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種
」 石虎 保育類 食蛇龜 瀕臨絕種 柴棺龜新北男非法抓280隻保育龜 虐養塑膠桶致「13隻死亡」
新北市淡水區一名林姓男子因非法捕獵瀕危保育類動物「食蛇龜」與「柴棺龜」共280隻,將它們飼養於惡劣環境中,導致13隻死亡,遭士林地檢署依非法獵捕保育類野生動物及騷擾、虐待保育類野生動物因而致野生動物死亡等罪起訴,並請求法院從重量刑,予以嚴懲。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日前接獲民眾通報,於9月5日聯合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7總隊,在淡水區土地上扣得食蛇龜活體169隻、死體5隻,柴棺龜活體98隻、死體5隻,並在該土地周邊另發現食蛇龜死體3隻。根據士林地檢署調查指出,林男於今年9月2日前後,在北宜公路沿線、台北市南港、木柵及陽明山等地非法捕捉177隻食蛇龜及103隻柴棺龜,隨後將這些龜類關押在淡水區一處未換水的不鏽鋼桶槽及塑膠桶槽內,飼養環境惡劣,導致8隻食蛇龜及5隻柴棺龜死亡。林男落網後坦承犯罪,但辯稱並非蓄意虐待。「食蛇龜」與「柴棺龜」被集體飼養塑膠桶裡。(圖/翻攝畫面)檢方依非法獵捕保育類野生動物及騷擾、虐待保育類野生動物因而致野生動物死亡等罪起訴林男,因1個行為觸犯數個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故請求法院從重量刑,並科以高額罰金。檢察官表示,食蛇龜與柴棺龜均為台灣原生種,且屬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長期以來因盜獵及非法交易面臨生存危機。林男的行為不僅違反保育法規,還嚴重破壞自然生態,應受到嚴懲,盼藉此呼籲社會大眾拒絕非法交易與飼養保育類野生動物,共同保護台灣珍貴的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
瀕危魚種重獲新生!南投巴氏銀鮈復育有成 將回放烏溪
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組「烏溪水系淡水魚保育跨域合作平台」,公私協力保育烏溪及濁水溪的巴氏銀鮈、溪流細鯽、陳氏鰍鮀、台灣副細鯽等淡水魚,建置庇護系統保全魚種,其中巴氏銀鮈復育有成,並初步在烏溪上游找到合適回放地點,將擇期邀集專家學者現勘,並規畫魚隻回放,協助巴氏銀鮈在野外建立穩定族群。林保署南投分署指出,巴氏銀鮈、溪流細鯽、陳氏鰍鮀、台灣副細鯽分布於烏溪或濁水溪流域,棲地干擾頻繁造成活動水域惡化,還要面對極端氣候挑戰,其中巴氏銀鮈、溪流細鯽瀕臨絕種,因此2021年邀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中區水資源分署、三河局、縣市政府及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等成立保育跨域合作平台,定期開會交流。針對保育類魚種,除監測族群狀況、魚隻搶救,也推動庇護池系統以保全魚種。據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調查,巴氏銀鮈穩定分布在烏溪橋下游至貓羅溪匯流處河段。經盤點,巴氏銀鮈在烏溪有2處潛在棲地、3處域內庇護池,並在冬季易乾涸河段設置2處域外庇護池,作為魚隻暫時庇護所,庇護池內魚隻已自然繁衍。會議決議,庇護所系統及人工照護技術健全後,應推動魚隻回放工作,讓魚隻回歸溪流,建立穩定族群。南投分署與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進行巴氏銀鮈烏溪上游潛在棲地調查,初步找到合適地點,擇期邀專家學者現勘並規畫魚隻回放工作。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分署長李政賢表示,保育工作涉及多種面向和專業,需仰賴夥伴機關、團體的集思廣益和協力合作,研擬的保育方案將視執行成效隨時滾動調整。
高雄茶農遭「台灣黑熊」撬開蜂箱 林業署接獲通報發3千獎金
「台灣黑熊」是台灣唯一原產的熊類,為亞洲黑熊於台灣之特有亞種,由於台灣黑熊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林業署也推動「台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示範計畫」, 與山村、部落居民共同守護台灣黑熊。日前一名洪姓茶農在發現台灣黑熊撬開自己的蜂箱後,立刻向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通報,分署隨即支付通報獎金。