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公司
」 紡織印尼紡織業爆裁員潮! 2025年恐有28萬人失業
印尼紡織業正陷入困境,印尼勞工部副部長伊曼努爾(Immanuel Ebenezer Gerungan)指出,預計紡織業的裁員人數可能大幅增加,從今(2024)年的8萬人飆升至明(2025)年的28萬人。根據印尼媒體《雅加達環球報》(Jakarta Globe)報導,伊曼努爾25日記者會上說到,據他們所統計的數據顯示,明年紡織業裁員人數可能達到28萬人,60家紡織公司正在計畫裁員,可能影響多達20萬名員工,「我們正努力防止裁員(的狀況發生),也不希望得出悲觀的結論。減少裁員人數仍有希望」。伊曼努爾表示,印尼紡織業陷入困境的主因之一是2024年第8號貿易部長令,該命令放寬進口政策,為的是解決港口的貨櫃擁塞問題,卻使得更多原物料和製成品進入當地市場,包含電子產品、傳統藥物、化妝品、鞋類、成衣和配件等等,從而削弱了印尼國內工業的競爭力,最終迫使企業開始裁員。伊曼努爾也感嘆,「我們希望保護員工,但這項規定為印尼紡織業帶來龐大風險」。伊曼努爾認為,修改進口法規可能可以解決紡織業的裁員問題,「我希望成為業界、工人和政府之間溝通的橋樑,以應對紡織業裁員的挑戰」。另據印尼《時代報》(Tempo)報導,截至今年6月,印尼已有21家紡織廠倒閉,另有31家正面臨倒閉危機。印尼纖維和長絲生產商協會(APSyFI)指出,紡織業低迷的主要原因,包括東協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後,加劇與中國便宜進口產品的競爭,而COVID-19疫情和俄烏戰爭也同樣在衝擊紡織業。
請喪假被主管打槍「不可能連請」要求拆開 她心累用離職單換自由
一般公司遇到員工請喪假,通常提供相關證明都會准假,近日有一名女業務在網上訴苦,先細數公司各種奇葩狀況,又提到親人過世想一次請完喪假,卻被主管打槍「不可能連請」,請她拆開休假;綜合各種因素,女業務決定拿離職單換自由,還表示看到應徵者都想勸他們「趕快跑」。近日有一名女子在網路論壇Dcard以標題「請喪假變離職」發文,透露自己今年7月面試上桃園一間紡織公司的國外業務,但從面試到她離職奇葩事情不斷。女業務提到離職主因,家中親人過世她需要請喪假,剛好遇到中秋節她打算提前回南部,請假單日期直接寫9月13日至23日,包括中秋連假和喪假。怎料,女業務向主管申請喪假,對方一開口就說「不可能」,還強調喪假沒有讓人一次請完的,要求她喪假拆開請假,最後主管甚至擅自更改女業務請假卡的日期再呈報上級,讓她感到超級不合理,因此女業務決定向人資拿離職單換自由。除此之外,女業務也說出從面試到離職的各種狀況,她只是面試國外業務,但面試時有細心度和抗壓性測驗;人資告知薪資使用匯款加現金方式,她覺得很詭異但還是接受;面試後很快收到錄取通知,22日報到後被告知公司門禁卡要入職3個星期才會拿到,所以她這段期間去哪裡都要先跟同事借門禁卡,每天上班還得請總務發訪客證。而女業務入職3個星期期間,剛好遇到出貨告一段落,她只要回覆信件或了解公司內部流程和專業知識,沒有太多她需要處理的事情;沒想到被主管約談,詢問她這段期間學到什麼,她如實回答卻遭質疑沒學習太多業務內容,請她盡快做出改善。文末女業務也透露,始終不理解公司的思維,最近還看到很多求職者,讓她都想偷偷跟那些人說「趁後悔前趕快跑」。許多網友看完女業務的奇葩職場談,針對請喪假被打槍一事,建議她可以去勞工局投訴,因為喪假沒有任何理由可以阻擋。
用「瓦斯噴燈」燒同鄉釀大火 菲籍移工遭延押2個月
彰化縣和美鎮裕源紡織公司移工宿舍於2023年11月間發生火警,釀1死3傷悲劇,檢警調查發現,菲籍移工尼克與同鄉的葛雷恩發生衝突,尼克持刀砍傷葛雷恩,再使用瓦斯噴燈攻擊對方,才不慎引燃大火。檢方偵結起訴,移審後由國民法官參審,在押的尼克也遭法院裁定延押2個月。和美鎮彰和路二段的裕源紡織公司移工宿舍,於2023年11月23日凌晨發生大火,當時宿舍內共有33人,4人受傷送醫。警方調查事發原因發現,32歲的菲籍移工尼克與同鄉的43歲葛雷恩發生衝突,竟持刀砍傷葛雷恩,接著用瓦斯噴燈噴向對方,引發火災。據悉,葛雷恩全身90%以上3度灼傷,合併胸前、左耳撕裂傷、肢體骨折,開刀搶救至2023年12月16日仍不治;尼克則意識清楚,全身約60%的3度灼傷,被送往加護病房搶救,無生命危險。尼克傷癒後到案坦承犯行,檢方依涉殺人罪、殺人未遂與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未遂、放火燒燬他人所有建物等罪嫌提起公訴,移交彰化地院審理。法官認為,尼克所涉為最輕本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之重罪,為降低刑責而妨礙審判程序進行之可能性極高,且被告所涉案件侵害被害人生命法益,造成不可回復之損害,對社會治安危害重大,認為被告羈押原因仍存在,延押2個月。圖說
