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市場
」和潤攜手陽光伏特家搶綠能市場 挑戰今年賣電收入3.5億元
和潤企業(6592)旗下子公司和潤電能今(21)日與陽光伏特家(綠點能創)啟動戰略合作,斥資逾2億元投資綠點並合資成立公司,預計今年賣電收入達3.5億元。和潤董事長劉源森表示,和潤電能業務範疇橫跨創、充、儲3大事業,自加入新能源市場以來,光能及儲能保有案場已突破250場,自有充電樁品牌EVRun建置量也超過100樁,營業範圍遍布全台。和潤看準綠電需求高速成長,加上國內環保意識抬頭,因此攜手國內廠商陽光伏特家,打造完整的綠電產業鏈。陽光伏特家為國內首家綠能售電業者,擁有目前最大規模的電力銷售供需平台,也是全台首檔「陽光綠益債務型 STO」的發行企業,更具有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及高效能源匹配調度能力。本次合作採雙管齊下策略,由和潤電能先入股綠點能創參與經營,結合和潤集團優勢、客戶資源與資金挹注,加上陽光伏特家領先市場的售電專業及全民電廠2大業務領域的拓展能力,接著再合資成立新公司潤特綠能,負責太陽能案場的開發,強化綠電供給端的能力,為未來營運成長再添新動能。
大老闆書單/帶領和潤壯大、轉型 劉源森從《謝謝你遲到了》重新思考企業定位
2023年遇上全球升息壓力、政治動盪等大環境不定狀況,不過和泰車(2207)旗下和潤企業(6592)卻逆勢繳出漂亮成績單,全年合併營收286.6億元,年增25.77%,創下集團新紀錄。領軍的是今年65歲的董事長劉源森,他進入和泰40個年頭,這位老將卻從車輛融資本業,跨入租賃,還進軍綠能市場,成立「和潤電能」,屢創新戰績。老驥伏櫪的劉源森,如何領著集團跟上世界腳步?2024年春節,喜愛閱讀的劉源森特別向CTWANT讀者推薦《謝謝你遲到了》,他說,「近年來全球商業、科技、氣候環境劇變對企業帶來的衝擊,這本書可幫助讀者從公司營運面向切入,重新思考及定位企業轉型的作為。」《謝謝你遲到了》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Friedman)的著作《謝謝你遲到了: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生存指南》,剖析了當今世界快速變化的根源及其帶來的挑戰,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中,保持敏銳和適應能力的重要性。佛里曼深入探討市場(全球經濟的數位化轉變)、大自然(氣候變遷)與技術(科技持續躍進),這3股強大的趨勢同時加速變化,使社會、職場和地緣政治等很多層面都在飛快轉型,不僅改變全世界的商業模式,更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在這發展狂飆的加速時代,我們特別需要暫停、反思,切勿恐慌和退縮。書中引用致力於企業倫理教育與領導力研究公司-LRN顧問公司執行長多夫賽德曼所說:「若是一部機器,你按下停止按鈕,機器就會停止運轉;但如果是人,你按下停止按鈕,人才會開始思考。」對此我非常有感,面對全新規則的未來世界,過去累積的經驗已不足以因應未來5年,但相對的,每個人的起跑點也是一樣的,所以遲到了並不代表慢,反而是大家都更有機會了。我們要做的,是必須從思維開始改變,不再只是抱持「埋頭苦幹、苦幹實幹就會成功」的信念,而是要抬起頭來看看外面的世界,唯有透過不斷的學習、積極接軌科技新資訊、擴展知識視野,進而自身體驗,並靜下來思考「如何跳脫現有框架」,才有機會突破重圍,創造新局。另外,書中對於如何在這個快速變化的環境中求生存、甚至蓬勃發展的建議,包含創新和適應性的重要性,也讓我相當有共鳴,像和潤企業近年來不斷在金融服務上精進,致力於數位轉型創新,嘗試採用AI技術來改善例行作業以提升服務效率、風險管理能力和客戶體驗;也發展國際佈局,探詢並研究不同市場的需求,進軍東南亞市場;同時,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日益顯著,和潤企業於2022年也正式投入綠能事業,更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因素納入決策過程,未來也將加大對綠色金融和綠能投資的重視。
