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衝材
」日民眾網購商品驚見可食用「爆米花」緩衝材 他直呼:真是天才
現代人工作忙碌,因此網購已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幫手,但消費者也擔心,物品在運送過程中,會有毀損的疑慮,因此店家都會加上許多緩衝材,常見的有充氣袋、塑膠泡綿以及紙類等,但拆開包裹後只能往垃圾桶丟,日本近日則出現了能吃的「爆米花」緩衝材,不僅環保又美味。據日媒報導,有日本網友近日在由高知縣地產外商公社所營運的「高知県産品データベース」網站中購買名片夾,打開包裹竟發現裡頭含有可食用的「爆米花」緩衝材,讓他不禁大讚想出這個創意的人真是天才,既可以作為緩衝材料,也可作為零食。對此,還有網友敲碗棉花糖等零食。可看到照片中,紙箱內2包透明裝的鹹味爆米花,其包裝寫著「緩衝材」。對此,生產商Azechi Foods代表董事和田志穗子(Shihoko Wada)表示,公司最初向從網路商店購買豆類糖果和石頭巧克力產品的顧客贈送爆米花,作為產品促銷,有次1位朋友看到爆米花後,隨口說「這還真像緩衝材」,他靈機一動就決定將爆米花作為緩衝材販售。日本常常推出方便又新奇的發明,如不沾手番茄芥末醬包,消費者只要將醬包往後折,就能將番茄及芥末醬均勻的擠出。不沾手番茄芥末醬包。(圖/Threads Pakitte)
玩溜滑梯卻飛出去!8歲童「頭部墜地」身亡 家長起訴學校:未鋪緩衝墊
美國猶他州一名8歲男童在學校操場玩耍時,意外自螺旋溜滑梯上飛出,從2公尺高處墜落,造成頭部重創,最後不幸身亡。對此,家長正在對校方提起過失致死訴訟,並指控學校疏忽大意,未在操場地板上鋪設足夠的緩衝物,才導致了這次悲劇的發生。根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的報導,事件發生在去(2023)年2月6日,8歲男童達林(Dallin Cunningham)在小學Rose Springs Elementary School遊玩時,不幸從螺旋溜滑梯上掉落,以頭部撞擊到堅硬的岩石地板上,即使送醫搶救仍回天乏術。8歲的達林(Dallin Cunningham)不幸從螺旋溜滑梯飛出。(圖/翻攝自X/@newswithShelby)男童家長因此對學校提出了過失致死訴訟,要求至少美金9萬元(約新台幣284萬元)的賠償金,而該起訴書指出,那個螺旋溜滑梯相當危險,速度過快且陡峭,也未裝設任何欄杆來維護民眾安全,滑梯周圍的覆蓋物亦不符合一般遊樂場的規定,只做了堅硬地面,而非使用更深、能吸收衝擊的緩衝材質。另外,家長更哭訴,兒子在墜地後立即失去了知覺,但校方卻在約10分鐘後才發現,經過醫院的診斷,達林是因摔倒造成腦水腫出血、頭部鈍器創傷、右側枕骨肩胛下血腫、額骨骨折,而學校應該要為他的死亡負起責任。「達林是一個完美又不完美的8歲小男孩」,家長也遺憾感嘆,會時刻懷念著孩子的微笑、擁抱、頑皮。事後,校方表示,該案件仍在審理中,目前不方便對外發表評論,而事故發生的溜滑梯則已經拆除。
減碳搶天團2/連路跑賽都要種樹補氧 活動主辦方嘆「愛地球成了求生戰」
歐美國家在運動賽事、文化藝術與演唱會活動上力拼減碳之際,台灣從北到南大大小小的場館也卯起來總動員。但有場館業者跟CTWANT記者訴苦,「現在不是走文青愛地球路線,而是求生戰!」面對氣候與環境變遷議題,全球已有超過140個國家宣布推動淨零碳排,但從一開始的鼓勵與倡導,接下來恐強制執行。除了演唱會,高雄市運動發展局科長簡名君告訴CTWANT記者,從2020東京奧運起,奧委會追求 2030 年之後舉辦的奧運賽事都須碳中和,包含要求主辦城市必須減少及補償直接與間接的碳排放。簡名君說,市府近年主辦或協辦的賽事活動,都以永續發展綠色設計為主軸,以3R的Reduce減量、Reuse重用、Recycle回收為目標。