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農組織
」 糧食 中國愚人節禮?食藥署即日「放寬日草莓農藥殘留」原因曝 立委狂酸
重大食安事件頻傳,民眾期待政府加強把關食品安全,但食藥署卻因應日本交流協會申請,放寬CODEX(食品法典委員會,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設立)不得驗出的「克帆派」跟「滅達樂」兩種農藥,並於今(1)日開始實施,遭國民黨立委廖偉翔酸「送全國人民愚人節大禮」。廖偉翔質疑,日本草莓的農藥不斷超標,甚至被食藥署列為113年度的加強查驗品項,是否代表過去經常發生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等情況,才被列上專案清單? 衛福部部長薛瑞元最初不願正面回應,最後仍在廖偉翔的追問下坦承,因食品違規次數多才會被列為專案抽查。廖偉翔指出,「克帆派」跟「滅達樂」為CODEX規定不得檢出的農藥,卻因日本交流協會申請,故放寬過去禁用的幾種農藥,並於今日4月1日開始實施,「根本是送全國百姓一份愚人節大禮」。他質疑,日本交流協會提出申請,食藥署就趕緊開會讓它通過,通過的科學依據何在?廖偉翔說,政府都說CODEX是國際上公認的標準,但今天衛福部卻為了日本交流協會的申請開放CODEX禁用的農藥,請問食藥署是在幫日本賣草莓嗎?
去年全球糧價陡降14% 助緩解食品通膨擔憂
根據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糧食價格持續下降,去年12月全球糧價月減1.5%,全年糧價大減將近14%,有助進一步緩和全球糧食通膨憂慮。聯合國糧農組織(FAO)5日公布,追蹤一籃子主食的全球糧價指數,12月降至118.5點,創下2021年2月以來最低紀錄,較11月下修後的120.3點下滑1.5%,並較2022年同期大減10.1%,砂糖、植物油和肉類價格下跌,抵消穀物和乳製品價格上漲。以全年來看,去年全球糧價指數年減13.7%,寫下2015年來最大降幅,植物油、乳製品和穀物價格的年減幅皆達兩位數。報告顯示,12月糖價較11月陡降16.6%,降至9個月新低水準。聯合國在聲明稿表示,12月糖價大跌主要因為巴西大幅提高生產,以及印度減少使用蔗糖生產乙醇。12月植物油價格月減1.4%,年減幅高達32.7%,反映生質柴油產業對黃豆油需求減弱。肉類價格月減1%,年減1.8%,創下2021年5月最低紀錄,原因之一是亞洲對豬肉進口需求降低。另一方面,12月穀物價格月增1.5%,主要因為主要出口國出口受阻,導致小麥、玉米、稻米和大麥價格同步上揚,小麥出口價格出現5月個月來首見增加。不過去年穀物價格較2022年銳減15.4%,稻米以外的穀物供給充足,以致價格大跌。乳製品價格月增1.6%,因為西歐在年終假期前對奶油和起司需求上升,帶動價格走高,不過乳製品去年價格較2022年的水準陡降16.1%。
惡劣氣候攪局!印度、泰國收成銳減 糖價恐續漲
受到惡劣氣候攪局影響,全球糖價近日升抵2011年以來最高水平。異常乾旱天氣令全球第二與第三大糖出口國印度與泰國收成銳減,導致全球供應下滑並持續推升糖價。美國洲際交易所(ICE)粗糖期貨價格20日盤中揚升0.33%,來到每磅27.27美分,過去一年來累漲逾35%。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預估,2023~24產季全球糖產量恐較前一年度下滑2%,換算下來約損失350萬公噸。糖也被用於製作乙醇等生質燃料,使得全球糖庫存自2009年以來持續處於歷史低檔。FAO表示,隨著未來幾個月糖需求升高,庫存恐怕進一步下探。美國農業部預估,目前全球糖庫存最多僅能應付68天需求,遠低於2020年時的106天。
傳「台灣鯛」肆虐廣西河流吃光其他魚類 當局回應:冬天會自然凍死
俗稱「台灣鯛」的吳郭魚或羅非魚肉質鮮美,是台灣外銷的主力魚種。不過,大陸廣西近日有網友反映,非洲羅非魚嚴重威脅河流魚類多樣性,希望有關部門集中捕撈。廣西農業農村廳回應,羅非魚在冬季絕大多數會自然凍死,目前廣西境內河流存在少量相對耐寒的齊氏羅非魚,不至於影響到水生生態平衡。綜合陸媒報導,網友近日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提倡專門捕撈羅非魚,稱廣西大部分河流數量最多的莫過於非洲羅非魚,羅非魚不僅吃小魚小蝦和其它魚類的魚卵,且繁殖比其它魚類快,嚴重威脅其它魚類生命和魚類多樣性,比如刀鰍魚已經快滅絕了,希望自治區漁政相關部門能集中捕撈羅非魚,保護魚類生態環境平衡。