據了解,高雄桃源寶山地區一名洪姓茶農近期發現自己的蜂箱被撬開,起初以為是小偷所為,查看監視器後卻發現竟是「台灣黑熊」,里長得知後也立即向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通報,分署隨即支付3千元通報獎金,並表示將補償洪姓茶農的蜂蜜損失。此外,分署還表示,如果民眾在配合監測期間拍到黑熊,將再給予5千元獎金。屏東分署表示,過去受到棲地破壞與非法狩獵導致族群數量稀少,隨著政府嚴查與公民監督意識崛起,黑熊受到商業性獵捕的數量已微乎其微,加上中央山脈與國有林棲地保護建立生態廊道,黑熊族群逐漸向淺山靠近,人類與黑熊相遇日漸頻繁。為扭轉居民對於黑熊侵擾村落、家畜、農作物造成損失的負面印象,減少居民因擔心受罰而隱匿誤捕或誤傷黑熊事件,鼓勵民眾即時通報,進而採取宣導預防作為,自主參與棲地維護深化黑熊與部落社區的友善關係,建立人熊之間的正面連結,因此自2022年起推動「台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示範計畫」,與山村、部落居民共同守護台灣黑熊,洪姓茶農此次目擊黑熊是該計畫推動以來的第四起。屏東分署指出,發現疑似黑熊入侵畜(禽)舍、農舍、工寮、果園等個人農事場域,在不危害該物種生存下,立即通報執行機關,並經勘查確有動物活動及危害事證,在危害動物未明前,將食物、廚餘等吸引黑熊來源確實移除或收納完整,發給獎勵金 3千元;而在入侵事件後,執行機關評估後續有架設自動相機追蹤之必要,願意配合監測3個月,並協助維護自動相機無傾倒且前方拍攝範圍無遮蔽物者,再核發5千元獎勵金。此外,在地部落組織、民間團體或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巡守隊,協助執行機關每月執行以下工作,並按月繳交巡守報表,每年核發至高6萬元獎勵金,未滿1年,則依執行月數比例核發。分署呼籲大家共同守護台灣黑熊,並表示如果不小心誤捕黑熊,只要立即通報救援,不會被追究責任。
嘉義妒男殺好兄弟 控前妻「過錯全往我身上堆」:我是瀕絕的綠蠵龜
嘉義市今(20日)發生情殺命案,44歲陳姓男子疑不滿前妻另結新歡,於凌晨潛入邱姓男子住處砍死對方,並在殺傷邱男兒子後逃逸至汽車旅館,最終與員警對峙5小時飲彈自盡。陳男行兇前在社群控訴死者及前妻:「覬覦我老婆許久的好兄弟」、「前妻離開了這個家,過錯全往我身上堆。」更形容自己是瀕臨絕種的綠蠵龜。陳男行兇前幾天,持續透過臉書回顧與前妻的9年感情,以及婚變造成他身心受創,「暈眩、全身癱軟、心悸、胃酸絞痛、發燒」,並在15日「留給2個兒子」文章裡,自認「我是標準的瀕絕物種綠蠵龜」,控訴前妻離家還把過錯全推到他身上,「起初心灰意冷,乾脆全扛了,縱有不甘,去她婆家找棵樹吊一吊」,與透露2022年清明連假第3天,前妻、岳母、好兄弟全都想欺騙他,但還是被他抓包前妻外遇好兄弟的過程。他表示,這2年來的紛擾,「在確立了進度跟日子以來這段日子,彷彿是對我展現祂的存在,祂幾次都在我遇到瓶頸時,問題都會在冥冥之中引領著我自然的找到解決」。陳男在昨天深夜11點半,連發多篇文章控訴好兄弟,「直到這傢伙在我們夫妻生活上出現裂痕時,覬覦我老婆許久的"好兄弟"把我用生命辛苦維持的家拆散了」。並自相矛盾寫道,「暴力與衝動不能解決問題」;「破壞我的家,我無不一天不想毀滅他」。陳男在發出最後2篇貼文,「對外矢口否認他們倆沒有外遇,一切指向我猜疑,暴力對待而導致前妻離去。今年2人正式入住"好朋友"家中,我心有不甘想找前妻討個說法於是迎來了這些提告公文」、「這2年多來,不甘壓著我快喘不過氣,於是我日漸憔悴」後,於凌晨架梯潛入邱男住處陽台,打破落地窗後將邱男砍至肚破腸流慘死,砍傷試圖反抗的邱子2刀逃逸,最終在摩鐵自轟身亡。◎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台灣瀕臨絕種石虎再遭不幸! 苗栗發現母石虎頭部重傷慘遭路殺
台灣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動物石虎,18日清晨在苗栗縣苑裡鎮苑東里一處產業道路上,再度遭遇悲劇,當地居民在九景潭的福德寺至月稱光明寺間的路上發現,1隻母石虎已慘遭路殺,頭部受傷且失去生命跡象。縣府自然生態保育科長張葦表明,一早接獲通報後,立即派遣生態給付巡守隊的志工協助處理,並將石虎遺體送往南投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進行進一步檢驗,這是苗栗縣2024年第10起石虎路殺事件,縣府將召集專家會勘現場,商討如何改善道路,以避免類似悲劇再次發生。張葦指出,該處位於苑裡鎮接近台一線的產業道路,初步分析是石虎在覓食時,因未能及時避開車輛而遭到撞擊,進一步透露,今年以來的路殺案例多發生在後龍、苗栗、苑裡、造橋、西湖和卓蘭等地,主要集中在鄉村道路上。為了有效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苗栗縣將邀集專家、警方及相關地方單位,進行現地會勘並共同研擬交通改善方案,以保護這些珍貴的野生動物免受路殺威脅。
曾一度瀕危今復育有成 「凌波仙子」現蹤白河蓮花田
