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智庫
」2024全球宜居城市結果出爐!維也納第1名 台灣「3城市」入選前百
經濟學人智庫(EIU)根據醫療保健、文化和環境、穩定性、基礎設施和教育等多項重要因素,對全球173個城市進行排名。2024年度《全球宜居指數》(Global Liveability Index)結果顯示,維也納連續第3年位居榜首,台灣也有3城市入選前百。根據CNN報導,維也納在5個類別中的4個類別皆獲得滿分,但由於明顯缺乏重大體育賽事,該城市在文化和環境方面得分較低,至於丹麥哥本哈根緊追在後,為第2名,瑞士蘇黎世則從第6名上升至第3名,澳洲墨爾本從第3名跌至第4名,加拿大卡爾加里和瑞士日內瓦並列第5名,加拿大溫哥華和澳洲雪梨並列第七,日本大阪和紐西蘭奧克蘭則並列第九。報告指出,西歐表現良好,有30個城市平均得分為92分,但該地區的穩定性得分總體下降,原因是破壞性抗議事件增多和犯罪;北美的教育平均得分最高,然而,由於嚴重的住房危機影響了多個地區,加拿大的基礎設施得分低於去年。英國首都倫敦被評為全球最適合居住城市第45名,阿聯酋城市今年得分增幅最大,阿布達比和杜拜名列前茅,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吉達和胡拜爾也有顯著進步。而以色列特拉維夫是跌幅最大的城市之一,由於以色列、哈馬斯戰爭,下降至第112名。亞洲方面,由於穩定性和醫療保健得分的提高,香港的得分自去年以來增幅最大,從第61名攀升至第50名。根據《中央社》報導,台北獲第66名、高雄第72名、台中第74名,入選前百。
4口家庭住新加坡「要花多少錢」?理財專家曝:年收至少766萬才夠
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去年公布「2023年全球生活成本最高國家」排行名單,由新加坡及瑞士蘇黎世並列榜首,究竟生活在亞洲物價最貴的新加坡,需要多少年收入才能過活?對此,一名澳洲理財專家賈拉德布朗(Jarrad Brown)透露,若以一家4口為例,至少要年收766萬元。理財專家布朗日前在TikTok發布一段影片,分享以常見的四口之家來計算,家庭年收入至少需達32萬新幣(約新台幣766萬元),才足以支付住在新加坡的生活開銷,以此換算,家庭月收入平均要有2.6萬新幣(約新台幣62.2萬元)。布朗更強調,年收766萬元只是「普通家庭」的一般生活開銷,他以自身經驗為例,列舉出每月的財務分配,包括4房公寓租金6000新幣(約新台幣14.3萬元)、2名孩子就讀國際學校的學費8000新幣(約新台幣19.1萬元)、水電費250新幣(約新台幣5984元)、食品等雜貨1000新幣(約新台幣2.3萬元)、交通費100新幣(約新台幣2393元)、保險費1000新幣(約新台幣2.3萬元)、休閒娛樂500新幣(約新台幣1.1萬元)、網路和電話費500新幣(約新台幣1.1萬元)、治裝美容500新幣(約新台幣1.1萬元)。布朗指出,上述支出總計約1萬7850新幣(約新台幣42.7萬元),全年加總約22萬新幣(約新台幣526萬元),不過考量總收入的20%要作為儲蓄需求,再加上旅遊、個人所得稅等費用,結論就是養育2孩的四口之家,每年收入必須至少落在32萬至33.5萬新幣之間(約新台幣766萬至802萬元),才能維持家庭的財務穩定。
全球10大生活成本最高城市出爐 紐約、新加坡並列榜首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EIU)發布的2022年全球生活成本指數(Worldwide Cost of Living 2022)顯示,受俄烏戰爭及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全球172個大城市的平均生活成本在過去一年飆升8.1%。其中紐約與新加坡並列,成為今年全世界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意味著新加坡在過去10年以來已8次奪下榜首。據CNN的報導,總部位於倫敦的EIU全球生活成本主任杜塔(Upasana Dutt)在聲明中表示:「俄烏戰爭及隨之而來的相互制裁、中國清零政策導致的供應鏈問題,以及美國聯準會升息引發的匯率波動,共同引爆了這場全球範圍內的生活成本危機。」