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汙染
」 細菌 營養師 寶林茶室微波剩菜「這動作」害全家掛急診 6旬婦慘釀急性腎損傷
用微波爐加熱剩菜也要小心!一名60多歲婦人長期追蹤糖尿病,日前她加熱番茄炒蛋時,不介意加熱不均勻、菜的中間還是涼的就食用,導致全家人腸胃炎掛急診,就連自己也出現急性腎損傷的症狀。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節目《健康好生活》中分享,這名婦人在他的門診追蹤健康狀況,原本糖尿病一直控制得不錯,在上一次回診時卻發現,她的腎絲球過濾率掉了30分,「這是很嚴重的一件事,通常代表有急性腎損傷,而最常見原因就是感染」。洪永祥隨即詢問對方是否有感冒,或是出現泌尿道感染、急性腸胃炎,婦人這才坦承,她一個星期前掛了急診,且是全家都中招,係因她將放隔夜的番茄炒蛋拿去微波爐加熱,食物表面已經是溫熱狀態,中間還是涼的,但想著正值夏季炎熱,涼涼的也蠻好吃,一家人就跟著吃下肚。後來,全家人在飯後開始上吐下瀉,甚至只能到急診打點滴,而婦人則因患有糖尿病又腎衰竭,造成腎功能急速下降。對此,洪永祥解釋,微波爐加熱時,可能會有受熱會不均勻的狀況,如果時間不夠,建議要再加熱一次,至少加熱至70度以上。至於要如何保存剩菜,洪永祥提出「6重點」提醒民眾:避免將剩菜擺在室溫下超過2小時;食物要裝在乾燥、密封的容器裡,如保鮮盒、密封袋以阻絕空氣;大份量料理要分裝保存,避免細菌汙染;剩菜「趁熱」就要放進冰箱,低於60度就可能引起細菌汙染;隔餐菜要加熱至70度以上;剩菜最好一次食用完畢,避免反覆加熱。
麻油、樟腦、防蚊精油 醫提醒「這6物」別塗寶寶身上
兒科醫師傑登醫師,因為嬰兒神經系統和免疫力都在發育中,以前一些被認為很好的東西,現在發現對寶寶有害,如麻油和薄荷脹氣膏等6種物品。傑登醫師在臉書發文,「嬰兒神經系統和免疫力都還在發育中,有些以前認為很好的東西,後來被發現對寶寶可能有害。」6種不該往寶寶身上塗的東西:1.麻油2.薄荷脹氣膏3.樟腦4.大人的濕疹藥膏5.防蚊精油-檸檬桉油(PMD)6.酒精傑登醫師說,「古早時期麻油被認為是好東西,可以讓嬰兒皮膚保持滋潤並用在許多皮膚發炎上,但麻油可能造成嚴重過敏、阻塞毛孔問題,且若麻油保存不當遭到細菌汙染,塗在免疫力差的嬰兒皮膚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感染。寶寶皮膚有狀況時,建議選用有臨床驗證的嬰兒護膚品。」傑登醫師指出,「薄荷脹氣膏這東西以前很常被用在腸絞痛,但後來發現薄荷醇與類似物對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可能造成嬰幼兒過量使用引起呼吸停止、癲癇、意識混亂、痙攣。」傑登醫師表示,「樟腦常用作藥品、驅蟲劑或芳香劑使用,但樟腦會經黏膜與皮膚吸收並產生毒性,在兒童過量時容易引發嚴重的癲癇與痙攣,若是有蠶豆症更可能引發嚴重的溶血和黃疸,建議有寶寶的家中不要使用樟腦丸或樟腦製品。」傑登醫師提醒,濕疹藥膏大多都有類固醇,「類固醇強弱有分1-7等級,數字越小強度越高,成人一般會使用等級4以上較強效的類固醇,嬰幼兒皮膚薄吸收率高,通常會用等級5-7的弱效類固醇。使用成人類固醇藥膏雖然效果會非常卓越,但出現類固醇副作用的機會會大增,皮膚萎縮、免疫力下降等。」傑登醫師說,他說的防蚊精油不是其他香茅或薰衣草精油貼片,「我個人很喜歡PMD成分的防蚊液,PMD是唯一有科學實證防蚊效果的精油,效果很好與敵避(DEET)相當,且對環境友善,較不會傷害其他昆蟲以及汙染環境。但缺點是效果較短約2小時要補一次,且含有薄荷成分,建議至少2歲以上或3歲再使用較安全。」傑登醫師說,「因酒精擦在身上蒸發速度快,會有很明顯的涼感,在以前兒童發燒或中暑時很常拿來塗在身上,希望能快速幫助退燒。但塗上酒精後會造成局部微血管收縮,反而讓散熱變慢,而且大量酒精可經由皮膚或從口鼻吸入,導致兒童酒精中毒,出現精神不振、嘔吐、頭痛,甚至會出現代謝性酸中毒、癲癇、昏迷。」
吃西瓜竟致敗血症喪命?! 這樣吃超恐怖「但幾乎每人都做過」
