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
」 美國 台灣 美軍 海軍陸戰隊 紅海返航推進器突故障!NASA太空人「8天任務變9個月」明年才能回地球
美國航太巨頭波音公司(Boeing)製造的太空船「星際飛機」(Starliner)於今年6月5日成功升空,歷經27小時的飛行,2名太空人順利抵達國際太空站,創下航太歷史上的偉大里程碑,此次太空計畫也爆出意外插曲,由於太空船的推進器出現故障,導致為期8天的太空任務被迫延長,2名太空人恐被迫滯留太空站長達9個月。綜合《CNN》、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News)等外媒報導,美國波音公司太空船「星際飛機」在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爾角太空軍基地」(Cape Canaveral Space Force Station)進行試射,並於當地時間6月5日上午10時52分順利升空,而這也是波音公司首次的「載人飛行測試」。此次計劃由2名NASA退役軍人執行升空任務,分別為61歲的美國海軍上尉魏勒摩爾(Butch Wilmore)及58歲的海軍女軍官蘇妮塔威廉斯(Sunita Williams),事實上他們都是資深太空人,具有相當豐富的飛行經驗,而原先他們預計在外太空停留1個多禮拜後便會返回地球,怎料卻意外受困太空站。報導指出,太空船「星際飛機」因返航途中推進器故障,加上導航系統失靈,導致2名太空人只能滯留太空站,如今他們已待在外太空6個多月,NASA將於2025年3月下旬發射另一架太空船「SpaceX Crew-10」,屆時魏勒摩爾、蘇妮塔威廉斯就可與Crew-9任務團隊一起回到地球,換句話說2人恐被迫滯留太空站長達9個月。
阿薩德政權垮台! FBI「懸賞3千萬」找人:我們相信他還在敘利亞
敘利亞反對派勢力沙姆解放組織(Tahrir al-Sham)8日攻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總統阿薩德(Bashar Assad)與族人逃往莫斯科尋求庇護,同時也宣告阿薩德家族在敘利亞施行50多年的高壓統治宣告終結。美國總統拜登在8日談及敘利亞現況,提到1名在當地被捕失蹤的美國籍戰地獨立記者,表示會全力找尋他的下落。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也祭出高達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244萬元)懸賞,徵求能夠找到這名記者的線索。據《BBC》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在8日針對阿薩德政權垮台發表談話,認為阿薩德家族的垮台是「正義的體現」,但目前的中東局勢已經進入「充滿風險與不確定的時刻」。他提到:「我們注意到敘利亞還有許多美國國民,包括居住在那裡的人,以及12年前被俘虜的奧斯汀‧泰斯(Austin Tice)。我們相信他還活著,而且我們從來沒放棄讓他回來與家人團聚--只要我們能確定他在哪裡。」現年43歲的泰斯曾經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員,退伍後成為一名獨立記者,他2012年8月在大馬士革採訪該國內戰情勢的過程中失聯。泰斯最後一次露面是在他失聯後幾個禮拜。一段在網路上公布的影片中,他遭到綑綁、雙眼被矇住,並且看起來神情痛苦。沒有任何機構或武裝勢力出面聲稱對他的失蹤負責,但美國官員認為他是被當時的敘利亞政府所關押。泰斯的妹妹阿比蓋兒‧埃達伯恩(Abigail Edaburn)告訴《BBC》,她相信自己的兄長仍然健在,並且被關押在敘利亞的某處。「我不知道我能說多少,但有獨立、可信的消息來源能夠核實這項訊息。」美國聯邦調查局也在8日發表聲明,表示將懸賞100萬美元,用於收購能夠幫助他們「定位、救援並讓泰斯安全返家的情報」。《BBC》指出,目前美國在敘利亞境內仍駐有約900名士兵,拜登8日表示他暫時仍無打算將這些部隊撤出敘利亞,還表示美軍週日對敘利亞東部的ISIS組織營地進行了「精準的空襲」。但新任美國總統川普週六在社群媒體上公開表示,他認為美國不應對敘利亞進行軍事干預, 「這不是我們的戰鬥。」據了解,推翻阿薩德的敘利亞反對派勢力由沙姆解放組織領導,但沙姆解放組織被美國、英國、聯合國與其他許多國家認定為是賓拉登建立的蓋達組織(Al-Qaeda)的附庸組織,不過沙姆解放組織本身對外始終否定這項說法。
賴清德出訪南太平洋3友邦 外媒曝:北京最快周末對台軍演
賴清德總統本周出訪南太平洋3友邦,途中過境美國夏威夷與關島,預計6日傍晚返抵台灣。路透3日引述台灣國安消息人士指,北京最快可能周末展開新一輪對台軍演。中國大陸「遼寧號」航空母艦編隊目前位處東海,可能就在為軍演進行部署,一支俄國海軍編隊3日上午也進入東海並北上,動向亦引發關注。3名台北的國安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根據最新情資評估,大陸本周末展開軍演的可能性很高。其中一人形容,台灣周邊水域比平時更「頻繁」。陸方在相關區域部署近40艘艦艇,包括東海的遼寧號航艦編隊,以及南海的其他海軍和海警船隻。與此同時,一支包含3艘巡防艦、1艘補給艦的俄國海軍編隊,2日駛近距台灣東南海岸約24海里的鄰接區,並與附近1艘陸方驅逐艦進行針對「外國船艦和飛機」的聯合模擬攻擊。這支俄軍編隊3日上午進入東海,預期北上的同時,會繼續與陸艦聯合軍演。日本防衛省宣布,3日早上監測到俄軍潛艦「烏法號」與救援拖船「阿拉套號」,出現在與那國島附近海域,向東北方航行。這是首度有俄潛艦穿越與那國島與西表島之間,位置也在台灣東部海域。消息人士指出,若北京在這段期間軍演,對共軍將是不尋常的冬季演習,共軍若想在一年中的任何時間攻台,冬季演習是必要訓練。共軍之前一直在磨練夜間作戰能力,能否在惡劣天候下作戰,則是需要掌握的另一項技能。