杜塔補充,「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今年172個城市8.1%的平均生活成本漲幅是該指數20年以來最強勁的數據。汽油價格的上漲尤其明顯(和去年一樣),但食品、公共事業及居家用品的成本今年又有顯著的提升。」2022年全球生活成本指數於今年8月和9月進行調查,針對全球172個城市的200種產品和服務,以及400多項價格進行比較。數據顯示,紐約(New York)與新加坡(Singapore)並列,成為今年全世界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意味著新加坡在過去10年來已8次奪下冠軍。而去年排名最高的以色列第2大城特拉維夫(Tel Aviv)今年則掉至第3,香港及洛杉磯(Los Angeles)則並列第4。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和利比亞首府的黎波里(Tripoli)則是今年全球生活成本最低的地方。另外,由於強勁的出口提振了澳元匯率,雪梨(Sydney)也躍升進前10榜單。報導稱,亞洲城市的物價上漲並沒有像其他洲一樣如此劇烈,平均生活成本大約上升了4.5%,不過由於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和匯率不盡相同,每個國家的數據仍有明顯差異。例如:日本東京和大阪的排名分別下滑至第24名及第33名,但中國生活成本最高的6個城市的排名在今年均有提升,且上海更進入前20名。歐洲方面,則有4個城市排進了前10名,其中名次最高的為第6名的瑞士蘇黎世(Zürich),再來依序是法國巴黎(Paris)、丹麥哥本哈根(Copenhagen)和瑞士日內瓦(Geneva)。而英國首都倫敦的排名則大幅下滑至第27名。另外,俄羅斯首都莫斯科(Moscow)和前首都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的生活成本都大幅提升,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今年則因戰爭未被列入名單。至於聯準會激進升息的美國,這次總共有22個城市進入榜單,包括:排名第1的紐約、第4的洛杉磯、從去年的第24躍升為第8的舊金山(San Francisco)、波特蘭(Portland)、波士頓(Boston)、芝加哥(Chicago)和夏洛特(Charlotte)等。以下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10座城市:1. 新加坡、紐約(並列第1)3. 特拉維夫4. 香港、洛杉磯(並列第4)6. 蘇黎世7. 日內瓦8. 舊金山9. 巴黎10. 哥本哈根、雪梨(並列第10)
美元強升促全球外匯存底阻貶 驟減1兆美元
美元強升,促使印度、日、韓等央行動用外匯存底阻貶,以支撐本國貨幣,導致今年來全球外匯存底驟減1兆美元或7.8%,降至12兆美元,創2003年開始追蹤該數據來最大減幅。不過經濟學人智庫(EIU)指出,亞洲國家外匯存底部位相對穩健,預料不太可能重演1997年的金融危機。EIU也表示,「多數亞洲國家持續間歇性地干預外匯市場,俾以減緩自家貨幣走貶,這些努力將有助於緩和市場波動,不過只要美元持續走強,就不太可能阻擋近月貶值走勢。」外匯存底大幅縮水主要歸因於貨幣匯率變化。隨著美元兌歐元、日圓等貨幣勁揚至20年高點,其他貨幣換算美元的價值減少,此外,不斷萎縮的存底也反映外匯市場的壓力,意味愈來愈多央行動用銀彈力阻自家貨幣貶值。以印度為例,今年外匯存底縮減960億美元至5,380億美元。該國央行提及,本財年(4月起)外匯存底縮減,其中67%出於資產價值變化,代表其他減幅都是因為支撐匯率的干預措施。今年以來印度盧比兌美元貶值約9%,上月一度跌至歷史低點。日本9月動用約200億美元在外匯市場進行干預,是1998年以來首次干預匯市阻貶,約占今年該國外匯存底損失的19%。另外,捷克共和國同樣出手干預,該國外匯存底自2月以來下滑19%。韓國央行公布9月外匯存底減少197億美元,單月縮減規模為歷來第二大,僅次於2008年10月的274.2億美元。