廣西農業農村廳表示,羅非魚原產於非洲,屬於熱帶魚類,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為解決人類蛋白質源向全球推廣養殖的對象,目前養殖範圍遍及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產量達600多萬噸。大陸於1956年開始引進羅非魚開展養殖,目前產量達165萬噸左右,是全球最大的養殖和消費國。廣西是大陸羅非魚養殖的優勢區域,目前產量達26萬噸左右,排全國第三位,加工出口創匯更是多年來排廣西大農業首位,是廣西名副其實的水產養殖主導品種。目前全球羅非魚養殖品種有32種左右,大陸主要養殖品種為吉富系列和奧尼雜交羅非魚(占比98%以上)。由於羅非魚是熱帶魚類,這些主養品種在冬季很難安全越冬,絕大多數會自然凍死。據有關專家研究表明,目前在廣西境內河流存在少量相對耐寒的齊氏羅非魚。由於羅非魚食性為雜食性,主要攝食水中的浮遊生物(主要為藻類),攝食小魚、小蝦、魚卵等的報道和證據相對不足,不至於影響到水生生態平衡。至於刀鰍的品種瀕臨滅絕是否與羅非魚相關的證據不足。此外,羅非魚是目前為止已知能夠攝食藍綠藻並可以消化吸收的為數不多的淡水水產品種之一,有淨化水體和保護水生態水體環境作用。綜上所述,目前暫不需要開展一年夏秋季集中捕撈羅非魚的行動。
全球糧食短缺加劇! 路透:乾旱危及美國玉米收成食品通膨恐再起
亞洲大米市場動盪,全球對糧食短缺的擔憂更是急劇升溫。壞消息接踵而至,在印度再次加碼大米出口限制,對半熟米實施20%的出口關稅之後,如今玉米主要生產國美國,其收成也可能面臨困境。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農業偵察員上周發現,由於乾旱和授粉不良,美國南達科他州玉米存在果實不飽滿的情況,玉米棒的頂部並未長出飽滿的玉米粒;另一產地俄亥俄州的情況也十分不樂觀,偵察員稱玉米還未完全成熟,這意味著很容易受到接下來一周熱浪的影響。新的通膨擔憂愛荷華州是美國最大的玉米種植區,根據美國乾旱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該州100%的地區正在經歷一定程度的乾旱。該州超過17%的土地異常乾旱,52%的土地處於D1中度乾旱,D2嚴重乾旱涵蓋該州26%的地區,其餘4%為D3極端乾旱。依美國農業部8月21日發布的作物報告顯示,截至8月20日,佔去年美國玉米種植面積92%的18個州,玉米作物優良的比率較前一周減少1個百分點至58%,高於去年同期的55%。目前的預估來看,美國主要生產區俄亥俄州、內布拉斯加州、印第安納州和伊利諾伊州的產量都比美國農業部此前的估計要低,僅南達科他州的情況較好於預期。而這不僅對美國玉米生產者來說十分不利,也讓全球糧食安全形勢變得更加嚴峻。聯合國糧農組織(FAO)8月報告指出,全球稻米價格飆升至近12年新高,以米為主食的亞洲米價目前更創下15年新高。歐洲的野火和亞洲乾旱帶來的糧食減產,讓市場一直希望出現一場玉米豐收來彌補下降的糧食產量,並幫助遏制食品通膨。但美國玉米令人失望的收成可能在穀物市場引發連鎖反應。
全球糧價5月跌至2年低點 有助各國抗通膨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日報告,植物油、穀物、乳製品價格劇跌,抵消糖價與肉價漲勢,5月全球糧價指數跌至2年低點,與去年3月歷史高點相比回落逾20%,給與高通膨奮戰的各國央行注入強心針。5月FAO糧價指數平均124.3點,從前月修正後的127.7點回跌0.6%。4月FAO糧價指數初值127.2點,連跌12個月後首見走升。5月指數跌至2021年4月來新低,相較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糧價指數在去年3月創下的歷史高點,跌幅來到22%。5月指數又見回落,係受到穀物、植物油、乳製品價格走跌影響,有助紓解全球央行決策者的抗通膨壓力。其實早在俄烏戰爭爆發前,能源、糧食、工業品等大宗商品的價格就居高不下,但俄烏戰爭後糧價漲勢尤其凶猛,係因擔心黑海糧倉出口受阻,5月《黑海穀物倡議》再獲展延,紓緩糧價上揚壓力。FAO指出,5月穀物價格指數月跌4.8%,供給面預料充沛及《黑海穀物倡議》展延是主因。植物油價格指數月跌近8.7%,歸因於油籽供給量大、棕櫚油需求疲軟。FAO說,目前植物油價格將近1年前的一半。至於乳製品價格指數月跌3.2%,主要是北半球牛奶產量出現季節性回升,另外起司價格年跌17%也拉低整體指數。反觀5月糖價指數月升5.5%,連續4個月走揚,主要憂聖嬰天氣型態加劇全球糖供給風險。牛豬和禽肉價格齊漲下,肉類價格指數月漲1%。在另一份穀類供需報告,玉米產量可望上升帶動下,FAO預估今年全球穀物產量在28.13億噸,較去年增長1%。上修玉米、稻米、大麥庫存量後,FAO預測2023/24產季,全球穀物庫存年增1.7%,來到創新高的8.73億噸。而小麥因產量下跌且需求平平的關係,庫存水位料將下降。