有「凌波仙子」美稱的水雉,不僅是保育類動物,還是台南的市鳥,過去因棲息地遭毀,一度瀕臨絕種,後來經過公、私部門合力復育下,族群持續穩定成長,並往外擴散,如今不只在官田區菱角田,最近白河區蓮花田也有水雉現蹤,令鳥友們振奮。白河蓮花已開花9成左右,近來民眾到白河賞蓮,意外發現珍稀保育類水雉,牠們穿梭、遊走在蓮花田間,模樣十分呆萌可愛,目擊的民眾直呼太幸運了。目擊民眾說,日前經過白河大竹里南91線道上的香水蓮花園,看到好多人拿著相機長鏡頭拍照,上前一瞧發現他們竟是在拍水雉,自己也趕快拿相機捕捉難得的畫面,後來詢問當地人,得知去年就有人在這一處發現水雉,還有人拍到水雉繁殖孵蛋,因該處一年四季都種植香水蓮花,形成適合水雉的棲息地。台南市政府農業局森保科長朱健明表示,水雉的繁殖棲地集中在官田,這幾年在市府農業局、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等單位共同努力下,水雉族群往外擴散,柳營、鹽水、六甲、下營及麻豆的菱角田都有人發現牠們的蹤跡,去年台南地區水雉數量大調查,總計調查到2882隻。朱健明提到,蓮花和菱角都是浮葉植物,本來就適合水雉覓食,水雉族群往外擴散至白河,樹大分枝,是好現象。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李文珍表示,去年即接獲鳥友通報在白河區發現水雉蹤跡,但未能確定牠們「定居」,直到今年有鳥友看到水雉築巢繁殖,才證實白河已成為水雉棲地之一,今年舉辦的台南地區水雉大調查計畫,預計將白河納入調查範圍。
「熊鷹」黑市價格高!屏東原住民捕獵擁大批珍貴羽毛 法官1原因判緩刑
在排灣與魯凱族神話中,「熊鷹」被視為英雄的象徵,也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黑市1支叫價高達6萬元,檢警前年在屏東來義山區逮獲陳姓男子違法捕抓熊鷹,並在他家起獲大批珍貴羽毛,案經屏東地院審結後,法官認陳男捕熊鷹是為製作傳統頭飾非販售,因此判緩刑,可上訴。判決書指出,前年警政署保七總隊第八大隊獲報,屏東來義鄉山區有違法獵捕熊鷹情事,專案小組經查訪、蒐證,鎖定1名陳姓男子涉有重嫌,隨後發現他在來義附近山區利用捕獸鋏捕捉熊鷹,並拔取羽毛及利用其他身體部位製作頭飾等飾品。檢警在陳嫌住處查獲熊鷹相關產製品及捕獸鋏等犯罪工具,全案調查後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移送屏檢偵辦;案經檢方調查後,認陳男捕熊鷹是為製作傳統頭飾非販售,因此建請法院從輕量刑,而法官也聽從檢方建議、採信陳男說詞,因此判陳男緩刑,但須向公庫支6萬元,並接受法治教育2場次,可上訴。據了解,熊鷹學名為赫氏角鷹,是國家級瀕臨絕種保育類一級野生動物,據2021年學者相關研究及報導指出,全台熊鷹數量僅剩不到500對,不僅被原住民視為聖鳥,也是權力象徵。而由於以熊鷹羽毛為頭飾及聘禮是排灣族傳統文化,在熊鷹銳減的情況下,相關飾品跟著水漲船高;據了解,羽毛市場行情從每根1萬元起跳,三角黑斑清晰的鷹羽,特別是第5、6根羽毛,在坊間甚至喊價達5至6萬元,因而成為獵人狩獵的目標。
瀕絕種貓頭鷹受困獲救! 草鴞「小蘋果」超萌模樣曝光
今年2月中旬有鳥友在濁水溪出海口發現1隻被鳥網受困的未成年草鴞,為爭取救援時效,由麥寮鄉民代表吳明宜親自送往野生動物急救站進行救治,經檢傷後發現草鴞腿部脫臼,經過野生動物急救站3個月細心照養下已經完全恢復。雲林縣政府表示,22日第四河川分署長李友平、麥寮鄉民代表吳明宜、野生動物急救站、雲林縣野鳥學會、臺灣野鳥保育協會、台塑企業Formosa樂活圈及彰化縣湖埔社區大學共同於麥寮鄉三盛村參與草鴞野放。第四河川分署長李友平表示,野放現場原本佈滿沙塵,經整治後現已綠意盎然,甚至在此發現受傷的草鴞,如今草鴞救傷恢復且成功野放,著實感到非常感動,也顯示出濁水溪出海口保育有成。雲林縣政府農業處長魏勝德表示,縣府時常接獲民眾通報,發現農民為防止鳥類危害農作物在田間架設鳥網,經會同警察單位到場處理,發現鳥網上面掛著不少鳥屍,甚至誤傷不會危害農作物鳥種,例如紅尾伯勞和大卷尾等肉食性鳥類,甚至保育類鳥類也可能遭圍網纏住受傷,因為無法脫困而死亡,此次受困草鴞是保育類一級瀕臨絕種貓頭鷹,多虧鳥友即時發現,送往野生動物急救站救治,才得以救回一命。雲林縣政府農業處提醒,民眾私架鳥網或設置陷阱,無論是刻意捕捉或為防止鳥類侵害農作物,皆已涉及野生動物保育法相關規定,若獵捕到一般類野生動物,將面臨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若是獵捕到保育類野生動物,更須面臨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0萬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金,若民眾發現有私設鳥網情形,可逕向農業處森林及保育科進行通報。
唯一在草叢中築巢的貓頭鷹!瀕危「蘋果鳥」南台灣有158對 台南曾文溪、鹽水溪為重要棲地