北京經濟制裁一籮筐...台灣不痛不癢? 專家揭台日韓「1隱患」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無視中國告誡訪台,氣得北京政府直跳腳,接二連三對台灣祭出經濟制裁報復手段。據《CNBC》分析報導,中國對台灣的新制裁措施,僅影響雙邊貿易約0.04%。不過,專家也警告,對台灣更具影響力的,可能是解放軍軍演所引發的航運衝擊。《CNBC》報導,北京當局宣布對台灣實施貿易制裁,包括禁止進口柑橘類水果、白帶魚、竹莢魚、餅乾糖果等食品,同時也暫停對台灣出口天然砂。經濟部國貿局數據顯示,扣除再出口和再進口貿易,2021年台灣對中國的出口額約1130億美元,進口總額約82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未遭中國封鎖的電機、電子和科技零組件。另外,國貿局數據顯示,縱然中國也是台灣最大的柑橘類進口國之一,但是去年的貿易額僅為1000萬美元;另外,竹莢魚和白帶魚的外銷出口額則超過300萬美元,可見大陸對台灣的農漁品施壓影響不大。至於北京當局暫停對台灣出口天然砂,數據指出,台灣向主要天然砂供應國澳洲、越南的採購占比高達70%、貿易額約6400萬美元,遠高於中國向台灣出口天然砂約350萬美元。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全球貿易首席分析師馬洛(Nick Marro)表示,中國只鎖定「經濟價值偏低」的項目下手,凸顯其能夠施壓的經濟工具有限,且農產品僅占台灣出口的一小部分,影響不大。馬洛指出,「中國已連續數年限制中國遊客來台,相較之下對經濟的影響較為嚴重。」除此之外,外媒分析,共軍在台海軍事演習恐造成出貨延遲等問題,不僅會對台灣產生影響,連帶也牽動日本、南韓等鄰國的貿易物流。物流平台Container xChange分析指出,隨著航運進入旺季,為了避開軍演而變更航線,都可能導致貿易市場被打亂。
駁馬英九「不自由的民主」 民進黨:台灣優於歐美民主大國
針對前總統馬英九稱台灣墮入「不自由的民主」,民進黨今(4)日表示,馬英九作為台灣前民選總統,理應對自由民主等普世價值有深刻瞭解,卻一再為了政治操作與博取聲量,誤導大眾視聽、批評台灣民主,諂媚習近平,其言論不僅貽笑國際,也恐讓目前正在訪美的朱立倫無地自容。民進黨發表聲明指出,台灣歷經艱辛的民主化與民主鞏固歷程,不僅建構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也以法治具體落實人權的保障。政治學者有明確的定義與解釋「不自由的民主」,無論如何都不會包括台灣,今年2月,經濟學人智庫(EIU)公布全球民主指數顯示,台灣排名第8,不僅高居亞洲之冠,也優於歐美等民主大國,顯見台灣民主體制受到國際高度肯定。民進黨痛批,馬英九胡亂發表言論,批判台灣民主,更充分體現台灣高度的自由民主。民進黨強調,民主的意涵與真諦在於人民主權、法治精神與保障基本權利;我們不禁質問馬前總統,您讚揚習近平的專制是「建立正確方向」,卻無視中共戕害新疆、香港、西藏人權,原來這才是您眼中的民主?「馬前總統一言一行如此和國際現實脫節、對中共體制充滿幻想的說法,令人難以恭維。」民進黨聲明指出,民主制度與國家主權相同,絕無「各表」或模糊的空間。作為前總統,不應基於個人意識形態,以言論自由傷害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制度,也不應該以毫無政治學與人權觀念的發言誤導國際與國人,任何發言皆應三思而後行,以保身為前總統的格調和聲譽。
巴黎、新加坡都輸了 這城市躍居「全球生活費最高」原因曝光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EIU)調查全球居住成本最高的城市,去年排在第5名、位於以色列的特拉維夫(Tel Aviv)首度攀上第一,超越了去年並列第一的香港、巴黎和蘇黎世;而這份報告也說明了原因。去年這份調查報告就因為疫情而出現變化,原本新加坡已多年蟬聯榜首,但去年由香港、巴黎和蘇黎世並列第一,新加坡則落到第四。據《彭博社》報導,今年榜單再現變化,特拉維夫將巴黎、新加坡擠到第二,蘇黎世位居第四,第五名則是香港。報導指出,由於以色列貨幣謝克爾(shekel)兌美元強勢,再加上運輸和雜貨物價上漲,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這份研究還包含了其他結果,羅馬從第32名降至第48名,幅度最大;德黑蘭因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從第79名大幅前進至第29名。另外,全球汽油最貴的城市是香港,每公升售價美金2.5元(約台幣70元),品牌捲菸(紙煙)價格平均上漲6.7%。至於全球居住成本最低的城市,依舊是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
