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台關係
」 美國 台灣 拜登 川普 總統大選川普重返執政 專家示警:台灣會被扒一層皮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共和黨川普重返執政,成功大學社科院政治系教授、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基金會執行長王宏仁表示,川普上任後,首要解決經濟問題,必須拿出立即性政績,台灣勢必要付出相對應成本,包括經濟、軍事成本等,關鍵是政府如何縮短陣痛期。王宏仁指出,川普上台後會與過去擔任總統不一樣,主要在於幕僚已大幅變動,要關注包括國防部長、國務卿、國家安全顧問的人事安排,是否為台灣過去熟悉的人?這些人過去對台言論發表什麼主張?這是我們必須去假想、推演的。他說,川普重返總統大位對台灣而言,以兩件事最重要,一是他可能施壓台灣軍事預算,二是針對台灣關稅問題施壓,其中就包括台積電,政府與民間都該寫好因應劇本。王宏仁提到,過去民主黨建立的民主聯盟模式,我們較能適應,且台灣在其中扮演正面、積極角色;川普上台後,雖不至於全面推翻此一模式,但台灣等其他國家勢必會被「扒一層皮」。他說,川普上任後首要解決經濟問題,其一就是跟台灣索取相對應的軍事、經濟成本,但我們有沒有可能這麼快付出?除非用特別預算追加,但也不可能一蹴可幾,達到川普提到的5%、10%GDP,相信台灣跟韓國應該都已經準備好「要付出」,只是要付多少?有無討價還價空間?至於未來美中關係走向,王宏仁認為,川普當選對中國的挑戰更大,因中國將面臨更多關稅及高科技產業遭制裁的議題;不過,川普相較於民主黨,也會比較願意跟習近平溝通,但未來美中互動不會比較好。眾所矚目的美中台關係,據他觀察,未來將面臨川普立場與幕僚評估的矛盾。他說,川普雖仍秉持一中政策,但執行上希望「戰略模糊」,可是共和黨傳統幕僚希望「戰略清晰、避免誤判」,在處理美中台關係上就會產生矛盾,川普必須跟幕僚達成共識,這部分仍要等幕僚人選定案後,才會知道到底是聽川普的,還是川普會妥協。
美國總統大選零時差 黃倩萍直播辯論會同步口譯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第一場電視辯論會,將在台灣時間28日上午9點登場,這是拜登和川普睽違4年再次正面交鋒,只是這次兩人身分對調,而為了見證這場攸關美國選情變化的辯論會,54台三立新聞台由李文儀主播,48台三立財經iNEWS由黃倩萍主播,早上9點起將這場90分鐘的辯論會,零時差直播並同步口譯,掌握美選的最新變化。三立新聞台的美國總統特別報導,從早上8點開始,將率先和美國之音的白宮記者,進行越洋的視訊連線,解說辯論會前拜登和川普在當地的最新民調,9點起由李文儀主播帶大家一同關注兩人的交鋒,特別報導的現場將安排政大國關中心的教授,針對辯論內容所可能造成的美中台關係的發展,和李文儀主播進行深度訪談。iNEWS財經台上午9點起,由主播黃倩萍坐鎮,之前連續三屆美國總統大選,黃倩萍都親自到美國紀實採訪,包括歐巴馬、川普、拜登,三人之前勝選的第一時間,黃倩萍都在美國的開票現場,由於目前美國大選雙方陣營呈現膠著,在iNEWS的特別報導中,會特別關注拜登與川普兩人在財政議題的交鋒,和專家學者探討不同當選人,將可能對全球經濟發展各造成的影響。2024美國總統大選將在11月5日登場,現任總統拜登和尋求重回白宮的川普,目前在民調幾乎打成平手,兩位候選人第一場電視辯論格外受到全球關注,而這回主辦方CNN祭出許多新規,包括現場將沒有觀眾、麥克風強制靜音、不能帶小抄上台等,避免4年前的混亂局面重演。
近期發展穩定…美中台關係 學者評「2025前不會有太大轉變」
台美今年先後舉行大選,美中台關係走向受到關注。陸委會近期發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方隅就美中台關係觀察為文指出,美中台關係結構,包括美中強權競爭以及國家之間的同盟關係結構近乎定型,近期發展穩定,因此,2025年美國新政府上台前將不會有太大轉變。陳方隅表示,在台美關係方面,雖然美國仍在總體上維持一貫的「戰略模糊」政策,但總統拜登及各部會言行都顯示出逐漸往較為清晰的方向移動;至於美中關係方面,兩大強權間競爭關係已趨於穩定。文章解釋,美國在軍事、外交、經濟等各方面繼續與大陸互相競爭與對抗,但兩國關係也進入「控管」下的穩定狀態。而美國政壇內部幾乎對台灣和大陸的態度大方向相當一致,對台灣友善同時,都認同與大陸競爭的必要性,短期內不可能出現轉變。至於大陸對台作為,陳方隅稱,長期來看,大陸沒有任何動機改善與台灣執政黨的關係,只可能不斷給予民進黨更多難題。對大陸來說,台灣的民怨在外部威脅下累積,正是他們所樂見的景象,可預見的是,大陸對台灣輿論戰、法律戰及心理戰,將不會停歇。陳方隅認為,接下來無論是台美關係、美中關係或是兩岸關係,整體互動與發展樣態應都會延續先前這段時間堆疊的模式。美中關係邁入相對緩和期,以避免衝突為核心議題,但美國同時持續地重振國際同盟合作,以多邊關係作為與大陸抗衡的砝碼。同時,兩岸關係方面,已知大陸不太可能改善與台灣執政黨間關係,未來各項統戰作為、軍事或準軍事的衝突與脅迫,都會成為我國安團隊應變能力和全體國民意志的試金石。
台新金新春團拜 吳東亮提醒:川普再次問鼎美國總統將牽動美中台關係
台新金(2887)15日舉行新春團拜,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表示,審慎樂觀看待2024年臺灣經濟發展,預估將呈現「內外皆溫、和緩成長」態勢,但同時也提醒應留意美國大選、地緣政治及降息等因素影響,勉勵全體員工積極掌握AI及ESG新商機,並落實執行既定的策略規劃,期許一同認真努力,團結一致,再創佳績。吳東亮於致詞時表示,根據央行、主計總處及各大智庫預測,2024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可望「保3」,優於去年,因此,對2024年台灣經濟發展抱持審慎樂觀態度,預估將會呈現「內外皆溫、和緩成長」態勢。但也提醒全體員工,在衝刺業績時,應留意可能影響世界金融市場的各項因素,例如美國大選、全球地緣政治變化、各國央行降息等,此外更要積極掌握AI與ESG帶來的新商機。