公司治理史「蒙羞罕例」!中福改選後公司派竟無視投保中心異議 立馬剝奪1董事2獨董權利
老牌紡織廠中福國際(1435)在今年6月上演股東會主席台上空無一人的流會鬧劇之後,由股東翁弘林等共20人提出並於8月21日召開股東臨時會暨全面改選董事,但會中以股東指派代表人身份出席的一位律師,竟然違背證券交易法及公司法規定,提出臨時動議要求剝奪當選董事的創辦人家族成員暨前董事長黃立中、以及二位獨立董事楊智閔、江嘉芸接觸公司財務、業務資料等基本董事權利。雖遭財團法人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簡稱投保中心)二次發言嚴正表示異議「不符公司法」、現場股東義憤填膺,主席翁弘林及司儀仍強行表決、宣布通過此案,涉及違法之舉實為罕見,應為我國公司治理史上公司經營權之爭的首例。CTWANT記者於中福股臨會後,採訪投保中心出席代表,對方說將會與公司研議此案後續處理方式;大股東黃立中則跟記者說,一切將委由律師處理。今天新選出的獨立董事江嘉芸律師則表示,「中福公司依證券交易法、章程要成立審計委員會,組成成員就是四位獨立董事,而審計委員會存在目的就是要審視中福公司財務、審閱財報等事項,竟然用臨時動議不讓獨立董事接觸財務、營運資訊,完全違背證券交易法及公司法規定,更是在剝奪股東權益。」「主席及司儀藐視法律規定、無視投保中心異議跟在場股東抗議,董事長陳建竟然還附議,硬是強行表決通過如此荒謬絕倫的剝奪董事、獨董應有合法監督公司權利的議案,這種蠻橫作法在場股東看了都搖頭!」江嘉芸說。江嘉芸律師不僅於股臨會中發言,要求立即暫停此臨時動議表決案,未獲主席裁示討論,就連投保中心兩度提出異議,仍然遭到置之不理,司儀仍是宣布投票表決、開票與通過此案。「刻意剝奪特定的三位董事(含獨董)由《公司法》、《證交法》等所賦予的董事權利,不敢讓除了公司派人馬以外的董事、獨董查看公司財務、營運資訊,翁弘林、陳建等公司派股東究竟在害怕什麼?合理懷疑是否有不可告人的違法情事?這種作法很明顯就要規避董事、獨董對公司的合法監督權利,將會向金管會、證交所等主管機關陳情檢舉,也會請投保中心協助,維護股東權益。」江嘉芸律師說。投保代表二度發言,對於投票表決「全面禁止」特定的三名董事、獨董接觸公司業務財務文件等權利,表示不符公司法,請股臨會主席再次思考、謹慎、妥適行事;但未獲主席說明。(圖/周志龍攝)「提案要進行臨時動議、剝奪董事查閱公司財務等董事權益的那位股東身份其實是名律師,跟台上擔任司儀的律師,兩個人就是同一家事務所的,在場的股東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他們在搞什麼,就是不要讓他們公司派以外的人進入公司董事會,去調查可能的弊端弊案,陳建、翁弘林一夥人從111年接管公司以後,花了那麼多中福的錢,但錢都去了哪裡?流進誰的口袋?為什麼不敢讓股東選出來的董事、獨董去查?裡面是不是一攤爛賬?吃相真的太難看,瞎搞公司,董事長陳建應該出來承擔責任!」一位不具名的小股東氣憤地表示。今天的中福股臨會由股東翁弘林擔任主席,上午九時,司儀宣布開會,立即有出席股東提出「會議程序問題」,表示係依內政部的規定提出發問,但司儀仍繼續公布出席股東權數……將進行董事選舉投票……。台上主席也未發言做任何裁示,現場遂出現雙聲道發言聲音,小股東繼續吶喊嘶吼著「還未經討論,會議召開是違法的」「請制止司儀,不應代表主席發言」「主席不可以置之不理」「不可以阻止股東發言」……。司儀繼續說「股東投票時間還有一分半!」約九點七分,司儀宣布開始計票,場中股東仍繼續發言表示抗議,並對主席喊話,「主席為何不主持會議程序,請主席處理我剛剛提出的會議問題」「請暫停會議」「請封存票匭」。同時有股東拿著手機拍攝計票過程,遭到八名身形高壯的工作人員圍堵,該股東則抗議說「請勿有肢體接觸,請勿額外衍生司法案件」,並求助現場出席的投保中心代表說,「請投保中心幫忙股東,維護股東權益」。令人矚目的是,中福公司創辦家族元老、黃家大姊黃小茜今日也到場出席股東臨時會,對於議案表達「臨時動議通過這樣的限制,簡直是不可思議、匪夷所思!今日終於見識到公司派的經營目的,你們到底在怕什麼?