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口傳染
」 腹瀉吃下沒煮熟豬肉!他一照「體內全是蟲」 醫示警:爬進腦就得動手術
豬肉務必煮熟再吃!美國佛州大學急診科醫師加利(Sam Ghali)日前分享一張CT掃描照片,只見這張圖上,布滿了白色如同米粒般的異物,係因這名患者吃下沒煮熟的豬肉,感染了「囊蟲病」(cysticercosis)。根據外媒《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加利解釋,囊蟲病是由「豬肉絛蟲」引起,蟲卵會隱藏在未煮熟的豬肉裡,一旦被人類吃下肚,就會在腸道中孵化成幼蟲,而幼蟲會鑽過腸壁、進入血液,擴散到全身各處。不過,牠們在被人體免疫系統殺死後,會形成堅硬的鈣化囊腫,在CT掃描圖上,就會呈現出白色橢圓形的「米粒」。加利進一步說明,除了吃下未煮熟的豬肉外,這些蟲卵也可能因糞口傳染染疫,這種傳播方式主要因感染者在上廁所後沒有正確洗手而發生,或者蟲卵透過人體排出後,汙染水源而致。報導指出,如果鈣化囊腫進入大腦,將會引起頭痛甚至癲癇發作,也可能讓人出現意識混亂、頭暈、腦積水等病症,在這樣的情況下,通常需要手術進行切除;若囊腫到達眼睛,恐怕會使人視力模糊,造成其他感染問題。對此,加利也強調,囊蟲病的預後情況通常很好,但不幸的是,仍有一些病例將會致命,據估計,全球每年約有5000萬人感染,導致約5萬人死亡,「所以應該盡力保持清潔、經常洗手,永遠不要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豬肉」。
全家雙眼無神進診間…醫秒猜到「1病毒」作祟 恐怖都市傳說是真的
近期由於腸病毒、諾羅病毒肆虐,已經有不少專業醫師提出警告,呼籲家長應當要注意兒童的身體情況。小兒科醫師周一珊透露,最近看到一家人雙眼無神、拖著沉重的步伐一起進診間,幾乎可以馬上猜到是感染了諾羅病毒,由於諾羅傳染力強,且男女老少都是好發年齡層,可以說是「一人中獎全家分享」。周一珊在臉書粉專「波力診所-新北市新莊區」表示,最近只要看到一家人雙眼無神、拖著沉重的步伐一起進診間,都可以猜到「八成又是諾羅病毒這個小壞蛋!」由於諾羅病毒主要經由糞口傳染,只要接觸過糞便、嘔吐物沒把手洗乾淨,少少的病毒量就能傳染給很多人,且男女老少都是好發年齡層,所以才有「一人中獎全家分享」的恐怖都市傳說。醫師說明,一般感染諾羅病毒後24小時至48小時,就會開始感到噁心、嘔吐,部分人會腹瀉,可能伴隨發燒、倦怠、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但諾羅來得快、去得也快,約2至3天就能痊癒,然而康復後3天至2週內,可能都還具有傳染性,還是需要特別注意。周一珊指出,諾羅病毒變異大,目前還沒有疫苗或特效藥,醫生會給予對症下藥的支持性療法,並且建議患者多補充水分、電解質,如果連喝水都會吐,最好停止進食4至6小時,期間小口飲水,讓腸胃道多休息,若還是不舒服可以請醫生開立止吐、止瀉藥等,「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勤洗手。症狀持續一段時間,還是要盡早來院檢查治療」。
男童突高燒「狂拉黑泥糞」住院1周!竟是摸狗沒洗手害病
高雄一名2歲半男童日前突發高燒、腹痛難耐,甚至拉出黑泥般的糞便,嚇得父母急忙將孩子送醫治療,經醫師診斷確認男童感染「沙門氏桿菌」,而原因竟是「摸狗沒洗手」才致病。據了解,高雄一名蔡姓男童日前突發燒腹痛,一天之內狂拉了10幾次的「黑色血便」,整個人拉到虛脫無力,送醫後發現發炎指數竟飆破100,經糞便檢驗才確認,男童遭到「沙門氏桿菌」感染。經醫師追問病患的生活習慣,這才得知原來男童摸完貓狗後沒洗手就進食,導致吃東西時連帶將病菌一起吞下肚,所幸住院治療1周後終於康復出院。對此,阮綜合醫院兒科醫師楊岱璟表示,高溫35℃至37℃是「沙門氏桿菌」的最佳繁殖溫度,且經常在雞蛋、奶製品、生食及未煮熟的食物中大量繁衍。楊岱璟說明,「沙門氏桿菌」的傳染途徑是透過接觸或糞口傳染,若上完廁所或摸完貓狗後沒洗手就進食,手上的沙門氏菌就會跟著進入人體造成感染,尤其5歲以下幼童與長者更是高危險群,提醒民眾盡量避開生食、食用煮熟食物、喝煮沸開水及少吃冰品冷飲,就能大幅降低感染風險。