像是高雄富邦馬拉松為每一位完成里程碑的跑者種下一棵樹,使用再生材質的獎牌、塑料回收品再製頒獎台及選手跑衣選用環保材質等。不少民眾也發現,近來到藝文場所拿不到紙本節目單,連門票都要無紙化,因為據英國藝術委員會的報告,博物館、戲劇和視覺藝術占文化產業碳足跡的六成,原本被認為是「無煙囪產業」的藝文觀光,在現今的嚴格標準下,都成了汙染的一員。兩廳院最具代表性的水晶燈,已改成LED燈泡。(圖/翻攝自國家兩廳院臉書)2019年,英國國家劇院推出《劇場綠皮書》,針對劇場最容易耗費資源的道具、服裝、舞台布景,以及因交通移動所產生的碳排放,制定了三等級的綠色規範;顯示未來全球各文化場館將會面臨更嚴格的標準,否則不被受邀。為了節能減碳,一開始就要綠建築,無紙化、省電燈具、使用綠電、雨水收集再利用等都已成基本配備。全台從南到北的場館無不絞盡腦汁,盡量摳出能減的二氧化碳。高雄衛武營推出綠色交通政策,搭乘捷運參加活動減10元,以此減低觀眾的交通碳排放。台中國家歌劇院甚至發扇子給民眾,以減少冷氣使用,工作人員吃的便當改為團膳,為減少廚餘還可打包回家。成立超過36年的台北國家兩廳院,是台灣最重要、最指標性的國際級藝術中心,去年還加入由歐盟支持之「永續劇場聯盟」STAGES。兩廳院副總監施馨媛表示,劇場營運上最大碳排是「觀眾的碳足跡」,他們每年有1000多場的演出,所以今年新裝不少汽車充電樁,並鼓勵民眾用共享機車、自行車前來,甚至下雨天常見的塑膠傘套都省掉,設置雨傘除水器。為了減碳,兩廳院引以為傲的華貴水晶燈,也從2022年改用LED節能設備,至今用電量減少12萬度、減少碳排65公噸。接下來要逐步用綠建材更換內外裝潢。「但減碳的困難,在於要創作者跟觀眾有永續觀念,才能讓節目製作永續。」施馨媛說。故宮的文物出國展覽時,運輸前的包裝非常嚴謹。(圖/翻攝自國立故宮博物館臉書)文化部今年啟動「文化產業減碳科研輔導計畫」,預計用五億經費、四年時間協助減碳,但這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次採訪罕見出現大量拒訪,不願具名的活動主辦單位向CTWANT記者訴苦,減碳增加成本,吃力不討好,更多是無所適從。他舉例,像是舉辦藝術品與畫展不可或缺的包裝與保護緩衝材料、展品運輸、展覽場域的照明與布置,都是大量排碳,但展品運輸與包裝材料根本省不下來,環保材質極貴,小型公司負擔不起,更何況「哪個藝術家願意自己的作品不是被包裹得誠意十足,漂漂亮亮、還雙手奉上?」展品運輸也很困難,貨運占全球總碳排量8%,電腦大廠宏碁在今年12月的COP28的杜拜現場,就是以減少產品運輸的碳排放為演講題目。今年12月的COP28,國際品牌紛紛展示如何減少碳排放。(圖/翻攝自氣象達人彭啟明臉書)宏碁供應鏈資深主管RiccardoBernasconi表示,必須先收集數據,改變貨運模式,導入電動車、生質燃料, 還要幫包材瘦身、減量減重,設法集中貨品,用最少的貨櫃裝最多的商品,以減少運輸次數和總里程數,為此還在深圳蓋了併櫃中心。「那是大企業在幹的,我們這種小公司怎麼可能做得到」。不願具名的業者提到這就咬牙切齒,前一陣子畫廊協會打算將碳權納入門票計價,以及碳權買畫等計畫,被主管機關打回票稱「與法不符」。看來要做減碳文化經濟,還有很多路要走。
宏碁推高顏值環保筆電 27%收入捐國家地理學會
