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
」 生態 綠鬣蜥 寄生蟲 農業部 飼養寵物情緣/領養9歲天使狗狗 陳忻玥越愛越深:我們是靈魂伴侶
愛動物的陳忻玥兩年前領養了一隻博美犬「靜靜」,談到想養寵物的原因,她表示:「一個人搬出來住覺得有點孤單,也不想交男友,不想跟任何人住,覺得很適合養狗。」因此在她生日時,藉由臉書社團到現場挑狗狗,一眼就挑中了靜靜,雖然經過鑑定靜靜當時已經約9歲,但陳忻玥還是決定把牠帶回家。陳忻玥笑說第一眼看到靜靜時,覺得牠的眼神生無可戀。(圖/楊澍攝)想起遇到靜靜時的場景,陳忻玥說:「覺得牠很定,其他狗跟瘋子一樣,牠自己坐在中間,看起來生無可戀,其他狗狗也不會煩牠,我就先把牠帶回家。」並說在照顧的過程中越來越愛靜靜。由於靜靜已經是高齡的狗狗,需要更多的照顧,幸好牠的身體狀況還不錯,而在決定領養寵物前,陳忻玥也存了一筆錢,「我的老家也有養過狗狗,老了之後有醫藥費問題,所以我覺得該先存錢再去養。」在照顧靜靜的過程中,陳忻玥覺得他們根本是靈魂伴侶。(圖/楊澍攝)雖然陳忻玥曾經歷過老家狗狗過世的悲痛,但這不會讓她不再養新寵物,「牠們過世的時候我很難過,但我很喜歡牠們在的時候!」不過她也說有了靜靜之後,就不會想再養其他狗,因為她跟靜靜就像靈魂伴侶,很難再遇到個性這麼合的狗狗,並透露靜靜剛到家裡時跟她有點距離感,但某天下大雷雨,靜靜突然跑到床上跟她一起睡,後來便越來越黏她,就連上廁所都要在外面守著。靜靜長期待在繁殖場,陳忻玥想盡辦法讓牠適應新生活。(圖/楊澍攝)靜靜過去待在繁殖場,而且一直被關在籠子裡,因此剛到家裡時不敢在地板上走路,陳忻玥只好在整個家都鋪滿尿布墊,並把飼料擺在地上,讓靜靜知道整個家都是牠的地盤,想去哪裡都可以,直到半年後,靜靜才敢直接在地上走路。此外,陳忻玥許多不經意的動作,例如拿手機或東西掉下來都會嚇到靜靜,「牠以前可能有被打過,戒心才這麼重,我要去安撫牠才會恢復正常,現在比較好一點,只有聲音太大會嚇一跳。」個性乖巧的靜靜是一隻天使狗狗。(圖/楊澍攝)陳忻玥也說靜靜是一隻天使狗狗,個性相當隨和,從來不搗蛋也不愛叫,所以才叫「靜靜」,只是有點怕男人,或許是在繁殖場時被男人欺負過,不過這種害怕僅限於人,因為靜靜對於有「蛋蛋」的公狗很有興趣,「靜靜看到會很嗨,圍著跳,表現超直接,但嗨完就沒了,來去一陣風,很有個性。」陳忻玥心情不好時,靜靜會待在身邊陪伴。(圖/楊澍攝)自從有了靜靜後,一個人生活的陳忻玥不再覺得孤單,笑說:「每天早上起來看到牠,都覺得有夠可愛,沒有一刻覺得牠不可愛。」並說有一次自己心情不好,坐在地上崩潰大哭,「靜靜就跑過來趴在我手上一直看我,還一邊搖尾巴一邊舔我的臉,後來每次哭牠都會跑過來,也不知道要幹嘛,就是精神支持。」這樣貼心的舉動讓陳忻玥直呼超級療癒。相隔4年,陳忻玥推出新專輯《V》,但她不會特地設定目標,只知道自己很喜歡唱歌給大家聽。(圖/楊澍攝)最近除了陪伴靜靜,陳忻玥其他心力都放在相隔4年推出的新專輯《V》,她曾經唱紅〈煙幕〉、〈炙愛〉等歌曲,都超過千萬點閱,問及是否會希望新作品超越過往成績?她表示:「我覺得都是命,我滿佛的,會覺得在做的事情是該做的,好好做,就會供給我所需的。」並說自己一直都沒什麼目標,「我不會去想未來的事情,只會想過去跟現在要做什麼,如果真的要說我現在的目標,就是唱歌給大家聽!」
家宴吃出超稀有「珍珠界勞斯萊斯」!5萬隻只產1顆 價錢比黃金貴
大陸山東省青島市一名女子近日和親友聚餐吃海螺時,突然感覺牙齒咬到硬邦邦的東西,當下沒有太在意,以為肯定是沒洗乾淨,不料吐出來一看不得了,發現是顆比黃豆稍微大一點,呈深橘色,色澤鮮亮的珍珠。據悉,海螺珠相當珍貴,5萬隻海螺可能才能產出1顆,價錢比黃金還高,號稱「珍珠中的勞斯萊斯」。綜合陸媒報導,當事女子表示,自己在海邊長大的,沒有聽說過這種珠子,也沒有見過,當時吃到嘴裡感覺硌牙,起初以為是石頭之類,吐出來一看是一顆黃黃的珠子,後來在網上搜了搜,才知道這珠子珍貴,5萬顆海螺可能才能產顆,「我們就收藏起來了,不會賣的。」其實這也不是第一次有人吃到海螺珠了,早在2021年9月,安徽蚌埠的陳女士在吃飯時,也吃出了2.6克的海螺珠,有人曾願意以2萬元每克拉的高價收購,當時陳女拒絕,稱是自己的幸運珠,要好好收藏。據了解,海螺珠又叫龍珠,它和能人工繁殖量產的珍珠不同,海螺珠不能夠人工養殖,唯一的方法就是海孺蟲自行鑽到大鳳螺體內,然後自身分泌的鈣質會結晶,從而形成海螺珠,完全是自然催生的精華,長相不似常見的珍珠,圓潤發育也是隨心所欲。通常產海螺珠的品種以大鳳螺為主,分布地區比較有限,佛羅里達州,加勒比海的阿恩提半島,奇形怪狀的海螺珠能做成珠寶的少之又少。全世界僅約2000至3000 顆,其中30%能達到珠寶級別,表面形成的精緻波浪圖案,明顯的火焰效果,讓它在珠寶界脫穎而出。市面上最完美的海螺珠,價格高達每克拉90萬,甚至更貴。
玉山上演活春宮!全台首次紀錄「黃喉貂」交配 樹梢大戰40分鐘全拍下
玉山塔塔加黃喉貂研究團隊與遊客目擊黃喉貂活春宮,公貂壯壯與母貂熊妹在大鐵杉附近的松樹上「恩愛」。觀測員說,牠們一直在晃動的樹枝上,感覺隨時可能從樹上掉下來,雙方大戰了約40分鐘,由於團隊對黃喉貂婚配、繁殖的研究仍充滿謎團,難得畫面成了珍貴紀錄。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根據研究園區的黃喉貂1天活動範圍為7至28公里,遊走阿里山、玉山之間,還多次探訪玉山北峰,近期也曾記錄到黃喉貂在南投縣集集鎮現蹤,其活動範圍廣、移動速度快,而有「黃色閃電」稱號,10日研究團隊在大鐵杉附近樹上記錄到黃喉貂正進行生育大事。觀測員說,直擊黃喉貂正在樹上「恩愛」,過程中公貂表情十足,時而吐舌、喘氣、流口水,並隨時調整姿勢,由於樹枝一直晃動,感覺牠們可能隨時從樹上掉下來,因為沒有看見過這樣的畫面,也不知道牠們會持續多久,從雙方交疊,到彼此分開,計時約40分鐘。