彰化童參加冬令營狂燒7天 兒科醫示警:春節4病毒「上下夾擊」
彰化縣員林市1名7歲李姓男童反覆高燒1週,並造成扁桃腺炎、喉嚨痛及眼睛結膜炎,也併發支氣管炎,住院治療,確診為腺病毒感染,和他一起參加補習班冬令營的多位同學也接連感染。衛福部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提醒,腺病毒正在大流行,春節假期不只將面臨腺病毒,還有流感、新冠及諾羅、輪狀等病毒的「上下夾擊」。馬瑞杉表示,所謂「上下夾擊」指的是流感、新冠及腺病毒引發的呼吸道感染,以及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腸胃道病症,這幾種病毒目前都還在流行,如果一起感染或接連感染,身體上方的呼吸道和下方的腸胃道恐將吃不消,面對可能的「上下夾擊」,免疫力比較低的老人和孩童更需要注意。李童母親透露,國小一年級的兒子放寒假,參加補習班的冬令營,1週前開始發燒,前往診所看診拿藥,但連著7天還是反覆發燒,而且喉嚨痛及眼睛癢,眼睛還揉成紅腫,才轉到彰化醫院,被安排住院,在這期間冬令營也傳出多名學生發燒,冬令營並因此停課。馬瑞杉說明,李童確診為腺病毒感染,以致反覆發燒,而且支氣管發炎,住院治療。腺病毒好發在孩童,以飛沫傳染為主,感染後持續發燒的時間可能長達3到10天,可以說是最容易引起發燒的病毒,臨床上以呼吸道症狀為主,也常引發結膜炎,目前台灣沒有疫苗上市,只能採症狀治療,如果併發肺炎或支氣管炎,就要住院為宜。馬瑞杉進一步指出,隨著春節返鄉及旅遊的人口流動,加大了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以目前來看,新冠、流感及腺病毒的人數都還在流行,病徵除了喉嚨痛等呼吸道感染之外,還可能頭痛、倦怠、肌肉酸痛、咳嗽等,春節期間所引發的呼吸道傳染恐將大增,情況嚴重者還可能引起肺炎等併發症。馬瑞杉提到,目前也流行著病毒性腸胃炎,主要是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輪狀病毒好發於6歲以下的嬰幼兒,諾羅病毒則是任何年齡層都可能。2種病毒主要是經糞口傳染,主要症狀為水瀉、嘔吐,並可能伴隨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醫師強調,春節期間面對多種病毒的夾擊,最好在出入公共場所時戴口罩,並且勤洗手,如果身體不舒服,還是要就醫,盡量在家休息。
2寶媽以為感冒…狂冒「百顆紅疹水泡」畫面曝 醫示警:大人也會染腸病毒
彰化一名27歲蕭姓女子日前雙手及雙腳布滿密密麻麻的紅疹,模樣看起來怵目驚心,就醫之後確診為腸病毒。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指出,腸病毒至今還在大流行,不少幼兒園因而停課,不只孩童感染,連大人也無法倖免,也有併發重症的可能,不要輕忽。蕭女表示,幾天前先出現喉嚨痛的症狀,接著發燒,就診被診斷為咽喉炎,自己也以為只是小感冒,吃個藥應該2天就會好了,不料,2天後雙手雙腳開始出現紅疹,越冒越多,連嘴角及口腔也出現水泡及潰瘍,全身超過百顆的紅疹及水泡,嚇得她去看急診。她直言,結果轉診到彰化醫院小兒科,確診為腸病毒,「這顛覆了我的想像,因為過去一直覺得腸病毒應該是孩童的病症,怎麼自己也會中彈。6歲的女兒及5歲的兒子在2周前曾染上腸病毒,我照顧兒女時都有洗手,可能是不小心感染了。」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表示,蕭女出現的手足口症,很明顯是感染腸病毒,雖然大人因免疫力較強,感染腸病毒的機率較低,或是感染之後病症輕微,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家中孩童因腸病毒在家休養時千萬不要共食,環境要消毒,父母在餵食孩童、清理口鼻分泌物、嘔吐物及糞便前後一定要用肥皂洗手,也應該要戴口罩。