一個非常績優、老牌的紡織公司,擁有大筆的資產,你們不光明正大、好好經營,搞到今天這個地步,自從接手以後一事無成,把公司現金全部掏光,所有的行為都在往下市的路上走,身為大股東,本人是原始股東,我沒有賣過一股股票,你有善盡經營者責任嗎?你到底要的是什麼!」一名中福股東以先前改選董事的計票遭法院調查後須重新選舉為由,持手機拍攝開票作業加以監督,而遭公司工作人員圍堵。(圖/周志龍攝)此次董事會全面改選,四名當選董事為公司派、持股1%以上股東「陳建」提名的力大資本、現任中福董事長陳建、現任中福總經理陸榮木與蔡沛珊(法律事務所資深法務主任)與中福整合行銷提名的中福創辦家族元老、中福前董事長黃立中。四名當選獨立董事則為大股東「陳建提名」的高榮志律師、吳進成會計師,以及持股1%以上股東「黃立中」提名的楊智閔(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江嘉芸律師。中福八名董事席次中,公司派取得三席董事、二席獨立董事共五席;「創辦家族派」黃立中一方則取得一席董事、二席獨立董事共三席。9點40分,司儀宣布董事、獨董當選名單之後,即有股東提議要將解除新任董事(含獨立董事)及其代表人之競業限制案,分割為「董事力大資本法派陳建、陸榮木、蔡沛珊;獨董高榮志、吳進成」、「董事中整公司法派黃立中、獨立董事楊智閔、江嘉芸」兩組,公司派有部分股東針對解除競業禁止議案,對「陳建」組投下贊成票,對「黃立中」組的競業禁止案件投下反對票,最後「黃立中」組未通過解除競業禁止案。之後馬上就有股東提出臨時動議,要求剝奪新任董事黃立中、獨立董事楊智閔、獨立董事江嘉芸接觸公司財務、營運等資料的權利之外,還要求董事會盡快召集股東會解任這三人的董事、獨立董事資格,公司派以超過50%出席股權「贊成」而通過以上三項議案。最後,以56%出席股權「同意」通過「散會」的臨時動議案,於11點05分宣布散會。
50歲富綢新思路2/大稻埕是超級業務的產地 莊燿銘在百年老街走跳超過30年「從杜拜到世界紡織展」
「以前的迪化街,每條大街小巷都有布莊,中盤會來批發布料、消費者到這裡裁布做衣,現在還是很多有意思的小店。」絲織公會理事長、台灣富綢(台富,1454)董事長莊燿銘現年63歲,他在大稻埕走跳超過30年,跟這個歷史超過百年的街廓相比,他笑說自己算是資淺。大稻埕、迪化街是台北歷史悠久的商業區之一,日據時代起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光泉汪金來、養樂多陳重光、中信辜家、六福集團莊福、台南紡織吳修齊、統一集團高清愿、聯華食品李國衡、義美高騰蛟等,都是在此地從小學徒開始歷練成超級業務;中和紡織、宜進集團、宏益纖維…,也是在這裡發跡,到現在仍能看到不少「起家厝」。到了莊燿銘的年代,他的舞台變成全世界,生於台南的他30多年前來到迪化街,進入父親參與投資的台灣富綢。「進公司不到半年就跟前輩,拖著裝滿樣品、半個人高的超大皮箱,跑遍中東5國、一個半月後才回到台灣。那個年代業務都是這樣跑出來的。」「我們第一個去的國家是杜拜,那時可沒這麼紙醉金迷。」莊燿銘津津樂道地回憶,第一個客戶是約旦人,談的訂單是褲料,迄今中東仍佔富綢近3成的出口營收。老迪化街景。(圖/報系資料照)工作三年後,莊燿銘到美國紐約羅徹斯特理工學院(Rochester Instituteof Technology,RIT)讀工業設計碩士,畢業作品是一件可以變換成櫃子、CD架、桌子的可拆卸式多功能組合家具,色彩亮麗且堅固,教授還一度建議量產販售。不過,莊燿銘返台後,選擇回到紡織業,但產品設計概念讓他更懂得從客戶需求出發。為了服務客戶,富綢30多年前就引進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如今已更新到第三代,可即時地串接客戶需求。雖然AI助力大,但「見面三分情,我還是要參與世界各大紡織展」,莊燿銘說。對於坊間不時傳出,「台灣富綢」要與另一家紡織上市公司「大宇(1445)」合併的傳言,莊燿銘笑說,「這個消息已經傳了20年,起於台灣富綢、大宇以前是同一個董事長,不免讓市場產生聯想。」事實上,大宇紡織於1969年成立在迪化商圈西寧北路上,四年後,創辦人張哲生與友人合資成立台灣富綢,公司就在大宇隔壁,80年代莊燿銘父親參與投資富綢;此外,兩家也互相投資,大宇持股富綢13.63%,富綢持有大宇股權13.7%,過去數十年來,兩家公司董事長由張哲生與張煜生兄弟相繼擔任,直到去年張煜生自富綢及大宇退休,兩家「關係人」身分才正式解除。莊燿銘認為,雖不少紡織公司都是公開上市櫃,仍有家族傳承觀念,應該適時開放專業經理人,這也有利公司永續經營,而他的兩個孩子一位在美國家具公司做行銷,一位在大稻埕開茶館「ASABANTEA」,對於兒子們的未來,這位紡織老爸不設限。莊燿銘的大公子莊子德擔任ASABANTEA主理人,父子倆都在大稻埕工作。(圖/取自臉書)