黃喉貂公貂壯壯非常努力,時而吐舌、喘氣、流口水,樹枝一直晃動,很怕牠們掉下來。(圖/玉山國家公園提供)事後透過黃喉貂外表辨識,確定是公貂壯壯與母貂熊妹,牠們都是2022年玉管處在塔塔加地區研究的標放個體,其中壯壯銷聲匿跡2年後,重新現蹤,知道牠們在野外都好好的,令人振奮。玉管處表示,2019年起塔塔加園區進行黃喉貂調查工作,近5年捕捉繫放約50隻個體,經研究黃喉貂偏向雄性結盟,公、母性別比約3比1,研究顯示母貂帶著子代活動可長達18個月以上,有關黃喉貂繁殖、婚配關係仍充滿謎團,這次黃喉貂「恩愛」畫面是珍貴紀錄。玉管處提醒,與山塔塔加地區的黃喉貂大半沒有血緣關係,不過近年受犬、貓共同傳染疾病的威脅,還有路殺、遊客垃圾廚餘,也嚴重威脅黃喉貂族群的生命與健康,值得醒思,也提醒遊客,秋冬適逢黃喉貂等哺乳動物們繁殖的高峰季,請留給牠們安全無虞的幸福環境。
飼主注意!寵物鮮食檢出沙門氏菌「恐感染人類」 不合格名單一次看
農業部與縣市政府配合辦理寵物食品例行性衛生安全稽查及滾動式專案稽查,提高抽驗件數。今年第三季(7-9月)除例行性稽查外,並加強辦理「鮮生食類寵物食品專案稽查」,共完成144件寵物食品(含48件鮮生食類寵物食品)抽樣檢驗(犬專用58件、貓專用45件、犬貓共用41件),其中計6件產品不合格。農業部說明,不合格6件產品檢驗結果分別為法娃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之「生鮮食肉骨餅、生鮮食肉骨棒」等4件產品,檢出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陽性;壹士達寵物有限公司生產之「喵洽普鮪魚凍乾」,檢出重金屬汞含量3.38 ppm超出安全容許量標準(0.4 ppm);圓寵有限公司生產之「卡尼生肉餐羊肉生肉餐-犬貓生食」,檢出沙門氏桿菌陽性。針對不合格產品,所轄縣市政府動物保護主管機關均於接獲檢驗結果後依權責進行調查,依動物保護法第23條之2封存未出貨產品,命業者通知下游通路商下架該商品,並將依動物保護法第27條第1項第9款規定,裁處新臺幣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農業部與縣市政府配合辦理寵物食品例行性衛生安全稽查及滾動式專案稽查,共6件產品不合格。(圖/農業部提供)農業部提醒,生的或未煮熟的雞蛋與雞蛋製品、肉類與肉類製品等,當食物保存不當,沙門氏菌易在高溫下大量繁殖傳播,且沙門氏菌在人類和寵物中都可引致嚴重或致命的感染,其中寵物可經由進食受污染的寵物食品,出現沙門氏菌感染,而人類接觸受污染寵物食品、受感染寵物及其糞便,都可能受到感染。農業部建議,寵物食品加工過程中應充分加熱,避免生食禽肉類、蛋類,並防止鼠、蠅、蟑螂等病媒接觸食物,坊間鮮食之寵物食品,消費者選購應特別注意。農業部呼籲,寵物食品製造及輸入業者應加強產品衛生安全,建立自主品管能力及風險管理,並應於其產品包裝上清楚標示,避免誇大其宣稱;販售業者則應販賣包裝完整且標示清楚的產品。寵物飼主選購相關產品時,切勿購買來歷不明或標示不清的產品,藉以杜絕不良產品的流通,並請依照包裝標示之方法保存及餵飼,以維護其品質及確保寵物的健康。
小琉球珊瑚礁覆蓋率剩1成 監院糾正海委會、屏縣府等單位
監察院今(11日)指出,小琉球沿海珊瑚礁生態系長期遭受破壞,致嚴重衰退與失能,尤以沿海遊憩活動密集區之珊瑚覆蓋率更為低落,僅為11.9%,遠低於東北角、花東、綠島、蘭嶼、墾丁、小琉球及澎湖等地的平均,權責機關顯有疏失,監察院糾正海洋委員會、觀光署、鵬管處及屏東縣政府。監委范巽綠、林盛豐調查,小琉球於2015年以前,活珊瑚礁覆蓋率約30%至50%,2016年因聖嬰現象導致海水水溫異常升高,引發全球珊瑚大白化,墾丁、綠島、小琉球和澎湖嶼坪均出現珊瑚覆蓋率下降情形,小琉球更是大幅下降至10%至20%,但是墾丁、綠島、澎湖嶼坪的珊瑚在白化後的1至3年內覆蓋率均有所回復,唯小琉球卻未有明顯的回復跡象,2021年至2023年小琉球平均珊瑚礁覆蓋率僅為11.9%,為全台最低,低於平均33.4%,第二低的東北角則為24.6%。「氣候變遷造成之高溫衝擊雖對珊瑚礁系統形成生存壓力,惟相較台灣其他樣點,小琉球珊瑚礁復原情形較為緩慢,小琉球珊瑚礁系統遲難復甦,顯示該地恐仍持續存在其他生存威脅。」范巽綠及林盛豐調查後,認為相關機關有未善盡權責之處,監察院內政及族群委員會通過二位監察委員提案,糾正海洋委員會、觀光署、鵬管處及屏東縣政府。監察委員指出,針對小琉球遊客量、遊憩行為等事項進行規劃、建設及管理,係屬鵬管處業務範疇,並由觀光署主管之。鵬管處數次委託之承載量評估,仍以觀光發展為依歸,對於海洋生態保育恐難有實質裨益。海委會長期以來既知小琉球環境承載量評估與海域生態息息相關,自可主動進行評估調查,惟該會未積極為之,反寄託於觀光主管機關鵬管處所為之調查作為,任令小琉球周遭海域之海洋生態及生物多樣性趨於惡化、劣化,洵有缺失。范巽綠、林盛豐強調,屏東縣政府前於2015年公告劃定小琉球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包含肚仔坪、杉福、蛤板灣、漁埕尾及龍蝦洞5區之潮間帶,並於2022年規範人流管制措施,惟迄今仍有蛤板灣及龍蝦洞之潮間帶未進行人流管制,對於小琉球島上熱門潮間帶及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無法完全落實遊客總量管制,造成小琉球海域海洋生態沉重負擔;又長期忽視該島海域珊瑚覆蓋率衰退及生態惡化狀況,遲至2024年始將珊瑚列入該縣「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之保育對象,實有檢討改進之必要。監委指出,海委會雖定有「海域環境分類及海洋環境品質標準」,然珊瑚礁生態系對於水體中營養鹽含量變化較為敏感,海委會卻未據以研擬更嚴謹、適切之規定,相比鄰近亞洲國家如中國、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之海域環境保護規範與力度,猶有不足。小琉球島上雖已設立4座污水處理設施,然污水處理對於營養鹽去除效果有限,小琉球多處潮間帶仍有藻類繁生等優養化現象,致使珊瑚礁生態系持續惡化,珊瑚覆蓋率僅剩約1成,海委會及屏東縣政府均有檢討改進必要。