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圖/彰化醫院提供)馬瑞杉說,大人感染腸病毒的症狀通常不嚴重,但也有大人因感染腸病毒引發重症及心肌炎,有死亡風險,所以,一旦家中孩童感染腸病毒,大人也要隨之警戒。馬瑞杉指出,腸病毒主要是透過糞口傳染,接觸傳染及飛沫傳染也有可能,而且腸病毒傳染力很強。腸病毒以基因分型大約有100種,會引發重症的並不多,不管是孩童或大人感染,通常經過症狀治療,可以在7至10天內痊癒,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出現可能轉成重症的徵兆時,包括昏睡、持續嘔吐、抽搐、肢體無力、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等,一定要馬上就醫,以免錯過治療時機。
喝淨水、吃熟食仍食物中毒! 連假出國當心「一瀉千里」
一位職場人士出國開會,為了避免生病影響工作,用餐相當小心,飲用瓶裝水、在合格餐廳用餐、吃全熟食、水果也都自己剝,沒想到還是中標狂腹瀉!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家醫科醫師陳信儒仔細詢問旅遊史,揪出嫌犯疑為「冰塊」,由於無法確定冰塊使用何種水製成、是否為煮熟水,「這個東西太容易出漏了!」建議國人若前往衛生條件不佳的國家進食務必謹慎,尤其避免飲用含有冰塊的飲料。WHO食品安全5要訣保持食品清潔。生食熟食要分開。食物要完全煮熟(尤其是雞蛋與家禽肉類)。食物保存在安全的溫度。使用安全的飲用水與食品。何為「旅遊者腹瀉」?陳信儒表示,當旅客到了不熟悉的地方,1天腹瀉超過3次以上,而且糞便沒辦法成型,加上噁心、嘔吐、發燒其中一種腸胃道症狀,便診斷是「旅遊者腹瀉」。根據醫學研究,旅遊者腹瀉主要造成細菌與病毒感染。預防原則是避免生食、餐前洗手,尤其是未開發或開發中國家衛生條件較差、感染疾病風險較高,建議民眾吃水果自己剝皮,到合格的餐廳用餐,並且避免喝含有冰塊的飲料。若家長帶寶寶出國,盡量使用70度以上熱水沖泡奶粉,可殺死大部分的細菌,較為安全。事先查好國際旅遊疫情醫師提醒,出國飲食的衛生原則跟在家烹調相同,不過要注意的事項較多一些,民眾可於出發前查詢國際旅遊建議等級,例如國人常去的日本衛生良好,屬於低風險區域,至於未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例如東南亞、中東、非洲、中南美洲等地區,衛生條件差,被列為高風險區域。不過,疫情解封加上全球化影響,世界各國無論是工作或旅遊,人員的交流相當頻繁,無法確保低風險地區一定不會引發感染,因此即使到低風險國家仍須留意衛生。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止瀉3大治療策略萬一出國食物中毒、上吐下瀉怎麼辦?陳信儒表示,大部分民眾免疫力正常,可自行痊癒,除非是碰到特別凶猛的細菌侵襲,或是免疫力較弱的年長者與小孩、腸胃道較差的族群等,一中標可能就會非常嚴重,建議事先備妥藥物。第1招:基本藥物例如一般的腸胃用藥、止瀉藥,針對症狀治療。第2招:口服補充液民眾可在一般藥局買到電解質水等口服補充液。不建議喝市售運動飲料,因為其中的糖份和電解質,比較不適合人體腹瀉脫水時所需補充的營養。第3招:施打疫苗若民眾需前往衛生條條件不佳的國家,可事前到旅遊醫學門診自費施打傷寒疫苗。另外A肝病毒雖然不會造成腹瀉,但糞口傳染仍會引發發燒、噁心、黃疸,建議30-40歲中壯年族群若需出遊或工作,可自費補打A肝疫苗。各旅遊醫學門診合約醫院據點及服務班表我適合預先用抗生素嗎?至於是否需要預防性使用抗生素?陳信儒說明,這個議題目前在旅遊醫學界比較不建議。