50歲富綢新思路1/這家紡織老廠連13年發股利 董座不怕碳+數位焦慮「AI部署像給工廠吃維他命」
紡織行業經營持續面臨挑戰,近年有的轉型房地產活化資產,有的借殼賣出,甚至鬧經營權紛爭,而50年前從大稻埕起家的台灣富綢(1454)一連發13年股利,在去年庫存陰霾中持續發出0.25元現金股利,相較無法獲利的同業實屬不易,還老驥伏櫪,續推新仿毛彈性機能布料品牌ElasLana,要搶攻全球都會休閒市場。CTWANT記者日前專訪台灣富綢董事長莊燿銘,他親訴這間股本只有13億,生產基地堅守台灣、在海外沒有設廠,去年營收18億元、年增14%,不靠業外收入堅守紡織本業,且一連13年合計發放4.26元股利的亂世生存本領。富綢創辦人是張哲生、1973年成立於大稻埕,「那時候人造纖維技術剛出來,織成的布料光亮輕薄,像富貴人家才用得起的蠶絲綢緞一般、就叫『富貴綢』公司的名字也是這麼來的。」莊燿銘告訴記者,富綢創辦人在80年代拆分事業,原在台南經營布行的父親入股,莊燿銘從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後,在1989年進公司、從業務開始歷練。「公司用兩項產品起家,一是西裝內裡布『塔夫塔(TaffetaFabric)』,這也是富綢的英文名字;另一個是能做成傘布的『春亞紡(Pongee)」』,後來延續發展出的『緹花』令富綢成為台灣三大緹花廠之一,品質不輸日本和服」,莊燿銘表示。台灣紡織業在70年代是出口創匯尖兵,大好光景在2000年後變調,2001年紡織品出口金額126億美元、去年僅剩88.4億美元。遇上中國扶植紡織業、東南亞發展輕工業,加上國際品牌客戶要求赴越南設廠,台灣紡織受重創出口銳減,「台灣織機在2000年有4萬台,現在不到2萬台,產量規模減少。」莊燿銘形容,存活下來的紡織業找到了第二春,就是能「讓人穿了好舒服」的機能性紡織品。台灣富綢廠房外觀有歷史感,廠內乾淨清潔且自動化程度高。(圖/取自臉書)台廠如何掌握機能性紡織纖維製造技術?莊燿銘分析,關鍵在於台灣自有纖維開發能力、又與終端客戶有很好關係、且保留上中下游完整供應鏈,不只是做代工,更以策略聯盟方式緊密連結。「快時尚崛起,電商改寫紡織生態,每個人都要穿出自己樣子,商品越來越分眾,生產彈性化更重要。」他解釋,台灣最大優勢是提供一條「價值鏈」,像富綢這類中型紡織公司,有加工絲廠、織布廠能一條龍研發各式布款,可為客戶提出一系列解決方案。此外,富綢採取客戶多元化策略,避開重壓單一客戶的風險。「每個客戶對營收貢獻5%,多元分散」,莊燿銘說,因為一半以上客戶來自日本,富綢的產品貼著市場趨勢走,從中高價位、正式服裝,走向輕薄、抑菌,近5年進一步從細丹尼及纖維材料變化下功夫。「這趨勢在311大地震後(2011年)更明顯,之前日本上班族出門都是西裝革履,近10年來他們漸漸不繫領帶、穿著訴求輕便簡約,高機能性、仿天然纖維,針織流行告一段落,最近又開始流行起梭織。」去年由總經理接掌董座大位的莊燿銘,在匯率、疫情、物流大亂、疫後通膨原物料飛漲下,猶能一連13年發股利未間斷,去年再度發出0.25元股利。面臨新的減碳任務,莊燿銘今年更訂下「紗、織、染整條供應鏈合起來,兩年目標減碳2萬噸」目標。「工廠將過去高耗能設備轉換成低耗能、拉高潔淨能源使用比例、使用低碳原料、生產效率更高,光是一套5台、新型日本TMT假撚機就1億5000萬元,還有機連網、AI自動排程、自動驗布、生產數據優化管理、瑕疵原因分析、提高良率等全面數位建置等,2年來累積資本支出上億元。」這一本帳,莊燿銘清楚數算。身兼絲織公會理事長的莊燿銘更能體會,中小型紡織同業的「碳焦慮」、「數位焦慮」,「像是更換鍋爐,一套都是上千萬,未來若被要求使用綠電又需要更大投資與成本,紡織業者若屆臨退休、下一代沒意願接棒,『看不到未來』的情況下,很容易有收掉的念頭。」對於同業的焦慮,這位紡織老將給了一個心法,「不是為科技而科技、為減碳而減碳,背後思考很重要」,莊燿銘形容,「AI部署,像給工廠吃的維他命,讓老公司循環運作更順暢。」經驗老練與老客戶關係緊密的富綢,今年6月底富綢50歲生日晚會上,還發表結合纖維的彈性與羊毛舒適感的新布料品牌ElasLana,依然保有新創公司的充沛活力。
中福經營權決戰4/直擊中福公司上班日無員工上班