草鴞因臉圓如蘋果又獲喻「蘋果鳥」,是臺灣的12種貓頭鷹當中唯一在地面草叢中築巢的物種,屬第一級瀕臨絕種之保育類野生動物,林業署嘉義分署監測發現台南市曾文溪中下游及鹽水溪中山游為草鴞分布重要區域。因國內缺乏草鴞科學調查紀錄,嘉義分署已善保存相關影音數據,作為推動保育草鴞的珍貴依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草鴞有張呆萌可愛的蘋果臉。(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寶智華台南傳真)為建立更多草鴞基礎資訊,研究團隊經常使用棲架及自動相機調查草鴞的生活行為。(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寶智華台南傳真)林業署嘉義分署指出,草鴞分布於亞、澳洲,在台灣屬於稀有留鳥,多半棲息於地面,白天隱藏於高草叢底部的空間休息,會在草叢底部鑽出一條條的隧道,可作為獵食、進出或緊急逃生之用。嘉義分署表示,草鴞的生活範圍與人類活動的重疊性高,生存受到極大威脅,在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屬第一級瀕臨絕種之保育類野生動物。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理事長方偉宏於《臺灣受脅鳥種圖鑑》裡提到全台數量少於100隻。嘉義分署指出,2021年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蔡若詩利用草鴞分布預測模型,於臺灣南部四縣市進行系統性調查,估算臺灣南部地區有158對草鴞。河灘地上一整片的草原及周邊鑲嵌的農田是草鴞喜愛使用的棲地。(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寶智華台南傳真)嘉義分署表示,草鴞生存正面臨五大威脅,包含棲地持續喪失、鼠藥毒害、非刻意獵捕、研究不足、社會支持不足等,嘉義分署推動草鴞保育計畫,針對各項威脅訂定短中長程的改善方針,盤點掌握草鴞棲地,而臺南地區的河川流域以及丘陵地大面積草生地即是實施的重點區域之一。嘉義分署監測發現曾文溪中下游及鹽水溪中上游為草鴞分布的重要區域,監測團隊並於已知草鴞重要棲地架設棲架及錄音機監測草鴞活動共8組,每一處均記錄到草鴞活動,但部分僅由錄音機記錄到,由於國內極度缺乏草鴞科學調查資料,嘉義分署珍貴保留這些紀錄,作為持續推動保育草鴞的依據。
馬來西亞推「猩猩外交」!贈送紅毛猩猩展現保護生物多樣性
馬來西亞種植暨原產業部部長長佐哈里(Johari Abdul Ghani)8日表示,計畫向採購棕櫚油的國家贈送瀕臨絕種的紅毛猩猩,向國際社會宣示「馬來西亞致力於保護生物多樣性與森林環境」。佐哈里於社群媒體寫道:「馬來西亞不能在棕櫚油問題上採取防禦態勢」。他表示,馬來西亞反而需要向世界各國展示「馬來西亞是可持續油棕生產國,同時致力於保護森林和環境永續性」。佐哈里計畫向歐盟、中國與印度等貿易夥伴贈送紅毛猩猩,並將這項嶄新的外交戰略與中國的「熊貓外交」相提並論。此外,他也呼籲棕櫚油企業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協助保護馬來西亞野生動物,並提供野生動物相關技術與專業知識。歐盟於2023年4月通過新法案,規定產品須提供「盡職調查」報告,確認符合「零毀林」規範。產品不能來自2020年12月31日後毀林得來的土地,也不能造成森林退化(forest degradation)。此法推出後,對馬來西亞等國造成巨大壓力。馬來西亞是全球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棕櫚油廣泛應用於生活中,舉凡餅乾、人造奶油等食品,以及肥皂和洗髮精等日用品的原料都包含棕櫚油。英國《衛報》指出,超過半數的包裝產品都含有棕櫚油,而各行各業對棕櫚油的大量需求造成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大量砍伐。婆羅洲猩猩(Bornean orangutan)是婆羅洲島的特有種,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據估計,100年前猩猩總數可能超過23 萬隻,但目前僅剩10.4萬隻。而印尼蘇門答臘島北部的蘇門答臘猩猩(Pongo abelii)則只剩下7500隻。動物保護組織呼籲馬來西亞政府考慮其他方式來表現其保護該物種的承諾。動保組織馬來西亞野生動物正義(Justice foe Wildlife Malaysia)表示:「我們明白猩猩外交是解決方法之一,但探索其他替代方案改善與歐盟的關係也同樣重要」。該組織主張,猩猩外交這項構思需要進行廣泛的科學和法律研究。中國長期將熊貓外交作為軟實力的展現,將大熊貓借給外國動物園展出,將得來的費用用於熊貓保育,並在四年後將熊貓接回中國繼續生活。
釣到一隻擱淺玳瑁!海龜救傷站悉心照顧12天 基隆動保所成功野放牠