糧食價格指數連4個月下跌 糧農組織:創近14年最大月跌幅
全球經濟受諸多因素影響,持續處於高通膨的窘境,使糧食需求降低,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7月出現自2008年10月以來最大月跌幅,主要是因烏克蘭重啟糧食出口,目前相關穀物、植物油供應的吃緊情形已經舒緩。俄羅斯與烏克蘭達成開放糧食出口的協議,上週運糧船已經從奧德薩離港,5日有有3艘運糧船順利將糧食出口,加上北美小麥豐收,使得穀物及植物油價格下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指出,穀物、植物油、乳製品、肉品、糖所組成糧食價格指數,在7月下跌13.3點到140.9點,目前已經是連4個月下跌,也創下2008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雖然糧食價格指數下跌,但仍比2019年的95.1點、2020年的98.1點以及2021年的最高點135.3點來得高,但因全球需求疲軟,或許到8月有望看到指數繼續下跌。
半導體需求出現雜音 台股技術面未見止跌訊號
俄烏戰爭持續下,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國紛紛取消俄羅斯貿易最惠國待遇,歐盟批准禁運俄國煤炭,並對俄國船隻封閉港口,美國則是禁止俄國石油、天然氣與煤炭進口。上周五(8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公布3月全球糧價指數(FFPI)為159.3,月增12.6%,創下歷史新高,全球飢餓危機加劇。美股四大指數僅道瓊工業指數收小紅,標準普爾指數則是再度跌破年線。台積電ADR跌1.22%;日月光ADR跌1.44%;聯電ADR跌1.98%;中華電信ADR跌0.05%。8日美股四大指數表現:道瓊工業指數上漲137.55點、0.4%,收34,721.12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186.3點、1.34%,收13,711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11.93點、0.27%,收4,488.28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77.3點、2.42%,收3,120.2點。美國科技股中,蘋果跌1.19%;Meta(臉書母公司)跌0.28%;Alphabet(谷歌母公司)下跌1.91%;亞馬遜跌2.11%;微軟跌1.46%;特斯拉跌3.00%;英特爾跌1.14%;AMD跌2.62%;NVIDIA跌4.50%;高通跌1.82%;美光跌1.42%;應用材料跌1.99%。台股8日開高走高。受美股反彈激勵,上周五台股以平高盤開出後,在傳產、金融領漲下,指數震盪走高,終場以17284.54點作收,上漲105.91點、0.62%;短線處年線下整理走勢,合計周跌1.93%。盤面以航運、化學生技、電器電纜、鋼鐵、金融等族群表現較佳。櫃買指數則以211.27點作收,上漲1.02點、0.49%,成交金額略降至659.02億元。集中市場8日成交金額降至2456.64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03.71億元,外資連4賣,賣超115.18億元,外資自營商買超0.05億元;投信連7買,買超31.01億元;自營商賣超5.81億元、自營商避險賣超13.72億元。資券變化方面,融資金額增加7.24億元,融資餘額為2661.92億元,融券增加0.62萬張,融券餘額為24.94萬張。當沖交易金額略降至1770.28億元,占市場比例為35.16%。昆山封城持續延長,先前大陸官方已宣布延長至4月12日,法人估計,PCB廠商昆山營收占比最高是定穎(6251)約60%,其次南電約40%並有載板產能,CCL廠台光電當地產能則約20%,欣興(3037)當地屬傳統PCB並無生產載板;另外定穎、台光電、欣興有大陸黃石廠擴產開出新產能可調度。《巴隆週刊》報導,Stein於1份研究報告指出:「周三下午,我們發現需求訊號突然出現負面轉變,包括來自電腦、消費、通訊OEM廠,以及他們的一些半導體供應商。」因此,Stein調整了幾支關鍵半導體股票的目標價,將AMD目標價從144美元降至111美元,英特爾目標價從53美元降至49美元,Nvidia目標價從347美元下調至298美元。