上市公司中福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擁有數十億元廠房土地的老牌紡織公司,最近以倉儲廠房租賃為主要營業項目。但近期公司經營團隊變更,有股東爆料,新經營團隊根本無心經營,甚至連員工也不請,整間公司空空蕩蕩,根本就不像是間上市公司。小股東向本刊控訴,中福公司目前由大股東陳建擔任董事長,日前將公司員工開除後,現在又不招募新員工,感覺無心繼續經營公司,不禁讓人懷疑,新經營團隊有意讓公司下市後,再處分土地廠房,最後受害的是手上持有公司股票的小股東們。從大樓外觀看去,中福公司2樓辦公室燈光明亮,但未有人影出現。(圖/社會組攝)本刊記者於三號下午前往中福公司位在新北中和區景平路的辦公室,當天是正常上班日,大門口仍有住戶進出。從外觀看去,2樓辦公室燈火明亮,但沒看到有人影的情況,就連樓下發生行車糾紛,也沒見到有員工好奇探頭查看。記者上門詢問警衛,警衛表示中福公司今天都沒人來上班,記者表明來意後,警衛代記者聯繫秘書後表示,因為公司目前都沒有人上班,表示不方便受訪,記者追問公司之前情況,警衛猶如遭下封口令,對於公司情況不願多談,並稱不清楚狀況,並向記者表示,通往辦公室的門都已關上,未經同意無法帶其上樓查看。不只沒有基層員工上班,記者還發現於1月31日,中福還發重訊公告,原會計主管離職。中福的經營權糾紛越演越烈,立委郭國文與鐘佳濱2日在立院開記者會,要求金管會介入,避免中福下市影響股東權益,3日更有股東在平面媒體勘等全版廣告,指控新經營團隊,無意經營公司,只想賣公司土地,導致中福公司面臨下市危機,讓持有中福股票的投資人,擔心股票變壁紙。中福公司位在2樓的辦公室,外觀非常氣派,但員工日前都遭資遣。(圖/社會組攝)本刊調查,目前從事倉儲租賃的中福公司,在桃園中壢區中正路上,有面積多達2.1萬坪的土地,該地可建工廠與附屬辦公室,並且距離桃園航空城僅約20分鐘車程,離高鐵桃園青埔站約10分鐘路程,廠區交通便利,目前土地價值約在台幣45億到六十億,而在經營權爭奪戰爆發期間,中福股價也從5元多漲到四十多元,但卻因新的董事會不斷出狀況,目前鎖在四十四元的高點後停止交易,更糟的是若在期限前中福未改善缺失的話,公司將會下市。這些狀況不禁令人懷疑,新經營團隊到底是不是想讓公司維持上市、繼續經營,或是如小股東登廣告所質疑的,新經營團隊只是為了取得公司經營權後,令其下市、奪取公司資產而已?本刊多次致電中福董事長陳建,手機先是轉語音信箱,後有通卻無人接聽,記者又用訊息將問題傳給陳建,但至截稿前未獲回應。
中福經營權決戰3/獨董林俊廷最後一招 力抗下市、救股票免成壁紙
擁有數十億元廠房土地資產的老牌紡織公司、中福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股價曾飆漲近10倍,但在公司經營團隊更迭、及財報一直無法出爐後,目前正面臨下市危機,引發小股東恐慌,不少小股東擔心一旦下市,股票恐成壁紙,中福獨立董事林俊廷為了挽救中福下市危機,決定2月6日召開股東臨時會,希望全面改選董事解決問題,他表示:「這次股臨會是我最後一招,希望別讓中福下市!」林俊廷指出,召開2月6日股臨會是他身為領有會計師證照的中福獨董能做的事,但是中福經營團隊從去年8月17日上任以來,到目前做的事都讓中福會下市,他實在不懂,「不知道他們為何搞成這樣」。林俊廷表示,上市公司一旦下市,想要再上市的機率很低、困難度很高。他坦言,不管這次股臨會能否順利召集,他都不會再做中福獨董了。因為如果開得成,全面改選董事,他就會卸任,如果開不成,中福就面臨下市,他身為一個執業會計師和獨董,不管基於面子和裡子都應辭去獨董,「讓外界知道中華民國還是有非常獨立的董事!」林俊廷透露,去(2022)年4月22日中福股東會通過臨時動議案,要求解任原來的正大會計師事務所兩位會計師,這個決議大剌剌登在股市觀測站,還限縮只能委任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形同羞辱原先委任的會計師,導致他們以損害商譽、違反獨立性等理由辭任,不料去年8月17日股東會臨時動議決議,不限制委任四大會計師以外的會計師,等於「自己推翻自己的決議」、「打前任(上次決議)的臉」,連他都很難幫忙找下台階,也造成委任其他會計師的困難。中福公司經營權變天後,曾在證交所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小股東十分擔心股票變壁紙。(圖/翻攝證交所YT)對於中福經營團隊今年1月7日、1月19日連續兩次開董事會,都推選陳建當董事長,引發各界質疑。林俊廷表示,1月7日召開的董事會,適用《公司法》的召集程序有錯,所以才又在1月19日召開董事會二度改選董事長,可是竟在1月19日開會前一天,才發電子郵件通知他開會,他直到1月19日當天早上9點30分才看到電子郵件,根本來不及參加,應該要用書面通知才對。