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昨日回應表示,中方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國防部情次室胡中華上校則指出,國軍利用聯合情監偵手段,能全程嚴密掌控共軍行動;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在馬紹爾喊話表示,國安單位與國防部就整個台海情勢均有完整掌握,請國人放心。另據《華爾街日報》2日報導,美國海軍日前首度進行「海上飛彈裝載法」(TRAM)實測,成功透過補給艦「華盛頓錢伯斯號」,直接為搭載垂直發射系統的飛彈巡洋艦「長津號」再裝填。透過艦對艦飛彈裝載運補,將大幅縮短戰艦返港裝載飛彈時間,戰力可增加5倍,彌補台海若發生戰事,距美軍基地過遠的軍備補給戰略弱點。
聯合演習「利劍25」即將登場 美日雙方指揮官會面
日美聯合演習「利劍25」(キーン・ソード25)將於23日正式開始。在演習前夕,日美雙方指揮官於22日在長崎佐世保市召開聯合記者會,會中強調會透過雙方的合作,以應對當前日益嚴峻的國際局勢。報導中提到,這次的演習規模堪稱是歷屆之最,參與人數達到4.5萬人、艦艇40艘、航空機370架,另外加拿大、澳洲也會參與這次演習。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指出,其實自1985年起,每兩年就會舉行一次聯合演習,其目的是提升日美雙方在印太地區的即應體系及相互運用能力。在演習正式開始之前,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凱勒(Steven Koehler)與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吉田圭秀兩人一同出席停泊在佐世保美國海軍船塢登陸艦「聖地牙哥」(San Diego)上所舉辦的記者會,兩人也在記者會中強調在當前國際局勢變化迅速的背景下,日美聯合演習的重要性和戰略意義。吉田圭秀表示,俄烏戰爭讓日本深感危機,尤其是在日本周邊地區隨時可能發生類似的嚴重情況,因此必須全力預防和威懾這類事件的發生。吉田圭秀強調,日美的聯合演習對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凱勒司令則表示,所有人都會見證日美同盟的強大,這次演習旨在建立即應體系並精進聯合作戰能力,確保日本能夠抵抗任何侵略者的威脅。報導中也提到,「利劍25」演習將在日本周邊海域、美軍基地及多個民用機場進行,參與人數包括自衛隊約3.3萬人,美軍約1.2萬人,並有40艘艦艇、370架航空機參加。演習地點包括長崎機場、福江機場等多個「特定利用機場」,其中,長崎機場和福江機場將進行戰鬥機、運輸機及救難機的離著陸訓練,訓練預計持續至11月1日。而演習之外也有發生一些插曲,在演習之前,縣和平運動中心代表米村豐等6人於22日向縣政府提出請願,要求國家確保演習期間的居民安全,並撤回對長崎機場和福江機場「特定利用機場」的指定。米村豐等人擔憂這些機場在有事發生時會成為首要攻擊目標,訓練期間也可能對居民安全造成風險。米村豐議長表示,特別擔心長崎機場的F-2戰鬥機是否會飛越市區及住宅區,並要求縣政府詳細確認相關情況,避免對居民構成威脅。縣政府的負責人則回應表示,他們對此表示擔憂,目前已向相關單位提出請求,要求盡量減少對居民的影響,確保演習安全進行。此外,吉田圭秀也強調,使用民用機場進行演習,是為了應對不測情況、提前熟悉訓練環境,會持續向居民說明以減少不必要的恐慌。
美海軍電戰機墜毀 搜救5天後證實「2駕駛員身亡」
美國海軍協會網站(USNI)16日指出,美國海軍第130電子攻擊中隊(VAQ-130)1架「波音公司」開發的艦載型電子作戰機EA-18G「咆哮者」(EA-18G Growler),於當地時間15日在華盛頓州雷尼爾峰(Mount Rainier)以東墜毀,2名飛行員下落不明,墜毀時正在進行例行的飛行訓練。如今,美國海軍也在美東時間20日證實,上述2名飛行員已經死亡。根據惠德比島(Whidbey Island)海軍航空站的資訊,這架隸屬於電子攻擊中隊的EA-18G「咆哮者」電子戰鬥機於當地時間15日下午3:23左右,在雷尼爾峰以東墜毀。搜救隊伍包括1架美國海軍MH-60S直升機,事發後隨即從惠德比島出發,試圖在崎嶇的山地中搜尋2名戰鬥機乘員,並檢查墜機現場。如今在經歷5天的搜救之後,美國海軍20日表示,美國華盛頓州飛機墜毀事故中失蹤的2名飛行員已被證實死亡。目前尚不清楚戰機墜毀前2名飛行員是否彈射逃生,墜機原因仍有待釐清。據悉,雷尼爾峰是1座高聳的活火山,常年被冰雪覆蓋。報導補充,EA-18G「咆哮者」,是美國波音公司生產的艦載型電子作戰機,在美國海軍F/A-18E/F「超級大黃蜂」(Boeing F/A-18E/F Super Hornet)戰機的基礎上發展研製而成,用於取代老式的EA-6徘徊者(Prowler)戰機。該款軍機2009年服役,不僅擁有新一代電子對抗設備,同時保留了F/A-18E/F全部武器系統和優異的機動性能,常用於對抗敵方雷達系統,目前美國海軍每個艦載機聯隊都會編制1個EA-18G中隊。據悉,這種飛機的前座是1名飛行員,後座則為1名電子操作員,而每架飛機的成本約為67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21.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事故為美國今年以來第4起軍機墜毀事件。1月底,駐韓美軍1架F-16型戰鬥機墜海,飛行員獲救。接著4月30日,1架F-16戰機在新墨西哥州墜毀,飛行員生還。5月28日,1架剛出廠的F-35B型戰機離開德州沃思堡(Fort Worth)飛往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Edwards Air Force Base),途中在新墨西哥州柯特蘭空軍基地(Kirtland Air Force Base)降落加油,再次起飛後不久墜毀,飛行員雖彈射逃生,但受了重傷。
