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尿片
」罹癌婦與身障兒相依為命「白飯配罐頭果腹」 愛心物資捐助解圍
疫情影響各行各業,對罹患疾病或難以自理生活、無力工作賺取收入的身心障礙家庭來說,更是一大難關。道家人文協會今日舉辦宜蘭縣身心障礙家戶物資捐贈活動,由協會秘書長王愍之帶領志工自費至宜蘭縣羅東鎮、冬山鄉與蘇澳鎮,針對三戶中重度身心障礙家庭所需,捐贈血壓計、血糖機、復健褲、魚油膠囊、蛋白素等居家醫護保健品及白米、麥片、衛生紙、洗衣精等民生必需品共190件物資,紓解家戶迫切改善的飲食、營養需求。本次捐助的案家,第一戶為現年77歲的獨居長者阿明(化名),一側肢體行動不便且疑有失智情況,雖可自行用餐、沐浴,但如廁時因行走緩慢來不及至浴廁,需要方便穿脫的復健褲改善失禁問題。第二戶為罹患乳癌末期的阿雲(化名),育有兩子,與智能障礙合併重度身障的次子相依為命,目前以口服化療方式治療癌症,先前仰賴資源回收貼補家計,後因身體不適無法持續,平日僅靠白飯配罐頭或泡麵維持溫飽,營養不均衡恐影響化療效果,亟需相關保健補充品使療程更加順利。第三戶為精神障礙及有多項慢性病的阿天(化名),與母親和輕度多重障礙的哥哥同住,阿天長期臥床,日常起居由母親協助翻身及擦澡,哥哥因車禍無法工作,也需要母親照顧;除了阿天所需的成人紙尿片、看護墊外,母親和哥哥均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得規律服藥及每日檢測血壓血糖,但負擔不起購買儀器費用,難以追蹤病況。協會得知後,隨即量身規劃和採買適合的物資品項,並積極安排捐贈時程,希望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各家戶的燃眉之急。協會秘書長王愍之表示:「協會創會榮譽理事長紫嚴導師曾提到,最幸福的人生是懂得愛自己,也有能力去愛別人,透過真誠分享,愛會變得愈來愈多,這份幸福也將從自身擴及到他人與社會,讓每個人都能擁有更多的美好幸福。」今天的捐贈,由協會志工將物資親送至各戶家中,並在訪視過程中關懷家戶們的生活、健康狀況,同時仔細說明居家醫護品和保健品的使用、服用方式,家戶們也面露笑容,向志工表達感謝:「謝謝協會提供的物資和關心,解決了生活上的不便,也可以吃得比較營養健康,更有力量面對未來的日子」。
機組員擴大匡列!台北轉送南投檢疫 怒控不准上廁所「竟發紙尿片」:基本人權呢?
長榮航空3名機師接連確診,桃園市長鄭文燦今(5日)表示共匡列了374人,PCR採檢後全為陰性。不過,卻有遭匡列的機組員爆料,明明住台北卻被送到南投檢疫,而且一輛車載三個家庭又換車、不開冷氣超級悶熱、不准上廁所,只拿到「紙尿片」,批評不僅有交叉感染、群聚風顯,而且政府連基本的人權也不給。「航空迷因」臉書粉絲頁表示,有被匡列的機組員投訴,明明住在台北,政府卻派一輛公車來接組員和家人,再轉送到南投的集中檢疫所。這段路程中公車不僅不開冷氣,而且還只開一扇窗戶,讓投訴人有快要窒息的感覺。投訴人上車2小時都還在台北,還被發紙尿片。(合成圖/翻攝航空迷因」臉書粉絲頁)投訴人表示,這輛公車一共到三個地方接了三個家庭上車到華山集合後,再將大家分配到兩台遊覽車上,「第一次這樣已經造成交叉感染的可能,還有群聚風險」。除此之外,有人想要上廁所,得到的回應卻是「被匡列不能上廁所」,實在要上廁所的話就使用紙尿片,「這個客運根本沒有隱私空間讓大家可以換紙尿片」。投訴人解釋,下午3點半被接上車,一直到5點半才準備從台北出發,發紙尿片時根本還在台北,忍不住問「政府的做法是不是也違背防疫規範?這樣對待組員的方式有沒有改善空間?連最基本人權都不給」。網友看後紛紛留言表示「不能上廁所要用尿片有點太不人道吧」、「台北市怎麼會沒有隔離設施要送去南投,打電話給市府抗議」、「沒得病毒也會膀胱發炎」、「好差勁」、「傻眼!鼻酸了」。不過,也有網友直言「當你們在講人權,在鼻酸的時候,全台灣醫護人員,那些因疫情死去的人,還有受疫情影響而沒有工作收入的人,那些人的人權,要找誰討」、「去怪那些不守規定的老鼠屎吧」、「又是機組員」。「航空迷因」臉書粉絲頁PO出投訴內容。(圖/翻攝航空迷因」臉書粉絲頁)
