨勢,除了可在病患舒適的情況下完整檢查腸胃道,檢查時發現息肉也可順便切除,可謂是一舉兩得。
余苑綺病逝/大腸癌居10大癌症之首…直腸癌復發率更高 主要症狀一次看
資深藝人余天與李亞萍的二女兒余苑綺2014年確診直腸癌,8年來經歷超過70次化療和各式治療,今(21)日下午不敵病魔,享年39歲。近年來,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及飲食西方化的影響,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逐年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指出,自民國95年起大腸直腸癌已經超越肝癌,成為年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根據癌症登記統計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從84年的4,217人,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22.9人,95年發生人數首次超越肝癌,成為我國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發生人數已超過15,000人,107年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41.8人,標準化發生率上升82.5%。而死亡人數從84年的2,469人,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13.3人,107年已增至5,823人,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14.9人,標準化死亡率上升12%。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大腸直腸癌的症狀常常和腫瘤的生長情形及位置有關,大腸直腸癌大部分是由息肉演變而來,初期通常沒有什麼症狀,約有百分之四十的比例大腸直腸癌發生在近端結腸的位置,約百分之六十的比例發生在遠端結腸、直腸的位置。發生在遠端左側位置的大腸癌,其症狀包括直腸出血、排便習慣改變、新發生的便秘或腹瀉、大便變細小和腹痛等。余苑綺今(21)日下午不敵病魔,享年39歲。(圖/翻攝自余苑綺 Chichi臉書)至於發生在直腸位置的癌症,則稱之為直腸癌,其症狀包括排便急迫感、裡急後重感、排便時會帶血或粘液、排便不完全感等,其他症狀如會陰處疼痛,泌尿道方面症狀和陰道瘻管等。較晚期的大腸直腸癌,其症狀包括疲倦、厭食、體重減輕等,這些症狀可能與癌症的進展和轉移部位有關。整體觀察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約4分之3發生在左側的乙狀結腸至直腸部位,顯示直腸癌的發生率遠高於大腸癌。此外,直腸有儲存糞便的作用,癌變風險高,一旦確定罹癌,癌細胞轉移至肺臟的機率,也比大腸癌高3至4倍,第三期的復發率也比大腸癌高4成。有別於大腸癌,直腸癌因侵襲風險較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手術切除腫瘤後,還需進行放射線治療,已降低復發率。不僅如此,若直腸癌的病灶位置過於接近肛門,嚴重時可能必需做人工肛門,對患者的健康照護和生活品質,無疑產生重大負擔。余苑綺今(21)日下午不敵病魔,享年39歲。(圖/報系資料照)衛福部表示,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但可以藉由定期接受篩檢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治癒率很高的癌症。根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據歐美國家經驗,每一至二年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國健署自93年起,開始推動50-69歲大腸癌篩檢服務,並自99年起納入預防保健服務項目,正式於全國推行,於102年6月起將篩檢年齡調查為50-74歲。糞便潛血檢查(FIT)是檢查糞便中是否有血,目前糞便潛血檢查是用免疫法,不需飲食限制,因此相當簡單方便,但糞便潛血檢查並非百分之百,所以當有任何異狀時,仍應找專科醫師做必要檢查。國健署提醒,預防大腸癌方式包括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養成每天運動習慣、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等。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所以50歲以上民眾應每1至2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民眾,建議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年齡也要提早。
新國民肥病2/找名醫做大腸鏡檢查嗎? 不如先查「這數據」更有用