烏克蘭軍方餐廳夜店抓人 強制「徵召」年輕人入伍
烏克蘭首都基輔近期出現大範圍徵兵的情況,烏克蘭軍方在基輔餐廳、俱樂部、酒吧以及運動場等地展開突襲,目標是強制徵召那些文件不符規定的民眾入伍。甚至在體育場舉行烏克蘭搖滾樂團Okean Elzy的演唱會時,烏克蘭軍方直接進入演唱會,現場直接拖走至少2名男子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指出,由於強制徵召的行為引發現場民眾強烈不滿,現場甚至有女性大聲抗議,對軍警高喊「可恥!你們太可恥了!」但是軍警依舊拖走目標男子,民眾則是目睹整個過程。根據烏克蘭的戒嚴法,所有年齡在25至60歲的男性都有義務服兵役,而18至60歲的男子也被禁止離開國家。2024年4月,由於士兵短缺,烏克蘭政府將徵兵年齡從27歲降至25歲,並取消了「僅部分符合條件」的徵召漏洞。此外,軍隊中的志願者必須通過嚴格的醫學和體能測試,才能成為符合資格的士兵。雖然早在開戰之初,就有不少外籍士兵加入了烏克蘭軍隊。但有消息指出,自2023年3月以來,這些外籍戰士在戰爭結束前根本無法返回家鄉。報導中也提到,許多在波蘭邊境準備加入軍隊的外籍人士,因為看到合約署實質上等同於徵召兵的合約,對此感到猶豫不決。而自開戰以來,目前已有多名外籍戰士喪生,一名被私人保安公司派往烏克蘭參戰的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2022年4月時被發現喪命。除此之外,英國也有志願者在烏克蘭戰爭中陣亡。2023年8月,一名英國志願者在烏克蘭戰死,死訊還是由他的兄弟所公佈。根據《每日電訊报》報導指出,許多烏克蘭男子將徵兵視為「一張單程票」,唯一能結束服役的方式就是死亡或變成殘疾。倫敦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的副研究員達尼柳克(Oleksandr Danylyuk)也表示,徵兵對許多人而言是一種無法回頭的選擇。根據烏克蘭邊境衛隊在4月的報告,自戰爭爆發以來,至少有30名男子在逃離烏克蘭的過程中,試圖游泳穿越河流時溺水,或在寒冷的山路上凍死。此外,根據2024年1月YouGov的民調,英國40歲以下的受訪者中有38%表示,如果爆發世界大戰,他們會拒絕服役,另有30%的人表示,即使英國面臨迫在眉睫的入侵,他們也不會加入軍隊。
伊朗朝以色列發射200多枚飛彈!以色列總理:它將為此付出代價
白宮表示,伊朗10月1日晚間向以色列發射約200多枚彈道飛彈,美國海軍驅逐艦向伊朗飛彈發射了大約十幾枚攔截彈,以色列全境發布空襲警報,兩國長期對峙局面「顯著升級」。據稱這是對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等人被殺的回應,這可能使該地區發生更廣泛的衝突。據《CNN》報導,在以色列多個地點的地面團隊觀察到,數十枚飛彈劃破天空,全國各地警報響起。據以色列軍方稱,這起攻擊造成至少一人死亡、多人受傷。以色列國防軍國際發言人納達夫·肖沙尼 (Nadav Shoshani) 告訴CNN的記者,此次空襲導致一名巴勒斯坦人在傑里科喪生。以色列誓言將對這次攻擊做出回應,這引發了其盟友對中東衝突可能進一步升級的擔憂。襲擊發生數小時後,以色列總理班傑明·內塔尼亞胡發表談話:「伊朗今晚犯了一個大錯誤,它將為此付出代價。伊朗政權不理解我們保衛自己的決心以及我們報復敵人的決心。」以色列國防軍(IDF)表示,伊朗此次攻擊發射約180枚彈道飛彈,是至今規模最大的飛彈攻擊之一,迫使數百萬以色列民眾躲進防空洞超過一小時。伊朗上次攻擊以色列是在4月,但以色列在美國、約旦和其他國家的幫助下,攔截了幾乎所有射向其領土的數百枚飛彈和無人機。法國、英國、德國和歐盟的高級官員都譴責伊朗對以色列的飛彈襲擊,警告這可能會給更廣泛的地區帶來災難性後果。英國首相凱爾·斯塔默譴責他所謂的「伊朗政權試圖傷害無辜的以色列人」並「加劇中東危險局勢」。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也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了伊朗的攻擊。伊朗向以色列發射彈道飛彈後,警報響起,人們躲在路邊。(圖/達志/路透社)
山陀兒「很大一隻」登陸恐達強颱 路徑類似敏督利…20年前釀33死
山陀兒颱風持續逼近台灣,各國路徑皆預測可能從屏東登陸,與過去2004年敏督利颱風,以及2014年鳳凰颱風相似,當時的暴雨都造成不小的災情,而且這次的颱風還沒開眼就「很大一隻」,抵台時很有機會達到強颱等級。山陀兒颱風路徑持續向西修正,中國、香港及日本預測可能從屏東縣登陸,不過南韓預測緊貼東半部而過,美國海軍則認為颱風眼不會登陸台灣。隨著暴風圈變大增強,到時候全台都會籠罩在暴風圈內,宜蘭、花蓮、台東、屏東、恆春、綠島、蘭嶼等7地,暴風圈侵襲率達9成以上,本島也幾乎都超過8成。據了解,山陀兒颱風與過去2個颱風路徑類似,2004年敏督利颱風從花蓮登陸,引進強烈西南氣流造成33人死亡、12人失蹤,農漁災損破89億;2014年鳳凰颱風的中心掠過鵝鑾鼻,南部地區降下超大豪雨,釀1死3傷。山陀兒颱風抵達台灣附近恐是強颱等級。(圖/翻攝自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臉書)此外,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也提醒,山陀兒颱風逐漸增強中,環流很大、很大一隻,最新資料顯示,山陀兒抵達台灣附近時,強度可能接近中度颱風上限,十分接近「強烈颱風」規模。目前預測路徑繞過恆春以南後,開始大角度轉向,慢速朝台灣西南前進,有機會以巔峰之姿,在登陸屏東東港至恆春之間。若以目前走勢,少了中央山脈保護,颱風直接侵襲,加上移動速度慢,對高屏地區也威脅會非常劇烈,颱風越晚轉向,登陸地點就會再北調,對南部地區威脅就會更大。至於北部、宜花東,強風大雨多不掉,同時要注意共伴,中部地區須視颱風路徑而定。