奇美醫院揭瀕死前8症狀及護理方式 喉嚨嘎嘎聲、指甲嘴唇變藍色
生老病死是每人的必經之路,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發表過8種瀕死症狀和對應的護理方式,包含喉嚨會出現嘎嘎聲、手腳冰冷、指甲及嘴唇會變藍色等,希望家屬能多了解自己面對死亡的感受,想像臨終者的感受,與他坦誠溝通,多給他一些選擇和自主權,如此病人即使逐漸失去身體的功能,仍能擁有內在的尊嚴。1.疲倦與虛弱症狀:可能沒力氣翻身或睜開眼睛,沒辦法專心和人講話,有時整天在睡覺,慢慢進入無意識的狀態。護理:此時可協助病人翻身、按摩,不勉強病人下床活動或勉強叫醒病人。2.意識改變症狀:有些人神智會一直清醒,但有些人卻會漸進式的昏迷或模糊、不安等,對於時間、地點、人物會出現混淆不清或躁動、翻來覆去、看到一些幻影。這些與腦部缺氧、血液循環衰竭相關。護理:用心傾聽病人所說的每一件事,注意其中包含的重要訊息,無論病人說的話多麼荒謬或偏離事實,不要反駁或企圖改變病人的想法。重視病人說的話,如果病人想回家,最好尊重病人的意願。病人雖然意識不清或昏迷,適當的觸摸與聲音或音樂可以安慰病人。通常病人仍有聽覺,家人可盡量和病人說說話,可以告訴他誰在身邊,大家都非常愛他等。3.吞嚥困難或不吃不喝症狀:若病人已經無法吞下東西而家人仍勉強餵食,反而會讓食物流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增加病人的痛苦。減少食物和水的攝入是病人調適瀕死過程的一種方法,進食不足的脫水可以減少胃液的分泌,降低嘔吐的情形,有些病人甚至會覺得精神較清爽舒服。護理:此時要以病人的舒服為主要目標,只要用濕的海棉棒清潔病人口腔內部,再用護唇膏護唇即可。病人不會感到飢餓,不要強迫病人吃東西,可給予少量蜂蜜水或糖水,因為即使進食也無法消化吸收。接近臨終時,會連水分也無法吸收,可不必打點滴,因循環衰竭,打的點滴也無法吸收,反而可能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或增加水腫與腹水的機會而造成病人的不適。4.肌肉張力喪失症狀:病人的腸蠕動變慢,出現大便失禁或便秘情形護理:便秘時可以戴拋棄式手套,食指塗上潤滑劑,先以環型緩慢擴張肛門、輕柔的將硬便挖出後再灌腸或塞藥。病人出現失禁時,可以使用成人紙尿片,若病人意識清楚,最好先徵詢病人的同意,以免造成病人的反彈。5.尿量減少症狀:由於神經肌肉失去控制的能力,可能會出現小便失禁或尿滯留情形。護理:可放置尿布墊或包尿布以維持病人的舒適。若病人出現下腹痛、躁動不安、小便解不出時,可能有尿滯留情形,可通知護理人員考慮使用尿管。6.手腳冰冷、盜汗、指甲或嘴唇變藍或紫色護理:如果病人出現不停出汗,需常為病人擦澡換上乾淨的衣服,維持病人的舒適,這是臨終指標之一。7.瀕死前的嘎嘎聲症狀:這是因為病人無力將聚積在喉頭的分泌物咳出或是肺部分泌物增加引起,常讓家屬誤以為是痰太多而要求替病人抽痰。護理:只要把病人頭部抬高約30度或是讓病人側睡,就可以讓呼吸聲變小,也可以用棉棒將口腔內分泌物清出。事實上病人並不會因此感到不舒服,抽痰反而會造成病人的痛苦,可使用scoplamine(止暈貼片)減少分泌物。瀕死前的嘎嘎聲平均在死亡前48小時出現。8.呼吸型態及心跳速率改變症狀:病人可能會出現張口呼吸,呼吸的速率和深度呈現不規則。呼吸好像在嘆氣,甚至可能會出現呼吸暫停現象,心跳也會慢慢變弱、變慢而且不規則,最後停止。護理:家人應協助病人維持舒適的姿勢、保持空氣流通、給予病人口腔護理。這是臨終前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此時可以依習俗準備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