動物園鱷魚瘦成「皮包骨」 園方解釋:腸胃炎所致
中國大陸廣州動物園占地面積42公頃,與北京、上海的動物園合稱中國三大動物園,園內有超過4500隻動物,近日有民眾前望參觀時,卻發現園內有條鱷魚瘦成「皮包骨」,背上脊椎清晰可見。對此,園方則回應是因感染腸胃炎所致,目前已在治療當中。從網上瘋傳的影片中可看到,這隻鱷魚趴在地上看起來病懨懨,其背上脊椎清晰可見,已幾乎瘦成「皮包骨」,畫面一出,便馬上掀起討論,有人懷疑園方照顧不當。據陸媒報導,事實上該隻鱷魚已非第一次被人關注,在不同平台上有許多網友都於今年6月、7月、12月發布了關於這隻鱷魚的影片,有網友曾解釋,牠之所以骨瘦如柴,是因受到寄生蟲感染,並非受到了虐待。對此,12月8日廣州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回應,該隻鱷魚是因腸胃炎較瘦,目前已在治療當中,園方會持續多加關注。其實在2023年廣州動物園也因1隻瘦弱的華南虎在吃草而受到大眾關注,當時園方解釋,華南虎由於近親繁殖等原因,所以體型才偏瘦,會吃草則是為了要促進腸道蠕動。
茶鄉南平2/6株大紅袍保費1億人民幣 「萬里茶道」從武夷山到俄羅斯
位在福建南平市北邊的武夷山市,因為名茶「大紅袍」而聞名遐邇,其實早在唐代,武夷山一帶就已開始栽種茶葉;宋朝時武夷山的茶已成為貢品;元朝皇室在武夷山的九曲溪畔設立御茶園,專門採製貢茶;到了明末清初,更創製了烏龍茶。整個武夷山方圓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所以不論品種,都通稱為「岩茶」。 本刊記者來到武夷山,當然也得上山瞧瞧那名震天下的大紅袍母株。從「大紅袍」景區入口,經過一小段崎嶇山路,便可來到武夷山九龍窠高岩峭壁下,僅有的6株大紅袍母株就長在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著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寫的「大紅袍」石刻。 「大紅袍」母樹景長在九龍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著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寫的「大紅袍」石刻。 (圖/王若攝)這6株大紅袍母樹屬於灌木茶叢,葉質較厚。珍貴之處在於生長環境特別,終年有水帶著岩頂所累積的養份流下灌溉。此外,母株所處的岩石位置,日照時間短,又恰能好擋住正午時的毒辣陽光,卻又會反射太陽的光線往母株,生長環境可謂得天獨厚。據了解,武夷山市政府特別為這6株大紅袍母株投保1億元人民幣的保險,且從2006年開始,就對大紅袍母樹進行「停採留養」。 大紅袍母樹因為只有6株,在停採之前,每年也會根據雨水等因素限量採摘,所以即使在最好的年份,茶葉產量也不過幾百克。所幸經過武夷山市茶葉研究所的專家多年培育,在1982年就有扦插繁殖成功的大紅袍品種推出。現在市面上能買到的「大紅袍」,都是這些扦插品種的徒子徒孫。 至於大紅袍名稱的由來,源自於一則民間故事:傳說有一書生上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時病倒,被附近天心寺老和尚用茶葉做藥治癒。書生後來高中狀元,為了感恩,他回到武夷山將御賜的狀元紅袍披在茶樹上,後來人們就把這些茶樹叫做「大紅袍」。 看過大紅袍,認識武夷山岩茶在歷代的風光史,必然不可錯過「萬里茶道」的起點——下梅村古民居,當年武夷山的茶業,可是從此處開始萬里旅行,經過蒙古運到俄羅斯的恰克圖,最後再轉進到中亞各國。 下梅古村以人工運河「當溪」為中軸線,兩岸建起各式豪宅府第。(圖/王若攝)清初康乾盛世時期是下梅村的鼎盛時期,靠著村中央的人工運河「當溪」運輸武夷山的茶葉,地方志上記載:「日行筏300艘,轉運不絕」,成為武夷山最重要的茶業集散地,也因此帶來地方的繁榮富裕,村中盡是富商豪宅與官宦府第。 下梅古村的建築為明清風格,門面多飾有磚雕、吊樓,青瓦屋頂起架平緩,牆體採用立磚鬥砌,木柱板壁,集磚雕、石雕、木雕藝術為一體。目前下梅村仍完好保存的民居有鄒氏祠堂、西水別業、鄒氏大夫第、施政堂、陳氏儒學正堂、鄒宅閨秀樓、方氏參軍第、程氏隱士居等近40幢,還有鎮國廟、天一井等古建築,值得逛上大半天。鄒氏是下梅村最富有的家族,鄒氏祠堂的建築也相當宏偉。(圖/王若攝)有好茶必也需要好杯,能夠體現武夷山茶文化的,還有位在武夷山景區蓮花峰山下的「遇林亭」古窯址。「遇林亭」主要燒製的是八大窯系中建陽窯的黑釉瓷(即建盞),興建於宋代,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窯,總面積達6萬多平方公尺。 「遇林亭窯址」景區建有博物館,博物館後方依山而建的兩座龍窯,是1998年至2000年間進行考古挖掘時,清理出的兩座半地穴式焰斜面龍窯。其中一號窯址全長73.2公尺、寬約2公尺,專燒製黑釉、青釉,一次能燒出5萬多件窯器;二號窯址全長113公尺,主要燒製黑釉瓷器,以碗、茶盞為主,一次約能燒出8萬多件窯器,產量相當驚人。 遇林亭窯址挖掘時清理出的1號龍窯,全長73.2公尺,一次可燒出5萬多件窯器。(圖╱王若攝)
鼓鼓獲封護唇達人 白安筋軟靠自己去角質