時論廣場/海防屢遭突破 需布建無人機
今年端午節前夕,6月9日,一名大陸籍阮姓男子駕駛快艇長驅直入闖淡水河口被逮;事隔3個月,在中秋節前,又有陸籍王姓男子開橡皮艇在林口後坑溪出海口自首被捕,這兩個登陸地點又碰巧都在京畿要地,事關陸方可能對我發動「斬首行動」與一舉摧毀軍政指管中樞的安危,那麼多巧合,難免讓人產生聯想。此等事件絕非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輕描淡寫就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京畿要地安全維護的嚴重疏漏不應在幾句不負責任的政治性聲明中就此化解,賴政府應該立即採雷霆萬鈞之手段徹底檢討,急切改進。就個人幾十年海軍的經驗來看,上次那艘快艇從對岸闖進淡水河口,70多浬的距離還有可能,但這次王姓男子用單舷外機3.6公尺的充氣橡皮艇,從寧波5天航行240浬闖到台北港南岸,這就有點不可思議了,我不太相信他們沒有其他目的。大陸解放軍在各戰區、各軍種以及各軍級單位都編有特戰部隊,其輸送載具五花八門,從最高端的潛艦與迷你潛艦,到中端的硬殼膠舟等都有,這些闖來台的大陸快艇、橡皮艇應該就屬於最低端的載具,所以我方絕不可掉以輕心。最重要的是,我們最關鍵的幾個機場都瀕臨海邊,左營要港與蘇澳、測天島軍港更是海軍賴以延續戰力的重要基地,而這些軍事要地絕對是解放軍特戰部隊的先期作戰目標,如果海岸防衛無能,將使整個台灣防衛作戰崩於始戰。特戰部隊不是用於先遣作戰,先遣作戰是兩棲船團已發航,在D-Day(登陸日)的直前才展開,所以這兩艘艇與先遣作戰完全無關。海巡署說橡皮艇太小,雷達無法偵測。可是早在1970年代,美國海軍採購驅逐艦上的新平面雷達就律定,必須要能在距離2 萬碼處偵測到潛艦的潛望鏡,所以應該是海巡選的雷達是通用型,沒有能力偵測小目標。30年前我在海軍總部通信電子處長任內,就曾研究過增強要港與接近海邊的要域對海面小目標的偵測,要求連蛙人的呼吸器露出水面都能偵測到的雷達計畫(專防特戰部隊潛入破壞)。當時也曾與中科院三所賈力健組長合作運用無人機在花蓮外海50浬巡邏,低飛辨識目標,全程圖像即時鏈傳至作戰中心,於是海軍開始擬定完整的無人機計畫,惜接替者怕建案風險以致全案胎死腹中。近海巡邏使用無人機絕對是最佳可行的方案。無人機運用的重點在偵掃頻率,也就是同一點下一次再經過的間隔必須小於目標通過的時間。水面與空中兵力對海上目標的搜索與巡邏是海軍的一門大學問,未來想讓無人機有效使用,恐怕海巡署就必須去專研這門大課題了。(作者為海軍退役中將)
凱米颱風發陸警!「4縣市」列警戒區域 6機構預測「全登陸台灣」
今、明(23日、24日)兩天第3號颱風凱米及其外圍環流影響,今白天台灣東北部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晚起至明日各地風雨漸趨明顯,各地及澎湖、馬祖有陣雨或雷雨並易有大雨或豪雨,尤其中南部山區有局部超大豪雨、北部、東北部、東南部山區有局部大豪雨發生的機率。氣象署預報,第3號中度颱風凱米今(23日)上午8時中心距離鵝鑾鼻東南東方約490公里的海面上,以北北西轉西北的方向進行,預計周三(24日)晚上至周四(25日)中心最接近台灣,周三及周四風雨最明顯,風雨強度將視其路徑偏轉角度、暴風半徑及強度發展而定,仍具有預報不確定性,正密切注意中。根據最新資料顯示,颱風凱米過去3小時強度略為增強,暴風圈亦稍擴大,目前中心在鵝鑾鼻東南東方海面,向北北西轉西北移動,其暴風圈正逐漸接近巴士海峽及台灣東南部海面,對新北、宜蘭、花蓮及台東將構成威脅,預計此颱風未來強度仍有增強且暴風圈有擴大的趨勢。警戒區域,陸上包括新北、宜蘭、花蓮、台東應嚴加戒備;海上包括,巴士海峽、台灣東南部海面、台灣東北部海面及台灣北部海面航行及作業船隻應嚴加戒備。6機構皆預測颱風凱米中心恐登陸台灣北部陸地。(圖/翻攝自NCDR網站)檢視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彙整的各國颱風路徑預測,中央氣象署、美國海軍、日本氣象廳、韓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局、香港天文台等機構,皆預測颱風凱米中心恐登陸台灣北部陸地。
澎湖漁民撈到美軍無人艇 海巡帶回保管
澎湖吉貝漁民19日近午在目斗嶼海域發現一艘外形極具科技感、像裝了太陽能板的風浪板,且兩端還有類似衛星雷達系統,於是好奇PO網,經熱心網友貼文指點,疑似美國海軍中央司令部(NAVCENT)的Saildrone Explorer無人水面艦艇(USV),經通報後交海巡保管。第一時間發現的漁民先以繫繩方式將此艇拖回吉貝港,再由澎湖海巡隊派人將這艘無人水面艦艇帶回。漁民謝宏育表示,昨日上午11時許在目斗嶼海域發現這艘無人水面載具疑似失去動力在海上漂流,隨即擱淺在海灘,由於外型像風浪板,但船帆、船板及前後兩端都有太陽能板提供動力,由於沒相關文字與國籍圖案,於是先將照片及影片拍下、上傳臉書,詢問廣大網友「有沒有人知道這是什麼單位的?在目斗嶼海域撿到。」有眼尖網友貼出新聞連結指出,很像是美國第五艦隊2022年1月底開始在阿拉伯灣運行的Saildrone Explorer無人水面艦艇。這艘無人艦艇將新的無人系統和人工智慧整合,並依靠風力提供推進力,還裝有一組由太陽能供電的傳感器,用於建造周圍海域的共享圖像。根據記者搜尋NAVALNEWS和中時新聞網,分別在2022年1月28日和2023年1月4日都有美軍第五艦隊相關無人艦隊將掀起全球海權革命的報導,打算通過利用這些新的無人駕駛技術並將其與人工智能相結合,提高區域海上安全並加強威懾力。而這艘漂流的無人水面載具,確實就像圖文介紹的Saildrone Explorer無人水面艦艇。目前已由海巡單位拖回暫管。