吳東亮勉勵,台新金控擁有非常優秀的主管及員工,相信只要大家一同努力,團結一致,認真落實所擬訂的策略規劃,並強化風險管理,遵法及公平待客,一定可以讓台新的業績站上新高峰。初六開工日,台新金控15日於仁愛圓環金控大樓二樓舉行新春團拜,透過實體及視訊連線,國、內外共16個據點逾千名員工一同參與,開場特別請來「基隆長興呂師父龍獅團」,以熱鬧鼓聲及精彩的舞龍舞獅演出,展現開工日的活力精神,台新同仁也特別準備吉祥話互相祝福,場面熱鬧團結。為增添開工好彩頭,台新金控也按照往例舉辦團拜抽獎,同時也發放公益伴手禮,祝福大家龍年平安、健康、圓滿順利,也期許全體員工新的一年都能大展身手,帶動台新表現「龍騰虎躍」,業績長紅。吳東亮同時也擔任工商協進會理事長,14日則代表工商協進會向全體國人拜年,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好運龍來。吳東亮表示,由於AI等新興科技應用帶動我國出口增加,預計2024年台灣的經濟將會「內外皆溫、和緩成長」,在後疫情時代,須持續強化出口、內需、投資三大動能,並協助中小企業在淨零與數位雙軸轉型、留意失業率之變化,確保台灣經濟穩定增長。儘管各國通膨逐漸放緩,但受高利率以及終端需求疲軟的影響,美、中、日、歐盟等四大經濟體,在供給及需求層面,都面臨各種挑戰,是否影響台灣的貿易表現與投資意願?無論政府或企業,都須持續密切觀察國際經濟動向,並擬定最適策略應對。吳東亮強調,近年來,台灣因地緣戰略優勢與產業堅強實力,半導體與科技製造業海外發展前景看好,工商界期望台灣在半導體產業外,有更多的護國神山,引領下一世代產業創新,並且強化跨領域、跨業別之間的合作,建立新興產業的商業模式,創造更多商機。此外,誠如賴清德總統當選人所言,金融業是推動台灣產業發展的力量,期望新的政府團隊,從發展的角度推動金融制度改革,壯大金融實力與台商一起打國際盃,也讓台灣成為亞洲金融科技發展中心、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本次立院改選,由於各政黨在立法院皆獲得相當的席次,未來行政與立法部門的協調更為重要,期盼對於產業升級、民生福利的法案能優先處理。工商界並呼籲,新政府在施政時,能持續與企業對話與溝通,研擬「前瞻創新、穩健可行」的策略方案,以完善國內經營環境。同時,2024年是全球「選舉之年」,有70多個國家舉行大選,國際秩序可能因此重新形塑,尤其川普是否再度當選美國總統,更是全球關注的焦點,更牽動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動向。在國際情勢變化下,以及全球供應鏈重組之際,也企盼政府協助工商界利用既有產業的優勢,持續深耕既有市場、拓展新市場,並且積極參與國際組織,推動與各貿易夥伴國續洽簽經貿以及租稅協定,以維持我國在全球供應鏈之關鍵地位。台灣的經濟才能在變動局勢下,繼續發展向前行。
卸任真心話 林為洲三點籲國民黨振作
2024大選落幕,國民黨正副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趙少康以約467萬票,共33.49%得票率慘敗,得票數甚至比國民黨政黨票所得約476萬票不如,為2008年單一選區兩票制以來,國民黨首見總統候選人得票低於政黨不分區得票數。對此,國民黨立委林為洲接受CTWANT專訪直言,藍白不合「君悅鬧劇」後敗象已露,選戰末期甚至陸戰完全是國民黨在扛,空戰勉強剩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維持聲量,但喧賓奪主也絕非穩定的選戰結構,「侯趙配」選到最後非常難堪,不改革不行。林為洲分析,國民黨改革方向可分為以下三點:首先,總統初選必須制度化,這可以在未來將近二年內沒有大型選戰的日子中好好推動,也呼籲黨主席不要有私心「請黨主席斷了自己想選總統的執念」。第二,國民黨內有關兩岸互動、國防強化、美中台關係的論述務必強化,形成與執政黨不同「保台也能友中」的論述思想,並加強宣傳,勿再讓民眾的國際關係視野限縮在民進黨「抗中保台」的框架下。最後,全國性大選對輿論風向很重要,若是能善用新媒體「沒風也能吹起風」,不要排斥網軍等較有彈性的媒體運作技巧,加上年輕人對「抖音」使用率居高不下,民進黨則因反中而自絕於「抖音」之外,只能透過Thread拚年輕人聲量,這就是國民黨很好的機會,未來不能再錯過整個世代了。
質疑賴清德接受陸招待、趙天麟親中卻沒事 侯友宜:里長卻被法辦
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今(30日)下午登場,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身穿深藍色西裝,胸口佩戴中華民國國旗徽章現身。媒體提問,台美關係重中之重,贊同小英路線嗎?未來當選如何處理美中台關係?侯友宜回應,小英路線這麼好?為何斷了9個邦交國,怎會造成兩岸不溝通、不對話、不交流,變成全世界公認,台灣、大陸是世界最危險地方,今天讓我們台灣變成兵役要延長一年,以及造成戰機一直飛過來,這是什麼問題?如果這個路線走的通的話,全世界不會關心台海安全問題。三立媒體提問,九二共識也是謀求兩岸統一嗎?不要再講憲法了,馬英九選總統時提出不統不獨的主張,至今我們沒有聽到您反對統一。侯友宜回應,賴清德的兩岸政策說得模模糊糊,好像在開玩笑,說要跟習近平喝珍珠奶茶,不知道在說什麼,「我的態度很清楚,今天台灣中間路線,反台獨、堅守民主制度,我反對一國兩制。」總統候選人辯論會。(圖/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侯友宜指出,民進黨抹黑,好像九二共識變成大陸的九二共識,變成我們承認一國兩制,根本不是這樣子,我們兩個主權互不承認,我們就用這條件,大家在中華民國憲法底下,我們好好對話、交流,才會降低風險,尤其我最強調的,要降低風險,我們用實力來確保和平,實力就是要加強國防軍備、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嚇阻才是我們第一個要優先做的。侯友宜強調,第二,為何要對話交流?就是兩邊沒對話,才會產生這狀況,我們可以從民間團體、宗教文化,一步步走,再官方互動,大家有信任後,就可以降低風險。