半導體需求出現雜音,不利台股。台股集中市場與上櫃股票4月8日大盤走勢圖。(圖/翻攝自基本市況報導網站)富邦證券表示,近期在消息面偏負向下,台股隨國際股市拉回整理,上周五雖跌深反彈但仍處所有均線之下,加上日指標持續拉回修正,近期指數難脫區間震盪走勢。操作策略:利空消息影響,指數箱型區間震盪。操作上,酌量偏多短打營收亮眼、業績成長及升息受惠股;減碼業績展望欠佳、法人賣超及技術面轉弱股。統一證券指出,歐美對俄羅斯經濟制裁造成通膨加劇,聯準會料5月升息2碼且最快5月啟動縮表;加上中國上海、昆山封城時間延長,台廠4月營收恐受衝擊,再加上半導體股需求出現雜音,外資連續下修多檔重量級個股目標價,上周五台股跌深反彈,但價漲量縮,且收在所有均線之下,技術面未見明顯止跌訊號,尤其年線17400附近若無法盡快站上,年線將走平下彎,不利台股長線趨勢。在指數未站上月均線之前,建議暫時觀望。
俄烏衝突恐引發世界糧食危機! 專家警:全球2000萬噸穀物缺口
俄烏衝突持續膠著之餘,可能將引發全球糧食供應危機。資料顯示,世界糧食計畫署支付的糧食價格已經比2019年高出3成,如果戰事蔓延,運輸價格還可能飆升3倍。更有專家直指,當前全球恐面臨高達2000萬噸穀物的缺口。大陸澎湃新聞報導,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2018年俄羅斯是全球最大小麥出口國,烏克蘭是第五大小麥出口國。這兩個國家加起來約占全球小麥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而烏克蘭農業部長萊申科(Roman Leshchenko)當地時間22日表示,烏克蘭2022年春季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可能僅有700萬公頃。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同日向義大利議會發表視訊講話時也稱,如果俄羅斯控制或封鎖烏克蘭的港口,那麼作為全球最大的糧食出口國之一,烏克蘭糧食出口困難或將導致全球糧食危機。報導引述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此前一份報告警告稱,阿富汗、衣索比亞和敘利亞尤其容易受到小麥進口受阻的影響,數百萬人非常依賴小麥進口。在這些國家,已經受到衝突、氣候變化、新冠疫情大流行和成本上升的綜合影響。在中東和北非地區,較高的食品和能源價格也給黎巴嫩和葉門帶來了困難,而東非則預期會面臨更加複雜的情況,當地84%的小麥需求需要通過進口來滿足。報告稱,除占據世界上相當大的一部分小麥出口比例,烏克蘭在過去十年中已經成為世界糧食計畫署糧食採購的最大供應商,例如葵花籽油。「饑餓直接威脅著烏克蘭,這場衝突的後果將蔓延到全球。」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執行主任畢斯利(David Beasley)指出,由於糧食短缺、戰爭、新冠大流行的經濟餘震和原油價格接近13年來的最高點,世界糧食計畫署支付的糧食價格已經比2019年高出30%,「如果黑海運輸走廊被這場迅速發展的衝突進一步打亂,運輸價格將同步升高,翻倍甚至三倍。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首席經濟學家柯藍(Maximo Torero Cullen)直言,俄烏衝突對烏克蘭糧食收穫和出口造成影響,如不能及時解決,世界糧食供應或將面臨長期考驗。柯藍稱,俄羅斯和烏克蘭提供全球3%的小麥,其中一部分供出口的產量已經交貨,現在烏克蘭還有700萬噸的小麥和1200萬噸玉米等待交貨,這意味著(全球)有2000萬噸的穀物,面臨供應缺口。此外,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還導致能源和化肥價格上升,這或將給世界糧食供應帶來長期影響。
糧食供應吃緊 FAO公布全球糧價指數「攀抵10年新高」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7日公布,9月全球糧價指數升抵130點,此為連續第二個月上揚並攀抵10年新高,主因在於糧食供應吃緊但需求維持強勁所致,而這也加劇市場對於通膨升溫的擔憂。FAO數據顯示,9月全球糧價指數平均達130點,較8月上修後的128.5點上揚1.2%,比起去年同期暴漲逾32%,指數一舉衝上2011年9月以來新高。在所有類別裡,9月穀物價格漲幅最大、單月勁揚2%,尤其是小麥暴漲近4%。其次是植物油價格單月揚升1.7%,較去年同期暴漲約60%。乳品價格單月攀升1.5%,肉品價格持平不變。糖價9月小幅上揚0.5%。FAO表示,儘管生產大國巴西面臨惡劣氣候,引發市場對於糖產量下滑擔憂,但進口需求放緩,加上印度與泰國產量預期攀升,因此抵銷前述不利因素。