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選確定 昔日曾痛批川普「美國希特勒」
在美國前總統川普遇刺未遂事件發生後,其所屬的共和黨於15日在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會中正式江川普提名為共和黨籍總統候選人,而副手人選則是39歲的俄亥俄州聯邦參議員萬斯(JD Vance)。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兩人均屬共和黨的同黨同志,但萬斯過往曾有一段時間看川普非常不順眼,甚至多次使用「騙子」、「道德災難」、「美國希特勒」等詞語攻擊川普。根據《美聯社》報導指出,現年39歲的萬斯,過去曾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甚至有前往海外伊拉克服役,後續也從俄亥俄州立大學和耶魯法學院畢業,之後他曾短暫加入矽谷一家投資公司,但最後選擇返回俄亥俄州創辦一個目標開發出可以「全國推廣」鴉片成癮治療方式的非營利組織。而萬斯因2016年出版的回憶錄《鄉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而聲名鵲起,後續於2022年當選參議員。而在川普的政治生涯之初,其實萬斯對於川普可以說是看得十分不順眼,多次使用「徹底的騙子」、「道德災難」與「美國希特勒」等詞彙攻擊川普。但這一切都隨著川普成功就任美國總統,推出的一系列政策都明顯收穫改善與幫助後,萬斯跟許多共和黨籍人士一樣,改變了對川普原本的看法,甚至成為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堅定支持者。萬斯過去甚至曾對媒體直言「我不認為川普會是一個好總統,因為它是一個偉大的總統」。而這一系列的改變,也幫助了萬斯本身的政治生涯發展,他在2022年參議員選舉中獲得了川普的支持與幫助,這也讓他成功從這場選舉中獲勝。雖然他是川普的忠實支持者,但報導中也指出,在許多政治表現上,萬斯其實時常展現出跨黨派合作的意願,他過去就多次與俄亥俄州民主黨籍資深參議員布朗(Sherrod Brown)在許多重要的問題上聯手合作,包括爭取為英特爾在俄亥俄州中部建設的200億美元晶片工廠提供資金、俄亥俄州火車脫軌事件時提出鐵路安全立法。
2024環太軍演登場!時隔10年再次用「兩棲攻擊艦」作靶艦 專家分析:劍指中國
美國及28個夥伴國家,將於6月27日起至8月1日止,在夏威夷群島周圍,展開例行性的第29次2年1度之2024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軍演中將有來自29個國家的40艘水面艦艇、3艘潛艦、14國的陸軍部隊、150多架飛機和超過2萬5千名官兵參與。相較2022年的26國38艘艦艇的陣容,本屆環太軍演規模更為龐大。綜合私人非營利軍事協會「美國海軍研究所」(USNI),以及《美國之音》(VOA)的報導,美國海軍第三艦隊(United States Third Fleet)的聲明指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海上演習,環太軍演整合部隊在動態海上環境中的能力,以展示全方位軍事行動中持久的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美國海軍還表示,參與本屆軍演的軍機包括F-35閃電II式戰鬥機、P-8海神式海上巡邏機,以及V-22魚鷹式傾轉旋翼機等。它們將在「珍珠港—希卡姆聯合基地」(Joint Base Pearl Harbor-Hickam)和「夏威夷海軍陸戰隊卡內奧赫灣基地」(Kaneohe Bay)外進行飛行演練。環太軍演由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主辦,剛上任不久的美國海軍第三艦隊司令、海軍中將韋德(John Wade)擔任聯合特遣隊(Combined Task Force)指揮官。在演習正式舉行前,從各自母港出發的幾個水面支隊將在指定地點集合,並以多國組隊的形式,航行前往夏威夷。根據第三艦隊提供給《美國之音》的新聞稿,美國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USS Carl Vinson CVN-70)6月26日抵達「珍珠港—希卡姆聯合基地」。卡爾文森號航母是本次參加環太軍演的最大艦艇。這艘航母可搭載5千名船員和60多架飛機。據悉,始於1971年的環太軍演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海上軍事演習,而今年是第29屆軍演。中國曾於2014年獲邀派遣軍艦參加軍演。但從2018年起,由於中國綜合國力崛起威脅到美國的霸權地位,美國停止邀請中國參與這項國際軍事演習。這次演習的項目包括反潛戰、多艦水面戰、多國兩棲登陸以及航母打擊群對抗實彈部隊的「多軸防禦」等一系列場景中的多領域戰爭。其中「擊沉」(SINKEX)課目是環太軍演最受關注的重頭戲,也就是參與者使用反艦武器對目標艦艇進行實彈打擊。每次軍演選擇的「靶艦」的種類及噸位都不盡相同。今年環太軍演的「擊沉」演習目標將是已退役的4萬噸「塔拉瓦級兩棲突擊艦」(Tarawa-class amphibious assault ship),其將近4萬噸的規格,讓外界稱之為準航空母艦。根據美國軍事新聞網站「戰區」(The War Zone)的報導,這是環太軍演時隔10年再次使用兩棲攻擊艦作為靶艦,且美國海軍早在2022年就開始計劃將「塔拉瓦級兩棲突擊艦」用於擊沉演習。這也是環太軍演2005年在演練中擊沉小鷹級航空母艦「美國號」後,時隔近20年後首次將類似航空母艦的巨型艦艇作為擊沉演練的目標。分析專家聲稱,環太軍演今年計畫將「塔拉瓦級兩棲突擊艦」作為擊沉目標,是為了回應中國近年來在巨型兩棲攻擊艦和航空母艦方面的發展,以及將這些艦艇投入台海衝突的可能性。