鏡電視提問,3位近期在房產或地產議題上引發討論,爭議仍延燒,如何回應外界質疑,後續是否有具體處置,這議題也反映台灣人民渴望居住正義,背後深刻映照台灣貧富分配不均,如果當選如何扭轉現況?侯友宜回應,我今天推免頭期款,讓年輕人頭期款壓力不要這麼大,賴清德新青安貸款又沒限年齡、轉售限制、排富等,我提出的政策來補足不足;至於房產,侯友宜說,「我不是炒地皮,我也不是炒房,我合法建築,合法納稅,都有財產申報。」中國時報提問,認不認同中華民國憲法?在憲法定義的疆土領域,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底下的定義問題。侯友宜回應,中華民國憲法永遠刻在我心裡,從進入警官學校,學校教我的國家正義榮譽,我永遠不變的初心,我所作所為,就是要顧台灣人民所有人安全、幸福日子,捍衛中華民國永遠不改變,我反對一國兩制。侯友宜抨擊,賴清德對中華民國憲法完全不理不睬,你也當4年副總統了,你反對中華民國憲法,你就勇敢說出來、走出來。中央社提問,中國頻頻介選令人擔憂,但在台灣的現行法律體系下,叛國罪認定的標準很嚴格,判刑很輕,這是否與法律上並未將中國視為敵意的國家有關,是否主張加重反滲透法及叛國行為的刑責?又有什麼實際上的對策守護國家機密和安全?侯友宜回應,我反對境外勢力介入台灣選舉,選舉過逞當中,很多人被反滲透法辦,里長去大陸旅遊,回來就被辦,今天我看到這事情,我希望司法勿枉勿縱,不要成為政治的工具,如果證據充分去辦,沒人會講話,但是里長只去吃兩頓飯也被抓去辦,但趙天麟親中他卻沒有事,他還國防外交委員會的。侯友宜說,賴清德先生2017年去大陸有沒有被落地招待?里長出國的時候民進黨有多少民意代表去送機、送車?現在民進黨卻兩套標準。
媒體提問美中台關係 柯文哲推崇布林肯路綫:該合作的時候合作
2024總統大選唯一一場辯論會30日下午2時登場,針對媒體提問關於三位總統候選人是否贊同小英路綫及倘若未來當選如何處理美中台三遍關係,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表示小英外交路線獲得國際社會的肯定,并會往這條路上前進;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則質問賴清德副總統,倘若小英路綫是獲得外界肯定,爲何會出現九個邦交國斷交的問題,而民衆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對於小英外交路綫則表示贊同。總統電視辯論會媒體提問階段,台視資深主播鄔凱雯提問關於三位候選人是否在未來,倘若當選是否會延續小英政策及如何處理美中台三遍關係?賴清德表示,蔡英文總統的外交路線的確獲得國際社會的肯定,在三組候選人當中,唯有自己是最有經驗可以繼續走蔡英文總統的外交路線,讓台灣持續走入國際,贏得國際社會的支持。蔡英文總統的路線基本上是以台灣為優先,不循過去國民黨的老路,同時以民主自由人權為價值,跟民主陣營站在一起,未來我會以過去的經驗,特別是蕭美琴過去擔任美國大使,在良好的基礎下,往這條路上繼續前進。侯友宜指出,倘若蔡英文總統的外交路綫是被外界肯定的,怎麽會斷了九個邦交國,怎麽會造成兩岸對話、交流中斷、台灣在世界上被譽爲最爲危險的地方。倘若這個路綫走得通的話,全世界就不會關心台灣的安全問題。柯文哲强調,支持小英的外交路線,而非兩岸政策及國內的政策。未來15年來在,中美對抗的架構就是世界局勢。所以每次提及兩岸問題,不是臺灣海峽兩岸太平洋兩岸必須在中美對抗的國際架構下,而是應當思考臺灣怎麼去找到一個平衡點。柯指出,臺灣跟中國大陸,可以合作的時候合作,需要競爭的時候競爭,必須對抗的時候還是要對抗。柯文哲指出,現在看起來民進黨是在可以合作的時候,試著與中國大陸對抗。而國民黨則會比較讓人家擔心的是,必須對抗的時候,選擇合作。他最後强調,新的國家戰略應該按照這個架構下,去思考臺灣怎麼在這個架構下求取臺灣的最大利益。
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台大 探討習近平第三任內的機遇與挑戰
「習近平第三任內的機遇與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明(17)日在台大集思會館柏拉圖會議廳舉行,由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主辦,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共同協辦。今年研討會的核心主題著重於習近平第三任期間的機會與挑戰,將從中國大陸內政、經濟、外交、社會、文教以及兩岸關係的多個層面,以深入探討習近平執政的特色與理念。研討會邀請到眾多國內外知名學者參與,包括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所主任、研究習近平的權威學者Kerry Brown,將針對習近平的表現進行專題演講。鑑於美中台關係的重要性,主辦單位還特別邀請到美國知名學者任雪麗(Shelley Rigger)以及前國安會秘書長、現任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博士,分別從美國和台灣的角度,深入分析當前美中台三邊關係。其他與會學者還包括美國丹佛大學趙穗生教授、淡江大學黃介正教授、台大政治系黃旻華主任、政大東亞所鍾延麟所長、日本法政大學福田圓教授、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趙建民所長等,一同出席與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國慶日前夕左營眷村旗海飄揚 再現舊時回憶