WHO專家親赴武漢!發現新冠病毒源頭「重要線索」 10日將公布
正在大陸協助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新冠病毒源頭的科學家說,他們發現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在這次疫情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線索」。預計調查組在2月10日離開武漢之前會公布最初的調查結果。《美國之音》引述外媒報導,在紐約工作的英國動物學家彼得·達扎克 博士(Dr. Peter Daszak)5日在疫情集中爆發的武漢市接受採訪時表示,世界衛生組織的14人專家組與中國的專家一道,參觀了關鍵的熱點和研究中心,來找到「關於發生了什麼的一些真實線索」。達扎克預計,他們的主要發現將會在他計劃2月10日離開中國之前公布,但他沒有提供細節。「我的感覺是,在這次旅行結束後,我們將能夠說出一些有價值的東西---相當有價值,但我不想說它將是什麼或指向哪個方向。」達扎克補充,該小組的調查結果在公開發布之前是保密的。他並且在推特上轉發這段採訪視頻。世衛專家組現在已經完成了他們想要的實地考察,並將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整理數據並諮詢中國專家。這個14人的專家組包括10名獨立的科學家,2名來自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專家以及2名來自位於巴黎的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專家。另外,世界衛生組織還派遣了5名工作人員。在武漢期間,這個專家組訪問了一些醫院,包括最早收治新冠病毒患者的武漢金銀潭醫院。他們還在華南海鮮市場進行了實地調查,並參觀了處於輿論風口浪尖的武漢病毒研究所。外界一直有人懷疑給全世界造成巨大災難的新冠疫情是因為這個研究所發生的洩露事故引起的,有的人甚至認為病毒是該研究所研製出來的。達扎克表示,「我們得到了非常好的、誠實的、坦率的、訊息豐富的答案,因為他們自己提出了這個問題---圍繞實驗室洩露的陰謀論,他們強烈認為沒有理由」,世衛專家組現在試圖做的是對每一種可能性保持開放的心態。儘管世衛組織專家組在與中國當局就這次使命的名稱以及有關行程的安排等問題上出現過爭執,專家組在中國的活動據報受到官方的嚴格控制,外界也懷疑中國當局是否會讓專家組接觸到真實的情況,但是達扎克說,他們的工作得到了中國方面的合作,中國同行幫助調查人員更深入地挖掘線索。儘管華南海鮮市場已經關閉,而且當局當時立即對這個市場進行了清洗,但是達扎克說,它仍然保持完整。「人們離開得很匆忙,他們留下了設備,餐具,他們留下了發生的一切的證據,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達扎克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採訪時也表示:「這是更多的瞭解新冠源頭的好的、協作的、科學的手法。」世衛組織的調查組週三(2月10日)離開武漢之前,將在新聞發佈會上公布調查結果的摘要。
立委爆衛福福放行萊劑美豬研究報告有「神奇數字」 涉嫌先射箭再畫靶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日舉行「政府宣布開放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對國人健康之影響與危害」公聽會,主導美豬風險評估的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李俊璋也現身說法出面釋疑,強調過程都有納入各種高風險族群進行評估。不過,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在出席公聽會時引用衛福部資料質疑,被衛福部引用作為開放萊劑美豬依據的成大教授李俊璋所做「食用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的標案,總預算居然是9萬9900元的「神奇數字」,該數字的背後代表意義是僅差10元,衛福部就必須公開招標,針對萊劑美豬的研究結論就可能是「不宜開放」,很難不令人質疑,衛福部有意規避公開招標,拒絕讓更多反對萊劑美豬的學者有機會參與招標,進行研究,捍衛民眾健康。