泓德能源𢹂手「雲守護」安控 AI技術轉型智慧電力公司
再生能源廠泓德(6873)宣布加入新成員雲守護安控(Beseye),並祭出三大策略,包括一、AI技術完備「智慧綠電系統TITAN」提供最佳用電模型預測;二、打造創新的「碳管理平台」,即時監控能源使用和碳排放狀況;三、打造次世代電動車智慧超充軟體平台。可為未來電力生活圈提供完整綠能解決方案,在發電、儲電、售電上導入AI技術,共同開創綠能市場的全新世代。Beseye是一家專精於AI與物聯網平台技術研發的軟體公司,憑藉其創新的軟體開發能力,由獨創的AI骨幹影像分析進一步延伸到AI數據分析平台,目前已在全球市場建立廣泛的合作夥伴,包括日本第二大鋼鐵工廠 JFE、新加坡公營事業及台灣多家大型企業和政府機構。泓德能源董事長謝源一表示:「隨著全球對綠能議題的重視,泓德能源與Beseye攜手合作朝智慧電力公司的目標邁進,導入AI技術完備『智慧綠電系統TITAN』的建置,透過TITAN預測最佳用電模型,確保光儲充放用整合系統的供需平衡,讓企業客戶可以更快速且方便地購入綠電。」目前,Beseye已協助泓德能源實現中央化管理AI數據,企業客戶能透過戰情室了解能源使用情況,並即時做出調整和優化。
康舒許介立:Q2將是低谷 NB及伺服器「新客戶Q3及明年貢獻營收」
電源供應器大廠康舒(6282)今(26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許介立表示,電源供應器是我們營收占比最大的事業,大約占全公司營收的九成,原本預期第一季會是2023年營收的低谷,認為第二季營收狀況會比第一季好轉;然而,因為消費用電源客戶,調節庫存的幅度超出了預期,因此依據目前的訂單狀況,修正營收看法,預期第二季將是2023年營收的低谷。不過許介立也指出,儘管整體市場環境有一些挑戰,但康舒內部升級轉型的步調沒有停歇,未來仍將朝提高企業用電源比重,續積極地拓展新客戶,並希望透過提升市占率的方式,鞏固我們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另外許介立也透露,公司在電源部份有兩項令人興奮的新進展,首先,第二季已開始出貨給筆記型電腦新客戶,預計會在今年第三季起貢獻營收;第二,第二季也斬獲伺服器新客戶訂單,預計將在2024年起,開始有營收貢獻。電動車部分,許介立說,我們非常看好電動車市場未來的成長潛力,在2022年10月,康舒成立了電動車電源子公司「康捷電動動力」,以加速我們在電動車領域的發展。展望今年,隨著供應鏈缺料狀況明顯改善,既有的美系車廠客戶,營收貢獻將明顯增加;另一方面,日系車廠客戶的產品今年也開始量產,這將會進一步貢獻電動車事業的營收。整體而言,預期電動車事業營收,今年將有2-3倍成長。在綠能事業方面,許介立指出,「轉型」將是今年的一大策略重點。首先是規劃將過去投資的太陽能電廠,與壽險公司合作成立投資平台,這項策略最大的效益,是康舒未來可改以「輕資產」的商業模式,參與綠能市場。許介立表示,如果康舒自主持有太陽能電廠,就需要投入自有資金持有電廠,這樣商業模式會降低公司資金運用的彈性,同時太陽能電廠的專案融資,也會造成康舒資產負債表的負債增加,使得全公司整體的負債比例上升。因此調整商業模式,一方面降低公司負債,再者也能以太陽能電廠的管理者和維運者,收取管理、維運費用與轉供綠電分潤。這項商業模式的策略調整,將於今年第三季完成。
