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病專款
」最快5月1日上路!健保署與藥廠達SMA藥降價共識
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藥價昂貴,且健保給付年齡限制條件嚴苛,國內傳出11歲病童為此跑到大陸接受治療,引發病友團體不滿,「被自己國家健保放棄」。健保署今日說明與藥廠「溝通」結果,已與百健、羅氏兩藥廠達降價共識,將放寬給付條件,最快5月1日前可上路。大陸去年與SMA藥廠百健完成談判,敲定新藥價格為原先3成,並在去年納入醫保。SMA病友、社團法人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理事長李怡潔今天指出,大陸昨日更將SMA首個口服藥羅氏納入醫保,讓大陸病友從無藥可用,到有藥可用,再到有藥可選,懇請健保署同樣以量制價,讓400位台灣SMA病友受惠。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張惠萍表示,經本周與百健、羅氏、諾華三家藥廠溝通後,已取得百健、羅氏兩家藥廠同意降價,至於降價幅度為何?則因雙方簽有保密協議不便透露,但確實是令人滿意的價格。現行SMA給付條件為「出生12個月內發病、確診,且開始治療年齡未滿7歲」,張惠萍說,2間藥廠已同意健保提出的新方案「3歲內確診發病,若大於等於7歲,則需RULM(運動功能)>=15」,估計能讓受益人數從1成上升至5成,若以國內約400名病患計算,用藥人數可望從41人增加至200人。張惠萍進一步指出,百健的SMA為注射針劑,與羅氏的口服藥適應症略有不同,兩者都得符合「3歲內確診發病,若大於等於7歲,則需RULM(運動功能)>=15」,但羅氏僅供2個月以上幼童使用。至於諾華的基因治療,目前仍在努力與原廠爭取中。張惠萍說,新版給付方案將在農曆年後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接著於2月底的健保共同擬訂會議討論,如一切順利,可望於5月1日起實施。張惠萍表示,SMA藥費是由罕病專款支出,去年罕病專款編列87.75億元,今年增加11億元,總額約98億,用於支付既有病人藥費之外,及擴增給付範圍、新收載藥品等。
罕病專款近10億未執行 在野批打假球
健保署在罕見疾病的專款出現年年預算剩餘情形,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時力立委王婉諭昨與「生命之窗慈善協會」召開記者會,揭露罕病專款預算過去4年每年都有大筆剩餘,質疑蔡政府為了延後可能衝擊選情的保費調漲議題,竟連罕病唯一的專款預算也要被犧牲。立委及罕病團體指出,截至今年8月,仍有近10億元未執行,呼籲政府應在年底前將專款預算執行完,採取最速件並寬鬆認定,健保署應立案監督預算執行,否則剩餘的罕病救命錢,將全數被迫繳回,衝擊病友用藥權益。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生命之窗慈善協會理事長李怡潔指出,過去4年來每年都出現預算剩餘情形,其中尤以2019年最為誇張,全年竟剩餘11.29億元未執行,而2018年也有6.41億元未執行,罕病預算執行不完似乎成為常態,病友不得不擔憂今年也將重蹈覆轍,用藥願望又要落空。李怡潔指出,罕病藥費編列預算屬於專款項目,一旦預算未能支用完畢,就必須全數繳回,不得留用至明年。然而,根據資料截至今年8月健保共同擬定會議,只有兩顆罕病藥物獲得給付,僅支出1300萬元,罕病專款還剩有近10億元預算未執行。王婉諭痛批,健保署編列預算卻不確實執行根本是打假球,即便健保有財務壓力也不該拿最弱勢的罕病開刀。蔡壁如直言,健保財務缺口,應有其他財務增源方式,不是從「已編列預算」刻意不執行,犧牲罕病友性命來換取健保財務健全。對此,健保署表示,2020年起,罕病專款預算分別為71.66億元、76.01億元以及87.75億元,執行率為98.4%、96.1%,推估今年執行率為93.4%,健保署持續編增預算,照護罕病病友。對於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藥物申請擴增給付未過,健保署解釋係因藥費超出預算、恐排擠其他罕藥收載,但未來將持續協議,以合理具醫療效益的方案納入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