美國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費雪(Richard D. Fisher, Jr.)向《美國之音》 聲稱,此次軍演意在向中方傳達重要的訊息,「中國計劃使用他們日益壯大的兩棲攻擊部隊。他們現在有8艘2萬噸以上、具備大型登陸平台的兩棲攻擊艦,並正在裝備第4艘4萬噸的直升機登陸平台攻擊艦。」費雪補充:「真正完成擊沉演習是一件大事。但為了威懾中國發起戰爭,所以盟友們需要考慮在一個非常大的周邊地區進行多次擊沉演習,以向中國證明,從衝突一開始就有能力立即擊沉大量中國船隻。」報導補充,儘管台灣多次表達了參與環太軍演的意願,也有美國國會議員長期呼籲邀請台灣加入環太軍演,但本屆軍演的29個參與者仍不包括台灣。美國前總統川普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最近也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發表文章呼籲,未來的環太軍演應該納入台灣。對此,中國國防部也在今年5月指出,「密切關注」有關本屆環太軍演的動向,「堅決反對相關國家拼湊有針對性的『小圈子』,破壞地區和平穩定。」
美國波音「星際飛機」發射升空!2名太空人成功飛抵國際太空站
美國航太巨頭波音公司(Boeing)製造的太空船「星際飛機CST-100」(CST-100 Starliner)於6月5日成功升空,歷經27小時的飛行,2名太空人終於順利抵達國際太空站。對此,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表示,這是「航太歷史上的偉大里程碑」。綜合《路透社》、《日本時報》等外媒報導,美國波音公司太空船「星際飛機」在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爾角太空軍基地」(Cape Canaveral Space Force Station)進行試射,並於當地時間6月5日上午10時52分順利升空,而這也是波音公司首次的「載人飛行測試」。波音公司完成首次的「載人飛行測試」,資深太空人魏勒摩爾、蘇妮塔成功飛抵國際太空站。(圖/達志/路透社)報導指出,太空船「星際客機」上載運著2名NASA退役軍人,分別為61歲的美國海軍上尉魏勒摩爾(Butch Wilmore)及58歲的海軍女軍官蘇妮塔威廉斯(Sunita Williams),事實上他們都是資深太空人,具有相當豐富的飛行經驗,歷經27小時的航行後,他們終於與國際太空站完成對接,預計在外太空停留一周後再返回地球。星際太空船成功發射後,美國太空總署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在新聞記者會上表示,這是美國航太史上第6次成功搭載太空人升空,「這是一個特殊的時刻,也是歷史上的另一個偉大標誌」,盛讚此次飛行是未來太空探索的重要里程碑。
台美4月舉行「西太平洋聯合軍演」!國防部回應:只是海上意外相遇
台美軍事交流跨大步!美國海軍與台灣海軍上個月在西太平洋展開「檯面下」的聯合軍事演習,不過台灣國防部卻指出,這場軍事交流只是「海上不期而遇」並非相約軍演,美方則拒絕回應此事。根據《路透社》報導,知情人士爆料,美國海軍與台灣海軍於4月份在西太平洋海域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雙方出動護衛艦、補給艦及支援船隻等,約有6艘船艦參與此次演訓,不過這場為期數天的軍演並未被公開。一名消息人士透露,這場演習在官方眼中並不存在,而是被定調為「海上意外相遇」,「這就好像我在這家餐廳吃飯,而你也剛好在這裡,看起來我只是和某人同桌罷了。」消息人士補充說明,儘管台美海軍「意外遇見」並一起執行各種基本戰術演習,包括搜索水下目標等,但此類軍演的目的在於,確保兩軍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共同行動,對於協同作戰行動至關重要。針對台美聯合軍演一事,國防部今(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由於海上的不確定因素繁多,為了避免接觸時相互干擾,依照美國推行的「海上意外相遇準則」(Code for Unplanned Encounters at Sea,CUES),執行一些對遇操演,說法相當曖昧。
納坦雅胡嗆伊朗:誰傷害他們就會反擊 拜登回戰情室開會
伊朗13日晚間對以色列射百架無人機,以色列總理尼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強調,軍方已做好任何準備,誰傷害他們,他們就會傷害誰。美國總統拜登也貼了回白宮戰情室的照片,並說美方會支持以色列。以色列鐵穹防空系統。據《Fijivillage》報導,納坦雅胡表示,以國在確認伊朗發射無人機後,軍方已做好任何準備。據悉,近2周前,伊朗少將在伊朗駐敘利亞大馬士革領事館的一場空襲中喪生,而伊朗很快將行動歸咎於以色列,誓言要做出回應。納坦雅胡說,最近幾週,以色列一直在準備應對伊朗的直接攻擊,軍方部署了防禦系統,為任何情況做好了準備,不論是要抵禦攻擊還是進攻,以色列很強大,國防軍強大,民眾也強大,也謝謝美國和英國等盟友和以色列站一起。內塔尼亞補充,他們確定一個明確原則,誰傷害他們,他們就會傷害誰,以色列堅決不讓自己受任何威脅,也希望人民能聽從國防軍指示,一同戰勝所有敵人。據悉,自去年10月初以來,以色列對加薩的攻擊行動,已造成超過3.3萬名巴人死亡,超過7.6萬人受傷。據《美國之音》報導,拜登在X發了一張他和情報官員在戰情室的照片,他表示,美國對以色列的安全和抵禦伊朗的威脅是肯定的。白宮國家安全發言人說,拜登團隊跟以色列官員持續保持溝通。據悉,拜登12日說,預計伊朗會對以色列發動攻擊。國防部官員也說,美軍開始對中東派遣額外部隊,該地區約有4萬名士兵。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海軍將兩艘驅逐艦移到以色列附近,應對伊朗的攻擊。