中福董事長陳建受訪時則辯稱,對於外界質疑中福可能因為無法即時交財報而在今年4月下市一事,會造成這個情形,就是當初原任會計師自己解除委任,「這個問題是我們造成的嗎?」他表示,自己經營公司不可能不交財報,但前任團隊弄不出來,反而辭退員工、帶走公司和銀行大小章也不交接,還消除公司電腦的帳戶等資料,現在淪為口水沒有意義。陳建還指出,雖然他曾在去年4月22日股東會提出臨時動議案,要求解任原來的正大會計師事務所兩位會計師,要求委任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擔任簽證會計師,不過後來是原任會計師自行在財報上傳的前一個月辭任,由於距離上傳財報只剩一個月時間,不可能有其他會計師願意接受委任,但公司還是會積極處理,只要經濟部能讓中福完成公司(負責人變更)登記,跟會計師簽約委任等事就可以做了。陳建還反控林俊廷2月6日召集的股臨會有爭議,陳建指稱投保中心1月30日的新聞稿指出,2月6日開會的正當性和必要性有疑義,「如果立場站不穩,我們要怎麼參加?」因此開不開得成股東臨時會,跟下市沒有關係,要能在經濟部完成登記才是重點。林俊廷則反擊,表示投保中心只要他當天開會時,當場說明開會的事由和必要性,並載明在股東會紀錄上,因此,不管是經濟部還是投保中心等官方,「沒人說我召集程序有問題,也沒有反對意見!」對於中福今年1月7日召集董事會程序,陳建承認有錯誤,他說商業司認為開會理由不恰當,所以1月19日才再開一次,也有通知獨董林俊廷。陳建希望經濟部趕快通過讓公司完成登記,不然公司無法作業。至於另位具有會計師資格的中福獨董吳進成表示不便受訪,希望能透過中福發言人統一回應媒體。另位中福大股東翁弘林接到本刊電話後,僅說正在開會,未表示意見。
中福經營權決戰1/司改會前執行長變獨董 中壢2萬坪廠地是關鍵
以倉儲廠房租賃為主要營業項目的中福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在桃園中壢擁有逾2萬坪土地資產,另外在新北市中和區景平路也有辦公大樓,土地資產相當可觀。受惠於近年來台灣土地價格飆漲,擁有大批土地的中福公司成為著名資產,股價自去年起曾飆漲近10倍,間接導致經營權大戰又將重演,讓小股東們苦不堪言。老牌紡織公司中福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70年12月24日,前身為中福振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變更為現名。台灣紡織業由於大陸改革開放後逐漸沒落,中福公司紡織本業轉型為倉儲廠房租賃、酒類買賣、植物工廠等,目前主要營業項目為租賃倉儲,占公司營收比重約90%,至於酒類收入、植物工廠等事業合占營收比重約10%。本刊調查,中福的中壢廠房土地,位於中壢中正路上,屬於丁種建築用地,可闢建工廠與附屬辦公室,距離桃園航空城約20分鐘車程,離高鐵桃園站青埔區也約10分鐘路程,交通便利地段佳,加上面積達2.1萬坪,成為許多亟欲在桃園增設生產線、物流中心等買家欲爭取的標的。一位小股東指出,中福的中壢廠房土地價值翻漲後,估計市價約30至40億元,中福股價也跟著水漲船高,從2018年到2019年的5至6元逐漸上漲,去年2月中開始多日出現漲停板,股價不到一個月飆漲一倍,甚至一度飆破60元,翻升近10倍,創下歷史新高,令人咋舌不已。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前執行長高榮志擔任中福公司獨立董事、並介入中福經營權之爭,讓法界十分驚訝。(圖/報系資料照)據了解,中福廠房土地價值高漲後,2021年曾爆發經營權爭奪戰,當時公司派、市場派談和後,事情順利告一段落,未料雙方磨合才半年多,由市場派支持當選的獨立董事高榮志,去年又宣布要召開股東臨時會,重演經營權爭奪戰的戲碼。2022年8月17日獨董高榮志召集股東臨時會,提出解任中福創辦人黃家董事長的董事席次及補選董事的議案,但卻因解任案未能全數通過,造成實際補選人數與通知書上記載不符,股東無法正常行使投票權,擔任股東臨時會主席的高榮志因程序問題當場遭主管機關投保中心表示異議。另外,中福也因去年終止會計師委任,未交去年第2季財報,加上先前也曾遲交去年年報遭處分,金管會去年加重罰鍰至48萬元,並限期20天內補正公告申報;證交所則勒令從去年8月18日起,中福股票停止買賣,且若未在6個月內補交財報,恐將面臨今年4月股票下市。中福於8月17日收盤股價為44.20元。至於以獨董身分召開中福股東臨時會的高榮志是律師,曾經擔任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經常召開司法議題記者會,對於法界人士來說並不陌生。一般認為民間司改會與執政的民進黨關係較為密切,歷任執行長例如林峯正、王時思都是現任或曾任綠營高官,另位前執行長陳雨凡也曾宣布代表時代力量參選立委,高榮志未走上從政之路,卻出任上市公司的中福公司獨董,並捲入經營權之爭,令法界十分驚訝。