鼓鼓呂思緯、白安擔任護膚品牌代言人,鼓鼓自認是護唇達人,不藏私向大家分享自己的護小唇技巧,例如化妝前抹上超厚護唇膏,唇妝會比較好上也更有光澤、睡前厚敷、坐飛機時也會一直補護唇膏,開玩笑說:「畢竟嘴唇的作用很多,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到,所以要好好保養!」白安則說自己的愛用款是去角質霜,並透露會替自己做背部去角質,工作人員一聽便好奇詢問是否有「另一個他」幫忙去角質?白安說:「我自己啦!我的筋很軟可以摸到整個背。」而品牌方為兩位代言人斥資300萬元,讓鼓鼓、白安的代言身影穿梭於台北市馬路、公車、街道等,他們也笑說很多朋友都會拍給他們,在路上遇到「本人」,覺得相當可愛也很開心。鼓鼓最近領養了從繁殖場救出來的高齡馬爾濟斯。(圖/相信音樂提供)問及兩人近況,鼓鼓透露最近認養了從繁殖場救出來的高齡馬爾濟斯,並為牠取名為「呂小柱」,興奮分享當初選擇小柱的故事:「因為其他狗狗都是蔬菜、水果名,只有牠叫做『小柱』,感覺像在叫我,所以我就把牠帶回家了」一開始小柱會很不安躲在角落,要有耐心地給予牠滿滿愛與關懷,讓小柱漸漸敞開心房,使彼此更靠近。白安繼今年搭配戲劇的單曲〈亂七八糟的夢想〉後,終於將在明年1月再發行全新單曲,希望能作為新年禮物送給大家也送給自己。明年初白安也準備發行她暌違兩年的第五張創作專輯,將會有更多輕快曲風,並初次嘗試不同以往的電子風格,「這張專輯是個轉捩點,以往慢歌很多,但目前寫的都還沒有慢歌,很期待全部做完會變怎麼樣!」白安明年將推出新專輯。(圖/相信音樂提供)
教民眾移除綠鬣蜥 政府開課120名額秒殺
為擴大綠鬣蜥移除量能,農業部林保署明年開放民眾加入「獵龍」行列,並祭出移除獎勵金。台南市政府農業局12月開辦2場「鬣蜥達人」教育訓練課程,民眾參與踴躍,120個名額很快就秒殺;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助理教授陳宣汶說,想在1、2年內達到「清零」難度頗高,現在政策應為長期控制策略,估計3到5年才能看到成效。農業部林保署在2020年將綠鬣蜥列為有害外來種,雖然近年各縣市積極捕捉移除,但族群數似乎有增無減,該生物為「全素主義者」,喜好吃植物的嫩芽、花,農民辛苦種植的農作物常被其吃光。尤其綠鬣蜥容易逃竄,常棲息於地勢險峻及樹叢高處,難以捕捉,林保署精進移除對策,其中一項重要結論是請地方政府除了標案委託專業團隊或業者外,也開放個人或團體在受訓後發給識別證;同時,林保署將另組綠鬣蜥移除團隊,機動協力各縣市政府移除。台南市2015年首次在南區三爺宮溪中下游發現有綠鬣蜥族群分布,2018年到2020年擴散到安南、永康等區域,2021到2022年新增到鹽水、學甲區的大排流域,有由南向北擴散的趨勢;今年至今,台南市綠鬣蜥捕捉數量超過1萬隻,突破往年紀錄。對於綠鬣蜥在全台的數量變化,研究學者陳宣汶表示,估算其數量有難度,太少偵測不到,太多又很難移除,以嘉義縣為例,過去4、5年認為在八掌溪沿岸最多,最近在嘉義六甲和雲林北港之間的北港溪發現新的繁殖地,代表即使在某一區投入很多人力,其族群還是會擴散。「移除外來種一定要趁早!」陳宣汶表示,海蟾蜍之所以移除成功,歸因於擴散前就移除。綠鬣蜥已經擴散,且巢穴又在不易到達或發現的沿岸、樹林。其繁殖速度快,如果1年沒有控制,很容易就恢復以往數量。2場課程開放10小時內就額滿,一度遭網紅質疑「內定」。對此農業局駁斥,表示除在官網宣傳,也透過社群媒體發布訊息,一切合法公開。
台南水雉破3千隻創新高 「1原因」成關鍵
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1日舉辦台南地區年度水雉數量大調查,出動111名調查員實地走訪各個水雉出沒熱區調查,今年數量突破3000隻,總計3030隻。園方推測,與今年雨量變多,使得官田菱角田小幅增加60公頃有關,讓水雉多了可以繁殖的棲息地,族群量也較去年小幅增加148隻。水雉生活在浮葉性水生植物,菱角田是重要的棲息地;夏季水雉為了維護與確保下一代有充足食物與棲息地,藉由打架來爭交配權與地盤,冬季生活型態則改為群聚模式,羽色也會換成與環境相近的非繁殖羽,並時常成群結隊棲息於水溝、水田區與草澤等溼地區域。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固定在12月的第1個周日上午展開水雉調查,號召全國鳥友一起幫水雉「點點兵」,了解整個大台南地區有多少隻水雉,同時也觀察整體棲地的變化及品質。這次共調查38里、52樣區,包含近年常有水雉出沒在蓮田的白河區大竹里,也囊括在樣區內,有來自新竹、台中、彰化、嘉義、台南與屏東等外縣市的鳥友及大學生加入調查行列。其中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鳥類生態研究室老師蔡若詩更帶著20位學生一起來參與,藉以傳承調查與關心野鳥的文化。園方指出,今年連續多雨加上颱風連連,大家都對族群數量感到擔憂,結果調查員發現因許多菱角田正值採收季節,水雉多集中在人為較少干擾的區域,甚至有一塊田區就發現114隻,相當壯觀。園方提到,調查水雉數量過程中,調查員也在水田發現赤膀鴨、羅文鴨與巴鴨等珍稀鳥類,顯示台南地區豐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
吃隔夜菜注意! 營養師示警「這3樣食物」:不該重新加熱