第一,抗生素可能把體內正常菌種殺死,好菌宛如天然益生菌,在腸胃道裡具有保護效果,若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殺死正常菌種可能導致外來病菌更易入侵;第二,出國前尚不知道可能感染何種細菌,使用不對的抗生素,反而會導致抗生素的抗藥性變強,因此目前醫學界不建議用預防性使用。除非民眾必須前往極端環境,或是運動員出國比賽,特殊情況才會考慮使用此方式。出現3大症狀不要忍! 盡速就醫症狀1:嚴重脫水當發現口乾舌燥、眼睛淚液分泌非常少,甚至眼眶凹陷、上廁所沒尿液等,這並非泌尿道出問題,而是體內水分嚴重不足,建議到醫院施打點滴補充水分。症狀2:拉個不停輕微的旅行者腹瀉,通常3天內即可改善,但若出國7天就拉了5天,像這樣不正常的狀況,「該去醫院還是去醫院」醫師叮嚀。症狀3:排出血便一旦感染入侵性較高的病原體導致血便,代表腸胃道黏膜受到嚴重侵害,有可能連帶發燒畏寒,建議在當地就醫。國人出國就醫可申請健保補助,民眾不用擔心高額費用。出國在外緊急就醫,可申請健保自墊醫療費用核退醫師最後呼籲,民眾出國前可到藥局購買成藥,或是到旅遊醫學門診施打疫苗。旅遊醫學門診由家醫科醫師組成,是一個綜合性門診,可根據民眾行程判斷感染腸胃道疾病、暈機暈車、高山症、潛水夫病等風險,給予行程意見、常備用藥或施打疫苗,例如針對爬富士山開立高山症預防用藥,民眾都可妥善利用。出國小心謹慎,才能好好享受旅遊。
避免沙門氏桿菌中毒 食藥署提醒:美乃滋沙拉醬屬高風險食材
桃園越南法國麵包食品中毒案件,通報增至520人,已有7人檢出沙門氏桿菌。食藥署表示,即日起啟動「異國料理餐廳稽查專案」,提醒民眾,沙門氏桿菌常出現於肉類、蛋類、乳品等動物性食品及其製品,但耐熱性低,只要煮沸5分鐘就可將其殺死。沙門氏桿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中,主要傳播方式為糞口傳染,可以透過人、貓、狗、蟑螂、老鼠等接觸食品而產生二次污染,而主要中毒食品原因為有受污染的畜肉、禽肉、鮮蛋、乳品、魚肉煉製品等動物性食品以及豆餡、豆製品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植物性產品。雞生蛋的過程中,蛋殼就可能帶沙門桿菌,或是環境病媒,像是蟑螂老鼠之類的,就怕民眾,病毒從口入,原定9月才要執行的,異國料理餐廳稽查,提前即日啟動。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我們現在市面上都有,供應滅菌過的雞蛋,至少如果(店家)他要自己用蛋去打的話,要用洗選蛋,對於這種即食產品,盡量盡速食用,所謂盡速食用我們是建議,兩小時內要吃完。」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圖/食藥署提供)食藥署表示,沒加熱的食材如美乃滋、沙拉醬等,都是沙門氏桿菌的高風險食材。食藥署也呼籲食品業者,製作沒有經加熱處理之蛋黃醬或含蛋糕點時,應選用衛生品質良好的洗選蛋或殺菌液蛋,且調理食品時須有防止交叉污染的作業流程;生食、熟食之器具、砧板、抹布應明確區分,勿混合使用;作業場所則應有防治病媒的措施;食品從業人員須遵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之規定,手部時常保持清潔。而一般中毒潛伏期為6到72小時,平均為18到36小時。人體誤食沙門氏桿菌後,有兩種種毒症況可以發現,第一為在4~48小時(平均約24小時)內就會發病,發病時間愈短,症狀愈嚴重;二點主要症狀為腹痛、寒顫、發燒(高燒維持在38~40℃)、噁心、嘔吐,症狀持續 2~3天後會痊癒,但有5%的人會成為帶菌者。死亡率為1%以下。治療方法為適當烹調,需加熱完成,加熱後的食品應防止交叉污染,生食及熟食所使用之容器、刀具、砧板應分開,勿混合使用。