龍邦拿下泰山「只是時間問題」 遠親公司宜進證實已出脫持股
泰山(1218)經營權之爭越演越烈,市場專家更曝「泰山的老闆換成龍邦(2514),只是時間問題」;據悉,詹家遠房親戚經營的紡織公司宜進(1457)更是早早出脫手中的泰山持股,不願參與紛爭。2016年間泰山就爆發家族內訌,因家族二代的詹仁道在2007年交棒給長子、第三代詹岳霖,卻因投資中國虧損和董事長酬勞疑義,遭堂弟詹晉嘉、詹逸宏、詹景超反對推翻,後又因報帳問題爭吵,2018年保力達欲爭經營權時泰山公司派急引龍邦馳援種下禍根,泰山現任董事長為詹景超。宜進董事長詹正田,是泰山家族遠親,他曾任泰山獨董、先前宜進也對泰山持股,但後來悉數出脫;知情人士指出,在2016年前,就有泰山家族中某派來尋求詹正田支持,但被詹正田以「持有泰山股票的是公司非個人,應以股東權益為先」婉拒。本刊向宜進求證此事,所得回應為:「公司之前對泰山持股為投資價值,不評論董事長家族私人情況。」此外,《工商時報》深入「台灣植物油製煉工業同業公會70周年慶祝大會」,獨家獲得泰山總裁暨名譽董事長詹仁道,對目前經營權之爭的看法,他表示自己這裡「持股已經都賣(給龍邦)了」,甚至坦然地說,「上市公司經營權輪轉很正常」,此言論更加證明家族間失去共識。儘管泰山已經把龍邦最初看上的金雞「全家便利商店(5903)持股」賣出,但隨超過80億元股款到帳,龍邦更不可能放掉這塊肥肉,目前持股約47%,將進一步再花6億元公開收購股票,直取泰山半數股權,獲得經營權以及動用帳上現金的絕對權力。雙方現在發新聞稿隔空駁火,面對金力旺盛的龍邦,公司派更請來擅長經營權之爭的律師陳錦旋操盤。市場專家表示,泰山經營權如今遭襲,起因在主導權喬不攏、家族派系各自為政,根本癥結在本業獲利不佳,觀察2017年之前泰山配息次數不多,連自己人長期持股的意願都低落,他進一步指出「內部人股權集中3成以上,才是一個好公司,代表對營運有信心」。雖有全家股息為固定獲利來源,「既然每年都能夠得到兩億元全家股息,那我持有少少的股權就可以,多出來的錢還可用來做其他用途」,遇到3年一次的董監改選,也是到時再想辦法拉票,因此專家建議,要泰山要專注本業,或設法轉型、拋掉家族企業觀念才是永續經營之道。
男受託持6張支票調錢 卻侵占抵債被訴
侯姓男子得知某工程顧問公司急需資金,欲以6張面額共上億元支票擔保調現,但侯男不但未調到錢,還侵占6張支票抵債。台北地檢署依侵占罪起訴侯男。起訴指出,侯男2019年3月經人介紹認識某工程顧問公司的林姓財務顧問,得知該公司有資金需求,遂與林約定,由林提供支票,侯持票向某知名紡織公司調取現金。林遂將面額共計上億元的6張支票交付侯,約定侯須在2019年3月25日至28日間,將1億5200萬元存入指定帳戶,否則就應退還6張支票。但侯男卻在同年3、4月間,將這6張支票交付某診所抵債,診所提示6張支票遭退票,該工程顧問公司因期限屆至,上億資金不但未存入帳戶,且多次催討支票,才知支票遭提示,報警提告。
女董淪低收戶1/發熱衣布料賣向國際 資產數億女強人慘被踢出家門
1970年代台灣紡織業蓬勃發展,量多而質精的布料外銷各國,在出口貿易上締造輝煌佳績,布料商人成了台灣經濟邁向璀璨的鑰匙,本刊卻接獲一名以銷售「發熱衣」、「隔熱衣」布料發跡的女董座投訴,自己當年曾締造一年外銷近10億元的佳績,如今卻因「老公逼離婚、親弟霸房產」以致無家可歸,淪為低收入戶。蔡姓女董(67歲)原是發熱衣布料市場的女王,如今卻窩在月租8500元的6坪小套房,靠著每月13000元的低收入補助過活,她臉上已經沒有當年縱橫商場的意氣風發,只剩下遍體鱗傷空洞的雙眸,講起自己近年的遭遇,語氣帶著滿滿的委屈與不甘。「我現在不但要煩惱三餐,還要擔心下個月房租怎麼來。」蔡女表示,自己從16歲開始打工養家,畢業後搭上紡織業熱潮,累積了不少財富,除了供養娘家之外,還幫陳姓丈夫經營紡織公司,但卻被丈夫背叛離婚,所有資產都被老公騙走,淨身出戶搬回老家,又被弟弟趕出家門。蔡女究竟為何會從紡織業女王淪落成低收入戶?本刊調查,就學期間蔡女邊在台北商專學商,邊在訂製服飾店裡學習服裝製作手藝,學校畢業之後便投身紡織業,除了設計童裝、成衣之外也著手開發特殊布料,才年僅21歲的她就成了業界炙手可熱的新星。蔡女控訴,丈夫為了小三脅迫她離婚,除了要她交出公司股份外,還將她的房產拿走。