光陽換電站2千座達標 柯勝峯:攜手新竹物流拚綠能市場
光陽工業(Kymco)旗下電動車品牌Ionex從去(2021)年3月發表Ionex 3.0至今,已達標2,000座換電站的佈建目標;同時更攜手「新竹物流」,藉由Ionex光陽電動車所提供的綠能解決方案與新竹物流在全台縝密的物流網絡,加速落實綠能應用。(從左到右)仰德集團副執行長兼士林電機總經理謝漢章、光陽集團董事長柯勝峯與新竹物流總經理李正義共同出席記者會。(圖/方萬民攝)Ionex 光陽電動車積極搶攻市場,11月市佔率達11.7%創歷史新高,12月最新戰報目前已1,222台,總市場6,596台,Ionex光陽電動車市佔率高達18.5%,再次創下上市以來最新高點紀錄,有望在今年連續兩個月拿下電動機車銷售第二名,更奪得2022年電動機車市場亞軍;此外,相較於去年Ionex成長率達120%。車主增加也代表換電需求的提升,自2021年3月發表Ionex 3.0以來,首年站數達成908站,而後更以平均一天2.5站,在2022年達成2,000站目標。首先在人口集中的六都,佈建佔比為67%、占地寬廣的非六都區域則為33%。同時將56%的換電站建置在台灣民眾最熟悉的機車行,與其他如加油站、連鎖門市、賣場等生活場景。光陽集團董事長柯勝峯於今 (27)日 正式宣布2022年2,000座換電站的目標已順利達成,預計於2023年底突破2,600座換電站,同時也宣布全台第2,000座換電站座落於「新竹物流」,並進一步與新竹物流達成結盟。新竹物流納入Ionex 3.0電動機車於物流運輸網絡中,將配送的交通運具陸續替換為電動機車,有效落實減少碳排放。Kymco集團董事長柯勝峯表示,「透過兩家品牌的結盟,以綠能作為核心價值結合雙方的專長與優勢,實踐企業接軌國際趨勢的全方位電動車解決方案。」仰德集團副執行長謝漢章今(27)日出席活動更表示,「士林電機因應全球淨零碳排趨勢,日前特別成立『綠巨能』組織,搶攻綠色經濟市場,其中『綠能應用』更是發展重點;而新竹物流此次與Ionex的結盟合作,則是綠能運具應用到物流網絡的最佳體現。」
台灣綠電跑哪?1/台電隱身收購大戶 台積電風力發電大買家
一到夏季用電尖峰期,全台最敏感的話題是「缺電」,但一位半導體材料供應商營運長對CTWANT記者說,中小型企業更苦惱的是「買不到綠電」,「我們公司規模小,只能盡力做好節能,綠電不好買,只能看看客戶能不能稍微放寬一下標準。」不只這位營運長無奈,就連股王大立光(3008)董事長林恩平、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都曾公開表示,「台灣綠電都被台積電買光」。其實背後關鍵因素是台灣綠能市場失衡,台灣本身綠電供應不足,在綠能躉售政策下,太陽能發電多被台電購回,其餘綠能發電才流入市場,僧多粥少下,小廠搶不贏大廠,只能徒呼負負。產業人士分析,主要跟國內鼓勵綠電發展的政策有關。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的資料顯示,截至7月底,已發放的綠電憑證張數為146萬張(一張憑證代表1000度電),其中風力發電約110.7萬張,太陽能發電約35.2萬張,比例相當懸殊,也跟民眾一般印象太陽能發電為主的認知有差異。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曾公開表示,「台灣綠電都被台積電買光」。但實際的大買家其實是台電。(圖/報系資料照)發電商微電能源(6883)指出,「這是因為先前太陽能發電大多都是將電力回售給台電,因此這些被台電購回的綠電,並不會有綠電憑證。」對於太陽能發電廠來說,台電回購電力,會讓電廠比較容易預估可能的收入狀況,如果要向銀行融資,也因為是跟台電做生意,授信額度會比較過關。