不少人為了不浪費食物,會將剩菜加熱再吃。專家示警,3樣食物永遠不應該重新加熱,因為它們會帶來健康風險。根據《紐約郵報》報導,營養師巴拉(Harini Bala)表示,菠菜含有硝酸鹽,在高溫下,例如重新加熱時,硝酸鹽會轉化為亞硝胺,這是一種與癌症有關的化合物。巴拉曾多次在影片中呼籲,「請不要重新加熱菠菜,煮熟後立即食用。」第二是茶,巴拉指出,當重新加熱時,茶的抗氧化特性會被破壞,導致苦味的單寧(tannins)含量會增加,茶葉中的任何「休眠細菌」,都會在重新加熱後變得「活躍」,對消費者構成健康風險。巴拉也示警,除非是烹飪後2小時內存放在冰箱內的密封容器中,否則不要重新加熱米飯,因為如果超過2小時,會增加危險細菌在食物中繁殖的風險,「如果你早上煮的飯,晚上才把它存放在冰箱,接著隔天吃,就很有可能形成蠟樣芽孢桿菌(Bacillus cereus)。蠟樣芽孢桿菌是一種細菌,通常會影響澱粉類食物並導致食物中毒,通常被稱為「炒飯症候群」,這是一種嚴重疾病,在極少數情況下會導致死亡。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統計,每年估計有63400起蠟樣芽孢桿菌中毒病例,症狀通常包括胃痙攣、噁心、嘔吐、腹瀉和發燒。
花蓮市清潔隊傳霸凌消息...班長遭控不批准喪假 還強迫隊員「開故障車」上路
公部門職場霸凌連環爆!近日繼勞動部、衛福部、海科館、北市府等部門傳出職場霸凌事件後,花蓮市也傳出職場霸凌。有清潔隊員控訴,一名晚班蔣姓班長及林姓分隊長,在隊員家人過世時不批准喪假,還有私下收受回收麵包廚餘、要求隊員開煞車失靈的垃圾車出勤等事蹟。對此,花蓮市長魏嘉彥表示已將該班長調離現職,詳細情形仍需持續調查了解。據《TVBS》報導,花蓮市清潔隊傳出有清潔隊員指控,隊上隊員家中母親過世,班長竟以「人力不足」為由拒絕隊員請喪假,直到家裡打給隊長請託,才點頭准假;還有隊員控訴自己因脊椎開刀,需要請病假休息,明明已附上醫院開立的診斷證明,沒想到班長不肯,強迫隊員請特休,還指出只要是因身體不適想請「病假」就都被拒絕。除此之外,隊員還指控該名班長會要求隊員,將收回來的麵包廚餘私自交給他,班長則將廚餘麵包帶回家繁殖麵包蟲上網販售牟利,行徑相當誇張。還有清潔隊員指出,曾發生有垃圾車煞車系統故障,卻被班長硬性要求「繼續出勤」,最後果然發生煞車失靈,導致垃圾車掉到水溝。當時請拖吊車的費用,還要開車的臨時工自行負擔,並叫其它隊員將煞車失靈的垃圾車再冒著生命危險開回清潔隊。投訴隊員指出,當時有隊員質問「車子有問題,可否換別輛車?」,該班長竟然回:「有那麼恐怖嗎?」隊員再追問出事誰負責,班長竟全部推給出勤的隊員要求自行負責。還有一名林姓分隊長也遭人控訴,會利用職權要求隊員去監視其他同仁,只要隊員不願配合,分隊長就會嗆「那你就是我的敵人」;隊員去超商買水,就會被林姓分隊長恐嚇,只要偏離路線就被怒罵是「挑戰公權力」。對此,受到投訴的蔣姓班長表示,「我們做該做的事情,就讓事件去釐清」,並強調所為「絕對符合規定」。他也透露,心情難免會受影響,但既然是管理幹部,還是必須去做該做的事情,只要一切符合規定,應該不要受這個事件的影響。但他也坦承,在拒絕喪假時應該立即要跟長官反映,趕快調度人力來支援,而不是自行跟隊員協調,請他來幫忙上班。對此,花蓮市長魏嘉彥則表示,事件已經在調查當中,針對「不准請喪假」的部分,絕對會嚴懲,絕對不會寬容。同時再次向當事人致歉,也希望未來不能再發生這樣的事情。不過針對隊員提到「去超商買水」,魏嘉彥則表示,還是希望隊員事前能把水買好,千萬不能開著垃圾車去買水,因為如果回轉不小心撞到人,或者偏離路線去收業者的垃圾,可能會造成法律上的責任。目前,受到投訴的蔣姓班長已先被調離現職,魏嘉彥表示其他的事件也將會逐一調查,請各界靜候調查結果。
綠鬣蜥之亂蔓延...民眾再喊吃「三杯恐龍肉」 專家警告:小心寄生蟲
南台灣近期爆發綠鬣蜥(Iguana iguana)泛濫問題,農業部粗估,全台野外綠鬣蜥數量已達20萬隻,並在10個縣市建立了穩定的族群。更令人擔憂的是,這股綠鬣蜥大軍正逐漸向北蔓延的趨勢。對此,有民眾喊出「吃綠鬣蜥救生態」,還有網友翻出昔日不少網紅們拍攝「三杯恐龍肉」料理的影片,掀起討論話題。不過專家指出,綠鬣蜥恐有寄生蟲、重金屬汙染等問題,並不建議貿然食用。由於綠鬣蜥野外族群擴張迅速,農業部林業署已於2020年被公告為有害外來入侵物種,禁止輸出入及飼養、繁殖及買賣,也要求地方政府追蹤飼養情形,呼籲民眾勿私養繁殖,以免觸法。在2020年綠鬣蜥危害浮現之初,就曾有網紅搭上話題,拍攝影片從野外獵捕綠鬣蜥,到把牠們運進廚房做成鹽酥、三杯料理。如今網路上還能找到昔日的教學影片教授如何烹飪。然而,不少專家學者都不建議食用綠鬣蜥肉做的料理。過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陳添喜就曾表示,綠鬣蜥在原產地確實有被當成食材,但由於綠鬣蜥在原產地多棲息於溪、湖等水域,水質較乾淨,但到了美國及波多黎各等被入侵國,曾有人嘗試要賣到超市及外銷,食品檢驗都沒過。陳添喜還指出,綠鬣蜥在台灣多棲息在水溝或排水系統,這些地方的水多為畜牧或工廠廢水,因此綠鬣蜥可能會有寄生蟲及工廠廢水污染的疑慮,並不建議吃。中研院生態研究人員李宗宸同樣不建議名種貿然食用,他指出問題不僅是食安疑慮、食安法規的問題,也因為目前綠鬣蜥族群擴張,主因就是被人類活動驚擾,導致族群遷移,越跑越遠也越廣;倘若貿然一旦開放民眾自行捕捉食用,恐怕會衍生更多生態問題。林業署則表示,綠鬣蜥的原產地中南美洲,確實有食用綠鬣蜥的習慣,或作為動物飼料之用,雖然我國目前沒有任何法令規定或禁止民眾自行食用綠鬣蜥,但仍需注意避免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南臺灣綠鬣蜥之亂向北蔓延「苗栗發現蹤跡」 林業署:台中以北看到「立即捕捉」