酷熱的天氣,冰涼又香甜的西瓜最能消暑,但吃西瓜竟可能不知不覺感染細菌?!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曾分享案例,有一位獨居老人直接拿湯匙挖西瓜食用卻沒吃完又放回冰箱,重複數次後導致細菌繁殖,最後竟感染李斯特菌誘發敗血症而身亡。用湯匙挖西瓜來吃,想必很多人都這樣做過,但譚敦慈提醒,因為口水中有細菌,再加上食用時室溫較高,因此細菌滋生較快,所以不建議用湯匙挖來吃,最好在吃西瓜前先切成小塊分盒冷藏保存,才能避免細菌汙染。另外,許多人會購買已經切好、覆蓋保鮮膜的現切西瓜,但譚敦慈提醒西瓜蓋保鮮膜表面容易長細菌,所以建議先將接觸保鮮膜的果肉削去,接著再切塊、放保鮮盒冷藏保存。若購買的是整顆的西瓜,農委會建議觀察以下6特徵,包括表面光滑完整、顏色青綠明亮、花紋清晰鮮明、果梗呈現捲曲狀、瓜蒂些微凹陷、拍打聲音清脆響亮,就能挑選到好吃的西瓜。西瓜好吃之餘也要當心過量,因為西瓜屬於高糖度水果,吃太多會增加肥胖、脂肪肝等風險。每天應控制在2份以內,所謂的1份大約是棒球般大小,或是一般飯碗約8分滿左右,也盡量避免喝太多「西瓜汁」,因為市售果汁含糖量高,也更容易造成血糖飆高。
空調冷卻水塔要清潔!男子染「退伍軍人症」多重器官損傷 住院40天才康復
大陸廣州一名男子,日前因高燒3天不退至醫院就診,進行治療後卻出現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損傷,再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患者體內檢測出「嗜肺性退伍軍人桿菌」(又稱嗜肺軍團菌)。幸好,經過40多天住院治療後,男子已經順利出院回家。根據陸媒《齊魯晚報》的報導,這名男子因高燒3天不退到醫療院所就醫,當時其右邊肺部經電腦斷層掃瞄,已顯示出明顯的炎症,沒想到在進行一系列的對症治療後,男子的呼吸道症狀並無明顯改善,還出現呼吸衰竭及心、肝、腎等多器官損傷。醫師隨即對其進行詳細檢查,才發現男子體內有著「嗜肺軍團菌」,並引起了「退伍軍人症」,所幸發現及時,趕緊轉介治療後,男子住院40多天後就順利康復出院。對此,醫生指出,嗜肺軍團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常見於被細菌汙染的大樓空調冷卻水塔、除濕機、蓮蓬頭等地,冷氣機系統的冷卻水和冷凝水尤其危險,並會經水蒸汽、空氣及飛沫傳播,經由呼吸道感染,好發於夏秋交替之際。醫生也提醒,感染嗜肺軍團菌後,患者可能表現出輕微的上呼吸道症狀,嚴重可致肺炎,若延誤治療可能導致死亡率提高,而該菌種的潛伏期為2至10天,對於抵抗力弱、年長的菸癮者、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及腎衰竭患者更具威脅性,因此應該注意將冷卻水塔清洗乾淨,是為預防「退伍軍人症」的最佳方法。
網路流傳乾燥秘方「棉花糖丟奶粉罐」! 專家勸不要:後果難以想像
台灣天氣潮濕,調味料、奶粉及麵粉等食品放久了容易受潮結塊。網路上曾有網友大方分享,只要丟入「大塊棉花糖」後,效果有如乾燥劑般,能夠有效防潮減少粉類結塊。甚至在可可粉見底時,還能連同棉花糖一起丟入沖泡,完全不浪費。毒物專家招名威對此表示「不建議」民眾以棉花糖吸收濕氣,容易引發細菌汙染或滋生,吸潮之後「拿來吃」的後果更是難以想像。過去曾有女網友在網路臉書社團大方分享食品防潮絕技,表示將棉花糖整顆放入可可粉、奶粉或麵粉的容器內,就能當做乾燥劑,有效防止粉類食品結塊。快吃玩時,可以連同棉花糖一起吃掉,完全不會浪費。然而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毒物專家、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招名威指出,不建議用棉花糖來吸收濕氣,畢竟棉花糖成分中含有糖,水分吸入後可能導致細菌的汙染或滋生,最後若還把它一起吃下肚,會產生什麼問題實在難以想像。至於食物受潮結塊還能不能吃?招名威說明,食物受潮有分「時間長短」,如果處於受潮初期,嚴格說起來還是可以吃,畢竟細菌或黴菌可能滋生程度還不高;但若受潮時間已歷經許久,就不建議繼續食用。如果民眾難以判斷受潮時間長短,他一律建議「只要結塊」就別再吃了!