而風力發電相較於太陽能發電,單一電廠的發電量大,也多是資本相對較為雄厚的企業,台積電本身的用電量大,就可以一次跟電廠洽談買下所有的綠電,自然也推升了台積電的綠電購買比例。流入綠電平台交易的電量有多少?據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統計,2020年全年綠電憑證總交易數為51791張,其中台積電買走51659張,比例99.7%;2021年全年總交易數大幅成長到753537張,台積電買走747249張,而2022年前7月總成交數401562張中,台積電佔了349849張,比例為87.1%。根據台電官網統計,光是2022年上半年,台電回購的再生能源總電量達50.93億度,其中太陽能發電電量達40.1億度,風力發電則為6.31億度,相較於今年前7月的綠電憑證交易量所表彰的綠電也才約4億度,也就是說,頭號綠電大買家,其實是台電。經濟部原本規劃,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要達2成,儘管今年初已下修到15.2%,但可以預期的是,台電仍須購買更多的綠電才能達標。台電則回應表示,這是因為之前的綠電在政策引導下,多是由台電收購,現在已經開放綠電發電商,可以跟台電解約,將綠電投入到交易市場中。不過包括輔助服務費、電力調度費及轉供電能費,原本是由台電吸收,如果投入自由交易市場,這些費用就要由發電商來負擔。售電業者、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馮嘯儒則指出,目前企業買綠電的「願購價格」其實比台電高,以光電案場而言,台電躉購價格平均每度電約4.2元,而目前企業的願購價格可到每度電約5.5元,賣給企業明明可賺更多,發電業仍然走不出台電躉購,原因就在「銀行融資」及「法規程序」。 股王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曾指出,期盼政府能創造更多綠電讓企業購買。(圖/張文玠攝)「而台積電大量購入綠電的狀況,其實在外國也很常見。」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資深經理王孟傑分析,畢竟大廠本來就有較大的需求,也有比其他廠商更大的購買力,像是國外大廠如蘋果(Apple)、谷歌(Google)、Meta等,也都是綠電的購買大戶。林恩平曾在大立光股東會上呼籲,「購買綠電是國際趨勢,公司內部也已經研究2、3年,結論看來,還是購買綠電最可行,但大部分的綠電都被買光,期盼政府能創造更多綠電讓企業購買。」「在環保法規持續緊縮及國際趨勢發展下,使用綠能成為企業能否在世界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關鍵競爭力,誰握有綠電,誰就握有下個10年,對於努力走向國際的臺灣企業來說,做好準備,已刻不容緩。」綠電中盤商瓦特先生一針見血的點出綠電的關鍵地位。
三地集團搶進兆元綠能市場 聯貸82億元新建漁電共生場
近年來作風低調卻大動作不斷的三地集團,旗下的高雄客運在3月初先是採購鴻海電動巴士Model T,29日宣布獲得12家銀行共82億元的聯貸,正式進軍綠電市場,搶食未來兆元商機的綠色能源市場。三地集團為了進軍再生能源業,透過旗下北基國際(8927)轉投資設立100%持股的三地能源,將跨足綠能光電、能源儲備、電動車充電以及綠電、憑證銷售,29日在高雄萬豪酒店舉行「品牌發布暨聯合授信簽約典禮」,與12家銀行簽訂82億元的聯合授信合約。漁電共生的作法是將太陽能板架在魚塭周圍或者上方,以最不影響收穫的情況下,讓養殖戶能夠增加被動收入。(示意圖/報系資料照)董事長鍾嘉村指出,近年來電力和能源一直是集團關注的民生議題,政府也設立2050年後的淨零排碳目標,陸續推出再生能源和車輛電動化等相關綠能政策,這也是成立三地能源最大的原因目前再生能源建設的相關原物料,不僅價高也常缺貨,三地能源早在2022年已經開始針對光電建設開始動工,預計有150MW(150兆瓦特)規模,就連儲能也有15MW(15兆瓦特),預計在今年就能上線,不過鍾嘉村強調「給旗下團隊的目標是2年內達到1GW(1,000兆瓦特)的規模」。