國健署1/13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9年台灣新發癌症人數為12萬1254人,較2018年增加5123人,相較於前一年,癌症時鐘再度快轉11秒,相當於每4分20秒就有1人罹癌,而大腸癌連續第14年盤踞十大癌症之首,這也與近年肥胖人口增加有關。「9成的大腸癌都是從腺瘤型瘜肉而來!」永越健康管理中心腸胃肝膽內科醫師陳炳憲表示,大腸瘜肉主要分為腺瘤型瘜肉與增生型瘜肉,國際研究顯示,肥胖與腺瘤型瘜肉及早發現性大腸癌(50歲前發生)息息相關,根據永越健康管理中心的2020年健檢數據顯示,相較於體重正常者,BMI(身體質量指數)大於25kg/m2的人的人多出1.5倍得到腺瘤型瘜肉的機會。陳炳憲進一步透露,2744位50歲以下的民眾中,發現腺瘤性瘜肉的比例竟高達26.6%,相當令人吃驚,由此可印證年輕化的趨勢。目前國健署針對50歲以上民眾免費提供每2年一次的糞便潛血篩檢,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說,糞便潛血檢查絕對有其必要性,但要依賴作為唯一篩檢方式,偽陰性仍然過高。陳皇光說,根據國泰健康管理健檢資料顯示,75%大腸癌患者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時無異常,但進行大腸鏡檢查卻發現惡性腫瘤,其中72%甚至毫無消化道症狀,相較之下,大腸鏡檢查更加精細。但並非做大腸鏡檢查就能高枕無憂!「如果想要預防大腸癌,關鍵在於良好的大腸鏡品質及能否找出腺瘤性瘜肉。針對大腸鏡檢查的品質,國際上制定“腺瘤性瘜肉偵測率”為主要指標,最低標準為25%左右,意思為大腸鏡執行醫師為每4位受檢者檢查,就必須至少發現一位大腸腺瘤,若低於此標準,表示此醫師的大腸檢查品質不佳,無法有效預防大腸癌。」陳炳憲說,以永越為例,2020年50歲以上受檢者的腺瘤性瘜肉偵測率為46.4%,建議民眾至少要找偵測率高於30%以上的醫療院所檢查,一旦檢查出腺瘤性瘜肉就要立即消除,才能減少大腸癌風險。研究顯示,肥胖與大腸癌非常相關,一旦體重過重,就算是年輕人也有很大的機率會有腺瘤性瘜肉。(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庫)陳皇光說,腺瘤性瘜肉的癌變風險相當高,若是體積大於1公分、或是超過3顆以上,更需要提高警覺,建議要密集追蹤,就能大幅降低罹癌風險。陳皇光也提醒,雖然大腸癌受到遺傳家族史的影響很大,但卻並非必然,根據國泰健康管理數據顯示,確診大腸癌的患者中,僅有8%的人具有家族史,也就是92%患者沒有相關家族史,卻依舊罹患大腸癌,提醒民眾不要「靠勢」沒有家族史的危險因子,而忽略大腸癌風險。由於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陳炳憲認為若屬於高風險族群,如肥胖、患有糖尿病、有家族史,建議提早到40歲就要進行大腸癌篩檢。陳皇光則建議再早一點,他表示,50歲之後是大腸癌的高風險時期,如有家族史,30歲後可開始考慮進行大腸鏡檢查。若無家族史則可延後到40歲後,但若是有排便習慣異常等症狀,就要立刻趕緊就醫,早期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超過9成,若是拖延到第四期就僅剩1成,相差甚多,建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新國民肥病3/幾乎人人都有胃食道逆流 醫示警「這狀況」恐惡化成食道癌
伴隨著肥胖的病症之一,就是胃食道逆流。永越健康管理中心腸胃肝膽內科醫師陳炳憲表示,「所有容易肥胖的生活習慣,都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例如愛吃高油高糖的食物、喜歡吃宵夜、或是吃完喜歡躺下休息等,一旦腹圍變大,更容易增加腹壓,導致胃酸更容易逆流到食道,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資料,2016年全球肥胖人數已是1975年的近3倍,2016年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過重者超過19億,肥胖者超過6.5 億人,台灣也不例外,據國健署資料,每5位成人就有1人肥胖,影響健康的除了脂肪肝,再來就是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已經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以健檢數據來看,高達74.1%民眾都有此毛病,幾乎人人都有,只是症狀輕重不一,很多人甚至完全沒有感覺,可能只會覺得飯後較有飽脹感、喉頭卡卡、慢性咳嗽。」陳炳憲說,大約只有一半的患者會出現「火燒心」的典型症狀,而這將近5成的患者也要格外當心,透過胃鏡檢查,通常會發現這些患者的食道已經出現比較嚴重的灼傷。陳炳憲提醒,這類患者一定要追蹤治療,否則容易造成「巴瑞特氏食道」。「食道上皮黏膜長期被胃酸逆流刺激,就會形成柱狀上皮,這就是所謂的『巴瑞特氏食道』,長期發炎可能會惡化成食道腺癌。」歐美國家因肥胖人口眾多,胃食道逆流患者有明顯增加,更進一步拉高食道腺癌的比例,陳炳憲說,台灣目前尚未觀察到此現象,多數食道癌的原因仍與吸菸、喝酒、嚼檳榔較為相關,但若要避免相關風險,還是應該積極治療胃食道逆流,相較於藥物、飲食控制,減重尤其更加重要,只要體重減下來,胃食道逆流就會大為改善。隨著健檢愈來愈普及,民眾發現患有幽門螺旋桿菌時便會積極治療,也大幅降低胃癌風險。