原油期貨創13個月新高 預期主要產油國減產和需求將回升
原油期貨亞洲時間9日創下13個月以來的高點。主要原因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盟國組成的(OPEC+)限制原油產量有關,再加上新冠疫苗的推展與美國紓困措施等利多消息,使倫敦布蘭特(Brent)原油突破60美元大關,根據道瓊市場數據,原油最近期期貨價格已連漲7 日,需求預期上升,加上 OPEC 限制產量,都是油價上漲的動力。截至中場為止,目前4月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0.29美元(0.5%)至每桶60.85美元;美國3月WTI期貨上漲0.28美元(0.5%)至58.25美元。兩者均為自2020年1月以來的最高價。除了供需逐漸恢復平衡外,隨著新冠疫苗的普及,投資者也期待石油需求的恢復,美元疲軟也對石油市場有利。根據Axis全球市場策略師Stephen Innes表示,雖然英國及南非變種病毒對於疫苗的有效性來說是個打擊,但美國的經濟刺激方案讓投資人變得樂觀。不過經濟學人智庫部門的 Calin Birch 表示,全球石油庫存仍遠高於過去 5 年的平均水準,她預期原油價格第2季就會從目前的高點下滑,她估計布蘭特原油今年均價落在每桶 56 至 57 美元,較去年增加 30% 以上。
每5人就有1人油脂超標 年輕族群心血管疾病暴增
從國民健康署最新公布之2016-2018年國人三高盛行率可看出,台灣18歲以上成人有21.63%為高血脂族群,平均每五人之中就有一人的總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超標,或正在服用降血脂藥物治療。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李貽恆醫師指出,儘管心血管疾病原因與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吸菸習慣有關,但台灣研究論文發現,當前台灣與全球心血管疾病老年人口的發生率並未增加,反而55歲以下年輕族群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數據陡增,且深究病史發現,該族群併發其他二高的狀況並不顯著,但有高血脂問題的人口增加幅度卻很大,因此可推斷,心血管疾病年輕化的關鍵,恐怕就在最令民眾無感、較難居家檢測的「高血脂」問題上。「高血脂」最重要的指標就是低密度膽固醇(LDL-C),又被稱作壞膽固醇,長期濃度過高會積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發炎、動脈硬化與血管堵塞,導致心肌梗塞或腦中風。李貽恆理事長表示,台灣55歲以下的患者大多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一旦發生心肌梗塞,復發致命性心血管疾病事件機率就高達20-30%,這表示,在三個心肌梗塞倖存者中,就有一個在一年內會再次受到心血管疾病打擊,不僅恐失去寶貴生命或行動能力,日常居家照護更影響到全家人的生活,成為國家經濟的重大損失及醫療社福體系的壓力。經濟學人智庫報告指出,近8成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或中風,是可以事先預防的,如降低低密度膽固醇(LDL-C),達到LDL-C治療目標,即可有效降低疾病發生率。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祕書長黃柏勳醫師表示,根據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學會提出的臨床治療指引,高風險族群如急性冠心症與冠狀動脈血管疾病患者,其低密度膽固醇(LDL-C)建議治療目標為70mg/dL,若急性冠心症合併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則可以更積極控制在55mg/dL以下。