今年4月5日,基隆市八斗子釣魚平台有釣客釣獲一隻玳瑁,民眾通報基隆市動保處,經後送到中華鯨豚協會的海龜救傷站,經12天的悉心照護,4月30日下午在基隆市動保所、海科館等單位陪同下,在基隆市潮境保育區成功將這隻玳瑁野放回大海。這隻玳瑁是今年4月5日發現的,當天有民眾在八斗子釣魚平台釣魚,不料竟釣上了這隻擱淺於附近海域的玳瑁。民眾通報基隆市動保所,將牠送往新北市海洋保育教育園區內海龜救傷站執行檢傷及復健工作。經檢視這隻玳瑁背甲體長約38公分,直線寬約31公分,體重5.6公斤,應屬青少年期。因為發現時嘴裡有魚鉤,因此照顧人員幫牠取了個「玳鉤」的名字。這隻玳瑁經過12日的精心照護、脫鉤手術與2次血檢之後,其身體狀態、覓食能力與游泳能力皆已達可野放之標準,在綜合評估擱淺發現位置、潮汐資料與近期氣候變化等前提下,30日下午在基隆市潮境保育區進行野放作業。基隆市產發處與中華鯨豚協會、海科館等單位,30日下午成功野放受傷痊癒的玳瑁。(圖/基隆市政府提供)參與這次野放的,包括基隆市產發處長林鼎超、副處長兼動保所代理所長鄭永陽、海科館長陳素芬、海委會海保署北基工作站、中華鯨豚協會祕書長曾鉦琮、常務理事劉偉蘋、葡萄王生技董事長曾盛麟及曾德楷永續長及潮境保育區巡守隊等約30位志工。林鼎超強調,市府不僅會持續優化場地設備,讓八斗子「海之生」提供救援鯨豚及海龜救傷最好的後盾外,市府也會邀請基隆的青年志工一同參與,一起為海洋盡一份心力。更希望企業及社會一起加入海洋保育行列,如同此次葡萄王生技拋磚引玉,捐贈救援專車投入鯨豚及海龜救傷的重要任務,相信未來將大幅提升海洋野生動物救援的成效。基隆市動保所今年1-4月已受理海龜通報救援案件計7隻,包含綠蠵龜5隻、玳瑁2隻。本次野放之海龜玳瑁屬1級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為強化海龜保育效能,本府目前已建立與各單位的合作,對於海龜救援、收容、醫療、野放有良好模式,本次救援是國內成功的案例。基隆市動保所提醒民眾,如發現海龜擱淺,可立即撥打1999專線、海巡署118專線、動物保護24280677電話通報,對於受傷海龜的處置方式「要移往陰涼處」、「要灑水保濕」、「要固定前肢避免拍打」,另漁民誤捕海龜,通常是昏迷不是死亡,「勿直接丟入海中」。邀請你我一起保育海洋生物,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共同守護珍貴的海洋生態環境。
極端高溫引起!巴西面臨珊瑚大規模白化死亡危機
巴西正準備迎接有史以來最糟糕的珊瑚白化事件,極端高溫導致該國最大海洋保護區的珊瑚受損,威脅到該地區的旅遊和漁業收益。 巴西珊瑚白化問題嚴重。(圖/路透社)路透社報導,全球珊瑚正經歷第四次大規模白化事件,有人希望巴西的珊瑚能夠倖免,像過去幾次全球性白化事件一樣。珊瑚白化是由高水溫引起的,導致珊瑚排出體內共生的藻類,失去營養供應,珊瑚就會開始挨餓而死亡。巴西佛羅里達大西洋海岸包括長達120公里的珊瑚海岸海洋公園,出現大片珊瑚變成骨白色。四名正在監測珊瑚的科學家表示,今年有望成為珊瑚海岸和也許全國最嚴重的白化紀錄。隨著氣候變遷加劇,聖嬰現象在過去一年創下了高溫紀錄,這影響到巴西珊瑚。巴西珊瑚與加勒比海更著名的珊瑚更與世隔絕,擁有最高比例的全球獨有珊瑚物種,包括至少七種瀕臨絕種的珊瑚。但海溫上升和人類破壞,正將這些珊瑚推向邊緣,危及其生態系統以及旅遊業。在海洋公園的某些區域,近乎100%的珊瑚受到影響,一些已經開始死亡。潛水員在珊瑚海岸測量的水溫約為攝氏33度,而珊瑚最舒適的水溫為攝氏27度。「白化非常嚴重,」從事珊瑚保護工作的佩雷拉說,「我們正在親眼目睹如此美麗奇妙的生態系統在消失。」 巴西珊瑚白化。(圖/路透社)沿岸城鎮珊瑚海岸五顏六色的珊瑚和水晶般的藍色海水,得以建立繁榮的旅遊業。珊瑚旅遊每年為當地城市帶來估計約1.75億美元的收益。該地區還有數以千計的人從事小規模漁業,這是除旅遊業之外幾乎唯一的經濟選擇。今年由於白化和高溫,章魚、魚類和蝦類的捕撈量都有所下降,加上現有的污染和過度捕撈問題。科學家正試圖研究哪些珊瑚物種能夠抵禦氣候變遷,以確定在未來可能繁衍的遺傳優勢特徵。
比現有最大重近2倍!澳洲巨型絕種袋鼠被發現
澳洲弗林德斯大學(Flinder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3種已滅絕的袋鼠新物種,而其中一種體重可達170公斤,比現在最大的紅袋鼠重近兩倍,但比起也已絕種、可重達200公斤的巨型短面袋鼠(Procoptodon goliah)要輕一點。根據研究,這些袋鼠在500萬至4萬年前曾在澳洲生活過,而牠們是屬於已經絕種的原齒袋鼠屬的一部分,該屬「看起來像灰袋鼠,但通常更矮胖,肌肉更發達」。澳洲SBS新聞作了以上報導。該研究耗時5年的時間,對800多個標本進行了3D掃描。紅袋鼠是現存體型最大的袋鼠,也是澳洲最大的哺乳動物及現存最大的有袋類。牠們廣泛分布在澳洲大陸,雄性紅袋鼠身長1.4公尺,重85公斤,站立時約高1.5公尺。澳洲弗林德斯大學古生物學家發現3種已滅絕的袋鼠新物種,而其中一種比現在最大最健碩的紅袋鼠大出近兩倍。(圖/摘自澳洲Flinders University官網)另外,兩個新命名的絕種袋鼠和其他袋鼠,也有很大的不同,古生物學家卡爾(Isaac Kerr)表示,主要分別是牠們多以四肢行走。據研究,袋鼠是約在500至1000萬年左右開始跳躍,由於澳洲變得更加乾旱,牠們需要更有效率地移動更長的距離。絕種原因,研究人員表示,沒有證據表明是澳洲原住民獵殺了牠們,但他也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牠們的滅絕是由於環境的自然變化,還是人類直接造成的重大環境變化造成的。