全家食物中毒!兒盲腸炎住院急開刀 媽做菜傷口沒包紮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惹禍
在家料理也要注意衛生,以免吃下細菌。外科醫師陳榮堅表示,曾有一家四口上吐下瀉,高中生兒子還罹患盲腸炎,緊急開刀後發現罪魁禍首是媽媽受傷的小指,因為傷口帶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在沒處理的狀況下直接煮飯,導致整家人食物中毒。陳榮堅醫師在節目「醫師好辣」節目分享,有位高中生病患罹患盲腸炎;不僅如此,他的家人也全上吐下瀉,事後追查才發現原來是媽媽小指上的傷口,沒有包紮就去煮菜。他補充,因為媽媽小指的傷口帶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因此在料理過程中細菌汙染到食物,才造成全家人集體中毒。事實上,金黃色葡萄球菌是食物中毒常見原因,而金黃色葡萄球菌所產生的毒素是抗熱的,就算加熱也無法去除。至於高中生其實是在上吐下瀉一周後才被診斷出盲腸炎,遭疑有延誤診斷的問題。對此,陳榮堅表示,身體所有組織都有動脈血流動,再由靜脈的血流或淋巴迴流。他補充,「這個高中生前面是因食物中毒,造成急性腸胃炎,造成他全部腸胃腫脹之後,雖然已經消炎了,可是盲腸部分消腫比較慢,淋巴與靜脈迴流被阻塞,所以就變成盲腸炎。」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再擴大! 醫曝「炒飯症候群」:特殊細菌大火快炒也沒用
北市信義A13「寶林茶室」食安風波擴大,目前累計至少有10個食物中毒案例,其中2人身亡、2人重症,正於ICU使用葉克膜搶救中。衛福部資訊處處長、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前主任李建璋就指出,這些患者共同提到「炒粿仔條」,讓人想起醫學上的「炒飯症候群」,當放在室溫超過2小時,就可能產生大火快炒也無法破壞的特殊細菌「仙人掌桿菌」。李建璋昨(26)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提到,隨著疑似食物中毒致死的案例傳出,當時設想可能危食物導致過敏性休克、心肌梗塞等等,但事件陸續擴大後,嚴重者甚至需入住加護病房,而有了群聚、食物交集,和類似症狀的3大元素,就可以定調為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李建璋表示,過去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多半是小吃攤、辦桌或營養午餐等等,此次卻發生在百貨公司內的名店,而歷史上大規模致死的食物中毒事件中,主要是李斯德氏菌、大腸桿菌和沙門桿菌,近期則還有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的米酵菌酸中毒,推測此次事件可能是遭受這些細菌汙染。不過,李建璋說明,這些患者共同提到了「炒粿仔條」,讓他想起醫學上「炒飯症候群」(Fried rice syndrome)這個名稱,當米飯煮熟後放在室溫超過2小時以上,就可能導致特殊細菌「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生長,這些細菌會產生一種腸毒素(cereulide),這種毒素破壞粒腺體能量代謝,如果毒素量大就會引發多重器官衰竭。李建璋強調,這僅為個人鑑別診斷的臆測,還是要經過微生物或毒素檢查證據才能確定,但還是提醒民眾,放在室溫過期的米飯澱粉類,即使是加熱依然可能導致食物中毒,最好立刻放進冰箱,或是放在煮飯鍋維持60度以上,才能避免產生「炒飯症候群」。
寶林茶室集體中毒已2死 專家懷疑恐「炒飯症候群」釀禍