宏碁在去年底發表的環保筆電特別款Aspire Vero國家地理版,從機身到包裝都以環保3R概念打造,機殼、螢幕邊框有30%材質採用回收PCR塑膠,未來每台賣出後27%收入會捐給非營利科學、教育組織「國家地理學會」,為環保盡一份心力。Aspire Vero國家地理版筆電的機殼、螢幕邊框有30%材質採用回收PCR塑膠,鍵帽則有50%,大幅減少碳排放以及碳足跡的產生,為了延長筆電壽命,也在設計上降低維修、升級的難度。在筆電A面呈現的對角線條代表地貌分隔線,表現出陸地和海洋,暗喻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的問題,由於採用再生塑膠材質,呈現黃色小點於灰色紋理表面上,將螢幕掀開後,可以看到國家地理學會經典的黃色邊框,並在空白鍵上以「For Planet Earth(為了地球)」黃色字樣點綴。除了產品本身,在包裝上採用85%回收紙漿、100%工業後回收塑膠(PIR)製成的筆電保護套及夾在鍵盤與螢幕間的塑膠防磨緩衝材;最外層的包裝紙盒也是多功能用途,取出筆電後就可以輕改造成三角形的筆電支架。目前全球各大企業為了符合ESG(E,environment;S,social;G,governance)多數會將回收材料應用於產品,像是蘋果iPhone近年來都採用100%再生鋁,外包裝也大幅降低使用塑膠材質。三星則是將海廢塑料作為將來所有產品的製造原料,並承諾在2025年以前全面棄用一次性塑膠;而宏碁則是推出環保系列產品,並承諾在2035年以前全面實現使用100%再生能源。
PVC接觸食物恐有健康疑慮 明年11月實施禁用
環保署日前預告「限制含聚氯乙烯之平板包材、公告應回收容器及非平板類免洗餐具不得製造、輸入及販賣」草案,由於聚氯乙烯(PVC)與相關使用添加物對於人體健康有重大危害,環保署預告限制使用,最快明年第一季完成預告,並給予近1年緩衝期,預計明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影響範圍包含包材、食用容器等使用。環保署解釋,聚氯乙烯使用廣泛,已長年深入民眾日常生活與環境中。然PVC材質產品因耐熱需要,常添加安定劑,衍生重金屬對人體產生健康之危害,又因PVC材質不抗油溶腐蝕,而有塑化劑滲入食物中可能性,導致各種暴露於PVC所產生的環境賀爾蒙作用與致癌風險。環保署官員說,聚氯乙烯過去廣泛使用於平板包材、塑膠襯墊及泡殼上,常作為產品運送時的緩衝及保護裝填物品或產品,便於陳列展示產品的包裝材料。根據環保署統計,PVC相關容器、平板一年製造約190至380公噸,其中容器每年使用約80公噸。官員指出,PVC過去價格較低,因此會被廣泛使用在容器或緩衝材,但由於PVC接觸食物恐有健康疑慮,加上近期PVC國際原料價格高漲,甚至高過於PP、PE等替代材料,因此禁用PVC食物容器是好時機。環保署指出,限制含聚氯乙烯平板包材、公告應回收容器及非平板類免洗餐具不得裝填,食品、動物食品、飼料等指可供人體或動物食用產品、乳製品以生乳、鮮乳或乳粉為原料為基本原料加工而成食品。調味品指用以調製食品之產品;食用油脂指可食用動植物油脂混合品或調製品;飲料指未含酒精飲料水,含糖或其他甜味料或香料之飲品。官員說,相關法規預計1月中完成預告,後續進行相關公聽會等流程,整體順利的話,會給予一年緩衝期,從11月預告開始計算,因此明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禁用PVC容器。
全球近年嚴重鐵道事故 太魯閣號出軌列居第三
台鐵太魯閣號408車次(樹林往台東),2日上午9時28分發生出軌意外,太魯閣號載著約374名乘客行經清水隧道前,遭施作「明隧道」的工程車滑落撞擊,釀成出軌悲劇。目前該起事故已經造成50人死亡、178人受傷,堪稱是台灣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鐵道事故,也成為全球近年來前三大鐵道事故之一。據悉,在近10年的全球鐵道事故中,死亡人數超過50人的意外,分別是2019年巴基斯坦火車大火、2012年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火車事故,以及2021年的太魯閣號出軌意外。