有明顯成效!國內野生動物急救站 累積救援石虎138隻
被列為第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石虎,全台估計不到700隻,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所成立的野生動物急救站表示,近期對於石虎有顯著成效,是國內主要石虎救援基地,石虎醫療救援累積138隻。生多所表示,最特別是1日齡體重只有92克的小石虎救援,照料到體重超過4公斤後成功野放。生多所副研究員林桂賢表示,現下石虎的生存危機是遊蕩犬,早期因缺乏追蹤資料,不認為遊蕩犬是問題,後來追蹤發現遊蕩犬是大問題,石虎糟犬殺傷大多會死亡,目前還沒接過犬殺通報後還存活的石虎。林桂賢表示,目前已開始和台灣搜救犬協會合作,以訓練過的犬隻協助石虎野放,讓石虎見到犬隻接近就能反射離開。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野生動物急救站於民國82年誕生,初衷是為了救助受困的野生動物。自民國96年起,急救站加入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急救與收容體系,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經過30年努力,急救站至今累計救援超過1萬4千隻野生動物。
她與友人上山散步疑遭棕熊追殺致死 當局示警:應選擇性撲殺
歐洲國家斯洛伐克某個山區,日前被發現一具31歲女性的遺體,據悉,女子當時與正在散步,卻意外遇上了棕熊,2人趕緊分開逃跑過後,就再也沒見到彼此了。不過,當地警方正在調查具體情況,仍無法得知女子究竟是摔死還是被熊咬死。根據英國《鏡報》(The Mirror)報導,事情發生在15日晚間,來自白俄羅斯的女子與一名男性同伴至斯洛伐克下塔特拉山散步,而在途中,他們遭到棕熊追趕,他們便朝不同方向逃入了森林和陡峭的峽谷。後來,斯洛伐克山區救援機構發現了這名女性的遺體,由於棕熊仍在附近徘徊,救援人員隨即鳴槍將熊嚇跑。當地警方正在調查該名女子的詳細狀況,目前還無法得知其具體死因,而一位政府官員也表示,如果確認了這隻熊必須負起責任,當局將公開相關資訊。報導指出,斯洛伐克也曾出現過類似意外,早在2021年,就有人因為棕熊喪命,而在去(2023)年10月,美國也有一名男子的下巴不幸被灰熊咬掉。相關資料顯示,棕熊通常廣泛分佈於喀爾巴阡山脈,從羅馬尼亞經烏克蘭一直延伸到斯洛伐克和波蘭,數量穩定在1275頭左右,但斯洛伐克新民粹主義政府中部分人仍認為,歐盟給予狼和熊過多的法律保護。對此,斯洛伐克環境部計劃向下一屆歐盟理事會提出,希望能將熊重新分類為受保護物種名單,證明其已經不再瀕臨絕種,可以選擇性地撲殺。
《鏡花水月》升級版正式開賣 預告將帶來多元驚喜
HTC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內容品牌VIVE ORIGINALS娛樂平台BEATDAY致力於打造創新作品,今(16日)公布全新《鏡花水月》升級版-最後的幻歌祭將於4/13、4/14正式回歸,不僅攜手春魚創意旗下虛擬偶像VTuber成員「瀕臨絕種團」15號、露恰露恰、歐貝爾與「極深空計畫」成員厄倫蒂兒、涅默,打造台灣首場6自由度(DoF)VTuber演唱會。也透露將帶來更多驚喜,像是體驗升級、兩首新歌加入、備受好評慶典大街撈魚王將回歸,以及推出全新射擊遊戲與效果十足的應援道具。此外,BEATDAY同步釋出最新演唱會主視覺,由露恰露恰、厄倫蒂兒、涅默站在佈滿星空的繁華城市與美麗河景前,燦爛耀眼的模樣相當吸睛。BEATDAY表示這次共有十首精彩表演,包含涅默演唱歌曲加入,以及厄倫蒂兒將首次曝光從未表演過的全新曲目。新曲舞台設計概念則以璀璨鑽石及閃爍星空打造,再加上雪白美景與盛開櫻花視覺,搭配歌手們的音樂,相信將帶來一場震撼五感體驗的演唱會,讓粉絲與心愛的虛擬偶像共度難忘時刻。涅默演唱歌曲加入。(圖/HTC VIVE ORIGINALS)除了精彩的歌曲演出外,舞台前粉絲最喜愛的「慶典大街」這次也沒缺席。人氣攤位「撈魚王」再度回歸,升級版的「闆闆」將攜帶強大阻擋技能,再次挑戰玩家的反應能力。慶典大街將於4月8日12:00提前對外開放,讓購票粉絲們搶先體驗。