此件聯貸案主導銀行為永豐銀行,早在2012年永豐銀行就開始針對綠能相關產業積極支持,一直到2020年簽《赤道原則》後更是不遺餘力,在2021年先是主辦雲豹能源62億元聯貸案,接著又主辦中租156億元綠能聯貸,此次也是三地能源82億元聯貸案的主辦銀行。高雄客運年初向鴻海集團採購電動巴士Model T,緊接著大動作宣布進軍綠色能源市場。(圖/張文玠攝)而目前三地集團主導綠電的關鍵人物正式北基國際副董事長何佳璟,他私下不諱言地透露,會進軍綠電當然有政府相關單位所釋出的期望,但更重要的是為了永續環境。何佳璟指出,目前三地能源進行中的光電案場規劃有688MW,包括七股區、鹿耳區、安南區、將軍區共489MW的漁電共生,還有獅子鄉、高樹區199MW的地面型光電。除此之外,儲能案場已經有15MW正在建置,並取得了245MW的儲能許可,預計總儲能容量可以達到400MW;電動車充電站部分已經建置在高速公路西螺休息站建置第一座超充站,預計到2022年底將完成22站大功率超充站以及20站目的地充電站的建置目標。業內人士透露,三地集團成立三地能源,除了配合政府的綠電政策外,還可以增強正面的企業形象符合ESG等目標,更重要的是可以賣綠電、再生能源憑證。他強調「雖然現在多數企業已經開始在採購再生能源憑證(每張1,000度綠電),其中台積電近幾年都吃下超過90%的比例,不過還有很多企業在撐,想要等憑證便宜時再進場,而目前每張憑證價格約落在1千到2千2元,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未來只漲不跌,預期三地能源應該在幾年內就會回本」。
威剛首輛電動三輪車正式掛牌上路 明年下半年可大量出貨
繼籌組電動智能自行車協會(TSEBA)後,記憶體廠威剛科技(3260)布局智慧綠能市場再傳佳音。威剛自主開發的電動三輪車-威速登金卡多,正式宣告進入量產,也成為全台有史以來首輛合法掛牌上路的商用電動三輪車。威剛表示,威速登金卡多兼具大運量、好操控的特性,吸引多家物流及電商業者前來洽詢合作,2022年下半年可望進入大量出貨期。威剛集團董事長陳立白表示,「金卡多是威剛自主研發的第一輛商用電動三輪車。」由於威速登金卡多的正式量產,預期2022年起,台灣及全球的物流市場將不再僅有兩輪及四輪的電動車解決方案,多元智慧化的三輪電動車將改寫全球物流產業生態與新風貌。陳立白強調,金卡多是由威剛100%自行研發的行車電腦,將提供電商、物流業者各種智能管理平台,不但可管理監控車輛運送動態,並可同時滿足物流、金流、資訊流、物流士配置需求。威速登金卡多的高運量,最高載重可達200kg、強爬坡力、續航力達117公里、低噪音、零排放、保溫熱食及冷鏈餐飲、與換電方便等特色,更讓電商與物流業享有更安全高效並省成本的絕佳效益;環保、產業、社會及消費者將因此進入一個多方多贏的新格局。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看好,在全台首輛商用電動三輪車─威速登金卡多正式加入全台物流領域後,將可有效協助中央及各地方政府落實節能減碳政策;同時也可協助全國的電商及物流業者提升「最後一哩路」的效率與降低成本。台南市市長黃偉哲更預期在商用電動三輪車的應用逐漸普及下,歷史古城將可順利與高科技、綠能環保聯手揮灑文化新樣貌。協力夥伴宏佳騰不但具多年跨國結盟造車經驗,同時也持續發展車聯網系統。董事長鍾杰霖表示:「這次很榮幸能與威剛合作打造大型物流商用電動三輪車,提供物流業更多元的安全綠能車款選擇,也期待未來能與威剛攜手,共創產業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