高雄市國軍眷村文化發展協會自民國102年起,年年發起「眷村插國旗活動」,以慶祝中華民國國慶。而今年的「慶祝112年國慶插國旗活動」於9月24日上午在高雄市左營區海軍體育場東側廣場舉辦,包括協會理事長趙怡、協會顧問團主席孫慶餘、前陸軍總司令上將陳鎮湘、侯友宜的二哥侯明鋒、立法委員劉世芳、國民黨市議員李眉蓁、中華民國退警總會總會長耿繼文、藍天行動聯盟主席武之璋、前氣象專家李富城等人,均到場參與活動。左營眷村的插國旗活動今年已經舉辦至第10年,每年插上的國旗數都呼應當年年份,因此今年要插上112面國旗。現場聚集一百餘位參與的民眾,人人扛著國旗,每隔數公尺插一面,場面相當壯觀,讓沉靜的老眷村再現國慶歡騰氛圍。 高雄市國軍眷村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趙怡致詞時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圖/高雄市國軍眷村文化發展協會提供)趙怡理事長在活動致詞時表示:「我們協會主要的任務,就是在各地眷村改建拆除之後,繼續傳承和發揚早期國軍眷村的文化,包含眷村人的精神、立場和生活方式的原貌。尤其希望我們的父兄為捍衛台灣安全所做的犧牲,及我們的家人在那段烽火歲月中所遭受的艱難困苦和委屈,不會被遺忘。」他強調,眷村的第二、第三代或許對台灣的未來有不同的想法,但是共同的理念就是都愛中華、愛台灣、愛國旗、愛和平。我們都在台灣出生和成長,鍾愛這片土地,台灣的安定與繁榮來之不易,希望大家一起來維護台灣的和平,防止戰爭的發生。協會對於任何認同理念、及對眷村文化的發展和延續大力支持的政界朋友,都熱烈歡迎和感謝,盼與大家攜手合作,共同努力。在場的還有陳鎮湘將軍,他致詞時表示,自己從小在左營長大,對這裡的情感特別深厚,唯有每個人團結一致,才能和平。侯友宜的二哥侯明鋒也指出,左營的眷村文化一定要好好地保留,國旗代表著國家,希望明年有更多人參與插國旗的活動。而身為台灣外科學院理事長,今年在高醫舉辦的國際外科醫學會,來自烏克蘭的戰地醫師呈現的戰爭畫面,不是一般人能想像。人民的安居樂業才是最重要的,我們不需要戰爭、不需要那些血腥,一定要和平。左營眷村插國旗活動今年已舉辦至第10年,呼應當年年份,今年共插上112面國旗。(圖/高雄市國軍眷村文化發展協會提供)中華民國退警總會總會長耿繼文則說,國旗對我們意義重大,趙理事長和孫董事長還特地從台北來參加活動,這樣的熱血非常了不起。現場參與的朋友們也都能以國家為重,深感佩服,我們一定要團結一心,中華民國才有生存發展的機會。協會顧問團主席孫慶餘也特地南下高雄參與活動。(圖/高雄市國軍眷村文化發展協會提供)高雄市國軍眷村文化發展協會今年募集了近600面國旗,送了100面給全國眷村聯盟發送給各縣市眷村或社區懸掛。協會認為,在現今擾攘的社會氛圍中,更應讓人感受到國家認同的重要。同時,國旗是眷村精神的象徵,希望能藉由這項活動,以綿延不斷的旗海,喚醒全民國家民族意識與自由平等博愛精神,協會也會將插國旗活動繼續傳承下去。高雄市國軍眷村文化發展協會亦將於10月13日、14日舉辦「眷村嘉年華活動」,凝聚眷村人情感,並將眷村文化的特質保存下來,將眷村精神發揚光大。兩天一夜的活動除了走訪高雄八六海戰紀念碑、海軍官校、西門砲台等地,還有兩場名家論壇與講座,包括葛光越將軍、楊儒賓教授從國防和文化角度講述來台外省人士的奉獻,還有蘇起博士專題演講「當前美中台關係與兩岸未來」,這是當下舉世關注的重大議題,精彩可期。
陳冠廷會見美智庫成員探討台美中關係 盼兩岸溝通有尊嚴
民進黨嘉義縣山線參選人陳冠廷是台灣世代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日前陳冠廷以執行長身分邀請到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 )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孔尚明(Michael Cunningham )造訪,討論美中台關係與台灣大選等議題。交流中,陳冠廷分享十幾年來對兩岸關係變化之感受,堅定認為台灣應與中國在和平對等的基礎之下進行交流,也認為過去胡錦濤時期中國政策的可預測性,能有效降低台海擦槍走火的風險。此陳冠廷認為,台海議題是世界性的議題,維持現狀與守護和平需要靠各方的努力,如今習近平對外愈趨密集的文攻武嚇全然無法維繫兩岸之間的和平。談到臺灣人對於兩岸關係與世界局勢的看法,陳冠廷坦言,在臺灣50年來民主化與無法有效參與國際事務的脈絡下,臺灣人在經營對外關係上極其看重對等與尊嚴等元素,也希冀兩岸之間能有有效、對等、有尊嚴的溝通方式。關於2024年台灣的總統大選,陳冠廷認為風格穩健、立場明確的總統候選人,才能在堅守主權的情況下維繫台灣的和平與繁榮,並理性決策,極大化台灣的利益,「過去7年多來,總統蔡英文的治理皆符合這些條件」。而立場明確則能在國際交流上提高可預測性,能減低世界各國對於台海局勢的誤判,讓交流、談判與互動能站在理性且透明的基礎上進行,更能維繫局勢的和平穩定。對於孔尚明研究院的造訪,陳冠廷深表感謝,也很榮幸能夠彼此交流對於美中台關係與台灣大選的看法。陳冠廷認為世代智庫的角色在於積極向國外傳達臺灣的立場,並整合國內外民間、學界與政府的力量來進行交流,共同探討國際關係、教育、科技與人權等議題。
賴清德「走入白宮」說法惹議 侯辦王敏旭批:麻煩製造者2.0
針對副總統賴清德「走入白宮說」,傳出被美方要求釐清一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競選辦公室發言人王敏旭今(20)日表示,賴清德曾說自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更被稱為台獨金孫,賴清德的台獨主張就是美中台關係最大未爆彈,而賴「走入白宮」的失言,猶如前總統陳水扁成為「麻煩製造者2.0版」。賴清德日前拋出「走入白宮」說法引發各界關注,英國媒體《金融時報》指稱,此項主張引發美國官員質疑、要求台灣政府澄清。就連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日也忍不住批評,面向全世界才是台灣的目標,講那種話就不對,好像走入白宮是台灣總統最重要任務?除了柯文哲發聲外,侯友宜辦公室也出手。王敏旭指出,陳水扁曾被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稱為「麻煩製造者」,陳水扁甚至在出訪時,「興揚之旅」變成「迷航之旅」,就連過境地點一變再變,宛如國際人球,還被同行記者問到「我們現在飛機要飛去哪裡?」王敏旭表示,被稱為台獨金孫的賴清德,在2017年擔任行政院長在立法院備詢時指出,「我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不管擔任哪個職務都不會改變」。他說,這就代表賴清德是台灣避戰、兩岸和平發展與美中台關係的「最大未爆彈」。侯友宜辦公室表示,反對台獨、維持現狀是目前台灣民眾最大的共識,賴清德根深蒂固的台獨理念,不僅令國內民眾擔憂,也被美方質疑。侯辦批,賴清德是民進黨提名的總統參選人,應該對自己言行負責,台灣也不要有下一個陳水扁。