BEATDAY也提前透露,將挑選兩款小遊戲舉辦得分競賽,得獎者可獲得鏡花水月限量周邊,活動辦法後續將公布於官方社群中。BEATDAY目前是台灣第一個打造出6 dof 3D虛擬演唱會的平台,為台灣Vtuber市場創造新的獲利模式,今年也將推出更多VTuber合作,包括全新VTuber演唱會計畫以及VTuber線下LBE展覽等。VIVE ORIGINALS總經理劉思銘表示:「BEATDAY希望為獨立VTuber創作者提供6DoF演出的全方位解決方案,降低進入的門檻,與台灣的VTuber攜手進入全球市場,也希望為全球的VTuber粉絲帶來更創新的娛樂體驗!」厄倫蒂兒將首次在演唱會中曝光從未表演過的全新曲目。(圖/HTC VIVE ORIGINALS)為了慶祝這次的升級演唱會,BEATDAY宣佈將於3/17起在社群上舉辦《鏡花水月》升級版-最後的幻歌祭曬單活動,只要到BEATDAY FB、IG專屬貼文下留言曝光已購買演唱會門票,即可有機會獲得《鏡花水月》升級版-最後的幻歌祭獨家周邊。 演唱會票券於今(15日)17:00起於KKTIX、BEATDAY官網正式開賣,一般數位票售價350元、粉絲形象套票500元,已購買2023年10月《鏡花水月 Illusionary》演唱會門票的粉絲,則可沿用舊序號自由觀看兩場演出,不需重新購票。
《北極百貨的秋乃小姐》「聲勢」浩大 川井田夏海首挑大樑直呼緊張
日本動畫電影《北極百貨的秋乃小姐》不僅在日本及國際大型影展喜獲大獎,台灣金馬影展放映場次也秒殺完售,好評如潮。片中為秋乃小姐配音的聲優界新星川井田夏海因為首挑大樑,直呼緊張。動物卡司則大有來頭,有活躍於配音員及演員身份的津田健次郎聲演猛瑪象長毛先生;榮獲新人聲優賞的帥哥聲優大塚剛央聲演神秘企鵝,還有前寶塚歌劇團的明星加入,「聲勢」相當多元。演員津田健次郎配音長毛猛瑪象。(圖/台北双喜電影)該片可說是百貨公司版的《動物方城市》,更將日本服務業「盛情款待」精神發揚光大,透過新人接待員秋乃展現「好客」之情,解決各式顧客疑難雜症的過程既生動又有趣。被稱為 V.I.A.(Very Important Animal)的客人們多半是已絕種的動物,像是猛獁象、笑鴞、海貂、日本狼、加勒比海僧海豹等。作者西村培以百貨公司為場景,打造一個人類和不同物種和諧共存的世界,蘊藏著對環境和動物保育深刻期許的訊息,連聲演藝術家長毛先生的津田健次郎也說:「滅絕動物提醒我們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事,不僅聚焦在人身上,也重新關注到動物和環境上,世界變得更友善一點,就能感受到更多溫暖與愛。」榮獲新人聲優賞的帥哥聲優大塚剛央為神秘企鵝配音。(圖/台北双喜電影)跨足配音及演藝界的津田健次郎擔任過多部動畫要角,這次以獨樹一幟的低沉、溫柔聲音出演猛瑪象長毛先生,這是他從未扮演過的角色,他將聲音重點放在角色內心的孤獨感,「牠是所有出現的動物中最龐大的,作為帶著孤獨感的藝術家,他有獨特的世界觀,時間的流動和情感也有所不同,需要深度來表達。」並透露由於自己年齡資歷較深,導演讓他盡情發揮,過程中也感受到演技提升,「能成為這個角色很享受。」孔雀情侶檔由前寶塚紅星七海弘希和花野瑪麗亞配音。(圖/台北双喜電影)為接待員秋乃小姐配音的川井田夏海是聲優界後起之秀,她表示當確認被選為秋野時,高興得想尖叫,錄音時卻常感到焦慮和緊張,甚至壓力大到在家哭泣,但也努力克服,「我相信剛開始擔任禮賓員的秋野也有同樣感覺,因此我嘗試在表演中轉化運用所感受到的情感。」甚至連角色的「呼吸」都鑽研許久,「跑步的場景很多,所以我嘗試以不同的方式跑步,根據情況改變呼吸。」她也透露為了更融入與故事裡動物互動的過程,配音期間常跟家裡的貓咪說話及對望。導演板津匡覽則表示一聽到川井田試錄的聲音,沒有猶豫就決定是她,更大讚她的聲音相當出色,「生動地描繪了一個真實自然的職場女性。」與秋乃小姐有許多趣味互動的神秘企鵝艾爾路,由近期出演《我推的孩子》男主角阿奎亞、《藥師少女的獨語》男主角壬氏而備受矚目的人氣聲優大塚剛央配音;聲演孔雀情侶檔的七海弘希和花野瑪麗亞,則是大有來頭的前寶塚歌劇團的人氣紅星,被劇組網羅首度獻聲動畫電影,不僅讓卡司更壯大,也為故事注入豐富的生命力。該片改編自鬼才漫畫家西村培的熱門同名作品。劇情講述一間店員全是人類,客人全是稀有動物,光鮮亮麗但又有些神秘的神奇「北極百貨公司」, 新人禮賓員秋乃小姐負責接待「滅絕動物們」各式各樣的需求,貼心地安排相應的服務,解決他們的煩惱。《北極百貨的秋乃小姐》將於明(15日)全台上映。
雲林濁水溪出海口貓頭鷹落難獲救 竟是瀕危「草鴞」