中醫穴位提升免疫力 助身體對抗腸病毒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總稱,主要經由「糞口傳染」,分布於腸胃系統通道間,傳染性強,發病迅速且劇烈。中醫師吳宛容說明,中醫根據其發病特性及症狀視其為溫病疫癘,發病初期以風熱症狀為主,病位在肺,病程進入中期以濕熱為主,病位從肺熱轉入脾胃濕熱,若快速轉入急重症則為肺胃熱勢逆傳心包,會出現神經症狀、腦炎症狀、胸腔發炎症狀,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腸病毒有潛伏期 發生四大急重症應盡速就醫中醫溫病的伏邪概念,病邪潛伏於膜原腠理間,正如腸病毒常見潛伏期3~5天,病雖從口鼻入,但易潛伏於腸胃道壁間伺機傳染,透過糞便傳入環境中,當免疫系統機能低弱時更容易發作。發病初期的風熱症狀在腸病毒中典型常見咽喉腫痛、口腔黏膜潰瘍,伴隨部分發燒,吳宛容中醫師指出,中醫常使用銀翹散、麻杏甘石湯等解表清熱方劑,搭配清肺熱及咽部發炎用藥如板藍根、魚腥草等;有些熱勢更重會有咽峽部小水泡及潰瘍,稱為泡疹性咽峽炎,用藥會加更多清熱藥輔助,如黃芩、梔子等;若病勢加重再往裏走至脾胃轉而濕熱重,則要加入袪濕清熱藥物,如甘露消毒丹或龍膽瀉肝湯等,此時手掌腳掌手指腳趾會伴隨小疹及水泡,加上口腔、舌頭破損,就稱為手足口病,適度加入甘露飲等滋陰涼潤藥物,可幫助黏膜修復。最後,若病勢過猛,直攻中樞神經系統、心臟、腦部,產生四大急重症:1.活動力差、嗜睡、意識不清;2.肌躍型抽搐;3.呼吸急促或心跳加速;4.持續嘔吐,請盡速轉往大醫院治療。四關穴+足三里穴 啟動免疫機制、增強免疫力中醫透過穴位調理身體氣機能量,可以有效提升自身免疫力,黃帝內經:「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當免疫力提升後,外來病毒侵入時,吳宛容中醫師分享,可藉由開四關穴+足三里穴,幫助身體有效快速對抗反擊。四關穴:雙側合谷穴,雙側太衝穴四關,是氣血陰陽外內出入的要道,合谷穴為手太陽經原穴,可調肺氣下降;太衝穴為足厥陰肝經輸穴、原穴,可調肝氣上升。兩穴一升一降,相互為用,調節氣機周流不息,通達全身四肢,刺激四關穴可以透過疏通全身氣機達到開啟免疫系統調節機制,達到提升對抗外來病毒能力。足三里穴:足陽明胃經合穴,按壓足三里有增強免疫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的作用,也是著名的長壽穴位。養生茶飲提升免疫力 早睡早起勤洗手最有用根據腸病毒三大病發症狀,手足口病、泡疹性咽峽炎、中樞神經性急重症,及提升自身免疫力為大原則,吳宛容中醫師分享一組養生茶飲:荊芥3g,薄荷3g,金銀花3g,鉤藤3g,茵陳3g,玉竹5g,黃耆5g,甘草2g,蜂蜜1湯匙,泡入300cc~500cc熱水中,悶約15~30分鐘即可飲用。透過茶飲包藥物藥性可以處理腸病毒在中醫病機上引起的風熱、濕熱及肝陽上亢肝風動的症狀,然而根據每個人體質不同所造成病勢進入體內表現可能不同,建議可以尋求專業合格中醫師諮詢,為個人體質狀態量身訂做調整藥物比例來組成適合個人的茶飲。腸病毒好發季節在5~9月,請家中有小朋友的家長,勤洗手及保持良好衛生習慣,病毒傳染途徑可能經過接觸的物品及環境,免疫力較佳的大人可能無症狀,未經察覺悄悄帶病毒回家,若無良好衛生習慣及防範,可能意外讓家中小朋友傳染。吳宛容中醫師提醒,盡可能飲食清淡,養成早睡早起好習慣,以提升自身免疫力。
北市毒莓A肝個案「弱陽性→陰性」反應慢半拍挨轟 薛瑞元:食藥署明起說清楚
好市多自有品牌「科克蘭」多款莓果產品被查出帶有A型肝炎病毒,雙北也陸續爆出疑似個案,外界不滿食藥署把關作為緩慢,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該案檢驗結果下午由疾管署對外說明,並責成食藥署每週三開食安記者會,並每日公布莓果回收數量,後續衛福部幫消費者對好市多進行代位求償等事宜,明天召開記者會說明。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明A肝莓果事件最新進度。