南台灣近期爆發綠鬣蜥泛濫問題,農業部粗估,全台野外綠鬣蜥數量已達20萬隻,並在10個縣市建立了穩定的族群。更令人擔憂的是,這股綠鬣蜥大軍正逐漸向北蔓延的趨勢,近期在苗栗縣也傳出蹤跡。農業部林業署也表示,已通知台中以北縣市政府,如有發現綠鬣蜥的蹤影應立即捕捉避免綠鬣蜥在野外繁殖。根據媒體報導指出,農業部林業署表示,目前綠鬣蜥已於2020年被公告為「有害生態環境、人畜安全之虞之原非我國原生種野生動物」,被列為有害外來入侵物種。在公告之前,全台登記飼養的數量僅有526隻,已飼養的民眾需向地方政府登記,方可繼續飼養。各地方政府每年會進行不定期抽查,發現違法繁殖或未登記的情況,除可處以新台幣1萬元至5萬元罰鍰,還可沒收個體。據了解,綠鬣蜥原產於中南美洲,20至30年前被作為寵物飼養引進台灣。由於其外型酷似小恐龍,一度成為相當受歡迎的寵物。但由於飼主的不當飼養及隨意棄養,加上台灣南部氣候適宜且缺乏天敵,使得遭棄養的綠鬣蜥得以在野外建立族群,並逐步向中部地區擴展。林業署表示,近年來雖然補助地方政府成立專案團隊進行綠鬣蜥的移除,自2019年以來,目前已移除超過21萬隻。但由於各縣市行動力度不一,且捕捉工具的使用受到過多限制,導致綠鬣蜥族群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目前由於綠鬣蜥具族群移動性的關係,已在屏東縣、高雄市、台南市、嘉義縣、雲林縣、彰化縣、台中市、台東縣等地建立了族群,南投縣和嘉義市也有零星分布。綠鬣蜥除具有族群移動性外,另外還有高敏感性與隱蔽性,通常出現在河道、雜木林等地形複雜的區域,再加上其擅於躲避的特性,讓研究調查和族群數量的估計變得困難重重。而近期也傳出,原本僅出現在台中以南的綠鬣蜥,在苗栗縣當地也出現蹤跡。林業署對此表示,經屏東科技大學團隊協助調查,目前尚未在苗栗發現明顯的野外個體,但仍要求台中以北的縣市政府若發現綠鬣蜥,應立即捕捉,避免族群進一步擴散。
澳洲官員警示!最致命蜘蛛將大量出沒 被咬到恐在「15分鐘內死亡」
澳洲爬蟲公園(Australian Reptile Park)近日向民眾警示,指出夏天來臨,擁有致命劇毒的「澳洲漏斗網蜘蛛」(funnel-web spider)將會大量出沒進行繁殖。因此,呼籲民眾一定要提高警覺多加注意,也希望大家可以協助捕捉,送到爬蟲公園,讓相關人員可以製作血清。根據《紐約郵報》等外媒綜合報導,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澳洲爬蟲公園指出,夏天來臨,多雨天氣和不斷上升的氣溫,讓「澳洲漏斗網蜘蛛」大量出沒進行繁殖。由於這種蜘蛛喜歡涼爽陰暗的環境,可能出沒在鞋子、成堆衣服、泳池、庭院及花園的磚瓦附近。「澳洲漏斗網蜘蛛」擁有劇毒,要是被咬到,在不立刻進行治療的情況下,15分鐘內就會死亡,因此澳洲爬蟲公園呼籲民眾一定要多加注意。根據過去的紀錄,至少有13人因為被蜘蛛咬到而喪命,不過,根據墨爾本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指出,自從1981年發明了抗蛇毒血清之後,死亡人數降為零。因此,從那時開始,澳洲爬蟲公園就開始了製作血清的計畫。對此,澳洲爬蟲公園也希望民眾協助捕捉,並且捐贈給動物園,有利於相關人員製作血清。蜘蛛飼養員艾瑪(Emma Teni)透露「雄性的漏斗網蜘蛛壽命很短,製作一瓶抗蛇毒血清需要大約150隻蜘蛛,因此我們需要公眾的幫助,以確保我們有足夠的毒液。」澳洲爬蟲公園也提供了捕捉的具體步驟,首先要找一個有蓋子、瓶口寬大的塑膠或玻璃罐,裡面放入一些潮濕土壤。接著使用長型湯匙或類似形狀的東西,把蜘蛛輕輕引導至罐內,最後緊緊鎖上。要是不慎被蜘蛛咬傷,第一時間一定要保持冷靜,用繃帶將被咬傷的部位緊緊包住,並立刻前往醫院治療。
殘忍金魚秀3/展出地老闆竟是啦啦隊女神林襄 聽聞爭議秒切割:結束合作
台北市信義區知名賣場「ATT 4 FUN」7樓餐廳SAKURA餐酒館,即將引入日本備受爭議的「Art Aquarium」金魚藝術展來台,預計12月展出,而該餐酒館開幕時啦啦隊女神林襄更親自站台,對外宣稱此餐廳由她經營,自己升格成為「襄老闆」,如今傳出動保爭議,林襄經紀人則迅速切割,稱已在6月與該餐廳結束合作。據了解,該餐廳於2023年10月正式開幕,母公司為日本溫泉、餐飲業龍頭之一的克麗德國際集團,餐廳總面積達270坪,擁有220個座位,更主打「日本之美」設有6間VIP主題包廂,希望藉由音樂和舞蹈將日式魅力傳至全球。SAKURA餐酒館設有超大舞台,希望藉由音樂和舞蹈將日式魅力傳至全球,嘈雜聲音和刺眼燈光也讓動保團體擔心會嚴重傷害展出金魚。(圖/SAKURA日式餐酒館提供)「SAKURA」於2023年8月舉辦造勢活動,林襄身著和服,帶著師妹芷霖演出做為示範,和台灣偶像女團AKB48 Team TP蔡亞恩親自站台,林襄更聲稱該餐廳由她所經營,宣告自己從娛樂界正式進軍餐飲業,也因而被媒體封為「襄老闆」。林襄在造勢活動上擔任評審,為餐廳欽點專屬舞者,並大力推薦「SAKURA」,稱該餐廳是台灣第一家以日式精緻甜品為主打,同時還有舞蹈藝術表演的日式餐酒館,透過精緻的日本美食、空間場域的設計以及精心海選的表演者及樂曲選擇等,都讓客人有如在日本度假。2024年6月間,林襄更兩度以「老闆」之姿突襲「SAKURA」,先是到餐廳內視察準備工作,還向員工開口指定喜歡的調酒口味,並拍攝表演舞者們,用自身名氣為餐廳大作宣傳,這兩支影片則分別於同月14日和28日上架,而一發生爭議,林襄卻秒跟餐廳切割。「SAKURA」在10月宣告引進東京金魚展來台,但該展覽使用大量燈光、音樂和密集飼養讓魚兒飽受壓力,更有多隻金魚猝死,長年備受爭議,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等多個團體更直呼其為「以藝術為包裝的虐待」而發起抗議,大眾怒火也因而指向林襄。金魚藝術展即將於12月登台,網路上已在販售每張350元的門票,動物成商品亂象也讓動保界憂心不已。(圖/翻攝KLOOL網站)林襄則火速透過經紀人切割,表示她在6月就與餐酒館結束合作關係,後續營運規劃與活動內容均未再參與也無從知悉,金魚展則是看新聞才知道,翻臉速度之快也讓網友們嘆為觀止。記者致電餐廳和寄送郵件都未獲回應,而主辦單位在社群媒體上強調,展覽顧問團包括張軒誠水景空間設計總監張軒誠、魚活通顧問企業社負責人王茂麟、獸醫邱新育、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李柏蒼,從籌備展演到完整展期都會有來自產業界、學術界、獸醫師的共同監護與指導,定期維護金魚的健康狀態,確保魚隻的舒適與健康。主辦單位表示,展覽期間正值金魚繁殖期,雄性追逐雌性時會導致疲勞後受傷,嚴重會危及生命,因而採取隔離疲憊魚隻、提供充足休息空間等措施,並針對每缸的水量和狀況定期更換一定比例的水量,也會依照生物狀態採取臨時性的換水,保持水質穩定,確保展覽符合動物福祉標準。台北市動保處表示,已將專家意見告知業者,業者已知曉,金魚展開幕後,動保處會派人盯查,確保展場符合動物福祉,如造成動物損傷則將依法裁罰。