雲林縣麥寮鄉民代表吳明宜接獲鳥友通報,指濁水溪出海口有1隻受傷貓頭鷹落難,經送往野生動物急救站醫治,確認是列為瀕危等級的「草鴞」。吳明宜表示,19日中午1名鳥友送來1隻虛弱草鴞,因草鴞是極珍貴瀕臨絕種動物,即刻通野生動物急救站救治。她還說,草鴞是台灣特有亞種,臉部遠看像猴子又被稱為「猴面鷹」,草鴞的棲地與人類開發土地的重疊性高,棲地持續喪失、破碎化、劣化,影響草鴞生存,目前已被列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農業部生物多樣所組指出,濁水溪出海口兩岸都是適合草鴞棲息的草原,幾年前就有草鴞紀錄,這幾年也監測、錄音、錄影到,但並未真正目睹,民眾拾獲的這隻幼鳥,推測應有在當地繁殖。鑑於草鴞幼鳥受困太久顯得虛弱,經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救治後,將視狀況原地野放。農業部生物多樣所組還說,草鴞不是在樹上活動,主要是在平原草生地活動;由於濁水溪南、北岸都有廣大草生地,只是不知道族群數量有多少,需要有一個比較好的系統性調查。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表示,此次發現草鴞的地點,位於彰雲海岸溼地保育軸帶內濁水溪口南岸,該區一直有穩定的草鴞族群分布,南投分署已透過國土綠網計畫與在地協會合作,共同辦理草鴞族群監測調查,並於平台會議與河川治理機關討論保留其可利用的棲地。南投分署說,目前草鴞出現及棲地預測分布區域,以嘉義、台南、高雄、屏東4縣市的淺山與平原草生地為主要分布熱點,主要棲地類型為草生地,包含休耕的農耕地、都會區廢耕草地、河流演替頻繁的草生地都可能發現草鴞的蹤跡,濁水溪出海口過去亦有監測紀錄。
「海底走路魚」瀕臨絕種!全球僅剩100條 科學家「24小時輪班」撈回照顧
瀕危物種「紅手魚」(紅合鰭躄魚,red handfish),又稱為「海底走路魚」,棲息在澳洲的海島州塔斯馬尼亞,由於全球僅剩下100隻,科學家便決定將發現的25條撈起,帶回實驗室進行飼養,避免受到侵害,最終不幸絕種。根據英國科學研究新聞網《Phys.org》的報導,「紅手魚」長約8公分,外觀像是深紅色、棕色的金魚,魚鰭上擁有蹼,牠們不像一般魚類能夠游泳,而是以如同手一樣短小的胸鰭、腹鰭爬行,生活在塔斯馬尼亞東南部海域的小珊瑚礁中。塔斯馬尼亞大學海洋和南極研究所指出,由於近年來海膽過度啃食海藻、海水溫度上升,以及人類排放的廢水汙染、船隻干擾等等因素,「紅手魚」的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和退化,而科學家們只能做出艱難而危險的決定,即是將數十條魚從野外捕獲並帶回飼養,以避免族群滅絕。科學家傑娜米(Jemina Stuart-Smith)、安德魯(Andrew Trotter)表示,這25條魚在臨時的水族館中狀態良好,由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進行照顧,每週7天、24小時輪班,「相信牠們和我們在一起很安全,但考慮到野生種的族群數量很少,我們團隊肯定一種更強烈的責任感」。報導指出,自1900年代有紀錄以來,澳洲附近海域的海水溫度一直在逐漸上升,而海洋科學家們認為,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使問題加劇,但他們仍希望在冬季來臨時(南半球的6月),隨著氣溫下降,這些魚類可以回到自然棲息地生活。
全球僅存2北方白犀牛! 科學家嘗試「代理孕母」計畫復育
2018年,被稱為「溫柔巨獸」 的非洲北方白犀牛「蘇丹」,過去生活在肯亞奧佩傑塔自然保育中心(Ol Pejeta Conservancy),不過牠因退化造成的疼痛過於惡化而接受安樂死。如今在這世上與牠同屬北非白犀牛的個體,僅剩下女兒娜晶(Najin)及孫女珐圖(Fatu),為了避免北方白犀牛絕種,來自多國的科學家攜手合作,擷取死掉雄性犀牛精子,再利用試管嬰兒技術,成功讓北方白犀牛的近親南方白犀牛,培育出全世界第一個試管白犀牛胚胎,並成功移植到母犀牛子宮內。根據英國《衛報》報導,德國科學家24日宣布,透過體外受精,讓一隻母南方白犀牛接受胚胎移植,現已成功懷孕70天,該團隊的科學家表示,去年9月24日,他們將胚胎移入自然保護區一隻南方白犀牛的體內, 讓其擔任代理孕母,體內一隻公的白犀牛發育良好,胚胎約6.4公分。犀牛孕期為16至18個月,預產期將會在明年春天,也為拯救北方白犀牛免於絕種露出曙光。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科學家將世上原本僅存兩隻雄性北白犀「蘇尼」與「蘇丹」的精子冷凍保存,就是希望待技術成熟後,能將精子用於物種復育工作。白犀牛分別有北方白犀牛和南方白犀牛,北方白犀牛雖然稱為白犀牛,但外觀看起來是灰色,過去棲息在中非和東非國家,但由於不法商人盜獵犀牛角,導致數量大減,目前全球僅剩2隻母的北方白犀牛,但都沒有懷孕,而南方白犀牛的數量則較多。這次選定南方白犀牛作為受孕對象的原因,是因為兩者都為白犀牛的亞種,而去年一份刊登在英國皇家學會期刊《皇家學會報告》(Royal Society B)的報告更指出,這兩種犀牛的基因比起人們先前認知的還要更接近。不過科學家也強調,避免野生動物滅絕,不能靠僅昂貴的試管嬰兒技術,而是要做好野生動物棲地的保育工程。北方白犀牛瀕絕種,科學家成功實施「代理孕母」計畫。(圖/翻攝自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