(圖/報系資料照)美式賣場好市多112年3月27日自智利輸入「Kirkland Signature科克蘭冷凍3種綜合莓(有效日期2023/09/19,規格:1.81 kg/包)」產品,經衛福部食藥署會同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抽驗並於4月28日發布檢出A型肝炎病毒;另又於邊境查驗發現美國冷凍藍莓也驗出A肝病毒陽性。北市衛生局表示,5月5日接獲1例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通報,疫調發現個案曾於3月底至4月底期間食用於好市多購買的冷凍綜合莓果,目前個案與2名同住家人皆無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症狀,因個案初步檢驗結果「陽性訊號微弱」,原檢體已送中央實驗室進行複驗。根據北市衛生局表示,8日晚間一名疑似個案複驗結果屬於「弱陽性」,需要再驗,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9日公布複驗結果,確定是陰性,排除急性A肝。薛瑞元今天表示,已經指示食藥署官員週三親自召開記者會,回應質疑。(圖/劉耿豪攝)至於外界質疑,食藥署3月接獲美國警訊通報至今,應對作為是否過度緩慢,對此,薛瑞元上午出席衛福部醫事司「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記者會,被問及是否認為食藥署失職時回應,3月相關產品被檢出A型肝炎病毒是在邊境,實際上該批商品並沒有流入市面,但食藥署也因此發動後市場調查,針對已經進入台灣的產品進行採檢,發現一批有A型肝炎污染後,要求業者進行下架回收作業,對於買回去、已經售出的,則要求廠商回收。對於外界質疑食藥署在相關食安議題作為上消極、怠慢,薛瑞元回應,他認為沒有外界認為的情況,食藥署警覺性很高,邊境發現立刻進行後市場調查,至於外界覺得緩慢,可能與食品的A型肝炎檢驗性質有關,由於A肝是透過糞口傳染,因此病毒不是長在莓果裡面,而是殘留在表面,不能直接打碎後萃取來做PCR檢驗,在檢驗上更加費時。薛瑞元解釋,食品A型肝炎檢驗需要慢慢用液體沖洗莓果表面,大約需要10天左右,收集液體後濃縮、才能拿去做PCR,檢驗耗時,從前置處理到PCR就要10天以上,實驗室工作佔掉比較多時間,為了即時讓莓果事件止血,薛瑞元也責成食藥署每週三開食安記者會,並每日公布莓果回收數量,後續衛福部幫消費者對好市多進行代位求償等事宜,也將在明日一併說明。
好市多莓果驗出A肝病毒「8類食物恐被感染」 專家揭3方法預防
好市多從智利進口的「Kirkland Signature科克蘭冷凍三種綜合莓」,經衛生單位檢驗出A型肝炎病毒陽性,緊急下架1.7萬公斤違規產品,但恐怕已經被民眾吃下肚。有專家分析,除了莓果外,其他8種食物也可能被感染,預防方法也曝光了。毒理專家招名威在臉書專頁指出,A肝病毒主要寄生在人體內,大多經由糞口途徑傳染,因此食物不可能莫名其妙跑出病毒來,推測受汙染的食物,應該是在上游就接觸到含有病毒的糞便,或是含有糞便的水源。假如受汙染的食物被沒有抵抗力的人接觸到,不只莓果,還有冷盤、三明治、沙拉、果汁、牛奶及奶製品、生鮮魚貝類及冷飲,都可能被感染。預防A型肝炎,做好飲食衛生很重要。(示意圖/翻攝自pexels)感染A肝會出現發燒、肌肉酸痛、疲倦、食慾不振、腹部不適、噁心、甚至嘔吐的現象,與感冒症狀類似,在持續幾天後,病人會有茶色尿或併有眼白變黃(即黃疸)的徵兆,臨床症狀的嚴重程度,會隨年齡增加而增加,擔心的人可以安排抽血檢查,會比較保險。那麼要如何預防?由於A型肝炎的主要傳染途徑是糞口傳染,因此最佳的方式就是注重飲食和飲水的衛生:1、個人衛生:預備食品前及進食前要洗手,如廁後要沖廁及用肥皂洗手。 2、飲食衛生:避免攝取過量有風險的食物,飲水要先煮沸再飲用,並將所有食品清洗乾淨或澈底煮熟,盡量不要生食,外食要選擇乾淨衛生的餐飲場所。 3、環境衛生:維護廁所環境清潔,糞便需適當處理,以防染污水源、泥土及食品,廚房及飲食用具要保持清潔。
想去東南亞旅遊 當心這些疾病!