美國不會選邊站!AIT處長:交流是件好事
2024總統選情升溫,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長孫曉雅表示,她與三位主要政黨總統參選人都有接觸,他們都表達與對岸對話意願,這似乎是共同目標,美方「絕對支持」,美國也正在尋求跟中國大陸的對話和交流。她不認為美中台關係是「零和賽局」,也認為台灣應該在兩岸關係中規畫出自己的道路。美國認為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結果,對美國未來4年至8年的印太戰略具有根本性影響,因此在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總統參選人都出爐後,AIT主席羅森柏格特地於日前來台會晤三位參選人,羅森柏格並強調,美國不會選邊站,無論明年初大選由誰勝出,美國都會樂於與其合作。溝通很重要 美正在尋求與中對話羅森柏格已於10日返美,孫曉雅9日接受網路訪談節目《大雲時堂》專訪,孫曉雅直言,她與國民黨提名的侯友宜、民進黨提名的賴清德,以及民眾黨的柯文哲都有交流,「三個人我都很喜歡」,而且她了解三位都有去中國大陸溝通的意願,雖然3人切入角度不同,但似乎是共同目標,「我們絕對支持」。孫曉雅強調,美國也正在尋求更多與中國大陸的對話和交流,「我們當然不會阻止其他人想要這麼做的意願」,美方歡迎台灣的總統參選人與中國大陸官員有更密切的接觸,「我們也希望我們的領導人間能有更進一步的交流。」維持現狀是希望和平穩定 非受脅迫過去美國一再強調希望兩岸維持現狀,是否意味不願看到兩岸有太密切的接觸或互動?對此,孫曉雅澄清,交流本身是件好事,所謂「維持現狀」,是希望某種和平與穩定,並非受到脅迫。這個「現狀」在過去40到50年裡,已促進中國大陸和台灣以及該地區其地方的和平與繁榮。她希望兩岸官方對話能有助於緩和兩岸緊張的情勢,也認為溝通及擁有溝通管道很重要,「雖然這可能會是個挑戰,因為首先你得需要先傳達一個訊息」。國民黨內人士同意此看法,任何對話或交流都不可能是片面或單方面的,否則會變成「一廂情願」,一定要雙方都有意往這方向進行,套句英語俗諺「It takes two to tango」,舞要跳得成,雙方缺一不可,否則會不歡而散。至於台灣如何在美中的關係間取得平衡?孫曉雅說,美國很願意做台灣的主要夥伴和朋友,但她不認為台灣與美國,以及台灣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是「零和賽局」,顯然台灣需要在兩岸關係中規畫出自己的道路,這條道路會面臨很多地緣政治上的挑戰,美國支持台灣做出能促進溝通以及能強化機制的選擇,而這些機制讓世界在過去幾十年來因為兩岸維持現狀而得以繁榮。外界關注明年總統選舉結果,是否會影響到拜登政府對台灣的承諾?孫曉雅斬釘截鐵地說「不會」,因為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是跨黨派,在國會則是跨參眾兩院,無論美國和台灣政府如何變化,美國對台的支持始終不會動搖。明年選舉結果 不會動搖美對台支持賴清德競辦發言人郭雅慧表示,賴清德兩岸立場始終堅定,竭盡所能維持台海和平,避免衝突發生,期盼以對等尊嚴方式進行對話,化解兩岸分歧,促進交流。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說,站在台灣角度而言,務必要與大陸保持良好的互動,不僅有助於台海穩定發展,相信也是台灣主流民意所樂見。民眾黨立委邱臣遠也表示,柯文哲的主張非常明確,就是台灣自主、兩岸和平,不論是執政黨或在野黨,均需與對岸啟動相關對話。他也批評海基會、陸委會在蔡政府執政7年來,可以說是沒有發揮相關功能。陸委會則表示,我政府始終主張,兩岸應該不預設前提條件,本於「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原則進行互動往來。
美中2大強權爆發衝突的熱點 外媒稱台「沉睡的炸彈」
西班牙媒體近日以「台灣,沉睡的炸彈」為封面故事,深度分析美中台關係。該報導指出,隨著美、中競爭加劇,區域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台灣就可能是2大強權爆發衝突的熱點,而烏克蘭戰爭的例子,提醒人們,悲劇總是即將到來。美、中對抗升高,台海局勢吸引歐洲國家的目光。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2021年4月曾報導台灣是「地表上最危險的地方」,當時國防部還將此報導納入國防政策說帖內容,促請朝野立委同意增加國防預算。西班牙《國家報》於本月16日出刊的「國家周報」中,以「台灣,沉睡的炸彈」為題,製作18頁專題報導,在封面照片裡,有一輛美國M18「地獄貓」式驅逐戰車側臥在沙灘上。經軍方官員指證照片地點是金門歐厝聚落。此處在1990年代曾為戰車射擊訓練地,現已成為遊客打卡的熱門景點。該報導指出,台灣人對中國關係的意見不一致,根據最近民調,台灣60%民意對兩岸的理想狀況是「保持現狀」。在俄烏戰爭後,西方國家對台海衝突的擔憂日漸增高,各國政界和學界都在預測中國可能犯台的迫切性。目前居住在台灣、西班牙籍的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賈西亞-艾雷洛(Alicia Garcia-Herrero)認為,北京在採取任何措施前,將先等待2024年總統大選結果。如果國民黨獲勝,中國可能不需要採取激進行動,但若民進黨連續第三次贏得連任,就會造成更加不穩定的局面。如果民進黨贏了,且足以支持台獨,會不會有衝突?她說,「我們不知道」。該報導稱,國民黨希望通過鼓勵兩岸貿易和更多交流來避免戰爭。在2008年至2016年之間,馬英九擔任總統期間,兩岸關係最親近、緩和,並於2015年新加坡「馬習會」時達到高峰。當時北京與台北對「九二共識」的「一個中國」雖有不同解釋,但這種模糊性是避免災難的訣竅。對於台灣是否已準備好被入侵的準備,該報導引述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的話稱,(台灣)絕對沒有為戰爭場景做好準備,台灣幾乎沒有石油、天然氣儲量,醫院床位也不夠,存在後勤、戰爭物資短缺等問題,以及台灣民眾對強化軍隊並不感興趣。張延廷感嘆地說,「沒有人想上軍事學院。」