《美日安保條約》64年來最大更新! 《金融時報》:駐日美軍司令部層級有望提升
英國《金融時報》24日披露,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在下個月公佈的一項計劃中,宣布重組駐日美軍司令部,堪稱《美日安保條約》(U.S.-Japan Security Treaty)自1960年簽署以來的最大規模升級,該計畫將有望加強2國之間的作戰規劃和軍事演習,以展現出美日應對中國軍事崛起的共同擔憂。據《觀察者網》的報導,英國《金融時報》24日引述5名知情人士的說法披露,美國總統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宣布重組駐日美軍司令部的計劃,以加強2國之間的作戰規劃和軍事演習,預計2人將於4月10日在白宮會晤時公佈該項計畫。近年來美日2國希望加強安全關係,以應對所謂的「來自中國日益增長的威脅」,這迫使雙方的軍隊更無縫銜接的合作和規劃,尤其是在應對台海衝突這樣的潛在危機時。然而,拜登和岸田文雄雖然想要宣示「美日同盟的強大」,但由於拜登為了在11月總統大選前提升工會組織對自己的支持度,他稍早也明確表態反對日本製鐵(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收購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 ,某種程度上削弱了美日同盟的堅實程度。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圖/達志/美聯社)報導續稱,日本在過去幾年實際上已大幅提升其軍事力量,並增加國防開支,包括計劃購買美國的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等。此外,日本軍方也將於明年成立「聯合作戰司令部」,以加強日本自衛隊各分支之間的協調。儘管如此,美日之間的軍事協調仍受到了很大的阻礙,這是因為美日2軍過去合作較少,相互指揮及駐日美軍司令的控制權薄弱。因此,日本軍方經常需要與位於夏威夷的美軍印太司令部(USINDOPACOM)打交道,但夏威夷距離東京6200公里,有著19個小時的時差。對此,在2021年退休的美軍印太司令部前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也認為,「日本新的國家安全政策是本世紀東亞地區最積極的安全發展。認識到我們2國的國防戰略已經趨同,使我們的日常指揮和控制得到改善,這是合乎邏輯的進一步舉措。」長期以來,東京一直敦促華盛頓賦予由空軍三星中將、美國空軍第5航空隊司令兼任的「駐日美軍司令」更多的作戰權力,以此加強雙方在軍事行動上更密切的協調。如今,日方依舊認為,在日本需要承擔更大的區域國防角色之際,他們迫切需要美國向日本派駐一名更高層級的美國軍官。因此拜登政府目前考慮的一種模式是,建立一支直接隸屬於美國太平洋艦隊(USPACFLT)的美國軍事聯合特遣部隊,而「太平洋艦隊司令」自1915年3月19日以來,皆是由海軍四星上將擔任,層級高於「駐日美軍司令」。此外,「太平洋艦隊司令」未來必須在日本停留更常的時間,必將加強其在日本的部署,也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美軍不同部門的特遣部隊將轉移到日本。不過知情人士也透露,目前仍然在考慮其它模式,包括直接升級駐日美軍的指揮層級,對此五角大廈還沒有做出最終決定。而前五角大廈和中央情報局高級官員、現任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約翰斯通(Christopher Johnstone)則認為,升級駐日美軍司令部將是「朝著建立更可信的雙邊軍事聯盟邁出的一大步」、「將對該地區的軍事威懾做出重大貢獻。」報導還補充,美國國務卿和日本的外務大臣及防衛大臣,也將在今年稍晚共同討論這個議題。對此,白宮、五角大廈和美軍印太司令部都拒絕置評,日本政府也沒有發表評論。《金融時報》認為,無論將來選擇哪種模式,情況都會因為資源和基礎設施問題,以及與軍事層級有關的問題而複雜化,美軍各軍種之間也可能上演「地盤爭奪戰」。儘管東京方面一直敦促美國向日本派駐四星上將指揮官,但此項議題在美國國會仍面臨阻力。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SASC)的民主黨籍主席里德(Jack Reed)近期便聲稱,現任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諾(John C. Aquilino)與日本人的接觸「做得極好」,且目前的組織和安排是「足夠的」。當被《金融時報》問及美國是否需要派駐1名四星上將前往日本時,里德更回應:「也許將來會有,但我目前認為,我們已經具備了進行有效回應的指揮結構。」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也曾指出,亞太是和平發展的高地,不應成為大國角力的拳擊場,更不應成為冷戰熱戰的戰場。一切在亞太挑動新冷戰的企圖,都將遭到區域國家和人民的堅決抵制,一切在亞太建立和維護霸權的行徑都注定以失敗告終,「我們奉勸相關國家不要逆流而動,不要試圖在亞太複製陣營對抗模式,不要以犧牲他國戰略安全利益與亞太人民福祉為代價,維護一己私利。」
日媒喻台積電熊本廠是「黑船2.0」 加深當地企業擔憂