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目前已釀2死,多人送醫。這起食安事件要回溯到3月22日,39歲呂姓男子當天在寶林茶室用餐,隔天前往新北市三重醫院就醫,再轉診至台北市馬偕醫院後,竟因急性腎衰竭搶救不治身亡。另一名66歲男子則在3月19日前往餐廳享用炒粿條,之後出現腹瀉、虛弱、倦怠的症狀,並前往新光醫院就診,並被診斷為急性腎衰竭,一開始使用葉克膜並住入加護病房接受治療,但最終仍在27日不治身亡。由於已釀2死,衛福部已視為重大食安事件,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截至26日晚間11時止,衛生機關接獲醫療院所通報共6人出現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已會同疾病管制署、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與毒理專家,啟動共同稽查,赴現場了解食材原料與製程等可能導致中毒相關環節。衛福部資訊處長、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今天在臉書PO文,表示該起事件符合群聚、食物交集、類似症狀三元素,可以定調為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李建璋表示,過去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多半是小吃攤,辦桌,或是營養午餐,這次是發生在百貨公司內的名店,著實讓人感到不安。歷史上大規模導致致死的食物中毒事件主要是李斯德氏菌、大腸桿菌和沙門桿菌,近期還有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的米酵菌酸中毒,此次事件可能是遭受這些細菌汙染。但是,李建璋表示,這些病患共同提到炒粿仔條,就讓人不得不想起一個醫學上的症候群,稱為炒飯症候群Fried rice syndrome。煮熟米飯放在室溫超過二小時以上時,就有可能導致一種特殊細菌稱為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的生長,仙人掌桿菌有孢子耐熱,即使炒過也殺不死,等到吃入肚內適當溫度, 這些孢子萌芽就產生症狀。李建璋表示,近期就有美國女大生因此喪生。裸仔條通常是煮熟狀態放在外面,需要烹調時才大火拌炒,的確有可能產生炒飯症候群。李建璋說,這只是他個人鑑別診斷的臆測,最後還是要微生物或毒素檢查證據才能確定。但是基於公衛預防原則,他還是願意冒著說太早,李半仙翻車的風險,提醒民眾,放在室溫過期的米飯澱粉類 ,即使加熱還是有可能導致食物中毒,最好立刻放進冰箱,才能避免產生炒飯症候群。
印度眼藥水工廠偽造檢查報告、放任員工打赤腳 美國FDA下令全面回收
美國於2023年發生多起非處方眼藥水遭受汙染的事情,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更是在11月初一口氣公布27款問題眼藥水、人工淚液等產品。之後循線調查,發現這些眼藥水、人工淚液均是印度新孟買的公司「基利奇」(Kilitch Healthcare India)所生產。基利奇不僅偽造產品檢查報告,更放任員工在廠區內打赤腳。目前FDA已經下令禁止進口基利奇的產品,同時也要求基利奇回收問題產品,但目前基利奇尚未執行。根據《紐約郵報》報導指出,近期FDA公布27款市面上可以買到的非處方眼藥水、人工淚液,其中包含沃爾瑪、CVS Health、Target Up & Up和Velocity Pharma等品牌的產品。這些問題產品被FDA檢驗出細菌檢測陽性反應,FDA也在第一時間下令回收這些產品。之後FDA的工作人員發現,這些問題產品多是由印度新孟買的一家公司所生產,FDA也曾於10月派員調查該工廠,發現該工廠的微生物學家涉嫌撰寫假報告,以此來保證產品是無菌狀態。