兩岸關係持續對立與緊張!「美國因素」為重要關鍵 學者:已轉為危機促成者
兩岸關係持續對立與緊張,「美國因素」被認為是重要關鍵。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趙建民認為,美國在兩岸之間,過去扮演平衡者的角色,如今已轉為兩岸危機的促成者。考試院前院長關中則認為,如果美國介入台海戰爭,不但沒有勝算,付出的代價無法想像。趙建民16日出席「美國霸權的衰退和墮落」研討會時分析,當前美中台關係展現出三項特性,第一是美國角色改變,由於美國聯手制中,使美國從過去兩岸平衡者角色,轉變為兩岸危機的促成者;例如,近期中共空軍、海軍越過海峽中線,都與台美關係有關。第二,現在的美中台三邊關係完全聚焦於軍事鬥爭。趙建民說,兩岸正進行軍備競賽,「但我們的國力與中國大陸怎麼從事軍備競賽」?他舉例,近期只要有美國訪客,第一個談論的就是軍購;而兩岸政策現在也只剩下軍事,這非常危險。第三,全球化之下,經濟在美中關係與兩岸關係扮演關鍵性角色,然而,經濟因素在美中台關係中卻不受重視,例如美國尋求與中國脫鉤、我政府甚少提及兩岸經濟發展戰略;美國簽訂經濟架構協議中也沒有台灣。此外,大陸可能不願再繼續惠台,轉而仿效美國的「公平貿易」。同場的關中則表示,兩岸問題的癥結是美國在製造台海危機,目的在打壓大陸,阻止中國超越美國。然而,美國企圖製造台海危機以逼退中國是不可能的,因為對中國而言,台灣是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美國介入沒有正當性。關中直言,如果美國介入台海戰爭,不但沒有勝算,而且付出的代價無法想像。台灣近來成為美中競爭最核心議題、地位水漲船高,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提醒,美國重視台灣是好事,但不要忘記大背景是美中長期戰略競爭,因此台灣議題會公開化、檯面化,台灣對此應該要戒慎恐懼,而非沾沾自喜。兩岸和平穩定才是民意的主流,台灣還是必須要與大陸接觸、對話,同時強化自己,絕對不要偏廢。李大中指出,華府對中強硬有兩大邏輯,第一是美國認為長期以來對中交往戰略已印證失敗,因此政策要改弦易轍;第二則是美國政治菁英、社會菁英乃至一般民眾對美中實力的逼近,感到疑懼。他指出,美國對中的強硬政策與社會氛圍相互加乘,是往負面螺旋方向前進。
久病教授留遺書 淡江大學校園內驚傳墜樓事件
今天(12日)早上8點左右,淡江大學的驚聲樓傳出1名男子從12樓墜下,意外發生後,新北消防局接到報案,立刻前往現場,當趕抵現場時發現1名男子已經墜落到地面,且沒有了呼吸心跳,呈現OHCA。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該名男子是校內教授王高成,也是前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副校長」,現任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一職,目前不知道王姓教授為何會從12樓墜落,新北市淡水分局已封鎖現場,並通知鑑識人員到場進行採證,要釐清王姓教授的墜樓身亡原因。根據《ETtoday新聞雲 》報導,墜樓者為王高成教授,留下遺書一封,表示因為腦部病變,以致於智能喪失,也無法繼續教學工作及相關研究,相當沮喪。校方也表示王高成教授對學校貢獻良多,發生此等事情校方深感遺憾悲痛,也非常震驚,往後會協助教授家屬處理相關後事。據瞭解王高成教授曾到美國留學,並取得美國賓夕尼亞大學政治博士學位,在淡江大學曾任職國際事務副校長、國際研究學院院長、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國民大會代表。王教授研究的專長及方向,包含國際關係、兩岸關係、美中台關係、美國外交政策、亞太區域安全等。◎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兩岸和平關鍵字是「不挑釁」 麥考爾:美國軍事挺台,不必模糊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6日在台北指出,沒有人希望台灣變成如烏克蘭般的戰場,美國所做的努力是讓台灣可以嚇阻中共武力進犯,美國在軍事上支持台灣的立場,不必模糊;美國必須加速交付武器給台灣,如果美國生產不及,將協調盟國優先提供予台灣。蔡英文總統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在洛杉磯會晤的同一天,麥考爾昨午率領7位跨黨派眾議員搭專機抵台訪問,這是台美預先規畫的雙線行程,或只是時機巧合?他昨日在下榻飯店接受本報專訪,對此問題,他微笑表示,的確是巧合,此行是代表美國人民向台灣表達支持,「我們這團就是來嚇阻中共的」。我們是來嚇阻中共的據其了解,在他們抵台前,中共已發動一波文宣攻擊,並有3艘軍艦在台海周遭活動,這是第一階段威嚇行動。他說,不排除有第二階段,「就是明天,我們拜會蔡總統時,可能會有更激烈的威嚇行動。」麥克爾特地在窗前留影,在他背後矗立著台北地標101大樓,他說「我們不會被嚇倒」。麥考爾是二戰退伍軍人之子,他指出,自二次大戰後,太平洋地區從未面臨如此嚴重的軍事與極權威脅,因應台灣發展不對稱戰力策略,為台灣提供海空武器,至為重要,例如魚叉飛彈、水雷、反制艦艇、水下無人載具及更多數量的F-16戰機,刻不容緩。麥考爾以勤奮不懈(diligent)形容他非常努力在國會為台灣奔走,多方協調,因應台灣的需要,調整武器交付的優先順序。但問題是美國的生產趕不上時效,因此他透露,與國務院、國防部有緊密合作,協調盟邦提供武器給台灣,「我們在烏克蘭就是這樣的」,例如英國就有魚叉飛彈系統。又如,美國協助澳洲製造核子潛艇,目的是保護太平洋。