各國邊境開放、防疫措施鬆綁,長時間未出國旅遊的民眾也紛紛趁現在「報復性出國」。台灣自去(2022)年10月13日起實施入境0+7免隔離政策後,出國旅遊人數也逐漸上升。根據交通部觀光局資料顯示,去年11月起國人出國人數便逐漸上升,12月出國人數近40萬人,1月更是超過60萬人。其中,國人出國旅遊地前10名一半都是東南亞國家,泰國更排行第二,僅次於日本。但民眾前往東南亞旅遊可要注意了!雖然COVID-19疫情趨緩,但當地仍有許多傳染病疫情。疾管署提醒,國人赴東南亞旅遊應注意防疫,讓出遊更安心。而當地各個傳染病疫情如何預防呢?《健康醫療網》為民眾整理了相關資訊。傳染病一:麻疹 出國前接種疫苗疾管署4月11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麻疹病例,為北部30多歲男性,今(2023)年3月17日至22日至泰國旅遊,4月3日發燒,4月5日出現紅疹等症狀,於4月5日就醫並住院隔離治療,經通報檢驗於4月11日確診。目前,個案已出院返家,其密切接觸者均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共36人(含醫療院所接觸者32人),將監測至4月23日。麻疹是傳染力很強的病毒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可經由空氣、飛沫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感染,常見症狀包含發燒、出疹、鼻炎、結膜炎、咳嗽,以及發燒3-4天後口腔內出現柯式斑點。在疫苗尚未使用前,超過99%的人都會被感染,而接種疫苗也是目前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因此,疾管署呼籲,應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MMR疫苗的幼兒至流行地區。傳染病二:登革熱、屈公病、茲卡 預防蚊蟲叮咬根據疾管署疫情統計,泰國、緬甸等多數東南亞國家均有登革熱、屈公病及茲卡病毒感染症等病媒蚊傳染病疫情,截至4月10日,累計23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病例,高於去年、前年同期,感染地均為東南亞及南亞國家。登革熱會發燒、出疹,嚴重會肝臟腫大、嚴重出血等。屈公病的症狀與登革熱類似,但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個月。而茲卡病毒型症狀為發燒合併紅疹、關節疼痛或結膜炎等,婦女若於懷孕期間感染茲卡病毒,可能會產下神經異常的新生兒。由於3種傳染病都是由蚊子叮咬傳播,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執行長彭仁奎呼籲,國人赴東南亞國家旅遊期間,於戶外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包鞋及長襪,儘量減少裸露部位,並正確使用含敵避(DEET)成分的防蚊蟲藥劑,預防病媒蚊叮咬。傳染病三:A型肝炎 注意飲食、衛生此外,A型肝炎雖然在國內發生率已大幅下降,但卻是東南亞國家相當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也是旅遊者在東南亞地區常見的感染症之一。30歲以下民眾大部分沒有抗體,目前有A肝疫苗,民眾也可經由醫師評估進行施打以預防感染。而A型肝炎主要經由糞口傳染,疾管署呼籲,國人前往衛生條件較不佳的地區,應留意飲水食物及環境衛生,避免生飲、生食,尤其生蠔或水產貝類,應澈底煮熟再食用,並常以肥皂、乾洗手液洗手,以免感染A型肝炎或其他腸道傳染病。傳染病四:猴痘 避免高風險場域、密切接觸近日,泰國也出現猴痘(Mpox)確診案例。目前,猴痘疫情以密切接觸之人際傳播為主,疾管署建議,民眾出國旅遊應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高風險場域,旅遊期間也應避免接觸野生動物,減少人畜共通傳播風險。若有出現發燒、皮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務必於入境時主動洽疾管署檢疫站協助評估,入境後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高風險場域暴露史及接觸史。另外,民眾自我風險評估「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可至疾管署「猴痘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平台」進行接種暴露前預防(PrEP)疫苗意願登記,及選擇欲前往接種之醫院。前往東南亞旅遊前 尋求旅遊醫療諮詢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慶典也即將到來,在東南亞眾多國家,潑水節等同於新年節日,隨著各國國境開放,今年預計也將吸引大批旅客湧入泰國及鄰近國家,共同歡慶。最後,彭仁奎執行長提醒,國人如欲前往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可於出發前2至4週向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進行聯繫,或至旅遊醫學門診合約醫院尋求專業旅遊醫療諮詢、疫苗接種及預防用藥等評估,以增加自身保護力。