台積電熊本廠近日風光開幕,而日媒喻台積電是「黑船2.0」,會翻轉日本失落30年,不過當地企業也產生擔憂。據《產經新聞》報導,台積電熊本廠近日開幕,附近都是稻田、白菜地和胡蘿蔔園。一位計程車司機表示,前幾天他載到一名老師,老師說每個學生都拿到多份工作機會,而他月入100萬日圓(約新台幣20萬元)的朋友,也都從事半導體產業。據悉,台積電的進駐,不僅帶動了熊本,也帶動了整個九州地區。報導也說,台積電給大學生的月薪是28萬日圓(約新台幣5.9萬),博士生36萬日圓(約新台幣7.6萬),除非其他企業也給高薪,否則無法吸引優秀人才。熊本2020年大學畢業生起薪也提高,達到20萬日圓(約新台幣4.2萬元),但也有小企業無法提高薪資,陷入勞短缺的困境。日媒喻台積電熊本廠是「黑船2.0」。事實上,在台積電今年12月開始出貨前,生產線的臨時工將會短缺,但在樂觀的情緒下,高薪的「黑船」駛入,加深當地企業的擔憂。據悉,1850年前後,美國海軍強行打開日本門戶讓幕府衰落,結束日本200年的鎖國,日本成為現代化國家,而日媒現在以「黑船2.0」形容台積電在熊本設廠。據了解,自從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後,薪資停滯30年,在已開發國家中算後段班,而中美衝突加上烏克蘭危機,讓世界經濟分裂,新冠也讓老年人退休,這些壓力暫時讓薪資上漲。報導說,儘管薪資上漲,卻抵不上物價通膨,錢不夠用也限制了消費。
到底有沒有外星人?美國防部公布調查報告給解答
美國海軍轄下成立「不明空中現象專案小組(UAPTF)」,2020年曾公布3段UFO影片。(圖/摘自美國國防部)美國國防部8日發布調查報告表示,美國政府從未發現外星生物,報告結論更言明,以往觀察到的「不明飛行物體」(UFO)或「不明異常現象」(UAP)純屬對一般物體的誤判。國防部全領域異常現象解析辦公室(AARO)分析美國政府自1945年至今所有涉及目擊不明異常現象的調查,當中並未發現任何證據表明曾發現外星生命跡象,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美國政府或企業對外星技術實施逆向工程,並試圖隱瞞全球大眾。AARO為2022年新設部門,負責追蹤天空、水下或太空不明物體,但發現軍方所通報的目擊事件往往只是飛機、偵察氣球、天氣現象或漂浮空中的碎片。這份由國會授權的報告指出,絕大多數目擊事件都只是普通物體或自然現象,由於觀測數據和影像數量和品質有限,也進一步證實不明物體只是誤判下的結果。例如1997年鳳凰城光點事件,當日超過7000人聲稱發現呈V字形排列的數個光點緩緩飛過夜空,還有目擊者拍下狀似圓盤的飛行器,數年後證實是戰機投擲的照明彈和氦氣球。調查團隊也設法分析民間人士的「外星飛船樣本」。報告指出,樣本是一種人造合金,不屬外星技術也不具任何特殊物質,內含鎂、鋅、鉍及鉛等其他微量元素。報告一出,許多謠言都因此不攻自破,一名宣稱看過太空船的退役軍官在調查員訪談後甚至否認自己過往言論。事實上,他當年見到的是F-117匿蹤戰機。據2018年美軍出版物記載,F-117戰機當時保密工作萬全,幾乎「成為民間傳說中的不明飛行物」。直到1月曾任AARO主任的寇克派屈克(Sean Kirkpatrick)才對媒體表示,國防部近年熱衷調查不明空中現象,完全是陰謀論者為了滿足自己的幻想才在背後推動。他也強調,部分官員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隨意發表對外星人的看法,他們應該對言論負責,充分思考並求證,而不是享受被媒體包圍的快感。報告也表示,政府內部人員是最熱衷不明異常現象的族群之一。報告分析稱,電視節目、電影及網路媒體等流行文化傳播媒介,已在相當程度上引導公眾對相關議題的討論方向,並強化特定群體中對此議題的成見。
海巡沒錄影眾口難辯? 前海軍艦長指大成系統應存航跡圖
日前發生大陸漁民到金門海域越界捕魚導致2死事件,引發兩岸矚目後,海洋委員會副主委吳美紅在26日的主管會報中,代表「另有要公、不克到場」的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要求海巡同仁,對金門事件保持「尊敬」、「小心翼翼」態度,自始至終都要毫不怠慢,不要忽視任何細節。雖然海巡署官方亟欲亡羊補牢,但兩岸迄今已經針對這起大陸漁民與海巡艇碰撞,不幸墜海罹難事件,在金門進行八次協商,都無法取得共識,導致兩岸局勢緊張,外界認為談判僵持無結果的最大原因,是因為海巡拿不出當日執法的畫面,無法取信於罹難者家屬及陸方,面對大陸指責百口難辯。不過,網路暱稱「小艦長」的前海軍艦長呂禮詩在接受TVBS「新聞大白話」節目訪問時說,海巡艇上雖沒有攝影機,海巡人員也沒有密錄器錄影,但是,還是有方法能夠還原當日海巡與陸漁船遭遇的狀況。他指出,海巡署官方在記者會中,113年2月14日中午12時47分,海巡署雷達偵獲大陸「三無船」,海巡署當天的雷達有沒有錄影呢?雖然海巡署的雷達未必有即時錄影設備,但國防部的雷達一定有。因為根據媒體報導,政院曾在大選前釋放利多訊息,核定海巡雷達操作手加薪3000元,該新聞中還透露,「海巡近岸雷達強資透過連線情傳海軍聯成戰鬥系統」雙方互換情資,而聯成戰系就是以前所謂的軍方「大成系統」,大成系統對於我近海海面上船艦軌跡都有紀錄,可以回放。呂禮詩說,照理說,軍方「大成系統」應該會記錄海巡艇以及大陸快艇間的航跡,如果政府願意拿出來釋疑,也就不必再像擠牙膏一樣,在野立委爆料到哪、海巡就說到哪。他說或許有人問,「如果大成系統航跡圖對我們有利,為何政府不拿出來?」,但呂禮詩認為,關鍵就在於該航跡圖真的對我方有利嗎?很難講,畢竟從大陸漁船及海巡艇外觀判斷,海巡署在事發後第一天說明「全案是防堵」的說法,已經出現問題,畢竟海巡艇如果是防守陸船越界,又為何會將陸船撞沈?這應該不太可能只有防守,更何況外界還有一說指,陸船當時已經停機、不解海巡仍選擇將陸船撞沈,但就是因為說不清楚,如果軍方願提供大成系統軌跡圖,或許就能釐清。大成系統是我國中山科學研究院為海軍建置的指管通信資情監偵(C4ISR)系統,功能是統整戰情資訊並指揮各單位作戰,系統功能類似北約體系採用的Link-11,美國海軍稱為Link-T,媒體曾引用軍方人士說法指出,近年海軍已委中科院以「聯成計畫」將大成系統進行全面升級,以期與空軍的寰網系統、國防部的博勝系統、陸軍的陸區系統,乃至於海巡署的近海雷達情資,共同併入「台灣指管系統」。前海軍艦長呂禮詩。(圖/報系資料照)