美英澳組成的「AUKUS」聯盟,目的也在於此。關鍵字是「不挑釁」英國廣播公司(BBC)形容,美中台關係有如危險三角戀,台灣可能有被愛到死的風險。麥考爾嚴肅地說,關鍵字是「不挑釁」,不要過度激怒對方導致戰爭。他說,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數度表示,「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有決心要統一台灣,因此美國看待這問題,不是習近平會不會進犯,而是習何時採取行動。麥考爾重申,沒有人想要戰爭,美國所做的是增加台灣面對中共的嚇阻力量,他也同意檯面下溝通很重要,可以避免衝突發生,然而美中溝通並不順利,中國高空氣球事件發生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數度要與北京方面對話,都無法進行,「另一方面,我們與台灣的溝通就很好」。在軍事之外,他支持台美簽署貿易協定,雖然企業界表示台美之間有重複課稅的問題,但他認為應該可以解決,台美之間經濟與安全聯繫愈強化,台美關係就會更穩固。麥考爾等人昨天下午已拜會副總統賴清德及「國防相關官員」。他肯定賴清德會延續蔡英文政策路線,維持兩岸現狀。
蔡英文會美眾議長麥卡錫 立委籲政府關注陸軍事經貿反制
蔡英文總統「民主夥伴共榮之旅」結束中美洲瓜地馬拉和貝里斯友邦的訪問行程後,今(6)日回程過境美國洛杉磯,於雷根圖書館 (Ronald Reagan Presidential Library)會晤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 (Kevin McCarthy)及跨黨派眾議院議員,中國大陸也啟動了「台灣海峽中北部聯合巡航巡查行動」。與蔡總統同行的民眾黨立委邱臣遠呼籲,陸方對台應保持理性溝通與務實交流,蔡政府也應持續關注和提防後續的軍事行動或經貿報復。邱臣遠指出,雷根圖書館是美國第40屆總統雷根的長眠地,雷根總統任內多項決定更奠定了現今美中台關係的基礎,其中以美國對台《六項保證》與台灣最具相關性和代表性。2016年,美國參眾兩院也通過了共同決議案,肯定《六項保證》與《台灣關係法》皆是台美關係的指引方針,更是美國對台及對中政策的根本要素。「我們注意到,這次蔡總統於美國加州會見麥卡錫眾議長,中共陸續給出了一些強硬的回應」,邱臣遠說,陸方的反應包含宣布啟動「台灣海峽中北部聯合巡航巡查行動」,以及先前中國大陸外交部和駐洛杉磯總領事館所發布的強硬論述等。此外,根據我國防部指出,自4日早上6點至5日早上6點止,已偵獲14架次共機及3艘次共艦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邱臣遠表示,蔡總統與麥卡錫眾議長雙方最終選擇在加州會面,相較於麥卡錫直接訪台,對於兩岸風險控管已是較為合宜的調節模式;而美國是自由民主的國家,中國大陸無權決定美國政治人物會面對象,威脅和恐嚇只會惡化關係。邱臣遠呼籲,中共對台應保持理性溝通與務實交流,而非持續對台進行打壓、傷害兩岸人民情感,並且破壞台海和平與穩定。另一方面,蔡政府應持續關注和提防中共後續可能對台採取的警告或報復性措施,包含軍事行動或經貿反制,以防事態擴大。
蔡英文過境美與麥卡錫會晤 BBC示警:台灣陷危險的三角戀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圖/路透)蔡英文總統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於今(6)日凌晨於洛杉磯附近的雷根總統圖書館會晤,連同麥卡錫在內,共有19位跨黨派眾議員參與會談。白宮發言人尚皮耶昨重申,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英國廣播公司(BBC)則以「危險的三角戀」比喻美中台關係,並以「台灣有被愛到死的危險?」為題,示警台灣面臨的風險。19位跨黨派議員參與 9人曾訪台蔡英文已結束貝里斯行程,昨日抵達過境地點洛杉磯,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駐美代表蕭美琴依例至機場接機,隨即前往下榻飯店。在飯店門口,約有200多名僑胞,熱烈歡迎蔡英文,車隊抵達時「總統好」、「小英小英我愛妳」不絕於耳,在對面道路上有數十位大陸僑民,聲量全被歡迎的台僑壓過去。蔡英文與麥卡錫今日凌晨於雷根圖書館舉行會談,這是蔡英文在8個月內,與前、後任2位眾院議長會晤,包括麥卡錫在內,有6位民主黨、13位共和黨眾議員自華府專程至洛城參加,其中有9位眾議員曾訪台,重量級成員包括眾院民主黨黨團主席阿奎樂(Peter Aguilar)、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共和黨籍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與該委員會民主黨首席眾議員克利什胥納莫提(Raja Krishnamoorthi)。白宮再度重申 美國一中政策沒變根據雙邊幕僚安排的議程,蔡英文與麥卡錫等人將進行會談、公開合影、各自對媒體發表談話、午宴,全程超過3小時,麥卡錫與其同僚將舉行1小時記者會,接受提問。蔡英文在結束「蔡麥會」後,將出席僑宴。自台美在1979年斷交後,這是眾議院議長第3度與我國總統會談,第一次是1997年4月2日,由李登輝總統接見議長金瑞契,接著是去年8月3日訪台的議長裴洛西,此次「蔡麥會」也是總統首次在美國境內與美國政壇第三號人物會面。尚皮耶昨日在例行記者會,被問及拜登政府是否已準備好蔡麥會後,可能引發的中國對台軍事演習?她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蔡英文的過境是私人、非官方,中國不應該做出過度反應。BBC昨發表以《台灣有被愛到死的危險?》報導,根據該文,前AIT台北處長司徒文(William Stanton)表示,去年裴洛西訪台,他個人非常反對,這無異於挑釁中國,不但收效甚微,且後果相當可怕。他認為麥卡錫很想效仿裴洛西在台灣會面,但被蔡英文拒絕,因此,改在加州會面。儘管中國警告美國是在台灣議題上玩火,但麥卡錫並沒有淡化這風險,並稱這次會面是兩黨共識。葛來儀:美中關係比任何時候還壞該報導指出,台灣正陷入危險的三角戀,顯而易見的是,台灣的2個追求者,華盛頓和北京的關係不斷惡化。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研究主任葛來儀說,如今這種關係比自1979年美中建交以來的任何時候都糟糕。(北京)不接聽拜登總統或五角大廈的電話。美國國會也已宣布中國構成(美國的)生存威脅。葛來儀稱,拜登曾告訴習近平,他沒有把台灣當作武器,也不支持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但在裴洛西訪台,或麥蔡會之後,這種保證不太可能起到多大作用。