武漢肺炎/宅在家也會被感染! 專家曝防「氣溶膠傳播」:沖馬桶要蓋
香港青衣長康邨出現疑似排糞管感染的確診病例,打破了「宅在家就一定安全」的迷思,但也不排除遭到飛沫混合在空氣中的「氣溶膠傳播」所感染。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錢華提醒,廁所除了做好清潔,沖馬桶時,最好蓋上馬桶蓋再沖,防止樓下的氣溶膠上來。疫情不斷發展,呈現出很多新的特徵,繼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糞口傳播後,最近大家關注的是「氣溶膠傳播」;上海市衛健委專家表示,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接觸傳播以及氣溶膠傳播,所謂「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這意味著如果空氣中的病毒濃度夠大,不用15秒也會被感染。消息一出,大家不禁感到恐慌,如果空氣傳毒、那怎麼防。對此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錢華表示,第一要通風,打開窗戶把病毒稀釋到一定程度,風險就很低,有條件的話最好每2小時通風10分鐘,第二廁所除了要保持清潔,沖馬桶時要蓋上馬桶蓋再沖。錢華指出,最好要把地漏灌上水,並用蓋子蓋住,防止樓下的氣溶膠跑上來。第三她提醒,電梯裡面通風很差,又是小空間,因此進到電梯裡面一定要戴口罩;除此之外,也要勤洗手、避免進出如醫院等高風險場所。
解釋糞口傳播!女官員「就是吃了別人的屎」 下秒全場靜默...超傻眼
武漢肺炎疫情尚未獲得控制,各國除了防堵病毒入侵,同時也積極研究病毒可能傳播的途徑、治療方式;其中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存在糞口傳播可能性。四川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劉玉萍在記者會上解釋何謂「糞口傳染」,期間語出驚人,「就是你吃了別人的屎。」全場靜默,大家傻眼。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日前透露,研究發現在某些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意味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存在糞口傳播可能性。副院長劉映霞指出,武漢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很可能有活病毒存在,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做進一步分離病毒的研究。為了讓大眾更加了解疫情狀況,四川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劉玉萍於4日舉辦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記者會上解釋,何謂糞口傳染。期間她說,「什麼叫糞口傳播,就是你吃了別人的屎,這個很簡單,但這是怎麼來的?就是因為這個手,所以飯前便後要洗手。」一席話讓現場眾人傻眼,影片甚至在網路上被瘋狂傳發。對此劉玉萍表示,科普就是要通俗易懂,讓別人能夠記得住,但沒想到卻被人斷章取義去傳播,真的很無奈。
【糞便救命2】這種病菌會致死 便便治癒率高達9成
70歲林先生因嚴重腹瀉而發現感染「困難梭狀桿菌」,這是一種革蘭氏陽性、會產生內孢子的人類致病菌,其感染途徑是透過糞口傳染,感染個案通常是接觸到被困難梭狀桿菌汙染的環境,而後再由口腔食入。正常腸道具有平衡的腸道微生物菌叢多元性,而當腸道微生物菌叢多元性遭受破壞而降低時(通常是因為使用抗生素),再加上困難梭狀桿菌食入體內,就有機會在腸道內伺機繁衍,造成偽膜性大腸炎,通常會有嚴重的腹瀉,好發族群為:使用抗生素、醫療機構住民、以及年齡大於65歲以上的老人。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陳冠至醫師表示,困難梭狀桿菌造成的腹瀉,容易復發且嚴重可能導致死亡,當復發或嚴重感染時,經常規治療方式無效時,可以考慮用糞便微菌叢移植來進行治療,其治療原理是藉由移植健康者的糞便到患者腸道內,以重建腸道微生物菌叢的多元性,進一步使得困難梭狀桿菌無法生存,讓腸道黏膜回到健康狀態,達到治療的目的。糞便微菌叢的移植方式,前置處理要將檢驗合格的糞便與生理食鹽水充分混合攪拌均勻,過濾雜質後即可使用,接著可選擇透過內視鏡經鼻腸管或鼻胃管方式移植到腸道;或是透過大腸鏡、灌腸、乙狀結腸鏡等方式移植微菌叢,根據過去文獻報告,不管用哪一種方式給予,其成功治癒率皆可達8~9成,移植後,有部份患者可能產生不規則腸蠕動及脹氣、發燒、短暫便秘、或腹瀉,但大部分皆可用藥物達到症狀緩解。未來糞便微菌叢移植,可能還能應用在發炎性腸道疾病、大腸激躁症、肥胖、新陳代謝症候群及巴金森氏症等疾病,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