殘忍金魚秀2/「就像把幾千隻狗關一起展覽」 獸醫示警:一定會有生命死亡
台北市信義區知名賣場「ATT 4 FUN」7樓餐廳SAKURA餐酒館,即將引入日本備受爭議的「Art Aquarium」金魚藝術展,引發動保界強烈反彈,「塔魚手札─魚醫生與飼育員的水族筆記」負責人、魚類醫師潘世瑩更示警,此展覽一定會造成生命死亡,希望主辦單位懸崖勒馬,觀眾們則該抵制,別讓魚兒成為商品被犧牲。「金魚其實是很聰明的動物,就像把幾百、幾千隻狗關在一起展覽一樣。」潘世瑩提到,大眾普遍認為金魚的記憶力只有7秒,但牠們的智商其實類似於小白鼠,有自己的脾氣和個性,還可辨別多張人臉,將這些纖細且敏感的生物關在籠中強迫展出,殘忍程度可想而知潘世瑩提到,在東京展覽的金魚身體乍看之下沒有異樣,卻往往出現各種刻板行為,其心靈造成的創傷難以估量,最終會變成只有肉體、失去靈魂的「喪屍」,也將造成過早死亡。高密度飼養、刺眼燈光和人近距離的觀賞都無時無刻間增加魚兒壓力,魚兒可能因身心受創而成為沒有靈魂的「喪屍魚」。(圖/翻攝Art Aquarium museum臉書)「歐洲禁止裸缸方式展示金魚,但台灣沒有一個飼養指南,好像怎麼養都可以。」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執行長姜怡如表示,金魚展主辦單位為了追求所謂的「藝術」,大部分缸體中沒有遮蔽物和地面材質,魚兒們無處藏身,只能暴露在外界的所有干擾中,台灣法規目前更可說是「無法可管」。「因為這個展覽符合免經許可,所以動保處只能『建議』。」姜怡如提到,根據《動物保護法》第六條之一,任何人未經申請不得任意進行動物展演,但也有免經許可條款,如魚類在水池總容量30立方公尺以下的水缸進行展演,該展覽因而不需要提出申請,相關的展演計畫也無須送審。姜怡如說,該展覽將多種造成魚兒緊迫的元素集結其中,專家學者和魚類醫生都擔心會造成動物大量損傷,多次想與餐廳業者溝通,主辦方卻未出席過會議,動保處只能將專家的意見「轉交」,告知正確飼養方式,希望主辦單位能夠遵守。「獸醫說一定會造成大量犧牲,把這麼糟糕的飼養方式帶進台灣,真的很不負責任。」姜怡如痛批,魚兒的動物福祉長期被大眾忽略,如今該展覽又帶給大眾惡劣示範,更恐會造成模仿效應,如今只能期盼主辦單位能懸崖勒馬,別讓無辜生命受到傷害。魚類醫師潘世瑩警告,金魚展必將造成生命損傷,呼籲主辦單位懸崖勒馬。(圖/翻攝畫面)記者致電餐廳和寄送郵件都未獲回應,而主辦單位在社群媒體上強調,展覽顧問團包括張軒誠水景空間設計總監張軒誠、魚活通顧問企業社負責人王茂麟、獸醫邱新育、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李柏蒼,從籌備展演到完整展期都會有來自產業界、學術界、獸醫師的共同監護與指導,定期維護金魚的健康狀態,確保魚隻的舒適與健康。主辦單位表示,展覽期間正值金魚繁殖期,雄性追逐雌性時會導致疲勞後受傷,嚴重會危及生命,因而採取隔離疲憊魚隻、提供充足休息空間等措施,並針對每缸的水量和狀況定期更換一定比例的水量,也會依照生物狀態採取臨時性的換水,保持水質穩定,確保展覽符合動物福祉標準。台北市動保處表示,已將專家意見告知業者,業者已知曉,金魚展開幕後,動保處會派人盯查,確保展場符合動物福祉,如造成動物損傷則將依法裁罰。
殘忍金魚秀1/動物藝術展演如同虐待 魚兒心靈受創成「喪屍」慘況曝光
日本「Art Aquarium」金魚藝術展即將來台,預計12月在信義區大型賣場ATT 4 FUN中的SAKURA餐酒館展出,該展覽以藝術為名,聲稱要用金魚打造日式美學體驗,近年卻爭議不斷,密集飼養和多變燈光都會造成魚兒身心受創,如今更因動保法規而免經申請,其飼養空間、環境和醫療等配套措施皆無須送審,讓動保團體擔心該活動會成為「虐待動物展」,恐會造成無辜生命大量損傷。據了解,該展於2007年推出,之後成為日本東京的Art Aquarium美術館每年固定「夏季金魚納涼祭典」,每次展覽約「使用」3萬隻金魚,主打夢幻魚缸、現代燈法和五彩繽紛的金魚遨遊,讓遊客沉浸在日本傳統美的璀璨世界,曾到義大利、中國等地展出,美麗的外表下卻藏著無數魚兒的悲歌。根據《動物保護法》第六條之一,任何人未經申請不得任意進行動物展演,但也有免經許可條款,如魚類在水池總容量30立方公尺以下的水缸進行展演,該展覽因而不需要提出申請,相關的展演計畫也無須送審。「魚是很好奇的動物,正常的金魚會游,但在這個展覽有些金魚不太會動,還有魚是已經死掉的。」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執行長姜怡如表示,協會志工於10月18日到東京拍下金魚藝術展實況,徹底揭露以藝術為包裝的殘忍。根據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提供的畫面,展覽中的魚兒在長年強烈燈光變化和大量噪音下身心俱疲,大量魚兒呈現呆滯漂浮狀態,即使有人走過或燈光轉換都毫無反應,靜靜躺在魚缸底部的樣子宛如僅剩肉體、沒有靈魂的「喪屍」。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志工遠赴東京拍攝金魚展實況,發現多隻魚兒呆滯瀕死,當中還有魚兒屍體,讓執行長姜怡如十分不捨。