民調顯示七成七民眾盼兩岸恢復交流 超過六成是親美派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1)日公布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有七成七的民眾樂見兩岸恢復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說,這項發現傳達了一個強烈且清楚的訊息,絕大多數台灣人期待兩岸降低緊張關係,恢復正常交流;另外,民調結果顯示,雖然有超過六成的民眾是「親美派」,但五成九都理解,「不管美國對台灣有多好,都是為自己的利益,對台灣不一定好」。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七成七基本上樂見「恢復兩岸交流,降低緊張關係」,一成五不樂見。(圖/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民調詢問:「兩岸關係最近有解凍跡象,雙方政府在農漁產品解禁、押解人犯返台、金門小三通、恢復兩岸航點航班等,都有善意合作的表現。一般說來,您是否樂見『兩岸恢復交流,降低緊張關係』?」結果發現:32.8%非常樂見,43.8%還算樂見,10.6%不太樂見,4%一點也不樂見,5.2%沒意見,3.6%不知道、拒答。換句話說,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七成七基本上樂見「恢復兩岸交流,降低緊張關係」,一成五不樂見。他強調,「這是一種很素樸、自然、沒有心機的想望。」「關心兩岸的人們不難發覺兩岸關係近期確實有解凍的跡象。」游盈隆指出,不諱言地說,這次兩岸關係解凍的驅動力主要來自中共當局,當中共當局實質上不再堅持「九二共識」前提下,兩岸才可能恢復正常交流互動時,兩岸關係才可能破冰,才可能春暖花開。實事求是,務實才能化解僵局,才能追求各種可欲的、好的發展。游盈隆分析,中共當局在今年初就做出這項重要的決定和行動,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中國因素一直是影響台灣總統大選的重要因素,2024台灣總統大選,表現的方式可能不同;中國大陸這次顯然是有備而來,開春就將一貫強硬的高姿態收起來,他認為,這一次中國大陸最重要是做到「不讓民進黨借力使力刺激台灣選民反共抗中。」另外,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五成九基本上同意「不管美國對台灣有多好,都是為自己的利益,對台灣不一定好」,二成六不同意。游盈隆分析,台灣人認知,美台關係越來越好,因為那符合美國的利益;民調顯示,六成一的民眾同意「美中台關係複雜,美國跟台灣有共同利益,就算美國壓制中國是基於美國利益,對台灣也是必要的」,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台灣人覺得美中衝突,美國壓制、反制中國大陸時,台灣站在美國這一邊是必要的、是對的,此趨勢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六成一是親美派,二成二是親中派。本次調查由台灣民意基金會委託山水民意研究公司,主要負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與統計分析,訪問期間是2023 年3月13日到14日,有效樣本1073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2.99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
馬英九赴陸祭祖 藍憂步步驚心 白樂觀其成
前總統馬英九3月27日至4月7日,將首度赴陸祭祖,並率青年學子與大陸學生交流。對此,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曾銘宗今表示,此行程合法也符合當前政府政策,但馬英九定會被抹黑,情況步步艱辛、步步兇險,呼籲綠媒、蔡英文政府以及民進黨,勿為了選舉刻意抹紅。民眾黨立委邱臣遠則表示,當前兩岸緊張,民間交流有其必要,樂見其成。曾銘宗今天針對馬前總統將到大陸祭祖一事表示,馬訪陸符合三要件,第一是合法,第二是定位為青年交流、祭祖,第三則是符合當前政府政策,畢竟蔡總統去年10月10號、今年元旦文告中都提及,後疫情時代要進行兩岸健康有序的交流。曾銘宗說,他個人認為,馬前總統此行其實非常兇險,因為台灣9成媒體掌握在蔡政府、民進黨手上,即使是一句很正常的說法,都可能被刻意放大、抹黑、抹紅,馬英九真的步步艱辛、步步凶險,而國民黨也絕對可能因此事又被扣上紅帽子,呼籲綠媒、蔡英文政府以及民進黨,別為選舉刻意抹黑、抹紅,但他隨後又連說三次「一定會、一定會、一定會」(被抹紅抹黑),也說明藍營對此事的憂慮。邱臣遠則表示,身為國家前元首,馬英九在2019年就提出訪陸行程,但當時礙於管制期內,不被核准,如今訪陸得到總統府及相關單位許可,基本上於法有據。此外,兩岸局勢緊張,以及美中台關係的高度政治敏感下,民眾黨也認為民間的交流有必要、也樂見,尤其兩岸官方管道已失去正常機制,確有必要多做民間文化交流。只是,邱臣遠也提醒,馬英九畢竟是前總統,此行仍須避免落入統戰威脅當中,不僅申請程序要依中華民國憲法及法律申請,訪中過程中的言行,與對岸的互動,都要格外謹慎,才不會落入遭統戰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