(圖/黃鵬杰攝)1978年,蔡女離開老東家成立「貝斯特童裝」公司,除了童裝、運動服之外,她也研發出發熱衣、隔熱衣布料,並以出口為主,賣往香港、日本、韓國等地,平均一季銷售額近2億元,每年荷包都賺飽飽,那時她結識了原以為可以攜手一生的丈夫,豈料卻將她推入萬丈深淵。「我們是在工作場合認識的,當時我覺得他(蔡女丈夫)很誠懇,工作上又常一起配合,所以就越走越近,沒想到他為了要和外面的女人結婚,用暴力逼我簽下空白的離婚協議書,奪走我的所有資產。」蔡女回想起與陳姓丈夫的相識過程,眼眶中盈滿憤恨的淚光。據了解,1998年7月蔡女和陳姓丈夫離婚,而2人共同經營的「福貿行纖維」公司股份、2個兒子、台北市民生東路的2間房子都歸陳男所有,蔡女就連放在家裡的2億多元現金也沒帶走,淨身出戶回到老家,丟了工作的她,原以為可以在家人的支持下重新站起來,但連年低迷的經濟卻沒給她這個機會。蔡女說「我回到當年借名登記在弟弟名下的老家住之後,在那邊開了一間賣成衣和布料的小店面,希望慢慢站起來,就算跌倒了,至少不會沒有地方住,但是弟弟不但盜領我給媽媽的錢拿去買房,甚至還把我從老家趕出去。」蔡女表示,當時丈夫拿著空白的離婚協議書要她簽名,她並沒有看到任何協議。(圖/讀者提供)被逼到走投無路的蔡女,除了對前夫提出「確認離婚無效訴訟」,希望能將自己努力一輩子累積的資產拿回來,也和弟弟對簿公堂,要爭取自己合法居住在老家的權利。對此,本刊致電蔡女的陳姓前夫,他表示一切都在訴訟當中,且當年雙方離婚時都有見證人在場,他也否認自己曾對蔡女家暴。本刊同時致電蔡女弟弟,但他電話已經更改,本刊循線致電蔡女弟弟的委任律師事務所,並將求證問題告知,但至截稿前並未獲得回應。
外銷轉生術2/嬰兒泳裝、性感護士服都做!老牌成衣億元營收腰斬 玩數位抗衰退
離耶誕節還有半個多月,專做成衣外銷的劉凱葳坐在辦公桌前,望著準備給客戶的賀卡出神,見到本刊記者來訪,苦笑著說:「今年真是不正常的一年,我正愁不知如何下筆。」45歲、理著平頭的劉凱葳,帶領的是父親劉清武50年前創立的「輝台股份有限公司」(輝台),除了外銷成衣、總代理英國嬰幼兒泳裝「潑寶」(Splash About),還擁有台灣休閒服飾品牌「法比奇」。「訂單一半在台生產,一半在大陸及越南生產,所以RCEP(會員國包括大陸與越南)影響不大。我們這些能活下來的老紡織公司,都懂得依客戶要求在國外買布及生產來避稅,不然沒有競爭力。」今年受疫情影響,輝台無法與客戶見面談生意,外銷業務腰斬,幸好電商業務顯著成長。(圖/輝台提供)對劉凱葳來說,新冠疫情比RCEP更令人頭痛,輝台風光時期年營收約1億元,今年腰斬剩一半。「今年我們在台灣的童裝業績不錯,但外銷很慘,消費者不出門就不需要買新衣服,原本第四季該來的明年春夏新裝訂單也沒來,疫情影響超過一年!幸好電商業務成長,相較往年占不到營業額5%,今年躍升到20%。」其實,輝台在轉型電商的路上跌跌撞撞。劉凱葳透露,7、8年前輝台加入「台灣經貿網」時,網頁上只有型錄功能,談不上接單;2016年加入電商平台「阿里巴巴」,雖能接觸很多海外客戶,但效果不好,「我們當時定位不對,也沒做好面對多樣化客戶的準備。」公司內設有簡易攝影棚,可拍型錄、做直播。(圖/馬景平攝)「起初我們在電商平台上的形象,主打『時尚製造所』,鎖定設計師客群,不料花一年只抓到一位義大利客人,對方不是來下單,而是迷戀台灣,希望我們替他在台北市信義區拍攝衣服型錄,算是特別的經驗。後來我檢討這個形象定位根本打不過日、韓廠商,於是重新研究趨勢,改朝目前國際流行的『循環紡織』概念大改版,強調原料或產品都是可分解,結果訂單詢問度倍增。」輝台轉型電商後,主打環保路線,意外接到性感護士服(左圖)的客製訂單。(圖/翻攝自輝台官網&輝台提供)只不過,上門的電商訂單五花八門,有穆斯林運動服、瑜伽服及美人魚服,甚至性感服裝,做慣一般休閒服的劉凱葳略微害羞地強調:「那不是情趣用品啦!是國外告別單身派對上,女生要穿的性感護士服,胸釦開超低的……。」新業務帶來新衝擊,供應鏈勢必重組。「以往的客戶一張訂單幾千幾萬件,還會指定布料及工法;電商客戶多是素人,訂單只有幾百件,傳一張衣服的照片當範本就想下單,也不太懂要採用什麼布料或尺寸,因此我們要有很強的上下游整合能力,重新學會和新客戶溝通,同時也要去找願意做小單的工廠。」將早前設計的帽子加上護罩,就成了防疫熱銷商品。(圖/馬景平攝)對劉凱葳來說,疫情下的外銷,就算沒路也要找路走,「誰都想做大單、一做20年,但時代變了,電商客戶碎片化、個性化,其中有些會成為未來的大客戶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