衛福部開放萊劑美豬的重要依據,就是成大教授李俊璋所做的食用萊劑美豬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李俊璋日前在另一場研討會中曾表示,2012年首次做萊劑風險評估時,就同時做過豬肉與牛肉,2019年重做時亦同。而風險評估是用現有的知識與技術進行檢視,評估完之後要怎麼做風險管理,因為牽扯到政治、經濟與國防外交等層面,做評估的人不方便發表意見,需由風險管理者做決定。林奕華表示,昔日馬政府開放萊劑美牛時設下許多限制,當時民進黨也要求不能只請一位專家做的評估就開放,但反觀民進黨現在開放萊劑美豬,卻規避政府招標法,刻意規避標案超過10萬元以上必須公開招標的規定,而以9萬9900元的預算、僅差10元就要公開招標的價格,用「小額採購」,逕自指定專家進行研究,讓許多對萊劑美豬很有意見的學者不能參與投標,做出更多元化的研究結論,「令人匪夷所思」。他也因此要求衛福部應另開10萬元以上標案,公平公開邀請更多國內學者針對萊劑美豬開放進口影響進行更嚴謹的評估。若只憑一位專家做的一份報告,就要開放萊劑美豬進口,將難以杜絕外界「先射箭後畫靶」的質疑。李俊璋今天也出席立院公聽會,但並沒有針對立委質疑回應。他在發言時表示,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物專家委員(JECFA)資料,針對萊克多巴胺的危害鑑定,於動物體中可迅速經由尿液或排泄物代謝,在動物血漿中的半衰期為4至7小時,在人體血漿中的半衰期則為4小時。李俊璋強調,綜合國外資料,長期食入研究尚無可供致癌風險評估的致癌資料,因此僅進行非致癌性風險評估。不過,主持公聽會的立委蔣萬安質疑,僅作致癌風險並不夠,應該針對包括神經毒性等各種風險全面評估,但因為是公聽會性質,雙方並沒有正面交鋒。
疫外大飆客 這款飲料半年爆漲50%
疫情引起在家辦公或遠距學習趨勢,也讓人們在家泡茶的機率大增,但茶葉產地卻受到氣候和封鎖而產量縮減,使供給下滑,帶動茶葉價格大漲。■Price of wholesale tea leaves have jumped 50% since March.新冠病毒影響全世界,就連茶葉也不例外。近來全球茶葉價格節節攀升,歸因於人們在疫情期間待在家的時間更長,喝茶的需求大增,此外,斯里蘭卡和印度等部分茶葉生產國受到氣候不佳、勞力短缺、港口關閉和其他物流因素影響,則使供應日益短缺。茶葉是全球僅次於水的最大宗飲料。茶葉批發價在3月因供給過剩而崩跌至逾十年低點,但自此之後價格已飆漲50%。根據世銀資料顯示,近期每公斤茶葉要價3.16美元,寫下2017年11月以來最高。產茶兩國出口危機斯里蘭卡和印度的產茶區大多為人工採茶,然後進行烘乾與包裝銷售。今年初,身為全球第三大茶葉出口國的斯里蘭卡面臨嚴重乾旱,使2020年1到7月的的產量比去年同期減少15%,出口也下滑10%。鄰國印度茶葉生產也同樣萎縮。該國受到新冠病毒重創,疫情嚴重,社交距離規訂導致在某些情況下勞工無法去茶園採茶。印度的交通部分卡車運輸已停擺、港口關閉,則導致茶葉出口與運送延宕。根據官方經營的印度茶葉局(Tea Board India)統計,2020年前七個月茶葉產量衰退22%至50.9萬公噸。8月在加爾各答(Kolkata)一場茶葉拍賣會的價格更是創下新高。印度產茶重鎮阿薩姆地區日前歷經嚴重水患,加上許多地區因疫情而實施封鎖,意即企業被迫關閉,人們移動受限,無疑使原本就供給吃緊的情況更雪上加霜。 由於茶葉漲價,使美國茶飲價格也跟著上揚。市調機構尼爾森(Nielsen)指出,大多以瓶裝濃縮型式銷售的液體茶(liquid tea),價格已比去年同期增加9.6%,通常以茶袋型式銷售的包裝茶價格增加1.7%。至於瓶裝、罐裝的即飲茶(Ready To Drink Tea)價格則維持穩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原物料和熱帶產品團隊經濟學家艾姆盧克(El Mamoun Amrouk)表示,「這主要是供應面引起的現象」。氣候變遷也是關鍵FAO過去曾警告,氣候變遷正對產茶地區的生態農業造成威脅,同時全球對茶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因愈來愈多人相信茶葉具有抗氧化成分和其他健康益處。根據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數據,全球一天大約消耗37億杯的茶。另據美國茶葉產業協會TeaUSA資料,每日美國約有逾半人口喝茶,尤其受到千禧世代歡迎。宅經濟帶來新商機雖然疫情導致餐廳與咖啡店的茶飲銷售一落千丈,但人們因為待在家裡時間更多,也讓消費者在家中自己泡茶的機率大增。茶樹生長在熱帶或副熱帶的山區平緩山坡,中國、印度、肯亞、斯里蘭卡為全球主要茶葉產區。根據聯合國貿易資料庫Comtrade,銷售至美國的茶葉大多來自阿根廷。