黃柏勳醫師分享,前陣子診間曾收治一名年約50歲的冠狀動脈血管疾病置放血管支架患者,初期以口服藥物治療半年,其低密度膽固醇(LDL-C)指標雖從原本的190mg/dL開始逐月降低,卻仍超過130mg/dL,考量患者年紀仍屬中年且已有心血管疾病病史,醫師建議患者可評估較積極的治療策略,合併使用針劑藥物,終於成功將LDL-C控制在70 mg/dL內。黃柏勳醫師分析,傳統的血脂藥物治療方式以每日口服為主,其成分可減少低密度膽固醇的生成,達到40%-50%的治療目標,但部分患者會有肌肉痠痛、肝指數上升等副作用,且復發機率較高;目前已有針劑型態的治療選擇,可加速代謝低密度膽固醇,降低口服降低膽固醇藥物副作用,於治療目標上有機會達到9成的達標率,建議在一年內曾發生過心肌梗塞、或有慢性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可與醫師討論更積極的降膽固醇治療策略。
不甩川普建議!安倍堅持辦東奧 8成日本民眾也不挺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令各種大型集會、國際活動和體育賽事不得不延期或是停辦,就連美國總統川普,日前也曾針對2020東京奧運發表看法,認為與其沒有觀眾,不如延後1年再舉行,然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卻依舊態度堅定的表示,相信疫情能夠受到控制,東京奧運將如期舉辦,不會考慮延後。美國總統川普回應媒體記者關於東京奧運的採訪。(圖/朝日新聞)日本政府堅持舉辦奧運的動機其實並不難理解,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亞洲分析師Waqas Adenwala曾指出,日本去年調漲消費稅,使民眾消費意願降低、重創日本經濟,如今,新冠肺炎疫情更可能嚴重影響到日本出口,奧運是目前唯一可預期將帶來遊客和消費的重大活動,就算無法填補全部的開銷,也強過一無所有。然而,相較於政府對經濟層面的考量所做出的決策,卻依舊有超過80%的日本民眾希望奧運停辦。根據日媒《體育報知》所公布的網路調查結果顯示,在500名受訪者中,有62%希望延期、19%希望照常舉辦、另外19%使用者則希望取消。儘管安倍政府再三保證東奧一定會如期舉行,但對於日本民眾的心聲和政府的決策不同調的情況下,如何消弭日本國內人民不安,對現在的安倍來說,是除了舉辦奧運之外的另一項重要課題!
若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失控 陸恐裁員450萬人
中國大陸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許多企業都無法正常開工,員工被減薪、放無薪假是常見,更慘是直接被裁員,許多中小企業甚至開始倒閉,有分析師指出若是這個情況持續,可能會讓失業人數上看450萬人,對中國大陸影響甚大。北京大學及北京清華大學針對近1千家的中小企業進行聯合調查,其中有34%表示目前的現金流只能支撐一個月的時間,而只有18%可以支持三個月時間,這對眾多勞工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若是疫情持續可能會有一波倒閉潮。北京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認為,這次的情形跟2008年時的金融海嘯時期有些類似,當時約有2千萬移工失業,讓中國大陸當局使用4兆人民幣的預算來保護經濟,雖然經濟成長率有所提升,但也因此背上債務。而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分析師王丹認為目前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服務業遭到重創,而小型製造業幾乎沒辦法獲利,若是疫情沒辦法再3月底前獲得控制,接下來就有可能出現大波裁員潮,預計人數可能高達450萬人。雖然中國大陸國務院發出承諾避免裁員潮,並要求地方政府提高失業津貼等等,來降低人民恐慌感,不過依照目前疫情來看還是有些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