在2019年時,巴基斯坦一輛火車在亞格特布爾(Liāqatpur)發生大火,起火的原因是當時有乘客在火車上使用瓦斯爐準備早餐,結果瓦斯罐爆炸引發大火,這起意外造成73人死亡。2012年時,一輛火車再進站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車站時,疑似因為煞車失靈無法降速,最後直接撞上鐵到末端的緩衝材質,這起意外造成51人死亡、600多人受傷。而本次的太魯閣號出軌意外,目前造成50人死亡、178人受傷,是近10年來鐵路意外傷亡人數的第三名。而在2013年7月6日時,加拿大魁北克省一輛載滿原油的火車,在行經途中出軌爆炸,導致42人死亡、8人失蹤,事發現場梅干提克湖鎮(Lac-Mégantic)有超過30座建築物被炸毀。2017年1月21日,印度一輛載著600名乘客的火車,在晚上11點行經安得拉邦庫內魯(Kuneru)時發生脫軌意外,結果造成41人死亡、68人受傷。
日保安船釣魚台衝撞我漁船 謝長廷緩頰:尚有3疑點須釐清
有關宜蘭縣蘇澳籍漁船新凌波236號指27日遭日本公務船衝撞一事,日本海上保安本部指,是台灣漁船越界侵入釣魚台列嶼(台灣稱尖閣諸島)周邊的日本領海違法作業。日本官房長官加藤勝信表示,事件發生後已向台方提出適當的召會,政府會進行必要的調查,適切的對應。第11管區海上保安廳指出,27日凌晨3點過後,宮古島海上保安部的巡邏船「來間(KURIMA)號」發現台灣漁船在日本領海內違法補魚,巡邏船與其並行,在命令其退出日本領海時,巡邏船的後方與漁船的船頭擦撞。據《NHK》等日媒報導,日本時間27日下午3時(台灣時間下午2時),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KURIMA)」在釣魚台日本「領海」發現違法捕撈的「新凌波236號」。日方公務船與我漁船並行,並警告要求我漁船退出日本海域。下午3點過後,我漁船突然往右轉舵,漁船右舷船頭與巡邏船左舷後方擦撞。海上保安本部說明指出,該漁船當時正在拖網,處於難操縱船的狀態,海保因而判斷,擦衝並不屬於妨礙執行公務的行為。由於雙方無人受傷,巡邏船僅保護船體周邊的緩衝材有損傷外,船體並無損傷,漁船從外觀來看,也沒有大的損傷,因此並沒有採取強制措施。漁船在下午4點過後駛出「日本領海」,巡邏船則持續平時在海上的監視任務。駐日代表謝長廷28日傍晚在臉書上表示,「駐日代表處昨日連夜向日方表達關切並要求釐清事情的真相,但日方所提的資料,正如今天日本政府發言人對外所講的,和我方講法有三大不同:」1、日方認為我們侵入釣魚台的「領海」12海浬內(12海浬內不在台日漁業協定範圍),但是我方似乎主張日本違背協議。過去4年從來沒有台灣漁船在協議海域範圍內被海保廳扣押或干擾的紀錄,所以如果沒有進入12海浬的話,那麼日本就是違背協議,我們應該嚴正抗議。2、日方說法是我漁船接近日方而擦撞,日方並未向我漁船衝撞(日方媒體用接觸或衝突,相當台灣的擦撞),但我方的說法是使用「衝撞」。因為日方巡邏艦約206噸,而「新」號漁船不到50噸,如係衝撞,相當危險,這點也可抗議。3、日方說有警告,我漁船說沒有,這點也要釐清,日方曾提供資料,說「新」號船在2018年就有24次「侵入」12海浬之紀錄。我方並不承認日本對釣魚台的主權,所以即使有進入12海浬也不表示日方可以取締干擾,但是有無進入12海哩是事實問題,涉及本件究係日本違背漁業協議的問題,或是主權爭議的問題,須要先行釐清。謝長廷表示,「上述問題需要衛星定位、航跡圖以及航向紀錄器相互比對查明,雙方提出對照,才能決定如何應對。」《朝日新聞》指出,台灣也主張擁有釣魚台主權。台日雙方在2013年簽署台日漁業協定,同意台灣漁船可在釣魚台周邊一部分日本專屬經濟海域(EEZ)作業,但協議中並不包括在「領海」內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