中國野味市場重新開放!澳洲總理批WHO「坐視不理」:難以理解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全球,許多專家認為此情疫情與2003年爆發的SARS,都是因為食用野生動物而觸發,而在新冠肺炎剛爆發時,當局下令禁止濫食和交易野生動物,不過近期中國疫情慢慢控制後,卻傳出野味市場將計畫重啟,讓澳洲總理莫里森相當憤怒,痛批世界衛生組織(WHO)坐視不管,「簡直難以理解。」(圖/路透)近日,有歐美媒體發現,中國在疫情逐漸控制後,野味市場也悄悄重開。對此,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相當憤怒,認為此次新冠肺炎就是起源於中國武漢的一處野味市場,對於中國計畫重啟野味市場,WHO竟坐視不理,痛批「這簡直是難以理解。我們需要保護全世界,要對付這類病毒引爆疫情的潛在來源。」而澳洲聯邦衛生部長韓特(Greg Hunt)也表示,對於中國重新開放野味市場,感到相當不安,「疫情很有可能是源自武漢的一處野味市場,明顯地,那是危險的傳染媒介」。對此,WHO特使納巴羅(David Nabarro)做出回應,他表示WHO只能提出建議,並沒有管制任何國家的權力,「眾所周知WHO和其他國際組織的運作情況,我們並無監管世界各國的權力;我們的職責是提供意見和指引」,除了WHO之外,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也清楚表示野味市場確實有風險,但這僅是給予給世界的建議。
4千億隻蝗蟲來襲! 新冠肺炎未平息、中國又將面臨蝗災
今年1月東非國家飽受25年來最大蝗蟲災害,估計有3600億隻沙漠蝗蟲大舉入侵,1天就能吃掉2500人份的糧食。如今蝗災已越過阿拉伯海入侵印度和巴基斯坦,距離中國僅一步之遙,然而中國境內的新冠肺炎尚未控制住,如今又將面臨蝗災,2件大事都考驗著全中國。自今年年初以來,蝗災一直困擾著非洲之角 (Horn of Africa)地區,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將其稱為25年來最嚴重的蝗災,並且擔心接下來已經達到64公里寬的蝗蟲群,未來會增加到500倍,並對該地區造成嚴重破壞。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公佈的不同形態蝗蟲分布圖和沙漠蝗蟲遷徙圖。(圖/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公佈的不同形態蝗蟲分布圖和沙漠蝗蟲遷徙圖。(圖/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月11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已預警全球應高度戒備現正肆虐的蝗災,防止出現糧食危機。據悉,本次蝗災始於非洲,然後飛過紅海進入歐洲和亞洲,目前已經到達巴基斯坦和印度,距離中國可說是僅一步之遙。然而新冠肺炎蔓延全中國尚未控制住,如今蝗蟲又已到中國邊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在都考驗著中國的應對能力。對此,中國科訊採訪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廣東省科學院生物資源與應用研究所的相關專家,巴基斯坦和印度作為中國鄰邦,其境內的蝗災對中國是否存在威脅,又該如何防禦和治理?起源於中國境內的新冠肺炎尚未平息,如今又將面臨蝗災。(圖/達志/路透社)專家則回應目前在非洲發生的蝗蟲應該屬於非洲沙漠蝗,在中國歷史上還沒有記載非洲蝗蟲對中國造成重大危害的記錄。而且蝗蟲造成災害的基本條件是在氣候與雨水條件適宜時容易爆發,所以限制蝗蟲滋生地的存在是避免蝗災爆發的關鍵。
飛機佈滿蟲屍、汁液!東非蝗災來襲 衣國客機緊急降落