(示意圖/翻攝自永越健康管理中心臉書)胃部的相關疾病中,除了胃食道逆流,許多人也相當關心胃癌,根據國內外研究顯示,胃癌患者中有9成皆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經糞、口傳染,民眾因不小心吃下遭幽門螺旋桿菌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多數人感染後並無症狀。陳炳憲說,過去台灣衛生條件較差,幽門螺旋桿菌不易消滅,因此導致胃癌患者激增,如今隨著幽門螺旋桿菌控制良好,愈來愈少人罹患胃潰瘍、胃炎,也讓胃癌發生率跟著降低。「這與健檢愈來愈普遍有關,一旦醫師發現民眾有幽門螺旋桿菌,就會給予藥物積極治療,再加上衛生環境改善,所以幽門螺旋桿菌大幅降低,以永越為例,近5年就降低5%。」陳炳憲說。不過,就算沒有幽門螺旋桿菌作亂,亂吃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也容易引發胃潰瘍,常見症狀是上腹部悶痛,甚至會有血便、黑便,此時建議要進一步檢查,並積極治療,否則還是可能引發癌變。
疫情新受災戶!2萬名糞便潛血陽性者未回診 拖半年大腸癌機率增2倍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前往醫療院所就醫意願降低,以致癌症篩檢數量下降。經資料分析顯示,截至110年7月底四癌篩檢(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及口腔癌)已超過240萬人次,相較109年同期篩檢數量減少約1成。定期癌症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以大腸癌為例,大腸癌連續13年發生人數第1位,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每年有超過1萬5千名大腸癌新診斷個案,男性的發生率又比女性多約1.5倍。大腸癌是男性發生率的第1位癌症,女性第3位,故鼓勵男性要特別留意。經國民健康署篩檢資料庫分析,109年男性的篩檢人數約52.5萬人,低於女性的71.8萬人,因為男性篩檢人數少,故早期發現息肉人數也較少,罹患大腸癌風險會相對增加。國民健康署補助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糞便潛血檢查沒有侵入性且檢查前不必限制飲食,可鼓勵符合資格的民眾(民國36年至60年出生)的民眾,帶健保卡就近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就可在家輕鬆採集檢體後送回醫療院所作檢驗。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篩檢資料顯示,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以及每20人就有1人為大腸癌。而今年因受新冠疫情影響,造成大腸癌篩檢結果陽性個案,不敢進一步到醫療院所做大腸鏡檢查,截至7月底尚有約2萬名篩檢陽性個案尚未接受大腸鏡檢查,也就是可能會有1萬名大腸息肉及1千名大腸癌個案待檢查發現。若糞便潛血篩檢為陽性,是否可以再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而不做大腸鏡確診呢?根據我國研究資料分析顯示,超過6個月以上做大腸鏡,得到進行性大腸癌的風險增加2倍,而若超過1年才做大腸鏡檢查者,風險更達到2.8倍。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暨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醫師表示,現疫情趨緩,醫院也都有良好的感染防護措施,呼籲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越早進行大腸鏡檢查,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越低,是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的不二法門。國民健康署補助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糞便潛血檢查沒有侵入性,也不會造成疼痛,且檢查前不必限制飲食,安全又簡單的採便8步驟,符合補助資格的民眾可以帶健保卡到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再使用糞便採集棒刮取檢體並送回醫療院所,便可等待篩檢結果。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篩檢資料顯示,透過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及降低二期以上大腸癌29%發生率。早期大腸癌的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而第4期大腸癌5年存活率僅為1成4。國民健康署提醒符合資格的民眾,趁疫情趨緩加緊腳步至特約醫療院所接受大腸癌篩檢,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家族疾病要注意!苗縣3兄弟陸續確診大腸癌