同時也發現,該工廠無菌區的工人上班時並沒有穿戴適合的防護設備,甚至有人打赤腳,直接在機器面前梳理自己的儀容。FDA的工作人員也發現,廠區內所生產的眼藥水區域,有明顯的細菌汙染。之後FDA對該工廠發出警告,並指稱使用該工廠的產品有可能會導致失明、視力喪失的可能。但FDA的報告中,第一時間並未透露印度工廠的名稱,而是被媒體透過拼湊的方式確定,FDA所指的問題工廠,就是印度的基利奇。目前基利奇尚未針對此事件進行回應,而面對FDA所要求的回收產品一事,目前基利奇也尚未執行。
公廁馬桶蓋「鋪滿衛生紙」 藥師警告:越墊越髒
在外上公共廁所有許多不方便,就有網友分享自己親身經歷,他表示肚子痛屎在滾了,在外上廁所找不到蹲式馬桶,只有坐式馬桶,他只好把衛生紙把馬桶蓋「鋪好鋪滿」,並表示這樣才不會上完之後,不小心帶了「菜花」回家;不過專家揭露,這行為只是多此一舉,此舉可能越墊越髒,並指出病菌離開人體後幾分鐘內就會死亡,不太可能因此傳播疾病,反而要注意「廁所裡的衛生紙」。小周藥師周本正錄製短影音衛教指出,公廁馬桶蓋「鋪好鋪滿」衛生紙或坐墊紙再上廁所「有可能會越墊越髒」,由於馬桶坐墊表面是緊緻無孔洞的材質,就算上一位使用者皮膚帶有病菌,但病菌離開人體幾分鐘內就會死亡,不太可能傳播疾病。小周藥師還表示,廁所中的衛生紙會吸收濕氣及藏汙納垢,拿來墊馬桶恐帶來反效果。他並表示,不能否認上一位使用者的分泌物接觸到坐墊,若又剛好碰觸到傷口,的確有感染風險。他建議可先使用酒精或抗菌液清潔馬桶坐墊,但比起性病,沖馬桶的按鈕、門把、水龍頭更容易傳染腸胃疾病,呼籲沖馬桶時要把「馬桶蓋蓋上」,且手部不要亂摸眼耳口鼻,如廁後應立刻洗手。包括小兒科醫師黃昌鼎也指出表示,曾有實驗發現每次沖馬桶可以產生14萬5千個微粒,這些氣膠微粒會散布到整個廁所,不只衛生紙,浴室所有東西都會被汙染,因此預防細菌散播的最佳方法,就是蓋上馬桶蓋沖水。另外,國外健康網站《SELF》報導,紐約大學微生物學教授菲利普指出,包括梅毒、疱疹、淋病等這類病毒,離開人體外約10秒就會死亡,而且很少出現在馬桶坐墊上,廁所裡最該擔心的其實是糞便的細菌。對於如何避免被細菌汙染?菲利普建議,先用沾過酒精或消毒液的紙巾擦拭馬桶坐墊,最好使用沒有直接放在馬桶旁邊的坐墊紙,沖水前先蓋上馬桶蓋上,才不會讓糞便的細菌四處飛散。
紅白蛋殼營養素有差? 營養師秒解答「2選蛋小妙招」
逛街買蛋時,總會看見外殼顏色不一,有的偏白、有的偏紅,這也讓不少人疑惑「蛋殼顏色不同,營養有差別嗎」。對此,營養師林冠良解答,蛋殼顏色如同人類天生頭髮顏色的深淺一樣,取決於品種、遺傳,同樣重量之下營養基本是相同的。另外,他也提醒,買雞蛋時最該注意的應是新鮮與否、是否破損才對。日前,營養師林冠良於臉書粉專「林冠良營養師Siin」發文分享,直言蛋殼顏色其實並不影響營養價值,反而是「蛋黃顏色」才可能含有不同營養素,例如,較黃的蛋黃可能玉米黃質含量較高,較紅的則可能是β-胡蘿蔔素較多。不過,林冠良指出,這項差異並無太大意義,兩營養素不是比較關係,也就是說,一般不會拿玉米黃質和β-胡蘿蔔素來比較,因為兩者是不同東西。對此,林冠良表示,雞蛋的選擇只需要看新鮮與否,以及檢查外觀有沒有破損,其他像是omega、硒(selenium)、低膽固醇(low cholesterol)等問題,其實都無需考量,因為食用雞蛋僅僅是為了補充蛋白質、膽固醇和卵磷脂而已,而像玉米黃質和β-胡蘿蔔素,主要攝取途徑是蔬菜水果,也不是雞蛋。另外,農業部也在臉書粉專上介紹,市面上的蛋大致可分為洗選蛋和散裝蛋,其中洗選蛋會經過標準流程,洗淨檢查後才會包裝販售,而若是雞蛋沒有清洗乾淨,或是受保存環境影響,則可能容易被雞糞、沙門氏菌汙染,因此建議優先選擇洗選蛋;如果想購買散裝蛋,建議要放冰箱保存,並在食用前記得先清洗蛋殼,即可避免細菌汙染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