東非自去年8月起受到蝗蟲大舉入侵,成為當地近25年來最嚴重的蝗災,除了作物損失慘重,連飛安都受到影響;日前一架民航機在空中就遇上蝗蟲大軍,機頭和引擎全都遭殃,班機不得不提早降落,進行進行清洗和維護作業。這架從吉布地(Djibouti)飛往衣索比亞城市,德雷達瓦(Dire Dawa)的客機,9日突然偏離航線,原因就是班機在空中和蝗蟲大軍正面迎擊,包括擋風玻璃、機鼻和引擎佈滿蝗蟲屍體和汁液,逼迫駕駛員不得不在半途中改變航道,尋找最新的降落地點。東非蝗蟲過境,災情25年來最嚴重。(圖/翻攝自Simple Flying)根據《BBC》報導, 這架班機在空中遭遇兩場蝗蟲大軍來襲,第一次機長安全飛過了較小群的蝗蟲軍團,但第二次的規模更大,影響了班機的能見度。所幸,這場事故並沒有造成任何傷亡;30分鐘之後,當事民航機安全地降落在衣國首都阿的斯阿貝巴(Addis Ababa),接受地勤人員的清洗和維護。班機從吉布地飛往衣索比亞城市,偏離航線原因就是遇到蝗蟲大軍。(圖/翻攝自Simple Flying)有外媒認為造成這起事故的應該是蚱蜢而非蝗蟲,該航空公司事後證實班機是遭遇蟲襲而改變降落地點,但並沒有對造成這起事故的昆蟲類別作出進一步說明。聯合國稱衣索比亞境內農民因蝗災損失近100%的主食作物。(圖/翻攝自Daily Nation)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警報,東非國家「蝗災」,起因是阿拉伯半島南端從2018年5月起,連續遭遇3個熱帶氣旋的強襲,嚴重的暴雨洪災不僅在葉門、阿曼造成災情,更改變了半島的地質與水文型態,本來多年不見的沙漠蝗蟲災情,也因此爆量增長、甚至蔓延到東非國家。據聯合國指出,在衣索比亞北部的阿姆哈拉州(Amhara),一些農民因蝗災而損失了近100%的主食作物。由於蝗蟲實在太多,當議民眾乾脆把蝗蟲下油鍋拿來配飯吃。慘的是,目前當地氣候條件適合蝗蟲生長,很可能會繼續繁殖到3至4月,蝗災短時間內恐怕難以緩解。
【末日浩劫ing-5】不只亞馬遜!各地火災、融冰及生物滅絕都在進行中!
2019年對全世界來說,是非常不平靜的一年,「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大火的同時,「地球第二顆肺」的剛果盆地也深陷火熱之中,更別說西伯地亞的森林火災、北極圈的融冰都對生存環境造成傷害,而巴西因為開放農藥,也讓5億隻蜜蜂暴斃,多麼可怕的數字!根據彭博(Bloomberg)報導,天氣分析公司「Weather Source」分析8月22日及23日的衛星資料,發現巴西有2127起火災,但非洲安哥拉(Angola)在同樣的48小時內,卻發生6902起,而民主剛果(DR Congo)則有3395起,非洲的火災,卻沒有受到國際太大的關注,因為當地習慣「刀耕火種」,「縱火燒田」是農人為了雨季即將到來,進行整理田地的準備工作,但現在極具爭議,因為這樣的行為可能導致土壤侵蝕、森林砍伐、破壞物種多樣性,但最終將讓農地沙漠化。北極熊也是被地球環境影響的受害者。(圖/flickr)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則發推文表示,6月至今,包含阿拉斯加、格陵蘭和加拿大等北極圈內土地均遭野火肆虐,又以俄羅斯災情最嚴重。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森林大火延燒3個月未見平息,濃煙籠罩範圍比整個歐盟總面積還大。6月和7月的火災,分別釋放5千萬噸和7,900萬噸的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加起來約3,600萬輛車排放的廢氣,都造成全球環境的負擔。此外,聯合國氣候變遷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PCC)表示,全球溫度持續升高,將造成更頻繁且極端的氣候異常並導致海平面上升。像7月在歐洲創下高溫紀錄的熱浪,也襲擊格陵蘭,光8月1日就流失了120億噸的冰。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的資料也顯示,若格陵蘭冰蓋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會上升大約7公尺,將會有許多島嶼沉入海平面。地球上許多農作物、植物都需要蜜蜂授粉才能繁殖生長,非常重要。(圖/pixabay)許多環境的破壞,都來自於人類的行為,生物的滅絕也是。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數據顯示,巴西政府在2019年1月開放300種新農藥的使用,造成2月為止,至少有5億隻蜜蜂死亡,光南里約格蘭德(Rio Grande do Sul)就有4億隻蜜蜂死亡,殺蟲劑含有的「芬普尼(fipronil)」是罪魁禍首,目前在許多國家都是禁用的。巴西養蜂協會副主席亞度(Aldo Machado)表示,「所有被毒死的蜜蜂,都預示著人類未來被毒死的風險」,每一個小動作,都會造成蝴蝶效應,人類最終將負最大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