苗栗有3兄弟短短1年內陸續診斷出大腸癌,追溯病史發現,4年前他們的母親就是大腸癌病人,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提醒,大腸癌家族遺傳性機率高,若家族中有大腸癌病史的民眾,更要盡早並定期做檢查,才不致延誤病情。大千綜合醫院外科主任馮啟彥表示,偶發性大腸癌亦即無家族遺傳,佔所有大腸癌的70%,通常好發於50歲以上,發生原因與生活飲食相關,例如:少吃蔬果、常吃肉類與油炸燒烤類食物,另外30%的大腸癌病人則與家族遺傳有關。根據研究發現,家族若有大腸癌病史,罹病的機率較常人高出1.5倍,若是有兩位1等親皆罹患大腸癌,則風險將提高3倍。馮啟彥都會提醒他治療過的病人家屬務必要接受檢查,但許多家屬因忙碌或不在意而未放在心上,此次收治的3兄弟在4年前母親發病時,都因害怕做大腸鏡檢查而不願接受建議,導致後來其中1位兄弟發現時已是大腸癌第三期,所幸3兄弟經治療後皆已狀況穩定。馮啟彥說明,其實大腸癌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除做糞便潛血篩檢外,也可透過大腸鏡做進一步的檢查,目前已可搭配做無痛大腸鏡,因此民眾不用因害怕而忽略自身健康。
癌神來我家2/癌症篩檢誰最準? 醫師:依賴腫瘤標記不可靠
大腸癌是健康檢查很重要的指標性疾病,以國泰健檢2017年到2019年健檢統計,透過大腸鏡檢測發現,3成的人出現異常狀況,其中45%屬大腸癌的高危險群;值得關注的是,確診罹患大腸癌的患者中,其中75%的糞便潛血呈現陰性、72%無消化道相關之自覺症狀、95%的人腫瘤標記指數無異常。「大腸鏡能夠直接觀察黏膜變化,同時也可以直接切除大腸瘜肉,以免夜長夢多。」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說,腺瘤性瘜肉的癌變風險相當高,若是體積大於1公分、或是超過3顆以上,更需要提高警覺。而從數據中也可以發現,糞便潛血檢查絕對有其必要性,但要依賴作為唯一篩檢方式,偽陰性仍然過高,更不用說腫瘤標記的偽陰性居然高達95%,更不建議作為大腸癌篩檢方式。透過糞便潛血篩檢,能看出腸道黏膜是否出血,但許多人覺得麻煩,就算首次檢驗結果異常,仍不願複檢。(圖/報系資料照)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同時也是防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及台灣癌症墓金會顧問的熊佩韋說,腫瘤標記抽血檢查中的癌胚抗原(CEA) 也是大腸癌健檢最常用的腫瘤指數之一,但是很多良性因素(抽菸、慢性氣管炎、胃潰瘍、胰臟炎、肝膿瘍、酒精性肝硬化、膽囊發炎等) 及其他惡性腫瘤 (如乳癌、胃癌、肺癌、卵巢癌等)也都有可能會造成CEA上升,總之,由於誤差率相當大,並不適合做為第一線大腸癌標準篩檢的方式,比較適合用於確診為大腸癌患者之術後追蹤參考。
癌神來我家4/新鮮大便需「熱騰騰」外送! 半數民眾異常仍不複檢
如果仍然不幸產生大腸瘜肉,那就要盡早發現、並盡快消滅它,此時就要接著採取第二密技。「最普遍又有效的就是糞便潛血檢查。」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同時也是防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及台灣癌症墓金會顧問的熊佩韋說,隨著政府推行50~74歲每2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篩檢,大腸癌死亡率也明顯下降。「如果有大腸瘜肉或腫瘤,就可能造成黏膜少量出血,但肉眼並無法分辨,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才能發現。」熊佩韋說,這是最簡單、又不具侵入性的大腸癌篩檢方式,就算50歲以下自費也僅需幾百元而已。國健署副署長吳昭軍在記者會上表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若未進一步接受大腸鏡篩檢,罹患大腸癌的死亡率會增加64%。(圖/國民健康署提供)不過,由於糞便中的血液在室溫下會被破壞,需要盡速將糞便送檢,所以超過半數的民眾雖然檢查結果異常仍不願複檢。「嫌麻煩啊!總覺得自己不會那麼倒楣。」但就算如此,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接受糞便潛血篩檢率為21.4%,且其中報告異常而接受定期複篩率為30%,則降低國人大腸癌死亡風險10%;預估若篩檢率能達40%,在同樣的複篩率下,可降低23%死亡率;若篩檢率達60%,則可降低36%死亡率,由此可見糞便潛血篩檢的成果。醫師熊佩韋提醒,腺瘤性瘜肉若逐漸長大,10年後可能惡化成大腸癌。(圖/亞東醫院提供)「但糞便潛血仍然有偽陽性、偽陰性的問題。」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說,根據健檢資料顯示,75%大腸癌患者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時無異常,但進行大腸鏡檢查卻發現惡性腫瘤,相較之下,大腸鏡檢查更加精細。(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