(圖/劉耿豪攝)畫面背景音中,可清楚聽見長時間播放的音樂和嘈雜人聲,「塔魚手札─魚醫生與飼育員的水族筆記」負責人、魚類醫師潘世瑩表示,魚兒眼睛敏感且無眼臉保護,穩定的燈光開關是魚兒用來判斷日夜的標準,大量紅藍光與其他色彩讓牠們分不清如今是黑夜或者白天。而該展多個缸體採高密度飼養,潘世瑩提到,金魚飼養密度過高會加快疾病傳播速度和寄生蟲盛行率,魚兒還得承受強烈的進食競爭,弱勢魚因而無法覓得足夠食物,強勢魚也會出現攻擊行為。集體飼養的魚兒「壓力山大」,獨自飼養的金魚則得忍耐無邊的寂寥,該展將部分魚兒單隻放在有些微造景的小型缸體中,而金魚是群居性動物,瑞士早已立法禁止單獨飼養,該展的金魚不只被當成產品,還得被關在方寸之地無處可去,甚至吞食空氣和無目標漂浮的刻板行為,更有遊客直接目睹魚兒屍體。日本金魚展多數缸體採密集飼養,加快疾病傳播速度和寄生蟲盛行率,魚兒還得承受強烈的進食競爭。(圖/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提供)記者致電餐廳和寄送郵件都未獲回應,而主辦單位在社群媒體上強調,展覽顧問團包括張軒誠水景空間設計總監張軒誠、魚活通顧問企業社負責人王茂麟、獸醫邱新育、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李柏蒼,從籌備展演到完整展期都會有來自產業界、學術界、獸醫師的共同監護與指導,定期維護金魚的健康狀態,確保魚隻的舒適與健康。主辦單位表示,展覽期間正值金魚繁殖期,雄性追逐雌性時會導致疲勞後受傷,嚴重會危及生命,因而採取隔離疲憊魚隻、提供充足休息空間等措施,並針對每缸的水量和狀況定期更換一定比例的水量,也會依照生物狀態採取臨時性的換水,保持水質穩定,確保展覽符合動物福祉標準。台北市動保處表示,已將專家意見告知業者,業者已知曉,金魚展開幕後,動保處會派人盯查,確保展場符合動物福祉,如造成動物損傷則將依法裁罰。
情侶泡三溫暖回來胯下好癢 內褲超多小紅點!竟是「這病」惹禍
泌尿科醫師施冠偉近日表示,一名男患者跟去泡三溫暖,回來後胯下癢,內褲還有許多小紅點,看起來像血,原來患者染上陰蝨。施冠偉在臉書發文,患者說,「醫師,我昨天跟女友去泡三溫暖回來,胯下好癢好癢」、「內褲上還有密密麻麻的紅色小點點,好像是血耶。」施冠偉說,民眾到民眾會到飯店休息泡湯,不免接觸被單或毛巾,如果不乾淨,會讓私密處毛髮覺得癢,也可能會被陰蝨感染。施冠偉解釋,「陰蝨是一種吸食血液維生的寄生蟲,約1至3毫米,喜愛寄生在毛髮濃密處,主要發生於恥骨區域。陰蝨的唾液會引起過敏造成肌膚搔癢,尤其以夜間產生搔癢不適最明顯。」施冠偉說,「感染陰蝨時的主要症狀,除了搔癢之外,也可能會在貼身衣物上看見鐵鏽色的蝨糞粉末,或被叮咬後留下的血點,也是感染的表現之一。」施冠偉指出,「陰蝨的傳播途徑是接觸傳染,以性行為最常見。若不乾淨的衣物或寢具上有殘留,也會造成接觸性傳染。如經由性行為途徑感染,需評估是否有感染其他性病的風險。」至於如何治療預防,施冠偉說,「若發現同住家人染蟲,建議同住者一起治療,確保蟲與蟲卵一同清除殺死,避免交叉感染。並停止共用貼身衣物或毛巾、床單,將衣物用熱水高溫清潔。」施冠偉表示,如果染陰蝨,建議把密處毛髮全部剃除,搭配擦藥,用抗寄生蟲的洗劑清洗,期間也要避免發生性行為。施冠偉也說,外出住旅館建議帶個人衛生備品,保持陰部乾爽,也要按時擦藥規律的回診。施冠偉強調,「感染陰蝨並不可怕,找到根源並及早就醫,確實做好清潔消毒,可以避免與同住者交叉傳染,也能杜絕蟲卵繁殖的機會。」
「紅心甘蔗」更甜?婦吃完4天昏迷「多重器官衰竭」 專家揭原因
俗話說「冬吃甘蔗賽人蔘」,甘蔗口感清甜,且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深受人們喜愛,然而在品嘗這份甘甜的同時,也需要多加注意,因為一旦吃不對,甘蔗就可能變成致命毒藥,因吃甘蔗中毒進醫院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大陸杭州一名53歲婦人近日吃了甘蔗,不料4天後突然陷入昏迷,經診斷為多重器官衰竭。《柳州晚報》報導,浙江省杭州市53歲的王阿姨近日晚飯後照常吃甘蔗時,發現味道不太對,除了吃起來不脆,有些發糠,甜中略帶著一股酒酸味,甘蔗內部呈淡褐色,當晚睡前開始感覺噁心,同時拉肚子。4天後,婦人突然呼吸困難、皮膚濕冷、意識模糊,隨後陷入昏迷,被送往醫院緊急搶救。經診斷,王阿姨是食用黴變甘蔗中毒、腸道感染引發膿毒症、感染性休克及全身多器官衰竭。醫生表示,常有人以為甘蔗內部呈現紅色會變得更甜,其實甘蔗出現「紅心」、「黑心」,是因為受到了黴菌污染,此時千萬不能食用。由於甘蔗的含糖、含水量高,雖然果皮堅硬,但收獲時往往存在切口,果肉會暴露出來,易受儲存條件和運輸環境影響,存在被黴菌污染的風險。據了解,在能夠使甘蔗黴變的黴菌中,節菱孢黴菌堪稱最危險的殺手。這種黴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劇毒的毒素「3-硝基丙酸」。這是一種強烈的噬神經毒素,中毒後最初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痛,隨後可出現頭暈、頭痛、抽搐等症狀,嚴重者可發生腦缺血壞死、呼吸衰竭甚至死亡,部分中毒患者可能出現語言、運動障礙等。專家提醒,甘蔗一旦被黴菌侵襲,代表每個部位都已被污染,千萬不要因為肉眼看不到就繼續吃。至於如何分辨甘蔗是否變質,專家建議可先摸甘蔗的軟硬度,再來就是看果肉是否新鮮,最後是聞聞看有無異味,如發現甘蔗有質軟、變色、酒味、長毛、內部變紅等現象,都不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